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庭院景观设计范文

时间:2023-07-28 17:5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庭院景观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庭院景观设计

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庭院景观

文化是民族的的根系,是民族生存、延续、发展的重要支柱[1]。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各式各样的庭院景观应运而生,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产生新的认知,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庭院景观设计中的渗透与影响愈发明显。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合理的运用到现代庭院景观设计,并进行结合,使设计体现独特的民族性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愈发受到大众的关注和讨论。

1传统文化与现代庭院景观设计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更倾向于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人与自然环境互动性不断增强,庭院在人们生活中的功能愈发放大。在庭院设计中不断强调传统历史与文化的延续性、讲究文脉、赋予景观设计更深的文化内涵,使得传统文化元素在庭院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更为成熟,既有利于庭院景观设计多样化的发展,同时也能更好的传达和保留传统文化,体现文化的包容性。

1.1传统文化的定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核心、道教、佛教相互影响与相互融合为主要构成特征[2]。在5000多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不断壮大,经历不懈斗争,不断积累,实践和开拓,创造出灿烂光辉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既有有形的物质文化,也有无形的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文化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庭院景观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成为十分重要的景观设计元素。

1.2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庭院景观设计的关系

传统文化元素是从传统文化中所提取出的最精粹、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它的存在形式和表现都具有特殊的功能价值和精神意义。而庭院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空间,是建筑与景观结合的公共或私人区域,所追求的是观赏性与功能性的统一,完全体现了景观设计中的“场所精神”。设计元素是设计过程中的基本符号,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庭院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符号,将其运用到现代庭院景观设计中,可以使最终设计出来的庭院景观作品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由此可见,它们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3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庭院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意义

近年来,受到经济、政治、信息全球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众对于审美认知有了新的提升,同时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艺术与设计的创新源于对传统的深刻认知与传承[3],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庭院景观设计中能够更好的保留和传达传统文化的精髓,更能符合当前市场和人们的价值消费观念,而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能够丰富设计的内涵,提升设计的附加值[4],在设计中体现出精神线索,有利于促进当代庭院景观设计的发展。

2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庭院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手法

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庭院景观设计中,大到从整个庭院空间布局框景上的应用,小到铺装小品的样式和装饰纹路的修饰。园林艺术是创造美的手段,更是贴近自然的途径[5],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庭院景观设计中实现了创新和发展。在强调中国特色、市场青睐中式传统的今天,传统文化元素应该如何在庭院景观设计中应用和体现,如何在庭院景观设计中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受到人们的激烈探讨。

2.1空间布局上的营造

中国传统美学大多认为,和谐统一的整体美才是真的美[6],在庭院景观设计中吸取传统文化和谐、整体、包容的精神文化内涵。“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园林景观所追求的思想境界,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强调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框景、分景、障景、仰景、仿景等传统古典园林手法进行造园,可以巧妙的在有限狭小的空间中,突出以小见大、层次丰富的空间效果。又如苏州中航樾园庭院景观,通过造景,在有限局部的空间营造蜿蜒曲折的水景,意境优美,完美的诠释了“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意境,同时人造溪流也将场地进行了巧妙的划分,也体现了山水文人寓意。

2.2传统符号元素的运用

传统符号元素。传统符号元素是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物体、图案、文字、风水、五行等不同的文化种类进行抽象、简化的处理表达。中华纹样在七千多年中兴衰演变[7],以图案文字为例,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上各个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图案和纹路,仰韶文化的彩陶鱼尾纹、马家窑的回纹、商朝的饕餮纹、龙凤纹、汉代的几何纹等,还有汉字中常用的“福”、“寿”、“孝”、“囍”等。将这些符号元素进行抽象的简化,融入到庭院景观设计的铺装纹路,小品装饰纹样中,与现代设计造型相结合,既能提高景观小品的文化附加值,又可以传播文化,实现文化应用与传承的巧妙结合[8]。

2.3传统装饰色彩的运用

传统色彩的运用。传统装饰色彩是从中国古代传统常使用的颜色中提取,如中国红、黑色、纯白、青花。色彩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与美感,美的本质是可以直接接触到的[9],如同中国传统节日悬挂的红灯笼,红色黄色搭配往往寓意着吉祥好运,在庭院景观设计小品灯饰中使用点缀,营造出喜庆、热闹、和谐的氛围。例如中国古典园林中常常使用黑白两色搭配,通过简单的色彩对比,带来静谧典雅的气氛。

2.4传统动植物形象的运用

传统动植物形象的运用是从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龙虎、龟鱼、狮兽等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动物形象和梅、兰、竹、菊、荷花等人物寓意中进行提取。在中国古代,舞龙、神龟、瑞兽等都是代表性的传统动物形象。例如庭院中的石狮雕塑,既具有装饰观赏价值,同时也起到辟邪的作用。例如庭院景观中的植物搭配,荷花代表出淤泥而不染,梅花代表傲骨坚毅的品格等。面对一些经典元素,人们绝不能只做单纯的加法,而是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10]。

3结语

篇2

关键词:亭宇 园林景观 造型设计 意境美 环境 色彩应用

1、亭宇设计理念的发展

中国道家的“天人合一”及儒家的“以和为贵”等理念强调整体的和谐美。传统亭宇通过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恰当的设计以实现与周围环境的统一。

在现代社会,出现了现代、古典、后现代、解构等设计风格以及“功能主义”、“地区主义”等新的理念。“功能主义”强调功能的重要性,以简洁的方式来解决最实际的问题。林徽因先生在上个世纪早期就认为中国建筑之美在于它对于结构的忠实表现,“建筑上的美,是不能脱离合理的、有机能的、有作用的结构而独立存在。能呈现平稳、舒适、自然的外象;能\实的袒露内部有机的结构,各部的功能及全部的组织,不掩不矫揉造作;能自然的发挥其所用材料的本质的特性;只设施雕饰于必需的结构部分,以求更和悦的轮廓,更谐调的色彩;不勉强结构多余的装饰物来增加华丽;不滥用曲线或色彩来求媚于庸俗;这些便是‘建筑美’所包含的各种条件”。同时,地区主义强调建筑对当地的文化传统、自然特色、经济基础、气候条件、社会结构、地形地貌及建造工艺之间的联系与尊重。对于现代的亭宇,它应该不是简单地对传统的恢复,而是对传统的提炼和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以体现历史感和时代感。

2、亭宇设计各要素的发展

2.1 亭宇造型设计的发展

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园林、建筑设计影响,中国传统亭造型一般依据平面和屋顶进行分类.其平面可分为:正多边形、不等边多边形、曲线型、综合型(如:半多边形、组合亭)、半亭等;屋顶也分为:攒尖顶、歇山顶、盔顶、十字顶、重檐顶等。西方传统亭宇的造型常采用石质穹顶或金属透花以及石柱来塑造。在现代设计中,亭宇造型丰富,不拘一格。亭身以钢架为支撑,亭顶利用新材料塑造出薄曲面、造型轻盈。亭子利用传统的木材料,形成了整体呼应的木地板、木柱和条形镂空的木顶,其与周围的自然草地、树和湖水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还有各种造型亭宇将传统亭宇的亭顶、亭柱、基座的塑造手法打破,重新塑造出多样的造型。

人们渴望通过亭宇的造型和合适的体量,在传统与现代、功能与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现代的科学技术为亭宇结构的实现提供了更多可能,当代的建筑设计也为亭宇的造型提供了很好的灵感源泉。因此,造型应依托技术、勇于学习和创新,联系多学科,并通过和周围环境的融合以及对特定场所的文化提炼来实现。

2.2 亭宇的建造材料及耐久性

亭宇的发展一定程度要依赖材料的进步。亭宇的材料已从传统的木、石、砖、竹、草等增加到钢筋混凝土、金属、玻璃、塑料以及其他各种新型材料。通过调研,传统材料的亭较容易被接受,由于其历史悠久,各种手法都比较成熟,无论是质地和色彩都比较自然,较容易与环境融合。大量的新型材料也为亭子的体量、造型等提供了更多创新的可能。当然“亭”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艺术、情感的交融之处。做好耐久性设计会促进亭宇的历史性、文化性,也是人们探寻精神世界的需要。而有很多的亭出现了不耐久的问题,如:木材腐蚀、构架脱落、漏水或色彩异化等,使得亭宇过早地失去可用性、历史性。因此,应结合亭宇的性质、环境、气候和人流使用量等,来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和建造工艺,以提高其耐久性,重塑亭宇的历史感。

