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范文
时间:2023-07-30 10:2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12
良好地进行湿地生态系统开发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但前提是不诱发生态环境问题。而事实证明,湿地生态系统开发中诱发较多生态环境问题。对此,应当加强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便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斫饩錾态环境问题。这充分说明了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与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1 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及其开发中产生的问题
1.1 湿地生态系统特征
湿地是位于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它分布在世界各地,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对于湿地的概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湿地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多表现为生物多样性、生态脆弱性、生产力高效性、效益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的易变性等特征。
1.2 湿地生态系统开发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1.2.1 湿地资源面积持续萎缩
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确定近些年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保护,致使湿地资源持续受损,大大减少了湿地资源面积,相应的湿地的调蓄功能降低,无法对周边环境进行调蓄,导致干旱洪涝灾害越加严重。
1.2.2 生物多样性受到挑战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业湿地有动物410种,植物361种,其中有许多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在湿地生态系统开发的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没能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致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使其生存受到威胁,更为恶劣的是有些物种因此而灭绝。
1.2.3 湿地气候发生变化
湿地还具有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但是因为人们肆无忌惮的开发,致使湿地的这一功能受损,引发气候异常,造成当地气候变化,不利于调节和保护生态环境[1]。
2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2.1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和方法
因湿地生态环境具特殊性,与一般环境不同,相应的所进行的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不能运用一般的环境影响评价,而应在以湿地功能为核心的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下,对湿地功能的影响程度进行衡量,也就是用一套功能指标对区域湿地的生态功能进行量化,产生描述湿地功能现状和变化的功能指数,再通过功能指数在外来影响作用下的变化,判断湿地生态环境影响程度。
2.2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参考相关资料,确定目前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的过程中,遵循的评价程序是:湿地类型资料查阅资料收集(土壤调查、土地利用图、动物调查、地下水调查等)湿地类型及现状分析湿地功能分析和工程分析影响原因分析影响程度分析减缓措施及代替方案规划。
2.3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尚待解决,具体表现为:适宜于湿地资源开发EIA(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监测。作为EIA的基础性工作,生态监测的有效实施,可以在时间上或空间上观察、测定特定的湿地区域,了解湿地区域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聚合体的类型、数量、结构、功能等。但目前并没有形成适用的生态监测系统,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加强这方面的努力;可持续的EIA理论与实践尚未成熟。开展湿地资源开发EIA,除了对大气、水、土壤、动植物资源等进行单一的影响评价外,还要尽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但因为可持续的EIA理论与实践尚未成熟,致使影响评价难以有效实施。
3 结束语
在湿地生态系统开中产生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大大降低了湿地功能的发挥。为了解决这生态环境问题,应当有效落实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生态环境影响程度,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减缓措施,改善生态环境。经过本文的分析,确定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但因其研究还不够深入,致使其缺乏适合的生态监测系统、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理论与实践经验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效果不佳,需要相关研究人员持续努力。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人口比重较大。所以,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农村建设密切相关。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此基础上,我国有必要加强新农村建设,以推动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带动国家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既影响新农村建设,又不利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采取有效保护对策。
一、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水污染现象十分严重。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村人口中约有3亿人未能引用符合标准的安全水,其中生态环境污染造成饮用水不达标的不安全人口占30%以上。由此可见,农村水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其次,土壤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土壤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条件,由于农药污染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比重较大。土壤污染直接导致农产品不符合安全标准,进而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例如:有关部门对典型区域土壤污染调查可知,蔬菜铅含量超标率高达60%,而稻米铅含量也超标46%。由此可见,土壤污染现象较为严重。最后,固体废弃物污染越来越严重。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垃圾量不断增多,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较多生态环境问题,亟需得到治理和保护。
二、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成因
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相对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许多污染较大的产业逐渐向农村转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污染大的产业负责人给予农民许多优惠条件,使农村实现招商引资,虽然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却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农村区域中,产业负责人考虑到国家对土地资源的管制问题,采取租赁方式进行;有的产业负责人完全不考虑国家环保等相关政策,而加大产业建设力度,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其次,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农药、化肥等化学品使用量过大,对土壤、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使农村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对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使用量居世界首位,远超于西方等发达国家,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污染严重,既危害生态环境,又不利于人们的生命健康。除此之外,超量化学品的使用,引发立体污染,不仅影响农村品质量,而且产生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最后,农村工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虽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使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了工业化发展进程,虽然带动了农村经济增长,但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是巨大的。例如:小型造纸厂、加工厂等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村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排放量,且治污能力不强,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三、加强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诸多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对生态平衡产生不良影响。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有关部门有必要加强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或意见,既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又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完善相关保护政策
随着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有关部门应完善相关保护政策,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依据。首先,保证相关保护政策与法律法规相适应,实现综合协调,适度对现有法律法规加以完善。其次,建立完善的预防体系,增强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制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制度,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落实。再次,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宣传,以明文形式规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生态环境破坏的危害性,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最后,建立或完善污染整治基金制度,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提供资金基础。
(二)加强政府管理
政府既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又在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政府必须采取措施以加强管理。首先,政府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建立或完善环境执法监管机制,奖惩分明,做到违法必究,确保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长效性、高效性。其次,完善综合决策机制。政府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中,应对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衡量指标,进而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最后,政府加强管理,建立或完善环境资源的补偿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将生态环境破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三)建立或完善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为更好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的问题,有关部门有必要建立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确保保护工作有效开展。首先,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合理确定监测指标,以加强对村民饮用水、畜禽养殖等农产品的监测,确保质量过关。其次,加强环境监督,对违法排污的造纸厂等小型工厂给予法律责任追究,坚决杜绝超标排污现象,加大执法力度。再次,加强对农村各企业的检查,对不符合规定或生产能力相对较弱的企业,应给与停产停建处理,确保小型企业兴建发展符合相关标准。最后,加强对农村自然环境的监测,避免生态环境破坏行为。
(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在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中,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首先,加强科技创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研发符合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针对农业生产污染问题而加强科学治理,实现土壤修复、水体等自然生态环境修复等,降低或避免农业生产活动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再次,针对农村污水、垃圾等生态环境问题而施以技术,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保障,尤其对于矿区的农村地区而言,有关部门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修复。最后,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农村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促进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环保适用技术。
四、结论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加强新农村建设是必然趋势。面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其成因的分析,进而提出有效对策加以保护,确保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农产品质量,而且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对其生态环境问题给予有效治理,确保新农村生态环境良好。
参考文献:
[1]高志彬.邢台市新农村建设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09:60-62.
