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范文

时间:2023-07-28 17:5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篇1

 

一、合理的人力资本存量与结构是经济转型的前提与动力

 

经济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同的经济主体在经济转型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但主要依照各种人力资本的存量和结构而确定,缺少任何一个环节的人力资本,经济转型都将无法实现。因此,人力资本存量的丰盈程度和人力资本结构的完善程度是经济转型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经济转型模式的选择,最重要的取决于社会人力资本的存量和结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一) 丰富的人力资本存量有助于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舒尔茨通过测定指出,美国战后农业生产的增长,只有20%是物质资本投资引起的,其余的80%则是由于教育和与教育紧密相关的科学技术的作用。人力资本是影响国家技术创新的最重要因素,人力资本的存量与水平既直接影响国内的技术自主创新率,也影响着一国对国际技术与本土技术吸收与学习的速度。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国内的吸收能力,从而促进国际技术与本土技术扩散。我国经济增长转型的最终目标是进入“创新推动”的集约型增长阶段,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动力,以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为依托的技术进步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而人力资本存量是科技进步的载体,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源泉,是决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力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乃至综合国力,主要取决于其人力资本带来的科技发展。一个国家平均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其具有高技能的人才吸纳和吸收新技术的能力越强,科技进步速度也就越快,就越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 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效益

 

经济发展效益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资金占用和成本支出越少,有用成果越多,经济发展效益则越好。许多研究表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具有敏感性。因为人力资本具有能动性特征,凝结在人身上的健康、知识、技术、能力等要素通过生产中的运用,不仅能带动企业资金、技术等使用效率的提高,还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促使有效劳动的增加。人力资本质量越高,其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的效能就越高,对资源的整合能力就越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也就意味着生产一定有用成果占用的资源就越少,企业和社会的整体产出效益就不断增加,因此,提升人力资本价值,最大限度提高其智能素质,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先决条件。

 

(三) 高效能的人力资本价值结构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持续的激励与动力。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扶优劣汰,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的提升,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是指产业价值链的攀升。虽然影响一个国家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经济体制、资源条件和科技进步等,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带来的科技进步。因此,发达国家都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加大人力资本存量,提升高价值人力资本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提高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了,其智能、技能和科技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掌握产业价值链高端产品的高精尖技术,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发展升级。

 

(四) 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是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通过影响技术创新和扩展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具有可再生性,因此,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有企业中 30%以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年人均在10元以下,20% 左右企业的教育、培训费年人均在 10—30 元之间。并且,企业人力资本的回报率十分低下,我国平均每个劳动者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西方发达国家的2—4% 。体现在生产率上,我国机械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 1/12、日本的 1/11; 电子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 1/18、日本的 1/13。据日本有关资料统计,工人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等级,技术革新者的人数就增加 6%,工人提出革新建议一般能降低成本的 10%—15%,而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管理人员,因创造和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则有可能降低成本的 30%。由此可见,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对产品升级、企业转型以及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五) 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与结构优化与经济转型升级是相辅相成的过程

 

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与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而经济转型的过程其实还是一个将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本,然后再根据经济转型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本结构,使人力资本的存量和结构,包括信息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断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目前,我国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往往伴随着质量上的“低素质”,丰富的人力资源难以“深度开发”成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从而造成我国传统保守的文化资源在低素质的劳动大军中长期滞存,从国外引进的现代的知识资本也难以真正本土化,经济转型难以真正实现。

 

因此,实现人力资本由低素质到高质量的转化,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是经济转型的一个首要前提,经济转型又会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和结构优化。

二、我国人力资本推动经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人力资本在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除了人力资本存量和结构制约着经济转型外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 人力资本产业配置不均衡阻碍着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产业结构一直以来处于不合理、不协调的状态,影响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力资本在产业间配置的非均衡是重要原因。总体来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口素质的分布极不均衡。其中,第一产业劳动者素质平均较低,大部分是体力型人力资本,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占 3/4 以上,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只占 0.6%,第二产业只占约 1/4—1/3,第三产业占到了 2/3 以上。从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看,专业技术人员的 2/3 集中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不足1 /4,并呈不断下降趋势,而第一产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最低,不到 3%。这表明,第三产业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都是最高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绝大部分素质低下,高层次人力资本奇缺,导致长期以来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因缺乏第一产业的稳固基础而受到限制,这种状况就必然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升级,造成一般项目多,高精尖项目少,趋同项目多,特色项目少的严重后果。

 

(二) 人力资本利用率低下影响着我国经济转型目标的实现

 

人力资本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投资结构是否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取决于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程度,取决于人力资本载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我国在这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人力资本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利用效率的低下。首先,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当前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偏差。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主要表现为对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健康和迁移等投资形式的安排与比例。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国家经济政治体制和政策导向的影响,造成社会和个人只重视学校教育,忽视企业和社会的在职培训教育,造成专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缺失。其次,人力资本配置制度不合理。人力资本配置制度可以分为政府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在我国,由于政府信息的有限性和体制特点的约束,使政府很难准确把握有待分配的人力资本的特点和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状况,因此造成人力资本计划配置效率低下。而市场配置则需要完善健全的人力资本市场,而我国目前并不具备这一条件,因而造成人力资本配置的不合理。再次,人力资本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最大程度发挥。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原因,造成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价值使用与回报脱节,应享有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影响了劳动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致使人力资本使用效率低下。

 

三、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以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科学路径

 

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选择科学的路径,真正将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本大国,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一) 强化教育投资,建立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本形成机制

 

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依靠积极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和教育培养制度。一是提高教育投资总量水平,改变过去只重视物质资本而忽视人力资本投入的不平衡投资战略。我国的教育投入水平很低,全国教育投入只占财政性支出的 4%,人均可享受的教育资源非常缺乏,今后需要从宏观上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二是构建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系,优化人力资本投资结构,要突出重点,加大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技能开发等方面的投入,并注重非义务教育领域的建设,加大社会多元化投资力度。三是强化职业教育。注重提高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开发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资源,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以适应市场需求为根本,灵活设置职业教育专业和培训项目; 以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为中心,发挥学校、培训基地以及企业的联合优势。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技能人才,提高技能人力资本总量和质量。四是更加注重向民生等领域倾斜,加强薄弱环节,加大对农村、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等的支持,并建立完善支持人才发展战略规划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二) 以绩效为导向,构建高效的人力资本开发机制

