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散文教学范文

时间:2023-07-28 17:4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语文散文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语文散文教学

篇1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散文 教学

众所周知,现代散文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它与其他文章体裁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时,一定要从鉴赏文学作品这个角度来进行现代散文的阅读教学,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提供他们的阅读能力,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从而促进了他们有关新课改所要求的学科能力的形成。以下就结合本人在近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来具体谈谈如何搞好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以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 初步培养鉴赏散文的能力

首先,在阅读中学习品味语言。散文的语言一般来说,或流畅、华美,或自然、朴素,在教学中要挖掘作者运用语言的褒贬色彩,品味语言的格调、情味,揣摩语言的内涵、内蕴,联想语言的文外含义,想象语言的空白形象,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鉴赏力;其次,在探究中鉴赏文本表达技巧。如前所述,散文的构思及表达是自由的、灵动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略、欣赏作品构思的艺术匠心,选用表达方式的技巧。好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阅读散文就要从中品出这股诗味来。散文的诗意不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东西,它是从许多方面表现出来的,如意境深远的画面,浓烈的抒情,神奇的想象,诗一般的语言等等。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捕捉散文的诗意,要善于从寄情的事物中捕捉诗意,尤其要抓住作者抒写的“动情的事”和“动情的物”,要抓住“动情点”;其次要在意境的层层开拓中捕捉诗意;在人物及其活动中捕捉诗意;最后,在合作中积累学习方法。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教会学生合作学习,能欣赏、分享他人成果,能宽容、接纳不同意见,并能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解读鉴赏方法。

2 重视引导学生如何进行阅读,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进行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时,一定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这个基础上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身所固有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应用语文阅读中常用的技巧和相关的知识来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时,为激起学生对阅读现代散文的兴趣,我们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完全融入现代散文的情境之中,以发自内心深处的那种饱满、强烈的感情,通过对作品当中的那些精华进行感知,对作品中那些最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来进行感悟,以这种方式来感染学生和传导知识,促使学生与我们教师一起感受作品的内涵,这样就成功营造了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阅读现代散文的兴趣。

3 广泛涉猎散文课程资源

篇2

一、改革教学模式,增强学生领悟效果

散文语言和一般题材的文章有明显区别,它文字优美、意境深远,表达的情感丰富。在进行散文教学时,老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散文,深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还要走进字里行间,感悟文章的意境,用心体验,精准感悟。首先,用心读散文,是学好散文的第一步。只有认真读散文,才会体会到散文的意境美,体会到散文形散而意不散的特点,其语言就像画家笔下的风景画,有远景,有近景,有浓墨,有淡彩,错落有致,但都离不开一个主题,那就是大自然之美。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不仅写出了童年生活,而且写出了童年生活中的自然环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样,在散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读,在读的过程中去体会、去思考、去体验,和作者共呼吸、同命运,悲其所悲、乐其所乐,探究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体会语言文字之美、意境之美,以及艺术形象之美。其次,用心感悟,是学好散文的根本。在体会了意境、感受了文字之美之后,我们还应该感悟散文的魅力,因为人物的情感、人生的真谛,一般都不在文字的表面,而蕴含在事物之中,只有抓住关键词语,紧扣人物形象思考、体味、感悟,才能领悟到散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把握人物形象。

二、把握文章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无论散文形式如何变化,它始终围绕一个主线展开。因此,我们在读和感悟之后,感受了语言文字之美,领悟了作者表达的情感,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在教学中把握文章的线索,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刻理解作者的构思,把握散文的主旨。在《腾野先生》的教学中,这一点最为突出。这篇短文内容丰富,人物事件众多,跨二十年时间之久,为了突出文章的中心,作者写了赏樱花的留学生,笔触冷嘲热讽,学跳舞时洋相百出,还写了文中的“我”去烟台学医,甚至写了系上红头绳的北京大白菜,从结构上看,真的是“散”文。但仔细分析、理清结构之后,发现每写一件事,都与表现藤野先生的伟大品格密切相关,中国留学生对祖国命运与前途丝毫不在意,而藤野先生却没有民族偏见,相反,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具体表现在对“我”特别关心,不像其他日本人,用有色眼镜看待中国人,还给予了孜孜不倦的教诲。形看是散了,其实神一点都没散,所有材料都是为表现藤野先生的品质而展开的。作者以时间为顺序,穿插自己的情感变化,将每一个事件像珍珠一样串联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一位个性鲜明、品德高尚的人物形象。

