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风格范文

时间:2023-07-28 17:49: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教学风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理教学风格

篇1

每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其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诸因素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使之具有独自的特点。一节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相当完整,它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的有机体现,即形成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换句话说,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风格是根源于中学地理的教学内容而表现的教学形式,它作为完整的有机体总的特征,是在艺术上获得相当成就的一个标志。

并不是任何一节课堂教学都有明显风格的。平淡乏味的课堂教学,谈不上有什么独自的特点;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不能达到有机的统一,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没有风格的。

2.新时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

课堂教学风格受课堂教学内容和时代要求的制约。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就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地理教学内容与地理教学形式有机统一的课堂教学风格。

课堂教学风格总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的特点呈现出来的。人们对课堂教学风格的认识,首先是从课堂教学的形式、特点感受到的。新时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以素质教育为准绳,以多样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及适当的教学用具为依托,恰如其分地表现中学地理的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好学、会学、学会用地理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正确的地理观,适应时代的要求。其教学形式的特点,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如下四点。

2.1有一个诱人的新课导言;中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受思想认识水平、课程时间安排、高考、中招考试导向等诸因素影响,通常情况下,不重视地理课,学习不积极,不主动。但是,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又往往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一方面他们要对问题追根问底,知道其所学知识的用途,另一方面,他们又急于要显示自己的才能,个个跃跃欲试。这就为设计好新课导言,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和思想基础。而经过挖掘加工后的生动、诱人、带有悬念的新课导言,一上课就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上来。兴趣和好奇,促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直到把悬念化解,问题解决,找到答案为止。至于兴趣点和好奇点的选择,可以放在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地理热点问题、最新事件、乡土内容、奥秘探讨及新式教具等上面。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课导言切忌哗众取宠,喧宾夺主,冗长肤浅。精练切题则是这一风格形成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2.2浓郁突出的“地理味”;人地关系,空间概念和地图教学,是地理课堂教学体现“地理味”的三个突出表现。其中,地图教学是关键。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包括区位概念和区域概念),使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地图,正确分析和说明地理问题,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则是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教学独特风格和特色所在。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无法进行地理课堂教学。

复杂、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往往用一幅或几幅地图,包括地理示意图表、地理漫画及素描图、人地关系相关图、地理模型图等,便能生动直观、清晰明了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并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恰当的地图教学,首先从识图开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的结构,然后再逐项逐条紧扣教学内容启发设问,让学生通过位置以及相关事象的分析,读出图中的地理内容和地理特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作地理成因分析和地理规律分析。对多种要素叠加的图,则采用分要素化繁为简,分解教学,最后再叠加恢复地图原貌的方式,进行综合分析。地图的展示,可通过挂图、板图、幻灯、投影、微机等多种手段进行。

通过识图、拼图、填图、绘图、联想分析图的反复训练,学生的手、口、脑并用,其观察力、记忆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诸多能力都可以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进而,把知识落实在图上,达到会学、学会、会用的目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胆识和心理素质。

2.3感染力极强的教学语言;教师灵活并恰当地运用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和板书语言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师或绘声绘色,或幽默诙谐,或启发诱导,或慷慨陈词,或点头赞许,或热情鼓励……总之,适时适度使用语言修辞手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勇于提问,大胆发言,跃跃欲试,积极参与。同时,配以新颖、美观、快速、精练的板书、板图和板画,醒目易记,就能强烈地吸引住每个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入,使其如醉如痴,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受到陶冶,得到锻炼,学会知识,掌握方法。

篇2

高中地理创意教学教学效率一、创新性情景的建立

在高中地理创新式教学模块中,进行教学情景的创新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创新性情景的建立。保证地理教学风格的独特性,这需要引起相关教师的兴趣。保证教学技巧的优化,这对于教师的教学艺术及其教学个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为了提升当下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益,教师进行教学体系的创新是必要的。这涉及到地理教师的教学风格。通过对地理教学风格的优化,实现教师的独特的教学魅力的呈现。这对于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在创新性教学模块中,教师需要针对地理学科的自身特征,进行教学模块的优化。一般来说,地理学科是比较复杂,其实现了抽象及其具象的教学规律的结合,由于长期的教学方式单一性,难免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疲惫,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地理教学艺术的提升,进行最佳的教学效益的提升。

