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常用的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28 17:49: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地理常用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地理比较法;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运用
现代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以往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较为落后,以知识灌输为主要方式,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效率,还会影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地理比较法被提倡并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地理比较法
地理比较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这与其自身类型多样化有很大的关系,将地理比较法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可以改变教师教学方法,还可以使教学方法更具针对性与概括性,使学生学习方法不断丰富,增强学生在高中地理中融会贯通的能力。地理比较法涵盖的内容很多,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范围也很广,如仅大气相关内容就应用了21次地理比较法,可见地理比较法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较多的方法。
二、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方法
1.类别比较法
由于对比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类别比较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同类比较,另一种是异类比较。如,在气象讲解中,教师就要将同一纬度或同一经度上的地区进行比较,让学生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异,这样直观的比较方式有助于学生记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理知识。
2.概念比较法
概念教学一直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难点,由于概念本身抽象性强,很容易使学生记混,因此,教师应将相似概念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增强学生的认识。如,在气候知识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对比热带与亚热带季风特点,并让学生掌握这些不同点,以此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图表比较法
图表是地理知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与记住知识,如,在学习农业区位选择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珠三角一带农业区位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农业区位示意图,为学生展现两个农业区位之间的不同,让学生了解在东北地区每年只能进行一次农业种植,水稻种植面积较为有限,而珠三角一带的农业区位可以每年进行两到三次种植,水稻种植面积十分广阔,这样学生也会了解到导致这种差异出现的因素。
4.专题比较法
在地理实践教学中,需要教师为学生理清知识框架,因此,教师应以某一综合点入手,实现专题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专题比较法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如,在学习过农业类型以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研究水稻种植区与放牧业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等,并将这些研究结果通过图表形式展现出来,以便深化学生理解。
三、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将地理比较法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使教学更加丰富,教师可以通过分层分类等方式实现教学,但在应用地理比较法进行教学时,还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1.引导学生自觉应用比较法
高中地理教学之所以要应用地理比较法,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记住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也就是说让学生学会比较法的同时,让学生正确运用与习惯使用比较法。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看到比较法对学习所起到的作用,如,在气候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概念比较法了解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季候之间的差异,并让学生掌握两者之间的差异,这样学生就可以认识到比较法的作用,在日后的知识学习中也可以运用比较法,掌握更多学习技巧。
2.地理比较法与其他教法的结合
课堂教学是综合性教学活动,它能够得到多种教学方法的支持与推动,所以,在利用高中地理教学比较法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确保教学顺利进行。如教师可以将小组教学法应用到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均匀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间讨论实现地理教学,通过小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协作,还会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清晰学习内容异同点,以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归纳分析法应用到教学中,如,在学习四大渔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与探讨四大渔场分布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触类旁通,掌握地理知识。此外,还可以将直观教学法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现阶段,很多高中都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出图像进行教学,如,在洋流流经区域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图像来完成,用红蓝两种颜色分别代表暖流与寒流,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寒暖流分布情况,减少学生的错误理解。
3.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高中地理教学主要是为了强化学生地理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应明确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构建知识体系。如,分析比较各单元主要内容,确定它们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加以区分,整理出各章要点,将这些要点串联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体现地理教学意义,凸显高中地理教学价值。
通过以上研究了解到,高中地理教学主要是为强化学生地理知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地理比较法学习知识,经常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弱化地理知识难度,这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共同期许。本文联系实际提出了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方法,希望能为高中地理教师提供参考,进而搞好地理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高中地理;比较教学法;重要性;应用方略
随着现代教育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并且能够迅速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教育手段,为课堂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和动力。尤其是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比较法的应用不仅为学生学习地理带来了方便,而且能够让学生通过两者或者两者以上的比较,更透彻地了解事物的区别。这种新的地理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为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突破。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比较法
比较法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喜欢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时,将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共同属性和个别特征。由于比较法应用简便,适用范围广,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较强的逻辑性,不但教师乐于运用,学生也容易接受。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比较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能够使他们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而更加系统深刻地理解知识。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它是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获得地理事物以及现象的共性和个性的一种方法,是一切思维和一切理解的基石。