三、抓住关键词句,揭示文本思想内涵

散文教学中还要提到一个词,那就是文眼,或称为诗眼。它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关键点,具有向心力,让每一段时间和每一位人物像卫星绕着地球转一样,紧紧聚焦在它的周围,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老师在散文教学中,应引领学生认真研读文本,找准文眼,并展开教学思路。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关键词是统领全文的灵魂,更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关键词句,让学生紧扣文眼突破,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那么如何把握关键词呢?教师必须认真解读文本,对文章线索进行梳理,优化教学目标和教案。另外,学生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认真研读,思考和体验。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中,每一句话都如诗如画,给读者以美感,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无不带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作品中处处有神韵,美景中情浓景致,值得每位读者细细咀嚼品味。再如:李森祥的《台阶》,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为了实现理想而不懈创业的普通农民的奋斗历程。由此可见,把握关键词进行教学,是散文教学中把握文本内涵的最佳途径,可以引领学生品味语句、感悟情感,从而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

四、创设教学情境,认真理解文章思想

篇3

[关键词]语文 情感教育 转变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为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对情感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应做好以下三个转变。

一、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将书本看作“死”的东西,并不注重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交流,学生接受教师教条式讲解,对中心思想做单一把握,对段落、层意的理解上众人一辞,缺乏新意,导致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就是没能够让读者自己与作者本身建立起很好的交流渠道。新课要求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对文学作品研读要求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情感是教学教程中头等重要的心理因素,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来说,应抓住情感,寓情于教,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那么,在教学中应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

1.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语文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因素。文章是一个承载多种情感信息的载体。教师就要熟练地掌握教材,细心地体味感情,必须吃透教材。教师要把知识和感情传授给学生,必须在备课时首先增强自身对课文的真切感受,应拥有丰富的知识和饱满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情感融入到教学当中,引发学生的共鸣,使教学情境进入最佳状态。

2.创设情境,激感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能以灵活多变、新颖独特的导入语,或是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能引起学生精神活跃的问题,把学生带入新鲜的情境中,就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预先设计一些与教材有关,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环节,创设能激发学生表现欲望的情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从朗读中体会情感

许多优秀文学作品都蕴含着美的情感,给读者赏心悦目的美感。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范读课文,尤其是成功的表情朗读,可直接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它会将无声的语句变为有声的语言,通过对文字信息的再创造,把课文中最美、最富情感的地方凸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教师的朗读中进入角色,不仅仿佛置身于万物复苏、争奇斗妍的春天之中,而且将从这篇散文的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熏陶。正确、动情的朗读是连接教师、教材、学生三者感情的桥梁。它会让语文课变得朗朗有声,情趣盎然。

4.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地位和极大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因而要把教学过程组织成学生动脑学习、积极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和才干、陶冶情操的过程。作为教师来说,不能心存偏见,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用渊博的知识、用博爱之心,仁爱之情去陶冶学生,理解、尊重、亲近和关心学生,以热烈的情绪、真挚的感情、和蔼的态度、生动的语言来吸引学生,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的感染、美的陶冶、理的启迪。这样,语文教学才会取得理想中的效果,语文课才会获得学生的青睐。

三、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优化学习效果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不外乎听、说、读、写,在新课程的语文学习中,这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然不可或缺,而新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却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为优化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语文学习是一种内化知识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而言,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甚至比较巨大;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可能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就会更深一层。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由异质成员所组成的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小组,以期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情感教育的基本目的。无数的教学实践证明,忽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和审美教育,知识将是一片“散沙”,作为一个教育者,不掌握驾驭学生情感的技巧,不善于使用情感艺术,不可能是一个优秀教育实践者。“没有水就不会有鱼,没有情就不会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我们荡起情感教育的双浆,带着学生驶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周一贯.语文教学优课论[M].宁波出版社,1998.

