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带来的后果范文

时间:2023-07-30 10:2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危机带来的后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危机带来的后果

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危机 银行会计风险

2009年的一天美国股票交易市场上那一秒钟出现的跌幅,如果不是因为急救措施来得及时,全世界恐怕都很难预料到它所带来的影响有多么的大!那就相当于全世界1/2的交易市场突然失去了所有现金供应源,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宋鸿兵先生在最新的著作《货币战争3》中的一章里,如实并带有某些夸张、俏皮色彩的文字让人入木三分。不同意识形态、经济模式、发展现状下的国家,是否真的都会因为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而造成本国经济运转秩序的巨大缺失,我们不得而知。但实际情况已经能够看到一些实事了:在美国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过去2年以后,中国的物价在继续飞涨,2009年下半年乃至2010年全年,中国人民更多关注的民生和社会问题,正是物价和房价两项严重超标的指标。

熟悉金融史的人都知道,金融危机在近两个世纪,爆发最严重的莫过于3次:1929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1997年由泰铢出现严重通胀而引起的亚洲金融风暴;2009年直接导致雷曼兄弟股份公司和AIG美国保险公司倒闭并使全球循环经济体都跟之遭受严重影响的美国第二次金融危机。相比之下,已过百年的历史中,1929年那场让全世界都刻骨铭心、让金融和经济的研究方针彻底进入了正史的研究视野的特大海啸已经渐渐远离了我们,切身的感受已经不再具有,而是还能从历史课本中找到相关的论文题目,让我们通过它清晰看到今天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远影响了。而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力并不足够,中国在时任中央政府的有力领导下也很快平息了货币贬值带来的压力,此后10年多中国的物价水平依旧保持较为平稳的趋势,没有造成大面积经济秩序的瘫痪。但2009年的美国金融海啸影响之深、波及范围之大、控制时间之长,都是前所未有的。三个世界国家政府和人民纷纷加入了这场人类有史以来最恐怖的金融危机之中,力图从无法改变的客观因子中,挽救能够救出的财产。这也是时间最近的一次,值得后人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

接下来,我们就将先以09年美国金融危机为主要背景,针对银行会计风险的应对措施,展开较为实质的讨论。

一、金融危机背景和概述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例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金融危机有呈现某种形式混合的趋势。

金融危机的特征是的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缩减。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候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同时始终会涉及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就带来了需求,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来,这种情况又增加了可获得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产,并期待能够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获利,泡沫便由此产生。近年来,美国住宅市场繁荣就是一个佐证。而持续60年的超级繁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

金融危机的产生多数是由经济泡沫引起的,以21世纪最大的美国金融危机来举例,可以看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二、 金融危机下防范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措施

根据金融危机的爆发特点和分析归类,我们就应该对症下药,针对金融危机影响的领域和服务行业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避免空前的信用灾难和货币灾难在无形中吞噬了人的正常生活。在这里,我们将分别举出必要的措施,以应对金融危机下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增减的必要讨论。

各层级会计人员应充分履职,提高制度执行力。对于整体的管理制度而言,执行制度、操作制度及完成服务项目的都是个体行为,因此要求会计人员自身做到充分履职,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不慌乱,时刻保持头脑冷静,恰当的分析和处理数据和第一时间信息,将变得非常重要。会计人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工作时间、程序和性质进行有效的、针对性设计,已使从个体做起,完善整个体系的应对金融危机所结成的网络。

加强人员管理,防范道德风险。无论任何国家、任何社会意识形态,人性的本质不会改变。金融危机下会有两个层面的暴露:私欲主义和集团主义的极端对峙。各层级会计人员充分履职是在整体的监察、监督和管理制度下能够掌控的,但是单个的个体永远是能动的,制度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所以对人员管理的加强,也就是监督体系在大的人为灾难面前的强化,也将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出于隐性的考虑,道德危机也有可能在这个时候极端爆发。

加强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在总体上造成金融危机冲击影响最大的就服务行业,而尤以银行业为最。在金融危机期间加强服务管理,用人为的智商控制隐性的灾难持续性危害就是最好的应对手段。

以上三点措施为防止、防范、主动改变三个层次的分析,也是我们从理性出发,能对金融危机所造成冲击的最好回应。

三、小结

金融危机的影响始终是持续性的,短期内可以消除其显性的社会经济影响,但长期为经济发展所背上的包袱是不能避免的。因此我们必须提高科技手段,用人类最杰出的智慧,应对同样由人类无知的一面所带来的严重人群后果。

参考文献:

[1]范俏燕.当前国际性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D].财经科学.2008年第7期

篇2

摘要:金融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由于各种因素诱发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在经济金融领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目前,金融领域几乎积淀了中国改革的全部成本,国有银行庞大的不良资产,使金融成为一个最易断裂的链条。能够及时地对金融风险进行识别、估计、处理和化解,稳定经济的发展就成为了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尝试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发展;机遇的把握

金融危机是金融市场的非线性扰动、紊乱、崩溃,其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变的越来越严重,以至于金融市场无法有效地将资金配置到最有利的投资机会中。

一、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结构的优化及经济质量的有效提高,中国加入世贸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它也会带来新的风险,其中最严重的很可能关系到中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不稳定和金融危机会对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性的危害,在经济方面尤为明显。

近来的金融不稳定带来的经济损害有多种形式,比如银行倒闭、企业破产、职工失业、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外汇储备的损失、GDP下降等等。计算发现,日本在1992—1998年间和韩国在1997—2000年间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分别达到各国年GDP的21.5%和14.7%。北欧国家自1990年以来的三四年里因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达到其年GDP的10%—30%。这样的事实向我们深刻的说明了金融危机带给经济发展的巨大危害,甚至是经济倒退。