[2]黄娟,秦国伟.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情况研究———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J].学理论,2010,28:20-21.
[3]张玉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J].品牌(理论版),2011,Z1:42-43.
篇3
关键词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管理
生态环境是一种关系到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复合型生态体系,从广义上来讲,具体包括水土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当今世界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具体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各种污染和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气候变暖和异常以至于最终危害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破坏了全球的生态平衡系统。
1 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同时面临着两大类的环境问题: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情况十分严峻。我国污染物年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生态环境的污染已经在无形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这样的现状已经给我们拉响了警钟。具体说来,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和原因。
1.1生态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由于开发、开采等活动取向单一,例如林地的开发利用常常过于集中在个别有限的区域,这样的开发利用是固定于一个较小的范围以内的,一方面造成对生态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同时也导致大量丰富的生物资源未被合理开发利用。类似这种“重点”突击、管理松散的开发利用方式情况普遍,既影响到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引发了生态环境的一系列问题。
1.2未能彻底实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措施
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物质需求品的产量也飞速提升,然而事后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的举措却极为滞后,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在中国频频上演。生产单位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基本社会功能与职责一再被利益追求者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污染防治基本上未能得到科学的规划和实施。同时,生态环境系统的自然净化等能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研究,生产部门不能真正做到生态环保的生产作业方式,以“自然界内部的方式”来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1.3市场机制的消极导向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
以急功近利为导向的市场经济存在诸多弊端,在利益的驱使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同时,政府部门在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向上容易产生片面的经济决策,往往偏向于经济的短期利益而忽视了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这就使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入了“死胡同”: 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依旧长期存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就显得华而不实。
1.4缺乏高度统一的生态管理体系
目前,社会各界响应“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号召,纷纷出台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从政府到企业,从单位到个人,生态管理的理念参差不齐。这就导致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杂乱无章,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地域各自为政,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流程缺少强有力的有效的质量监测和行为监控。从管理层面来讲,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管理缺乏应有的规范和准则,政府和民间的环保部门、协会没有统一思想和规范,容易形成生态管理过程中的种种弊端。
2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生态环境的现状已经十分严峻,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的规范和统一势在必行。生态环境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应从现有的环境现状入手,要有系统的思维观念,从整体上把握生态管理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生态环境管理。总之,实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具有以下几点重要的意义。
2.1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战略意义
城市的发展和环境问题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市中的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城市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基础,而城市的生态环境污染也不断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升,是整个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急迫的战略问题。因此,进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它是城市发展获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共赢的重要基础,是当下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2.2对生态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崭新理念。对生态环境进行高效、科学的管理,以达到可持续的、自然系统的生态发展,同时也是发展社会经济的一大保障。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对构建和谐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3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是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
环境安全主要是指人工劳动环境的安全,以及国家安全领域、军事活动领域的关于生态失衡、资源破坏和疾病入侵等一系列的“生化危机”。目前,众多国家已经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对国家安全和国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可以从源头上检测和防范生态环境安全的问题,同样也是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4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是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是指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关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重视生态文明、运用生态文化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欧阳志云.生态服务功能生态价值可持续发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
篇4
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城市的建设,让工业化能与自然环境基本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人类对未来的发展前途也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全球发展共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已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参与,并在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当前全球工业化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不断恶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植被破坏、资源过度开采和浪费问题也不断加重,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就要求全世界的人们必须对生态城市建设引起高度重视。在我国,经济发展核心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创建生态城市是重中之重。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内很多学者开展了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和探讨。而国内外对生态思想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在我国,很多学者发表了有关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学术论文,例如:张秀芹、孙建平、许昕、李富君、杨秋凤、李承宗等都对马克思生态思想进行过研究并发表过研究成果,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
