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范文
时间:2023-07-28 17:50: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经济周明定律
定律1:基业长青的企业一定经历了多个经济周期。只有熟悉并利用经济周期的企业才能基业长青。
当“百年企业”、“基业长青”、“永续经营”成为中国众多企业的目标甚至口头禅时,企业一定要明白,基业长青的企业一定经历了多个经济周期和多个产业周期,既享受了经济繁荣的红利,又经历过经济衰退的磨难,甚至经历了经济萧条的九死一生。
只有经历了多个经济周期,才会明白企业的资产绝不仅仅限于资本、品牌、技术和人才,还包括经历经济周期所积累的智慧、面对危机时候的从容、在经济高涨期为危机所做的准备。
因此,当本轮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到来时,企业获得了以往在经济学教科书上难以学到的东西,企业一定要做好应对金融危机的知识管理。企业既要努力应对金融危机滋生的各种难题,更要以基业长青目标来研究经济周期的规律,积累应对经济危机的智慧。
或许,本轮经济危机过去了,最值得庆幸的既不是企业活下来了,也不是销量或利润的增长,而是经过经济危机,企业对基业长青和经济周期的理解更深刻了,企业更成熟了,对基业长青的理解更深刻了。
无论我们在经济学教科书上学到过多少关于经济周期的知识,都不如一场实际发生的经济危机教给我们的知识那么多。
定律2:经济周期是逃不开的,它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经济危机其实是企业经营的常态。
静止,增长,信心,兴奋,激奋,发展过快,震荡,压力,停滞,经济总是逃不开从繁荣到萧条的周期。数百年来,市场经济动作过程中总是出现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更迭,如此循环往复。
知名的经济周期有长度为2至4年的存货周期(基钦周期)、长度为9年的资本性支出周期(朱格拉周期),长度为18年的房地产周期(库兹涅茨周期)。
熊彼特认为,周期是驱动创造性毁灭和经济增长以及复兴的关键力量。实际上,每次经济周期后,经济总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运行。同时,对于陶醉在狂热增长而失去理性的人而言,经济周期其实是迎头浇的一桶冷水。
经济周期是检验一个企业实力的最好考试。巴菲特说:潮水消退,才知道谁没穿泳裤。没有通过经济周期考试的学生算不上优等生。
定律3:我国的经济周期大约每隔10年发生一次。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大约经历了三次经济危机:1989年中国经济陷入低谷;1997年,由于亚洲金融风暴,中国经济经历了震荡;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波及中国,中国经济受到影响。
经济周期有其规律,但它最独特的规律却是:当你自以为搞清楚规律时,它的规律又发生了变化。
信心定律
定律4:金融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危机的恐慌。
金融危机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信心,放弃努力。因此,温总理说“信心比黄金更宝贵”。
金融危机之所以会发生,就在于经济时,人们相信是永恒的,没有为危机做好准备;金融危机下之所以绝望,就在于继续看淡经济,没有发现谷底已经到来。
有办法才有信心,有信心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定律5:传媒主导社会舆论的时代,金融危机的负面消息被夸大,保持信心最大的障碍不是经济危机本身,而是对金融危机的传播。
媒体天生对负面消息敏感。当媒体主导社会舆论时,负面消息比正面消息有更多被报道的机会。因此,要正确了解金融危机的影响,既不能被媒体所主导,也不能被以讹传讹的各种小道消息所主导,一定要深入一线,亲自了解金融危机到底如何。
可怕的决策莫过于根据错误的信息做出了正常的决策,企业的信心源于正确的信息。经济危机期正确的信息源于企业老总(老板)深潜市场。
定律6:“积极的消极”比“消极的积极”更可怕。
是否有信心不在于嘴上说什么,而在于行动做什么。如果采取消极措施,说明信心不足;如果采取积极措施,说明有信心。
如果措施是消极的,越是积极地执行,结果越可怕;如果措施是积极的,哪怕执行得并不到位,结果仍然是积极的。
即使金融危机的影响足够大,也一定要保持积极的行为。
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我发现一家企业的营销人员比2008年增加了50%。我问他们为什么敢于增加人员,老板告诉我:只要更多的人更积极地做事,企业就能在危机期仍然保持增长。一旦繁荣期到来,我们也为调整增长做好了准备。
定律7:金融危机下企业收缩或瘦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陷入螺旋式收缩或瘦身,从而进入螺旋下降通道。
金融危机下的消极思维是瘦身。瘦身的结果是企业能力下降,导致企业陷入螺旋下降通道。即瘦身一能力下降一业绩下降一继续瘦身一能力持续下降一业绩持续下降……
螺旋式下降是企业消极行为的结果。当对未来特别不看好时,企业行为就会消极。一旦消极行为促使企业进入螺旋下降通道,企业的信心就会受到反复打击,因此,一定要避免陷入螺旋式下降。
定律8:经济危机情况下企业需要稳定的信心,判断稳定的信心的标志是是否找到新的营销节奏。
金融危机打乱了多数企业的营销节奏,原来的目标和方案都在调整。“冒烟”的市场很多,所以很多企业都在救急。企业救急时不仅失去了原有的营销节奏,而且很难有稳定的信心。
稳定的信心不是对一件事的信心,而是对未来的信心。只有当企业找到新的营销节奏,才表明企业对危机有了稳定的判断,对应对危机有了成套方案。
定律9:金融危机情况下更需要活跃市场,活跃市场首先需要的不是政策,而是创新思维。
金融危机时,企业的“姿态”很重要,“姿态”是企业向社会传递的信号。活跃市场就是企业的信心的“姿态”,它既传递信心,也能收到实效。
定律10:经济高涨时员工的信心可能靠激励出来,可以靠员工“摸着石头过河”。经济危机时的信心通常要靠高层指导出来。
经济高涨时,只要员工有激情。措施不那么到位和正确,照样会有效。经济危机时,员工可能束手无策,高层空洞的激励无法产生信心。
一般来说,多数员工没有经历多个经济周期,所以普遍缺乏应对方法。因此,经济危机期,高层对员工的指导要更加具体,对员工行为的反馈要更加及时。
经济危机时的有效办法也许是员工“发明”的,但一定是高层“发现”的。个别员工的有效措施要靠高层“发现”,然后全面推广。
定律11:经济危机期的企业信心并不一定来自结果。往往来自趋势或好的苗头。因此要拿着放大镜发现营销的“亮点”,“火花”,那可能就是信心的种子。
经济危机期,并非所有市场都有问
题,一定会有些市场表现得超出寻常的好。个别市场能够做到,为什么其他市场不能做到?因此,经济危机期一定要特别关注那些表现杰出的市场。
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笔者曾经花了20天时间考察了30个县级以上市场,很快就找到了破解危机的“处方”才发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定律12:经济危机期判断企业是否正常不是纵向比较,而是横向比较。
经济高涨期判断企业运行状态,通常是看销量或利润增长情况。经济危机期,销量或利润下滑是正常现象,传统的判断方法就失去了标尺作用。
判断经济危机期企业是否正常有两个重要指标:
一是看企业增长速度是否低于行业增长速度,企业在行业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企业与行业的关系就如同水与船的关系,水涨船高,水降船落。销量增长并不代表企业进步,销量下降也不一定代表企业退步。当行业增长时,企业增速低于行业增速,企业实际上在退步。当行业下降时,企业下降速度低于行业下降速度,也说明企业在进步。
二是看企业离“死亡底线”有多远。经济危机总有一些企业要死亡,每个行业都有一个“死亡底线”,在“死亡底线”之下的企业多数会死亡。
机会定律
定律13:成功不是因为解决了问题,而是因为抓住了机会。经济危机情况下也是如此。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成功不是因为解决了问题,而是因为抓住了机会。”我们研究过一些著名企业或企业家,他们的财富积累速度在危机期比高涨期更快。
把所有的机会列个清单,把所有的问题列个清单。可以发现,当抓住机会时,问题可能就自然消失了。
经济危机是企业无法左右的,产生的问题也是单个企业无法解决的。成功就是当大众沉浸在危机伤害氛围时,能够发现一线生机。
定律14:我的困难是问题,对手的困难是我的机会,大家的困难是我的最佳机会。
经济危机是所有企业的问题,大家的问题就是我的机会。因为大多数企业可能难以找到危机期企业生存的正确方法。那么,少数找到正确方法的企业就找到了机会,在危机期迅速与对手拉开距离。
定律15:机会不在企业内部,而在企业外部。
经济危机时,企业需要处理的问题比平时更多,因此,企业老板(老总)和管理者们很容易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处理内部事物。
解决经济危机的机会不在企业内部,而在企业外部。因此,老板(老总)应该走出去,用更多的时间发现市场的机会。只要找到了机会,内部的问题就不那么重要了。
一般而言,企业一线人员在危机期传回来更多负面消息,原因有二:一是限于一线人员的视野和水平,他们虽然身在一线,却通常不是一线思维,而是负向思维,即对负面消息比正面消息更关注;二是负面消息通常是自己业绩下滑的“理由”,隐含的意思是“市场如此,我也没办法,完不成任务的责任不在我”。
在危机情况下发现机会,通常需要高层人员深潜市场,以不同于以往市场调研的方式去洞察市场。老总深潜市场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解决金融危机下营销转型的灵感源泉不在专家,不在办公室,一定在市场一线。自老板以下的所有管理者深入一线的时间一定要翻番。
比如,2009年春节,当媒体爆炒2000万打工仔失业回乡时,一家企业老总下乡后发现,由于农民工回流,农村市场比往常购买力更强。当农民工把沿海消费模式带回农村时,农村消费面临着一个升级的机会。因此,面对农村市场的产品只要调整结构,是有机会的。
定律16:机会存在于大众思维盲点。
机会没有被发现时,不是机会;机会被所有人发现时,也不是机会。机会只有被少数人发现时才是真正的机会。
有些机会,大家都“看见”了,但只有少数人“发现”了。这是因为机会源于大众思维盲区。即机会不是视觉问题,而是思维问题。面对同样一个现象,有人认为是问题,有人认为是机会,这就是思维问题。
比如,商超目前正在向农村乡镇渗透,这种现象怎么看?做通路销售的人说:“由于通路销量下降,所以公司销售遇到很大问题。”做商超的人则可能说:“由于商超销量增加,所以公司的机会来了。”同样的问题,思维方式不同,则结论不同。
一些企业问我:“现在有哪些机会?”我会告诉他们,如果我没调查就能够告诉你,那么这样的机会还是机会吗?
定律17:经济危机下通常会有大量企业脱颖而出,快速发展。找到这批企业,接近他们,接受他们的感染。你或许也能在经济危机下脱颖而出。
越是经济危机,越是要加强与其他企业的交流,特别是跨行业的交流。虽然说隔行如隔山,但实际上隔行不隔理。总结1997年成功渡过亚洲金融风暴的企业,发现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普遍采取了市场重心下沉的措施、着力改善产品结构、越是困难越要推新产品等。
最近在与众多企业交流中,发现应变良好的企业都找到了破解危机的办法,甚至还有不少企业把危机当成跨越式发展的机会。在这样的企业,不仅仅老板有这样的信心,员工也有这样的信心。因此。我们相信,信心是可以感染的。信心的源泉是对机会的把握与认识。
与优秀企业接触、交流,接受优秀企业的感染,对于缓解金融危机的恐慌,正确理解金融危机非常有益。
本能定律
定律18:成功是超越了人性和本能。
当一件不利的事情发生时,基于人的自卫的本能,企业一定会做出自卫性防卫。自卫性防卫通常不是争取利益最大化,而是损失最小化,即如何把不利事件形成的不利影响控制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正因为如此,当不利事情发生时。企业通常不是采取积极性应对措施,而是消极性应对措施。
如果成功仅仅靠本能,那么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成功。如果成功仅仅靠本能,那么专业还有何用?