从经济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出现混乱动荡,对银行信用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及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可称之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和金融安全是对立的,靠的是国家金融竞争力、国家的金融系统抵御能力、国家金融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这样一个不稳定的金融环境,如何使经济的发展减少影响或者拉升经济发展就成为了我们所面对的必然问题。

二、经济发展的机遇

危机,从经济上我们也可以这样去解释:危机是危险和机遇并存的一种特殊现象。经济结构的进步完善中,寻找机遇并抓住机遇就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在金融危机下,本文从经济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1.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危机下银行、企业等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时这些行业也严重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妨可以提升对其他行业的投入比例,如农业、小商品、轻工业等。根据金融危机的危机空白时段拉升这些行业,存储资金等待金融的回升。

2.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金融危机常常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失业问题。这也是大部分人所担心的事情,然而这时也正是我们促进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机遇,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往往人力资源的素质也是一大问题。在金融危机时,面对这方面的压力人们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便保障生存,这样也就给危机时的人才质量带来了很大的保证,当金融危机度过后,优秀的人力资源带给经济发展的贡献将是非常巨大的。

3.技术发展,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现代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都能深刻的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在金融危机时,一切和金融有关的行业都可能崩溃,但技术却是一个例外,任何时刻先进的技术都会给经济发展的提升产生很大影响,促进经济的提高。

4.发展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注定是要先以农业为主要部门转为以工业为主,进而转为以贸易及服务等产业部门为主。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金融危机下的过渡时期不把视线转入区域经济,投入区域经济,带动区域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的进步。三、金融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的金融市场,融合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资金,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将是十分严重的。

例:2003年,爆发了SARS疫情,其具有突发性、预知性很低、求援依赖性高、后果严重等特征。在SARS疫情中,全国人民度过了“五一”长假,然而因为SARS,银行闭门休假、企业调整等给金融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为SARS人们不得不取消原定的假期消费、旅游一系列活动,国民经济同比去年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

评析:上述例中SARS的爆发,把人类逼到了危机的面前。这里的危机就是指具有严重威胁,并具有不确定性和有紧迫感的情绪。危机是几乎来不及反应的,在这次SARS疫情中,对我国的金融也有很大影响,银行的闭门休假每天将产生的不便、人们出行的不便、社会各行业的结构等紊乱同样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从SARS看金融危机,当信息混乱、事态扩大、特别是用来弥补和恢复危机的资源供不应求时,只有当人们有了明确、真实的信息,看到解决危机的资源供应充足,才会感到危机的规模在缩小,个人和社会的危机恢复力就会增强。金融经济危机也是一样,当金融危机来临时,人们往往会有消极的心理,经济发展就需要从不同位置全面的解决这一问题。

国际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证券化及金融并购都会对金融危机的解决起到一定作用。信息公开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都可以很好的促进公司企业的发展,危险和机遇并存的金融危机同样也可以带给我们发展的契机。经济发展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时,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升自己,在金融经济中灵敏的把握住机遇,那么即便是金融危机也同样会带给我们经济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欧永生:金融危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篇3

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结构的优化及经济质量的有效提高,中国加入世贸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它也会带来新的风险,其中最严重的很可能关系到中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不稳定和金融危机会对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性的危害,在经济方面尤为明显。

近来的金融不稳定带来的经济损害有多种形式,比如银行倒闭、企业破产、职工失业、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外汇储备的损失、GDP下降等等。计算发现,日本在1992—1998年间和韩国在1997—2000年间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分别达到各国年GDP的21.5%和14.7%。北欧国家自1990年以来的三四年里因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达到其年GDP的10%—30%。这样的事实向我们深刻的说明了金融危机带给经济发展的巨大危害,甚至是经济倒退。

从经济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出现混乱动荡,对银行信用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及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可称之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和金融安全是对立的,靠的是国家金融竞争力、国家的金融系统抵御能力、国家金融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这样一个不稳定的金融环境,如何使经济的发展减少影响或者拉升经济发展就成为了我们所面对的必然问题。

二、经济发展的机遇

危机,从经济上我们也可以这样去解释:危机是危险和机遇并存的一种特殊现象。经济结构的进步完善中,寻找机遇并抓住机遇就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在金融危机下,本文从经济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1.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危机下银行、企业等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时这些行业也严重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妨可以提升对其他行业的投入比例,如农业、小商品、轻工业等。根据金融危机的危机空白时段拉升这些行业,存储资金等待金融的回升。

2.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金融危机常常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失业问题。这也是大部分人所担心的事情,然而这时也正是我们促进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机遇,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往往人力资源的素质也是一大问题。在金融危机时,面对这方面的压力人们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便保障生存,这样也就给危机时的人才质量带来了很大的保证,当金融危机度过后,优秀的人力资源带给经济发展的贡献将是非常巨大的。

3.技术发展,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现代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都能深刻的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在金融危机时,一切和金融有关的行业都可能崩溃,但技术却是一个例外,任何时刻先进的技术都会给经济发展的提升产生很大影响,促进经济的提高。

4.发展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注定是要先以农业为主要部门转为以工业为主,进而转为以贸易及服务等产业部门为主。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金融危机下的过渡时期不妨把视线转入区域经济,投入区域经济,带动区域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的进步。

三、金融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的金融市场,融合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资金,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将是十分严重的。