2.3 亭宇所处的环境的研究

我国自古就有“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理念,亭子的布局多遵从借景、引景、成景等手法,以形成“从亭中看”与“被看”的景观。亭的具置习惯于依托园林景观中的点、线、面等元素进行布置。其中的“点”包括:重要景观点、高处、景观空白点、转折点等;“线”包括:山路、园路、河湖岸边、园墙、桥等;“面”包括:草坪、广场、水面等。

亭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环境更为复杂。因为除了各种自然要素外,亭要和大量现代建筑、硬化地面、工业产品等现代元素进行融合,甚至在室内也可恰当地用到亭。因此,设计应考虑人们在各种环境下的出行目的、心理、周围的建筑等,从而找出亭在这些环境下需要承担的主要作用,或功能、或纪念或景观等。最后,我们需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基础,结合环境中的主要矛盾,使其更好地满足所处之地人们的需要。

2.4 亭宇的细节研究

中国传统亭宇的细部典雅、精细,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其主要包括对亭的屋顶、架构、外檐、围栏、台基等进行的细部设计。由于材料的特点,中国传统亭的细部多针对石、木、砖等进行设计。它们虽然细小,但却是当地文化、艺术、风俗等的体现,努力传达着美的信息。如木雕、石雕或砖雕的制作手法就有平雕、浮雕、镂雕和透空雕等。雕刻的内容有文字、图形、人或动植物等。另外,精美的绘也促进传统艺术对亭宇细部的完美提升。

现代的亭宇设计减少了对细部的刻画,更加追求功能主义和整体景观效果。但若是能将细节设计与人们娱乐、学习等文化需求相结合,并通过对传统技法和现代科技的创新表达出来,亭就更能符合现代人的需求。这些细节设计应该是精炼的、相对朴实的。

2.5 亭宇的色彩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将颜色分等级,多运用黄颜色来代表权力。红色也是幸福和富贵的颜色,宫墙及皇宫中的红色代表着至高无上。在江南的园林中则多利用“黑”、“白”、“灰”,体现一种平淡质朴、清新的美。现代景观中的亭宇的色彩则不受约束,而是结合环境特点或以大胆的纯色来诉说某种感情;或以多样而又协调的色彩来诠释特定含义。

2.6 亭宇的意境美

亭宇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感怀之地,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的亭宇虽体量较小,但是却有玲珑剔透、端庄秀丽等特点。古人也常运用匾额、楹联、题咏、碑碣及铭记等来体现亭独有的意境美。北京的“陶然亭”借用了白居易“更待橘黄佳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来表达古人送客离别时的特殊感情。中国的古亭也善于以象征的手法来装饰亭,以体现某种精神,如:用“鱼”的图案来象征“裕”;或用其他的故事、山水、树木、花鸟等来表达某种情感。

舒尔茨的“场所精神”强调任何场所都有其自身的灵魂,主要是由环境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环境包含的意义所构成。亭宇与“场所精神”的结合要源于对生活世界的体验和理解,它会使人们更多地感觉到亭的意义与精神。“场所精神”也即“意境美”,如:兰亭的“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醉翁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 现代的亭宇应结合传统手法并通过创新来营造出独特的“意境美”。我们或可利用环境的独特之处、过往的故事或活动、未来的期盼等使“亭宇”富含感情与意义,满足人们对亭宇特有的精神寄托。

3、总结

亭宇的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理念和技术的进步共同促进着“亭宇”在造型、材料、细节等方面的创新。这不仅有对传统的视觉元素的继承,而且有对文化、心理、价值的积淀。亭宇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常用建筑,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不断思考其与城市景观环境、人文环境、及人们的实际需求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多学科的结合。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别墅庭院;园林;景观;设计;措施

人们对于别墅庭院景观设计所采用的原理主要将人作为根本的出发点,伴随着人们对于别墅庭院景观品质要求越来越严格,人们的感受会在整个别墅庭院景观设计过程中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还会有更加多的设计人员参与到别墅庭院景观设计以及研究工作之中,为别墅庭院景观设计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注入新鲜的血液,进而使得人们居住环境越来越优美,人们的居住质量越来越高。下面,笔者就对别墅庭院景观的设计原理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别墅庭院景观的主要构成

别墅庭院景观主要由情感因素、文化因素以及物质因素这三种主要的因素构成,其中,情感因素主要体现在人们对于别墅庭院景观实施情感设计,而所谓的情感设计主要由美国的心理学家最早提出,情感设计就是指一种借助于特定物质载体,凭借丰富主体所具有的内心体验,来将主体情感需求作为目标的一种别墅庭院景观设计方式方法。人在进行空间使用的过程中,一直在和空间实施一种情不自禁的情感交流,进而使自身获得喜怒哀乐等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实施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将人在别墅庭院空间里面真实的感受作为整个别墅庭院设计的出发点和起点,使情感成为景观构成的因素,进而把情感这一因素很好的融合到别墅庭院设计过程中每一个设计阶段中,使得情感设计能够成为设计元素布局以及整体设计布局内在的一种逻辑线,营造出一种能够对人们情感进行调节、承载、引导以及诱发的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进而使人们能够在别墅庭院的生活充满快乐和活力,使整个别墅庭院景观设计都能够成为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别墅庭院景观构成中的文化因素就是指精神内涵、历史文脉以及文化意境等等要素,通过物质因素在别墅庭院景观里面进行表现,主要包括植物文化、园林小品文化以及风水文化这三个方面。而物质因素主要包括庭院景观设计的设施、植物、水体、建筑物以及道路等等实物体质。

二、别墅庭院景观的设计原理

(一)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的多样与统一原理

多样与统一规律已经成为了所有艺术领域里面对构图进行处理最为本质以及最具概括性的原则,在实施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同样如此,多样而且并不统一会使得别墅庭院景观杂乱无章,但是统一又不多样则会使别墅庭院景观设计单调无味。因此,只有将别墅庭院里面各个要素进行合理的组合,才能够产生一种有序协调的景观。要想在别墅庭院景观设计过程中达到多样和统一必须要对别墅庭院自身的风格进行确定,根据风格来对景观的构成要素以及特点进行分析,实施一些合理性的变化,但是,切忌将不同风格的模式放在一起。划分道路的过程中也要遵循多样与统一的原理,这样能够从整体上达到一种统一效果。只有别墅庭院里面小品之间相互补益和相互协调,才能够做到多样和统一,才能使其成为别墅庭院景观设计里面的点睛之笔。

(二)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的平衡与韵律原理

在别墅庭院景观设计过程中达到构图平衡能够使得视觉更加稳定,别墅庭院的构成要素质感、色彩、大小、体积以及高低等等因素都能够对构图的平衡感产生影响,在别墅庭院设计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应用到一些重元素,比如说具有强烈色彩的元素、具有粗糙质感的元素以及体积很大的元素等等,这个时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要采取一些比较小、精致以及颜色轻快的小品来进行搭配,这样能够起到一种视觉平衡的作用,进而不会使某一个方面显得突兀。而韵律就是指诗歌里面的节奏以及声韵,在别墅庭院景观设计中,韵律则是指有变化并且重复的应用植物、台阶、花带以及栅栏等等,使得质感、体积以及色彩都有重复和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会使别墅庭院景观设计更加富有生机。

(三)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的尺度与比例原理

在别墅庭院景观设计中的设施以及物品都必须要体现出尺度与比例的原理,比如说亭子的体量、绿篱的高度以及踏步的宽度等等必须要有一定的比例,如果超出了比例,则不适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那么,这些设施就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别墅庭院里面的景物之间以及景物内的立体形、平曲形以及线段都存在的一定的比例,适当的比例和尺度能够帮助设计人员营造出一种轻松、赏心悦目的别墅庭院景观。

