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28 17:50: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近年来经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内蒙古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进入“十五”时期以来,内蒙古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总量由全国的后列进入中列,在全国的位次明显提高。2000年,全区生产总值为1539.12亿元,位于全国第24位。西部第5位;人均生产总值仅为6502元,居于全国第16位,西部第2位。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为9725.78亿元,较2000年增长531.91%,位于全国第15位,西部第1位,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6%提高到2.58%。2000-2009年,内蒙古经济增长了2.66倍,年均增长17.6%,增速快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从2002年开始,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首次跃居全国第1位,此后8年,GDP增速蝉联全国之首。内蒙古以占全国1.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58%的经济总量和3.85%的经济增量,经济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7-2008)蓝皮书》显示,2007年内蒙古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10位,西部第1位。其中产业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环境发展竞争力以及宏观经济竞争力等4项二级指标居全国前列。
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内蒙古的资源拉动型、投资带动型等特色经济的发展在拉动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作用十分明显。
内蒙古抓住了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对重化工业产品需求旺盛的机遇,以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资源的延伸加工,能源、化工、冶金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到2009年,全区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4503.31亿元,较2002年增长685.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400.45亿元,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028.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3.38%。目前,内蒙古已成为全国大型煤炭基地、电力基地、重化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基地。产业集中度提高明显,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与农畜产品加工这六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内蒙古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0%以上。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9年实现利润653.17亿元,是2002年的17.52倍,年均增长76.7%,快于全国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以上。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内蒙古是典型的投资驱动型经济,投资增长率连续多年高于经济增长率。2002-2009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7297.83亿元。2002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5.0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1.2%。到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64.7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6.75%。从支出法核算的地区生产总值看,近几年投资(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稳定在70%以上。近年来内蒙古通过多元化的引资,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十一五”的前两年分别完成投资3300亿元、4400亿元,2008年完成了5600亿元,3年累计完成了投资13000亿元。2002-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41.2%上升至76.75%,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42.52%下降至29.36%。2009年,全区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7380.57亿元。同比增长3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5.31亿元,同比增长19.2%,增速低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14.6个百分点。
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内蒙古经济运行质量也明显提高。作为政府增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手段之一,地方财政总收入2009年达到1378.12亿元,是2002年的10.37倍。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6051元提高到2009年的15849元,增长161.92%,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1.9%,收入在全国的位次上升到第9位,在西部由第8位跃居到第1位。农村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2000年以后,中央高度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充分调动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2086元提高到2009年的4938元。增长136.72%,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3%。收入水平居全国第12位,连续6年居西部第1位。
总体看,内蒙古经济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上升期,其资源拉动型经济、投资带动型经济等特色经济的发展共同拉动了全区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
二、内蒙古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蒙古经济在发展中也存在结构性问题与不和谐因素,自治区党委书记同志指出,内蒙古经济增长是在低水平上的高速度,欠发达地位没有改变,成为经济繁荣背后的隐忧。
(一)产业发展不协调
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唱主角”的局面一直没有改变。2009年,全区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29.02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101.39亿元,增长21.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695.37亿元,增长15%。2002-2009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6.9%下降至9.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2.1%下降至38%,而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1%上升至52.4%,第二产业不但增加值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速也快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从工业经济内部结构看,轻重工业发展不合理。多年来,内蒙古轻工业和重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一直在20:80左右。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中只有能源、农畜产品加工和冶金中的钢铁“两个半产业”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三大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也始终在70%-80%,特别是煤炭工业对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利润的贡献率在2009年更是分别达到25.1%和55.7%,而其他产业的整体实力相对较弱,产业多元化水平较低,不利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二)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与科学发展要求不协调
从经济增长方式看,资源型产业在自治区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依靠资源消耗和较为粗放的增长方
式没有根本性改变。在资源开发利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把配置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唯一条件,部分企业甚至利用资源转化政策,圈占资源,转手倒卖,资源利用率大大降低:二是资源配置过度集中于煤化工和电力行业,资源配置环节的扭曲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三是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掠夺性开发,采富弃贫、采厚弃薄、采主弃辅等资源浪费严重;四是资源性产业对非资源性产业的挤出效应,致使非资源性产业发展缓慢;五是节能减排的压力增大。虽然2009年我区污染物减排12个盟市首次实现全部“双降”。二氧化硫排放量139.88万吨,下降2.2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7.85万吨,下降0.55%,首次超额完成了2009年全区确定的减排目标,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压力依然较大。节能减排是刚性任务,我区资源型和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从需求结构看,投资需求的增速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大于消费需求和净出口需求,且呈拉大趋势。
(三)经济增长与人均收入发展不协调
从收入结构看,居民收入增速相对慢于经济增速,即使在收入主体内部,也存在着不平衡性,社会居民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城镇居民收入增量远远大于农牧民收人增量。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0.7%,是1990年的近10倍。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1%,低于全国平均增速2.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明显滞后于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速,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已由2002年的2.52:1上升至2009年的3.21:l。目前。全区仍有80万城镇低保对象,113万农牧区贫困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8%左右。高经济增长与低收入增长并存容易引发各种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也不利于促进消费的增长。
三、内蒙古金融发展基本情况
与辖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同,近几年内蒙古金融业发展良好,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运行平稳,存贷款高位运行,利润增幅不断扩大,不良贷款大幅“双降”;证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机构各项指标连年创历史新高;保险市场保持较快发展,市场主体快速增加,保费规模不断扩大,行业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一)机构发展情况
1 银行业金融机构。2009年内蒙古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4549家。比2004年增加2066家,增长120.19%。从业人员74809人,比2004年增加35579人,增长90.69%。资产总额达到10609.15亿元。比2004年增加7418.15亿元,增长232.47%。
2 上市公司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2009年,内蒙古有境内上市公司19家,较2004年减少4家。全区共有法人证券公司2家,下辖营业部55家,期货公司1家,营业部4家。
3 保险业机构情况。2009年。全区共有25家省级分公司(财产险省级分公司13家,人身险省级分公司12家);是2001年的6倍(2001年全区共有4家保险公司,其中财产险公司2家,人身险公司2家),已开业保险分支机构1701家,是2001年的5倍;全区保险从业人员67704人,是2001年的4倍,竞争发展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
(二)金融机构运行特点
1 各项存款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09年,内蒙古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373.70亿元,比上年增长32.06%,是2002年的4.83倍。增速超过全国增速4.3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位。贷款余额629252亿元,比上年增长38.97%,是2002年的3.81倍。2009年,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利润(税后)151.66亿元,同比增长37A9%。不良贷款余额250.30亿元,比年初减少1892亿元。不良贷款率4%,比年初下降2.08个百分点。
2 证券业规范健康发展。2002-2009年,内蒙古证券市场稳定发展,证券机构经营稳健,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盈利能力较强,市场融资功能逐步增强,资本市场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上市公司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不断增强,一些行业龙头公司在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人等方面成为推动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09年末,全区上市公司累计募集资金总额427.16亿元,其中上市公司成立至2004年累计募集资金206亿元,2004年当年募集资金1.4亿元。全区证券机构经营取得良好业绩。辖区证券机构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2009年末,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68.50亿元,较2004年末增加59.86亿元,增长692.82%:托管市值351.30亿元,较2004年增加315.1亿元,增长870.69%。目前,维护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上市公司、证券期货公司诚信意识不断增强,长期以来治理结构不完善、关联交易不透明、信息披露不主动等问题得到显著改善,加之证券监管部门分类监管等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改进了内蒙古资本市场的形象。