 

人力资源开发是提高人的素质并增加人的生产效率和收入能力的一切活动。人力资本开发机制划分为高绩效导向和控制导向两大类,以高绩效为导向的人力资本开发机制更加有效。主要指通过构建能力建设机制、激励机制、机会提供机制等三大类机制来进行人力资本的开发,包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人力资本开发。首先从宏观上,应遵循人力资本的特点和开发规律,建立良好的生态化人力资本开发环境,精心打造一批引领产业转型和企业升级的人才集聚平台,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以及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这就要求全社会树立高层次人才与创新型人才的开发观念,制订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本配置政策,完善能体现经济转型要求的人才资本服务保障体制,改善劳动者的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提升高层次人才的环境满意度,从而吸引、培育、留住、用好高层次人才与创新型人才,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其次从微观上,企业建立有效的选入、育人、用人机制,注重以实用技术为目标的创新和开发,为员工提供足够的机会与资源,推动员工成功创新。建立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绩效评估、收入分配和激励束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在提升企业绩效的同时,使员工得到全面自由发展,使劳动者的素质得到全面增强。

 

(三)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本使用机制

 

公平有效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充分调动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的前提。目前,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障碍,因此必须深化改革。

 

1. 进一步完善低收入群体的工资制度。我国劳动者平均工资水平较低,近年来有所提升,但总体工资水平仍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强化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制定与执行,适当调高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使其能真正起到维持劳动者及其供养人口基本生活需要的作用。我国2013 年有 24 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而且调幅较大,但与国际惯例的标准相比仍有很大距离。

 

2. 维护高层次劳动者的产权利益,建立高层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制度。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企业中最稀缺的资源,在企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缺乏高素质的企业家群体。因此,应针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点,建立有效的企业家薪酬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家的潜能和创造力。其中,实行年薪制和股权激励计划,可以使企业家人力资本能充分参与企业剩余的分享,有效地激发企业家的积极性,使企业获得长期发展。我国目前部分上市公司推行了高管的股权激励制度,但数量较少,相对来说,约束性较强的民营企业更愿意推行股权激励计划[8],但制度本身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3.建立以人力资本价值为基础的薪酬分配模式。在现代社会,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形成来看,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财富创造中的贡献越来越大。

 

而且人力资本具有投资性、增值性和收益性等“资本”特性,因此,人力资本可凭借自身的所有权参与分配,而且要根据劳动力的实际有效支出或贡献,即有效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具体确定可分配的价值量和金额[9]( P519)。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人力资本价值,激发人力资本潜能,推动经济增长。

 

当今世界,主要依靠简单的劳动力数量的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渐被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市场化等效率改善的作用所替代。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发展中的第一资本,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驱动力,是新技术经济发展的创新力。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型将取决于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全面提高与人力资本结构的合理优化,如何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通过提升人力资本价值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采取多方位人力资本提升战略与政策,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与质量,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Pranab Bardhan,Review articles: a powerful,but limited,theory of development[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4,(52) .

 

[2][美]西奥多·舒尔茨. 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3]陈琦. 技术溢出、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J].软科学,2013,(7) .

 

[4]杨增雄.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制度研究[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徐广军.美国产业演进模式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8) .

 

[6]李玲.人力资本运动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7][美]詹姆士·J.海克曼.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M].曾湘泉.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8]肖星,陈婵.激励水平、约束机制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J].南开管理评论,2013,(1) .

 

[9][奥]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M].赵磊.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

篇2

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对世界的郑重承诺,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承办奥运会带来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国内外游客的巨大消费需求以及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的心理预期,对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自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7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经济增长持续时间之长、运行之平稳,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奥运会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进一步深化开放和走向世界,推动中国经济在更广更深层次上融入世界。

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周期性调整之年。进入后奥运时期,上述因奥运带动的经济发展利好因素会减弱甚至在短期内消失,中国经济是否会走“下坡路”?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巨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是过去几年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这些基本动力不会因为奥运会结束而发生变化,“后奥运效应”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同时,中国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奥运对北京经济增长贡献明显,但北京市经济总量仅占全国的3.6%。奥运会场馆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约3000亿元,按奥运投入期4年分摊,平均每年750亿元,仅占我国过去4年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0.55%―1.06%。奥运会带来的经济和投资增量在中国经济和投资总量中的比重很小,奥运不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

如何积极放大奥运会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王一鸣建议,一是要有效发挥奥运场馆和关联基础设施的作用,降低体育场馆利用不足带来的资源闲置和浪费,进一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化程度,为提升百姓生活品质服务。二是要积极推广“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加大环保和生态建设投入,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是要充分利用奥运会对现代服务业的带动效应,引导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现代流通、信息传输、房地产、旅游会展和文化体育等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四是要积极扩展奥运主办和协办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五是要充分发挥举办奥运会带来的精神财富和品牌效应,进一步挖掘中国文化底蕴,丰富城市人文内涵,提升城市品牌价值,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篇3

关键词:城市化 动力 对策

1.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各阶段动力

我国的城市化路径表现出了和西方国家以及其它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特征,也因此,对我国之前的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的考察不应太多参照其它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历程,即以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范式,我国城市化各阶段的动力应如表1-1所示:

表1-1城市化动力机制演变过程的一般划分

城市化阶段 城市化主要特征 动力机制演变趋势

初期阶段 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城市规模小、数量少;城市的扩张表现为“量”上的扩张,即外延扩大。 工业化与制度是城市化基本动力;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增加;经济与技术等资源匮乏,制约城市化发展。

中期阶段 城市化高速发展;城市在外延扩大的同时也开始了内涵的进展。 工业化、制度仍是重要动力;产业结构的转移推动力开始显露;经济与技术等资源约束机制得到缓解。

后期阶段 发展速度趋于平缓;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内涵的扩大,即质量上的提高。 产业结构的转移已经成为主要的后续动力;制度的变迁能有效地促进城市化往更高层次的发展。

