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范文
时间:2023-07-28 17:49: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初中 作文教学 现状 策略
引言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形势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解决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全面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对我国教育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及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深切思考。
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经过几次重要的教育改革,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初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语言和情感表达能力不断提升。然而由于现实因素的影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发展现状依旧效果不佳,严重制约了我国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1.1现代网络发展,导致学生缺乏写作积极性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人们传统的写作习惯也逐渐被计算机电子文档、QQ空间及微信等情感表达方式所取代,新型的写作形式完全摒弃了纸、笔的传统功能,人们借助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空间及朋友圈发表心情,这种高效的表达方式使得学生不愿意在纸上进行一字一句的文字表达。现代的初中生普遍都会上网,借助网络平台高效的搜索功能,可以快速下载和浏览丰富的作文信息,学生通过对下载的作文信息进行适当的剪切和整理,就可以快速完成作文的“写作”过程。在教师看来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了作文的写作,而实际情况则是网络抄袭,学生整个“写作过程”都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和相关语言组织,此情况循环往复,不仅养成了学生不善思考、严重缺乏写作兴趣的不良后果,而且严重制约着学生语言运用水平的真实提高。
1.2教师教学观念滞后,作文教学缺乏计划性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思想的影响,语文作文教学普遍采用范本格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进行名言、词句、语段等的相关记忆,最终使作文写作格式毫无新意,学生思维无法得到有效开拓,写作水平无法得到切实提高[1]。不仅如此,初中语文作文实践教学中缺乏相应的教学计划,未能就叙事文、议论文、散文、说明文等各类型文体对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更没有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将学生普遍接触到的、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教学目标。日常训练普遍以教师兴趣命题为主,最终将学生训练成了写作记忆的工具,完全没有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缺乏对相关信息进行再创作的能力,部分学生在教师不厌其烦的训练下甚至产生了厌恶、烦躁情绪,一提作文就产生头痛等心理障碍,哪里还谈得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策略
2.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自信心
作文教学应该以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为出发点,善于发现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摘抄学生的精美语句。作文批改过程中,对于无法一一在课堂上进行分享的作文,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精美语句进行摘抄,并附上学生的姓名,将其打印出来张贴于班级学习园地,供学生课后参考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可以充分调动班级作文写作的学习氛围。
第二,肯定学生作文中的巧妙构思。学生思维活跃,视角独特,经常会在写作中产生巧妙的构思,即便整体写作水平不高,但就构思而言,不仅给作文增色不少,同时也是学生创造性的具体表现,值得教师及同学的一致肯定[2]。譬如进行《我的爸爸》写作时,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小时候我坐在爸爸的肩膀上,爸爸魁梧的身材和高挺的鼻梁,让我感觉爸爸特别的雄伟,就像屹立在沙漠的翠绿的松树;现在爸爸,腰也弯了,背也驼了,脸上布满了皱纹,十个手指都长满了老茧,每天不停地工作,只为让我生活的更好。”这样的对比构思,充分展现了父亲对家庭所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表达出了孩子对爸爸的爱。所以日常写作训练过程中,对于构思巧妙的文章,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进行重点分享和解读,让学生体会到被肯定和褒扬后带来的满足感和荣誉感,体会成功的快乐,进而不断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提高整体写作水平。
2.2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深入体验生活
广泛的阅读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使其在写作过程中找到灵感。譬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养成摘抄优美词语段落的习惯,及时通过写提要、随感及做剪贴的方式记录阅读中产生的新认识和新启发,通过这种方式不断积累,就会有意外的惊喜与收获。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日常作文教学中,要不断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明白想只要不断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就能不断收集并储存生活中的闪光点,等到写作的时候,就可以依据文章的立意需求,随时将平时积累的原始素材进行“整理拼装”,从而完成高质量的写作过程[3]。
2.3明确写作教学训练目标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各阶段的训练目标,合理规划各类写作教学的时间,譬如第一个月重点训练记叙文,第二个月练习议论文,第三个月复习散文等。严格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最终使写作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3.结束语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深入体验生活,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写作过程抒发真情实感。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作文教学对于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不断改进、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和方法,全面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水平,积极引导学生创作优美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张学英.浅议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难点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34:43.
