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村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28 17:5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国农村经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全国农村经济发展

篇1

明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进行农村集体土地权登记发证是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依法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的客观需要,是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强化耕地保护机制、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工作,对完善新时期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规范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深化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1.1 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

具体而明确的土地产权关系,要保证行为主体和土地财产关系必须明确,界定范围必须科学。这种明确的界定范围不仅要体现在法律制度上,更应体现在经济行为上。但是就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产权界定现状来看,存在了土地产权不明晰,产权归属无法界定等不合理的现象。我国各项法规中规定,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而法律对于农村集体定义却十分模糊,不同法律条款对农村集体的组织形式、规模大小有着不同的界定,法律中包含了乡镇农民集体所有、村级农村集体所有以及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三种类型,法律中并没有明确组织产权代表,并没有解决集体和个体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得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十分混乱,不明晰。

1.2 土地流转相关法规建设不完善,农民权益受到侵害

最近几年,农村地区的土地流转效率和流转规模在不断扩大,我国也在积极探索科学的土地流转制度。十以来,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工作,坚持在自愿、合法和有偿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农业规模化经营。但是我国立法部门并没有针对土地流转监理完善的政策法规,地方也缺少专门的规章制度。农民群众对土地价格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在规模化农业发展进程中,面对旺盛的土地需求,在经济效益驱动之下,农民群众自发进行土地流转,并且流转形式多样化,但是由于缺少法律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很容易受到危害,土地流转纠纷经常发生,这就大大增加了土地流转管理的难度。

2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2.1 明确界定农民土地产权

在农村土地产权界定过程中,建立、稳定和有效的产权制度是土地产权界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关于土地产权界定的观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实现土地国有化,一个是实现土地私有化还有就是实现土地集体所有制、土地股份合同制度以及多元化的土地所有制。结合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现状,作者认为应该在继续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将土地产权直接交给农民群众经营,农民群众享受完整的土地产权。相对于其他土地产权改革模式来说,这种改革形式对现有的土地秩序造成影响最小,整个改革体系设计和完善需要花费的成本最低,在现有的土地集体制度模式下,赋予农民群众完整的土地产权,更容易被农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改革进程更加顺利和便捷。

2.2 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权益保护体系,保障农民群众的土地权

我国土地产权管理法律主要有《宪法》、《土地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这些法律从法律角度对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国关于土地产权益保护的法规建设严重不足,现有的法律条款不能完全执行,在土地经营过程中,用政策代替法规现象十分普遍,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经常遭受到侵害,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产权改革的相关法规,从而保证权力主体能够科学行使各项权力。针对土地流转过程中法规建设不到位的现象,国家和地方立法部门应该开展广泛的调研工作,建设完善的土地流转法规体系,明确土地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增强农民群众法制观念,从法律层面约束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征地行为。

篇2

1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村农业基础相对薄弱

改革开放后,受到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农民家庭收入水平逐渐提升,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在此背景下,国家认识到工业建设的重要作用,开始大力支持工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部分地区缺乏规范化管理,导致大量的耕地资源遭到破坏,对农民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即使针对破坏的耕地国家已经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贴,但是耕地的减少对农业基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严重限制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国家农产品保障供给平衡也受到不良影响。

1.2 农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近几年,我国各地区农民为了进一步增加家庭收入,改善家庭生活状况,一般会选择农闲时期到城市中打工,甚至部分农民直接放弃了土地耕种,完全以在城市中打工为生,但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并且这些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工就业竞争压力,农民工就业困难,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大量农村劳动力的不合理转移也造成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水平下降,农民对农技创新不够重视,务农积极性降低,严重限制了农村农业的发展,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1]。

1.3 城乡经济差距仍然存在

城乡?济差距问题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城乡经济差距的存在造成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教育文化等建设水平偏低,无法有效支撑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政府部门要想真正推动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就应该针对城乡经济差距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2 新时期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主要措施

针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新时期政府部门在充分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角度探索相应的经济建设措施,为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2.1 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提升农民整体素质

农村经济的建设发展实质上是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因此在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应注意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为农村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持。同时,在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合理规划,保证既能够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可以推动农业发展[2]。具体而言,一方面应该发展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对广大农民群众实施相应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农民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农村住房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和社会保障等工作现状,全面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样,在提升农民素质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就能够打牢基础,有利于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2.2 引入资金,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进程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人才资源短缺和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因此要想推动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政府部门还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多渠道引入资金,争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保证农村经济获得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在建设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税收杠杆的作用,将更多的信贷资金向农村地区引入,以充足的资金支持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进程。

2.3 优化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农民群众以市场为先导,结合市场需求探索科技化农业生产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3]。具体而言,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开展农业生产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引入先进生产技术、优化种植品种,实现增产增收,促使农产品、畜牧业以及水产养殖业等都得到良好的发展,保证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有效的增强。同时,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挖掘地区优势,全面加强第三产业建设,以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农业经济发展,为农业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唯有如此,农村经济才能够真正实现健康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也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

篇3

一、农村教育可以影响农村人口

首先,农村教育的发展,会促进农村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会促进农民少生优生。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农村人口过多,农村土地偏少,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从下表可以看出,随着农村居民文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妇女的平均生育率在不断下降,因此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对农村人口数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农村居民将因为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而提高生育意识,少生优生,有效降低人口的出生率,使我国的农村人口增长速度得到降低,缓解农村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促进农村人地矛盾的逐步缓解,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农村教育的发展,会促使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向城市转移。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是我国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人地矛盾突出,劳动生产率低,需要转移。据统计:2006年底,我国有4.81亿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7.64亿的62.9%,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为3.26亿,占全国劳动力的42.6%,而发达国家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一般在10%以下。据估计,我国有约1.5亿的农村劳动力需要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去。如果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从农业中转移出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仪仪这一效应就可使农民生产效益提高40%。

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居民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工作机会。农村教育在这一进程中将因为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各种素质,增加他们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作机会,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

我国农村经济要发展,必然需要促进传统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而要发展现代农业,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需要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需要大量的农村人才。

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基本科学素质,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以及对农村科技的快速消化能力,最根本的是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增强其学习、钻研能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从而促进农业科技的转化,现代农具的使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主要需要以下人才:(1)农村综合性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多种々业知识。(2)农村科技人才。农村科技的发展对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3)农村新型劳动者。适应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的要求。(4)农村经纪人。农村管理部门与广大农一之间、农村生产者与农产品市场之间联系的纽带。