在当下地理教学手段创新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自身的教学风格展开教学方式的优化。比如有的教师性格比较沉稳,教风严谨,但是课堂气氛可能比较呆板一些。教师就可以针对日常教学过程中的缺点展开分析,进行兴趣性教学手段的更新。又如有的地理教学比较活泼,教学的风格偏向于积极外向型。这也需要教师进行教学内涵的营造。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一些优美的诗句。比如在学习西南地形特征时,教师可以引用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在诗情画意的情景营造中,塑造学生的感染力,保证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保证学生的地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在该模块中,教师也要注重进行自身思想修养、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的优化,保证不同教学模块的创新及其协调。

二、地理创新式教学模块的应用

1.创新式教学的侧重点

在地理知识点系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心态,也就是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就需要针对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更新,避免对于教材的完全脱离,也要避免对于刻板教学法的应用。地理知识点的讲授,要注重逻辑性、条理化及其简洁性,让学生感觉到板书结构学习的必要性,进行知识点的理清,进行重点的掌握,保证难点的突破,这需要教师进行课堂学习积极性的营造。

在创新式教学模块中,教师要分清地理系统知识教学的侧重点,要学会该严肃时严肃、该活泼时活泼,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学生兴趣调动激发,进行学生的注意力的培养,保证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启发式教学模块的开展,保证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及其灵活性。

在教学手段创新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自身教学语言的生动性、逻辑性,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讲究地球公转运动时,教师要避免理论教学法,应进行一些简单工具的操作,比如地球仪等。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课前准备工作的开展。利用地球仪及其光线,进行太阳直射点移动情况的分析,保证学生对于地球公转、自转特点及其规律的分析。

2.地理教学模块的结合

在当下地理教学模块中,为了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益,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手段有重点的创新。不仅让学生动脑还要让学生动手,让学生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去,保证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的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如在矿场资源利用及其保护模块中,教师需要按照本章节的知识进行设计,按照矿产资源的特点、分布、开发等情况进行分析,保证层次的明确性。由浅入深进行整体教学模块的连接。比如在评价矿产资源的态度时,教师可以给与学生自由的发挥空间,进行矿产的优缺点的分析,借助自身的知识及其课外知识,进行最新信息的深入讨论,保证问题的解决,保证学生的学习的生动活泼性。

在当下教学模块中,教师需要针对地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断创新,保证自身教学局限性的突破,进行自身的地理教学风格的营造,保证地理教学风格的优化,实现地理学科的独特性的创造。这需要教师进行自身创造能力及其智慧的提升。进行章节教学层次的协调及其教学。比如在地球运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课本教学方式。一般来说,很多教师都是按照课本的教学顺序进行讲学的,那就是先讲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意义,再讲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意义,如此按部就班,没有新意。如果教师打破课本顺序,在演示地球自转的同时演示地球公转,把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与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放在一起演示和比较,让学生一起演示,让他们自己分析对比得出结论,那么教师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保证对于课堂教学的热情的持续性,保证对于地理教学的热爱,进行教学教育的深入改革。保证与学生的良好互动。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自身教学素养的营造,保证理论性与教学实践性的结合,保证教师的自身思想修养的提升,保证独特的地理教学风格的呈现,从而满足当下地理教学工作的需要,这就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一个不喜欢地理教学的教师即使满腹经纶、技巧高超,也难以形成自己的地理教学风格。一个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地理教师,他不论是在不同年级上课,还是教学不同的教材。常常表现出他在教学思想、教学作风、教学技巧等方面的特色,给人以特殊的魅力,使自己的地理教学充满活力,充满激情。

三、结语

为了提升当下高中地理的教学效益,教师进行教学体系的创新是必要的,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及其优化,保证综合教学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许小慧.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增强学生地理思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6).

