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的主要基础理论范文

时间:2023-07-28 17:4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教育的主要基础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健康教育的主要基础理论

篇1

指明坚实理论基础可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信任,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使学生热爱学习。总结近三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显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不了解是患者恐慌疾病,质疑医护工作者,甚至不配合治疗或者有更过激行为表现的主要因素。而相应的,护理工作人员由于医学基础知识的贫乏,在为患者做相应护理活动指导时表现出不自信,甚至在患者提出疑问时回避的态度都是临床加剧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讲解基础理论的同时有必要重点说明该理论知识怎样与临床操作相结合,在操作过程中如何将健康教育融合进去,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配合护理活动的开展。将目前临床常见的患者被动的“被护理”局面转变为患者积极主动地要求被护理,降低患者对疾病的焦虑,配合护理活动的开展。例如,在讲解男性尿道三处生理狭窄时,可适当说明操作者在导尿过程中要对患者的不适感给予理解和安慰,同时向患者说明操作区域的生理结构可能带来的不适感。这样患者就会在比较放松的情况下接受导尿,也不会再发生自行将导尿管拔出造成黏膜损伤等后果。在患者的充分信任下,自信满满地操作,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帮助医学生尽快进入职业角色

目前绝大多数医学院校或医学相关院校的学生生源来自于高考,这样就决定了医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角色知之甚少。在大多数大一新生的眼中,护理工作就是打针发药。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人体解剖学,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有必要给予学生专业相关的健康教育;有必要适当说明护理对象、环境中的特殊工作方法,态度及认真严肃程度。大量文献研究表明,目前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开始注重良好的仪表、语言沟通的技巧、服务的意识等健康教育。事实上有部分学生在还没有接触到基础护理课程时,就已经对医学基础课的枯燥、繁杂而厌烦。学生很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看到他们未来工作的影子,很难理解护理工作是什么样的角色、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学习、接受这些重要又好像没什么大用的枯燥理论。因此,在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融入健康教育,从开始就培养学生如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热情精心地服务患者,尽快进入职业角色。

3结语

篇2

【关键词】健康教育;护士;继续教育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health education of the nurse

Huang Gui-ming. Tongliao City Railway Hospital,Tongliao 028000,China

【Abstract】 It’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health education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nurses.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 Nurses; Continuing education

护士是健康教育活动成功的关键因素[1],在护士的继续教育中必须重视护士的健康意识培养。

1 加强护士健康教育意识的必要性

健康是人类一项基本需求和权力,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医院也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广大护士已成为患者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在健康教育中,护士要以现代护理观,应用护理程序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应用科学方法解决患者的将抗问题。

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的重要职责[2],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发现,虽然现在健康教育的普及率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但是它的深度和广度是远远不够的。

健康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和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护理事业发展的大趋势是:一是护理人员将成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二是护士将成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三是护士成为医生和其他保健人员的平等合作者;四是为危重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护理仍然是护士的重要任务。就普遍意义讲,健康教育贯穿疾病防治的始终,预防保健和社会医疗服务是现代护理人员的基本职能之一,而进行健康教育是实现这一职能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手段。

2 在继续教育中重视护士的健康意识培养

临床护理工作者,具有较系统、较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有较丰富的临床护理知识及工作经验,对她们进行健康教育培训有较好的基础,然而,在临床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健康教育的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在理论教育中传授健康教育知识。健康教育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只有比较多的了解健康教育的意义、目的、方法及知识体系,才能在面对患者及其家属,面对社会群体实施健康教育时才能得心应手。通过健康教育这一途径,坚持将健康教育的知识贯穿于其中。每年有计划的组织有关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讲座,在护理人员中强调健康教育的观念,介绍健康谱和疾病谱的变化特点,特别是对患者的教育在治疗和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此外,积极鼓励护士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和有关健康教育的学习班,及时吸取其他医院的有关经验和累集资料,有利于护理人员掌握教育知识。