如果能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好比较法,就一定能够推动地理教学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地图册、地理版画、地理图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等手段的运用以及与地理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要结合以前传统地理教学的优点,再配合新的教学方法,让整个高中地理教学保持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因为地理是一门涉及知识很宽泛的科目,这需要学生能够对地理科目做到全面的认知。学生学习地理,多半是从认知地图开始,然后了解各国的地理方位,周边环境,影响因素等。所以说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地理比较法在实际运用中区别于一般的教学法。一般的教学法,只是单一地进行知识的讲解,结合地图来完成讲解,而比较法是把两种相似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从图,要素,环境等各方面的对比并加以区分,让学生能够对知识的区别一目了然。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把以前模糊不清,区分不开的知识弄清楚,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便捷,更好地进行新知识的讲解。
地理学科的学习,最离不开的就是地图,地图也是分析课本的依据,所以对于地图的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地图中可以得到很多的信息,课本上对于地图的分析也是很详细、很重要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强调地图上的信息,让学生加以重视。地图上的信息体现着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大洲的特点与构成,所以地图上所体现的知识要仔细地加以分析。地理的学习中除了有地图,还有气旋与反气旋图、潜水与承压水图、地质构造中的背斜与向斜示意图、断层示意图等,这些图表都有助于我们加强地理的学习。要知道它们的看法,不同处与相同处,这样才会明白所要表示的事物与知识点。因此,对于图表的分析与利用,可以使学生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有条理,在理解图与区别图的时候,培养学生关于地理的思维模式,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
在地理的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概念定义、基本知识、规律及原理等,这些是最容易混淆的东西。这些知识点在记忆的时候要非常地仔细,有的时候只是一字之差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就像区时和时区,只是将两个字颠倒了而已,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区时是指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而时区是指某一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所以,在这时就体现出了比较法的重要性。将两个相似的东西拿出来做个比较,就会印象深刻,知道两个东西相似就会去特别地注意,这样才不会造成知识的混淆。
综上所述,随着创新教育的飞速发展,新教学方法的引入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社会和国家为了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近年来对教育方法的改革和创新都十分重视。新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为课堂增添了新的生机,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考验,同时也是对教师更进一步的考验。
参考文献:
1 . 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青海教育,2008(6).
篇3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探究式教学 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016-02
探究式教学,就是利用列举某些实例或问题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和主动自学的能力,以实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及其原理的目的。经实践证明,应用该方法教学,能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我认为,采用探究式方法教学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多数延续的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中充当的角色多为听,这也就导致了一种比较严重的问题,即学生很容易在课堂上出现走神情况,而且也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大大降低了授课质量。而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探究式教学方法已经被大多数地理学科的教师所认可,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此方法在改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方面的效果都非常显著,特别是当老师提出了一些比较新颖的问题时,更能激发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这在无形中使学生具备了自主探究的能力,非常有利于提升高中学生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而这正是由于探究式方法与高中生的成长规律的适应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自身也必须对地理知识精通,对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做到炉火纯青,进行合理的利用,并根据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加以引导。
二、改善课堂氛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也同样适用。多年执教高中地理课程,我发现一旦学生对课堂提不起兴趣,就会使知识传授大打折扣,探究式教学也是如此。作为地理教师,当务之急就是改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求教师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足够的了解,并结合身边情境进行问题创设,让学生融于课堂,提升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加强知识运用,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中施行探究式教学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必须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它的作用包括:能有效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互助交流中更为全面综合的掌握知识点。教师之所以要进行这方面的教学努力,主要考虑到当前学生的成长环境,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或者自我意识非常强,他们内心缺少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当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甚至会回避去求助他人,这一问题不仅存在于生活中,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也非常突出。所以,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来促成学生间的合作,来提升其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激励效果,巩固知识印象
在教师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的教学实践中,激励性原则是最为常用的手段之一,实践表明,该方法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效果方面的优势是最突出的。举例来说,我在讲述“地理圈层结构”课程的过程中,就采用了实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和了解。在实验操作中,我先选择了两个不透明的塑胶空瓶,并把巧克力放入了其中一个瓶子内,另一个瓶子内放入了橡皮擦,经过学生对瓶子进行亲自摇晃之后,让学生猜测瓶子里变放置的是什么东西,在猜测的同时还必须给出相应的猜测依据。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则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让他们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而不能急于肯定或否定。课后,学生普遍反映非常喜欢这种参与感,这种方法对问题的理解不但深入且全面,而且更愿意去主动探究知识点和发生原理。
五、因材施教,注重教学成效