篇2
摘 要:在我初中教学体系当中,语文是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知识面也有拓宽的作用。但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制约着学生的发展,主要阐述了多媒体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现实意义,并说明了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初中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学方法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多媒体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要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多媒体教学方法。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证实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但是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仍要对此进行不断的改进。本文探讨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并分析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是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现代社会化进程的加速及信息科技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所带来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多媒体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模式,而且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对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重难点进行深刻的理解和分析,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语文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其次,在多媒体教学中,语文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中的单一文本转换成图形、声音、文字、动画等多种形式的结合,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告别枯燥的学习模式,也为教学增添了一丝趣味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多媒体技术学生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中的含义与意境,身临其境,充分受到知识的感染,对知识点的把握更加准确,也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最后,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教材的知识点以及重难点,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课件的准备中可以增添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让学生能够有更丰富的思想,还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道德情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将多媒体教学方法与教材内容连接
多媒体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课件准备工作。多媒体教学与教材内容连接,不仅仅只是对教材内容的复制粘贴,而是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提炼出教材内容的重难点以及本节需要延伸的知识点,以此来达到拓展学生思维和知识面的目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学中应借用多媒体制作与教材相关的文本,以及相关的视频、音乐或其他拓展的知识,不仅要突出教材中的重难点,而且要突出教材的吸引力,通过相关音乐、视频等方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刻理解,对其他知识点进行探索,加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二)控制多媒体教学的时间、频率,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到的只是辅的作用,因此教学中要让多媒体教学只是成为教学的工具,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提炼出语文教材的重难点及延伸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严格把握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频率与使用时间,过度使用多媒体对学生而言只是单纯地浏览页面,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知识结构,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素材的选用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能力来决定,从而让教学质量得到提升,让学生对知识结构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实现多媒体教学的价值。
(三)增添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往往声情并茂,通过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并对教材知识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为课堂气氛增添了趣味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课堂上的活动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多媒体的声音刺激与视觉刺激来提高想象力,形成坚韧的品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实践结果分析来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在实际的多媒体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随着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仍能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借鉴。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调动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误区;分析研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因为对课改理念掌握不够准确,或是自身教学方向出现了偏差,导致教学工作陷入误区。这些现象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必须要以有力措施帮助语文教学走出误区,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几点误区
绝大多数教师的语文教学都能够在新课改理念指引下顺利进行,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理念不清、思路不明、措施不实,教学步入了误区,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1.将放任自流误认为自主学习。新课程改革倡导初中语文教学推动自主教学模式的开展,而有些教师在这一环节完全没有充分领悟这一内涵,认为放弃教师的灌输就是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了思考题之后,其余环节都是学生在进行,教师没有与学生之间形成有效互动,这种放羊式的教学实际上效率低下,尤其是在重点难点突破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并没有达到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目标。