3 保险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09年,全年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71.31亿元。全国排名第23位,西部排名第5位,同比增长2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增速全国排名第6位,西部排名第5位。是2001年度全区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7倍。累计赔付支出57.02亿元,同比增长31.03%,也是2001年度全区各保险公司赔付支出的7倍。保险功能不断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逐步提高。保险业总资产293.22亿元。较年初增长20.54%,保险业整体实力稳步增强。保险密度710元,较2001年增加607元,保险深度1.77%,较2001年上升0.17个百分点,保险对国民经济的渗透能力进一步增强。
4 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健全。金融业不断发展。伴随着经济的起飞,内蒙古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一是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近年来,全区累计引进金融机构30多家,地方性金融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包商银行在区内设立7家分行,区外宁波、深圳和成都设立分行,资产已达800亿元,正在向全国性商业银行发展。呼和浩特商业银行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增资扩股后更名为内蒙古银行,增资扩股到8,6亿元,成为省区级区域性银行。目前,46家全国性和区外金融机构在设立了分支机构,全区共有地方金融机构110家。中国保监会批准我区组建地方性财产保险公司,目前正在筹建中。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层次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已经形成,成为扩大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支撑。二是金融改革有序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09年末,全区已经组建6家村镇银行、l家贷款公司和2家资金互助社,已批准设立249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达152.2
亿元,覆盖了全区90%以上的旗县区。
四、内蒙古金融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与金融互动之间长期存在的不协调性短期内仍将存在
当前,我区支柱产业产能过剩严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重点行业经营状况尚未明显好转,产品产销率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仍在低位徘徊,全区进出口贸易仍未走出低谷。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行业健康建设发展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对钢铁、水泥、煤化工等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实施信贷禁入,因而使部分企业面l临的形势更为严峻。据调查,2004年以来全区六大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同比增长较快,在企业经济效益未同步快速增加的情况下,存在不良贷款反弹的风险。近年来内蒙古煤炭、电力、交通等行业投资较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部分行业投资已接近饱和,下一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可能呈边际递减趋势,又可能造成重复和低水平建设。
(二)资本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化程度较低,服务地方经济功能不强
2009年,内蒙古有境内上市公司19家,总市值2366.90亿元,仅占全区GDP的24.40%,证券化率远低于72.36%的全国值。目前,上市公司总数已退居全国第27位,与自治区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不相适应。全区共有证券公司2家和期货公司1家,机构数量近5年没有变化。投资者开户数量不到59万户,其资产规模、业务收入、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在行业内不具有任何优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化加剧,创新能力不足。多年来,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仍然存在。新股发行上市进度缓慢。上市公司再融资能力不强。上市公司后备资源匮乏,发展后劲不足。辖区部分上市公司内控薄弱’连年亏损,风险因素正在逐步积聚。2家法人证券公司营业网点少,主要利润来源于经纪业务,盈利模式单一,业务和产品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靠天吃饭”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行业自律观念不强,违法证券交易的发现、处理机制还不完善,机构之间恶性竞争等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一些地区非法证券活动时有发生。
(三)保险业发展中一些风险因素值得关注
2009年,区内财险公司应收保费率和人身险退保率风险因素依然存在。从市场整体看,保险结构不平衡,人身险业务发展在增长速度、规模、全国排名等方面长期慢于财产险业务,结构优化的动因单一。保险行业在行业自律、市场竞争和风险管理方面长期存在一些问题。
(四)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信贷结构不尽合理
篇2
关键词:公益型NGO;困境;对策
一、引言
在我国,NGO的发展既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结社革命”的回应,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时至今日,大批的NGO随着社会的发展孕育而生,他们开始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提供服务,在发展和谐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价值逐渐被人们认可。但对于NGO的研究却起步于90年代中期,理论研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此外,学者明确提出研究公益型NGO也只是近几年才开始的。本文将尝试对近几年我国公益型NGO可持续发展困境及其对策的研究进行综述。
二、公益型NGO可持续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现状
(一)公益型NGO可持续发展困境研究的现状
1、关于公益型NGO定义和分类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于“公益型NGO”这一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总结众多学者关于“公益型NGO”的概念,可以发现有以下三个共同点:第一,非营利性,即公益型NGO不以盈利为目的进行活动,这是NGO首要特征;第二,公益性,指的是公益型NGO是以实现或者保护社会大众的福祉和利益为目的。第三,促进社会公正,公益型NGO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的稳定。
此外,不同的学者就公益型NGO概念作了自己的界定。赵月高和陈敏认为,公益型NGO即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以社团的名义,从事公益性社会活动,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非政府法人[1]。两位学者突出了公益型NGO在法律规制方面的内容,却忽视了区分公益型NGO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不同。学者王薇从伦理学的角度定义公益型NGO,她认为公益型NGO是为社会上不特定多数人或社会全体提供公共福益和公共服务的非政府组织,其成员“是理性地、通过牺牲自己的利益而追求全社会公共利益的“纯公益人”[2]。王文菲在清华大学NGO研究所王名和贾西津的理论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将公益型NGO定义为是指维护和保障社会上不特定群体的利益为使命,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从事公益事业的非政府性组织[3]。田奕奕称那些以促进社会公益为目标,主要的服务对象时弱势群体的NGO组织称为公益型NGO[4]。史香玲指出公益型NGO来源于公益说,其是以促进社会公益为目标,面向整个社会提供服务,公益型NGO能充分体现NGO的公益性,志愿性和非营利性[5]。对比田奕奕和史香玲的界定内容,史香玲的进步意义在于将公益型NGO的服务对象弱势群体进行补充,延伸到面向整个社会,此外还对其性质作了补充说明。
关于公益型NGO的分类,从王名的《中国NGO研究—以个案为中心》可知,“目前理论界将公益型NGO分为三种类型:体制内官方背景的组织,指的是在政府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具有合法性地位和浓厚的官方背景的组织;体制内的民间组织,指由政府外的力量自下而上建立起来,已获得合法性地位的组织;体制外组织,指的是由政府之外的力量自下而上建立起来的尚未获取合法性地位的组织”[6]。此类分类方法主要是依据NGO组织成立的法合法性和其制度性,对其服务对象和其能够提供的服务内容却未纳入分类定义中来。程玥和马庆钰在《关于非政府组织分类方法的分析》一文中对公益型NGO进行了分类,认为公益型NGO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会员制公益组织,包括团体会员组织和个人会员组织;另一类是非会员制公益组织,其中又分为实体型组织即民办非企业单位如民办学校、养老医院、研究所、图书馆剧团、美术馆等,都归属于民政部门;非会员制公益组织的另一部分就是基金会组织包括运作型基金和资助型基金[7]。此类分类方法的进步意义在于借鉴科层制的分类方法,并且还结合了NGO组织的特征和中国的国情,更能让人从多层次了解公益型NGO的分类状况。
2、关于公益型NGO发展困境的研究
我国NGO的发展虽是80年代“结社革命”的产物,但最主要的还是受了1995年的世界妇女大会的影响。此后,我国公益型NGO的发展进入活跃期,时至今日也有了一定的数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反映社会利益诉求、提供和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缓解就业压力和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8]。但就整体而言,我国公益型NGO的发展情况仍不乐观,其可持续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困境。
赵月高和陈敏两位学者通过对我国公益型NGO法律规制的研究分析得出公益型NGO存在公益诉讼法主题困境、财政收入过分依赖政府的困境、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困境、公众缺乏对NGO的捐资捐赠热情的困境、外部监管部门权限区分不明确的困境以及内部监管缺失的困境[1]。王文菲分析我国公益型NGO主要困境在于传统的运营模式不适合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环境,这一困境导致一系列其他困境的出现,包括资源匮乏和资金困扰等。王文菲还通过SWOT分析工具分析公益型NGO组织外部环境得出其劣势即其面临的困难,包括三点,一是使命不清,二是产权界限模糊,三是营利性业务与公益型业务协调困难[3]。虽然公益型NGO的运营模式对其自身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王文菲忽视了外界环境对公益型NGO的影响,对公益型NGO困境认识存在片面性。王薇指出以人的理性情感需求为公益型NGO动机的局限性是导致公益行为影响范围小,而且这样的公益行为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不稳定性[2]。王薇对公益型NGO的困境认识比较注重参与者的理性情感,更多的从伦理层面看待困境问题,夸大了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史香玲从NGO动力的视角来看当下我国公益型NGO面临的困境,她认为双重制约困境、社会信任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公益产权模糊化、志愿失灵、NGO自身造血能力差和效率低下等问题是造成公益型NGO发展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5]。田奕奕总结概括了我国公益型NGO的困境主要分为内部困境和外部困境两个方面。其中内部困境包括权力困境、资源困境和收益困境,外部困境包括法律困境、监管困境、表达困境和文化困境[4]。田奕奕的困境分类视角比较好,困境总结的也比较全面。
目前学者对公益型NGO发展困境的研究,借鉴田奕奕的分类方法,总的说来,可以归纳为两大点,即内部困境和外部困境。其中,内部困境包括以下四点:第一,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困境;第二,管理运营模式固化困境;第三,内部监督机制缺失困境;第四,资金依赖于政府补贴困境;外部困境包括以下四点:第一,双重监管,行政压力大困境;第二,缺乏明确有针对性的法律保护困境;第三,社会信任度低,公信力缺乏,缺乏公民支持和认可困境;第四,缺乏权威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困境。
3、关于应对公益型NGO发展困境对策的研究
赵月高和陈张从三个方面入手来解决目前公益型NGO所面临的困境。第一,在法律层面上需要增修目前的相关法律。其中需要增设公益诉讼的专门条款,还需要修订NGO法人登记相关法律等相关法律;第二,在经济层面上需要独立和自主最终达到管理体制的剥离。这要求公益型NGO拒绝政府财政投入,甚至要拒绝其他经营性社会团体的投入;第三,在监管层面需要按照现代管理模式对公益型NGO进行监管。首先从立法层面上要求改变现有的NGO登记的相关法律,尤其废止业务主管单位,而代之以完善的监管方案;其次内部监管制度需要完善,包括设立内部监管委员会,现代财务制度的设立以及志愿者管理制度的完善等;最后是外部监管制度即社会监督要正确行使其监督权[1]。就中国的国情来讲,对策第二点实行的难度最大,此对策实行的必要性也有待考究。王文菲认为面对公益型NGO困难,首先要注入企业化的经营理念,并保证组织行为不偏离其使命,通过企业化的运营模式创造更多经济上和使命上的价值。
所以其主张为可持续的发展,公益型非政府组织可适当的收取低于市场价格的费用;主张公益型非政府组织实行市场化管理,摆脱政府的庇护,树立独立的组织使命;主张采用商业化运作模式,创立社会性企业[3]。将企业化的经营理念、市场化的管理和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引入公益型NGO这个理念正在指导许多公益型NGO实行转变,是目前比较认可的新理念。史香玲认为对公益型NGO建立有效的动力监控和反馈是解决公益型NGO发展困境的主要手段,而有效的评估是监控的前提。她认为通过评估等管理工具可以提升NGO自身的实力和推动NGO发展,能够诊断出NGO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评估才能考虑到主要相关利益群体的需求,使得动力监控具有针对性,发挥有效性从而帮助NGO达成使命[5]。田奕奕在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三个国家关于公益型NGO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对公益型NGO的管理应该要从内部建设和外部建设两个方面同时着力。内部建设要求做到完善公益型NGO自身管理制度、探索多元化的资源筹集途径、树立良好的营销理念和拓展营销领域;外部建设要求做到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健全外部监督机制、优化资源认证体系、增强公众的公益文化意识和发挥第三方实体的作用[4]。
对公益型NGO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一目标,学者们普遍认为公益型NGO要走出目前的困境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公众以及公益型NGO自身。政府要改变现有的管理和监督模式,为公益型NGO提供法律保障,为公益型NGO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益的发展环境;公众要认识到参与公益事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保持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增强对公益型NGO的公信度,正确、有效行使监督权;公益型NGO要做到明确自身使命并做到不偏移、不异化,要加强自身造血功能,要不断完善组织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为社会公益事业而努力。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综观近年来学者对于公益型NGO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的研究,当前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对公益型NGO研究比较少,大都是将公益型NGO置身于NGO这一大的环境中,极少对公益型NGO与其他NGO做区分研究;其次,不同性质的公益型NGO发展形式和路径也不尽相同,当前的研究还缺乏对不同公益型NGO进行分类的专项研究。第三,对于公益型NGO的研究都是从小的切入点入手,缺乏比较完整的、体系化的研究,导致目前公益型NGO诸多问题界线不明确,未能形成较为统一的定论。对于研究的不足之处可作为日后深入研究公益型NGO的研究方向。(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赵高月,陈 敏.中国公益型NGO法律规制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7):62-64.