在高中地理课堂施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必须根据不同学校班级、所处的地理环境状况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来定。施行中应注意:(1)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生活经历。(2)充分考虑到不同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学习资源和地理环境特点。(3)结合学校的地位优势和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综上,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的应用,是在对高中生心理特点及地理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的基础上,而形成的能开发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使其形成独立思维,还能培养其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的一种方法。经实践,我发现长期应用此方法,将有助于提升高中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设计 评价体系
高中地理具有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等特点,同时它又是一门实际应用价值较高的学科。现念下的地理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寓教于乐;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完善教学设计,改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主要问题
(一)更新教学设计观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学设计往往一味地强调教师的主体能力,在设定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不是从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角度去加以考虑。高中升学任务繁重,围绕这一目标而开展的教学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教师讲授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主要表现为满堂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学生对所授知识接收理解的速度也比较慢。如此一来,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学效果也很难从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而学生也常常由于对学习重点和难点的错误把握,导致他们学习出现被动,对所学知识无法形成系统清晰的认识。
所以,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更新自身教学观念,设立的教学目标要从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开始,紧紧围绕着学生的生活,有利于他们从周围的世界中获得有关的地理知识,激发他们在地理学习中的想象力,切实提高对地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保持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投入力,特别是要通过改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培养师生共同学习相长的氛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从地理知识的学习中找到对人生目标、人格培养的更深的理解。
(二)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设计的实效
现代教育观念下,学生需要通过自身的体验、生活实践、自主性学习活动来达到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实现学校教书育人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体现为教师对地理知识点的框架式讲授,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地把学生引入到对地理学习中去,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思考问题,进行实践活动,形成课堂内的有效阅读。然而实践教学中许多情况下恰恰相反,有的教师只是从教学任务的角度考虑,往往忽略了学生实践学习的需要,无法正确处理课堂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从而形成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学习相脱节的现象,根本达不到学习的实际效果。
所以,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学习的关系,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在讲授内容的选择上、在讲授方法的筛选上力求达到较高的水平,切实体现教学设计的实效性。要不断把讲授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质量,真正做到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要从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出发合理设定有关问题,让他们在讨论中能够有所认识,问题出的太难,学生的讨论通常不会产生良好的结果,问题出的太易,实践讨论又无法达到对地理知识深入认识的效果。因此,要真正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教师首先对有关地理知识要有深刻的把握,要从地理学习的总目标出发,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二、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对教学设计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目前我们现行的教学设计评价体系具有相对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但也存在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察,往往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过多看重分数的作用,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发挥评价机制促进发展的功能。
因此,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评价体系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一)重视对学生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和过程的评价
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应了解学生在提出地理问题、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回答地理问题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表现。此外,评价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二)重视对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和实践活动水平的评价
评价学生参与地理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重点不在于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实地观察与观测、调查、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等。
(三)重视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自然和人文特征理解力的评价
这种评价不能局限于学生具备了多少地理知识,而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理解水平上,常用方式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解释概念;给出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等。
(四)重视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
评价时应关注学生以下几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对周围环境和地球上不同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审美能力及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热爱祖国的情感与行为;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等。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参与式教学;实践性教学
高中地理课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科目,高中地理教学的目的就是从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出发,重视和加强地理基本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从地理新课改的目标分析课改的新思想就是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所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地理老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有准确性、新颖性,必须大胆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高中地理课的科学性比较强,因此,老师讲课的过程中要以教材为主,把科学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那么老师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呢?
