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问题及措施范文

时间:2023-07-28 17:5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教学问题及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理教学问题及措施

篇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高素质人才越来越被需要。传统教育只注重教学结果,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创新思维和地理技能。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适应不了高速发展的社会,因为传统教育下的人才拥有丰富的知识,但是对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缺少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这就让他们在社会中感到格格不入,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所以,社会在不断变化,我们的教育也要进行相应的变化,现在的社会要求的是高素质人才,这和我们进行的素质教育教学不谋而合。通过新型的教育方式,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各项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更好,更快地适应。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们要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也要适应新型的教学模式,不断研究探索,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下面谈谈我对如何发展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要转变教学理念

为了对当今新课程改革所提出来的要求进行充分落实,要求教师必须要将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之中,在高中地理教育教学设计的思路方面,要求教师必须要将过去传统的学生听、教师讲这一种教育教学模式改变,能够运用一种启发式的高中地理教育教学方式,贯彻当前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以求能够达到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这二者有机和科学结合,在最大限度上对高中学生自身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发挥。在高中地理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要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充分发挥,要鼓励高中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多尝试、多探索、多看以及多听,将培养高中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的能力作为主要目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师要对高中学生叙述进行专心的倾听,对高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进行接纳,和高中学生一起讨论,实施共同的评价。

二、高中地理教学现状

高中地理对于文科生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地理偏向理科,对于文科生而言,难免会有挑战。因此,教师需要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知识点巧妙转变为易理解的知识,让学生容易掌握。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这就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学生很难参与教学,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应付考试,所以,教师只是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无法进行自我思考,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当存在问题时,多数学生不愿意向教师请教。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很少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课堂气氛枯燥无味,无法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教学成果收效甚微。

三、高中地理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下的的发展

(一)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往我们的地理课堂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很少有自己表现的机会,而且一般教师也不允许学生去表现,就是让学生认真的听课。久而久之,学生慢慢的就失去了主动性,丧失了学习兴趣。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课堂,最终都是教师要将知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最终能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具备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为此,高中地理新课改提出:“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索。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为此,教师需要大力转变教学方法,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师生角色转换学习、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通过合理的分组、安排合作学习任务,有意识的指导,最终形成结论,有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点评,评选出优秀小组。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查阅文献、研究资料、分析数据的能力。

(二)尊重学生客观实际,差异化引导学生学习发展

由于生活背景、个人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差异,导致学生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而且无法回避的。但是,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本着有教无类的思想,认为只要方法得当,一定能让学生取得一样的进步,达到一样的学习效果。结果,往往盲目膜拜“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最终是适得其反。为此,高中地理新课改也提出:“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习探索扑克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所以说,在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学需要建立弹性的教学体系,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听什么,不听什么。教师也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差异化、层次化的教学体系。最终让学生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取得属于自己的进步,并逐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样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三)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一节课程的成功或失败主要取决于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师讲授一些难点知识或者枯燥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将那些并不容易被理解的知识转变成为学生生活过程中鲜明的例子。高中地理教材上面的知识往往都是具有很强理论性和专业性的知识,想要让高中学生很好的理解这些内容,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如果高中教师能够将这些地理知识成功转变为高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例子,再对其加以讲解,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中地理教师为学生讲授一些具有很强对比性,而且十分容易进行混淆的知识时,要求地理教师采用一种表格对比的方式来进行比较,因为高中地理课本太多知识都是采用文字的方式来进行表述和表达,而那些十分容易混淆的内容就十分不容易被学生掌握,如果地理教师能够采用表格的方式来将这些知识进行归类,进而实施一种深入的区别以及比较,就能够加深高中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高中地理教师讲授重点章节以及重点内容的时候,高中地理教师能够将这些知识放在题目里面实施一定的讲解,如果教师仅仅进行知识的讲解,进而让学生去背知识和记知识,那么,学生并不会真正感受到这些知识所具有的重要性,更不会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的来源和原理,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要将这些知识放在题目里面,鼓励学生去实践,进而再为学生进行讲解。

(四)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应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的经验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在进行知识讲授时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融入到地理课堂中,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再是一个记忆的阶段,而是通过对知识消化吸收后形成自己的一个地理知识体系,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从这个地理知识体系中快速准确地调出有用的信息。在地理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地理思维进行强化,让他们能具备地理思维的敏感性,能从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的影子,能用地理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例如,在学习三圈环流这一课时,教师先是提出巧妙的问题让学生关注地球上的热力环流状况,接着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在自主探索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对副热带高压带及副极低压带的形成存在一定的疑惑,此时,教师要找准时机解释这个问题,使学生能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篇2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原则

初中的地理教学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过程中,生活化的呈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比较有效。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能利于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并形成认识生活和改造生活的意识,从而更好的将地理知识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一、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及生活化教学原则分析

1.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还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就是对地理学科的不重视,尤其是对一些农村的初中地理,在时间上被占用的情况比较多。还有是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地理教学的吸引力比较缺乏,教学和实际的生活没有得到有机联系,没能够将地理知识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还有是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成绩评价受到学生的分数影响比较大,对学生生活地理素养的培养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还有是受到中考压力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注重,但在实践能力上的培养就没有得到重视,缺乏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

2.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原则

从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应用过程中,要能够遵循相应的原则,主要就是生活性原则以及地理性原则等,地理生活化的教学对生活性原则的遵循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能够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以及生活体验,将初中地理知识内容进行生活化的处理。而在地理性的原则方面主要就是要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将人地关系以及空间直观性和系统综合性等都能够得到充分的结合。再有就是乡土性原则以及问题性原则,只有将这些原则得到充分遵循才能够利于初中地理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第一,初中地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实施要能够从多方面进行实施,首要方面就是对教师的教学生活化实践充分重视和认识,使其积极性能够得到持续提升。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方向有充分的自觉性,能够掌握生活当中比较前言的流行因素,对生活当中的一些不同的地方性知识都要能够得到充分包容,这样才能为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成效打下基础。另外要形成良好习惯,老师要能发现及搜集和生活相关的地理知识,并将两者取得有机联系,在地理知识的资源上进行扩展。

第二,对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现,还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善,在初中地理教材上有着大量生活化的元素,所以要对这些内容积极的改进,在生活体验的应用内容上要能够增加。新课程标准对内容比较重视,并强调着老师的引导以及启发,所以要能够在生活体验上要熟悉的呈现,使生活成为学生知识的来源和前理解,教学的适应和知识的内化对学生来讲相对容易。还有是要在乡土教材和资源的应用内容上要能够加以重视,如对水资源的学习过程中,就可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学习相关的内容,并认识到水污染的危害,这样在学习知识的深刻性上就能够加强。

