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28 17:5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 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166-01
当前,不少学生抱怨高中地理难学、不容易学会,细究原因,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学手段落后,教师不注重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理念陈旧,教学方法无趣,造成了学生内心深处排斥地理,掌握地理教学知识费时费劲[1];另一部分是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差异性,认为学地理难学,也认为学地理没用,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新课标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教师要适应新的要求,需要重新定位,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和教学技能,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研究新形势下的多样化学习思维和模式,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
一、设置教学目标,明确学习内容
课程目标又分教师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两种。教师通过预期的设计要让学生明白通过教学将会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教案中要花功夫,整个学习的流程、活动的设计、数据的应用、信息的播放、问题的设置等都要经过思考,明确编写的目的性。在讲授下节课前,可先将学习目标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的预习中先了解,在课堂讲授后可以检查学习目标,这样的导向性学习和总结性小结可让学生在学习中也能有的放矢。学案中给出的学习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师可设置悬念、布置问题、捕捉生活常识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目标,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成为现实,影音播放、动画模拟等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活动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在教学中可借助地理模型、地球仪、地理挂图等直观教具,尤其可借助投影、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地理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时,可以播放《汶川大地震》纪实片段,从地震灾情、地震抢险、地震救援、地震赈灾几个大层面,点面线体“四位一体”结合,配以音乐与声情并茂的解说,营造浓郁的氛围。相信学生看完片段后不少人已经泪流满面,在这种情况下导入课程,相信学生能大大地激发自身的爱国情怀,进而再教学生地震的逃生技能,相信这样的课程会让学生终身难忘。
新课改的背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扣住教学目标,以此为依据创设情境。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培养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地理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世界自然带分布规律”时,师生共绘“理想大陆自然带模式图”,边讲边引导读图,设疑问难:①低纬度或高纬度地区为何纬度地带性明显?②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为何在南半球相同纬度没有分布?属何种分布规律?③中纬地区为何经度地带性明显?④热带雨林带为何在大陆东岸向高纬延伸?[1]教师在设问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鼓励并引导学生多看书、多构思、多画图,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启发和点拨,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展开学习,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相关的问题。
三、师生齐动手,演示地理模型提高效率
地理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地理教学艺术,不断地创新,不断地突破常规,不断地突破自己,才能形成自己成熟的地理教学风格。而成熟的地理教学风格的最重要标志、最本质的特色是它的独特性。独特是风格的生命,而这种独特性充分展示了教师的创造才能和智慧。
篇2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教学质量 兴趣
前言
高中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教师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千方百计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学生应该学会自主学习,掌握多种方法,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下面笔者简单谈几种教学方法。
一、转角色、构平等,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是课堂教学环境的直接创造者,而课堂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良好的情绪和美好的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可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给学生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心情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
二、教学体现生活化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从而让学习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比如在讲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时,笔者把门轴比作地轴,在开门的过程中门绕着门轴单位时间转过一个角度,这就是角速度,并且让学生体会地球上除两极点外任何地方的角速度均为15度每小时。
三、多归纳、显规律
地理知识总体比较抽象,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浮于教材的表面,而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知识的内在线索和规律,从而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例如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昼夜更替周期的长短变化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纬度分布规律、海水表层温度分布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分布规律、洋流的纬度分布规律、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水平、垂直分布规律)等等。通过这种规律的总结、知识的联系和思维的拓展深化,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科学设置实验,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和其他教学方法一样,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高中地理教学课时数少,因此地理实验宜精不宜多,实验步骤要严谨,实验时间要适当。教师在选择实验时要善于根据学科知识特点精选典型实验,舍弃无实际教学价值、形式化的实验,在具备实验特质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思维疑点处设置实验,争取在有限的实验时间里让学生理解各个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相关的原理。
五、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
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使教学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能够离开地图。
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有力保障就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形式,与地理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学生认知及能力发展水平,结合教师自身的风格和特长,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以保证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创造性、科学性。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洋流”一课的教学中,借助视频或者动态图形把海水的大规模周期运动的情景、海水在地球表面的流动方向及变化规律展示出来,学生很快就会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印象深刻。
七、师生有效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生进行活动过程中,教师不应该闲着,也应有积极的活动,因为教师毕竟是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方式是讨论式教学,教师先布置好要讨论的主题,给学生课后的准备时间,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或辩论。另外,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结束语
高中地理新教材把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抓住学生心理需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适应时展的需要,让学生喜爱地理并学好地理。
【参考文献】
[1]郑刚.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创新观之我见[J].才智,2010,(3).
