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范文

时间:2023-07-28 17:5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

篇1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科素养;地理思维;探究能力;观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8801

地理学科素养主要是指学习者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地理品质,是学科学习中知识与技能、^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探究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来提升他们的地理学科素养。下面我就自己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感悟来谈谈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一、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地理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丰富的、有利于学生思考的教学情境,设置恰当的、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悬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导入阶段,通过恰当的情境,将一堂课的重点、难点以问题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例如在讲“热力环流”时,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观察煮沸的水的蒸汽,使“受热上升”“有迹可循”。随着热气不断升腾,学生联想到其他“受热上升”的实例。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热空气上升后是如何形成雨的。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此外,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教师应因材施教,多采用比较、归纳、综合分析等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自主学习,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对某个地理区域特点的判断――非洲是一个高原大陆,如何让学生从地图上“读”出这一特征?指导学生先阅读地图,看看非洲大陆有哪些地形,哪种地形面积最大,然后由学生归纳结论。教学过程可以这样设计:提供一个背景―提出一个问题―收集一些材料―组织一些活动―得到一点启示。

二、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兴趣是吸引学生学习的磁场,更是学生持续学习、深化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索的意识和愿望。例如,在讲“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我首先通过PPT展示一组“沙漠掩埋了古文明”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引发学生探索沙漠中的古文明的愿望。接着,我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探究学习,通过学习,使他们深深体会到:人在面对自然时,往往只注意眼前的、直接的联系,而忽视了间接的、长远的、本质的联系,人类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把握自然规律,顺应和利用规律,才能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我们的教学活动不应让学生消极、被动地学,而应创设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尽力通过自主研究、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经历激趣引究、目标展示、整体感知、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知识拓展、评价激励等环节。

三、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地理观察能力是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体现,学生通过地理观察可以获得地理感性知识,所以我们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进行培养。我们要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拟定观察的顺序,告诉学生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最后观察什么。例如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先要看图例,分清不同颜色代表的气候类型,然后再看颜色的分布位置,最后总结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多联想。例如解释昼夜更替现象的形成,我们单单从地球自转的概念来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而利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通过在手电筒照射下演示地球自转,让学生进行观察联想,学生很快就能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在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形成与提高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教师要首先做好自身教学素养和技能的提高工作,要研读教材与大纲,准确领会课程标准,把握课程宗旨和“地理素养”的真正内涵,更要“研读”学生,从学生与教学实际出发,注意原则,讲究策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地理的具体方法,形成乐于思考、善于探究的学习素养,进而培养起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历史使命感,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篇2

关键词:地理素养;课堂活动;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50

东北师范大学王向东、袁孝亭博士把地理素养分为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部分,他们认为地理科学素养可以分为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和地理科学意识五个组成部分。

我们所理解的地理素养就是一个人能从地理学的观点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具备地理素养的人应具有以下七个特征:明白地理科学知识的本质;在和环境交流时,能准确运用合适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和理论;采用地理的视角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增进其对世界的了解;能够运用地图、略图、脑中地图作空间透视,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将其恰当归类,得出相关的解释与结论;明白并接受地理学、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能感受地理学的美、地理和社会之间的相关性;对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更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具有许多和地理技术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

如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呢?笔者认为应从实际出发,本着课内、课外都要抓,课内、课外都要活的原则,让学生在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中形成地理素养。

一、课堂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主阵地

现代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而教师是导演。所以,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有机会、有能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人主。要做到这一点,在教学中设计好课堂教学活佑Ω檬切兄有效的办法。地理这门学科有复杂性、综合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其知识的时空跨度太大,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效果并不好。特别是在初中和高一,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学生缺乏学习地理的主观愿望。如果我们的地理课堂再死板、教条,缺少对他们的吸引力,那么地理课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哪怕就是选修地理的高二、三年级的文科学生,他们也不会喜欢缺乏活力的地理课堂的。怎么样才能根据学生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和地理学科特色,建立充满活力、学生乐于参与、富有效率的地理课堂呢?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巧妙地设计好课堂活动。学生课堂活动是以围绕实施课堂教学目标为目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的活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巧妙设计学生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愿望、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途径。

1. 辩论活动

“真理越辩越明,是非越辩越清”,把辩论这种形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如:是否可以用南极的冰川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95%的地区常年被冰川覆盖,形成巨大而厚实的冰盖,它的平均厚度达2450米,冰雪总量约2700万立方千米,占全球冰雪总量的90%以上,占世界可用淡水的72%。有人估算,这里的淡水资源可供全球使用7500年。相反,沙特阿拉伯降水稀少,国内没有常年流淌河流,传统的用水观念使得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他们正面临着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考验。

案例呈现后,教师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进行思考,从有利于自己辩方,可以攻击对方辩论的角度收集论点和论据。经过各组代表的辩论,学生的“运用地理知识、原理、规律解释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的地理素养就得到了锻炼。

2. 讨论活动

讨论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合理地分成小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听、说等方式互相交流,以达到获得地理知识、提高地理能力、养成地理素养的能力。

