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的技巧范文
时间:2023-07-28 17:4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教育的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健康教育的实施技巧直接影响病人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技巧,是获得健康教育成效的关键。
1 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
根据别人的需要和文化程度给予不同程度的宣教。护士应针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的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给予不同的宣教,在为病人解决问题上起指导作用。
2 抓住关键,把握阶段性
在针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把握好健康宣教的时机。因从入院到出院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护士必须分阶段的对病人的护理问题进行指导,这样就不会使病人感到困惑而不知所措。
3 灵活有序地掌握宣教时间
3.1 新入院病人护士马上就要给入院宣教,使病人尽快熟悉新环境,消除陌生感。
3.2 教育应贯穿在治疗操作和护理中,在为病人进行特殊检查和护理操作时先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并介绍相关知识。
3.3 在非治疗和护理时间内,多与病人与家属交流,进行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指导。
3.4 在病人出院前,1—2天内完成出院指导,不要等到办理出院手续时才匆忙向病人进行宣教,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4 应用治疗性沟通技巧
治疗性沟通在护理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体现在护患关系上,是一种帮助和被帮助的关系。掌握好治疗性沟通技巧,可建立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可取得病人的合作,达到宣教的预期效果。
4.1 语言性沟通:根据病人文化水平的高低、社会经济地位、种族、职业、年龄等,采用适当的语言,尽量通俗易懂,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及医院惯用的省略语。讲话时要清晰,速度宜慢,声音略大,语义要准确,态度要和霭,在实施宣教过程中尽量应用安慰性、鼓励性、积极暗示性语言,同时注意与非语言沟通相配合。
4.2 重视非语言的作用:非语言交流与语言交流同时出现,以表情、眼神、仪表、姿势、手势以及空间距离等方式进行信息沟通,这些情形往往是无意识的,因而显得更为真切,为病人家属所重视,确立良好的护士形象,端庄的仪表,文雅的举止得体的语言能使病人获得亲切感、信任感。通过眼神的交流可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帮助谈话方的话语合步。适当的接触动作有时也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如成年病人在呕吐时为病人拍背,搀扶病人下床等,以利于情感的沟通。重视非语言作用往往可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4.3 掌握交谈的技巧:在交谈前,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明确交谈目的,掌权合适的环境和时间,注意引导病人谈话重点,避免急躁,随意改变话题或者打断谈话。
篇2
在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小一班,有一个名叫慧慧的幼儿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慧慧是一个内向、胆小的孩子,早晨来到幼儿园总是哭丧着脸,恋恋不舍地看着家人离去的背影,“老师早”的问候声小得几乎让人听不见。在小一班,慧慧是一个安静的孩子,上课不爱发言,也从不捣乱。应该说,她是一个让人省心省力的好孩子。
幼儿的本性是天真活泼的,笔者认为,应该让慧慧在探索周围的世界中慢慢成长,而不是蜷缩在班级的小角落里。笔者通过与慧慧的家长交流后得知,慧慧从小和爷爷奶奶共同生活,亲人的爱“淹没”了她的独立自主性,在幼儿园,看不到熟悉的亲人,身处陌生的环境,容易出现忧伤、紧张的情绪。此外,由于慧慧和爷爷奶奶生活,而老人们言语又不多,导致慧慧从小缺乏言语锻炼和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幼儿园,慧慧需要和众多的同龄小朋友相处,缺乏交往经验的她既害怕又无所适从。慧慧的父母平时工作忙,很少带慧慧走出家门接触外面的世界,慧慧自主表达想法的机会比较少。
经验表明,凡是在房间里长大的孩子除了比较顺从外,大多数幼儿的活动能力比较差,并且不善于与人交往,内心胆怯,缺乏独立性。慧慧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她的个性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的、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还要促进幼儿社会性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让他们拥有积极的社会情感,具备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针对慧慧的情况,笔者是这样引导和教育慧慧的。
首先,帮助慧慧树立自信心。引发幼儿胆怯心理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自信心,因此,要让幼儿克服胆怯的心理,教师必须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难免会产生失落感,这时教师要适时给予安慰。对于慧慧这样的幼儿,教师可以多接触、多关心他们。一天,笔者发现慧慧入园后一个人坐在座位上,于是走过去对她说:“慧慧真乖,今天来得真早。”然后对班上其他幼儿说:“老师要表扬慧慧,因为她每天都来得很早,并且从来不迟到。”慧慧听了笔者的话之后,脸上露出了微笑。笔者趁机说:“今天还有哪些小朋友和你一样早呢?”慧慧用手指了几个小朋友,还说出了小朋友的名字,于是笔者马上请这几个小朋友来与慧慧握手。虽然慧慧看到小朋友们来和自己握手就害羞地低下了头,但是对于她来说,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其次,鼓励慧慧大胆与人交流。语言能力比较弱的幼儿,他们往往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鼓励他们和同伴交往,同时教给他们正确的交往技能。在一次自带玩具展示活动中,笔者发现慧慧带来了一辆特别漂亮的小汽车,于是走过去对她说:“你的小汽车真漂亮,在哪儿买的呀?借给老师玩一玩,好吗?”此时很多幼儿都围了过来,询问慧慧关于小汽车的问题。笔者拿着小汽车玩了一会儿后就还给了慧慧,然后请幼儿们互换玩具。在活动中,慧慧显得很高兴,积极地和小伙伴们进行玩具交换。
