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范文
时间:2023-03-14 07:0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地理必修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质运动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质运动知识1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表形态特征:以ХХ地形为主(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多种地形条件下)。
2.地势高低:哪边高哪边低(如地势西高东低等);
地势起伏状况。
3.特殊区域特征描述: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
青藏高原,冰川广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4.沿海地区考虑海岸线:非洲海岸线平直;
欧洲西部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地形地貌成因分析: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等
1.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形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2.冲积扇:河流上游地区坡度大,水流搬运能力强,河流将上游泥沙带到出山口,在出山口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形成扇形堆积体。
3.流石滩(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剧烈的昼夜气温变化和冻融作用下(风化作用);
岩石表面裂隙发育,不断崩解破碎;岩屑和碎石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向下滑动,在较平坦处堆积形成流石滩。
4.乌尤尼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因海水干涸而成):早期,该地为海洋,受板块挤压作用,安第斯山脉隆起,形成以海水为主的湖泊;
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蒸发后形成盐沼。
5.刚果河入海口处未形成三角洲的原因:刚果河入海口处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
刚果河流域终年高温多雨,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如果河流流经湖泊或湿地,泥沙大量沉积,河流含沙量小);刚果河入海口附近洋流携带泥沙能力强。
6.乐业天坑群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的答题模板:①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②石灰岩经地壳抬升成陆地,③流水侵蚀、溶蚀形成巨大地下溶洞;
④重力坍塌成天坑。
7.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宝石(变质岩)富集于冲积层的过程:含有宝石的变质岩,随着地壳运动隆起上升并出露于地表;
后经外力风化和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而富集于冲积层(沉积岩)中。
8.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9.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10.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11.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断块山地
判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的方法:
(1)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
(2)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时候会有沉积物或外力指向的为沉积岩)。
(3)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质运动知识2岩层新老关系判断方法
(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板块运动与地貌
①板块张裂: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形成大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海洋中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大洋中脊,如大西洋中脊。
②板块相撞(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如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如马里亚纳海沟、日本岛弧、安第斯山脉。
部分地形区的板块位置
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多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群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
③冰岛(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消亡边界。
④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质运动知识3六大板块知识点
一、把六大板块与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位置、范围、轮廓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1、北冰洋被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划分了。
2、大西洋被美洲板块、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划分了。
3、大洋洲绝大部分被划分到印度洋板块。
4、南北美洲划分到一个板块——美洲板块。
5、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6、亚欧板块包括欧洲和除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外的亚洲及其北部、西部、东部边缘的一部分海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东西跨度较大。
7、非洲板块包括整个非洲,还有西部大西洋的一部分,东部印度洋的一部分,南北跨度大。
8、印度洋板块既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又包括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大洋洲的绝大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跨的大洲多。
9、美洲板块包括南北美洲及东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和西部北回归线以北太平洋的狭长区域。
南北方向长。
10、南极洲板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围的部分海洋,呈团状分布。
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①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比它们所对应的大陆范围大,面积广。②太平洋板块比太平洋范围小。
③印度洋板块,名不符实,不是海洋板块而是陆地板块,地跨亚洲、大洋洲的部分陆地,特殊。
二、用经纬网对六大板块进行空间定位
出题时,如果沿某条经纬线在六大板块构造图上做剖面图,往往选择经过的板块名称多、复杂的经线或纬线,依照这个原则,可以选取0°、60°E、120°E、120°W经线;
0°(赤道)、南北回归线、60°N纬线等。
1、0°经线自北向南大致穿过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60°E经线自北向南穿越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3、120°E经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过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4、120°W经线自北向南穿过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其中,60°E经线穿过的板块最多,最复杂。
1、0°纬线(赤道)横跨的板块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五个。
篇2
关键词:地理;STSE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259-03
STSE(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与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一种范式,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STSE课程是当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发展背景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
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达成教学目标,达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后现代课程观和教学观认为知识可以通过接受学习来获得,而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难以靠单纯的讲授传输来形成,它们只能在有效、具体和鲜活的特定教学情境活动中,通过不断的亲身体验、内化过程而形成。STSE是一个承载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的良好平台,在学生熟悉的知识情境中,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建构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寻求加强科学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环境和社会的联系。
2004年起,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的实施中,采用了必修和选修的模块化结构,体现基础性、结构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将STSE的教学地位提高到新的高度,以高中地理必修一为案例来看如何通过STSE来实现教学目标。
一、“夜之圆舞”STSE高中地理课程实施目标
每个孩子对月亮都充满了好奇和幻想,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也离不开对月球的探索,“月相观测”是很好的的高中地理STSE课程。本活动课程以STSE的思想,统整天文、地理、语文、历史、英语、物理、数学等学科,使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及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中,在不同内容和多种方法的相互交叉中、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科学素养。
“夜之圆舞”由核心问题“月相观测”延伸出几个单元活动,通过STSE教育,学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以内化的科学价值观为基础,进一步寻找重要的信息、认知发现和评价,直到最后做出正确的决定。
1、课程学习目标
(1)科学素养的目标:
科学态度:
1、能倾听别人的报告,并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2、养成遇到问题时,先试着确定问题性质,再加以实地处理的习惯。
3、善于提出问题,并且积极地去寻求答案。
4、对变化世界敏感,有尊重生命和环境的觉悟。
5、权衡、观察和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评价。
6、积极主动地接受经证实的结论和重新考虑自己认识。
科学精神:
1、相信细心的观察和多一层的询问,常会有许多新发现。
2、由探讨活动获得发现和新的认知,培养出信心及乐趣。
3、能常自问“怎么做?”,遇事先自行思考解决的办法。
4、养成主动参与工作的习惯,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5、养成运用相关器材、设备来完成自己构想作品的习惯。
科学方法:
1、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当首先认识到问题的存在。
2、要把问题的非本质方面找出来,加以剔除
3、要把你能够找到的、同这个问题有关的全部数据都收集起来。
4、有了这些收集起来的数据,就可以作出某种初步的概括,以便尽可能简明地对它们加以说明,亦即用某种简明扼要的语言或者某种数学关系式来加以概括。这也就是假设或假说。
2、九大基本能力的目标
(1)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
学生可藉由在探究问题时,个人提出什么的思考贡献,来了解自我及发展潜能。
1在思考特质方面:
了解在叙述观测纪录和结果的过程是否流畅;是否具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2在思考方式方面:
是否会积极加入学习活动,主动思索问题、提出意见,进而进行探索活动;是否能大胆的创作,产生突破性的思维。
(2)欣赏表现与创新
大家的研究和设计,是否有足够的创意?你欣赏这些创意的研究和设计吗?