2.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三大动力

城市化动力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不同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其城市化动力结构是不同的。城市化进城的动力有很多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力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主导力量,城市化作为动态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政府政策影响、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换三种基本动力,属于城市化动力的核心表现。

2.1 制度变迁

制度和政策因素对我国城市化,尤其是区域城市化的影响巨大。我国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制度安排。人口在城乡之间的迁移具有明显的政治运动特征,而不是由于经济原因的驱动而引起的流动。国家对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实行了非常严格的控制,加上在农村不让农民发展工业、运输业和商业等制度安排,使农村无法内生发展小城镇,致使这一阶段城市化发展进程非常缓慢,甚至出现一定时段上的停滞和倒退。

2.2 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

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又加速经济增长。

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大,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科技进步会加速经济增长,深刻地促进产业集聚及产业结构的转换,影响城市化进程,可以说技术进步是城市化发展的源动力。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动人口向城市转移。

2.3 产业结构的转换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是产业的空间集聚,也就是工业化过程。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演进会改变城市的形态和规模,进而影响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城市化发展的本身,就是变落后的乡村社会和自然经济为先进的城市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所以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而在产业革命之后,工业化则成为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中国“一五”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也证明了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力量。随着工业化步入现代化阶段,第三产业开始崛起,并一跃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成为大城市的后续动力。

2.4 三者与城市化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换和制度变迁共同推动城市化进程,但其各自推动的方特征、方式及其表现形式是不同的。首先,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体现在城市效率与城市竞争力上,产业结构对城市化的推动主要是从整体上、总量上体现的;制度变迁对城市化的影响往往还要体现在结构上、形态上,比如对城市的规模结构的影响。

3.对策

3.1 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完善城镇体系

我国在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上,一直贯彻“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的方针,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一方针已不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因此,应顺应潮流,适应形势,及时调整方针。目前应确立“发挥大城市的优势,强化中小城市的功能,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镇体系。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意味着城市化由低级向高级转化。

3.2 积极发展小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及时改变指导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有重点的选择和扶持一批县城和主要建制镇,促使其成为农村地区现代经济新的生长点,推动乡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这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城镇是城乡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大中城市发展的基地,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因此,应充分发挥中小城镇的优势。目前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规模偏小,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土地浪费严重,户籍制度管理滞后等问题,国家应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加以引导,重点要搞好小城镇规划,配套建设各项基础设施,并逐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实现城乡经济的最终顺利接轨。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而小城镇的大力发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篇4

贵州是中央稳中求进主基调的先行军,在念好“进”字诀上给人以期待。正如长期保持两位数GDP增长所显现的,贵州在面临经济发展需要适度放缓以求稳的全国基本面上,肩负创新与突破的重任,保持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速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与全国一样,贵州经济发展正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在新常态下表现出与省情实际相适应的阶段性特征。具体表现为经济发展进入规模质量同步提升期、工业化城镇化仍然处于加速期、发展动力转换到了关键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这四个基本特征,是新常态下贵州发展所积蓄的重要幽芎突极因素,凸显了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需要完成的重大任务。贵州经济已经到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要关头,必须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的战略定力,迎难而上,乘势而进,把发展新趋势转化为发展新优势。

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在于四个把握:深刻把握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深刻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个重要原则,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个根本动力,深刻把握脱贫攻坚这个头等大事。

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要牢牢把握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和方向,做到“两条腿”走新路:一方面,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传统产业,巩固现有生产力,稳住我省经济发展基本面;另一方面,要通过全面开放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新的生产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两条基本路径之上,还要统筹好中高速增长和中高端发展的关系,使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是贵州最基本的省情。贫困是民生问题,更是经济问题。贵州的脱贫攻坚战,已经成为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补短板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三大国家级试验区的获批建设,为贵州确立了在全国独一无二的“位置”红利。一直以来,中央对贵州发展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国家和省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效应正在显现,贵州生态、开放、后发等优势逐步凸显,加快发展潜力空间巨大。

篇5

关键词:产业地理集中;产业区位;区域经济

一、产业地理集中: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捷径

产业地理集中或产业蔟群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有不寻常的竞争优势集合体。工业化时代的代表性产业像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造船业等大规模聚集于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硅谷高技术产业和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是单一产业的地理聚集的两个最有名的案例。克鲁格曼等人提出硅谷型聚集不是一个例外而是具有规律性。现在学者们越来越发现,产业聚集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在美国,有名的聚集还有华尔街的金融业、好莱坞的娱乐业、加利福尼亚的酿酒业、华盛顿的炼铝业等等。伊利森和格拉泽(EllisonandGlaeser)通过对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每个产业都显示出过度的集中,459个四位数SIC产业中的446个有明显的聚集。波特(Porter)指出产业地理集中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并认为“蔟群”(Clusters)的因素支配着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它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州内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经济发达国家尤其如此”。

蔟群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正如波特教授所说;“贫困国家由于缺乏发展完善的蔟群,他们在世界市场上,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参与竞争。要超越这一阶段,发展功能完善的蔟群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那些欲从中等收入转入发达经济行列的国家来说,蔟群是一个尤其重要的制约性因素”。风行世界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园区、创业园区等形形的园区不是产业区位理论或产业地理集中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无非是运用政府的力量造成产业的地理集中,创造一个全新的产业蔟群,从而获取更高的生产率和持续的竞争优势。

人们不禁要问,在网络经济时代,通过鼠标的点击就能从世界各地获取信息和生产要素,就能完成各种交易活动,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区位还能像以前那样发挥作用吗?或者说产业区位在全球性竞争中还那么重要吗?这一问题实际上就是波特所提出的“全球经济中地理位置的悖论:即全球经济中持久性的竞争优势,却在远方竞争者无法匹敌的当地要素——知识、关系和动机中日益重要”。有鲜明的依据表明在众多的领域中,产业地理集中不是削弱了,而是增强了,创新和竞争优势在地理位置上是越来越集中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了。

