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健康教育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7-28 17:49: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健康教育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辅导员;辅导员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已发生了较大变化,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相当一部分人存在心理健康障碍。在高校中,虽然都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但实际工作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是与学生接触较多的辅导员。在辅导员的行列中,大部分都来自非心理教育学专业,加之日常管理工作繁杂,使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指导”这一工作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大部分非心理学专业的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辅导员自身的心理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要如何正确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些应引起高度重视,并给予研究解决。
1 辅导员要积极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心理健康的全面素质学生,是关系到民族未来、祖国兴衰的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是十分必要的。辅导员只有充分认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才能坚定工作信念,才能在工作中及时处理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为此,辅导员应从以下三方面来认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当今社会的教育,更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也可以说整体优化教育。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但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较少注意。实际上只有体(身体)魄(心理)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所下的定义是:“不仅没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可见人的健康不仅指生理上,而且还应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因此接受心理素质教育在综合素质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自我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未来社会建设者心理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未来民族的素质好坏和祖国的兴衰。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种必须、新型的教育手段,也成了思想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对高等学校提出的又一新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生活节奏正在加快,竞争变得更加剧烈。社会竞争既表现为专业水平的竞争、综合能力的竞争,同时也表现为心理素质的竞争。现代化的过程既是经济发展、生存环境变化的过程,更是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变革的过程,也是民族文化、国民性格变迁的过程。然而,当这种改革过多、过快、过猛时,相当一部分人就会感到不适应,感到迷茫、困惑,从而加重人们的心理负荷,以至于造成一部分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产生相应的心理疾病。因此,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人们用健康的心理去迎接挑战。
1.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或晚期,心理已基本成熟。他们大多数人的心理是健康的,心境开朗,具有统一而稳定的人格,能客观地认识自我、有效地工作及学习,友善而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与周围社会环境协调一致。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快速变化和主观原因等,也有一些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常,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对学习、生活、择业等出现了种种不适应,不能正确而有效地处理学习、恋爱及人际关系等。用学生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抑郁”的生活。多达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大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2 辅导员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培养健康人格
辅导员直接的工作对象就是学生。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对学生影响重大,要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首先要维护并增进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由于辅导员工作任务繁杂、难度大、意外事件多,往往给他们心理上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情绪容易波动,心理容易失衡。
2.1 一般来说,影响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因素有以下一些:
2.1.1 大学生工作的难度大,辅导员的付出与实际效果之间不平衡,易导致急躁情绪。学生工作的难度大,有些问题非要反复教育,即使这样,也仍然有个别学生不计后果地触犯校纪校规,甚至违法乱纪。如果辅导员对目前学生工作的难度认识不清,思想准备不足,极易在工作中产生急躁情绪。
2.1.2 部分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不很明确,导致工作头绪多,工作量大,易导致心理负担过重。目前,辅导员工作常常是事无巨细,无法集中精力去考虑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长远计划。他们的工作程序和计划安排常被打乱,不仅要承担超额的工作,还要承担超额的责任,无形之中增加辅导员的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
2.1.3 大学生中突发事件较多,涉及的范围较广,有的影响还较大,这些易给辅导员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大学生是一群思想、心理正趋于成熟但还未完全成熟的年轻人,他们在大学生活中常常因为在思想、学习、身体、心理、纪律等方面发生这样和那样的问题需要辅导员去解决。尤其是有些事情是很难让人预见和防范的。对一些有一定影响的突发事件如处理不慎就可能要承担来自社会和家长的误解和指责。有人形容辅导员像是坐在火山尖上,整天忧心忡忡,唯恐出事,其心理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2.1.4 辅导员自身有大量的现实问题需要解决,一些人缺乏工作经验,容易引起心理问题。多数辅导员是非专业出身的,知识的局限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再加上他们人生阅历有限,社会经验不足,这使他们在处理复杂的事务时容易陷入无所适从、束手无策中,或由于经验不足而致使问题处理不当,从而引起种种心理压力。所有这些都可能构成一个又一个的心理应激源,影响他们的情绪,导致心理不适,并与工作中的压力互相作用,引起新的心理问题。
2.2 为了帮助辅导员克服心理压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建议应做到以下几点:
2.2.1 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知难而进。辅导员要有坚强意志,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相信自己的努力会得到大家的承认和尊重。对学生工作要坚持常抓不懈,正确对待学生工作中的“反弹现象”,知难而进,力戒工作上的急躁情绪。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中自觉地磨炼自己的意志。
2.2.2 善于计划和预见,提高效率。高校学生工作虽然面广且琐碎,但还是有许多规律可循,计划是学生工作的首要环节。对学生中经常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事件应有应急措施,使工作基本上有条不紊,提高工作效率。新时期要特别注意把握好学生工作的新特点,努力使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可依,努力避免工作上的杂乱琐碎之态,以减轻心理上烦乱之感。
2.2.3 善于自我肯定和解脱,开阔胸襟。作为一名教育者,任何时候都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辅导员在工作中遇事要大度,要有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度量,对自己所作的努力可以适时地进行自我肯定,以寻找心理上的精神支柱。学会自我解脱,当一些恼人之事缠在心头时,不妨寻找一些轻松的活动去把它暂时忘却。可以努力适合自己的业余爱好,以陶冶情操。
2.2.4 保持健康的体魄,劳逸结合。健康的身体对保持乐观的工作态度和开展工作十分有利,有些心理上的不适是由身体不适引起的。因此,平时积极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对调适辅导员的心理是有益无害的。
3 辅导员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
3.1 加强学习,提高辅导员心理素质。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辅导员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辅导员自身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辅导员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职业牲特征要求他们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要能及时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学生管理工作中去。
此外要对辅导员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辅导员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辅导员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利于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管理过程中不出现失误。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辅导员队伍,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