二、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我国,少数人对生态城市建设存在误解与否定,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认为生态城市过于理想化,可望而不可及,是完全按照自然规律来运转的城市,实现自我生态平衡,认为生态城市是不成熟的和不切实际的;另一种是认为生态城市就是遍地绿色植物,没有什么环境污染,城市清洁优美,对生态城市的理解过于简单化。这些认知都是对生态城市的肤浅理解,会给建设生态城市带来种种阻碍,因而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加强宣传和教育,正确引导人民群众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正确理念。
第二点,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而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体系不够完善,具体措施得不到有力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缺乏全市性共享的环境信息资料,共享制度不完善,只限于单个项目或某个部门,没有城市整体性、基础性的系统环境评估数据与资料;二、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我国需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很多,因此无论从技术还是设备上的投入,都需要不菲的资金,目前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大部分城市资金还不是很富余,所以在资金方面的投入就相对较少;三、我国的政策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由于我国目前在生态城市立法方面还不完善,生态环境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很少涉及法律问题,而学术界对于生态城市法律方面的研究又很少,所以不完善的政策法规严重制约了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四、已有的城市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生态城市的建设,一时还无法接受全新的制度改革,比如,目前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机构资源不能共享,分散在各个部门,各成体系,缺少有效的沟通,给生态城市建设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生态城市建设缺乏技术投入和专业性人才,这也是导致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出现各种各样问题的原因之一,首先科技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瓶颈,我国中小企业能耗高、效益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严重制约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其次专业性人才的缺乏,目前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专业性人才不够引起重视,没有形成专业的团队,对生态城市的研究还局限在理论方面,这也是严重制约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之一。
关于城市社会问题,是导致生态城市建设不能很好的在群众中展开的主要原因,分为两大类:一是显性问题:社会分配不公、腐败、就业、贫困、住房、社会心态失常等问题;二是隐性问题:社会职业角色错位现象、内耗和窝里斗、畸形社会化现象等。不断出现的城市社会问题已成为生态城市发展的潜在隐患,并且不断出现,给建设生态城市增加了无形的阻力。
三、推进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策略
政府职能的转换,即更新观念,将放弃政府需要大包大揽城市建设,放弃必须由政府投资的传统观念,充分利用民间潜在的财力,将民间潜在的资金与政府有限的财力想结合。
推进绿色文明,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多培植绿色食品,生态农业就是建立一个在生态上自我维持、经济上可行的农业生产系统,并对周围环境不造成明显的改变,将物质在系统内部反复利用,尽量耗用最少的物质及原料输入,输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制定循环经济长远计划,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不断开拓循环经济产品,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另外加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是与农村有关的旅游经营和服务等项目,包括自然风光、独特地域农业特色、回归自然、乡土民情等,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当地经济的目的。促进城乡生态经济一体化,城乡融为一体,全方位的沟通、交流与互促机制。
完善城市生态体系,首先绿化系统是城市生态体系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性,要不断完善城市绿化系统,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丰富绿地空间,强化绿地生态功能,改善局部气侯,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相对稳定的局部环境,降低空气中细菌含量,净化气态污染物,总之,绿地能对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的扩散起到了相对重要的限制作用。建设节能环保工程:一、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包括供暖供热系统、公共交通网络建设、自来水建设、供电系统、煤气厂建设等,把重点放在节能环保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二、加强建设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系统,首先,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建设高效率的垃圾和污水处理厂,对垃圾、污水循环反复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其手段主要有:推广环保标准,发展公共交通等,加强对风能、水能、沼气、太阳能等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并适时推广,减少能源的浪费。培养生态城市建设专门人才,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建立完善的生态城市教育科研体系,增加人力资源积累,充分发挥科研和教育体系的作用,增强生态城市的科技、制度、产业、生态创新。
篇5
关键词:环境保护 绿色税收体系 专项环境税
环境税又称生态税,是对所有能够体现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目的的各种税收的总称,所以又被称为绿色税收。它既包括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而专门征收的税收(狭义的环境税),也包括其他并非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但客观上起到环境保护作用的税收。
一、现阶段我国绿色税收体系存在问题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环境问题往往被人们忽略,导致我国目前的绿色税收体系很不完善,不仅没有单独开征的环境税,现有的起到绿色税收作用的税费体系也只是由过去的环境税费政策拼凑而成,主要包括资源税、消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等,在实行过程中这套绿色税收体系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资源税
我国现行资源税是一种级差资源税,资源的价格体未能考虑资源的外部性和可持续性,未能实现资源的社会成本定价和可持续成本定价。而且我国现行资源税征税范围太窄、收入规模过小,调节功能乏力。从总量上看,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可开采和利用的自然资源范围十分广泛。但现行资源税仅有石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等7种产品,可以说仅限于不可再生的矿产品和盐类,而对可再生资源(如水资源、森林资源等)大部分都没有征税,不能充分发挥资源税对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现行资源税单位税额过低,且一经确定数年不变,不能反映矿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化和矿山企业的盈利状况,容易造成对资源的盲目开采和过度开发,加重环境负担。
(二)消费税
部分消费税税目设计不合理,例如对汽车的消费税设计就不尽合理。首先,我国目前的汽车消费税是以排量为标准征收,没有考虑燃料状况等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因素,体现不出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大力发展环保经济政策取向。其次,汽车消费税在生产环节而不是在消费环节征收,而且实行价内税,与消费者在其购买、使用或保有环节需亲自缴纳的税费相比,并不能使消费者直接感受到消费税的政策调整。
(三)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税率偏低,难以起到合理用地和保护耕地的作用,因而难以遏制因滥用土地而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我国现行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税额远远低于土地的市场价格,而且在实践中部分地区存在有意压低税率的现象。
二、如何完善我国现行的绿色税收体系