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B-

0096-01

在2011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之际,结合当前的体育教学实际,教师对一些具有本原性的基本问题进行思考,有助于还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以本来面目,那么很多问题的思考价值甚至是争论价值存在与否也会逐一显现。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值得思考的基本问题很多。笔者选择了下面三个基本问题,结合对课程标准解读资料的学习,对新课程的理解以及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现阐述如下。

问题一:体育教师是什么角色?

在笔者看来,体育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其他学科教师无法替代的,因为“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只有在体育运动中才可能得以实现。因此,体育老师应当热爱自己的工作,不要甘心情愿地将自己的工作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不要轻视自己所教的学科,而应从更高的高度审视自己所从事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事业。我以为,像我一样的普通体育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去感受体育教师这一职业的与众不同与无可替代,在这种认识当中去享受着职业的快乐与幸福。

当然,仅仅有这种意识还是不够的,具有高度的认识还需要深厚的基本功来支撑。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专业成长,从专业知识、专业态度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提高自己。关于专业态度,上面已经叙述;关于专业知识,说的人很多,也自不必说;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专业技能。很多体育老师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自我锻炼与提高的意识不再强烈,以致专业技能水平不断下降,最后变成一个“嘴把式”,这是要不得的。作为体育教师,不能荒废自己的专业技能功夫,必须时刻注意锻炼自己。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技能水平测试,这对体育教师起到促进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体育教师要增强自身的内驱力。

只有体育教师身体力行,时刻提醒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态度、知识与技能,才能将心中的教学理想变成现实。

问题二:体育与健康课是什么课?

自从进入新课程以后,传统说法上的“体育课”变成了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与健康”课,名称变了,意味着什么呢?追根溯源,体育源于游戏,那么体育教师如何认识自己所教的这门学科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学习一下课程标准吧。认真研读、仔细学习之后,我们对体育与健康的理解应归到“体育”二字上,体育体育,姓体名育。因此,“运动技能”的学习应该成为体育教学必须坚持的核心,在育体的基础上育人,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技能、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从另一个角度讲,体育教师的价值由学生在体育课上运动技能得到了提高,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而彰显。那么,这门课程的核心就要归依到人上,即归依到实施教学的体育教师身上,归依到接受体育教学的学生身上。

因此,好的体育与健康课应该是适切学生的。我们可以思考得更为细致一点。例如,我们在制定学期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的时候,应该把通过快速跑来发展学生跑的能力放在什么时候?应该通过哪些项目来发展学生灵巧性的技巧?什么时候发展位移速度比较好?所选择的用来发展有氧耐力的项目是否全部合适?自编的体操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会不会有柔韧性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只有考虑透了,我们的体育课堂才能适切学生。

问题三:体育离文化有多远?

在很多体育老师的意识里,体育似乎与文化是绝缘的,而事实上,体育与文化之间存在着无法割断的渊源。且不说作为体育运动的顶级赛事——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古希腊即是世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就说近代的各项运动,自身也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所教授给学生的每一项活动中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某项运动中可以发掘的文化内容是关于体育精神、关于思想作风等诸多方面,以及在这项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不同杰出人才,在他们身上能够吸纳到怎样的体育精神。这些素材,均可以作为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在体育课堂上通过不同方式渗透给学生。

拉近体育与文化的距离不是空洞的,更不是将我们的体育教学引向虚无,事实上,其完全可以充分体现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国内知名体育教育专家北京体育大学王华卓教授曾提出“运动素材教材化”的理论。当他说出“运动素材与体育教材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教育教学的目标’”这一观点时,笔者被震撼了。人们常说未经省查的人生是无意义的人生,用专家的观点对照我们的日常体育教学,我们的体育教学又有多少精神、多少文化可言?我以为,王教授实际上提出的是一种指导体育教师实施教学行为的文化,这种文化决定了体育老师在选择教学行为时离体育文化有多远。