一、老师可以选择自主学习的地理教学方法
过长期观察与研究,学生更喜欢自主参与的课程,对于老师单纯在上面讲解而学生在下面被动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不尊重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课程显然不喜欢。因此,这种教学形式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失去学习地理的积极性,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业绩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课程大纲编写的地理教学方法
具体的意思就是说根据课程的安排和学时的安排,事先对教材进行一个整体的安排和规划。根据学生的层次、教学进度,依照教材内容独立编写预习提纲。
就比如,现在很多学校都会要求老师在每个学期编写教程大纲,还会定期对教学大纲的编写进度进行检查,对于教学大纲编写不合格的还有一系列的奖惩手段。
三、直观教学的地理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制作关于人文风情特色的课件,根据教材需要把他们引入课堂,让学生直观感受教学内容。比如,当老师讲到大城市的温室效应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看看哪些情况导致的温室效应,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认识世界各地的温室效应产生的不同原因,对于不同地区的温室效应的共同点进行动图分析等。
四、案例分析的地理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就是老师拿出一个案例,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案例来学习自己应该学习的知识和提升自我的地理分析能力。它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案例中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了解案例分析的方法,这样他们在遇到解决类同的事例时就可以利用我们在案例中讲到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面对这种情况,老师的作用就至关重要了。比如,老师就应该对于此问题进行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分成几个板块,是哪几个板块,每个板块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等问题,然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分析学习,同时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和文献,然而学生学习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老师对于知识的教授不但要选择对于知识本身的掌握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教授方法,还要注重周边环境或者老师授课氛围对学生的影响。因为以上讲的主要是针对知识点的讲解方法,还有一些外部因素对于授课效果的评估也至关重要。
其中就是老师要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在地理课教学中,我们要善于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讲,比如,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引入课堂,采用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环节教学法,由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按顺序发言,这种全体参与、代表发言的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也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手段,如随意采访、自由阐述,运用一切方法提倡学生参与教学,力求把那些不喜欢学政治的学生吸引过来。虽然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强,方方面面很多,但是要培养合格的社会建设者,一定得学好地理,所以,教师一定要想办法,把那些生硬的理论形象化,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多样化,用鲜活的情境设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积极愉快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多种多样,每一种方法都有他自己的用途。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除了要考虑学科本身的特点还要关注学生的喜爱程度,让学生喜欢上地理这门学科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的探究与创新。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比较法;中学地理;概念;区域地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比较法,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不错的教学效果,因此受到地理教师的青睐。比较法是将具备一定条件的两个地理对象进行对比,从中发现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之所以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是由于其潜在之中使学生掌握了不同地理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当学生听到某一对象时,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事物,可以更加便捷的掌握地理知识,有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开发。本文主要探讨地理比较法是如何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地理学科在高中教学中虽然属于文科类的学科,但是其逻辑思维能力却更加偏向于理工类,所以很多学生对地理学习提不起兴趣。地理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师通过地理比较法这一模式能够突出地理学科的优势与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地位。地理比较法最大的特点就体现在其名称上,那就是“比较”。通过对不同类型事物的比较得出结论,便于掌握知识点,将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直观的体现出来,但是这种比较是需要一定基础的,不能随意取两个毫无基础可言的事物进行对比,这种比较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帮助更多的学生熟悉地理这门学科。
一、比较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
地理学科在高中的教学活动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加以重视。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地理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它反映着地球上一切自然景观与非自然景观的所有特质,人们将这些特质分门别类的整理好,从中抽象化的提取出相关概念构成地理这门学科。比较法是近几年来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一切事物都是具有一定基础的,没有掌握有关地理概念就很难进一步的掌握地理规律与现象,但是其涉及的知识面有非常广泛,经常让人觉束手无策,所以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混淆,面对复杂的地理教学,便会产生厌倦心理。有了比较法就不同了,教师通过对具有一定基础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点,进而达到深化概念与教学内容的目的。
1.相似概念的比较
高中地理知识具有很多相似并且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些概念仅一字之差,所以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弄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运用比较法的学习方法,将异同点区分开来。例如,当教师在讲解降雨与降水这两个概念时,经常有学生认为降雨就是降水,但是虽然这二者都是大气中的水汽经过凝结滴落到大地的自然现象,但是降雨是包含在降水之中的,说起降水时不一定代表的就是降雨,降雨指的是降落的雨水,而降水则可分为固态与液态两种状态的水。教师在讲课时应将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此时比较法是最为显著的。当我们说到某一气候的特征时,通常会提到降水量这一概念,却不是降雨量,二者之间是不能替换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极为相似的名词,如水资源、水力资源以及水利资源,看上去仅一字之差,那么它们有什么异同之处呢?事实上,可以肯定这三者都与水息息相关,水资源强调的是人们生活中使用的淡水,水力资源突出的是在江河湖海之中人们能够用来使用的能动资源,而水利资源主要是人们用来进行灌溉、发电的。只有弄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才能学好高中地理。