第三,可以通过搭建自由展示的平台,将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的主动性激发出来,每学期地理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开展一些相应的活动,为学生的自我表现搭建平台。这样学生对自身的知识理解也有着提升作用,在讲述过程中学生可以联系实际的内容进行讲解,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起到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地理问题,通过讲演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激发作用。

第四,初中地理教学的生活化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地方性的具体事例进行教学,通过案例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将地理教学的生活化目标得以实现。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老师的设计以及和生活联系进行在课堂上应用的方法。地理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能够通过投影以及电脑等电教媒体,并将比较适合的内容通过案例进行展示,进而来帮助学生来获得相应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到温度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对幻灯片的播放,将不同温度带的一些风景照片进行展示,学生通过直观的图像就能够对这些不同的温度带的一些基本印象记住,在这样的方法实施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措施的实践,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亦能实现地理教育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教育来源于生活,日常生活世界充满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将地理知识和生活紧密结合,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特征得以不断呈现,使常识、知识和生活能够统一起来,而不是疏离,与素质教育的本质一致,也是新课程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宋效民.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6)

[2]袁佳敏.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

[3]魏云燕.浅议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S2)

篇3

最新出台的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规定,较之以前的地理课程学习内容有较大的区别,同时由于之前对地理信息技术的没有接触,学生对此是陌生的,而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地理信息技术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所以,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值得探讨,尤其是作为一门对信息技术要求很高的学问,它能促进学生对高中地理及信息技术的掌握。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上学校应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为配合教学建设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同时配备专业的设备设施,强调师生都重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的这一举措,更好地运用现代化高科技技术,为更好地透彻地了解地理知识及将来从事相关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地理信息技术的概述

地理信息技术,即“3S”技术,包括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技术)及GIS(地理信息系统)。三者虽然相互独立,但是通常在应用过程当中又互相之间有联系,需要同时派上用场,一般情况下GPS负责定位,RS负责对数据或者信息进行采集,GIS负责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现阶段,3S技术应用在我国交通、农业、环保等各个领域当中,并且作出巨大贡献,它对测量的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特点在工作中解决许多难题,取得极大的成就,在全球都得到极高的重视及关注,是现如今的一个炙手可热的一门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全球、实时及全能的特点,完全不受天气的干扰,能连续不断地进行高精度的测量、测速及定位等,目前应用于全球的各个范畴。RS(遥感技术),能通过传感器将在远距离的电磁波信息通过处理成可供人类适用的图像或者其他计算机信息,具有感应距离远、感测范围大的特点,目前被广泛推崇和关注。GIS(地理信息系统),采用现代高科技计算机技术将采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使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呈现出为人类所用的状态。

三、地理信息技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RS(遥感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通过遥感技术,能够监测到土壤土质、土地利用现状、河流情况及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使学生更细致透彻地领悟到在土地农作物生长环节的变化,如果配合遥感图像,学习也会更具有趣味性。其次,天气预报正是通过遥感技术监测得到的,通过监测感应天气变化信息及数据,并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将其转化为可以读取的图像和信息;同时它还能监测出自然灾害的变化,时刻预警自然灾害的发生,并且及时采取措施尽量降低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通过RS技术的应用,学生更熟练地掌握知识原理,更形象化地将知识点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教学效果。

2.GPS(全球定位系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相对RS及GIS,学生相对比较熟悉一点,因为它较多应用在生活当中最多的应该各种地图导航及应用在交通工具上的智能导航等,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可应用GPS的相关原理进行模拟教学。例如,从世界地图的一点到另外一点,通过GPS技术让其自行导航多条路线路线、直线、最合适的路线、最省时的路线等,然后通过遥感技术将整个路途中的环境及天气变化监测出来并通过图像呈现出来。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

3.GIS(地理信息系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GIS(地理信息系统)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高中生可能没有很明确的意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地将其引导到那上面。例如,在地理教材上会出现一些立体的或者三维的景象图、气象变化图等,告诉学生这些图都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加工处理而产生的,学生自然而然会对地理信息系统产生认知,并且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这些图像是如何形成的,并且是如何转化而来的。同时,通过上机实验操作,让学生感受地理信息系统的强大。采用这些教学方法,从根本上刺激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地理知识及地理信息技术,促使学生对各个地理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

四、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就现阶段而言,地理信息技术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探讨地理问题的重要的手段之一,因此,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是大势所趋。

1.提高教学质量。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要求自身进步,提高教学质量,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能力,打破“死记硬背”的传统结构,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展开学习,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更活跃。

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地理教学中,并且将计算机上级实验操作运用到其中,丰富课堂学习内容,同时创新教学授课方式,不再是传统单一无聊教师口传,有利于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学习兴趣也得到一定的提升。与此同时,使学生更细致全面地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及地理知识点,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利用探索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

地理信息技术是一门深奥有趣的技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熟练地掌握地理知识并且灵活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并且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并且通过知识掌握体验到成就感。

五、结语

篇4

[关键词]问题设计;高中地理;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12501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会采取课堂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优化问题设计,从而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变得活泼主动,善于发言。

一、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现状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根深蒂固的影响,虽然教师设计了很多的课堂提问,但是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经常会出现“教师问,生不动”的现象,故而难以显现出课堂提问的教学优势。许多教师的提问设计要么比较简单,要么难以解答,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问题类型不太符合学生的思考模式,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考学习的积极性。面对学生被动听讲及被动参与课堂答问的现状,优化问题设计工作迫在眉睫。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优化问题设计的策略

1.设计引发式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教师进行新的地理知识讲授时,可以采用引发式提问,优化新知识内容导入环节,带动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这一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来活跃课堂气氛:1.同学们喜欢什么样的天气?2.天空中的云在晴天和雨天时有什么不同吗?3.天气预报里播报的天气状况都有哪些?这些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诱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这些题的答案不存在对与错,教师可以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日常知识储备及大胆猜测来回答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及自己的答案进入到本堂课的内容学习中,加深对重要天气系统的理解,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设计递进式问题,锻炼学生思维

课堂提问的顺序很重要。为了调动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可采取递进式的提问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度。递进式提问主要要求教师在提问设计中要注意问题由易到难,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由浅入深,还能够均衡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答问。例如在“交通运输布局”一课中,教师将问题设计为:1.目前的交通运输方式以什么为主?2.在当初设定的4套预选方案中,选定青藏铁路的理由是什么?3.青藏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这样的问题设计由地理基础逐渐过渡到地理综合知识分析,引导学生逐渐深化自己的思考深度,这样在锻炼学生思维的同时,也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3.设计探究式问题,引导合作学习

