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自然灾害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7-28 17:50: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前自然灾害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前自然灾害的特点

篇1

关键词:自然灾害;救助;财政投入体制

中图分类号:F810.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20-02

自然灾害是指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7年印发的《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中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15年来,中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800万,直接经济损失近2 000亿元。自然灾害救助的公共性、公益性特点以及中国现阶段自然灾害严重的现状, 使财政公共支出的基础性地位显得更加迫切。在自然灾害救助方面, 特别是突发性特大灾害发生后,只有国家才能组织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救助。尤其在依靠群众、集体的力量, 通过生产自救,仍无法解决困难时,国家要给予必要的救助和扶持,这是国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保障作用的具体体现。本文就当前中国自然灾害救助的公共支出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公共支出的政策进行分析。

一、中国自然灾害救助财政投入现状

目前, 中国财政支出对自然灾害的救助有抚恤和福利支出中的救灾支出进行专项资金救助, 也通过抚恤支出、农业支出、科技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以及政策性补贴支出的一部分进行救助, 另外在遇到紧急特殊的自然灾害时, 还可以通过中央和地方专项储备基金进行补助。这些救助共同构成了中国财政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

1.优抚和社会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优抚和社会福利支出的对象是社会中的弱势和特殊群体。近年来财政用于优抚和社会福利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长速度且稳定在2%左右。但是与中国现阶段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国外相关国家相比, 比重仍然较低。由于优抚和社会福利支出是由抚恤支出、离退休费、社会救济福利费和救灾支出四部分组成, 从这个方面来讲: 还不能对救灾支出的总体情况有一个比较肯定的认识。

2.财政的救灾支出增长速度与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从总体上看, 救灾支出在总量上呈现的是一个上升的趋势, 但总量和增长速度却极不稳定, 且有些年份呈现负增长。1991 年中国救灾支出为22.51 亿, 到了2005 年已经达到62.97亿, 但是同时救灾支出的增长速度在有些年份却呈现负增长。笔者认为, 救灾支出的多与少与当年的灾害严重程度有直接的关系, 但也反映出救灾支出的不稳定性。

3.国家救灾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比重。即使加大了救灾支出的投入总量, 但对于直接的经济损失而言, 国家在有限财力情况下所能解决的仅仅是“临时性”和“紧急性”的特殊救助, 受灾单位和个人承担了主要损失, 也说明中国的灾害管理在相当程度上还处于低水平的自发状态。国家救灾占损失比重基本维持在2%~3%左右, 对损失的弥补只能是“杯水车薪”。但还是保持着较高的死亡率。另外中国的现代农业体系尚未建立, 仍然“靠天吃饭”, 因而农业灾情严重也是中国自然灾害的一大特点, 这更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二、当前中国自然灾害救助财政投入体制存在的问题

1.各级政府财政投入责任不明确。自然灾害救助涉及的利益主体比较多,在不同的利益渠道下利益主体会做出不同的行为。作为中央政府,试图让地方政府在自然灾害的预警、防治中加大投入,以建立健全完善的预防机制,来减少自然灾害发生后中央财政专项救助的数额;而地方政府却往往将财政支出用于经济建设、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造成的结果就是当遇到重大自然灾害的时候需要中央财政拨出更多的资金来进行救助。这样的尴尬局面直接导致了自然灾害救助的不足和不及时。

2.财政资金投入不规范。中国在用于自然灾害救助的财政支出的资金有很严重的不规范性。用与灾害预防方面的资金远远低于救助灾害方面的资金。如果政府能够调整资金投入比例,增大自然灾害预防方面的资金投入,不仅可以减少灾害救助方面的资金投入,而且能够减少资金总量的投入。从而达到用最少的钱取得最好的效果这样的目的。因为有准备比没准备好,不充分的准备比不上充分的准备。对于自然灾害的防治,有效的预防是减少灾害的有利方法。目前,中国还没有自然灾害预防的专项支出,即使有也是临时性的,轻预防重救助的财政指出问题比较严重。

3.二元的财政供给模式导致城乡间差距明显。中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财政政策,城市地区的各项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更多的把资金投入到了自然灾害的预防上;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由于各项基础设施落后,财政用于自然灾害的救助支出主要用在救济上,而对预警和防治的投入相对比较少。这就造成了在遭受同样的自然灾害条件下,农村地区的受害情况往往比城市地区的受害情况要严重得多。灾后的重建工作也要大大地难于城市地区。

4.针对突发事件的组织体制不完善。目前中国在突发事件应对组织体制领域过于分散,制度化水平低。各级政府下属的专门应急办公室只是一种协调性机构,还不能真正具有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各种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在诸如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还存在以部门职能为中心的部门主义倾向,缺少单一的应急指挥组织管理系统。

三、完善自然灾害救助财政投入体制的政策建议

1.建立灾害救助专项资金项目,明确界定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对灾害救助专项资金的管理权限,建立与财政收入体系相适应的灾害救助专项资金管理模式。长期以来中国中央和地方财政都没有安排防灾救灾专项资金,防灾救灾资金主要依靠国家拨款、动用政府行政首长预备资金和社会募捐资金办法来解决。这种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着明显弊端,客观上加大了资金筹措和调度的难度,行政效率低,不利于防灾救灾工作的正常进行。要提高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救助能力,各级政府就必须统筹安排财政支出,设立防灾救灾专项资金,确保在自然灾害降临时有足额资金应急调配,保证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全国性的或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应该坚持以中央财政支出为主、地方财政支出为辅的支出结构,而对于局部性的、地方性的自然灾害应该坚持以地方财政为主、中央财政为辅的支出结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应当共同承担起自然灾害预防支出的责任。

2.增加对灾害预防的财政投入,加强财政支出资金分配的科学合理性。

我认为应将财政对自然灾害投入分为预防支出和救助支出,将其纳入日常性专项财政支出项目进行规范管理,以保证自然灾害的防治和救助工作能够及时、有效的开展。资金在预防方面的支出应该增加,有效的预防强于灾后的救助。同时,加强农村地区的自然灾害预防措施,以减少受灾损失。此外,建议设立专项基金,加强对自然灾害预防和救助的研究。加强对现代条件下自然灾害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加强预警预报。

此次冰冻雨雪灾害之所以造成如此重大的损失,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预警,缺乏灾害救助经验,极大地影响了救助效果。因此,在这一方面多学习发达国家如定期进行灾害演习等的灾害预防模式,会收到很大的效果。

3.扩大灾害预防与救助资金的来源范围,协调城乡投入差距,加强资金筹集与划拨的灵活性。在扩大资金来源这方面,可以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从此次冰冻雨雪来看,自灾情发生后,财政、金融对抗灾救灾给予很大支持。国家开发银行短时间内就向受灾地区提供了17亿元以上的应急贷款,工行、建行等五大行也快速发放抗灾贷款100多亿元,保险公司也积极予以理赔兑付。

而在资金投入均衡性方面,财政应更多地支持如西部、农村等灾害预防和救助的公共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的地区。因此增加的资金则要充分发挥银行贷款、投资、证券市场等多种金融形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尤其是开行,一直主要从事基础设施中长期融资,在实践中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大型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和风险防范机制。要进一步发挥开行在基础设施中长期融资领域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力度,以能够保证自然灾害发生后避免造成巨大损失。

4.对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行制度化管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同时加强资金监督管理,防止救灾资金遭灾。中国对于自然灾害救助方面的制度框架基本建成,还需要细化,把法律规定变成日常制度,该储备的储备,该演习的演习,要使应急工作常规化,要让政府和公众坦然应对突发事件。我们应该不断完善现有一切关于自然灾害救助方面的法规并不断提升立法层次,在此基础上指定相关法规,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地位以及在预警、防治、救助的投入和分工。将自然灾害救助的国家支出纳入到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上来。

而在近年来,中国救灾资金数额大规模提高。巨额的救灾资金可以说就是灾民们的救命钱。如果不加强对这笔钱的监管,导致资金被黑,那对于灾民们来说将会是雪上加霜。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创新监督方式建立合理健全的监督体系。以提高救灾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冀萌新,张文生.中国自然灾害转移、安置的财政补助机制[J].自然灾害学报,2006,(6).

篇2

关键词:粮食产量;自然灾害;灰色关联度;稻谷;玉米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017-3

1 相关研究回顾

中国是农业大国,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之一,粮食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极大,粮食安全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也就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较一致的共识。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升高、自然灾害发生的范围扩大、灾害强度加大、灾害发生周期缩短、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何静,1997;王国敏等,2007);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巨大(尹成杰,2009;龙方等,2010);自然灾害与粮食生产关联度呈现周期变化(龙方等,2011);干旱和洪涝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最大(王春乙等,2007;佟远明,2006;王道龙等,2006);极端气象灾害、农业生物灾害影响加剧(黄国勤等,2005;李帅,2010)。同时有学者对自然灾害对居民粮食消费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张颖华,2010)。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包括恢复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张营等,2007)、减灾和农业风险管理意识(孔圆圆等,2007;徐雪高等,2010);完善灾害防御体现(王桂荣等,2007;矫梅燕,2010);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马九杰等,2005;何燕等,2010);提升灾害研究、预测水平(黄国勤等,2005;颜晓飞等,2009)等等。

目前学者们有关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值得肯定和借鉴的成果,但是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从宏观研究对提升抗灾水平、保证粮食产量稳定作用有限。因此,本文在于通过研究自然灾害对贵州粮食生产的影响,提出对策建议提升贵州粮食生产能力,保证粮食产量稳定。

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 数据来源

本文涉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9~2011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和《改革开放三十年农业统计资料汇编》。其中,1978~2007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稻谷播种面积、稻谷产量、小麦播种面积、小麦产量、玉米播种面积、玉米产量、水灾受灾面积、旱灾受灾面积、风雹灾受灾面积和霜冻灾受灾面积数据源于《改革开放三十年农业统计资料汇编》,2008~2010年对应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2.2 数据处理