3.2 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指导和帮助。据调查,目前大学生很大部分接受心理教育不多,很少接触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据《中国青年报》日报道:“95%的大学生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因此,高校要通过心理普查、心理学讲座等方式,让学生懂得青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自己年龄特点,懂得自我调节的正确方法。使学生了解青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烦恼,不能苦恼,要积极的采取措施调整自己,可以通过对自己鼓励、减压或是进行心理咨询、辅助治疗等方法解决心理问题,避免造成心理疾病。
3.3 在高校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目前不少高校都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团体学习心理辅导,指导学习和加强自我教育,完善自己的个性,培养自己在学习中的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能。但开设心理健康讲座,不仅仅要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讲座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篇2
[中图分类号]R36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179-01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医院病房为教育基地以住院病人及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知识,改变病人的健康行为或问题,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方向发展的教育活动。(1)我科对癫痫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现简介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8年8月-2010年2月,共行癫痫手术60例,年龄4-60岁(32岁),其中颞叶癫痫48例,非颞叶癫痫12例。单纯病灶切除50例,胼胝体切开8例,大脑半球切除1例,功能区皮层电凝热灼1例。40例实施了正规的术前健康教育(单纯病灶切除30例,胼胝体切开4例,大脑半球切除1例,功能区皮层电凝热灼1例)。20例只进行一般术前交代(单纯病灶切除20例,胼胝体切开4例),结果发现,经过正规术前健康教育的患者及家属,术后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明显要高于后者。
2 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
2.1 间接健康教育
将常见问题、大众化问题利用宣传栏及发放健康手册等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文字简洁且通俗易懂。
2.2 定期举行健康讲座
护理人员根据病房内患者及家属要求安排健康教育讲座,组织患者及家属学习,鼓励患者及家属在学习中的提问并积极解答,定期抽查患者及家属掌握的情况。
2.3 健康教育计划
妥善安排好教育时间,根据患者自身特点制定适合每个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并保证健康教育工作切实落实,将教育项目和内容指定成标准护理计划(附表)
健康教育护理计划
2.4 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
2.4.1 心理指导
(1)对于需要手术的癫痫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手术患者,根据患者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不但包括疾病知识,治疗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与健康心理指导。(2)强调通过手术可以治愈或控制癫痫发作,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2)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目的及预期效果,讲述手术的大致过程及可能出现的不适及注意事项,并请接受手术患者与其直接交流,使患者及家属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3)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癫痫类型,病程长短,发作形式,术前评估,有针对性的接触病人的思想顾虑,及时解除,使其在接受手术时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2.4.2 癫痫知识的教育
(1)癫痫手术患者为病程长、发作频繁、药物难以控制患者,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有针对性的介绍手术治疗的优点和方法,和此患者手术的适应性,使患者对自己的手术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配合手术顺利进行。
(2)患者家属癫痫知识的宣教也很重要,因为疾病致贫,许多家属对手术的期望值过高也将成为术后效果满意程度的关键。病情不同决定着手术方式的不同和手术的效果。手术有时并不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全部要求,我们术前有针对性的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在征得家属充分理解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2.4.3 术前教育
(1)禁止患者及家属串病房防治交叉感染。术前为保持局部清洁应洗澡、剃头,防止局部感染。
(2)练习床上大小便防止术后便秘、尿潴留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致血压升高,出现颅内出血的危险。
(3)指导患者按规定禁饮食,防止术中、术后并发恶心呕吐而使胃内容物返流甚至引起误吸。
(4)简单告知手术需要的时间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情况,消除患者的疑虑及恐慌,征得患者配合,保持患者平静的心态接受手术。
2.4.4 术后教育及指导
(1)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对患者家属做有针对性指导,如颞叶癫痫手术后病人多有短暂的神经精神症状,额叶癫痫有可能出现语言障碍,手术头部引流需短暂的肢体约束等。避免患者家属出现恐慌及焦虑,影响患者自身情绪。
(2)提醒患者及家属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如感觉,定向力,语言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要及时汇报给医务人员,以观查有无手术的副损伤。
(3)手术或姑息性手术后,一旦癫痫发作,要正确对待,及时用药。
(4)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说明正确服药的重要性,防止家属过于期待手术,忽视药物的加强治疗。
(5)术后早期训练语言功能及记忆力床上活动四肢,拆线无异常早期下床活动.逐渐恢复运动功能。
2.4.5 出院指导
(1)术后无症状发作亦需要服药1-2年待痊愈无症状停药。
(2)姑息性手术术后服用抗癫痫药准确及时严格按医嘱服药,不得随意减药或停药,如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3)告知患者戒烟酒,高维生素饮食,少吃刺激性的食物,保持情绪平稳,避免情绪激动或紧张,根据病情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避免过劳。
(4)按时来医院复查(第一次:术后3个月,第二次:第一次后的半年,第三次:第二次后的一年)。如患者病情有变化,随时复查。
3 效果评价
自从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以来,患者及家属普遍反映住院期间,不但得到了护理人员优质的护理,使身心顺利康复,而且通过接受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学到了很多知识病人通过护士的健康教育对整个手术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更加主动配合治疗,应对能力也大大提高,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同时实施健康教育也激发了护士们求知欲望及责任心,使护士的自身价值在工作中得到体现和满足,形成了人人主动学习,求知若渴的良好风尚。
参考文献
篇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5-197-01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和生活习惯的逐渐改善,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由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人们生活方式联系密切,所以糖尿病的防治工作迫在眉睫,而健康教育就是要通过改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防止和减低并发症的发生及风险。本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2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34 例男性,平均年龄为68岁;22例女性,平均年龄为65岁。
1.2 方法 了解研究对象掌握糖尿病知识的情况和以往生活方式,并从饮食、运动、作息、心理等方面制定了教育计划,采用个体化的方法告诉患者要终身接受健康教育,并根据病情合理调整具体方式。
2 社区健康教育方式
2.1 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 这些患者都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但是很少了解糖尿病知识,所以应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式,用通俗的语言向其讲解糖尿病的定义、症状、常见的并发症、危害及预防等的重要性,并告知其降糖药物的分类和服用的注意事项,使其可以对自身的病情进行初步判断,达到更好的控制病情的目的,同时还应该让糖尿病患者阅读相关书籍及知识讲义,观看相关知识录像,提供宣传糖尿病基本知识的资料,并演示胰岛素笔和血糖仪的使用方法。耐心细致的对待年长患者,使患者家属同时也对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并对其个体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整。
2.2 饮食指导 饮食指导作为糖尿病患者治疗的重点,是糖尿病得以控制的必要措施。糖尿病患者既要通过饮食治疗对其血糖进行控制,还要保障其日常工作生活中正常的营养需求,因此饮食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认为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只要按时服药对饮食上并没有太多的估顾忌,特别是家属有这样的想法的较多,认为偶尔吃一顿好的不碍事。针对这些不正确的态度,我们应该在教育中和患者一起制定食谱,采取多种形式帮助病人和家属认识到控制饮食的重要作用,使病人和家属自觉的配合饮食治疗,通过饮食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2.3 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作为糖尿病的基础治疗,适当的运动可以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改善和控制,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所以应该让患者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并根据个人爱好,广泛的开展书法、画画、气功、太极、慢走、跳舞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总之应以适量,个体化和经常性为原则,要按照个体化从轻到重的原则,运动期间应该对血糖进行密切的监测,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运动方式。
2.4 调整作息时间 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也是治疗糖尿病的一项重要的措施,所有患者中29例作息时间不规律的患者,大多数是不用上班的退休职工,睡觉没有时间限制,还可能因下棋等休闲项目导致坐的时间较长,并且还常熬夜,所以我们应该这对这些情况进行正确的诱导,使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对自己的生活和休息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
