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设施管理范文
时间:2023-07-28 17:4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基础设施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广西;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239-02
城市基础设施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决定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广西属于西部不发达地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发展的有利推动下,广西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和健全。与此同时,广西城市基础设施也存在着一些公共安全管理问题,如建设质量监管问题、管理体制及运营管理问题、自然灾害的预防管理问题、人为破坏的监管防范问题等。下面,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加强广西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管理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监管问题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的基本构件,是城市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现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占有很大的比重,这都说明城市基础设施对一个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2009年,广西全年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总投资额高达5706.7亿元,用于城镇的固定资产投资为5159.34亿元,其中,用于城镇基本建设的投资为2614.53亿元,用于城镇更新改造的投资为1552.55亿元。与全国其他省市一样,广西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也是逐年不断增加的。广西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问题,构成了城市公共安全隐患。诸如城市道路塌陷、桥梁防护设施断裂、供气供水管道爆裂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问题,在广西也时有发生。据悉,2011年1月,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全区14个设区市及25个县(市、区)进行了2010年第四季度全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层级状况督查,在工程质量督查中发现存在有抗震设防区未按抗震设防设计和标准规范的要求施工、不按配合比称量上料、少数工程依然采用超出允许范围冷拉或冷拔而造成直径偏小的钢筋等问题。
导致广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施工队伍技术水平高低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问题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据悉,2009年,由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的全国首批139家“全国建筑业AAA级信用企业”中,广西仅有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两家;其次,政府相关部门、施工监理单位及施工企业自身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的监管监控是否到位也直接影响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最后,有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的法律法规是否健全完善也关系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
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及运营管理问题
(一)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问题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是在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在市政府其他工作部门的配合和区、县政府职能部门的分工协作下,改革和依靠城市基础设施的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发挥“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积极性,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综合效益的组织体制。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一般都是由各城市政府统一领导,政府各相关部门协调合作管理。我们可以将城市政府管理城市基础设施的机构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城市基础设施专业管理机构,如各个城市的公用事业管理局、市政规划局、市政工程局、邮电局、电信局等;第二类是综合管理机构,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综合管理,如各个城市的城乡建设委员会等;第三类是城市基础设施协调机构,主要是横向的跨部门的管理机构,如各个城市的交通管理委员会等。
广西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主要是以城市政府为主导,各部门进行分工协作管理。目前,在广西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中,也存在着不少分割运行的现象。广西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问题主要表现在各相关管理部门存在“条块分割”,职责不清,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管理混乱。例如,在城市雨水排放系统中,河道归农田水利部门管理,排水管网主要由市政工程局管理,河道支流及大部分明渠由所在辖区的水利部门管理。在广西城市的污水排放系统、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相类似的问题。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造成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也划分成若干部分,由此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效率。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城市管理体制问题,以及国家行政管理体制问题。
(二)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管理问题
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管理贯穿在整个运营管理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是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的关键环节。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目标管理、安全责任管理、安全信息管理、安全教育管理、安全法治管理等。
篇2
第一条为加强政府投资管理,明确投资责任主体权限,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规范投资建设程序,按照“投资、建设、监督、管理、使用”彼此分离、互相制约的原则,依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号)和相关法律、法规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人民政府委托县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县城司)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无形资产等方式,在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对公共交通、城市路桥、给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燃气、绿化、环保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各方面进行的直接和间接投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实行代建制、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施工合同制、工程审计制。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代建制,是指政府投资项目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社会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简称代建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交付给使用单位的制度。
第五条推行代建制本着“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根据我县实际,先在县级非经营性政府投资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中进行试点。先由政府授权设立代建单位,再逐步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代建单位。
第六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下简称县住建局)负责代建制的指导、协调、综合监管工作。县财政局负责对代建单位资金管理使用的检查监督,对资金申请、帐户管理、资金使用、财务报表等进行审查。审计部门负责对代建制项目的财务活动实施审计监督,县级其它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县城司负责建设项目的融资、投资及相关工作。
第八条投资行为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县城市规划要求,满足我县日益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对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改善我县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第二章职责与权利义务
第九条县发展和改革局(以下简称县发改局)的主要职责:
(一)审批项目建议书;
(二)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审批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
第十条县住建局的主要职责:
(一)编制年度、中长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
(二)负责项目建议书编制;
(三)负责项目建设中的相关行政审批;
(四)负责对代建单位代建过程的设计审查、安全生产、监理、拆迁、招标、城建档案等依法实施行业管理和监督;