(四)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的对比与统一原理

当别墅庭院景观设计过程中具有特殊差异性的景观相邻的时候,就会因为之间存在的对比关系使这些景观看上去更加魅力,因此,对比的本质就是一种形成美的设计手段,在别墅庭院景观设计过程中,最容易产生对比的设计因素就是色彩的设计,每一种庭院景观因素都有自身的色彩,想要使得这些色彩既存在对比性又不会显得杂乱,就要求必须要遵循对比和统一的基本原理。

(五)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的效果与表现原理

对于庭园中的构筑物、植物等而言,它们都有其自身的质感。质感的存在常常会给人带来更为直观的感受与效果的体验,并且极为容易的吸引所有人的注意。黄杨小而肉感的叶子给人精致的感觉;榆树叶子则给人粗糙的感觉。掌握质感的效果与表现是设计技巧之一。过多的质感组合在一起会给人一种烦乱的感觉,而单一的使用同质感景物又会使人觉得呆板无趣。在庭园设计时,可以通过对质感的应用来产生景观效果,在小空间采取精致设计可使人们产生空间变大的错觉。同样,在大空间范围中配置一些质感粗犷、体量较大的植物会产生近距离的效果。

(六)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的协调原理

庭院本身的目的就在于对屋内空间进行一定程度的延续,并且使得当室内室外的色彩、风格以及形式都相互协调是,使得室内室外的环境存在一定的整体性,引人入胜。

(1)风格协调,所谓的风格协调即是指的是对于庭院中材质、形式相似或是差距不大的家具进行一定的选择以及排列,会使得庭院整个产生一定的连续性美感,同时也是人感觉到室内以及室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空间,具有一定的整体美感。

(2)色彩协调。所谓色彩的协调,这是指的在进行室内实际是,无论或是窗户、窗帘的颜色与室外的景观颜色可以形成一定的相互协调性,并使其相互融合以成为一个较为完成的颜色体系,这样会构建一个和谐静谧的气氛,使身处在内的人可以极为放松自己的精神,感觉到一定程度的愉悦感。

结语: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别墅庭院景观的主要构成,接着又从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的多样与统一原理、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的平衡与韵律原理、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的尺度与比例原理以及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的对比与统一原理这四个方面探讨了别墅庭院景观的设计原理。

参考文献:

[1] 李博闻. 空间的本质回归是对人类潜意识需求的关注——以跑酷城市体验引发的人与空间关系的思考[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篇4

【关键词】房地产;杭州别墅;景观空间;设计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住宅建筑从福利型向商品型转变,居住面积向舒适型、豪华型转变,中国的房地产也也经历了数量、质量、品质、健康四个阶段的提升。中国人的居住条件正在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部分高收入人群的居住条件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别墅住宅的发展是反映一种居住文化特色的变化和对美好生活方式的向往,体现一种深层次的居住理想。作为别墅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别墅住宅,强调功能齐全、舒适美观。别墅住宅不仅保证了住户的私密生活,更是人与自然亲密交融的缩影。元代画家黄公望在其《富春山居图》它以长卷的形式,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居住境界。在中国古人的思想中,别墅景观与自然资源密不可分,别墅景观源于自然,自然溶于别墅景观。现代别墅景观设计诉求,正是要满足最求这个既是基本也是上层的要求。

杭州是典型的山水文化名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居住环境优异,尤其近年来高质量的开发项目的建成,让我们有幸得以全面了解别墅住宅的变迁。

别墅景观设计一般包括三个部分:1.公共区及半公共区景观设计2.半私密区景观设计3.私密区景观设计。别墅区公共区景观包含了用地红线以外的外部环境资源,小区公共绿地系统以及小区主干道两侧的道路绿化系统,半公共区景观主要是指进入组团内部的小型组团绿地及组团道路两侧的道路绿化;别墅的半私密空间一般是指别墅主入口区域,即别墅的前庭,这一区域包含了人行入口、车行入口、指示标识等功能以及入口区域的景观绿化。前庭是住宅正面面向主干道或者组团道路的主通道;别墅区私密区景观一般是指景观空间。

1.期别墅景观设计特点.

杭州早期别墅包括城西的绿城桂花城别墅、南都的林语别墅等城市别墅,之江转塘板块的新西湖花园、九溪玫瑰园、云栖蝶谷、西湖高尔夫等别墅,小和山闲林板块的美达九月庭院、中能浪漫和山、绿城桃花源早期别墅、大华西溪风情早期别墅等,银湖板块的秀水山庄、金都富春山居、绿城七里香溪、美达五月香山等别墅,青山湖板块的锦绣钱塘、青云山居等别墅。

1.1 公共空间狭长单调

早期城市别墅及近郊别墅由于场地本身的景观资源有限,一方面无法通过借景、对景等手法获得外部的景观资源,另一方面场地本身也没有可利用的景观资源,一般都人为的设计一些公共景观.

别墅小区道路及两侧公共绿化带的宽度一般为9米,甚至更小,有些项目为了满足私家庭院的单位面积而取消了道路两侧的公共绿化,这使得这部分公共空间呈现一条狭窄且长的绿化带,规划设计时由于这个空间相对狭小,一般仅简单考虑入口的功能。早期项目常见的前庭设计,车库直接面向道路,车道旁辟人行小路进入住宅,这样就无法空出更多的区域来营造绿化空间,视觉效果不佳。

1.2 别墅庭院景观造景手法单一

早期别墅的庭院景观一般以草坪、绿化为主,庭院的打造需要业主二次建设。这样的庭院营造方式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方面主要是近期业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打造自己喜爱的庭院空间,但往往由于业主的自过大,导致最后整个小区庭院景观风格各异,无法统一,同时由于二次建设给物业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1.3 室内外空间不融合

早期别墅的庭院景观营造着眼更多在建筑风格形体与景观融合方面,从外面看上去是漂亮、宜人的,达到了“赏心悦目”的需求,但对景观之外的庭院功能需求,庭院与室内的对景和生活场所相互关系考虑较少。

人们对于景观效果的盲目追求使景观设计中的自然元素运用越来越少。过多强调人文景观,仅考虑视觉上的冲击,不仅费功费料,还使景观离自然越来越远,住户身在其中的压力感。

2 近期别墅建筑景观空间设计特点.

杭州近期别墅开发更多的是远郊的别墅项目,当然也包括早期近郊的一些别墅大盘的后期项目。远郊的项目集中于青山湖板块、良渚板块、湘湖板块等,这些项目规模大,自然资源丰富,如青山湖板块的绿城玫瑰园、锦天麒麟山庄等,良渚板块的万科良渚文化村、新湖香格里拉等。近郊的绿城桃花源后期项目、大华西溪风情的后期项目等。

景观设计也与其他学科一样,有着系统性、完整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一些科研设计等相关部门做了许多有关提高建设居住品质、住区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尤其是随着一些国际知名设计公司的进驻,各种西方的建筑思潮进入中国,景观设计能够更充分地尊重场地、梳理各种复杂地形条件重视整体设计,更好地与建筑规划有机结合,使建筑与景观相互包容、结合组团间隔,避免景观系统的碎片化。

2.1 公共道路景观区域的重新规划

近期别墅小区将建筑前院部分均划入公共道路系统区域,宽度一般为18米,其范围扩大了两倍。公共道路系统区域的不同划分范围是近期别墅区别于早期别墅景观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这放大的空间,一方面可提供充足的沿路景观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营造空间,有利于统一设计沿路景观(如通过设计行道树、步行道等),协调景观与建筑、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提高别墅小区公共区的系统性、整体性。另一方面市政管线、箱体、井盖、标识(牌)、入户道及车行道可与前院景观统一协调处理,使路面及两侧更为整洁。通过公共道路系统区域,人们可以经过半公共区(组团路)、半私密区(主入口)和私密区(室内或内院),自然的进行空间过渡和转化。此外,道路公共区属于社区和公共景观界面,既不影响业主室内及后院的私密生活,却又为业主在公共区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可能空间,能满足人们的私密性和开放性的双重需求。