二、产业地理集中的理论解释

某一产业在特定的地理区域自然聚集并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一个漫长过程。众所周知,我国许多地方的“名、优、特”产品都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些产业的早期聚集过程很难考究清楚。据目前的研究来看,产业地理集中引力有:

第一,自然优势聚集力(naturaladvantageagglomerationforces)。自然优势聚集力是产业地理集中的基本作用之一。自然优势的含义相当广泛,它不但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单个方面的优势,还包括两者的组合优势以及自然形成的社会经济资源优势。如某一地区有发展某一产业的自然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地不适合于该产业的发展,则这种自然资源优势的聚集力将相当弱。伊利森和格拉译(EllisonandGlaeser)通过对美国产业聚集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自然优势聚集力可以解释20%左右的产业聚集现象。自然优势可以说明种植业、酿酒业、食品制造加工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造船业、采掘业与冶炼业等原材料产业的聚集现象。但自然优势也难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地区具有发展某产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两方面的优势,但该地区却并未发生产业聚集的现象。社会经济资源优势包括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等。交通运输条件一直是古典区位理论中的最基本要素,交通运输上的便利和低成本是许多产业聚集的基本动力。现代企业行为理论也指出,一些产业中的企业选址决策对区位成本是高度敏感的,区位是这些产业中的企业选址中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外溢聚集力。这里的外溢是区位外溢,是指某一厂商的建成将降低其它厂商的成本或提高它们的竞争力的现象,包括物理外溢(比如一家厂商的建成降低了第二家厂商的运输成本)和智力外溢。智力外溢可以较好地解释高科技产业大量聚集于大学或研究机构附近的现象,如硅谷型聚集等。物理外溢在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中存在较普遍。我们经常会见到,在一个荒芜的地区一旦建成了较大的企业后,小企业将鱼贯而至。这主要是由于大企业的外溢聚集力的缘故。外溢聚集力较常见于城镇的形成过程中,在由乡村到镇再到城市的扩大过程中,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外溢聚集力越来越大,产品差异化程度也不断增加。传统商业(店铺商业)中外溢聚集力也较显著,如各种商业小区、商业街在实质上是商业的集中,可称为商业蔟群,外溢聚集力是蔟群形成的基本动力。伊利森和格拉泽认为,外溢是产业地理集中除自然优势以外的另一个主要动力。

第三,人文凝聚力。人文环境不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资源,也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在全世界华人移居的地方都能形成有活力的华人经济区,美国的唐人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意大利和我国的台湾省是小企业主宰的经济系统,小企业聚集极为普遍,不同的社区小企业聚集的产业类型是不尽一致的,这种聚集的基本动力就来自传统人文环境的吸引力。以血缘、亲缘、地缘为主的聚集在我国的南方沿海地区如浙、闽、粤等也很普遍,其中以家族团体(血缘、亲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蔟群占主体。这种蔟群产生的动力就是人文关系,系统赖以运行的基本因素是信任和承诺,现代交易的最基本方式契约交易并没有取代信任和承诺成为系统内成员的交易方式,交易成本也相当低,信誉是成员间信任和承诺的最重要因素。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源源流长、丰富多彩,不同的社区其人文环境迥异,劳动分工和交易的秩序很难扩展到不同人文环境的社区之间。因此,蔟群的范围也往往囿于社区的人文边界以内。波特教授也指出,不寻常的、复杂的或紧迫的地方需求也可以产生蔟群。作者认为地方需求形成聚集的动力就是人文凝聚力。人文聚集力在与文化有关的产业如文体娱乐(戏曲、歌舞、体育项目等)、古迹名胜旅游、传统手工艺品和饮食等的聚集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日常所讲的“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等都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其产品或工艺也只局限于该地区的某一个小区域内,离开了特定的区域就无所谓“特”了,这是由人文聚集力的引力场决定的。

当然,对于一个具体的产业聚集而言,上述三类聚集力可能是单个起作用,也可能是多个力的产物,或者还有别的作用力在起作用。一旦产业地理集中开始形成,就会出现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尤其是当地政府持支持态度和地方竞争富有活力时更是如此。三、产业地理集中理论的应用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大调整时期,抓大放小、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性举措对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大影响。产业地理集中既是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之一,也应是其有效手段。

篇6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型员工、创新过程、问题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知识经济”,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6年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的定义,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征呢?概括起来有以下五点:

     1.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型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里所说的知识,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所有知识。其中,科学技术、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是最重要的部分。知识经济的最大特征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迅猛提高和经济的迅速飞跃。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知识是科学技术之源,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因此,知识是决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  

    2.重视人力资本的因素和教育的发展。知识经济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双重意义上的知识社会,而知识和技术受社会体制的影响极大,并通过人表现出来的。这就要求社会要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特别是教育。  

    随着科技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提高,人们已越来越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世界银行对58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1960—1985年期间GDP增长的因素进行一项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年数每增加一年,就可能使GDP提高3%。目前,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积极发展国民教育,已成为许多国家制定知识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原则。  

    3.信息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工业社会里,战略资源是资本,从全球的角度看,知识经济的到来已不再是人们头脑中的观念,而是目前存在的客观事实。在信息社会里,劳动力的主体是职员和专业人员,其中信息工作者将占据主要地位,包括律师、教师、工程师、医生、会计人员新闻记者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突出表现,一是优化市场机制;二是财富的集中体现;三是创造财富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因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有效需求,而信息能浓缩需求时间、拓展需求空间、调整需求结构、增加需求总量,从而卓越地创造着社会有效需求。

     4.由社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社会环境对人类资源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市场、制度环境三个方面:首先,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现代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已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发展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企业的生产要素也由土地、资金发展成为知识和信息,于是人才成为企业竞争的主题,人才市场日趋繁荣;其次,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着强大的杠杆作用,市场中的产品极大丰富,产品的生命周期急剧缩短,新产品开发频率加快,顾客对产品的要求日趋个性化;再次,制度环境正发生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的民主建设也日趋完善,人权状况日益改善,人的各项基本权利得到社会的尊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成为主流,同时有关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日趋健全,我国颁布的《劳动合同法》进一步规范了我国企业用工形式;企业在获得利润时理应承担社会责任。 