篇3

高中地理学习的成败在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的好坏。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学生原有的地理水平和生活实际,不仅可以有利于降低许多地理问题的难度,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而且还可以避免许多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误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对学生来说,可以降低他们对地理恐惧的心理,增强学生学好地理的自信心,从而更有利于整个阶段地理复习的开展。

对许多学生来说,地理很难,甚至在有些老师当中也会形成这么一种认识“学好地理就等于学好了文科”,地理之难,许多同学会一致推举人教版高一地理的必修上册和区域地理分析这部分。为什么许多同学会学不好这部分的内容呢。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对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运用,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如对时间问题的分析,在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对时间计算的完整思路和概念,因此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花太多的精力,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去做很多的难题,本人以为关键在于让学生思考时间的定义,如地方时,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分析其来源,缺陷以及补救措施,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地方时—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思维脉络。又比如在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为什么低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先分析粮食低产的原因有哪些,属于地理地原因又有哪些,符合该地区的会有哪些原因,这些原因又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解决等等。由此及彼,学生就可以用来分析一系列的地理原因了。

在地理学习中,许多学生往往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造成了这些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地理学不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但是不少学生却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导致学生容易在地理学习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

2.在地理学习中,常有这种情况:有的学生虽然具备了解决某一问题的知识,但由于思维过程条理不清,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结果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如对热力环流,有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由冷热不均引起的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而导致对高低气压的产生原因分辨不清,从而产生大气垂直运动是由低压流向高压的错误结论。

3.运用生活实际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针对学生出现的地理思维缺陷,特别对学生而言,由于直接面临高考,而许多高考题目都是全新的,没有良好的地理思维有时候是很难正确解决这些题目。本人经过长期的尝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地理教学,特别是运用生活实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的帮助更大。

3.1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

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得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头脑中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如在分析地貌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有对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认识,如知道有大陆漂移说这种理论,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时老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飘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会逐步去分析,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3.2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打基础

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是很难进行正确的地理思维。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内容,对这么内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来思考,然后实施教学。如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就结合高一地理的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已。如果遇到一些相关的学科,则更要请教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这样学生的地理思维才能建立得比较全面。如对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数目的分析,即要定位一个物体,需要几颗卫星,就需要和物理中的相关知识配套。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展地理思维能力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对目前进行正在进行的新课改而言,注重探究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地理学科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许多学生比较难以适应,部分学生对地理甚至产生惧怕心理,因此对学生来说,加强对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4.师生齐动手,演示地理模型提高效率

篇4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开展以及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对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国家教育部文件明确指出:初中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7小时,包括自习课和课间活动时间;但是,教育教学任务不但没有减轻,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所以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地理学科对不仅是学生升学的考试学科,也是对学生普及地理科学以及我国江河、湖泊、山川、地貌等知识的基本途径。在学生基本素质培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理学科的教育意义固然重要,那么地理老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呢?作者在工作中发现“同课异构”在地理学科中运用的作用非常大。

一、概念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对于同一个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设备的配备情况以及教学环境等各种不同情况,发挥教师各自的自身优势和特长,对该教学内容进行引领和传授。下面就该作用阐述如下。

(一)可以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同课异构”一般是在同一学科或同一教研室、组开展的竞赛活动。既然是竞赛活动,那么,每一位老师都不会甘于落后,每一位参与的教师都会全力以赴,尽心对所授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这样一来就会使参与教师自身在思想上产生碰撞的火花,产生对教学内容设计的灵感,从而能够有效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

不仅如此,参与者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资源的利用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等方面也会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及优势设计出最佳方案,也会不同程度的促进参与者的设计能力提升。

(二)能够有效提高教师教学的实施能力

参与同课异构的地理教师为了取得较好的竞赛成绩,肯定会加强对教学顺序、教学步骤以及教学组织等环节的安排。

万事开头难。在教学初始就要想方设法开个好头。包括如何导入、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

在教学过程当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不但能够体现参赛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水平,还能在教学过程中彰显自身的特色。

另外,现代教育强调素质教育,并且还不能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那么,这就要求参与的化学老师要有较强的引导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但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形式,还要打造初中化学的高效课堂。