在中国发生的多种灾害中以自然灾害(包括干旱、洪涝、干热风、霜冻、台风、雹灾、尘暴、寒潮等)对农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统计年鉴中统计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雹灾和霜冻灾,根据贵州粮食生产结构和农作物生长特点本文以水灾、旱灾、风雹灾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在统计年鉴中没有单独的粮食作物受灾资料,因而本文假定粮食作物受灾状况等同于农作物受灾状况。相关指标计算方法为:

(1)、(2)式中,N表示单产,单位千克/公顷;TN表示产量;S表示播种面积;P表示受灾率; 表示受灾面积;TS表示农作物播种面积。

3 播种面积和单产对粮食产量变化的影响

3.1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贵州粮食生产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643.5万吨上升到2009年的1168.3万吨,增幅81.55%。贵州省的粮食生产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90年低增长时期,粮食由643.5万吨增长到721.0万吨,增幅12.04%;第二个阶段1991~2000年快速增长时期,粮食由885.5万吨增长到1161.3万吨,增幅80.47%;第三个阶段2001~2009年低增长时期,粮食由1100万吨增长到1168.3万吨,增幅6.18%。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有各自特点,其中稻谷所占比重由52.0%降至38.8%,小麦所占比重一直低于16.0%且在1993年以来有下降趋势,玉米所占比重由27.0%增至34.7%。由此可见,研究贵州粮食生产必须要研究稻谷和玉米的生产。

3.2 播种面积和单产对贵州粮食产量变化的影响

粮食产量主要是由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决定的,即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的变化影响粮食产量的变化。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对粮食产量变化的影响分别有多大,需进行计算和分析。

粮食产量(TNt)的年际变化(TNt),可分解为单产(Nt)变化影响( ,其中 为单产的年际变化量, 为前一年播种面积)和播种面积( )变化影响( ,其中, 为播种面积的年际变化量, 为当年单产)两个部分,即:

(3) ; 表示年份。

用(4)—(6)公式分别表示单产、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4)—(6)式中, 表示单产、播种面积对稻谷总产量的总影响程度, 表示单产影响所占比例, 表示面积影响所占比例。

表1 稻谷、玉米单产和播种面积对贵州稻谷、玉米产量的影响(%)

利用上述方法对贵州1978~2009年稻谷、玉米生产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表1。由表1可知:①总体而言,单产变化是影响总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稻谷单产贡献约为82.97%,面积贡献约为17.03%;玉米单产贡献约为75.96%,面积贡献约为24.04%。②总产量减产、增产年份单产贡献都在70%以上。这表明,在粮食产量变动中单产的提高起了主导作用。

4 稻谷、玉米单产与自然灾害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4.1 自然灾害影响粮食产量的提取及处理

物质投入、科技进步、财政支农、农业基础建设及农田治理和自然灾害是影响粮食单产的主要因素。根据发挥影响的时间长短可以把主要因素分成两类:一类是长期发挥影响作用的因素,有农机投入、科技进步、财政支农、农业基础建设和农田治理;一类是短期发挥影响作用的因素主要是自然灾害。鉴于此,本文把粮食单产分为长期趋势单产和短期波动产量。

(7)式中 是实际单产; 是长期趋势单产,反映物质投入、科技进步、财政支农、农业基础建设和农田治理对粮食生产影响产量; 是短期波动产量,反映自然灾害影响单产偏离长期趋势的产量,即自然灾害影响下的产量。目前,测定产出长期趋势的方法很多。本文中选择HP滤波法。

表2 贵州1978~2010年自然灾害影响下的稻谷、玉米产量

注: 表示稻谷短期波动产量, 表示玉米短期波动产量,单位:吨/公顷

利用Eviews软件得到代表稻谷、玉米长期趋势单产的HP值并计算出自然灾害影响下的产量(见表2)。

4.2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自然灾害受灾情况分析

根据公式(2)对贵州1978~2010年农业生产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旱灾受灾率( )、水灾受灾率( )、风雹灾受灾率( )及霜冻灾受灾率( )。

由于自然灾害受灾率与自然灾害影响下的产量之间呈现反向相关关系,而灰色关联分析是分析变量间一致性,为研究的方便,故令 ,得到未受旱灾率( )、未受水灾率( )、未受风雹灾率( )及未受霜冻灾率( ),见表3。

4.3 稻谷、玉米单产与自然灾害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上文计算得到的贵州1978~2010年自然灾害影响下的稻谷、玉米产量以及各种自然灾害未受灾率等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结果,如表4、表5所示。

注: 表示未受旱灾率与自然灾害影响到的玉米单产的关联度;( 表示未受水灾率与自然灾害影响到的玉米单产的关联度; 表示未受风雹灾率与自然灾害影响到的玉米单产的关联度; 表示未受霜冻灾率与自然灾害影响到的玉米单产的关联度。

根据表4、表5可知,①四种自然灾害未受灾率对稻谷单产的影响强于对玉米单产的影响。其中,四种自然灾害未受灾率与稻谷单产的关联度在0.7760~0.7792,与玉米单产的关联度在0.6125~0.6191。有两个原因:一是稻谷和玉米的抗逆性不同;二是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与稻谷、玉米的生长时间不同;②四种自然灾害未受灾率与稻谷、玉米单产的关联序差别较大。其中,未受旱灾率对稻谷单产的影响最强,以此为未受水灾率、未受风雹灾率和未受霜冻灾率;未受水灾率对玉米单产的影响最强,以此为未受霜冻灾率、未受风雹灾率和未受旱灾率。因为稻谷是喜水作物,抗旱能力差,故旱灾发生对稻谷单产影响较大;玉米是喜温怕湿作物,抗涝能力差,故水灾发生对玉米单产影响较大。同时说明一方面该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的抗旱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另一方面基础农田治理有待加强。

综上可知,①稻谷和玉米的抗逆性强弱的不同;②农田水利设施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大;③农田基础设施存在不足和不合理的问题;④农田治理有待加强。

5 对策建议

5.1 加强对粮食作物研究,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

一方面加强粮食作物育种研究,提高粮食作物的抗逆性;另一方面加强粮食作物栽培研究,推广科学栽培管理以增强粮食作物的抗逆性。

5.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一是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少的地区加强建设;二是在农业基础设施管理不到位的地区加强管理;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农业基础设施使用效率。

5.3 加强农田治理

一是发展农田防风固沙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二是平整农田,避免旱时不便灌溉,涝时不便排水;三是推广深耕改土,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

另外,考虑到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等特征,要减轻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一是要提高农业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二是健全农业自然灾害服务体系,三是加大救灾补损力度,提升战胜自然灾害能力。

总之,应对自然灾害就要积极搞好防灾、抗灾、减灾准备工作,努力做到未受灾地区多增产,轻灾地区不减产,重灾地区少减产,努力保证粮食产量稳定。

参考文献

[1] 何静.对农业自然灾害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问题,1997

(6):37-40.

[2] 王国敏,郑晔.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 李茂松,李章成,王道龙,杨修,钟秀丽,李正,李育慧.50年

来我国自然灾害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05,

142:55-60.

[4] 尹成杰.粮安天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5] 龙方,杨重玉,彭澧丽.粮食生产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9):97-104.

[6] 龙方,杨重玉,彭澧丽.自然灾害对中国粮食产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5):33-44.

[7] 王春乙,娄秀荣,王建林.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07(16):37-43.

[8] 佟远明.当前我国稻米市场特点及趋势分析[J].农业展望.2007年第6期.

[9] 王道龙,钟秀丽,李茂松,杨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气象灾害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与减灾对策[J].灾害学.2006年第7期.

[10] 黄国勤,钱海燕.江西省近年来的农业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对策[J].灾害学,2005,02(2):61-65.

[11] 刘年喜.农作物生物灾害的形势与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07,6:41-43.

[12] 杨正周.极端气候对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及保障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329-330.

[13] 李帅.浅析极端天气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和对策[J].决策观察,2010(8):33.

[14] 张颖华.论自然灾害对居民粮食消费安全的影响[J].消费经济,2010(3):2-84.

[15] 张营,徐刚.陕西省农业自然灾害与减灾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50-1451,1454.

[16] 孔圆圆,徐刚.重庆市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412-3413.

[17] 张平,索志林,唐立兵.刍议农业自然灾害对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8(3).

[18] 徐雪高,沈杰.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现状、成因及应对机制[J].天府新论.2010(1)

[19] 王桂荣,李志宏,王慧军,贾建明,范凤翠,石玉芳,李敏.河北省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7,2(3).

[20] 矫梅燕.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J].求是.2010(6).

