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科思维范文
时间:2023-07-28 17:5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地理学科思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地理学科思维;地理教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12401
地理学科本身具有形象性、辑性和空间性强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地理教学具有培养学生相关思维能力的优势。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最核心的问题。高中地理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一、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强化语言表达
学生地理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既依赖于一定地理知识的掌握,又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具体形象思维是抽象逻辑思维的直接基础,通过表象概括,发挥语言的作用,才会逐渐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而高中生的时空抽象能力相对有限,所以教师必须要从这一实际出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丰富的形象思维材料,把一些抽象的难以记忆的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并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究,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概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强化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读热带雨林景观图时引导学生描述热带雨林的植物特点――茂密、高大、常绿、多层,以及动物特点――喜攀缘或喜暖湿。这样,很容易就让学生完成由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
二、活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等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知识点,很容易出现记忆颠三倒四、似是而非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那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例如,在湿地生态系统的讲解中,利用高台县得天独厚的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让学生发散思维,凭自己的生活经历及所见所闻,说出湿地生态系统对本县环境建设的影响和作用,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三、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揭示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就会涉及严密的逻辑思维。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解“荒漠化”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以反映“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缘的萨赫勒地区大片农田和牧场沦为不毛之地”“西亚和中亚地区频繁爆发沙尘暴”“中国西北部分土地转变为戈壁沙漠”“中国南方红壤退化”等问题,接着让学生观察图片,看这些图片上的景观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相同点比较后,再由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从而分析概括出荒漠化的概念。
四、利用地理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演示、制作、收集资料等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经过独立探究或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而不是先将结论或原理直接告诉学生,再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等加以验证。这样,学生能在探究过程中体验获得知识的愉悦,同时也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地理教师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见解,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来回答问题。即便遇到“万马齐喑”的尴尬局面,也不妨用幽默和调侃来打破僵局,如:“再没有学生挺身而出,那我就只好亲自回答了。”或改变提问的方式,降低难度,把学生引导到问题的思考上,而不是简单地批评和责备。
六、利用丰富有趣的地理思维训练素材,使学生乐于思考
结合地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在每一章节或每一堂课,精选一两个典型问题或范例,当作教学中的“思维体操”,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典型的思维素材,可以是具体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形象化、情境化的抽象知识,一般有以下特点:
1.可以是虚设的情境;
2.具有趣味性,能引发思考;
3.对学生的智力和认知形成一种挑战;
4.较大限度地融入地理学科的知识,甚至是学科整合;
5.能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实践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69-02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由于社会制度的开放、信息的自由流动以及人的思想观念的多样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讲台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座位上一些学生却是心不在焉,毫不在意。“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结果就是:老师在讲着自己的课,而学生在做着自己的事,似乎两者处在不同的时空中。而老师的无奈和痛苦也许正是学生心理状态的缩影。为何两败俱伤,为何双方都找不到在传授和汲取知识时的愉悦感?简单说教和教条式的讲授降低了学生对课程的期望。学生在课堂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似乎在被动地做着自己并不想做的事,这种心理状态非常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并会使原本先入为主对政治课的逆反心理进一步强化,最终的结果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流于形式,更抹掉了教师和学生的信念和信心,所以,找到突破口去改变这种状态至关重要。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有两大重要的主体,一方是教师,另一方就是学生,教师和学生在其中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的调动与否,则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下面就这两大主体进行相关的论述:
一、实践教学中教师的素养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本身就是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本身的能力和素养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也许没有不爱听课的学生,只有不会讲课的老师。教师的人格魅力、道德水平、学识、技能、经验、教学的组织能力、教学的艺术和其本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知,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和接受情况,也就是说教师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因此,开发、利用和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资源一定要从教师这一基本资源入手。只有建立了高素养的团队,才能培养高品质的学生。“名师出高徒”,老师一定要把学生领进门,不能让学生找不到门或者进不去门,这是师者应尽之使命。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实现其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理论人格的素养、优化的知识结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的基本指导是把实践教学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使之通过实践教学的活动深化教学内容。而这一模式的实现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前提下,建立全新的教学思维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修养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师资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如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学习,让教师身体力行,不仅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也要让教师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用事实说话”,这样的教学才更有说服力。另外,也可以在教师群体中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劳有所得,使其找到被认可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进而产生归属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想要让学生热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首先热爱,不仅要爱这门课,更要爱教师这一高尚的职业,因为只有热爱这一职业的教师才能有敬业精神,才能在教学活动中用自己去感染学生,使自身成为被学习的榜样。