如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房地产业有一句名言:“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这充分说明选择住房位置的重要性。如果让你自己或帮你家人买房,从市中心到郊区,你会选择住在哪里?为什么?问题呈现后,学生人人积极参与,他们从不同角度阐明自己的观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创新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尤其对平日爱“捣乱”或“沉默”的学生,是良好的机会。通过自学、交流与辩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助于科学概念、科学方法与良好习惯的素养养成,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坚定其努力学习的信心。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对自己观点的重新认识,并且学会倾听不同的观点和懂得尊重他人,学会辨证地看待问题。

3. 实验操作活动

传统文科教学都具备“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习惯,为避免这种倾向,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实验型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琢磨、想象、验证、推理自然人文地理原理与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

二、地理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课素养的延伸和补充

地理课外活动,是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话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深化课堂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地理素养。

1. 组织参观活动:教师根据本地情况,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参观与地理教学有关的展览或博物馆,这种活动一般是自愿参加的,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如参观地质博物馆、气象台、天象馆、天文台等。

篇3

关键词:高考改革;地理学科;影响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决定在上海、浙江两省市先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为2017年全国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供依据”。2014年9月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高考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总成绩满分750分。与以前的改革不同,此轮高考改革将对基础教育带来深刻影响,也必将引起中学地理教学的学科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方式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巨大变革。

一、高考改革对学科地位的影响

2014年11月14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确认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为选考科目,各科在学考“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一年安排两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与高中学考同期进行。

2015年3月2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2017年拟在浙江招生的约1 400所高校本次选考科目范围,涵盖2.37万余个专业(类)。其中不限选考科目的占54%,设限选考科目的占46%。各高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中,选择物理、化学、技术、生物选考的较多,其中物理涉及设限专业(类)的81%,而选择历史、地理、政治的相对较少,分别涉及19%、15%、13%专业(类)。据统计,考生选考政治、历史、地理可报考的专业(类)分别达到59.7%、62.8%、60.9%。

客观分析新一轮高考改革对地理学科地位的影响,可以用“喜忧参半”来定性。

地理从高考文科必考学科下降为高考选考学科,与“语、数、外”等高考必考学科相比,其学科地位会有更明显的下降,成为考生“清门”学科之一。学生一般会选择在高二学习阶段(4月考)结束学习任务,最迟也会在高三第一学期(10月考)结束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学生地理学习时间(与目前文科生相比)由三年缩减为一年半或两年左右。

地理高考分值由100分下降为30分(加考分),且考试成绩根据学生实考成绩按等级赋分。高考分值下降必然会影响教师日常的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深度的挖掘,造成地理学科的魅力和价值得不到很好的显现。

在现行高考中,文科考生只可报考约34%的专业(类)、而理科考生只可报考约60%的专业(类)。新高考方案实施后,考生的专业选择面均比现行的高考文理分科有了大幅提高,选考地理的考生可报考60.9%的专业(类)。这意味着一些优秀的理科生会来选学地理,地理学科的优质生源较目前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对于选考地理的学生而言,地理学科已成为其高考“副主科”之一,与理化生技政史等具有同等地位,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现行高考背景下地理学科的“小儿科”地位。同时,选考地理的学生是愿意学地理、喜欢学地理、自认为可以学好地理的学生,这意味着中学地理教师面对的是优质教学对象,教师在地理课堂中可以发挥更多的“用武之地”。

二、高考改革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新一轮高考改革将地理学考与高考“两考合一”,学考分值由100分降到70分,高考分值由100分降到30分,考试分值的调整必将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目前,在《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中已对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作出了较大调整。首先,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由原来的7个模块减少到5个模块,其中学考试题仅涉及地理必修Ⅰ、Ⅱ、Ⅲ3个模块中的“基本要求”内容;高考加试题除涉及必修3个模块内容外,还要涉及选修Ⅴ、Ⅵ(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2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其次,对必修教学内容也进行了分层处理,按学考与高考的要求对相关教学内容给予“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的定位。如将地理必修Ⅰ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定位于“发展要求”,这就意味着在学考试题中将不再直接出现“地球运动”相关的试题。

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于2015年2月正式了《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详细阐明了地理学科的考试性质、考核要求、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如对必修Ⅰ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作出如下考试的明细要求(见表1)。

在这一“标准”中,对相关教学内容作出了明确的分层教学要求。对于全体学生来说,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为:“了解聚落的概念和分类;会应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地形对某一区域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会应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某一区域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对于选考地理的学生来说,除掌握上述要求外,还需要掌握其它因素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无论是知识的广度还是深度,均有明显提升。

从上述考试要求涉及的地理教学内容变化情况看,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与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一致。对于全体学生来说,学考追求的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素养,侧重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检测;对于选考地理的学生来说,加考题追求的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侧重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原理观察和分析地理事象的能力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和新一轮高考改革背景下,现行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将呈现出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学考要求与高考要求并存的格局(见表2),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三、高考改革对教学管理与教学方式的影响