(五)监督代建项目的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参与工程竣工验收。
第十一条县财政局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年度财政预算的编制;
(二)负责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的评审;
(三)参与工程竣工验收;
(四)组织审核批复项目工程决算。
第十二条县城司的权利义务:
(一)编制项目年度投资计划;
(二)参与编制年度、中长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
(三)负责城市建设资金的筹措与投资管理;
(四)组织专家对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进行审查;
(五)与代建单位共同委托中介组织编制工程预算;
(六)负责与代建单位签订代建合同;
(七)参与项目招投标及相关合同的签订;
(八)组织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和审计;
(九)根据合同与项目工程进度,向代建单位拨付工程进度款,按验收和县审计局审定的工程决算和合同条款办理资金结算。
第十三条代建单位的权利义务:
(一)根据年度投资建设计划与县城司签订项目代建合同,负责项目工程全过程管理;
(二)负责对施工、监理等组织公开招投标工作;
(三)工程前期征地、拆迁和建设条件落实、协调;
(四)负责组织施工图设计;
(五)负责办理开工报告、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许可证和消防、园林绿化、市政等工程实施有关手续;
(六)负责工程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和材料设备采购等招标及相关合同的签订、履行;
(七)及时向县政府及投资监管部门报告工程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
(八)审核、签证工程进度报表及提出进度拨款意见;
(九)负责工程设计变更的报批手续;
(十)协助工程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编制工程决算,负责项目竣工及有关技术资料的整理汇编;
(十一)代建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负责移交给使用单位,并对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
第三章项目管理
第十四条县城市基础建设项目的确定。县发改局、县住建局和县规划执法局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负责政府投资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编制、论证及审批工作;县住建局依据项目规划制订项目建设计划;县城司负责制订项目建设投融资计划,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项目建设计划及投融资计划经县政府批准后,由县发改局下达当年建设项目计划。
第十五条代建项目采用全过程代建方式,即由代建单位对代建项目从项目建议书批复后和初步设计批复后,经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实行全过程管理。
第十六条县发改局组织有关专家,会同有关部门,对政府投资的代建项目的初步设计及概算投资进行审核批复。县财政局对项目资金投资计划进行评审。实行代建的项目应当以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或投资计划作为投资限额。
第十条代建制实行合同管理制,县城司按照县发改局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与代建单位签订《项目代建合同》,在满足项目功能的前提下,确定项目的投资、质量和进度要求。代建单位必须与施工企业签订《建设项目施工合同》。
第十八条代建项目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遵守有关投资项目管理的各项规定。
第十九条代建单位应遵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按照《项目代建合同》要求开展前期工作,前期工作必须达到国家有关规定。
第二十条代建单位根据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决算的原则,按投资的估算,实行限额设计,控制可研报告的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
县城司组织专家对代建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进行审查,并将审查结果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县城司根据代建合同约定投资额,作为代建单位控制投资和对其考核管理的依据。
第二十一条代建单位在项目建设期间,按照国家和省县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工程的招标、设计、采购、监理和施工等。
第二十二条代建项目建成后,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进行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编制工程决算,由县城司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报县人民政府。
第二十三条自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代建单位应在六个月内按县审计局审计批准的资产价值向使用单位办理资产交付手续。
第二十四条代建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建立健全有关档案。项目筹划、建设各环节的文件资料,严格按照规定收集、整理、归档。向使用单位办理移交手续时,一并将工程档案、财务档案及相关资料向县城司、使用单位和县城建档案馆移交。
第四章资金管理
第二十五条项目建设资金由县城司根据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年度支出预算、工程进度、相关合同等,直接拨付给代建单位。
县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对项目资金拨付进行监督。
第二十六条代建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的财务会计制度,设立专项工程资金帐户,专款专用,严格资金管理。
第二十七条代建项目管理费为代建单位在项目前期、实施、验收阶段发生的管理费用。
政府设立产生的代建单位,其代建管理费由县城司根据代建内容和要求,按不高于现行财政基建财务制度规定的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费标准严格核定。
政府招标产生的项目代建单位,其代建管理费标底由县城司比照现行财政基建财务制度规定的建设单位管理费标准编制,实际发生的代建管理费计入项目建设成本。
代建管理费要与代建单位的代建内容、代建绩效挂钩。县城司对项目代建单位建设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实行奖优罚劣,奖励资金可从项目结余资金中开支。代建管理费的拨付要与工程进度、建设质量等结合起来,原则上可预留20%的代建管理费,待项目竣工一年后再支付。
第二十八条核定的投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代建单位提出,经县城司组织审计后,报原审批单位批准后方可变更:
(一)不可抗力;
(二)国家重大政策调整;
(三)因使用单位要求,内容、标准等设计方案有重大变更,累计额超过项目概算10%的或投资超过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
(四)因受地质等自然条件制约,施工图设计时有重大技术调整的。
第二十九条县审计局依法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执行情况、决算情况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政府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有计划地进行跟踪审计。
第五章奖励规定
第三十条代建工作结束后,根据代建单位管理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或处罚。
第三十一条项目建成竣工验收并经工程决算审核批准后,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如决算投资比合同约定投资有节余,奖励资金从项目节余资金中开支。具体奖励办法另行规定。
第三十二条代建单位未能完全履行代建合同,擅自变更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致使工期延长、投资预算超过10%以上或工程质量不合格,根据具体情况,相应扣减代建项目管理费,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与法律责任。
代建单位在代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索贿受贿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3
关键词:居住小区;管线综合;设计;施工管理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esidential area pipeline project as a residential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gradually attention. This article on the residential area buried pipelin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s follows explored. Keywords: residential area; pipeline integrated; desig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的阶段和工作内容
1 小区管线综合初步设计
小区管线综合初步设计是依据小区详规及区内各建筑单体的建筑、管线、结构等施工图以及各专业管线规划,并结合小区周边的市政管线资料,进行各类管网的布置。此时小区单体建筑的管线系统和小区各专业管线已基本完成初步设计,管线综合初步设计首先对各专业管线的初步设计进行汇总、整理,综合过程中原则上遵从各专业管线的走向和各构筑物的位置,当专业管线的布置不尽合理或相互之间有矛盾冲突时作适当微调,并力求管线顺直、短捷和适当集中,尽量减少转弯,并应使管线之间及管线与道路之间尽量减少交叉,管线及各构筑物的布置应考虑不影响建筑物安全。
管线综合初步设计一般是编制平面图、横断面图、确定管线交叉时的避让原则。平面图中标明各建筑单体的底层平面、采用不同的线型及符号表示出各专业管线及构筑物、标明小区管线与市政管线的接口位置、标明小区管线与建筑物入户管线系统的接口位置等。横断面一般选择管线复杂、具有代表性的路段,根据管径大小、埋深等形象地表示出各埋地管线,并标出管线间距。
2 小区管线综合施工图设计
管线初步设计综合完成后,建设方、设计方组织专业管线单位召开管线协调会,会中就初步设计综合中各管线平面位置、竖向位置等进行沟通、协调。同时随着各单体建筑和各管线系统设计的深入,个别管线设计可能发生变动。协调会后,根据各专业单位的意见,对初步设计综合阶段的图纸作相应的调整和修改,并编制管线交叉点标高图,最终出具管线综合施工图文件。
施工图文件的平面图中应注明管线的位置和管线间距、管线的断面尺寸、管线井位置、管段长度等。还得建立管线交叉点标高图,图中注明管线交叉点地面标高、管线的名称及断面、管底标高等内容,用以检查、调整和控制管线交叉点上下管线的高程和净距。
3小区室外管线布置的基本原则
(1) 雨水管:雨水管管径相对较大,一般设置在道路中心位置,远离其它管线,另外道路两侧均需设置雨水口,雨水管设置在道路中间有利于两侧雨水口连接支管的接入。
(2)强电管:电力电缆井盖较大,不宜放在车行道下,一般设置在靠建筑物侧道路人行道下,同时充分利用其与建筑物为0.5 m净距的规定。
(3) 弱电管:为避免电磁波干扰,弱电管一般放在强电管的对侧。弱电管线井盖也较大,故一般布置在靠建筑物另侧的道路人行道下,同时充分利用其与建筑物为1.0m净距的规定。