二、实践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建构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既是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也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学习过程。所以,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将理论教学与社会生活、学习经验联系起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认知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进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一改过去‘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平台’的封闭式教学状况,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以社会为平台’的开放式实践教学过程,要把学生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而不是把学生作为社会的客体来塑造。”当我们把学生置放到一个主体性地位和平等地位的时候,学生会被激发出尘封的热情,而热情则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学生的主动参与会让实践教学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一种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的思考,使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直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如何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就是这一环节的关键。
在某种程度上讲,当代大学生虽然有着很强的主动性、探索性、怀疑性、自我选择性,但大多数人喜欢追随潮流、张扬个性,自我认知的意识缺乏,却对所谓的自由有着极度的渴望,即便他们根本无法真正理解什么是潮流和自由。因此,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效果不大,而且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实践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并在其中不断地审视自己,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多了不同的生命体验,还有就是在实践中获得了“真知”。而这个“真知”正是课本上有的理论,学生不但有了成就感还会从心里去接受它。只有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认同,才能对其行为产生实效影响。
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他们反对也好同意也罢都是思考和思想碰撞的结果,而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些学生对这种教育的漠视,视而不见,根本不想走进其中。而实践教学却让他们身临其境,而不是“耳临其境”,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那种冷漠,才能将枯燥的理论和道德教条内化为学生的人生信念和道德的情怀。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观察社会、认识社会、思考人生、增强使命感的一种有力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后台走到前台,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获取,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和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所以,一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学生参与形式都应当被运用和被创造出来。
篇3
目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还存在认识不正确、学习不科学、依赖性强等问题,针对这些实际问题,笔者主要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思维和提高学习效益等措施,进而改善高中地理教学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学习思维;多元化;地球知识
高中地理是一门认知地球科学的重要学科,高中阶段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进展却并不怎么顺利。通过长期的教学活动的实践以及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看出,学生普遍的感到地理学科的知识内容广泛、学习的难度较大。高中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时所反映出的状况非常的不理想,因此,应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的实施策略。
一、学习现状和遇到的典型问题
1、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初中阶段,地理学科一直以来都因为所占的分数比例比较小而长期被学生轻视,大多学生都把地理学科看成一门不重要的学科,并且在高中的学习当中也继续漠视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思想是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再加上高中地理学科的知识内容难度较大,导致了学生们在地理学习中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畏惧地理学科的学习。高中地理结合了理科和文科的特点,不再像初中地理只需要依靠死记硬背就能够考一个不错的分数,而是更加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2、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高中地理不再是一门纯粹的文科学科,而很多学生显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许多学生以为只要通过不断的记忆就可以学好高中地理,这就导致了很多的学生对基础的地理知识背的滚瓜烂熟,而在考试当中却不知道该如何做题。因为高中地理对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让很多的学生感觉到自身的努力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回报,进而对地理学科产生厌倦感,有的甚至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3、学科思维差。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了许多学科的知识和特点的边缘性学科,学科的内容更是非常的广泛。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时,学生大都缺乏对问题多角度、深层次和客观的思考,对地理学科中所遇到的问题缺乏逻辑分析。同时,在平时布置给学生们的课后作业中,学生也反映出对地理问题的思考不但不够全面、同时还缺乏深度。多个方面都展现出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能力差,不利于未来的地理学科的学习。
4、过度依赖老师。在高中地理学习当中,因为所学的知识内容繁多同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许多的学生都是能跟随着老师的教学节奏走来追赶课程的进度。这导致许多学生缺乏对知识内容的独立思考和相关性的联系,学生只能听老师讲一个知识点,学生就学一个知识点,最后只剩下满篇的笔记和一片空白的大脑。学生在高中地理学科中缺乏积极学习的动力,没有自主独立思考问题的精神,同时过度依赖老师导致学生的地理逻辑性不强、学科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