在护理技术操作训练中培养健康教育技能。据临床工作调查反映,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程序的过程中,落实健康教育不好,认为健康教育是软指标。经了解其主要原因是护士不知道怎样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没有养成习惯,因此,长期以来,健康教育在临床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要利用护士专业学生的岗前培训和护士的岗位练兵教学,大力推广“角色置换法”让学生或护士互为患者和护士,亲身感受不同角色特点[3]。将对每项护理操作中应解释的和介绍的内容进行规范,即心理指导,操作前的指导,操作中的配合指导,操作后指导。要求护士在练习每项操作前、中、后将本项操作的有关事宜介绍给患者,“患者”也同样随意提出问题,这样不仅练习了操作,而且又获得了健康教育技能的训练。

护士在病房为患者做处置时,养成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习惯,有效的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当中。

参 考 文 献

[1] 陆骏,陈美红.用电话回访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67-68.

[2] 曾熙媛.整体护理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6-29.

篇3

关键词:中医护理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起源与西方国家,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社区居民“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组织[1]。社区护理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构建顺应我国国情、满足社区健康需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是推动社区护理发展的关键环节。相对于起源地西方医学而言,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疗法在社区护理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扬。

1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

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护理方法,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医护理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五方面构成,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区服务对象,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完成相应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疾病护理等社区服务功能。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2]。

2中医护理的发展目标:

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在我国具有独特的运用价值。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不断丰富着居家护理的内涵。除此之外,中医理论当中“治标和治本”的概念,实质可以通过中西医疗法相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社区护理的主要为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健康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稳定病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理论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不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中医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适、性养生保健、用药指导、运动养生等在社区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复护理等方面不断拓宽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如运用得当,精巧结合,中医护理将与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不断的完美融合。

可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预防观在社区现代护理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共同构成中医护理体系。中医护理在理论、只是及技能等方面自成一体,在养生保健、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都与社区的健康需求相一致,且中医护理以我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发展至今,一些中医理念已被人民所耳熟能详,一些保健运动也正在任命大众中普遍发展,这些都说明中医护理在我国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贴近大众生活,便于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接受,这为中医护理在社区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医护理技术还具有廉、简、便、验、效等特点,在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的区域,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

对于不同的人群,中医护理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健康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预防保健为主;对于伤残、疾病后遗症、术后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康复护理为主;对于急慢性病人,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残病护理为主。无论中医护理针对何种人群,发挥何种护理功能,都同时应用到多种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即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例如常见的对脑血栓导致的瘫痪病人,需要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调节,推拿按摩、中药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以及保健运动指导、情志护理等。

4关于现阶段的中医护理开展情况大力开展的意义: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萌芽阶段,全国只有在大城市有较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组织,主要还是以给药及治疗为主,基本是医院护理治疗的延续,而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等方面开展较少。针对居民特点及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还很欠缺,中医护理开展的还不够广泛。

社区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中医护士的执业制度、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水平低下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原因,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步伐缓慢。因此,我国的社区护理应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法规;多途径培养社区中医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利用中医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中医护理现代化,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此外,在社区中开展中医护理,不但有利于促进人民的健康,还有利于在人群中普及中医药文化,促进民众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倡导回归传统、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同样也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红云,赵燕利.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家庭护士,2008,6(3):665.

篇4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少数民族大学生

1引言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位于新疆和田市,1978年1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是一所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师范类专科学校。学校是由民汉学生共同组成的和谐大家庭。近年来学校落实双语教育即汉语和维吾尔语的学习,给学生的就业注入了活力,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是南疆中小学教师,少数民族大学生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就业的主力军,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现阶段的学习、生活及以后的工作状态,还将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指导人们能够认识自己优点和缺点,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并指明正确的方向,调动自己学习动力和认真工作的潜力,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在学习和生活中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情绪,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最后达到自我完善的教育。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往往只强调专业课程的学习却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即重视知识的学习而轻视心理素质的培养。现在,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一是教会从事教师职业的老师知晓基本心理健康理论和进行简单心理疏导;二是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生中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与专业课程的学习不同,不是仅仅让学生学习具体的专业知识,而是师生一起解决和处理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困惑,促进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更加自由幸福地成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一定要满足学生最直接的心理需求。通过对和田师专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显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学习效率不高、不会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恋爱方式的问题、未来发展方向问题和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确定问题等。应该把解决学生心理出现的这些问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所以进行系统、直接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调整自己的不良心理状态,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