(4)燃气管:与强电管分放在道路两侧比较安全,故一般与弱电管布置在道路同侧的绿化带或人行道下。燃气管与其它管线、构筑物的净距均为强制性条文,设计时应引起重视。
(5)给水管:一般与燃气管放在同侧道路人行道下,充分利用其与建筑物净距可为1.0m的规定。
(6)污水管:从卫生角度考虑,应与给水管分设在道路两侧,并且注意污水主管尽量放在离建筑物较远的位置。
(7)各种管线的埋设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离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近及远宜为: 路灯管、强电管或弱电管、给水管、燃气管、雨水管、污水管;各类管线的垂直排序,埋深由浅入深宜为:路灯管、弱电管、强电管、给水管、燃气管、雨水管、污水管。
(8)管线之间遇到矛盾时,应按下列原则处理: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小管线避让大管线;压力管线避让重力自流管线;可弯曲管线避让不可弯曲管线。因此设计中优先满足雨、污水管的管位、走向和埋深等要求。而强电、弱电、路灯、给水、燃气管线,相对较容易调整标高,在管道交叉处可局部降低抬高高程,车行道下若因抬高高程后覆土不足,可加设钢管防护。
以上只是室外管线综合的一般设计原则,在实际设计中,要根据市政管线条件、场地标高、道路坡向和宽度、建筑物间距、需要埋设的管线种类、管径、埋深等多方面予以综合考虑,合理有效地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间。
二、小区地下管线综合管理
1 建立综合的管理机构,制定管线综合规划
由于小区地下管线建设分属在不同的部门,形不成合力,使得小区地下管线建设与管理往往还处在没有人管理的状态。因此每个管线产权单位以及有关主管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城市管线建设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此项工作才能顺利的进行。加强小区地下管线工程建设管理,工程管线的报建必须要有反映现状的地形图和现有管线分布图,然后,在此图上方可进行新建管线布置,并同时提出管线平面与竖向设计图资料。建设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审批过的规划图纸和设计数据进行实地定线施工。制定专门的管线规划,综合他的空间位置,让每种管线各得其位、各尽其职,避免互相冲突。在编制管线综合规划过程中,还应注重综合协调管线平面位置、间距以及管线与建筑物、绿化、道路等各方面的关系,按照管线综合技术标准和走向等确定不仅经济合理而且切实可行的最好的方法。
2 深入协调统一建设
由专门的管线综合管理机构统一协调、统 一 施 工,要求通信、电力等管道建设坚持统一建设的原则,应当合并同类的管线,应当同沟埋设性质相近的管线,完全改变过去城市得小区地下管线建设混乱无序的状态,使地下空间资源浪费减少。与此同时,还应规范现有的管线管理,例如利用好老城区的截污管道工程建设的时机,及时的做好综合管线的建设规划,同步跟进截污管道的工程建设,并且维护、整合原有管线。
3 管线综合的施工要求
(1)管线横断面布置。给水系统通常包括室内生活给水,室外消防给水,室内消火栓给水,自动喷淋给水,各种给水管线施工要求相同,埋深相同,通常布置在一起,间距取 0.5 m 为宜,既可满足检修要求,又可降低造价。对同一栋建筑物而言,一般生活给水管线入口较多,室内消火栓管线和喷淋管线次之,室外消防基本无入口,为减少管道“上翻”从而减少管件,通常自建筑物向外方向依次为生活给水管线、室内消防管线、自动喷淋管线和室外消火栓管线。
(2)建筑物最小间距要求。各管线的间距可按照管中心线间距设计;缩小热力管线和其他管线的间距,在用地紧张的小区甚至可以考虑与给水管线置于一起。但是为了防止生活给水污染和给、排水管道破裂或泄漏对建筑物基础的浸泡,给水与排水管线之间管中心距一般不宜小于1.0m,给水、热力管线与建筑物间距不宜小于 1.0 m,排水管线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 2.5 m。
(3)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时,应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做如下处理:压力管线让重力管线;可弯曲 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支管线让主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4)各管线施工顺序。一般要求应先进行室外雨污水管道、检查井的施工,待管道回填且场地平整、夯实后,再进行给水、煤气管道的施工,因煤气管道和给水管道的覆土深度差不多,为了避免煤气管道安装试压完毕后被后续施工的管道挖破,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煤气管道在给水管道敷设完毕之后再施工;最后可进行电力、有线电视、电信、智能化管道的施工。
三、结束语
管线综合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和指导性很强的工作,汇集多个专业的设计任务。而且要合理有效的调整好小区综合管线的施工及管理,除了要熟练掌握好各专业管道在室外埋地部分的规范要求之外,更多的是需要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经验的不断积累、总结、调整,这样才能把室外管线安排地更加完善、合理。
参考文献:
[1]张静,马龙. 大型住宅小区的给排水综合管网设计[J]. 山西建筑, 2008,(04) .
[2]张增好. 住宅小区综合管网优化设计及施工要点[J]. 工程与建设, 2010,(06)
篇4
关键词:建设管理,基础设施
1 前言
近几年我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发展速度快,规模大,是最有活力的时期,城市道路以每年近亿元投资用于道路拓宽改造。由于道路建设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而我市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技术力量的储备较少,经济基础较差,车辆超载严重。使一些路段的建设水平并不如意,甚至通车头几年就产生车辙、开裂、流油、坑槽等早期损坏现象,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维修[1]。笔者就近几年来对基础设施工程管理的实际结合及在施工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与设计、施工单位联系的经验,分别对建设、设计、施工单位自己谈谈粗浅的看法。
2.建设单位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职能
建设单位的管理对象是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内用系统工程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进行有效的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系统性的、科学的管理活动,从而按项目既定的质量要求、动用时间、投资总额、资源限制和环境条件,圆满地实现建设项目目标[2]。建设单位的职能如下。
2.1 决策职能
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决策过程,每一建设阶段的启动靠决策。前期决策对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项目建成后的运行,均产生重要影响。
2.2 计划职能
这一职能可以把项目的全过程、全部目标和全部活动都纳入计划轨道,用动态的计划系统协调与控制整个项目,使建设活动协调有序地实现预期目标。正因为有了计划职能,各项工作都是可预见的,也是可控制的。
2.3 组织职能
这一职能是通过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组织保证系统实现的。给这个系统确定职责,授予权利,实行合同制,健全规章制度,可以进行有效的运转,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2.4 协调职能
由于建设项目实施的各阶段、相关的层次、相关的部门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结合部。在结合部内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和矛盾,处理不好,便会形成协作配合的障碍,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故应通过项目管理的协调职能进行沟通,捧除障碍,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转。
2.5 控制职能
建设项目的主要目标的实现,是以控制职能为保证手段的。这是因为,偏离预定目标的可能性是经常存在的,必须通过决策,计划,协调、信息反馈等手段,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纠正偏差。确保目标的实现。目标有总体的,也有分目标和阶段目标,可项目标组成一个体系,因此,目标的控制也必须是系统的、连续的。建设单位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目标控制。主要目标是投资、进度和质量。
2.6 建设单位的管理者首先应该“懂技术”,这是根本
因为制定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优异的施工方案是建设管理中的关键。施工技术问题,具有它的特殊性。
第一,往往涉及面较广,关系错综复杂,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了解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法。
第二,问题的解决经常会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不能孤立地考虑问题。只有能够适应环境条件和所有制约因素的施工方法,才是真正合理的方案。第三,在施工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所碰到的条件和因素常以“动态”形式存在,并随着工程进展而变化,特别是涉及到人的因素,变化更为复杂。所以在制定施工方案时,除了必须遵照设计图纸和技术条件、施工验收规范、工程质量要求以及合同文件外,还必须考虑环境条件,包括地质水文条件、气象气候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施工场地条件的影响;考虑到的现状,如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技术装备状况、经济财务状况等等。制定和抉择方案时必须经过周密思考和分析比较,在多种可供选择方案中,选取晟优方案。在方案抉择中,把每一个问题分割开来研讨,也许就不复杂了,也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论去解决。但是就方案的总体来说,由于它涉及面广,相互关系错综复杂,限制条件和制约因素多,要做出正确、适当的抉择,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是事情。所以,广泛的科技知识面(包括经济知识),敏捷的思维能力,科学的综合分析和抉择能力,是优秀的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所以管理者具有设计、施工、监理等经验,才能行动容易协调一致,所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效果更加显著。
3 设计单位的设计水平对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的影响