教学改革提倡探究式教学,高中地理教学问题设计也要注重探究性。探究式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设计探究式问题。例如在“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一课中,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城市化问题的表现有哪些?是如何造成的?2.城市化的危害有哪些?治理措施又有哪些?3.有人提出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衰败的表现这一观点,你怎么看?这些问题具有很高的探究价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让学生分工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在合作学习中,充分锻炼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4.设计开放式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篇5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231-01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引导学生构建现代学习方式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新课改的关键部分,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能有效地进行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然而,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它在学生形成在素质教育和国情教育中有着独特的功能。那么,结合新课改的要求,通过地理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对于地理特征和地理成因的分析,以此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地理学说中记载的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等创立过程,以此作为学习榜样,可以启迪学生强烈的创造意识和良好的创造个性;学习地理,还必须要有发散思维,地理教育中的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诸如对工业布局、厂址选择等多要素的分析与综合等,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再者,地理教育中所揭示的大量的本国地理事实材料诸如人地关系、自然环境、生态平衡、自然资源、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等都可以在教学实际中概括成为以国情为主线的地理事实材料,这就囊括了社会生活中的很多知识。地理学科中的这一优势,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那么,在新课改的机遇下,如何才能使学生学好、学透呢?

对此,本文讲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述。

一、注重双方交流沟通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能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地学习,使其能够在知识的认同性以及情感的交流上达到共识,这样也使学生能有一个明确的感官意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认同感,从而上升为对学科的认同感。那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是实现新课改中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的关键。教师不再仅仅去教,更多的时候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师生双方其实都处于教与被教的过程中,师生在通过教学中的对话,能够进行一个明确的交流,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学生新的思维能力的散发。学生在被教的过程中,能充分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这样一个教与被教的过程,是师生对教学课堂的一个整体有效地把握,也是师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的过程。对教师而言,能够与学生形成一个交流的模式,不仅仅在传授知识上给学生带来新奇,而且思想的分享更能使学生形成一种成就感,能有利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这样,双方地位的平等在教学中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但是,对于地理这个学科而然,地理图像作为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这就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直观地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挥图像作用,利用这些图形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而不是盲目的背图。例如,对于在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的这一个知识点,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对比的教学方法,利用《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让学生找出火山分布点和板块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学生相互讨论就很容易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多为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处,这样通过对比对照,能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记住了知识点,比教师直接说过结果有效得多了。对于教材中的地理图像应充分挖掘出来进行设计教学,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课本教材中所给出的设计“活动”,教师应充分利用,并辅导学生完成读图或绘图技能的训练、材料收集和处理,需要动手做试验、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合作讨论等各个方面的锻炼,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充分利用教材,不仅能提高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作用,而且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关系

新课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即让有阅读能力的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书刊、网络等,实现自主学习,实现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学习,那么,要实现这样一个计划,对于学生课前预习就至关重要了。那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缩减教师的讲解时间,而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学会进行疑问,然后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就能更具目的性。对于一些知识需要进行实验、观察的时候,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是关键。其次,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初中地理教师如果需要有个很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那么营造民主平等的合作方式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如让学生树立起合作学习小组,进一步完善情境教学。那么多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能够进一步增加学生间的互动时间和形式等;或给学生充分的自,让学生主动提出课堂合作学习的形式,自由选择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在“共生共进”的合作观念下,实现师――生、生――生的共同成长。

地理这门学科有着与其他学科与众不同的优势,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也就更加繁多,除了不利的教学环境以及一群具有自己个性、拥有与教师不同思维的中学生之外,在这样的前提下,地理教师要积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多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把学生放到教学的主导地位中去,并能充分利用教材,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并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从而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从而让中学生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掌握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乡土资源 高效 地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2.067

Build Efficient High School Geography Class with Local Resources

LI Sifang, BAI Wenxin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College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19)

Abstract High school geography curriculum standard requirements geography teaching to combin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erms and conditions consistent learning materials, local resources applied to the import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class link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lassroom migration links, help student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geography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local resources; efficient; geography class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要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地理课程资源,以及可用于课堂教学的师生自身经历和体验。任何学校所处环境中都有非常丰富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基于学生对这些资源的认识,教师对其充分加工,以乡土资源为主线,以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全程呈现出来,使乡土资源更具有过程、方法意义和情感价值,也能使地理课堂焕发新的活力。

笔者在东莞七中实习半年期间,有感于周围地区丰富的乡土资源,所以在本文以东莞七中所在的企石镇周围地区为案例进行教学分析。

1 用乡土资源导入,创设魅力情境

课堂导入应能激发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并使学生进入准备状态。用乡土资源导入课堂,优势在于用学生生活熟悉的事例和场景,给学生造成学习心理优势和知识的亲近感,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联想的思维,使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

利用乡土资源导入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模式来制定,形式多样:(1)利用多媒体系统导入:即使用音频、视频、文字等媒体或多媒体交互系统引入课堂。例如在必修二《城市的空间结构》学习中,就展示了东莞七中所在的企石镇和东莞市的城市三维遥感影像图像导入:这些城市景观中各地的用途是什么?《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中,对比东莞市和企石镇在具体生活中功能差异:大型医院治疗疑难杂症、买文具、读市重点中学、看感冒、看时装展等,作为在企石镇生活的你分别会选择哪里?让这些内容更加贴近生活。(2)利用教师语言导入:即用教师丰富、深情的语言魅力渲染课堂气氛,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带入教学内容设定的环境中,激起乡土情感认同,这样学生便有求知欲望。利用乡土资源导入形式有诗歌朗诵、故事引入、巧设疑问等。(3)课堂活动导入:包括学生组织的简短表演活动、游戏、实验操作等。例如就企石镇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各政府部门、学者、企业、居民应履行哪些责任?

2 用乡土资源贯穿,呈现多样课堂

目前地理教学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材料导入后仅仅作为导入使用,导入完成后又恢复到传统教学框架中,导入材料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密切,以及导入的启发性不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导入的材料本身与知识点结合点不多,无法扩展所致。而乡土资源恰好以其科学性、灵活多样性、案例性和探索性给地理课堂提供更丰富的材料和更宽广的知识面,激发地理课堂别样的生命力。

不同课堂类型下乡土资源的加工方式不同,以以下几种课型作为说明。

2.1 情境教学式课堂

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创。教学模式:确定教学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寻找教学内容与乡土材料的切合点展开学习,师生协作学习,最后成果交流,反馈提高。

案例一: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

师:(展示东莞市地形、气候、河流状况图)结合教材,东莞市是基于怎样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各自然条件对东莞市的发展有何影响?