篇3
关键词:传统教育 学生心理 新课改
地理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新出多样的学习方法。新课改的教学方式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性和独立性为基础,更加注重学生是如何“学”而不是老师怎样“教”。
一、学生所产生的心理问题
在地理学习中就是有这样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老师讲的每句话都不放过,满脑子装的都是老师讲的思维模式,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了思考的动力,不能主动的发现问题,更不会积极的去解决和创新,从而导致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冻结了思维不能学以致用, 还有的学生是学习不认真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情趣。不肯深入,严重者上课不拿课本,作业不做,或者抄袭他人的,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就是典型的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他不是不会而是不去学习,对学习失去信心。
二、造成学生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
有些学生因为学习能力稍弱一些,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低不同。平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少了,动手能力少了,亲身经历也就会减少,理解能力也就会下降。有的学生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此类学生经过问卷调查表明都是认为学习地理没什么用,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另外就是学习成败出现偏差,有的学生会学习人家不用天天死记硬背最后也能考出好成绩,有的同学就会产生那种为什么人家那么轻松学习就能考好,而我天天学习也考不好的心理,与别人相对比最后感觉不公平,失去信心........
三、对学生心理研究采取的措施
针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所产生的心理障碍我们要进行一定的心理措施,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那些对地理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来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能力强,但学习效率不高的人;一类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学习成绩就会有所提高。其次是缺乏地理学习兴趣的学生,他们的学习问题重重,首先要提高学习兴趣,然后提高学习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学习漫无目的,首先要从知识框架图的梳理知识学起,理清思路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上课提前预习,及时复习老师讲过的知识,有时间阅读一些关于地理方面的书籍,逐步培养良好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地理的关键,这些都是针对当代学生学习的心理进行的一些措施。
四、新课改
新课改是老师经过教学经验和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新的创新教学模式,老师通过在教学中学习遇到的一些问题,例如:让学生提前预习,在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实行“问题教学法”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矛盾,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针对性问题提供相应的资料、设计教学过程,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同时也解决教学课程内容多,任务紧急的问题;另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提供开放性探索性的环境,以提高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也从传播知识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为自己的学习提供学习建议,教会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对老师提供有力的教学方法,进行有兴趣的选择和认知性的学习。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这是因为思维从问题中开始,问题是深入学习的起点,“问题教学”的方法就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再者就是老师要鼓励学生去提出问题,只要是教学范围中的问题,不论什么样的问题都不去批评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热心解决,一视同仁,不要因为一些程度差的同学提出问题较简单而嘲笑他,反之应该多鼓励他,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他,给他自信,这样不仅能够学好地理,还能促进班里的每一位同学一起提高一起进步。另外就是分组学习分成多党制,相互带动。每组都要有程度好的、程度一般、和程度差的同学,然后各组之间较量、比赛,这样可以提高每位同学的积极性,促进全班同学学习。
例如一个班级中有56位同学,分成七个小组每组八个人,每个组都有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高、中、低(必须是均匀不同程度的),然后每个小组选个组长,给自己小组起个励志向上的名字,如:开拓者、蜗牛、云飞扬........等作为自己队的代号,然后班费买彩纸贴墙上画好格式、写上每组的代号和教学的科目,用剩余的彩纸剪成:星星、月亮和太阳,分别代表不同的分值,星星一分,月亮五分,太阳十分,够五个星星换一个月亮,够五个月亮换一个太阳,每提出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加一分,一道大题五分,回答一个问题相应的贴一个在自己队,回答问题的标准由其他小组共同决定,在争执不定的情况下由老师决定,墙上的分数一星期一总结,赢得第一的小组班费出钱去请客吃东西或买学习用品给予奖励,当然不是铺张浪费的那种小小的鼓励而已。每组都应该让自己组较差的一名同学下次考试提高10到20分,而且座位一周一变动循环推动模式,每一组都有坐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机会,这样不仅激发每一位同学们的积极性,也减轻老师教课的内容。不仅解决了在地理教学中的问题,也解决了所有科目在教学学习的问题。
总结
新课改理念的提出,给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必然之路。作为高中的教师,应该始终以新课改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保华,关于高中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J].2006(19)
[2]张飞琴,基于学生心理特征影响的高中地理课程教育研究,科教文汇(中旬刊) [G].2011.