地理学科考试形式与要求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必将促成其教学管理方式和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走班学习给日常教学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新一轮高考改革必然会淡化“行政班”,促成“教学班”形成,学生选课走班将成为校园内的常态。当面对来自不同班级学生构成的“教学班”时,教师原先习惯了的作业收交、辅导、讲评都将出现新状态,如何正确应对成为一个新课题。已有教师抱怨,走班教学实施后一节40分钟的地理课“缩水”严重。上课铃声响后,总有几个学生才匆匆赶来,等学生完全进入学习状态,时间已过去2~3分钟;然后是学生上交上堂课的作业,或教师发放上节课的作业及点评,时间又过去3~5分钟。新课教学时间明显比“行政班”上课缩短许多,“精讲精评”应成为教师修炼的“内功”之一。同时,与“行政班”教学相比,走班教学必将给作业反馈的时效性、教师对学困生的关注与帮助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2)分层教学给教师正确把握教学内容带来难度。从目前浙江省已实施分层教学实践的现状看,主要呈现两种形态的教学管理。第一种形式是“行政班”实施学考内容教学,选课走班实施加考内容教学,每周安排4节课,2节学考教学,2节加考教学;第二种形式是在行政班的基础上,选择部分学科进行全体学生的走班教学,每位教师均固定班级授课,可能既带学考班,又带加考班,每周3课时。第一种形式,由不同的教师担任学考与加考教学内容的教学任务,由于不同教师对 “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加上教学风格的迥异,必然会给教师正确把握相关教学内容带来困难。第二种形式,由同一教师担任学考教学班和加考教学班授课任务,虽然在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上能克服第一种形式带来的问题,但教师往往会考虑到自身的工作量和教学难度,会有同质化的教学趋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所带学考班学生“超标”学习,而加考班学生“吃不饱”的现象。

(3)地理学考与加考的考核要求对传统教学方式提出挑战。《标准》对地理考试作出了明确的考核要求,包含知识考核、学科能力和地理品质三大方面。

《标准》将地理学科知识考核划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的要求。识记(a)是指能对重要地理事实性知识进行回忆、再认、图上指认。如规范书写地名、地理术语;记忆重要的地理数据;在地图上指明地理位置;识别与指认地理事物;说出地理事物的分类与构成;列举归属某一类的地理事物等。理解(b)是指能对主要地理原理性知识进行解释与说明。如解释地理概念,描述地理景观并加以区分,概述地理过程、地理特征,阐述地理规律、地理成因,比较地理事物的异同点等。简单应用(c)是指能将某一方面地理知识应用到新情境中。如运用地理原理分析或推测某一地理事象,根据某一地理事象论证地理原理,分析某一地理事象的成因,归纳某一地理事象的特征,评价某一地理事象的优劣,阐明某一地理事象的地理意义,找出能够支持地理原理的地理证据,依据图表、文字材料进行图文转换等。综合应用(d)是指能在复杂情境中对多元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如分析地理事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分析某一地理因素变化对其它因素产生的影响,归纳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并分析区内差异,预测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趋势,发现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等。《标准》指出地理考试采用闭卷纸笔测试方式,其中必考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加试题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30分。必考题为必修模块“基本要求”的内容。加试题为必修模块“基本要求”、“发展要求”的内容以及选修模块地理Ⅴ和Ⅵ中的相关内容,其中必修部分约占70%,选修部分约占30%。必考题中识记、理解约占65%,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约占35%;加试题中理解、简单应用约占40%,综合应用约占60%。必考题题型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组成,其中选择题约占75%,非选择题约占25%;加试题题型为非选择题。

《标准》指出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①应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了解重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名称、分布以及重要地理数据;理解重要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了解我国及世界各大洲、部分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了解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其蕴含的地理学科知识;了解并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外在资源开发、经济和人口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②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能力: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料,获取地理信息;设计和绘制地理图表,进行各种地理计算;对地理思维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③注重地理思维的能力:分析、比较和归纳不同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分析、解释各类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各类地理资料,分析、评价和反思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活动,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同时,《标准》也明确了对考生地理品质的考核要求。虽然考试内容主要是从地理认知的视角来表述“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但其中渗透着地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引导考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积累并提升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从理论上说,教学与考试应是分离的,否则会踏进应试的“泥潭”,但现实往往是教学被考试所“绑架”,考试的“指挥棒”绝不能轻视。好在新一轮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考试要求是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较好地反映出地理学科课程理念和教学本质。如果从已公布的地理学科考核要求来考量课堂教学,传统的“说教性”教学方式已不能跟上高考改革的步伐。从教师组织教学的层面看,课堂教学必须以“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为抓手着力于教学方式转型的探索,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地理之美、地理之趣、地理之味、地理之用,能让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去认识、欣赏、探究其生存的这个世界中客观地理事实和种种问题。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角度看,地理教学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拓宽学习空间,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四、高考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首先,选课走班、分层教学、必修课程校本化、校本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等应对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教学措施的推进,无疑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质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课程执行力,依标实施教学,保质保量地完成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能适度开发校本地理选修课程并予以实施,能对国家课程中的必修教学内容与选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能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现状对国家课程中的必修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校本化处理。