二、解决教学中问题的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对地理的热爱才是努力学习地理知识的持续动力,而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首先要的到科任老师对其的认同。所以,地理老师应该给予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对待,用心去教授学生知识内容并让其感受到老师的人格魅力。同时,传统式的灌输教学让学生会觉得课堂教学枯燥烦闷,没有兴趣去学习和理解地理知识,因此,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结合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来给予学生新鲜感,刺激学生的学习地理知识欲望。
2、培养学科思维。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要积极运用巧妙地提问鼓动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地理教学课堂的效率。在具体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学生所掌握的各种信息和地理所学知识水平,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有深度的问题。高中的地理学科不仅具有理科性质,同时也具有文科的特点,因此,在地理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是同等重要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的思考一个问题,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为其良好的地理学科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高学习效益。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难度是比较大的,学科中存在许多的让学生无法直观就能够理解的图表、各种地理运动过程等难点。很多学生由于长期无法理解这些知识内容,逐渐积累起一种对学习地理的厌烦情绪,甚至放弃地理学科的学习。而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各种软件很直观的向学生阐述各种各样的地理知识内容,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就能够理解到复杂的地理知识。老师可以有效的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中就能够理解并记忆知识内容,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诉,高中地理作为一门既文又理的综合学科,其本身的知识内容广泛且学习难度较大,同时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并且相对于其它学科更加有趣。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当审视自身教学活动中的不足,通过符合学生自身水平的教学方法激发其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地理学科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以及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者:马海真 单位:山东省鱼台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体验性教学;高中;地理学科
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体验性教学法之开展十分有利于强化高中生对于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所具有的感性认识,能够有效降低地理学科的学习难度,从而让高中生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地理知识的产生以及获取之过程,进而提升高中生对于地理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更好地提高高中生群体的地理知识素养。
一、创设良好的体验性教学情境
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实施体验性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础。所以,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当致力于创设良好的体验性教学情境,从而为体验性教学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一方面要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出生动而形象的地理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十分逼真的情境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其能够从中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乐趣。比如,在《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中,地理教师应当全力发挥多媒体以及网络之优势,全力整合现有的网络地理教育教学资源,将其和相关图片、文字及视频等结合起来,制作成精美的课件,从而对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产生直接冲击,留下极为深刻之印象。在此基础上,运用课件展示手段还能直观而形象地让学生了解到宇宙环境的特点,让其更加充分地意识到宇宙环境的无限性及其对于地球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全力实施地理教学竞赛类活动,营造出争先恐后的良好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出学生群体的学习潜力,从而使其深入体会到地理学习中的进步喜悦。
二、通过实验教学引领高中生学习地理知识
现代人认知世界与总结规律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实验。地理教学和高中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完全可利用地理课程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来实施实验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直观认知。比如,教师可尝试在教室中点起一炷香,其后再打开门窗引领学生认真观察,通过让学生直接观察空气的运动方向,以此来强化其对于地理的认知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中地理学科的实验教学有别于其他自然科学的一点是不仅需要借助于特定器材设备开展实验,而且还需在各类活动中开展,从而让学生学会独立或者合作开展地理调查以及体验。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具体操作中更好地使用地理实验设备,进而更好地投入到地理学科学习之中。
三、通过地理图表丰富高中生的体验学习内容
地理图表的有效利用,对于高中生的体验性学习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地理图表能够直观地展现出具体的地理理论知识,能够直接将教具形式应用于地理学科之中,从而丰富高中地理的教学信息资源,化地理形象思维为直观思维,积极拓展学生的思维。解读地理图表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让学生进行体验的过程。学生通过对地图、示意图、景观图及统计表等图表的阅读,能够多层次和多角度地获得地理学科的规律。比如,运用景观图,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地理事物的具体发展情况;运用地图,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地理空间意识,从而开阔高中生们的眼界,提升其观察、思维以及创造力。
四、实施合理提问以提升体验教学的成效
高中地理教学中恰如其分的提问能有效地促进与激发学生群体的思维能力,从而产生对未知领域的困惑,这样一来就能引导其为有效解决问题而深入探索,以达到解决问题之目的。一大半提问不合理,那就难以激发出高中生的深入思考,他们会因为觉得无从下手而感到迷惑,从而不得不予以放弃。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觉得提问索然无味,未能激发出其心中的探究意识。所以说,正确的提问技巧是决定高中生开展有效体验之重点。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认真学习提问的技巧,全面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创设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环境。
综上所述,体验性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高中生地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成效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切实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实施体验式教学,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中学地理;高效课堂;构建;情境;教学形式;能力
高效的地理课堂,要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考,更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改革中学地理教学模式,才能让高中生认可地理学习,成为地理学习的参与者。
一、创设地理学习的情境
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较为丰富,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是地理知识的两大分类。部分高中地理知识对于高中生来讲过于抽象,学起来吃力。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的方法,突破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让高中生享受地理学习。