篇4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一、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
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应对考试。新课程的实施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变教育理念,转变思维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选择性”,注重学生的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全程发展和个性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倡探究式学习,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教师则是地理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真正体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与想象。在现在的教学体制中,班级学生的基础与能力良莠不齐,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培养学生思维敏捷,积极发言,自信、乐观、积极进取,更能在地理课堂上展现自我。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借助地理模型、地球仪、地理挂图等直观教具,尤其可借助投影、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时,可以播放《汶川大地震》纪实片段,从地震灾情、抢险、救援、赈灾几个大层面,点面线体“四位一体”结合,配以音乐与声情并茂的解说,营造浓郁的氛围。相信学生看完片段后不少人已经泪流满面,在这种情况下导入课程,相信学生能大大地激发自身的爱国情怀,进而再教学生地震的逃生技能,相信这样的课程会让学生终身难忘。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扣住教学目标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世界自然带分布规律”时,师生共绘“理想大陆自然带模式图”,边讲边引导读图,设疑问难:①低纬度或高纬度地区为何纬度地带性明显?②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为何在南半球相同纬度没有分布?属何种分布规律?③中纬地区为何经度地带性明显?④热带雨林带为何在大陆东岸向高纬延伸?[1]教师在设问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鼓励并引导学生多看书、多构思、多画图,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启发和点拨,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展开学习,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相关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研究欲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当着重对加强方法和途径的传授,同时把崇尚地理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终身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并且不断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这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重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过分注重教学结果,而忽略了教学的过程,也就是说,注重“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教学理念导致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不仅无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反而会造成学生的累赘感。
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学习资源十分丰富,学习条件也十分优越,只要想学,可以学到任何想学的知识,这时候,“是什么”对学生来说已经不重要,而重要的是“为什么”,这种“为什么”的意识的产生就是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表现。比如讲授“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时,先从风的运动入手,利用逆向思维方式: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差异―温度高低―高低纬度间热量差异―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不均―正午太阳高度角―地球是一个球体。这样往往能形成出乎意料和超乎常规的创造性效果。同时,也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转变观念,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素质教育形式下的高中地理教法探究
(1)案例教学法。选择一定的地理教学案例,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从中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案例都是源于实际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分析、讨论、探索、解决一系列的地理现实问题,从而培养了兴趣,领悟地理理论的实质。案例教学中通过启迪学生的智慧以及通过讨论使问题愈加清晰,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开放式课堂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各种才能,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2)JTP教学法。中学JTP实验是“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整体改革国家行动计划”的简称。它主要研究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从兴趣、情感角度来探讨其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学习能力的源泉,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的直接因素,更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兴趣浓厚,注意力就高度集中,其求知欲越强。
(3)“立体化”教学方式。地理教学系统的三项职能的“立体交叉”落实,是中学地理“立体化”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全面地实现下列三项职能:一是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二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三是思想品德教育。三项职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完成地理教学任务,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目标。
五、注重师生互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也培养不出高素质人才。例如,讲高中地理中《大气环境保护》这一课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与保护、酸雨危害及防治时,教师先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对我们生活中可以产生温暖的现象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再通过生动有趣的漫画进行讲解,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试着讲出解决的措施。光在课堂上互动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走出课堂,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实践,才能够获得真正的知识。一句俗话说得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说,书本上的知识离开了实践,只是空谈,真正的知识要懂得运用。实践出真知,只有实践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书本中的内容,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发展自我。当面临实际情况,往往会发生很多书本上涉及不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在实践过程中,便会牢牢地被学生记住,增强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齐顺青.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尝试[J].地理教育,2007,(02).
