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3-07-30 10:28: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就业价值取向;就业岗位
一、引言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拓展,社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商业模式、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共享经济等数字新技术的发展诞生新商业、新职业,使我国就业形态、就业结构、就业稳定性以及劳动技能需求都发生了变化。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入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质量就业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面向产业需求,在追求高就业率的同时应更关注学生就业质量,为劳动力市场输送与用人单位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当前,我国进入以创新为核心、以发展服务型经济为重心的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变化、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态势。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人才供不应求、跨专业人才优势明显。新就业形态是经济业态发展、市场竞争与技术进步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断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无论从就业的政策导向还是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看,需要在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动教育质量与职业需求紧密结合,优化劳动力结构,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应对诸多复杂挑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高职学生就业的困境
1.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凸显,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矛盾突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凸显,劳动力供给质量亟待提升。2019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比上年少增9万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正在深刻影响着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速度远远低于毕业生数量的增速;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相对于产业和技术的快速变化,人的变化是一种慢变量,实现职业转换需要一定的教育培训,转变就业观念需要更长的时间。新就业形态对已有的劳动、就业、培训、社保等政策和体制机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业态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创新的新引擎,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滞后于新产业技术变革,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2.就业矛盾从就业规模能否扩张向就业质量能否提升转变。一直以来,我们更多地关注就业数量,而忽视了就业质量。技术进步对就业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显现。党的报告指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近年来,企业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受教育程度、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岗位被“机器人”替代,影响的就业岗位数量会持续增加,岗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部分劳动者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下岗失业。由于从人力资本投资到形成有效劳动供给通常会滞后于岗位需求,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的意识不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3.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功利化、多元化等特点。薪金待遇、就业岗位、行业发展和职业空间仍然是当前大学毕业生最关注的因素。大学生找一份工作谋生并不难,但谋求优质岗位和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难度系数比较大。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困顿之中,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麦可思研究院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我国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0%,就业满意度为65%,2018届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比例达6.99%,对就业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和“发展空间不够”。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2%,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的2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不稳定性逐步增大。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新的特点,逐利性与求稳性并存、就业目标偏高与期望个人价值实现并存。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选择趋向多元化,选择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人员数量不断提升。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引起了整个社会就业方式、岗位结构的变革。互联网公司已成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新兴高地。
三、高职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路径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充分发挥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和大学生的协同作用。高等职业教育需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在对接新产业、新职业的基础上,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和跨界协同创新,实现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知识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和系统高水平匹配,培养出具有较高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和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大学生在求职时希望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完善、薪酬待遇持续提高、工作条件不断改善、职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实现高质量就业首先要有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而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来自高质量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必将推动高质量就业岗位的持续增加和提供更多的优质就业机会,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政府要强化宏观管理职能,为高职学生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具体来说:政府正确发挥管理和服务职能,做好产业引导和企业帮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统筹优化人力资源供给与改善劳动力市场需求;强化就业政策与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政策之间的协同联动,将就业与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运用好“互联网+”推进就业转型,发展新就业形态,拓展就业新空间,为高职学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从事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权益,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推动高质量增长与高质量就业同步实现,让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转化与就业质量提升并行不悖,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质量的带动作用。2.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技术创新与就业增长的协同发展。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新技术发展催生了新的就业需求。新产业能够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渠道和更加优质的工作岗位,企业需要具有吸收问题、转换问题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需要培养适应新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引导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必然以质量为前提。高职院校应立足于我国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与行业企业、研究院所、政府部门等不同社会主体建立协同机制,推进校政协同、校地合作、校产联合、校企对接,建成教育部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学生联动的“互联网+就业”跨专业协同创新平台,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线上精准对接、线下高效服务。高职院校应根据企业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牢牢把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路径,吸引更多的企业专家、技能大师走进课堂,促进学校教学与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打破高职院校与社会、行业企业间的体制壁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学校的师资特点和学校的区域影响力、区域产业特征和区域供应链以及企业资源,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现代学徒制,让企业的人才培养前置化。整合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各主体的资源,不断完善职业教育集团、产学研创联盟等教学模式,使各主体的人才、专业群、地理空间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增强人才培养对新兴就业领域、新就业形态的适应性和契合度。根据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企业需求侧与教育供给侧资源要素融合的平台和机制,更多地把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构建“政府、高校、家庭、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就业生态共同体”,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用工和社保政策,不断提升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促进公平就业和大学生社会性流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对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和新的就业特点进行科学研判,完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反馈机制,将就业大数据多向精准反馈至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等各环节。以精准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提升就业大数据对人才培养改革的决策咨询功能,形成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一体化的精准就业指导工作格局。3.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教育新范式。当前,“三新”经济已经以标志性的智能、个性化服务、社会化共享、跨界融合等多维特征涉足三大产业的方方面面,创造新需求,形成增长新动能,产生新就业模式和新职业岗位。高等职业教育应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关注社会发展变迁,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教育新范式。高职院校应推动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把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根据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设置专业,与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技术进步相适应,对专业的内涵与外延进行重新设计和精准界定;加大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力度,构建基于产业链、融入新知识和新技术技能的专业课程体系;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知识转化为“知势”,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4.注重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提升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能力。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指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首先应当考虑的是为人类的幸福服务,不能选择那些脱离实际的职业,需要把理想与现实、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就业价值观教育摆在重要位置。高职院校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教育,注重专业基础能力、跨领域协同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缩小大学生就业力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面对新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现实关切与理想追求的统一,由就业指导教育转向职业生涯教育。高职院校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针对生源特点,实施全程化、全员化、全方位的职业生涯教育,做好学生求职状态跟进、企业招聘状态更新,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高职院校要改变大学生就业“从众”选择的行为,使大学生积极面对职业多元性选择的挑战,将“高起点就业”观念转到“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发展”的“灵活就业”“动态就业”观念上来,找准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蔡跃洲,陈楠.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5):3-22.
[2]罗筑华,王汉青.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中的现实审视与路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0):134-138.
[3]麦可思研究院.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4]苏丽锋,赖德胜.高质量就业的现实逻辑与政策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2018(2):32-38.
[5]杨礼雕.以“互联网+”模式推进大学生精准就业[N].光明日报,2019-03-31(15).
[6]马廷奇.高职院校扩招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3):25-30.
[7]任雪园.变革与转型:智能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再审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9(28):12-17.
[8]张纪南.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J].求是,2018(12):24-26.
[9]王霆.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影响机制研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视角[J].高教探索,2020(2):108-114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现代化管理;精细化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应充分重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保持较强的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预期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要求。施工管理各项工作应从实际出发,结合施工内容,从细节出发开展高质量的施工、造价及后期竣工验收等方面的工作。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精细化、现代化发展符合时展潮流,有利于各项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全面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1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概述
我国建筑行业当前已经摆脱了传统模式下的基础性建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正在逐步走向绿色低碳的高端建设方向。在此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也必将朝着现代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与时代接轨,响应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要求。基于以上背景,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和现代化管理有助于全方位改进以往建筑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整体上解决部分常年固化的难题,尽快实现预期的建筑目标。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已经逐步成为建筑行业内的标准,并在未来的发展中,保障更多建筑企业主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同时,考虑到未来建筑项目的日趋复杂性,建筑项目的总体难度已经难以预测,体现出建筑项目管理中现代化及精细化的特点和作用,展示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功能和作用。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中,考虑到不同部门中的不同职位情况,应从整体上的工程规划管理出发,落实员工岗位的准确定位,开展高质量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全方位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2.1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发展的必要
在新时代的建筑项目管理发展的实践中,随着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建筑施工设备应用日趋先进。为了更好地体现出符合现代化的先进的建筑理念,一定要满足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需求,积极保障建筑工程管理朝着精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建筑行业工程规模较大,涉及多个不同工种,相应的施工内容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施工现场管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1]。只有从实际出发,全面落实好现场施工管理的精细化要求,才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建设目标。通过科学划分所涉及到的建筑工作任务及职责情况,全面开展高质量的精细化、现代化的工程管理工作,才能使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可持续化发展,有利于实现预期的建筑项目目标[2,3]。越来越多的建筑设备应用在建筑项目中,往往对于建筑项目的施工人员有更高的挑战,在全方位落实现代化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下,工程管理方可以满足施工进度及质量的要求,更好地展示出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发展要求。