2.5 心理疏导 因为糖尿病患者没有充分认识到终身治疗的作用,导致出现一些不良心态:(1)焦虑和恐惧心理,对糖尿病的长期性和引起的并发症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心理,过分关注病情,形成了较重的思想负担;(2)轻视和无所谓心理,许多老年糖尿病患者认?樗晔?大了,因此对治疗满不在乎,不重视病情;(3)消极悲观的情绪,治疗一段时间后,因为病情不稳定,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对治疗失去信心。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应该和病人加强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从不同的角度关心病人,使其对医务人员建立起安全感和信任感,使其逐渐消除对糖尿病的错误认识,增强其治疗的信心。
3 结果
通过近一年来对56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其生活方式改善的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所知,经过健康教育之后,各项指标都得到显著改善(P
4 讨论
篇4
[中图分类号] R1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8(b)-016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on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 and behavior of aquaculture industry female practitioners in Yangjiang City. Methods 329 cases of female staffs of a large aquatic product company in Yangjiang City in Sept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samples were obtained by the method of stratified sampling. According to the health education method, respond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of 160 cases were given tradition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169 cases were given medical staffs and community joint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The knowledge of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AIDS, treatment and medical expens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related knowledg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after interven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all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correct answer rates of AIDS prevention knowledg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after interven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all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community outpatient rate increased, and third grade class A hospital outpatient rate reduced, 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after interven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medical expens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after interven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all P < 0.05).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 level and regulate behavior of female staffs.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Female; Aquaculture industry; Knowledge; Behavior
生殖健康是指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及的一切事宜,包括躯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生殖系统的疾病或虚弱,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关系到责任问题、人权问题,更增加了复杂性、重要性和前瞻性[1]。生殖健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生殖健康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良好的生育与性生活能力;二是性生活安全,不使自己及患性病;三是是主动获得适当的保健服务。影响生殖健康的原因极其复杂,包括家庭、经济、情感、健康状况等。阳江市(以下简称“我市”)属于沿海地级市,水产资源丰富,水产从业人员明显多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而从事水产行业的大多是30~45岁的育龄妇女,该年龄段女性性活动相对活跃,而女性工作人员的不安全性性行为已成为我市性病流行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为促进该人群改变高危行为,减少性病艾滋病的传播,本研究于2014年9月对我市某大型水产公司从业女性169名进行性与生育方面的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旨在观察其对水产行业从业女性性与生育健康状况的影响,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阳江闸坡某大型水产公司从业女性329名进行调查。研究对象均现从事水产行业工作且自愿接受调查,排除有严重内科及妇科疾病者。根据健康教育方法不同将调查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160名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169名采用医护人员和社区联合健康教育干预。两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沿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医护人员和社区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根据育龄期妇女易接受的健康教育方法,制订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组建了由1名主管护师负责的健康教育小组,邀请1名妇产科主治医师直接进入社区医院,集体讲解各种避孕措施的适应证、禁忌证、优缺点、副作用及避孕方式的正确选择;人工流产的基础知识;艾滋病的预防等,现场互动解疑,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观看多媒体影片。采用个别指导及集体解疑相结合的多样化形式,指导正确健康的卫生习惯及方式。期间免费培训社区医院护士来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妇幼保健院进科学习,提高护士健康教育知识水平,时间持续为1年。
1.3 调查方法
采用查阅资料自行制订的《性与生育健康知识问卷》进行调查,经专家检验论证。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女性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访谈式的问卷调查。两组均于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同一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各种节育方法及人工流产基础知识的知晓情况、避孕方式的正确选择情况、避孕成功和节育效果自我满意情况等。调查三甲医院就诊、社区医院就诊、年人均费用情况。艾滋病知识调查参考国际通用的艾滋病知识(8项)[2]问卷,评定标准分为是、否、不清楚和未作答。本次问卷调查对象329名,深入访谈18名,回收有效调查表329份,有效率为1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性与生育健康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实验组健康教育干预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行为明显优于同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2.2 两组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调查显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和“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器吸毒会得艾滋病”两个问题回答正确率较高,而“蚊子叮咬不会传播HIV”、“与HIV感染者或患者吃饭不会得艾滋病”两个问题回答正确率较低。干预后实验组艾滋病8项知识的回答正确率明显高于同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3。
2.3 两组就诊情况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社区医院就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甲医院就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4 两组医药费用比较
实验组干预前年人均医疗费为(72.4±15.3)元,干预后年人均医疗费为(55.0±10.0)元;对照组干预前年人均医疗费为(70.1±16.0)元,干预后年人均医疗费为(68.0±9.2)元;干预前两组年人均医疗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健康教育干预后实验组医药费用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3 讨论
生育健康是目前世界人口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内外已经开始重视生育健康问题。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地域广等原因,人群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等差别很大。阳江市水产行业从业人员人口流动性大、较分散,生殖健康方面的宣传活动缺乏集中性,工作难度大,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3-4]。本研究结果显示,阳江市水产行业从业女性的生殖健康知识及行为较差,健康教育可提高其知识掌握及行为,但仍需做很多努力。第一,加强对于相关知识的宣传,并加重对于未婚女性和男性的宣传力度,使其了解计划生育政策和生殖健康知识,并鼓励平等互助的两性关系的建立[5-7]。第二,建立完善的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对人口的实时流动情况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并针对流动人口的结构在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的权益保障方面做出最适当调整。第三,加强各区域之间的联动,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给予一定的经济援助,使当地流动妇女在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方面的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8]。健康教育贯穿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每个环节,是提高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水平的有效途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包括单位经常举办健康讲座、定期体检、设立健康专栏板报等,使女性树立良好的自我保健观念,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9]。