3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1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目前在和田师专工作的重点主要让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所以迫切需要通过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来提高教育的总体水平和质量。例如:在大多数学生中,对恋爱的内涵知道的不多,即使懂得一些也是从阅读相关杂志和收听广播以及上网查到的一些内容,知识面非常狭窄,有的同学做了错事还浑然不觉,性成熟引起的身体冲动及恋爱道德所禁止行为成使他们不知道怎么做才好。他们不了解青年时期生理的阶段性特征、青年心理特点,面对一些恋爱问题常使他们处于迷茫之中,在压力下对一些问题产生困惑。在校大学生物质生活水平比之前大学生提高不少,大学生更关注自己的身体饮食健康状况、心理是否健康以及宿舍生活环境的好坏更为关注,由于他们离开了家乡和父母来到学校独自生活;要自己处理面对在学校期间产生的各种学习和生活压力,到了毕业的时候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也要自己处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应对各种压力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3.2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在和田师专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应对各种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作为未来的学校教师,他们将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主体,他们主要是对中小学生的教育,所以首先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平时表现良好、身心都很健康的学生,由于着急用钱,又没人借给他,于是偷拿了班级同学的钱,事后自己的内心感到深深的自责,于是他主动找到班主任说明情况并承认了自己的行为是不应该发生的。但由于该教师处理方法不合理,他被大家看成是小偷,自己父母的责备、老师和同学的不理解,使他心理产生了很多不该有的困惑,不但学习成绩退步了,而且变得害怕面对其他人,总是感觉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后来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影响到正常的学习。而另一位学生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但是结果却截然不同,在向老师说明缘由的时候不是一味地埋怨而是理解和宽容,作为教师要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学习好而且心理素质高。所以,加强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很重要。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社会黑暗面层出不穷,各地区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中,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逐渐显现出来,因为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心理产生的危害不是很快就能发现的,使大部分学生对这些不良行为和方式的危害认识不足。和田师专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是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当了教师以后与学生朝夕相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影响着以后所教育的中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起到的作用是长远的,学生会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如果教师本人心理素质水平不高,将会对他的学生心理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一方面,目前中小学的学生正处于身心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一旦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就会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停留在讲授相关的理论课程上,与此同时,教师自身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上去,并且学会应用各种有效的心理疏导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田师专的学生就业主要方向是南疆中小学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在校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掌握充足的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不仅能够健康的生活学习,为以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的大学生来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他们工作的组成部分。据抽样调查表明:在中小学生中的有心理障碍的占到36.5%,有心理缺陷的学生有16.5%,心理异常的学生占到28.6%。这些数据从侧面说明了我国中小学学校中需要有一批教师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些老师要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心,并且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4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4.1多渠道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学习心理健康理论知识来达到目的,而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应该组织心理专业相关教师成立心理咨询室,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最新动态,发现学生有心理异常的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各个学院的辅导员、各班班主任老师、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会干部共同参加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也需要心理学专业课的教师参与进去,提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此外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作用要发挥出来,因为作为班主任老师,通晓教育学相关理论,熟悉本班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个人卫生习惯,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4.2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有计划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大一的学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因为他们刚刚离开家乡,面对大学陌生的环境,与高中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心理上需要有个适应过程,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尽快融入大学环境,在这个时期是最容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效率最高和最容易纠正问题的时期。大二的学生所面临的主要困惑是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他们都了解人际交往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地尝试着与其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但是由于平时和老师、同学接触的时间不多,有的同学又处于被动,使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空间变窄,这一时期应该以指导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大三的学生由于面临毕业,压力主要来自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很在意自己以后的工作好坏,父母辛苦供养自己读书,毕业之际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份合适或体面的工作,如果事与愿违,在心理就会失去平衡,积累多了,就容易产生心理焦虑症,此时学校应该及时进行教育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学生就业引起的压力。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4.3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看似没有多大联系,但却是相互影响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符合社会发展的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应对心理问题和培养心理品质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正是对大学生进行这几个方面的教育。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是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良好心理素质,努力培养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拥护者和建设者。

4.4要做好与学生相关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学校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家庭和社会对其产生的影响也是不能忽略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学生,他们心态比其他同学会更积极乐观;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完善、和谐的社会环境,都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是由社会、学校和家庭三者互相影响共同作用的,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等.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286.