伴随着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日益加剧,政府介入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而绿色税收作为政府解决环境问题的最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在保护生态资源与遏制环境污染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绿色税收体系,充分发挥绿色税收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的重要作用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完善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种
我国现行的绿色税收体系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发展完善的,它奠定了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继续发展的基础,而且实践证明这些税种在推动环境保护、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和完善我国的环境税收体系,应该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绿色税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1 资源税。我国应加快建立一般性质的资源税,弱化其原有的级差调节功能,向所有自然资源开采单位和个人普遍征收,最终实现政府通过征税调节自然资源的供给和需求,进而影响自然资源配置的目的。进一步完善资源税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先将水、森林和草场等可再生但已遭到严重破坏的资源纳入征税范围,以解决我国目前严重缺水、土壤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继而扩大到所有矿藏和非矿藏资源,待时机成熟后,将土地、海洋、地热、动植物等资源纳入征收范围。
第二,提高资源税的征收标准,以矫正资源过低的价格。目前,在理顺资源价格体系的同时,适当提高资源税的征收标准是很有必要的。对污染程度不同的资源可实行差别税率。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的资源要课以重税。
第三,完善计税依据。对从量定额征收的应税资源的计税依据可由现行的销售或使用数量改为实际开采或生产数量,这样既可以使纳税人能够从自身利益或市场需求出发合理开采资源,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同时又便于源头控制税收,防止税款流失。
2 消费税。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提高消费税税率,对一切自然资源的消费和污染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一律征税,并设计较高的税率。将一些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消费品纳入征税范围,如电池、一次性产品(如剃刀、饮料容器、塑料袋等)。
此外,在继续实行对不同排气量的小汽车适用差别税率的基础上,应对使用“绿色”燃料的汽车减免消费税,以促使消费者和制造商做出有利于降低污染的选择。
3 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
为有效发挥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对土地使用的调控作用,必须提高税率,遏制由于滥用土地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对那些征用耕地而实际未用的实行加成征收,以体现惩罚。
(二)开征专项环境税
绿色税收体系是由多个税种组成的集合体,环境税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经验来看,我国开征专项环境税是必然趋势。我国在开征专项环境税时,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税种选择。开征专项环境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根据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国家的环保政策逐步推行。目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面临的最紧要的问题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其次是固体废弃物污染,所以对税种的设计主要以水污染税、大气污染税和固体废物税为主。
第二,税率设计。原则上,环境税税率的确定应以地方生态环境质量标准为准绳,因为一个地区的最优生态环境质量水平不会与另一地区的相应水平相同。但这里的“地区”应是一个足以容纳由污染及其控制所带来的收益和成本的区域,即所谓的“主体功能区”。因此,全国统一的环境税税率显然不明智,把环境税作为地方税也不尽合理。比较合理的做法是中央政府对环境税每个税目制定不同的税率体系,对每一个税目,把全国分为合理的几个主体功能区,对每个区域设定不同的税率。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的环境保护税税率适宜以定额税率为主,采用A+x方案,即A为固定税率,归中央所有,
体现出公平性;x为弹性税率,各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x的高低,从量计征,而且应根据污染程度的高低,对x采用累进税率。当然,随着污染防治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理污染的边际成本也在不断变化,应适时调整税率,力求征税后的企业边际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成本。
在设计税率时,还应该考虑到生态税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的不同。如果政府的目标是为了在较长时期内实现一定的环境目标,而不是为了在短期内将生态税收作为政府的一项新生的收入,就应该将生态税税率设计得较低一些。这样容易使生产者在逐步适应新的税种过程中,乐于投资于对生产过程或投入品的技术或产品替代,消费者也可以适应新税种的开征逐步调整消费模式。这样,在较长的时期内就可发挥生态税的预期作用。
第三,税基选择。环境税的税基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有污染的范围、污染物的生命周期、污染源的监测成本和实际操作的可行性等。国际上通行的计税依据一般有下列三种选择:以污染物的排放量为税基、以污染企业的产量为税基、以生产要素或消费品中包含的污染物数量为税基。
以污染物的排放量为税基的方法较好地体现了“污染者付费”原则,此时环境税的征收与污染物排放量直接相关,有利于激励企业引进污染治理设备,减少废物排放。以污染企业的产量确定税基时,可以节省对个别污染源监测的成本。并与增值税、消费税相结合,避免增加征管部门征税和企业纳税的负担。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减少污染排放量,就势必减少产量,这有可能导致资源配置偏离最优状态。当生产要素或消费品中包含的污染成分与污染物排放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时,就可以选择以生产要素或消费品中包含的污染物数量为税基。这种方法覆盖面广、征收简便,并且它是在生产链的起始环节征收的,可以对污染物的产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是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即只要使用了可能造成污染的原材料,不管是否造成污染,都要纳税,这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综上所述,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对排污行为,包括工业废水排放、二氧化硫排放等,可以实际排放量为课税依据;对工业固体废物、一次性难降解塑料包装物应以纳税人的应税销售收入或销售数量为税基。
篇6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1 高速公路建设概况
高速公路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其大规模建设和总里程的迅速增加,近年来持续保持在世界第二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交通运输基础条件。然而,中国目前高速公路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尚不成熟,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早在1996年,我国交通部就印发了《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管理办法》和《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然而因为种种原因,现阶段高速公路建设中仍存在一定问题,下面笔者主要针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详尽分析。
2 目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期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2.1.1 生态系统结构受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开挖路堑、清理表土、开采料场等行为,容易导致植被破坏、沟谷消失和次生裸地的出现;这一现象随着公路里程数的增加,将越来越明显地呈现。有数据统计显示,20%以上美国国土面积受到道路的生态影响。而我国交通运输网密度实际大于美国的道路分布,由此可见,长此以往,高速公路周边的生态破坏问题势必危及全国各地。
2.1.2 土地利用格局破碎化
受地形、预算等条件制约,高速公路多建设在地势平缓的土地上,而此类土地往往耕地比例较大。我国高速路段每公里平均使用沥青1000吨,这样的土地不可能再恢复为良田,而公路两侧的土地同样难免受到污染,因而高速公路对基本农田结构造成的重新分割和资源占用是不可逆转的。另一种情况下,设计方为响应我国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的号召,设计存在形式主义,片面缩短里程,反而易出现强拉直线的情况,线位大量占用经济作物田。此举看似节约土地,实则浪费耕地。
2.1.3 水资源流失
高速公路在铺设过程中,沿线的河流改道、桥梁变更以及废弃材料滑入河道导致增大地表径流、影响原有河道的断面结构等,增加局部地表水资源流失的潜在风险。
再有,高速路段建设中的隧道开挖,也可能造成局部地下水下降。
2.1.4 有毒废弃物污染
施工期间产生的营地生活污水、废油等垃圾进入沟渠、河道,造成水体污染;弃渣、剩余施工材料等建筑垃圾的堆放和散落,则会污染周边动植物栖息地,甚至直接造成动植物死亡。
2.2 运营期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2.2.1 沿线生物种损失
高速公路通车之后,防风带等廊道以及路段本身,都对公路两侧的生态环境具有分隔作用,阻碍了哺乳动物和脊椎动物等生物的活动范围和繁殖;夜间行车灯光则会对动物造成惊吓,干扰其出没。再者,自然环境中水泥路面和路基的植入,加上运行期间的粉尘、二氧化碳和汽车散热,使得公路及其侧边出现小气候特征,并聚集新的次生环境适应种群。二者结合,对沿途生物造成物种隔离,使得生物多样化水平下降。
2.2.2 大气污染