(三)能够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评价总结能力

不仅仅是“同课异构”课,就是普通的赛课、引领课等公开课,课堂小结、评价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并且在整节课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日常常规教学中,我们却有很多老师忽略了这一点,很多情况都是草草总结完事,有的时候教学内容偏多,课堂时间紧张甚至将这一环节直接省略掉。熟不知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我们不但不能省略教学评价、总结环节,还要重视该环节,要利用多种评价工具、评价方法进行多视角、多元评价。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生生评价、自我评价等。

不仅学生要进行自我评价,教师也要进行必要的自我评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式方法,教师的专业能力才能快速提升,促进教师专业的快速成长。

(四)能够有效提高教师课后反思能力

通过“同课异构”的赛课后,每一为参赛教师都会将自己课的设计、课的组织及课堂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和其他参赛教师进行一个全面的对比。这样一来,每一位参赛教师都会对自己在课的设计、教学过程组织、课的评价总结等个方面都会“”,这里的“同”是指: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目标;“异”是指: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等。通过“同课异构”都会有各个参与者智慧结晶的比拼和思想火花的碰撞。从而产生设计上新的想法。从而能够提高参赛教师的课后总结、反思能力。

二、结语

篇5

一、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

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地理知识涉及面广,有很多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学生难以掌握,抽象性知识也不少,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从而对地理课不感兴趣,甚至产生畏难的情绪,对教学极为不利。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笔、一幅挂图,手段单调、呆板,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使所学知识形象具体、生动活泼、新颖而有趣地表现出来,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必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达到满意的效果。

2、有利于突破地理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如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等问题一直是地球运动这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很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制造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化不可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再配之以精练的讲解,知识重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来一个很难讲清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耳闻目睹,一目了然,重难点迎刃而解。

3、有利于提高的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是要求学生把地理事物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并能在空白填充图上填写出来。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地图任意放大、缩小,既能看到全图,也可突出某个地点,做到点面结合,便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如讲到黄土高原,首先显示一幅中国地图;然后点击黄土高原的位置,图上出现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及其范围,让学生一目了然,再点击放大,在高原上出现许多沟壑,直观地反映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景象;接着设计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做练习,即时检查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

4、能扩大课堂的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地理课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泛,包罗世界各地、各民族,有众多的地名、地理事物。而单凭教材和地图册,学生觉得知识是抽象的,有时还因国外的地名多而弄得晕头转向,从而害怕学习地理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该国家或地方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让学生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抽象的知识感性化,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特别是在高三复习时,大量读图题的讲解在传统教学中往往需花费很多的时间,而使用展示台把试题中的图投影到屏幕上,一方面可以节省画图的时间,另外还可通过放大地图或旋转地图等取得更好的读图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 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多媒体是现代化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确实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所以许多教师把多媒体看成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致使学生感觉是看老师演戏。多媒体是一种教学手段,但不是唯一的,作为教师首先应当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避免出现,教师成为多媒体课件的解说员的现象从而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2、 运用多媒体不是就不要板书。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和运用,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已经脱离了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的教学功能是现代化教学媒体无法取代的。黑板即时重现能力强,随写随看、随擦随写,内容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教学中时有灵感突来,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结合传统教学手段,恰当运用好板书和多媒体的结合,能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3、 处理好课件的播放速度与学生记笔记的关系。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板书的同时学生也完成了记笔记的过程。在多媒体教学方式下,由于教师很少板书,就可能出现学生记了笔记忘了听课,听了课又忘记了做笔记。教师最好能事先把课件以讲义的形式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专心听课而不用再想着记笔记的事情了;或者尽量调节好演示课件的速度,留下学生思考与记录的时间,绝不要一味赶时间。不然,学生整堂课都是在看"电影",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篇6

【关键词】高中地理 绪论课 教学策略

在目前的地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课时紧张、追求升学率等的影响,教师对绪论课的教学重视不够,认为绪论课没有实实在在的 "知识点",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是可上可不上的一节"随意"课。其实,一节精心准备的绪论课,它的长久价值和辐射效应绝非任何一节平常课所能达到的。绪论课在介绍地理学科的主要内容,梳理教材的体例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拨学习与复习的方法,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拓展教学的情感空间等方面意义十分重大。

