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重要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07-28 17:4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政治哲学重要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政治哲学重要知识点

篇1

 

高中政治由于知识点较为抽象,因此往往会被学生认定为是一门难度超纲的学科。纵观高中文科的考试,学生在高中政治这门学科中所获得的分数往往会低于其他文科类学科,很多学生都因为政治的观念性强,而不愿意学习这门学科,对这门学科的理解不够透彻,其实不然,高中政治知识点虽然庞杂,但还是拥有一定的模块和规律性。除此之外,高中政治的考试题型相对固定,无非就是由选择题和主观题组成,考查点也大都集中在学生对于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方面的理解,因此,高中政治这门学科也存在一定的答题规律和技巧,只要学生能够掌握这些答题规律和技巧,就能够轻松获得高中政治学科的高分了。

 

一、熟悉高中政治课本,进行知识体系的归类总结

 

高中政治学科的知识组成一般可以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这些知识虽然庞杂,但是归类起来也是很轻松的。将知识点进行归类总结往往可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可以帮助学生在最后的复习中有的放矢,目标明确,能够一针见血地找到自己的薄弱部分。并且列出基本的知识框架,对于学生以后的复习工作十分有用。

 

首先,高中政治最初接触的部分是经济生活部分,主要内容是讲述我国的经济制度、对外贸易等一系列的经济体制,以及部分经济学的基础概念等。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的时候 可以将每一章节的小标题标记出来,这些小标题往往都是这一部分内容的总结性话语,同时,每当碰到概念性知识点时,学生需要着重记忆,这些概念往往会成为选择题的考查点。经济生活这部分知识由于概念性较强,的确不容易理解,学生学起来可能有抵触心理,这时候建立知识体系、整理知识大纲就显得尤为重要。越往后知识点学习得越深,所要理解和记忆的东西也就越多,因此学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整理和复习习惯。

 

其次,对于学生接触的政治生活,学生需要对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大致的记忆框架,这一部分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学生对于国家、人民和政府的理解。因此,学生在整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分成国家、人民和政府三个小模块,在每个小模块中进行知识点的补充和知识体系的完善。

 

再者,是文化生活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文化这部分知识的考点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这一方面,虽然这部分知识学生学习起来会稍微轻松一些,但是也不可以掉以轻心。

 

最后,学生需要掌握的就是哲学生活这一部分的知识,许多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哲学部分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很迷茫,觉得不能理解哲学史的内涵,甚至不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内容,概念理解起来困难,且知识点容易混淆。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理解,一点一点把握住哲学部分知识的主线,从而整理出哲学的知识脉络和体系。

 

二、注意细节,把握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高中政治的考试题目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客观选择题,一类是主观题。学生必须要明确,选择题的考查点往往集中在细节理解上,因此,学生除了要掌握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之外,还要在日常的学习中,注重对细节的理解。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首先就是要阅读题干,抓住题干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词。每一道选择题往往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学生只有读懂题目,抓住题目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下手进行思考。同时,找准关键词对于解答选择题也十分重要,不同的关键词往往代表了不同的考查方向,学生需要根据关键词来选择题目的答案。例如,题干中提到“本事例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这个时候,学生就必须从哲学角度进行题目的分析,即使有的答案很有道理但是不属于哲学范畴,学生也不能够轻易选择。

 

其次,学生在解答选择题的时候可以采取“排除法”,排除法排除的对象也可以分为错误选项、无关选项、混乱选项。错误项指的就是这个选项本身就存在错误,例如,选项中出现“我国公民的权利大于义务”,这一类选项往往本身就存在很明显的错误,学生基本上一眼就可以将其排除。无关选项,顾名思义就是与题目无关的选项,这种选项本身往往是正确的一段文字,但是与题目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无关。例如,题目询问“题干中所体现的经济学知识有哪些”,这个时候答案中往往会出现与经济学无关的选项,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能够从题目的关键词入手,进行无关选项的排除。

 

混乱选项就是前一句与后一句的逻辑顺序不正确,或者前一句话是正确的,后一句话却是错误的。面对这一类选项,很多粗心大意的学生在看到前半句的时候觉得选项是正确的,后半句看都没看完就填到题目中,这样的失分是十分不值得的。如果学生遇到了实在不会解答的题目也不要慌,只要把握住一点考查方向,理清思路,排除绝对错误的选项,然后在剩下的选项中大胆猜测,切忌慌乱。

 