2.2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发展的意义
针对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实际情况,特别是建筑项目的特点,在全面推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精细化发展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也体现出建筑行业的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的理念[4]。考虑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需求,应从各方面重视加强建筑工程现代化及精细化建设管理工作,并能从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出发,落实加强构建先进的管理队伍、加强建设管理投资力度等措施,在迎合市场化经济发展的要求下实现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明确落实建筑工程项目的科学化发展,进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同时有助于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发展更加完善,奠定建筑企业全方位的、扎实的软硬件基础[5-6]。在建筑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应突出工程项目在“精”和“细”两方面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将每项工程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尤其在工程项目的效益管理、风险管理、过程管理及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始终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实现最佳的管理目标,满足相关的管理要求[7]。
3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新时代的建筑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在全面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的现代化及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结合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重点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8,9]。
3.1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能力
结合工程管理的实践来看,大部分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能力不强,特别是在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只有充分保障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每位施工人员专业素养的加强、技术水平的提升,才能有效实现预期的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同时,管理人员也要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能力,保障决策的正确性,积极选择先进的施工工艺方法及施工理念,因此应加强管理人员的筛选工作,充分发挥出管理人员的主导作用。
3.2积极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式
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涉及多样化的施工方案,即现代化的建筑施工涉及多个子环节,每个环节都会直接关系到整体的质量问题,因此,应全方位加强每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从实际出发,合理优化不同的施工方式。施工工艺技术、材料、设备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不同的施工效果,因此施工人员的职责也存在差异。从这个角度应高度重视加强工程管理,积极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方式,力求全面提升施工质量水平。
3.3提高施工材料及设备性能
现代化建筑工程涉及多种类型的材料及设备,建筑项目在材料及设备选择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材料及设备是影响整体项目的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应保障落实高质量的施工材料及设备性能,以便实现预期的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要求。在此背景下,应全面重视加强建筑材料及设备在采购、运输、存储、应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工作,明确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所在,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的工程管理。
3.4防范自然因素的负面影响
现代化建筑规模往往较大,整体项目从设计到竣工时间很长,存在大量不可控的自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如暴风暴雨、地震、地质灾害等,会严重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及现场的有序化管理。因此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恶劣天气条件等自然因素对施工的影响,防控好各项建筑施工效果和质量的影响因素[10]。从细节出发,全方位重视工程管理,完成预期的建筑项目的施工目标。
4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4.1提升对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建设的认识水平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工程项目复杂程度日趋提升,工程项目从设计到验收环节需要管理人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开展一系列的监督管理工作。在此背景下,若管理人员无法从整体上重视加强工程管理,工程管理水平则难以提升,无法发挥工程管理在工程质量、经济效益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作用。施工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全面构建良好的现代化精细化工程管理的文化氛围,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和手段使全体人员的管理意识得到深化,更好地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实践工作中,从细节入手,全方位紧扣施工项目的现代化、精细化的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的相关业务能力及管理水平的培训。在开展现代化、精细化的工程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应从建设目标出发保障管理制度逐步完善,逐步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这种模式不同于传统模式下的粗放管理,往往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专业化素养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企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落实相应的管理技能培训工作,帮助工程管理人员能落实现代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以保障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的高质量的有序化发展,更好地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4.2坚持“多元效益”原则
在开展高质量的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中,应始终落实发挥出“多元效益”的作用,全面重视加强企业的品牌建设、生产力水平提升以及市场发展的要求。首先,施工企业保持较强的生产力水平才能有序推动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更好地符合实际的生产要求。这就要求建筑企业从实际出发,开展高质量的科学化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综合的生产力水平。同时,考虑到建筑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管理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一定要结合工程开展的实际情况,全方位保障实现劳动力、资金以及设备等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全面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其次,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主动迎合时展要求,在全面坚持建筑施工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应用市场的实际角度出发,取得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要积极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朝着精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从市场客观规律出发,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例如,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下,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落实具体的工程质量、安全性、工程成本等方面的管理内容,推动工程项目的高效开展,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最后,在全面开展高质量的工程项目的现代化、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还应始终坚持构建企业品牌的建设原则。为了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大规模发展,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在市场认可品牌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同时,企业的品牌建设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应保持高效的工程管理工作,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更好地符合市场经济快速稳定发展需求。在推动现代化精细化的工程管理的实践中,应以品牌建设为目标,积极采纳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高质量的管理工作建设高水平的企业品牌。
4.3构建较为完善的现代化、精细化工程管理体系
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一系列现代化、精细化的工程管理模式,其管理内容较为复杂且内容更多。具体来说,结合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实际情况,应重点明确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成本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资金的利用效率、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化以及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因此应充分重视加强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通过开展高质量的成本管理工作,有助于实现资金管理方案的细化,全面开展记录相应的工程项目中各项支出。(2)质量管理工作是工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的质量管理都采用分层次、分阶段的方式进行开展,在明确科学质量目标的基础上,还应从实际出发,构建高质量的质量保障体系,明确工程项目中的质量问题,从整体上分析问题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3)风险管理属于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开展现代化、精细化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在整个的施工过程中持续贯彻和落实,并结合不同的施工环节,提出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还可以结合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引发的后果落实风险清单,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5结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现代化、精细化管理模式是必然的发展模式,符合当前的建筑工程的管理理念。应注意保障落实科学化的管理方案及理念,实现各方面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合理化的风险规避,才能切实有效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铁.信息化技术在混凝土生产企业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2,43(12):1121-1123.
[2]梁培新,张会.混凝土装配式节点的精细化模拟与分析[J].建筑技术,2016,47(9):821-825.
[3]李小勇.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121.
[4]刁节桃.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J].江西建材,2017(15):298-299.
[5]田嵩山.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解析[J].智能城市,2017,3(7):239.
[6]莫志其.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J].四川水泥,2017(7):336.
[7]李禄.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研究[J].江西建材,2017(24):256.
[8]郭大川.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之我见[J].绿色环保建材,2019(4):225.
[9]王宏楠.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J].居舍,2018(18):136.
篇3
关键词:会计准则;质量标准;保障;体系
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会计准则的高质量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前提。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企业会计造假案引发了会计界对会计准则质量问题的讨论和建立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呼吁。迄今为止,质量会计仍然把其研究对象集中于质量成本的计算与报告上,严重地限制了质量会计的发展。事实上,如果把会计准则理解为一种特殊产品的话。会计准则确实有一个质量问题,能否最大限度地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使其有效的规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直接关系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着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且最终会影响到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这既是一个重要的实务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理论问题。
1 会计准则质量的涵义
会计准则质量由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
1.1 会计准则制定质量
会计准则制定质量是指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其工作过程中满足会计准则产品质量要求的程度,由制定程序质量和制定工作质量组成。制定程序质量是指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2 会计准则产品质量
会计准则是一个会计规范体系,其形式是一系列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文件,会计准则产品质量即指这些文件在满足、规范会计工作中所具备的特性。
1.3 会计准则执行质量
会计准则执行质量是指企事业单位及其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实务工作中对会计准则的理解、运用及遵循情况。健全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只是为规范会计实务和行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遍布各行各业的广大会计人员对它的正确理解和合理运用,没有这一点,质量再高的会计准则都将是一纸空文。
以上三个层次是相互依存的,会计准则制定质量是前提,会计准则产品质量是核心,会计准则执行质量是保证。没有高水平的研究制定者,没有科学的制定程序,没有精心的组织、计划和安排,就不可能形成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产品;而没有较高素质的广大会计人员的有效贯彻执行,没有对会计人员执行会计准则的严格监督,任何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其作用都将大打折扣。所以,要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保证我国会计改革的准则化选择最终获得成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而不能有所偏废。
2 会计准则的质量标准
2.1 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
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是会计准则在质量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标准和成果,是基于会计准则需求者的需求标准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是对需求者满意的一种预期。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一环,人们对它的预期是,通过指导和规范会计行为以使会计信息达到高质量,即真实、相关、可比、一致、透明和充分披露。由此可见,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应该是,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相关、可比、一致、透明和充分披露。
2.2 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准则质量特征
(1)会计准则内容的适应性。首先,对环境的适应性。当然,会计发展的国际环境是会计的国际化或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化。其次,对经济业务交易和事项特点的适应性。会计准则是对经济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规范,因此必须适应交易和事项的特点。
(2)会计准则能否反映经济实质。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与它们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的明显外表并不总是一致的,只有反映经济实质的会计信息才是真实的信息。因此,会计准则的内容必须能体现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
(3)会计准则中可选择范围的恰当性。由于企业经济交易和事项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单一的确认、计量基础和方法难以满足会计实务的需要,并可能导致某些会计信息失实。因此,在会计准则中对某些交易和事项规定一个确认、计量基础和方法的选择范围是追求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做法。
(4)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会计准则可操作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会计准则的实施质量,并进而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5)会计准则内容的全面性和严谨性。会计准则应尽可能兼顾所有现实的和可能的情况,其内容尽可能涵盖所有现实的和可能的交易与事项,并且表述尽可能严谨。
3 会计准则的制定质量保障体系
3.1 准则制定机构质量保障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由财政部会计司制定。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计从属于财政的关系将会逐渐淡化,而会计师在力量上难以兼顾到经济活动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与此同时,国家证券委员会、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学会等组织机构都会对会计准则的制定产生影响。因而,有必要组建独立的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专门负责会计准则的制定,以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
3.2 准则制定程序质量保障
从商品经济的角度看,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质量保障就相当于生产产品过程中为保障产品质量而采取的措施。这应该是一个严密而严格的过程,要经过规划、研究、起草、征求意见和实施等若干阶段,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广泛征求各方的意见;这也是目前比较薄弱的环节。