1绪论课是师生建立和谐关系的第一课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教育目标的有力保证。在绪论课上,教师可以充分的展现自己的知识魅力和亲和力,从而达到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我的一般做法是:介绍自己的年龄、教龄、爱好、教学风格等等。同时,给学生承诺,自己曾在一本书上看到的四个承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外界事物;以真实的态度看待自己的能力和不足;以虚心的态度对待不同意见和批评。还引用了玻尔名言:我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就是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绝不拖堂。

2绪论课是高中地理内容的介绍课

这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学什么"的疑问。首先,可以给学生简单介绍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中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交互作用的基本原理,阐明地域系统、空间结构、实践过程、人地关系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规律的一门科学。地理是唯一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的课程。那么,高中地理到底学什么呢?然后,以网络、表格、示意图等形式显示地理内容的整体结构和特点,并对将来的学习进行安排,便于学生把握地理知识的整体感和学习的方向感。这叫"心中有数,做事牢靠 。同时,注意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认清必修和选修的内容体系。这样才能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可利用的固定点,唤醒学习者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学习有关的旧知识或旧观念,增强旧知识的可利用性和稳定性。

3绪论课是让学生知道地理有何使用价值的课

这主要是解决学生学习地理"有何用"的疑问。可从三方面说明:

(一)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和国内外政治、经济中的应用,如气象预报要用到大气运动和气候等知识,工农业布局、交通建设要用到自然和区域地理知识,当今人类最关心的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都是地理学研究的范围,国内外重大热点、焦点也必须从地理角度来处理、分析、解释。

(二)高校许多专业涉及地理学科,如地质、旅游、城市规划、环保等。

(三)与地理有关的社会热门职业也较多,如我国正处于旅游业发展的黄金阶段,导游是一大热门职业;从城市到乡村的规划,都离不开专业规划人才等等。

4绪论课是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介绍课

自然地理:重规律,要理解;人文地理:重方法,要识记;区域地理:重地图,要熟练。

下面是笔者总结出的几点学习方法:

一是走好课前、课堂、课后三步骤,即预习、听记和复习;

二是养成"左图右书"习惯,懂得读图方法;

三是抓知识间的联系。如整理章节知识结构,归纳专题知识体系;

四是要及时总结。即反思解题过程,总结解题规律。如等温线在南北半球海陆上冬夏分布与弯曲方向变化规律;

五是运用基础知识和技能来分析、解决热点、焦点和现实问题。

绪论课作为"高中地理第一课",对后面的地理课具有示范、传承的作用,学生会对教师的思想情感、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教学风格、课堂特色等留下深刻印象。因此,一定要上好绪论课!

投稿小常识:

投稿标题栏上应写什么?

篇7

1 信息技术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感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学手段主要通过“粉笔加黑板,板书加挂图”来完成的。教师在黑板上描来画去的也只是静态的图像。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学生对地理动态的变化规律也难以理解。科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味觉占1%。这说明,视觉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最大。传统教育只有效的利用了听觉效果,而忽视了视觉。而信息技术集音频、视频、动画等教学手段于一体。这样,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各类感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讲授《西双版纳》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如望天树、绞杀植物、独木成林、亚洲象、绿孔雀、卷尾猴等,同时配上优美动听的葫芦丝,再播放一段傣族泼水节的视频。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这些都有是传统教学所无法达到的。

2 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地理学科是一门领域宽广、内容丰富、学科思维综合能力强的课程。课本中有许多重、难点,学生如果单靠老师讲解来接受这些知识,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事实上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智力发育还不成熟,学生听起来就如坠云里雾里,到头来还是一脸迷茫。而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信息技术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认识当今世界的资源、环境、人口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教学中,如果单靠教师讲,学生觉的枯燥无味,还认识不到当今社会严峻的环境问题。如,在学习《长江沿江地区》的时候,我在网上下载大量有关长江流域“乱砍滥伐现象”、“三峡水库漂浮垃圾”、“疯狂的采沙船”、“ 酸雨造成的破坏”等图片,学生个个看的目瞪口呆,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然后,我趁机展开了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该如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学生热情高涨,畅所欲言,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4 地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在教学中主要指的是多媒体的应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利用不当的话,课堂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4.1 课件的制作要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切忌不加修改的抄袭。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老师的素质也提高了要求。高质量课件的制作往往需要教师收集大量的图片、影像、音频等,然后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组织起来,而个别教师为了图省事,就在网上下载课件,不加修改的利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孰不知,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每个班级的学情也不尽相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自己的课堂磕磕绊绊,不能顺畅的进行下来。所以,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得跟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情精心做好课件,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