    三、员工管理模式的演进 

篇7

前言

自我经济意识应该是一个成年人真正与社会接轨的根本认知,只有具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相关知识,才能真正适应社会、进行生产、获得创新的能力。然而,我们当今的高中学生在巨大的学业压力之下,很大一部分忽略了基本社会生存常识的学习和培养,这将有碍于大学阶段以及投身于社会生产活动的健康发展[1]。因此,我在阅读一定量的参考资料基础上,首先对自我经济意识的概念进行了简要叙述,并在此基础上谈谈关于高中学生自我经济意识培养的途径,希望与同学、老师以及学者们分享探讨。

一、自我经济意识的内涵简述

自我经济意识即人们对于经济现象具备主动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从事与自身发展相关的经济管理活动,进而获得基本的和创新的经济发展规律[2-3]。从基本概念我们可知,自我经济意识囊括了观察、分析以及管理、发现四个主要环节。从高中生的角度出发,自我经济意识的培养首先在于观察,观察即开始下意识地发现和认识身边的经济现象,考虑事物或者事件的经济意义;其次在于分析,分析即观察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身边经济现象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再一个在于管理,管理指高中生从家庭生活入手有意识地从自身做起推动经济活动的高效发展;最后在于发现,发现属于更高层次的自我经济意识水平,本质在于发现与创新经济规律,可归于科学研究范畴。高中生的自我经济意识培养应遵循该定义的基本道理。

二、高中学生如何培养自我经济意识

在认识自我经济意识的基本内涵基础上,我立足于目前高中学生的自我经济意识发展情况,在遵循高中生时间与能力水平的原则下,提出几点自我经济意识的培养策略,具体如下。

1.有意识地关注自身生活的经济问题

有意识地关注自身生活的经济问题,培养这个习惯,会产生许多衍生的疑惑,通过向老师询问、查阅资料等途径能达到逐步提升自我经济观察能力的效果。例如,在观察教室环境时,我们能发现教室里有很多的物品,包括粉笔、课桌、黑板、窗户、课本、文具等;善于思考的同学就会开始疑惑:这些东西是谁生产的呢?怎么生产的呢?为什么生产呢?会不会出现人人都想花钱买不想劳动的情况?如果发生了这样的情况又该怎么办呢?通过查阅资料和询问老师、家长,即可认识到市场、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发展规律。又如,在超市观察到,“旺旺大礼包”的价格比每一样产品单卖的总价要低得多,为什么呢?此时已经具备基本的市场经济意识,可能在相关资料基础上就可得出“捆绑销售”以及“规模效益”的理论。总而言之,有意识地关注自身生活的经济问题,是培养自我经济意识的重要基础。

2.着手管理学习与生活中的经济活动

高中生一般不具备经济能力,许多学生也正因为这个因素认为经济意识不重要,其实不然。经济管理能力应该从基础着手,高中阶段是成年的过渡阶段,开始有意识地管理经济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至关重要。我认为,为了培养自我经济意识,高中生首先对自己的生活费或者零用钱进行管理。首先,认识经济来源;其次,充分认识自身的消费活动和结构。例如,某高中生月零用钱100元,100元购置自己需要的文具还是购买书籍、衣物,这样消费对自己有什么益处,是否能满足自己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应进行一个长期的经济规划。总之,只有认清自身的经济收入与支出关系,并有意识地提高金钱的使用效益,才能为自我经济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

3.主动学习经济理论并与实际相联系

经济理论是高中生自我经济意识培养的相对高级阶段,在具备基本的经济观察与管理能力后,应进入经济规律的总结阶段;在该阶段基础上,还需与实际相联系。例如,在上文提到的捆绑销售现象,从经济学的理论规律上看,通常是企业共生营销的热门策略;其主要通过企业内部不同产品的合并销售方案、不同企业的合作等途径达到相互推广、扩大销售量与市场并进而实现共赢的目标[4]。可见,在认识、实践基础上,还需要再认识、总结才能真正完善自我经济意识体系。

篇8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战略成本动因; 竞争优势

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一方面,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证,绿色生产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低碳经济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自加入WTO后,我国处在日益变化的全球化市场中,随着国际社会绿色贸易壁垒、“碳”壁垒等限制的出现,以高能耗和高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经济已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发展低碳经济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虽然在短期内会导致企业成本的增加,但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在考虑成本时应从长期战略角度来考虑。为此,本文拟结合低碳经济,对战略成本动因进行分析,寻求企业在低碳经济视角下新的战略成本管理思想。

一、低碳经济视角的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的意义

所谓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总称,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所谓战略成本动因,是研究对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产生长期影响的成本驱动因素,对企业生产运作的总体成本进行全面了解、控制和改善,从而寻求并创造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在低碳经济下进行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有如下意义。

(一)有利于规避“碳”壁垒

低碳经济视角的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有利于规避绿色贸易壁垒和即将出现的“碳”壁垒,减少大量潜在成本。很多国家对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及废物处理制定了较高的质量和环保标准,还颁布了多部环境保护法律,从气候治理、资源保护、清洁能源等各方面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并对未达到碳排放标准的产品征收碳税。我国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出台碳税方案,并会根据实际情况逐年提高税率。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来说,进行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可以减轻财务负担。

(二)充分利用低碳财政政策

充分利用一系列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利好财政政策,抓住发展机遇。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将着力调整高能耗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投资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国内外金融机构正纷纷抢滩碳金融市场,而我国碳排放量占全球市场1/3以上。这些意味着我国未来金融资源将重点流向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从事低碳经济的企业将更容易得到战略投资者的青睐,运用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抓住发展的大好机遇。

(三)有效满足低碳产品需求

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低碳产品需求,顺应社会发展潮流。随着公众低碳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开始考虑避免破坏环境,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此外,国务院也对节能产品实行了强制采购政策。企业要想获得市场,就需将低碳经济纳入战略规划,应用符合低碳发展理念的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使企业在日益变化的全球化市场中得以长久生存和发展。