例:2003年,爆发了SARS疫情,其具有突发性、预知性很低、求援依赖性高、后果严重等特征。在SARS疫情中,全国人民度过了“五一”长假,然而因为SARS,银行闭门休假、企业调整等给金融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为SARS人们不得不取消原定的假期消费、旅游一系列活动,国民经济同比去年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

评析:上述例中SARS的爆发,把人类逼到了危机的面前。这里的危机就是指具有严重威胁,并具有不确定性和有紧迫感的情绪。危机是几乎来不及反应的,在这次SARS疫情中,对我国的金融也有很大影响,银行的闭门休假每天将产生的不便、人们出行的不便、社会各行业的结构等紊乱同样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从SARS看金融危机,当信息混乱、事态扩大、特别是用来弥补和恢复危机的资源供不应求时,只有当人们有了明确、真实的信息,看到解决危机的资源供应充足,才会感到危机的规模在缩小,个人和社会的危机恢复力就会增强。金融经济危机也是一样,当金融危机来临时,人们往往会有消极的心理,经济发展就需要从不同位置全面的解决这一问题。

国际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证券化及金融并购都会对金融危机的解决起到一定作用。信息公开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都可以很好的促进公司企业的发展,危险和机遇并存的金融危机同样也可以带给我们发展的契机。经济发展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时,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升自己,在金融经济中灵敏的把握住机遇,那么即便是金融危机也同样会带给我们经济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欧永生:金融危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篇4

一场始于美国住房次级贷款的信用危机,已经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全球金融系统的动荡,必将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中国虽不是本次金融海啸的中心,但作为全球化过程中主要受益者之一,中国经济不可能免受严重的波及。不久前公布的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已明显下滑。越来越多的人为之担心。

这场危机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当前主要的国际经济体,还没有对“以中国经济崛起为核心特征的全球化”做好制度上的准备。

当前的讨论中,很多人把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归咎于格林斯潘时代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由于美联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把利率降得太低,才导致了三个“过度”:美国老百姓的“过度举债”;金融机构的“过度杠杆化”;以及资本市场的“过度证券化”。美国的房地产泡沫正是这三个“过度”的集中体现。

次贷危机,的确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以及美国有关监管机构的失察有关。但笔者认为,这并不完全是格林斯潘的过错。问题的关键在于,美联储为什么能在较长时间内把美国利率维持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而不用担心其通常的负面后果,即通货膨胀?

笔者认为,这与格林斯潘作为一名央行行长的个人能力没有多大关系,而应归因于“全球化红利”的集中释放。其具体表现为,全球化使得中国、印度及前国家的大量低成本劳动力,进入全球劳动力市场,从而使全球劳动力供给在短时期内得以迅速增加。

由于经济快速扩张的原始推动力来自劳动力的外生性增加,格林斯潘便得以“从容地”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不必担心其通货膨胀后果。

问题实际上出在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目标的设计上。

如果中央银行的惟一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如欧洲央行),或是在通胀和经济增长中寻求一个平衡(如美联储),那么,当全球通胀因“全球化红利”的集中释放而出现结构性下降时,央行行长们自然会倾向于维持低利率来支持经济增长。

显然,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很多中央银行,都低估了全球化对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的深远影响,没有做好政策制度上的准备。

事后看来,美联储的通胀目标应该设在一个更保守的区间(如0-1%,而不是2%-3%);或者在其目标体系中应包括资产价格,而不仅仅关注消费者价格。如果有了这样的制度安排,利率就不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维持在过低的水平,三个“过度”也就可能不会产生了。

同样,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在相当程度上也反映出,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在政策制度上,没有做好应对中国经济在本地区迅速崛起的准备。1994年,在中国完成人民币汇率并轨改革的过程中,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一次性完成了近50%的贬值,从而使中国对外竞争力大幅提升,出口飞速增长。

然而,面对来自中国的强有力竞争,亚洲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并没有及时作出政策反应。尤其是在其外贸竞争力已经明显下降、汇率明显被高估的情形下,许多国家仍坚守固定汇率制度。再加上他们不合时宜地放松了资本账户管制,就为1997年-1998年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

总之,中国经济的崛起,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一点恐怕无人质疑。正在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在形式和内容上看似有很大不同;然而,笔者认为,这两次危机有一个共同点:发生危机的经济体,没有做好应对中国经济崛起的政策制度准备。

而中国经济的崛起,终将改变本地区及全球经济版图。如果其他经济体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这种国际经济中相对实力的此消彼长,就可能以金融危机这样一种破坏力巨大的方式实现。

危机的爆发暴露了制度上的缺陷。而修补这一缺陷,在短期内可能限制经济的内在根本驱动力的释放,却不会改变其长期趋势。此长期趋势的核心,就是中国经济的崛起。

面对这场危机,持“中国经济崩溃论”的人士,恐怕是太多关注了危机在短期内所造成的破坏性,而忽视了其背后深层的“中国因素”。

篇5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政府监管,镜鉴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全世界每个国家都在遭受着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但是国家之间蒙受损失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危害程度也尚未见底。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监管问题的深思及讨论,其中关于政府尽管的问题备受关注。在此以美德两国为例探讨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而从中得到启示帮助我国以最小的损失平稳度过金融危机,并为我国在政府监管这个问题上得到镜鉴。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政府监管权的讨论