不管是否经历过专业化的训练,人在面对危机时的反应一定是本能而不是专业的。本能是人的求生能力,它是人瞬间的反应能力。在企业的拓展训练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或专家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竟然完全忘记了专业,竟然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做出的是本能的反应。这是正常的。
成功一定是超越了人性和本能。因此,面对危机时,成功企业与普通企业的差别不在第一反应,而在第二反应。即当第一反应是本能时,随即能够做出第二反应,即基于专业和理性做出的反应。
当金融危机发生时,第一反应做出自卫性防守。但超越本能的做法则是在稳定情绪后迅速做出第二反应,第二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反应,即目标不是损失最小化,而是利益最大化。
定律19:大众的集体本能反应必然形成“合成谬误”,因此。本能反应看似合理。实则不合理。
金融危机会在瞬间传染到产业链的所有企业。当收益下降时,企业的集体性本能反应是:削减费用、裁减
人员、降价或促销、减少广告费用,即当收益无法扩大时,通常降低费用保住企业的利润。
殊不知,削减费用、裁减人员会造成营业额的再次下滑,并导致企业进入第二轮下降循环。同时,当对手集体削减费用、缩编人员时,意味着市场出现了空当,意味着市场的竞争在短期内降低了。
所谓合成谬误,就是局部有效但全局无效。一个企业或少数企业采取某种做法是有效的,但如果多数企业都采取相同或相似的做法,则该做法无效。
人的本能是相似的,金融危机情况下的本能反应也是相似的。集体本能反应就会进入合成谬误。这也是为什么说成功是因为超越本能的重要原因。
为了避免进入合成谬误,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做法是什么,更要考虑大众的做法是什么。如果大量企业采取相同的做法,则很容易进入合成谬误。
定律20:企业所有工作产生的都是成本,只有营销产生收益。因此,即使不得不采取节支手段,也尽可能不要节省创造收益的支出。
我们理解企业在看淡未来时采取的本能的节支措施。但是,在什么领域节约支出,在什么领域扩大支出,则是值得仔细斟酌的事情。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企业的所有工作产生的都是成本,只有营销产生收益。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营销产生的收益,其他的成本越大,企业的利润就越低。因此,如果节支成为企业不得不采取的措施,那么,在营销领域的节支必须慎之又慎。
定律21:经济危机期为了挽救销量,企业的本能营销措施是降价、促销等似乎短期见效的措施。这样的措施即使能够短期挽救销量,也会把企业逼向螺旋下降通道。
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时,多数企业在初期都采取了降价的措施,促销这种营销方式的流行也是拜亚洲金融风暴所赐。但企业很快发现,降价是经济危机期典型的合成谬误行为,因为这是企业最容易想到的简单办法。然而,一旦开始降价,就难以再涨回来,企业难以承受长期降价。于是,被迫采取降质降成本措施弥补降价损失,于是企业进入恶性循环。
结构定律
定律22:经济危机的表象是总量收缩,本质是结构变化。
经济危机发生时,最突出的现象确实是总量萎缩。但是,真正在经济危机中脱颖而出的企业恰恰是通过结构解决总量问题。
经济危机导致总量下降,这个现象毋庸置疑。然而,不同品类、不同档次下降的幅度并不一样,自然导致结构性变化。但是,总量下降掩盖的结构变化,或者说总量下降是显性的,而结构变化是隐性的。因此,结构变化更能反映经济危机的本质。
定律23:经济危机时,结构改善比规模增长更重要。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很多大企业死亡了。为什么?因为经济高涨时,规模经济是优势。但在经济危机情况下,规模优势有可能变成“规模包袱”。一旦亏损,往往是规模越大亏损越多。
规模分摊成本,结构产生利润。经济危机情况下,多数企业总是过分关注于销量增长或下降。其实,产品结构的变化才是根本。因此,越是经济危机,越应该调整产品结构。
定律24:梯队化的中国市场结构是企业解决经济危机的重要空间。
中国的市场,既有与发达国家接轨的都市化市场,也有仍然处于原始状态的市场,从而形成了一个多种市场状态共存的“宽频谱”市场。“宽频谱”市场给了企业延伸的巨大空间。把一线市场的营销模式延伸到二线、三线,就能开辟一片巨大的新市场空间。
目前,中国还很少有企业能把国内的所有市场空间全部占领,每个企业都有巨大的市场延伸空间。市场延伸空间越大,企业的机会就越多。
定律25:升级新品通常是经济危机期挽救困境的有效办法。
经济危机期推新品固然很难,然而新品挽救企业的能力最强,越是经济危机期越是要坚定地推新品。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有两家企业,初期都采取降价措施。后来一家企业采取既跟随降价、又推新品的方式。为了推广新品,企业硬是顶住压力把推新品不力但为企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营销副总免职,才最终通过新品挽救了企业。而另一家推新品不利的企业则最终失败了。
定律26:中国营销总体上仍然是粗放式营销,有精耕细作的巨大空间。
以笔者看来,经济高涨期的多数中国企业不是在创造客户,而是在“挑选”客户,“客户是上帝”只不过是说起来没有任何敬畏感的话。实际上,经济危机期只要把过去的空白市场开发出来,把过去不愿意服务的客户捡起来,或许就足够了。
定律27:不要指望经济危机过去后再重出江湖,那时已经是别人的江湖了。
很多处于边缘化的企业在经济危机时的如意算盘是:暂时退出市场,等到市场好转时再“卷土重来”。
这样的算盘通常会落空。
经济危机使企业从渐变状态进入到剧变状态。危机后生存下来的企业比危机时有了质的变化,危机结束时将不会给传统营销模式的企业留下市场空间。
整合定律
定律28:经济危机相当于对行业的一次自然洗牌,清理门户的作用非常明显,其效果与价格战相似。
中国的很多行业面临的问题是“该死的企业死不了,该活的企业做不大”。没有产业整合,就难以崛起世界级的大企业。
自然状态下的市场整合是缓慢的,代价是巨大的。经济危机其实相当于一次自然洗牌,它能够让处于死亡边缘的企业瞬间死亡。经济危机会使落后企业的市场份额向优势企业“自然转移”,比起残酷的对抗性竞争形成的市场整台,其实更有效。从这个角度讲,经济危机其实能够推动中国企业的整体进步,对于崛起世界级的大企业是有益的。
定律29:经济危机会加速产业整合速度。
产业整合的基本方式有三种:一是市场整合,二是资本整合,三是政策整合。经济危机会调整上述三种整合的时间点和节奏。
在经济繁荣期,通过市场整合弱势企业的难度很大。但是,经济危机可能使得市场整合“不战而胜”,即没有发生对抗性竞争,对手就消失了。问题是,消失的对手,他们的市场被谁接收了?是被你的企业接收还是被其他的对手接收?
经济繁荣期,资本整合的代价比较大,通常要以“溢价收购”的方式整合对手。但是,经济危机使得一些不存在生存问题的企业遇到生存困难,资本整合的机会增多,代价降低。但是,资本整合的风险也增大。
我们的建议是:经济危机初期,要更加关注市场整合问题。因为只要有企业退出市场,就少了一个对手,就要考虑接收他的地盘,“不战而胜”的事不做,难道还要等到下一轮繁荣期吗?因此,优势企业在经济危机期的销量可能下降,但市场份额完全有可能迅速上升。
经济危机后期,更多地要考虑资本整合。因为经济危机初期就熬不下去的企业是没有资本整合价值的。在经济危机后期才熬不下去的企业才有整合价值。而且,资本整合后就面临
经济复苏,资产会迅速增值。
客情定律
定律30:经济危机最大的问题是客户遇到了困难,最大的机会也是客户的困难。
经济危机下之所以出现困难,是因为你的客户遇到了困难。如果没有解决客户的困难,自身的困难就永远无法解除。然而,一旦你帮助客户解决了困难,就把困难甩给了对手,自己则赢得了机会。
营销不是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是解决客户的问题。在经济高涨期,客户的问题或许不突出,而在经济危机期,这个问题就特别明显。因此,经济危机往往把营销最本质的东西显露出来了。
定律31:经济危机使传统客情关系变为非典型客情关系。
经济危机使所有企业的客情关系面临考验,以前靠客情关系可能是有效的,现在可能是无效的。同理,对手的客情关系同样会遇到问题。因此,经济危机可能是拓展新型客情关系的最佳时机。
定律32:经济危机使客户从至高无上的“上帝”变为“生病的上帝”。
经济危机使多数客户变成“病人”。当一个人变成病态时,他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因为病人的心态是脆弱的。
讨好一个“病人”不如治好一个“病人”,或者给“病人”介绍一个会治病的“好大夫”。如果你的客户成了“病人”,而你恰好是一个会治病的“大夫”,那么,客情关系有可能发生反转,即“病人”因为指望着你“救命”而把你当做“上帝”。因此,经济危机期一定要研究客户的问题,协助客户解决问题。
定律33:经济危机会使大量可靠的客户变得不可靠,不可能的客户变得可能。
经济危机会使客户以更挑剔的标准审视企业,以前勉强维持的关系或许维持不下去了。然而,经济危机也会使以前不正常的关系变得难以维持。比如,靠吃喝或靠灰色交易维持的关系或许难做了,客户需要真正的服务了。
正因为如此,经济危机期的关系更应该回归关系的本质。同时,在维持老关系时,也获得了发展新型关系的机会。
定律34:经济危机期,客户对自身问题的关注往往超过对供货商产品的关注。
营销的真谛是:因为你解决了产品的问题,所以你的产品被“搭配”出去了。企业销售的不是产品,而是产品能够解决客户的问题。
经济危机期,企业的问题发生了变化,企业的产品却难以发生变化。企业最容易变化的是与产品配套提供给客户的解决方案。
定律35:经济危机期,增值服务是比降价或促销更有效的维护关系的方式。
经济危机期,客户肯定要求降价或促销,因为这样能够把危机的损失向产业链前端转移。然而,转移损失不如消灭损失。增值服务的本质是把客户的困难向产业链前端转移,但不是转移损失,即由供应商协助解决企业的难题。
经济危机期企业应提供什么样的增值服务?主要应该是帮助客户解决困难、缓解危机的增值服务。
变革定律
定律36:营销变革的最佳时机要么是形势最好的时候,要么是形势最差的时候。
营销形势好的时候是发起营销变革的最佳时机之一,因为此时开展营销变革没有压力,能比较从容。同时,经济危机期也是开展营销变革的最佳时机,最困难的时候,也是企业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候。“反正都已经这样,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平时搞营销变革,可能瞻前顾后,当无路可走的时候,可能只有创新一条路了。
定律37:经济危机是营销变革的“倒逼机制”。
因为变革有巨大的风险,所以中国人的信条是“利不百,不变法”。正常经营期,人们面对变革的思维往往是“变革会产生什么问题”。经济危机期,人们的思维可能转变为“维持现状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
变革的最大障碍是思维在过去的围城中无法跳出。倒逼机制就是把你逼出围城,站在围城外看待围城。
定律38:每次经济危机。既有一批巨型企业沉没,也有一批企业新贵崛起。企业新贵往往代表着创新营销模式。
企业的营销模式往往随着经济周期变迁,经济危机通常宣告一种成功的营销模式终结。经济危机期,比平时做得“更好”不一定能找到破解危机的办法,但是,要跳出原有的营销模式和思维,则有可能柳暗花明。
经济危机使市场环境发生质变,新营销环境通常会催生新营销模式。因此,一定要密切关注那些在经济危机期表现优秀的企业,特别是一些规模并不大却充满生机的企业。
管理定律
定律39:经济危机会成为很多人无法完成任务的借口,破解困境要先把借口堵死。
经济危机发生时,有一句话很流行:“由于受经济危机影响,我们……”我发现,在一些受益于经济危机或基本不受经济危机影响的行业,也有一些企业把业绩波动归咎为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已经成为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把借口堵死。堵死借口不是不讲经济危机,而是不能仅仅从概念化的角度讲经济危机。
说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往往是概念化的。只要找到经济危机的具体化影响,才能找到破解方法。一家企业的老板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花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把员工大而化之讲的影响条理化了,并且为每个具体的影响找到了解决办法。
定律40:经济危机期,比裁员更重要的是提高营销人员的工作效率。
裁员是节省费用的办法,提高效率是增加业绩的办法。只要营销人员的工作是高效的,人员就不存在裁减问题。
据我们对中国营销人员的了解,其实非常多的人在“努力做无用的事”,营销人员的工作效率有2-3倍的提升空间。所以,让营销人员更有效率地工作,通过高效的工作提高营销业绩,比裁员等节省费用的方法更有效。
篇2
摘要: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危机使我国许多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劳动关系问题开始凸显和爆发。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面临巨大挑战。本文认为面对挑战,企业应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通过创新和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发展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关键词:经济危机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
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和劳动的使用者之间建立相互沟通、全面协调、依法治理、公平正义、和睦相处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要求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本着互惠互利、互谅互让的原则,公平、平等的建立劳动关系,并解决在劳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这是当前经济危机下解决劳动关系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对加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通过创新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经济危机给企业劳动关系带来的影响
西方国家劳动关系发展的经验表明,在社会转型期过程中,劳动关系的紧张冲突表现的比较突出。18世纪产业革命使得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是大量手工业者失业,恶劣的工作条件、原始的剥削方式使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急剧恶化,劳资矛盾不断激化。我国正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此引发的各种劳动关系纠纷、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和由劳动关系问题所引发的大量增多。而在当前,由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使我国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劳动关系问题开始爆发,直接挑战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与发展。经济危机给企业劳动关系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1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加
经济危机下因企业倒闭或经营困难而采取的裁员、减薪引起员工的恐慌和抗议,引发劳动争议,导致劳资关系紧张,威胁企业内部和谐,劳动争议案件不断攀升。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初步统计,2008年上半年全国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于是裁员、减薪等手段成为企业应对危机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办法。不仅一些中小型企业如此,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也采取同样的措施。企业裁员、减薪的措施引发劳动争议,导致劳资关系紧张。
1.2劳动争议案件类型多样化
经济危机下,劳动争议案件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争议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过去的劳动争议案件主要集中在因用人单位除名、辞退而发生的争议,现在主要有违法辞退,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的劳动争议,而其中又以劳动报酬和保险福利案件居多。在劳动报酬的争议中,有关加班工资的争议最多,占到60%左右。
1.3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缺陷显露无遗
现阶段,伴随着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逐年上升,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暴露出程序繁琐、环节多、消耗时间长,劳动监察不力,从事劳动争议处理的工作人员严重短缺和专业化水平不高,仲裁与审判之间缺乏合理的衔接等问题,甚至出现强制仲裁和仲裁前置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为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带来重重困难。