比如,在讲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描述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过程的动画。动画中,冷热空气的运动过程十分形象,有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印象,掌握相关地理知识。情境的创设,会加大课堂教学内容的生动性,符合高中生的思维特点。
二、丰富地理教学的形式
教学方式是否丰富,影响着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高低。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教学形式的有效转变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会让教学效率得以提升。高中生的地理学习潜力是无限的,只有教师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才能让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发挥出来。
比如,在讲解《河流地貌的发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进行分析。这种远离学生生活的地理知识很难靠一个人的力量描述出来,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问题的解决。无论学生的讨论成果是否正确,教师都要表扬学生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地理学习观念。
三、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地理学科的学习,对高中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有能力在课下开展自主学习。
比如,在学习有关地球经纬度的知识时,学生只听教师的讲解很难正确理解经纬线的正确意义,也很难完成课堂练习。这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地球仪,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调动自己的空间思维能力去解决问题,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地理教师积极提高自身教学业务能力,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正确的教学目标作为引导,有利于地理课堂立体性的提高,推动高中生地理学习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新课程改革 教学有效性 教学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地理学科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开始受到重视。诚然,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高中地理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认知、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环境意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地理知识博大精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和研究,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可以造福人类。从这里可以看出,地理知识的学习多么重要。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当前,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笔者近来一直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多变革。但是,应试教育模式依然存在,高中地理教学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如下:
1.地理学科被边缘化
一直以来,数学、物理、化学一直都是绝大部分人心目中比较重要的学科。数理化甚至是一些人心目中最重要的学科。相对之下,地理学科在人们心目中却显得不那么重要。重理轻文的社会背景下,一些学生甚至教师都将学生的学习重点放在数理化上,地理学科往往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这样的教学现状,使得高中地理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校和教师及学生的不重视,使得地理学科教学的改革一直较为缓慢。
2.地理教学模式落后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整个课堂教学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例如,教师依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没有站在时展进步的角度,没有认真思考和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新思想、新理论,落后的教学模式使本就不受重视的地理教学更加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3.地理教学脱离生活实际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联系性,促进学生生活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一些地理教师都是侧重于地理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到抽象的理论知识,却不知道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何联系,也不知道怎样将知识运用于实践。
二、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基础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威严的代名词。教师不苟言笑,使得一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问题不敢提,有疑问不敢问。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受到极大压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当建立平等而民主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推进的基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大胆发言和提问,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要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发言,对于学生做得不对的地方,应当正确引导,而不是严厉批评甚至是讽刺。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再紧张,不再压抑,轻松的学习环境,能够极大促进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形成,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2.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理学科被边缘化的问题。地理知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充分明白一个道理:学习地理的目的不是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运用,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了,方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小实验,让学生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知识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3.运用新型的教学手段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21世纪,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靠嘴讲解的阶段,各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使得教学有了更多选择。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断强化高中地理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高效性,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给学生展示各种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了解地理环境的变化,这样,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对地理知识的了解会更加深刻。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力保障。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采用新型教学理念,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字学勤.怎样提高地理课的课堂教学效果[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2):312-312.