在金融危机引致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再一次成为讨论中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关于政府监管问题的讨论,或反对市场化改革的观点又流行起来。关于此次危机的缘由,海内外不少人认为,危机是由缺乏政府调控、干预的市场造成的,是自由市场失灵的证明,并以此论证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须更加强化政府的干预而限制市场的作用。其中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的埃里克马斯金教授就认为这一危机发生主要应是美国政府的错误,是政府监管的失误。2005年5月,格林斯潘也曾发表著名论断:金融市场自我监管比政府监管更为有效。美国监管者认为“金融市场的自我监管比政府监管更为有效。因此,要使金融产业在公开竞争中受益,政府对其的干预就应降到最小限度”。格林斯潘在他2007年的新书《动荡年代》(TheAgeofTurbulence)里所阐述的那样,“政府干预往往会带来问题,而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只有在市场自我纠正机制威胁了太多无辜的旁观者的那些危机时期里,监管才是必要的”,从以上观点可看出他们认为监管往往或者总是会妨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

与此相反的观点则认为,此次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政府对市场长期实行不当干预的结果,是不恰当的政府调控、政府干预使市场运行被长期扭曲所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的总爆发,也是市场规律最终对这些后果所作出的强制平衡。就次贷危机的源头美国而言,一方面,“宏观调控”长期、人为地维持低利率政策,另一方面,政府通过“两房”等机构和多种手段,以某种社会政策目标干预房地产市场。在这一类情况下,市场信号被长期歪曲,以致虚假繁荣的泡沫越吹越大,而信用透支的窟窿也越扯越大,终至不可收拾。因此,要正确地汲取危机的教训,最重要的应是反思政府调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现代市场经济也不可能不要政府调控,适度的宏观调控可以熨平波动,但如果政府调控不当,干预过度,就会变成对市场系统的有组织的破坏。就此次金融危机及其影响而言,德国所受危机的影响与美国相比则相对较轻。德国的金融体系未受到根本性破坏,金融市场也基本稳定。与此同时,由于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因此,经济危机并没有威胁到人们的基本生活,国内需求也基本稳定。美国的情况就没这么乐观了,失业率上升、制造业萎缩、房价大幅下跌、贸易逆差严重,极大地考验着美国经济。其间影响因素固然很多,但两国间不同的政府监管经验则是一个重要因素。

二、美国德国政府监管的比较

(一)监管法律法规方面

美国德国都是高度法治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在监管法律法规这一方面两个国家存在着差异。德国一直就很重视经济立法,有一套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以欧盟统一法律为基础,联盟法律为核心,并按照联邦和州之间的“竞争性立法”原则,法律制度条文规定十分具体明确,没有“灵活”执行余地,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而美国的金融监管法规是在实体经济背景中出台的,存在着法律错位的现象,严重不能适应虚拟经济形态的需要。随着金融业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金融衍生品交易,迅速增长的虚拟经济使得原来的法律法规与现实严重脱节,最终诱发了道德风险。尽管如此,美国政府为了扩大金融市场的繁荣,逐步放松了对市场的监管,对监管法律法规的放松就是其中一个很有力的体现,这一差异导致了危机爆发后两国受到危机的影响程度的不同。

美国以及世界各国现行公司治理、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大都出台于以产业资本主体的经济背景中。然而,近年来金融自由化、融资市场化、利润最大化,从制度体制、市场环境到内在动力,都为金融衍生产品发展提供了充足条件。于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几乎都集中于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与推广上。各种高杠杆率的金融衍生工具大量交易,形成了一个游离于监管视野之外的巨大的“虚拟金融体系”。虚拟经济呈几何倍数的迅速增长,使得原来的法律法规与现实严重脱节,极大地诱发了道德风险。不仅如此,美国对监管法规也在一步步放松,使监管失控和金融风险集聚,也是引起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1999年,美国政府正式废除执行了半个多世纪的金融管制法“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取而代之的是“Gramm—Leach—Bliley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开辟了世界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新格局,同时也拆除了防范金融危机的最大的防护屏障。另外,在实行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之前也曾颁布了很多体现对监管放松的法律法规,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美国对监管法律法规的放松

时间

法律法规名称

法律法规内容

1977年

《社会再投资法》

鼓励贷款者对低收入者的放贷

1980年

《存款机构接触管制与货币控制案》

贷款人可以通过收取更高利息来扩大低信用放贷

1982年

《另类抵押贷款交易平价法案》

允许灵活利率贷款

1986年

《税收改革法案》

取消消费利息贷款税前除,抵押贷款利息仍可以税前扣除

1989年

华盛顿共识

以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为目标

1999年

篇6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中,会计准则该承担什么责任?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的罪魁之一吗?会计上取消公允价值计量能救市吗?2008年9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主席戴维・泰迪爵士说:“会计并非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但会计在使市场参与者信任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方面很重要,IASB已对如何处理由信用危机所暴露出的问题作出迅速反应。” 金融界对公允价值的质疑与声讨,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坚持与辩护,到底何去何从?本文就针对这个问题做了粗浅的探讨。

一、公允价值问题在金融危机中的提出

在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之际,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宣布可以从2008年7月1日起追溯调整新会计准则,各国修改会计准则行动可谓争先恐后,以此来保护自身的资产安全。核心都是为了避免企业出现大面积的亏损,以及降低由于账面价值下降而被收购的可能。

次贷危机爆发后,会计准则饱受质疑。有人认为,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规定是造成次贷危机的元凶之一。公允价值原则在次贷危机中造成了顺周期效应,即市场高涨时,由于交易价格高,容易造成相关金融产品价值的高估,市场低落时,由于交易价格低往往造成相关产品价值的低估。

由于债券价格的公允价值下降,投资人的信心受到打击从而继续抛售债券,进而造成债券价格的新一轮下跌。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很容易就陷入交易价格下跌――提取拨备、核减权益――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必须继续加大拨备计提和继续核减权益的恶性循环。