1欣赏自然之美:当学生观测和记录月亮时,同时也能引领他们欣赏体会大自然之美。
2学生将自己的月亮观测资料转录在半球面天空模型上,大家互相欣赏。并可提出各种不同观测方法和记录方式。
(3)表达、沟通与分享
在本单元的每一学习阶段中,大家不断的动脑思考,同伴互动,共同建构新知,因此充分学习到表达、沟通与分享的能力。
(4)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
本单元的分组共同合作,能表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对别组的研究发表,也能尊重与关怀,养成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5)文化学习与国际瞭望
本单元经由中秋节赏月以及日常生活中观察月亮的经验切入主题,进而研讨中国人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并且在弹性课程的搜集数据,进一步探讨古今中外对月亮的幻想及文化特色。这些都是引导学生了解与欣赏本国及世界各地历史文化,并体认世界为一整体的地球村,培养互相依赖、互信互助的世界观。
(6)规划、组织与实践
在本单元各学习阶段中,从情境的布置,到问题的发现、推论的产生、设计实验的验证,以及观测纪录结果的解释,都给了学生规划、组织与实践的学习机会。
篇3
关键词:知识铺垫 教学策略 地理分析方法 学生评价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教材体系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通过对这两个模块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安排了地理“必修3”,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并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因此,对于地理“必修3”的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的把握:“必修3”的教学,必须是以学生掌握一定的区域基本知识作为前提展开;教学的核心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
由于地理“必修3”的教学内容在过去的旧版本教材和过渡教材必修中较少出现,教师对此感到陌生。所以,对比“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的教学,教师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要很好地把握好“必修3”的教学,就需要对“必修3”教材作通盘的考虑,并适时地加以调整和创新。
一、高中地理必修3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教材内容编排与学生现实的基础知识储备间存在的矛盾
无论是哪一版本的教材,对“必修3”内容的编排,主要是在“必修1”的自然地理原理和“必修2”的人文地理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区域,以案例的形式来探求和说明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比如在人教版的“必修3”教材中,探求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是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和以“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为例;探求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是以“我国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和“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为例;探求区域经济发展是以“我国的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和“我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例等等。要分析这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学生必须对这些具体区域的基本地理知识要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作为教材编写者,他们认为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应该对区域的基础知识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和掌握,所以教材并没有也不可能用大量的篇幅去重述相关区域地理的基本知识。而实际情况却是大相径庭:由于初中地理课程两年学制(初一和初二开课)的设置,初中和高中地理学习的衔接存在明显的断层;地理学科在初中属于弱势学科,学生往往并不重视,学生对区域地理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不牢固的。这些情况的存在,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必修3”教学的顺利开展。
2.不同版本教材对案例的编选与教师的教学选择存在矛盾
新课程的实施,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一个课标的情况下可以出现不同教材。目前高中地理就出现了人教版、湘教版、山东版、中图版等四个版本的教材,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编排和选择案例等方面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材在编排上有较大的差异。例如:人教版是从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协调发展来阐述的;湘教版是从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入手,以区域可持续发展总的命题来概述的,而北师大版却在教材中注重对案例研究的落实。
(2)不同版本的教材,在阐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中,却往往出现不同的案例。例如:人教版在生态环境建设中选择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作为案例,而山东版是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为例;人教版选择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来阐述河流的综合开发的,山东版是以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为例来阐述的,而北师大版却是以案例探究塔里木河流域治理来阐述的;人教版是以我国山西省的能源资源的开发来阐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而湘教版是以德国鲁尔区作为案例来阐述的。
(3)虽然这样的现象在“必修1”和“必修2”的教学中教师都曾经遇到过,但由于这两个模块主要是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习,教师在教学处理上还相对容易。但由于“必修3”教材的编写基本都是围绕不同的案例进行,各种教材中案例的分析角度和呈现形式也存在差异。面对各种版本教材在编写思路及选择案例上的差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取舍上则更显困难。
3.教材的教学与行之有效地开展学生评价之间达成协调存在挑战
人教版地理“必修3”是以案例为主线,贯穿了整本教材。教师对教材的教学,自然离不开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但在具体案例教学中,学生需要达到何种程度的能力,掌握哪些分析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并且如何用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来反馈案例教学的效果,在新课程中始终还是很多教师面临的悬而未决的问题。
二、对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策略的探究
基于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教师在教学上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甚至也是影响“必修3”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因此,笔者在对地理“必修3”内容进行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教学上存在的挑战:
(一)作好案例教学的知识铺垫
面对学生对区域地理基本知识掌握欠缺以及地理“必修3”教材中相关区域背景知识缺失的现状,要较好地完成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区域地理知识加以补充和进行必要的铺垫。以人教版地理“必修3”为例,教材选择的大多都是中国不同地区的案例,因此,学生学习案例的基础就是对中国地理(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基本知识的了解。通过对教材的整体分析,笔者认为进行知识铺垫要注意好两个方面:
一是知识铺垫应该与教材本身内容有机结合,把握好补充的时机。如对中国地理概况的知识铺垫,可安排在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教学中进行。因为教材是安排了“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对比”的内容,作为教师,可以把两个地区的对比进行扩展,如扩展到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对比,以三大自然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对比为契机,对中国的各个区域的自然地理基本特征进行知识的铺垫,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这样就能使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基本概况有基本的认识。
二是知识铺垫要做到“面”与“点”的有机结合。在上述第一章中进行的教学内容的补充,可以看作是对整个“必修3”学习进行知识的铺垫。但如果落实到具体案例学习的时候,教师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在整体知识铺垫的基础上对该区域某一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区域知识的补充与拓展,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
通过教学的实践,我们发现做好区域地理知识的铺垫,对必修3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1.铺垫的内容有利于地理“必修3”的整体教学
以人教版为例,教师在第一章可以从我国各个自然区的地貌、降水、气温、水文特性、资源、土壤和植被等等自然角度给学生作好铺垫,学生能对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基本地理特征有了了解后,教师就不必要在后面章节案例的教学中每次都要作区域知识的讲解,从而使教学能顺利进行。如铺垫好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气候特征为“干旱”,学生对后面章节“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防治”出现的自然原因能做到心中有数;如铺垫好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和地形特征,对后面章节“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存在优劣势分析就能够顺理成章;如铺垫好我国各个自然区的资源知识,学生对后面章节“我国山西省的能源资源开发”的背景和条件就能很好地理解。
2.铺垫内容本身就是对教材中知识的有力佐证