篇3

关键词:能源; 灾害事故; 对策

一、 煤炭的地位和煤炭生产的基本特点

(1)煤炭工业是资源性行业,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煤炭企业的寿命取决于其拥有的资源量,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受其资源条件的制约。由于资源条件差别很大,煤矿发展不平衡性在行业中十分突出。

(2)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以能源为主的产业结构不会改变,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产业,它支撑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3)我国的煤矿种类多、分布广,在我国所有省、市、自治区,1264个县均有分布。

(4)煤炭工业是高危险行业。我国煤矿以井工矿为主,煤矿的生产系统在地下数百米,甚至上千米,且呈管网式布置,半封闭式结构,瓦斯、煤尘等多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致灾因子共存于同一环境,使煤矿容易发生多种灾害事故。煤矿作业场所又处于移动和变化之中,不断有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生产条件和灾害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增大。因此,在各工业部门中,煤矿的事故发生率高,伤亡最为严重。

二、煤矿的主要灾害及灾害事故现状

2.1 煤矿的主要灾害

(1)我国煤矿均为有瓦斯涌出的矿井,全国煤矿的年瓦斯涌出量在100亿m3以上。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国有重点煤矿中,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数量占49.8%,煤炭产量占42%。煤与瓦斯突出是我国煤矿灾害中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所以,我国是世界上煤与瓦斯突出很严重的国家。

(2)我国煤炭资源的埋藏条件复杂。大中型煤矿中,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于复杂或较复杂的煤矿占33.09%。开采深度也大,2005年,平均开采深度约为430~450m,而且每年平均增加10~20m。这种复杂的煤田地质条件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事故隐患。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我国煤矿的主要灾害有瓦斯、水灾、火灾、尘害、热害、煤岩动力灾害等。

(3)我国绝大多数煤矿的煤尘具有爆炸性。国有重点煤矿中,87.37%的煤矿存在煤尘爆炸危险,而且60%左右的矿井的煤尘爆炸性强烈。1960年,山西省大同老白洞煤矿发生的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684人,矿井被毁。2005年,黑龙江省七台河东风煤矿的“11·27”矿难,死亡171人,也是煤尘爆炸所致。

(4)从我国煤矿主要灾害的变化态势可以看出,随着开采强度加大、开采深度逐年延伸,煤矿的开采条件呈现出逐渐恶化之势,自然灾害的威胁也呈加剧之势,对灾害和隐患的治理难度在加大,对需要的防灾技术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我国大中型煤矿中,煤炭自然发火严重或较严重的占72.86%。国有重点煤矿中,具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占51.3%。具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分布范围较广,几乎所有产煤区都存在,尤其是重点产煤区更为严重。我国煤矿发生的火灾大多为自燃火灾。

2.2 我国煤矿灾害事故现状

(1)我国煤矿各类自然灾害类事故,如瓦斯、火、水、煤岩动力灾害,生产性不安全因素导致的事故,如机械伤害、人员触电、提升运输事故等均有发生。

(2)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以及对自然灾害的控制能力不足,导致我国煤矿事故频频发生。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在我国工矿商贸企业中最为严峻。煤矿灾害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约分别占全国工矿企业总数的30%和40%,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灾害事故占全国工矿企业的80%。

(3)结合我国煤矿安全历史资料分析,可以发现,煤矿的灾害事故呈现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在20世纪,无论在事故起数,还是在死亡人数上,瓦斯事故逐年上升。瓦斯事故的百万吨死亡率由1981年的0.995,上升到2000年的3.135,反映出瓦斯威胁逐年加大。进入21世纪,在政府提出贯彻执行治理瓦斯的“十二字”方针后,瓦斯事故逐年下降,说明技术方针的重要性、贯彻这一方针的重要性以及贯彻这一方针的巨大作用。

三、灾害事故的原因分析

3.1 灾害防治能力不足,煤矿防灾系统不健全

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灾害危险与灾害防治能力必须实现动态平衡。在灾害危险程度增大的情况下未能及时调整灾害防治措施,提高防灾治灾能力,就容易发生灾害事故。2003年专家会诊结果表明,我国煤矿的防治系统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对灾害的防治能力。2004年,近18%的国有煤矿存在超通风能力生产。

3.2 煤矿自然条件差,伴生灾害多,容易造成严重灾害事故

我国煤矿以井工矿为主,井下巷道呈管网式的空间布置和多种致灾因素共存在同一环境,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发生各种致灾因素作用的耦合,形成继发性的灾难,波及邻近区域甚至全矿井。这种机构性特点也是煤矿灾害事故严重度高、特大事故多的原因之一。

3.3 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欠账巨大

煤矿灾害治理需要技术与装备,技术难题需要科技攻关,这些都要有可靠的资金保障。煤矿经济一直处于低位运行,效率不高,亏损面宽,加上社会负担重,造成煤矿的安全投入不足,近几年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下,煤矿效益有所提升,在国家的支持下,治理瓦斯等灾害的专项费提取比例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煤矿企业深层次的问题未解决,提取的费用仅能维持当前安全生产的需要。

3.4煤矿职工素质不高,技术人员匮乏,职工的安全意识亟待强化

煤矿职工队伍庞大,素质偏低,且流动性大,不能满足高危行业对人员素质的要求。煤矿灾害防治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一切技术措施和管理必须依靠人来实现。但是,当前不但职工文化程度、整体素质不能满足灾害事故的防治,技术人员也严重不足。初步统计,国有重点煤矿一线主体专业技术人员缺口约7万人,96%的煤矿缺机电专业人才,88%的煤矿缺采矿专业人才。

3.5安全管理水平低,制约机制和责任体系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

我国煤矿发生的灾害事故大多为责任事故,反映出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低下。现场管理混乱,很多安全技术措施在现场没有落到实处,现场检查发现的隐患未得到及时整改,导致事故不能有效控制。煤矿内部规范有序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尚未健全。有些煤矿的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体系的建立不适合灾难治理的要求,不能保证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

安全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2]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人事司.全国煤矿特大事故案例选编

[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篇4

关键词:巨灾;可保性;巨灾保险;政府主导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4-0005-06

一、自然灾害给经济社会造成重大伤害

中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加剧以及中国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中国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风险仍在积累。2010年中国的西南5省的旱灾导致5 000多万人受灾,当地居民面临饮用水断绝的威胁;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达8 451亿元。近年来,中国各地频发的自然灾害给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到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自然巨灾主要有地震、洪水和台风等,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2009年全球发生了133起自然巨灾,灾害主要是台风和地震。2009年自然巨灾和人为灾难在全球造成62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近9 000人因自然灾害死亡或失踪,其中保险公司遭受的自然灾害保险损失额约为220亿美元。从图1中可以看出,自1970年以来全球自然巨灾发生的数目有着不断增长的趋势,全球正在进入一个灾难频发期。

另外,根据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的统计,自1900年以来全球十大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灾害中,中国就占有四起(见表1);而自1980年以来中国频发的洪水灾害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见表2)。

中国自然灾害的多样性、频发性和危害性已经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赵玉光(2000)论述了防灾减灾建设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具体的防灾减灾措施。谢家智(2004)比较了国家灾害补偿机制、市场风险转移机制和分摊机制,以及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混合机制及特点,认为中国应该建立政府诱导型的自然灾害补偿机制。史培军等(2006)根据当前各国及地区对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行政管理模式,以及区域自然灾害系统复杂性和链性的特征,提出建设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刘荣茂、邱敏(2007)分析了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特点,提出了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来应对自然灾害风险。郑伟(2008)讨论保险在地震等巨灾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分析中国地震保险的历史和现状,并在国际地震保险典型模式比较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地震保险制度构建的框架规划。王权典(2003)从立法角度强调法制建设在中国灾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孙祁祥等(2004)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巨灾保险体制,着重强调了大力培育再保险市场,从而加强中国的巨灾风险管理。杨宝华(2005)认为传统的商业保险承保巨灾能力不足,再保险市场也无力为巨灾提供充分保障,因而在中国发行巨灾债券,将巨灾风险向资本市场分散势在必行。转移自然巨灾风险,分担自然灾害给社会经济带来的损失,需要尽快健全自然灾害风险分担机制。尽管中国政府一贯十分重视对自然灾害的救助,并颁布实施了《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但是由于中国还没有建立起应对自然灾害的保险制度,保险业在自然灾害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明确,影响了保险在自然灾害管理中“减震器”作用的发挥。巨灾保险作为一种有效转移自然灾害风险的市场手段,对于缓解巨灾带来的经济损失、稳定社会经济应当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自然灾害风险的可保性及政府介入

(一)自然灾害风险的可保性

在商业保险市场上,一般来说可保风险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存在众多独立同分布的风险单位,保费应该经济可行,损失应该是偶然的,损失的时间、金额和类型应该容易确定。但对于自然巨灾风险来说,它显然并不符合可保风险的原则。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一般是通过将统计上相互独立的风险单位汇聚成一个大集合来分散风险。但对自然灾害来说,风险单位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关的,这与保险分散风险基础理论“大数定律”相矛盾,集合中的所有风险单位就都有可能因为一项自然巨灾而遭受损失,所以风险单位之间进行风险分散的效果就会大大削弱。同时,巨灾风险可以在短时间内猛烈地冲击保险公司和保险市场,会引发连锁理赔反应,这也与保险业务普遍具有的长期性特点相矛盾。因此,自然巨灾的发生可以轻易打破保险公司的常规经营,导致保险公司发生巨大损失,甚至破产。另外,由于自然灾害发生具有局部性特点,面临某种自然灾害时,各地区的脆弱性不同,可以分为高风险区域和低风险区域。由于易受灾地区面临潜在的自然灾害风险更容易发生灾害造成损失,所以处于易受灾区域以外其他地区的公众就不愿意与处于高风险区域的公众共同分担损失。因而,对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巨灾风险,一般保险公司都不愿意进行承保。

由于信息不对称,自然灾害的可保性还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如果投保人投保后能够通过采取某种行为来增加其预期赔款,就容易产生道德风险问题。保险人通常会在保险合同中规定免赔额与共保等条款,来规避道德风险。但由于监督成本很高,保险人就会制定相当高的免赔额或高额的保险费,这样又会降低公众投保的意愿。风险厌恶者通过巨灾保险把不确定的损失可能转嫁给保险公司而实现期望效用的增加。但是,由于自然巨灾保险的赔付率非常低,如果保单价格超过风险保费与损失的期望值之和,理性的风险厌恶者就不会购买保险。在需求方面,中国的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域中,除了企业之外,生活着大量中低收入者,收入的微薄、对政府救助的依赖以及参保意识薄弱,使得他们对巨灾保险的购买需求十分有限。