三、农村教育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农村经济的重巾之重。日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同大部分地区仍然是一家一户生产、经营的小农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农经济难以与大市场对接,农业比较利益低、农业科技进步慢、农民收入增长缓、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而农业产业化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农业产业化能有效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的组织化、商品化程度,有利于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组织作为农村巾的企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中介,需要大量的农村管理人才、经营人才、技术应用人才以及科技开发者,这些都需要教育能够培养出大量实用的农村建设者。

四、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

农村教育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民抗击各种风种风险的能力。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抗击各种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从而使收入弹性降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越高,接受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职业教育能力强,适应各种工作的能力就越强,不容易受到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劳动收入的抗干扰力和抗波动力就更强。特别是相对于日前的全球性经济萧条,劳动者收入的抗干扰力显得尤为重要,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五、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农民消费

我国农村人均教育消费相当于城市的三分之一,农村教育消费不足,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抚育子女上学,必然要支付相应的教育费用,这就是消费。消费会刺激生产,消费了教育费用,换取的是劳动者智力和体力的发展,促使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从经济效果看,农村教育是有限度的消费,但却是扩大了的生产,因此农村教育促进了农民消费,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篇4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发展 途径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通过政策支持、经济体制改革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与此同时,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深入,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对资本的需求日益旺盛,但农村金融市场上资本极度稀缺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农村信贷政策体制,加快农村金融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目标定位

农村的资金需求主体一般可以划分为三类:以简单再生产为主要需求的贫困型农户;以扩大再生产为主要需求的一般性农户;以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为主的市场型农户。农民的资金需求主要是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和劳动生产条件,建立初级社会保障资金,如养老、医疗和教育费用等。农业的资金需求主要是保证季节性农业资金短缺,维持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农村的资金需求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包括能源、交通、通讯、水利等,以及公共体系建设资金,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

当前加快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途径: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二是促进农业人口有序向非农领域转移。与之相应,农民在这些方面的资金需求,主要用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家庭特色经济(如开展种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参加技能培训和资助子女就学、扩大家庭消费等。农村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发放小额贷款对农民提供资金支持,农业资金需求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季节性的资金短缺,为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农户和城镇个体工商户提供资金支持,用于改变当前农村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落后状况,缩小和消除城乡差别。

二、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信贷机构数量增长快,农村信贷资产规模不足

在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在优先发展城市经济、优先发展二、三产业的政策导向下,金融业支持农业、农村的发展的力度相对不足。受商业银行趋利性的影响,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逐步撤离了农村,大量网点已经撤离回到城市,出现了农村金融机构“远离”农村的现象。一般而言,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机构一般有三类,他们分别是农业商业银行、农业合作银行、农业信用社。农业商业银行是由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机构,通常出现在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但是农业占的比重少;农业合作银行由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入股,是在合作制的基础上,吸收股份制运作机制组成的股份合作制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主要在市场经济发达、商业化程度高的地区,是一种资本的联合。在我国,农业很显然还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商业化程度并不是很高。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年报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667家,其中农村商业银行212家、农村合作银行190家。

由于前两类银行成立较晚,在全国各地的营业网点少,加之本身的局限性所致,农村信用社就成为了当前主要的支农金融机构。截至2011年底,农村信用社共有机构网点7.7万个,从业人员76万,提供了全国77.4%的农户贷款,承担了76%的金融机构空白乡镇覆盖任务,以及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面向广大农户的国家政策补助资金发放工作,是我国农村地区机构网点分布最广、支农服务功能发挥最为充分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虽然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增长较快,但其信贷资产总量占我国金融业资产比重并不高,截至2011年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仅为15.2%。农村信贷资产总量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困难。

2、农村金融业务品种单一,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开展除存、贷款以外的其他金融服务如商业保险、汇款、证券投资、银行卡等业务明显不足。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方式、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农户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贷款手续繁琐、提供资金有限,一些农民用于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合理资金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信贷资金供应量不足导致农户发展高附加值农业投资机会丧失,农村中小企业也很难扩大再生产,经营发展中的规模效应难以显现,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造成了困难,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业务品种较少,不能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迫切需要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新型农村金融产品。

3、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农业企业化程度不断加强,在种植业、养殖业、零散手工业等得以良性发展的同时,农户借款的需求不断增大。农业生产由于受季节、气候的变化影响大,农业经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其安全性、盈利性较差。正规金融机构考虑到了这一系列问题,因此提供的金融服务有着严格的借贷条件、复杂的借贷手续和借贷金额限制,其金融服务无法真正地服务于农村农户的农业生产,导致农村资金外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受阻。目前,民间金融市场处于彼此分割的状态,资金、信息难以自由流动。民间金融发展不规范,大多数的民间金融机构是小规模经营、地域性明显、抗风险能力弱,明显带有区域局限的特征,他们的组织和经营活动范围受区域限制,没有自己的网络系统,异地存取、转账结算、支付、清算无法开展。民间金融组织规模小,经营范围窄,资本实力小,基础薄弱,抵御风险能力差,一旦发生风险损失则会发生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倒闭。

4、农村金融服务方式落后

随着农村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农村居民对理财、保险、金融咨询等业务都有着更高的需求。目前,作为农村地区主要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仍以存贷业务为主,而其他金融机构对县以下网点的大量撤并使得农村居民日趋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无法及时得到满足。同时,农村金融服务的电子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票据业务、耐用消费品贷款、旅游贷款、信用贷款、网上银行、信用卡、取款机、证券、国际结算等业务并未普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当前我国农村已形成了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农村中的各种各样的经济主体大量出现,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性增强,在家务农、外出经商、劳务输出、办厂创业等都成为农民的选择,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改善住房、添置家电、购买农机、外出旅游等也逐渐成为农民新的金融需求,农民在生产、生活上都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仍以“存、贷、汇”三种传统业务为主,其他金融业务没有普遍开展,无法满足农村经济主体多层次、多样化金融服务的要求。

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1、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扶持

以美国等发达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为借鉴,在我国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其中,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是主体,通过商业化的运作支持农业的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发挥补充和调节作用,全方位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大力发展层次性较强、覆盖范围较为广泛、职能分工明确的农村金融机构,既包括政策性、商业性,又包括合作性的农村金融机构,各个机构之间相对分工和相互合作,同时又保持一定程度的竞争,共同满足农村金融的需求。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对农业科技的有效投入,农业投入风险大、周期长,加之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特质,都限制了商业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完全依赖市场调节手段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政府需要采取优惠政策扶持合作金融和激励商业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在广大农村地区设立银行网点,满足农民基本金融需求;对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科研、技术、自然灾害救济和环保等方面的业务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鼓励其拓展业务。

2、建立资金回流机制,扭转农村资金流向“非农化”