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废气以及公路扬尘,都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2.2.3 噪声污染
高速公路作为货运的重要途径,其路面上载重车密度尤其偏大,较之普通路段更易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我国交通发展迅猛,实际交通量往往在三到五年内突破工程预算中的设计交通量,导致降噪效果不足。
2.2.4 水体污染
散装、泄露的货车,运送重金属等具有污染性的货物时,必然对沿途径流造成污染;再者,部分使用劣质沥青的路面,其水溶性往往对路面径流雨水造成污染。公路径流直接排入饮用水体和养殖水体,有毒物质在环境中堆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
2.2.5 荒地生态环境影响
现今我国高速公路的线路规划已有避开耕地、林地的理念,然而荒地的生态环境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荒地仅仅是不适合农业发展的土地,其实生态系统结构较之耕地更为复杂,大面积荒地往往可能有当地特有的动植物物种,因此同样具有巨大的生态保护价值。
3 思考及对策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张,交通运输功能与格局也在发生着剧烈变化。如不及时对现有建设进程中出现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避免途径,其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态环境威胁是长效性和积累性的。
3.1 认真规划景观设计,提出工程设计要求
在进行高速公路的设计和修建时,要与环境相适应,考虑选址位置,优化设计方案;连接线多用老路,减少新路的挖掘,废渣进行循环利用,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开采。
在规划绿化设计时,不能套用现成的景观设计方案,而必须结合项目区域的实际,绿化方面选用成活率高、降噪性强的树种和草种;在处理物种隔离的问题上,要预留专项资金,建设一定数量的动物通道。
3.2 增强生态保护意识,适应潜在变化影响
在工程的实施建造过程中,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做好主动预防工作,避免环境破坏后才进行事后治理。在此方面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十天高速公路鄂陕界至安康段部分标段的施工中采用原始的马帮运输施工材料,充分表现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理念。
此外,有关部门应改变传统的评价思路,适应新生态观的保护意识,不再把项目工程的影响视为需要控制在最小程度的破坏,而采用“融合、平衡、适应”的积极态度,将施工措施调整为能够与环境互动甚至对环境产生正面改善功能。
3.3 做好环境影响后测评,建立长效考核制度
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在高速公路运营三到五年后,对项目的生态环境进行系统的、客观的调查、分析和评价。我国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各项考核往往止于竣工,而未观测长远影响。这对于各有关部门的警示和约束作用是不够的。
4 结语
高速公路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虽然起步较晚,但进程迅速。十一五期间,随着新版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规划的提出,如何确保高速公路建设体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力求达到经济、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使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历程掀起新的篇章,是今后工程建设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赵剑强.公路交通与环境保护[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6-17
[2] 蔡志洲编译,公路项目环境评价中的生态观点[J]. 国外公路,1995,15(2):38-401
篇7
【关键词】水利生态工程;环境问题;建议
水利工程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十分惊人的发展速度,在当前提倡可持续性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水利工程也朝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向前进,确立了水利生态工程,更加注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为实现现代化水利工程,应当从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出发,针对问题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才能从根本上降低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益。
1、水利生态工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1.1水资源受到影响
水资源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水资源受到影响直接威胁地球物种的生存。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蓄坝拦水工程的实施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用水成了问题。也是由于水量减少,水生物或者周围的以水为主要生存环境的物种,由于生存环境变化,这些物种会出现不能繁殖的现象,严重导致物种退化。这种物种的变更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出现生物链的中断,影响水利生态工程的实施。
1.2土地资源受到影响
土地资源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用处很多,比如在临时搭建时就会用到,而在此过程中会出现搬运、堆放的现象,产生巨大的土灰、飞尘,这种现象得不到规制,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另外,在挖掘、开采土地资源时,许多工程队都没有提前进行测量和分析,直接进行挖掘工作,可能会产生水土流失的现象,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很大。
1.3噪音问题严重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免不了出现挖掘、爆破活动,这些活动能制造出巨大的噪音,影响人们的听力环境,另外这些活动中会产生很多烟尘,混进空气中,给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1.4空气质量受到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当中,需要大量的水泥和石灰做建设材料,而水泥和石灰都比较容易挥发,直接传播在空气里,造成空气粉尘。粉尘在进入人们的鼻腔后,会对人体内的重要器官造成损害,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2、关于存在的环境问题的建议
水利生态工程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生态工程的建设质量影响着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因此一定要重视水利生态工程的建设工作。所谓水利生态工程就是在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维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实现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提高了,对传统的水利工程认识也有了改变,虽然传统的水利工程也能解决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但却会对环境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现在的生态水利工程才是被大家所提倡的,因为该工程不仅可以满足生活和生产的基本发展需求,还可以减少生态环境的影响,从长远考虑,生态水利工程更能保证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正视当前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实现生态水利工程的最终目标。
2.1加大环境监管力度
我国当前对环境的监管有相应的环境检测标准,在平时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监测人员应当做好监测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丝毫不放过任何监测漏洞,对不符合检测标准的要求进行补救,如果难以补救的就视作不合格工程,绝对不能投入使用。另外,严把质量关,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考察,保证水利工程的基本性能能够充分实现,避免将质量不过关的工程投放市场,造成严重后果。对环境检测要做到认真、仔细,应当建立专门的环境监测机构,从施工到完工做好每一环节的环境监测工作。检测机构应当配备专门的检测器材和工具,将检测结果制成表格方便分析,在分析检测结果阶段,要统筹分析、全面考虑,找到最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建设单位,促使他们吸取经验教训,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提高环境保护力度。
2.2重视循环利用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人口众多而资源有限的发展困境,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加之生长速度得不到有效控制,我国人口总数目前已经超过了13万。虽然我国是疆土辽阔、资源丰富的大国,但面对这样一个数字资源还是出现紧缺,要保证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实现资源的循环有效利用是一个亟待实现的目标。而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也会消耗很多的资源,比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都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类型,因此要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比如对于水资源在施工中运用频繁,应当制定一个科学的节水和用水计划,拒绝浪费。还有一些施工材料也要进行充分的利用,减少不充分利用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垃圾问题,实现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2.3减少人为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一个大型的水利工程项目多的要好几年才能建成,这就需要更过的人力资源。而人力在施工中会产生很多的生活垃圾,对这些生活垃圾不加以规制就造成很多施工地点垃圾成堆的现象,与生态水利工程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应当进行有效的管理,制定管理计划,严格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为生态工程的落实不断努力。