2.相对概念的比较
相对是与绝对相对应的概念。那么在高中地理中有哪些相对的概念呢?首先对于相对的概念,我们应该通过对比法选定出一个突出的“对比点”。再根据这个对比点逐一进行分析,从而突出鲜明的个性,便于学生的理解。教师在对关键环节进行讲解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将异同点列出一个对比表,将其中的一个重点解释清楚,在从这一点出发,通过对比的方式讲解完其它知识点,以此类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能够熟练的掌握相关内容的属性与性质,不再需要教师的一一指c。例如,冷锋与暖锋这两个概念在天气系统中经常出现,是受冷暖气流的影响而形成的锋面。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先画一个锋面示意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讲解,但是对比法的运用就是将这两个概念同时提出来,分别对比着讲解,从而找到异同点。类似的例子在地理教学中还有很多,如气旋与反气旋,冬季风与夏季风等,都能够通过不同的特点找到它们的共通之处,从而降低学生在理解上的难度。
二、比较区域地理的差异性
区域地理在高中地理中占据的比重较大,也是难以掌握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时,不仅容易造成混淆,在头脑中还不具备条理清晰的知识体系,很多情况下,合上书本头脑中就会一片混乱,没有从根本上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在对这一部分教学时也会经常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总觉得不知从哪一方面下手辅导学生。所以这一部分的学习应该选择合适方法,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较法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较为常见,其能够将某一区域的地理特征突出显示出来,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在这之中,区域地理的比较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部分是综合比较,另一部分是要素比较。综合比较提炼出的比较点要比要素比较多,效果也更为显著,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当需要要素比较是,运用综合比较反而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三、比较同一事物的发展变化
高中地理知识中许多知识是要求学生掌握地理事物发展、演变的特点和规律。也就是对单一地理事物从时间上做前后对比,或从发展过程中作各阶段的比较,具有从古到今、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进行比较。例如,用比较的方法学习东南亚的经济,可以从经济特点、产业结构特点、产品、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地位等几方面,将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有助于学生掌握东南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很多优势,不但能够节省教学时间,还有利于学生更为容易的掌握新知识,教师也可以从中得到专业技能上的提高。这一教学方法是新课标的创新与改革下发展出来的教学方法,能够满足学生与教师不同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将比较法广泛应用在高中课堂上,从而起到提升课堂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白瑞敏,徐宝芳.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8.
篇7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学习兴趣;培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只注重对学生地理学科知识的传授,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学生对高中地理学科的积极性不够高,最终造成了学生地理学科成绩不够理性或者偏科等不良现象的产生,违背了新课改的素质教育。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地里教学中,只要学生对知识有了兴趣,他们就会自觉的爱学、乐学。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努力培养并发展学生对地里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热爱这个学科,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这样才能使教与学取得双丰收。
一、初学高中地理时要注重兴趣的培养
在我国,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三年的地理知识,但是由于初中地理课时较少,并且许多学校乃至学生都对此不够重视,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对待地理学科仅仅是看一看、记一记、背一背的教学模式,单调乏味会逐渐对地理学科丧失兴趣。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呢?例如:在上新的一节课时,可以先对学生们进行地理介绍,让他们自己打开课本,观看课本内的彩图,当他们看到彩图时就会被彩图中各种各样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所吸引,这样在课开始的阶段就会自然而然的被书本内容所吸引,勾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之后紧接着要可以对学生们介绍大自然的美丽景观,以及一些简单的地理环境形成原理,大自然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但是我们如何回报我们的大自然呢?用一句反问来继续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最后再说只有我们每个人学好地理之后才可以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去保护大自然,这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在上地理课时,要建立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待学生要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述地理学科时,可以偶尔插一些课本知识扩展内容,因为书本上的内容学生们大多可以自己看,明白一些,但是学生们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是很大的,所以稍作扩展,学生们就会对此很感兴趣,并且也会觉得教师知识渊博。地理课上的知识有些难以记背,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对学生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提高学生们的记忆能力,可以通过有效认知策略来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学到地理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直观性的教具或者一些简单有效的记忆术去帮助学生。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可以采用多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因为地理是一门涉及范围很广的学科,教师能够发展的范围很广,正所谓教无定法,每节课的形式不同学生们也就更加期待上地理课,进而也会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既能够有效的使得学生们学习地理知识内容,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我们以往常用的教学模式是口授式,学生们听的多了会感到枯燥无味,渐渐失去兴趣,有些东西教师口授不容易表达而且学生对其理解不够。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科学家研究表明,具象的东西往往比抽象的东西更容易被记忆与理解。我们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多种影响资料结合课堂内容为学生播放,让他们达到“身临其境”的境界,进而实现全方位的真实感受。比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地理的线路以及景观气候特点在学习新航路开辟这一课时将其用flash制作了小地图,将哥伦布的航海路线用小船当指针,然后通过动态的演示直观地表明了航海路线,学生们看了两边就能够深刻地记忆下来。我认为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教师还可以插入一些动态的卡通图片,让学生不时地感到新奇与兴奋,这样整节课下来不但能够强化课本内容,直观性的教学也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兴趣