篇3
关键词: 年轻护士;护理健康教育;教育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75-01
随着护理理念的转变以及人类健康概念的更新,健康教育作为传播卫生知识建立卫生行为增加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手段,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护理人员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病人获取健康知识的具体操作者。护理健康教育是由护士针对病人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而实施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1]。所以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力。而年轻护士更是护理队伍的主力军和新生代,提高年轻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更是不容迟缓的重要任务。
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现代护理不仅要求护士对病人的疾病提供治疗和护理,还要为促进病人的健康提供服务,教给病人与其疾病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使其对疾病防患于未然,增强防护意识,提高其生命质量。护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因此,年轻护士必须转变观点,提高对护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对健康教育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对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的职责。
2 加强护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
教育能力是护士履行教育职责的首要条件,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大多数年轻护士没有接受过较系统、规范的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训练,她们在实践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为此我们加大培训力度,开展了各种学习培训活动,如健康教育学习班、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一帮一互助组等,并在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由年资高、有经验的护理老师给予具体指导。让80、90后的年轻护士真正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方法及技巧,懂得如何分析和评价,具备一定能力和水平。
3 加强临床实践,提高年轻护士的健康教育技能
3.1 加强知识的更新,不断学习,提高年轻护士专业知识理论水平。由于目前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还要掌握与健康有关的相关知识,如心理、康复、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药理学、营养学、伦理学等知识,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对宣教对象提出的一些专业问题以及技术咨询等要能有较好的解答,以获得病人的信任。因此,年轻护士要加强知识的更新,不断学习,补充吸取新理论、新方法,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具备健康教育的能力。
3.2 掌握并合理运用护理健康教育基本技巧,保证有效的健康教育。
3.2.1 护患关系技巧: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与病人为了治疗性的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在医院诸多人际关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中,要求护士态度和蔼,诚实守信,热情微笑服务。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感,愿意接受护士传授的健康教育信息并主动参与健康教育的全过程。
3.2.2 护患沟通技巧:护患沟通是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它包括提问、倾听等语言沟通技巧和体语、触摸等非语言沟通技巧[2]。在进行疾病知识教育时,针对患者知识的接受程度,身体状况,学习动机等,因人、因地、因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沟通过程中不要使用医学术语,讲解要缓慢,讲解的内容不可过多,随时反馈确认知识是否被对方理解和接受,正确使用躯体语言,如表情、身体姿势等,注意说话声音及语调不能太过大声或小声嘀咕,以免造成沟通无效。
3.2.3 知识灌输技巧:知识灌输是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掌握知识对形成健康行为十分重要,而教育对象健康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于护理教育人员的健康教育服务。常用的知识灌输技巧分为讲授、演示和阅读指导等,其中包括对文字教材、图画教材、板书教材、立体教材等常用教材的选择技巧,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以及电脑多媒体视听教具的应用技巧等。
3.2.4 行为训练技巧:在护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为了帮助教育对象建立起有益于疾病康复的健康行为,护士必须掌握行为训练的技巧,以便教会病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行为训练技巧通常包括自我护理能力训练技巧、住院适应能力训练技巧以及康复能力训练技巧等。例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指导其有效排痰及缩唇、腹式呼吸方法,并督促其有效训练每日4-5次,直至患者自觉遵行之。
4 做好效果评价,确保有效的健康教育