二、公允价值问题的分析

“按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根据当前市场价格确定其资产负债表上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取代过去的历史成本会计。但这种会计方法会导致资产价格的不断下滑和低价出售套现,使金融稳定性进一步恶化。因为企业在泡沫时期的资产负债表水涨船高,容易采取进取扩张的策略;而在金融危机时期,由于持有的投资工具(如基金、股票等可交易的衍生产品)幅贬值,按市值入账将导致巨额损失,企业在资产贬值、盈利下跌的情况下难以寻找到融资,放大了财务困境的程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允价值”概念是由1980年代美国储蓄和房屋贷款危机而引入的,这一原则被200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SFAS157号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推向了。根据该会计准则规定,金融机构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有金融资产及其交易的计算都应是即时的市场价值,即公允价值。单从会计角度来看,157号准则本身与金融危机无直接关系,有问题的是金融机构对该准则双向和功利的态度:在金融产品价值持续上升时,金融机构乐于看到按公允价值计量而带来的益处;在金融产品价值下跌时,就转而抱怨和指责公允价值计量原则。事实上,此次金融危机的本质在于盲目金融创新的同时疏于金融监管,它的背后则是目前全球绝大多数金融从业人员根本不了解金融的属性、生态体系和系统性这三个金融规律最为核心的部分。2009年全球金融和经济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不平衡性,整体金融资产规模进一步萎缩,价值进一步下行。金融机构对该准则双向和功利的态度:在金融产品价值持续上升时,金融机构乐于看到按公允价值计量而带来的益处;在金融产品价值下跌时,就转而抱怨和指责公允价值计量原则。

三、公允价值计量有待完善

公允价值不是引发金融危机的罪魁,不意味着公允价值已经科学完善、无可厚非。在活跃市场的条件下,按市场价格计量市场主体持有的金融资产,无疑是符合会计真实反映原则和公允反映原则的。但是,在次贷危机转化为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公允价值是否有放大金融风险的作用呢?这时,我们需要抛开公允价值的种种可行理由,静下心来审视国际上对公允价值的如下争论:

一是以公允价值来计价金融资产,是否在任何市场状态下都可行?

二是公允价值计量,对于没有市场或市场流动性很差的资产,是否必须?原来有市场的资产,因为金融市场的问题而减弱流动性的时候,公允价值计量是否还要坚持?

三是公允价值计量是否会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在金融市场严重动荡的时候,公允价值计量是否会加速其螺旋式下跌?

争论各执一词,而且争论本身不解决问题。作为会计界人士,笔者愿意参与这个国际性的会计问题讨论,有义务为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第一,公允价值具有计量属性上的不确定性、变动性和集合性,怎样进一步完善来保证信息质量的可靠性?

所谓不确定性,是指很难断定公允价值本身究竟是现行市价还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所谓变动性,是指因市场交易具有可直接确认、可观察、只能估计等多种情形,因而公允价值会随市场交易情况的变动而变动;所谓集合性,是指公允价值是在市场交易情况下,与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存在着交叉重合,存在着对这五种计量的再现或重复,所以是多种属性的集合。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难度大。有不少财务报表项目如一些没有相关市场价格的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不容易确定。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经济环境和风险状况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信用的变化,都会引起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这种波动的反映是以不容申辩、不给喘息之机的方式进行的。即使是在 保持活跃交易的证券市场,公允价值在每天的不同时点确认,差异也会很大。

第二,在金融危机形势下,金融机构不得不根据市场价格计提巨额的资产减值,导致极大的账面损失,从而强烈冲击投资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市场陷入恐慌性抛售狂潮。但这是公允价值计量在这种情形下的唯一结果吗?公允价值,不仅能在正常市场状态下不偏不倚,在非常的市场状态下,也应该一样。怎样才能使非常情形下的公允价值理性而又不失客观?美国证券委员会9月30日针对美国财务报告准则157号的指导意见,是不是也启发我们考虑非活跃市场下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即:当市场报价非公允时,是否应通过考虑价格下滑时间长短、跌幅以及市场流动性等因素,借助内部估值模型和假设条件来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第三,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较差的可操作性,这容易导致管理当局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使管理当局提供的信息失真。如何能避免管理当局或管理者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主观操纵?在极端、非正常市场状况下,如何建立起准则制定机构或相关部门指导审计师正确操作公允价值会计的有效机制?

第四,会计准则的产生过程及贯彻过程不产生经济后果,但贯彻结果确实产生经济后果,这一事实则使我们发问:制定会计准则时是否应该考虑经济后果或者说是顾虑到经济后果?

第五,即使高度活跃的证券市场,一日之中价值的波动也相当大,按照不同时点计量的公允价值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按某一时点计量所呈现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真的不偏不倚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何更科学、更客观地体现与报告?是在表内反映还是在表外披露?表内与表外存在什么差异?由此引起的市场反应能否模拟预测?