2.将机械演示误认为现代教学。走进有些教师的课堂,发现信息化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些教师使用中矫枉过正,将成品课件作为教学的线索,甚至有的课堂整个教学活动都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流程进行,完全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的突况,教师的教学机智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3.将形式主义误认为优质高效。师生互动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大显著特色,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组织中存在着明显的形式主义,向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只要学生全部回答出来,就代表着这节课的任务完成非常好。为了达到这样轰轰烈烈的效果,有些教师在设置思考探究题时偏少偏浅,没有真正体现难点和重点,这样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中看似全面完成了所提出的思考题,实际上一些教学难点重点还是处于空白,最后以教师讲解灌输草草了事。
4.将无序活动误认为课外拓展。课外拓展是初中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有些教师对如何开展什么样的内容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凡是课外活动都当做对教学有用的拓展活动,实际上在有些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过于娱乐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紧密,与重点难点知识巩固没有密切结合,在课外拓展活动与对语文教学支撑功能方面明显弱化。
二、坚持新课改理念引导和推进语文高效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一定要正确面对教学中的各种误区,要坚持新课改理念为指引,扎实有效推动教学工作开展,重点要抓住以下四个方面。
1.准确把握自主教学精髓有效组织。自主教学其核心要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真思考、相互合作,依靠自己和同学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设置科学的载体进行有序引导,同时更要体现和学生的互动,不能完全放任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教学秩序上要有效控制,教学节奏上全面掌控,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上还要进行思维启发点拨,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扎实有序开展学习活动,方能取得较好的成效。因此,既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同时也要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这才是自主教学的最佳路径。
2.科学合理体现现代教学手段作用。现代教学手段具有演示形象、信息量大等优势,但是教师要始终牢记现代教学手段只是促进教学目标任务完成的辅助手段,决不可代替教师的思维活动。在这一方面教师要掌握三条原则,首先对多媒体手段的定位要准确,在补充信息、营造情境等方面可以发挥多媒体手段作用,但是决不可滥用,更不可一节课从前到后都是以设计好的课件代替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其次,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控制好频率,过多过滥不仅会让课堂秩序受到影响,而且也不会达到预期效果,要在最需要的环节使用才能体现其作用。另外,在多媒体手段运用中要提倡教师自主设计,使其更具针对性效果,这一点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3.紧扣要点组织实施语文课堂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重点要点,才能提高教学成效。每一位教师都应当重视这一方面的研究,在教学思考题设计时尽可能将重点难点与问题设计融为一体,充分彰显思考题对学生的引领作用,要体现重难点突破的集聚效果。针对这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效发挥思考题的启发作用,不能贪图省事设计一些难度较小的题目,要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和教学内容特点设计出内在连贯、体现难点的思考题,和学生开展互动,增强教学重难点突破效果。
4.紧密结合教学需求组织课外活动。初中语文教学拓展活动是巩固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阵地,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在课外活动组织中,教师必须掌握两条原则,一是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对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难点、需要巩固的要点,因为课堂时间限制可以放在课外拓展活动中进行。课外活动的内容要与语文课堂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内外联动、有效促进。其次,语文教学拓展活动要紧密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和能力发展要求,学生有着哪些方面浓厚兴趣,就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有效拓展。如学生爱好文学,可以组织文学社团活动,他们喜爱书法,也可以组织相应的书法兴趣小组。教师还要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课外拓展活动进行巩固,帮助他们迅速弥补自身在能力发展方面的短板。例如有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较低,教师可以组织专门的口头作文训练、口语模拟训练等等,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篇4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先学后教
初中教学阶段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的重要时期,教师要深入把握初中语文教学主旨,让学生们能够灵活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并提升自身探究思考能力。“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是缩小城乡教学差距的重要手段,教师不仅要改进农村教育环境下语文学科的教学方针,还要着力改善学生们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实践探索欲望。下面,我将结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特定教学现状谈谈如何有效运用“先学后教”教学策略,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1 “先学”理念方针运用探析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深入分析“先学”的教学体系定位,所谓先学就是要让学生们在教师进行实际教学前进行自主学习。但是,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尚未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自主学习科学性较差,因此教师要从“先学”下手,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意识。
1.1 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深入体现,教师要想充分践行“先学后教”教学理念,一定要科学贯彻“课前预习”方针,科学组织并引导学生们进行课前预习。首先,就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以及以课文为基础的文科教学方式,教师要让学生们进行相应课前预习,这样才能够为课堂教学过程做良好铺垫,提高课堂实际教学效率。
比如,在一年级上册《雪孩子》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们先自行朗读这篇课文,使其增强对这篇课文的熟悉度,其次我还让学生们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所不懂的地方,用笔画出来,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同时,为了加强对低年级小学生词典运用能力的训练,我让学生们自行用字典解决生僻字词等问题,培养其自主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这样,我在接下来的文章讲解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对“雪孩子”这一童话故事的情感、主旨等能够进行更好地赏析与掌握。
1.2 组织学生课堂合作,解决问题
在教师进行实际教学和知识传授前,教师还要适当组织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同时还能够促使其在交流与探讨的过程中发散自身思维,及时解决自身在预习阶段中的疑问与困惑。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在语文课堂上更好地学习知识点,以及更好地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我在课堂上运用板书和教学课件的形式给学生们出示了本节课堂的具体教学计划以及课文重难点内容,继而组织学生们结合课文内容与重难点教学体系进行自主合作讨论,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明确学习目标,还能够帮助其锻炼自主探究能力。