篇5

关键词:“三四五”;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实际意义

一、“三四五”课堂教学的含义

所谓的“三四五”就是三步骤、四环节以及五课型,其中三步骤包括:课前拓展、课内探索、课后拔高;四环节包括:学习的自主性、探索的协作性、点拨的精讲性以及延伸的巩固性;五课型包括:阅读、写作教学课程,专题复习、探究课程以及测试讲评课程。

二、“三四五”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

为了提高初中语文“三四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对其含义以及实施过程有全面、详细的了解、把握。首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及复习巩固课后知识;然后,课堂活动的实施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共同探究,对于学生疑惑的部分再加以讲解和进一步巩固;最后,在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制定专门的课程类型。

三、初中“三四五”课堂教学的实际意义

1.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

初中语文“三四五”课堂教学除了关注课内的学习过程外,对于课前以及课后的教学也十分重视。基于此,才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体系。

2.师生课堂角色的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发挥也受到了越来越多重视。在初中语文中,“三四五”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其教学过程也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老师的引导而展开的合作、探究学习。

3.体现初中语文的特色

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综合性以及实践性的学科。而在初中语文中,“三四五”课堂教学的实施就是从语文的特点出发,在三步骤、四环节以及五课型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综合性发展。

4.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课改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培养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敢于反思、及时反思、善于反思、长期反思,通过不断的反思,成长自己,从而提高教学能力,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地应付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

一、课前反思,做到胸有成竹

很多时候,人们一说反思,就会想到事后、课后,其实不然,课前一样需要反思。在新学期的伊始,我们需要思考:新学期的教学目标,设立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步骤;在每节课前,我们要思考: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恰当地取舍、补充、延伸。精心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更好地筛选问题、加深重点、攻克难点;面对设定好的教学步骤,我们需要思考:对于教学方法具体实施效果的评估,对于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的把握,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失误、困难的预设等。这一切的反思工作,都是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一一进行思索的问题,同时,能够在备课教案上一一地反映出来,不给教学过程留有盲区。这样的课前反思,为课堂的教学成功奠定了基础,教师教学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教学效率自然提高。

二、课中反思,做到游刃有余

课前预设的再好,教学中面对一群充满未知数的头脑,课上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可能是按照老师预先设定好的一步一步、毫无差错地“走程序”,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学习方式、参与程度、思考程度、收获程度、整体状态都会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继续和推移,时刻发生微妙的变化。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反思,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灵活地引导学生,使课堂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例如,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如果归纳中心思想是我们教学的最后一步,那就大错特错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看待、探究课文,扩展学生的思维,提高阅读的能力。这时,我就会提出以下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父亲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脱险?如果你是这位父亲,又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会和课文中的父亲一样的做法吗?说出你的想法和理由。这样,大家各抒己见,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加深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

三、课后反思,做到尽善尽美

一堂课结束,留给学生知识巩固的课后习题之后,教师就万事大吉了吗?反思做在课前,做在课中,课后就可以高枕无忧,各自休闲了吗?错!课后一样需要反思,要对自己的每一堂课进行深层思考:在这历时45分钟的课堂上,出现了哪些值得我们重新探讨和深思的问题、事件,学生在这一段时间中获得了什么,又有什么问题被遗留下来等待处理,教学中,自己工作的得失,教学效果的好坏等都需要我们进行反思。通过反思,记录下自己的教学体会和收获,失败的教训,成功的经验,教学的效果,学生的评价等,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学,将教学工作做到尽善尽美,问心无愧。教师只有在不断的自我批评,自我成长,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反思过程中,才能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总之,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课前、课中、课后这一系列的反思,就没有完善高效、出类拔萃的教学,就没有精彩纷呈、活力四射的课堂,也没有不断成长和完善的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教学质量才能不断上升,学生才能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长峰,刘凤杰.新课改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学分析和思考[J].教育研究,2006.