篇4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已有多年实践,与传统教学相比,整合后的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初中学生年龄的特点决定在地理课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效显著。但整合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利用的不合理上,没有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有机融合”,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程式化使用信息技术:一些教师迫于教育信息化的压力,在地理课堂“被迫”使用信息技术,导致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的使用形同虚设,白底黑字的课件成为信息技术环境下板书的数字化版本,虽然节省了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但是往往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讲解,这种使用得不偿失。还有一些课件,虽然图文结合,设计精美,但也只是电子版的教科书,课件呈现的内容课本上都有,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中并没有发挥作用。

(2)随意性使用信息技术:如果我们将教师形式化使用信息技术视为“没有使用信息技术”,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中存在的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教师在课堂中“处处使用信息技术”。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凡是能用信息技术支撑的地方一定会用,没有考虑是否需要用及如何用,这就导致两种情况的出现:一种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沾边就用,这种情况下一些媒体的使用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甚至用信息技术代替了学生亲自实践的机会,导致教学内容主次不分,偏离教学内容,效果适得其反。另一种情况分析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点,准确利用信息技术支撑教学,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但限于教师信息素养能力不足及地理学科信息资源的匮乏,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仅停留在浅层次的整合上。

二、解决方法

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无论是“不用”还是“滥用”,其根本原因多是教师没有从学生学习需要的角度出发。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即学生在地理课堂应该学会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效果最佳。这就需要创新地理教学方法,彻底改变地理教学现状。创新教学方法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两方面考虑,信息技术在这两方面的应用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创新地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中,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授学生基本的地理知识。创新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重点应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使学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篇5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课程改革;地理学科知识;教学能力

一、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

教师资格制度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师资格制度起步较晚。1986年《义务教育法》首次规定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应由国家建立,强调教师为专业技术人员。1993年《教师法》以法定的形式强调实行国家教师资格制度,确立了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人员的身份[1] 。1995年,国家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资格条件进行了进一步细化。2002年教育部制定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对教师资格制定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补充[2]。由此,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基本形成。本阶段的教师资格制度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考试对象是非师范类学生和其他人员,师范类毕业生在毕业时修满学分后发给教师资格证书;第二,虽然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审定,但是命题、组织和考试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各地方在试题编制、考试组织、考试时间安排等方面各自为政;第三,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以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基础理论为主,很少涉及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第四,虽然建立了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认定门槛较低,除了学历要求外,其它的培养要求存在模糊不清的现象,教师资格终身制,没有年限和任期的限制,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对于教师教育的指导性作用不强,缺乏针对性。

为加强国家教师资格制度建设,使之更为科学、规范,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由国家统一制定考试标准,提高入门条件,加强教师道德建设[3] 。2011 年,国家颁布《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对中小学国家教师资格制度进行改革,教师资格实行全国统考,并颁布各等级考试科目的大纲[4] 。2011年首先在浙江、湖北两省进行试点,2012年试点省份增加了河北、上海、海南、广西四个省区,2013年又增加了山东、安徽、贵州、山西四个省区,按照规划争取在2015全面执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此次改革主要有三方面特征:第一,笔试内容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情境模拟方式进行。本次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专业性和理论性更强,更强调概念和理论记忆基础上的理解应用,特别是面试,侧重实践操作。第二,以往师范生修习完相关课程后,在大学毕业时直接颁发教师资格证。在新的制度下,师范类学生也要参加并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第三,对已经取得的教师资格进行定期审核,每5年一次,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建设和师德建设。

二、《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内容结构与特征

中学教师《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在“国家标准、省级考试”制度下应运而生,大纲规定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和理论、地理教学基本知识和理论以及基本地理教育教学能力。

1.中学教师《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结构

中学教师《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由考试目标、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试卷结构与题型示例三个部分构成。

考试目标规定了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考试要达成的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的维度,知识维度包括地理学科知识和地理教学知识,能力维度包括地理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地理教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与地理教学设计的能力。大纲中采用“了解”、“运用”、“掌握”、“会初步运用”等动词进行表述,清晰地说明申请者对地理科学知识与地理教学能力的把握程度。

考试内容模块部分从学科知识、教学知识、教学设计三个部分对每个模块的内容与要求进行具体、明确的说明。大纲中规定中学地理教师申请者首先应具备较好的地理专业知识,包括掌握与中学地理课程相关的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运用地图和其它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掌握地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如观察、调查、实验等,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如人地关系等。教学知识一方面涉及中学地理课程的性质、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及教材的编写,另一方面涉及中学地理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技能、教学评价等一般地理教学知识与技能,从地理课程、地理教材、地理教学三个方面对地理教学知识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说明。教学设计从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形成完整的教案五个方面加以具体说明(见表1)。

试卷结构分配,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所占比例为44%,教学知识与运用占21%,教学设计占35%,考试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四种题型。客观题占33%,主观题占67%,说明此次考试大纲更加注重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见表2)。

2.中学教师《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特点

关注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

考试大纲紧密结合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对于地理新课程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情况的考查,增强考生适应地理新课程与新型地理教学方式方法。大纲明确要求考生了解中学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主要内容要求;熟悉中学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明确中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能够运用地理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地理教学实践。