3.3 准则制定基础质量保障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必须建立在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坚实的会计理论基础之上,而这一保障的核心就是会计准则必须符合会计概念结构框架的要求。借鉴FASB和IASC的成功经验,这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假设;第二层次,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第三层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与财务报告。
4 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保障体系
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保障体系是指各单位会计人员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对会计准则的理解、运用及遵循情况。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只是为规范会计实务提供了前提条件,而其作用的发挥则有赖于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会计人员素质质量保障和会计监管质量保障两个方面。
4.1 会计人员素质质量保障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曾达较低,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对于制定的准则理解不了。操作困难。这种现象是会计准则质量提高的“瓶颈”,副作用很大。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第一,对目前的在职人员进行重新登记考核,加强对会计人员会计资格的认定。当然,这项工作的量是很大的。对此,我们应更加注重对新加入会计职业界的人员的考核。第二,建立严格的会计人员素质和后续教育机制,并让这一机制更加有效地运行。第三,建立科学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以保证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第四,强化职业道德观念和行业自律意识,严格执行与遵守有关规范。
4.2 会计监管质量保障
篇4
【关键词】高质量;会计准则;会计信息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38项新企业会计准则,并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此举被认为是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间的实质性趋同,会计界和资本市场投资者对此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能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经过2年多的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是否达到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标准,其规范下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又是否符合高质量会计信息的特征?这些问题值得探讨。
一、高质量会计准则与高质量会计信息
(一)高质量会计准则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主席阿瑟・利维特(Anthur
Levitt)认为高质量会计准则应符合三个标准:第一,要以公认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核心概念为基础;第二,准则必须能导致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的信息披露,可供投资者在不同期间进行公司业绩的分析;第三,准则必须严格地解释和应用。
我国著名的会计学者葛家澍根据利维特的观点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标准细化为九个方面:第一,一项准则的制定,首先要在立项、和实施时间方面,作出恰当的选择;第二,一项准则的基本结构应符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要求;第三,一项高质量的准则,从术语的定义、确认标准、计量属性选择和对披露要求都必须清晰、明确、易懂、严密、完整;第四,制定一项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应当以目标为导向而不是以规则为导向;第五,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需要有组织保证;第六,一项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出台必须有一套公开透明的应循程序;第七,高质量准则要求在执行、解析和运用中能保持严格的一致性;第八,一项准则是否高质量要经过一定实践,并通过专家和公众的评估;第九,要使会计准则高质量,还需要若干基本的、必备的环境条件,如准则制定人员的素质、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高质量审计准则等一些基本结构。
简而言之,产生高质量会计信息是高质量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亦是说,排除其它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能产生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会计准则就是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二)高质量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是会计系统的最终产品,其质量的高低最终影响到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决策。会计信息的质量是通过一系列质量特征来体现的。美国FASB在其第二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了系统阐述,其中重点强调了可靠性、相关性、中立性、可比性和一致性。我国在《基本准则》中也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作了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在众多质量特征中,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有助于作出决策的主要的质量特征,增加相关性和可靠性能使会计信息这种产品更加有价值,对决策也就更有用。其中,可靠性更是有用会计信息的基础,正如葛家澍所言“可靠性是会计信息、尤其是财务报表内会计信息的灵魂”。可靠性是确保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的必要前提,不可靠的信息是不相关的,对投资者也是毫无用处的。
可靠性是高质量会计信息最重要的属性,即会计信息若是高质量的,则首先必须是可靠的,当然也要符合质量体系中相关性等其他质量特征。
(三)高质量会计准则与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关系
高质量会计准则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的保证条件,会计准则是用来规范会计信息的种种标准,反映经济实质的会计信息依据会计准则才能产生。Auther Levitt 曾形象地把会计准则比喻为照相机,而包括财务报告在内的会计信息是用照相机拍摄的,可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图像,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好比性能良好的照相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则是真实、清晰的财务图像。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高质量会计准则与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关系:排除其他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没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不可能产生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产生高质量会计信息是高质量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
二、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高质量”属性分析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是否如愿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否达到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标准呢?以下结合具体准则本身和实施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加以分析。
(一)公允价值的引入带来种种负面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最大的一个亮点是为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引入了公允价值,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方面应用。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上市公司利润表中要单独设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用于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公司损益的影响。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持有期间当市场向好,交易性金融资产价格上升时,一方面要调增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另一方面要确认价格上升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当市场下跌时,一方面要调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另一方面要确认价格下跌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上升收益或下跌损失都只是潜在的,即未真正实现的,待金融资产被处置后才算是真正实现的投资收益。因此,确认的持有期间的上升收益只能是一种浮盈,确认的持有期间的下跌损失只能是一种浮亏,都是潜在的、未真正实现的,在处置之前,损益存在不确定性,必然会带来种种负面影响。
首先,有违“谨慎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基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但是,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后,将浮盈计入当期损益,即将不确定的收益计入利润表中,高估了金融资产和企业的收益,低估了风险。
其次,有违“可靠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公允价值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却忽略了会计信息的灵魂――可靠性,将浮盈或浮亏计入当期损益,会高估或低估资产的价值,同时抬高或销抵企业的正常利润,必然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弱化了会计信息的功能,与《基本准则》第十二条可靠性的质量要求规定是相违背的。
具体准则的规定违背了基本准则的原则规定,同时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见,新企业会计准则不可能界定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二)某些具体准则缺乏可操作性
经过两年多的实施,一些上市公司反映会计准则对一些问题虽然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但是没有作出一些严格的解释和详细的指引。
“控制”的判断标准缺乏指引。《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同时,是否具有“控制”,还决定了对企业合并交易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判断结果,进而将产生不同的会计结果。企业会计准则仅对是否具有“控制”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从上市公司披露的2007年年报情况看,对“控制”的理解存在不一致的情况,特别是部分公司在未详细披露原因的情况下,将持股比例较低的被投资公司纳入合并范围,或未将持股比例较高的被投资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重大影响”的判断标准缺乏指引。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将“重大影响”定义为“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但实务中应如何界定具有“重大影响”,很难确定。有的公司在2007年度财务报告中披露,对持股1.49%的长期股权投资也采用了权益法核算。
开发支出资本化的判断标准缺乏指引。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公司区分无形资产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并合理确定开发阶段的支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划分标准不同,使得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比较随意。如有的公司中期报告中披露了资本化的开发支出,年底又由于管理层认为报告期内发生的研发费用并不能准确归集到相对应的研发项目且研发产品受益期相对较短,而将开发支出冲回。
缺乏可操作性的会计准则使得上市公司在实务中难以应用,导致在操作中由于公司理解不同,执行情况大相径庭,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三)某些具体准则缺乏可理解性
此次颁布的38项会计准则,有些准则是在旧准则的基础上修订出台的,有些准则是全新出台的如《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准则,目的是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实质性的趋
同。其中很多内容是参照相应的国际会计准则翻译过来,一些条款句子过长,文字晦涩难懂,再加上相应的经济业务在中国并不普及,对此一些学术界的专业人士都难以读懂,更难以去要求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能读懂并加以应用,可操作性也就无从谈起,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寄望必然难于实现。
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向“高质量”迈进的建议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从以上分析可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离“高质量”仍存差距,当务之急,准则制定者、监管层、学术界和实务界要致力于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的研究,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共同朝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方向努力。
(一)加强对公允价值相关问题的研究
应当致力于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范围、相关性和可靠性以及经济效果进行重新评估,并对公允价值的概念、层次、计量方法和信息披露等提供相应的指南,消除公允价值应用中的种种负面影响,达到既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又能保证或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强化会计信息的功能。
(二)增强具体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
只有增强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才能使上市公司在应用过程中减少误解,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比如,对于如何判断“控制”和“重大影响”,可以考虑在会计准则层面,从行业特点、股权结构、董事会构成、以往股东大会决议通过情况等方面作出进一步详细的操作性指引,以便进一步规范执行中对上述概念的理解。又如,对于开发支出资本化的问题,从规范会计准则执行的角度,可以考虑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对开发支出资本化的标准进行进一步细化,并提供更多的案例指引。
(三)协调中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追求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大势所趋,但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实际情况,经济发展程度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都可能不同。因此,对于我们国家而言,应该在追求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时,认真学习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等国家的会计准则,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领会到的精华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制定出真正适合于中国的会计准则,不能生搬硬套,要注意会计准则的协调。否则,将会带来很多实施上的麻烦,也不可能完全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唯有如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才能向高质量会计准则大步迈进,也才能在其规范下产生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满足会计信息各方使用者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美国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讨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会计研究,1999(05):2-9.
[2] 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业绩报告改进的新动向[J].会计研究,2000(12):2-8.
[3] 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2(10):16-23.
[4] 葛家澍.“高质量”是否能增加为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信息的一个质量特征[J].财会学习,2008(01):21-23.
篇5
关键词:房建;工程;质量;措施
在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控的发展中应坚持一定的原则。第一,在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指导下,通过对建筑工程计划和实施过程致力于实现预期的质量目标,是过程性、纠正性和把关性的质量控制。第二,严格控制和严把施工质量验收关,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目标,管理和控制重要环节,提高产品的寿命、使用功能和经济效益。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措施在发展中要有具体的内容:第一,应遵守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思想,并通过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达到优良质量,不断提升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第二,加强房建工程中材料的质量管理,政府部门加大对于质量的监管力度,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建立和运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保证质量预控。
1.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控发展中坚持的原则。
(1)在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指导下,通过对建筑工程计划和实施过程致力于实现预期的质量目标,是过程性、纠正性和把关性的质量控制。
在房建工程施工的不断发展中要符合徐州概况明确好的质量方针,用高质量标准来实现对质量的严格把控,践行质量第一的原则,用严格的质量方针实现建筑的高质量性。要把建筑质量同建筑安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实现质量和安全的双效发展。要树立正确的建筑目标,要以目标为发展起点,不断追求质量的高标准,要在工程发展中不断以基础建设为根基不断改变建筑的不同阶段的目标,不断在建筑中推行符合工程安全特色的工程目标,以安全性为指导原则,用正确的指导方针来开展工程的建设工作。
要加强工程管控工作的执行力度,不断以质量发展为准线,用最全面的目标和方针来指导整体的房建工作,把整体组织的高效工作发展到新的战略高度上。要通过对建筑工程设定相应的计划来实现质量的高标准,用计划为发展准线来保证具体工作能够开展好,实现整体建筑能够取得长远的发展。
要在工程实施过程致力于实现预期的质量目标,要不断追求和实现预期的质量标准,不断把整体的建筑过程的安全性作为发展的重点,不断坚守严格的质量标准,把质量发展作为建筑的首要目标。要通过过程性的质量控制方法来实现质量的高效发展,通过对过程的严格把控实现每一个步骤的循环发展。要通过纠正性的把控方法,通过对建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的纠正,使问题得到有效的改正,使问题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把错误率降到最低。要通过把关性的质量控制方法,严把质量的每一关,不断用验证和安全测试的方法实现关键步骤和整体步骤的高度控制力。
(2)严格控制和严把施工质量验收关,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目标,管理和控制重要环节,提高产品的寿命、使用功能和经济效益。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发展中要严格控制质量验收关,把出现的问题控制好,使问题最小化,使建筑问题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要严把质量关,用严格的要求实现整体的优化管理,要用控制关和严把关实现建筑的整体高质量化,使整体施工取得好的效益。要实现建筑工程的高质量目标,用合理的目标来开展建筑工程工作,不断用新的思路和方向来开展工作,用最新的目标来实现建筑的创新性,创造建筑的安全新奇迹。
要加大管理的重要环节,加强安全和组织的管理,通过安全管理实现建筑的高功能性,用组织的有效管理实现最大的控制效益,让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能有效的运转,在环节上下手,设定最准确的控制关,把目标、高质量和控制性能结合在一起,用目标为质量划定目标,用控制来完成控制性能,用质量来实现目标和控制性能的把握。