(二)政府的角色定位

一般来说,自然灾害风险属于基本风险,以及巨灾保险供求两亏的局面,需要政府的介入,进一步凸显了国家和政府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自然巨灾保险的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必然要求政府来主导以及相关部门的合作,例如数据共享、相关立法等,否则单凭保险业自身的力量,难以推进其发展。但是,政府介入的原则应该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社会福利是指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保险人)剩余之和。由于巨灾保险的准公共产品性质会造成市场失灵,仅靠市场手段是行不通的,会引起整体社会福利的减少,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才能解决。减轻风险需要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共同发挥作用。

图2显示了保险市场中自然巨灾保险初始的供需均衡状况,此时投保人由于受支付能力的约束和对政府救助的依赖,对巨灾保险的需求较低。保险人也因为保险成本较高和缺乏政府政策支持,对巨灾保险的供给也较少。此时巨灾保险的供给曲线S1和需求曲线D1相交于点M,社会福利为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OPM。当政府介入自然灾害保险市场之后(如图3),自然巨灾保险供给曲线由于受政府给予保险公司减免税赋等政策扶持影响,从S1移到S2;需求曲线也由于政府给予的保费补贴等措施而从D1移到D2。这时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点N,社会的总福利也增加至OPN。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然巨灾保险市场的干预有利于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从而也说明了政府的干预是有效率的。

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需要一套科学精确的风险地图,这同样需要政府组织各个部门和保险公司紧密合作进行绘制。另外区域之间自然灾害风险的潜在不一致性也是需要政府介入巨灾保险市场的重要原因。虽然巨灾保险具有很强的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是强调市场发挥作用,但是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推动巨灾风险分散转移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外开展巨灾保险的经验显示,巨灾保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即使像美国这样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对地震、水灾、风灾这样的保险也由政府来做,政府通过强制保险、补贴费率等措施鼓励居民购买巨灾保险。因而,中国在当前国情下应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主体运行的巨灾保险机制,政府给予保险公司适度的政策性补贴和政策支持,同时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巨灾风险管理机构,帮助保险公司和各政府部门间进行沟通协调。

三、中国巨灾保险市场的培育发展

(一)推进巨灾保险的险种引进与创新

由于受到经营管理、产品技术开发设计以及偿付能力限制等因素制约,中国巨灾保险呈现出产品少、保障面窄、保障程度低、发展尚不充分等特点。中国保险公司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外成功的经验。从单个险种的引进,到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应用,从实践中积累经验,从而逐步推动中国巨灾保险险种的发展。以农业保险为例,农业保险是一个与巨灾风险联系紧密的险种,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暴雨、雪灾、干旱等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很大的。中国目前实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对农户风险防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传统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监管困难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二是核灾定损带来的较高经营管理成本问题;另外还有农业巨灾风险分散和费率厘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中国应借鉴当前国际社会上出现的创新性风险管理工具,大力推行天气指数保险。

天气指数保险是一种将传统保险权益和金融期权加以组合的新型保险产品,它是指把一个或几个气候条件(例如降雨量、气温等)对农作物的损害程度指数化,在保险合同规定的区域农作物生产阶段中,当实际气候条件达到一定水平时,保险合同将被激活,保险人将根据实际天气指数对被保险人给予相应的赔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顺利发展需要政府进行高额的补贴,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财政支付能力有限。天气指数保险则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农业保险的弊端,能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利于控制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降低了查勘定损的成本;有利于农业保险费率的科学厘定;有利于保险产品标准化、证券化,易于再保险等优点。尽管天气指数保险有诸多优势,但天气指数保险也不是完美的,要成功地运营农业天气指数保险,需要有效地控制基差风险。基差风险指实际损失与指数保险合约中所选指数之间的低相关性。由于天气指数保险最终的赔付依据所选的地区天气指数进行,因此保户可能遭受了损失却没有得到赔付,也可能没有遭受损失但却得到了赔付。

在中国,天气指数保险等新险种的开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需要政府在政策、法律、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巨灾保险的险种引进与创新运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巨灾保险的分区域分险种的非均衡发展

中国巨灾保险的发展应该以单个类型风险的巨灾保险为突破点,分区域分险种非均衡发展,走先单个类型风险保险再综合性保险、先部分区域试点再全国性推行的发展路径。

中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与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区域差异紧密相关,就宏观分布而言,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广阔的东部季风区,集中在七大江河中下游流域;干旱主要分布在西北、黄土高原和华北;森林火灾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林区;地震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上;台风、风暴潮多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因而,可以根据自然灾害的区域特征,先分区域进行特定险种的研发开展,还可根据各区域的风险级别差异,实施不同的巨灾保险费率。另外,为了有利于巨灾风险在空间上的分散,应大量吸引风险承担者,进行风险汇聚。例如洪水保险应尽可能涵盖七大江河中下游流域的洪水风险区,虽然对其中某一区域来说,洪水发生时可能有大面积的损失,但对于整个大区域内的众多单位而言,在短时期内同时发生巨灾损失的概率却比较低。

另外,中国巨灾保险的发展要做好城乡区分。中国的农村与城市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减灾能力等有较显著差异,具有相对不同的脆弱性,因而在两者间重点开展的巨灾保险险种应有所不同。城市所处的地势大多低洼平坦,人口高度密集,社会财产密度大,经济发达,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防灾基础比较雄厚。但同时也由于人口数量多,财产价值高,所以一旦发生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是十分巨大。尤其是中国多数城市还不能有效地抵御地震等巨灾,所以在城市应重点先推行居民住宅地震保险,保障居民财产安全,逐步推进巨灾保险发展。农村相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抗灾能力低。因而应继续加强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大力推行天气指数保险,用农业保险覆盖包括农作物、禽畜、地震、洪水等巨灾,进行农业保险项目试点,待经验逐步积累再深入推进,循序渐进、有选择、有重点地推进农业保险。

四、政府主导下中国自然巨灾保险体系的构建

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中国传统的政府行政性救助体制不仅给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而且也挤占了用于社会其他方面建设发展的资金,并且这种传统的救济体制还容易使民众对政府产生依赖心理,从而降低了自身主动防灾减灾的积极性。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救灾体制,必须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来分散风险共担损失。

(一)推动自然灾害风险分担手段多样化

对保险公司而言,巨灾保险作为具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而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有限,需要借助多样化的风险分担工具来转移超额风险,完善巨灾保险体系。

设立政府巨灾保险基金。中国巨灾保险基金的设立可以适当借鉴土耳其巨灾保险基金的经验,由政府和保险公司联合设立巨灾保险基金,巨灾保险基金实现专项管理。基金的资金来源可由几部分构成:保险公司出售巨灾保单的保费收入占主要部分;中央和地方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提出一定比例资金注入到巨灾保险基金中;社会捐赠的一部分,巨灾保险基金在市场投资中获得的收益等。巨灾保险基金的管理、投资、运作由专门成立的巨灾保险基金核心机构负责。巨灾保单由国内的商业保险公司出售,然后商业保险公司以分保的形式将保单所有风险转移给巨灾保险基金,巨灾保险基金再把其中大部分风险转移到国际再保险公司,巨灾保险基金在运作过程中获得的利润也用于充实该基金。巨灾保险基金应根据区域的风险差异性,制定不同水平的费率级别。政府在巨灾保险基金中应处于主导地位,除了提供资金外,还应在有关基金运作制度的制定、运作机制的安排、基金运用税收的减免及基金监管等方面提供支持。

加强国际合作,发展巨灾再保险。巨灾再保险是一种传统、有效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又被称为“保险的保险”,是指原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巨灾风险分散给其他的保险人。通过再保险,可以将大数法则运用到更加广泛的区域内,在全球范围内分散风险,使在局部区域内不可保的风险成为可保风险或准可保风险,从而有利于提升承保能力。再保险公司还可以提供风险管理技术和服务。中国巨灾的高风险和高赔偿额,需要充分运用国内、国际两个再保险市场,不但分保给国内再保险公司,还需加强与国际再保险公司的合作。中国保监会的《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也鼓励国内外再保险公司积极为农业保险和地震、台风、洪水等巨灾保险提供再保险服务。据统计,目前所有国外再保险公司在境内再保险市场占比总和仅为10%,其余90%均为中资公司所有,其中中国再保险集团市场份额占到了约80%。④加强和国外再保险公司的合作,充分利用其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的优势,增强国内保险市场的巨灾风险承保能力。另外,应在引进国外再保险公司的同时,培育国内再保险市场,健全再保险中介组织,活跃再保险市场。

逐步推动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由于自然灾害频发,传统的巨灾保险和再保险已经不堪重负,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应运而生。巨灾风险证券化,是将资本市场上每一个投资者当成一家再保险单位,利用资本市场为数众多的投资者来分散巨灾风险。巨灾风险证券化是解决商业保险赔付能力不足的有效手段,通过把保险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提高了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目前资本市场分散巨灾风险的主要方式有:巨灾债券、巨灾期权、巨灾股票卖权、巨灾互换等。巨灾债券是目前中国讨论最为热烈的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产品,国际上也使用得最为广泛,其运行过程是保险公司将承保的巨灾风险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归类,通过特殊目的机构发行巨灾债券,投资者通过购买债券来获得风险收益,如果在债券约定的时间内没发生巨灾损失或发生的巨灾损失小于一个确定数额,债券发行人须向投资者偿还本金和支付较高的利息。反之,发行人则将发行巨灾债券所筹集的资金用于支付赔款,投资者可能会因此而失去部分甚至全部的本金和利息。巨灾风险证券化需要以一个发达成熟的金融市场为前提,而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还很不完善,巨灾风险证券化运作还有相当多的问题有待解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做好加快发展完善金融市场,健全法律法规,建立巨灾数据库,完善资信评估机构等工作。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为中国巨灾风险分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建设中国巨灾保险体系需要把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联接起来,在不断完善发展中国金融市场的前提下,逐步推进巨灾风险证券化发展。