生:结合文、图列出提纲(独学,5分钟)

生:与同学交流补充(小组合作,5分钟)

师:组织展示,总结(15分钟)

2.2 专题探究模式课堂

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全程由学生完成,教师提供辅帮助。教学模式:提出问题,收集信息,汇总展示,总结提升。

案例二:企石镇农业发展之路――以基塘农业为核心的产业链。

提出问题:学习《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后,企石镇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发展特色农业?

收集信息:学生分四小组,ABC三组以东莞七中为出发点,分别调查走访所划分好的区域农业类型、作物、投入产出等信息,并登记。D组去镇相关政府部门收集近年农业政策,农业经济资料。

展示汇总:各小组就收集好的资料进行整理,讨论解决农业发展问题与特色,在课堂上汇总展示。

总结提升:根据汇总内容,总结规律。

2.3 网络自学课堂

当下学生接触多媒体网络资源越来越便利,乡土资源以其丰富灵活的特点满足了不同爱好的学生的追求。建设乡土地理网站,既能满足学生对家乡基本知识的了解掌握,也能拿体验异样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还能培养其对家乡的热爱情感。乡土地理网站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案例三:企石镇乡土地理资源网

网络学习中教师要摒弃放任学生的现象,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制定任务型的活动,提供网络学习策略,以乡土网站为载体,在独学、相互协作下完成学习。

3 用乡土资源迁移,实现三维目标

乡土资源的学习不应仅停留在资源本身,而应让学生通过学习实现地理学习的迁移,由个别到一般,掌握认知策略,认识学习过程,达到情感的迁移。由乡土资源迁移是逆常规的途径,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现象推广到课程要求的一般规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感情的激发。

案例四: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之路

距离东莞七中25公里的东莞市松山湖科技园,经历了普通工业区到东莞市示范科技园区、转型升级引领区的历程。

(学生了解松山湖的发展后)

师:松山湖科技园区发展的原因?

生:①一心一带三廊三片区规划;②国家扶持政策;③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承接国际产业技术转移;④以科研、教育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金融、旅游、生态产业。

师:珠三角地区或其他地方与松山湖区有何相似之处?可以借鉴哪些措施?

生:……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地理课堂,能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身边的地理知识,创新地理学习方法,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热爱家乡的情感。从高中地理教学的角度来看,用乡土资源贯穿整个课堂既改进了教学方法,也为地理教师从新的角度提高课堂效率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巴登尼玛.乡土教材编写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思考[C].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2008:23.

篇7

关键词:地理知识;创新;终身发展

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根据这一理念,笔者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中,注重日常生活的积累,逐步构建开放式的课堂,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平台等方法和手段,渗透和讲解地理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处处留心,让课堂知识都有用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得新经验并引起内在素质与外在行为变化的过程。这里强调学习是个人素质和行为变化的过程。这个学习是由个体的亲身经历而发生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学习任务,才能将所学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笔者很注重学生学习经验的获得。例如,2007年3月19日在我国大范围内出现了一次日偏食现象,在安阳市地区上午10点30分之前完全可以通过肉眼观测。笔者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观测,同时讲解日食、地球运动、太阳系的相关知识,学生听来兴致勃勃,收效奇佳。事后,还指导了几名探究能力较强的学生写出了《日食观测报告》。

天气和气候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知识,初中生由于相关的学科知识还不具备,在理解天气与气候的成因及影响时,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笔者就根据四季的变化和节气的更替,适时地提出相关问题,帮助学生回忆以往的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当天的天气现象或节气,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是有用的。例如,12月22日冬至当天,指导学生观察记录当天的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得出结论: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短的一天。再启发学生联想地球运动的知识,知道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回归线上,随后北移,北半球的白昼开始变长,因此有“吃过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的谚语。

2006年7月13日,安阳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通过。这对于所有的安阳人是一个莫大的喜讯。在讲《世界的聚落》中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时,笔者就由殷墟申报成功为话题,让学生自由讨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将陌生的课本知识变成了生活中的实物,每个学生都积极发言,自然而然地把所学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内化成为个人素质。

因此处处留心皆学问,课堂知识都有用。久而久之,学生的地理知识丰富起来,学习能力越来越强。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二、开放课堂,让地理知识更实用

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当中,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地理课程的设计,更应侧重以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为宗旨,以启发学生探究问题、创新思维为主线,以引导学生开展地理阅读、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作辅助,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开放式的地理课堂既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更大的学习空间,也能够提供给老师更多因材施教的机会和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舞台。

例如,笔者在讲《学会看地图》这一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地图的三要素在地图当中的应用,设计并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和测量学校校园,绘制校园平面图;利用假日组织学生到公园参观游玩,引导学生利用《公园游览平面示意图》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较好地解决了地图知识抽象和难以理解的问题。使学生感到地理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同样的开放式课堂体验,在讲《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河流的特征》《铁路运输》等内容时,学生都通过实地观察、专题研究等活动得到了充分的实践与参与,学习效果显著。

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首先要敢于创新,打破常规,才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的地理课堂,让地理知识融入生活,应用于生活。

三、网络技术,让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21世纪是科技时代,是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缔造者,更是创新科技的核心所在。让学生掌握网络技术,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地理知识,是每个地理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地理科学是一门表达空间现象关系的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因此,中学地理教学除应用多媒体和电教手段外,还应重视应用地理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例如,中国的矿产资源特点及其分布,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陌生,死记硬背难度较大,笔者便布置学生查阅各矿产的特点及用途。学生在对这些矿产有了具体概念后,再联想记忆它的分布及特点就更容易些了。

让学生经常通过互联网获取地理知识,一方面丰富了教材内容,补充了相关课外知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查找资料、处理信息、整合资源的能力,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学生才能得到终身发展。

篇8

【关键词】高效性;教学改革;中国地理

【作者简介】陈桂秋,广西教育学院副教授,广西 南宁 530023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4)02-0155-05

一、问题提出

中国地理课程在师范院校地理学科中是一门核心课程,其教学过程包含着地理科学理论的传递、地理学科教师素养的培养以及增强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使命,可以看出中国地理课程的重要性。为此,许多教师围绕着课程教学问题进行了有效的研究,特别是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实践性以及研究性等方面有较多的成果。王静爱等依托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平台来开发中国地理网络教学,提出项链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采集和处理信息、综合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探索;甄江红研究了中国地理教学中的“四重四轻”问题:徐晶对教学中忽视能动性、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陈昌海提出的培养开放的地理思维能力来完善学生地理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周秉根、白景锋等探讨研究性、互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增强创新思维能力。