三、理清思路,掌握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高中政治的考试题中,由于主观题的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且所占分值最高,往往最令学生头疼。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总结了学生觉得主观题难的理由无非就是觉得自己知识点答不全,经常丢三落四,这个题落下一个知识点,另外一个题再落下一个知识点,这样丢三落四之后,最后的得分往往就会不尽如人意。

 

高中政治主观题往往可以分为几个题型,体现类、为什么类、依据类、启示类等等。其实无论是哪种问法,学生都不用慌乱,基本的套路就是首先要分析题干,归纳题目中的观点;然后就是要根据自己归纳出的观点,联想到课本中的知识点,分析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到底有哪些,尽可能全面地罗列出来;再运用课本中相关知识点的概念、原理等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论证;最后,学生往往需要加上自己看待这件事情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除此之外,答题的时候一定要规范,一定要运用书面语言进行答题,切忌运用网络用语等俗语。另外,学生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字迹工整,不能乱涂乱画,否则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导致阅卷老师在批阅题目的时候看不清字迹而丢失分数。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其实并没有学生想象中的困难,只要能罗列出基本的知识框架,然后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就应该可以顺利通过高中政治的考试了。

篇2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活动 实际生活 联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056

生活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之处,无论是理科类学科,还是文科类学科,很大一部分的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实际,特别是政治这门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更是紧密相连的。在高中政治教材中,学生主要接触两大类知识点。一是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的知识,二是哲学常识。这两方面的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是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的知识,它极大地帮助了学生了解自己的国家、政体、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其他各种形式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其次是哲学常识,其作为最基本的哲学知识,对于帮助高中生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极有帮助的。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一下如何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

一、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开动脑筋,善于发现和挖掘政治教材中与我们的生活有关的知识点,借助广播、杂志以及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极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如今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资源充斥在我们周围。这一方面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会给我们的教学活动带来局限。一些教师面对纷繁的信息资源,变得无所适从,导致在他们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满堂灌的行为,学生在教师的一言堂中极其容易感到疲倦,也很难学到有用的知识。同时,也有些教师过度依赖这些信息,而缺乏个人的思考,这就很难在教学活动中教出新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难得到提高。因此,面对纷繁的教学信息资源,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开动脑筋,善于发现和挖掘政治教材中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点。由于政治课程在学生所有要学习的学科中是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学科,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很容易找到二者的联系之处,特别是关于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的知识,教师很容易将之与生活联系起来。作为社会公民,我们享有权利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作为国家的公民,我们需要了解我们国家的国体、政体、社会制度、法律法规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因此,学生学起来也会很轻松。

二、教师在讲授高中政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时,可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

在政治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中,随学随练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也很乐意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这也是促使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有效保障。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高中政治教材中哲学常识部分的相关知识点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一下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如其中的做事情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看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坚持矛盾分析的原则和方法;还有要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等等。这些知识点都是很容易理解和把握的,教师不用讲解太多,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和理解。

三、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与我们的政治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鼓励他们善于将所学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这也就达成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因此,在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鼓励学生去发现和思考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以往的学生独自学习、思考的惯例,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在小组内部发表自己的观点,帮助他们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也是极为有帮助的。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定一些特定的研讨题目,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去解决研讨过程中的难题,教师也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其中的难题,然后全班同学组成最终的研讨会,并在教师的讲解中得出最终的结论。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收获很多的能力。我们的高中政治课堂也会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列举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所处的生活与日常所学知识的相似度,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篇3

【关键词】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法;合理运用

通过我长年从事高中政治教学的经验总结以及学生在政治学习中的问题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在书本知识的理解记忆上,总是表现的比较吃力,这个问题在整个高中政治教学中都普遍存在。由于知识点的生硬难懂,教学过程可能就显得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情绪低落,甚至产生负面情绪,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因此如何加强这门学科的趣味性,让学生对政治学科的态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成为高中政治教学成败的关键。案例教学法,是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种效果非常显著的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有显著作用。通过这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得以加强,学生主动配合教师去探究知识,一改以前“被”学习的状态,这样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案例的选择和运用,否则就会出现差强人意的反面效果。下面,笔者将具体谈谈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

一、精心策划准备案例

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案例的选择和运用,其中案例的选择则是整个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一个好的案例将为整个教学过程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否则就会出现差强人意的反面效果。下面笔者将具体谈谈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进行案例的选择。