另外,这种划定范围还可适当减小建筑与道路的间距,增加对土地的利用率,却又能获得比以往别墅小区道路更宽阔的景观区域和更好的景观效果。

2.2 半私密空间的精致设计

近期别墅规划设计时放大了的景观空间,减缓了业主出入庭院时,公共区和私密区空间转化过快,较为唐突的感觉。这是主人和宾客进入住宅的必经之地,又是让客人对住宅产生第一印象的重要部分。前庭对住宅本身和道路的街景都能起到重要修饰作用。

前庭的入口处常常种植种植观赏性强的乔木、和观赏花卉,这样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有的前庭入口处设花架、花棚等作为入口的象征。庭院也可以没有围墙,有的用较矮的绿篱界定住宅的边界,有的设矮墙作为象征性的大门,主要起到装饰空间的作用。

2.3 私密空间强调人的可参与性

人都有向往自然的天生属性,这就是为什么许多都市里的人们都崇尚到大自然中度假。人们选择高档别墅区,首先是对区域大环境的认同,其次会关心私家庭院的环境,当然也会考虑小区公共界面的环境。

公共区域与私家庭院的分割形成通常有完全私密、半通透、半私密和通透性围合形式等,改变了以往完全敞开或仅以绿篱相隔的单一形式,增加了围合形式的种类和多样性,营造了统一、丰富、有趣的社区(组团)整体居住空间效果。

近期别墅区别于一般别墅或公寓很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庭院生活中人性的自然回归。我们试图去设想、去还原人们如何在别墅区生活:除了提供一些相对于公寓而言比较宽敞、明亮的户内空间外(这在目前一些城市公寓豪宅中也能基本实现),更重要的是强调后院生活——我们试图提供人们在后院品茶、喝咖啡、看书、发呆、散步、嬉戏、游泳、SPA、烧烤、聚会等时候的不同室外空间,可以说假如天气、温度等都是适宜的,人们总是愿意呆在大自然中,除非一些安全、私密的需求使人不得不回到户内,从这层意义讲,户内空间可以说是户外庭院空间的延伸,建筑本身反而不是最主要的,它可以由不同的平面、立面风格所组成,可大可小、可中可西,只是不同“词汇”而已。

近期别墅的私家庭院兼具景观和使用功能,在景观方面改变以往仅在“绿化”层面的景观营造,加强硬质部分与绿化的结合,追求整体景观的交融。在使用功能性方面则结合建筑室内布局,增加了泳池、SPA、烧烤台和硬质辅装平台等室外景观元素,使生活空间从室内延伸至室外。同时,对室内外标高(室内标高外延)、庭院铺装与室内铺装材料、室内主要空间与庭院对景等关系的协调处理,缩短了住户与内院的心理距离,使内院成为室内活动的自然延伸部分。

3.别墅景观空间设计的发展方向

别墅景观空间设计的发展方向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应重视和体现整体性、生态性、可参与性。

3.1重视环境设计的整体性

现代别墅环境是有机的整体,在景观设计中不能把各个组成空间割裂成片段,应注重景观设计的整体性。从整体上确立景观特色是别墅景观设计的基础。这种特色来自于对当地的气候、环境、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尊重与发掘,即从居住区的总体布局形式到建筑实体的造型、风格以及外部的园林环境,追求整体上的协调性和连续性,而这正是人们把握住宅小区景观环境的整体特征,形成整体环境意象的重要因素。

3.2生态主题的运用

在材料使用上,应尽量少用人工构筑物和硬地,加强软质景观的营造,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各种休闲娱乐设施的设置、材料运用应充分考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倾向。

在植物配置上强调多样性,尽可能使乔灌草复式绿化、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相结合,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种植量,通过植物的色彩、气味、形态及季相的变化,形成优良的植物群落和生态效果。 加强垂直界面的绿化设置,如在挡土墙、、围墙等处选择攀缘类植物进行垂直绿化,以达到美化和维护生态的目的。使人在其中的活动时,感受四季不同的画面和情趣,

3.3别墅景观设计强调环境景观的可参与性。

可参与性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庭院空间的围合度、保证安全安静的私密空间;设置人能参与的趣味性的景观小品,让人与景更好的融合从而创造温馨、融洽的居家环境。

住宅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因此住宅建筑风格也是精致而现实的,从这种意义上讲,别墅景观空间设计只要考虑到社区空间的体验,照顾到居住空间舒适度的最大化和建筑形象感官的最优化,就可以营造出高品质的整体环境,于精致和均衡中达到一种温馨而雅致的生活情趣。

参考文献

[1]《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营造》 中国城市出版社

[2]《植物造景》 苏雪痕 中国林业出版社

[3]《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19期

[4]《景观规划牛皮书》 住宅篇 中国林业出版社

[5] 景观设计 37期 别墅景观专题2010年1月

[6] 时代楼盘 57期 住宅的变迁

作者简介:

篇5

1.区域环境的功能布局

一是对高密度居民区的景观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满足居住区、商业区和娱乐区等不同需求,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是在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其所在城市的生活特征,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需求;五是在进行高密度居民小区景观设计时,应该注意居民区的采光和通风环境的同时,还需要通过一些景观植物来减少闹市区的噪声。

2.整体功能布局

根据该高密度居民区的周边地理环境,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该考虑结合周边环境的发展情况,将人行道设置在居民区的南侧。在居民区的西面设计直通图书馆的商业街区,再通过居民区内部的一些绿化景观建筑将南面的绿化带连接起来。在为居民提供一个绿化庭院休憩区的同时,又方便居民休闲娱乐,有效的将该地段的居民区、商业区和娱乐区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增强建筑空间构成元素的可识别性

结合该高密度居民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建筑环境,科学合理的处理建筑空间构成元素的尺度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景观设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该地段的建筑群体的特点,在该高密度居民区的南面有绿化带区域和高层建筑。在视觉上,大面积的绿化带能够给人以舒适、放松的感觉;在立体感上,高层建筑的立体形态、线条结构等彰显了现代化城市的特点。在该高密度居民区的西侧有图书馆和裙房,在视觉上,裙房的建筑外观颜色与建筑金属材料的有机结合,增添了色彩的多样性;在立体感上,裙房的建筑结构和外观线条相互交错,增添了建筑的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韵律美感。在进行高密度居民区的景观设计时,应该从整体布局的角度,结合周边环境建筑群的特点,增强景观建筑空间构成元素的可识别性。

三、高密度居民区庭院与建筑设计

进行高密度居民区庭院与建筑设计,是为了满足居民对生活休闲娱乐的需要。建筑所创造的空间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室内空间,另一部分是室外空间。其中,庭院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室外空间建筑。在整个高密度居民区的景观建筑设计中,庭院空间是对居民区室内空间的补充和扩展,庭院空间是室内空间和自然空间的一个过渡空间。有效的将室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进行衔接,减少了空间的跨越变化,给人一种舒适、自然之感。在高密度居民区庭院的设计项目中,应该注重庭院空间的性质和作用,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在该市的中心地段设计并建造舒适、自然和多功能的景观场所,为居民提供多功能的使用空间,充分发挥景观场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景观庭院与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景观庭院与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生活的魅力主要表现在生活、工作、休闲娱乐都在某一个区域内,这个区域中有居民区、商业区和娱乐区,其在封闭性和开放性方面没有明确的界限。在娱乐区中,人们能够感受到城市的活力和魅力所在。在景观建筑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区域特点。即将封闭性与开放性有效的结合,这一直都是景观设计的一个难点问题。

2.采用“锲入”法进行景观庭院建筑设计

根据该地段的建筑群的特点,在进行景观建筑的设计时,可以采用“锲入”法在北面的高密度居民区设计一处休息庭院。其具体的设计方案是在建筑上架设一个平台,并由周围的建筑物围成庭院空间。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市用地紧张问题,为居民的休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同时避免了地面庭院在人流高峰时对居民休息产生影响,将景观区域的封闭性和开放性进行有效的整合。“锲入”法进行景观建筑设计,能够在有限的土地资源的条件下,将高密度居民区居民的生活、工作和休息娱乐场所形成一个舒适、自然的空间效果,满足人们对城市生活的需求。