尽管经过多年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但是,面对教学内容庞大与课时有限的矛盾性、教学的互动性缺乏、教学内容与国土开发建设现状脱节等影响教学有效性问题的解决,仍有诸多的不足之处,尤其是从高效性的角度考察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较少,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二、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地理的教学改革研究中,对教材、教学方法与过程以及有效性等方面都在加大研究的力度,在此过程中发现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全面但与国土开发建设现状脱节

从内容上看,中国地理教材内容的安排,大体上由上篇总论、中篇专论、下篇分论三部分构成=上篇与中篇系统论述了全国性的主要地理问题,下篇则分章论述各区域的资源、环境、经济特点、面临的主要任务及发展方向,这样的体系结构较全面且内容丰富。对教学过程的分析,从学的角度看,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繁杂量大,降低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欲望。从教的角度看,按照地理的系统性、区域性、综合性的特征分析展开,还会出现不同程度内容的重复,直接降低了教学的整体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顾及教材内容的完整性,教师往往是按照教材内容的编排授课,不可避免地出现逐章讲解、呆板沉闷的课堂氛围。从教学内容更新度看,也正由于内容多而复杂,给变更调整增加了难度,间接造成对当下的热点问题关注不足。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性,产业结构优化、城镇化问题以及海洋资源开发等重大国情及其动态以及地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都无法纳入教材中。总而言之,教学内容与国家发展建设的实情脱节。导致教材引导教学的有效性不高。

(二)课堂理性分析偏重而实践性缺乏

中国地理课程的意义,是引导人们顺应进化的群居性与现代性需要。在人的自然属性转化的过程中,社会性需要得到凸显,使人们的生存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面对课程内容的要求,教师在课堂分析过程中,普遍采取知识点的线条式分析与网络式综合分析方法。首先让学生把握知识的脉络框架,再进行相关知识的植入融合。这样做对面广量大的教材内容而言合适,对于点状知识的深入分析就显得力度不足,直接影响到学生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的态度,也导致对身边地理环境分析能力的提高有限。其次,在教材内容的引导上,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的引导,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对融入社会发展中的实际具体问题分析较少:加上有限课时与大信息量教学内容的矛盾冲突的存在,使实践环节显得薄弱。即便是必需的实习部分,如基本理论与市场发展相结合的实践、野外课堂教学实践等内容被忽视与弱化,致使相关的实践内容大为减少,直接影响到课程实践性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方面的作用与效果。除了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外,还致使学生对地理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差,与地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极不相符。

(三)授课方法单一,缺乏参与性

当下的课堂教学平台较传统的仅以讲书本为主的课堂教学丰富了很多,且有很好的便捷性,现代的教学用具,如谷歌地球、谷歌地图、PPT地理课件、地理专业网站链接、3D动画演示等等得到广泛使用,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视觉展示上发挥了很好作用,同时也成为教师解决信息量大与课时少的矛盾的主要手段。教师使用现代手段赶鸭式开展教学,高频地使用多媒体。教师只顾讲、学生只用听与记忆。这种长期用PPT授课的方式,极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学习注意力将逐渐游离。加上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和说明问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思考的空间而产生惰性。这种参与度小的教学过程,直接妨碍了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的发展。

(四)辅助教学资源不足

从量的角度看,当下网络社会的资源平台,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海量的参考资料,如电子地图、地图册、各式的景观图片等,对于信息含量大、内容广泛的中国地理课程教学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图像信息比文字信息容量大,且已经完成了空间框架的定位,方便地理信息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的分析。但从质的角度看,以上资料承载的信息重点不突出且复杂,对学生而言分析起来难度很大,缺乏教学的针对性。传统类型的有针对性的专题教学挂图是地理信息分析的最好平台,然而数量却非常有限。课堂教学工具如地球仪自转的动态性展示、三球仪的综合性演示、地域空间的地理要素布局演示等的匮乏,致使丰富的地理过程和图表资料难以向学生展示,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从针对性的角度看,可结合学生日常参与的游戏项目开发教学资源。以军旗、象棋、纸牌、麻将为例,在这些游戏中,地图有陆地型和水域型地形,不仅有平原、山地、沙漠、盆地和城市,也有湖、小河、港湾、列岛和巨型岛屿,既分冬天和春天季节,也有早上、中午、黄昏和夜晚的时间差异。目前,借助类似于游戏个案的教学辅助资源开发极少,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在知识经济社会,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这种挑战要求对现有的培养环境进行思考和调整,克服教学实践中诸多不适应未来人才素质要求的弊端。为此,基于高效性的角度,应该把握住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来突出学科特色。

(一)拓宽知识视野。突出课程内容的学科特性

中国地理教材内容包括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自然地理蕴含着人与环境、社会的知识技能,人文地理蕴含着人与人关系的知识,本质上理解是前人积累的生存经验,是人与人、人与环境(社会)的协调经历的总结,这是课堂教学任务要特别突出的要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尊重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内容,体现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首先,要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炼思想性。其次,分析综合性强调特殊性,初步揭示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既要强化总论部分的综合分析,从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人手,着重分析、探讨地理环境整体结构、分布规律及其对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建设的作用,又要重视分论部分的区域研究,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使学生掌握各区域鲜明的个性特征,并深入探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深层次问题。最后,强调生活性。遵循传统思维习惯眼见为实的原则,选择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地理课程内容,选择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教学中可以本地区为范例。详细分析区域内的资源、环境、产业布局特征与经济发展方向及内在联系性,使生活性、思想性与综合性有机融合,从而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突出专业教学特色

通过教学改革,突出学生感知力与表现力的培养。感知力表现为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感知训练,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感知训练;表现力的培养,有提升自身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的需要,有为国家、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负起责任的义务意识。为此,首先,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通过动画要素的有机组合实现地理要素的动态演示,弥补中国地理教材在表现教学内容方面的不足,便于抽象的理论转化为感性的认识,既能突出教学重点,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训练了学生的思想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突出师范特色。高师地理专业肩负着培养合格师资的重任,加上中国地理的教学内容是中学地理教育的重点,这决定了中国地理教学与教育实习的紧密性,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与中学地理教材相衔接,突出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与师范教育的训练和教学方法的传授有机结合,提升中学地理教育的表现力,培养学生将来从事地理教育职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强化野外考察的过程,通过实地考察,设计观察目标,自己收集资料分析对比一系列实习内容的实施,针对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四、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调整教材整体框架并完善教学内容