篇8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入门的引导者,是诱发学习情绪的最好催化剂。对于高中地理老师而言,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永恒话题。而对于学生而言,地理作为高考中文科综合的一科,其重要性日益显现,可是有不少学生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存在畏难情绪。当然,这和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不当、教学形式简单化等有关。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笔者在此谈谈方法,供广大师生参考,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手段
高中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包罗万象,知识面广,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无法掌握和理解的,必须借助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地球仪和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幻灯片、电视录像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充分利用高中地理课本插图、高中地理挂图和高中地图册进行教学。
巴朗斯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又是一种特殊的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信息。地理图片、插图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的文字叙述,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教学目的,使教师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创设地理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借助地图,可增强学生对知识记忆的效果。例如:学习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因为学生对热带草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难以区分干、湿两季。可以用课本中“热带草原景观图”引导学生观察干、湿两季的自然景色:湿季,稀树青翠、草高茂盛,长颈鹿昂首挺胸,遥望辽阔葱绿的大草原;干季,树木落叶,草类凋零,动物迁徙,草原一片枯黄荒凉。
2.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灯、录像的直观优势,增强学生感知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投影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优势,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它可以根据需要使图形由虚变实,由小变大、由远到近,提高图的透明度、区分度和清晰度,成为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手段。运用自制的投影片作为一种直观、实用、形象的地理教学软件,解决了很多传统教学形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节课的开始,特别是对于没有图片又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如果运用投影配合教师语言,则可提供一种简捷、直观的导入手段。如讲到“城市环境问题”时,如果按照课本上的条条顺序,则学生会感到很枯燥。远不如教师在幻灯片上绘出彩图,投影展示城市、工厂、汽车、垃圾、河流、酸雨及绿化等概况,再结合谈话式教学法,简洁明了,直观性强,效果更好。
运用投影媒体,可以使学生形成地理概念和空间概念。学习地理概念的过程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若把一些难以理解的地理概念通过投影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就可帮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像演示概念,并形成地理空间观念。如讲“黄河下游──地上河”这一概念时,可先出示黄河未形成“地上河”时的河道横剖面图,然后讲述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年复一年的沉积,出示绘有向下凹的泥沙沉积带,说明河床不断抬升,进而造成水位不断升高。这时可向上抽动绘有河水横断面的水位线投影片,于是河床承受不了上涨的水位而不断加高堤坝,再向上拉动绘有不断加高的堤坝投影片。这样,就展示出河床高出地面的清晰画面。清晰的演示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就把“地上河”的形成及原因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易记的谚语、歌诀、顺口溜
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诀,学生就会感兴趣,记忆效果明显。适当引用谚语、民谣进行教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如: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关于长江这一知识点,要求记忆的内容很多,关于长江的源头、长度、流经的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注入的海洋等,编成顺口溜:长江源头沱沱河,流自各拉丹东山。青藏川滇渝鄂湘,皖苏沪入东海。宜昌湖口上中下,黄金水道六千三。
运用歌诀记忆地理事物,不但可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培养其地理歌诀创作的热情。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而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引申和辅助。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是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利用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本乡本土调查,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原样、变化和发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其他地理知识和现象的理解与记忆,可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具体。结合家乡的一些实例,如,白色污染、噪声污染、河道污染等,对学生进行环境观与道德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和生态意识。
2.利用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外小组通过观测活动,对气象、天象、物候、环境进行观测,并对此作出记录,积累资料。
3.模型制作与测绘。
地理模型具有形象、直观的良好视觉效果,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分为:地球仪模型、地理景观模型、地形模型等。测绘活动是测量数据、绘制地图的技能训练活动。在气候研究、资源调查、乡镇规划、水土保持等建设方面,都需要测量数据和地图。学生可绘制学校平面图和进行街道、社区等小型测量活动。这样,地理课的教学就会变得有声有色,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
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到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教师只有认真、持久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才能让他们认识到地理有趣、有用、值得学。
参考文献:
[1]赵福才.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03):186.