传统健康教育形式比较简单,缺乏科学的健康教育规划与评价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支持活动的经费、人员安排、性思想及性活动的随意性、流动工作人群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人力物力资源的匮乏等问题,使健康教育不能有效长期坚持。因此,如何建立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是其全面推广的关键[10-13]。本研究采用医护人员和社区联合干预的方式,结果显示,实验组健康教育后性与生育健康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同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且三甲医院就诊率及医药费用一定程度减少。提示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高水产行业女性工作人员生育健康知识水平,使之树立良好的自我保健观念。
篇5
[关键词] 糖尿病健康教育;认知;非糖尿病专科护士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2(a)-0124-05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长期患病可引起多器官功能缺陷即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已成为我国第三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糖尿病健康教育是实行糖尿病三级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3],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的具体体现。而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怎样培训护理相关人员、如何保证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质量、如何面对患者的提问等。本研究是通过研究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况、影响因素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间接得到临床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分析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和相关问题,对以提高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综合素质为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目标,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为临床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提供依据,进而更好地指导患者控制血糖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控制血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8月~2013年4月,便利抽样调查研究4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的180名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全部为注册护士,工作1年以上;其中男21名,女159名;年龄22~27岁,平均(25.00±5.79)岁;文化程度本科143名,专科37名。所有研究对象均为遵循知情同意原则下自愿参加。
1.2 研究方法
根据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护理内容及参照有关文献[4]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问卷包括被调查者个人资料和对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掌握情况和影响因素等。
第一部分: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一般资料。主要内容为:年龄、性别、工作年限、职称、职务、最终学历。
第二部分: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基本认知和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影响因素问卷。
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规范化进程的认知程度。共有17个题目,内容分别为:①有必要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②健康教育可缩短护患距离;③健康教育可减轻患者焦虑心理;④糖尿病健康教育可提高护士自身素质;⑤可健康教育提高护士业务水平;⑥健康教育可减少护理差错及事故发生;⑦需要健康教育护士专门接受培训;⑧患者期盼护士的健康教育;⑨影响健康教育主要因素是人力不足;⑩影响健康教育主要因素是工作负荷;■影响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是专业知识缺乏;■影响健康教育主要因素是经验不足;■影响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理念陈旧;■您需要的支持是加强培训健康教育;■你需要的支持是加强专业知识;■你需要的支持是加强培训人际关系;■你需要的支持是增加非糖尿专科护士。
答案设计为4选项:①非常同意;②同意;③无所谓;④不同意。评分方法采用4分制:评分方法为:答案①计为4分;答案②计为3分;答案③记为2分;答案④计为1分,总分为68分,最低分为17分。得分在47~68分为高水平认知分数段,24~46分为中等水平认知分数段,17~23分为低等水平认知分数段。得分越高,说明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越高。
第三部分: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
此部分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5-6]:①饮食治疗;②运动疗法;③口服降糖药物的知识;④胰岛素治疗的有关内容;⑤认识低血糖;⑥并发症的知识;⑦掌握自我检测的方法;⑧足部护理的知识;⑨心理方面。总共39道题目,每道题目总分5分:该项内容掌握90%~100%为5分,该项内容掌握7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2.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类别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得分
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不同学历护理人员间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得分(n = 180)
2.2 护理相关人员对糖尿病健康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和影响因素的调查
认为有必要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得分最高,为(3.48±0.73)分,认为影响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是理念陈旧的得分最低,为(1.99±1.09)分。见表2。
2.3 护理人员对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的各题得分情况
在胰岛素治疗相关知识、掌握自我监测的方法、糖尿病并发症知识的掌握、口服降糖药物方面的掌握程度较高,而在运动、饮食疗法、足部护理知识和心理护理等方面掌握较差。见表3。
3 讨论
3.1 目前我国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现状
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基本认知程度高,平均得分为(3.48±0.73)分,说明目前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基本能够明确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患者自身生命体征的稳定、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种认知程度为临床实践中常规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思想保证。有报道显示,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疾病教育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患者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措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知晓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7]。有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改变患者错误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而缓解和控制患者糖尿病血糖和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减少医疗费用[8]。对影响糖尿病健康教育开展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26.67%、32.78%的护士认为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资源不足和工作负荷过重。在实际的工作中,随着护理学日益向专科化方向发展,使非糖尿病专科护士擅长本专业的病房护理,而对于相关的糖尿病护理工作缺乏具体的了解;这就要求要开展糖尿病专科教育,全面提高各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知识水平。
3.2 加强高年资、高职称护士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培训工作,强化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
本研究对180名非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基本认知调查发现,职称高、工作年限长的护士,其得分低于职称低、工作年限短的护士,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高年资护士护理观念有关,认为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是重复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是浪费人力资源有关。但高年资护士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其社会阅历高于工作年限短的护士,因此,在临床实际护理工作中,应加强教育非糖尿病专科护士转变观念,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健康教育过程中,高年资、高职称护士能够游刃有余的解决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因此要加强高年资、高职称护士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培训,在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工作中应积极发挥高年资、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优势,使之能够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顺利而有效的开展。同时也要采取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以及回访,评价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以便根据回访找出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缺点,对其进行总结和改进。