首先,所选案例必须贴近生活。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所选案例一定要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去,尽量选取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案例。其次,所选案例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一个成功的案例就是在一开始就能让学生眼前一亮,一开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直观的、形象的画面去解读政治教学中那些抽象的,生涩难懂的概念。例如在教学《辩证唯物主义》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用“掩耳盗铃”这个案例,来让学生理解“世界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其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这个案例生动有趣的诠释了一个抽象的哲学理论,加上本身故事生动有趣,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所选案例还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高中政治本身就是一门时代性非常强的学科,所以政治教学不能脱离时代,要紧紧联系现在的时代特征。例如在教学《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这一课时,我们可以采用“叙利亚内战”这一案例,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但局部冲突不断,世界仍很不安宁。这样一个就在当下发生的案例,更具有说服力。

二、生动展现教学案例

选择好了案例,如何在教学中去展现案例,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一场生动的案例教学,能让这次课堂教学生动精彩,学生学习气氛浓烈,相反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案例的展现可以选择在新课导入时,也可以选择在讲解某个具体知识点时展现,还可以选择在每节知识点讲完之后。

在新课导入时,可以通过讲故事、情景模拟、漫画展示、问题启示等方法进行案例展示。如讲解哲学知识《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这课前,可以通过讲“刻舟求剑”的故事,让学生们了解“物质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还可以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故事,让学生懂得“物质的运动还具有客观规律性,而内因则是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通过诙谐的故事法轻松呈现与本课知识内容相关的教学案例,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哲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在具体知识点呈现和复结知识时,也可以采取这些方法进行案例展示。此外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图片、视频或动画的方式来展现案例。最后还要引导学生从典型案例中总结出一般的规律,寻找更多解释政治理论的社会现象或事件,掌握用政治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学生自主讨论与思考

学生自主讨论与思考,这是整个案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个环节主要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环节教师在案例呈现后,可以要求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让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较差的学生一起理解学习,这样学生们能更好将案例与教材的知识相结合,同时又可以相互促进。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对于同样的案例,同样的知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观点,这种分组式的自主讨论,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能更好的透过事物的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讨论中还能发散思维,联想与此相关的事物和现象,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师点评与总结

教师对案例进行点评和总结,这个过程由教师全部完成,一般在学生自主讨论后,具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没有理解到或理解有偏差的地方进行概括提升,是整个案例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教师在进行点评和总结的时候,一定要重点指出,学生在自主讨论中的有哪些方面做得很好,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对于这一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要明确的提出来,让学生继续的去思考领悟,以此让学生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同时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归纳、如何进行总结,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扩散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更广,更全面的思考问题,不局限在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领域内,开拓学生的视野。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有效性;课堂教学;高中思想政治

一、高中政治课堂要有“人气味”

教师在讲台上拿着教材说个不停,点着课件翻得飞快;学生一手支着教材,一手托着下巴昏昏欲睡。这样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枯燥无味,死气沉沉,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因此,教师需要转换教学思维,创建互动、开放、参与的课堂,让课堂充满“人气味”。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我们在讲述“如何正确认识金钱”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主题辩论活动:金钱到底是不是万能的?学生分成两组,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活跃,最后教师总结、学生代表总结。在辩论中,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因材施教,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另外,教师的语言要风趣幽默,肢体动作形象丰富,用有趣的游戏体验,让政治课堂充满趣味,人气高涨。例如,教师在执教“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时,可以采用抢答、必答模式,把课堂设计成知识竞赛模式,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兴趣自然高涨、受益匪浅,教学效果自然良好。

二、高中政治课堂要有“生活味”

政治课程虽然理论知识多,但多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高度总结概括。一堂好的政治课,必须紧跟时代、贴近潮流、走进学生、回归生活。在教学中,教师选用的事例要最贴近学生生活,探讨的问题必须是对学生有益的。教师要恰当地运用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哲学等方面的概念和方法,把基本的观点、原理融入生活事例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

例如,在学习了《经济生活》这一本教材后,学生对储蓄的基本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可以举行模拟银行储蓄活动;并利用所学的储蓄知识,对自己的零花钱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学习了《政治生活》这本教材后,可以在班上进行民主选举班干部活动,让学生对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活动有深一步的体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从而对政治生活更深入的理解。

三、高中政治课堂要有“学术味”

高中政治知识理论性强、系统性强、结构庞杂,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因此,要求教师科学、正确、系统的把握课堂教学知识点,并能够通俗、易懂的语言教授给学生,即深入浅出。学术的知识需要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形象的事例的传授。这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