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通过对金融机构发放小额贷款免征利息税、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税率,减少存款准备金、放松利率管制等方式和手段,对其进行必要的扶持,适当安排专项资金进行财政补贴,充分支持、鼓励各大金融机构将触角延伸到广大农村。同时,各金融机构通过建立跟踪回访和经营指导服务机制,定期开展贷后调查,跟踪了解贷款人生产经营、资金使用情况,帮助贷款人解决生产经营中实际情况,从而有效降低贷款风险。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流向的“非农化”是和农村和农业经济的低回报率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回报率一直处于较低状态,资金流向的“非农化”现象就不会消失。同时,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也会进一步恶化农村和农业经济投资环境。因此,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现阶段在开展支农金融业务的同时,必须加强资金引导,使信贷资金更多的应用于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上,更多地投入到农业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上,不断提高为农业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形成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同时农村经济发展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环境的良好局面。

3、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按照由金融需求决定金融供给的原则,进行一系列的农村金融供给结构调整。以提供满足农户基本需求的金融业务为出发点,提供符合农户基本需求的基础性金融服务产品。稳步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和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严格控制创新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以信息化技术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一是创新产品。积极研发和引入多样化的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创新担保机制,拓宽服务领域,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发展,逐步将在城市开办的保险、、租赁、保管、担保、个人理财等新产品推广到广大农村,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二是创新业务合作。大力拓展业务领域,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业务合作,积极开展银团贷款和业务,探索担保、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等农村金融业务合作机制。三是创新服务。农村金融机构应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改进授权授信机制,在风险可控、法律要素齐全的前提下,简化贷款手续,开办电子银行,为“三农”提供方便、快捷、持续的金融服务。四是创新监控与评价体系。发挥监管政策对信贷资金安全性的引导作用,建立农村信贷资金的风险防范机制,强化风险管理,及时化解金融风险,确保农村金融体系的安全。此外,必须重视农村金融服务的人才培养。招聘合适的信贷人员,加强业务培训,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在当地招聘熟悉情况、具有基本金融知识、能够完成基本业务操作的人员来从事具体工作。

4、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进一步拓宽“三农”融资渠道

当前,我国农村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形式的存在有效弥补了正规金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缺口,是一种直接的、灵活的融资形式,它为农村经济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不断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形式,引导民间资本走健康发展道路,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有益探索。发展民间资本服务于农村经济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只有在充分竞争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扩大金融服务(包括数量和品种),满足农村融资需求。开放民间金融,将非正规金融逐步纳入正规金融的轨道,是在农村金融发展中实现充分、自由竞争的最佳制度选择。同时,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农村小额支付体系、农村抵押担保机制和平台等,创造良好的农村金融基础环境。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小规模经济金融服务的最好办法,应该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该引导和规范民间、非正规合作金融的健康发展,对其采取保护和扶持政策,积极推动农村合作金融立法,使民间、非正规合作金融合法化,保障其长期稳定发展。此外,大力发展新型农村经济组织,鼓励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龙头公司等合作组织,放开农民在金融、保险、购销、加工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能力,借助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形式向金融机构融入资金,进一步拓宽“三农”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 章文渊: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研究[J].特区经济,2012(5).

[2]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报:http:///subject/subject/nianbao2011/1.pdf,2011.

[3] 赵栩旖: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发展选择[J].农村经济,2012(8).

[4] 徐彬:基于效率的我国农村金融创新探讨[J].商业时代,2012(20).

篇5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和兴起极大的丰富了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研究文献显示,人力资本可通过要素效应、溢出效应和吸纳效应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国内学者普遍借鉴Lucas的人力资本外溢模型和Mincer的人力资本收益模型对此问题进行实证,多数实证分析结果均表明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发展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关于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度量方法、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以及促进二者正向发展的政策设计上须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

人力资本;农村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1964年Schultz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将农村经济发展与生产要素的研究结合起来,首次将人力资本投资引入到农业发展问题中,并论证了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与农业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后,众多学者开始从人力资本角度对农村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有6.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国稳定发展和全面进步的根本性问题。虽然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人”的因素是最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如Schultz所认为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脊或资本存量的多少”。国内学者从人力资本视角探索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2000年左右形成研究热潮,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本文将系统梳理和评述近年来此领域的相关研究,以为后来研究者提供参考。

1人力资本通过三大效应影响

农村经济发展从上世纪50年代Schultz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以来,包括其本人在内的众多学者就在不断回答和求证一个问题:人力资本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其作用机理是什么?概括现有研究,人力资本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可归纳为三大效应:要素效应、溢出效应和吸纳效应。

1.1人力资本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生产要素之一———要素效应Schultz通过对比二战后各国经济的增长,发现国民收入的增长远远快于自然资源、物质资本、劳动力等国家资源投入的增长,提出人力资本是传统生产理论中被“遗漏”的重要的生产要素。要素效应是指人力资本同自然资源、劳动力、物质资本等生产要素一样,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人力资本的不断投入会极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根据其测定,二战后美国的农业生产增长中,物质资本的贡献只有20%,其余80%是教育及技术等人力资本投资引起的。国内众多学者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要素效应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基本一致,普遍认为人力资本投入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正效应,但是人力资本的要素效应远低于物质资本。如李勋来、龙翠红测算的人力资本对我国农村产出的贡献率分别是10.2%、11.7%,而物质资本和其他要素的贡献则高达90%,这与Schultz验证的美国情况恰恰相反。罗述权(2013)、官爱兰(2015)等从人力资本投资结构角度出发,细化了人力资本中教育投资、健康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认为在现阶段前者的影响更为显著。

1.2人力资本可提高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溢出效应Mincer、Lucas等在研究中都发现,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可以带来劳动力本身生产效率的提高,还可以促使物质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边际产出率增加,使得整个生产过程的产出水平增加,这就是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Romer(1986)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继承Arow的“干中学”思想,将知识作为一个变量引入到生产函数中,并强调知识具有“溢出效应”,知识的流通扩散使得每个厂商都从别的厂商处获得了知识方面的好处,知识的这种正外部性引起最终产品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增,人力资本的递增是收益递增的主要原因。Moock&Addou(1985)研究了非洲、亚洲、美洲12个国家中教育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就是教育所起的资源配置作用比提高劳动者功能的作用更为重要,即在农业生产中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更甚于其要素效应。国内较多学者从宏观层面考证了中国人力资本的溢出,颜鹏飞等(2004)发现人力资本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和技术进步具有负作用,但更多学者研究得出溢出效应为正的结论。张波,周绍森(2005)、刘生龙(2014)验证都认为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因为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特征,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使得农村人力资本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溢出效应非常有限,国内学者们多数将研究视角集中的城市和农村两区域间发生的人力资本吸纳效应。