[2]郑和钧.学校心育系统协同构建的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2012:156.

[3]郑雪,王玲.高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验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4,(4):283.

[4]吕菲宜.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6,8:137-138.

篇5

(一)厌学问题

厌学心理是中职生最常见、最普遍的心理问题、由于中学阶段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而产生学习无成就感的心理、情绪消极、自卑。主要表现在:1.缺乏学习动机、一些中职生对学习认知的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且不重视文化基础和思想道德课的学习。。2.学习情趣不浓、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基础理论课、因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抽象等、使得中职生学习兴趣缺乏。

(二)人际问题

人际关系是中职生主要的问题、许多学生因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而引起不良的情绪、主要表现在:1.亲子关系存在一定的隔阂。2.师生间的信任感缺乏、朋友关系不能良好处理.3.异性间的交往存在一定的误区。4.网络关系不能正确对待。

(三)情感问题

情绪和情感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良好的情感和情绪是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而当前中职生青春期的情感问题主要有:1.情感心理趋于稳定、但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不良影响。2.感情较为冷淡、缺乏应用的朝气和热情。3.情感压抑、但不懂得如何正确宣泄。4.异性间亲密度增强、容易产生早恋。同时、对两性不能正确看待、而产生性心理问题。

(四)个性问题

积极向上的个性是中职学生心理正常发展的关键、但是中职生因自身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性格心理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缺乏兴趣特长和爱好、使得他们上进心不强。二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强。

二、中职生青春期心理问题的教育管理对策

(一)加强心理教育、普及心理知识

应设立心理咨询和教育中心、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跟踪监测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并开设心理课程、要重视心理教育。首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中、每学期安排心理教育的课程、并要强化心理课程教育的师资建设;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安排相应的心理课程、不同年级的侧重点不同、一年级进行适应心理教学、包括中职校园生活、学习;二年级则开展人际关系、学习方法、情绪调控等;三年级则以就业指导和社会能力培养为主、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

(二)组织心理课堂、加强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及身心发展规律等要适时的开展心理课堂、实现团体性的心理辅导、比如、青春期心理知识讲座、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了解自身的特点、以建立良好的方式平稳度过青春期;组织开展关于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异性关系等人际关系的讲座、网络健康教育讲座、职业生涯规范讲座等、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各种人际关系、促进他们的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开展团体活动、强化心理训练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及技能培养为基础、积极开展各种心理训练的团体活动。根据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可从“适应能力训练——人际关系、学习动力及情感引导——就业指导”这一过程来进行。每个阶段进行相应的心理训练活动、比如、心理知识专题讲座、成长小组及团体心理游戏等、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指导和训练;同时、还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让师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广播等形式进行心理教育的指导。

(四)结合家庭教育、提高教育效率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因此应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首先、父母应营造温馨、有爱、融洽的家庭环境、让子女能够感受家庭的关爱。其次、价值应以身作则、调整自我态度、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性格水平、因为家长的态度、性格和素质对子女有着极大的感染作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的心理。最后、要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端正教育态度、不能采取粗暴、打骂等形式来教育、应建立一个民主、科学的教育模式。

三、结论

篇6

1.复习巩固护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专科医学知识,护理学知识及专科技能。

3.护理专业理论,临床教学、护理管理等综合知识。

二、继续教育的途径

1.病房有计划地组织讲课查房和考核,病区护士长晨间理论提问。

2.科内组织相关讲座和查房。

3.院内外各种专业和相关专业讲座、会议交流、学习班等。

4.省内外专科进修学习。继续教育培训计划5.自学及夜大函授的学习。

三、继续教育安排

(一)试用期护士的继续教育

1.目标

具有良好的护士形象和行为,能独立完成临床护理工作。

2.重点

(1)巩固专业思想,严格素质要求,加强护士素质培养。

(2)积极参加护理部和科室组织的“三基”训练。

(3)掌握护理工作程序及护士工作职责。

(4)学习专科理论及操作技能。

(5)学习应用护理程序,为患者做健康教育并实施整体护理。

3.具体要求

(1)接受护理部的岗前教育和护士行为规范培训。

(2)护士长结合每一位护士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

(3)设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专人带教,要求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适当安排药疗及治疗工作。