第六,是否增加“经济危机”会计假设,制定经济危机的认定指标、设立经济危机认定的联合机构,以经济危机周期为时期,以此增加会计准则的内容,在有利经济态势发展与巩固社会稳定的原则下,探讨与之匹配的系列核算方法。

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深化;金融自由化;金融管制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危机已不再是一家之事,随着美国这个世界金融中心的倒塌,它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传遍全世界。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2008年9月14日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美国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之中。

世界银行2008年12月发表的《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认为,2008年和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大幅放慢,而2009年世界贸易也将出现自1982年以来的第一次下降。报告预测,2008年全球GDP增长率为2.5%,2009年则进一步回落至0.9%,均大于2007年3.7%的增长速度。其中,欧元区、日本和美国今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1%、0.5%和1.4%,明显低于去年的2.6%、2.1%、2.0%,而明年的三大经济实体将分别出现0.6%、0.1%和0.5%的负增长。报告预计发展中国家的2008年和2009年的增长率分别是6.3%和4.5%,也低于2007年7.9%的增速。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国际化的浪潮,中国的金融市场也逐步开放。在金融危机面前,尽管是金融开放程度有限的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经对我国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进出口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汇率风险、楼市下跌、股市不稳以及欲罢不能的美国国债,等等。

金融危机就像瘟疫一样肆虐着整个地球。而金融深化,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必须面临的发展问题――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二、金融危机的产生

金融危机的产生多是由经济泡沫引起的。而美国的次级房贷泡沫的破灭成为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美国的次级房贷造就的房产经济的虚假繁荣带动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泡沫大生产。大批的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利用房贷证券化,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有意无意地降低信贷的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大大增加。华尔街的老板们绞尽脑汁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从MBS、ABS到CDO、再到CDS,再到最后就连美联储主席都不知道的金融产品。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使收益率不断提高,导致越来越多的经济个体从事这样的泡沫经济,使风险成倍增加,并且越来越难以计量。

表面上看,利率的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是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进而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然而,次级贷款本身就是自由化泛滥的结果。金融深化理论推崇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但是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以及对于金融市场监管的缺乏必然导致道德危机――只顾牟取房贷利益而无视按揭客户的偿付保障与还款能力的脱节。当利率稍有上涨时,贷款人便无力偿还,这时候大量的违约便产生。而房产的降温使原本期望收回房产弥补违约贷款的计划泡汤,那么银行等贷款机构便面临大量的坏账。与此同时,给贷款机构提供保险的保险机构也跟着遭殃。由于房贷的证券化,使得风险可以迅速而又普及地传播。就这样,原本买卖双方的交易风险成倍地扩散到整个金融体系。次贷危机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当大批的银行、投资机构和保险机构背负巨额债务纷纷破产倒闭时,美国政府便开始出面干预救市,实施“国有化”。国有化的实质就是用纳税人的钱来弥补这些金融机构的债务。紧接着美国政府开始大印钞票、大发国债。于是美元贬值、美国债券大幅缩水。与此同时,受金融国际化影响的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也跟着倒闭。而大量持有美国债券的国家,如日本、中国,也不得不为美国的债务埋单。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纷纷出场的时候总是伴随着企业大量的倒闭、失业率的增加、对外贸易的减少,国际经济局势进一步恶化。就这样,金融危机像传染病一样,危害着整个世界。其中,过度强调市场作用的金融自由化功不可没,美国也成功地利用其金融深化发展将金融全球化的国家拉下了水,顺利实现风险转移。

由于汇率的管制,货币兑换的非自由化,使得存在“金融管制”的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的中国的金融体系没有受到太大冲击。这得益于我国对于金融市场的有效管制。那么,金融深化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它的负面影响尤其值得我们深思。

三、金融深化与金融抑制

什么是金融深化?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严格管制,使利率和汇率为反映资金供求和外汇供求对比变化的信号,从而有利于增加储蓄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金融深化可通过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就业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促使经济发展。金融深化,就要放开利率管制,取消信贷配给制,实行金融的自由化。

与之对应的是金融抑制,在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金融业远未达到成熟,金融体系效率低下,因而不能有效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西方的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深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发达国家之所以发展快,就是得益于他们金融深化程度高,货币资金流动迅速所致。并且还认为,金融创新的速度要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才能带动经济发展;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与金融抑制是分不开的。

麦金农在1973年《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一书中,对金融自由化作出了系统论证。他假定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市场极不发达,企业主体融资方式为内源融资且投资不可细分,所以货币与实质资本具有互补性。这样,随着实际利率的上升,将产生实际利率实际货币需求余额投资产出的渠道效应,而金融抑制政策会导致严重的脱媒现象和金融衰退。所以,他主张取消利率管制,控制通胀,放松外汇管制,实现金融自由化,促进经济增长。肖在1973年《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中,从债务中介的角度阐述了金融深化理论。他认为:货币不是财富或生产要素,而是金融体系的债务中介。金融深化使金融中介机构规模扩张和完善成熟,并通过调剂流动偏好、分散风险、提高贷款的规模经济效益、降低信息成本等途径有效地配置资源,产生收入、储蓄、投资、就业四大效应。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措施包括:①通过提高名义利率、控制通胀、维持货币供给的外生性等手段推进货币深化;②通过在金融体系内提高竞争、消除行政干预、增加金融资产种类等措施推进金融体制深化;③改革财税体制,提高税收弹性,消除赤字型通货膨胀;④进行外贸改革,实行浮动汇率制、货币自由兑换和外贸自由化等。

但是,此次金融危机正是由于缺乏管制的金融自由化发展的结果。在此次危机过程中,美国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国家干预,形式上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重新启动也意味着美国政府对于金融深化自由化发展的弥补。事实说明对于金融市场的适当管制是很有必要的。

四、金融深化发展的影响

(一)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的实践意义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印证。但是金融深化不等于绝对的自由化,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在推动金融深化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提倡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市场调节的不足。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发挥相应的效用,将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结合起来,从而避免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