例如,在讲述“世界的多极化趋势”这一课时,教师需要对“多极化”这一概念作出解释,并对多极化形成的背景、原因要分析得头头是道。世界政治多极化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哪些国家最终能发展为多极化中的一极,现在还无法确定。西方国家很少用“格局”这个概念,传统使用“体系”或“秩序”来表述,如雅尔塔体系、冷战体系政治“秩序”、经济体系等。无论是“格局”还是“秩序”,都是一个综述性、全局性战略性的概念。教师对这些知识信手拈来,头头是道,学生自然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教学效果自然提高。

四、高中政治课堂要有“思想味”

教师要率先示范、以身作则,才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思想的形成来自于课堂教学的潜移默化,来自于学生的自我品味和觉悟。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深度、有厚度,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理性思考、理性看事、看人、看世界,真正地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例如,在教学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之前,可推荐学生看一些哲学类的入门书籍,如《苏菲的世界》,让学生对中外哲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哲学产生兴趣从而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在课前,要求学生上台讲一个哲学生活小故事,让学生品味人生的哲理;也可以师生一起对某一事、某一种现象进行分析、解读,从中得到感悟与启发。

高中政治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高度的道德修养,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达到高效教学。另外,教师还需要运用巧妙的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篇5

关键词:高中 政治教学 思维方式

高中政治与初中政治相比,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内涵上都有很大区别,很多学生在学习高中政治的时候仍然按照初中的方法,结果事倍功半。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转变思维方式,使学生真正理解高中政治学习,从而提高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本文将对政治教学活动中两种常见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

一、思辨思维的应用

1.在课堂上进行辩论

在课堂上进行辩论是一项十分有效的学习活动,它使人的思想在一个高层次上实现交流和碰撞,辩论能够对大脑思维进行积极引导和启发,能够让我们增长知识和见识,还能够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授“人民币升值”这一问题时,可以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各执辩题来进行辩论,可以将正方辩题设置成“人民币升值的好处”,反方的辩题设置为“人民币升值的弊端”。在辩论开始之前,让学生先进行预习,到图书馆或是网上去收集有关资料,并将它们整理出来。通过收集资料能够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其沟通交流水平,并能够让学生对时政更加关注,另外,能够让学生对该知识点加深印象。在进行辩论的时候,辩论会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对辩论中的精彩部分要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经过辩论,能够让学生明白,人民币升值有利也有弊,这样能够对这一知识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也能够让学生明白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这一哲学原理,提升其政治水平。

2.构建思辨思维教学体系

学习过程有两种模式存在,一种是简单学习,另外一种是系统学习。简单学习在单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经常用到,就是根据“理解、记忆、训练”这一过程来进行的。系统学习是对有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和整理,从而将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比如在讲授“多变的价格”这一课时,教师在讲完课之后,可以让学生将这节课的知识点构建成知识网络图,并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网络图,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学习其长处,指出其不足。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意识到各个知识点之间都不是孤立的,学会用联系的方法来看待问题。同时,让学生互相指出各自的不足,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能够让学生明白掌握知识要全面,这对于高中政治的学习十分重要。

二、启发式思维的应用

1.启发式思维方式

(1)提问启发方式

在政治教学活动中利用启发式教学要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作为其主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从学习目的性方面对学生加以教育,还要对学生的学习爱好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师要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加强引导,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情况设置出相应的问题情境,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提问启发方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方面是十分有效的,它是以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知状态为依据,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从而将问题结果找出来。

(2)反问启发方式

在启发式教学方法中,“启”是关键因素,“发”是要点。若在“启”这一方面能够做到合理安排,就能得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处于迷茫状态时,可以将反问启发进行适当应用,可以使学生有“醍醐灌顶”之感。反问式启发就是利用旁敲侧击的方法,从问题的多个角度来进行发问,使学生能够在思维上消除障碍,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举例启发方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难点以及重点,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教具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比如说举例或者试验等。在启发式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就是“举例”。这是因为有很多政治教学中的素材存在于学生周围,将其作为教学切入点,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合,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2.启发式教学的意义

启发式教学所具有的引导性对落实教学任务是有利的。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启发式教学被广泛应用。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是以学习经验为主的,将语言作为中介,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应用启发式教学,能够让教师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尽量多的知识。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对所学知识进行感知、理解、巩固与应用。

启发式教学所具有的主动性对正确引导学生思维有重要帮助。启发式教学能够使课堂秩序得到保证。启发并不是进行“注入式”的灌输,它是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利用启发式教学将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及审美性相结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对其进行审美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水平及审美素质,将高中政治中的情感及价值观目标发挥出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能够使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启发式教学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利的。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将课堂中的矛盾揭示出来;设置疑难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根据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对遇到的问题及矛盾独立分析解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得学生的智力及创造力得到发展。