1.4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制度和职能密切相关的纠纷越来越凸显
招聘管理中的公平就业、各种歧视(如年龄歧视、性别歧视、来源地歧视、户籍歧视等)、劳动合同不规范;薪酬管理中的工资、加班工资、保险福利等、人力资源离职中相关的培训费、薪酬等之争。
2经济危机下企业劳动关系问题凸显的原因分析
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许多问题与当前我国社会处在转型期、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过程中法律不健全、法制不完善密切相关。更与我国长期低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直接关系。由于经济快速增长,使得劳动关系的问题一直“潜伏在水下”,但是当经济危机时,企业经营遇到困难,原本就存在的劳动关系矛盾开始“冲出水面”,凸显出来,企业的劳动争议案件日益增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所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企业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是停留在口头上和口号上。从2003年开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对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已经制定了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的企业比例仅为12.9%,建立并按照制度执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企业仅占全部企业的9%,建立并执行员工申诉制度及员工合理化建议制度的企业分别占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考核制度和培训制度在已建立起相应制度的企业中,有近一半的企业不按照公司的规定执行考核制度及员工培训制度。曾湘泉做过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调查,调查后发现90%的企业不知道什么叫工作分析、工作评价。
经济危机发生后,企业的应对方案除了解决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上的问题之外,主要解决的是管理的问题,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很多企业特别是企业的管理者已经感受到由于没有解决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影响,迫使他们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人力资源管理,真正感受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2.2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更多的是停留在理念上
在我国,无论是理论界还是企业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盛行。曾湘泉曾撰文指出:“中国人的概念之先进可以与美国人相媲美,美国今天登出的东西,一周后绝对在中国的报纸上能看到。多年来概念是满天飞,行动是地上爬。”“中国人不缺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而缺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所以我们掌握着世界非常先进的理念,但是实践操作上却远远落后。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很好的工作分析技术,没有职位说明书,没有基础工具,我国企业的招聘、考核、薪酬、晋升、培训缺乏依据。正是由于实践操作上的薄弱,使得企业在危机来临时手足无措,只能靠裁员来应对,而裁员时不分良莠,不管有用无用,一刀切。这种“冲动式裁员”带来的是经济一旦好转,企业将无才可用。现在经济开始逐渐回暖,很多企业又出现招人难的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所以,当前解决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问题,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执行力变得尤为重要。
2.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进程较慢
劳动争议案件出现“井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制化进程较慢,使得类似案件长期积累是主要原因之一。很多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存在拖欠工资、超时加班、不签订劳动合同等行为,一些用人单位存在“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没有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仍然沿用原来一些不规范的做法。员工的维权意识随着《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深入宣传、实施正在日益增强,对法律规定的了解也日渐深入,广大员工开始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劳动争议案件日益增多。由此带来的是企业既要面对内部员工越来越高的维权的呼声,又受到政府日益严格的监管,还要承受社会舆论的压力,迫使企业不得不依法管理,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
3抓住机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经济危机对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带来极大的影响,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该如何应对?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小广提出,经济危机是一次灾难,更是一次机遇,经济调整必然导致资金的重新配置,甚至是国际性的重新配置,其中重要的是人力资源方面的配置。也就是说,经济危机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所以,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创新并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为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奠定基础。
3.1重视并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贯彻以人为本,就应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努力改善工作环境,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了,员工的利益得到保障了,员工的满意度就提高了,企业的目标也实现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和谐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落到实处了。要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就要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入手。
一是要结合企业各个岗位的实际,运用适合企业的工作分析技术,编制好企业的职位说明书,为人力资源管理其他模块的操作提供依据。二是完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将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结合起来,建立起有效的晋升、晋级制度与灵活的激励机制,体现公平与公正原则,使奖励、晋升有助于改善员工工作态度,提高员工和企业绩效。三是建立健全企业的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四是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制定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五是开展多样化的福利措施,持续地改善职工生活质量。
3.2企业应抓住经济危机带来的机遇,为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经济危机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招聘活动普遍低迷,有很多企业冻结招聘,或大面积裁员。我国的企业也出现了同样的状况。但是,我们也看到经济危机给我国企业吸收高素质人才和紧缺人才带来了机遇。企业应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人才储备。因此,经济危机为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带来了新机遇。
一是经济危机给企业选人带来机遇。在经济危机时期进行人才储备对于企业是非常有利的,一是由于很多企业大幅裁员,以及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不断增加,劳动力资源丰富;其次由于失业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对薪酬、岗位、行业、地区等过去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的要求不再挑剔,为企业增大了获得优秀人才的空间;企业选择这个时机招聘,会降低企业的招聘成本、用人成本,企业能够以最低的代价获取优质人才;现在招聘,能够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现在很多企业打破常规,积极网络人才,为经济复苏做好准备。
二是经济危机是育人的良好时机。经济危机的到来,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而在困难中培育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可以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在经济危机下,很多企业开始采取多样的培训方法培养人才,既暂时化解目前企业生产不足、人员过多又不愿裁员的矛盾,又为企业培育了大量的人才。
三是经济危机为企业用好人才带来契机。企业如何用人可以说是一门艺术。经济危机下,企业要给予人才充分的信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使他们能够为企业所用,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帮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
四是经济危机下企业更要想方设法留住人才。经济危机下,既容易留人,又容易“流人”。容易留人是因为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较大,员工更愿意稳定,降低了企业的员工流失率;容易流人是由于很多企业在现在的环境下,认为市场上有的是人,谁走都无所谓,忽视人才在心理上、事业上的需求,忽视人力资源制度特别是薪酬制度和晋升机制的公平性,一旦市场好转或有其他的机会,这些人才必将流失。因此,越是在内外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越是在企业困难时期,越要想办法留住人才。
所以危机,它是‘危’,也是‘机’。假如企业能看清形势,抓住机遇,顺利度过这段‘低潮期’,到经济复苏时,就是‘机’了。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现在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回暖,现在的进出口贸易额已开始攀升,已经做好人才储备的企业,这时笑到了最后。
3.3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专业素质,改进服务质量
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一定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他们的实施能力。对于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制度和方案的制定只是一部分工作,更重要的是如何实施,如何与本企业的实践结合起来,因此具备较强的实施能力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必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力的提高,将更有效的推动制度的落实,扮演好企业的战略伙伴、管理专家、变革的推动者和员工激励者四种角色,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实现提高企业和谐度的目标。
3.4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切实维护劳动关系
企业工会是广大员工的“娘家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能。企业的管理者通过与工会的沟通,能够帮助企业及时了解职工在想什么、有什么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同时工会组织对于企业来说,不仅仅是员工利益的代表,也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实现良好沟通的桥梁和平台。企业可以通过工会组织,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困难,了解企业的问题,传达企业的战略,让员工理解企业的困难,实现企业与员工的有效沟通。因此企业应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工会制度,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作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3.5切实推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制化进程,规范企业用工,减少和避免劳动争议
一是企业要规范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是建立稳定协调劳动关系的基础,也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主要依据。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就是要求企业按照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与员工签订合法有效的规范的劳动合同。企业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在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下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这样既使员工的合法权益有了保障,减少和避免劳动争议,又能够使企业广纳贤才,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二是要依法办事。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方面的内容。所以,企业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按照劳动合同管理员工,合理合法的使用员工,避免违法侵权事件的发生,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降低企业由于违法侵权而产生的成本。三是要加强员工法律的培训,尤其是《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帮助员工了解法律,提高法律意识,合理使用法律,什么情况下才能去维权,学会维权。
总之,经济危机下使企业的各种劳动关系问题开始凸显与爆发,影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但同时经济危机也给企业破解劳动关系问题的难题提供了新契机,企业应充分抓住机遇,通过创新和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发展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化解各种劳动关系问题。
参考文献
[1]罗科.大陆失业洪峰预警[J].凤凰周刊.2008,19(296).
[2]王菊芬.国际金融危机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其应对[J].工会理论研究.2009,2.
[3]涂晓亮.现状与问题思路与对策——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劳动关系扫描[J].劳动关系.2009,4(260).
[4]窦海蓉.实现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制化提升核心竞争力[J].集团经济研究.2005,11.