2 “后教”策略分析
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后教”这一环节是在“先学”基础之上,教师针对相应的教学方向以及学生们在“先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继而部署或改进教学规划,让课堂教学过程更加具有方向性与目的性,这也是提升学生学习收获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2.1 重点知识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是以文章教学为基础,因此教师一定要将学生们在自学阶段中所发现的问题以及课文的重点与难点列举出来进行重点教学,尤其在实际教学阶段要做到“讲清楚、讲明白”,这样才能够充分提高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量。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尤其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氛围中,教师往往不重视这一步骤,导致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不能够迅速把握课文重点与主旨,这也给教师带来了相应的教学困惑。因此,我认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能够准确树立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重点,把握重点数量,切忌“满堂灌”,要注重优化学生们的课堂学习体验。
2.2 组织学生讲解课文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不仅仅要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还要能够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扮演教学者角色,使其对自身和同学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自我讲解与阐述,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促使学生掌握课文主旨,还能够锻炼学生们的实际综合能力。教师能够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环境中,突出培养学生们的语文素养,还能够了解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标所获得的收获等等,这都是“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模式相结合的重要性体现。
3 重视当堂训练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与城市初中语文教学之间的差距不仅仅表现在考试成绩上,还表现在综合素质能力上,因此教师在贯彻“先学后教”教学理念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当堂训练,不仅结合课文教学内容进行当堂训练,还要能够当堂训练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例如,通过课堂反馈训练来检测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还存在问题与疑问,通过当堂演绎来训练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等等,这都是提升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策略。
4 结语
如今,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在初中教学阶段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在素质教育模式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城乡教育差异这一严重问题,积极改进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针,灵活运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拓宽学生语文知识面,锻炼其实践探索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孙志波.先学后教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3(S3).
[2] “先学后教”:提升初中教学质量的有益尝试[J].浙江教育科学,2015(04).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计算机技术;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39-01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使得很多领域的发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技术在很多领域中都有应用,计算机技术不断应用的背景下,初中各个学科的教学效率得到了有效地提升,各种信息的传播变得越来越快捷,学生学习的途径得到了拓展,比如可以借助一些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爱好,对于初中教育水平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应用的背景下,应该要加强初中语文教学途径的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强对语文教学传统方法的改革,以此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计算机技术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
计算机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计算机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外向性以及立体性,为各种信息的交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而且这种平台的开放性也正好切合市场的开放性。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得初中的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容易,同时也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进行了有效地管理,正好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以及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电子教材开始流行,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便捷。并且能够借助计算机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地管理,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发现,然后找到相应的问题进行解决。
二、计算机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提高初中语文教师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
初中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效率的重要原因,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意识以及信息技术掌握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采用各种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语文教师要学会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比如借助一些多媒体平台、计算机等,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和解决,以提高初中的语文教学质量。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初中的语文教学变得更加便捷、简单,因此必须要加强初中教师对各种计算机技术的了解,加强初中教师的计算机能力的培训,使得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可以不断提升,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和效率不断提高。