2.4合理布置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的布置影响着周围的生态环境,要重视对现场的管理,营造一个整齐有序的施工现场。但是实践中,许多建设单位只一味地追求工程进度,而忽视了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规范,造成很多施工现场各种施工用料随处乱堆,前文已经述及像石灰、水泥这种建设材料有很大的挥发性,会发到空气中会直接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这样乱堆乱放,只会加速施工材料对环境的污染速度。因此,要严格规制乱堆乱放的现象,减少施工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3、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关乎民生大计的重要工程,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要一改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迈向现代水利工程,而现代水利工程就是生态水利工程,就是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根本出发点。在运用科技手段的基础上,充分保证工程质量,并且实现工程对环境的零破坏是生态水利工程的最终发展目标。因此,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促进和监督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做好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人为对环境的破坏因素,并降低施工现场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到社会进步的同时,生态环境的质量也在提升。反过来生态环境的提高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全面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促进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朋松.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J].科学与财富,2013,(8):56-57.
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化石能源
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人类与自然的相互融合,这会是生态文明创新工程中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在自身文明的发展中,利用自然界的力量和资源创造,并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为生产和生活创造了各种便利。但科学技术在帮助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也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经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反思的结果,但生态文明的建设仍然不能离开科学技术的支持。
1生态环境问题
科学技术主要体现在帮助人提升劳动能力、改善劳动工具,它是人类与自然的纽带,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间接或是直接的影响,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运用可能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目前,全球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是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且这种破坏已远远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范围。虽然人类采用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但随着资源、能源的消耗不断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有关世界资源的报告显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随着人类数量的不断增加而增长。比如,对木材的需求从1961年以来已增长了64%,谷类食物的消费量增加了1倍多,肉类的消费量增加了2倍以上,农产品中化肥的使用量增加了3倍多。此外,全球对有色重金属的需求在逐年增长。化石能源的开采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们对该类能源的使用使全球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并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全球能源消耗量将持续增长,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将不断增加。以2000年为基准,2010年的碳排量增长了76%,2020年的碳排量将增长36%.此外,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对大气、河流、森林、海洋等众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导致当代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与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是紧密相关的。人类工业文明主要基于物理和化学等学科,其观念是基本一致的,忽视了自然环境的多样化,未与自然环境形成和谐的关系,进而导致科学技术间接对生态文明造成了负面影响。此外,人类不断膨胀的消费观、人类主义中心论的提出以及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的观念也间接加剧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生态文明工程应遵守的原则
基于对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改变科技发展的方向、及时开展生态文明工程、避免环境的恶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应制订相应的环境工程、科技创新的战略性目标。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存在的问题也不是单一的、表面的。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必须实现环境工程具有科学、系统的指导思想的目标,并重视生命周期,建立和形成有利于解决复杂问题的环境工程科学体系。对于生态环境中出现的问题,要遵循针对性原则,确立环境保护的工作重心,优先解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研究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的重点项目给予重视。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复杂产物,在人类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分析该环节是否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最终能否形成完整的工程技术系统、防止出现污染转移现象、避免出现一项防治污染技术的诞生是建立在其他污染环节之上的情况。此外,环境工程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要将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治理污染的具体措施。
3环境工程和科技创新的主要内容
地球系统工程是随着地球系统产生的学科之一,其重点是在运用和研发创新工程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进行探索和改造。全球气候的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环境,比如,目前我国的极端天气频繁发生,造成部分地区严重缺水,生态环境在气候的变化下变得更加脆弱,沿海地区受到了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因此,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的研发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科技创新内容。此外,地球上不仅生存着人类,还包括很多植物和动物,生物的多样性与人类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生物物种的不断灭绝已成为国际社会观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由此可见,人类必须停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4结束语
环境工程和科技创新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保证。在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和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坚持生态文明的科技观念、减缓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已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孟伟,傅泽强.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与科技的发展模式[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1(01).