我科采取定期进行专业理论考试,操作方法示范,现场宣教考核,评价年轻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加强监督,定期检查,及时反馈,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每周进行不定时护理查房1次,直接与患者交流,了解护士健康教育实施情况,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年轻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着的问题,努力通过各种措施、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年轻护士的服务理念得以更新,服务态度得到改善,健康教育能力得以明显提高,使她们真正懂得护理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内涵与重要性。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为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是最科学的育儿方法,能够保障儿童健康成长,而且母乳喂养能够增进母子感情,促进产妇产后恢复[1]。但是,在产妇知识缺乏、产妇缺乏信心等因素作用下,我国母乳喂养状况不甚乐观。健康教育在促进母乳喂养中的作用已经得到普通认可,但传统健康教育的效果有待提高[2]。本研究中应用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在促进母乳喂养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12月于我科住院分娩的18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所有产妇为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无其他影响母乳喂养的器质性疾病。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6±8.2)岁;分娩方式:自然分娩52例,剖宫产38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20例,大学及以上56例。观察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7.1±8.5)岁;分娩方法:自然分娩54例,剖宫产3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24例,大学及以上5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即由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随机分散的健康教育,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及技巧。观察组给予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具体如下:(1)产后当天给产妇及家属详细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母乳喂养。(2)给产妇及家属详细讲解疼痛、胀痛的原因,有效减少疼痛的措施,并对产妇及家属进行示范及指导。(3)给产妇及家属讲解休息、保持心情愉悦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指导均衡饮食,保持乳汁冲着,并指导防治奶胀、皲裂、人工挤奶等方法。(4)给产妇及家属讲解产后随访的重要性,详细解答产妇及家属的问题。(5)产后每周通过电话或家庭访视等方式随访1次,了解产妇母乳喂养情况,解决新出现的问题。1.3观察指标随访6周,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包括纯母乳喂养率及混合喂养率。并于出院时,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掌握情况,其中母乳喂养理论知识满分为150分,操作技巧满分为100分。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母乳喂养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升高(97.8%vs90.0%),混合喂养率降低(2.2%vs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母乳喂养对婴儿健康成长及产妇的产后恢复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是,在哺乳时出现奶涨、疼痛、皲裂等现象,剖宫产产妇出现伤口疼痛,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部分产妇没有充分认识到母乳喂养重要性等因素作用下,母乳喂养状况不甚理想[3]。因此,如何提高母乳喂养率仍然是产科关注的焦点问题。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及行为干预使个人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建立正确健康观念,自愿采纳践行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及生活方式[4]。目前健康教育在促进母乳喂养中的作用已经得到普遍认可[5],但健康教育模式尚无统一标准。家庭化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家庭为中心,重视家属的参与,已经在产科护理中逐渐推广[6]。本研究中,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组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升高,混合喂养率降低,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评分升高。结果表明,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分析原因,与常规健康教育,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注重家庭成员的参与,通过家庭成员的支持,营造和谐家庭氛围,能够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并促进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
参考文献
[1]盛夕曼,洪静芳,王维利,等.社区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191-195.
[2]汪新菊,舒新莲,王乐霞,等.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4):4009-4011.
[3]聂含竹,李文平,田利平,等.早期母乳喂养护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251-2254.
[4]徐旭东.健康教育路径在肺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6):547-550.
[5]韩明芳,王莉萍,王晓云,等.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对产妇母乳喂养能力形成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21):3367-3368.