[2]王寅.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J].考试周刊,2011(67).
篇5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
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新课程改革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的形势之下,怎样改革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果,既让学生学得所需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这是地理教师需要重视和优先考虑的问题。作为一名高中地理老师,要时刻更新观念,不断探索新方式开展地理教学。
一、更新教学观念,坚持“学生为本”
学生的教育工作需要教师在不断更新观念的前提下,改变传统教育中不适应的诸多因素,去其糟粕,与时俱进,取其精华,选择适合的优秀理念。在新课改的影响下,高中地理教师应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教师要重视课堂上学生扮演的角色,转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单纯作为接受者的理念,尽量让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注意力,鼓励发挥他们的探究和研讨精神,以此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应该用一般读教材、划重点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学,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然后老师进行一一讲解,这样有利于加深印象;或者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得地理教学更为具象化,比如学习地理时常要理解一些不同的地理概念知识,比如不同区域的地貌等,像这种内容单用想象来完成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借用多媒体将其形象化,教师讲解起来轻松,学生也更容易理解。
二、创新地理教学的方式
(一)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要想引起学生对地理这一学科的兴趣,就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在兴趣的支配下让学生充分掌握所需内容;在高中地理讲课时,教师可以将情境创设运用到教学中,比如用地球仪、地质地貌、海底结构模型等帮助学生对抽象知识进行理解;又如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构建,让学生通过动画影响来直观体验洋流的变化;又如,画图对记忆有所帮助,且延长记忆的时间,教师在讲授自然带之间的分布这一章时,可以在黑板上用简单的画图来帮助教学和学生记忆。
(二)对教学方式进行灵活运用
地理教学方式并不是长期固定不变的,相反,而是在不断的因势更新中变化发展的。能否让一节高中地理课堂收到良好效果,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相当关键。但是,选择怎样的方式教学要因情况而定,除去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目标要求全面考虑之外,学校条件、每个学生自身情况也是需要考虑的部分。一般来说,在进行地理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好基础内容,采用演示和讲授方式教学之后,让学生在课下多加练习,使他们的操作能力不断提升。例如,在对区域地理的一些知识进行讲解时,数据、地名非常多,这时候演示法就是最好的教学方式,使用图文配合方式再加以分析,学生就会形成关于这一部分的深刻印象,对这部分内容树立起空间概念;在对系统的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涉及规律、原理比较多,启发式方式教学比较有效,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在此指引下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牢固的掌握。
(三)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传统教学中,基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漫灌式,教师讲完课就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学不学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后来发展成学生题海式学习,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做习题,但都没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根本问题就在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因此,转变高中地理教学方式是当务之急。曾有学者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只有自己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才能改变被动学习的地位,提高学习质量。例如,在讲解“人口的合理容量”这一章内容时,可以放弃以前直入主题开始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先在课下收集资料,查阅参考书得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分组制作课件在课堂上放映,分享完毕自己的观点之后同学之间展开讨论。这种探究性的互动交流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人口和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进而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从课堂学习中逐渐提升自身各项素质。
总而言之,要想从根本上提升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单纯掌握知识不是最重要的,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知识掌握花费的时间是否成正比才是关键。同时,直观、形象教学是新课改对地理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实践是着重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激发兴趣、积极探索、主动思考,让学生真正喜欢这门课,有兴趣主动探究,才能使他们在能力和智力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篇6
一、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现状
高中地理学科历史悠久,具有长远的教学历史,很多教师还是囿于多年教学经验的阻碍,过于关注教材的预设,忽视了学生的课堂生成,总是想当然地主观臆断课程的进展,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教学手段必然会导致课堂的死板和沉闷,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课堂的附庸者,并不能真切感受到课堂带给自身的欢愉与获得知识的满足感。同时,我们仍然忽视了学生的主观实践能力的培养。高中阶段教材内容量大,知识点复杂,无奈课时时间有限,很多教师就会不约而同地减少甚至削减学生的课堂活动时间,不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总是一味地传授理论和经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就地理学科的本质而言,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同时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求也高。在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要想学生真正学好它,其一,需要学生主观上加强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不要因为它是小高考或是选修科目就对它抱有轻视松懈的态度。高考看重的是学生整体的知识素养,缺一不可。其二,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课堂反应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创设积极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高中学生大多具备独立的思想人格,他们作为地理知识的第一接受体,更喜欢在开放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心理学家曾经做过有效的统计发现: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比在沉重压抑的教学氛围里可以多学30%~50%的知识。同时,要求教师置身于整体的地理教学情境,要从宽广的社会阅历角度、社会伦理角度以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教育意识的觉醒。