3.3 培养和提高低年资护士的自身综合素质及业务水平
本调查还发现,不同学历的护士在调查中对于糖尿病健康教育可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问题的认知存在差异(P < 0.05)。这更加说明糖尿病健康教育和临床的实际经验密切相关,护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加强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素质和业务的培养是提高糖尿病健康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应有计划地组织非糖尿病专科护士不断学习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学习相关人文科学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沟通、交流的能力;在现阶段高级临床护理人才的缺乏的情况下,要发挥高年资护士在着方面的优势,组织临床授课,向低年资的护士传授知识。同时还要加强护士的继续再教育,利用网络和医学杂志,通过多种渠道提高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知识水平,有利于非糖尿病专科护士提高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及多学科知识的积极性,对培养护士的整体化护理意识起到良好的作用糖尿病。健康教育扩展了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的角色功能,也把糖尿病护理理论和临床研究带进了一个新领域。糖尿病健康教育要求非糖尿病专科护士不但要具备传统的本专科的护理能力与技巧,而且还要求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具备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正是这样的要求,使得非糖尿病专科护士不断具备了生理性及社会性心理健康等方面评估患者和与患者交流巧沟通的能力。
3.4 规范护理行为
全面开展糖尿病专科护士资格认证,持证上岗,确保非糖尿病专科的护理质量,资格认证可以有效规范护理行为。
3.5 加强培训
对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支持因素调查得出,加强培训护士健康教育和学习专业知识占比最高,专业知识和健康教育是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理论指导。糖尿病患者对护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同时又具有其独特性[10]。在健康教育过程之中,针对不同内容的病情、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都做到恰到好处的解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形之中对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糖尿病专科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健康教育等领域的知识。只有以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才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0-12]。因此,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护士采用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包括基础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等多方面的知识。
3.6 对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的调查
结果显示传统功能制护理模式没有得到改变,护理人员缺乏全面的整体的护理理念。作为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在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应该牢记整体护理概念,始终关注患者的血糖情况,同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
综上所述,本研究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分析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认知状况,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不同学历的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认知情况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结果显示,目前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基本能够明确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这种认知程度对于临床实践中常规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思想保证,临床工作中应根据调查结果做好针对性的工作,合理安排人员,在健康教育的工作中应积极发挥资历深、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优势,全面培训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顺利而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陈敏丽.慢性病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0.
[2] 常向云.糖尿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4,2(1):49-50.
[3] 卫生部.1996年~2000年国家糖尿病防治规划纲要[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4(2):49-50.
[4] 黄津芳.护理健康教育学[M].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225-226.
[5] 李淑莲,游淑钦.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11(6):200.
[6] 崔金红.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2007,15(8):148.
[7] 戴秀菊,杨金娟,方群.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58-59.
[8] 陈宗伟.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4(1):51-52.
[9] 景良洪.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111-112.
[10] 刘俊.胰岛素泵在非糖尿病专科使用中护士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对策[J].河北医学,2013,19(5):777-779.
[11] 叶慧丽,王桂桃,阮建波.临床护士继续教育现状及认知需求调查分析[J].现代医院,2011,11(9):110-111.
篇6
【关键词】成人函授;教育发展;对策
成人函授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落实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举措,目的是给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员提供在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养,培养应用型的社会适用的人才。当前,成人高等教育普遍采用学生平时自学、期末集中面授考试,并以自学为主的函授学习形式。[1]这种学习模式虽然适合成人在职人群,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完善函授教育的过程,探索提高成人函授教育的对策,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成人函授教育概述
成人函授教育是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成人继续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人函授教育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成人继续教育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自主学习为主,老师教学为辅。由于,成人学习时间的特殊性,成人函授主要是采取集中授课的模式,平时主要靠学生自主学习,而且老师授课的课时很少。
第二,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成人函授教育,可想而知,其主要学习对象是针对已经参加工作的社会人员,通过在职学习而在此获得相应学历和技能。因此,其学习群体正常工作日没有时间来学习,只能通过教师集中假期授课或者远程视频授课,这样直接影响学习的质量。
第三,在岗教师的临时性。由于函授教育主要采取的是集中假期时间授课,因此主管单位一般没有固定的授课教师,均采取临时聘任制的形势,从各大高校聘请相关课程的教师兼任。所以,函授授课教师的流动性较大。
二、成人函授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成人教育的也要不断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发展。但是,当前我国成人函授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学习模式单一
当前,我国成人函授教育主要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其余实践考学生自主学习。但是,由于成人函授教育学习主体的特殊性,其周一至周五有正常的工作要处理,有时升值要加班,造成平时基本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而学校根据学生群体的特性,主要采取周末或者假期集中授课的模式进行教学,然后期末统一考试。这样单一的学习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往往成了“混学历”,而结果致使学生学到的技能知识匮乏。
2、缺乏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成人函授教育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函授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其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技能,以便更好的能胜任当前的工作。但是,当前成人函授教育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学校设置的实践环节学时偏少,这样不能培养学生良好实践动手能力;另外一方面,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这样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因此,导致实践教学环节“名存实亡”。
3、目标定位偏差
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教育受到人们的青睐。而由于其他原因等造成,社会上已经参加工作人员学历不高或者技能偏低,为了这类人员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而进行再一次学习。而通过实践学习过程来看,由于学生的功利性强,加之学校对函授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而使得成人函授教育成为社会工作人员获取高学历的捷径,背离了函授教育设立的初衷。这样,不仅不能普遍提高社会在职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而且使得社会学历泛滥。