篇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服务对象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变化,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医学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许多因素影响病人的教育效果,我们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可提高广大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能力及健康教育效果,使健康教育真正成为连接卫生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桥梁,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1 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
1.1 缺乏教育意识 国内一项调查表明,由于受传统护理模式的影响,护士对教育角色的认识不够明确,没有把健康教育看做是自己的义务,这无疑会对病人的教育活动产生不良影响。
1.2 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 健康教育是帮助病人建立健康行为的治疗手段,要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护士必须掌握基本的教育知识和技能,否则无法胜任教育工作。
1.3 缺乏沟通技巧 病人教育主要靠语言和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的,护士如果缺乏沟通技巧就会对教育工作产生畏难和害怕情绪,直接影响病人的教育效果。
1.4 人际关系紧张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病人教育的基础,如果护患关系紧张或相互排斥,护士就得不到病人的信任,病人对护士所教育的内容就缺乏兴趣,因此产生不良的教育效果。
1.5 教育时机不当 当患者还在进食、睡眠、情绪不稳定或因疾病引起疼痛而痛苦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将会导致病人对其反感、排斥,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1.6 未明确职能和法律职责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如果未明确自己的职能范围,与医生之间沟通交流不够,将会出现护士解释不到位甚至错误解释或与主管医生不合一致,这样不仅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而且可能导致医疗护理纠纷[1]。
2 应对措施
2.1 树立健康教育理念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病人健康观念明显更新,对相关疾病知识及自我保健知识有强烈的要求,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健康教育是满足病人健康知识需求的有效途径,是改变病人及家属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疾病及疾病的不同时期扎实、深入、细致地做好健康教育是护士的责任与义务。
2.2 补充健康教育知识 护士只由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够深入、细致地洞察病情的变化,根据疾病的特点、病程的进展、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专业的健康教育与指导。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补充与疾病治疗、护理理论、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使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病人真正做到“知、信、行”的统一。
2.3 强化沟通技巧 护士在与病人沟通时,应先注意积极倾听,语言有针对性,使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力求适时、适度、通俗易懂。注意掌握与病人之间的沟通距离,在护理过程中,要热情,面带微笑,仪表端庄,善于观察病人非语言信息,因势利导,使沟通顺畅。可采用讲座,高年资护师或主管护师结对子、传、帮、带等方法,掌握恰当地运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沟通技巧,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2.4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病人入院后主动向病人做自我介绍,介绍医院环境、病房设施、管理规定,说明将要为病人提供教育服务的内容,并遵守承诺,取得病人信任,消除其紧张心理。住院期间鼓励病人积极参与教学,激发病人学习的兴趣,接纳并尊重病人,保护病人隐私,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病人出院前及时评价教育结果,征求病人对教育工作的意见,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使病人满意地接受结束护患关系的现实。
2.5 善于抓住健康教育的时机,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护士应根据病人的教育目标,善于抓住时机,随时进行教育。如在给病人测血压完毕,及时告诉病人目前的血压情况,服用降压药物会引起的不良反应。护士在巡视病房时随时收集病人的需要信息,及时采取措施满足病人的需求,如对文化程度较高的病人及家属发放健康处方、健康画册、观看录像资料等[2]。这样既省时间,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6 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公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健康教育是否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效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涉及病人治疗方案、病情转归等内容时,护士应及时与主管医师沟通,避免出现承诺性的话语或与医生的解释不协调、不吻合的现象[1]。