要提高产品的寿命,通过对质量的把握实现产品的高寿命,提高建筑的使用性能和高质量发展,促进质量和效益的双丰收。通过提高整体的功能性促进建筑的结构性能和框架性能,使建筑在完工后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带来新的财富。通过建筑质量的有效提高带动建筑的整体经济效益,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同时通过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善和带来的安全效应实现人们对社会新的正面的认知,为社会带来新的正能量。
2. 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措施的具体内容。
(1)应遵守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思想,并通过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达到优良质量,不断提升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在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措施的应用中,要遵循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思想,通过正确的思想实现整体的高效管理,用正确的思路来完成质量控制的整体工作,不断扩展发展思路,实现思想上的高标准和高统一性,带动整体建筑体系的发展。要通过现场技术质量控制实现对技术资源的开发和处理,用技术来引导建筑的发展,不断促进技术的成熟,不断用最新的技术来引领管理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改革思路,使过去的方式得到改革,使弱势管理变成优势管理,使资源得到利用和开发,带动整体的管理和思路的发展。
通过现场的考察和管理实现对建筑概况的了解,用技术质量发展实现整体的优良发展。不断提升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使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带动整个组织的良性发展,使建筑的不同阶段管理人员用不同的方法来组织管理工作,通过提高建筑专业素质实现对建筑的了解和掌握,通过提高思想文化素质来提升管理人员的内在涵养,提高对整体技术的内在认识,通过改变管理的方式方法,来提高建筑的艺术层次。
要不断的完善质量的管理体系,通过对质量加强管理,通过体系创新发挥管理的整体内在潜能,用正确的体系实现管理和施工建设的长效、健康发展。要在质量和技术上发挥管理的优势,用全过程各组织的精诚合作为整体建筑的发展服务。
(2)加强房建工程中材料的质量管理,政府部门加大对质量的监管力度,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建立和运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保证质量预控。
在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措施的应用中要加强房建工程中材料的质量管理,通过对材料质量的有效控制,使房建质量的整体水平取得更大的进步。政府部门加大对于质量的监管力度,通过有效的质量监管,用监管手段实现管理的高效运转,政府要发挥政府的职责,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实现政府的职能,用质量的监管为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要对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加强对每一个步骤的管理,实现质量的控制,用局部的方式来促进整体的发展。要建立相应的保证体系,通过新形势下的体系保证实现体系的正确性和良性发展,用体系的创新发展实现房建工程的整体性发展。同时加强运行保证体系的发展,通过运行的形式保证整体的运行性能,扩大控制的范围,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奉献。要加强保证质量预控手段,用预控的方式和手段来提高质量,用长远的发展眼光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职能,用时效性和管理的手段实现房建工程的高质量。
3.总结
在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措施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中,管理人员和控制人员不断的深入改革,推行新的政策,用好的方式和新的方法,严格把控质量关,把建设工程发展为能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建筑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新的服务,带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林万龙;;强化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福林建设科技;2006年05期
篇6
[关键词] 会计准则 会计理论 教学
一、会计理论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功用
1.相对于会计其他专业课,会计理论课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课程。会计学专业学生需要学量的专业课,这些课程的共同特点是主要讲述具体业务的账务处理,即让学生谁知道怎么做。会计理论课程则不同,它能够使我们在一个较高的视角了解会计目标、对象、本质、职能和规律。比如通过对会计目标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会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财务报告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再如会计要素的讲解,在实务课程中只是简要交代它们的概念,至于其来龙去脉、各个要素的概念变迁、内在的相互关系则很少涉及,我们可以称之为“形式的掌握”。而会计理论则将各要素的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概念变迁、经济含义与会计含义详细地进行讲解,让学生真正理解各个要素的本质,做到“实质的理解”。这有助于学生跳出一般实务的浅层次视野,对于真正理解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和在实际工作如何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具有实际意义。
2.会计理论将会计学与财务、经济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会计实务课程讲解时采取的方式是轻理论重实务,大量地灌输具体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给学生的感觉是会计学很实用,但是没有太多的理论基础。学生可能会认为,学习会计只要记住会计科目,知道编制会计分录即可。实际上,这只是表面现象,会计的历史源远流长。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赋予了会计学更为广泛而又深刻的用武之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众多的财务金融理论如MM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相关学科理论为现代会计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会计理论的学习是将会计与财务经济理论融合的过程。
3.会计理论有助于学生透过实务的表面认清背后的实质。通过会计理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大量同类业务处理的现象看到背后的本质。债务契约假设、经理报酬计划、政治成本假设三大假设的学习会使学生领略到会计上最新的实证会计理论的奥妙。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还可以学会从理性科学的角度理解企业为何在某一时期选用某种会计政策和程序,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会计远远不是仅局限于核算的范畴,它更是各方利益平衡的结果,使我们对会计的理解从纯技术的角度上升到社会和政治的角度,以便让学生应对将来错综复杂的实际工作环境。
二、新会计准则的变化
1.着眼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强化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强调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为核心,要求财务报告在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同时,应当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
2.着眼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限制企业短期行为。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凸显了资产负债表在报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要求企业提升资产负债信息质量,及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3.着眼向投资者提供更加与价值相关的信号。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强调了会计信息应当真实与公允兼具。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体系,除继续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应当确保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外,还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应当遵循公允列报的要求。
4.着眼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在成本核算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成本补偿制度,按照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改进了成本核算项目和方法。
5.着眼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在信息披露方面,突出了充分披露原则。企业会计准则对现行的财务报告披露要求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显著改进,创建了较为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突破了传统的单一会计报表的概念。
三、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的会计理论教学
1.会计理论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兼具中国特色。就世界范围而言,权威的准则制定机构有国际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他们制定的会计准则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遵守和执行。随着我国发展日益融合于世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也不例外,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国际化的成分相当浓烈就是明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的部分,除了讲解其背后的理论知识,更要对理论知识所涉及到的背景资料多加搜集和介绍。另外,在注重会计准则国际化大趋势的前提下,还要提醒学生我国出于实际国情,对会计准则所做的一些创新和调整。这可以看成是中国特色的成分,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市场相对成熟,而我国是新兴的资本市场,制度环境与国外差异较大。
2.会计理论在教学思想上要贯穿信息观。会计的最终目的是向各利益相关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高质量的主要特征是能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就是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反映到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坚持遵守会计准则的原则性,同时还要有具体情况具体处理的灵活性。尤其要注意不能假借遵照准则条文行违规之事,美国安然公司恶意理解会计准则进行舞弊的行径对我们提供了太多的警示。因此,像会计准则中实质重于形式的思想理念一定要坚实地嵌入学生的脑海,努力提高学生的业务素养。
3.会计理论在教学方式上要形式多样,富于变化,努力从看似枯燥的理论中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理论教学并非大段地引经据典、语言晦涩、枯燥无味。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前的资料搜集、课堂上学生走上讲台阐明观点、引发大家讨论、老师总结归纳这一系列程序,使学生对会计理论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无论从形式到效果都会大有收获。当然,这一切也要求老师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浅议;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1 建筑施工工程中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施工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其实不仅关乎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更与人们的生活和安全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建筑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出现一些工程问题,既会给施工的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一旦施工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极有可能导致人员的受伤甚至死亡。虽然质量问题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人尽皆知,但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还是会有许多施工企业不重视工程的质量,只一味的强调工程进展的速度与成本的节省,使得工程的完成质量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这既是对人民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也会威胁到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总结起来,建筑施工工程中质量控制与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1 施工质量的好坏是决定企业能否立足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建筑施工中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企业能否增强其自身实力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总体格局呈现出买方市场占据上风的局面,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施工工程质量的好坏就决定了施工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胜。很多施工企业认为,只要不断的降低施工成本,降低工程价格,就可以打败自己的竞争对手,但是单纯的依靠这种方法并不能为施工企业带来持久的稳定的竞争实力,只有保证自己工程的高质量,才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有利的位置。施工的企业应当以工程的质量作为自己开拓市场的利器,才能稳步取胜。
1.2 施工工程的高质量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基础
工程的开发与建筑,目的不外乎是获取经济效益,不可否认,获得经济效益的方式可以有许多,比如提高工程的价格、降低建筑施工中的成本费用等等,但是,不论是以何种方式谋取经济利益,都应该将高质量作为获得效益的基础。施工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施工企业能否长期生存和发展,没有高质量的工程作为条件,施工企业不可能在建筑市场中长期立足,更不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自己的地位。施工工程的高质量,换句话来说,就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为施工企业带来高利润和高的经济收益。施工质量不断进行改善,既可以节约施工工程的成本,也会为企业开拓更广的市场。因此,施工工程的高质量是企业获得高收益的基础。
2 建筑施工中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2.1 质量第一,以质量作为施工企业生存、繁荣的基础
建筑施工工程必须达到工程规定的质量水平,否则,即使施工完成了,也没有实现它应有的价值,还会给工程的使用者造成损失和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质量控制原则就是质量必须被放在建筑施工的第一位,这几年以来,国际建筑市场竞争都十分激烈,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这残酷的适者生存的竞争中可以立足发展,保证自己的施工质量是最根本的办法。以质量作为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以质量作为施工企业发展的保障,
是建筑施工工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只有依据质量第一的原则来实施施工建筑,才会实现施工企业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和谐统一,才是施工企业想长期立足于建筑市场的正确策略。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第一并不代表着质量至上的思想。因为施工企业的建筑成本耗资巨大,建筑质量不能与当前的市场经济水平和施工的成本脱离开来,质量第一的原则要求施工企业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将质量与施工成本、市场行情结合起来,综合衡量考虑,这样既可以为施工企业在市场有立足之地,也会为其带来经济效益。
2.2 将零缺陷作为施工质量的管理目标
在传统的思维模式当中,人们认为施工或是产品的质量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不合格的或者存在缺陷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因此,为了降低建筑施工的工程成本,又保证一定的施工质量,就设定了一定的标准对施工质量进行审核,看工程能否达到可接受的最低质量标准。但是,实际上,这种做法与质量管理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当追求施工质量的零缺陷和尽善尽美,只有选择高的质量标准,才会有好的起点,才会更加认真细致的做好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将零缺陷作为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原则,可以降低施工的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益。如果施工企业事前定的质量标准差强人意,在建筑过程就必须通过多次的检测、不合格、重修等等,这些都会为施工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和名誉的受损。因此可见,零缺陷的施工质量管理目标对建筑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都是十分重要的。树立零缺陷的质量目标,对施工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就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使得企业可以有效的防患于未然,减少因质量问题给企业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 如何做好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
3.1 完善建筑中的控制工作
在建筑施工工程中,施工过程是否按照审核过的图纸、施工规范进行,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质量管理人员要将被动的静态的管理工作转化为主动的动态的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每一道施工的工序都要事先检查是否有会影响其质量的潜在因素,每一道工序完成之后,质量管理人员还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完成的施工工序是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有许多会影响其质量的常见因素可以在施工之前就加以预防,在施工进行过程中重点控制,严格把关。工程管理人员检查的内容主要有:施工的操作质量,即对施工过程中违章违规的操作要及时进行纠正,每一道施工工序要在检查合格之后才可以移交给下一个工序。总而言之,不管是对施工的材料、机械设备,还是施工的技术手段,都要严格的进行控制管理,保证工程的质量。
3.2 强化建筑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理念
建筑施工的主体是工程人员,因此,施工人员的行为和思想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与否。因此,要想加强建筑施工的质量,关键就是首先建立一直素质优秀和管理意识强的施工管理团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的管理人员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并加强所有建筑人员的质量意识,使施工企业内部真正树立质量观和发展观的意识,这样工程的施工质量才可以得到保障。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团队要充分发挥其团体的力量,团结起来共同履行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职责,施工企业要加强对管理团队的技术培训和质量方面的专业知识的教育。对质量管理人员可以采取权责结合的制度,即明确每一个质管人员的责任和职能,这种措施可以有效的促进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得到保障落实,可以及时制止一些不安全的施工行为,杜绝安全隐患。
结语:工程质量问题一直是建筑施工工程普遍强调和关注的话题,质量管理与控制对建筑工程有重要的意义,只有采取有效的合理的质量管理措施,才会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才会为施工企业树立良好的威信和信誉,帮助其在建筑市场中取得良好的竞争实力,促进施工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石林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中外建筑,2004(04).