[2]王 薇.公益型非政府组织行为的伦理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5):29-31.
[3]王文菲.公益型非政府组织企业化运营模式战略分析[J].理论观察,2011(1):87-88.
[4]田奕奕.我国公益型NGO的困境及改进对策研究——以爱德基金会为例[D].江苏:苏州大学,2011.
[5]史香玲. 转型期公益型NGO的动力机制研究——公益型NGO与弱势群体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D]陕西:西北大学,2007.
[6]王 名.中国NGO研究—以个案为中心[M].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出版,2000.
篇3
关键词: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4
一、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系统协同理论可知,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涉及到地方经济发展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及各子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连续的、多维的交互作用。因此,对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进行评价需要构建一套能够比较准确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系统演进过程的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考虑
本部分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指标体系是多个单项指标的有机组合。一般而言,建立评价系统协同发展的指标体系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一是指标体系能够对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较为全面的反映,从而为系统的调控者提供决策依据。二是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准确地揭示某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与突出问题,以便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三是指标体系能够较好地引导政府部门完成其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四是指标体系能够进行区域间、部门间协同发展水平的比较,进而从比较中发现差距和薄弱环节,并分析原因。五是指标体系能够对某一区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为政府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提供相关依据。
2.指标体系的作用和功能
评价系统协同发展的指标体系需要具备三个主要功能,一是描述和反映特定时点或某个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现实状况;二是描述和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变化趋势与速率;三是综合测度区域经济发展各方面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在整体上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状况和变化趋势。
3.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
指标体系建立包括单项指标选择及指标体系内部结构关系确定两个过程。单项指标选择考虑了指标的重要程度、数据可获得性及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指标体系内部的结构关系,本文按照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表现和“功能”体现两方面要求,分为总体层、功能层、结构层⑴、结构层⑵四个相互关联的维度。其中,总体层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总体情况;功能层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外在功能体现;结构层和指标层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方式内部的各种结构关系。
(二)指标体系建立
按照本文对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解,我们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根据指标的可量化性和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了一个包括46个单项指标在内的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本文在社会发展方面选择了较多的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二、数据处理与指标权重确定
数据标准化和无量纲化以及指标权重的确定对于综合评价指数计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意义重大。这里,介绍了本文数据标准化和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和相关说明。
(一)数据来源与相关指标计算说明
本文将1990-2012年作为评价区间,各单项指标数据来自历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和相关国家统计年鉴,有些单项指标需要通过相关数据计算而得,缺失的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得到相应的估测值。其中,相关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1.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一般指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实际生活中,我们一般通过消费指数折算法、GDP折算法或生产指数折算法来间接地加以表示。相比而言,消费者价格指数能够比较充分地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因此,本文采用CPI来替代通货膨胀率。
2.经济波动系数
目前,经济波动系数据计算方法较多,比如李永友(2008)和刘志刚(2005)采用的方法。根据本文研究的现实需要,在综合上述方法基础上,我们选择任保平《以质量看待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反思》一书中的计算方法。首先,利用公式
计算各指标的标准差,其中
其次,利用公式
计算各年份的经济波动系数。
3.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系数
二元对比系数为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二元反差指数为非农业的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值。
4.地区不平衡指数
衡量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状况的指标。可以通过下面公式计算得到:地区不平衡指数=各地区人均GDP标准差/各地区人均GDP平均值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全面性,本文以内蒙古的12个盟市①为基本空间单元计算1990-2012年间的地区不平衡指数。
5.能源产出率
能源主要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核电、水电 、风电等一次能源。能源产出率是资源产出效率指标之一,是一定范围内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量的比值,反映单位能源的产出情况。因此,该指标值越大,表明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产出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6.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从劳动要素投入角度反映产出效率的一种指标。一般用平均每个从业人员实现的增加值来表示,可由以下公式计算而得:
7.资本产出率
资本产出率是从资本要素投入角度反映产出效率的一种指标,本文用下列公式计算评价区间内各年份的资本产出率:
8.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能够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的程度,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由于《内蒙古统计年鉴》中无法全面获取相关数据进行计算,为此本文采用田卫民(2012)1995-2010年的估算结果,缺失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得到估测值。
9.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是一个能较好反映城乡收入差距的指标,不仅考虑城乡居民绝对收入的变化,而且考虑相对应的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基于内蒙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牧民人口比重较大的实际,泰尔指数更适用于度量内蒙古的城乡收入差距。本文采用王少平、欧阳志刚(2008)的泰尔指数计算公式:
其中,j=1,2分别表示城镇和农牧区, Zjt表示 t时期城镇或农牧区的人口数量, Zt表示t时期的总人口, Pjt表示城镇或农牧区的总收入(用相应的人口和人均收入之积表示), Pt表示t时期的总收入。
10.城镇相对贫困程度
相对贫困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所维持的一种社会生活状况,能够反映社会各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一般情况下,我们用相对贫困组别或者人群与相对富裕组别或人群的收入差距状况来表示相对贫困程度。本文采用下列计算公式:
11.环保投入强度
反映环境保护投入力度的指标。本文采用以下计算公式:
(二)数据标准化处理
由于各指标之间的属性、量纲、量级不同,所以属性、量纲、量级方面选择“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当xi为“正”指标时,
当xi为“逆”指标时,
(三)各级指标权重确定
本文选择先计算各评价维度指标间相关系数,再计算复相关系数,最后确定指标权重的思路。
1.相关系数矩阵
根据公式⑶利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各评价维度指标间的相关系数,KMO检验均在0.5-1的合理区间。
2.复相关系数
在相关系数矩阵基础上,根据公式⑷借助MATLAB软件计算各评价维度指标间的复相关系数。
3.指标权重确定
根据公式(5)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如表2所示。
三、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评价指数计算与评价
在计算权重基础上,这里根据公式计算出了1990-2012年间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综合评价指数、各效应指数以及经济结构指数,在此基础上,对内蒙古近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总体评价
这里,我们根据公式 可以计算出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综合评价指数和各个维度的评价指数(见图1、表3、图2、图3和图4)。
从图1可以看出,1990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评价指数虽然波动较大,但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这表明近年来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一定进展。从图2中看到,功能层面的各效应指数中,环境效应指数贡献最大,权重达到0.283621;经济效应指数排第2位,权重达到0.255576;社会效应和资源效应指数的权重分别为 0.243382和0.217421。从功能层内部结构关系变化看,1990-2012年间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效应指数、资源效应指数和环境效应指数总体呈缓慢上升态势,但环境效应指数波动幅度很大,而经济效应指数2005年以来总体呈缓慢下降态势,这从侧面说明内蒙古经济领域的发展方式转变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相反还有可能出现了某种“倒退”。图3显示,近年来经济效应指数下降主要是由经济增长指数和经济结构指数下降造成的。一方面,经济增长指数下降主要出现在2005年以后,从内部结构看主要受通胀率提高、经济波动幅度增大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稳定性的降低造成了2005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增长指数的下降(图4)。
(二)经济结构指数变化分析
1990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经济结构指数一直处于下降态势,特别是2003年以来开始呈现较快下降趋势。从图5中可以看出,除工业化率指数、城镇化率指数、二元反差指数外,反映经济结构状况的其他指数都呈较快下降趋势,这表明2003年以来内蒙古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十分较慢。
1.产业结构演进
近年来,内蒙古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化率由2003年的32.40%上升到2012年的48.7%,但服务业占GDP比重快速下降,由2003年的41.9%下降到2012年的35.5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9.15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已经成为内蒙古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之一。从工业经济内部结构看,产业重型化、资源化、产品初级化、产业链低端化特征十分明显,工业结构单一化和刚性化问题十分突出,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大、抗风险能力十分低下。
2.总需求结构演进
从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情况看,近年来呈现“投资率过高、消费率和外贸依存度过低”的特点,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特征十分明显。投资率由2003年的56.7%快速上升到2012年的84.60%,9年间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不仅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也高于我国大多数其他省区市。与此同时,内蒙古的消费率和外贸依存度出现快速下降的态势,消费率由2003年的52.74%下降到2012年的39.4%;外贸依存度也由2003年的10.79%下降到2012年的4.24%,这与内蒙古是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地位极不相称。
3.空间结构演进
近年来,内蒙古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人口城镇化率较快提高,二元反差系数有一定改善,但是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仍然在0.4以上,地区不平衡指数也由2003年的0.58上升到2012年的1.06,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十分突出。2012年,内蒙古人均GDP最高的阿拉善盟是人均GDP最低的兴安盟的7.5倍。
四、结论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虽然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相对较为缓慢。在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中,环境效应指数贡献最大,社会效应指数和资源效应指数贡献度在不断增强,经济效应指数虽然贡献率排在第2位,但2006年以来有下降趋势,这成为影响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关键性因素。从经济子系统内部结构关系分析,经济效应指数下降主要是由经济增长指数和经济结构指数下降造成的。经济增长指数下降主要受通胀率提高、经济波动幅度增大等因素的影响,而经济结构指数中除工业化率指数、城镇化率指数、二元反差指数外,反映经济结构重要状况的其他指数都呈较快下降趋势,这表明内蒙古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十分较慢。
总之,“八五”以来,虽然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经济发展方式的内部结构关系和经济效应指数变化趋势看,经济结构变迁十分缓慢、结构失衡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当前和今后内蒙古必须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注释:
① 内蒙古的12个盟市分别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
参考文献:
[1] 张保法.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11).