[2]邱向军.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生态科技新城建设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3(12).
篇9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因子(植物、动物等)和非生物因子(水分、大气、土壤等)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在自然因素下形成的,并且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外界条件的总和。20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并威胁和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状况具体如下:
(一)工业污染严重。
现代社会,科技在进步和社会生产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是,伴随而来的是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的超标排放,造成了大气污染、水体和土壤污染,产生噪声、振动等,危害周围环境。我国近年来的雾霾的产生与工业的严重污染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二)资源过度开发。
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文明的发展,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合理、非节约型和非持续型的开发利用引起了自然资源急剧衰竭、环境恶化,使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及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剧。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我国是世界上物种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有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等特点。但是,我国的生物种类由于各种原因在加速的减少和消亡。据调查估计,目前我国的野生生物物种正以每天1个种的速度走向濒危甚至灭绝,农作物栽培品种数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还有大量物种通过各种途径流失海外。生物多样性锐减,大批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也正在流向境外,给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危害。由上可知,当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在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态危机的严重威胁。刑法作为法益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对惩治与预防环境犯罪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我国环境刑事立法存在的问题
我国刑法对环境犯罪的立法在不断补充、修正,而且环境犯罪的刑事法治建设也正在逐步完善。然而,环境犯罪刑事立法仍存在一些不足,亟待立法的进一步完善。
(一)环境犯罪罪名规定的较分散。
只有在《刑法》分则第六章第六节集中规定了14种环境犯罪罪名,其他与环境犯罪相关的罪名则是分散的规定在刑法分则其他章节,使得环境犯罪罪名之间的关系松散化。环境犯罪的客体特征由于这种分散的立法方式而被严重地淡化了,这对环境犯罪的治理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罪名规制范围较窄。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条从广义上规定了环境的概念。然而,刑法中采用的却是最狭义的环境概念,相关罪名所针对的对象仅仅是自然环境,并且即使是自然环境中的草原、自然保护区等自然环境要素也未能包括在内。那么,环境问题的刑事治理与行政治理之间势必会导致脱节,进一步造成环境治理的整体机制效能的减弱。
(三)处罚的种类较少。
我国《刑法》关于环境犯罪的刑罚有四种:有期徒刑、管制、拘役和罚金。应对现在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峻的形势,显得种类较少,并且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侧重于短期自由刑和低额罚金刑的运用。
三、生态环境问题刑事立法防范的进一步完善
虽然,刑法在保护环境方面有着其他法律所不具有的作用,可是,我国《刑法》关于环境犯罪的规定仍有许多的不足,需要对其做进一步的完善。
(一)设置专章,完善刑法立法体系。
我国《刑法》分则按照行为所侵犯的法益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章节。生态环境安全利益这一独特类型的法益是环境犯罪所侵犯的客体,而在我国刑法中却并无此种客体类型,环境犯罪相对集中的规定在《刑法》分则第六章第六节,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由于所侵犯的法益有所区别,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去衡量环境犯罪,便会出现定罪的不准与量刑的不足。环境犯罪作为足以对人类和社会产生现实的或潜在的甚至是长期的重大影响的犯罪,其社会危害性绝不亚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因此,应将《刑法》分则第六章第六节规定的环境犯罪罪名从该章中独立出来,单独成立一章,将《刑法》分则中相关罪名纳入这一章中,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刑法立法体系。
(二)增设相关罪名,扩大保护范围。
刑法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范围较窄,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在刑法中适当增设一些环境犯罪的新罪名,以完善环境犯罪罪名体系,严密环境犯罪刑事法网。具体如下:
1.破坏草原罪。
破坏草原罪是指违反《草原法》的规定,非法开垦草原,或者在荒漠、半荒漠和严重退化、沙化、盐碱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的草原,以及生态脆弱区的草原上采挖植物或者从事破坏草原植被的其他活动的;或者未经批准或者未按照规定的时间、区域和采挖方式在草原上进行采土、采砂、采石等活动的;或者其他破坏草原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草原是地球生物圈中不可取代的自然环境要素,对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另外也关系着畜牧业、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但是,我国草原生态形势相当严峻,生态环境由于草原退化严重而受到威胁,另外,水资源枯竭、土壤侵蚀、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也是草原退化造成的。所以,有必要采用刑事手段来遏制这一现象,惩治破坏草原资源的行为。因此,我国《刑法》中应当规定破坏草原罪。
2.破坏自然保护区罪。
破坏自然保护区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在自然保护区非法从事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或者实施其他破坏自然保护区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对破坏自然保护区犯罪行为的规制在我国刑法中有多个罪名涉及了,但是,却没有单独的规定破坏自然保护区罪这个罪,这非常不利对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刑法应当独立规定破坏自然保护区罪,以便更好地打击危害自然保护区的犯罪,保护自然保护区以及自然保护区所要保护的珍贵物种和其他由自然保护区保护的物质。
(三)扩大罚金刑的适用,加大处罚力度。
篇10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建设;环境问题
引言:
农村城镇化是指在保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基础上按照城市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标准在广大农村建设中小城镇。农村城镇化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统一规划布局小城镇。农村城镇化是现代经济活动的载体,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拉动农村内需。目前,农村城镇化进程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很多人也把城镇化进程作为衡量国家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1贵州凯里市城镇化现状
凯里市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东西长达51.7公里,南北宽约44.3公里,总面积达到了1306平方公里。凯里市是贵州省第五大城市,市内有苗、汉、侗等民族。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2乡8镇和5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面积248平方公里,总人口55.2万(2009年),凯里市是一个以苗,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少数民族占74%,其中苗族占63%,是全国少数民族比重最大的城市之一。近年来,贵州凯里市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政府加快优化和完善城市综合体集群,加强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规划先行、分批实施,不能急于求成,力争做一个、成一个,注重功能与内涵的体现,注重产城互动,更要着眼于民生,切实保护耕地和自然生态环境。在实施推进过程中,以“城市新区”的概念为统领,注重功能互补,整合资源和建设理念,合理布局业态,体现民族文化元素,提升开放空间,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善于利用比较优势,坚持精品化、区域化,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独具特色的城市综合体建设新路子。但是城镇化进程中仍旧存在很多环境问题。