综上所述,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护士有无树立健康教育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其次护士必须掌握精深的专业理论、广博的相关知识,一定的法律知识,熟练运用沟通交流的技巧;还应具有理论联系实际、护理程序灵活运用的能力。因此,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护士的教育和训练,使护理人员能够对健康教育的内涵有较深刻的理解,具备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力,能够根据病人的特点实行个体化健康教育,使病人真正达到“知、信、行”的统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精神科;家属;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c)-136-02
精神科患者在发病期间无自知力,离不开家属的照顾和管理,家属在精神科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支持与关怀有利于患者的康复[1]。随着整体护理和社区护理的深入开展,加强对精神科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减轻其心理负担,有利于患者按疗程完成治疗。因此,对家属的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有关对精神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报道比较多,本文就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时存在的几个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3~5月在我院接受健康教育的住院精神科患者家属156例为研究对象。在健康教育时存在问题而导致患者家属不满意的有51例,占 32.69%。其中,入院时家属的状态不能接受护士讲解内容的12人,占7.69%;护士不了解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的9人,占5.77%;健康教育不及时、不连贯的15人,占9.62%;因护理人员精神疾病知识掌握不精不能满足家属需求的8人,占5.13%;护士缺乏沟通技巧的5人,占3.21%。其他2人,占1.28%。
1.2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法在患者出院时对家属进行调查。
2存在的问题
2.1护士对家属的心理状态不了解,造成健康教育无效果
护士未能在患者入院时对家属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未能掌握家属的心理状态,导致在健康教育时,生硬地进行知识灌输,使家属无法接受,导致健康教育无效。在本次调查中出现这种情况的比例达到7.69%。有关报道说明[2],精神科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由于对精神疾病知识的缺乏,而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强迫、神经过敏和敌对情绪等问题。再有近年来医患关系不和谐,家属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均导致健康教育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2.2护士不了解家属健康教育需求,造成家属对健康教育不接受
护士未能熟悉患者家属的文化程度和健康教育需求,盲目进行健康教育,导致患者家属对教育内容不感兴趣,从而使健康教育起不到作用。有些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运用医学术语较多,且一次讲述的内容过多,使一些从农村来的文化程度低的家属不明白讲的内容,又不好意思追问,从而使健康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3健康教育不及时,无连贯性
在本次调查中发生的比例最大。有些护理人员未能抓住时机,及时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如:健康教育不主动、间隔时间过长等,使家属不能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及有关精神疾病的知识。从而使家属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完成患者的治疗。
2.4护理人员精神疾病知识缺乏,不能满足家属需求
护理人员精神疾病知识掌握不足,在家属提出问题时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导致家属对护理人员不信任,健康教育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2.5缺乏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在开展健康教育时,不注意沟通技巧,在向家属讲解患者病情时,将患者病情及预后,说得太重或太轻,使家属产生反感或不重视。
3 对策
3.1及时了解家属的心理状态,消除其不良情绪
由于精神病患者家属普遍对精神卫生知识缺乏[3],不能正确识别精神症状,对医护人员不信任,造成家属听从患者的意见,从而不能按要求完成治疗及治疗的中断;精神科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可能直接影响他们对精神科患者的态度。精神科患者家属在患者入院后,常表现出紧张、焦虑、痛苦,甚至不敢面对社会。因此,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家属的心理状态,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沟通,使家属了解疾病的性质、特点、注意事项,消除家属的紧张情绪,减轻家属的抑郁、焦虑、敌对、神经过敏等心理状态。从而使家属能够积极地配合医生对患者开展治疗。
3.2及时了解家属健康教育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由于精神科患者家属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不同,他们对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我们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尽量采用通俗的语言,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在进行教育前,要先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由于患者家属的文化程度不一样,健康教育的需求也不一样,因此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根据家属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不同言语、程度及水平的有针对性的教育。
3.3 加强护士责任心教育,及时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