[2] 韩延春.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J] .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3] 葛新元,王大辉,袁强,等.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计量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 (1).
[4] 陈平,李广众.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J] .世界经济,2001(3).
[5] 陈晓光,龚六堂.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J] .经济学(季刊),2005(2).
[6] 陈体标.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J] .经济学(季刊),2007(4).
[7]程漫江.中国经济转型的风险与出路[J] .中国市场,2013(47).
[8] Blanchard O, Shleifer A. Federalism with and without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China versus Russia [N]. MIT Working Paper 00-15, 2000.
篇4
关键词:林业;经济;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飞速,但与此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各种恶劣环境问题频繁发生,尤其是我国的林业资源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森林面积急剧下降,使得整个生态发展失去平衡,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面对这样严峻的情况,促使我国相关部门开始对林业经济投入更多的精力,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我们不再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反而更加重视林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效益与它的可持续性,这就需要我们保持一定的林业面积。但是目前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情况并不是十分乐观,呈现出传统、粗放、封闭的发展模式,过分依赖森林资源,这就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合理安排林业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运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大政策、资金、人力和科技投入,因地制宜发展以林业为主的多种循环经济是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林业经济发展资金不足
发展林业经济需要依靠林业资源,但是由于对资源的大量需求,在它发展的前期需要相关单位投入大量的资金。我们都知道,林业属于国有产业,在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和当地政府部门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来确保林业经济的顺利进行。但由于各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策的不同,各单位投入的资金也会有所差异,但多数情况下是不能够满足林业经济发展需要的。近年来林业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更大地发展,但资金多被用于建设生态园林方面,在经济生产投入还是缺乏足够的资金,促使很多优秀的林业经济项目无法顺利开展,进而严重危害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二)林业经济与林业资源断链
林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林业资源的支持,特别是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我国是林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林业面积、林业储蓄以及森林覆盖率虽然低于世界含量,但总体来说基本可以有力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顺利发展。但是近年来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人和单位不考虑长远利益,只顾眼前利益,大量砍伐树木,导致我国林业资源受到严重的损害。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样的差异,但人工林种植的品种比较单一,不仅成活率低,而且不利于提供多样的林业资源,长时间促使我国林业经济长时间处于低效阶段,最后形成林业资源不断减少并且质量差的局面,进一步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三)林业经济发展缺乏创新、管理不完善
林业资源虽然属于自然资源,但在我们生活中,林业经济却离不开人的管理,同时它的发展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近年来由于政府与企业在林业经济发展中没能投入足够多的精力,多采用国外已经开始或是已经淘汰的设备;在调节方面做的也不到位,致使林业经济发展缺乏严重的创新,技术设备也无法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这样就使得我国的林业经济长时间处于低水平时期。在管理方面也很落后,未能做到及时因地制宜,一些新品种不能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而受到限制,导致树木质量差,而且由于在贮备培植过程中缺乏专业人员的合理安排,也在一定程度的促使林木生长受到致命性的伤害,从而影响了林业经济大发展。
二、推动林业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
(一)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资金
林业经济虽然是国有产业,但由于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为了确保林业经济的顺利发展,我们就需要开展多渠道来吸引更多的资金来推动林业经济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和当地政府以及参与企业要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外来资金来扶持林业经济的发展。比如,我们可以让一些资金雄厚的私人企业参与到林业经济建设其中,并对他们提供资源材料,当取得优异成果时可以给予奖励,促使他们更有信心参与林业经济建设,国家也可以让银行提供方便的贷款。
(二)大力调整林业经济结构
我国是一个多山多丘陵的国家,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充足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林业经济,我们完全可以重点发展短期工业林业经济,在保证生态环境良好的情况下,进而提高它生产能力。建立起点、线、面相互结合的区域性林业体系,选择适合当地区域的树种和林种来种植,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
(三)利用科技提升林业经济水平
在促进林业发展水平提升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对林业病害的防护,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林业生态环境资源监测系统,从而形成一种林业有序健康发展的机制。另外,也应该支持和鼓励有能力的林业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提升对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速度,从而生产出更多的创新环保产品,赢得更好地经济效益。
三、小结
虽然我国林业经济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但是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旧需要我们及时解决,这需要我们在今后发展中做出更多的努力。对某些地区出现的乱砍乱伐导致林业资源急剧减少,从而严重影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现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一如既往的加大学习力度,并不断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林业发展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的林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特殊环境采取不同的方法,适当调整当地的林业经济结构,尽力保护当地特有的资源,将科学技术全方面运用到林业经济发展中,改变林业经济发展的单一局面,进一步推动林业经济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霞.解决林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华章,2012(35).
[2]刘宇.关于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3(18).
[3]高阳.中国林业经济发展的波动及成因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5.
[4]林家文.林业经济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
篇5
关键词:经济分析;经济预测;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F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4-0170-03
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层面与区域层面,有的学者研究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和预测]和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建议,也有学者考虑了经济发展中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如技术的引进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4],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主要因素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整理了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数据,分析了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现状,并预测了经济发展趋势。
1 吉林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自1978年以来,吉林省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按可比价计算,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达30.3倍,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9倍,第二产业增长47.8倍,第三产业增长55.7倍。2013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4808.01亿元,同比比较增长了近9.0%,高出同期全国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吉林省经济存在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也表明近年来吉林省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稳定性进一步加强;各产业的分布与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率都较高。具体发展数据如图1所示。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第二产业的增速高于地区GDP的增速,第三产业的增速与地区GDP的增速基本持平或略低,第一产业增速明显低于地区GDP的增速。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吉林省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从1978年的29.25:52.40:18.35调整到2012年的11.83:53.40:34.77。从调整的结果看,第二产业的比重基本保持在53%左右,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以及吉林省“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第二产业的重要程度不断上升,对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重要。
城乡居民生活方面,从1978到2012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了将近70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增长了47倍。城镇人均住宅面积增长了9倍,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增长了3倍。同时,城镇和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也在不断降低,揭示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也更加明显,这一趋势有继续扩大的倾向。下表列举了吉林省城乡居民消费与住房情况变化。
2 吉林省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与增长动力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家宏观调控的约束,给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带来挑战。面对这些不利外部环境,吉林省政府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所带来的机会,坚持“三化”、“三动”战略为主线,维持了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
2.1 吉林省经济发展外部环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均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使得当时过于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当时中央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中国经济保持着较高的增速,然而,其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愈加严重,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有鉴于此,在制定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时,中央政府主动将经济增速调低,即“十二五”计划GDP年均增长为7%,强调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注重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中央政府采取了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的情况下,全国GDP增速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逐步回落,这反映出国家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不断强化经济质量的决心。与此同时,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给吉林省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2.2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速为20%;消费的增速相对平稳,年均增速为14%;国际贸易一直处于贸易逆差,保持净进口状态,“十一五”时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1978年以来吉林省投资、消费、出口的变化情况如表2。
首先,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处于高增长状态。作为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政府不断加大引入非国有投资的力度,对投资结构进行优化发展。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先全国,投资结构的日渐合理化,产业升级成效明显。
其次,消费需求波动相对平缓,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吉林省整体的消费需求水平波动平缓,对经济发展来说是相对稳定的因素。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社会消费需求稳定增长。通过施刺激市场消费来推动经济发展,逐渐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最后,近年来进出口平稳波动,进口额度快速增长,出现常年贸易逆差。这也是吉林省与发达地区差异化明显的部分。目前从整体上来看,结构性问题突出,如进出口失衡、缺乏深加工的出口产品和国际知名的品牌。这种模式对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造成制约。
3 吉林省经济发展预测
通过上述对吉林省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的分析,结合吉林省“十二五”规划中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政策,通过高、中、低三种预测方式对吉林省未来经济发展进行预测。
3.1 经济预测低方案
2013年按前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10.3%设定,“十二五”期间,其他年份经济增速按10.5%考虑,“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速按8.9%考虑,“十二五”期末的一、二、三产的比重按“十二五”规划的10:50:40考虑,2020年的该比重按9:48:43考虑,其他年份做等差线性插值处理。预测结果见表3。
3.2 经济预测中方案
考虑到2011年和2012年吉林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13.7%和12%增长,而且“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4.9%,因此,2013年经济增长预计为10.8%,“十二五”期间,其他年份经济增速按11%考虑,“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速按10%考虑。由于调结构与保增长之间存在矛盾,在保持高速增长情况下,“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一、二、三产的比重10:50:40的目标很难实现,在该种增长速度下,到2015年二产的比重将小幅提高,一产和三产比重将略有调整,预计2015年一、二、三产比重9:54:37,2020年的经济结构按8:52:40考虑,其他年份做等差线性插值处理。预测结果见表4。
3.3 经济预测高方案
在高方案中预计2013年经济增长11%,“十二五”期间其他年份经济增速按12%考虑,“十三五”期间初期经济增速按11%考虑,末期经济增速按9%考虑。在该种增长速度下,到2015年二产的比重将继续小幅上升,预计2015年一、二、三产比重10:55:35,2020年的经济结构按8:53:39考虑,其他年份做等差线性插值处理。预测结果见表5。
4 结语与建议
本文对吉林省1978-2012年以来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了分析,从国家的宏观环境和内部投资、消费、出口两方面探讨了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经济数据和吉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给出经济发展低、中、高三个预测方案。本文的预测过程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但是预测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特点,也结合了经济发展的不同变化情境,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通过对现状描述和未来预测,为吉林省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首先,需要继续扩大内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是社会生产的起点和终点。利用刺激消费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数量与质量的提高。其次,继续扩大对开放水平。吉林省进出口相对来说能力不足。利用长春地理位置优势,加大优势产品的出口量,提高对外贸易量,促进经济发展。最后,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同时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非国有投资的比重,利用外资的投入来加快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友余.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测[J].统计与决策,2013,(3):133-136.