(4)护士长每季度考核和抽查护士素质、护理知识和技能,考核结果上交护理部。

(5)积极参加科室及护理部组织的业务学习、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继续聘用。

(6)一年内须考得护士执业证。

(7)试用期结束时或签订聘用合同,由个人写好总结,所在科室考核并签署意见,经医院综合评议批准后方可转正。

(二)护士阶段的继续教育

1.目标

能按要求独立完成科室各项护理工作,特别是专科护理的知识,逐渐达到护师水平。

2.重点(毕业2-3年的护士)

(1)在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熟练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包括专科疾病知识、疾病护理要点、专科仪器的使用、用药注意事项及常见不良反应等)。

(2)学习护理程序有关理论和方法,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

(3)学习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充实教育内容,提高教育能力。

3.具体要求(毕业2-3年的护士)

(1)能独立完成科内基本护理工作,熟练掌握各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

(2)积极参加科内、院内的业务学习,侧重专科疾病的护理知识及技能。适当安排科室小讲课和护理业务查房。

(3)掌握整体护理病历书写要求,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能写护理病历。

(4)护士长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上交护理部。

4.重点(毕业4-6年的护士)

(1)掌握专科护理知识及技能。

(2)学习和熟练抢救技术及相关知识。

(3)学习病房临床教学工作。

5.具体要求

(1)以小组护理工作为主,特别是危急重患者抢救、治疗和护理,参与病房管理工作。

(2)参加科室及护理部组织的业务学习,完成每年继续医学教育。重点学习专科护理及抢救知识和技能,并参与病房授课和患者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

(3)参与病房护生和低年资护士的带教。以自身良好的专业形象和正确的护理行为影响其他护士。

(4)适当参加科内理论讲课,有条件的可参加病房护理科研。

(5)鼓励参加护理夜大或高等护理教育自学考试,提高理论水平及学历层次。

(三)护师阶段的继续教育

1.目标

承担专科危重患者的护理,能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积极参与并组织病房内的抢救,成为病房的业务骨干,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科研能力,逐步达到主管护师的水平。

2.重点

(l)研究和解决危重病人护理中的主要问题。

(2)掌握抢救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组织抢救的能力。

(3)提高教学、管理、科研的综合素质。

3.具体要求

(l)以完成为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为主,视情况可担任护理小组长,协助护士长安排药疗、治疗等护理工作。

(2)参加病房内、院内外的业务学习,完成继续教育学分25分。注重专科、教学、管理及科研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提高。

(3)参加病房或科内护理科研设计及论文写作。

(4)参与病房带教,表现突出者可安排为教学老师。

(5)鼓励参加护理专业的夜大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

(四)主管护师阶段的继续教育

1.目标

具有护理专科、护理教学、护理管理的专项特长,承担病房的教学工作。能够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开展护理科研,逐步达到主任护师的水平。

2.重点

(l)承担科室内难度较大的护理工作。

(2)指导下级护士对危重、疑难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

(3)组织科室护士进行护理业务学习和操作训练。

(4)协助护士长控制和防范护理差错、护理纠纷。

3.具体要求

(1)重点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篇7

    护理临床营养学教学目的:①积极开展对病人的营养评价,以制定营养治疗方案从而全面提高病人的营养水平和免疫力;②针对病人的营养问题给予必要的营养指导和开展营养教育,让病人了解与掌握膳食指南及个体疾病的膳食指导,防治疾病,帮助和促进机体复原。为适应课程教学目的,我们选择张爱珍主编《临床营养学》为教材。开课前了解到在职护士基本无营养学知识的情况,我们把教学计划营养学基础和临床营养学学时比例调整为2∶3,这样既强调了营养学基础理论知识,又把重点放在了营养治疗方面,可满足成人教育应尽快适应目前临床护理工作需要的特点。