二、低碳经济视角的战略成本动因分析

战略成本动因大体分为两类: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最终可归纳为一个“选择”问题:企业采用何等规模和范围,如何总结学习经验,如何选择技术和厂址等。低碳经济下企业对这种成本动因的合理选择,可以搭建低碳化基础经济结构,避免二次改造建设成本的发生。执行性成本动因则是在既定的经济结构下,强化员工参与和生产能力的利用等方面的安排。低碳经济的发展不是响亮的口号,它更注重实实在在的行动。通过提高各种生产执行性因素的能动性及优化它们之间的组合,企业可以降低价值链总成本,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效率保证。

(一)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

1.走低碳型规模化发展道路

走低碳型规模化发展道路,有助于企业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全球共识,做好低碳经济规划在未来将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要想在经济转型契机中获得先机,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战略。由于低碳产品原材料、能源以及市场的不确定性,小规模单一产品生产商的生存空间将会愈来愈小,这就需要企业适当地扩张规模,提高风险应对能力。企业可以通过整合运营和系统集成化的形式实现规模化发展,全面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例如中国光热行业的第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德利国际新能源公司就逐步形成了国际新能源“T”型发展战略,横向发展成为新能源整合运营商,纵向发展成为新能源系统集成应用专家,通过走低碳产业的规模化道路而获得长久竞争优势。

2.适度拓展低碳化业务范围

适度拓展低碳化业务范围,强化低碳产品,形成企业整体竞争优势。企业业务范围属于纵向整合的范畴,业务范围的适度扩张不仅可以使企业避免一些额外成本(如销售费用),还可以带来各种无形资源的积累。随着低碳经济的真正到来,我国必将加大力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降低GDP的碳强度。因此,企业应趋利避害,调整自己的战略,推进业务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低碳品牌与销售网络;对相关企业进行整合,使企业发挥“专业集成、投资集中、资源集约、效益集聚”的整体优势。

3.充分发挥学习曲线的效应

充分发挥学习曲线效应,持续降低企业成本。发展低碳经济前期需要加大成本投入,不利于企业参与竞争。但随着低碳经济发展的成熟,企业对低碳技术运用的娴熟,必将为企业节约成本,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有明显的区别而获得特殊溢价报酬。学习的效应在企业刚进行创新时表现比较突出,但在企业发展的成熟阶段,学习的效果会通过供应商、咨询顾问、前雇员、新闻媒体等方面流向其他企业,这就是学习的溢出效应。如果学习溢出,则会降低整个行业的成本,对企业保持自身竞争优势有负面效果。因此,企业应有意识地使学习的经验为自己所特有,例如竭力留住那些低碳核心技术人员,与职工签订保守企业机密的协议,或者申请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等。

4.重视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

重视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但执行情况并不乐观。在低碳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将出台一系列财税扶持政策,如以贴息、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等支持企业低碳技术改造等。低碳技术新领域给企业提供了发展思路,企业应抓住这个机会,在关注技术和财务风险的同时,加速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增加研发费用的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技术。同时要密切跟踪低碳领域技术进步最新进展,积极推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或与国外的联合研发。

5.选址低碳城市和产业园区

选址低碳城市和产业园区,发挥地理优势。地理位置的选择和转移对成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自国务院提出我国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以来,不少地方提出要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一些省市还规划建设低碳高端产业园区和集聚地,这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影响重大。低碳试点城市和低碳产业园区往往具备整套的低碳运营、低碳物流采购和低碳物流配套系统,这样一来,企业可利用较便利的交通及较好的基础设施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同时,这些低碳地区对周边环境有着强劲的辐射带动能力和产业集聚效应,有助于形成低碳产业链条,当地消费者较高的低碳意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产品的需求。除此之外,低碳产业园区搭建有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可以培养输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所需的人才。企业将工厂安置在这些有利地理位置上无疑是明智的抉择。

(二)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

1.增强员工低碳意识

增强员工低碳意识,培育企业低碳成本文化。员工的积极参与是企业成本降低改善的重要因素,是一项重要的执行性成本动因。员工低碳意识的缺乏、不团结和情绪低落等隐性成本都会导致显性成本的发生,如高物耗、高能耗、低设备利用率和高废品率等。为充分降低成本,企业应该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例如:企业可以提供关于低碳经济的培训课程,建立一支低碳经济技术队伍或举办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活动,推行“节约理念”,增强员工的低碳意识。企业还应该建立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将各项节能减排目标落实到个人,并在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中引入资源和能源节约等相关指标。通过建立各种激励和监督制度,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辱感,并且将低碳理念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中。

2.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降低低碳企业的质量成本。全面质量管理的宗旨是以最少的质量成本获得最优的产品质量,它要求企业的每位员工都要承担质量责任,保护用户的利益。国家大力倡导产业与产品的“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但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的明显下降,这就要求企业加强产品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在能源低消耗和温室气体低排放的条件下,产品的质量不打折扣。在低碳企业的质量成本较高的情形下,全面质量管理更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企业需要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加强智能管理系统建设,从企业技术创新、工业设计和生产过程的各阶段着手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真正做到优质高效。

3.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

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发展低碳经济。生产能力利用率的提高就是指在一定规模下,通过提高生产能力运用程度降低整个生产成本。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是低碳经济的主要要求之一,但是生产能力利用率的提高并不总是意味着企业效率的改善。如果产量提高而销量不变,成本反而会增加,因为产量提高所分摊的固定成本将会转入库存。所以,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还应采取一定的宣传销售手段,以保证产销一致。企业还可以通过发挥信息化优势来避免设备及人员的闲置,建设供需链管理信息系统,从整合供需链整体资源的角度(比如采用源流管理、JIT、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思想)来提高供需链整体的效率。

4.注重企业内外部合作

注重日常运营的低碳细节,促进企业间的合作。联系是指各种价值活动之间彼此的相互关联,可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内部联系一方面通过改善企业内部各车间、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相互之间配合融洽,信息充分沟通;另一方面则通过工作流程的重整和工作品质的提高,使工作效率提高,进而降低成本。外部联系主要指加强与供应商和顾客的合作关系。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不仅要求企业注意内部各个微小环节,更要求企业具备合作精神,以实现战略目标。例如,作为零售业领头军的沃尔玛就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为了达到节能目标,它要求供应商2009年相对2007年单位产品能耗下降7%,2012年下降20%,鉴于大多数供应商对达成节能目标缺乏方案,沃尔玛举办了供应商能效提升项目启动大会,并邀请了十几家能源服务商为供应商提供节能咨询服务。

三、结束语

低碳经济的发展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思路,不仅能取得经济效益,又能取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企业通过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可以优化基础资源的战略配置,强化内部管理,完善战略体系,从而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宗才.我国低碳经济研究述评[J].学术界,2010(6):215-219.