由于精神科开展整体化护理比较晚,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存在敷衍的现象[4]。因此,应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教育,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在精神科开展健康教育要及时,要有连续性。护理人员要抓住时机,积极主动、不断地向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利用家属探视、短信、定期电话联系、书信等方式进行。使家属对患者的情况能够全面了解,对治疗产生信心,从而帮助患者完成治疗。
3.4 加强护理人员精神疾病知识、沟通技巧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有些护理人员精神科知识掌握不足,不能满足患者家属需求,尤其是年轻的护理人员,由于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时间短,精神疾病护理知识学习的比较少,从而导致不能及时正确地回答患者及家属的询问。因此,应加强对精神科护士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的培训,积极鼓励护理人员进行自学,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沟通技巧,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1]沈渔.精神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02.
[2]吕春梅,季兰芳.精神病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前后心理状态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3,19(3):191.
[3]李立华,李穗云,黄丽红,等.精神病患者家属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及结构调查[J].护理学报,2006,13(6):19-21.
篇7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组成部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是护士,健康教育效果如何,病人健康教育知识的需要是否满足,与病人的接受程度心理状况,护士专业熟练程度及宣教方式有关联。我科自2008年依据眼科特点,用多种多样方式。指导年轻护士熟练掌握健康教育方法,病人满意,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健康教育目的
指导眼科年轻护士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年轻护士专业化能力,给予及时指导,分析存在问题及时更正,患者早日康复。
2存在问题
健康教育专业性差、知识面窄、系统性完整性不够。关于眼科患者健康教育内容除了饮食、药物。心理内容之外。还涉及其他专科知识内容。临床观察我们得到有大部分患者想了解眼科疾病知识相关内容,年轻眼科护士专业性知识少,就很难有计划、完整将健康知识讲给患者。
沟通技巧差,针对性差:年轻护士经验少,缺乏与患者沟通。与患者沟通时不能依据患者疾病特点、性格、接受能力情况最好指导。把健康教育做成了一种机械、模式化的形式。
健康教育医护讲解内容不同:年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不够详细,认识程度不深,与患者沟通不一致,解释有偏差,导致对护士信任度降低,就会影响健康教育结果。
3指导方法
健康教育和医学专科知识结合,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疾病认识对健康知识需求增多,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增长知识面。积累知识,是做好讲解讲解健康教育知识的基础。年轻护士工作年限短,临床护理经验不多。学习本专业知识较少。专科知识掌握不牢固。因此,就要在加强年轻护士专科知识,基础知识解剖、生理、药理等专业基础开始。在工作中边学习与临床健康教育知识结合。例如指导学习急性闭角青光眼健康教育,就可以先了解前房浅、房角窄眼球或角膜的解剖特点,这些解剖特点造成房水循环障碍导致眼压增高的原因。病人在情绪激动、劳累、生气在药物散瞳,长时间暗室停留时,及容易诱发眼压高导致青光眼急性发病,这样学习了眼球解剖知识又丰富健康教育内容。学习有兴趣、简单、好掌握。实用性强。护士学习专业知识热情提高。
专科健康教育训练指导:眼科护士需要有较强的专业性知识。就要求掌握专业性健康教育知识。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指导护士就要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教会患者自行滴眼药的方法,手术时眼球转动,手术后眼球按摩,并向患者做好示范练习。患者才能更好的配合手术。本病的特点,从发病原因、病情、治疗、手术、用药、饮食、及预防、康复指导全过程健康教育问题。系统全面学习指导。同时模拟练习,提问护士,测试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
指导训练和患者沟通技巧,沟通技巧好就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沟通好是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基础。眼科病人患有视力障碍,不能很好的观察护士肢体语言(护士表情,微笑,友好示意)。和患者交谈语气温和,语速要慢。使病人感受护士热情、诚恳、耐心,对护士亲近感和信任感。有利于实施健康教育。教育形式多样化。通俗易懂。根据老年人不同病情、文化层次不同接受能力不一样。使用流利语言,语速要慢,多次、耐心、反复讲解。这样才能使患者接受和理解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做的才有实际意义。护士可以角色替换模拟练习。体验病人需要健康教育知识,同时提高护士和病人沟通能力。更好的工作。
指导护士准确并及时了解病情: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理变化、治疗情况、护士应该做到心里有数。不了解病情,病情变化未了解,就有可能工作做的不到位,有遗漏。在健康教育宣教时,有出错。解释不到位,与医生解释有差异。病人就会产生误解。患者就会不满意,面对护士工作信任度降低。满意度降低。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使用一下形式指导护士掌握患者病情,负责的每个病人心中有数,就能提高健康教育的主动性。
指导护士参加医生检查入院病人查体,就可以了解知道患者病情,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心理状态。制定一个适宜的健康教育计划实施方案。
指导护士阅读病例、检查化验报告,阅读完病例经常与医生沟通,了解病人新的变化、治疗使用药物情况。把相关信息传递给患者。
指导护士跟随医生查房,在医生查房时患者反馈给医生信息是较全面的,病人讲述给医生的病情是真实的情况变化。医生对病人的讲解是不稳定、变化快未确诊的情况。就能及时知道病人的相应病情变化动态。针对病情制定及时、正确的教育内容。利于疾病的恢复。避免教育内容和医生讲解不一样。提高护士理论知识,患者对护士信任度。