篇9
[关键词]比较法 中学地理 概念 区域地理
地理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其综合性与区域差异性的特点决定了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特殊的地位及作用。比较法能够突出本质特征,有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能够区别异同,有利于加强地理知识的联系;能够使地理知识系统化,有利于知识的长久记忆。作为重要的地理教学的逻辑思维方法,比较法在中学地理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比较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
地理概念是反映地理事物一般的、本质特征的知识,它是人们对地理感性知识所反映的地理事实的一般属性进行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后,得出的反映地理事实的本质属性的知识。地理概念如同金字塔的基石,没有明确的地理概念,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地理知识综合性强、涉及面大,概念众多而复杂,有很多相互容易混淆。正因为地理概念容易混淆的特性,比较法成为地理概念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基本方法。据有关学者统计,在高中地理95个可以使用地理比较法的知识点中,有25个是地理概念。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理概念的比较,以区别其异同、性质、特点,达到深化概念特性和分清概念内涵的目的。
1.相似概念的比较
中学地理知识中有许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相似或相近的概念,学生很容易将其混淆,张冠李戴。针对相似概念,通常采取比较的方法,突出不同点,区分概念。例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状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两者不可调换。再如水资源、水利资源与水力资源一组相似概念。首先,三者均与水有关;但是水资源强调的是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水利资源则强调被人类控制应用于灌溉、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而水力资源则是从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并被人类控制的动能资源。举例来说,平原地区水资源丰富,而水力资源往往很匮乏。类似的概念还有很多,如地形与地势、汛期与洪水期、天气与气候、径流与径流量等等,都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
2.相对概念的比较
中学地理中相对的地理概念也是比比皆是的。针对这类概念,通过选取典型的“对比点”进行比较,使这对相反的地理概念“个性”鲜明,“特征”突出,从而加深对各自概念的理解。教师讲解时,可以采用列表对比的方法,先重点讲清其中的一个,再引出另一个进行对照,此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另一个概念的属性和特征。例如,教师在讲解冷锋与暖锋的概念时,可以从锋面剖面的示意图、锋面符号、气团位置、锋面坡度、降水区的位置、天气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讲解气旋与反气旋时可以从气压分布、水平气流、垂直气流、风向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类似的可以使用比较方法的概念还有冬季风与夏季风、外流河与内流河、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等。
二、比较区域地理的差异性
区域地理是地理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然而学习区域地理时,有很多同学感到知识杂乱无章,翻开书本什么都会,合上书本什么也回忆不出来;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也往往对《区域地理》难以适从。因此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区域地理知识常用比较法,比较能够突出某区域的地理特征独特之处,也可使作比较区域的异同性显著。区域地理知识的比较以综合比较为主也可作单要素比较。综合比较的对比要素较多,是一种较复杂的比较方法。综合比较方法多应用于巩固和发展旧知识的地理复习课,有利于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整体认识。例如,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进行自然与人文地理多种要素的比较,内容全面,角度复杂,有助于形成全面完整的理解。在进行世界各大洲区域复习时,可以采用综合比较法,比较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自然差异可以从地形、气候和景观等方面进行比较;人文差异可以从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方面进行比较。在《西亚与北非》和《中亚》两节教学中,都知道两个区域中都存在着较大面积的荒漠景观,但通过对比,二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气候特点上,两个区域降水均稀少,中亚冬冷夏热,西亚和北非终年炎热,这主要是由于两个区域位置的差异而形成的。就中亚而言,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上的湿润水汽难以伸入至中亚,因而降水稀少,又因地处中纬地区,以温带草原和温带沙漠景观为主;而西亚和北非,因其地处中、低纬地区的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降水稀少,多为热带沙漠景观。同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这样,通过对比,不但分清了两者的性质,同时也分清了二者的“本质”不同。