(二)抓紧制定巨灾保险法规条例

巨灾保险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政府的立法保障。从国外巨灾保险立法来看,日本的《地震保险法》,美国的《国家洪水保险法》,法国的《自然灾害保险补偿法》等都大大促进了本国巨灾保险的发展。中国应尽快制定《自然灾害保险法》、《地震保险法》和《农业保险法》,立法明确巨灾保险的性质、承保主体、巨灾保险的筹资管理运行、险种设计、保险人和投保人的权利义务、保额和费率厘定依据、理赔规则、补贴和税收优惠、再保险要求等内容。通过巨灾保险立法促使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各个部门、各种职能的相互协调。

(三)加强巨灾保险的宣传和扶持,建立巨灾数据库

充分的参保率是保证保险能够有效运行的关键,应加强对巨灾保险的宣传,提高民众的自然灾害保险意识,使民众认识到巨灾带来危害的严重性和巨灾保险在应对巨灾中的重要作用,在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基础上,努力使民众对巨灾保险的潜在需求转变为巨灾保险有效需求。政府还应对政策性巨灾保险项目予以财政和税收优惠扶持。同时,需要根据《巨灾保险数据采集规范》,加快相关部门共同研究采集,推动巨灾保险数据库的建立,绘制巨灾风险地图,为巨灾保险模型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在自然灾害面前,政府和市场需要各司其职,着重处理好政府的角色定位,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切实运用好巨灾保险和再保险等巨灾风险分担工具,尽快建立完善中国巨灾保险体系。现阶段我们需要大力借鉴国际技术经验,大力开展主要针对农业的天气指数保险和针对城市的居民住宅地震保险,加快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同时要完善再保险体系,逐步引进国外大型的再保险公司参与到巨灾风险的应对体系中来,并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成熟健全,开展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实践运用。

注释:

①资料来源:Swiss Re,《sigma,NO.1/2010》。

②资料来源:慕尼黑再保险公司《2009年全球自然灾害报告》。

③资料来源:慕尼黑再保险公司《2009年全球自然灾害报告》。

④。

参考文献:

[1]赵玉光,肖林萍.防灾减灾建设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4).

[2]谢家智.我国自然灾害损失补偿机制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4,(4).

[3]史培军,等.论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5).

[4]刘荣茂,邱敏.我国农业自然灾害与农业政策性保险[J].灾害学,2007,(3).

[5]王权典.论环境安全视角下的我国灾害防治法治建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3).

[6]孙祁祥,等.中国巨灾风险管理:再保险的角色[J].财贸经济,2004,(9).

[7]杨宝华.中国发展巨灾保险债券的构想[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2).

[8]田玲.巨灾风险债券运作模式与定价机理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9]李军,段志煌.农业风险的管理和政府的作用[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10]Harold D.Skipper,Jr.International Risk and Insurance: An Enviornment-Management Aprroch[M].McGraw-Hill.Inc, 1998.

[11]Richard Zeckhauser.The Economics of Catastrophes[J].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iainty.12:113-140(1996).

[12]Richard Zeckhauser.Insurance and Catastrophes[J].Geneva Papers on Risk and Insurance.20:157-175(1995).

Natural Disaster, Catastrophe Insurance and Dominated by the Government

Ai Chixiang, Yan Lin

(School of Economics,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 China)

篇5

内容摘要:气候变化引发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对城市脆弱性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本文以宁波市为例,根据当地气候变化及自然灾害的表征特点,分析城市脆弱性所在,提出规划气候适应性城市建设、构建减灾防灾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气候变化 城市脆弱性 气候变化性适应城市 减灾防灾体系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十七大报告明确了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工作。气候变化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涉及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内政外交和国家安全的方方面面。全面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提升气候、生态、环境保护的层次和水平,同时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构建气候适应性城市的防灾减灾体系,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城市脆弱性的内涵与构成

(一)城市脆弱性的认识

城市脆弱性包括城市生态脆弱性、城市环境脆弱性、城市邻里关系脆弱性、城市能源脆弱性、城市安全脆弱性等(喻小红等,2007)。从生态系统角度来说,城市脆弱性就是指城市生态系统在面临外界各种压力和干扰(包括人类活动的扰动和自然界的各种压力),可能导致城市出现损伤和退化特征的程度的一个衡量。城市脆弱性有侧重于从生态系统角度来分析的,也有侧重于自然灾害来研究城市脆弱性。其实这两个方面对城市脆弱性的研究,都是从城市的风险源角度进行的分析,自然灾害是城市脆弱性的风险源表现形式,而生态环境则是自然灾害的根本原因。城市脆弱性研究的应该是承灾体―城市面临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所导致的自然灾害的脆弱程度。

(二)城市脆弱性的内涵

本文研究的是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脆弱性,尤其是城市针对自然灾害的脆弱性;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是城市里的生态系统所面临的环境因素,气候变化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因此,这里的城市脆弱性包括三个要素:第一,与气候变化有关,第二,与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关,第三,与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自然灾害有关。

根据脆弱性概念的内因和外因分析,城市脆弱性的承灾体主要包括城市自身,城市的基本设施、公共设施,城市内的社区、居民等(以下统称“城市”),这是城市脆弱性的内因。由于不同城市的地理位置、地质结构、人口规模、基本设施、社区居民设置等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城市的脆弱性程度也各不相同。城市脆弱性的外因主要是城市的生态环境及其所引发的自然灾害(详见图1);种类不同、强度不同,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作为风险源的危险性也不同,由此引发的城市脆弱性也不同。

(三)城市脆弱性的构成

脆弱性的结构经历了从敏感性和应对能力组成的二元结构,到敏感性、暴露性、应对、适应能力等组成的多元结构;从内在风险的自然状态、或可能受伤害程度的经济社会状态的单一维度,到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制度等组成的多维度结构。本文认为,城市脆弱性结构在脆弱性结构的基础上,应该包括了敏感性、应对能力和恢复力。敏感性强调的是承灾体的本身属性,由其物理性质(结构)决定,在灾害发生前就客观存在;应对能力主要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系统在灾害发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抵制能力,持续在灾害发生过程中;恢复力是灾害发生后表现出来的经济社会系统的恢复能力,多用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尽可能恢复至灾害发生前状态所需的时间、精力和效率来衡量,偏重于灾害发生以后(见图2)。

气候变化下的城市脆弱性

(一)气候变化的界定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平均值的升降,表明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异常愈明显。气候变化不但包括平均值的变化,也包括变率的变化。气候变化一词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使用中,是指气候随时间的任何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Global Warming)、酸雨(Acid Deposition)、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on)。本文采用UNFCCC对气候变化的定义,即侧重研究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暂且不考虑自然原因引起的气候变率。

(二)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提供的预测结果是,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4℃-5.8℃。未来变暖的变幅取决于人类采取什么样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但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仍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气候变暖将对全球的生态系统、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气候变化是事关生态与环境保护、能源与水资源管理、食物安全和人类健康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人为增暖,温度升高造成的影响表现为:北半球高纬地区的早春农作物播种,林火和虫害对森林的影响;欧洲与热浪相关的死亡率,某些地区的传染病传播媒介,以胶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花粉过敏;在北极地区冰雪上狩猎和旅行,在低海拔高山地区的运动等。城市及其系统受到了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异的影响,如山区人居环境遭受冰川湖泊爆发洪水的风险加大;海平面升高和人类的发展,增加了许多地区海岸带洪水造成的损害。

(三)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占了中国自然灾害较高比例,而极端气象现象与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高度有关。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高等因素,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有效资源管理手段缺乏等原因,我国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在灾害发生过程中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相对低下,由此所致的灾后重建恢复能力也较差。我国较易遭受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截止2009年8月24日,全年直接经济损失711亿元,共有29个省份不同程度发生洪涝灾害。暴雨泥石流。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因特大暴雨引发的泥石流至今让人触目惊心;2010年8月12日起,由于连日的强降雨天气,四川多地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1.6亿元。海平面上升。我国是世界上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中国全海域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2004~2006年,中国全海域海平面都高于常年,其中2006年比常年高71毫米。与2003年相比,2004~2006年中国全海域海平面呈起伏上升趋势,各海区海平面变化趋势与全海域一致。海平面上升不仅会造成我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的严重损失,而且会严重影响沿海地区的重要工程设施和沿海城市发展。这些自然灾害和其他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都是城市脆弱性的外因,增加了城市脆弱性的强度。

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脆弱性:以宁波为例

(一)宁波气候变化的趋势和特点

宁波气候变化的趋势。2010年初以来,欧洲各国遭遇“50年罕见暴风雪和寒冬”,美国发生“罕见冰暴天气”,澳大利亚“火热水深”,我国北方遭遇50年一遇严重旱灾……作为地球村的一个“角落”,宁波市也出现了历史同期罕见的冰雹天气。IPCC(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年)认为:最近100年地球经历了以增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从1906年至2005年全球年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最近50年增暖趋势更加明显,达到每10年升高0.13℃。统计数据显示,同全球气候一样,宁波市气候也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其中1980年至2005年,宁波每10年气温升高0.74℃,升温幅度明显高于全球平均。宁波的年降水量虽然没有发生趋势性改变,但降水日数明显呈现减少趋势,降水日数的减少主要是小雨日数的减少,而中雨以上降水日数呈现缓慢增加趋势,这表明宁波出现强降水的几率在增加。同时,宁波市年平均风速出现减小趋势,8级以上大风天气也呈现减少趋势,但影响宁波市的台风个数呈缓慢增多趋势。此外,宁波市的大雾天气减少,阴霾天气增多,降雪日数明显减少。