在人教版第一章中铺垫了中国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环境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出发,推导各个区域发展的差异,比如从农业的角度可以推导出三大自然区的农业生产类型、农业生产方式等差异。教材中是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区域对比,但学生如缺乏相关区域知识,比较难以接受,即使能够认识二者的基本差异,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掌握,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从中国各自然区出发,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区域之间的差异,而且能很自然地从各个自然区的地理环境入手,分析各区域发展的差异,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地理分析方法和抽取地理原理能力的培养
综观“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各条标准,基本都要求“以……为例,分析……”来进行范例教学。在面对各种版本教材和不同案例时,教师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各种教材中的所有案例拿出来进行教学。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案例,使学生在分析具体案例中注重方法的培养和抽取地理原理能力的培养,即让学生能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也就是“通过一个或一组实例的教学,使学习者在掌握这个或者这一组实例的基本内容基础上,学会学习相同或相似类型知识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注重从分析案例的方法和抽取地理原理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
1.注重学生对地理分析方法的掌握
虽然各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点,但同一类问题又都带有共性。因此,在案例教学中,让学生能从分析一个典型的实例中,在掌握相关的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研究的方法,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人教版中的“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的,而在其他版本出现或与此相关的例子有“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等。在教学中,教师无需对此类型所有的案例都拿来讲解,只需要精选其中的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该案例,最终使学生上升到学会总结分析相似类型案例的方法这一高度上来。
例如,在人教版中“我国的西气东输”一节中,教材首先是简单介绍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然后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最后分析了西气东输工程对于东西部发展带来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把教学的设置大致按照以下环节考虑:要实施西气东输,前提和现实的条件是我国的资源在区域分布不均,即我国西北地区油气资源丰富,而我国东部地区却相对缺乏;其次是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和需求在区际之间存在差异,即我国中西部对能源的消费量所占的比重较小,而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对能源的需求量和消费量却非常大;再次是在区域间实现资源的调配需要有技术的可行性给予支撑,即我国能够在西部和东部之间实施油气资源的调配,是我国目前的科技技术足以支撑这项工程的实施,最后的关键是实施资源的调配输出地和输入地需要实现双赢,即我国实施西气东输最终对西部大开发和东部沿海地区两个区域之间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对“西气东输”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在分析资源调配时,能形成以下的基本分析方法:
对于资源分布不均与需求的差异,在教学中就需要从地质、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要实现双赢,也可以引导学生从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分析对输出地和输入地产生的积极影响。学生形成了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对于分析同类型的案例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加以很好地分析和解决。
2.加强学生抽取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力的培养
地理“必修3”的教学,应该是以典型的案例教学为主,而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时,必须以“必修1”和“必修2”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加以支撑论证。因此,在分析具体案例时,案例的教学要加强学生正确而有效地抽取相应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学会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抽取,学生才能在应对不同背景的案例时,懂得如何正确地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去分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的“产业转移”一节,要分析影响东亚产业转移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抓住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在发生“变化”这一关键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位选择,劳动力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该产业往往是选择在具有丰富、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地方布局。所以,当劳动力这个因素在迁出地发生变化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企业必然要进行新的区位选择,从而就形成了产业的转移。影响产业发生转移的其他因素如: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环境因素、地价因素等等,只要其在迁出地和迁入地发生“变化”,都可能是引起产业发生转移的动力。学生只有抽取了影响产业发生转移的地理原理,用动态的观点去分析区域之间联系,才能够达到课标的要求。例如,学生在学习了东亚产业转移后,要求分析珠江三角洲企业大量迁往粤北和江西、湖南、广西等省份的原因,学生就应该能够从珠江三角洲这个区域分析哪些因素发生变化而使企业变得不利,而粤北和江西、湖南、广西等省份有哪些对企业有利的因素存在,就能够很好地分析出企业发生迁移的原因。
三、地理必修3教学中进行学生评价的尝试
对学生学习地理“必修3”情况进行评价,应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所不同。评价的重点不在于对教材案例的重现,而在于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地理基本原理来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的时候,一般需要引入新的案例来进行。如在学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节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案例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三山夹两盆地,形成了新疆特有的水汽运动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加上面积巨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使新疆气候具有昼夜和季节温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的特点。例如许多地方最大的气温日较差在二十到二十五度之间;在具有干旱沙漠气候特征的吐鲁番,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十四点八度,最大气温日较差曾达五十度。
1.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2.你认为新疆农业的发展有哪些有利的因素?
3.根据新疆地理条件的特点,你认为新疆可以发展哪些特色农业生产?并说明原因。
4.你认为新疆农业的发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通过对该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分析,请你归纳出分析某一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方法。
这道题的考查并没有涉及教材中“东北地区”的任何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新地区、新案例。虽然学生在高中阶段并没有专门学习过新疆农业发展的内容,但该案例并没有考查区域中记忆性的内容。学生要较好地解决相关问题,关键是要在提取图像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在前面两个模块中学习的地理原理,并以在学习“东北地区农业”中所掌握的分析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的考查,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是否能够真正达到课标的要求,是必修3教学中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好的主要形式。
【参考资料】
篇4
1、继续加强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贯彻落实课程改革各项要求,在高中一年级教师中树立新课程意识,在认真做好高一地理必修I模块教学的基础上,切实做好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II模块培训工作。
2、继续贯彻高考的改革精神,在高中一、二年级教师中树立高考意识,在认真做好2009年高考试卷分析的基础上,切实制定2009年高三地理复习计划,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3、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方式,以教学设计研究为载体,针对新课程实验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新课程实验的交流与研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加强高中地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认真做好高中地理研修班的工作,加强对新课程实验专题性的教学研究,继续推进校本教研,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验工作中不断成长。
5、加强高中地理教师队伍的建设,做好市直高中地理学科的双周教研活动,组织说课、教学设计、教学叙事、交流研讨等教研活动,努力做到教研活动主题化。