目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强烈要求提高设计质量。设计质量的优劣与施工质量的好坏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在平山道路设计说明中有这样一句话:因地下管线修建年代久远,没有资料记载,所以要求工程开工前,先进行工程探点的开挖,本工程共设探点8处,探点开挖到暗渠顶及两侧墙,打开暗渠盖板后,会同甲方、监理及道路、排水设计人员,现场查看暗渠的完好程度,各部是否能满足道路结构的要求,以及测量暗渠的渠底高程,以便校核排水管道的纵向设计是否可行后,再进行全线排水管道的施工。由于设计的不确定.给预算、施工管理带来诸多不变,延误工期。这不仅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影响了施工进度,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设计质量高,施工单位省心,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也省心。然而.由于目前城市道路上马较多,设计单位的工作最较大,因此很难做到精心勘探、精心设计。现在对设计单位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一时又无法跟上,所以就造成在施工中发现大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把设计的最后一道关交给施工单位,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施工单位水平高还好,如果施工单位水平低,预先发现不了设计问题,等到路修出来后才发现不对头,这就造成了许多麻烦和损失。,
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很多,有些路从基础、下部构造到上部构造都发生了设计变更,变更图纸比原设计图纸还多。这让施工单位还怎么能做到按图施工。遇到变更问题都是施工单位先拿出处理方案,然后再由设计部门审批,这不是硬要考验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的设计水平吗?施工单位为设计变更做了大量试验,花费了许多资金,使建设单位增加工程投资。而这些钱又无法计量,只能自认倒霉。
4 施工单位在市政基础建设中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施工项目管理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工作,由于施工单位的生产活动的独特性,对产生的问题难以补救或虽可补救但后果严重;由于参与施工的人员不断在流动,需要采取特殊的方式,组织工作量很大;由于施工在露天进行,工期长,需要的资源多;还由于施工活动涉及到复杂的经济关系、技术关系、法律关系、行政关系和人际关系等,故施工项目管理中的组织协调工作最为艰难、复杂、多变,必须通过强化组织协调的办法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主要强化方法是有优选项目经理,建立项目机构,配备称职的管理人员,努力使工程建设工作科学化、信息化,建立起动态的控制体系。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施工道路工程建设的特点,在施工中应遵守以下几项基本原则。(1)认真执行建设程序。(2)搞好项目排队,保证重点,统筹安排。(3)遵循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4)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有节奏、均衡、连续的施工。(5)科学地安排冬雨期施工项目,保证工程过程的均衡性和连续性。(6)提高建筑工业化程度。(7)尽量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8)尽量减少暂时工程,合理地储备物质.减少物质运输量;科学地布置施工平面图。
篇5
【关键词】工程设计;知识处理;技术
工程设计并非一开始就进行整体设计,而是先拆分设计对象为子对象,对子对象的设计领域进行单独设计;然后将子对象的设计整合,形成总的设计方案。所以,面向工程设计的知识处理系统具有一个树状结构,子对象所拥有的知识和规则集合后分布在子结构中。整合子对象,就是将所有知识整合。使用软件工具实现知识的表示与运用,可以增强设计的正确性。
一、分析知识处理工具使用现状
通俗的说,知识处理工具是处理问题的智能化程序。它根据工程设计领域的设计经验与知识,对人类设计思维进行模拟,探究解决专业性要求较高的问题。只是处理工具必须具备四大要素: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能够进行知识推理;具有人机接口,能够实现知识的获取;能够对设计进行解释。一个优秀的知识工具能减轻工程设计师的工作压力,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设计效率,对设计的正确性也有着积极影响。但是,我国目前运用的多数知识处理工具都存在缺陷:第一,知识的表示形式单一,没有区分工程设计特点,有组合爆炸的风险;第二,运用字符窜表示知识,运用字符窜匹配完成知识的匹配,使得知识表示能力弱,逻辑运算被局限于运算层面,不能进行大小比较;第三,集成函数运算语言未被应用到知识处理工具中,使得知识与设计经验不能有效沟通。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对知识表示技术、函数运算语言以及推理技术的研究,设计开发面向工程设计的知识系统。
二、面向工程设计的知识处理技术的要求
面向工程设计的知识处理技术,必须要针对产品的具体功能,完成对对象的推理与表示,能够降低知识的使用难度,并降低组合爆炸风险;面向工程就需要以产品的实际功能为建模依据,提高表达能力,减小知识冗余度,并加快知识的检索速度;在设计规则推理时,在实现逻辑规则匹配的前提下,要对规则的推理能力与逻辑表示能力进行扩展。此外还要完善函数设计语言,实现经验公式与规则、实践理论的集合。
三、知识表示技术
面向工程设计的知识表示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对象组,它是实现知识表示的基础,具体内容就是建立整个领域的层次结构;第二,变量组,它是将对对象的所有变量进行集成,并整理它们的求解方式;第三,规则组,将对象的所有工程知识进行集合。
(一)分析对象的表示方式
对象与工程设计中的子领域相对应,包含子领域的所有规则组和变量组,能够快速实现子领域的知识建模与求解。面向工程设计的知识用层次结构表示,能够实现系统的面向子领域推理功能,将对象进行合理集成之后,就形成了一份完整设计方案。
(二)分析规则表示技术
在面向工程设计的知识表示方式中,使用变量与规则模型描述规则。变量服务于对象领域中的参数建模,建立模型之后对规则中的变量进行计算。在传统的知识处理工具中,使用字符串匹配实现规则匹配,也就是说当事实字符串和规则前件中的字符串相同时,才证明规则匹配。这种方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例如,在计算变量数值时,字符串匹配方式不能判别变量的大小。
(三)分析函数计算语言
工程设计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有许多成熟的设计理论和设计经验,建立函数设计语言广义表,能够实现知识建模阶段的理论公式与经验公式集成。计算函数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本计算函数,主要包括Add、Mul、Div、Exp、Log、Mod等;第二类是双曲函数与三角函数,主要包括Sin、Cos、Tan、Acos、Asin、Atan等;第三类是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函数,主要包括nnrea-son、nninput等。
四、知识推理技术
对象与工程设计中的某个子领域向对应,对象中包含变量组与规则组。工程设计的所有知识通过整合对象知识得到,这样系统就能实现面向对象的知识推理。最后,通过有效组合子对象,就形成了面向工程设计问题的总体。
知识推理技术的特点是:规则系统的前向反向推理能够得到分利用。对需要求解的子对象进行搜索,运用推理规则将搜索范围缩小,在完成子对象的推理后,整合形成总体工程设计。
图1 知识推理技术
图1所示的知识推理技术,实现了查找求解对象、查找与应用知识、合并推理中间与结论事实功能。该技术的根节点包含了面向工程设计知识的子对象名与求解方法。子对象包含了该领域的变量与设计知识。知识推理技术,运用前线推理手段实现了工程设计分目标与整体目标的定位,能够将推理领域集中在部分子对象中,减少了在知识求解与运用过程中出现的组合爆炸。这种推理技术在层次结构应用中发挥者重要作用。
五、规则推理技术
图2 规则推理技术
规则的表示方法采用逻辑式,所以规则推理技术也与逻辑有关。图2中描述了规则推理中的逻辑应用。通过使用逻辑推理、计算以及询问等方式,对变量进行计算。用户输入得到的变量值表示询问方式;通过使用基于广义表的函数语言进行计算,综合考虑变量间的实际关系以及理论与经验关系,在广义表形式的基础上设定计算方式;使用知识推理技术与规则推理技术计算其他的变量。
在运用规则推理技术时,需要计算规则前件的每个节点;若在计算中存在变量未被求解,使用前述方式对变量进行求解;若所有节点变量都被求解了,就以操作符的逻辑为依据,计算节点的真实性;如果节点的真实性都经过了验证,并且它们的不确定值超过阈值,规则匹配得到验证,就对规则后件的节点不确定度进行计算。最后将真实性验证结果录入到人事实库里,为别的规章推理提供参考。
篇6
车间认真贯彻学习集团公司制定的《有限公司基础管理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管理部分)》。车间紧紧抓住《方案》中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工作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展开对基础管理建设工程方案的学习。
车间领导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将其主要精髓通过例会和班组活动的形式传达给车间的每一名员工。让大家真切的了解《方案》在实际生产中产生的有效作用。并在班组活动中与员工积极讨论、学习,联系现场操作,制定出提高现场标准的质量要求,完善生产过程中计量与自动化系统,仪表与控制系统的检定,进一步加强了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
车间作为产品的最终质量控制工段,根据方案中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出版报宣传,对生产装置严格按照工艺指标进行质量控制,平稳操作,确保表活剂产品一次性合格率。生产工段的特点就是多种原料按一定比例注入反应釜,这对每种原料的质量要求更是严中有细。操作人员对生产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质量事故,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按照分公司的要求,车间出色的完成了公司安排的生产任务,截止2012年9月24日,生产128批次,756釜,累计生产15521.94吨。其中使用5#酸替代B段烷基苯生产63次,累计消耗5#酸12358桶(平均每天抽取50余桶),生产成品4780.59吨,创历史新高。
为强化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技术员及安全员制定工程质量培训教案,对每一个班组进行质量培训,考核指导活动。今年车间多处检修同时展开,车间领导确定建设工程的质量要求,制定并实施质量控制措施。每一名现场监护人,认真把握质量控制点,要求与措施,严格监督施工程序,确保施工建设质量。
通过开展本次方案,车间从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两大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开展质量管理,技能提高、安全知识等培训,提高队伍操作水平,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平稳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篇7
(睢宁县交通局公路工程施工队,江苏 睢宁 2212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路桥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施工机械设备作为路桥施工单位施工的物质手段,是路桥施工工期和进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尤其是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施工机械设备已经成为施工企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对于路桥施工的机械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现状入手,就如何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质量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 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策略