篇3
(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积累就是资本以不断扩大的规模进行的再生产。”这种积累,只有通过产业资本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形态上的循环运动过程来实现。产业资本不断地将劳动力这种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置于资本的支配之下,不仅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新的商品和新的剩余价值,“还要生产并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则是要把上一轮产业资本循环运动中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再投入到新一轮产业资本循环运动中去。资本支配下的扩大再生产必然带来一种结果,即“对过去无酬劳动的所有权,成为现今以日益扩大的规模占有活的无酬劳动的唯一条件”。这种社会再生产过程越是循环反复地进行,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就不得不与劳动资料相分离,转化为以出卖自身劳动力为生的“虚构商品”。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分离越是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生产与需求的同一关系就会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转化为生产与需求的对立关系。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要进行下去,就必须不断地在商品资本通过市场交换转变为货币进而转变为扩大的货币资本的环节上,实现“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使生产与需求的对立关系暂时地得以解决。不经过这一“飞跃”,则商品价值,进而剩余价值,就不能得到实现;剩余价值若不能实现,也就无从转化为资本,社会再生产过程也就无法持续下去。因此决定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是剩余价值的实现环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论是古典危机还是当代危机)本质上都是剩余价值难以实现的外在表现。
(二)资本有机构成变化与剩余价值难以实现问题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特别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剩余价值实现过程,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商品价值由商品体到货币体的“惊险的跳跃”的过程,在生产与需求的对立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并不必然会发生。这种“跳跃”发生的几率甚至随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的循环反复而趋于减小。商品价值规律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使得“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的单纯的实际可能性也变成了同样的强制性命令”。资本家扩大生产规模的努力如果单纯依靠资本投入的扩张,就会因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导致劳动力价格过快上升到“严重地危及资本关系的不断再生产和它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的程度。对于资本来说,率先采用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新生产方法,从而使所生产的每个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市场价值,就可以暂时地取得额外的剩余价值,同时淘汰其他竞争者。个别产业资本之间的竞争越是激烈,增进劳动生产力就越是成为资本家扩大生产规模的手段,实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就越有必要。当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式成为生产剩余价值的主要方式时,资本有机构成的单向变化就成为一种常态:不变资本的相对量趋于增加,可变资本的相对量趋于减少。资本有机构成的这种变化必然使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结合方式发生不可逆的改变:“在积累进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同它自己的量比较起来,会越来越少地吸收工人……周期地按新的构成再生产出来的旧资本,会越来越多地排斥它以前所雇佣的工人”。这种排斥,必定以人口相对过剩的常态化和产业后备军的形成为结果,进而成为资本持续压低劳动力价格的有力武器。一方面是资本驱使下不断扩大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日益贫困化导致的消费需求萎靡。生产与需求的这种对立积累到一定程度,剩余价值就会因为商品交换活动的停滞和萎缩而无法实现,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突然中断,以商品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也就不可避免。
二、透支消费与剩余价值难以实现问题的暂时缓解
(一)透支消费的目的与实质客观地讲,相对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下近乎停滞的社会生产来说,资本支配下的社会生产在并不算太长的历史时期内使社会生产力实现前所未有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日趋激化的生产与需求的矛盾,正是这种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与资本支配的资本蓄积规则及财富分配规则相冲突的结果。如果不能依靠压缩生产能力的办法来解决这一冲突,就只能依靠刺激消费需求的方式来寻求缓和。突破“量入为出”的观念,决不是某个人心血来潮的结果,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必然产物。“透支消费”的观念之所以能够被接受,恰是日趋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间的矛盾不断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同时也是资本蓄积的过程,资本蓄积越快则生产与需求的对立也就越尖锐化。资本蓄积正是通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将剩余价值转化为产业资本,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能力,才能得到完成。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由于剩余价值不断地转化为产业资本,生产能力的扩张几乎是没有限制的;但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却会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所具有的消费购买能力相对地变弱。要缓解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关系,就必须改变一部分社会劳动生产物的性质和用途,使生产与需求暂时达到耦合状态,使新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可以从商品交换中得到实现。作为不变资本或可变资本的物质载体的那部分劳动生产物已经补偿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劳动资料或劳动力,所以其性质和用途不能再作改变。唯一还可以改变用途的劳动生产物,就是那些补偿生产过程中劳动能力和劳动资料耗费之后剩余的那部分劳动生产物。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这部分剩余生产物的价值形态即是剩余价值。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透支消费(无论是微观层面的个人消费透支,还是宏观层面的国家财政透支)本质上都是将剩余价值的用途暂作改变,在抑制生产能力扩张的同时尽可能扩大有效需求,最大程度地让新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得以成功实现。
(二)透支消费的必然性与局限性利用透支消费来缓解剩余价值实现过程中矛盾的方法,可以归纳为:用剩余价值实现剩余价值。这种使资本可以继续行使对劳动者的支配权和对剩余生产物的索取权的方法,在资本主义体系刚刚形成并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并不是必须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不断扩大的世界市场使剩余价值可以较为容易地实现。一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取得胜利,资本主义的世界殖民体系日臻完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越来越遭到全体劳动者的抵制和反抗,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加快,实行这种“用剩余价值实现剩余价值”的方法就变得越来越有必要。相对于危机爆发时销毁过剩商品并消灭生产能力的那些危机应对办法,全社会范围内的透支消费可以在尽可能小地破坏生产力的前提下,尽量地缓和因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生产与需求的对立关系。这是因为,一方面,透支消费在一段时期内将社会储蓄基金部分转变为社会消费基金,暂时减缓了剩余价值转化为产业资本的速度,以破坏相对较小的方式抑制了生产能力的扩张;另一方面,透支消费在一段时期内提高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的消费能力。资本牺牲的是对已实现的部分剩余价值的直接支配权,换取的是资本支配下的扩大再生产过程的平稳运行,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剩余价值的顺利实现。以“高福利、高消费”著称的福利资本主义之所以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正是因为福利资本主义所依赖的全社会范围内多层次的透支消费,为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剩余价值实现问题提供了一种毋需废除资本对生产支配权力的应对办法。实行透支消费的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在回避一个根本的问题:即导致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难以实现的资本蓄积规则和财富分配规则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改变。这就注定了透支消费只能暂时缓解社会再生产中的剩余价值实现问题,并不可能从根源上消除生产与需求的对立关系。
三、剩余价值难以实现问题的激化与经济危机形态的转变
(一)透支消费使剩余价值向金融资本转变当资本家以“用剩余价值实现剩余价值”的办法来缓解被资本支配下的扩大再生产激化的生产与需求的矛盾时,资本不会放弃对转变了用途的这部分剩余价值的最终支配权。透支消费暂时转变剩余价值用途的过程,只是通过信贷或公债的方式,将作为这部分剩余价值物质载体的剩余生产物的使用权暂时让渡给消费者或政府。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所有的财富分配规则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本质的改变,但资本家对已实现剩余价值的即时索取权转变为对已实现和将要实现的剩余价值的长期索取权。用于实现剩余价值的这部分剩余价值,虽然没有转化为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形态中完整循环的产业资本,却转化为金融资本:通过到期还本付息的规则,不仅将过去已实现的剩余价值收回,还额外地从因这些剩余价值的垫付而得以实现的新的剩余价值中以利息的形式支取出一部分来。这些游离于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之外的金融资本,表面上看只是当作商品的货币,但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它作为货币所完成的这个行为,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先导”(P383)。由此可以看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长期盛行的全社会透支消费并不是资本给劳动者的无偿馈赠,也不意味着劳动者依附于资本的事实发生了改变;实行透支消费的目的只是为了资本可以更好地实现剩余价值,并将资本对劳动者以及对社会生产的支配进一步深化。
(二)资本主义生产体系金融化与货币过剩常态化全社会范围内的透支消费越是盛行,越来越大比例的剩余价值会转化为金融资本,进而导致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金融化。这种形式的转化非但不可能使业已存在的生产与需求的矛盾关系得到彻底解决,反倒会使这种矛盾关系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一方面,金融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导引作用使产业资本周转效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既定剩余价值所需的产业资本预付量减少了。这一改变意味着剩余价值的绝对量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全社会范围来看,资本蓄积的速度不是减慢了而是加快了。资本蓄积速度的加快推动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加速变化,不变资本比重进一步上升,可变资本比重则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加速了劳动者购买力弱化的过程,实现剩余价值的目标使社会对金融资本的需求快速放大。这表现在扩大的透支消费使得对充当支付手段的货币的需求快速增加,以债权关系和信用关系作杠杆,流通中的信用货币量成倍放大。金融资本借由透支消费取得的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支配作用,使得生产与需求的矛盾关系不再直接表现为商品过剩,而是表现为常态化的货币过剩。金融资本流向哪个产业部门,哪个产业部门就会在供需两旺的形势下迅速膨胀;反之,金融资本一旦撤出哪个部门,哪个部门就会因需求的萎缩而迅速衰落。对商品的需求往往与商品的使用价值无关,也与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无关。在这种形势下,不仅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直接转化为金融资本,甚至在实体经济部门中循环周转的职能资本也有向金融部门流动的趋势。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部门日益膨胀,经济加速金融化。最近20年美国经济发生的一些变化,就很能说明这一趋势。从衡量货币发行量的广义货币M2与GDP比值指标来看,1994年美国该指数为62.16%,但到2012年已达89.92%;再从衡量资产证券化的股票市场交易额与GDP比值指标来看,1988年时美国该指数仅为33.97%,在1997年达到123.73%,在2000年时则达到321.88%,2008年进一步上升到450.19%。①
(三)经济危机形态的转变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金融化和货币过剩的常态化,非但没有消除生产与需求的对立,反倒将这种对立发展到了更深的程度,社会生产的无序性在各种金融衍生品的遮蔽下悄然生发。以引发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为例,次级抵押贷款本是面向信用程度差和还债能力弱的借款人的一种高风险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却将这些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打包成债券出售给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又利用担保债务凭证等工具面向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为购买这些债券融资。正如马克思曾说过的那样,“因为有各种方法使同一资本,甚至同一债权在各种不同的人手里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这种‘货币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以劳动者为主的消费群体购买力越是随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而相对弱化,金融资本为实现剩余价值而鼓励透支消费的动机就越强烈,手段就越翻新。金融资本对透支消费的支持,扰乱了价格信号反映并协调生产与需求关系的过程,使得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变得更加脆弱。信用货币的高度不稳定性,成为频繁引发以货币过剩为特征的当代经济危机的导火索。不同于金属货币,流通中的信用货币量具有高度的可伸缩性。当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剩余价值较容易实现时,金融资本为参与对剩余价值的分割而极力延长信用链条,大量的信用货币被创造出来,并带动扩大再生产过程的加速。但当扩大再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剩余价值难以实现时,金融资本为实现新的剩余价值而让渡出去的剩余价值就表现为个人和政府债务的累积;一旦债务无法清偿,信用链条的崩溃会使流通中的信用货币量急速萎缩,并加剧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剩余价值实现问题。信用货币的不稳定性,正是金融资本对扩大再生产过程的控制没有消除资本蓄积规则和财富分配规则的外在表现。扩大再生产越是加速进行,劳动者购买力越是萎缩,与透支消费相联系的信用货币过剩也就越严重。当过度扩张的信用也无法帮助资本将扩大再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剩余价值实现出来时,信用货币流通量的突然萎缩就引发现代经济危机的爆发。从商品过剩向以货币过剩的经济危机形态转变,是金融资本通过透支消费取得对社会再生产过程支配权的必然结果。通过透支消费使剩余价值转化为金融资本并成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导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产与需求的对立关系,但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剩余价值难以实现的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一起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金融资本既然不能改变资本在社会生产中占支配地位的资本蓄积规则和财富分配规则,也就不可能真正消除生产与需求的对立,只能使这种对立激化导致的经济危机以新的形态表现出来。