[2] 田强,陈莉.三峡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1):71-77.
[3] 袁建新,刘幸赟.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省际差异性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5):78-87.
[4] 李鑫.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时代,2009,(7):11-12.
[5] 白永秀,王颂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及影响因素[J].经济学家,2011,(6):102-104.
[6] 吉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吉林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篇6
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企业战略决策教授K.Andrens首次提出SWOT分析法,它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抓住影响企业战略的重要因素进行整体分析,简单、清晰、针对性强,常常被运用于管理决策的各个领域。SWOT分别是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遇)、Threat(挑战)。
二、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顺应全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把握住发展低碳经济的契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等方面,利用自身优势克服自身不足,抓住发展机遇应对发展挑战。
(一)优势分析
1、节能减排态度明确且坚定,再加上国家立法保障,使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变得有法可依。近年来,我国颁布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n-/再生能源法》、《促进循环经济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为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基本的法制保障。2、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下,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针对有色、金属、电力、建材等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总量控制、市场准入等限制性原则,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力研发和转化新技术,有效降低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3、节能减排经验的积累。近年来,河南省节能减排工作成效卓越。高耗能行业能耗增速下降明显,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持续下降。这些无疑将成为未来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巨大优势。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止目前为止,河南省已经完成了三批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通过积极推行循环经济试点,已经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实践经验。
(二)劣势分析
1、环保意识仍很淡薄。河南省人口众多且环保意识淡薄,使得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且污染治理较为困难。再加上河南省正处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使得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能源的极大消耗和环境状况的每况日下。2、高碳能源结构。长期以来,河南省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粗放型的能源利用路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难以根本扭转,这无疑将长期制约着河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3、清洁能源资源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河南省煤炭、火力发电的生产和利用占绝对优势,比重达到89.9%左右。清洁能源相当匮乏,新能源在工业领域的利用和发展还没有起步。这些将制约着河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机会分析
1、环境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及清洁发展机制被引入了《京都议定书》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这无疑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开展节能减排方面的合作提供最好的契机。2、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不断得到鼓励和推进。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若干鼓励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企业进行的节能、环保等项目的立项、建设过程中、节能减排工作中实行减税和免税的优惠政策等。3、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不断成熟,国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尤其是技术转让和国际合作的形势逐渐转好4、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有利于低碳发展的实施。人们对绿色产品选择倾向越来越明显,促使企业在生产工艺和原料选择上日益趋向于低碳。这些条件都为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
(四)挑战分析
1、环境问题形势严峻。气温升高导致喜马拉雅等高山的冰川消融,对淡水资源形成长期隐患;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的安全生存造成严重威胁;气候变暖加剧了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的频发,严重的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等等。这些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安全,也给低碳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2、政策体系不完善。虽然政府在鼓励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或措施,但还很不完善。尤其是,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环节常常脱钩。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来约束和限制公民的行为。3、激烈的区域竞争正在展开。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增长速度较快,2010年河南省完成生产总值23092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18%,但郑州市在中部六省的省会城市生产总值排名却有所下降。可见,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竞争已越来越激烈,河南省必须抓住“中部崛起”机遇,在低碳经济建设中凸显优势,赢得低碳经济发展先机。
三、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建议
(一)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从长远来看,发展低碳及无碳能源,是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途径。低碳及无碳能源在增加能源供给的同时会减少碳排放,因此,对低碳及无碳能源的开发可以调整能源结构而不影响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二)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化产业体系
河南省应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减轻碳排放压力。河南省发展林业和种植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开展碳汇造林和碳汇研究,加快培育二氧化碳吸收率高的树种和农作物品种,探索二氧化碳清除率高的造林模式和种植模式,构建布局合理、功能稳定、效益明显的生态固碳系统。
(三)强化低碳技术研发与转化
河南省能源技术领域主要存在利用率低、碳回收技术落后以及替代能源使用较少的状况。因此,河南省能源技术近期的发展方向应是以提高化石能源利用率为主,加强碳回收,寻找新的替代能源为辅。
(四)制定合理的低碳经济法规
篇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本章通过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的地位和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各方面发展着的贡献,指出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影响作用。并且展望未来,预测中国未来10年至20年将会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但占全球比重仍将不断加大,对世界经济影响力加强。
关键词:中国发展 世界经济 影响性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开展,中国经济持续保持着长期稳定发展的经济势头,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持续上升。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明显减弱,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带来了新的机遇。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新的突破,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而随着新时期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为世界经济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必须要准确把握中国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贡献,面向国际化不断调整战略定位。
一、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的地位
第一,我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大国之一。根据数据显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5年4月14日公布了2014年世界各国GDP排名,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GDP总量77.3万亿美元,较上年增加3.3万亿美元,美国2014年GDP为17.149万亿美元,位居第一;中国GDP为10.380万亿美元,位居第二;第二,“MadeinChina”影响世界。在我国向全球经济大国前进的途中,制造业的崛起尤其突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中国完成工业增加值21.07万亿元,占世界比重达20.8%,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我国俨然已成为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第三,中国贸易总额占世界前列。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出口国和世界第二的进口国,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度超越美国,跃居榜首;第四,我国是投资大国。2015年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钟山16日在北京透露,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达1029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同比增长14.1%,继续保持世界第三位。中国对外投资规模极大,为全球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中国作用”;第五,我国已跻身于金融大国行列。本国的钱币在世界的影响是提升国家金融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2015的境外人民币储量将会不断增加。
二、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
1.中国经济成为推进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我国国内GDP总值从2005年至2014年不断上升,呈稳定增长趋势。2011年至2014年我国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分之一。而在过去的30多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长占全球经济增长量不断增加,由1980年~1990年的3.8%,到2000年~2010年的20.9%,以及近四年的四分之一。我们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的增长带动了全球的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复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二,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有所回落,但是经济总量仍在不断上升;第三,中国三十年来的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逐渐超过其他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一。此外,我国在制造业、进出口贸易、金融业等方面发展也呈稳定增长趋势。作为制造大国,我国的制造业增长也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2.中国发展促进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二战以来,全球经济呈现“南北”格局,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占世界经济发展比重较重。到20世纪70年代左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比重基本持平。此时发达国家的GDP是发展中国家GDP的三倍到四倍。20世纪末期,发达国家所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上升至85%,发展中国家发展稍显滞后。但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促使了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占全球比重急速上升,据估计,到2015年年底,发展中国家GDP将占全球的50%。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也加速全球经济重心向东亚方向迁移。中国经济增长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世界资本和产业很明显的向中国偏移,这也是形成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从整体上看,一方面,全球经济资本和产业的转移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增长反过来推动了全球经济重心的转移,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不断加大。
3.中国发展促进了全球的技术革新。
科学技术对全球的经济增长起着推进作用。中国的发展促进了全球的技术革新,提高了技术创新的效率。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中国一直依靠技术的模仿和追赶提高技术效率,但是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前沿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一直是科学技术的创新领导者,其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且广泛应用于发展中国家。尤其中国对外贸易的扩大为发达国家扩散科技成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增加其市场规模和收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发展,中国吸引了大批的外来跨国公司。中国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健全的产业体系等都为发达国家和跨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加速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提高了其经济收益和发展效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也在加大。据报道,我国2014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3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占国内生产总值2.09%。除了加大资金投入,中国现今已成为国际专利申请大国,2014年中国企业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框架下共提交2.5539万件专利申请,较2013年增长18.7%,中国企业已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申请大户。
4.中国发展对稳定全球经济有重要作用。
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稳定全球价格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虽然近年来人力成本略有提高,但是与过去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劳动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加上其他的因素影响,使得中国的出口长期保持较低的价格。与其他国家出口价格涨幅较大对比,中国长期的低涨幅必然对控制全球通货膨胀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增长还能够减弱全球经济的波动。上世纪出现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发达国家经济遭受重创,但是中国经济仍然维持着自己的增长,对促进全球经济幅度、抑制全球经济波动、稳定全球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全球经济的比重不断加大,这种稳定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有研究针对不同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波动程度做了调查分析,研究表明在全球经济发展规模加大的十个国家中,中国的经济增长波动最小,说明了中国经济受全球经济的影响较小,对稳定全球经济有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未来的发展与世界经济
1.中国发展占全球比重将不断加大,对世界经济影响力加强。
预计在中国未来的10年至20年,中国在基础设施、能源原材料工业等领域的投资空间会减小;部分技术创新追赶的后发优势将减弱;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不足将会导致人力成本的增加。未来的十年到二十年我国经济增长率有可能出现回落,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步伐将减缓,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发展时期。同时,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是制约发达国家经济恢复的重要因素,这一问题发达国家至今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全球经济也经进入发展相对缓慢时期。虽然中国增速将会减慢,但是仍然保持着相对全球更高的增速,中国未来的发展占全球经济比重将会不断极大,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将加强,未来有可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2.中国未来的定位。
不断发展是我国的核心利益,也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战略定位的总体目标时全面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实力,打造互惠共赢的国际环境,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同时为全球经济增长长期提供正能量。为此我国需要对未来定位做出适当调整:首先,中国未来的定位将从被动开放转向主动开放,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其次,中国将从贸易大国变成贸易强国,成为世界核心消费市场以及商品、技术等主要供给基地;再次,中国要从资本输入国转变为资本输出国,成为全球重要的资金提供国家。最后,中国要发挥大国优势,发挥一体化进程的主导者作用。
四、结语
十三中全会做出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国发展在世界经济的影响和当前局势来看,中国将来的发展战略必须准确把握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的根本方向,在全球化市场中合理配置我国战略资源,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构建互利共赢的国家合作体系,大力发挥我国在全球中的大国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贺力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世界经济史学科发展综述[J].社会科学战线,2014,10:59-72.