二、改善高中地理教学现状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主体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传授的课堂知识为主体,相对于死板的教材和灵活的学生而言,教师一般都从可以掌握的主体入手,针对教材仔细研究一段时间,在教学前辈和同行的相互督促之下,基本上教个三五年就可以轻车熟路。在往后的教学时间里,很多教师为了图省事大多都是以此为教学财富开始啃老本,不思进取,只是简单地教教材,而不是教学生。但是新课程理念逼迫以往那些啃老本的教师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当下课堂的教学知识分为三大模块,即教材内容、教学情境和学生的主体创造性。在情势所迫之下,所有教??都必须转变传统的教教材的理念,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穿插丰富的视频动画,做到与课程完美结合,利用开阔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努力将课堂上活,上新,上有趣。
(二)完善教学方法,让地理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要想让学生意识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地理的乐趣,就要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方法,让地理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地球仪等教学工具的介入对于学生认识世界地图、了解世界的河流山脉等重要问题都有强烈的启发意义。教学工具的运用不仅能够直观地展示问题,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丰富多彩,适当改善学生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会让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变得顺其自然。再比如,对于一些问题的阐释需要借助图片的展示,多媒体的运用也显得至关重要。完善教学方法能够让每一位师生都乐在其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地理知识的海洋中去。
(三)搞好课堂互动教学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往往需要创设性教学情境,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要让学生自己组织一些地理知识竞赛、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我们老师就要做一些常识性的引导。比如在学习我国黄河中下游的水资源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合理运用水资源并要解决这一严峻问题,这个问题就只有交给学生来回答,此问一抛出,全班学生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说黄河的含沙量大,原因在于黄河沿岸植被少,?雨水冲刷后把山坡上的泥沙带进到河流中,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在黄河沿岸一带大量种植植被,减少泥沙流失。也有的同学说黄河弯道多,不利于水的流动,希望国家出钱花巨资把弯道变直。也有的同学说黄河到了冬天流动小,很容易结冰,而且每年都要结冰,是不是可以把河道由平坦变成陡缓,让河水流动较大。也有的说结冰了就用炸弹炸,炸掉之后冰雪融化了河水也就顺利向前流动。关于解决严峻问题,班上有的同学在认真思考,有的同学一边思考一边听着同学的答案在哈哈大笑。其实不管学生怎么回答,我们都不能否定学生的答案,我们作为老师就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设想和创新,在每一个学生回答完后我们都应该让全班学生举手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支持这种做法,最后根据统计看看支持最多的想法的是哪一种,然后我们老师在进行详细的点评。这样的话,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良好的探究能力。还比如在讲到我国地形地貌的时候,以我国最大的两条河流长江和黄河为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的河流大部分都是从东向西流动,还有为什么都是弯弯曲曲的。与此同时,我们老师就要给学生展示一幅我国的全景图,相信学生在看图的时候就会认真思考,待学生思考后可以简单地问问学生分析的结论,最后我们老师再给学生分析就是我国的地势是西边高东边低,在我国西部地区主要就是高原和山地,比如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东方就是以平原为主,比如黄河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还有就是河流经过的地方都有高山,以及地球的自转会导致河流的河水对河两岸进行冲击,因此河流的弯曲也就显得很正常。地理学科必须要用到地图,学生在看着地图就容易解决疑难问题。所以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要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有助于提升地理教学效果。
篇7
目前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是属于学生的,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的发挥自己,把自己的地理知识尽可能的展示出来,并且,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的去探索地理知识,遇到不能解决的能够与同学教师一起分享,一起探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战胜自己,丰富自己,致使自己成为地理课堂上的主人。这样一来,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地理知识时,应注意自身的角色,不应再像过去一样,依然把自己当作课堂的主体,自顾自的讲解知识。教师应积极主动的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随时为学生的学习做指导,牵引着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学习地理知识。教师还要在学生需要一起讨论、一起探讨时,能够以平和的态度做一个忠实的听众,让学生自由、轻松的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自己的才能,说出自己的不解,大胆的寻求帮助。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教学活动,像是游戏、视频、课外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只有自己参与,自己思考、自己解决的问题,才算是有效的学习地理知识,才算是真正的体验地理的学习,懂得地理知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地理学习中,有新的感悟、新的理解,才能够愿意在遇到问题时,积极的去探索,从而自主的解决问题。