1.3人力资本丰富地区可吸纳和组合其他地区的生产要素———吸纳效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丰富的人力资本可吸纳和组合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各种生产要素,用来弥补本国的资源不足,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即使一国或地区在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等要素上不具有优势,但如果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有较高的人力资本积累,就可以发挥人力资本优势,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吸引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物质资本等要素进入。关于这种吸纳效应不同学者采用了不同的名称表述,如部分学者将其认为是一种广义的溢出效应,还有将其称之为空间溢出效应,为更好的区分上述的人力资本对其他要素的溢出效应,本文采用吸纳效应这一说法。人力资本存量不足是我国农村地区的普遍现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经济实力弱、投资收益低且滞后、教育供给量低、投资形式单一等。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下,同质的人力资本在城市的报酬远高于农村,造成在农村形成的人力资本等要素具有流入城市的倾向。因此,吸纳效应在我国通常表现为城市吸纳了农村地区的生产要素,吸纳效应是造成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高建勋(2004)、朱长存(2009)等都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人力资本的流出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重要因素。关于人力资本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这三大效应,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大量研究采用实证法分析了这些效应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向和大小,极大拓展和丰富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路径理论。

2人力资本投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

关于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国内学者普遍借鉴和使用的有两种:Lucas的人力资本外溢模型和Mincer的人力资本收益模型。Lucas认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一个重要缺陷是没有考虑人力资本的作用,而在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本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本人的劳动生产效率,而且其存量的平均水平还可以影响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效率,因此他把人力资本因素引入到C-D生产函数中。众多国内学者利用此模型,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对全国或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部分学者以此模型为基础,根据所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在解释变量的选取上采取了一定的变动。如周晓,朱农(2003)在模型中还引入了耕地面积、乡镇企业产值比重、灌溉面积比重、进口贸易额比重、外商直接投资比重等控制变量。罗述权(2013)模型中的解释变量还引入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第一产业比重和财政支农的科技费用,另外他还从人力资本构成和来源角度,构建了不同结构的人力资本投资对人力资本增量的影响实证模型。Lucas的人力资本外溢模型主要是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Mincer的人力资本收益模型则是从微观角度分析个体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他认为个人现期的潜在收入由前期的人力资本投资决定,而人力资本取决于个体所接受的教育以及工作经验,其模型基本表达式为:,其中为个人劳动报酬率,s为在校学习年限,为教育收益率,z为实际工作经验,和为实际工作经验极其平方的贡献弹性。该模型对于分析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理论与经验分析意义,且因在数据获取上较为容易,成为这一领域广泛使用的一般方法。白菊红(2003)、傅国华(2005)、熊萍(2013)等均采用Mincer方程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但此模型存在的缺陷也非常明显,仅是将教育和工作经验作为人力资本的形成来源是不全面的,而且模型只能从微观层面分析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个体劳动收入的影响,无法描述人力资本在农村整体收入中所发挥的作用。除上述两种模型外,刘文(2004)、周亚虹(2010)等利用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张茜(2007)等使用VAR模型剖析了人力资本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构建也在不断的发展,但目前国内仍是借鉴和使用上述两个模型。

3人力资本投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实证

3.1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到底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有无促进作用?作用有多大?不同结构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何差异?众多学者选取不同的样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验证,代表性的实证研究有:周晓,朱农(2003),孙敬水,董亚娟(2006),李勋来(2007)用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验证的结果都表明人力资本的投入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在沿海地区更为明显,初中教育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更显著与高中和高等以上教育。贾彧(2012)将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剥离出来,在不考虑人力资本外溢性的情况下,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贡献率仅为3.50%,考虑后的贡献率为9.87%。现有的实证研究,虽然选取的时间序列、研究地区样本有所不同,但绝大多数结论都相似,认为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但促进作用有限,人力资本的贡献远远小于物质资本,物质资本投资仍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具体实证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如多数实证研究在对人力资本这一变量进行估算时,仅仅只考虑了正规教育这一来源,忽略了对于职业培训、医疗健康以及劳动力迁移投资等形成途径的考察。实证采用的模型和方法较为单一,仍以借鉴为主,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等实际状况尚未在模型中体现。

3.2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从微观角度来看,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是如何影响的?众多研究结果显示受教育水平、农业技术培训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白菊红,2003;侯风云,2004),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在短期内依赖于农民收入的提高,从长期来看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更依赖于教育本身(张茜,2007),技能劳动力相对数量的上升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而非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增加则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杨新铭,2008)。周亚虹(2010)对苏北地区416户家庭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般农户农村职业教育的平均回报约为1400元,平均回报率约为27%;农村职业教育可极大地增加其家庭收入,农村教育水平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指标。贺文华(2014)用中部八省和西部十二省(市)的1998~2012年农村居民相关数据,实证发现人力资本投资对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都存在正影响,但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更大。研究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影响需要大量的微观调查数据,通过调查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看到了我国以及各地区的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概况以及对收入的影响,并且普遍得出人力资本的投入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

3.3人力资本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性是否是造成我国城乡收入持续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国内大量学者对此问题验证后得出了肯定结论: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是国内或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朱长存等,2009;祝洪娇,2013;贾丽丽,2013;李小芳,2014);但也有学者得出不同的结论,侯风云(2004)所建立的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城乡两区域模型,实证结果则认为农村人力资本外溢到城市,对城乡差距影响并不显著,弹性系数仅为0.014,但他也认为这可能是由我国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的,只是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特征,农村人力资本的大规模流出仍可能是将来集约型经济中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另外还有学者研究了人力资本投入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等一系列影响,如周春芳,苏群(2008)调查发现农村女性劳动力人力资本是现非农就业的决定因素,与农村男性相比,女性人力资本水平明显偏低。

4研究述评与展望

纵观我国农村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领域的相关研究,绝大部分的学者是以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利用相关经济计量模型和时间序列数据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开始,到人力资本与农村生产效率、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等一系列问题的关系研究,并且在研究过程中人力资本的结构也在不断细化,这些现有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很多有益的参考与借鉴。但相关问题的研究仍然有进一步深入和拓展的空间:①现有研究仍多是集中在农村正规教育对经济发展问题的影响,对于农村职业培训、医疗健康、劳动力迁移等人力资本投资途径的研究较为稀少,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农村不同结构的人力资本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细化深入;②对于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度量,在方法和指标选取上纷繁复杂,尚无统一认可标准,而且已有的人力资本存量主要也是从宏观角度度量,很少有涉及微观个体的,不同的研究结果在度量上存在较大差异;③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转移都有较大差异,各地的人力资本积累以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存在差异性,分地区的研究人力资本问题对于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更具有较大意义;④绝大数研究结论都肯定了农村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如何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在具体的政策措施,制度设计,政府、社会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稀少,是今后研究应拓展的内容;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农村人力资本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和投资形式都会出现新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农村发展实际深化人力资本领域的研究,对于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勋来,李国平,李福柱.农村人力资本陷阱:对中国农村的验证与分析[J].中国农村,2005(05):17-22.