指导护士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变化。了解患者全身症状和心理状态。还要观察本科病情变化。角膜水肿否、透明否、前方深浅度、虹膜、瞳孔眼压正常否,指导患者自我保护护理。
手术患者健康教育指导:眼睛是重要器官,对于手术有恐惧、紧张心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意义重大。护士配合医生讲解手术方法、过程注意事项。手术后注意问题。减少并发症。取得患者信任更好配合手术。
篇8
【关键词】健康教育 母乳 喂养
中图分类号:R1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326-02
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我国政府曾在二十世纪出版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提出要求,要求到2000年以省为单位母乳喂养率达到80%[1]。但目前母乳喂养率较前有下降,产科临床上遇到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缺乏,不懂喂养姿势和技巧,从而发生母乳喂养困难甚至放弃母乳喂养。所以加强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提高母乳喂养率显得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2009年10月~2010年8月,由责任护士随机选取住院孕产妇590人,孕产妇年龄20~42岁,其中初产妇560人,经产妇30人,文化程度:大专及大学以上25人,初中至高中308人,小学257人。
2 健康教育的方式
健康教育方式采用理论授课,录像,健康教育宣传板,健康教育内容以处方形式发放给孕产妇,护理人员对孕产妇一对一指导相结合,让产孕产妇充分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和喂养技巧。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产前指导
3.1.1 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讲解人工喂养的缺点,使孕产妇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在心理认可并接受母乳喂养,产后有信心进行母乳喂养。
3.1.2 营养指导合理善食能保证孕妇特殊需要,维持母体正常代谢,维持胎儿和等发育,为分娩和哺乳做好准备。
3.1.3 和保健纠正平坦和内陷,将两拇指平行放在两侧,慢慢地由向两侧外部拉开,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向外突出重复多次。随后将两拇指分别放在上下侧,由向上下纵形拉开,此练习每日2次,每次3分钟。用一手托,另一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向外牵拉,每日2次,每次重复10~20下。孕妇在妊后期,每日用湿毛巾(忌用肥皂或酒精)擦洗,每日一次,每次30~40下,擦洗时适当用力,但不要损伤皮肤。在妊娠7个月后行按摩,用手掌轻轻按壁,拉出,并围绕均匀按摩,每日一次。但有流产及早产先兆的孕妇应禁止刺激[2]。
3.2 产褥期的指导
3.2.1 重视乳母的心理指导母亲紧张焦虑的心情不利于泌乳,要保持心情开朗,情绪稳定。产后母婴同室,来奶需几天时间,分娩头几天少量初乳完全能满足婴儿需求,产妇不要心急。早期频繁吸吮有助于尽早下奶,促进胎便排出,所以提倡早吸吮即出生后半小时开始吸吮母亲的奶。
3.2.2 哺乳的正确姿势
3.2.2.1 哺乳中母亲的正确姿势母亲可采取不同的姿势,但要舒适和全身肌肉松驰,舒适松驰的,有效的吸吮可促进射乳反射及催乳素的分泌,有利于乳汁分泌增加[3]。婴儿身体与母亲的身体必须紧贴,头与双肩朝向,嘴处于相同水平位置,保持婴儿头和颈略伸展,以免鼻部受压影响呼吸。母亲的手应将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上、下方,托起整个喂哺,避免剪刀式夹住。
3.2.2.2 哺乳中婴儿的正确姿势婴儿身体紧靠母亲身体,嘴及下颌部紧贴,将乳晕大部分含在口中,颌部肌肉做出缓慢而有力,伴节奏地向后作伸展运动直至耳部。
3.2.3 哺乳的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持续时间取决于婴儿需求,让婴儿吸空一侧后,再吸吮另一侧,对个别食欲小的婴儿或母乳量过多的情况下,婴儿只吸吮一侧便满足,将余奶挤出。间隔时间应按需哺乳,出生第一天24小时内至少12次;母亲下奶后,通常24小时8~12次;出生2~7天,婴儿睡眠时间长或母亲感到奶胀时,应唤醒吃奶(3小时叫一次)。
3.2.4 哺乳期的护理,哺乳前柔和地按摩,用湿毛巾(忌用肥皂或酒精)清洁和乳晕。注意婴儿是否将大部分乳晕吸吮住,哺乳结束时用食指轻轻向下按压婴儿下颌,避免在口腔负压情况下拉出,引起局部疼痛和破损。每次哺乳应两侧交替进行,并挤出剩余的乳汁。指导每位母亲正确手工挤乳和恰当使用吸奶器,哺乳期母亲要戴合适的棉制乳罩。
3.2.5 出院前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和喂养技巧评估,对家属和产妇再次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出院后坚持母乳喂养,出院后电话随访。
4 结果
对住院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前后问卷调查,孕产妇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情况见表1。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经x2检验合理营养、早吸吮、母乳喂养技巧等多项内容,健康教育前后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p
表1 590名孕产妇健康教育前后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比较例(%)
5 讨论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进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4]。通过对孕产妇开展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后,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提高了母乳喂养率,有利于孕产妇,有利于社会,同时提高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妇幼司.母乳喂养咨询培训教材[M].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
[2]樊世荣,李晨阳.母乳喂养与母婴保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5):268-269.