篇7

关键词:“三三六”教学模式,语文高效课堂

 

“三三六”模式杜郎口中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要了解借鉴这一教学模式,首先要了解何为高效课堂。什么是高效课堂,说法法不一,我认为高效课堂就是在有效的时间内,即课堂教学45或40分钟内,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的、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模式。实现语文课课堂教学的高效,学生自学能力是保障,教师的语文素养是前提。

一、学生自学能力是语文高效课堂的保障

1、学生自学能力在语文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从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观摩中,从展示的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由此说明学生自学能力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它是课堂高效的保障。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预习中就能发现问题,并能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现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学生在课堂展示中就能体现对问题理解的独到性、解决问题方式多样性,学习的目标性更加明确;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在分组学习讨论时,学生才能在学习展示中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对课文或其他内容的感悟和体会。可以说,自学能力是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由此更加说明,无论是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课堂自主学习的三大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还是其他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初中语文论文,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2、语文自学能力的提高要以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为基础

学好语文,五种学习习惯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养成正确运用工具书的习惯。运用工具书的习惯养成能有助于学生字词句含义的正确理解,促进学生字词句运用能力的提高。字音、字形、字义需要查字典解决,词义、成语需要查词典解决,要巩固小学查字典、查词典的方法,养成运用工具书的习惯,为学生自学语文打下基础。二是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课前运用已有的知识,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有效促进学生课前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预习习惯的培养要有针对性、实效性,预习的问题是学生能运用工具书、已有知识、文中注释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在预习的收获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加关键词、佳句、名段积累,影视中经典语句的记录,这些都是增大学生知识量、为学生写好作文打基础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教给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增大知识容量,提高语文素养。五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能够有效地促进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提高,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主要从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中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人云亦云中有独到见解,通过教师肯定性支持、善意的指正,逐步实现学生对问题理解的完善,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要以五种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在引导点拨中提高。

二、教师的语文素养是课堂高效的前提

要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以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为基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提高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式的能力。根据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实践性”的特点,“遵循汉字、汉语自身的规律”,从中研究语文教学的方法、途径。围绕《课标》确立的总目标、年级目标,理清语文教学的总体思路,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以吃透教材为主攻目标,提高语文教师准确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师要通读语文教材,结合《课标》对各年级的目标要求,做到单元教学目标清楚初中语文论文,每课应掌握的知识,心中有数,读写听说的要求明确,结合课后练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此基础上能够灵活拓展教材,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准确驾驭教材。

第三,树立正确的语文课程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适应学生“四个能力”培养需要,根据汉字和汉语的自身规律,结合农村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探讨“读写听说”能力提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引导技巧,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三、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就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而言,高效课堂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模式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我们不能就模式的探究忽略了高效课堂的根本。所以,实施高效课堂要因地、因学生、因教师而定,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寻求自身的教学模式,实现自己课堂教学的高效。

首先,围绕教学内容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可以是教师预设的,也可以是学生通过初读发现的。让学生把这些问题带到预习中,通过预习在解决已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把这些新问题汇集梳理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目标,这样教师教有方向,学生学有目标。

其次,围绕学习目标实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自身教学班级和学生的实际,在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这六个环节中,选择性地灵活运用这些教学环节。预习交流这个环节很重要,要围绕预设或学生提出的预习问题进行交流,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小组合作,个人展示,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对预习问题的理解程度、效果。明确目标这个环节是在预习交流基础之上的,这个目标最好是学生在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或者是学生自学难于解决的问题,把它们作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目标初中语文论文,明了具体。目标设置的内容是结合学生已有知识、通过查阅工具书、小组合作讨论、教师点拨能够解决的问题,目标设置要精要。小组合作这个环节是小组内学生围绕学习目标、相互讨论的学习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学生能通过自学完成的,没有必要讨论,自学完成的问题可以在课堂展示中,直接由学生说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展示或者是学生交流学习汇报这个环节,要充分展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各抒己见,不管学生对问题理解程度怎样,都要求师生耐心倾听,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检测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语文学科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对问题理解程度有深有浅,甚至有些离谱,无论如何,都要充分肯定其正确性,善意纠正有错的地方。既要做到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有效的知识,又要做到尊重学生个人见解,在众多答案中,让学生感悟如何正确理解问题。

其实过去的很多做法都是高效课堂的体现,洋思中学的经验、问题式教学模式(目标教学)都体现课堂的高效。真正做到高效,要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切合自身实际,切合我们农村中小学现有实际,认真探索,创造出自己的能够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模式。