2贵州凯里市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2.1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农村城镇化进程可以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减少农村人口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城镇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城镇水、电、燃气等资源的消耗,增加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的排放。如果人口增加过快,废弃物的排泄量超过城镇环境的承载力和自净能力,那么就会导致严重的城镇环境污染。
2.2生物多样性减少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在凯里市的城镇化进程中,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再加上管理人员保护意识薄弱,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开始滥砍滥伐,乱占耕地,随意改造荷塘,破坏了生物的栖息地,导致城镇的生物多样性遭到威胁,从而制约了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3土地资源短缺
土地资源短缺问题在贵州凯里市乃至全国都表现的很突出,城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城镇化初期,很多地方对城镇化的功能和性质以及其他定位认识都不够清楚,没有准确把握其内涵,仅仅片面地扩大城镇面积,使得城镇建设集约化程度较低,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使人地矛盾变得更加突出。
2.4地面沉降
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物的密度和高度都在不断地增加,导致地下设备也再不断地增加,从而阻碍了雨水向地下渗透。再加上人们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水位下降,进而引起地面沉降。一个地方出现地面沉降的情况就会导致周围地区沉降情况加重,分布范围也越来越大。地面沉降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它能够造成地面标高的损失,还能够降低河道行洪能力,引起房屋破坏,进而对当地经济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2.5土壤污染
贵州凯里市城镇土壤分布较零散,面积相对较小且孤立,土壤的生态系统较为封闭,物质循环缓慢,土壤生物种类小且数量少,其自净能力较差,在加上环境荷载能力相对较低,因此,一旦发生污染,很难通过自身的能力缓解。在城镇化进程中,人为活动较频繁,很容易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果是有机废弃物可以进行分解,如果是无机废弃物,不及时处理就会永远占用农村的土地。
2.6乡镇工业污染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城镇环境污染也开始扩大。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根源主要来自于乡镇企业,农村乡镇工业实行的是粗放的经营管理,导致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大量废弃物都得不到合理的处置,当这些污染物超过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后,就很容易产生环境问题。
2.7生态环境恶化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与城镇发展的实际需要出现矛盾。目前,凯里市的一些城镇还没有完善系统的排污管渠和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很多是没经过处理就排放,有些城镇的生活来及主要采用原始的露天堆放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现象很容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
3贵州凯里农村城镇化建设环境优化对策
3.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加强环保意识
农村城镇化建设中人的作用是无法忽视的,人是城镇化生态环境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也是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人的行为对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目前,凯里市城镇化中环境问题的出现大多都是由人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导致的,因此,缓解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首先要从提高人的环保意识入手。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人类作用的加强,存在着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性的思想,片面地按照人类需求来改造环境,与自然对抗,违背自然规律,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历史的经验警示,不能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人和自然之间应当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农村城镇化建设应该体现生物圈和技术圈协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3.2制定城镇环境建设规划,实现农村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
城镇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如果只注重经济功能,忽视城市的环境功能,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实践中人们对城镇生态系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局限于眼前利益的行为,是造成城镇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根源,因此,必须掌握城镇环境和生态的特点及规律,防治城镇水源污染。
3.3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财力保障机制,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小城镇是以上缴财政收入为主,自身不是一级独立财政,无法把必要的、正当的环境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和计划中实施。加上小城镇自身财力不足,除了各项财政支出外,难于支持一般的环境保护工程的资金需要,所以,小城镇应当把环境保护目标纳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搞好综合平衡,加强对环境项目的财政倾斜和信贷投资,创建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小城镇,用足用好按规定筹集的。
3.4强化政府对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环境管理
政府在协调农村城镇化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环境保护提到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地位中来,各级政府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把握城镇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落实环境质量领导负责制,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问题将越来越严重,因此,必须重视起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否则环境污染规模将会不断地扩大。农村城镇化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可以通过积极的应对态度和加大治理来环节环境问题,顺应时展的需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建设新农村。鉴于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对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研究这个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晓云.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2]白雪.农村城镇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其对策[J].知识经济.2010(17)
[3]王丽.加快小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农家之友(理论版).2010(0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