重视地理教学基本技能考查

考试大纲对考生地理课堂教学技能提出较为全面而具体的要求。大纲中要求考生具备准确、恰当的制定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确定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运用教学媒体、进行教学评价、编写教案等教学设计能力;具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教学、正确处理地理教学中各种问题等教学实施能力;能够采用不同方法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等教学评价能力。从多个视角全面考查,给予考生充分展示其对于地理课堂教学把握与理解的机会,从中也可有效地考查考生地理教学素养的状况与潜能。

凸显地理科学基本思想和方法

地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是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随着地理学的不断发展,地理学的思想方法日显重要。本次教学大纲在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方面,加大了对考生地理科学基本思想与方法的考查力度。大纲要求考生熟悉地理实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6]。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地理科学思想和方法观察、分析、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

三、地理学科教育类课程改革方向

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主渠道,针对教师资格制度的变化,为使师范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确保师范生优势特色,应密切结合国家教师培养“专业标准”,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及“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育实习等方面对师范生培养模式做出相应调整,突出“实、新、用”,积极与“国考”对接,进一步突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优势。

1.完善地理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

切实增加地理学科教育类课程

在以往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技能、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基础上,应增加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地理教材分析研究、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地理典型课例剖析课程,增强地理教育类课程必修的比例,将地理教育类课程分为理论、技能和实践三层面课程(见表3)。

科学配置各学段地理教育类课程

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地理教育类课程多数均从大三开始设置,集中高年级学段开设,这种安排格局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进行学习,应从大一开始,系统规划、统筹布局,逐步提高。大一开设地理教材分析研究与地理教学技能课等基本地理教学素养课程,大二开设地理典型课例剖析、地理课程标准理念解读、地理教学评价;大三开设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地理教学设计与微格教学;大四开设计算机辅助教学与教育实习等。这样设置可以使多数学年既能学习地理教育理论,同时配有地理教学技能或地理教学实践课,形成地理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的时序序列(见表4)。

2.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方法

倡导“咨询―探索”教学模式

“咨询―探索”教学模式一般由教师先提出总教学课题作为任务,学生在围绕课题活动中,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能力,开展尝试性乃至探究性学习研究活动,最后由教师总结评议。该模式教学程序为:提出课题―设计活动―收集资料―研究课题―总结评议[7]。该教学模式注重调动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以加深理解,发挥创造性。

探索“问题―任务”教学模式

“问题―任务”教学模式即先将学生置于实际问题中,课程、教材与资料等内容都围绕问题进行组织,学生自己决定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有效地处理问题,其责任是决定学生自己的学习需要并进行探究,教师对学生活动侧重观察组织和积极引导。该模式教学程序为:问题阶段―初期分析―研究阶段―报告成果。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方式解决问题,提高综合思维、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尝试“案例―研讨”教学模式

“案例―研讨”教学模式即选取真实教育问题事件作为典型案例,教师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评价、讨论,并根据案例进行演练,学习运用地理教育理论全面分析地理教育教学问题。该模式的操作程序:展示案例―合作讨论―讲解分析―演练展示。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可联系教学内容和教育实际,列举针对性、实践性等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研讨,深化学习。

试行“模拟―演练”教学模式

“模拟―演练”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播放优质地理教学录像,学生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在师生深入讨论评价基础上,编写教学案例并进行课堂模拟教学演示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主要程序为:观看录像―分析讨论―模拟演练―反思总结。该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熟悉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并根据各种教学情境进行模拟授课,以提高师范生地理课堂教学技能。

3.强化各学段教育实习

师范院校常规的实习一般为7周,试教课为12节。但由于实习时间过短,学生实习效果并不理想。此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改革重视学生教学综合素养,加大对考生地理课堂教学技能及地理教学设计能力考查,与之相适应应加强考生实践环节,从师范生进校起,就应整体设计四年实践教学计划,加强组织师范生观摩中小学课堂、进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开展教育专题调研[8]。根据不同学段可以将实习制度分为初始实习、基础实习和强化实习(见表5)。

综上所述,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地理教育类课程从课程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育实习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才能有效提高师范生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确保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竞争优势与创新特色。

参考文献:

[1]蔡国英.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J].宁夏教育,2002.

[2]高交运、李淑贞.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现状及相关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

[3]刘志红,胡兴昌.教育生态化与中小学教师资格认证体制建设[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

[4] 魏永刚.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J].教育评论,2014.

[5,6]教育部.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S].2013.