篇8

一、二阶段

所谓“二阶段”,就是将高中三年划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教育教学阶段:高一、高二为第一阶段,高三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教育、帮助学生阅读积累,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许多专家指出,当前学生语文素质差的根本原因就是读书太少,应试教育正在扭曲着一代人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学生们整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应付考试。铺天盖地的作业、考题,侵占了他们读书的时间,剥夺了他们读书的权利,扼杀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语文学科来看,单纯地做题并不等于学习,也不能替代学习。我认为,高中阶段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书,应该让学生在阅读中探求知识,认识社会,领悟人生,接受艺术的熏陶。这一阶段要求达到的目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较高的自觉能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具备现代语文和浅显文言文的基本阅读能力、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听说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第二阶段是梳理、归纳、拓展、提高阶段。这一阶段,是第一阶段的深化,教师必须在学生有了一定阅读积累的前提下,指导、帮助学生将积累起来的知识系统梳理,归纳总结,并进一步拓展、提高,使学生的语文水平真正达到读则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写则出口成章,落笔成花的境界。

二、三课型

所谓“三课型”,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三个重要而有序的环节,即自学、讨论和实践。

自学课就是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自学。自学课是直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自主发展的关键。自学时,学生可以根据文章的不同类别、不同体裁及其具体的内容特点等,自行确定阅读要求,自行选择切入点进行阅读分析。教师也可以根据本节课的实际情况,先将学习目的、重点和难点告诉学生,使学生方向明确,攻关有数。然后,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思考,利用工具书或别的方法自行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对学生来说,独立阅读理解文章、研究思考问题的过程,比其最终得出什么样的结论重要得多。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学习、自觉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深入挖掘他们的创造潜力。自学课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我们首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在教授课本内容的同时,一方面从报刊杂志上编选了大量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优秀诗文,印发给学生;另一方面,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播放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片、名曲、名歌。这种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完全改变了过去课堂上的沉闷气氛,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接受了教育。

讨论课就是把学生个体在自学课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展示给小组或全体学生,然后,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有时,我们还把课堂变成辩论会,让学生们围绕某一问题,自由地、踊跃地讨论。在这里,教师既是讨论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参与者。这样做便于教师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拨,帮助学生解除疑惑,攻克难关。讨论课既能帮助学生个体解决疑难,又能使全体学生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实践课是自学、讨论之后的实际应用,包括阅读实践和写作实践两个方面,主要是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掌握的方式、方法,指导自己的阅读和写作。

以上三种课型是有序进行的,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话说,即实践―认识―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在这两个飞跃中,第二个飞跃无疑是重要的,它是检验学生能力提高与否的关键一环。然而,第一个飞跃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完成第二个飞跃的基础和前提。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正是忽视了第一个飞跃的作用,忽视了学生最初的实践活动,造成学生根基不牢。我们在实施“三课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遵循了“自学―讨论―实践”(即实践―认识―实践)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重视了学生的初期实践活动,为后期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所以,语文教育教学出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四结合

所谓“四结合”,指的是读写结合、大小课结合、教师互相结合和课内课外结合四个方面。

读(包括听、看)写(包括说)结合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阅读量的增加、阅读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着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每读必写,逢写必读,读写活动不可分离。譬如学习诗歌、散文或小说之后,我们除了让学生学着进行相应体裁的写作练习之外,还要求他们对这些文学体裁的作品进行鉴赏,既锻炼了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

为了有效地完成所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我们还进行了大小课结合的大胆尝试。所谓小课,即以教学班为单位的教育教学形式。为了让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阅读技巧和写作技能,我们除了组织、指导学生在教室内学习之外,还让他们到阅览室去。以课堂教学指导图书阅览,以图书阅览辅助和巩固课堂教学。我们把这种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的“教室―阅览室”双管齐下的教育教学形式,统称为小课。一般说来,小课侧重于学生自学,每周至少要安排三节课让学生到阅览室读书。所谓大课,指的是以年级为单位的教育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电化教育教学手段,对全年级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开展主题讲座。不过,这种大兵团作战的形式,第一阶段不宜过多,原则上每学期安排五至十次即可;第二阶段可适当增加。