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想提升教师的素质,创造高效率的、完美的地理课堂,首先,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认真负责的将地理知识简单、清晰的教授给学生,还要在课余时间不断的充实自己,严格的要求自己,每天都去学习,接触新的教学理念,不断的充实自己,使自己更有文化内涵,素质修养,让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越来越美好;其次,教育还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教师应保持一颗与时俱进的心,一直跟随者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的去充实自己,填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让自己的地理课堂更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的工程中,应认清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尽可能的让学生接收到更为清晰、明了的地理知识,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最后,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去学习地理知识,致使学生学习地理的状态达到最佳,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用适当的方法去教导学生,使其每天都能抽出一点时间去学习地理,让学生的地理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高中地理教学应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高中,学生所要学习的科目很多,所要记住,练习的知识点也是数不胜数,课下几乎没时间练习地理知识点,也有很多时候学生会忽略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误的学习心理,觉得学习地理会影响自己其它科目的研究与探索。在高中,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心理,主要还是因为地理没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重要的印象,还不能够让学生主动的想起学习地理知识,探索地理知识,总而言之,就是地理没能够及时的打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没能够产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地理教师就要在教学方法方面做努力,尽可能的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其能够在课余时间想要去学习地理知识,想要去知道关于地理更多、更广、更深层次的知识。在高中地理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先从教学方法上入手,在传统、死板、枯燥的教学方法中,引进新的教学理念,逐渐的改变课堂氛围,增加课堂教学的多样化,让其地理教学丰富多彩,引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关注度,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求知欲,愿意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去课外实践,强化自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度。教师还可以根据每堂课所要教授的地理内容的不同,合理、科学的安排教学方案,让地理课堂更加有趣、更加的适合学生听讲,学习地理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节时,可以灵活的借助多媒体,把我国的气候状况用视频的方式介绍给学生,也可以把视频设计成漫画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此章节学生的印象。其实,学生也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感觉这样的地理课堂是比较轻松的,也是丰富多彩的,学生也很愿意在这样的课堂上尽情的发挥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学习地理知识的主动性。
四、结束语
篇8
关键词:地理教学;创新;高效;技能
新课程体现了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地理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实现高中地理高效课堂。
一、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新课标提倡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释疑,在学习中发现问题,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达到领悟的目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特点,采取合作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例如,自然地理部分《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教学,教师设置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挤压吸耳球,产生的风使纸条飘动,教师及时提出问题:“纸条飘动的原因是什么?”“风力大小与气压差有什么关系?”学生踊跃参与,积极动手做实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大胆直言,教师了解学生的所知所想,及时解决学生知识上存在的问题,营造民主平的学习氛围。高中地理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先导,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运用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对学习有了成就感和满足感,课堂教学丰富精彩。
二、培养识图技能,训练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地图意识,提高地理学习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地图,熟悉各种地理信息,掌握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增强学生对地图的认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地图的使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例如,地图册、地理模型、地理景观图和课本插图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读懂各种地图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填图训练,培养学生的填图技能,根据具体要求,填出地理事物的分布,例如,在空白地图上,填注我国山山脉的分布情况,标出地形名称;标出主要平原、高原的位置。在此基础上,了解我国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河流流向及水资源分布情况。通过填图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注重实践能力,提高绘图能力,鼓励学生绘制简单的轮廓图和示意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在学生掌握了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地理创造意识,把知识转化为创造意识,加强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练习,加强地理知识的纵横联系,把地理知识与地理现象联系起来。拓展学生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性。