[2]梁金英.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0(28):83.
篇7
关键词: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思考与对策
初中学生在步入高中课堂后,迎来了崭新、高层次的学习生活。在初中与高中,不管是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难易度,还是学生学习的目标任务都有很大的区别存在。随着学生对高中地理接触范围的提升,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出现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直接影响了高中地理的教学成果。所以,将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做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背景
新高考改革后,学校虽然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通常还是以应试教学为主,更加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多数地区的初中学校并没有将地理学科的测试成绩归入中考成绩中,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从而使地理知识水平没有得到提高。
由于学校、学生对初中地理学科缺乏重视,教师对地理的教研探讨也随之减少。地理学科不仅课时少,大多数学校通常还将仅有的课时转给主要学科。由于初中教学中地理会考安排在初二,所以仅在初一、初二年级安排了地理课程,而初三并没有涉及地理学科的课时安排。由于初二进行的小中考题型多为选择题[1],初中教师通常让学生大量记背知识点便于参加考试,而忽略了对学生知识点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深入,导致学生进入高中地理学习时,出现非常严重的知识遗忘问题,地理基础知识水平十分低,导致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有很大的难度。
二、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措施
1.将初中地理纳入中考范围。
要将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做好,必须使地理教学连续性的进行,在九年义务教育中都开设地理课程。将原本只出现在初二会考中不受重视的教学理念改变,将初中地理归入升学考试中,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初中地理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初中地理的教学任务。同时,针对初高中地理教学脱节的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应促进初高中学校的沟通程度,提高高中教师对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以及学生情况的掌握程度,也便于初中地理教师对高中地理教W内容进行了解并作出针对性教学计划。
2.地理教师应加强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措施。
(1)把握好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节地理课。
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接触地理学科的第一节课程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先将高中地理的大致学习内容以及重要性告知学生,而不是直接进行新知识的讲授。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情况,带领学生适当回忆初中地理知识,与学生分享有关地理知识的趣闻趣事,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
(2)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新高考改革中,要求学生将以往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学习,使学习效率提高。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生活相关的地理信息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例如:赛跑比赛中,为什么非洲人独占优势?在我国南方为什么多以米饭为主食,而北方多以面食为主食?这些问题与生活有很大的联系,学生会有很大的求知欲,有了兴趣探索后,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同时,教师还能在教学中创设情境[2],例如在《洋流及其地理意义》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提出:为什么能够在41°N碰到冰山?学生会有很大的探究欲产生,能够主动且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还可以促进师生和谐关系,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学生在逻辑思维、空间想象以及综合概括能力方面都会得到不同水平的提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地理现象和问题利用自身地理知识进行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多多关注社会热点等,从中寻找有关地理的素材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例如北京成功申办2020年冬奥会,引导学生结合自然与社会因素对在北京和张家口选址的原因进行分析。这些知识从未出现在地理教材中,可以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更加活跃,也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信息提取、迁移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衔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初高中教学内容与目标的变化也会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在进行衔接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初中学生在学习时过多依赖家长与教师,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步入高中后,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得到增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梳理初高中知识的连贯性,主动将高中知识与初中知识衔接,便于高中地理知识学习效率提高。
三、结语
新高考改革后,素质教育随着关注程度的提升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新高考改革下初高中地理教学的循序渐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加强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学习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地理;教育;资源;开发
随着网络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地理教学资源愈加丰富,这也拓宽了地理学科的教学发展之路。其也利于加深学生社会地理环境友好发展的观念,还有利于学生展开地理学上的实践探究学习及增强其对地理学习的热情。
1.提高学生参与,加强网络环境交流