爆发金融危机的美国,其金融体系的发展是相当完善的,然而由于自由化的过渡发展使得不可避免的道德风险普遍地产生――大量的次级房贷就是证明。因为房贷的证券化,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可以将风险很容易地转移到投资者的身上,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就必然产生。无怪乎为什么贷款的门槛会那么低。

另外,由于监管的缺乏,脱离经济实体的金融创新也是此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西方的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创新的速度要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才能推动经济的增长。但事实证明,在缺乏监管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的创新过快,使得系统风险加大。更严重的是,金融产品会加速资金的流动,使风险迅速而又成倍的增加。投资银行杠杆操作的高风险以及CDS市场的疯狂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所以,在肯定自由化效率的同时,必须加强对金融的监管――金融不能完全自由化。我国现在处于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过程中,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但是,我国的利率现在还没有完全放开,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也没有放开。主要是考虑到自由化过程中应当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实现一个渐进的过程。此次世界金融危机中,我国的金融体系之所以没有发生危机,除了我国金融市场没有完全开放之外就是得益于国家的有效监管。

(二)金融深化带来的国际化风险。从实质上来讲,金融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的“专利”。借助于金融全球化,发达国家既可以从落后国家得到金融资本、金融市场和巨额利润,也可以向落后国家转嫁金融风险,缓解自己的风险压力。特别是对于美国这样的金融发达国家,金融全球化的好处更不待言。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事先完全能够预料到次贷危机所蕴含的风险及其后果,也正是由于他们对于风险的认识,通过金融创新,通过金融全球化,他们将其中的风险转嫁到全世界。尽管次贷危机给美国金融业带来巨大损失,但最大的受害者不是美国,而是正在推行金融全球化的新兴市场国家。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金融深化发展的过程中,防范和应对金融国际化带来的金融风险是一个重要课题。必须认识到,在金融深化发展过程中,金融全球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必须从各国经济和金融的现实基础出发。超越现实的金融国际化必然会为世界金融危机付出代价。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经济学硕士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两岸经贸及台湾对外经济关系研究

3月下旬,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率团前往湖南长沙、安徽合肥、江西南昌等地展开“关怀台商之旅”。在国际金融危机阴霾逐渐消弭,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江丙坤此次大陆中部行,无疑成为观察大陆台商转型发展的风向标。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和两岸经济关系的逐步调整,大陆台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其转型发展也将呈现出新的趋势。

大陆台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全球经济关系的新调整使两岸传统的产业分工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两岸间业已形成的“大陆接单―台湾生产―出口欧美”的产业分工模式,根本上以欧美市场为主导,严重依赖欧美特别是美国“高举债、高消费”的模式。而美国经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后已深刻认识到,过度发展虚拟经济带来的严重后果,转而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美国总统奥巴马已多次表示,美国将大力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和对外出口,追求“贸易平衡”。美国对外需求动能的减少,使两岸传统的产业分工模式面临调整。

其次,大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客观上要求台商尽快转型发展。今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一年,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这必将压缩“三高一低”(高污染、高耗能、高风险、低附加值)行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后大陆经济的回暖导致沿海地区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不断上升。今年初沿海地区“民工荒”再次爆发,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纷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职工福利制度,这对主要从事成本降低型制造业的台商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再次,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台商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在金融危机肆虐的时期,两岸携手合作,签署了许多经济合作协议,有力地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两岸经济合作将持续推进,两岸经济关系的正常化、制度化进程将不断加快。特别是今年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将有望签署,两岸市场的进一步整合将为大陆台商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大陆台商转型发展的新走向

在新的形势下,大陆台商转型发展已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后金融危机时期,大陆台商转型发展将有以下趋势:

第一,大陆内需市场地位日益凸显,内需与外需并重将成为台商营销新方向。大陆台商以欧美市场为导向模式的缺陷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暴露无遗,寻找新的市场来分散风险已成为台商必然的选择。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陆庞大的市场日益受到全球的高度关注。高盛集团2009年预测,到2015年,中国大陆将有半数人口成为年收入达6000―20000美元的中产阶级,预估每年可创造出20万亿元的巨大市场。面对近在眼前的内需大蛋糕,大陆台商将加速调整其营销战略,把内需市场放在与外需市场同等重要的位置。“两岸接单,大陆生产,大陆内销加出口”的新型产业分工模式将逐步显现。

篇9

关键词:金融 国际金融危机 对策

一、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非常高

欧美金融危机现在到了哪一步?究竟何时结束?对实体经济会产生哪些影响?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加剧将使中国建设面临比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更为严峻的外部环境。其中最主要的是涉及到我国对欧美出口的大幅锐减,过去依靠出口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很可能出现为仅能依靠投资来驱动。前几年因速投资所形成的产能过剩会加剧,主要工业品供过于求的态势会加深,2008年通货膨胀的现象会趋缓,转至2009年极有可能成为通货紧缩,从而更加剧宏观调控的难度。

(二)中国的美元资产投资暴露于风险之中

截至2008年7月,达到1.9万亿美元,是越南以后的124个国家GDP的总和。而我国持有美国国债和“两房”相关债券在1.2万亿元左右,美国这次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中国大陆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财富急剧缩水。

(三)国际外部环境的恶化增加了我国转换经济增长模式的难度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与投资的拉动,靠内需拉动则是“软肋”。虽然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势头强劲,但维持消费增长的源动力在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目前股市、楼市低 迷,居民财产性收入普遍缩水,就业压力增大,人们可预期收入难以持续增加的大背景下,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向依靠内需拉动面临着种种困难。