三、多媒体课件引入地理教学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育手段,越来越多应用于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把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高中地理教学,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多媒体教学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以班级授课为形式,合理选择和应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感知,形成教学信息的传递与反馈,优化教学过程,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的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多种感官的刺激,使学生进入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共同参与的动态学习过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中国城市发展中环境保护教学,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环境破坏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充分了解背景知识,更好地展开地理课堂教学。对地理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把知识信息形象地展现出来,对学习效果提高有积极作用。例如,我国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教学,以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江流域的特点,便于学生全方位地理解知识,制订合理的治理方案。
多媒体教学把各种地理材料系统的展示出来,平面、立体,静止的地理图像、动态的演变过程,都可以通过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删减和修改教学环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能力的培养,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自主获取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教育需要创新,高中地理教师要积极吸取新理念、新信息,勇于尝试,探索创新教育的手段,完成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中 地理 高效教学 互动 个性化 激励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81-01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都知道,相比之下,高中地理会比数学、物理、化学更难教,也更难学。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地理这门课本是难学和难理解,而是绝大多数学生在高考中没有选择地理这门学科。所以他们在上地理课的时候宁愿睡觉也不会认真听课,认为把精力用在地理这门课上是一种浪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寻求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由被动变为主动,让他们从心底自发的想去了解地理知识。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成为一种承受,在长期的教学经验中本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让教学质量得到飞跃性的提高。
1 提问式教学,把问题带入课堂中
我们这里所说的提问式教学或许许多老师都是用过,但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许多老师提出问题的原则只是很理论的东西,或是本节的重点。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关键点,就是没有把问题与学生的兴趣[1]联系起来,提出的问题学生根本不感兴趣甚至厌烦。显然,这样的话学生不会被吸引,也就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心思都拉到课堂上来。这就是他们用这种方法没有能提高教学效率的原因所在。我们这里提出问题的原则是在本节课知识中最能让学生感兴趣而且他们又还没有理解的内容,把他们最想知道答案的地理知识当做问题在课前提出来,然后让带有好奇心的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去学习。当最后他们把这些问题都弄懂的时候发现这节课的知识都已经学会了。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吸引学生的呢?这就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积累,比如在地理学知识里,为什么中午我们这里太阳还是很辣的时候有些地方却是在三更半夜?为什么我们是在炎热夏天的时候有些地方却是冰天雪地?对于没有学过这方面知识的学生来说这些问题对他们绝对是吸引万分的问题。而且,生活中有很多看似神秘的现象都可以用地理知识来解释,所以提问式教学是地理教学中不二的选择,对提高教学方法意义深远。
2 多举生活例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多举例,理论与实际结合,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课本中学到的东西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这样当他们学到的东西能够在生活中应用的时候,他们才对学好这门学科更感兴趣。同时理论结合实际才能让他们对掌握的知识记得更牢固,记得更长久。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与地理知识紧密联系呢?当我们细心观察的时候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与地理知识有关。比如下雨,我们都知道雨是从天上下下来的,雨水经河流最终流向海洋,但是经过长年累月,地球上的海平面却不会上升,这是为什么呢?老师可以通过解释这一现象来解释雨的形成过程这些知识内容。又如,高原反应与地理现象有哪些联系?为什么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来从西边落下去?等等,把很多地理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学习。这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就变得很简单了,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够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明显提高。
3 互动式教学[2]为主,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
有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摆出一幅很严肃的面孔,在课堂中不允许学生说话,认为上课时候学生说话就是不听课,是违反课堂纪律、是坏学生的表现。其实,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们提出互动式教学,在上课时与学生互动,让有疑问或不懂的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课堂上能帮助他们讲解,让学生心里的困惑能及时得到解答。这样对他们的学习帮助更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在课堂中相互讨论及交流,比如有某个问题大多数学生都不理解的时候,可以给一定的时间给他们相互之间交流最后再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并告诉他们选这个答案的理由,等等。互动式教学,老师不应该把整节课的时间都用在讲学上,假如是四十五分钟为一节课,那么老师至少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自己看书,消化本节课的内容。同时老师也恰好能利用这个时间给还有疑问的学生解答,对个别学生进行专门辅导,这种方法实际上也是互动式教学和个性化教学方法相结合。这样在进行互动式教学的同时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多种教学模式进行灵活运用,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学能够轻松高效的进行。
4 激励式教学,让每个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经调查发现,每个努力学习的学生背后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目标。或大或小,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目标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这学生不断地努力,直到目标实现为此。在发现这个规律之后我经常在适当的时候把这种教学方式带到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直接或间接地激励学生,让他们在心目中建立并明确自己的目标。也经常举例子来说明知识可以改变人生,这些例子不一定是伟人但要真实。让学生相信努力可以提高成绩,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天下没有绝对笨的人,只有不愿意努力或者是方法不对的学生。在举例讲解每一个故事的时候老师也都很投入,充满激情,只有这激情先燃烧自己,才能很好的传达给学生。有许多学生在这种激励式教学的过程中学习成绩有飞跃性的提高,发生质的改变,这个教学效果是我在多年工作过程中总结出来能让学生进步最明显的教学方法。