4、课程教材死板
众所周知,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教师授课的依据。而当前我国成人函授教育的教材建设远远落后,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对新知识更新的渴望。其主要表现为:其一,教材陈旧,有些课程使用的教材是90年代编写的,教材里面的内容严重滞后,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学习和工作的需求;其二,缺乏导学教材,作为函授学习的学生,因个人工作、生活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对于知识的接受的难以程度不同,缺少基础性的、引导性的辅助教材供学习自学。
5、学生自律较差
成人函授教育主要是在职学历教育,即其所面对的学习对象均是有还在岗位工作的人员,还有的可能已经成立了家庭。所以,学习对象具有工作的繁重性、家庭事务的琐碎性、个人学习的厌恶性等特性,造成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减弱。加之,学习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体系,致使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也放松,大多抱着过关考试的心态去学习,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
三、构建成人函授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
构建健康、积极、稳定的成人函授教育体系是当前我国继续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人才强国战略的可靠保障。为此,我们有必要构建良好的成人函授教育管理体系。
1、学习模式多样化
传统的成人函授教育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集中授课辅助的教学模式,因此,有必要探索多样化的成人函授教育模式。创新成人函授学习模式,如:第一,开展远程网络教育,将上课的情景录成视频,放在网上,便于学生随时可以学习;第二,创建教师与学生经常互动交流的平台,开辟专门的课程论坛,代课老师为版主,及时回复学生提出的疑问。
2、增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对于社会在职学生来说比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这样更能促进他们实践技能的提高。因此,对于成人函授教育来说,必须增强实践教学的环节。首先,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对于成人函授教育这个群体,更注重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其次,老师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实践方案,主要是结合学生所从事的工作而展开。
3、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当前,成人函授教育已经沦为社会在职人员获取学历的便利捷径,即所谓的“混学历”。为了改善当前的状况,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其一,主办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力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综合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质量;另外,学生要改变学习的观念,在职学习是很难得的一次继续教育机会,要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而不是仅仅的混够60分得到毕业证,应该以提高自己的技能为目标。
4、加强教材体系建设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来源,因此,要充分保障教材的质量。针对当前成人函授教育教材的建设情况,在此建议:首先,组建成人函授教育教材建设编写委员会,负责成人函授教育教材的建设,结合实践编写既与时代相符合,又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教材;其次,编写与教材配套的导学读本,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掌握好教材的基本知识,讲解课本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配备相应的练习题来检验学习的成效。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成人函授教育实际上是贯彻终身学习的重要举措,终身学习主要是靠自己来完成。因此,成人函授教育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一种独立自主学习能力。无论从教学过程中,还是实践环节都要特意安排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成人函授教育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
参考文献:
[1]张晓青.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1(05).
篇7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8月~2009年8月到我院门诊或病房的孕妇包括孕前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以及在孕期经筛查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34例,年龄均为35岁以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的诊断参照WHO1999年诊断标准)。
2 护理体会
2.1方法 在应用胰岛素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为期两个月的健康教育,每周一学时,每次最好有家属陪同,起到督促及帮助和管理患者的作用,除定期复查血糖及相关指标外,两月教育结束后每周电话或家中随访一次。健康教育如下:
2.1.1评估病人 首先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最关心的问题和最需解决的问题。在我们与病人交谈的过程中,60%的患者和家属担心疾病是否会给胎儿带来极大的影响,妊娠结束后自己能否恢复正常。30%的患者担心应用胰岛素是否会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对自己是否会产生不良的影响。8%的患者需要知道饮食、运动、自我监测及自我管理方面的知识。
2.1.2教育方式 针对每个病人疾病情况和评估中最关心的问题,因人而异,采取一对一的教育方式。为病人发放自编的健康教育资料,应用自学和一对一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将课程分九次完成。每次课程开始前先评估10分钟,对病人上节课掌握的内容让其回述,教育者给予纠正补充。结合病人的个体情况讲授新的内容30分钟,最后对当天的知识总结10分钟。考试15分钟,8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下为再教育对象,给予重新指导。
2.2内容
2.2.1心理教育 与病人进行交流,针对孕妇目前的心理状态,认真的分析并给予系统的解答。为病人创造一个温馨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鼓励病人,关爱病人,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饮食指导 合理的饮食控制能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是GDM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为供给孕妇及胎儿充足营养,全天总热量应分5~6次进餐。少量多餐有助于稳定控制血糖,减少餐后高血糖及餐前低血糖的机会。妊娠糖尿病患者需多食含铁、钙、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禁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在饮食指导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孕妇的个体差异给予具体指导,使孕妇及其家属懂得并学会食品交换法,促进孕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以利于血糖的控制。
2.2.3运动指导 运动会消耗葡萄糖和减少胰岛素的需要量,对帮助平衡胰岛素和血糖有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应与孕妇共同制定适当的、规律的运动计划,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起居有序,根据孕期的不同阶段适当活动。
2.2.4孕妇自我血糖监测 由于妊娠期妇女的肾糖阈是降低的,即使在血糖正常的情况下,尿糖也会出现阳性。所以尿糖检验不能作为观测指标,应检测血糖了解病情,及时调整治疗;监测餐后1小时血糖值较餐前更为优越。因此,应教会孕妇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2.5低血糖的防治 对使用胰岛素的病人,应教会其胰岛素正确注射部位、方法,剂量要准确,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用药期间,若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慌、颤抖、有饥饿感,甚至昏迷等,应急测血糖、尿酮体,以确定有无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一旦出现低血糖,可饮糖水或口服6颗硬水果糖,必要时静脉应用葡萄糖。并立即通知医师。
2.2.6孕妇自我管理 定期门诊随访。妊娠糖尿病孕妇必须定期到产科门诊检查,包括检查妊娠高血压,妊3期作B超检查胎儿大小,以确定是否需要准备剖腹产;孕妇还必须定期查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给予膳食指导;制定特别饮食计划。
2.3产后追踪管理 绝大多数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后即可停用胰岛素,仅个别病人尚需少量胰岛素;产后6~8周作75g葡萄糖耐量试验以明确糖尿病诊断;产后适当控制饮食,避免肥胖是预防或推迟2型糖尿病发生的基本措施。
产后继续教育。明确维持合适体重和每年测一次OGTT的重要性;出现高血糖即应就医;维持孕晚期施行的饮食计划,满足哺乳所需;鼓励母乳喂养;低剂量口服避孕药对GDM史者避孕是安全有效的;慎用不利糖代谢的药物。
篇8
[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4(c)-136-02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具有遗传倾向性、终身性、全身性疾病,已经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血管之后第三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1]。糖尿病的发病受生活方式和社会富裕程度的影响;它的非遗传因素显示出与年龄、肥胖、吸烟、精神压力和缺乏锻炼密切相关。现代综合治疗糖尿病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治疗法、降糖药物的应用和自我监测5项内容[2]。家庭是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3],为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和改善生活质量,我们对病人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对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05年12月-2006年6月门诊糖尿病病人72例。男38例,女34例,年龄33-75岁,平均46.0岁。文化程度:小学14例,初中21例,高中以上37例;按病人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单号和双号,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家属:配对选择相应实验组病人家属36例,其中男13例,女23例;年龄33-69岁;平均44岁;配偶29例,子女7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25例,高中以下11例。