要在实现高效性的前提下,思考课程内容的目的性、逻辑性、与国土开发现状的有效结合。目的性就是要实现人人心地善良。这里的心是心理,是基于心去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地是地理,是基于地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地与理本身就是一个主客观的关系。对人来说,当他看地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就变成了自为的存在,也就是人类所关心的地。人类关心的世界就是一个人化的自然世界,并使其在历史的时间中展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已进入了新的阶段,人地关系的不顺,就是目前自然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为此,课程内容的要点反映在良性关系上,即要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落实到人的行为上,这既是善良的始点与终点,也是目的性的落脚点。

基于指导思想进行各章节排序的逻辑性梳理,中国地理教程可进行这样的调整:第一部分由原第十章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第一章的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第五章的中国地理区域划分构成;第二部分由第二章的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第九章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第十一章的中国海洋地理、第十二章的中国东部地带、第十三章的中国中部地带、第十四章的中国西部地带组成:第三部分由第三章的中国人口及城镇化、第四章的中国国土开发组成。综合来看,第一部分是指导思想,第二部分是环境基础,第三部分是环境变化,能够在强化三部分的逻辑性中,更多地产生思想,在思想的层面来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可以解决原有内容框架下仅强调面上概括性的分析结论而忽视点的分析现象。

国土开发方面。从中华民族对地域开发的历史看。从农业开发、工业开发与伴之而来的城市与交通建设开始,进一步发展为国土的综合开发,即形成若干具有明显特征的国土开发区域。中国人口及城镇化这一章节中可以知道,人的行为和心态的变化:哪里的环境好,资源多,土地肥沃,经济实力较强,哪里居住的人口就众多;而人口规模大且与日俱增,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形成了明显的人口密度东稠西稀的格局:再加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城镇化也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人越多的地方,贫困差异也就越大。这种存在必须通过技术解决,技术这个架构是内在于人类的本性的。无疑,当下的城镇化、水资源短缺、气候资源恶化等热点问题,尤其是社会缺少对公共资源的分析与把握的情形下,应加入到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研究解读。中国城镇化的速度非常快,导致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中国的人口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人口增长造成对空间的过度占用,增加了污染物排放量。并且导致污染强度增大。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诸多的行动要求应该落实到教材内容各章节的教学中。

(二)强化内在乡土地理的实践性

在研究区域的环境变化规律时,常常模拟不同空间格局的情景来进行教学分析。首先要有各种类型数据的获取。把一些零碎、简单的模型整合在一起,运用演绎、假说、模拟的模式求证思路,提高科学的解释和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其实,中国地理的教学内容,不乏乡土地理的案例,通过对学校附近的代表性资源的考察分析,家乡环境问题的野外观察分析,相对于网络海量资料分析来得直接,而且切合实际并具有针对性,是力所能及的本地地理类资料积累途径。为此。中国地理的教学过程不仅不能抛弃对当地空间和尺度的关注,而且要强化其实践性。

以广西的乡土地理为例。以南宁市邕江竹排冲为考察点。发现邕江岸边丢弃大量建筑废料与垃圾,汽车驾校的训练场建在淤泥堆积的河滩上,河滩上种植玉米、茄子、南瓜苗、空心菜等短季节蔬菜,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在降雨时直接冲入邕江,造成水体污染。从竹排冲排出的污水虽已经过处理,出口处江面依然漂浮着一堆堆白色气泡。且排污口流出来的污水是黑色的,污水与江水交汇处,大片江面被染成了灰色。考察中直观感受到此地带水黑发臭,垃圾遍布河流两侧;印象中的南宁市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的绿城。考察中发现了现实南宁与印象南宁的差异,就不难理解建设美丽广西、美丽南宁的必要性。

又如对南宁市民族大道与石门森林公园景观树建设的考察,发现作为城市绿化的景观植物大小叶榕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根系对硬化道路产生破坏性。这提醒相关部门,在城市绿化过程中,要先正确认识树种根系对城市道路的破坏力度,再考虑是否种植该树种。不能为了一时的绿化效果而盲目地上马。至少要考虑到后来20年的效果。再如对广西民族文物苑的考察。民族文物苑以直观的形式向观众和游客展示了广西各民族的相关情况,塑造、诠释了新的民族文化,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室内陈列的延伸和扩展。文物苑的功能是增加民族文化的真实性、可靠性与珍贵性。增加实物资料和民族民俗文化的展示,便于对社会历史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利于继承、发展、弘扬广西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然而,看到的民族文物苑规模较小,且展示出的民族种类较少,难以反映出广西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且,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较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多,让人感觉这不像是展示民俗文化的文物苑,其中内置的21家卖场店更像是一个餐馆集中群。考察得到的事实,文物苑的史料作用、借鉴作用以及教育作用都无法达到较好的效果。也没有达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心广西少数民族的民俗和文化的出发点。

以上例举的是乡土地理的便利与亲近性。不管是对自然状态的环境考察。还是对人文环境进行教学分析,都可以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感知力,使教材的理论与现实环境相结合,利于提升发现以及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高参与度教学方法的实施

要改变中国地理课程传统课堂教学的主次关系,就要将过去以教为中心的模式转换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关系,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就是强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唤醒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模式。

地理教学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知识点的空间位置确定。换句话来说。认知地图空间才能实现行为研究与信息技术发展、社会与空间的交互作用,才能使人从自然人走向经济人、社会人和生态人,使地从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转向社会地理环境、行为现象地理环境: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立足于人的行为来理解城镇化、城市空间和城市社会的发展规律。为此。对位置所处的地理空间的认知非常重要。在球体上手绘范围的变化,世界(大、粗)到中国到某地域(小、细)后再综合,区域的位置,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表现,如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等。完成球体上各地域空间位置的确定后,转换为平面图纸上的位置确定。通过大陆框架图的手绘训练,确认东西南北中与五岳的位置,认知中国的内涵与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对人地关系的主线,从位置到地形、河流、气候、土壤、动植物、矿产及人类活动,以人的骨架、血脉、皮毛的构建关系理解。对河流、山脉、地势等通过动手构建沙盘方式,体验到地理格局的形成与变化,并理解这种格局对人存在空间的改变。对于教材里需要强化的插图、地图,宜采取学生手绘形式教学,通过方格放缩法、取关键点标注,实现形在神在的教学主题表现法。开展区域地带发展的学习时,可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对家乡环境问题进行收集,在课堂上以PTT展示来完成。这样的课堂活动实施就把教材内容细化与延伸,同时,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看、听、想、读、说、写、做、玩的不同行为对知识获取与整合的效果。高参与度的教学过程不仅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独立的科学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和能力,更能充分体现学科的应用性和综合性,突出中国地理的文化性与生命力。