二、教学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1、通过集体调研、听课、教学反思、教学研讨会,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以校为本,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了解情况,研究对策,结合我市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2、通过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小组活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调研,通过活动设计、报告、小案例的征集、评比,形成一批有推广价值的社会实践、社区活动案例。
三、学科教学研究的课题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实践与研究
教研活动表
周次日期活动内容地点参加对象
18.28~9.3市直社会实践社区活动调研市直学校教研员
29.4~910市直高中地理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温州十四中市直地理教研
组长或备课组长
39.11~9.17市高中地理、历史教研员会议瓯海各县市区教研员
49.18~9.24高中教研室集体调研市教师教育院附校高中教研员
59.25~10.1高中地理研修班活动省高中地理教学评比论文上交待定高中地理
研修班教师
610.2~10.8国庆节
710.9~10.15市区高一地理必修I模块
教学观摩活动温州二十二中市区高一
地理教师
810.16~10.22市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分析会待定高三地理教师
910.23~10.292009年高考学科研究指导小组会议市教研院研究小组成员
1010.30~11.5市区高三高二地理课堂教学观摩及研讨活动温州二高市区高三
高二地理教师
1111.6~11.12市课改样本校校本教研活动课改样本校有关教师教研员
1211.13~11.19期中考试
1311.20~11.26高中教研室集体调研温州十五中高中教研员
1411.27~12.3市区高一地理必修I模块教学调研
有关学校高中教研员
1512.4~12.10市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暨高中地理研修班活动省样本校部分教师代表
1612.11~12.17省高中地理优秀教学成果评比暨省地理教学研究会年会乐清中学各地市教研员
及部分教师代表
1712.18~12.24省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II模块培训
杭州部分教师代表
1812.25~12.31
191.1~1.7元旦市文科综合能力竞赛温州二十一中部分高三学生
201.15~1.21一模审稿会市教研院研究小组成员
211.15~1.21
221.22~1.28市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II模块培训暨高中地理研修班活动待定高一地理教师暨地理研修班学员
篇5
1.主动思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课程都逃不了思考这个关卡。要想学好高中地理,个人思考是少不了的,对课程的思考、对内容的思考、对问题的思考,都是学习高中地理的思考方向。只有学生自己主动地思考,才能把被动变成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从自己出发,去努力地理解和记忆高中的地理,也才能使他们对地理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和透彻。
2.主动总结
思考之后,便是总结。而高中地理的总结又显得尤为重要,个人的总结既是对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又是对知识的一种升华,在总结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在总结中才能看到自己是否真正地学到了知识。高中地理既是社会科学的延伸,又是自然科学的补充,只有在总结中才能使自己在思维上的想象有了载体,也才能让自己的思维在学习后更加具体、更加直观。
二、方法篇
1.文理区分
高中地理由于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汇点,所以它有自身的特殊性,换句话说就是文理交融,也就是具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同时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性。人教版的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也就是必修一,其中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这些属于理科内容。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应该用理科的逻辑性与严密性进行分析与思考,同时按照理科的学习方法去练习,以便能够加强对这些知识的融合与记忆。在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也就是高中地理必修二和必修三,这些属于文科内容,在没学习这些内容时,应该在有了自己观点和认识之后以记忆为主,把握书本知识的脉络和走向,以达到在学习中记忆,做到轻松地学习高中地理知识。
2.实际与理论结合
生活就是地理,地理同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高中地理在某些方面就是来源于生活,因此,与生活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众所周知,任何课程的学习都有其一定的路线与规则,地理的学习也不外乎其中,首先便是眼睛直观地看到某种现象,进而寻找现象的起因再进行分析,最后就是验证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确,进而推广展开。高中地理学科的实用性极强,在生活中只要我们有所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反过来说,也就是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地理的学习,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地理学习中要联系实际,努力地将其融入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感到我们所学的地理非常实用而且非常有趣。在拥有学习兴趣之后,我们难道还怕学不好具有生活气息的高中地理吗?
3.图与文的结合
何为地理?那就是“地”和“理”。“地”就必有图,而图是高中地理学习必有的一个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图是高中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学习高中地理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能够运用图来完成“理”,是一个很重要,同时也是一个必须学习的手段。以图来记忆和认识高中地理知识是现在看来最准确和最有效的学习和记忆方法。高中地理课程内容极其杂乱,但这些知识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所有的知识都有其相应的图来解析。所以在学习高中地理时,一定要做到看书和看图相结合,做到由知识点能想起图,由图能够联想到知识,从而达到图文结合的目的,能够认识和理解以及掌握记忆高中地理所学的知识以及地理规律和原理。
4.知识结构的融合
篇6
关键词:地理选修课程;选修模块;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0-0133-03
一、地理选修课程实施情况概述
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导下,地理学科的新课改对高中地理课程影响巨大,其改革力度可谓前所未有,对地理课程的模块化设置、课程内容、课堂教学、教学评价、教材编著等都提出了一些相当完备的标准要求和建议。其中,选修课程模块的设置成为了其中的一大亮点:即现行的高中地理课程由三个必修模块加上七个平行的选修模块组成。
地理选修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地理学科传统学科分类与当前地理科学迅速进步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助于学校积极利用自己的教学资源,发展有自身特色的地理教学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形成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情况却不甚理想。所以,我们要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当前高中地理选修模块教学的实施现状,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根据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同时也需要慎重改进。
二、地理选修课程在教学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模块较多,开设情况差异较大。据朱娜在2008年对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实施现状调查[1]得知,当前学校开设最多的选修模块分别是:选修6环境保护(69%)、选修5自然灾害防治(55%)、选修3旅游地理(44%)。2009年曾玮、常华锋和温安武在《新课程高中地理选修显示模块实施调查与建议》[2]一文中对选修模块的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其中选修6环境保护(78.46%)、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60.77%)、选修3旅游地理(40.77%)、选修4城乡规划(6.92%)、选修1宇宙与地球(6.92%)、选修2海洋地理(6.15%)、选修7地理信息系统(2.31%)。
通过对课改区考试制度的了解,基本上学校开设的选修课都是服务于高考中的选做题。我们知道开设地理选修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
要[3],而目前这种开课方式还完全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的选课行为直接与地理高考的选做题挂钩[4],从而失去了开设地理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根本意义。
此外,课程难度、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每个省市的高考命题一般都会考虑本省学校地理开课的情况,例如,选修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内容相对专业,部分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且需较高的硬件设备和专门的实践教学活动,大多数学校均未开设此课程。而选修2海洋地理对于内陆地区的高中来说,开展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而选修1宇宙与地球模块由于专业性较强,且难度较高,所以开课率也非常低。
2.考试评价标准不一,考试内容混乱。在现行的教育模式下,特别是在教学一线,考核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曾玮,夏志芳的调查[5]显示:对于高中地理选修模块的评价方式,其中75.38%的学校采用闭卷笔试,12.31%的学校以主题或课题研究报告,3.08%的学校不做评价,9.23%的学校以平时的听课表现进行评价。
在全国高中教学的“指挥棒”——高考的层面上,仅从评价考核标准来看,各个省份之间的差异巨大,且具体情况非常复杂。以2010年天津高考方案为例,天津地理学科考试仍以文综形式出现,但其本质已经和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它取消了跨学科命制的综合试题,将政、史、地三科相关试题进行独立编排。地理由11个选择题和两个非选择题组成,其中选择题占44分,非选择题占56分。而选修模块的考查以必做题的形式出现,选修3旅游地理和选修4城乡规划两部分在内容上占20%,而在2011年又将选修模块调整为选修3旅游地理和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其他省份的设置情况也多有不同,首先是纳入高考的考查方式不同,在新课改区内,很多省市的选修模块试题均以超量供题、限量答题的选做题形式出现,但也有如天津文综、浙江文综、北京文综、安徽文综等设置在必做题中。此外,纳入的选修模块内容也不相同,但是大多都是将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环境保护这三个模块作为考试内容纳入到文综考试试题范围,如山东、辽宁、宁夏等省均是如此。这一复杂局面虽然是各省根据本省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模式,但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当前的教学考核标准在实践操作中并不统一。