1.2 方法
1.2.1 两组病人均按医嘱给予降血糖药物治疗,并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在上述基础上对实验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包括:①疾病知识宣传:向家属宣传糖尿病的病因、分型临床特点,介绍降糖药知识、治疗目的及服用方法,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及应急处理措施。告知患者及家属糖尿病既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又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提高家属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②生活照顾指导:改变家属的不良生活方式,给予低盐、低糖饮食,戒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按时就寝,根据标准体重计算每天所需热量,对患者的一日三餐进行合理分配,讲解饮食疗法对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③告知家属患者应锻炼身体、适当运动如游泳、步行、慢跑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运动应在餐后1 h进行,此时血糖相对较高,不易发生低血糖。外出时要携带糖尿病证明卡,水果糖以防止低血糖时急用。讲解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保持理想体重,防止肥胖引起的高血糖高血压。④向患者家属演示尿糖、血糖、血压检测,胰岛素注射、足部护理、皮肤护理的方法,逐步让患者及家属自己能做到熟练掌握,定期监测各项指标,调整用药量。⑤心理指导,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疾病,需要患者终生面对。多数患者往往没有毅力坚持治疗,而对治疗丧失信心,易产生悲观情绪,对家属进行心理指导,使家属明白家庭支持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以争取家庭和社会对糖尿病的重视和理解,促使家庭对患者进行督促和协助,给予患者极大的心理安慰,以利于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自我监测血糖和药物治疗,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摆脱生活及心理压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1.2.2 将健康教育内容编制成册,发给病人及家属;每月对病人和家属随访一次,要求家属将学到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日常生活和护理中,并填写调查表,调查表中包括对健康教育内容、方式、数量是否满意,同时询问病人对家属工作是否满意,对教育效果差或者不满意者,及时做出调整和修改,直到病人满意。
1.3 效果评价
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4]在刚开始宣教时及半年后对2组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记录,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组内比较
对照组病人半年后各观察指标与半年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半年后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与半年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1)。
表1实验组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2.2组间比较
2组病人半年前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半年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有显著性差异(P
表2 两组病人半年后生活质量比较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5]。我们定期对病人、家属进行重复强化教育,让病人及家属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明白只有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使治疗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以争取家庭和社会对糖尿病的重视和理解,促使家庭对患者进行督促和协助,给予患者极大的心理安慰,以利于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自我监测血糖和药物治疗,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摆脱生活及心理压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问题,因而病人情绪功能、角色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2 当家属获得有效支持时,能促进其应对的能力和效果,病人发生变化时,家庭成员也定会出现变化,家属渴望了解与疾病有关知识和技能。所以对家属应做好及时、充分、有效的健康教育,以便能有效地参与到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帮助病人尽快康复。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对病人的饮食疗法、药物依从性、血糖及尿糖的监测、皮肤护理、足部护理、心理状态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良好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可以减少药物治疗的种类和剂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家庭成员给予患者真诚而切实的支持,能够帮助患者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医护人员有责任对糖尿病家属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全面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支持力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糖尿病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半年后实验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冯正仪.内科护理学(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27.
[2]范丽风,张小群,陶旭,等.糖尿病教育对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1A):6-7.
[3]章玉玲,梅询.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检测的相关因素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6,12(28):2682-2683.
[4]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60.
[5]陈孜慧,彭淑昆,赵旭东,等.心理、社会因素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1,4(8):635-636
篇9
【关键词】临床路径;阑尾切除术;健康教育;护理满意度
健康教育属于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健康教育的质量提升,使患者得到全面、科学、有效、及时的健康教育,是临床路径下护理人员的重要课题[1]。本文旨在观察分析采取临床路径下对阑尾切除术病人实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64例,按照随机抽取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2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9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5.5岁,其中慢性的阑尾炎患者7例,急性单纯的阑尾炎患者11例,急性化脓性的阑尾炎患者10例,坏疽性的阑尾炎患者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8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4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6.5岁,其中慢性的阑尾炎患者9例,急性单纯的阑尾炎患者10例,急性化脓性的阑尾炎患者8例,坏疽性的阑尾炎患者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在数量、性别、年龄、类型方面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观察组在临床路径下实行健康教育,根据卫生部所颁布的具体路径标准,主要通过对阑尾切除术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充分了解及评估,征求意见,查阅相关文献,对过去的阑尾切除术病人的护理情况进行调查,结合临床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表。在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使用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循环加以完善和改进[2]。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内容,详见表一。
1.2.2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
1.3观察项目、评估内容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我院自行编制。
1.4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健康教育的效果比较,详见表二。
由表一可见,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
3讨论
临床路径是对于某种疾病制定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模式和治疗程序,属于一种综合模式的临床治疗方法[3]。遵循循证医学的方法对治疗组织及管理疾病进行指导和提示,使医疗行为更加规范,使变异减少,使成本降低,使质量提高。相对指南而言,其制定的内容简洁、易懂。在多种学科和部门的具体操作中都适用,对某种疾病相对应的诊疗流程具有针对性,对治疗过程中科室间的协同性和治疗结果及治疗时间更加重视。临床路径相对传统路径而言,规避了传统路径的缺点和不足,减少了随意性、提高了可评估性,使医疗行为更加规范,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4]。本文通过选取我院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分组比较临床路径下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结果发现,临床路径下健康教育明显优于常规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采取临床路径下对阑尾切除术病人实行健康教育的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可以有利于护理工作开展,提高患者配合度,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灿,杭美琴,范小利,等.临床路径对呼吸科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评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7(34):4321-4332.