2、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改变,使得学生必须要加强对自身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才能积极应对社会的挑战。初中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加强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各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的是教师,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的主动性不高。尤其是初中语文课程,如果也采用填鸭式教育,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将各种抽象的初中语文知识转化成为简洁的电子课件,比如对于一些古诗词的教育,可以加强对电子课件的制作,在电子课件中融合声音、图片、文字等要素,从而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主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确定,使得教师可以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当教师,对初中语文相关的知识点以及一些难点进行分析,比如对于作文写作而言,学生可能觉得写作过程中的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分享一些优秀的电子文档,比如小说、文学作品等,从而使得学生从这些作品中掌握更多的写作要点,而且在加强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可以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加强对各种计算机设备的管理
计算机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比如幻灯片、计算机、投影仪等,这些都是初中语文实现信息化教学的一个关键,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这些设备的有效配备,从而使得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得到有效地提升。对此,初中院校应该要积极加强对信息化教学的投入,加强对各种计算机设备、投影仪和多媒体设备的购买与配备,从而为信息化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为了使得这些设备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设备的管理,最好是设置专人对这些设置进行管理,确保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可以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中,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加强语文教学改革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对此应该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加强对各种新技术的应用,比如计算机技术,就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工具,简化语文教学的各项任务,使得语文教学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 刘加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上,下旬,2013(12)
篇6
关键词:微视频;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36-01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当前网络已经在人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有应用,比如教育、工作、生活等都离不开网络。如何实现网络与教育的融合,成为当前教育过程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网络资源不断流行的过程中,网络教学成为未来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微视频就是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借助微视频进行教学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使得语文课程的一些重难点内容得到详细地讲解,而且微视频教学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教育方式,便于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微视频教学方式的推广还有一些阻碍,对此,必须要加强对微视频的认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应用微视频进行教学。
一、微视频教学模式及其作用
微视频是一种与黑板教育完全相反的教育模式,指的是教师借助视频载体在有限的时间内详细地讲解知识点,而且将其录成视频,学生在反复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可以巩固知识内容,理清自己的观察思路,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视频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微视频的应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使得初中语文教学变得更加形象。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依靠黑板粉笔来完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局限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耗费的时间较多,而且很多学生对各种知识点的理解并不透彻,教学过程比较呆板。微视频正好改变了这一问题,比如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微视频的方式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引导,使得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视频中加强学习,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第二,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束缚。在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微视频教学越来越普遍,拓展了教育的范围,使得传统课堂教学上的各种限制被打破,提高了教学效率。比如在利用微视频教学的时候,也会加强对网络的利用,加强对一些新媒体平台的应用,比如有的视频可以通过一些视频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传播,传递方式更加便捷,使得传统填鸭式教育的界限逐渐被打破。第三,微视频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灵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传统的教育过程中,学生一般都是被局限在课堂上进行学习的,课后学习时间较少,一方面由于学习资源不够丰富,学生在课后学习没有优秀的资源可用,另一方面,学生也没有养成课后学习的习惯,因此使得学生对课后时间利用较少。微视频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己的喜好进行学习,视频资源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素材,在微视频教学不断推广的过程中可以使得学生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微视频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结合微视频的特点,提高微视频质量
微视频教学过程中,视频是十分关键的资源,生动有趣的微视频,可以有效地带动学生,引导他们发掘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应该要根据微视频的特点加强对微视频质量的控制。首先,要对微视频的主题进行把握。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微视频是为了对各种语文课程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因此在微视频制作的过程中要掌握语文课程中的重点与疑难点,从而抓住主题进行视频制作。微视频的视频内容主要是对语文课程中的某一个内容进行讲解的,比如作文、阅读理解、诗词理解等。其次,要对微视频的时间进行有效地控制。微视频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微”,即简洁,课堂时间有限,因此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应该要把握好时间,防止出现视频内容冗余现象,一般将视频控制在五分钟到八分钟之间为宜。