三、结语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科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率,引导学生思维。本文所阐述的仅仅是高中政治教学中两种常见思维方式,另外还有很多有效方法可以进行利用。作为教师要不断进行探索,找出最合理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从而使政治教学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篇6

不管是对哪门学科的复习,课本就是学生复习的根本。对于已经学过一遍的课本,学生对其中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这些内容,只有达到融会贯通的水平才能加深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因为课本所体现的这些内容是对学生掌握某一知识点、解决一些问题起决定作用的知识点。比如,在复习“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必须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者之间的一切关系,因为这部分的内容本身有一定的逻辑性,是最易出错的知识点。该知识点对课本中重难点的掌握和学生完整把握课本的知识体系都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线”,它能使课本结构化。突破章节之间的界限,把课本有关的知识综合分类,构成一条整体的知识线,是搞好高中政治复习的重中之重。

复习中,要根据教学大纲中的目标要求,让学生在学了课本后,对课本各个章节构建起整体框架而又有了基本的认识。比如:一本书有几章?每一章又有几个小节?每小节又有几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哪些是要掌握的,哪些是要理解的,哪些是需要了解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最后再去确定这些知识点中哪些是重点,哪些又是难点。又如,在进行哲学方面的复习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哲学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去理解,最后再从宏观上形成对哲学的整体印象,让学生真正做到运用自如。对于任何一个知识点,都要让学生懂得去思考“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问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全面、准确地应用知识。

二、紧跟时代,关注热点,让课本知识生活化

最近几年,在高中政治的不断改革中,有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紧跟时代,关注热点”。高考作为国家级考试,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突出,高考试卷的新观点、新知识、新题材和新问题都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体现了与时俱进。所以在进行高中政治复习时,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明确:课本知识点是根本的、基础的,却不是思想政治的全部。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出现,高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利用所学基本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中,让学生使用课本的基础知识去解答、探析所遇到的难题,把课本基础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相结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扎根于课本外,还必须要求他们把课本知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践中,用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理论融入生活是思想政治课复习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高考政治考查的重要原则。政治学科高考命题十分重视基础知识和热点问题的融合,为此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将时事与思想政治课本有机地结合起来,争取让学生在高考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取得好成绩。

三、融入学生自己的观点,让课本的知识点思想感情化

篇7

【关键词】新课改;政治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学政治课教学,从学生成长方面来说,政治课确实起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政治课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大有加强的必要。高中阶段正是处于高考的关口,是学业甚至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的好坏,关系到学生整个人生的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出现,并且和教学实际相结合,很多学科在教学中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那么我们的政治教学是不是也能有所创新和突破呢?笔者在高中政治教学第一线工作已经多年,就现今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思考,究竟怎样才能突破教学瓶颈,实现创新呢?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一、突破旧方法,推陈出新

多年来,我们的政治教学始终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进入高中阶段后,课业压力大,需要记忆和掌握的知识多,老师们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讲解知识点,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不大,尤其是高三,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的结果是知识把学生裹的严严实实的,而不是学生充分的掌握了知识。长久下来,那些来不及理解的知识还没等到被消化,学生就已经被落下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旧方法,就观念,推陈出新。

(1)这种新首先就表现在教学方法的新颖上。传统的“以教为主”的学习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活,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大量需要识记的知识点,如果不能及时的吸收,很容易就会被落下。因此,作为教师,要把学生的诉求放在第一位,学生学习的状况是怎样的,对当天学习的知识有没有真正的理解,课下有没有及时的复习,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和掌握的。

(2)要真正做到求新,还要结合政治课的特点,实现教材的求新。政治课的一大特色就是和现实相结合,和时政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应该多去关注新发生的事件,把这些事件和课堂知识相结合。比如,哲学是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如果单纯的去讲哲学,讲什么是矛盾,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是很晦涩,而且难理解的。但如果和实际相结合,就能使学生对这些难懂的知识有更直观的感受。如对社会上新发生的事件,可以让学生自己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过讨论的形式,和所学知识相结合,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的理解什么是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什么是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求新,是要求我们的政治课更多的和社会现状,实际相结合,用科学的眼光去看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以不变应万变,稳中求胜

这里一方面是指我们的政治教学要踏实的进行,要按照一定的安排,有计划的进行;另一方面也指我们的政治教学要让学生切实掌握住那些基础的知识点,要以不变应万变,稳中求胜。