宁波气候变化的特点:以2010年为例。2010年1~6月全市平均气温13.7度,比常年同期偏高0.6度;全市平均降水量912.4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6.4%。2010年上半年宁波市天气气候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连阴雨天气频繁出现。2010年以来宁波市已出现5次长连阴雨过程,分别出现在1月31日~2月11日(雨日11天)、2月25日~3月9日(雨日12天)、3月30日~农历2010年3月初二(雨日16天)、5月13日~23日(雨日9天)、6月14日~7月1日(雨日16天),比常年明显偏多。寒潮天气近年罕见。2010年1月份和2月份宁波市各出现了一次寒潮天气,为近年来所罕见。1月20日~22日的寒潮过程,24小时降温幅度10.7℃,48小时降温幅度14.7℃,最低气温2.1℃。2月9日~11日的寒潮过程,48小时降温幅度13.1℃,最低气温达到1.9℃。浮尘天气影响空气质量。受北方沙尘暴天气影响,3月21日宁波市出现了自2007年4月2日以来最严重的浮尘天气,宁波市区空气污染指数高达500,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

(二)宁波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及特征分析

1.宁波的自然灾害。宁波的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一些恶劣天气(干旱、台风)引起的,如洪水,洪涝,海水侵蚀及山体滑坡。台风影响期主要集中在7月至9月,每年平均2.8次。超强台风(雨量>= 200毫米)每隔几年发生一次,给宁波带来严重损害。1953年以来,共有四个超强台风登陆宁波。由台风引起的暴风雨给宁波造成了巨大损害,例如,第5612号强台风给象山县造成了巨大损失,第9711号台风造成的损失超过45亿元。暴风雨年均2-5场,集中在6月到7月初的雨季期和8月至9月的台风期,其中9月暴发频率较高。从空间分布来看,宁海县的暴风雨比其他县市区更多。暴雨通常会引起洪水灾害,例如1988年7月30日由暴雨引起的洪水灾害致100多人死亡。干旱通常发生在8月至9月,在梅雨期之后,特别是在宁海,象山等县山区每2-3年发生一次,而其他地区一般4-5年一次。

2.气候变化的频率和强度分析。根据宁波城市的气候变化趋势和特征,现对宁波气候变化及其所引发的自然灾害的城市脆弱性进行分析。气候变化及其自然灾害可用变化频率(Frequency)和变化强度(Severity)进行描述,台风在宁波出现频率不高,影响强度相对较小;而热浪和暴风雨出现频率较高,对城市的影响强度也大;干旱则属于出现频率高,影响强度相对小;暴风雪和洪水出现频率较低,影响强度较大。

(三)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建设:以宁波市为例

1.宁波城市脆弱性的总体分析。宁波的自然灾害主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端,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岛屿星罗棋布,历史上有自然灾害,如热带气旋(台风)和由其引起次生灾害,如洪水、洪涝、滑坡和海水入侵。根据最近OECD的研究,宁波是世界前20个对于气候变化高风险和高脆弱性的城市之一,并且从预测的暴露人口和资产角度而言是全球三大高危城市之一。一个有适应能力的城市是指了解其面对的灾害并控制其发展,同时系统地通过灾害风险管理和后续活动来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宁波旨在通过降低城市应对当前自然灾害和预期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来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见图3)。

2.宁波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规划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建设。宁波气候变化适应型城市项目旨在建设城市准备和减少现有自然灾害及气候变化预期影响的能力,编制地方应对行动计划以形成未来计划的行动并将研究的成果融入到现有的规划过程中,如十二五规划。气候变化适应型城市框架主张将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管理纳入城市规划管理主流。鉴于气候变化及其对最贫困社区的影响的明确证据,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发展规划是一个高度优先事项。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和贫困间的联系强调要增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防御性,特别是在有高度密集资产和人口的城市。城市管理者需要具体的局部驱动战略,以帮助他们通过规划识别、减少、管理和应对风险。这种积极规划的目的在于明显减少其脆弱性,管理气候变化和有关自然灾害的潜在影响。

构建减灾防灾体系。宁波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防灾减灾体系。为了抗击自然灾害,过去几年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用于高标准海塘、防洪、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城市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几乎所有建成的海堤都达到了50年一遇标准。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事业,迁移,城市规模都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新灾害和次生灾害频繁发生,例如2007年的洪涝致使部分城市交通瘫痪。现有的防灾减灾系统无法满足要求。研究如何在一个更宏观的区域建设防灾减灾体系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当前一项重要而且紧迫的课题。

构建减灾防灾体系和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路径

(一)构建减灾防灾体系的建议

第一,提高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前适应能力。加强极端气候变化和重大气候现象及其影响的中短期预报和精细化预报,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形成全国性、多层次、布局合理的气象监测预报网络,实现灾害性气候事件的预警分析和风险分析。

第二,加强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中应对能力。建立不同级别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制度和响应制度,建立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组织指挥体系,构建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部门协作联动体系,建立政府、企业、群众共同响应的灾害应急处置体系。

第三,加速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在灾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政府要从组织领导、保障措施、责任落实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切实做好灾后的重建恢复工作。政府加强资金和物资管理,强化督促检查,统筹处理灾后重建与做好日常工作的关系,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扎实推进。

(二)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路径分析

首先,要厘清全球、全国以及本地区气候特征、气候变化趋势,尤其是极端气候现象,理清人类经济社会系统与气候变化之类的相互关系,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角度减轻和减缓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建设,充分运用规划的提纲挈领作用统筹协调各部门(区域)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在规划基础上,加强国家层面上的气候变化立法工作,以法律规范全社会的经济社会活动,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切实实现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气候安全。

其次,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气候变化的支撑作用。通过利用科技加大气候变化规律研究、气候变化趋势预测、气候变化影响分析、提高气候变化的预测性,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以减轻已经存在或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

最后,要提高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和防御极端气候灾害能力是体现未来20年和谐社会建设水平与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应把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增强防灾减灾、抵御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水资源保障、公共卫生等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Downing, T.and Bakker, K.(2000). Drought Discourse and Vulnerability。In Wilhite, D.(ed.) Drought: a global assessment, Vol.2.London Routledge ECES(2001).Documenting

2.Downing T.E.Climate change and vulnerable places: global food security and country studies in Zimbabwe, Kenya, Senegal and Chile [C]//Environmental change unit.Oxford: University of Oxford, 1992

3.苏桂武,高庆华.自然灾害风险的分析要素[J].地学前缘,2003,10

4.Houghton T, Ding Y, Griggs D.J, et al.IPCC, 2001: Climate Change2001: The Scientific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to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01

5.Birkmann J(ed.).Measuring Vulnerability to Hazards of Natural Origin-towards Disaster-Resilient Societies[M].Tokyo and New York: UNU Press, 2006

6.喻小红等.城市脆弱性的表现及对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5)

7.周永娟.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J].生态经济,2009(11)

篇6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针对当前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认真查找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扎扎实实地做好汛期的安全生产工作,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组织领导

市住房城乡建委成立汛期建筑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

三、工作重点

重点检查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落实情况;建筑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准备情况;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和24小时值班制度情况。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把做好汛期宅全生产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各县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委属相关单位,各施工、监理单位要高度重视汛期强降水、洪水、台风、泥石流、雷电、高温等自然灾害对安全生产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认识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摆到重要位置。要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专责,并指定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汛期安全生产工作。要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层层落实责任,将防范、应对由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特别要抓好施工现场汛期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要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采取措施彻底解决。

(二)切实把隐患排查治理作为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各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委属相关单位,各施工、监理单位对在建项目立即组织一次全面细致的拉网式排查,认真排查可能由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对于检查出的隐患和问题指定专人负责督办,限期整改、确保尽快治理。要全面检查深基坑、高支模、管沟(槽)和地下作业的排水、放坡和支护情况,塔吊、物料提升机、落地式脚手架、高支模等设施的基础稳固和拉结及防风装置情况,民工工棚、围墙等临时设施的安全情况。遇雷雨、大风天气要停止塔吊等室外高空作业。

篇7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 地理选修课程 设置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51-02

2004年9月开始逐步实施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最大创新点在于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必修模式,增加了选修模块。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建议,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7个模块组成。

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地理选修课程进行研究,著作方面有夏志芳教授的《高中新课程选修课教与学(地理)》,既注重从理论层面传达新课程教学理念,又重视提供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教学方法,并细化至每一个教学步骤进行解析,这本书可以帮助和引导教师更好地开展地理选修课程。大多数人的研究集中在地理选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赵传兵从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面分析当前选修课程实施的现状。曾玮对多个省份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反映的基本情况,从教师、教材、课程资源、评价这四个方面提出改进的建议。此外,有的学者针对具体的某一模块进行研究,如袁书琪教授对“旅游地理”、王静爱和苏筠对“自然灾害与防治”进行了解读,并提供了教学建议。但是,对于不同省份间地理选修课程的对比分析是缺乏的。本文以广东省、江苏省、河南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6个省(区)的地理选修课程的规定或指导意见为研究对象,从共性和差异性两个方面对地理选修课程的设置进行分析。

一、不同省(区)地理选修课程的共性和差异性

(一)不同省(区)地理选修课程的基本内容

本文根据各省(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条件等因素划分为发达省(区)、较发达省(区)、欠发达省(区)三个类型。在具体的分析中,主要以地理选修课程的开设时间、选修模式、是否根据学生的意向分为不同的学习方向等进行对比,具体见表1。

表1 各省(区)指导意见的基本内容

分类 省(区) 基本内容

发达省(区) 广东省 1.选修模块为并列关系,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选修课可以在必修课学习前后开设或同时开设。学校应在高中三年级上学期结束之前完成选修课程;2.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倾向的学生:选择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3.工科发展倾向的学生:选择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江苏省 1.全省统一选定开设选修模块: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2.各学校从中选择两个模块教学,并纳入高考命题范围。

较发达省(区) 河南省 1.地理选修模式为:建议选修+自主选修;2.人文方向的学生要在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中这3门中选2个,理工科方向的学生不作要求;3.地理选修课要在必修课结束后开始,按学段安排课程的开课模式,每周不少于4个课时;4.建立普通高中地理选课指导制度;5.评价方式分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地理课堂表现、单元检测、地理实践活动、地理学习档案等。