2、在课堂上利用微视频提高课堂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微视频视频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资源,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学过程,但是教师要学会在合适的时间使用微视频,从而对整个课堂氛围进行调节,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比如在讲解《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对于其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学生并不是很理解,为了解决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困惑,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视频来体现出环境描写的重要性,其中有描述大海的句子,对于这些形容词带来的效果,可以通过一些与大海有关的视频画面来体现,从课文中摘出描写大海的句子,并且将背景设计成为不同的大海场景之间的对比,比如碧海蓝天与波涛汹涌和阴沉天空的画面对比,让学生从不同的画面中体会到不同的氛围,然后再结合语句,可以理解到课文中主人公的心情的区别,最后还可以从这个视频中引出结论,即环境的描写对人物形象以及氛围的塑造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使用微视频,给学生更多的引导,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从视频中加强对语文课程中的一些重难点内容的理解。
3、利用微视频加强引导式教学
在微视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仅要学会使用微视频进行教学,更要学会借助微视频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在微视频的应用过程中学会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更多合作讨论学习的机会。比如对于一些诗词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制作集图片、文字、音乐等为一体的视频资料,在课堂上播放时给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这首诗词的主题是什么,表达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和态度等,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实现引导式教学。
综上所述,微视频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创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视频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锻炼,从而使得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实现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仕清.探索微视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J].教师,2015(18)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元化教学 概念 必要性 措施
前言
在语文教学方式逐步创新的今天,如何建立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教育工作者需要强化多元化语文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的指导下,帮助提高学生课前预习语文的能力,发挥课堂环节探究的促进作用和课后活动环节的拓展作用。
一、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相关概念
随着语文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发展,多元化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模式。它主要是指在多个教学时段、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工作中需要重视课前预习的作用,这是让同学预先熟悉教材内容的手段,有助于解决基础知识问题。而课堂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场地,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完成主要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语文成绩得到显著提高。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尤其强调在教堂上杜绝老师单向灌输的现象,而推崇加大学生相互合作探索的力度,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对于课外教学时间而言,这是丰富学生的学习延伸内容的机会,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倡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可以发挥恰当的课外活动的作用,组织兴趣、实践与互助活动等等。
二、推广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有利于引导学生运用预习成果
在课前预习活动中,学生可以对教材中的课文等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为了进一步提高预习的质量,要求学生对预习内容进行总结和浓缩,这些预习过程对帮助学生学习语文有重要作用,也是多元化语文教学模式所要求的。做好课前预习,有利于在发现并思考其中的重难点问题时,把握语文学习中的重点目标和方向;也有利于学生以预习活动为线索,适当写预习感受,总结预习环节的技巧,最终达到引导学生利用预习成果的效果。
2.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在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要求下,课堂教学环节必须引起师生的共同关注,尤其是注重方法的运用,赋予学生互动的机会,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学生需要得到一定的自主地位,充分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全班交流总结。在小组内部,各个学生参考教学提纲,自行领会,并相互讨论、共同提高。深入到全班交流的层面以后,可以在语文思想交流方面得到更宽的视域,加入老师的意见指导,可以通过互动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3.有利于课后巩固语文学习成果
课后的学习效果影响着知识的记忆保存度和学习的最终成效。多元化语文教学模式提倡推广课后结对互助的方法。如果师生具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教师可以尽量把帮助的对象更多倾向于学困生,并且调动班上语文学习成绩良好的同学帮助其他同学的积极性,配合他们完成结成帮扶活动,指导全部同学在课余的时间互帮互助学习,这有利于在互动活动中巩固基础良好的学生的成绩,并且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解决难题。
三、加强多元化语文教学模式作用的措施
1.提高学生课前预习语文的能力
从前文中,我们已经意识到课前预习活动的重要性,然而这一活动目前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初中生未养成预习习惯,把学习任务完全集中于课堂的45分钟,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需要花部分时间帮助学生熟悉目标内容,互动效果也随之弱化。因此,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必不可少,每一单元的语文学习,都需要配以相应的针对性的预习。在预习中,可以形成一定的预习技巧。学生可以率先进行内容浏览、阅读,熟悉主要课文;其次是了解相应的文学字词基础等;在此基础上,参考教学提纲,在预习中逐步深入地思索,力求在语文课文的主题、写作特色、细节描写、布局结构等上有所规律发现,通过总结其优缺点,提高自己的语文实力。
2.发挥课堂环节探究的促进作用
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需要一改从前的主体地位,避免死板的知识介绍,而是要把在自主研究的机会和权利交到学生手上。在此,教师应该设立明了合理的学习线索,帮助学生进入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参考教学大纲,准确把握其中的重难点,考虑到各班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和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快速而准确地进行针对性思考和探索,在活跃思维的同时深入学习语文知识。
3.发挥课后活动环节的拓展作用
作为初中生,他们长期生活在校园封闭的环境中,对社会的感知较少,影响了他们的阅历积累,往往会出现作文写作枯涩的状况。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城市卫生打扫、敬老院慰问等等,并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搜集素材,为作文教学提供丰富的基础材料。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建立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首先把握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相关概念,同时明确推广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即有利于引导学生运用预习成果、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课堂学习质量、有利于课后巩固语文学习成果等等。在此基础上,思考加强多元化语文教学模式作用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马秀丽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作文多元化教学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教育》2014:31-32