篇9

我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已20年有余,经历多届的高一年教学,作了不同的尝试,每一届的地理第一节课都要琢磨很长的时间,精心设计,赋予第一节课以更多的想法,目的都是想让自己的地理课对学生产生最大的吸引力,让学生喜欢地理学科,想学地理,轻松学好地理,把学生的心留住。现以2010级的高中地理第一节课来进行分析。

一、转变学生学习态度,让其觉得地理课很有趣

学生告别初中三年的学习和生活,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初中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设置在七、八年级时学习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并在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结束地理学科学习。由于种种原因,在初中,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本人,甚至学校其他科目的老师,都认为地理是“副科”“次科”,客气一点的说法是“小科”,很不重视,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地理只是背一背就能通过的学科,学生是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根本谈不上具备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思维习惯,更没有养成相应的学科素养。初高中都是基础教育有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二者在课程总目标、课程设置、知识体系、学习方法、评价手段等方法既有联系,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高中地理第一节课对于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实施最终的环节就是要落实到课堂教学,高中地理学科教育的主旨和功能是通过学科的教学活动过程来实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

第一节课我设置了第一个环节:留心:我们的身边皆是地理学问。

“2010年上海世博会”――我看世博,让学生畅谈自己看世博的经历和感受,然后再引用冰岛和沙特馆加以比较分析,看世博,看什么,怎么看,和学生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技能联系起来,以及与今后所学的地理学科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激情,对高中地理的学习产生兴趣和期待。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兴趣的秘密何在――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最重要的源泉之一。我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增加地理学科的直观性。让学生明白地理是什么,地理就是我们身边存在和发生的点点滴滴,不难学,而且很有趣。

二、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学习对生活有用、终身发展的地理

《地理教育国际》指出:“几乎所有学科――经济学、政治学、法律、技术或其他学科――都受到国际性和环境方面的影响,因此学习这些学科的学生必须具备地理素养。未来的专家们,例如国际事务专家或环境保护专家,必须接受特别摄入的地理学习研究”。

第一节课我引用学生关心又疑惑的美国2009年的灾难大片《2012》人类面临灭顶之灾――飓风、洪水、火山喷发、地震、海啸引发学生思考。2012年12月21日真是世界末日吗?玛雅预言,你信吗?

玛雅预言是什么?神秘预言一:世界末日;神秘预言二:两极倒转;神秘预言三:天体重叠;神秘预言四:未知行星撞地球;神秘预言五:太阳风暴袭击地球;神秘预言六:玛雅人真的预言过2012年是世界末日吗?

2012年12月21日是一个怎样的日子?(闰年冬至日)两极倒转是怎么回事,可能吗?天体重叠,天体是什么?未知行星撞地球,行星是什么?怎么个撞法?太阳风暴袭击地球,什么是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将产生什么现象?会导致世界末日吗?通过学习,这些疑问将在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中了解到。

――泉州会发生大地震吗?谣言:2010年8月13日泉州发生大地震,人心惶惶。

泉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地震带(长乐――诏安活动地震带)与台湾岛多地震的原因有所不同。

今年泉州好热!――引入中央气象台8月21至8月30日近10天全国气温距平实况图进入比对分析。

盼望已久的台风来了!(圆规的生成地与路径、莫兰蒂的强度大,破坏严重,几个台风接踵而来……引发的洪涝、风暴潮、山区的泥石流、滑坡等)

高中学生在心智发育和认知能力上与初中有着明显的差异,高中生喜欢作风民主、公正平等、严格友爱、幽默诙谐、知识渊博、方法多样、深刻生动的教师。学生是课堂舞台的主角,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善于提出问题,揭示矛盾,适度进行深层次的探究。特级教师王树声提出: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发挥主动性――要学;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爱学;教会学习方法,培养独立性――会学;养成好习惯,形成自学性――想学。对此我深有同感,只有让学生活动起来,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才具有生命活力。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课堂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多元智能,动脑、动手、动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交流、沟通,设置问题与情境,启发学生的“愤懑心理”,深度探究,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关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可贵的生成,激发学生头脑风暴,让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三、引导学生学习方法,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有效教学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高中地理学什么?怎样能学好?正确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学习轻松有效。第一节课,我用思维导图引导教学过程,认真进行教学设计,把高中地理学科学什么,地理各模块、各章节、各要素、人地之间的关系制作成思维导图,展示给学生,并简单说明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及其今后思维导图在教与学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综合分析、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等,构建地理学科思维,学会根据地理环境的组成因素综合分析地理区域特征及其成因、归纳推理地理因果关系、地理原理和规律,把区域及其地理事象的“地”和“理”有机整合,形成“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地理觉察能力,能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地理,培养地理能力和素养,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只要用心,地理学科不难学,同时通过学习形成地理素养和品格,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现代公民的地理素养。

高中生热情活泼、兴趣广泛,思维敏锐,信息更新快,好奇心强,对身边的、国家的、世界的许多事情,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接受新事物快,地理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把热点等问题引进课堂,提升学生辩证思维与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创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等五个方面,许多时候这些理念要借助课堂教学自然渗透,潜移默化,而不是单纯的说教与灌输。

四、发挥人格魅力,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作为教师要关爱学生,为学生着想,了解学生的需要,选用与学生生活贴切的案例作为教学情境,深入浅出,解决学生的思维困惑,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其喜欢学习,轻松学习。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一书中提到: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从学生第一节课后对我的尊重和对地理学科的喜爱,让我感到这次的课堂较为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教育是崇高的事业,需要我们无私的奉献,教育是科学,需要我们努力探究,教育是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上好第一节课,仅仅是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的良好开端,让学生留恋每一节的地理课堂,舍不得下课,期待下节课的到来――这是当老师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作为一个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10

近年来,先后获山东省教学成果、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社科成果三等奖2项,市教学成果、社科成果一等奖7项,市社科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其中8项列首位)。主持的3项课题通过省级鉴定,1项课题市级结题;正在主持研究的省级课题2项,参与省级及以上课题研究5项。在全国核心期刊66篇,4篇收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其中,探索命制的“新课程地理试题”和设计的“初中地理活动设计”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连载29期,与全国地理同行交流,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编书籍《区域推进校本研究的探索与实践》、《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初中地理10分钟掌控课堂》等16部,副主编、参编24部。