作为教师,我们的教学一定要按照一定的安排进行。实际教学中,我们有很多老师,今天发现学生这方面有问题了,就多加几堂课,明天发现那方面差了,又加几堂课,这样就打乱了原有的教学秩序,很多内容没有讲到,自然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授课之前就应该对自己的课程有所安排,把学生可能出问题的地方提前预留时间,各方面实现互相配合,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政治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对于政治考察方式不同,历史可能更注重史实,地理可能更注重计算,而我们的政治最注重知识点的掌握。通过对知识点深刻的认识和掌握,来分析各种问题和社会现状。因此,我们对政治的考察通常通过材料分析以及论述的形式来进行,但这恰恰也是很多学生头疼的地方。我们有很多学生,对基本知识点掌握的也不错,但就是答材料分析的时候分析不到点上。老师们都知道,这就是考试大忌,无论写多少,只要分析不到点上,就没有分。对于这样的现象,光靠背是解决不了的,重要的还在理解。要从知识点的根本出发,在学的时候就应该和相应的社会现实相结合,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遇到考题,从问题本身出发,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整个过程是怎样的,结果又是什么,它对应是哪个知识点,以不变应万变,实现稳中求胜。

三、培养综合能力,挖掘学生潜能

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分析能力,我们要培养他们综合分析的能力,就要往“深”里下功夫,挖掘学生的潜能。

(1)我们对于知识点本身的教学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深入问题本身进行讲解。我们的时代在不断发生变化,很多旧的事物已经消失,新的事物也在源源不断的出现。而我们政治所讲的知识点,如唯物主义,矛盾论,实践论等等,都是事物变化之外的根本东西,是一切变化的源头,是真理。如果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不能深入的挖掘这些内涵,学生就不能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2)我们的政治教学也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课本上,应该对课外知识以及原理有更多的认识。这种广度的扩展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现有知识,更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思想扩展的过程,也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但对于这方面,我们不能有过高的要求,毕竟高中的课程繁忙,每个学生的个人能力也不同。但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如果学生有这样的潜质和意向,我们就要积极的帮助他们进步,给他们创造条件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我有一个学生,对于哲学十分感兴趣,我向她推荐了几本哲学著作,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样的作品对于高中生有些许难度,但她很喜欢。实际上,从不懂走向懂,从完全看不明白到有了基本的认识,这本身就是很大的进步,也是进行深入研究的第一步。

教育理念以及各种方法在不断的进步,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就会出现各种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要实现政治教学的创新,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的政治教师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本身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东伟.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1)

篇8

一、高中政治答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审题思路不清晰。

审题思路不清晰的直接后果就是答题出现方向性错误,没有按照问题信息中提示的范围来找原理知识点。首先,审题不仔细。因为审题不仔细导致信息导向错误,答案与题干的要求相差太大。其次,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对原理的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能力缺乏也是造成审题不清的原因。

2.语言表述不规范,缺乏条理。

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心里所想的不能用准确的政治术语表达出来;答题没有条理,知识点混乱,很多原理只是点到为止。主要表现有:首先是不能从材料中捕捉到提示的信息;其次是不能做到用材料中的句子来作为答案,在每条原理的后面没有与材料进行有机的联系,给人有头无尾的感觉;再次是对一年来的重大时政新闻不了解,知识面过于狭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提高;最后,在答题之前构思不缜密,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造成时间的浪费和对客观题整体把握的失控。

3.书写不规范,内容混乱。

书写不规范的直接后果是给阅卷老师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大家都知道,高考阅卷采取的是集中的网上阅卷形式,每个阅卷老师的任务量很大,在改卷的过程中基本上是根据考生答题的关键词和句子来进行评分。书写不规范会导致改卷老师费力地去找关键词,这是时间所不允许的。万一老师找不到关键词或句子,直接给出零分都是完全可能的。

二、规范化答题的基本策略

1.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科素养。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很明显,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薄弱,表达能力欠缺是造成高考政治主观题成绩不佳的基础性原因。为此,教师必须首先要引导学生答题的大方向正确,其次在训练中注重审题的质量,并善于捕捉提示的信息,排除一些无用的前提和信息,明确答题范围,使用规范的答题术语。

2.坚持能力立意,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

能力立意是高中政治课堂所倡导的。所以,要以“双基”为基础,将能力的提升贯穿于课堂的每个环节,重点是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制订合理的训练步骤和计划,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挖掘学生的潜力为目的,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对材料的阅读能力,以及对有价值信息的捕捉能力,高效地筛选知识点。例如,在解答有关哲学材料题时,要引导学生善于用问题中涉及的范来进行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的陈述,最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要特别注意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会运用哲学所提供的各种方法论来审视、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素质。