江西省 1.地理选修模式为选修IA+选修IB+选修IC;2.了解学生的专业志向,分为自然地理方向、人文地理方向、地理技术方向;3.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纸笔考试占70%,地理活动评定占30%,过程性评价采用评语和等级评价。

欠发达省(区) 1.选修课程的模式是必选模块+任选模块;文科方向的学生必须选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2.开课的时间安排在高二,文理分班之后。

广西壮族自治区 1.各模块之间是平行并列关系,不需按顺序开设,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2学分;2.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继续完成限定选修的“自然灾害与防治”和“旅游地理”两个模块后,还可选修更多模块。鼓励对地理有兴趣的其他学生继续选修其他模块;3.对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有详细的教学建议。

(二)不同省(区)地理选修课程的共性内容

1.7个选修模块间的关系。各个省(区)的7个模块间的关系基本一致,是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建议设置的,各选修模块为并列关系,且在知识衔接和内在逻辑上是平行的,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

2.选修的开课模式。《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建议: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与个性选修课程组成。在参照这个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前面几个省(区)的经验,既保留了方案总的思路,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如河南省规定为建议选修+自主选修,江西省是选修IA+选修IB+选修IC,选修IA是学校必修开设,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选修IB是要求学校努力开设的选修模块:旅游地理、城乡规划;选修IC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的选修模块。是必选模块和任选模块,其中必修模块包括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各个省(区)的对于选修课程的一致之处是要在高三前结束,可以和必修课程同时或者结束后开设,因此,时间基本是在高中二年级时进行。

3.选修模块的选择和开设。各省(区)学校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有所差别,无法同时开设7门选修课程,因此,各省区都规定了其中的若干模板是必须选择的。如江苏省可以从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这四个中选取两个开设;广西壮族自治区要求限修旅游地理和自然灾害与防治。

(三)不同省(区)地理选修课程的差异性内容

1.选修模块的评价方式。在6个省(区)中,除了江苏省,其他省(区)的评价方式基本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河南省规定过程性评价包括地理课堂表现、单元检测、地理实践活动、地理学习档案等。江西省的评价方式中终结性评价纸笔考试占70%,地理活动评定占30%,过程性评价采用评语和等级评价。江苏开设的选修课是服务于高考的题目,因此,学校会很重视选修课程的开设,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会失去选修课程的意义。

2.与学生专业志向的联系。由于高二会文理分科,地理为文科学生的高考科目之一,选修课程的开设一般都在高二,因此,选修课的学习是要求文科方向的学生,对理科方向的学生基本没有要求,且各个省区也有所差别。如广东省规定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倾向的学生选择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工科发展倾向的学生选择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河南省规定人文方向的学生要在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中的3门选2门,理工科方向的学生不作要求。江西省根据学生的专业志向,分为自然地理方向、人文地理方向、地理技术方向。规定文科方向的学生必须选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虽然文理分科可以帮助学校进行选修课的教学,重视文科方向学生的选修课程的学习,但是理科生会少选或者不选修地理课程,而选修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这样就违背了其最终目的。

三、优化地理选修课程设置的对策

(一)落实选修课程的选课制度

在各省(区)关于地理选修课程的规定中,只是结合本省(区)的情况,规定7门选修中文理方向的学生选修哪几门,并没有给出学校、教师或学生在具体选择时的指导。因此应该加大选修课程的开放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打破整班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填报自己感兴趣愿意学习和研究的科目,而不是学校选好让学生来学习,这样才可以真正达到选修课程的目的。

(二)扩充选修课程的教学资源

选修的7门课程,首先应该阐述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展现地理学科的特点。其次也要突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特点。如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门课程,是将灾害学的研究术语、最新成果科普化,将研究性地图教学化,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攻关的意识和能力。而这种专业性很强的知识,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若请来大学里的专业教师给学生进行专题讲解,或者在开展地震演习活动时请来消防官兵进行实地指导,会有更好的效果。

(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地理教学

地理课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理念,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的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旅游地理课程中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个主题,进行“组织当地城市的一日游”的设计。

(四)关注地理选修课程的过程性评价

百分制的评价方式对地理选修课程的评价实际效果不佳,如湖南省、江西省、对于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各占70%和30%,还是难以有效地考核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以弱化对于选修课程的纸笔考试,着重加强过程性评价,如给学生开展的专题讲座,学生提交专题讲座后的感想;在地理活动中,记录学生的表现,予以一定的评语评价等。

【参考文献】

[1]王传兵,赵守拙.当前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实施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4]曾玮,夏志芳.高中地理选修模块的有效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9)

[5]陆芹.高中海洋地理课程资源“本土化”开发利用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11)

[6]王静爱,苏药,史培军.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简介与教学建议[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8)

[7]袁书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选修模块“旅游地理”解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5(3)

篇8

2017年的考试大纲变化到底有多大?据说很多已经进入一轮复习的高三学生表示,他们已经做好了一轮复习被“腰斩”,学习新知识的准备了……

夯实基础,重视文本阅读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孔令元

变化、影响 本次修订的总体原则是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具体表现为:一是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二是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三是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四是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备考建议 同学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调整:一是加强对鉴赏评价能力试题的复习力度,这类试题包括古诗词鉴赏、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等。二是重视文学类文本阅读,尤其是小说阅读和散文阅读,同学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三是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此题目可能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文言文阅读中。四是提高阅读速度,由于试题的阅读量加大,同学们必须学会精读、略读、跳读文章。

数 学

削枝强干,强化数学学科体系

浙江省杭州市第九中学 陈发志

变化、影响 在能力要求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要求,注重考查数学文化,同时对能力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使之更加明确和具体。在内容方面,在2016年高考考试大纲3个选考模块的基础上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同学们可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备考建议 注重基础知识的网络化,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构建知识体系,要学会归纳典型问题的通性通法,做到举一反三。高考试题中逐渐增加古代文化常识、数学文化的内容,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同学们要加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提升。

政 治

强调德育考向,明确四项考查

湖北省仙桃一中 付凤萍

变化、影响 政治学科与别的学科一样,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育人导向。此外,还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项能力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补充试题样例加以说明,进一步明确了考查要求。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突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强调德育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

备考建议 针对这种变化,预测2017年高考命题将坚持能力立意的取向,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与政治学科的结合点,构建问题情境,突出对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将紧贴国家当前的政治、经、科技、社会生活等领域的热点话题来考查考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思考、体悟的能力。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法治意识,在《政治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政治认同、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在《文化生活》中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在《生活与哲学》中体现出来的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思想等。同学们一定要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生活,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培育学科素养。

历 史

删除三大模块,理解历史发展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张新强

变化、影响 1. 历史观的变化。2016年考查的是科学历史观,而2017年考查的是唯物史观。2. 能力要求的变化。3. 考试内容的变化。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删去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3个选考模块。

备考建议 对历史观的考查由科学历史观转变为唯物史观,需要同学们准确把握唯物史观的内容和精髓,并将其作为学习历史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同时改变过去对唯物史观的狭隘认识。同学们依然可以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多种史观的角度出发去认识历史。

从各省同学们选做题的得分情况来看,《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题的难度较大,得分率不稳定,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题的得分率相对较高且趋向稳定,这样就降低了考试的难度。当然,从多年的选做题应考策略来看,同学们只需要从《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题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题中选择一道题解答即可。平日在练习中,同学们应先集中时间和次数完成《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题的训练,待到《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题做到轻车熟路后,再集中时间和次数训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题。考试时,对这两道题进行简单的比较,哪道题感到比较拿手就做哪道题。

地 理

灾害防治内容,仍在必修中考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一中 邓士木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 鲁爱华

篇9

关键词:林业;营林管理;措施

林业是我国重要的行业之一,林木不仅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林木的生态效益无法估量[1]。营林管理是林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相关主管部门必须重视林业营林管理工作效率,不断发现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完善和创新林业营林管理工作,提升营林管理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当前林业营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种苗基地建设程度较低。种苗基地是林业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种苗基地能够为林场提供高质量的林木种子及种苗,保证林业的稳定发展。但是当前国内大部分林木种苗基地之中,种苗类型单一化现象比比皆是,种苗基地建设程度较低,无法满足林场对种苗种类和质量的实际需求[2],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另外,由于种苗基地中的种子和种苗质量较低,给未来的林业营林管理人员提出了巨大挑战,加大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林木的成活率和成材率难以保障,同时提高了林木管理及抚育成本,影响林业经济收益水平。1.2缺乏市场需求调查信息。当前林业市场经济改革仍在不断完善,过往的计划经济对林业管理造成一定影响,在林业营林管理之中,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认真细致调查,从而使林木种类和数量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部分林场之中,仍然延续以往林木种植方案,没有按照市场意愿来加以变革,忽略了林业长期经济效益情况,被动的开展各项林业工作,使林业经济效益无法得以提升。1.3林业营林管理机制陈旧。当前林业营林管理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管理机制陈旧,管理技术太过传统,导致林木产量和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2]。例如,由于林业营林管理机制不够合理,造成基层林业管理部门人数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每位管理人员的平均工作量较大,一人多岗现象较为普遍,林业管理人员的精力被大幅度分散,致使管理工作不完善,严重影响了目前林业营林管理水平。