五、结语

简而言之,建筑既是一种物质表现,又是一种精神需求。高密度居民区景观与建筑有机结合的设计时,需要将居民区周围的建筑环境予以考虑,有针对性的进行景观建筑设计。同时也需要结合所在城市的文化、地域特点等,设计并建造符合城市居民生活习惯的景观建筑。

篇6

关键词:风水;庭院景观设计;应用

1风水文化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这是晋代郭璞的《葬经》一书中对中国风水的理解,由此衍生出如今的风水一词。中国古代的风水学具备着中华名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来源于对人与自然和谐状态以及对师法自然、诗情画意的人文环境的追求;进而创造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在人们不断地实践历练、研究探索、整合归纳和逐步完善中进行感悟与反思,随之形成现如今的中国风水理论。“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这是《辞海》中对于风水在旧中国阶段最初步认识的记载。而现如今,风水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早已被否定。所谓风水,实则是中国长期存在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现象。在现代风水研究中,人们逐渐强调的不再是讲封建迷信的风水,而是站在科学的层面去理解传统风水学。传统风水学中所遵循的核心宗旨是首先要对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进行整体的详细勘察与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合理地利用自然条件和改造自然环境,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最终为人们创造一个适宜居住并满足生活要求的良好环境,强调要达到人与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和谐共生的一种最佳的环境状态。风水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景观,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其鲜明的独特性。在中国古代时期,人们在创造整体的建筑空间阶段,会对古代气候、地质、水文、地理等各种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从而选择出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局部小环境。风水乃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向人们所呈现的是一种独特的景观理想,而这种景观理想是自然生物与文化基因在另一种概念范围内的深刻诠释。

2新中式景观中风水文化的多元衍化

2.1风水相地选址模式

在中国古代,人们通过对自然长期的细致观察及实际生活体验,产生了一种有关城市、村镇等居住环境的基址选择及规划设计的学说,叫做“风水术”或“堪舆学”。它的实质是希望创造一个适合长期居住的理想处所,最大限度地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物昌人旺”的最佳境界。

聚落背后的大型山体可以屏挡冬日北来寒流;在基址四周的山体可以形成一定的庇护作用;基址处在缓坡上可以避免淹涝之灾;前面的水域可以形成开阔的空间,迎接夏日南来凉风、争取良好的日照;同时可以形成水上交通通道,又可以成为方便的生活、灌溉用水,且可适于水中养殖;通过种植树木,可以调整小气候,防止水土流失,还可取得经济效益和部分的燃料能源。

3.1.1“点穴”效应

“穴者,山水相交,阴阳融凝,情之所钟处也”。“穴”的选择,关键在于“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即:“内气萌生,言穴暖而生万物也;外气成形,言山川融结而成形象也。生气萌于内,形象成于外,实相乘也”。“穴”作为完美景观唯一视景点,是景观围合场的核心区域。一方面,周边围合的龙、砂、水种种景观意象,皆向心于穴中,赋予人最丰富的景观感受,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另一方面“穴”能借围合之势阻御寒流风沙,迎纳阳光,形成良好的生态小气候;这种“穴”效应的围合格局,即今之所谓的场所或节点,往往与庭院的布局形式相仿。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引水的作用,风水格局讲究“穴”中有水穿行,方可藏风聚气,对于围合布局的庭院来讲,如果能以一个较大、较集中的水面作为庭院中心而环绕着它布置地形、建筑、亭榭、回廊,其内聚的感觉则尤为强烈,同时起到调节小气候的作用。由此可见,水面通常是庭院围合布局中重要元素之一。

2.1.2“水口”效应

水口,又称水口山或水口砂。“水口砂者,水流去处两岸之山也。且不可空缺,令水直出;必欲其山周密稠叠,交节关锁”。现代风水学常把水口理解为小区或庭院入口。

在《“风水”模式深层意义之探索》一文中,俞孔坚教授就“水口效应”曾提出“豁口及走廊效应”的观点,从生态学角度对风水中的“水口”进行了解读,指出“满意的闭合空间并不是绝对封闭的,它们都有一些与外界相联系的豁口,这种豁口沿河流谷地延伸,成为沟通各闭合空间的走廊,它们一方面是动物迁徙的通道,因而是狩猎的最佳场所;另一方面,它们也是原始人自身迁徙的必经通道,当部落人口增加或目前环境内资源枯竭时,部落就可以通过走廊向新的空间扩展,从而保证了部落的延续和发展。”

本文所提及的“水口效应”是从造景的角度出发,所引发的一些景观设计手法:一种是以水口山为障景,欲扬先抑,使基址内外有所隔离形成空间对比关系;另一种是避免开门见山、平铺直叙,运用藏而不露的手法创造别有洞天的景观效果。

2.2风水人文要素和庭院人文景观设计

2.2.1文化传承

当地历史和文脉是现有文化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庭院景观设计中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并寻求将它们融入设计过程中决定了当地文化的兴衰。庭院规划设计时,历史和文脉应该以实地调研为基础来得到发展。通过继承和发展地区特有景观风貌特征,使之保持与环境相协调,来达到尊重地方文化的目的。

2.2.2景观格局

在庭院景观设计中与地方景观格局相融合,对地方景观风貌的继承,并积极建造庭院新景观是十分重要的手法。而在这统一协调的地方景观格局形成过程中,正是一些原始的地方文化与风水观念,一直在引导着长达百年的建设行为,规范着园林景观有序的发展。

2.2.3社会交往

在风水格局中,整体的原则尤为重要,其强调不割裂不孤立的整体性。通过整体格局考虑,为庭院使用者生活提供交往的可能,激发生活的活力。这原则天然形成了风水规划对社会交往无形的促进和凝聚作用。

风水术又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心理学,因为它是人们在心中通过已有的意向,去创造特殊环境来满足心理上的需求。另外风水中讲究忌讳,例如房屋选址不能正对着垃圾场、屠宰场等不洁之地,也不能正对着墓地、庙宇等阴气重的区域等。总之屋前有其他任何让人心理不愉快的景致都是应该回避或遮挡的。

3结论

贝聿铭曾说:“我不懂风水,但是我相信它是有存在的道理的。”除去迷信,风水文化对于现如今的景观设计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通过探究,可见风水文化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甚广。希望能通过对风水文化运用的相关分析,对新中式景观设计提供设计的新方向,灵活运用风水文化,使新中式景观设计更加适应人们生活和发展的需要,使景观作为一种文化来展示给我们。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别墅;景观营造;植物选择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别墅型房产成为越来越多成功人士购房的首选,比起闹市中的高档公寓,别墅的居住环境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别墅区有着较高的绿化率,私密性强,大多坐落于郊区,空气质量较高,而且拥有独立的的私家庭院。居住在别墅中,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宽敞的居住空间,更能沐浴整个别墅群所形成的森林小气候。别墅作为住宅的最高形式,由于它的建造经费比较充足,受经济制约因素比较小,在建筑风格上更具表现意义。因此,别墅是把各种建筑形式、建筑功能和文化品位、艺术追求等比较完美结合的一种体现。

景观作为别墅精神和文化的物质载体,已经引起了消费者和开发商的关注,逐渐成为衡量别墅豪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别墅景观的设计和营造在别墅建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没有景观设计就谈不上别墅设计,景观营造的结果,直接影响到别墅的豪华程度。

1别墅景观设计原则

居住景观,从属性上大致可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大部分,人文景观的精神内涵通过物质要素展现出来,使物质要素具有了文化性。别墅景观的设计是使物质与精神要素之间达到完美的结合。在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1以人为本的原则

景观的营造是给人欣赏的,是给人使用的,人要在其中活动、停留,不考虑人的因素的景观设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别墅景观的设计应该从人作为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做到景因人成,景为人用。以人为本的原则主要从安全性、舒适性、自主性、私密性等几个方面去考虑,从而达到景观和人的需求完美结合,营造出更为完善宜人的居住环境。