肥城市自2005年探索集体备课、课例研究及观课议课等方式,逐步形成了“三课两评一反思”的特色课例研究范式,其典型做法收录于《泰安教育年鉴》,先后在刊物与网站上报道,并编入《区域推进校本研究的探索与实践》(华文出版社)一书。

一、“三课两评一反思”课例研究范式解读

课例研究是指围绕课堂教学打磨与水平提升,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案例,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的各种研究活动,包括执教教师的备课、上课、反思、改进与提高,研究人员的量表设计、课堂观察与评议,以及活动过程中组内同伴之间、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与反思等。通过对课堂个案的研究,探寻课堂教学的普遍性规律,以达到提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反思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课”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课前、课中、课后,即三个时间段;二是基于个人经验的备课、基于同伴互助的备课、基于实践反思的备课,即三次备课;三是常态课、改进课、提高课,即三次上课;四是常态课、改进课、提高课进行中的三次观课。

“两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于个人经验备课之后的集体评议和课堂实施之后再次备课评议;二是常态课之后的评议与改进课之后的评议。

“一反思”是指在课例研究中反思贯穿这一活动的全过程。

1.课前

第一步,召开课前会议。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召开会议,对每位成员进行分工,明确执教教师和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即课例研究的主题,确定观察内容,设定观察点,并根据研究者(观察者)的爱好特长进行合理分工。

第二步,执教教师完全凭个人经验备课,即一备,形成初步的教学方案;研究者个人根据所分担的观察点,制作科学易行的观察量表。观察量表的设计要遵循两个标准,即效度标准和实用性标准。效度标准是指所选择的观察指标必须比较全面地揭示我们所要观察的内容;实用性标准是指所选择的观察指标要简洁,便于速记、反思,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设计观察量表还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具有前瞻性的视野,要深入思考各观察点最需要思量的问题、要素,力求特色,突出创新。

第三步,集体评议观察量表。在研究者制作观察量表的基础上,教研组或备课组成员针对量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将自己特色化的想法呈现给老师们,最后达成共识,研究者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观察量表。在这活动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对比、分析、吸纳、接受,不断地交流、反思、完善、提高。

2.课中

第一步,由执教教师上课,这节课是执教教师完全凭个人的经验或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设计的原始课,称为“常态课”,即一课。研究者根据自己所分担的视角分成若干小组,各自带着课前准备好的观察量表进入课堂观课,并记录观察到的各种课堂现象,即一观。

第二步,研究者根据课堂观察记录,对课堂观察结果做出定性或定量分析,进行课堂现象诊断,写出所观察视角的总体课堂评议。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各观察小组成员与执教教师一起,对备课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和广泛的交流,即一评。在这个过程中,执教教师与研究者不断地寻找个人经验与团队智慧的差距,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改进优化课堂的方法,最终达成共识。执教教师进一步修改完善备课,即二备。研究者也根据课堂实际、观察及交流情况继续修订观察量表。

第三步,执教教师根据二次备课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完善,然后选取其他平行班级再次执教同一节课的内容,这节课是广泛吸纳同伴经验与集体智慧之后的加工课,称为“改进课”,即二课。同时,研究者带着新修订的观察量表,按照观察小组分工,突出执教老师的课堂问题,再次进行课堂观察,并如实详尽地记录相关情况,即二观。

第四步,在改进课上,执教教师可能有新的问题出现,也可能是老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研究者根据在课堂上观察到的新情况,以观察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汇总,并作出诊断与分析之后进行第二次研讨,即二评。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和作用,对执教老师的课提出新的改进建议和办法。执教老师根据各成员的建议、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及学生的课堂反映对教学设计进行再次修改与完善,即三备。关注教学的改进与生成,力求理念内化与教育效果相统一。同时,研究者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再次修改观察量表。

第五步,执教教师按照第三次备课的教学设计,在不同的班级进行第三次上课,这节课是基于教学实践与再次集体研讨之后的优化课,称为“提高课”,即三课。研究者根据多次修改完善的观察量表,以改进提升课堂效果为目的,再次进行观课,即三观。

第六步,参与课例研究的所有成员从观察者与执教教师等不同的角度,对整个课例研究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形成课例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一般包括观察点选点说明、观察结果分析(对执教教师课堂的总体评价、主要优点、教学建议、课堂细节)、自我反思(对我的启示)等方面。

3.课后

第一步,召开课后评议。执教者进行反思性说课,重点说出本节课的特色做法、存在的问题与自己的困惑。研究者围绕观察点对观察记录的信息进行整理与汇总,对课堂现象进行分析与判断,对现象背后的原因及意义作出合理解释,并进行全面反思,即一个整体反思。关注研究过程,注重实践应用,感悟教育智慧,提升专业水平。最后,教研组或备课组内商议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和措施,达成共识。

第二步,课例研究活动总结。组内每位成员都要写出本次活动的总结,重点突出问题解决的途径与方法、值得借鉴学习的经验与做法,自己的反思与感悟。教研组或备课组整理汇总所有相关材料,形成一个完整的课例研究过程资料。

“三课两评一反思”的课例研究,基于校本,立足教师,针对课堂真问题,集个人经验备课、同伴互助备课、实践反思备课三次备课于一体,将常态课、改进课、提高课三课递进为一程,把课堂观察、课堂诊断、课堂评价等技术手段融入研究,采取团队合作、协同研究、群体反思、共同提高等有效方式,磨课砺课,研课锻课,全力提升团队课堂教学水平,是一种立体式、全方位、多元性、精致化的课例研究方式。

二、课例研究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三课两评一反思”的课例研究,为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和教师团队的共同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课例研究的场所在学校,阵地在课堂,是教师最擅长的、基于实践性情境的反思性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将科研与教研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确立为科研课题,逐步把教师引向研究的道路上,教师在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碰撞、思辨中互相磨合、优化,最终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达到改进课堂的目的。成功的课例研究活动可以解决一些具体的教学问题,培养一批教师,带动教研组发展,教师还能养成在教学中研究、研究中教学的良好工作习惯。“三课两评一反思”的课例研究,改变了课堂教学,促进了教研组建设,提升了教师专业素质,带动了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的大发展。

一是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近年来,先后有20余人获全国优秀教师或教育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被评为正高级教师;1人被评为齐鲁名师;15人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166人被评为省、市教学能手;110余人获全国优质课或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奖;800余人省、市优质课奖;16人被评为市、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80余人被评为泰山功勋教师、泰山名师;156人被评为泰安市学科带头人;90余人获省、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教师在各级各类专业报刊杂志每年发表文章近30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