5 结语
作为老师,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求一种能让学生学习更轻松、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高效教学法,同时又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成绩。因为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多年,以上是本人从地理的角度出发总结出的教学经验,从提问式教学、举例式教学、互动及个性化教学、以及激励式教学等几个方面出发,总结出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很有帮助。希望能给在教学一线的老师提供参考及学习。
参考文献
篇10
学效率,各个高校也都非常注重有效教学。根据从事高中地理教学的多年经验,谈一谈教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
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方式;教学情境;互动教学;学习兴趣
当前,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各个学校对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有效教学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教的风格或特点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
策略和步骤。那么,作为高中的地理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根据自己从事地理教学的多年经验,谈一谈我对这一问题
的看法与做法。
一、巧设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导课有直接的关系,很好的导入一节课是每一位教师上课前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教师巧妙地导入,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气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还可以促使教学顺利进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学生在上课之前,教师要精心准备好导课这一环节。例如,在学气环流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那么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在学气的热力状况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太阳的热量既能辐射到地球表面,又能辐射到月球表面,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月球的昼夜温差大而地球的昼夜温差却比月球要小得多吗?这时很多学生都会想到是因为地球上有厚厚的大气层,是大气热力的作用。通过教师巧妙的课前导入既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好感,拉近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又可以使学生带着好奇主动学习,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创造性思维就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了疑问,才能深入地思考,才能找出发人深省的难题和问题。”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告诉我们学贵有疑,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通过不断地设疑,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
望。例如,我在听优秀课的时候,一位老师在讲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空气为什么会上升和下沉?
(2)空气上升和下沉时是如何形成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的?(3)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在抛出这些问题时,学生立刻活了起来,有的学生认真思考,有的学生积极与同学讨论,还有的学生带着问题翻阅课本,最后,在学生热烈的讨论后得出了结论。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提问,积极引导学生,诱发学生探究的冲动,使学生带着欲望主动的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读”,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诱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教师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高中生来说,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要想让他们以全部的精力投身到学习中,还是
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用一些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短片或图片,在授课时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做图片展示,这样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抽象的讲授形象化,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知识。比如,在讲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时,为了避免单一讲授的单调性,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我用多媒体展示太平洋系统洋流模式Flas,让学生结合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和多媒体展示的动画自己分析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太平洋系统的洋流分布。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从而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严格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积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认真研究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在平时教学中不要仅仅停留在书本上,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要学会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情感体验的不同,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教学取得可喜的成绩,使教学行为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孔祥发.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北京:新华出版社,
- 上一篇: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
- 下一篇:高中地理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