    2改进教学方法

    2.1首次授课注重阐述临床营养学的重要意义

    临床营养学是主要研究营养与疾病关系的一门学科。主要营养支持方法有肠内和肠外营养,尤其是外科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可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器官功能,增强抗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很多内科疾病也离不开合理的营养治疗,营养治疗甚至是某些疾病首选的治疗措施,如糖尿病和痛风等。由于现代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理论和技术的长足发展以及新的营养制剂的不断问世,使临床重症病人抢救的成功率明显提高,病人并发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临床营养治疗已经成为临床综合治疗措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3]。护理人员对病人开展营养指导,对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方案的具体实施,以及对营养支持并发症的观察处理,都是其本职工作及份内之事。因此,在护理医学教学内容中开展临床营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在职护士工作需要,加强其临床营养知识及技能培养刻不容缓。

    2.2介绍营养学基础时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营养学是实用性的学科,但基础部分内容较琐碎,应注重联系实际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根据营养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特点,我们在介绍各类营养素的时候密切联系实际举例,如介绍蛋白质和脂类营养素时,推荐大豆和鱼类为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的良好来源;碳水化合物时推荐经常食用水果、蔬菜以摄取适宜量的膳食纤维;矿物质时重点介绍我国较普遍缺乏的钙、铁两种元素。这样可使学生把相对枯燥的理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既激发学习营养学知识的兴趣,又加深了理解记忆。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观察自己的亲朋好友或病人饮食行为和有无营养素缺乏症状,并藉此宣传营养知识,使所学的知识影响到更广泛的人群,学以致用的同时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2.3PBL与CBS相结合在营养治疗部分的应用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目前发达国家乃至全球流行的一种新颖教学方法[4],并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趋势,单纯PBL教学可使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能完全准确地掌握现有知识。而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Casebasedstudy,CBS)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临床病例为引导,启发学生研究、讨论有关的问题,同时让学生理解这些问题的实际意义并获得完全准确的理论知识[5]。因此,临床营养学教学中尽可能采用PBL与CBS相结合教学方法。如介绍糖尿病病人的营养治疗时,以临床典型的病例启发学生研究、讨论其营养治疗原则和具体实施方案。

    2.4教学内容上注意前后的联系和对比

    介绍各系统疾病营养治疗时,注意复习营养学基础各营养素的功能,以更好理解各原则的制定依据,不仅掌握了各原则,从更深层次上也理解了制定原则的依据。并采用比较求异法、归类求同法、系统分析法等对教学内容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联系,达到抽象复杂的理论形象化,繁琐僵化的条规生动化,并强化理解和巩固记忆。

    3重视实践技能培养

    3.1营养评价的技能培养

    在介绍医院病人营养评价内容后,利用在职护理学生的优势,我们要求学生在医院分别对1位患者进行营养评价,并书写1份评价报告。这样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在职护士能尽快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3.2营养健康教育的实践

    介绍内科各系统疾病后,布置学生对一些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书写1份健康教育提纲,根据提纲宣教1位相应病人,并观察宣教效果以进一步改进健康教育内容。

    4进行考核方式改革

    为更适合成人教育的特点,我们把考核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考核比例占总分60%,实践部分占40%。着重考察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理论考核命题也突出考核内容的应用性,增加理解性、综合分析性内容,全部采用客观选择题,以减少记忆内容而减轻学生负担。

篇8

1.1涵义不清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牵涉多学科的应用学科。它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系统,在理论和体制方面还不够完善,可参考的护理文献和书籍比较少,缺乏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理论和能力培训[2]。护理健康教育主要是由护士针对病人或健康人群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意义的卫生宣教不同。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主要参于普及卫生知识,接受对象比较泛化,不存在信息反馈和效果评价。而护理健康教育是将普及卫生知识向建立健康行为转移,向人们提供健康意识,养成良好行为和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带有一定的治疗意义,使个人、群体面对促进健康和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时,有能力作出决择,消除和减少影响健康的因素。

1.2护理自身素质是影响护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

护士本身素质不高,专业知识缺乏,特别是基础理论和技能,每天都以完成临床治疗和护理为指导思想,没时间和精力对自己所做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研究,科研意识不强。另外护士因人员少,外出学习和参观的机会较少,信息来源不足,又缺乏主动捕捉信息和收集信息的意识。