在网络环境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生的交流和参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网络中所含有的大量知识资源信息,教会学生在网络上检索、搜索、下载、编辑等。高中地理教师在制定一个完整且合理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前提下,使学生逐渐体验地理学科的魅力。教师需重视网络交流教学与使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地理学习加大重视度,进一步寻求更为合理的方式。教师需引导学生顺利地理解网络资源交流中的关键地理知识及信息,使学生在日后的课堂学习中受益。学生应扩充相应的地理背景文化知识,把握好高中阶段的地理网络化教学的良机,全面明确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关键点。教师可积极培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自主搜集地理信息资源的能力,让学生自身对所学加以整合,提升其对于地理知识的积累能力。教师还需同时培养学生学会拓展地理知识的知识面,由于在运用网络资源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进行沟通方式的扩展与普及,这样的教学方式与策略将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此外,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网络化教学时需擅于为学生的地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及交流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地理学习综合能力。在具体的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教师通过结合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方案设计,进而充分帮助学生巩固地理知识,加深理解及应用。教师需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先进性,结合网络互动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是新形式的教学模式应用,因此,教学中教师需自身提高擅于借助多媒体及多种交互式平台网络的优势之处,使高中学生积累对于地理学科的情感与素材,从而直观地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能力。尤其是在现代网络信息化社会,教师应培养学生对于网络环境中学习资源的检索的能力。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还应擅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其结合多媒体教学等网络形式,进一步改进及创新教学方式,运用网络资源互动模式,提高学生实践检索信息的趣味性和成效性,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及思维交流能力。教师还可巧妙地运用一些地理知识经典讨论实例,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例如,在网络环境之下,高中地理教师可建立一个以班级为单位的论坛或者新浪博客,以此为交流契机,让学们广泛参与到地理教学资源开发的过程当中来。教师可将BBS论坛中的资源设置由群体所共享,如在高中二年级人文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在“人口环境问题”课程即将讲授之前,可在论坛上提前增设类似“人口的增长限度”等相关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交流,并在论坛自己在网络上收集并整理后的相关资料。这也可作为学生真正接触所学课程的预习阶段,待教师开始讲授课程时,学生已经过前期充分的网络搜集资料的准备与交流阶段,使其由此对已学知识具有更深的了解程度。
2.联系网站资源,引发学生地理兴趣
篇9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传统的教育体制正在不断的发生着变革。新时期的高中地理教学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要求,地理教学活动改革显得十分必要。因此,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在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形式,并结合具体的教学例子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多媒体兴趣
高中地理教学是高中阶段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高中地理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综合性较强,教学内容往往比较抽象,学生的学习也存在很大的障碍。因此,如何让高中地理教学变得生动化、形象化,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能力,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是一项重要的议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充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地理知识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压力也比较大。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庞杂的学科知识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对一些知识的记忆也不够牢固,学习效果也不好。因此,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集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个时候,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利用多媒体丰富的内容和教学形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形形的地理世界,让学生对地理知识不再感觉到枯燥和抽象,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够回归到地理教学的本质上来,即对自然和地理科学知识的探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的启发自己的思维,提高思维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障碍,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从这个角度来说,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实现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方向。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成果。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
地理教学课程中会存在重点和难点,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地理学习的障碍,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地理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进行重难点突破时,首先,需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激发学生进行学习,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针对性的对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讲解,
利用多媒体的多样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利用多媒体的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的难点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地理学习情景,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轻松起来。例如,利用多媒体的图像、视频以及语音等功能,进行地理知识的现场模拟,将各种复杂和难懂的地理知识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还可以将各种杂乱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系统性的地理知识体系,方便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效率。
三、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视频观看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视频观看可以给学生直观的知识感受,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也得到放松,然后让学生在相关地理视频的观看中,得到启发,促进一些地理问题的解决。例如,在进行地理学科中有关大气运动以及气候变化知识的学习时,可以先组织学生来观看影片《An Inconvenient Truth》,通过该纪录片的观看,学生对全球变暖等地理知识有了真切的了解,让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形成具体的形象思维和直观感受,丰富学生的思维,知识面也得到了扩充。同时,在影片观看过程中,还可以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和辩论等,这种互动教学过程,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地理教学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保证教学成果。
(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案例讲述