(四)可能会对中国的金融市场与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

虽然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冲击不大,但美国房地产市场大幅动荡与金融危机可能会对中国的金融市场与房地产市场产生恐慌心理,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我国房地产业大幅调整将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原因在于:房地产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高昂的房价让普通购房者望而却步,有需要没需求,致使房市低迷,房地产开发商面临前所未有的资金压力。如果房地产泡沫不尽快稳妥地挤掉,购房者观望心态不消除,导致房市长期低迷,无疑银行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会急剧上升,水泥建材、钢材及装饰材料等相关行业会受到极大冲击,更让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急剧萎缩。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正面影响

中国是美国主要债权国,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过去美国逼压中国的局面变为向中国求救的局面,提升了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增强了中国的发言权。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标志着以美元为结算货币的时代将逐渐远去,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创造了一些有利条件。因此,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影响有限,对中国金融体系冲击不大。

三、未来数年中国将面临罚益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应采取如下举措

(一)未来“保增长”要优于“控通胀”

原因在于:中国的通货膨胀具有很大的国际输入型成分,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石油、铁矿石、煤炭等_国际原材料价格的大幔下降,将阻碍我国PPI不断攀升,会促使CPI继续走低,再加上中国产能过剩,对外贸易出口下滑,故未来防控通货膨胀的压力会大大减轻。我国未来为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应一方面通过大幅降息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为减轻出口企业的压力,应放缓人民币升值步伐,必要时要实行人民币贬值政策。另一方面要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要大幅调低房地产流通环节税负。同时,加大发行国债力度,以加强对铁路、城市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对农业的补贴。

(二)始终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不动摇,未来外汇储备投资应趋于多元化

欧美发达国家消费占GDP比重一半以上,但我国消费仅占GDP的15%左右。目前我国政府、企业与个人收入分配的-格局极不合理。因此,首先要改变“国富民不富”的状况。未来国民收入分配要采取向居民倾斜的政策。

避免把“所有鸡蛋放入一个篮子”,可以考虑按“三三制”原则储备美元、欧元和黄金。对外投资政策需更谨慎,需要有严格的风险评估和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可以考虑用我国的海外债券回购美国企业在华投资企业的股权。对美国所有的在华投资企业,凡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企业,可考虑进行股权收购。同时,鉴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我国要尽快改变“五龙治水”的金融监管格局,建立统一协调的金融监管部门,以化解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刘迎秋.论中国现阶段的赤字率和债务率及其警戒线-经济研究2001

篇10

据悉,国际金融大鳄、量子基金创始人索罗斯近期发出警告称,全球金融体系正快速丧失运作功能,而且濒临崩溃边缘。目前,全球金融体系处在崩溃的“自我强化过程中”,其后果不堪设想,各国必须竭尽所能阻止金融体系向崩溃的方向迈进。

全球金融体系会如索罗斯所言迈向崩溃吗?世界经济形势会出现不遂人愿的拐点吗?我并未作出同样悲观的预测,但也不得不承认,目前有很多迹象确实在暗示金融世界正经历某种程度的巨大衰退。有报道指出,大规模的投资资金正在退出华尔街,巨大的赌注将攻击标准普尔500指数;日本继续深陷衰退泥潭,而欧洲债务危机也将持续发酵,不可思议的金融风暴正在席卷全球。所有这些不寻常的活动都表明了某种大事件将要发生。我们并不希望,但也许确实如此,我们可能离崩溃的边缘并不遥远。正如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耶·布朗夏尔称,全球经济正在进入一个“危险的新时期”。

而这些现象,这些问题的源头,我们都可以从保罗·梅森的新作《金融大崩溃》中找到端倪和见解。我在2008年就关注到本书,惊叹于作者梅森敏锐的洞察力和精确的预测。梅森在第一版中写道:“我们经历了一个大多数人都认为不会见到的重大事件。全球资本主义处在崩溃的边缘,正是国家挽救了它的命运,而可供选择的只是遗忘。至于未来尚不明确,理论宣称国营银行系统将监督停滞和衰退;世界经济中重新平衡的迫切需要表明,从现在起,中国将处于主导地位,而盎格鲁-萨克逊国家将受到削弱。如果理论正确,现在我们就处于非美国主导世纪的开端,并应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行体系范围层次的反思。”随后的发展证实了梅森的预测。

在本书中文版第二版面世时,这场金融危机留下的后遗症还在继续发作与扩散。在第二版中,梅森罕见地对新自由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出“权力精英在危机期间的所作所为”将致使萧条转入长期的全球经济衰退。一些学者认为批评太严厉,但今天的事实证明这些批评都是恰如其分的。梅森也试图在资本主义长波理论范围内定位和解析这场危机,以找出理解这场危机的最佳路径。梅森对刺激政策的灾难性预测,以及期盼政治经济学回归的态度,促使他得出了自己本不愿接受的结论,同时也是本书的结论:“总的来说,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已寿终正寝。如果主流学者没有新的洞见的话,因经济危机而带来的理论挑战就不可能由受过专业训练的经济学家来解决。我们需要回归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答案。要适应这一改变,并继续前行。”

尽管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距今已有5个年头,但它对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却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退。现在,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段历史,了解世界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尽管于事无补,但至少让我们能够对曾经的惊慌和恐惧明白所以。但愿今天的金融市场不会经历一场崩溃,因为其结果将会是毁灭性的。让我们期待金融世界能振作起来,我们不需要更多的经济伤害。中国并非深陷这场肇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之中,但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仍能深刻体会它的影子。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面摆在我们面前的镜子,既反照过去,又照向未来。而无论何时何地,本书的价值都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