篇8
摘 要:基础知识和语文作文共同构成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而其中对学生学习生活和今后发展影响极大的作文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良好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若不能被教师充分发掘和使用,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无法得到大幅度提升,语文学习能力便难以突破瓶颈。结合实例和经验,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策略
作文的写作充满了技巧性和创造性,而当今初中语文教学的主流方式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因此作文教学常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在这种形势下,与时俱进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应切实得到运用,以确保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高效和实效。下文便对实现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详细剖析。
一、前作文教学问题
首先,传统的“命题―写作―讲评”的作文教学方式造就了当前学生在写作上的诸多问题,这种无序的、杂乱的教学并不能使学生掌握实用、有效的写作方法,也难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反而容易导致学生对写作产生厌倦和疲惫的情绪。其次,当前学生写作后教师的讲评也极不到位。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作文评改课对学生提升写作能力的益处微乎其微,反之,若能采取正确的方式则影响深远。例如,在讲评《生活中的智慧》这一作文题目时,有老师通过“小组互评―典型例句分析―教师评价―引导拓展”的方式进行作文讲评,步步为营、由浅至深的几个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后,对学生语言个性化和美感的培养不足也直接导致了学生的作文水平难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二、当前作文教学问题的有效解决策略
上文中已经提到,当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只有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才能切实保障今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写作教学策略的展开不能急于求成,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创造力应被努力挖掘和培养。下面,本文就这一系列问题的有效应对策略作具体阐述。
1.讲授相关的写作技巧
学生对毫无亮点的理论学习及写作指导没有兴趣,因此只有改进作文教学中写作技巧的讲授方法,将讲解范文的固定理论和灵活的思维引导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技巧的提升。例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这一经典作品对学生写作技巧的启发极大,鲁迅先生的文笔精炼,形容到位,用词准确,这些既是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期望学生能够达到的标准,又是学生在今后写作和工作上追求的目标,因此常用此类经典文章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熏陶,学生很快就可以在领悟文章精髓和写作思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大家们的影响,进而领悟到受用一生的写作技巧,作文能力自然会日渐提高。
2.改进作文评改课的模式
众所周知,作文在被创作出来后,仅仅是一个开始,精准的修改和语言的精炼对作文水平的提升影响极大,这就需要教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改进评改课的教学模式,从而切实发挥评改课的实效。传统的“老师讲评,学生记录”的评改课模式应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我领悟的过程:教师可以将写作理论知识的传输和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超越课堂而不脱离课堂,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来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最终再由教师来总结和范文展示。这样的作文评改课方式,不容易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和抵触情绪,反而由于学生被给予充足的自由和自主学习空间,学生的写作兴趣更容易被调动,学习的效率和进步程度自然也会得以提升。
3.培养写作语言的个性化
作文语言的优美和流畅离不开修辞手法等写作技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着重注意培养学生写作语言的个性化,结合更多的技巧传授和经典熏陶,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能力提升。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春》《背影》等经典散文,运用了众多的修辞手法和充满个性的描述语句,常将这些充满美感的文章展示给学生,并加以专业的知识引导,使学生在欣赏前人写作技巧的基础上,通过仿写、与同学交流等方式提升对语言的敏感度,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写作语言的个性化和遣词造句的能力,优美的语言和灵活的个性化修辞手法、语句构思使学生的文章锦上添花。由此可见,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写作语言对学生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只有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有效的策略,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上文中提及的教学策略仅供参考,只有将适当的方法与自身教学情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从而将知识和能力最大程度地传授给学生。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初中语文;提问艺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有效的提问,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但是,就当前来讲,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利用好提问这一具有艺术性的教学方式,很多教师不善提问,特别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无效以及杂乱无序的提问现象尤为突出,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影响了学生在语文上的学习。因此,有必要从学生学习的特点、教材的重难点、教师自身特色等出发,提升语文教师的提问艺术。
一、吃透教材,精心设问
提问是一门艺术,是启发式教学的一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应该运用提问这门艺术。不管是在语段分析还是词语解释上,教师在提问过程中,都应该展现语言的魅力,展现提问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在问题中感受美,在回答中思考美,在运用中回味美,进而对所学知识进行掌握。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提问前,先对教材进行认真地研读,对重难点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分析,对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在提问时,尽量简短意赅,既符合教学的目的,体现教学的重难点,又在学生理解的范围内,然后借助语言的魅力,将提问艺术发挥到极致。如在《变色龙》一课中,教师通过“从哪些方面可以表现主人公善变的性格?”、“作者想要借助主人公的形象说明些什么?”等,启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对文章进行分析,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体会提问艺术带来的快乐与欣慰。