3.理论联系实际,避免教条主义。

篇9

关键词:高二哲学;新课标;激活思维;课堂有效性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提出:“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可见,针对学生思维性的训练,是高中政治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日常教学开展中的重要内容,结合高二政治哲学中的内容,笔者认为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好教材,并且对于学生今后的身心健康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价值和

意义。

一、善于设疑,激发学生分析思维能力

所谓疑能得益,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善于设疑,引导学生形成分析思维能力,传统的政治课堂之所以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沿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陈述知识点和内容,没有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很多时候一堂课下来,形成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疑问是学习的心脏,更是学习的核心,如果学生一问三不知,或者学习过程中毫无疑问可言,那么很显然学生肯定没有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激发学生分析思维的能力。

比如,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这个哲学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到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所以我们在生活、学习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由此,我联想到学生平日的学习,我提问学生:“某个学生学习非常用功,她用功到什么地步呢?就是别人都在睡觉她还在被窝里看书,看到凌晨,第二天跟别人一样早起,上课也很认真,尽管她这么用功,可是成绩并不理想,因为她总是记不住课堂上的知识点。请问她这么做合理吗?”学生摇摇头,很快联想到我们的学习中,要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具备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学好知识点。结合这样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我引导学生要意识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都要尊重客观规律,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我们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二、回归生活,活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很多学生认为哲学内容过于深刻,无法理解,其实哲学知识来自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哲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善于思考生活,将哲学的理念运用于生活中,以此活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碰到难度比较大的哲学理念、原理的时候,会先从生活的一些事件出发,在讲解方法论的时候,也会带领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以此来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通过认知哲学原理,更好地认识我们的生活。比如,学习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学生就学会了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我在进一步的讲解中跟学生提到:“现在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过不必自卑,更不要妄自菲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要相信自己的以后,对自己今后充满信心,不过眼下要付诸努力,才能真正产生发展;同样的,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也不必骄傲自满,今天的成绩不代表明天的辉煌,要想继续保持好的成绩,时刻都不能松懈自己。”通过将哲学原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活跃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问题驱动,力促学生实践性思维能力

问题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这种驱动力的能量是强大的,遗憾的是,很多教师没有体会到这一点,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学习成绩好坏来自于学生的记忆能力,不可否认,记忆在学习中占据一定的比例,但是思维才是学习的主干,更是决定学生是否学好、学活知识点的核心要素。在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问题情境、问题驱动等模式,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哲学内容呈现的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如果说我们的教学是要带领学生认识世界,那么学生对于哲学知识点的运用则是要完成改造世界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教学最终为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成为社会中参与实践的个体,最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在提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的问题时,我就提到了童话故事里的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往往不会写到经济基础的问题,经典影片《泰坦尼克号》里面的男女主角也是突破了现实的阻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考虑经济基础,那么是不是说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时候没有联系,是可以相互分离的呢?伴随着我的问题驱动,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结合实践,他们了解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同一的、不可分割的,我国的近代史“落后就要挨打”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而那些灰姑娘的故事里,一般都是嫁给了王子,王子都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如果没有,他们也可以一起创造经济基础。而对于眼下的高中学生来说,我们的经济基础来源于父母,所以要好好学习才能回报

父母。

四、巧妙引导,提升学生辩证性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哲学知识点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疑惑,疑惑的原因来自于学生对知识点无法全面理解、消化吸收。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善于巧妙引导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真正促进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体现为学生对一些“矛盾”“问题”的看法以及如何进行科学解决。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之所以收效、成效不高,是因为没有让学生辩证掌握,很多教师一味强调了知识点和原理,有的教师仅仅讲述了一个层面、一个方向的知识点,没有让学生掌握整个知识点的维度。笔者认为,知识点真正掌握,是一个立体维度的层面,如果仅仅了解某个面,那么在辩证理解知识点的过程中就很可能出现偏差和错误。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巧妙引导,带领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问题,真正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的引导中,笔者采用辩论赛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愚公移山的精神是否值得提倡”,面对这样的一个辩题,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认为不可提倡,过于愚钝,有的认为可以提倡,因为哲学上说量变会引起质变的。在最后的讨论中,我跟学生讨论出:愚公移山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这种精神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而愚公移山的这种行为不值得提倡,因为这种行为本身缺乏巧妙的方法。