篇6

一、创设地理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人类与环境》这一章教学时,我运用漫画这种直观而又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把枯燥的知识变成幽默的理论,这样整堂课学生都在学习和思考,同时还感到兴奋和激动,再适时穿插一些启发性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研究,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如何珍惜、利用和保护好环境,使整个教学过程变为学生满怀信心,充满热情,带着愉悦、欢快的情感基调去积极从事学习活动的高水平教学指导,从而全面发展学生身心素质。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理解并运用地理知识,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的途径。除了讲课、适量作业之外,还应给学生各种机会去从事小组活动,通过各种阅读、录像、探索和实验,充分利用学校拥有的硬件设施如天文馆、气象观察场、地理园等,在直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第一感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身体验所学知识,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二、利用教学特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思维活动诱发和推进的教学,而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赖于老师的循循善诱,精心启发。思维作为一种技巧,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训练来大大提高自己这方面的技能。当然这种训练的过程要始终贯穿于每一节地理课,当学生真正掌握了这种技巧并能运用自如时,他就会觉得地理知识趣味无穷。在地理教学工作中要经常采取启发性原则,不仅要让学生亲自去经历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寻找思考的方法,积累思考的经验,而且还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启发和引导,从而使潜在的智力得到开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启发诱导的目的,就是引导思考方向,启发刺激学生去思考。启发诱导的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如引趣启发,设疑启发,以情启发,联想启发等都是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另外,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创造一种外部环境,形成一种舒适、愉快的气氛,使学生思想放松,展开多项思维,自由地联想、想象,触发灵感的产生,探求解决的办法,以达到积极思维的最佳效果。

三、加强学习,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

篇7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策略

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下的地理教学,为教师提供了充足的创新平台,作为地理教师,不但要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还要转变落后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体现地理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获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明确地理学科特点,做好地理学科定位

地理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学科,也是现代七大基础学科之一,集人文性、自然性、科学性、生活性、思想性于一体,其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因此,作为地理教师,首先要明确地理学科特点,做好学科定位工作,为构建有效课堂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全球观和发展观。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地理科学教学思路是:让学生了解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现状,掌握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懂得人与环境要和谐发展。地理学科强调各个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尤其是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影响,所以地理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提倡从地理视角看待地理问题和地理现象。例如,在教学“区域地理”时,要引导学生从某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地形特征、环境资源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当地地理情况。实践证明,只有遵循地理学科的基本特点,做好地理学科定位工作,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初始阶段,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课间活动的印象中,头脑中还留有活动兴奋的余波,所以难以进入良好的课堂学习状态。此时,教师应通过有效手段,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乐趣,将学生尽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中,为充分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奠定基础。因此,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我国的干湿地区和降水地区的异同,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七月份,北京连降大雨,小明从北京出差到新疆吐鲁番,妈妈提醒他带上雨衣;九月下旬,小明要去广州出差,爸爸也提醒他带上雨具,你们说小明的爸爸和妈妈的说法对吗?为什么?”这个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贴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教材,然后再引导他们进行讨论。经过热烈的讨论之后,学生得出答案:爸爸的说法是正确的;而妈妈的说法是多余的。至于原因,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边看图边讲解,让学生明白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规律,以及雨带的推移规律和形成原因等。经过教师指导教学,学生终于明白:吐鲁番处于我国的干旱地区,七月份吐鲁番的气候炎热干燥、雨量极少,没有必要带着雨具;而广州处于我国的湿润地区,且位于我国南方,雨季来得较早,退得却较晚,一年中的4月份到10月份基本上都处于雨季,所以带雨伞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创设问题式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了好感,使他们愿意学习、喜欢学习。

三、巧妙设置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曾经说过:“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智慧是实验的女儿。”初中地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辅相成,如果教师将生活中的常识融入课堂教学中,将其设计成简单有趣的小实验,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实验之前,教师可以故作神秘,对学生说:“下面老师要学龙王给大家造雨”,学生纷纷睁大双眼,表示不相信,于是教师在盛有大半杯开水的杯子上盖上一块铁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既没有云也没有雨,然后再拿出一块冰放在上面,一会就开始下雨了,学生表现出一脸的不可思议。此时教师要趁机提出问题:“降雨需要怎样的条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举手回答,这样一来,“锋面雨”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知识的直观性

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知识跨度大、覆盖范围广,但是仅仅依靠教师的口语讲解难以体现地理知识的综合性与系统性。而多媒体技术超越了时空限制,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呆板为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地理教材中包含大量的插图、统计图、地图等,用以解释地理学基本原理,尽管这些图简明扼要,但仍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我国的“水系图”时,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在屏幕上一次标示出黄河、长江、珠江,并用特效进行闪烁;在教学我国的“政区图”时,可以用不同色彩表示不同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等,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放大与缩小,便于学生直观观察。在教学我国的环境问题时,可以用多媒体将酸雨的危害、水土流失严重、臭氧层被破坏等现象呈现出来,让学生意识到我国存在的环境危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初中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努力探究多样化的教学途径,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魏慧生.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J].才智,2011(18).

[2]蔺俊清.浅议初中地理教学[J].考试周刊,2009(27).