路桥工程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施工机械设备是路桥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路桥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和工期。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如何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自己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是施工企业所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质量则可以充分发挥机械的工作性能,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确保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转,避免机械设备的异常运转给施工人员带来安全问题。
1路桥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对保证高速完成工程施工任务,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机械设备管理是公路施工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健全各项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是促进公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它的任务就是:全面贯彻交通部颁发的《公路筑养路机械管理条例》,按照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运用组织、技术、经济等措施,科学合理地组织好人员、机械和资金等活动,达到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努力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的目的。要认真抓好机械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维修和配件供应等5个环节,做到合理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及时检修、安全经济运行。
2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现状
2.1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不合理
路桥施工现场通常会有众多形式各异的施工机械设备,且不同类型和型号的施工机械的施工范围和施工对象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可以充分地了解这些施工机械设备的型号、适用范围、工作性能和特点等内容,这是施工人员进行机械设备使用和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现阶段施工管理人员大都缺乏对于机械设备的了解,致使他们不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机械使用和管理计划,进而不能充分地发挥施工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甚至可能会由于错误的机械管理方式给机械设备造成重大的损失。
2.2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在我国路桥工程施工的现场,经常有不合理的事件发生,如不带安全帽就进行施工、不按照安全施工操作规范来进行作业,而肆意进行违规操作、带电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甚至还有某些没有经过特定培训的工作人员直接上机进行操作,由于这些人员对各类机械设备的运转性能等情况不了解,加之他们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施工意识,进到影响到施工进度,严重的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给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侵害。
2.3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不到位
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可以极大地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转性能,延长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增加施工的安全。但是由于施工机械设备在接受维修和保养的时候会处于停机状态,不能再继续进行施工,这样会相应的减少现场施工机械的数量,此外也会在增加一定的机械维修和养护费用,从而导致部分施工企业宁愿继续让施工机械设备投入使用,也不愿意进行定期的维修和养护,但是这样将加速机械设备零件的老化率和磨损率。
3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策略
3.1合理配置施工机械设备资源
正如上面所述,不合理的机械设备配置会给施工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施工企业在路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重视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而要想实现施工机械设备资源的合理配置,就需要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对各类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进行详细的了解,同时也
要对机械设备资源配置问题进行充分地了解。而就具体的步骤而言,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要依照科学合理的选型方法来对机械设备的型号和类别进行选择,实现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增强施工机械设备之间的互补性,充分发挥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3.2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其自身的整体素质,包括安全意识、动手实践能力、施工机械操作技能等,以及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施工机械设备工作性能的发挥。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对于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确保管理人员可以更加全面、周到、科学、快捷地从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鉴于此,施工企业要定期开展施工管理技能的培训工作,切实增加管理人员的基础知识和管理技能,提高其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如对于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分类整理和保管的工作需要贯穿于施工的整个环节等。此外,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要紧跟时代的脚步,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相同步,可以将当下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技术进行结合来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需求,从而实现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目的。
3.3完善现场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许多施工企业还没有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这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的主要原因所在。所谓的管理机制实际上就是在施工现场形成一套系统、完善的管理机制,通过机制来实现对施工现场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督。而就完善现场管理机制的具体手段而言,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首先,要在施工企业的内部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如奖惩责任制等,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来调动全体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让他们自发的投入到施工中;其次,要建立适当的约束机制。约束机制的建立主要是为了规范全体管理人员的施工行为,确保管理人员可以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规范来进行管理工作,避免出现违规和违法操作;最后,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和决策机制。决策机制机制的建立主要是为了规范决策层的行为规范;而安全机制的建立则是避免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安全因素给管理带来不利影响,提高管理人员应对风险的能力,减少项目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从而提高管理的质量。
3.4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的监督力度
上述的几点都是针对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具体对策和优化管理的策略,确保这些步骤的执行与落实情况,除了依靠制度进行规范外,还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审计和监督管理部门,由该部门来负责对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各项工作和活动进行监督与考核,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都能够按照预定的要求落实到位。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对施工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对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中一项基础工作,同时也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通过对路桥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施工的效率,增加施工的安全性,也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就现阶段我国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进行了探究,希望给后续有关方面的学习、研究或应用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訾衙青.论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的科学管理方法[J].科技资讯.2012,18(36):60-61.