总之,在教与学双边关系中,教师作为双边关系中的引导者,学生作为双边关系中的主体者,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性作用,通过教师的鼓励、引导、鞭策等方式,提升、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针对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压力比较大,所以教师应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是给学生加大、加重课业负担。以上是笔者关于高中政治教学中思维提升的几点方法和尝试。

参考文献:

篇10

摘要:高中政治是高中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科目,对于学生的经济知识、政治知识、文化知识以及生活哲学知识都有很好的教育目的。既能够对于学生的当前阶段的知识积累、学习认知提供参考,同时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也有很好的促进意义。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出发,做好课堂教学的引导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学生学习的不断进步。本文笔者就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出发,结合自身的一些学习心得,谈一下我对高中政治教学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策略经验

一、做好复习,温故知新

高中时期的政治知识基本分为四个体系,即经济知识、政治知识、文化知识以及生活哲学知识,每个体系的课本内容又是一个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结构体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在每节课开始的时候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知识内容,为新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比如在教学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一单元《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时,教师就可以引用上节课的知识《我们政府是人们的政府》进行引导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感知,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政治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加深他们的理解、记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提问、或进行小测验等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以利于新知识的接受。检查复习的方法有:口头问答、黑板演示、默写单词、公式或事件发生的年份、检查课外作业、纠正作业错误等。检查后一般要给予评定,运用五级记分法或百分制记分法,并指出优缺点,给予解释和说明。检查复习的内容可以是上一次课上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以前学过的和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内容。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尽力创设新颖的情景和有趣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

二、明确目标,做好引导

任何科目的教学都需要有一定的目标,只有树立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授课,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明确知识的重点、难点,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进行识记。每节课都有重心的进行,这样以来既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还能够给学生树立一个干练、层次分明的政治课堂,就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生活与哲学》的《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时候,对于“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很多学生就会感觉跟迷惑,分不清,其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需要让学生掌握“联系的客观存在性”和“联系的多样性”,在生活中要用联系的观念看问题,并且也要全面、整体的去看,之后再让学生去探讨如何才能使一个整体协调的发展、如何做好系统优化等等,从一个理论逐步的上升为实践指导,做好学生的引导教学。

三、做好讲授,引导学习

教师的讲授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占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哲学知识这块,由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思想认知不足,对于很多知识的认识比较片面,这就容易误导他们对于知识的学习,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教师做好讲授、引导,以便实现学生学习的有效进行。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需求后,教师就应及时地将新授课的内容,有计划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展现给学生。当触及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或者说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时,教师就应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运用恰当的形式(朗读、讨论、简笔画等),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知觉器官真正参与和探究新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自觉地领会所听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必须清楚:讲授新知,不仅是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注重引导,明确主体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重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激发,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自身的引导教学工作。我们的课堂活动一般可以分成课堂教学、课堂评价和课堂管理三个主要的活动模式。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课堂教学和课堂评价的有效进行,因此,不仅在上课开始时,而且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直到一堂课的结束,教师都要注意调节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的过度紧张和焦虑,缓和和解决各种冲突,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维活动,实现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有效吸收。另外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的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还可以创设一定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进行学习、规划。比如在教学《经济生活》中《收入与分配》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学习到的知识,再联系自己所了解的生活中的一些收入分配状况进行论述,让他们认识到税收的重要积极,同时也培养他们依法纳税的正确态度,让他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文明守法的好公民。

五、布置作业,加强复习

相对而言,政治知识是一个理论化较强、知识点较多的教学科目,想要实现学生的完全掌握,就需要教师多花费时间,引导学生多去学习。所以在教学之余,教师也要给学生一定的作业任务,让他们能够及时的进行知识的复习,加深印象、巩固掌握。作业是学生的学习产品,产品是否合格表明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布置作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有时还需提示和示范,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的检查,批改和评定,通过检查了解教与学双方的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改进教学,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比如对于课内作业,教师就要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布置,让他们能够通过作业来进行一定的思考,通过四维结果的冲撞、矛盾来让他们进行见解的表达,同时根据别人的见解再进一步的加深对于某个知识点的印象,实现学习的有效进行。对于课外作业,教师则要加强学生对于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培养,让他们的理论知识切实转化为生活实践的指导,更好的引导他们认识社会,拉近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也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不断提升。比如就《个人收入的分配》这节课,教师就可以给学生留一个课外作业,让他们去调查一下国家的相关经济政策市如何保证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的,让他们对于经济知识与国家法律法规都能够有一个完善的认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