4.2 课件的制作要讲究实用,切忌花哨。

篇8

关键词:卓越教师;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18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教师教育计划”,许多师范院校纷纷响应,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拟就在卓越教师计划背景下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的构建进行初步探讨。

一、当前地理师范生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1.重学科专业课程,轻教师教育教学类课程。传统地理师范生教育强调构建地理专业知识体系,忽视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学科专业类课程与教育教学类课程在学时、学分、师资、投入上严重失衡。专业课程学程长、课时足,地理教学论和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学程短、课时少,教育实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大打折扣。读完师范学院的课程后,没有实践也不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教师来[2]。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师范生,需要较长时间进入教师角色,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2.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我国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大多为“3.0+0.5+0.5”的模式,前三年在学校学习学科理论知识,第四学年的第一学期在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第二学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教育实习一般分为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分散式实习缺少统一要求和专业老师指导,中小学也只是把实习生作为学校老师的助教,承担备课、改作业等工作,实习学生缺少系统正规的教学实践锻炼,使得教学实打折扣。集中式实习在整体设计有所改进,但实习环节不完整,学生实践不足的情况仍大量存在。另外教育实习与考研复习备考在时间上严重冲突,为了考研,学生往往牺牲教育实习时间,其效果可想而知。据调查约有95%的中学地理教师认为应加长教育实习的时间,并贯穿师范生学习的始终[2]。

3.教师培养与基础教育严重脱节。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很大,师范院校对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呼应度不够,行动上不积极,步伐落后于基础教育。地理师范生学习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地理教学论这“老三门”课程,教师技能训练课程主要有教育实习、三笔字、普通话等,很少有机会进行教学调查、教学观摩、模拟教学等活动,更不用说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发中学校本课程了。地理师范生教师培养和职业成长课程严重不足,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总的来说,当前地理师范生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学技能训练严重不足,阻碍了地理师范生的快速成长。

二、地理教学技能的基本内涵

地理教学技能是地理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最基本教学规范,是地理教师必备的基本职业技能,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外教学技能[3],地理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运用地理教学技能的娴熟程度。目前对“卓越教师”标准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4],但普遍认为卓越教师理应业务能力突出,擅长教学艺术,由此可见教学技能的训练在卓越教师计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三、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主要模式

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科学的训练,地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是能够不断得到提高的[5]。实践证明有效的地理教学技能训练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观摩训练模式。观摩训练是指让师范生通过观摩优秀地理教师的现场教学或教学视频,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并从中受到启发。观摩训练模式往往以优秀地理教师的某一节课为观摩对象,教学过程完整有始有终,通过授课教师和参与观摩的师范生之间有效对接,可以训练地理师范生对课堂总体把握的能力,是师范生积累实践知识的有效途径。

观摩训练模式的基本流程包括:观摩前制订详细的观摩计划,确定观摩的主要行为、角度和程序,观摩中做好详细观摩记录,观摩后进行有组织的分析、讨论与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

目前实施卓越教师计划的师范院校普遍实施双导师(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制,并建立了“师范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模式,即所谓的UGS模式,在该模式下师范院校、地方政府与中小学校合作开展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研修等工作,广泛采取观摩训练模式进行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6]。

2.同课异构模式。同课异构模式是指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由不同地理师范生就相同的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由于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听课的学生对不同学生的教学进行评价,并就自己对该节课的教学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篇9

关键词:教学措施;教学质量;改革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134-02

国家十分重视教育质量提高,因为教育的发展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提高国家的整个教育体系的教学质量利于增强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国务院在2010年就21世纪头20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尤其是优化本科教学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要深化改革并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从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师更是要积极主动地担当起教育一线工作者的重任,将这些教育改革的措施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的目的。