[2]于海洋.路桥施工材料设备管理措施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4,5(12):28-29.
篇8
关健词: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维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机械呈现出机、电、液一体化的特征,向智能化发展。施工企业要不断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充分发挥其效能,充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正确分析与解决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机械设备作业规范化和维护科学化
现代机械设备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对使用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一支技术过硬、规范操作、作风顽强的施工队伍是完成项目责任目标、消除事故隐患的可靠保证。
1.1 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及使用说明使用设备
要技术性与纪律性并重,实行定机、定人、定岗责任制,坚持持证上岗,严禁非岗位人员操作。为消除一切对机械设备安全不利因素,避免事故发生 ,要以多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对事故的预见、防范和应急能力。
日常点检的周期可视设备的具体情况而定,以日常点检标准化的形式规范检查工作,真正实现动态管理。实践证明,设备的大多数故障如能在日常点检中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就能有效地防止突发故障的发生。
1.2 合理维护机械设备
设备技术状态劣化或发生故障后,采取更换或修复磨损、失效零件,并对局部或整机检查、调整,进行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的合理维护是完好率、利用率、效率的根本保证。
1.3 用科学合理的维修方法有效地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
延长机械零件使用期限的方法,可以采用低成本的快速修理法,通过应用这种方法除了在设计机械时所应用的维修性的设计以外,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a) 通过刷镀以及胶粘进行修复。在施工现场可以采用刷镀与胶粘的修复方法,它可以低成本并且快速的对失效零件进行有效的修复。b) 通过零件换位的方法进行修复。在施工机械设备中有很多的零部件,比如在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机械,一些零部件在工作运行过程中一般承受单向负荷作用。因此就会产生不够均衡性的磨损,通过适时地调换受到磨损负荷零件的位置,从而使它们可以受到均衡的磨损,可以延长使用期限。
1.4 实行“视情修理法”
对于施工单位已装备的具有先进技术水平、价格昂贵的机械设备,因其技术含量高,单凭经验与普通工具已难以对这些设备进行正确的修理。因此,这些机械设备应采用现代的手段,以经济合理和专业的方法开展维修,改变以往实施的强制修理制度,实行“视情修理法”,即视设备的功能、工作环境、磨损大小,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其故障情况、损坏情况、技术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状态维修、项目维修,这样既保证了设备的完好率,在确保正常使用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工作效率,避免了机械不坏不修,坏了又无法修的局面发生。
2 配置机械设备经济化和管理专业化
机械设备合理使用的两个主要标志是经济性与高效性,这首先取决于施工组织设计阶段的施工方案及具体机型的选择。
2.1 施工方案优选化
施工方案的经济计算可以在不同方案之间进行优化选择,依据工程量大小、工期决定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以及进出场时间,以达到工程进度与设备使用的协调一致与有效控制。
2.2 配套设备效率化
解决好机械化组列内部的合理配套关系:a)以组列中主要设备为基准,其他配套设备以确保主设备充分发挥效率为选配标准;b)组列数量最小化原则,即尽可能选用一些综合型设备以减少配套环节,提高组列运行的可靠性;c)次要并列化原则,即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注意组列中的薄弱(运行可靠性低)环节,实现局部的并列化。
2.3 现场布局合理化
机械设备进场后如何合理布局非常重要,除充分考虑到流动性大的设备的进出口通道、作业场所外,经常性设备要尽量做到一次性布局到位,避免频繁迁移。另外,还应注意以下三方面:a)设备布置尽量远离其他工种作业区及居民点,以减少噪声和环境污染的影响;b)注意设备安置现场的通风情况,降低环境温度的不良影响,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隐患;c)注意设备作业半径内的光通量,在全面照明不足或局部照明过强时应采取措施予以调整。
2.4 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专业化
形成科学有序的机械设备管理体系,为此应确定施工项目分管设备的领导、所需的管理岗位并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处理一般故障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机械设备的运作实质上是资金的运作,那么掌握设备的单位产量及其费用就非常重要,要加强统计管理,进行量化分析、经济对比,以达到提高效率、减少开支的目的。
3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优秀设备管理人才
3.1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方法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其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越来越复杂。它要求管理者要有全新的思想、全新的观念,科学地对机械设备的购置、安装、维修、更新改造等进行有条不紊的综合管理。因此,施工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会核算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以满足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
3.2 逐步提高人员知识水平
施工企业也可以有重点地组织由设备管理、维修、操作人员共同参加的设备管理研讨会,大家集思广益,出谋献计,形成学技术、钻业务的氛围。并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示范表现、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以点带面,逐步提高企业各级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3.3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当前施工企业设备使用与管理上存在的野蛮操作、缺乏保养、随意浪费、马虎维修、以劣充优等行为,都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因此,施工企业仍需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广大职工树立爱惜设备的良好风气,使机械设备发挥最佳效能。
4 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
4.1 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
实行统一规划,专人负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努力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专管和群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
4.2 贯彻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
让每台机械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操作。由于“三定”制度是机械化施工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生产率、施工安全、机械的完好率与使用率,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除应配备相应人员外,还需注意不要随意变动其工作岗位,以免影响机械设备性能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5 坚持设备管理评优工作
为了促进施工单位的设备管理工作,每年应组织开展机械设备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评比宜采用不定期抽检的方式,以防止基层单位平时不重视设备现场管理,检查时再搞突击应付。检查评比的结果应与奖惩制度相结合,对设备管理优秀的单位与个人给予奖励,对管理差的予以处罚。有效地推动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减少设备故障停机率,保证企业正常生产。
6 结语
实际上实现施工机械科学有效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涉及到人(下转113页)
(上接112页)机学、管理工程学、维修工程学以及设备的维护体制等一系列内容,远不是本文所能阐明的。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使用和维修相结合;日常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和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和全员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就能为加强施工现场设备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孙书鑫.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及保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0).