3.教师水平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在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教育理念、知识储备、教学方法直接决定着地理选修课程的开展效果[6]。但由于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的专业性较强,且在必修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如选修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不仅需要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知识储备,而且还需要对多媒体教学和GIS软件操作较为熟练,因此某些选修模块的教学对于一些教师来说难度较大。
此外,选修课程实施目标的南辕北辙、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关系认知误区的根源在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所以,在高考中考查比例小于必修课程的地理选修课程被认为是“副科”,忽视了其在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本质上还是一种以考试成绩为最终衡量标准的应试教育思维方式,严重违背了新课改的基本精神。
4.课堂教学模式呆板,课程内容缺乏衔接。与传统的地理课程相比,地理选修课程的引入就是为了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从本质上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核心作用,要求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但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以简单的知识罗列、选编习题等教学方式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自学内容,不仅没有教学模式的创新,更由于选修课程的课时量极其有限,进一步使选修课程边缘化,课堂教学更加陷入了“可为可不为”的状态。
此外,由于地理选修模块较多,课程内容有较大的差别,内容上的较大差异使必修与选修课程之间存在着台阶[7],最明显的就在于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的台阶和难度的台阶。而且由于教师对于选修和必修模块教学重视程度不一样,从而对选修和必修模块的教学采取各自为战的策略和方针,忽视了地理学科内部存在的必然知识联系和脉络,造成人为地割裂了地理知识网络,使学生无法形成整体、完善的地理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
三、地理选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改进对策
1.整合优化模块,降低教学学习难度。虽然7个选修模块均有其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但是综合考虑地理学科的知识特点以及基层教学实践中的实际可操作性,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层次学校、教师还有学生的评价,可以考虑整合模块,优化或整合选修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选修3城乡规划、选修1宇宙与地球三个模块。
选修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虽是当前地理科学的前沿知识,也体现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的课程理念,但由于我国城乡教育的巨大差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大量学校仍不具备开设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条件,而且一项无法具体实施的标准必然会降低整个课程标准的权威性。而选修3城乡规划与地理必修2内容交叉过多,且选修1宇宙与地球模块内容知识专业性强、难度大。加之在考试评价的实践中,考试无法对全部选修模块进行命题,历年高考也多以开课最多的几个选修模块进行命题,现行的七个模块的实际教学意义并不一致。所以要对以上三个模块进行有效的整合优化,适当地删减某些模块,对有些难度较大的模块要进行优化设计,降低学习和教学难度,从而使之更贴近教学实践。
2.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师生的重视程度。由于地理选修课程模块较多,难度差别较大,而且涉及了很多的新知识、新内容,在对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不少教师知识准备不足,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准,加之新教材不够熟悉,造成对选修课程的教学能力十分欠缺,而且几乎没有哪位教师能够胜任全部七个模块的教学。更重要的是部分教师对于选修课程模块缺乏正确、合理的认识,学习研究的主动性不足,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对选修课程模块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此,首先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进行持续有效的培训,加强对教材的研究,组织形式多样的观摩、评课活动,积极鼓励教师投身到课改的实践中来,从内外部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此外,还要不断投入人力和资金,加强教学的软硬件建设,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良好的条件,促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从而使地理选修课程的教学提高到一个良性发展的水平。
3.改革评价制度,优化考试方案。高考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评价制度的核心,高考在当前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而针对各省高考说明中有关地理选修课程的部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江苏为例,选修模块的考试大纲近年来进行了不断地优化和细化,如把海洋地理17个标准优化细化成28项考试内容的具体要求,旅游地理从12个标准优化细化为17个项考试内容的具体要求。而山东2011年高考中对考试说明的调整大多都是删减考点,如:“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等,其他省份也都在原有课程标准基础上对考试内容进行了删减、整合,尽量删减记忆性的知识内容,从而希望以此来减轻教学及考试的负担。
此外,从试题的命制来看,几乎所有省区都未能在高考试卷中加入所有的选修模块的内容,与当初提出要“为选修不同课程的学生提供考试内容不同的考卷”的设想相去甚远[8]。这主要是由于现有考试制度和模式根本无法将所有的选修试题印制在同一张试卷上,这种设置虽在立意上有较好的初衷,但现实中却成为了相当棘手且根本无法完成的事情。倘若结合上文所说缩减优化选修模块,使之缩减为四门,学生可任选两门进行作答,其实践中的难度就会降低很多。
4.优化教学方案,注重选修必修模块之间的衔接。地理课程的七个选修模块之间虽是完全平行的关系,但是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之间天然存在联系,如选修1、2、5三个模块强调地球科学和自然地理,都关系到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方法、原理、规律和过程,与地理必修1联系非常紧密,选修3、4、6三个模块则与人文地理有直接联系,所以这三个选修模块与地理必修2和必修3联系较为紧密。
正确认识选修和必修模块之间的关系是处理好衔接问题的前提,而明确选修与必修课程在教材内容上的知识衔接点是教学衔接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所谓知识衔接点,是指那些选修与必修课程都有所涉及,但在内容上存在拓展和深入关系的知识点[9]。所以应该根据特定选修模块的具体课程内容以及选修课程的结构来找出其与必修课程之间存在的知识衔接点,才能依照各个衔接点的基本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衔接方法进行有效联系和拓展。
其次,注重地理思想的应用。人地关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一条核心思想,这个核心思想将选修和必修模块知识和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者的教学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进而希望可以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与环境、资源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要注重地理核心思想的主体作用,通过相同的主题思想来联系不同的模块教学。
作为一线教师,除了在教学核心思想和课堂教学方法上进行优化整合之外,还应当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提升其在学习技能和方法上的衔接能力和整合能力,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地理视野,帮助其提升对地理课程的学习能力。
四、结论
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从学生的个人成长发展出发,通过不断努力探索积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多种途径,尽可能地弥补传统教育制度和教育方式的不足。地理学科中设置选修课程模块的出发点就在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而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这一课程教学目标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而地理选修课程的设置基本原则也不会改变。
经过近十年来的探索,地理选修课程从无到有,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课程标准的不断优化升级,加之教师学生对其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地理选修课程的设置、教学方式、评价标准都会有更大程度地优化和提高,地理选修课程也一定会更加符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娜.高中地理选修课程教学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2]曾玮,常华锋,温安武.新课程高中地理选修模块实施调查与建议[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
[3]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4]孔夏萌.高中选修课的开设现状与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
[5]曾玮,夏志芳.高中地理选修模块的有效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9).