[2]龙翠红.人力资本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01):50-56.

[3]MoockPR.EducationandFarmEfficiency:Reply[J].EconomicDevelopment&CulturalChange,1985,34(1):169-72.

[4]石卫星.人力资本与外商直接投资—兼论卢卡斯悖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38.

[5]LucasRE.,OntheMechanicsofEconomicDevelopment[J].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88,22(88):3-42.

[6]周晓,朱农.论人力资本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J].中国人口科学,2003(06):21-28.

[7]罗述权,郑震.科学优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的模型与实证[J].求索,2013(03):246-248.

[8]贾彧.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2(14):142-144.

[9]周亚虹,许玲丽,夏正青.从农村职业教育看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的贡献—基于苏北农村家庭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0(08):55-65.

[10]贺文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中国中西部的面板数据[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4(06):24-31.

篇6

关键词:我国农村经济 发展现状 对策

一、村经济现状

目前农民对土地掠夺式经营和荒置现象严重,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物质和付出的劳动越来越少。看眼前利益,不做长远规划。看中传统经验,不注重科技运用。农村土地撂荒现象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隐性撂荒和显性撂荒两种。

农村经济制度不健全,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关系是非市场化的,不是靠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自愿形成的结合,而是靠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与行政隶属关系强行结合在一起,农民没有退出的权利,限制了土地的流动,土地流转始终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保障。集体经济是限制发展的的原因之一。农村经济不稳定,发展空间和力度弱。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

1、经济主体趋向多元化

目前农村大部分的生产资料掌握在农户手里,一些农户开始掌握了一定的生产经营权,农户开始以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身份出现,并具有独立财产权和经营权;对于农村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资料和产品主要由集体控制并拥有,企业的经营计划和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由集体来决定,国家对其的控制变得越来越弱;此外,农村还出现了很多私人企业和“三资”企业,它们为了实现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对行使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有很高的要求。

1.2农村经济成份与产业结构逐渐转向多元和复合

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改革下,农村经济原有的自给经济逐渐转变为商品经济,农村经济原有的单一经济形式已逐渐转变为多种经济形式,单一的经济结构也变成了一体化经营的复合经济结构,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1.3农村经济关系开始走向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特点逐渐消失,农村里面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逐步市场化,完全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价值规律来自由调节,由市场去优化配置农业各种资源。

三 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 农产品质量跟不上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快,农产品生产成上升趋势,由于农业科技跟不上其发展,导致农产品质量低,至使农产品大量积压,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快速,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当前首要工作。但农业科技投资存在严重不足,使农业科技技术得不到提高。直接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

2 农业对生产的投入严重不足

缺少资金也是主要问题,“农”字企业贷款难、融资难,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相当突出。由于农业项目投资期较长、收益率偏低,商业银行不愿投资农业领域,而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比较窄、职能单一,不能有效提供服务。因此,导致农业设备科技含量较低,技术设备落后,更没有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保障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缺乏技术支撑。另外,技术推广制度不健全,导致农业推广项目和科技成果脱节现象严重。

3 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现在我国还存在集体经济体质,农村基础设施陈旧,这些实际情况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集体经济薄弱、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村集体没有经济收入,连干部误工补贴和日常开支都难以解决,更谈不上为民提供服务和发展必要的公益事业,会带来了很多不安定因素,从而导致农村经济不能持续、稳定、全面发展。

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1 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力度

政府要对财政预算政策采取强硬措施,使资金使用准确到位,农村信贷管理机制也要不断完善,使农村信贷投入充分发挥。做好支农资金的比例和额度工作,并疏通好供应渠道,使资金安全、准确投放。资金启动好才能保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其次农村商贸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也要重视,农产品价格改革后,使得农产品价格得到提高,这样国家能更合理地安排国民收入格局,实现农民收入增加,促使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2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农村经济要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改变,要不断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业多元化,多种农业资源整合后运用到发展农业经济中,增加农产品产量。调研市场所需求种植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最好方式。

3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现阶段,很多农村已经有规模性农业经营生产的条件,紧接着就要看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来发展好农业生产化。农产品要减小风险就要实施产业化,从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增加农业经济效益,是农业有条不紊的持续发展。产业化不断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农业科技发展,主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因此,这种产业化必然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篇7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金融需求;金融供给

Abstract:Intheprocessofourcountry’snewruralconstruction,ruraleconomicdevelopmenthasproducedstrongdesiresforthedevelopmentoftheruralfinance.However,therealityisoppositetowhatwedesire.So,thistextisbasedontherealitytoanalyzetherealconditionsofruralfinancialdemandandsupply,findouttheactualproblemsand,atthesametime,comeupwiththeprinciplesandthemeasurestodealwiththeproblems.throughtheseanalysis’s,wecanrealizehowtodeveloptheruraleconomicsandruralfinanceinharmony.

Keywords:Ruraleconomicdevelopment,Financesupport,Financedemand,Financesupply

一、问题提出

目前,农村金融体系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但是在发挥作用方面,这四家机构在农村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农发行基本上变成了一个粮食银行,或者说粮棉油的银行,它不能深入到农民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不能支撑其他多种经济的发展。农业银行是一个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赢利动机存在,因此它的许多业务从农村基层撤出。邮政储蓄只是一个储蓄银行没有贷款业务,功能过分单一,实际上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只能落在农村信用社的肩上,所有这些状况决定了必须对现有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变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问题是经济发展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不可逾越的根本性问题。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并具有“二元经济”的国家,在当前全国范围内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研究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政策对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二、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状况分析

农村金融发展也像其他商品市场一样,其目的就是实现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发挥农村金融对经济的促作用,因此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一些状况。