[2]郭栋,祁国阳,胡建伟.临床路径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5,26(11):60-62.
篇10
【摘要】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健康教育在产科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预防和减少孕、产期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保证母儿健康的重要环节。目前,健康教育在产科领域中普遍存在开展的不够深入,经临床观察,影响产科健康教育的因素有产科护士对产科护理特点认识不足,对健康教育的涵义缺乏认识,对健康教育的程序认识不足,缺乏健康教育的技巧,缺乏健康教育相应的知识。针对这些导致产科护理健康教育不能得以深入的因素,提出相应措施以促进产科护理健康教育的进展。
【关键词】健康教育;产科;护理;措施
1 影响产科健康教育的因素
1.1 护士对产科护理特点认识不足 产科护理有别于其他专科护理,与非妊娠期妇女比较,妊娠期妇女基本属于健康的状态,被视为正常人的特殊生理阶段[1]。产科护理重点在于提科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向年轻的父母传授有关育婴知识和技能,现代产科护理特别强调: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的观念,即要求产科护士为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促进健康、自我护理、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知识和具体措施。
1.2 护士对健康教育的涵义缺乏认识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帮助人们树立健康教育的信念,促进人们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教育的措施[2]。目前很多护士已经初步形成了健康教育的概念,但还是普遍停留在卫生宣教的水平上。卫生宣教在于普及卫生知识,是知识的单向传播,接受对象比较泛化,且不注重信息反馈和效果评价;而护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评价的活动[3]。
1.3 护士对健康教育的程序认识不足 目前国际上病人健康教育步骤模式为:确定病人及家属的教育需求;建立病人及家属的教育目的;选择教育方法;执行教育计划;评价教育效果。
1.4 护士缺乏自主性 与以前的功能制护士角色相比,整体护理模式下护士的自主性有了很大提高,但有些基层医院流于形式。很多护士在给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时处于被动,孕产妇不问,她们就不进行健康教育。事实上,产科护士应该在健康教育指导、处理个案,提供具体的产前保健、产时护理、产后康复、母乳喂养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工作中,均有其独立的护理功能。
1.5 护士缺乏健康教育的技巧 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在整个健康教育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而教育方法和技巧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1.5.1 评估技巧 评估是健康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目前在评估技巧上我们主要通过观察、会谈、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方法来进行评估。产科护士应正确运用评估知识,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并把对孕产妇及其家庭真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传递给他们,使之产生亲切感、信任感,以便能更好接受健康教育的内容。
1.5.2 护患沟通交流 沟通是护士和患者进行交流的一种治疗性护理技术,是实施病人健康教育取得成效必不可少的方法。可采用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语言性沟通中应力求语调、语速适中,通俗易懂,让孕产妇及其家属能明白护士所传授的内容,同时还可配以非语言沟通,包括手势、姿态、面部表情、眼神等。
1.5.3 行为训练技巧 产科护士除了给孕产妇做口头的教育外,还应动手演示,如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技巧、如何给新生儿洗澡等。同时还应评价训练的效果,评价产妇是否掌握技巧及是否能独立操作。
1.6 护士缺乏健康教育相应的知识 我国的护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系统,而且在理论和体制保证方面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文献及书籍作参考,同时又缺乏系统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及能力培训。因为概念的混淆,很多护士只停留在单纯的卫生宣教上,达不到健康教育的层次,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所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 促进产科健康教育的几点措施
2.1 产前健康教育 护士首先应正确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生理需要,同时做好必要的入院宣教,以便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告诉产妇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的好处,并评价产妇及其家人是否掌握有关方面的知识。
2.2 产时陪伴分娩 陪伴分娩也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导乐分娩模式,即由一名有生育经验的妇女,在整个产程中给产妇以持续的心理、生理及感情上的支持。有经验的产科护士即可充当陪护角色,护士应在整个产程陪伴产妇,指导其心理放松,充分休息,合理营养,适度运动,自由,以及呼吸技巧、躯体按摩等。此外,允许产妇的家人,尤其丈夫全程陪产,以给予产妇有力的心理支持。
2.3 产后健康教育
2.3.1 做好母乳喂养的教育实行三早 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对于无正当理由拒绝哺乳的产妇要进行恰当的教育,手把手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方法,同时进行评价。
2.3.2 加强产褥期的健康教育 如饮食指导、卫生指导,以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的量。
2.3.3 做好新生儿护理方面的健康教育 年轻的父母多不会照顾新生儿,护士应教育新父母如何给新生儿洗澡、按摩、抚触及穿衣等。
2.3.4 帮助产妇制定产后康复计划 正确指导产妇恰当的产后运动,运动应根据产妇的情况,由弱到强循序渐进,一般在正常产后第2天开始。
3 在产科健康教育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3.1 重视产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大多数产妇是第1次怀孕,对妊娠,分娩知识知之甚少,有的误听他人言传,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导致妊娠和分娩并发症.所以,产科健康教育是孕产妇所必需的,也是产科护理学发展所必需的。
3.2 教育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 健康教育应循序渐进,教育内容应从简单到复杂,教育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从心理学角度看,一次性完成过多的内容也不利于学习对象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因此,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在的教育问题,再解决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反复多次,让产妇逐渐掌握所学知识。
3.3 保持健康教育过程的连续性 产科健康教育应从怀孕前开始,通过孕妇学校,住院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社区服务直到产褥期的电话咨询,这样既可以满足孕妇在孕期的教育需求,也可以满足住院期间的教育需求,又能保证产妇出院后的需求,使产妇从妊娠,分娩到产褥期连续地得到健康咨询服务。
4 总 结
目前我国各医院的剖宫产率上升、母乳喂养率下降及年轻的父母角色障碍等一系列问题表明我国产科护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产科护士对产科护理特点认识不足,对健康教育的涵义缺乏认识,对健康教育的程序认识不足,缺乏健康教育的技巧和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针对这些问题,产科护士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护士应做到主动和及时,以便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妊娠期妇女的心理变化.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9(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