[6]董俊娟.非“应试引导”下高中地理选修模块教学尝试[J].基础教育参考,2009,(9).
[7]潘洪建,李志厚,周福盛.高中选修实施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8,(3).
篇7
一、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1.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分化
对学习目标进行细分,不但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并且存在着一定的操作性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题研究的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中教材必修三中“河流的综合开发”这一课题研究开展之前,引导学生对河流种类进行详细了解,然后收集相关河流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某一河流的详细分析,了解“河流综合开发”的相关知识.
2.明确研究性学习目标
在开展研究性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充当着指导员的角色,在研究性学习开展之前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从中领悟实践价值.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实地考察,并开展测量实验等活动,严谨研究作风,保证研究过程具有一定创意,避免借鉴他人结论.
3.选择具备实际意义的课题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研究过程中需要注重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实地考察、地理实验等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的学习方式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所选课题偏重空乏,缺乏一定实际作用.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的“区域农业发展”课题研究过程中,首先对选题出发点做出明确,因为不同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选题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拟定,进而防止研究的范围过于宽泛.
二、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措施
1.活动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
有效实施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不仅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还要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要适当的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高中地理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和实践性,这就需要高中地理充分的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思考和分析地理知识.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太阳高度角计算”有关内容学习过程中.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将计算公式介绍给学生,然后向学生提问,举出不用形式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解答.采用这种方式,可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计算“太阳高度角”,但是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是课堂较为枯燥乏味,且知识抽象不易理解,通常会导致学生理解的不够深刻,过不了多久就会淡忘.但是通过研究性学习,结合生活中实例进行这一知识点的分析,再结合教材中的公式,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如:某居民因为自己住房和他人住房之间相差的距离过窄,导致阳光不能充分的照射到室内,从而将开发商告到法院,并获得一定赔偿.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兴趣,教师对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开发商,应当怎样设计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学生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对这一知识进行探究,充分的利用课本中相关公式进行太阳高度较角的计算,学生会深刻体会到地理知识就在人们身边,并且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进而积极主动的对高中地理进行学习.
2.引导学生将活动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地理研究性学习可以充分体现出活动式自主学习.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当重视学生的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安排适合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对这些活动做出选择,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水资源合理利用”教学中,教师首先安排学生分析生活中水资源浪费情况,结合这些情况,分析怎样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教师可以将水资源分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几个部分,然后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资料查找,根据查找的资料阐述自己对不同水资源利用的观点.
3.引导学生采用共同合作的形式
篇8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地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学生都反映高中地理难学,难懂,对于地理学习缺乏信心。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会不断取得进步,学习兴趣才会提高,学习高中地理也一样。好的学习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得法,地理不会难学的。
一、明确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
一些刚进入高一的学生,可能会觉得地理很难学,原因是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内容相差很大,初中地理是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多为“是什么,在哪里”,死记硬背就可以学好,而高中地理是“为什么”,“怎么做”。学习以“理”为主,侧重分析地理事物的原因,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二、学法建议
(一)用好教科书
高中地理教科书是学习的根本。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把握是最基础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教科书。高中地理教材的设计更加合理,更加系统。以湘教版为例,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图表、阅读材料,穿插了活动板块。如何用好教材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思考,从中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在讲述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时,利用活动环节,学生自己动手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对人炸这个概念有深刻的认识。在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时,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结合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走进“大棚农业”,了解农作物对太阳辐射能利用状况,探讨提高农作物对太阳辐射能利用的措施。在讲述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时,通过阅读教材及“丽江古城”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二)学会使用地图
学会读图、识图、用图是学好地理的一项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各种插图以及配套的地图册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左图右书”,“图不离手”这是学好地理的常态。读书与读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真正做到“胸中有图”。通过对读图、识图,最终实现图文转换,获得地理事实,并分析地理事实的本质。在学习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结构》时,指导学生阅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首先明确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含义,如何区别纵波与横波,纵波、横波有什么变化,什么是不连续面,在两个不连续面上,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正是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内部圈层分成三层(地壳、地幔、地核),最后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高二下学期复习阶段在讲解《经纬网判读》知识时,首先分类讲解三种类型的经纬网图(方格状经纬网图、俯视图经纬网图、侧视图经纬网图)的规律,之后学生通过自己绘制不同类型的经纬网图,掌握经纬网判读的规律和方法。不同类型的地图有不同的判读方法,读图名,识图例,分析、归纳总结,是读图的几个重要环节。配套地图册的后半部分填图练习是读图识图的很好的补充内容,尽可能的让学生当堂完成,及时订正。
(三)配套导学案的使用
课后知识的巩固是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高中地理配套的练习册的是最基础的辅助资料。练习册板块设计合理,内容难易结合,在每个章节还增加的知识结构图,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把握。在使用练习册的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了适当的调整和删减:基础知识板块在学生预习时完成,迁移应用和达标检测两个板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而最后的探究拓展和研究性学习两个板块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选择性地完成。这样的分层操作对程度不同的学生来说既降低难度,又能得到提高。
(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篇9
[关键词]初中;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11502
一直以来,地理学科在初中是以“副科”的学科地位存在的,师生对地理科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初中毕业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普遍薄弱,与高中的地理学习以及高考的要求严重脱节。学生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的匮乏成了高中地理学习的最大障碍,因此,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非常重要。
一、初高中地理教学的差异
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许多人为或非人为因素所致的差异,只有洞悉这些差异,才能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衔接。最明显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几点。
1.知识内容:浅显深奥
初中地理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内容较为浅显;高中地理课程不再全面学习区域地理,而是学习系统地理和应用地理,知识有些深奥、难懂。