篇8
关键词:联系 特征 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会计规范的主要形式,有利于提高会计准则制定质量。目前,关于会计准则性质的认识,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技术规范论。这种观点将会计准则作为一种纯客观的约束机制,是一种技术性的规范手段。其目的在于使会计实务处理达到科学、合理、内在一致;经济后果论。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指会计信息对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会计准则作为一份公共合约,具有经济后果;政治程序论。它的基本原则是利用政治手段来影响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从而使会计准则制定成为一种政治程序。
一、我国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特征
会计准则的特征包括适应性、逻辑性、协调性、严谨性、可理解性。适应性是指会计准则应当与其目标相适应,应该保证其经济后果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稳定,将投资者的利益摆在首位,要适应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环境,会计准则的颁布时机要合适;逻辑性要求会计准则应该反映交易实质,真正做到“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准则的内容必须能够体现经济业务的实质。会计准则应当保持逻辑一贯性;协调性是指会计准则应当协调处理好会计核算原则之间的矛盾。会计核算原则包括可靠性、相关性、谨慎性、及时性、可比性、一致性等。会计准则之间应该相互协调。不论在文字表述上,还是会计处理上都要协调一致,并应尽量与国际惯例协调,与财务制度、税法等其他经济法规协调;会计准则的严谨性包括内容体系的严谨性,尽可能兼顾各种情况,它要求其会计处理业务科学严谨,语言表达的解释性说明应详细、具体;可理解性的会计准则要求会计做到语言表述简炼、中国化,它直接影响会计准则的质量,而且必须要重视“指南”的重要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计准则要想具有高质量,就应该建立相应的实践标准。它包括可操作性、公认性、稳定性。可操作性是指会计准则应该有利于实务操作,要求其不能过于复杂和超前。会计准则要有利于监管,讲求成本效益原则;公认性是高质量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特征,指会计准则后,应得到广泛的认同和较好地执行;会计准则作为一项会计法规,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会计准则的稳定性是衡量会计准则是否是高质量的一个参考标准,高质量会计准则应该考虑到对新经济事项的及时规范。
二、我国会计准则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我国会计准则建设时间短,导致我国会计准则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致使基本会计准则功能相对模糊,理论深度不够。会计准则内部逻辑一贯性较差,许多“界线”的设定往往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会计准则的严谨性有待改进,某些概念表述不够严谨,某些会计处理不够严谨。会计准则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不够,会计准则的可理解性较差,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较差,会计准则之间或与相关法规之间还存在一些不够协调的地方。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会计准则的修订频率过快。
在客观上,会计准则制定时间相对仓促,基本会计准则从研究制定到出台实施历时短,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行政干预较多,利益相关者参与会计准则制定的热情不高。在主观上没有明确的会计准则目标,会计准则的制定方法存在偏差,基本准则并未真正发挥其概念框架的作用,会计准则制定程序不够恰当,导致会计信息制度性失真,它包括传统会计的局限性导致信息失真、会计准则的不完善导致信息失真。导致利润操纵行为,导致经营者逆向选择,导致企业短期经营行为,导致会计准则成本增加。它会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损失,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建立我国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对策
明确会计准则目标是完善会计准则的首要工作。首先决策有用观是我国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明确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会计信息提供的对象。会计准则应以利益集团为基础,兼顾公共利益,必须全面考虑和较好地协调各方利益。
完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应当公平允当。要增加会计准则制定人员的代表性,增加起草阶段的公开性,实行“投票表决制”决定会计准则是否,在会计准则正式实施以前,增加试行阶段。
以目标为导向完善我国会计准则。详细说明每项具体会计准则的目的,尽量减少准则中不必要的“界线检验”,提高“指南”的质量,增强“讲解”范例的代表性,尽量减少备选方案,减少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以便为将来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奠定基础。
尽早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概念框架和基本准则应该同时并存,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理论指导作用不容替代,基本会计准则不能取消。制定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时机已经成熟,继续加强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积极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加强会计准则理论研究。
我国会计准则应该重点研究的内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环境、会计目标的选择、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设置及其定义、会计计量理论及各种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特殊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问题。加强我国会计准则,发动更多的人员参与会计准则的研究,加强会计准则研究的组织和管理,建立科学的会计准则质量评价体系。
篇9
关键词:巴塞尔;流动性;框架;修订;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4)01-0030-06
一、引言
2010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以下简称“讨论稿”)。经过两年的讨论和修订,巴塞尔委员会于2013年1月公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覆盖比率及流动性风险监测工具》(以下简称“修订稿”),是流动性监管框架修订的最新阶段性成果。与讨论稿相比,本次修订稿仅公布了流动性覆盖比率(LCR)及5个流动性监测工具,暂时未公布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的正式监管规定,并将流动性规则的过渡期调整为2015年至2019年,LCR标准以每年提高10%的速度,从60%提高至100%。整体上看,此次巴塞尔流动性监管规则的修订稿突出反映了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的主要关切问题,体现了放松流动性监管要求以降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扰动的指导思想,是对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形势不明朗的一种妥协和现实选择。修订稿在原框架下添加了危机时期的流动性监管应对方案,并改进了二级资产上限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流动性监管框架。本文将对此次修订稿进行重要修订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并试图探索修订稿新框架下我国流动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我国流动性管理框架的启示。
二、巴塞尔流动性框架研究综述
自2009年巴塞尔委员会公布《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征求意见稿)》以来,在国内外业界引起强烈反响。由于第三版巴塞尔流动性监管框架仍在修订过程中,其在全球范围内也仍处于过渡期,尚未真正执行,因此业界对此的研究多集中于流动性监管框架对宏观经济、货币政策、银行体系可能产生的影响方面。
国际上科研组织和学者对流动性监管框架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如施米茨(Stefan W Schmitz,2011)分析了流动性覆盖比率(LCR)对欧元区货币政策执行的影响,结果表明:欧元区的研究报告均低估了流动性监管框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原因在于负网络动态和反馈环节加重了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公开市场操作和无担保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套利影响了欧元区货币政策的执行。宾德塞尔(Ulrich Bindsel,2011)认为,由于央行在正常时期和危机时期都扮演着流动性供给者的角色,因此流动性监管条款中涉及中央银行操作的内容非常重要,其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抵押品框架与流动性监管条款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值得研究。焦尔达纳(Gaston Giordana,2011)以卢森堡为例定量描述了巴塞尔协议Ⅲ流动性框架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借贷渠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银行通常为流动性供给者,因此仍能够在紧缩货币政策冲击时增加借贷,但长期稳定资金量较低的中小银行受影响很大。此外,银行一旦接受流动性监管标准,则借贷传导渠道可能不再有效,其中净稳定资金比例的影响作用将比流动性覆盖比率更大。
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巴塞尔流动性监管框架的介绍以及巴塞尔流动性监管框架对金融稳定、金融市场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影响。在巴塞尔流动性监管框架的解读和引入方面,周良(2009)认为,巴塞尔流动性监管框架反映了监管理念的变化,如强调良好监管治理的重要性、明确公司治理中流动性风险管理利益攸关各方的职责等;王周伟(2011)介绍了征求意见稿公布后主要国家流动性监管改革的情况;彭建刚(2012)分析了流动性监管的新特点,如更加重视流动性监管、强调压力测试在流动性风险监管中的作用等;费方域、江鹏、陈笛霏(2012)认为,实现流动性监管的手段有数量监管和价格监管两种,其中数量角度的流动性监管可以通过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实现。在巴塞尔流动性框架的影响方面,巴曙松(2011、2012)认为,流动性监管框架对国际银行业的影响在于筹资方式的结构性转变和更高的发行成本,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在于银行利润的下降,此外还具有冲击金融稳定、冲击宏观经济、道德风险等诸多负面影响。戈建国(2011)认为,巴塞尔流动性框架具有集中度风险,不利于银行发展零售业务和中小企业融资,压力测试场景根据不足,以及缺乏对系统性风险的考虑和对私营部门产生不利影响等问题,认为我国需要扩大优质流动性资产的范围、降低对公司债和企业债市场发展的冲击、鼓励银行开发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部评级法、明确央行的介入方式和明确披露方式等。陈道富(2011)认为我国流动性监管的问题在于对系统流动性风险重视不足,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仍为补充。统一的微观流动性监管指标缺少差异性以及监管指标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此外,余珊萍(2010)在考察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基础上,认为银行业有能力执行新的巴塞尔流动性标准,并就压力测试探讨了我国执行巴塞尔压力测试的可行性。