[2]《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课题组,赵晋平,胡江云,赵福军.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管理世界,2014,10:1-16.
[3]郭晓东.新时期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外部挑战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4]阎三虎,骆华松,刘云.中国和东盟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J].绿色科技,2014,02:246-249.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课题组,赵晋平,胡江云,罗雨泽.中国利用外资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发展研究,2014,09:8-11.
[6]权衡.开放的中国与世界经济——迈向一体化互动发展[J].国际展望,2014,05:1-15+150.
[7]关庆凡,崔建伟.论重商主义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J].企业经济,2012,05:67-69.
篇8
[关键词]环渤海 产业结构调整
一、环渤海区域产业结构总体情况
1.环渤海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状况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环渤海区域产业基础雄厚,在全国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快速,整体经济实力增长迅速,环渤海区域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大。环渤海区域三省两市2008年共实现增加值77564.65亿元。环渤海第一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6574.64亿元,第二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40505.92亿元,第三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30484.08亿元。2008年环渤海区域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占8.48%,第二产业占52.22%,第三产业占39.30%。环渤海区域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主要地位,第三产业次之,呈现出“二、三、一”工业化结构的特征。
2.环渤海区域产业结构现状
环渤海第一产业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和辽宁三省。其中山东第一产业发展较为突出,2008年山东省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突破三千亿元大关,达到3002.6亿元。河北省第一产业也发展较好,2008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两千亿元,达到2034.6亿元。
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和辽宁三省。其中山东省第二产业最强,2008年实现增加值17702.2亿元。其后的河北省2008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777.4亿元,辽宁省第二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7512.1亿元。
环渤海区域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山东、北京、河北、辽宁四省市。山东省第三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10367.2亿元,北京市第三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7682.1亿元,河北省第三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5376.6亿元。
二、环渤海区域各省市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1.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1)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情况。1978年,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1:71.1:23.8,到2008年,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25.7∶73.2。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北京已经从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到以生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北京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第三产业成为北京市的主导产业。
(2)第二产业朝着高端化方向发展。在第二产业,近年来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07年,北京高技术制造业比2006年同期增长23.2%;现代制造业比2006年同期增长19.2%;这二者总共占到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8.7%。
(3)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首都经济重要支撑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以联想、北大方正等高科技企业的崛起,北京走向了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现代制造业,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道路。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逐渐成为首都工业的支柱产业。
(4)第三产业在首都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生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带动了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2003年第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接近70%。到2008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达到73.2%。
2.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1)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目前,山东省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强省。从产业结构的演变情况看,1978年的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4.9:50.5:14.6。到2008年,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6∶57.0∶33.4。从产业结构发展来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逐年减少,而第二、第三产业的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被转移到非农就业上,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2)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通过发展经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支柱产业与优势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及家电产业、机械设备产业、化工产业、食品、纺织服装等。近年来,山东省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推动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高端制造业的比重,同时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加速治理和转移,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成效。
(3)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山东省积极培植新兴高技术产业,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目前,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山东目前已形成家电产业、软件、通信产业、计算机及外设产品、光电子、RFID六大产业链条。并形成了以消费电子和工业电子为龙头的产业集群。
(4)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第三产业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效益不断提高。传统服务业发展较快,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此外,进入21世纪后,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在获得了较好发展。尤其在济南、青岛等大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更为迅速。
3.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1)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1980年的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1.0:52.4:16.6。到2008年,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6∶54.2∶33.2。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步递减,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但增长的速度较慢,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变化不大。
(2)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近年来,河北省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河北省在07年和08年两年内淘汰了上千万吨的落后产能。二是大力培育新的支柱产业。通过完善产业政策、优化投资结构、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河北省在优势产业培育与发展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逐渐形成了六大优势产业。
(3)高科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河北省在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十五”以来,河北省已形成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四大优势产业。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四位,半合成抗生素、维生素原料药生产规模居全国首位。产业集群效应明显,优势产业竞争力强大。此外,河北省还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方面,取得了国内领先优势。
(4)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改。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河北省第三产业持续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批发零售、交通运输、餐饮业等传统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旅游等新兴产业获得较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得到较大改善。目前,河北省已经初步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第三产业体系。
4.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1)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情况。随着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视,辽宁省经济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随着经济发展,辽宁省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00年的10.8:50.2:39转变为2008年的9.7:55.8:34.5[1]。一、二次产业所占比重呈缩小之势,第二产业的比重则逐步加大。这反映出了最近十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效果。这种产业所占比重变动趋势,符合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
(2)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成为支柱产业。自《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以来,辽宁省花大力气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技术、合作开发、联合制造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技术自主化水平,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化,大力发展基础设备与成套装备制造业,提高装备工业的产品开发和配套、集成能力。目前,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外的竞争优势明显,发展势头良好,已经成为辽宁省的支柱产业。此外,辽宁省还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石化、冶金、建材等优势产业。
(3)第三产业发展较好。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注重传统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服务档次和水平,扩大就业容量。此外,还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快发展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信息咨询、金融保险业。目前,辽宁省第三产业发展良好,第三产业产值不断增长。
(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依托强大的工业基础,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辽宁省经济的新增长点。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工程与制药四大领域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辽宁省的基因工程药物、微生态制剂等产品技术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5.天津市产业结构调整
(1)天津市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三次产业结1978年的6.1 : 69.6 : 24.3演变为2008年的1.9∶60.1∶37.9。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明显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则大幅上升,天津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天津市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有主导地位,但第三产业发展与北京、上海相比相对滞后。
(2)工业在经济中居主体地位,已经形成六大优势产业。改革开放30年,天津工业结构经历了由以基础工业为主向以高加工度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结构演变历程。近年来,天津市大力推动优势产业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冶金、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等六大优势产业。2008年这六大优势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68.6%,对天津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0%。
(3)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中的传统行业交通运输和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999年的53.2%下降至2007年的43.2%,下降10个百分点。而金融、信息咨询、旅游、文化等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则大幅上升,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4)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天津市具有良好工业基础,较强的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高科技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进入21世纪,天津市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天津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尤其是在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给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05-2009年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由2141.37亿元增加到3920.63亿元,提高了83.09%
三、环渤海区域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
1.环渤海区域工业化程度较高
通过对环渤海五省市产业结构的分析,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均超过50%(北京除外),其中天津市第二产业的所占比重最高,达到60.1%。在产业发展方面,渤海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培育与发展了一批优势产业。在港口经济、煤炭、石油化工、钢铁、船舶制造、加工制造等行业,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经济效益,在国内都具有交大的竞争优势。从产业的发展状况看,环渤海地区的工业化程度已经相当高。
2.环渤海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优化了环渤海产业结构
从1996年中关村园区成立,到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环渤海区域的高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环渤海地区具有技术禀赋优势,庞大的科研队伍与科技投入,雄厚的基础研究力量,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具备较强的优势。近年来,环渤海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
3.环渤海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环渤海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集中表现在:
(1)传统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各地区、各部门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通过技术改造、升级,提高传统工业的科技含量,来降低能耗水平与提高经济效益。2008年环渤海区域各省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平都出现了较大的下降幅度。与此同时,环渤海区域传统工业的综合效益则有所提高。(2)环渤海区域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环渤海区域逐渐形成了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纺织和食品等支柱产业。(3)环渤海区域高科技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依托环渤海的教育、科技、人才等优势资源,环渤海区域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进入21世纪,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等已成为环渤海区域的主导产业。
篇9
关键词:资产质量;风险管理;逆周期监管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initial analysis of the banking asset quality,this paper gives a deep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banking asset quality in according with the international banks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the present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At last,it gives some principl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banking asset quality in present new environment,which to promote the banking asset quality stabilization and improvement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financial system.