篇9
关键词:顶管施工;工程特点;污水处理
一、工程简介
某污水处理厂配套管道完善工程某河上游段污水工程(A街~B路)污水管线:由A街起至B中路新建污水管线,本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完善B地区的污水系统,解决某河上游地区的污水排除问题,从而控制和治理该地区的污染,改善地区的环境质量。根据规划,某河污水管道(A街~B路)流域范围北到铁路南侧,南到五环路以南,西到西关门,,总流域面积50ha,其中排水面积225ha。
1.1工程特点
(1)此标段管线与道路距离较远,需要进行临时道路的修筑。
(2)根据现场踏勘发现管线沿线有大量构、建筑物,在管线穿越构筑物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及监控手段。
(3)管道顶管部分穿越铁路,需进行扣轨施工,同时协调铁道部门。
(4)管道沿线地下水位较高,需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法进行降水。
1.2 主要工程量
某污水处理厂配套管道完善工程某河上游段污水工程,主要工程量如下
二、顶管施工技术
2.1 施工测量中的精度要求
为达到设计精度要求,地面控制点(勘测院提供的控制点)使用前复核,达到四等导线的精度要求;高程控制点的精度达到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才能使用。
2.2 顶坑施工
2.2.1顶坑开挖
顶管过程中,无论是管从工作坑进洞,还是出洞,管子与洞口之间都必须留有间隙,但间隙必须做好封闭, 如封闭不严, 触变泥浆就会从该间隙中流到坑中,影响坑内作业,严重时会造成洞口的坍落, 造成事故,故洞口必须做止浆设施,止浆方法见下图:
2.3顶进设备选用及安装
(1)顶镐选用:根据顶力计算,顶镐选用320t行程为1.1m单级双作用活塞式千斤顶,每个工作井内设置5台顶镐(其中1台备用)。
(2) 后背施工:工作井后背为工字钢组合结构,采用40#I字钢横卧,中间用方木填实,后背高度为2.5m,深入工作井基础底以下300mm,以增大后背强度和抗力,工字钢与坑壁中间用碎石填实。工作井后背施工时必须保证其垂直。
(3)护铁及顶铁:由于顶进长度较大,护铁均选择圆形钢护铁, 以确保管体安全,保护管体端面,使端面传力均匀。
(4)工作井基础及导轨:工作井内导轨基础采用横排方木、上安钢轨的形式。导轨选
用3O号轻型钢轨,两轨平行、等高,与基础中预设钢板焊接。看是否满足要求,如有超差立即采取纠偏措施。
2.4 钢筋混凝土管道顶进
2.4.1管道顶进设备
管道顶进设备根据地质条件决定采用顶管机头前加设钢网格(有两种形式)来实现顶进施工。顶管机头由刃脚、调整部分两个部分组成,机头前端加设钢网格。
管前加设钢网格式机头是在管道前端加设顶管机头,依靠工作坑内的千斤顶推挤,
机头前端刃脚贯入土中与网格将土挤密,形成一定阻力,防止管前塌方。散落在机舱内
的土,由人工将土清除。顶管机头分为前后两节,后节与混凝土管固定连接,前端为刃口自由端。两节之间上下左右对称设置4个可调式千斤顶用于管道纠偏的导向力。
2.4.2管前加设机头顶管法施工工序
① 管前加设机头顶管法的下管、安管与普通顶管法相同。
② 顶进前先把工作机头顶进,后接混凝土管。
③ 利用工作坑内的动力设备将机头刃脚贯入土中后,继续顶进,土从机头前端网格中挤密、挤入机头内由人工清除。
④ 操作人员出土。
⑤ 机头动力舱内液压千斤顶回镐,开动工作井内主干斤顶将管子顶进。
⑥ 依次循环往复操作。
2.4.3 顶管出土
顶管机头舱内的土, 由人工装车,用小推车运出至工作井内,在工作井由电葫芦吊吊出工作井,再卸至l临时存土场,然后用汽车运至指定弃土地点。
2.4.4后封闭装置
为保证顶管机出洞时触变泥浆不从顶管机外壳周围涌出,需要在入洞口安装封闭装
置。顶管机顶入前,将封闭装置安装在洞口预埋钢筋上,用螺栓固定,在压板上安装预
制好的橡胶套环, 当顶管机进入洞口后,利用充气轮胎调整橡胶套环与顶管机外壳的距
离,当顶管机机尾刚进入洞口时,再调整充气轮胎, 使整橡胶套环落在混凝土管节上。
2.5洞口加固
为防止洞口处土体坍塌,需对洞口采取加固措施。开洞口之前,沿洞口上部180。范
围内顺管方向打入长2m的注浆花管打入深度不小于1.5m。利用预埋好的注浆花管向土内
注入水玻璃浆。注浆量视现场情况而定。注浆压力不超过0.2Mpa。花管间距300mm。
2.6 中心高程控制
管道顶进过程中必须按操作规程要求随掏随顶,随顶随测。中心、高程项进300mm一
测。若遇较大砾石影响项进时,先将大砾石由人:[挖除后再顶。做到少挖、勤顶、勤测量。每班组均按要求做好顶进记录,交接班时互相检测成品质量,合格方可继续项进。当发现管道偏差为+2cm、4cm、左右5cm时或偏差有增大的趋势时,施工队组必须上报施工员和相关人员,并且立即采取纠偏校正措施。
2.7 边纠偏边校正时缓缓进行,使管子在计算范围内渐渐恢复到设计轴线上。
依靠顶管机头纠偏、调偏依靠顶管机头可进行机械调平、调中,保证在直线顶进施
工中顶进管体平顺,无错口。
(1)在纠偏调节过程中,依靠机头调整部分内的4个可调式千斤顶的在同种油压下伸出
的不同长度来调节管的偏差。
(2)依靠中继间辅助纠偏、调偏,在进行长距离顶管施工过程中,通过中继问中的可
调式 斤顶的锁母在同种油压下伸出的不同长度来调节管的偏差。
2.8 施工管内通风、照明
正常顶进时,机头舱内有2~3人工作,每50m左右设1人操作中继间,运土小车来往
频繁,保证工作面空气流通,灯明眼亮;而触变泥浆、超前加固浆要通过管道输送,又
要保证施工测量通视空间,再加动力和照明电源等等都从井外地面,通过这施工管道送
到末端,因而必须对这些管线、电路精心排布,以保证人身和施工安全。
三、结束语
只有对顶管施工的特点和要求在非常了解,然后加强控制,这样才能确保管材满足
篇10
关键词:管桩、抗拔设计、桩头连接节点
中图分类号:TU4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经过约二十年来的推广,预应力管桩由于其具有造价低廉、工艺成熟、施工便捷、质量可靠等优点,与人工挖孔桩、冲(钻)孔桩并列为天津地区的三大常用桩型,特别是在表层土质差、岩层埋深较大的多层、小高层建筑中被当作首选桩基础型式。
PHC管桩作为抗拔桩使用有着其他桩型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在有效预压应力范围内桩身不会出现裂缝,对预应力钢筋保护较好,能较好的发挥桩身抗拉强度,提高桩身抗拔承载力。因此PHC管桩作为抗拔桩使用的经济性日益凸现。本文结合天津铁路枢纽西南环线扩能改造工程之青凝侯特大桥的施工实例具体给予说明。
1 工程概况