篇8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理念;教学实践探索

地理核心素养作为地理学习的本质和价值的体现,其和地理知识有根本的区别,过去由于教师对试卷得分的过度看重,导致教学内容和课后训练都更多是在对知识点的反复学习和对解题技巧的不断强化,致使地理教学多了一些刷题的机械感,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思考能力的培养。而当前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大,学校在人才培养中也重新提起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因此教学改革也以贯彻地理核心素养为主,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重点培养,从而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一、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观念

初中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认知建立的时刻,而地理又是一门学习难度较高且知识点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学科,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因此为了教学效率最大化,学生也通常是依靠教师准备好的思路进行问题的探究,这也造成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的一再弱化,使学生在地理观的形成上迟迟得不到正确培养。地理观的建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为何物的概念,通过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降低在地理知识上的学习难度,也通过对学生逻辑思维判断能力的培养来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自主串联,使学生明确地理知识间的规律性,同时在地理建模方面对学生的培养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地理问题的思考角度。总的来说,地理观的培养就是对学生“授之以渔”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对地理形成深刻认识,地理观的培养也就成了真正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的关键。

(二)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提道:“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由此可见独立思考能力和正确学习方法的掌握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观念建立的关键时期,这阶段的学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并且随着当前社会竞争的愈发激烈,仅能在卷面上取得高分但没有与之匹配的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降低,当前是对拥有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追求期,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正是对学生在素质上进行培养的关键,是对当前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契合。实践能力作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因此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对地理实践能力的灵活运用,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三)能够促进初中地理教学改革

前文提到过去由于应试教育风气的影响导致地理教学理念功利化严重,教学宗旨在“育人”方面有很大的偏离,往往导致最后培养出的人才只能在试卷上取得高分却无法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而对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视在另一方面也是对过去错误教学理念的摒弃,同时我国在初中阶段的新课改也逐渐推出并得到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正是对新课改理念的贯彻,将初中地理的教学重点拉回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并且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实现了教书育人中的“育”字,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价值建设和思想启迪以及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引领,是对教学改革的重要引导,也为学生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策略

(一)在教学设计中做好对学生思维角度的引导

教学设计是在上课前教师对本堂课的整体走向和具体环节的实施进行模拟演练的重要环节,是对整堂课在流程上的概括,教学设计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理念的贯彻和对教学节奏的把握,由此可见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而要想做好地理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中对核心素养做好贯彻把握。教学设计在内容上涵盖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思路以及课堂中进行的教学活动设计等,以初中地理的教学大纲为整体纲领,细至课堂教学中的话语设计,在其中做好地理核心素养的渗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常常会导致在精神上无法保持长时间集中,而地理又是较为抽象难懂且各部分知识点衔接紧密的学科,稍有走神就会使学习节奏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做好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很好的解决方案。结合学生的兴趣来进行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削弱了地理知识的抽象性,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更透彻的理解,锻炼了学生在问题探索上的多元化和逻辑化。

(二)在问题探索中做好对学生思维的拓展

传统的地理课堂上由于教学理念的落后导致教学方式对学生思维上进行了较大的限制,在面临问题进行探索解决时对效率的盲目追求也导致学生在思路上基本都是按照教师给出的模板反复练习,这种教学方式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拓展的极大打压,对于人才培养也有较大的负面作用,因此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课堂中的渗透也必须贯彻在问题探索解决方面。地理知识拥有较强的逻辑体系,并且在生活中有较多的映射,如果一味地促使学生在固定思路的基础上进行问题思考和探索,就恰恰丧失了地理这一学科的最大魅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逻辑意识的锻炼正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果,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索时也要注重做好对思维拓展的引导。结合生活实际的问题设置能够帮助学生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转化为地理问题进行解决,再结合地理中的知识进行思维上的拓展,有效促进学生在地理核心思维上的进步。

(三)在课堂练习中做好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

课堂练习作为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对当堂课教学成果进行检验的最佳方式,也是每堂课都必备的教学环节,在课堂练习中会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种种问题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有待改进的地方。地理在学科特点上有较强的逻辑性,其学科知识虽然运用到问题解决中通常解出的答案是唯一的,但是并不代表其在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的步骤上也是唯一的,“殊途同归”的情况在解决地理问题时并不少见,而过去正如前文提到的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教师在教学时受限于课堂时间的紧凑和为了教学管理的方便,常常会让学生按照同一思路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这种量产化的培养方式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课堂练习中渗透核心素养也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必备流程。通过教学来锻炼学生对地理知识以及其他地理问题的敏感度,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来引发解题方式上的创新,继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思想,有效促进学生地理能力的提高并且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贯彻是对初中阶段学生在地理能力培养上的重视,也是推动初中阶段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志。地理知识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高质量的地理教学对于学生在未来的成长发展中有着较大的帮助,而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贯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从地理的角度看待问题以及用地理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提升,由此可见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教学中的重要性。而作为地理教师更要明确认识到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价值,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来加强对核心素养的贯彻落实,为打造高质量的初中地理课堂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尹军宗.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学生主体地位回归路径[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4).

[2]杨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J].考试周刊,2017(42).

[3]唐先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创新[J].新校园(阅读),2018(03).