三、修订稿的重要变动
修订稿公布了流动性覆盖比率和5个监测工具的基本流动性管理框架。流动性覆盖比率(LCR)用公式表示为“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储备(HQLA)/未来30日现金净流出量”,主要是确保银行在严重流动性压力情景下,能够保持充足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以满足未来30日的流动性需求,这体现了监管的前瞻性和动态性。其中,分子上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由一级资产和二级资产构成。一级资产可以无限制地纳入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二级资产则必须接受价值扣减后再纳入高质量流动资产,且不能超过HQLA总规模的40%。分母方的净现金流出可用公式表示为:未来30日内的净现金流出 = 现金流出量 - min{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的75%}。其中,现金流出量等于各类负债科目和表外承诺的余额与其流失率或提取率的乘积。现金流入总量是各类契约性应收款项的余额与其在压力情景下现金流入率的乘积。此外,修订稿还了5项流动性监测工具,分别为合同期限错配、融资集中度、可用的无变现障碍资产、以重要货币计价的流动性覆盖率以及与市场有关的监测工具。由于监测工具仅供监管者参考使用,并不作为监管指标,在此不再赘述。
相较于讨论稿,修订稿有以下几项重要变动:
(一)扩展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范围
讨论稿指出,符合优质流动性资产特征及操作性要求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分为两类,即一级资产和二级资产。其中,一级资产包括现金、压力情景下能够提取的央行准备金、第二版巴塞尔协议标准法下风险权重为0的实体、中央银行等发行的可交易证券、风险权重不为0的实体或中央银行以本外币发行的证券或中央银行债务型证券。二级资产包括由风险权重为20%的实体、央行、非中央政府公共部门实体、多边开发银行发行或担保并可在市场上交易的证券;评级至少为AA-级的,不是由金融机构或其任何附属机构发行的公司债券和担保债券。
然而,由于部分国家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匮乏,可能导致其银行无法满足流动性覆盖比率监管标准,因此客观上确实存在着扩大高质量流动性资产范围的需要。此外,由于规则制定者中发达国家居多,为适应其二级资产规模大且种类丰富的现实,修订稿将二级资产的标准放宽,允许各国当局自由裁定是否在接受更为严格的价值扣减后纳入更多的二级资产。修订稿中,原来的二级资产被定义为二级A资产,各国监管当局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纳入新的二级B资产,其中,二级B资产包括住房抵押支持证券(Residential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RMBS),接受25%的价值扣减;非金融企业发行的长期信用评级为BBB-到A+的企业债券(包括商业票据),接受50%的价值扣减;在主板市场上市的由非金融机构及附属机构发行的普通股股权,接受50%的价值扣减。
(二)进一步完善二级资产上限的计算方法
为防止商业银行过度持有二级资产来满足高质量流动性资产要求,从而产生资产集中和流动性资产质量下降的现象,讨论稿规定:“经调整的二级资产不得超过经调整一级资产的2/3”。而所谓的经调整的一级资产是指“所有短期担保资金、担保借贷和抵押品互换交易将任何可能的一级资产都交换成非一级资产后,剩余未受影响的一级资产的数量。”而上述条款提到的将“任何可能的一级资产都交换成非一级资产”的交易即被称为平仓(unwind)。平仓机制设置的意义在于能够将符合要求的短期回购和逆回购交易对观察期第1天的一级资产初始值进行调整,以真实反映整个时间窗口(30天)内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均为真实且能够动用的流动性资产。然而,平仓机制在实际应用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讨论稿规定平仓机制可以应用于任何证券融资交易,同时又将很多满足或不满足操作性标准的一级资产和二级资产从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中扣除,这可能导致银行通过回购及逆回购交易来操纵高质量流动性资产数量,从而高估或低估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二是由于考虑了平仓机制,所有与非流动性资产相关的现金流都在分母上进行了调整,但与这些非流动性资产相关的短期回购交易事实上已经在分母上接受了100%的流出率,因此存在着重复计算的问题,不符合讨论稿第53段确立的“银行不能对各科目进行重复计算”的原则,即如果某项资产已被纳入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分子)中,则在计算现金流入量(分母)时就不能再考虑该资产。
为解决讨论稿存在的几个问题,修订稿采用在附录中列举案例的形式对平仓机制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说明。与讨论稿相比,修订稿附录做出以下调整:一是“任何非一级资产置换为一级资产”的表述修改为“将任何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置换为一级资产”,这意味着任何不属于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金融资产交易都无法再使用平仓机制,以确保能够准确反映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真实数量。二是明确涉及那些虽然是合格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但是不满足操作性要求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融资交易也无法应用平仓机制,以确保银行不会面临“双重惩罚”,即一方面由于不满足操作性要求而从高质量流动性资产池中扣除,另一方面分子上还要接受100%的现金流出率。三是由于在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中添加了二级B资产,相应地将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调整。
(三)放宽部分项目现金流出率要求
流动性覆盖比率的分母上为净现金流出,现金流出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分母的大小。从此次修订情况来看,巴塞尔委员会放松(下调)现金流出率的意图非常突出,这一方面反映出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金融机构流动性紧张的现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业界对于银行流动性要求过严,对实体经济带来冲击的担心。综合来看,此次修订稿对于现金流出率的调整主要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1. 降低“稳定存款”流失率突出了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作用。第一,修订稿继续下调稳定存款流失率。讨论稿规定零售存款中的稳定存款流失率为5%,所谓的稳定存款是指被有效存款保险计划完全覆盖的存款,或者由公开保证提供同等保护的存款。而在修订稿中,则不仅对“有效存款保险计划”做了详细说明,还规定符合“有效存款保险计划”标准的国家稳定存款可以采用3%的流失率。该条款的修订对于拥有多年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发达国家而言是极为有利的,也反映出发达国家对放松流动性监管的强烈诉求。此外,巴塞尔委员会认为,如果银行从单个小企业客户吸收的全部资金(并表基础,包括存款及向小企业出售的债券)少于100万欧元,则可以认为该小企业具有与零售存款账户类似的流动性风险特征。因此讨论稿与修订稿均令小企业无担保批发融资与零售存款的处理方式一致,即同样区分“稳定”和“欠稳定”存款,并可根据是否有存款保险覆盖而选择更低的现金流出率。
第二,降低有存款保险制度覆盖的非金融企业等部门无担保批发融资的流失率。讨论稿规定来自非金融企业、中央银行、实体、公共实体部门的无担保批发融资统一设定为75%。考虑到75%的现金流出率过高,可能导致银行从非金融企业等部门获取融资来源的积极性下降,并进而可能减少对非金融企业提供的融资规模,影响实体经济活力,修订稿将此类机构无担保批发融资的现金流失率从75%下调至40%。此外,还特别规定此类存款中受有效存款保险制度覆盖的那部分存款的流失率可进一步降低至20%,更加凸显了存款保险制度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性。
2. 放松已承诺信用和流动性便利流失率以降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扰动。所谓已承诺信用便利是指为公司客户提供的已承诺、当前未提取的日常运营资金便利;流动性便利是指向客户提供的在无法通过金融市场获得资金满足日常业务需求情况下进行债务再融资的备用便利。讨论稿根据不同的交易对手设定了信用便利和流动性便利的流出率,交易对手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零售客户及小企业客户;第二类是非金融公司、实体和中央银行、公共部门实体及多边开发银行;第三类是其他法人客户。修订稿虽然延续了上述思路,但更加细化了上述交易对手的分类,并根据不同交易对手的融资行为对交易对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划分,主要分为以下5类:(1)零售客户及小企业客户;(2)非金融企业、和中央银行、公共实体部门和多边发展银行;(3)同样接受审慎监管的银行;(4)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受托人①、受益人②的其他金融机构;(5)其他法律实体,包括公共实体部门、管道、特殊目的实体和其他不包含在上述类别中的实体。
对于零售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的信用便利和流动性便利,修订稿的流失率与讨论稿保持一致,仍为5%;对于非金融企业、和中央银行、公共实体部门和多边发展银行,其信用便利的流失率为10%,流动性便利流失率为30%;对于同样接受审慎监管的银行,其信用便利与流动性便利的流失率均为40%;对于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受托人、受益人的其他金融机构,其信用便利和流动性便利的流失率分别为40%和100%;对于其他法律实体,信用便利和流动性便利的流失率均为100%。相比于讨论稿中第三类机构流失率统一设定为100%的规定,修订稿既根据交易对手的行为特点细化了交易对手的分类,还体现了对于各类交易对手流失率的放松,确保银行向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避免对实体经济的干扰。
(四)允许危机时期提取使用流动性资产
讨论稿第16段明确要求银行“应持续满足这一要求(即流动性覆盖比率高于100%),并持有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用来抵御可能发生的严重流动性压力”,这意味着银行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将流动性覆盖比率(LCR)保持在100%以上,也意味着银行在压力时期或危机时期无法提取和使用高质量流动性资产。该条款很有可能导致银行在危机时期更加倾向于储藏流动性以应对不时之需而不愿意出售流动性以帮助其他机构度过危机,从而造成加重危机而不是减轻危机的影响。
针对该条款可能导致的不良影响,修订稿花大量篇幅对此进行了修订。比如修订稿第11段和第17段明确表示,“在压力时期,银行使用其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储备并进而导致其LCR低于最低标准是完全合适的”,“……在危机时期,银行可使用其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并进而使其LCR低于100%,因为在此情况下仍保持LCR大于100%可能对银行和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负面影响”。此外,修订稿还明确,尽管商业银行可以在压力时期动用其流动性储备,但监管当局仍应对此有所反应并做出合适的监管处理。比如监管当局需要考虑其监管处理可能对银行产生的顺周期影响,即银行在压力时期流动性覆盖率降至100%以下,如果监管当局此时对银行仍采取公开信息披露和严厉的惩罚措施的话,可能会加重市场对银行的压力,从而更加重了银行的流动性恶化程度。因此,这要求监管当局制定一整套与银行流动性覆盖比率下降的原因、下降的程度、持续期间、影响范围及频率成比例的监管处理方案,以降低监管对市场的影响。