(一)农村金融的需求状况分析

目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农户、农业龙头企业、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和农村政府,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在大部分地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农业龙头企业在农村金融需求总量中的比重很小,所以农村金融需求可以简单分为农户金融需求、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和农村政府的金融需求。对于农户需求来说,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农户金融需求是不同的,根据经济发达程度,我们把农户金融需求分为三类,即发达地区农户的主要金融需求——发展需求,中等发达地区农户的主要金融需求——农业生产需求和生活需求并重,欠发达地区农户的主要金融需求——生活需求。对于中小企业金融需求来说,由于我国的农村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我国农村企业总数于2004年达2931万户,为农村就业和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04年全国农村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为14733万人,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7.9%,2004年,农村中小企业创造增加值约为45621亿元,比2003年增长13%左右。[①]对于农村政府的金融需求来说,由于农村基层政府包括乡镇政府和村集体,它们的金融需求不同于农户和中小企业,它们的金融需求主要是为农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的公共产品。在一些财政困难的地区,政府还通过向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贷款弥补税费差额和发放职工工资。通过这些需求主体来看,农村对金融的需求潜力是巨大的。

(二)农村金融的供给分析

从正式金融安排的金融供给角度来看,每年国家以金融剩余的形式对农村经济剩余进行转移,但是在量上十分不足。2004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15%左右,但农业贷款仅占整个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不足6%。四大国有银行每年以吸储上存方式从农村流出的资金约有3000亿元[②]。邮政储蓄只吸储不贷款,每年约有2000多亿元的资金被抽离农村。农村和农业资金大量流出导致了农村正式金融供求缺口巨大。

然而,自1996年中国农业银行开始与农村信用社行社分离,国有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以来,农村正式金融安排的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呈现萎缩态势。与此同时,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信贷资金的垄断供应者,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农村信用社过分看重业绩的增长,以追求盈利为主要目标,偏离了为社员服务的合作原则。

从农村非正式金融市场供给角度看,主要包括私人自由借贷、私人钱庄、合会等。具有贷款数额小,希望手续简便、灵活、及时的特点,并采用较少抵押甚至无抵押的贷款方式。从供给角度看,农村贫富差别加大为农村非正式金融提供了金融供给的空间。同时农村又缺乏国债等证券投资渠道,使得数量巨大的民间资本持有者受利益驱动而成为非正式金融的潜在供给者。

三、农村金融存在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者的职能分工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混淆和冲突,并由此产生了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首先,农村政策金融功能不全,农业发展银行难以承担我国政策性金融的重任,农业发展银行不但存在资金来源不稳定,资金运用效益低下等问题,而且业务范围非常狭窄,功能退化,仅是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着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作用。其次,农业银行市场定位的变化使得原来农村金融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实行商业化改革以后,农业银行从农村大量撤出,留在农村的也仅从农村吸收存款,不再向农户发放贷款,这使得其在农村金融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再次,农村信用社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商业化倾向,运作不规范,存在隐性的金融风险。

(二)民间金融不完善和不规范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一直受到打击和排挤。但是,许多民间金融在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尤其是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外,农村民间金融一般具有规模小,隐匿分散的特点,容易失控,一旦失控,不仅可能导致其自身的系统崩溃,而且还可能波及到农村政治社会的整体稳定。因此,如何有效地规范和保护民间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是今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三)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农村多元化经济需求

各金融机构之间在农村市场缺乏有效竞争导致了农村的金融服务功能逐步弱化。农村的金融产品较少,金融服务种类单调,基本上只有传统的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种类很少,而现在农村经济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迈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金融服务现状难以满足当前农村多元化经济的需求。

四、构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的措施

(一)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产权和治理机制

目前农村基层金融组织产权不清导致了竞争没有效率,因此,政府应着手建立既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又具有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合作金融作为我国农村金融基本的组织形式,已在理论界和实业界达成共识,但目前以基层农村信用社作为唯一的一级法人合作金融组织形式,既不符合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也不利于合作金融组织的竞争和发展,故今后应考虑建立多层次与多级法人治理结构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而对于作为商业银行的中国农业银行,则可考虑渐进式地推进从国有独资公司制到实行纵向产权结构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再到实行横向产权结构的股份有限公司制的产权改革方式。

(二)发展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一方面要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金融改革,另外还应积极探索农村金融的其他发展模式,力求在农村建立起以合作金融为主体,多种金融形式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

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步伐,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按照农村金融需求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要加快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对于农业发展银行要进行职能定位,拓宽其政策性业务范围,强化其政策性支农作用。要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建立邮政储蓄银行,拓展业务范围,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发放小额农贷。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发挥民间借贷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机构,增强农业防风险能力。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

尽管我国对民间金融一味加以取缔,但在正规金融不能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活动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据调查显示,农户借款数额中72.18%来自各种非正式渠道,其中农户之间借款占非正式的93.12%,而来自正规渠道的只占27.12%。[③]因而,我们不能不顾客观存在和实际需要,承袭旧规把民间金融活动视为乱集资,简单、粗暴地取缔民间金融组织及其活动。对于在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的民间金融,政府应该给以承认、鼓励、支持和引导。首先要提高对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在农村金融中地位作用的认识,废除现有限制民间金融发展的政策和条条框框。其次给以民间金融在税收上的优惠,减少在资金融通、利率市场化等方面的限制。还有要规范民间金融的组织形式,对民间金融活动实行监管。

结论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金融中的实现途径。虽然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正在从不同的层面展开,政府对农村金融供给萎缩及其导致的严重后果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但从总体上看,农村金融改革需要调整的利益关系仍十分复杂,因此构建农村金融必须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以便利农民、满足农民为着眼点,大力发展多种类型的金融组织。形成健康、高效、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切实提高金融服务于“三农”的水平,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使“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的目标早日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琴.从农村金融需求的视角看农村金融改革[J].软科学,2006,(2).

[2]陈伟.建立支撑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体系[J].中国投资,2006,(6).

[3]王建威.区域金融生态与信贷资源优化配置[J].上海金融,2006,(6).

[4]樊纲.胡永泰.“循序渐进”还是“平行推进”?—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J].经济研究,2003,(1).

[5]张红宇.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绩效、缺陷与制度创新[J].中国农村观察,2004,(2).

[6]冯春.农村真正钱商如何得以生长[N].经济学消息报,2002.

[7]李明贤.论提高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效率[J].农业经济问题,2002,(7).

[8]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及其金融结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11).

[9]黄燕君.现有农村金融组织缺陷及创新[J].金融与保险,2001,(9).