四、危机形态转变的经济后果
(一)劳动者地位的弱势化建立在全社会范围内透支消费基础之上的福利资本主义,曾给人以一种幻觉:劳动者的经济地位已经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而提高,高水平的社会福利可以保证劳动者不再依附于资本。但以新的形态表现出来的经济危机表明,劳动者依附于资本的事实并没有丝毫改变,并且随着危机形态的转变,劳动者的经济地位有明显的弱势化的倾向。一方面,在金融资本引导下不断加快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使社会绝大多数劳动者被制造业部门所排斥,劳动者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几乎成为一种常态。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在遭遇高通货膨胀率的同时,还出现了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的问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数据表明,美国平民失业率自1974年1月突破5%,1982年曾一度攀升至10.8%,直到1997年5月初才首次降到5%以下水平。②另一方面,劳动者由制造业部门向服务业部门转移的过程中,劳动者的个人生产力趋于贫乏。在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980年的67.23%上升到2011年的73.09%;但服务业就业人数占社会总就业人数比重从1980年的65.7%上升到2010年的81.2%。③相对于非服务业部门,服务业部门劳动者的财富创造能力增长更为缓慢。劳动者经济地位弱势化既是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生产与需求对立加深、经济危机频发的直接原因,又因新形态经济危机的爆发而加剧。信用货币流通量的突然萎缩导致金融资本失去支持透支消费的能力,转而要求政府和个人清偿因透支消费而累积起来的债务,以便将垫付出去的资本回收。政府和个人债务危机的集中爆发,不仅导致福利资本主义破产,还将劳动者推至更加弱势的地位。
(二)消费者行为的虚荣化消费者的一切消费行为,原本都应当是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服务的。劳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前提条件,人的劳动的目的和消费的目的应当是一致的,即为了再生产出更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而劳动,也为了再生产出更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而消费。金融资本对社会生产的支配使生产与需求的对立关系更加深化,与危机形态转变相伴生的货币过剩也使消费者迷失其行为的目的,陷入消费目的虚荣化的境地。一方面,金融资本主导下的全社会透支消费将需求的范围限定在人的衣食、生殖、居住、装饰等动物机能上。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透支消费提供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可以满足较低层次的人的动物机能方面的需求,却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人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全社会透支消费培养起来的“消费至上”的观念,无助于人的精神方面的需求的满足,也就不能达到再生产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另一方面,金融资本主导下的全社会透支消费使消费者出现“为了消费而消费”的倾向,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消费相对于动物机能方面需求的满足也是过剩的。金融资本提供的各种透支消费的机会,使消费者可以仅仅是为了虚荣而非为了需要进行消费。名牌箱包等奢侈品在使用价值上与一般商品并无差异,但是奢侈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虚荣心,故让众多消费者哪怕背上债务也要购买。消费者行为普遍虚荣化既是经济危机形态转变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新形态经济危机发生的风险。消费者出于虚荣心而做出的消费决策,使生产者误以为商品供不应求是可以持续的状况,从而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加剧生产与需求的对立。信用货币流通量的突然萎缩使这种虚荣消费失去财富支撑,生产与需求的对立关系就显现出来。普遍的虚荣消费越是与透支消费紧密结合,金融资本的无序流动就越是容易造成货币过剩经济危机的爆发。
五、结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应对;经济危机;方法
众所周知,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刺激经济,增加投资,拉动需求,以防止经济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但全球的经济减速或衰退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单元,命运似乎完全由外部大环境所掌控,大多数企业,只能被动接受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
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对不同企业而言,因自身能力、所处行业、外围区域及宏观环境、内部条件等要素不同,应对措施也就因企而异。对于现行的中小企业而言,本人认为其应对经济危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稳定经营规模,实施科学发展
2008年以前,全球经济形势喜人,中国经济更是一枝独秀,改革开放30年间,GDP平均增速近10%。但就一般情况而言,企业由于快速发展而缺乏足够的资源储备,很容易受到经济危机侵害,资源投入减少,市场需求萎缩,这不仅仅会遏制甚至可能会枯竭企业的生命。其实,很多企业在经济危机中无法应对,就是因为平时没有储备,根据当时形势盲目扩张,一旦环境改变又无法迅速调整。面对危机,管理者必须提高企业经营的稳定性,避免过渡扩张,从而优化资源的可持续供给。
稳定经营规模,实施科学发展,首先是对投资项目重新进行可行性评估,当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发生变化,重新评估是非常必要的,对建设周期长的项目,可以提高过程决策弹性,以应对变化,对风险与收益极不对称的项目,应果断刹车。按照波士顿矩阵的分析方法,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企业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培育明星业务,对现金牛业务往往采取维持策略,但当宏观经济出现衰退时,现金牛业务应成为经营核心,这需要企业管理者从经营思路、资源供给、组织优化等方面调整和改变。从而实现转变观念、优化资源、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2 充实现金流量,强化财务管理
充实现金流量,一要压缩库存产品,我们说金融系统为整个经济体系提供血液,企业现金流也是企业系统的血液,企业破产的根本原因就是现金流断裂。资不抵债一样可以生存,只要有现金流量,只不过是财务风险大而已。处于经济危机中的企业首先就是适度提高资产流动性,尤其是库存物资和各类帐款,以提高抗击风险能力。二要降低应收账款。降低应收帐款的最直接办法是优化企业销售管理系统,通过客户关系管理,提高与信誉高的客户的销售份额,逐步淘汰信誉差的客户;通过帐款回收优惠和激励计划促进货款回收,把优惠给客户,同时激励收款人员;对应付帐款部分,大部分中小企业都采用延迟支付期限的方式,提高自身的现金量,其实这是一把双刃剑,经常会伤害到自己,所以我建议中小企业把商誉放在首位。三要盘活闲置资产。对企业的闲置资产,尤其是价值较高的固定资产,应尽可能盘活或变现。盘活可以提高使用率,也能带来收益,处置闲置资产也不失为强化财务管理的好方法。
3 收缩部分业务,实施重组策略
企业的首要任务是生存,何况是抗风险能力极小的中小企业,因此,当面临经济危机时,对部分业务实施收缩策略有时候不失为正确的选择。首先是瘦狗和问题类业务,未来发展还不明朗,同时又需要不断地进行资源投入,对有一定发展前景的业务可以保留,看不到前景的直接采取出售或其它方式予以剥离;对于明星类业务,判断其生命周期、风险程度、收益率等指标,结合自身业务发展方向,可以保留的继续运作,但不宜再进行大规模投入,因为会消耗大量的资源。这也说明为什么经济危机来临时,不仅仅是整体经济衰退,也使得科学技术发展停滞不前。企业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其次才是发展问题。 另外,有些业务可能处于危机的重灾区,或者本身就有缺陷,即使能够渡过危机,也不会有大的发展,对此类业务建议企业趁早撤离,不能死盯着一点不放。因此,对处于受危机影响大的行业的业务应收缩甚至关闭,大企业在危机时期往往会展开业务重组,中小企业其实也一样,业务重组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4 强化企业管理,发挥竞争优势
一般来说,能够度过危机的企业都有其特有的竞争优势,包括自然资源垄断者和行业或细分市场资源垄断者,与多数竞争者相比较,中小企业通过强化自身竞争优势,以其稀缺性或特有性应对危机是最为理想的。
企业竞争优势构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培养并建立起来的一种或一组能力,具有稀缺性、价值性、难以模仿、不可复制等特征。对经营管理者而言,必须明确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自己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哪些?是不是核心竞争能力?面对经济不景气,企业管理者需要进一步突出自己在技术研发、采购、运营、市场、销售、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同时利用该优势去占领有限的市场区间。
5 建立战略联盟,分散经营风险
企业通过构建战略联盟以应对经济危机至关重要,战略联盟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基于供求关系的产业联盟,另一类是基于资源或能力共享与互补的专业联盟。企业建立供应商联盟,可以有效组织生产运作,在保证供应物资质量的前提下,还可以形成便捷的供应体系,减少库存成本。但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增长时期的这些联盟作用与经济危机期有着本质不同,增长时期大家关注点是效率和利益分配,而危机时期更应该强调的是稳定与风险分担,只有明确这一点,合力才能够有效发挥出来。
专业联盟在跨国公司已经存在了许多年,这也是一种社会劳动分工,可以大大提升运作效率。资本所有者提供资本或者资源,双方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联盟。专业技能所有者提供专业的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管理咨询、技术开发或产品设计等服务,企业通过专业联盟可以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运营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无论是产业联盟,还是专业联盟,甚至是以前的竞争对手,当面临外部环境恶化、经济、金融危机蔓延的时候,都能够成为真诚的朋友,大家通过联盟契约方式,成为一个默契的整体,分工协作,资源与能力共享,风险分摊,这样更容易形成合力,以共同应对危机。
篇5
经济危机考验企业盈利能力
在全球经济环境相对稳定的时候,企业在良好的外在经济环境和积极的内在发展欲望双重作用下,往往会迅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拉长经营产业链,以求获得更大利润。完成扩张之后,企业规模扩大了,利润上升了,但管理起来也更复杂了。当然,在良好的经济环境和丰厚的利润光环笼罩之下,企业管理系统略微滞后,并不能算是一个大问题。
然而经济环境不可能像温室大棚保护蔬菜生长一样永远保护企业的发展。市场的天空风云变幻,经济危机说来就来。2009年的经济危机笼罩全球,市场经济气候环境下没有温室大棚,所有的企业都要面对经济危机的考验。如何才能让企业在这场经济风雨的历练中存活下来,在风雨过后的彩虹下恢复生机,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加强终端数据管理,实现开源节流
开源节流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方法。要实现开源节流,加强终端数据管理非常重要。企业要完成盈利,销售终端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终端销售在场所性商户实现的行业,如快速消费品、家电产品、电子产品等等,对终端数据的需求更加强烈。企业要通过销售终端的货品销量、库存、价格等信息分析经营行为,做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这些终端信息要通过人工逐级汇报,难免因为人为或客观因素产生偏差,影响企业对下一步战略的规划,而且人工成本很高,投入回报比相对偏低。
有需要就有市场,至德讯通公司针对企业终端数据控制问题,经过两年多的技术开发和一年多的市场实践,提出了简单有效的解决办法,用手机SIM卡实时掌控终端数据,并推出了具有终端数据收集功能的产品――“万数通”。
企业通过一张嵌入定制系统的SIM卡,使用普通的手机,即可通过万数通系统对各个地区的终端数据进行采集管理,销售、库存、成本、利润等数据一览无余,随时掌控。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只需要向万数通提供终端数据采集需求,然后由至德讯通根据企业要求将系统嵌入SIM卡中,企业再为各个终端配备这种专用的SIM卡,即可完成终端数据采集管理。“万数通”终端数据管理系统建设成本低,实施速度快,无需特殊培训,也不需要维护。终端店面员工只要有一部装上“万数通”专用SIM卡的普通手机,通过点选菜单来直接完成业务数据上报,而在管理者的电脑或短信平台上,软件将自动完成数据的统计归类,一目了然。
低成本高质量保证实现终端数据管理
建设成本方面,“万数通”是一项移动办公增值服务,企业只需支付服务费,无需额外增加与电脑、软件相关的费用,也无需额外增加电脑工程师,并且“万数通”SIM卡属于公司资产,即使人员有所流动,号码也不用更换。服务费大概每家店每天一块钱,就可以完全解决终端的数据问题。
稳定性方面,“万数通”通过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自动处理和压缩发送,短信量很小。而准确率方面,万数通提供了通过手机或通过Web界面完成短信群发的服务,短信只要发出,对方一定会收到。这种专用SIM卡使操作过程标准化、规范化,有效降低了人为错误发生的可能性。
篇6
我看了一本书叫《科普先生的企鹅》的书,我非常喜欢。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名叫波普先生“的漆匠收到了南极探险家杜雷科上将送去的一支公企鹅给他起名叫库克上校。一天“库克上校”病了,一只生病的母企鹅从水族馆来到了波普先生的家,两只企鹅生了十个孩子这下波普先生全家都面临着经济危机,于是他们开始想办法了。意外的发现,这群小企鹅简直就是天生的表演家!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危机,波普先生成立了企鹅表演团,红遍了美国东西海岸。由于气候变暖,波普先生和企鹅一起去了北极。
我从这本书中读出本书是写给有梦想的人,波普先生的梦想是去北极看一看,最后梦想真的变成现实了。
看到波普先生的故事,我又想起鲁班学艺的事。鲁班小时候很想当个木匠可是他的爸爸不让,说他是不务正业,但是鲁班坚持最后说服了爸爸去终南山拜师学艺。最终如愿以偿,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
我也有很多的梦想,我希望同波普先生和鲁班一样也能把梦想变成现实,我要继续努力去实现我的梦想。
篇7
关键词: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外贸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140-03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这一事件的发生成为金融危机的标志性开端。至此,金融危机从美国波及到世界各地,其严重性比起1929―1933年的大萧条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场危机并没有止步于金融领域而是逐步渗透到了实体经济当中,进而引发了一场范围更广的经济危机。中国也未能幸免,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统计:2009年1至9月份累计出口8 466.49亿美元,同比回落了21.3%。从主要出口市场来看,对美国出口数量降幅远小于对欧盟和日本。2009年上半年,我国对美国出口价格下跌3.3%,出口数量下降14.1%;同期,对欧盟出口价格微降0.1%,出口数量下降24.5%;对日本出口价格上涨4.5%,出口数量下降23.8%。①
中国外贸企业在还未走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的同时又面临着经济危机对我国制造业尤其是以出口为导向型制造业的影响,再加之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围堵,中国外贸企业正面临着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 经济危机背景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原因
新贸易保护主义又称“超贸易保护主义”,因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鼻祖乃重商主义,因此,新贸易保护主义又称为“新重商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始于20世纪70年代,正值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两次石油危机(第一次:1973―1974年;第二次:1979―1980年)使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各国为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始作俑者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其原因在于他们的生产能力过剩,往往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来抵制他国商品的输入;再者,为了缓解激烈的国际竞争、经济危机、产业转移及就业等带来的压力;此外,也为了满足其强权政治的需求以及发展中国家对它们较强的依赖性等都是他们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1]。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爆发与中国遭遇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从此次新贸易保护的发展来看,其根源在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了一场全球金融风暴,同时引发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风潮。奥巴马政府经济刺激计划中“购买美国货”条款的出台,更使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升温并迅速蔓延。