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指导学生采用综合比较法进行复习。例如在学完东亚与南亚季风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两种季风在成因、风向、气候类型、发生的陆地自然带等方面的差异比较。通过不断的比较分析训练,学生不仅梳理了所学知识,辨清了两者的差异,而且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为以后解决类似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三、比较同一事物的发展变化
中学地理知识中许多知识是要求学生掌握地理事物发展、演变的特点和规律。也就是对单一地理事物从时间上做前后对比,或从发展过程中作各阶段的比较,具有从古到今、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进行比较。例如,用比较的方法学习东南亚的经济,可以从经济特点、产业结构特点、产品、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地位等几方面,将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有助于学生掌握东南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
实践证明,比较法在地理学习中是一种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节省时间、事半功倍的有效教学方法。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要根据教学需要恰当使用地理比较法,而且要指导学生使用比较法,主动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白瑞敏,徐宝芳.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8.
[2]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10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同学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很多教师也会在课堂中结合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很多地理教师也许会认为在地理课堂中做实验无非是多此一举,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例如执教《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课的时候,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一知识内容,我事先准备了一个类似孔明灯的塑料罩子,然后再在下面点上酒精灯,随着时间的推移,灯罩可以左右飘动,并最终慢慢上升起来。看到这一现象,同学们均大呼不可思议,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大家便开始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有的同学说:“这一定是老师施了魔法,才让灯罩飘起来的。”有的同学说:“这根本不可能,是不是老师在灯笼上拴了一条透明的细线啊?”……各种猜测都有。看到同学们疑惑不解的表情,我说道:“事实上,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实验现象,老师并没有施什么魔法,也没有做什么手脚。灯罩的上升主要是因为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所造成的。”听到我这样说,大家仍然不愿意相信。无奈之下,我只好说道:“要想理解其中的原理并不难,只要学习完今天的新课内容你们就全部了解了。”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积极,他们均想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其中的原理。结合实验创设情境是一种常用的情境教学方式,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高中地理教师并不常采用这种情境教学方式。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为了有效激发同学们的地理学习兴趣,适当结合实验创设情境还是非常必要的。
二、结合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角色扮演活动是同学们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基于此种情况,我们高中地理教师也可以适时的结合角色扮演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结合角色扮演创设情境不仅可以活跃我们的课堂教学气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同学们的地理学习兴趣。例如执教《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课的时候,教授完基本的教学内容之后,我要求同学们回去之后,根据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做一份本地区的天气预报,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现场预报。这样的活动立刻激发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热情。他们回去之后经过精心的准备,在第二天的角色扮演活动当中也表现的非常出色。在角色扮演活动当中,有的同学一身正装,扮演的像模像样;有的同学还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进行现场播报。他们精彩的角色扮演也赢得了场下同学的阵阵喝彩。为了激发同学们参与角色扮演的积极性,我还专门组织几名同学担当评委的角色,对于角色扮演的同学进行现场打分,得分最高的同学还获得了奖状———最佳表演奖。结合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在我的课堂中屡试不爽,均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成效。同学们在进行角色扮演之前,必须要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刻的把握,唯有如此,他们方能在角色扮演活动当中表演的更加惟妙惟肖,更加的得心应手。在这样的教学情境当中,同学们不仅体验到了角色扮演的乐趣,同时也掌握了很多相关的地理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