四、新框架下我国银行业流动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主要集中于一级资产,二级资产种类及规模有限
尽管此次修订稿将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范围扩大,事实上是国际规则对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高质量”特征的一种妥协,但从另一个侧面也确实反映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发展较为完善,金融产品、制度和机构创新力度较大,能够用以满足监管要求的金融资产也较多。例如,花旗银行2012年年报数据显示,2012年末花旗集团的总流动性来源为3538亿美元,其中无变现障碍的流动性证券共计2808亿美元,占总流动性来源的79.4%,且该比重较2011年末提高了10.8个百分点。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构成则仍然是以一级资产中的央行准备金为主。以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为例,2012年末,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1个月内的现金及存放央行款项分别为31749.43亿元和20061.11亿元,分别占其1个月内金融资产总额的62.72%和62.99%。
我国商业银行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主要由一级资产构成,这是由于金融市场深化程度不足,符合第三版巴塞尔流动性框架中二级资产定义的资产种类和规模较小的国情决定的。尽管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取得长足进展,但发行主体仍主要集中于财政部、政策性银行、铁道部、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和种类均相对有限。
二级资产相对匮乏虽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持有更多一级资产,流动性资产质量整体较高,但同时也表明银行资产较为集中,集中度风险较高。此外,由外汇占款较高导致的银行高存款准备金现象毕竟是不可持续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过度集中于一级资产也无助于银行分散资产风险。
(二)二级资产计算中未纳入平仓机制,无法科学准确反映高质量流动性资产数量
尽管平仓机制的应用显得比较复杂,牵涉到各类短期回购和逆回购交易的计算,但由于其能够避免银行利用回购交易将那些无法在压力时期真实应对流动性压力的资产也纳入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从而产生监管套利,平仓机制的正确运用对于我国计算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然而,2011年公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中,对平仓机制并未提及。当然,由于我国目前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构成主体还主要是央行准备金,二级资产的规模有限,相应地通过回购和逆回购交易来置换一级资产的交易规模也较为有限。但是,我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规模确实在逐年扩大,甚至已经成为债券交易的主要方式(见图1),不考虑平仓机制将会对我国银行高质量流动性资产计算造成不小影响。
考虑到我国金融市场改革深入推进和金融创新速度加快,各类市场层次逐渐完善,机构投资者类型也不断完善,金融市场深度必将提高,短期融资交易规模也将大幅扩大,未来平仓机制的影响也将进一步扩大,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我国的流动性管理办法中增添平仓机制,这样一方面实现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也能够科学化、规范化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
(三)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导致现金流出率偏高
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增强中小存款人的信心,并通过改善存款合约的信息结构来增加其存款的稳定性,从而有效防范银行挤兑现象的发生和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负面溢出效应。修订稿提出的对有存款保险制度保护的存款应用较低的现金流出率具有合理性。我国目前尚未正式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因此在实际计算时可能导致我国银行业对零售存款和中小企业无担保批发融资采用10%的现金流出率,也无法对非金融企业等部门无担保批发融资采用25%的较低流失率,从而加重商业银行持有更大规模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压力。
(四)小企业标准与修订稿不一致影响银行客户结构转型
小企业作为流动性监管条款特殊处理的部门,银行与其交易能够享受较低的现金流出率,比如前文提到的小企业存款可以与零售存款做同样处理。但修订稿的小企业界定是根据银行从其获取的资金规模(银行从单个小企业客户吸收的全部资金少于100万欧元)确定的,与我国的小企业标准存在不一致的问题。我国工信部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中根据不同行业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及从业人员制定了中小微型企业的标准。如果接受修订稿的小企业标准,则我国商业银行吸收中小企业存款无法享受较为优惠的现金流失率,从而间接提高银行融资成本,影响银行争取小企业客户的积极性,不符合我国支持小企业发展和银行客户结构转型的战略。
(五)我国流动性监管框架尚缺乏压力时期制度安排
我国的传统现实是国有银行是流动性输出部门,中小金融机构是流动性融入部门。尤其是在季末或月末监管考核时点,中小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压力尤其大,也相应更容易受到流动性冲击。如果将流动性压力分为异质性压力和系统性压力的话,则系统性压力时期的影响面最广,影响程度也最深。一旦进入系统性流动性压力时期,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紧缩行为将更为明显地对金融体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我国流动性管理框架中允许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在压力时期动用流动性资产,从而对流动性覆盖率相应低于100%,且不会接受更为严苛的监管惩罚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在当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尚缺乏危机时期银行动用流动性资产的相关监管安排,可能导致压力时期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贮藏行为,加速危机时期的流动性枯竭现象。此外,缺乏压力时期未满足流动性覆盖率要求的特殊监管处理,可能导致银行在压力时期面临同样严厉的监管处罚,从而向市场传递更为强烈的负面信号,造成监管的顺周期现象。
五、对完善我国流动性管理框架的启示
一是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丰富金融资产种类。尽管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出现可喜成就,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债券品种逐步增加,但与商业银行资产多元化的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未来,建议继续深化金融市场改革,鼓励金融创新,丰富债券品种,扩大非金融企业债券种类及规模,并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在盘活银行存量资产的同时为金融体系提供更多的合格二级资产,改善银行过度向一级资产集中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结构。
二是纳入平仓机制,提高二级资产上限计算科学性。建议在我国商业银行计算二级资产上限时纳入平仓机制,并借鉴修订稿思路,将不属于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金融资产和不符合操作性要求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回购、逆回购交易从平仓机制中扣除,避免商业银行的监管套利。
三是积极推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在金融稳定理事会的24个成员国(地区)中,只有南非、沙特阿拉伯和中国还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我国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迫切需要。我国一直在探索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央行也在《2012年金融稳定报告》中表示,我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建议相关部门抓紧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存款保险法的出台,推动存款保险制度尽早建立。
四是在过渡期内按照我国中小企业标准制定现金流出率。考虑到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推动商业银行客户转型的战略安排,建议在过渡期内(2019年前)根据我国中小企业标准制定中小企业批发融资流失率,并将中小企业存款与零售存款做同样处理,引导商业银行争取中小企业客户。
五是借鉴修订稿降低对实体经济扰动的思路。修订稿突出的特点在于分类降低信用便利和流动性便利流失率,以降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冲击。比如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便利产品的交易对手多为零售客户及非金融企业客户,形式以信用卡、“循环贷”为主。采用修订稿提出的较低现金流出率也有利于提高银行提供此类金融服务的积极性,在实现稳健流动性管理的同时降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溢出效应。
六是完善压力时期的流动性监管框架。建议我国除参照修订稿允许银行在压力时期提取和使用流动性资产以及制定相应的监管处理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市场参与者的教育问题,即让市场参与者能够充分了解流动性覆盖比率的定量信息和定性内容,避免简单地将流动性覆盖比率低于100%理解为流动性危机,加剧市场的不当反应。此外,在系统性压力时期,中央银行会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来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以稳定市场信心,这要求在压力时期流动性管理框架中纳入央行救助的相关内容。
注:
①经授权为第三方管理资产的法人实体,包括对冲基金、养老基金和其他集合投资工具等资产管理实体。
②享有或可能有资格享有遗嘱、保单、退休计划、年金、信托或其他合约的受益权的法人实体。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尚航飞,朱元倩.巴塞尔协议Ⅲ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影响研究[J].新金融,2012,(11).
[2]陈道富.提高我国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J].浙江金融,2011,(8).
[3]戈建国.流动性监管新指标的影响与银行对策研究[J].新金融,2011,(12).