金融危机引爆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潮,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尤其在西方发达经济体有愈演愈烈之势。目前,金融危机尚未消除,如果贸易保护主义不能及时遏制,其蔓延之势令人堪忧。据统计,2009年1至8月,共有17个国家(地区)对华发起79桩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逾百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21.2%。②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时期,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今天,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中国的外贸型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外贸需求锐减、资金链的不稳定以及成本的上升等方面。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此次贸易保护主义在贸易保护的动机、方式和手段上有着很多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一)对产业的保护范围更广泛
以往的贸易保护主义重点保护幼稚产业,如农业、新兴工业或与本国就业关联度较密的行业,如发达国家的钢铁业、纺织业等[2]。而此次金融危机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不仅继续对传统产业的保护,还进一步扩大到了金融业、高技术产业和知识产权领域以及其他行业。美国政府自金融危机以来已向诸多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进行了巨量的注资。显而易见,这些不同以往的举措与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的“幼稚产业保护”论。除此以外,一些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还要求进口国必须保护知识产权、限制高技术产品的出口。
(二)贸易保护波及全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演进,世界各国经济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之间的经济处于不可或缺的一环,各国经济的发展也在加速传导。而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更是带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通过全球化的渠道迅速蔓延,制造了一场国际金融风暴,而由金融危机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的风潮亦很快传遍世界。
(三)保护对象国针对性强
奥巴马政府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将众多外国商品拒之门外,尤其针对中国商品,因为美国国会正是以抵制“中国制造”为借口,推行这一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美国首开先河,专门制定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必然将紧随其后。
(四)保护措施表面合法化
在实行贸易保护的国家中有以“WTO允许成员国利用其有关协议保护本国利益,反击遭到的不公平待遇”的条款作为理由来实施贸易保护。他们采取与WTO不直接冲突的各种保护措施,这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普遍“合法手段”。
三、 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的困境
经济危机在全球影响越来越大,对我国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导致沿海及内陆地区大量外贸企业破产关闭。我国劳动密集型外贸中小企业的利润不断下滑,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的金融危机的影响非常大。经济危机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外部需求锐减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环境恶化,包括众多金融机构在内的大型公司开始纷纷裁员,其后果是导致失业率的上升,人们对失业率上升和经济不景气的预期使得消费开始紧缩。而消费的紧缩自然地导致了对进口需求的降低。
据海关总署的数字统计,2008 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七年以来对外贸易进出口速度首次低于20%,出口比上年回落了8.5 个百分点。2009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5 215.3 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1.8%;进口4 246 亿美元,同比下降25.4%。出口价格总体下跌4.5%,扣除价格因素之后,出口数量下降了18.1%。①
(二)资金链不稳定
经济危机起源于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的直接表现是大量金融机构破产和兼并。这场信用危机使得信贷开始紧缩,而美国是消费占GNP多于70%,居民的消费在很大程度上靠信贷支持,当信贷一旦紧缩,势必导致美国居民的消费意愿和能力的下降,使得需求量大减。而我国出口的主要目的国是美国和欧盟,据海关统计显示:2009年1月至9月,中国对外进出口总值为1 557 824 175千亿美元,而其中与美国和欧盟的进出口总值分别为211 876 534千亿美元和260 052 640千亿美元,占总进出口值分别是13.6%和16.7%,累计同比分别下降了15.8%和19.4%。② 国外消费的下滑将直接导致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出口数量下降甚至出现产品积压,使资金的回收出现问题。再加上我国外贸企业大都是资金实力不强的中小型企业,本身的资金链存在不稳定性,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之中资金链一旦出现问题,想寻求新的融资非常困难,如果不能弥补资金短缺的问题将会导致外贸企业的破产与倒闭。
(三)成本上升导致利润紧缩
成本上升主要是由于国内外市场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引起的,使得我国出口企业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而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出口市场需求低迷、竞争更加激烈,通过提价来转移成本压力非常困难;另一方面,由于需求下降使得产品积压,外贸企业就需要加快存货周转,短期内降价是速动的办法,这样就形成了成本上升与售价降低的两头挤压,使得利润空间进一步紧缩、甚至亏损,经营压力增加[4]。
(四)人民币升值给出口企业的压力依然存在
2006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83,到2009年10月2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经突破6.83,即使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6.83计,人民币累计升值也达到14.64%。③而人民币升值使得出口企业的利润下降甚至亏损。据统计,人民币每升值1%,出口企业的利润下降比例将超过1%。事实也证明,人民币不断升值使我国直接出口的产品在国外市场上的价格不断上升,需求不断下降,出口量也随之不断地下降。
四、如何在经济危机下脱困
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都是有害的,历史的经验表明,任何的闭关锁国都将导致落后和封闭。然而,中国在此次贸易保护的盛行之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我国不能祈求他国的仁慈而应该认真的分析形势,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以应对当前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抓住契机,稳定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一) 深入分析当前形势,抓住机遇度过危机
首先,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抨击和遏制不能与我们维护本国市场正常秩序的努力混淆、冲突,因为我们警惕和防范的对象不应当仅仅局限于那种旨在保护国内市场的传统保护主义,还应当包括旨在夺取海外市场的进攻性保护主义。因为经济危机也大大增强了各国争夺海外市场的动机,相信各国将更多地运用财政、金融等政策支持本国企业夺取海外市场[1]。经济危机大大增强了各国争夺海外市场的动机,相信各国将更多地运用财政、金融等项工具支持本国企业夺取海外市场。即使在美国这个一向忌讳“产业发展政策”之类词汇的自由主义大本营,奥巴马经济刺激计划的突出特点之一也是对新能源、IT等行业提供大规模财政投入。
其次,贸易保护主义也会给我国带来某些非负面的影响,中国外贸型企业要充分利用此契机。如此次金融危机使得国外优秀的金融机构大量的裁员以缩减开支度过危机,更有金融机构被兼并收购甚至破产,这都使得很多优秀的金融人才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雇主。而“脑力流失”困扰中国多年,经济危机中发达国家雇用本国人的风险恰恰有助于我国流失人才更充分地认识到盲目追求海外就业的风险,如美国参议院打算推动一项“雇美国人”(Hire American)条款①,这有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吸引外流人才回流,减轻“脑力流失”问题。
(二)坚决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争取公平待遇
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短视的行为,从长期来看必将导致两败俱伤。但是,如果中国遭遇贸易保护主义却不进行反击,那么受损的就只能是中国。只有通过反击贸易保护使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付出代价,才能使其保持克制。因此,中国应同大多数国家联合起来运用现有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合法手段来争取公平的待遇。具体来说:
1.加强国内、国际间的合作,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对抗贸易保护主义。以政府作为后盾支持企业主动迎战贸易保护。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使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原本高发的贸易摩擦愈加频繁,造成国内企业严重的经济损失。企业是迎战贸易保护的主力军,还要学会借助行业协会壮大力量。2009年3 月,为了应对巴西鞋类反倾销案,福建省首次尝试由行业组织牵头、25 家涉案企业抱团进行无损害抗辩,使应诉成效大增。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众家联手对外,才会有更大的机会获胜,才有希望维护出口利益[1]。
发挥服务型政府的积极作用。经济危机下,我国不少出口企业经营困难,特别是在遭受反倾销诉讼时由于经济实力的限制,往往只好放弃应诉,这就需要政府发挥更大作用来支持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政府除了在国际上继续呼吁自由贸易之外,更应为企业做好预警信息通报、出口风险和法律咨询等工作。
2.在WTO框架内争取更多的平等待遇。要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尤其是欧美等经济体对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使我国企业尽早摆脱在反倾销调查中经常处于不利境地的情况。在针对部分经济体滥用反倾销规则,对中国进行反倾销制裁时,中国在与其协商无效的情况下,可以坚决地利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寻求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作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潮中的直接受害者,我们的企业须注重知识产权的开发与保护,提升产品附加值
同样处于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同样面临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和融资不畅,外贸企业在危机中遭受冲击的程度不同,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差别也很大,而知识产权就是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情况下,我国一直扮演着“代工厂”的角色,极度缺乏自主性,对外贸易额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国;并且“两高一资”的这种处于国际市场产业链低端的产品仍然占据我国出口产品的主角地位。
为了摆脱上述被动的地位,我国外贸企业应注重自我知识产权的开发与保护,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培育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全球产业链循环,增创发展新优势,创立自己的品牌,不断增强自主品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的出口,同时还应继续保持传统加工、装配等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环境。
同时也要努力营造优良的外部环境,外贸企业在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要争取到政府的政策扶持。同时,要将开发的知识产权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争取到政府有关部门在人、财、物等开发基本资源上的优化配置,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此外,还要寻求法律保护。知识产权离开了法律的保护,不是夭折,就是流失。所以,依靠政府的支持,营造一个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环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
(四)提升对外贸易层次――FDI
研究发现,德国、日本等贸易大国在经济起飞阶段,都曾经经历了以贸易为主的商品输出向贸易与投资相结合、再发展到以投资带动贸易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对外贸易正处在金融危机的复杂环境中,这种环境要求我国外贸企业加快步伐,提升对外贸易的层次。
面对外部需求降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升值等外部恶劣环境,FD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缓解这些问题。首先,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更好地根据当地居民的需求来开发研制新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扩大需求量;其次,对外直接投资所生产的产品可以在当地直接销售,这可以避免一些由商品出口所带来的贸易摩擦;最后,人民币升值能够增加人民币在世界市场上的购买能力,降低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从而增加商品的竞争力。
但是,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区位选择的问题。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很多省份的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都大幅下降,但是西北和西南的一些省区,如新疆、广西、四川、重庆、宁夏,增长速度都超过40%,这和其贸易伙伴受金融危机较小有一定关系。因此,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也必须注意东道国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东道国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消费习惯、政治和法律环境。首先,发达国家的政局比较稳定,法律比较完善,市场条件好,经营管理水平也较高,在这些国家投资对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有好处。但是在这些国家的投资难度较大,这就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在规模和资金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其次,发展中国家一般有丰富的生产要素和劳动力资源,在吸引外资方面也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市场进入相对比较容易,同时还可以避开某些发达国家对我国某些出口产品配额的限制,可以利用它们对某些发展中国家没有限制的条件,采取迂回开拓发达国家市场的策略。所以外贸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充分考虑东道国的各种条件及自己的发展意向,谨慎地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客体。
五、总结
在经济危机影响下的今天,我国外贸型企业要利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有利时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产品的价值,在这场危机中生存下去并实现“转型”,找到自身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将危机转化为发展的契机。
参考文献:
[1] 梁爽.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及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09,(7).