篇8

关键词:农村资金需求;农村资金供应;资金供求缺口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5-0065-02中图分类号:F830.58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资金需求分析

本文将农村资金需求定义为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增值为目的的,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在货币偿还能力内对货币的需要。尽管对货币的需求和对资金的需求是有区别的,但是当需求货币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时,这种需求实际上也就是对货币资金的需求,说明了货币需求与资金需求的统一性,因为,资金通常是以货币来表现的。所以,本文谈到的农村资金需求实质上是对农村货币资金的需求。

目前,国内关于农村资金需求分析的文献并不多,而且主要侧重于对农村资金需求的定性描述(谢平,2005;王叙果,2005),缺乏关于农村资金需求的定量分析。已有的定量分析也多侧重于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或投资行为方程,用历史数据对农业资金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刘江,2000),或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对农村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的粗略的估计(谢平,2005)。

但历史数据表示的是过去年份的实际资金供给或投资额,并非资金需求,这种计算会人为的缩小农村的资金需求量。田力等(2004)运用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经济相关比率来描述和测算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货币金融量。 本文认为,这种方法有其合理性,可以借鉴,但需要对其中的主要指标――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做一修改。原因是在田力的研究中,农村国内生产总值使用的数据是第一产业,即农业的GDP,这一数据大大缩小了农村国内生产总值,也因此严重缩小农村资金的需求。因为除了第一产业,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也是相当迅速的,并且在农村GDP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目前,农村二、三产业在农村GDP中的比重已超过2/3。

因为从《中国统计年鉴》只能得到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全国GDP的总数,为了得到农村的GDP, 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将其进行分解。本文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在《农村经济绿皮书》使用的方法和得到的城乡GDP分解比例来计算农村的GDP。然后再根据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经济相关关系计算经济金融相关系数,用此系数乘以农村GDP,得出农村资金需求量,见表1。

也许有人认为用全国的金融经济相关系数来计算农村的资金需求量会夸大农村的资金需求,因为农村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对资金的需求也相对较低。根据戈德史密斯计算的1963-1993年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经济金融相关系数来看,欠发达国家的平均值为0.8,同期发达国家的比率为2.2,比较发达国家的比率为1.6。即使我们按照这一时期欠发达国家的平均值来计算,农村资金的需求量也是相当可观的,2000-2004年分别达到35787、38303、40975、45360、53436亿元。

二、农村资金供给分析

农村资金供应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农村集体资金、农民个人资金四条渠道(由于外资进入农村数量较少,故本文将其忽略不计)。由表2可见,农村资金供应总量是在不断增加的。从农村资金供给的构成来看,不论是财政资金、信贷资金,还是农村集体资金和农民个人资金,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在各种农村资金的供给渠道中,财政资金始终是农村资金一条较为稳定的渠道。但是,财政资金占农村总资金的比重,自1991年以来一直维持在5%~7%左右。

信贷资金一直是农村资金最主要的来源。从总量上看,信贷资金的增长幅度最大,除在1994、1995年有所下降外,其总额一直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同时,信贷资金占农村资金的比重除1994、1995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余年份都呈稳步上升的趋势。这也说明随着金融在经济中作用的不断加强,在未来的农村经济发展中,信贷资金仍将是重要的资金来源。

农村集体资金也稳步增长。从统计资料看,在农村资金供应中,农村集体资金所占比重在1988年以前相对较为稳定,一直在11%~14%之间浮动(1982年除外,为16.99%),在经历了1989、1990年的短暂下降之后,从1991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并在1995年达到最高,为29.71%,此后,基本稳定在20%左右。

农民个人资金虽然从总量来看也在稳步增加,但增加幅度并不大。同时,它在农村资金供应中所占比重也在不断下降。

综上所述,在农村资金供应中,财政资金虽然绝对数不断增加,但相对于总的资金增长来讲是缓慢的,在总资金来源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农民个人资金也缓慢增长,但在农村资金中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信贷资金一直是农村资金最重要的来源,其增长幅度也较为明显。同时农村集体资金也是农村资金的重要来源,它在农村资金总量中的比例呈现稳定的增长。

三、农村资金供求缺口分析

资金需求减去资金供应的差即为资金供求缺口。结合上述对资金需求和资金供应分析,我们可以对农村资金供求状况做出判断:我国农村资金存在着严重的供不应求,而且,资金供求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大,从1991年的4524.5亿元增加至2004年的92746亿元。如果将农村资金外流考虑进来,农村资金供求缺口还将加大,见表3。

农村资金外流的渠道有多种,鉴于数据可得性的考虑,本文在此仅将财政渠道和金融渠道两种主要的资金外流纳入分析范畴。从表3可以看出,1991-2004年间,农村通过财政渠道和金融渠道流出的资金量逐年增多,由1991年的98.46亿元增加至2004年的10574.51亿元。其中,金融渠道是农村资金外流的主渠道。虽然同一时期的农村资金供给也在增加,由4860.2亿元增至30819.4亿元,但由于资金外流,农村资金的净供给有所下降,导致农村资金供求缺口增大,从1991年的4622.96亿元增加至2004年的103320.51亿元,有限的资金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简要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数量都在增加,但需求的增加幅度大于供给的增加幅度。2.在农村资金供给主体中,信贷资金是最主要的来源。3.我国农村资金存在严重的供不应求,资金供求缺口越来越大。4.农村资金外流,特别是金融性资金外流,加大了农村资金供求缺口。

基于以上分析和结论,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政策建议:1.增加农村资金供给,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农村资金需求。考虑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仅限于弥补市场失灵的部分以及财力的有限性,因此财政投资应限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鉴于信贷资金在农村资金供应中及金融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作用,增加农村资金供给应着力于增加信贷资金的供给;同时,应采取措施,鼓励市场参与主体――农民个人的投资。2.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防止农村资金外流,并进一步吸引外部资金注入农村,以减少农村资金供给的漏损。

参考文献:

[1]王叙果.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非均衡性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2).

篇9

1.1国际市场受我国农产品的影响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产品也进入了国际市场,使得我国的农民大众也一跃成为“国际农民”,和其他“国际农民”一样,为国际市场生产出了市场需求量高的优质农产品,对国际市场其他国家的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一定冲击,从而对国际市场产生不小影响,同时,由于大多数消费者对“神秘东方”的农产品有着强烈的猎奇心理,使我国农产品销量不断增大,进一步对国际市场产生影响。

1.2市场需求方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农产品市场由需求方控制,因而其日渐严格要求农产品的质量,甚至达到“鸡蛋里挑骨头”的状态,这种状况在供大于求的时候,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也是市场经济下农业市场的一大特点,并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1.3农产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随着市场农业经济的不断深化,农产品生产的最高追求越来越趋于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也是如今市场经济下农业市场的必然发展趋势。由于当今农业经济已经从以前的农业生产方式解脱出来,进而发展为具有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成品农业,从而农业生产对各生产环节的生产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在产销过程也效仿企业管理模式,让整个农产品的生产变成为工业化的生产,从而使得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1.4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受到竞争