二、分层设计,难易适中
提问的艺术性不仅表现在能够对学生进行循循诱导,还表现在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学习层次的不同,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尽量让全体学生参与到问题的回答中来,如对积极性相对较差的同学,可以设置“是、否”类的问题;对积极性适中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增加提问的难度,用“是什么、为什么”等形式进行提问,鼓励学生多思考;对积极性较高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或者是比较性的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求这部分学生给出的答案要尽可能的全面,必要时可以给与适当的提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喜爱程度,进行艺术性的提问。
三、提问中要具有时代特点
要想促进语文教学中提问艺术的提升:首先,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解放教学思想,拓宽自身的思维模式,为提出更高水平的问题创设一定的审美氛围。其次,教师在提问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闪光点,将中国的优秀文化融入到提问语言中,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提问,并能在提问中感受到教师的用心良苦,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能学着教师的样子尽可能全面、和谐、完整、优美的对问题进行回答,促进学生文化品位的提升,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最后,提问中要具有现实时代特色。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提问中体现时代特色。语文教学不仅能交给学生知识,还能交给学生运用语言对时展进行解读的能力,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借助提问的艺术性,向学生展现时展的特色,促使学生从社会这个更加广阔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全面性,促进学生全面性思维的提升。
四、借助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
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部分组成,高效的提问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发散思维能力的提高。提问的艺术性不只是表现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上,而是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提问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并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初中生的好奇心较强,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在不脱离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提问,如使用反问式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或者是让学生自己对文章进行总结,促进学生的思考,如在对《最后一课》进行讲解时,学生在对文章的基本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后,教师可以就结尾部分的内容让学生讨论,“韩麦尔先生想要告诉学生一些什么?”、“结尾动作描写好处在哪?”等,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丰富课堂提问的形式。
五、针对实际,注重思考,发散提问,因势导问
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即使教师的问题已经非常明确了,学生仍可能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过程中,针对当时的课堂教学情况,随机应变,适当运用教育机智,进行针对性的发问,这就需要做到:(1)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可能多的分配到教师的教学中来;(2)在提问过程中应用一定的提问技巧,对所要询问的问题进行铺垫性的提问,如在《故乡》一课中,先让学生找出描述闰土肖像的语句,然后让学生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最后引出问题“从这些肖像描写中,你认为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3)适当进行开放式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对《春》进行讲解时,教师通过问“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进行联想,促进学生纵、横向思维的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借助提问艺术提升教学质量,首先教师应该对教材有着深刻的认识,其次教师应该教材内容、学生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的特点等对问题进行设计,借助特色的语言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语文教学的提问艺术,展现教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杨丽霞.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高效提问[J].神州,2013(10)
[2]李攀.提问艺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课外语文,2013(16)
[3]刘婧.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探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22)
篇10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训练课程,常常因为教学重点的偏差,而成为教学的“鸡肋”。因为听说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周期比较长,教学效果在短时间内不易显现,许多教师,更偏向于读写训练这样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训练项目。听说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大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学生不善于发言,不愿表达内心的想法和个人意见,不能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顺利理清重难点知识,对于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不易把握,也难以融入其中。这些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阻碍和制约,需要我们教师引以为戒。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听说训练的策略
(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训练
听说训练在初中语文各阶段教学中的具体要求不尽相同,另外,知识积累程度不同的学生也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听说训练时,需要把握学生的实际特点,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理解接受能力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使训练内容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听说信心,循序渐进地提升听说能力。
(二)串联知识,课内联系课外
听说训练是为了培养、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不仅要依靠课内的课文和教学资料,还要加强课外延伸和拓展,切实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四季为单元主题的多篇课文前,就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家乡的四季美景和发生在不同季节的故事。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让其他学生认真听,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演讲不断补充和修正,以实现学生听说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双提升。
(三)突出个性,挖掘学生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