Key Words:asset quality,risk management,counter-cyclical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8-0070-03
一、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明显改善
(一)不良贷款率低位趋同
2005年以来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资产质量明显改善,主要大型银行不良贷款率均保持在1%左右,已处于历史性低位。
(二)拨备覆盖率大幅提高,风险抵补能力增强
由于历史负担沉重和经营体制方面的原因,我国银行业在股改上市初期拨备计提相对不足,例如2005年工行拨备覆盖率为54.20%,中行拨备覆盖率为80.55%,建行拨备覆盖率为66.78%。近年来,受银行经营管理效益稳步提高与监管部门加强监管要求影响,我国银行业拨备覆盖率大幅提高。截至2010年底,工行拨备覆盖率228.20%,农行拨备覆盖率168.05%,中行拨备覆盖率196.66%,建行拨备覆盖率221.14%,交行拨备覆盖率185.84%。
(三)国有大型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国有大型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促进了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各项业务的跨越式发展,为银行资产质量持续向好提供了基础动力。具体表现在:(1)先进风险文化的形成和银行软实力的提升,包括从被动的风险规避向积极主动的风险经营转变、风险管理从内控导向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确立现代银行资本约束理念、形成“全员参与”的风险文化和共同价值观等。(2)风险管理架构的完善和“三道防线”的确立,包括完善现代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形成垂直集中的风险管理体制、确立以“三道防线”为主体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等。(3)风险管理基础的强化与专业化建设的推进,包括技术工具的研发、政策制度的完善、业务流程的优化、数据管理的强化、专业队伍的培养等。(4)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的打造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包括风险识别能力、风险计量能力、风险选择能力等(黄志凌,2010)。
二、目前银行资产质量状况
(一)从国际主要同业历史经验看
国际主要同业的历史经验虽然不能完全移植到国内银行身上,但可以为我国银行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1. 资产质量对外部经济环境极为敏感。从国外同业历史数据看,银行资产质量对外部经济环境极为敏感,亲经济周期性非常明显。国外同业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较大,资产质量出现较大波动;尤其是拨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十分脆弱的。从美国银行近10年来的资产质量变动情况看,当经济处于扩张期时,不良贷款余额相对较少,拨备覆盖率较高;而当经济恶化时,不良贷款余额增加,拨备覆盖率大幅降低(见图1)。
从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看(见图2),在2005年到2007年为负相关,而从2007年到2010年为正相关①,亲周期性并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我国尚未有完整的经济周期,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股改上市以来国内银行业资产质量“单方向”持续向好。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从国外同业历史经验来看,对于目前形势下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相对较好(不良率低、拨备覆盖率高)的情况,应保持审慎乐观,对其脆弱性应保持高度警惕。
2. 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并不是越低越好。银行作为经营管理风险的企业,不可能不承担风险,也不可能没有不良贷款,所以银行不良贷款率并不是可以无限降低的,而是存在一定限度,这个限度就是所谓银行的不良贷款容忍度,从更广义的角度而言就是银行的风险偏好。但这个容忍度到底是多少目前并没有为业界所广泛接受的统一标准,但不容置疑的是,这个容忍度必然与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文化和资本实力、与银行所处的经营环境以及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从监管角度而言,监管机构应根据国内市场环境与经济发展阶段,从历史经验与宏观审慎的角度出发制定符合本国实际的监管标准。从企业角度而言,银行应根据自身风险文化与资本实力,在满足相关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合理承担风险,容忍一定程度的不良贷款率,主动进行风险安排,以获取相应的风险回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计量标准不同、外部环境各异,关于最优的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水平主要基于同业之间的简单比较进行主观判断。
(二)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看
2011年以来,国际经济复苏缓慢,日本地震灾害影响蔓延,中东北非区域骚乱升级,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波动。在欧债危机尚未化解之际,2011年4月19日标准普尔将美国债务评级调整为负面,国际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又蒙上一层阴影。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但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作为国民经济体系核心的商业银行,需要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对资产质量形势更不应盲目乐观。
1. 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未来走势不确定性增加,房地产及相关上下游企业资金链条越绷越紧。虽然今年以来房地产价格迅猛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较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上半年有所回落,但房地产价格并未明显松动,在房地产调控主基调不变的情况下政策效果会逐步显现。近10多年来,房地产业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与钢材水泥、建筑施工、化工涂料、家电制造等诸多行业已建立起极为密切的产业关联,房地产市场波动不仅会对房地产客户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对相关上下游企业产生连锁影响,这也是前几年房地产调控出现一再反复的重要顾虑所在。但现在房地产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以及解决其他问题的关键,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对房地产市场波动及其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心理准备。
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存量风险清理整改进入攻坚阶段,平台客户后续融资更加困难。从2008年底以来,随着银行信贷快速投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金额迅速膨胀。监管部门对平台贷款风险高度重视,要求各家银行对辖内平台贷款进行清理整改,严格分类,足额拨备,强化资本约束。在监管部门的严厉态度下,加之当前货币政策实质趋紧的大环境,平台客户后续融资将变得十分困难,部分严重依赖银行信贷资金的平台客户可能陷入资金困境。由于目前平台贷款总额巨大,即使只是很小比例的客户出现问题,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3. 目前国内CPI与PPI“倒挂”现象使部分下游企业经营更加艰难,部分上游企业未来增长空间有限。根据近年来价格指数情况看,我国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总体增速高于居民消费价格的总体增速;同时,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总体增速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总体增速。这种“倒挂”的结果就是近年来我国原料生产企业(例如采掘业)销售利润大幅增长,而主要制造业、电力生产企业销售利润明显降低。在当前国家严格管理通货膨胀、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况下,CPI与PPI之间的“倒挂”现象将愈发严重,部分下游企业客户由于原料成本上升和销售价格下降导致利润趋薄、经营将更加困难。随着下游企业客户为减亏而逐步压缩生产销售甚至因亏损而逐步破产倒闭,部分上游企业受产品需求下降、市场萎缩影响,未来利润增长动力趋弱。而且,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这种“倒挂”现象不可能长期维持,必然引发经济结构的强制性调整,也必然伴随着部分企业客户的风险暴露。
三、银行资产质量管理的思路
(一)明确自身风险偏好,从单纯追求不良贷款“双降”转到主动夯实资产质量基础上来
由于我国银行业起步于计划经济时代“大一统”的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曾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所以商业化改革以来曾将不良贷款“双降”作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国内主要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双降”,继续将不良贷款“双降”作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目标已不合时宜,不良贷款率低位水平上的微小差距已不能反映资产质量上的真正差异。银行应根据自身风险管理文化与资本实力以及相应客户基础,进一步明确自身风险偏好,通过信贷政策和限额管理等工具,促使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合理承担风险,并追求相应风险回报;同时,应利用不良贷款率较低的有利时机,结合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以及对银行资产质量可能造成的压力,进一步夯实资产质量基础,提高资产质量管理的前瞻性和主动性。
(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从防范化解风险转到促进银行持续稳健经营上来
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已促使金融监管从微观审慎监管转向宏观审慎管理,即更关注整个金融体系,着眼于防范系统性风险,从而减少金融危机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王力伟,2010)。作为被监管对象的银行业,也应该逐步适应这种转变,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从仅仅防范化解风险(主要是微观的单个风险)逐步转向化解单个风险与系统性风险并重、促进银行持续稳健经营。
(三)推进信贷结构调整,从盲目追求新兴业务发展转到提高信贷结构与经济发展匹配程度上来
作为整个经济体系的核心,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通过发挥其资源配置功能,不断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同时银行信贷结构也反映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只有信贷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匹配时,银行才能保持可持续的稳健发展;如果不相匹配甚至出现背离,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就会迅速蔓延到银行业,给银行资产质量造成冲击。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银行应按照经济发展方向,积极推动信贷结构调整,提高信贷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匹配程度。
注:
①由于样本个数有限,这里的相关性判断只是基于图像的直观初步判断。
参考文献:
[1]郭树清.中国经济的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问题[J].经济研究,2007,(12).
[2]郭树清.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10,(6).
[3]黄志凌.大型国有银行风险管理进展[J].中国金融,2010,(14).
[4]楼继伟.中国经济的未来15年风险、动力和政策挑战[J].比较,2010,(6).