[2] 王佃凯.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特点、原因与趋势[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 ,(4):86-89.
篇8
内容摘要:经济复苏进程中,各国贸易摩擦与日俱增,全球贸易进入“黑暗保护主义”。这种隐性贸易保护主义的泛滥将导致经济全球化逆转,使贸易自由化受阻,加剧贸易摩擦引发贸易战,从而阻碍全球经济复苏,也使我国的对外贸易面临一系列难题。面对困境,必须转变观念,一方面,纠正贸易总体失衡,减少贸易摩擦;另一方面,坚持扩内需与稳外需并重,综合应对隐性贸易保护主义。同时,要坚决抵制贸易保护的诱惑,带头遵守世贸组织协定,与世界各国取得互信,共同抑制贸易保护主义。
关键词:经济复苏 贸易“黑暗保护主义” 危害 应对
由美国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冲击。历经一段时间后,经济开始回升。我国经济率先复苏。华盛顿G20会议期间,巴西总统卢拉指出,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在联合应对危机、共同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等问题上责无旁贷。为此,20国集团承诺不进行任何额外或附加形式的保护主义。然而,峰会后短短数月之内却有17个国家实行了47项措施,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对贸易实施限制。学者Richard Baldwin和Simon Evenett在《全球贸易崩溃、黑暗保护主义以及金融危机:为G20建言》中指出,在这个时候,全球令人失望的时刻,政府却正在创新地为保护主义设计各种各样的外衣!全球贸易进入“黑暗保护主义”。
笔者认为,所谓贸易“黑暗保护主义”,是指一国(或地区)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允许或不禁止使用的手段,以保护环境、生态资源等为借口,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是一种披着合法外衣的隐性贸易保护主义。本文从分析贸易“黑暗保护主义”或隐性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式和特征入手,揭示其危害,并就我国如何应对这种披着合法外衣的贸易保护主义进行有益的探索。
贸易“黑暗保护主义”的形式和特征
隐性贸易保护主义具有多种形式,除了常用的反倾销、反补贴手段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借助环境保护营造“绿色壁垒”
滥用环境问题抵制来自他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是“黑暗保护主义”的一种显著手段。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呼声越来越高,许多国家以保护自然环境、生态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健康为由,制定一系列苛求的环境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形成一种新型的隐性贸易保护政策―绿色贸易壁垒。例如,2009年中秋节前夕,美国、加拿大等国要求从中国进口的月饼中不能含蛋黄,澳大利亚规定月饼馅料中不得含有肉类。这些条件对我国对外贸易加以限制,有些条件不仅苛刻而且纯属故意刁难:要求食用蛋黄做成的月饼需要在烤箱温度180摄氏度的高温下,烤焙不低于30分钟。名义上打的是食品安全的旗号,实际上是裸的贸易保护。
(二)凭借技术优势构建技术壁垒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因而在产品生产标准的技术法规、管理体系认证的标准以及评审程序和认证制度等方面,不仅名目繁多、复杂多变,且常常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不透明性,对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服务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置重重障碍。同时,各国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健康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因此,披着合法外衣的隐性贸易壁垒拥有了巨大的伸展空间。一些国家或企业有针对性地制定某些特殊的技术法规或标准,或使用特殊的检验与认证程序来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进入,这种人为的差异具有明显的贸易保护色彩。
(三)“只买本国货”的激励政策
美国应对经济危机出台的经济政策中,有关“购买美国货”和“雇用美国人”等条款,形式上是刺激内需的激励措施,实质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它是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美国2009年出台的“综合拨款法案”第727条规定:“根据本法所提供的任何拨款,不得用于制订或执行任何允许美国进口中国禽肉产品的规则”。为了达到其“只买本国货”的目的,除了政策导向,还通过媒体宣传舆论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例如,利用个别中国企业的生产事故,鼓动媒体大肆炒作,攻击“中国制造”,一时间“Made in China”成为低劣和不安全产品的代名词。
(四)滥用特别保障措施
特别保障措施(又称紧急措施),是指一国(地区)在某种产品的进口大量增长而对其生产同类或者与之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造成损害时,为补救或者便利产业调整而针对引起损害的进口产品采取的临时进口限制措施。与反倾销、反补贴不同,特保措施往往针对公平贸易条件下的商品。2009年9月,应美国钢铁工人协会的要求,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税率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此举引起中方的强烈不满,极易引发中美贸易摩擦甚至贸易战。运用特保手段,“黑暗保护主义”将受指控方原本符合公平竞争原则的比较利益优势消除殆尽,彻底违背了世贸组织关于公平贸易的准则。
由此,可以归纳出贸易“黑暗保护主义”的基本特征:其一,形式的隐蔽性。它不同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所使用的手段难以判断其是非,有些保护措施甚至不为国际贸易规则所禁止。其二,手段的灵活多样性。一些国家只执行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国际条约,很多时候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条约之上,利用区域贸易组织排他性特征保护成员国利益,贸易保护手段更趋多样化。其三,对象的针对性。奥巴马政府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将众多外国商品拒之门外,尤其针对中国商品。因为美国国会正是以抵制“中国制造”为借口,推行这一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其四,外衣的合法性。WTO允许成员国利用其有关协议保护本国利益,反击遭到的不公平待遇。这就为各国以“公平贸易”为理由实行贸易保护留下了空间。
贸易“黑暗保护主义”的危害
面对金融或经济危机,各国往往会有一种冲动或本能,即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使自身置于危机之外,或切断危机传导,或转嫁危机。然而,一旦各国的贸易保护得以实施,任何一方都没有解除保护的动机。这样,“贸易战”就变成一种稳态均衡(纳什均衡)。
(一)阻碍全球经济复苏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都将使贸易伙伴的出口遭受打击,从而导致其经济萎缩、萧条,进口需求下降。由于反向作用而影响贸易保护国出口行业的国际生存空间。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不断蔓延的贸易保护主义,必将成为发达国家深受危害的因素。试图用“以邻为壑”的政策转嫁危机,不仅打破了正常的国际贸易关系和经济循环,而且将使深陷经济危机困境的各国更加封闭、孤立,从而阻碍全球经济复苏,延长经济危机的周期。
(二)加剧贸易摩擦引发贸易战
奥巴马政府巨额经济刺激方案中“购买美国货”的附加条款,不仅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而且在其国内也存在争议。其他经济体要么报复,要么效仿,国际贸易环境将急剧恶化,加剧贸易争端引发贸易战,从而把全球经济进一步推向深渊。美国学者欧文指出,美国国会在夹带这一条款时,忘记了国际自由贸易的“黄金法则”―如果我们只买美国货,别人就不买美国货了。《华盛顿邮报》社论的警告更为直白:“贸易保护主义促使美国贸易伙伴排斥美国产品,将使刺激计划创造就业的努力化为泡影”。
(三)贸易自由化受阻且经济全球化逆转
自由贸易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球所有主要经济体都是自由贸易的受益者。贸易保护主义的倒行逆施将使经济全球化发生逆转,使已经形成的金融体系、全球性分工体系、生产体系和销售体系链条断裂,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都要蒙受其害,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将受到重创。贸易保护主义只能使危机中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把整个世界拖向更为深重的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并滋生各种意想不到的恶果。
(四) 影响大国邦交及贸易保护国信誉
贸易保护主义引起的争端、产生的摩擦容易诱发政治危机。大国间的贸易之争一旦处置失当,对邦交正常化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仅就中美轮胎特保案而言,中方虽然保持了高度克制,但依然作出了回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9年9月毅然做出决定,对美国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在纽约会见奥巴马时告诫,美方对中国输美轮胎采取特保措施不符合两国利益,类似事情不应该再次发生。奥巴马竭力解释“美政府宣布向中国输美轮胎加征关税并非是向世界发出贸易保护主义信号,也并非意在挑衅中国”。在制度层面,美国式贸易保护的潜在危害则是多元的。首先,违背多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将会给美国带来无穷无尽的诉讼(欧盟发出了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讼的警告,中国河北兴茂轮胎有限公司诉美国商务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案已经胜诉)。其次,在世界经济复苏的紧要关头,美国的“顶风作案”是对其一贯标榜的贸易自由主义者形象的极大损害。
在隐性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国际环境下,我国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实体和第二大出口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明显增加。全球的反倾销案里,有一半是针对我国商品的,反倾销的种类从最初的初级商品延伸到汽车零配件、机械装备等中高端商品,我国已连续十几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在发展对外经济中,我国将面临一系列难题:市场准入门槛提高限制了我国产品的出口;出口产品被迫增加成本,降低了竞争力;出口贸易量萎缩,造成巨额贸易损失、失业率上升;利用外资明显放缓,甚至出现外资出逃现象。所有这一切迫使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积极应对。
应对贸易“黑暗保护主义”的措施
(一)转变观念并在“危”中寻“机”
目前,我国学界乃至媒体舆论对隐性贸易保护主义大多是进行谴责、批判并过早地判断它的发展趋势。对出口产品和出口企业在海外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怨天尤人,缺乏对其产生原因、机制的研究,尤其是对西方国家"不买中国货"所激起的民族情绪渲染过多。其实,国内对于日本产品的“民间壁垒”也由来已久。因此,应该辩证地对待正在兴起的隐性贸易保护主义,要勇于面对并采取理性的态度进行研究,变危机为发展机遇。比如,对于企业参加国际博览会展台被查抄一事,日本企业以往在美国也曾有类似遭遇,但日本企业通过政府支持、横向联合打破了海外障碍。所以,我国有关部门应当联合扶持我国企业,企业自身也要加强横向联合,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权。同时,企业还应学会自我保护:一方面,要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健全经营机制,规范管理、堵塞漏洞、查找隐患,避免可能出现的贸易争端;另一方面,要加强信息沟通,通过企业在国外的销售机构、相关组织等,及时了解产品进口国相关企业的信息和动态,及时采取对策,避免问题发生。
(二) 扩内需与稳外需并重并综合应对
经济危机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隐性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重大影响。据海关总署网站数据显示,2009年1月至8月,全国进出口同比下降22.4%,其中出口下降22.2%。在外需继续下滑的情况下,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使我国经济在危机中率先复苏。然而,通过对1978-2006年出口数据回归分析,出口每增长1%,带动消费增长0.68%,国内资本形成增长0.74%,反之,出口每下降1%,将会使上述数据出现同等程度的下降。即使出口对国内需求作用累计可能有2年左右的周期,但对内需的抵消作用仍不可小视。短期内,出口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作用可能是不可替代的。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拉内需、促增长在中期内还面临着最终需求不足的严重约束,在出口下降和消费走低的双重作用下,经济复苏困难重重。因此,面对隐性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内需代替外需的做法不可取,必须扩大出口,扩内需与稳外需并重,才能促进经济全面复苏。
(三)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企业在海外的合法权益