例如“地球的运动”的内容,在初中地理《2.1.3经纬网 地球的运动》(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只需简单理解有关概念、特点以及由此引起的昼夜不同、四季划分等现象;而在高中地理《1.3地球的运动》(人教版必修1)中,则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并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抽象的分析、判断及计算等,还增加了一些新的难以理解的地理术语,如线速度、角速度等,其中的很多知识显得琐碎而深奥。
2.学习范围:书本生活
初中地理学习侧重“现象”,学生一般达到“2W”即可,即知道“是什么(What)、在哪里(Where)”这些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就行;而高中地理则重“原理”,不仅要知道“2W”,还要搞清另外的“3W”,即“为什么(Why)、何时形成(When)、将来怎么变化(Will)”。后者紧紧和自然、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显得比前者更重要。一句话,高中地理就是生活。只有深刻地了解自然社会生活,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高中地理。对于从初中刚升上高中的学生而言,地理的学习有着强烈的“跨度感”,需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行。
例如“气候”的学习,在初中地理《4.1天气与气候》(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只要求学生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知道主要气候的主要分布区域,会根据图表判断气候类型即可。这些要求看看书本即可达到。而在高中地理《2.3天气与气候》(人教版必修1)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求学生根据文字描述或图表等相关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气候类型、形成原因、怎样分布等,如锋面系统、气旋、反气旋等难以理解的地理术语也随之出现,更加要求学生借助现实生活去感悟、理解与掌握这些地理知识。
3.教学方式:记忆探究
初中地理的教学方式,主要受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所限,多属于“经验记忆型”,即以教师讲解、谈话和学生背诵地理课本内容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即使课改后,也仅仅在口头上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实际操作中还是主要靠学生记忆地理知识。而高中地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空间思维、读图分析、l现并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学习方式由初中的被动接收变为主动获取的“探索理解型”,经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才能深刻理解高中地理知识,学好高中地理。
例如,初中地理《2.1认识地球》(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基本数据,熟记地球仪经纬线特点、南北半球、地球公转自转等简单知识;但到了高中,仅靠记忆是不行的,关键要让学生通过探究,理解地理知识。如高中地理《1.1宇宙中的地球》(人教版必修1)一节,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设计实验―观察―检验―评价―得出结论一系列环节,让学生明确并掌握“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哪些”等相关知识。
二、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问题
笔者所在地区目前高一使用的人教版地理教材,与初中使用的湘教版新教材并不配套,导致地理教学衔接中出现许多问题。
1.如何实现地理知识的梯度衔接是主要问题
纵观现行的初高中地理教材,不难发现知识内容的衔接不够,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仍以“地球的运动”的教学为例,在初中教材中只有一幅很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并在图下附有公转特点等说明文字,很直观,每个知识点都属于介绍性的,中考中也很少出
[基金项目]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初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衔接研究”,课题编号:JYYB2014190。现此章内容。但在高中地理中,这一章却要求学生“十分精通”,在高考中关于此章的难题经常出现。学生对类似的巨大变化感到不适应。
总体上看,初中地理大多使用感性材料,内容通俗易懂,成因或规律性知识不涉及,知识点间无联系,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容易忘记。而高中地理涉及许多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以理性知识为主,探讨其成因和变化规律,系统性、理论性和概念性更强。这也是导致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出现知识衔接的梯度问题的原因。
2.如何加强地理课标理念的无缝衔接是关键问题
比较一下现阶段初高中地理教材及课程标准可知,二者在理念上存在着不同。前者主要涉及社会与自然两方面,并把“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作为首个理念,教材内容的编排相对简单;后者在初中理念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文和科学两个领域,目标更加明确,把“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首个理念提出来,需要学生从了解、知道地理知识,提升到探究、分析与应用地理现象等。
从初中地理课标理念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到高中的“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同样要凸显“生活中的地理”,但高中却要体现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强调融入社会、自然,体验环境与生活,提升自我的应变与适应能力等。所以,实现初高中地理课标理念的无缝衔接,在高中经常穿插一些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识,让学生自觉培养地理素养,培养生存能力等,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关键所在。
3.如何面对地理教学与地理考题的错位衔接是现实问题
具体到现实教学中,虽然现在不提倡“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但是仍要面对当前的考试。初高中地理教学的应试能力培养中,普遍存在教学的错位衔接,这也成为当前地理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之一。比如,地理试卷中已经或将要出现“现场问答题”“野外考察题”“角色扮演题”等,以发挥学生的地理潜能,增强试题的趣味性;又如,地理试题中有很多涉及人类、自然方面的热点问题,尤其在资源、环境和保护、人口、粮食等方面,更加突出……这些考查题,在平时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很少会涉及,但在试题中却常见。因此,地理教学与地理考题之间的错位,成为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现实问题之一。
三、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策略
1.把握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点
初高中地理知识有许多衔接点,理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并且以此为教学突破口,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和地理课标要求,全面把握这些衔接点,从而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例如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与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城市”内容中,就存在许多衔接点:七年级的“城市问题”与高中选修4的“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八年级的“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与高中选修4的“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七年级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在村庄演化为城市过程中,规模、建筑风格、人口以及生活方式发生的改变,分析河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高中地理“城市区位”活动中的“解释城市在中纬度、河口及滨海平地河谷分布密集的原因,据图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形成与自然经济区位的关系”等等。初中地理教师尤其要在这些衔接点的教学上下些功夫。
2.抓住初中地理教学的“区域”这条主线
初中地理教学以区域地理为主,并以区域作为地理研究的基本单位,而高中许多地理原理内容的引入与探讨要通过初中区域地理的具体案例加以说明,即地理现象的发展变化要依托一定的空间位置来呈现,可见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在初中地理教W中,要抓住“区域”这条主线,地理教师要通览高中地理教材相关内容,适当对初中地理内容进行拓展或加深,为学生将来的学习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比如对初中生的读图定位分析等能力进行培养,要求学生从地图中找出相关区域的位置,包括经纬度、海陆、板块、半球等各个位置,形成空间表象,建立空间概念,为高中阶段将要增加的大气环境与洋流位置等空间形态和结构等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降低其难度,让学生将来在高中能体会知识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3.拓展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途径
地理知识涉及面较广,包含很多学科的内容。高中教师往往会列举相当多的非地理学科的知识或常识,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衔接。而初中生的地理知识面不宽,对较为常见的地理常识也不是十分了解,对曾经学习过的地理知识常常遗忘,这就增加了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难度。
因此,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在引导学生学好地理教材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地理实践活动,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使得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更容易。例如,让学生观察分析码头港口的选址、城郊农业的区位选择、城市规划中商业区的布局等。有条件的初中学校可结合区域地理、人文地理和历史文化,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地理校本教材,这对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也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义务教育与高中地理课程 教学衔接 对策
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的衔接问题一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地理学科尤为严重。初中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薄弱,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与义务教育地理知识联系十分密切,且高中地理知识抽象,要求高,难度大,大部分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欠缺成了高中地理入门的最大障碍,严重影响了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研究这两个学段地理知识的衔接问题,做好两个学段的教学衔接成为当务之急。笔者通过对义务教育与高中(以下除特别说明外简称两个学段)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探讨和研读,谈谈自己对两个学段地理课程衔接问题的认识。
一、两个学段地理课程标准的衔接
(一)两个学段地理课程标准相融合和衔接的内容。
1.课程理念的衔接
(1)强调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
从课程理念来看不管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均强调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规定: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1]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规定: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2]虽然高中地理课程没有直接说明学习有用的地理,但其提出“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3]的理念,其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也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对终身发展和学习有益的地理知识。