篇9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提高信息技术理念,研究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效益,通过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实践的研究与探索,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将带来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的变革,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强调一种和谐与自然,最终达到改善学习者学习的目的。

常规的地理课堂教学,教学知识讲授方式依然在使用有限的教科书上的内容,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可以操作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感悟、学会、喜欢我们的地理课。有限的地理教学教具(如地理挂图、课本插图等)的使用,都不能生动地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地理现象和地理原理,如世界地理部分的海陆的变迁等知识。而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获得地理学科各个方面所有的内容,拓展我们的地理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播放视频图像、录像等资料,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抽象变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使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使我们的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例如,我在精讲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多变的天气》一课时,导入新课的环节就是运用事先准备好的一段天气预报网页导入的,这样设计就由同学们熟悉的天气预报引入新课,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这一课的兴趣与热情。在这里用到了幻灯片、网页的链接,简单明了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然后由浅入深地让学生讨论天气预报的内容。如气温、降水、风力、阴晴等等,用不同的幻灯片在大屏幕上去展示,让学生明确或者说出每一张图片代表的是什么?各种颜色代表什么意思?指出哪些地方是晴天,哪些地方是阴天或有雨?最后,教师做出课堂小结,学生梳理知识树。让学生根据天气预报设计假如去某地旅游,准备出行的装备,穿衣指数、雾霾程度等。这样一堂课完整地上下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而教师也明确地完成了本课预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教学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日常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会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创设良好的地理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够让学生愉快接受新知识,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地理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应用在教学中还可以体现在重难点知识的突破上。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八年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时体现得更加明显。讲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内容时,“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等内容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很难表现,由于缺乏可视性,学生不易理解,更不易掌握,效果不理想。用多媒体的教学软件就不一样了,首先以幻灯片的方式呈现该地域的地图,在电子版地图上落实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分别用三张幻灯片呈现三个步骤:第一步运用在总论中学过的知识,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第二步,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不同的自然地区划分中的地理意义;第三步,特别是应用可以控制的多媒体软件,可以适时呈现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及难以理解的问题,有效地突破还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整合收集文本的地理信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能够营造和谐的地理学习氛围。运用信息技术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地图的基本素养教学中,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根据教材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为了使课件有丰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力求做到色彩搭配合理,图形比例准确,得出所要掌握的地理基本规律。结合地理学科教学本身的特点,以便更好地服务我们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设备理进行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摸索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法。利用可利用的时间,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一种有声有形、师生互动、快速便捷、及时反馈的教学模式,力求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让我们的地理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篇10

[关键词]高中地理;视频资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9401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越来越低的现象已经很普遍。尽管教师们运用了PPT等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但仍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普遍喜欢小品等娱乐节目。如何才能让高中地理课教学像小品等娱乐节目那样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呢?若教师在备课时充分开发和利用非地理专业的视频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它来提高地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生动有趣的地理课堂教学氛围,能否真正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我在高中地理教W中就尝试了这种方法,学生反映教学效果良好。

一、非地理专业视频资源在教学中的突出优点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非地理专业的视频资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更能提高教学效率。其主要有以下突出优点。

1.可以让地理知识生动化、形象化、生活化。兴趣永远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动态的影像比静态的文字更容易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例如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中播放电影《后天》的片断,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淡水资源的重要性。

2.可以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学生的地理素养通常是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在教学中播放和地理相关的非地理专业视频,可以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例如2017年春晚中的小品《老伴》,可引发学生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思考。

3.可以培养学生快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信息化的今天,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播放非地理专业视频时,应引导学生抓住视频中的关键地理信息,从而提升其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例如2017年春晚中的歌曲《千年之约》,描述了一带一路的地理环境及其重要性。

4.可以引导学生更加理性地认识事物。一些与地理相关的非地理专业影像视频,其娱乐性质可能较为明显,但事实上,它却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以独特的视角让学生领会了地理知识。在让学生欣赏的同时,教师也应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其深层次的内涵,从而更加理性地认识事物。例如在播放了MTV《我的楼兰》视频后,我引导学生思考:“《我的楼兰》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从地理学角度分析,楼兰为什么消失?”“从地理学角度分析,画面中几千年的干尸为什么能保存得那么好?”

5.可以弱化学生的逆反心理。高中阶段,应试教育变得更为明显,家长和教师又要求学生时时学习,这让很多学生产生了一定的逆反心理。高中地理教学中若播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非地理专业视频,可以弱化他们对学习的逆反心理,进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巧用非地理专业视频资源进行教学的实践案例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教学中,我首先播放了东方卫视《笑傲江湖》第二季猫头鹰相声组合的《吐槽北漂族生活》视频。学生被视频中的表演引得哈哈大笑,没有了一点睡意。播放视频后,我提出了以下问题:

视频中提到了北京有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这反映了城市化的哪一个标志?

视频中大树说自己是“CBD大树”,什么是CBD?为什么“CBD大树”的“停鸟费”就高?

视频中猫头鹰说自己是“外来务工鸟”,什么是“外来务工鸟”?“外来务工鸟”给城市化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视频中大树讲到了它们家族中“血淋淋”的故事,这反映了城市化中的什么问题?

视频中猫头鹰很忐忑,“怕有血光之灾”,并且说它的前女友、前前女友都已被吃,这反映了城市化中的什么问题?

视频中猫头鹰想买个鸟窝,最后买成了吗?为什么?这反映了现实中城市化中的什么问题?

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总结研讨,并在课堂上展示分享。此时,我再揭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学教材,并与刚才自己总结的城市化知识进行比较,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课后我要求学生用身边的事例说明城市化中的问题,并思考其形成的原因。学生的兴致很高,都按时上交了作业,作业中列举的城市化问题很生活化,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很有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