2林业营林管理工作优化措施

2.1全面建设林业种苗基地。种苗生长情况直接影响林木最终质量,因此应重点建设优质林木种苗基地,扩大现有的种苗基地规模,开发新型树木种苗及种子,将良种研究与开发提到工作日程中来,尤其针对一些2代及1代种子,应着重进行培育与研究,根据不同的气候、水文、土质特征来培育新型种子及种苗[3],从而提升林木抗病虫害能力与抵抗力,提高林木质量。2.2创新林业营林管理方法。诚如上文所述,当前林业营林管理方式较为落后,这种成就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林木的需求,因此,应重视创新林业营林管理管理方法,保证林木的成活率,从而提升林木质量和产量。另外,还应逐步降低当前林业管理人工成本,提高造林技术,采用现代化林木繁殖技术,根据地区实际气候特点来有针对性的缩减林木成长周期[4],不仅能够减少林业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能节约林木管理成本,优化林业管理结构,提高林业经济收益。2.3提升林业管理的科技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管理中的科技应用水平逐渐提升,为了满足现代林业营林管理的实际需求,应不断提升林业管理的科技性,利用科学技术来提高林木生长效果,从而增加林业经济收益。例如,当前科技已经攻克盐碱地、反季种植林木的困境,能够极大提升林木种植面积和范围。通过对林木种植所在地的土质、水文、气候情况,采取科技化种植手段和种植技术,提高林木质量,促进我国林业的健康稳定发展。2.4加强营林抚育管理力度。营林抚育是林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抚育工作能够提高林木品质,营林抚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幼林抚育和成林抚育。其中,幼林抚育是重点工作,树木在幼苗阶段,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较高,温度、湿度、灌溉等都会造成幼林死亡,因此应重视幼林的抚育工作,根据林木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林木幼苗的成活率。另外,幼苗病虫害预防工作是抚育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应将幼苗林中的杂草、枯叶及时清理[5],预防病原体传染到幼苗之中,同时也可采用人工捉虫或生物天敌来避免幼苗虫害。成林抚育与幼林抚育相比较为简单,在树木生长较快的夏季,应将生长过于茂盛的林木枝条加以修整,防止林木枝条之间相互遮挡阳光,影响树木生长。在修剪过程中,应根据树木的实际情况,充分结合树种、树龄来进行科学修剪,防止因过度修剪对树木造成的损伤。2.5重视自然灾害预警工作。自然灾害对林业的影响毋庸置疑,为了提升林业营林管理水平,应做好自然灾害预警工作,根据自然灾害预警信息来选择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对林营造成的影响。火灾是林业影响最大的灾害之一,森林火灾往往能够在几个小时内烧毁大量的树木,因此应重视火灾预防,及时清理林内枯枝及落叶,在夏季高温天气中,应做好巡检工作,将森林火灾消灭在萌芽阶段。另外,病虫害对林业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应根据树木的实际情况和当地水文及地质特征,选择相应的杀虫药剂,为了降低杀虫工作对树木品质的影响,可采用物理、生物秉承还防治手段,从而提升林业营林管理水平。2.6积极了解林业市场动向。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林业也应关注林业市场动向,以市场需求作为林业经营和管理导向,对树木种类进行合理化配置,从而培养更具价值的树木,提升林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在造林的伊始阶段,就应对销售方向和销售情况进行判定的预计,有针对性的对树木进行管理,使林木资源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尽量选择生长周期较短的速生树种,同时获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林业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林木资源,同时,林木对生态环境造成积极影响,改善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当前林业营林管理工作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应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环境、土质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创新管理方式,从而提升林业营林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林业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岑量伟 单位:贵港市平天山林场

【参考文献】

[1]余少华.现代林业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5(2):67-67,101.

[2]黄广法.现代林业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4):164-165.

[3]何小红.现代林业营林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7):209-210.

篇10

(一)立法先行

许多国家在巨灾保险领域进行了立法。如日本的《地震保险法》、美国的《全国洪水保险法》、法国的《自然灾害保险补偿制度》等,而且这些法律随着巨灾风险和巨灾保险市场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通过立法形式,明确了本国巨灾保险的性质、巨灾保险的模式、参与方的权利和义务等,使巨灾保险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的国家甚至通过立法的方式实施强制性的巨灾保险。

(二)政府支持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许多政府为巨灾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国情不同,政府参与巨灾保险的方式各异。方式之一是为私人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或担保服务,如法国、日本与西班牙。通过再保险服务提高私人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降低承保风险。方式之二是直接参与巨灾保险的管理和经营,如美国的洪水保险就是由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下属的联邦保险管理局(FIA)具体负责。方式之三是为巨灾保险提供税收支持,如美国佛州的FHCF可以发行免税债券。方式之四是通过提供防灾减灾等公共服务来降低巨灾市场风险,从而鼓励私人保险公司涉足巨灾保险,如英国的洪水保险。

(三)市场运作

虽然政府在巨灾保险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没有出现政府大包大揽的情况。相反,市场化运作是这些国家开展巨灾保险的一个共有特点,政府的参与也是围绕着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展开。私人保险公司在巨灾保险的定价、销售、理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具有政府背景的巨灾保险机构,比如法国的中央再保险公司、西班牙的保险赔偿公司,在财务上也要保持独立性并按照市场化原则经营。英国和德国更是巨灾保险市场化运作的典范,政府的参与程度要小得多。

(四)鼓励减灾

从这些国家巨灾保险的实践来看,巨灾保险不仅在分散巨灾风险、补偿巨灾损失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美国《洪水保险法》规定,社区只有在采取了被要求的区划方法和建筑规范,才能获得购买洪水保险的资格;同时,联邦政府对没有参加洪水保险的社区和个人规定了惩罚性的规定,即不参加保险计划将不能得到联邦政府的救灾援助。法国的自然灾害保险也体现了类似的思想。这种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鼓励地方政府和个人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减灾措施。这对规避逆向选择、提高市场效率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目前巨灾保险现状

(一)保险业整体实力不强,承保能力较弱

总体而言,我国原保险市场的巨灾风险分散能力仍非常有限。

市场供给能力是整个保险市场最大能够承保的风险总量。为保证偿付能力,各国一般都要求保险公司的最大自留保费为资本金加公积金的一定倍数。因此,一国保险市场的资本金总量可以用来衡量一国保险市场的供给能力。而2007年我国财险市场前9家主要公司的最大自留承保能力仅为885.92亿元人民币,约合120亿美元,而2006年全球“财富500强”中排名488的保险公司――美国丘博保险公司一家的营业收入就达到了140.82亿美元。可见,我国财险市场的供给能力非常有限。

我国是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国家,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补偿严重依赖于国家财政,使得本已紧张的国家财政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保险这种社会化的风险损失承担机制在管理巨灾风险方面的作用远未发挥出来。保险保障不足,给灾后群众的生活和重建造成极大困难。在广大农村,常年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等袭扰,全国平均每年成灾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 10.7%,成灾率为40.3%,严重影响农业的丰收和农民的生活。近几年来,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保险意识不强,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商业保险公司缺乏经营积极性,导致农业保险逐年萎缩,险种不断减少,保费收入大幅下降。2007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50亿元,仅占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0.5%。说明我国低收入阶层受到的保险保障程度低,也削弱了保险业在农村自然灾害管理中的作用。

(二)巨灾风险的管理水平低,技术不成熟

目前,我国保险业尚未建立完备的风险数据库,灾害信息和统计不充分,相关信息不能够实现共享,对各类灾害事故的认识不足,客观限制了保险业防灾抗灾的能力,不利于保险业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也不利于对防灾防损工作的指导。我国保险公司在扩展保险业务时,在承保前的风险评估能力不足,单纯注重保费收入增长,而防灾防损工作相对薄弱,特别是防灾技术不足,专业人才缺乏。此外,我国尚未建立应对灾害事故的保险制度,政府和保险业在灾害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明确,直接影响到保险业发挥灾害管理作用。当前我国巨灾保险业务是以商业化模式运作的,但由于巨灾保险风险较高,各家保险公司受偿付能力的限制,在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分别对地震等巨灾风险采取了停保或严格限制规模、有限制承保的政策,以规避经营风险。由于巨灾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没有巨灾保险保障,对我国居民的家庭财产安全构成重大隐患。

三、相关建议

(一)构建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国际上的最佳模式是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伙伴合作共同应对巨灾挑战。我国应当建立由保险公司主办的、政府支持的巨灾风险比例分担机制,形成投保人-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国际再保险公司-资本市场运作-国家财政参与的巨灾共保体系。政府不应当充当第一保险人,而应当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最后的再保险人。

(二)建立巨灾保险基金

目前,世界各国的巨灾保险基金大都由政府和监管机构牵头建立,由国家再保险公司实施管理,采取市场化运作与政策支持相结合的模式,对保险公司和保户进行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并通过国际再保险公司寻求风险的分摊。我国应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对巨灾保费实行单独立账、单独核算,由专业再保险公司代为管理,统一安排国际再保险、发行巨灾债券等方式来分散风险,实现成本收益的最优化。

(三)适时开发巨灾险种

首先应当将巨灾保险从普通的财产保险产品中分离出来,并且给予税收优惠。其次是建立巨灾风险的数据库和巨灾风险模型,为巨灾保险产品的开发奠定精算基础。第三是保险公司可以在国家支持下,联合推行强制性的、非赢利性的巨灾保险产品。

(四)实施差异性费率

考虑到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灾害的类型相差较大,实施统一的巨灾保险费率不能反映不同等级的风险。在实施一体化的巨灾保险体系后,可以根据各个地域的风险级别,实施不同水平的巨灾费率。很多巨灾频发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很低,这些地区政府应设立专门的基金,对所缴纳的保费给予减免或补贴;通过费率优惠鼓励个人在灾前采取减灾措施。

(五)完善灾后赔付体系

巨灾发生后,保险业首先要做到的是完善灾后赔付体系,迅速赔付受灾群众。但在实际理赔操作中,保险公司会遇到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同时遇难、被保险人与受益人遇难顺序无法确定、保单的受益人不明确等各种法律风险。通常情况下,对受益人较为明确的案件,保险公司应当迅速给付结案;无法明确受益人的情况可以通过预付方式,或集中给付政府指定单位等进行理赔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