虽然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优势,但这并不代表着我国的农产品就完全没有市场竞争,这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因此我国农产品销售时也遇到了必然的激烈竞争。这种现象虽然是国际市场经济的一大特征,但是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对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因此笔者就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这种竞争是,由于国际市场的包容性,而有太多的竞争者,这些竞争者的农产品的质量虽然大多数没有我国农产品的质量高,但由于国际市场也是由需求方所决定,同时需求方普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本国外的农产品极其感兴趣,导致其他国家的农产品也获得了较好的销售成绩,从而使我国的农产品受到一定程度的竞争。

2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新跨越的具体措施

针对市场农业经济现状的详细分析,就可以把握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从而也就能提出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办法,就可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2.1实现农村经济的特色化发展

我国疆域辽阔,物产丰富,全国各地的农产品都具有高质量、高产量、多品种的特征,因此各地间没有明显优势,需求商在各地都可以得到需要的农产品,虽然给农产品的采购带来较大便利,但是给各地间带来了更为激烈的竞争,因此就需要针对各地的地理特点、气候特点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使得各地间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从而有效减少各地间的竞争,促使我国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2.2规范农产品市场

农产品从田间菜地到全国乃至全球各地消费者的餐桌上,要经过无数的转接环节,从而使得农产品在市场流通时难以控制,因此就需要规范农产品市场,确保农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不会在市场的流通过受到影响,保障农产品价格的稳定。

3结束语

篇10

――国有银行的乡村撤离

出于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益的考虑,国有商业银行实施集约化经营,其分支机构先后从基层县域内相继撤出,即使保留网点也演变成“多功能”储蓄所,因而使农村吸收的资金更多地向城市倒流。

――农户自身特点造成较高的农村金融交易成本和信贷风险

由于农牧业生产季节长,受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影响大,且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交通通讯的不便利造成信息传递差,农民数量众多又处于分散,经营规模小,这一切造成农村金融的高成本和高风险。

――农村信用社因自身实力发展不足造成一农难支“三农”局面

由于历史原因,农信社在改革前形成了大量不良贷款和亏损挂账,包袱沉重。多数地方信用社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相当比例信用社已资不抵债,农信社目前的资金规模难以支撑农村经济发展。

――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农业保险薄弱

我国由于各地经济和自然条件差异大,多数地区农村只有传统的存贷业务,保险、咨询、外汇等其它服务很少。2003年我国农业保费收入仅4.6亿元,约占全国财险收入的0.5%。我国目前财政对农业险的补贴尚在摸索阶段,国家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仍显单薄。我国首家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刚于2004年成立,经营和发展有待于时间验证推广。

金融支持力度不足、农业保险薄弱是制约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强化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加大金融支农力量,加强农业保险对全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作用。金融支农涉及面较广,需全面研究,统筹考虑。一方面要加大支农信贷资金总量,缓解农民贷款难;另一方面要深化金融改革,对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及农业保险重新定位,加强功能,建立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强化农村金融体系。

一、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甩掉了包袱,增强了竞争,更有效地支持了农业经济

改革本身就是用新秩序替代旧制序,农信社的改革总动机是为“三农”服务。这次改革涉及到了解决产权、体制、管理和发展定位等所有问题,需一步到位。按照黄菊副总理的讲话“农信社的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金融问题,而是事关农业、农村、农民和国民经济全局的问题。”针对这次改革,国家不惜花钱买机制,通过减免税、补贴等给予了四大扶持政策帮助农信社甩掉历史包袱,整体提高抗风险能力,使农信社成为服务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

首先,合作银行法人数量较改革前虽然大大减少,但合并重组后,整个合作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却大大增强。据统计,2002年末全国农信社的法人机构35544家,比上年还减少2547家,众多的法人掌管着小而分散的信用社,各自经营,无法形成金融合力。合作银行形式为“一级法人,分级管理”,将以往几家、十几家分散的法人机构合并重组为一个整体,集中了财权、物权和人力资本,整合了资源,增加了系统的内部管理水平和整体抗风险能力。

其次,立足于“三农”,继续完善和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主要定位于为处于金融服务边缘之外的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及农户提供服务,因其覆盖范围广、金额小,一方面较好地解决了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有效激活了农业投入机制,促进了农民发展生产、带动了地区经济;另一方面却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易获得、不易管理的现象。主要因为农户小额信贷的高成本和低回收率与商行的赢利性要求之间存在潜在冲突。而农信社在提供农户小额信贷方面先天具有一定的优势,应继续加强农户小额信贷机构建设的能力,引进最佳操作方法,健全管理标准。加强内部治理在产品设计、经营策划、会计制度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完善持续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机构模式,提高操作和财务可持续水平,促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

再次,深层次推进,全面提升合作银行的电子化水平。

由于改革前县市联社都是独立法人,电子化建设在缺乏统一组织的情况下,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系统网络难以互通,资源不能共享。改革后,将以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建设为龙头,建立起一个起点高、现代化、多功能的金融电子化服务体系。在网络系统的支持下,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工资、代收水电费、税费、话费及其它代收业务费用将成为农村信用社新的业务增长点,全面提升的电子化系统既为农民提供了多种金融服务手段,又增强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竞争力。

二、省联社的成立加强了管理指导优势,彰显系统效应

省联社的成立,标志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被农行代管期间作为“二级单位”、央行和银监局代管期间的“主管与监管一体”的尴尬局面,更明确地划分了责任、权利、义务的关系,真正意义上有了名正言顺的主管部门;在工作指导上解决了政出多门的问题,为农村信用社畅通工作信息、及时把握重点、提高工作效率开辟了新道路;省联社的成立使广而分散的资源得以集中整合,一方面从更大空间范围上整合了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在结算渠道、资金营运中也使各地信用社能以较小成本获得更大收益,为农村信用社走向更大发展空间提供必要条件。

三、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农业保险

建立完善的农业风险保障制度是我国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最基本的保证,是政府对农业实施保护的重要内容。农业险取得突破的关键在于财政支持,这是世界各国农业保险发展得出的共同结论。由我国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和现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财政支出。农业保险的支持应由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保障农险经营者和农民的利益,以建立提高农民农业综合保障能力和整体救灾能力为出发点,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政府的补贴和广大农村的非农保险市场是促使其经营农险的手段,必须体现混合经营、以险养险、以商养农的农险经营内容。

首先,政府补贴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防止财政负担过重;其次,政府补贴要与农险市场发育程度、农民收入水平和费用承担能力相匹配;再次,财政对农业险的支持应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在目前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先对几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作物险提供一定支持,使其优先形成一个比较完全的市场,待时机成熟后再扩大险种的支持范围。在政府加大农业投入、减免农业税的措施出台实施后,农民减负增收真正见到实效,农民支付保险费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