“天津铁路枢纽西南环线位于天津市西南部,线路经过天津市西青区,该地区地势低平,由西向东微倾。线路所经地区为冲积、海积平原,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大部分为坑塘、洼地,局部为农田及货场。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显示,场地属丘陵缓坡地段,起伏较大,土层自上而下分别描述见下表1。
表1 场地地层分布情况
在综合考虑场地特点、基础方案的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及施工工期等情况后,青凝侯特大桥的承台桩基基础采用管桩设计。
其中,根据工程的计算分析,选用管桩的截面为Φ400X95(PHC-AB),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80,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1200KN,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210KN。综合施工工序等因素的考虑,经与建设单位沟通同意采用管桩作抗拔桩来处理抗浮问题。以下简要介绍该工程的预应力管桩抗拔承载力计算及相关节点的处理。
2 预应力管桩的抗拔承载力计算
2.1桩身承载力控制
2.1.1截面为Φ400X95的管桩(PHC-AB)的预应力筋的配筋为7Ф10.7,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py=0.8×1420=1136MPa,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 第6.2.22条公式可得管桩的轴向拉力设计值为:N=fpyAp=715KN
2.1.2管桩桩身轴心受拉时,裂缝控制等级取一级,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N≤ƠceA0(Ơce、A0---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值、截面换算面积)
根据《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4] 第3.0.12条经验公式计算,管桩的有效预压应力为:Ơce=800n×Aa/A=5.53MPa
考虑到预应力筋的实际配筋不大,其所引出的截面换算面积亦不大,故仅考虑管桩桩身实际有效面积(A)作计算。该处理亦与《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4] 第5.2.9条公式要求一致,即管桩的轴向拉力设计值为:N=ƠceA=498KN
2.2 按桩侧摩阻控制
因本工程是采用静压预应力管桩基础,且经场地试桩,管桩基本穿过全风化花岗岩带以上土层,稳定落于强(全)风化花岗岩带上。管桩基本稳定落于强(全)风化花岗岩带上,且桩靴是采用封底十字刀刃型,对桩端持力层的扰动不大,故可根据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及桩端阻力特征值来反算桩抗压侧阻力特征值,如下:Qsa=Ra-Qpa=1200-4000×3.14×0.22=698KN
根据本工程地质的具体情况结合桩基旧规范的有关要求,抗拔系数可按如下考虑:
λ=1/1.65=0.606
本工程采用的桩型的理论质量为237 Kg/m,桩长按8米计算。按《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4] 第5.2.8条公式,桩侧摩阻控制的管桩轴向拉力特征值为:F=λQsa﹢0.9G=440KN
桩侧摩阻控制的管桩轴向拉力设计值为:N=1.25F=550KN
2.3 基础抗拔设计方案及验算
根据本工程地下位置布置的情况,采用筏板+正交网格的抗拔管桩对基础进行设计,管桩按4D=1.6m(D为桩直径)正交网格布置,筏板厚度为0.6米,如图所示。
图2抗拔桩平面布置图
考虑地水位较高且临湖面,工程内外高差为0.1米,即地下基坑底的水头压力为:
p=10×(9.3﹢0.6-0.1) =98Pa
承台混凝土结构折算厚度为2m,即单根管桩需承受的抗拔力为:
P=(98-25×0.75) ×1.62=203KN
综上述,将本工程的管桩轴向拉力设计值取为260KN(特征值为210KN),即可满足设计要求。
3 桩头连接节点设计及验算
预应力管桩与承台(筏板)的连接是基础抗拔设计中必需引起重视的一个结构节点。对于本工程,主要是采用桩顶填芯区插筋与筏板连接方式。对于桩顶填芯区,在浇灌填芯混凝土前,应先将管桩内壁浮浆清理干净,宜采用内壁涂刷水泥净浆,并采用C30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芯,以提高填芯混凝土与管桩桩身混凝土的整体性;桩顶填芯区应采用比管桩内径略小的4~5厚的圆薄钢板作托板,填芯区插筋宜与钢托板焊接。该节点的设计应注意填芯区混凝土与管桩桩身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问题、填芯区插筋的抗拉强度问题及钢筋抗拔锚固问题。
3.1填芯区混凝土插筋抗拉强度验算
因考虑到施工的因素,凿去桩顶以上1米的桩体时要求保留的预应力筋未必能保留住(实际施工中,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通常是采用机械截桩的方法来进行桩头处理),只能作安全储备考虑,连接的抗拉承载力全由桩顶填芯区插筋承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 第6.2.22条公式,该插筋的配筋面积为:As=N/fy=(260×103)/310 =839mm2
本工程配4Φ18(As=1017mm2),并在桩顶填芯区按构造配箍筋Φ8@200,满足计算要求及规程的构造要求。
4 结语
通过上述案例计算的分析,预应力管桩的抗拔性能更受桩头连接节点抗拔承载力的控制,不能充分发挥其桩体及桩周阻力的抗拔能力。文中探讨管桩与承台的连接方式,同时又通过现场的静载荷试验验证了其可靠性,得出以下初步结论与建议:
(1)PHC管桩是性能良好的抗拉构件,适宜作为抗拔工程桩的使用。
(2)抗拉设计时管桩拼接时连接构件的强度必须进行验算,其主要包含焊缝强度、端板孔口抗剪强度、钢板棒墩头抗拉强度的验算。
(3)桩顶与承台的连接,由于受到的抗拔力最大,建议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填芯内插钢筋、端板焊钢筋并共同锚入承台或底板的构造形式。同时应通过抗拔承载力要求计算确定填芯高度及填芯钢筋笼的配筋。
参考文献: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