1.2生态性原则

目前,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严峻的问题给人们敲了警钟,环境问题促使人们重新认识绿色生态功能。对于居住环境,人们也从单纯的艺术形式和追求视觉景观中渐渐走出来,开始注重生态的功能。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利用生态学原理建设居住区环境,把自然(山、峡谷、阳光、水、植物和空气)带进集中计划领域,细心而有系统地把建筑置于群山之间、河谷之畔,并于风景之中。充分尊重、合理利用场地内的原有自然条件,避免或减少可能导致的生态破坏,营造绿色生态的景观空间是别墅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具有生态性的居住景观能够唤起居民美好的情趣和情感的寄托,人与大自然共生共栖,才能体验到永恒的真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美的最高境界。

1.3整体性原则

别墅所处的周围环境多是景色宜人,视野开阔,因此,景观设计需要从整个基地的角度入手,将设计纳入其所在的整体环境之中显得尤为重要。设计上通过借景、造景、点景等多种手法相结合,将别墅与自然景色充分融合,别墅为景增色,做到景色宜人而居,使居者象生活在画里一样。

1.4经济合理性原则

关注生活,以人为本,是别墅景观设计的核心,但是如果浪费资源,没有实用功能,再美的视觉效果也不能称得上是好的设计。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特性(如地形地貌特点、乡土树种等),节约成本,设计的理念与方向符合功能定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最少的投入创造丰富的功能与景观设施。

1.5尊重历史和文化的原则

崇尚历史和文化是近年来居住区环境设计的一大特点。别墅不是普通的房子,而是一个生活形态的载体。别墅环境作为人类居住的空间,是居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因此在别墅景观规划设计中要认识到文化特征的重要性,应注重其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并在规划中予以体现。具体从两个方面考虑:首先,在设计中应该发扬和传承本土文化;其次,把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有机结合,使居住区环境文化能够体现出丰富性、延续性与多元性的特性,最终营造出具有高层次文化品位与特色的别墅景观。

2别墅庭院景观营造特点

山石瀑布、小桥流水、亭廊花架、树木花草与房屋等共同构筑着和谐舒适的环境空间,是一个理想的居住家园。在这里可以抬眼看云,竖耳听鸟,感受到亲切随意与宁静温馨,达到自我放松的目的。这是多数别墅业主所追求的目标。随着经济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别墅业主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味也在提升,对于别墅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室内的富丽堂皇,而是把越来越多的活动安排在这块私家庭园里,对环境与功能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在的别墅花园已不再限于简单的休闲娱乐,简单地种种树、栽栽花,而是无形中增加了花园的使用功能。这就要求别墅庭园的设计不断的更新,面对新的挑战。

2.1室内空间的延伸

别墅作为一种特殊的居住形式,这种独特性不是体现在建筑设计形式上,也不是体现在室内装修、安保和其它服务设施上,更多的是丰富的室外空间与室外活动内容。如果说住在城市寓所里的人们花80%的时间在室内,20%的时间在小区散步或阳台上,那么居住在别墅里的人可能要花50%的时间在室外(如在自家的庭院会客、聊天、娱乐、散步、打球、邻居间互访等)。因此,现代别墅庭院是建筑室内空间的延续,是人为化了的自然空间,是别墅主人与自然进行交流的空间、生活中的精神家园。

2.2私密性

私家别墅庭院大多是一个外边封闭而中心开敞的较为私密性的空间,有着强烈的场所感。一方面,庭院空间承载着人们的吃、住、交往、工作、学习等日常性和休闲性活动;另一方面,别墅花园所承载的人们的活动已超出了物质的范围,上升到了追求某种意境的层面上。获得精神上的放松、休闲、享受是别墅业主的主要追求目标。别墅主人在自己的花园里可以放逐心灵、任意驰骋,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通过任何一种方式获得美的感受,如漫步花园可以欣赏花草树木的自然美、聆听溪流的乐章,期冀通过视、听、嗅等感官从更广泛的空间中获得愉悦。

当然,私密的围合并不需要完全闭合。因此,别墅庭院要排除外部因素干扰,通过一定的隔离要素(如围墙绿篱、丛植的乔灌木等)把私人的和公共的空间划分开,营造一种安定的环境氛围,既要保证庭院的私密性,又要保证在庭院之中对外面的良好视线。

2.3精致休闲、个性化

不同的庭院景观体现居住者不同的生活状态,别墅代表着主人的生活方式。如田园式木质小品、简易吊椅、绿藤、明快的园林铺装可满足年轻人时尚浪漫的情怀;简洁大方的草坪、质地松软的地被更适合儿童休憩玩耍;配置精美、层次分明的植被设计,加以盆景填充的情趣庭院,则是老人修花养草、晨练休憩的兴趣园。别墅庭院景观设计不只停留在视觉层面上,而是上升到了追求某种意境的层面上,是主人心灵的雕琢、审美情趣的外造。因此,别墅庭院景观营造趋向于精致休闲、个性化的特点,依据别墅主人家庭成员构成、需求,以及审美价值取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别墅庭院景观营造中植物选择的特点

3.1 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即结合别墅庭院主人的个人喜好选择植物。不同于公共植物景观的服务对象,每个别墅庭院植物景观所面对的客户都是不同的。个人喜好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偏爱的植物也有所不同,有些钟情于赋予浪漫寓意的薰衣草、玫瑰,有些钟情于可用于烹饪服务的香草植物,如迷迭香、薄荷、罗勒。枣树、石榴、樱桃等果树也是很多庭院主人偏爱的对象。在庭院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应该在满足植物景观效果的原则下增加别墅庭院主人喜爱的植物。

3.2 因地制宜

选择与别墅庭院风格匹配的植物。每个别墅项目都有设计上的风格定位,如英式、法式、地中海式、日式、东南亚式等,别墅庭院植物景观与建筑及硬质景观在风格上的匹配程度关系着庭院营造的成败。因此在庭院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来搭配相应风格的硬质景观。如红枫同手水钵一样,是日式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矮麦冬是日式景区中常用的地被。

3.3 风水学对别墅庭院植物景观营造的影响

现在人们对风水学的认识更加科学化,也更加地重视。别墅庭院风水在整个风水学中虽然只是凤毛麟角,但利用简单的植物就能达到改变风水的作用;因此在庭院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应从生物学及风水学角度深入研究认识植物与人的关系,栽植适当的植物。

(1)风水学中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常被用作趋吉化煞,不同的植物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如“桔”与“吉”谐音,因此柑桔便成为南方庭院景观营造常用的树种。吉祥草小巧,终年翠绿,象征着“吉祥如意”。

(2)风水学中植物种植位置的选择。树干忌立于门、窗前。因为滋养人居环境的宇宙能量,以微波形态不断作用于建筑,门窗是纳气之口,不应阻挡。

3.4 别墅庭院植物景观营造的即时效果

庭院植物景观营造因其客户的特殊性,在庭院完成施工之时,主人往往希望即刻达到设计效果,因此苗木应选择成效快的大盆容器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掌握植物种植的时间节点,避免配置状态较差的植物。

4结语

总的来说,在别墅景观设计中应该把以人为本的原则作为设计主线,在把握整体风格的基础上,注重生态性原则、充分体现其文化内涵和艺术性。并且,在保证各项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做到经济合理,营造一个舒适、美观、温馨的居住空间,真正达到“诗意栖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白文福.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之我见[J].中国科技信息,2009, (18): 282-283.