[2] 刘海生.战略成本管理研究[J].会计之友,2009(3):11-15.

[3] 梁浩.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财务的影响――基于财务环境起点论的分析[J].财会研究,2010(15):47-49.

[4] 罗晓娜,林震.低碳经济下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J].经济与管理,2010(9):21-25.

[5] 郭代模,杨舜娥,张安宁.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思路和财税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58):2-8.

[6] 殷芳铖.浅谈低碳与企业成本优势[J].中国商界,2010(6):74.

篇9

1、为避免“日本式”通缩持久化,应抓住时机启动经济顺利进入新一轮增长期。总体上坚持以扩大内需为主导的宏观调控政策,基本保持稳定,不要全面紧缩,对突出问题集中措施与力量加以解决。同时对局部过热领域加强引导和调整。继续扩大民间投资,适当降低积极财政政策力度,逐步淡出。加快金融结构性改革,在加快可兑换前提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定各项出口和引资政策。

2、扩大最终需求特别是人民消费需求,以此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强对投资方向的战略引导,防止投资过热,出台启动消费的政策和具体措施,使固定资产投资与消费保持协调增长。同时重视提高农民和城市贫困阶层人士的收入,高度重视就业、贫富差距,加强城市就业的促进措施,建立资助创业的基金,对大学毕业生自己创业的给予补贴,防止引发社会不稳定。着力解决农民增收和就业问题,起码缓解压力。

3、规范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规范政府与银行的关系。改善城市管理和规划,注意为中小城市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财政资金要支持扩大就业的项目,如人才培训、社区服务等,减少公共工程支出,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制建设,着力点应放在西部、东北和农村,减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所谓“门面工程”项目,以降低房地产业的过热程度。

4、继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让政府、企业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定章立规,不越位,不缺位。大力进行政府体制改革力度,“精兵简政”“反腐倡廉”、“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快政府服务经济方式和制度的改进。财政货币政策的基本稳定和进行结构调整为主,扩大就业,提高就业增长,继续补充基本社保的缺口,积极拓展民营投资规模和领域,进一步调整经济所有制结构。

5、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体制性问题,适时调整相关政策,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发展民间金融组织,放宽组建民间股份银行的限制。

篇10

关键词:内需结构 失衡 调整

研究背景

(一)国际市场需求持续走低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各国政府出台的救市措施效果初现,但全球经济复苏依然困难,欧洲债务危机前景尚不明朗,标普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实现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国际市场需求减少,对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形成巨大压力。英国全球贸易预警处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11月二十国集团峰会召开至2010年1月,共有61个贸易伙伴对我国实施了160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另有111项贸易保护措施正计划或准备针对我国实施,三项指标均为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

(二)国内市场需求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内需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国不少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增长都居世界前列。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汽车销量达1364万辆,同比增长46.2%,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2010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量占全球的20.3%。另一方面,2011年以来,为了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各大城市纷纷出台住房“限购令”。可见,当前我国内需很难简单地论断为不足,内需在结构上存在诸多不平衡。内部需求的总体不足与个别领域需求过剩的矛盾日渐明显,给刺激经济计划的制定和扩大内需问题的解决造成了困扰。后危机时期,结合具体国情,明确我国内需不足的结构性根源刻不容缓。

内需与内需结构

用支出法考察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其基本动力可分内需和外需。内需是指一个经济体内部全部需求的总和。按照需求的类别划分,内部需求可以分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其中投资需求是引致性需求,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扩大的结果是带来产出,市场上的商品供给量增加;这些新的供给只有不断地被新的需求所吸收,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消费需求作为经济运行的最终环节和最终实现形式,是拉动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动力和决定性力量。

同时,受不同主体、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间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差异的影响,我国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又有其不同的内在结构形式。尤其是受市场经济转轨进程、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消费需求内部与投资需求内部结构更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

我国内需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需求高于消费需求产生的结构失衡

1.纵向比较。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释放,国民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持续快速增长,GDP由2001年的9593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97983亿元。其中,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出现明显不同的变化,具体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1-2010 年间我国投资贡献率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消费贡献率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却基本呈下降趋势。投资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始终大于消费需求,其中在2003年和2009年,投资需求的拉动比消费需求分别高出2.7个百分点和4.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投资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2.横向比较。西蒙·库兹涅茨曾以翔实材料证明,在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现代经济增长中,增长主要不是靠投资拉动、而是靠效率提高实现的。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情况,最终的消费需求才是经济运行效率提高的原动力。

表2的数据显示,1978-2005年间,在世界范围内投资率呈下降趋势,消费率呈上升趋势,且变化较为平稳。其中发达国家的消费率上升较大,上升约9个百分点。而我国的投资率与消费率变化呈现了完全相反的态势。此外,25年间我国的平均消费率为61.0%,较世界平均水平低16.3个百分点,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平均投资率却高出了世界平均投资率15.2个百分点。这表明,相比世界上其他经济体,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从内部来看主要依靠投资需求的拉动,消费需求的作用相对较小。投资需求过热,消费需求不足,内需结构严重偏离世界合理增长模式。

(二)投资需求内部结构失衡

1.投资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发展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不断变换升级的动态发展过程,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最主要制约因素就是投资结构。投资产业结构是改变产业结构状况的源头,合理的投资产业结构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表3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第一产业投资比重较为稳定,而第二产业投资比重却不断上升,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则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始终居首位,虽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增速有所下降,但仍旧保持着25%以上的水平。而在2005年和2008年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速居于末位,投资产业结构明显失衡。这一方面造成了我国工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使关乎民生的服务业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达不到与工业发展相适应的水平。第三产业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效率不高,成为制约发展和稳定的重要问题。