自上世纪末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之下,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出现了极大的变革,科技推动经济的腾飞。就人文地理方面来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但是,全球各个经济区域之间的发展并不平衡,而且,生态环境背负着经济增长带来的后果,环境污染加重,生态失衡,自然资源出现匮乏等一系列问题日渐显著。人类社会发展至20世纪后半叶,不仅出现人口膨胀、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增长、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人文社会问题,而且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资源匮乏等重大环境问题也开始显现,成为各界关注的主要问题。在科技革命不断向前推进的大趋势背景之下,怎样实现生态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之间的和谐则是国际地理学界现在正在面对的重要任务。高等教育学院作为人文地理专门性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高校要主动肩负起这样的社会责任,积极建设重点学科,提供专业性人才的培训阵地。就在地理类、资源环境类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建设来看,《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两个比较重要的基础类课程,其中《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该课程从人地关系的理论出发,对不同的人文现象、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在的地域结构构成和变化的特点进行分析,该过程会涉及到对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学习和探究,总的来说,是一门内容丰富,极具社会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特点的学科。该课程涉及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其内容丰富多彩,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地域性、动态性的特点。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人文地理教学方面的教学实践将在下文中从如何提高人文地理教学质量的问题出发,简要探讨开展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几个重要环节的改革,总结出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今后的人文地理教学提出相应的参考性意见。

一、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人文地理学是以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涵盖社会、人口、经济、语言、宗教、民俗、城市、政治等诸多内容,且涉及现实中许多热点与焦点问题,如文化现象、、经济发展等。所以如何能让学生多领域、多学科、多方位地去了解和学习知识,主动拓宽视野,以及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综合动态地分析事物的能力,是人文地理学教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真正传达人文地理学思想理念的深层意义。如今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充分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要按照针对性、效率性和可行性的原则,正确、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把多种教学方法优选组合,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各教学环节中,才是提高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改革

1.大力开展启发式教学。人文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单一的教师授课方式会加深学生对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教学授课方式由单一性授课转变为启发式授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会更加增强。教师在人文地理教学的时候就要认真地设计好教学内容,通过实例启导学生深入到课本的理论知识中去寻找答案,然后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思考分析。由此帮助学生在学习人文地理知识的同时拓展学习的思维,积极地创新和探索。

启发式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积极地发挥其主导性作用,教师为主导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例如,在学生通过自由讨论活动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质疑的时候,教师不是直接为其解释和答疑,而是要引导学生利用手中可以利用的课本和资料,通过参加学习小组、活动团体等方式积极地交流来实现自己对问题进一步理解,这样一来,教师在做知识的分析和总结的时候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加容易了。合作性的探讨有利于学生深入地获取新的知识,教师的引导性问题有利于对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做进一步的指导并及时地对其知识的理解做出评价和纠正,有利于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进程的观察实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思路。

2.运用多媒体引导教学。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应用型的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这种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课程的内容设置一般都比较多,涉及到的知识包含各种方面,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觉到抽象难懂,此时,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PPT、音频、视频等形式将具体的人文地理情境真实地再现,学生通过这种能够刺激感官的逼真学习环境能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多媒体教学的好处就在于能够带动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

3.合理采用对比式教学。在人文地理学教学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一般包括地理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状况、生态环境、人口分布、民俗文化、经济状况等,区域之间有相类似的情况也有其具体的差异存在。要让学生对地理区域的人文地理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了解就需要一个分析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差异性和相似性的对比分析,因为针对特殊的差异一定有一些历史的人文和地理相关的深层次的原因。例如,教师可以做一个分析城市间地理差异的PPT文件,提供比如香港和澳门两个城市的地理景观图片,让学生从每个城市的不同人文特色判断其所在城市,再比如对比东、西部人们的饮食习惯,同学们可以从不同地理区域人们对于酸辣甜咸等口味的偏爱进行判断,并针对这样的口味偏好进行其自然元件、民俗习惯等方面的特色的了解。教师采用对比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层次来思考问题并探索其中的原因,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图教学法。地图,宏观地反映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地理教学中离不开地图教学。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若是用语言进行描绘的话会比较烦琐和抽象,而图像比较直接而客观,地图教学法是一种形象的讲解法。运用地图案例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色,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很多复杂而抽象的知识可以通过图像形象、直观地获得,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培养读图、识图的能力和思维的拓展。例如,岩石的变化、地壳的运用、星体的运行等知识的讲解就可以通过版图、版画讲绘等方式将地理事物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展现出来。又如,人文地理中涉及到的人口、民族、宗教等都可以通过其分布图轻松地掌握。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媒介,通过读图获取知识,再通过用图将所学的地理事物联系在一起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很重视地图教学法。