篇8

关键词:新材料;景观设计;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景观走进在人们生活,景观设计的价值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同。特别是近几年来,科技技术与现代生活完美结合,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加快,使得景观的设计理念和景观材料都有很大的突破,许多景观设计者开始把目光转向新材料,这些作品,不仅能表达设计师的主题思想,彰显现代科技成果,符合人们审美需求,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有益人类健康。使得新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好评。

1 传统的景观设计与材料

景观设计与规划林,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合理的运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新环境。而材料作为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元素,对整个景观的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景观设计从古典园林发展至今,对材料的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传统的园观设计中,大多以植物、砂石、木材、水体等自然材料为主。比如泥土、木材它们是天然材料。人们用天然材料加工出了砖和瓦,这使人类第一次突破了天然材料的束缚,并且这种材料一直沿用至今。金属材料的应用历史从十七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使用生铁,十九世纪初开始使用熟铁,十九世纪中才生产出抗拉,抗压,延性好,质量均匀的建筑钢材。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混凝土也才问世。从景观材料事业的发展上来看,不仅能反映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而且还能透视出民族的思想和文化。

2 景观设计新材料

随着艺术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材料已经无法满足设计师的要求,他们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材料,创造新材料,因此出现了各种合金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材料,纳米材料,木塑复合材料等。而新材料的出现及更迭的时间越来越短,这些使得当前景观材料发展到一个黄金时期。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使得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人与自然矛盾突出。如果没有环保意识,那我们所处的环境将变得非常可怕。在材料的开发上,人们将目标锁定在科学环保、可替换节能的材料上。防腐木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木材做为一种生物有机体,极易遭受微生物和白蚁的侵蚀,从而丧失使用价值。防腐木是经过专用防腐液系列化加压浸渍防腐处理,具有防腐、抗菌、防白蚁功效,美观、耐用,其正常使用寿命在三十年到五十年不等或以上。目前市场上防腐木的应用极为广泛。像市政景观、观景平台、游乐设施、桌椅、园林亭阁,景观房等,深受群众喜爱。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新木材的使用,木塑复合材料应运而生。木塑复合材料是以木纤维或植物纤维为主要成分,它将树脂材料和其他材料经过处理合成的一种新型材料。这种材料抗冲击强度高,热伸缩性和吸水性均比木材小,耐磨耐腐蚀,不怕虫蛀,非易燃,兼具木材和塑料的双重加工性能。可用多种工具加工,也可粘贴、压制注塑成型。是家居装修装饰理想选择。

光是万物生长的灵魂,灯光特别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广为应用的是LED照明,它的特点是环保节能耗能低,而且颜色多变。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如各类门市牌匾、广场建筑照明,主题喷泉和楼体照明等。此外还有一种光叫做EL。它利用元素在由交流电压产生的交变电场中,被导电层电子碰撞激活其固有特征,引导电子能极的跳跃、变化、复合而发射出高效率的冷光的一种物理现象。这种光的特点是消耗低寿命长,能见度高,完全平面光线输出、无可视角的限制。设计师利用这项技术来制作成会发光的雕塑及各种产品,使得景观效应更为奇特。

火山石是一种火山岩孔形的天然石材,材料中有几十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无辐射而且具有远红外磁波,是理想的天然绿色、环保节能的材料。这种材料除具备普通石材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孔隙多、质量轻、保温、隔热、耐高温、除臭、吸音、耐酸碱、耐腐蚀、耐气候,抗风化且无污染、无放射性等功能。吸声降噪有利于改善听觉环境;古朴自然避免眩光,有益于改善视觉环境;吸水防滑阻热有益于改善体感环境;独特的“呼吸”功能能够调节空气湿度,改善生态环境。广泛应用各类仿古建筑、欧式建筑、园林建筑的首选石材,深受国内外广大客户的喜爱和欢迎。

景观中应用的新材料有很多,本文只是列举了几种。但新材料无外乎有这么几种:一是在传统材料上的加工和革新,二是改造传统材料属性,合成新材料。三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创造新材料。

3 新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在当今的景观中,大多数设计师都采用新材料和新的施工方法,这些作品令人惊奇,使人享受。本文在此选取了美国景观设计师玛萨?舒瓦茨的作品加以分析,该设计师想象力丰富,她把传统意义上的景观材料用塑料、玻璃甚至是糖果等日常品所代替,不断进行着新景观的尝试和创造,表达当代文化并用现代材料制造的文化产品。笔者以以她在亚特兰大的里约购物中心庭院设计为例,分析一下她如何以新材料带给我们的景观设计。

这个作品是一个长条形的庭院,设计师将它平均分成三段,第一段由草坪带和砾石带间隔铺装的坡地,高12米的钢制网架球体放置在斜坡的下部,作为整体景物的视觉中心。中间这段部分是水池,一座黑白相间的桥漂浮于水面上。第三段部分是屋顶覆盖下的倾斜于水池之上的咖啡平台。在整个庭院中分布放置了许多镀金的青蛙雕塑,这些青蛙有的在水面中,面部都朝向钢制网架球体,好像在表示着什么。这个作品色彩夸张,表达出一种自然、艺术和技术之间的矛盾与反差,在这种关系中,构成一幅和谐的景观。

随着科技与艺术的不断向前发展,景观设计的形式也不断变化,而各种新型材料也将不断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从某种意义上重新定义了景观的概念。我们既不能一味追求新科技新材料而抛弃对传统材料的使用,又不能固守陈规不去接触新材料。景观作品是一种自然的再现或是人文艺术的提炼,它给人带来更多的是心灵的体验和思考。所以,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应以一种追求自然与社会和谐美的态度来创造作品,合理选用身边的材料,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景观。

参考文献

篇9

现代园林景观发端于1925年的巴黎“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20世纪30年代末,由罗斯(J.Rose)、凯利(D.Kiley)、爱克勃(C.Eckbo)等人发起的“哈佛革命”,它强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园林的发展,并使之朝着适合时代精神的方向前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景观设计大师大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使现代园林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深化与扩展,并日趋多元化。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在经历了以观赏性为重的不厌其烦的装饰到纯粹功能主义之后,开始呈现出更为冷静的生态化景观趋势。

在现今城市急剧膨胀和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具有时代意义,正如我国著名景观设计师俞孔坚教授在《走向新景观》一文中所阐述的:“它不仅提高了景观设计在城市中的地位,而且在发展关于生态问题,基础设施和土地利用的思想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

随着园林景观的发展与变革,现代城市景观经历了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对立,再到以华丽、奢侈的语言进行的设计,时至今日,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开始在不断的思考中趋向于自然、简洁的“无为而治”的生态设计。

二、现代园林景观的“无设计”趋向

不难看出,现代园林景观无关中西,无论是强调师法自然,还是高于自然,其设计实质都是强调对“自然”的生态艺术处理。与其说“艺术”设计,不如说是“仿生”的极简主义表达。其审美的意趣不断地趋向于“无设计亦是好设计”的理念。

也就是说,“无设计”是将人的审美观点所产生的设计与改造无限的弱化,凸显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设计,是一种在装饰层面极简的关怀人性的设计。

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引发出各种不同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在沿袭古典园林设计的观赏性的同时,开始从环境心理学、行为学理论等科学的角度进行设计,为现代园林设计进行了重新定位。于是,生态化设计与人性化设计成为了今天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词。这在当代各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作品中屡见不鲜。

由美国景观设计大师彼得•沃克PeterWalker)设计的慕尼黑机场凯宾斯基酒店花园(GardenofKempinskiHotel),将模纹花坛这一传统西方园林要素进行重新组合演绎,创造出一个绿色的、令人愉悦的场地如(图1)。

简单、不修边幅的大块朵树篱,一眼平川似的的草坪,看似随手栽植的植被星星点点,没有精心雕琢的奇花异草,雕廊画柱,喷泉跌水,但一切确是如此措手可及,人们可以轻易的徜徉于任何一片绿浪之中,没有任何阻隔与障碍。在这里,自然与人便是设计的手法与最终结果。

德国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BürgparkHafeninsel,1989年建成,设计)就是一个建在被炸毁的码头之上的“大地艺术”景观,设计师PeterLatz将原有的废墟瓦砾再利用,在公园中构建出港口岛公园的骨架,并于荒草丛生中用碎石瓦砾堆放简单几何图形的干石墙,一切“设计”意在保护景园中的再生植被及野生动物,有如荒野的“无设计”景观中的仅有设计均透露出设计师追求自然恢复的生态平衡观。(图2、3)