护士对护理健康教育中承担角色认识不够明确,对护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了解和认识不足,在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形式单一,内容简单,以口头方式、宣传资料及墙报的方式向病人传播。只注意向病人灌输,忽视了健康问题的反馈,因而满足不了病人的需求。

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缺乏个性化教育,语言亦缺乏艺术性和吸引力,不能主动与病人沟通和互相交流,健康教育时机把握不当,使其流于形式,只是单纯的完成任务,没有形成护患互动的作用。导致护士的工作中不能有效地运用护理程序解决因健康问题及环境改变所出现的情况,从而影响了病人的康复。

1.3其它因素领导重视不够,相互系统支持不当,以及病人因素间接影响护理健康教育的落实。医院领导的重视、支持和相互科室的配合,才能使护理工作实施完成。因为护理教育需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否则这项工作将停留在卫生宣教的层次上。基底医院的病人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护士在医院的从属地位,患者缺乏理解和信任,医患纠纷的增多,法律意识的增强等等,都对护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对策思考

2.1转变观念,因地制宜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整体护理,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通过观念转变,调动和促进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护士对护理健康教育内涵的认识。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对病人及家属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水平,在突发的公共事件中,有能力进行决择,同时注意各种信息的反馈、评估不断总结和完善,这对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2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制约护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健康教育培训方面整体水平不高,具有一定能力和水平的护理骨干较少,而护理健康教育又是集思维、判断、决策于一体,运用整体护理程序对其实施,并对实施的过程、效果进行评价。它不同于一般的护理操作,能在短时内掌握和应用。因此要加大培训力度,逐渐调整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使他们的专业知识、人文科学、沟通技巧、交流方法等方面不断提高,并通过板报、录相、计划性教育、随机性教育、书面教育和问答式、示范示的方法,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不同的个体、病种在疾病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新晨

2.3争取领导的重视、支持,以及相关科室的配合医院领导是医院各部门的管理核心,只有取得院领导的理解和支持,相互专业人员的配合,参与查房,了解治疗方案,制定相应计划,护理工作才能更加完善、提高。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因素,正确对待护士地位和待遇,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时,及进对护理人员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在工作中尽责尽力,尊重关心病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建立护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完善护理管理体系,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促进医院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讨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及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不生病,而且有很高的生活质量,这对我们医护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医患双方都在寻找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凭经验进行护理实践,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强化健康教育服务理念,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工作中,避免医疗纠纷,努力创造条件,使护理实践逐步跟上时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248-02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而沟通和交流又是健康教育过程的基本方法。护理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是提高医院整体形象、打造服务品牌的有效途径。良好的护患沟通有助于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护理沟通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健康教育的实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1尊重和信任是护患关系的基础,是护患沟通的前提

护患沟通是一个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基础上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护士应以自身审慎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情操感染病人。面带微笑地迎接患者是进行护患沟通的第一步,它可以大大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消除护患之间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创造温馨、宽松的环境,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是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的一个先决条件。

2根据患者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层次及个性和心理特征

采用不同的方式,要求我们每名护士在护患沟通中要对病人有所了解,才能采取不同的方法,抓住契机和病人沟通。同时,护士要不断地加强提高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能力,拓宽知识结构,学习沟通知识,努力探索护患沟通的技巧,使护患之间建立理解、信赖、支持的关系。同时利用护患沟通的方式满足患者的需要,以促进护理质量。

3语言沟通

护患沟通的主要方法是交谈,即语言沟通。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护士取得患者信任的必备技巧。护士应根据教育内容和对象来选择宽慰性和说明性语言。护士面对的是身患疾病的病人,他们往往表现出沮丧、悲观、焦虑的心情,甚至会表现出失礼和粗暴等举动,故与病人交谈时,一定要认真倾听,不要敷衍,应尽量保持平静的语气,所使用的语言应是亲切、温暖、善意、礼貌的语言,应注意说话的态度、语气、方式,创造和谐融洽的气氛,这样给患者以稳重、自信、可靠的感觉;根据患者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交流过程中要给予患者说话的机会,善于引导,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护士应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根据其受教育的程度,认知能力,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交谈中避免使用术语和咬文嚼字。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疾病知识、用药、预防及治疗等知识,使病人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走出误区,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4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是指不以自然语言为载体进行信息传递,而是以一个人的表情、手势、眼神及与他人的空间距离为载体进行的信息传递。非语言信号所表达的信息往往比语言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因为它更趋向于发自内心,并难以掩饰。在护患沟通中,来自面部表情的信息,更容易为患者所理解和察觉,在使用非语言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4.1护士的表情是护士的仪表、行为、举止在面部的集中体现,护士的微笑应真诚、自然面带微笑地对待患者,它可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强患者的信心,使患者愿意向你表达他的想法和感受,同时护士也应善于“察言观色”,注意观察患者表情的变化,以获得信息。