5.教学手段、风格与技巧改革。教学手段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载体或设备,人文地理学课程内容具有动态性、交叉性、综合性等特点。而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符合此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合理组合和运用,是教学活动个体化的重要表现。教师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学风格就得注重教学技巧的学习:首先是发挥好教师的导向作用,每个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内容的设计都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和启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其次是要提高查阅文献能力,阅读是扩展一个人的知识和生活领域的重要措施,学生要获取知识就得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积极地扩大阅读量,独立地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科学地运用相关知识。在人文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交代实践部分的布置分析、研究工作内容后,采用查阅文献指导法,给学生列出一些查阅文献的任务,让学生能通过阅读和写作,完成自己的实践报告、论文等任务。

教态的完善。教师教态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形体动作以及教师的语言、语调、面部表情的综合体现。教师的教态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到教者本身的讲课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别注重教师的教态,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配合默契,课堂气氛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

三、结语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广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在进行人文地理教学时,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将这几种教学手段紧密结合、衔接一致才能达到人文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真正达到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才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及创新才能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10

地图是地理课堂的第二语言,如何将地图中将复杂的地图及地理事物和现象用简练的笔法迅速绘制成简略的黑板图,对我们地理老师来说是一项基本功。板图板画可以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于创设高效的地理课堂。

学校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板图、板画、板书,统称为地理的"三板"教学。板图、板画在地理教学中主要是以示意图的方式,揭示出地理事物的现象、本质及发展演变过程。它较为形象直观,在课堂上边讲边绘,讲绘结合,既密切配合教材内容,又能补充地图册、挂图、课本插图等的不足。运用板图教学,边讲边画、虚实并举、动静互补、视听结合,对提高教师的讲授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揭示地理现象的本质规律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板图板画的教学功能以及在地理教学如何创设高效的地理课堂。

1.边讲边画,动态启发

边画边讲是地理板图的最大优势,教者边画边讲,启发学生充分思考与分析,突出形象地表现某些地理现象的演变及形成过程,反映地理事象的相互关系和分布规律。与挂图、投影图相比,板图能够化"静态"为"动态",且动静结合,使"静图"变"活图",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增强学生对形象记忆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地理事象的过程中,新的兴奋中心不断地、连续地出现,这是其它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

2.学生作图,实践探究

"百读不如一写,百看不如一画"。地理板图简洁,易于模仿、绘制,基于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可以先板图示范,指导学生了解绘制略图的方法和技巧,再让学生亲自动手作图,可充分调动更多感官参与学习,并在绘图过程中,将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机结合,使学习的深刻性与逻辑性增强,更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为进一步增强板图教学的开放性,可结合投影等媒体展示基础图幅,让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和绘制地理略图,在此过程中可观察学生是否存在理解偏差的问题,这样动态生成的板图也是师生互动的最好载体。

3.复杂地理事物和现象简单细化

教师能够利用最少的线条,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简单细化,概括地展示地理事物内在的联系,从而有利于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抓住地理事物的特征,简化原图,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学生观察原本复杂的地图,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促进对知识的综合分析。例如在讲新疆的地形时,利用板图把新疆的"三山夹两盆"的主要地形特征形象并直观地表示出来,利用图形跟学生分析新疆的地形对气候、地貌、农牧业生产的影响,可以更直观地揭示出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而且简明醒目。一幅好的板画,能让人一看便心领神会。

4.结合白板,增强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