2.投资主体结构失衡。投资需求的主体不同,表明投资资金的来源与用途不同,进而导致资金利用效率的差异,具体包括国有投资需求和民间投资需求两大部分。其中,国有投资需求由政府主导,以追求社会的、长远的、综合的、全民的社会福利为目标,主要投资于公共产品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民间投资需求来源于私营企业与个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起到了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从表4中可以看出, 2003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增速明显放慢,国有投资的增速则从2003年的14.75%上升到了2009年的43.09%。这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较大冲击,作为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投资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投资需求主体结构向公共投资需求倾斜,导致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无法有效结合,因而难以保证投资主体对产业项目投资的选择的科学性,使经济增长缺乏长期、稳定、持续的推动力。

(三)消费需求内部结构失衡

1.消费主体结构失衡。政府和居民是一个经济体中最主要的两个消费主体,两者消费率的对比能够反映出一国消费需求结构是否合理。我国的政府消费,是指政府部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主要包括国防、行政管理、科教文卫以及向住户以免费或低价方式提供的货物或服务方面的开支。适度的政府需求开支是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维护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而居民消费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居民生活水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

由表5可知,我国居民消费率由2001年的45.2%下降到2008年的34.7%,而政府消费率变化较为平稳,基本保持在14%左右。在增长率方面,大多数年份居民消费小于政府消费。这表明,我国的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之比逐渐下降,居民消费需求增长滞后于政府消费需求增长,且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一国消费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居民消费率的高低,而我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从而我国经济中总消费需求下降明显。这表明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挤出,导致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比例关系失调,居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影响了我国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建设。

2.城乡消费结构失衡。受城乡二元结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城市且差距逐年拉大。以居民可支配收入为例,“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10493元提高到2010年的19109元,年平均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年平均实际增长8.9%。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受消费能力约束较大,造成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失衡。

由表6可知,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总额比重自2001年以来上升了近8个百分点,而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占居民消费总额比重持续呈下降趋势。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差距逐渐拉大。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增长率始终大于农村,且增速差距有拉大趋势。2009年,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增长率为11.07%,比农村居民高出了6.2个百分点。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结构性失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农村发展长期滞后于城市的情况。农村的消费需求潜力长期不能发挥,制约着我国国内需求的扩大,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

结果分析

上述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出现的内需不足问题根源在于内需结构的失衡。投资需求过热而消费需求不足,造成我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严重,经济增长缺乏持续稳定的动力,这是内需结构失衡的第一层。内需结构失衡的第二层为:一方面,在投资需求结构内部,第三产业投资需求不足,民间投资难以撬动,导致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恢复后劲不足;另一方面,在消费需求内部,居民消费需求下降,农村消费能力严重受到制约,对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产生阻碍作用。第二层次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内部结构失衡作用在第一层次的内需结构失衡基础上,使我国内需呈现总体不足,反映出不同主体、不同产业、不同地域内部需求参差不齐的局面。因此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不能照搬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有关宏观调控的理论,而是应该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基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目标、导向等方面设计宏观调控的长期整体思路。

内需结构调整措施

我国“十二五”规划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后发展的基调,并提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三条详尽措施。按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适应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针对内需结构第一、二层失衡的具体表现,本文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方面,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适当控制投资规模

由于我国实行以政府投资为主导模式的投资体制,完善财政投融资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在继续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前提下,要抵御低水平盲目和重复建设,提高财政投融资的投资效益,将资金重点投资于农业、科技进步、区域发展、环境保护等过去忽视的范围和领域。

(二)提高第三产业生产率

我国第三产业的相对生产率与第二产业存在较大差距,缩小这一差距才能促进投资产业变化合理化。因而,我国应提高第三产业的开放程度,引进竞争机制,鼓励外国资本和民间资本的进入。同时,应优化第三产业内部投资结构,加大对金融保险业、科研、信息咨询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的投资。从根本上看,提高第三产业生产率的内在动因是技术进步,当前要着力发挥财政科研投入的主要作用,利用政策导向促进企业建立创新机制,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把科技创新与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紧密结合起来。

(三)加强对民营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民营企业资金不足是阻碍其发展较重要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间投资。我国应增加财政对民营企业发展的资金融通援救力度,为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和财政贴息,并规范和修正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同时,应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帮助其拓宽融资渠道,解除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歧视。除大银行要建立针对民营中小企业信贷的机构外,还应注意发展各类中小银行尤其是地方性的中小银行,以切实解决金融体系尚不能完全覆盖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现行货币政策的作用面不能全面覆盖整个国民经济从而使其效力打折扣的问题。

(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面对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局面,政府应建立具有收入分配调节机制的税收体系,完善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制度,提高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此外,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消费预期不确定的制约,因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将起到稳定消费预期,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作用。

(五)持续支持“三农”建设

促进农民增收是提高农村消费能力的最直接有效的渠道。政府应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放力度,实施反周期粮食补贴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利用财政资金对农业保险予以补贴,降低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风险。此外,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长期的低息的农村信贷体系,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资金短缺现象严重。为此,应尽快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不仅体现为总量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进步和高、精、尖产业的开辟,在这整个过程中,内需结构的优化是经济结构优化与迅速升级的重要保证。“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应抓住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历史机遇,扭转我国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比率失调以及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内部结构问题,化解宏观经济风险,改善民生,保障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寅.我国内需结构变迁路径及展望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6)

2.雷辉.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实证研究[J].江苏商论,2009(7)

3.何晓英.调整内需结构 扩大消费需求[J].宏观经济管理,2009(8)

4.谢振忠,张子荣.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

5.张蓓芳.现实经济中的总需求不足的分析—基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探讨[J].生产力研究,2010(4)

6..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0(6)

7.康珂,周幼曼.内需不足的成因和“十二五”期间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6)

8.杨晶文.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集体经济,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