在地理教学中引入案例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讲述,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实际和形象的地理知识,增进学习效果。例如:进行地理学科中有关行星以及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学习时,可以引入《非凡旅程地球公转与自转》片段来作为案例进行课程讲述,通过将影视频段中各种地理情形的截取,例如“北极昼夜变化”以及“地转偏向力”等,通过片段观看以及案例讲述,让学生对地球运动相关理论形成直观的了解。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多媒体案例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促进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知识巩固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庞杂的地理知识进行整理和综合,形成地理知识体系,然后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例如,在地理学科中有关气压带和风带相关内容学习时,可以先利用多么提建立形象的气压带风带系统图像,然后利用动态的变化来掩饰气压带和风带变化等,通过这个过程的演示,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形成因素、形成过程以及对气候环境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整个气压带风带体系知识形成深刻和系统的理解,促进地理知识的整合和巩固,提升学习效率。
结语
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单一的进行知识讲述,还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以及丰富的教学内容来优化地理教学课程。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工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进一步增加,整个地理教学活动的质量也得到了保障,促进了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中地理;培养;学习兴趣
地理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理教学要引起足够重视。学生在高中阶段通过地理学习,能够了解很多大自然的秘密,同时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也会有全新的认识。当老师将一幅幅地图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学生会由衷感觉到“江山如此多娇”。但是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例如:把地理看做副科,认为没必要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地理学习。要想进一步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至关重要。本文就如何有效培养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展开论述。
一、通过直观教具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地理学科研究的事物具有多样性,既研究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也研究遥远的宇宙空间,同时,时空界限也有一定的广阔性。有的地理现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而有的地理现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老师如果单纯运用讲授法对地理现象进行解释,其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为了减轻学生的理解负担,帮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地理知识,很有必要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直观教具。
地理学科并不是单纯的地理知识,还涉及其它很多学科知识,如果仅仅依靠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很难有效的对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因此,老师要积极的将地图、地球仪、幻灯片等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教具引入地理课堂教学,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二、运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教材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地理教材上提到的很多现象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俗话说的好“理不辨不明”,老师可以充分利用高中地理教材的特点,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学生之间的观点发生碰撞,撞击出智慧的火花,更有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
例如:针对“如何有效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提出很多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方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突破了学生原有的思维模式,使学生的地理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直抒己见,既是学生地理知识的提升过程,也是学生能力的提升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学生不仅获得了学习上的成就感,也获得了能力提升的成就感,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就越来越浓厚。
三、通过提高老师的语言运用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既有引人入胜的自然风光,也有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环境问题,因此,高中地理课堂既有其轻松愉悦的一面,也有其凝重的一面,面对多种多样的地理现象,老师该如何灵活掌控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提高老师的语言运用能力至关重要。
在地理课堂上,学生只有将“眼、手、耳”都充分地调动起来,才能产生较高的学习效率,老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学习特征,通过教学语言的转变,刺激学生的神经系统,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优美的自然地理风光时,老师的语言应该生动而优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产生一种美感,在美感引导下,学生仿佛身处优美的大自然中,心旷神怡。在讲解破坏自然环境的“恶行”时,老师的语言应该充满斥责,让学生感受到破坏自然环境可耻,引起学生共鸣,既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又引导学生与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做斗争。
老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语言是一种艺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产生重要作用。
四、将地理教学与社会实际有效结合起来
单纯的地理知识学习只能提升学生的知识量,应对考试,而难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密切联系,因此,老师应该注重将知识点的讲解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
为了将地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起来,老师应该多多关注时事,注重从报纸、杂志、新闻等猎取重要、热点信息和实例,并将这些信息和实际例子与地理知识有效结合。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给地理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学生在类似于听新闻的状态下掌握了大量地理知识,并且能够对这些地理问题有深入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五、通过地理知识迁移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