4.2“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眼神可以把内心的感情、关注、品行、情操等信息传递给患者,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医护人员温和的眼神可使患者消除顾虑,亲切的目光可使患者得到亲人般的温暖,镇静自若的眼神可使危重患者获得安全感,鼓励的眼神可使患者得到安慰和信心,因此,护士要学会善于运用眼神,从而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4.3合理运用手势、触摸等方式表达对患者的关心,以使不安的患者平静下来,有加强沟通的作用,如危重病人,儿童等。

4.4护士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术,规范的操作、过硬的基本功是取得患者信任,进行有效护患沟通的保障。

4.5护士的形象、行为直接影响护患沟通的效果,护士的装束要与职业、环境相协调,护士端庄稳重的仪容,高雅大方、训练有素的举止可消除患者的疑虑,给患者以心理上的安慰,从而取得患者的信赖。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074-03

一、问题的提出

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在校高职大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业已成为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渠道,是培养自我意识健全、人格完善的根本途径。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实际效果。但是,在目前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存在着诸多的实用性不强的知识,学生掌握了这知识不但对自己心理健康调节不起作用,反而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给大学生带来新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关于学习问题,教材中大量篇幅介绍了一些学习的理论,笔者认为这是不合适的。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应该着重侧重于实际应用,即如何解决沟通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不应该是以理论知识介绍为主。因此,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实效性,是我们目前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以辽东学院信息学院新生(2011年9月入学)为试验对象,用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两个班为实验组(62人);两个班为对照组(64人)。采用的是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实验前,首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大学生进行前侧,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然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心理健康课程改革实验,实验组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侧重于应用,对照组仍然采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一个学期后,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后侧;最后,将前侧与后侧数据比较,分析改革实验的效果。本研究的数据材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的比较:

1.实验改革前两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前,分别对两组大学生进行SCL-90因子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得分均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差不大,而且大学生均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实验组大学生教学改革前后心理健康水平比较。对实验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前与实验组教学改革后大学生SCL-90因子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前后得分均有显著差异。(见表2)这说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影响,实验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良好。

3.对照组前后测SCL-90因子分比较。对照组前测与后测大学生SCL-90因子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前测与后测因子分上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见表3)这说明对照组的大学生经过半个学期后,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太大的变化,这进一步说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对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的效果。

4.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SCL-90因子分比较。对实验组教学改革后大学生SCL-90因子分与对照组大学生SCL-90因子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因子上得分与实验组改革后得分均有显著差异。(见表4)

这说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影响,实验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良好。

四、讨论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与教学内容有着高度的相关。实验改革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因子得分均没有显著差异,如表1所示。这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差不大,而且大学生均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学改革实验结束后(一个学期),实验组与对照组因子上得分均有显著差异,如表4所示。实验组的大学生SCL-90的所有因子皆成阴性,对照组实验前后因子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如表3所示,这说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验改革是成功的。传统心理健康教学对大学生影响不大,没有起到应有的实际效果,而采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验所取得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五、结论与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实效性存在着高度的相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心理学课,心理学侧重心理基础理论,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应用学科,应侧重于大学生心理调控技能的培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对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在内容体系上应侧重于实际操作。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理论内容不宜过多,而在于精,并且所占用的课堂教学时间不宜过长,可大约占2/5左右,其余的应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即实践操作。心理健康问题辅导主要是解决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既可以是发展问题,也可以是健康问题,二者应以大学生的发展问题为主。

参考文献:

[1]马力.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2,(5):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