篇10
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已在地区经济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2010年末温州共有工业企业14.61万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640.21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67.7%。生产总值和应交增值税均占全市生产总值和应交增值税的90%以上,吸纳了大约75%的就业人口。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产业以传统轻型工业为主向轻重工业协调发展阶段迈进,轻工业的行业优势进一步巩固
近年来,温州重化工业比重逐年提高,重工业增长明显快于轻工业,2003年温州重工业比重首次超过轻工业,轻重工业的比重由2001年的62.07:37.93演变为2010年的34.7:65.3。工业结构调整突出的表现是部分轻工行业的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轻工业总量最大的两个行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以及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2008年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87.21亿元、478.36亿元,两者占轻工业的比重为43.27%。
(二)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由于产业结构的规律性变迁,第三产业比重逐步提高,近几年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201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45.9%,比2008年提升2.1个百分点。当前温州三次产业结构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过渡阶段,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其中商贸、金融、现代物流、通讯等生产业的发展有力推动,并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逐步推进。
(三)传统行业产业集群优势明显,行业集中度增强
温州市11个县(市、区)143个建制镇中,特色产业产品产值超过10亿元的达30多个,经济总量占全市产值的60%以上,如鹿城服装、乐清柳市电气、永嘉泵阀、瑞安汽摩配、平阳萧江塑编、苍南印刷等产品都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生产销售基地,显示了产业集群独特的竞争优势。2010年全市电气制造业、鞋革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共有11个行业产值均超过100亿元,全年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75%左右。
(四)民营企业处于规模化发展阶段,小企业比重明显偏高
近年来,温州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有所加快,尤其是规模以上企业比重有所提高,2008年末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为5.1%,比2003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但是小企业比重仍然居高,尤其是个体户占比过高,2008年末的个体户占全部工业企业比重为77.3%。近年来,在温州本土很少出现新的一批有实力和影响力的民营企业。
(五)民营企业工业投资增长下滑,民营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2003-2007年这五年,温州工业投资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特别是2007年温州工业投资251.07亿元,增速比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快15.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9.1%,比2003年增加了14.5个百分点,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点。但2008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温州市工业投资出现了显著的下滑态势。2008年温州工业投资额比2007年下降0.4%,为248.75亿元。2009年工业投资额为241.31亿元,同比下降2.9%。温州经济面临发展内生动力和后劲不足问题。
二、温州信贷结构变动趋势
2001年以来,温州信贷投放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增速在浙江省保持了前列。2010年温州本外币贷款增速达22.9%,新增人民币贷款988亿元,新增贷款占全省比重达到12%。
(一)温州信贷以短期贷款为主且占比不断提高
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始终是温州信贷投放主体,且短期贷款占比呈快速上升趋势,新增贷款以短期贷款为主,2010年末短期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高达76.43%,2010年新增短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重达85.43%。温州银行业信贷以短期贷款为主是适应民营企业经营规模、经营方式、资金运营规律,符合民营企业贷款需求急、频度高、额度相对较小的特点。
(二)中小企业贷款占比相对稳定
2004年来,温州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04-2010年中小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相对稳定,在46%-49%之间波动。在比重相对稳定的同时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却波动明显,2006年中小企业贷款增速为27.39%,达到阶段性高点,但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在2007年、2008年货币政策适度从紧背景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却超过全部贷款增速。2010年,尽管实行的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却小于全部贷款增速。中小企业贷款增速与货币政策松紧呈反向运作保证了中小企业贷款占比相对稳定,同时也反映了温州民营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逐步从最初的家庭作坊式发展到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块状经济,但产业集中度不够高的事实。
(三)个人贷款占比不断提升且增长势头不减
近几年来温州信贷结构的突出变化是个人贷款快速增长。2006~2010年,温州个人贷款年均增速达40.8%,比全市各项贷款年均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也相应从2006年的31.6%上升至2010年末的47.1%。这一方面是由于一些温州民营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转型升级步伐缓慢,家族式的经营管理模式未根本转变,影响了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转而通过企业主以个人名义进行融资。另一方面,温州个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个人贷款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此外,由于温州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银行机构对温州实行了信贷规模倾斜,个人贷款获取资金的渠道相对宽松。
(四)行业投向以制造业贷款为主1年第7期中旬刊
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7,2011(CumulativetyNO.450)信贷的行业投向反映了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和我市经济结构的变化。从近几年来新增贷款投向上看,温州新增贷款仍以制造业为主体,截至2010年末,温州制造业贷款余额1898亿元,占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35.27%,且制造业新增贷款在全部贷款增量中占比最大达37.6%。从近年来不同行业贷款增量的相对占比变化情况来分析,新增贷款有向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倾斜的趋势。
(五)县域信贷投入相对不足
2001年来,温州县域贷款在全市贷款的占比相对较少,维持在38%左右。这与温州县域的经济总量不相匹配,2001-2010年县域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市的占比大约维持在58%。近年来温州县域贷款增速总体上小于全市贷款平均增长速度(除2003年、2009年两年县域贷款增速超过全市贷款平均增速以外)。但县域贷款也逐渐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2010年末,县域贷款占全市贷款的41.2%,县域贷款的增速达44.02%。
三、信贷结构发挥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先导作用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温州信贷持续扩张,但信贷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信贷投入对温州民营经济的贡献度不断降低,贷款余额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1在逐年扩大。2009年末,贷款余额同GDP的比值达到了1.74,比2001年比值提高了0.97,这种增长模式缺乏可持续性。从信贷单一变量角度来看,要有效发挥信贷结构的调整导向作用来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仍面临较多体制、机制、功能等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体制方面的制约因素
产业导向政策引导产业升级后盈利性与民营企业投资预期收益不一致。民营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人”,追逐较高投资收益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由于利益驱动而使企业更加关注当前资本的比较收益率,而忽略产业政策的导向要求和产业升级后的预期收益率,加剧了温州信贷资金游离于制造业之外,影响了产业政策导向作用的有效发挥,导致温州本地工业的发展内在驱动力不强,影响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步伐。近年来,温州企业由于自身主营业务发展遭遇瓶颈,且一些行业的收益率远高于自身主业,因此一些企业加快多元化业务的扩张步伐,减少对自身原来主营业务发展的持续投入,造成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二)机制方面的制约因素
商业银行信贷经营机制转换与企业信贷负债经营投向不一致。信贷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功能发挥依附于商业银行自身信贷管理机制变革。但经济结构调整是个长期过程,尤其是部分经济增长薄弱环节的培育和发展需要一定时间,而商业银行的利润回报则要求在短期内实现。结构调整的长期性和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短期性存在矛盾。商业银行在信贷资金额度一定情况下,往往对客户实施行业的差异化信贷准入政策和贷款规模管理,一方面使得盈利能力强的行业、行业的龙头企业信贷过度集中,另一方面政府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扶持的一些行业因为盈利能力相对较弱、资金回收期长等问题使得信贷资金紧张。出于逐利和避险的经营要求,银行信贷结构调整进展相对较慢,进而影响其对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作用的发挥。当前,银行更加关注自身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盈利性,而对企业资金实际用途缺乏贷前、贷后管理的自主性要求,同时企业信贷资金实际投向又难于掌控,且投向缺乏有效引导举措。
(三)功能方面的制约因素
产业自身盈利模式同产业的竞争力提升未达到一定程度,则信贷资金不具备对产业层次的自然提升功能。信贷结构优化作用的有效发挥要依托于产业自身盈利模式的变革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从目前温州产业发展来看,由于第二产业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的附加值低,产业自身盈利模式主要依托规模、投入的扩张,尚未根本从原来的价格竞争转变到以品牌、技术标准、研发能力等竞争力提升上来,影响了信贷资金的投向和效益的发挥,因此信贷结构变动对第二产业的梯度转移作用要强于对第二产业的产业层次提升作用,影响了对产业的提升和促进功能。
四、对策与建议
温州信贷投放有效促进了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梯度转移,产业辐射效应进一步增强。但也面临信贷投放中短期贷款占比过高制约民营企业升级步伐,县域信贷投入相对不足影响产业集聚效应发挥等问题。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有效发挥信贷在支持温州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政策引导。
(一)强化信贷投向管理和引导,加大对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中关键环节的信贷支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强化银行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重点强化对银行信贷资金实际流向的考核和检查力度,确保信贷流入实体经济。加大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兼并重组、行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提高温州民营企业的集群效应,提高产业集中度,从而促进民营中小企业的内部分工协作,提升民营经济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鼓励金融创新,进一步拓宽科技型企业、新兴产业的融资渠道,大力发展专利权、商标权、排污权等金融产品创新,引导企业转变发展理念。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研发的信贷投入,加大对这些民营经济薄弱环节的长期信贷投入,推动企业加强内部流程和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关键期,应注重对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引导,盘活信贷存量,加大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县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以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
(二)围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主线,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增长动力,增强信贷资金对产业层次提升作用信贷结构变动对温州民营经济的结构调整步伐和发展水平有重要影响,但信贷增长未能带动温州民营经济呈现相应的发展,关键不在信贷结构本身,更多的是温州民营经济自身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政策着力点上应考虑从鼓励和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民营经济的信贷投入为着力点,转变为促进民营企业自身的整合提升、优化发展环境上来,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引导民营企业正确处理扩大生产和投资关系,鼓励民营企业扩大再生产,加大对技术改造投入。以大力发展温州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培育民营经济新的增长点。
- 上一篇: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
- 下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近年来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