为了减轻教师负担,保证大课的教育教学质量,教研组教师们必须互相结合,密切配合,统筹安排,分工合作,根据自己的特长每人承担一个专题。如中外文学名著鉴赏、中外文学史讲座、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讲座、文言文阅读、写作指导以及书法讲座等。这种做法,优化了学科,提高了全年级的教育教学水平,深受学生欢迎。

篇9

贵州省罗甸县罗沙中学 徐宗明

【摘要】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

【关键词】课堂;阅读教学;双向活动

【中图分类号】G552.04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1-0028-01

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

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办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阅读应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 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三、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有具体措施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中学语文阅读能力一般可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1.积累阶段。它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2.理解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是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断旬或“

限制和修饰成分、来训练,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如果把“常常”一词去掉,这个判断就绝对化了。因为生活中错误之后并不一定就产生“正确”。加上“常常”,对“错误”现象的本质特点揭示就准确。

二是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将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能力。只有通过分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才能深入。综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综台起来考虑的能力。所以,分析能力的训练离不开综合的指导,综合能力的训练必须以分析为基础。

如必须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给文章分段,给段分层,给句子划分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必须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层义、段义、题旨,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给文章列写内容提纲是训练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是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能力指曲一事物的印象、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观念的能力。有了联想,可以将有形文字的意义空间拓展到最大,从而使理解更准确、合理。在阅读活动中应鼓励学生主动去联想。教师还可根据联想的类型,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联想力的训练。

篇10

方向一、教学观念必须转变

应试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常按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流程来讲授。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的为标准答案。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为教师的专利,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这种师问生答,然后用标准答案订正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全控制了学生的思维,老师总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样的教育谈何创新呢?因此,应转变教学观念。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变“教课本”为“用课本教”,变传统的灌注式教学为研究型教学,让教师一言堂变成师生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质疑、多探讨、多发现。让师生关系由权威的“传话”变为平等的“对话”;让学生完成从 “学答”到“学问”的转变。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乐学;要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大胆走出课本,注重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当今著名教授叶澜曾经指出“今天的教育改革,不仅是要改变一些传统的教育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因此,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服务者的教师,就必须转变观念。

方向二、教学手段也应与时俱进

科学技术在突飞猛进,教学手段也应不断更新。教师授课从最初的三尺讲台、一根教鞭、一盒粉笔,到后来增添了小黑板,虽然丰富了一点,但毕竟版面有限,诸多不便。再后来轰轰烈烈搞教改,又增加了投影仪,配了录音机,这一改革的确为课堂增色不少,但录音机无色无形,投影仪的缺陷也显露出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大普及,多媒体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它几乎包罗万象,容量大,速度快,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于是单调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精彩纷呈!那亮丽的色彩、神秘的背景、五彩的画面,奇妙的造型、清晰的知识结构,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因此,无论是中青年教师,还是老年教师;无论是日常教学,还是竞教课、示范课,我们的教学手段都应不断更新!

方向三、教学方法创新不容忽视

古希腊教育家普鲁塔戈早在三千多年前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我们的传统教育方法正与此相反。把学生当作容器去填充,去灌注;把学生当作工厂里的产品,按固定的模板去批量生产。这样,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生命活力,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这是传统教法的致命缺陷。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我们教学方法。首先是课堂教学模式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要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语文教学中,朗读就应该让学生书声朗朗,声情并茂,思考就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潜心研究,讨论就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当学生出现疑惑时,教师应采取启发式,开启学生思想的闸门;当学生遇到难点时,应采取小组合作学习,集思广益;当学生观点不一、互不相让时,应采取讨论式或辩论式,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要善于组织开放式教学,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里,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其次,要突出“思”与“问”。“新知识是从怀疑中产生的。”“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传统教学学生很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老师。这样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里,其创新精神受到压抑和扼制。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当教学讲读课文时,教师应在学生学习理解可能有困难之处,精巧设疑,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教育学生学会思考。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侧面来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当教学阅读课文时,教师应放开学生的手脚,鼓励学生大胆发问,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去探索问题。学生质疑发问探索出的成果,要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少指责、少批评、少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