篇10
关键词:网络交易;欺诈;纳什均衡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经济已经成为新的经济活动的主题。但是,当人们为网络所带来的种种便利而欢欣鼓舞时,却又不得不面对着这样的一个事实:那就是因为网络交易的虚拟性所引起的交易欺诈行为有恶化的趋势。
以美国为例,由于严重的网络欺诈行为对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如此大的损失,美国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IFCC(美国互联网欺诈投诉中心,the Internet Fraud Complaint Center)来分析和应付这些问题。据IFCC报道,每年由于互联网欺诈投诉带来的总损失高达320万美元,每一投诉的平均损失为776美元。
在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公布的2005年我国十大投诉热点中,网络欺诈已经成为继食品、汽车、家电、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投诉热点。全年共受理网上购物投诉580件,投诉的主要问题包括低价诱惑和虚假宣传等。这说明发生在我国网络市场中的欺诈行为已经比较严重,它会影响网民对网络产品的信任感并进而影响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我们陶醉于现代网络技术便利性的同时,不能忽略由网络虚拟性所带来的网络欺诈问题。
二、网络欺诈现象的形成与特征
从根本上讲,网络欺诈行为的出现是由于网络市场中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不同于传统市场。
与传统市场比较起来,电子商务市场的优势在于其较低的进入障碍、较低的管理成本和市场信息获取的容易性。虽然电子商务市场有着这样的优势,尤其是它有着很高的信息效率,但它并不意味着它一定会带来很高的市场交易效率。事实上,与传统市场比较起来电子商务市场所存在的、由于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性所造成的欺诈问题不仅存在,而且更加严重。其主要原因在于:
(一)网络生产者的多样性
与实物产品不同,数字产品是由网上的虚拟人来制造和销售的,市场销售者的销售时间短而且数量多。通过今天的个人主页和将来可能在任何一台个人计算机上运行的Web服务器,每个用户都是生产者和潜在的销售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产品的质量信息的不对称性会更大,网络欺诈发生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二)在线产品的先验性
因为数字产品多为经验产品,它们的质量只有在使用之后才能被了解,然而,一旦消费者掌握了数字产品的信息内容以后,消费者就不再愿意购买了——这就是信息产品生产中无法克服的“信息悖论”(informationparadox)(Arrow,1970)。这一特点使得厂家没有一个好的方式来使消费者相信它们产品的质量。
(三)在线产品效用评价的主观性
由于数字产品不只是纸上产品的数字版,它还包含了电子媒介的特点,比如,网上的报纸被个性化和定制化了,可以随时更新等,因此质量的评估将越来越主观和个性化,也就更具有不确定性。而网络的消极外部性使得供应者在一个消费者身上建立的信誉很难扩散到其他消费者身上,进而也加剧了信息不对称性问题的存在。
(四)在线产品的物理特征
在网络市场中有很大一部分产品是数字产品。由于数字产品不像其它物质产品那样出现有形磨损,可以永远地存在下去。因此,生产商往往会采取一种蓄意过时和频繁升级的销售策略,即使没有竞争者也是如此。由于很多的新版本的质量是否高于旧版本还未可知,这时的质量不确定性问题所导致的欺诈问题将更加突出。
(五)在线产品内容的可变性
在电子化市场上,销售商的身份很难识别:一家网上商店可以在一天内建立起来,也可以在第二天就消失。另外,网络交易者身份的不易识别性也导致了网络欺诈问题的存在。比如,在网上拍卖市场上,参与网上拍卖的交易人都是以虚拟身份(ID)出现在拍卖网站中,这就使得即使是拍卖网站也无法详细了解注册用户的真实身份。
更进一步地讲,供应商提供的信息追求一种差别化的战略——它阻止了比较出价的可能性。因此,有些信息不能够或者将不会成为可以进行比较和证实的信息。另外,在线产品效用的短期性所导致的信息的经常被演化,也加重了消费者的信息劣势。
三、网络欺诈的产品质量博弈模型与启示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产品质量博弈的信息经济学模型,分析一下对网络欺诈进行管理的内在机理,力图为减少和消除网络欺诈提供一个策略思路。
(一)产品质量的博弈模型
考虑两个交易者X和Y,分别赋予他们两种产品x或y的全部存货,同种商品的质量是不完全相同的,可以分为高质量产品和低质量产品(相应地y也分为高质量产品和低质量产品)。假设一单位x和一单位y进行对等交换,同时,假设X给交易的各种所有可能的收益为:得到一单位高质量y的效用为u1,得到一单位低质量y的效用为uu2,卖出一单位高质量x的效用为v1,卖出一单位低质量x的效用为v2。
同时假使Y的定价方式是:只要将x、y进行交换,其余的和X的定价完全相同。则每个交易者存在两种策略选择,即卖出高质量产品或者卖出低质量产品。他们的支付情况如图1所示。
如果u1 v2>u1 v2且u2 v2>u2 v1时,也就是说,当v2>v1时,X会选择用低质量产品x进行交易,并且,这个前提也会导致Y选择向X 提供低质量y 。当然,在这里v2和v1都是负数。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要当交易一个单位低质量产品比交易一个单位高质量产品会导致交易者损失的效用要小些时,低质量产品会驱逐高质量产品。如果我们把例子的条件复杂化,譬如,对两个交易者X和Y的交易可能的不同情形进行区分定价,结论则恰好相当于v2(X)>v1(X)和v2(Y)>v1(Y)。如果产品的交换被视作不合作博弈的话,则博弈形成的一个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是策略组合(低质量,低质量),这也就是”的效果。如果我们假设交易不仅仅只进行一次,而是在后续的时间段里能每阶段一次地、持续地彼此往来进行交易时,我们面对的博弈则是一种超级博弈,即一个无限重复多次进行的博弈。
我们可以考虑如下战略组合:假如X在第一阶段用优质品交易,在第t 阶段(t>1)用劣质品进行交易当且仅当在前面某一阶段Y用劣质产品参与了交易(称此为战略SX)。对Y只须将SX中的X换成Y,其余不变即可(战略SY)。令交易两方都以δ(0
若Y实施战略SY,X就从战略SX中脱离出来,从t=1 到t=T一直实施“高质量产品”策略,但到T 1阶段他采取“低质量”策略;由于Y采用SY战略,他会从 T 2阶段起,开始实施“低质量”策略,于是X可以采取的最优策略也就是出售劣质产品。于是,X从T 1阶段脱离SX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就是:
对X来讲,(1)与(2)差值决定了是继续SX还是脱离SX。根据推导,我们可以知道当且仅当满足下列条件时,二式之差才为正,即:
(二)结论
从上述博弈过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1.高质量的产品驱逐低质量的产品需要满足一个“分离均衡”条件。这个“分离均衡”条件可以从(3)式看出:只要δ满足(3)式,形成的战略组合为(SX,SY),即在市场上就只有高质量产品才能参与交易。其中,δ值的大小取决于一个比例值,即卖出劣质品与卖出优质品带来的效用差值和得到优质品与得到劣质品的效用差值之比。即只有当交易者“目光短浅”时,我们才能肯定地说劣质产品会驱逐优质产品,否则,市场参加者都愿意以高质量的产品进行交易。
2.高质量产品驱逐低质量产品的过程是一个要对长远的未来做出适当贴现的过程(即δ足够的大)。随着δ的增大,赋予未来收益的权重也随之增大,于是随着交易者赋予未来收益的权重的上升,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机会在减少。隐藏在这个背后的原因是,如果厂商对未来有足够的耐心(类似无限次的重复交易),厂商也才有积极性为自己产品质量建立声誉。因此,对网络欺诈的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对“声誉链”的管理过程。
四、解决思路与策略建议
在我们为减少或消除网络欺诈行为提出策略建议时,我们首先应确立这样的一个观点:虽然基于internet的网络市场提供了一个可以减少交易成本的途径,但它并没有改变市场交易中的信息非对称性。当我们在陶醉于现代网络技术便利的同时,不能忽略由网络虚拟性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问题。这是我们观察、利用和发展电子商务不可忽略的前提。
上面的模型告诉我们,欲使市场参加者都愿意以高质量的产品进行交易,不至于“目光短浅”,不至于在网络交易中发生欺诈行为,必须有相应的机制来保证和驱使市场参加者进行合作的博弈并重复下去这种机制可能是制度,也可能是法律或道德规范。具体来讲,应注意以下的问题:
(一)规范在线厂商的行为并向消费者提出忠告
针对网络交易中发生的欺诈行为,政府机关应该制定相应的行政措施,规范在线厂商的行为,并向消费者提出忠告。同时,消费者可以向司法机关告发可疑的欺诈行为,请求司法救济。比如,美国联邦商务委员会(FTC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就专门接受在线消费者的投诉,并向消费者警示。FTC曾根据消费者投诉,运用委员会的投诉数据库做出相关分析,总结出十大网络商业欺诈行为(见表1 )。
该委员会还向所有的在线消费者提出忠告:(1)在签约前要仔细研究合同;(2)注意商家的文字表述和链接是否隐藏有“秘密”。(3)要注意隐私条款,如果商家未提供或含糊其词,一定要放弃交易。(4)对未在网站上提供其详细住所、营业所地址、电话的企业必须保持高度警觉。
目前我国有关电子商务的立法还不是十分健全,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联邦商务委员会的方式,同时,对于商誉较差、有欺诈行为的商业机构包括网络质量中介,应当有一定的惩罚措施。对于发生严重欺诈行为的商业机构,应当撤销其经营许可证。
(二)制订和培养网络交易的道德准则
美国的做法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迪。美国营销协会(AMA,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曾颁布过相关的内容,提倡道德规范和信仰。这些要求包括:工作成员禁止与有疑问的客户或第三者交易,对于从事了危害事例的予以撤销。AMA颁布的内容起到了鼓舞消费者信任的一种作用。另一种专门涉及有道德方面的在线交易的方法是对全体消费者进行教育的鼓励。
(三)实施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的有机结合
由于网络市场具有虚拟性,因此,为了减少网络市场上欺诈现象,必须强调在线营销和传统营销的有机结合。本文的模型告诉我们,网络欺诈的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对“声誉链”的管理过程。因此,要促使网络企业出售高质量的产品,就应该使在线企业拉长自己的“声誉链”,应利用它们在实物市场中的信誉和品牌作为进入电子商务的“敲门砖”。
(四)为网络欺诈的规治提供法律保障
美国的大多数州都制定了电子商务法,这些法律在减轻消费者的担忧、减少网上欺诈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产品质量法》和《合同法》等法律对消费者在获得高质量产品、减少消费者的逆向选择方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有关的条款仅仅只是对实物市场而言的。对我国来讲,为网络交易提供法律,应着眼于在电子商务这一新的交易方式与传统交易方式下的异同。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广东省电子交易条例》的出台在这方面做了一个很好的开头,但从整体上来看,与全球电子商务立法的迅速发展相比,我国在这方面的行动还很缓慢。我们必须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考虑我国电子商务规范的制订并注意跟踪国际发展动向。
参考文献
[1]Arrow, K. J., Eassays in the Theory of Risk Bearing [M].Chicago: Markham,1970.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