许多我国企业海外的维权意识相当薄弱,一旦出现纠纷,由于不熟悉国外法律而不敢维权、惧怕维权,使本来就披着合法外衣的隐性贸易保护主义得寸进尺。2009年9月,河北兴茂轮胎有限公司诉美国商务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案,在美国胜诉。表明我国企业在反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争取公平待遇问题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隐性贸易保护主义惯用世界贸易组织不禁用的手段以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因此,必须深入研究、把控西方的价值体系和游戏规则,开展对华商和海外侨胞在投资国和居住国的法律培训,用国外的法律和思维方式去解决在国外出现的问题,避免纠纷,减少矛盾,面对矛盾要敢于维权,做到据理力争。
(四)利用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并抑制保护主义
2009年11、12月,我国对东盟出口连续两个月环比大幅增长,环比增幅分别为15.6%和22.1%。在世界经济仍未走出衰退而我国出口环比出现增长的情况下,贸易摩擦将是一种常态,要以平常心面对。要主动参与国际多边协调机制和谈判,发出应有的声音和承担必要的责任。在国际场合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带头遵守世贸组织协定、协议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救市”方案和刺激措施应避免明显违反WTO规则,不授人以柄,招致报复。因此,必须加强对WTO争端解决机制和程序的研究预判工作,成立监督他国履行WTO义务的专门信息情报机构,合理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对其他成员方对我国实行的各种不公平的或者歧视性待遇及时提起反诉讼,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同时,对他国的贸易保护要慎用报复手段。
(五)纠正贸易总体失衡并减少贸易摩擦
由于现行的WTO规则还存在广泛的灰色地带,并不能有效阻止各国采取或明或暗的贸易保护手段,因而防范更为隐蔽的贸易保护主义尤显必要。20世纪80年代,美国前总统里根就曾警告:贸易战只能关闭美国通往世界的大门,并摧毁数以百万计的工作机会,“美国应当永远铭记,贸易保护主义就是破坏主义”。与美国一样,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无一例外高唱“贸易自由”的赞歌,但由于各国都有自利的一面,总希望他国搞自由贸易,自己却搞贸易保护,看似荒谬,却是现实。因此,在要求其他国家不要搞贸易保护的同时,我国自身更要坚决抵制贸易保护的诱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促进企业产业结构转型和提升国际竞争力上来。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维护公平、有序和互惠的经济全球化,抑制不良的、失序的经济全球化。同时要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保护,让国内资本和劳动力更充分地流动起来,真正把内需搞活,改变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的格局,扩大重要产品的进口来减少货物贸易顺差,纠正对外贸易的总体失衡,减少贸易摩擦。
同时,我国应充分发挥一个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让所有国家都明白:越是在危机中,越应当弘扬自由贸易,鼓励资本自由流动,因为这是让经济尽快走上正轨的唯一办法,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对于贸易争端,应尽可能地通过多边渠道予以解决,促使贸易摩擦非政治化,尽量避免贸易战。相信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世界各国不仅能战胜经济危机,也能遏制贸易保护主义。
参考文献:
1.莱曼.全球贸易进入"黑暗保护主义"[EB/OL].省略/2009/244792.shtml
2.王慧敏.隐性贸易保护主义的初步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6)
3.宋才发.新贸易保护主义背离国际公平贸易准则[J].贵州社会科学,2009(7)
4.丁宝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及我国应对策略[J].北方经济,2009(7)
5.高永富.国际金融危机与"购买美国货"条款[J].国际商务研究,2009(2)
篇9
一、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内在矛盾
新自由主义模式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是其形成背景。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和社会关系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从相当程度上讲,新自由主义既是资本主义克服20世纪70年代初滞胀危机与全球化生存和发展战略的现实选 择,也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理论化。新自由主义模式的根本特点和表现形式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资本主义金融化的内在矛盾在于:一方面,金融化 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本运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实现了国际垄断资本利润的最大化;另一方面,金融化导致金融膨胀,使得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进一 步分离,从而为更严重的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当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所充分暴露的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内在矛盾,集中表现为该发展模式在经济运行、经济 结构和社会制度各个层面上的不可持续性。
从经济运行层面来说,新自由主义模式实际上就是金融风险扩大与加深的根源所在。美国次贷危机是此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次贷危机又是 美国秉承新自由主义原则、放宽金融管制的必然结果。2003年以来,美国金融机构为增加金融企业利润采取减轻贷款前期负担的办法来吸引贷款客户,放宽或实 际上取消了贷款标准,以便为购房者提供便捷的抵押贷款。大量信用记录较差的低收入家庭进入房贷市场。而美国的银行和债券评级机构则完全放弃监管责任。金融 衍生产品,特别是抵押债务证券化使次贷市场风险加大。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率越来越高,在创新过程中使债务链条不断延长,导致市场风险向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 险转化,进而造成整个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美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和美国房地产行情变化也是次贷危机的重要因素。本世纪初,美联储为了推迟新经济泡沫的破裂,连 续减息,而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联储为遏制通货膨胀又连续17次加息,使联邦基金利率从1%升到5.25%。这种情况下,2006年初房地 产开始降温,房价逐渐由升转跌。许多靠过度借贷的购房者既无力偿付房贷到期本息,又无法再融资。次贷市场违约率大幅上升,大量房贷机构特别是与美国次贷市 场相关的基金陷入困境或破产。据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11月至2007年8月中旬,全美80多家次贷机构停业或破产,损失高达千亿美元。英国、德国、 法国、瑞士、荷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50多家银行、对冲基金等受到波及,损失上百亿美元,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
从经济结构来说,新自由主义模式在美国首先表现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严重失衡。美国的金融市场中的次级贷款约为2万亿美元;普通房贷,约为 10亿美元;企业债,包括企业之间各种债券,约为60万亿美元;各种金融衍生品,约为340万亿美元。2007年,美国的GDP将近14万亿美元,同金融 衍生品的比例为1:29;其中的实物经济与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为1:68。有学者指出,美国经济结构的失衡完全是人为的,是美国资本家阶级、企业高级经理和 金融机构结成的利益集团为实现资本即股东收益的最大化造成的恶果。经济结构的失衡导致美国的生产资本即非金融企业的资本积累逐步减少,因此,此次危机不仅 是管理危机,也是积累危机。与此同时,工人的实际工资和社会福利也不断减少,因而出现了金融资本的高收益和大众负债消费并存的矛盾现象。从国家层面来看, 生产资本积累危机导致国民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外部投资和进口贸易,为了支持对美国本土企业的需求,美国不得不扩大世界范围的需求。这种巨大的需求本来会引起 严重通货膨胀的,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种风险会按照外贸增长的比例分散到世界各国,其中包括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美国依靠自己的经济霸权和 金融霸权,特别是美元的霸权制造了世界范围的生产过剩和经济泡沫,一旦泡沫破裂,世界各国都要付出惨重代价。杜梅尼尔认为,美国的经济危机转嫁机制早在危 机发生之前就建立了,但是以金融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积累制度并不能保证资本主义生产的持续性,而只能推迟危机的到来,此次危机就是对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 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冲击。
从社会制度层面说,新自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上层建筑,自然延续着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根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 占有制度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生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过剩危机不是偶然现象,而是社会制度本身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在《资本 论》中明确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 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的支配下,一方面是生产和商品供给出现无限增长的趋势, 另一方面是资本剥削日益加重,广大劳动者的贫困不断加深,有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力增长缓慢甚至停滞,这种状况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近二三十年 来,在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影响下,美国劳动大众日益贫困化,社会两极分化不断加剧。贫富两极分化使美国普通民众不得不靠增加借贷维持日常消费水平。如此发展 模式显然难以持久。
篇10
由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比较复杂,导致当前货币政策面临一些困局。目前看来,货币政策有两个功能,一是保增长、稳增长,另一个是控制风险。在经济下行时,货币政策需要推动经济增长,这好像是要放松货币政策,但又因为遇到了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我们去杠杆需要软着陆,这是困难中的一个选择。
目前,去杠杆的紧迫性非常强烈,从经济运行的长周期来看,下降是必然规律。如果遇到了突发性的、灾难性的危机,对我们来讲还是很不愿意承受的。尽管在过去主要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经济危机,但中国还没有经历过,我们有没有能力防范还不知道。
观察中国目前的情况,我认为杠杆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内容。从宏观上看,杠杆率高了违约率就高。从微观上看,杠杆率高了,企业的负担就很重,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就会受到制约,所以降杠杆很重要。
在中国面临着双向选择的时候,用总量选择的办法管制债务市场是不恰当的。我们要调结构。资产负债表里面有国家、企业和个人,国家的负债率、政府的负债率还是比较合理的,总量基本上是可控的。我们担心的是企业部门,怎么把企业的杠杆调下来,我们要想一些办法。
如何实现去杠杆,使杠杆率软着陆?借鉴过去应对危机的一些成功经验,我认为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在适当的时候考虑实施第二次较大规模的债转股,以改善企业的负债率水平。中国跟美国不一样,美国的国有资金给了民营企业以后,还会收回来,可以把信贷、股本卖掉。中国的做法不一样,这不是临时通道,而是永久通道。这笔钱实际上是永远永远的收益。
其次,放开再融资的管制。企业再融资要经过中国证监会审批,从提方案到批准要好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市场好的时候应该让更多的人投资好的上市公司,增加流动性,让它获得更大的产出能力,而不是原始股东把价格炒得更高,这实际是政策上的管制不合理。即使是股市低迷的时期,也应该想办法放松再融资管制,甚至最终取消再融资的管制,而采取信息披露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好地利用资本市场。
再次,全面采取企业扩张股本的政策。美国的企业现在基本上没什么负债,好企业没有负债。没有负债的企业就能生存发展,就能应对危机,特别是经济紧缩下行的时候。中国人的习惯是借钱。现在我们需要思考,有什么好的办法使企业用股本扩张的办法,而不是简单的高利贷。
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很多企业本身不愿意稀释自己的股权,另一方面资金供给方愿意出资本。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调整一些政策,比如把企业因增加股本而减少了贷款和利息支出、因为减缩了利息支出就减少了税收这一部分不动,鼓励企业扩大股本。
中国证监会提出上市公司要分红,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也没有必要过分强调,企业不分红,你不买它的股票就是了,不一定非要管他分不分红。鼓励企业扩大股本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