(2)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变
义务教育和高中两个学段都强调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2.课程目标的衔接
从课程的目标要求来看,高中阶段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具体如下:
(1)知识与技能
两个学段均要求掌握地理基本知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当然义务教育要求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掌握地理原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2)过程与方法
高中学段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义务教育阶段要求:通过感知、积累形成概念;通过分析作出判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的设想。高中学段要求:获取信息,整理、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方案,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两个学段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要求相同,均要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内容标准
义务教育的内容标准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海洋与陆地、气候、居民、地区发展差异;认识区域大洲、地区、国家)。中国地理(疆域与人口、环境与资源经济与文化、地理差异;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乡土地理。[4]
高中地理的内容标准有:必修地理1: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必修地理2: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修地理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选修地理: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5]
从两个学段的内容标准来看,高中地理课程的必修内容大部分是在义务教育学段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
(二)两个学段地理课程标准的脱节问题。
通过对两个学段的课程标准分析结果可以得知: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的课程有着明确的分工: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高中阶段以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学习为主,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要求学生运用地理原理探究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地理成因及地理规律等。虽然两个学段地理课程的学习目标在宏观尺度上都有明确要求,在基本理念、总体目标等方面基本一致,高中学段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有所递进,但在某些细节方面仍有脱节现象。
1.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缺失的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要求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地理要素采取单列与区域结合。区域的选择只规定了数量,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南、北极地区是必学区域。此外,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五个地区(例如南亚)和五个国家。而这与现行高考考试大纲和高中教学所需基础要求有明显的脱节,主要缺少了下列知识点: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总论部分;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产业地理等总论部分;中国区域地理。这些是高中地理学习必备的重要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地理的教与学。
2.学生认知上的断层
有些知识虽然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规定要学的内容,但由于难度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等原因,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些知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就默认学生已完全掌握这些知识,而出现知识断层现象。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七年级学生掌握经纬网与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经纬网与地图知识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学习这些知识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几何的知识基础。但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为欠缺,且未接触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无法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并形成相应的地理技能。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经纬网与地图这部分内容没有进行加强与巩固,导致学生出现认知上的脱节。
如地球的运动及地理意义。义务教育课标要求: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在义务教育阶段只需学生简单地理解有关概念、特点和昼夜现象、四季、五带等。而在高中地理课,则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知识更为抽象和深奥。
二、两个学段教材编写中的知识衔接问题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由于教材篇幅等的限制,新课程高中地理教材有少量知识缺失现象。
(一)地球和地图。
地球和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但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教材都安排了地图这一内容,因此许多版本的高中地理教材把这一内容省略。而事实上地球和地图知识比较抽象,学好这些内容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必须有一定的立体几何知识作为基础。然而七年级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其空间想象能力非常有限,而且并未学习立体几何知识,造成学生学习地球和地图知识的难度较大,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高中地理教材没有安排这一内容,使得这一重要内容被广大师生所忽略,影响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后续学习。
(二)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义务教育教材在介绍气候知识时,只要求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最主要的分布地区即可,而许多高中地理教材把这部分内容淡化了。气候是中学地理的重点内容之一,高中地理对这一内容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求学生根据文字描述或图表等相关气候资料,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和分布等一系列问题。由于高中教材这部分内容的淡化,加大了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难度。与此类似的内容还有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河流地貌形成、农业等世界和中国地理的总论及区域地理等。
三、两个学段衔接的对策研讨
(一)研读课标,了解脱节问题。
教师在高一新学期开始前应深入研读两个学段的地理课程标准,查找两学段的脱节内容、学生知识的薄弱点,做好教学衔接的准备工作。
(二)研究教材,做好教材整合。
高中教师在备课时,注意研究学情和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编写情况和学生的知识储备,根据学情和实际需要,以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学理论为依据,对高中地理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做适当的补充或者调整,使得各学段的知识体系能很好地融合和衔接。如在高一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经纬网的知识,并把教材中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进行重新整合:对昼夜更替、地方时和时差、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三个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对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四季和五带三个知识点作分析。这样学生可以明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的区别与联系,通过经纬网知识的复习,更好地掌握地方时、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等知识,尤其可以降低学习相关计算问题的难度。
(三)整合资源,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
地理知识的学习途径和渠道是多元的,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根据两个学段的课程标准要求,对潜在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有机的整合,使知识形成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从而形成知识体系,并及时有效地融入平时的教学中,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学习,使地理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接近生活实际。高中地理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从网络、课外阅读材料、媒体、生活环境中学习地理知识,并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整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地理课程资源,要从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着手。如:讲城市的结构和功能时以当地的城市为例;讲产业的区位因素时以当地的产业为例,也可以义务教育阶段学到的区域地理为例,如在农业地域类型教学时,以东南亚的水稻生产或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和熟悉的例子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可不知不觉中感悟和理解地理知识。
总之,联系无处不在,要想学好高中地理,正确处理义务教育阶段、高中知识的关系是关键。从知识点来说,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知识是高中地理铺垫和基础,高中地理知识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从课程的基本理念来说,使学生具备地理能力,树立地理科学观念,这一核心理念应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1][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2][3][5]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6]屈胜红.浅谈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对策.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