日本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枯山水园林一直占有较重要的艺术地位。作为日本的一种园林景观艺术,小巧而精致、枯寂而玄妙、抽象而深邃,用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是其主要特点之一。顾名思义,枯山水即没有水,属于干枯的庭院山水景观,在某些地方,枯山水庭院内甚至没有草木。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山石和白砂为主,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图4、5)。此外,在枯山水景观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值得一提的是,枯山水中极少见任何开花植物,不好于鲜艳的植物色彩,究其原因,在日本这个民族看来,美总是转瞬即逝的,正如樱花,花开花落是最令人伤怀,稍纵即逝的美总是难以琢磨和把握的,容易给人造成一种“短暂易逝的无常感”。如果一切凝固,岂不温暖!可见,枯山水景观艺术是以极其简单的抽象设计语言凝固下了人性的关怀,看似了然无痕的表现技法,却蕴含着无穷的人文生机。

有着园林艺术悠久传统的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的起步则较晚,但发展速度确实惊人,其中景观设计师俞孔坚教授有着突出的贡献。其设计与规划作品无不带领着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趋向。正如他在《回到土地》一书中将“景观”的概念定义为:“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地域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人文过程和人类的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射。”从他所设计的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景观作品中大面积的东北水稻种植景观(图6),到波士顿中国城钢架框中的茅草竹丛(图7),再到秦皇岛汤河公园的“绿荫中的红飘带”(图8),无不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发展极为关注,它唤起了人们对足下乡土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审美。与此同时,他将“没有设计师的设计”归纳为创造现代景观的重要意义之一,这与本文中提及的“无设计”概念异曲同工。

生态主义的浪潮促使我们开始重新审视现代景观设计,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设计与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紧密联系。在景观设计行业较为发达的一些国家,生态主义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内在的和本质的考虑。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倡导人文关怀和保护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等思想贯穿于现代景观设计的整个过程。在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占据设计的首要位置。生态学的引入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极其重大的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现代景观所呈现的形象。[2]以最简练的设计措施达到对环境的改造和保护维持,近乎白话的寻常景观却表达出最具美感和生态价值的人文景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从景观设计的视觉观赏上,大多数的景观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绿色,但必须纠正的是,“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须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形成和保持的景观效果,无法称之为生态意义上的“绿色”。冗繁的设计程序、复杂的设计语言,易使设计师沉浸于创造奇特景观以求一鸣惊人的设计追求中无法自拔,而无法将设计真正从普通人的角度体现人文关怀。所谓“生态设计”应是多运用乡土的植物,尊重场地上的自然再生植被,遵循自然的演变和更新的规律去将生态思想在景观设计中做出一些视觉化的表达。#p#分页标题#e#

结语

综观以上景观作品,我们不难体会到设计师无限弱化设计与改造,不断关注生态自然与人文关怀的“无设计”已经成为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发展趋向,其主要特征与表现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重视环境中人的存在。将人文关怀渗入生态化的设计语言中,甚至作为现代景观设计的初衷来把握设计的过程与结果。

篇10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整体化设计;植物配置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residential raised higher and higher demands; such as the greening of the landscape, the water landscape. Hom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more and more concern and atten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the new term came into being, "people-oriented" into the ecology "" focus on the dynamic effects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landscape functions Design liv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design concept should be timely.

Keywords: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design; overall design; plant configur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5-0020-02

1 住宅小区绿化设计

1.1 绿化生态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剧与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居民对小区的环境质量日趋重视。在这种形势下,景观设计师更应充分认识到: 21 世纪的城市人居环境必须在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中求得平衡,是“质”与“量”的结合。作为住宅小区,绿化景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住宅区中,绿化犹如呼吸系统,能起到空气净化和屏蔽作用。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已成为提高住宅小区环境质量,创造健康小区必不可少的有机要素。合理的住宅小区绿化设计,是将建筑、绿化与小区居民的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形成居民能溶入其间,有机运行的居住环境生态机制,实现“人与自然共存”。而目前很多的住宅小区却存在着设计师在进行栽植配置时,一提笔便是色带拼花,处处是剪切出的树篱、灌木球;要不就是空荡荡的草坪与大片的铺装连在一起,这样的设计不仅营造不出舒适的景观效果;反而看上去零零散散,不中不洋,单调乏味。住宅小区中的植物配置应该提倡尽量保持原有树种,合理地利用本土树种;而不要一味地追求使用其他地域的引进树种。长期以来,因为欧美的景观环境设计非常注重植物空间的营造,使得我们国内的景观设计师在外来设计的影响之下形成了只要使用了欧美设计师常用的热带或亚热带植物就是现代景观绿化系统设计的观念;却不知任何设计都要尊重当地的自然条件,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来,很多有良知的设计师提出反对“大树进城”的原因。1.2 景观形象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到:“一个高度可意象的城市,应该看起来适宜、独特而不寻常,应该能够吸引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和参与”。可意象性的城市面貌无疑表现在城市的景观形象系统中。作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之一,住宅小区的景观系统也同样需要具备可意象性。何谓景观形象系统,它涵盖以下三个方面:朴实的自然观,即以软质景观为主,硬质景观为辅;利用步道将景观进行合理而自然的串联,避免居住环境在景观设计上一味追求张扬、气派的硬质景观和廉价做作的“艺术”气氛。隐形的广场处理更能将其他的环境因素(地形、水体、植物等)有机地组织在景观空间中,使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之怡然,设计无痕。二是艺术导向性,通过对建筑风格和小区地形的把握,使设计后的景观效果风格和小区建筑融为一体;在材料、色彩和景观细部的处理上能达到综合的视觉效果。三是集中和分散的设计手法相结合的布局方式进行景观设计,使住宅小区整体形象鲜明但又不失个性。

2.庭院景观设计

2.1游赏型庭园景观设计 游赏型庭园供人流连漫步,是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的统一体因此在景观设计时,应当强调景观的趣味性和步移景异的特征;远近层次分明,同时考虑有足够的休闲设施;以亭台廊榭点缀,相互借景。

规则式采用集合图形的布置方式,有明显的轴线、园中的道路、广场硬地、绿化和景观小品组成对称有规律的几和图案,具有整体庄重的效果;但不够活泼自然。

自由式以模仿自然为主,形式灵活,可结合自然条件;如水流,坡地等进行布置。道路采用曲折流畅的弧线造型并结合地势起伏,植物栽植避免人工修剪,以原有自然形态体现植物群落茂盛的效果。

混合式规则式与自由式结合。可根据地形或功能的特点灵活布局,在整体上产生韵律感和节奏感。

2.2私家庭院景观设计

私家庭院一般位于住宅底层,领域界限明显,私人归属性强。在现代居住小区中,由于居住建筑形态包含了独立式、低层联排式、多层、小高层和高层等多种类型,因此私家庭园的范畴可以包括独立式住宅花园,宅前私人绿地等。

2.3独立式住宅花园

根据住户喜好在园内规划出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在增加景观随意性和灵活性的同时也要与周边大环境协调。花园布置以草地为主,利用乔灌木种植围和造景;适当设置一些景观小品,如花架、山石等,植物宜以自然生长形态为主。

2.4宅前私人绿地

以草坪为主,兼植小树木,花卉及爬藤植物,形成开放的绿化空间。

3.广场景观设计

广场的形成是由周边环境限定的,景观的主题是周边建筑和设施,广场的功能在于满足人车流集散、社会交往、不同类型人群活动等需求。广场景观设计是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从功能出发划分多个广场群,尽量将大广场化整为零,分散布置于绿色组团之间;为居民提供方便和舒适的小空间。广场不宜过多,追求场地本身形式的完整性,应多采用一些不规则且小巧灵活的构图方式,特别是广场的外延应当将其他环境因素有机的组合,使广场以“虚隐”的方式存在于小区的建筑与环境中。设计时不仅要注意广场的尺度与西部的处理,铺地的材质与色彩的变化,同时最重要的是要体现人气与舒适性;不能过于追求视觉形象与文化符号的陈列。广场设计中应当巧妙的运用林荫,起到加强构图形式美,烘托主题;增加亲切感的作用。

结束语

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现代居住区景观考虑最多的是人性化空间,以“人”为本,经常见到大家提,但真正运用到实际当中很少。现代居住区景观应多注重尺度“宜人、亲人”,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所以我们的设计应符合人的行为方式。社会的发展和形式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这门学问。运用生态小区的观点满足居住区的功能要求,创造风景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这是我们应该不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