篇9
【关键词】产科;健康教育;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15―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的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各个医院蓬勃发展,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产科工作时刻关系着母子的生命安危,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美满幸福,所以产科属医院的高危科室。加强和规范产科的健康教育是实现优生优育,科学围产,有效减少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是产科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当今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根据我院产科病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措施的探讨如下:
1 基本情况
1.1 孕产妇收治和分娩方式的情况
以2001年初至2010年期间,我院共收治孕产妇18680例,分娩总数16600例,平均收治155例/月,分娩平均138例/月,其中剖宫产术平均76例/月,平均每月剖宫产率达到55%。分析原因主要由于地处市中心,为三级乙等医院,同时又是产科急救中心,高危孕妇比例较高,大多数来自外医院转入高危病人。
1.2 产科病区床位情况:
病床总数30张,其中母婴同室18张,监护室4张
1.3 收治孕产妇知识结构分析
根据住院人数和文化程度的分析高中以下的占70%以上。
2 产科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产前,产时和产后健康教育,可分为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包括孕产妇家属教育与计划生育一系列内容。
2.1 传授健康教育内容。
在入院时用主动热情的态度介绍医院环境和有关规章制度,适当地介绍病人之间的认识,以消除病人的紧张不安心理,尽快熟悉环境。每个床位配有责任护士,使用轻松交谈的方式讲授各种产科常见的日常护理,内容包括新生儿护理,产妇护理,母乳喂养的好处等,也可以通过播放VCD或多媒体等演示分娩的过程及各种新生儿护理知识,使产妇对分娩不那么恐惧。鼓励产妇及家属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现场解答,对产妇关注高、疑问大的问题做好记录,并帮助她解决及克服。
2.2 母胎的自我监护:
根据孕妇掌握的知识情况,正确指导胎动自测的注意点和关键点,按照要求正确留取24小时尿雌三醇的测定,必要时配合抽取血标本测定血雌三醇,配合医生进行NST、B超、BPS、胎儿心电图等,同时做好系列的解释和心理护理,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担忧情绪。
2.3 术前和早产的身心准备:美国医学家发现对分娩进行人工干预(如缩宫素、人工破膜、剖宫产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母婴健康,为了改变这种状态,1983年美国开始流行导分娩,有经验的产科护士即可充当陪护角色,以耐心有效地解释,轻予地操作,不仅能稳定孕妇及家属的情绪,而且能积极地配合。对于临产的孕妇,指导正确有效呼吸和气固然重要,但交谈艺术分散注意力和适当进食,不仅能减轻产妇的恐惧心理,而且更能使产妇增加安全感和自信心。
2.4 产后健康教育:
2.4.1 做好母乳喂养的教育,实行三早:早接触、早吸允、早开奶。对于无正当理由拒绝哺乳的产妇要进行恰当的教育,手把手教会产妇正确的姿势和方法,同时评价。
2.4.2 饮食营养:由于物质的改善和提高,摄入营养的饮食已不成问题,人们的侧重点已转向均衡的饮食营养的调配。及早进食营养丰富的各类食物,以利产后机体恢复,保证乳汁的分泌,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2.4.3 加强产褥期的健康教育、卫生指导,如口腔和皮肤清洁,会阴切口护理,以降低产褥期感染率的发生,减少产后出血量,护士不仅要以理服人举例说明,而且要反复正确示范指导。
2.4.4 新生儿护理方面的健康教育:年轻的父母多不会照顾新生儿,护士应正确指导产妇及家属学会新生儿换尿布、淋浴、按摩、抚触、脐部护理、观察黄疸及注射预防针后出现的反应等。
2.5 出院健康教育:除了在院时所提供的各种健康知识,可以在产妇出院前根据产妇的情况提供各种促进产后机体康复的方法。给予必要的性生活和计划生育指导。告知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和咨询门诊24小时热线电话,产后复诊时间等。
3 影响产科护理健康教育的因素。
3.1 护士对产科特点认识不足:产科护理有别于其他专科护理,与非妊娠期妇女比较,妊娠期妇女基本属于健康的状态,被视为正常人的特殊生理阶段。产科重点在于提科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要求产科护士为孕妇及家属提供促进健康,自我护理,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知识和具体措施。
3.2 护士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对患者进行教育的时间有限。医院应努力按人力资源比例配备人员,科室按比例合理的安排护士,从而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3.3 护士对健康教育的程序认识不足:目前国际上病人健康教育步骤模式为:确定病人及家属的教育需要,建立病人及家属的教育目的,选择教育方法,执行教育计划,评价教育效果。
3.4 护士缺乏自主性:与以前的功能制护士角色相比,整体护理模式下护士的自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护士给予孕妇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时处于被动,孕妇不问,她们就不讲。事实上,产科护士应在为孕妇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等工作中,提供具体的方法,完成其独立的护理功能。
3.5 护士健康教育中缺乏技巧:受到知识限制,缺乏有效的教育技能和沟通技巧。据资料表明87.5%对护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了解不足,84%不能用科学的工作方法进行健康指导,81%不能有效进行健康指导效果评价,80.5%对最佳健康指导方法选择能力缺乏。每个护理人员应努力掌握护患交流技巧、知识灌输技巧、适当的教育方式、方法时间,从而赢得患者的信任。
3.6 患者方面的因素: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有所差别。患者对护士信任度和依从性远远低于医生。措施应消除偏见,提高口才对护士的信任度和依从性。护士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素质,树立自己的职业形象。
3.7 评估技巧是健康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产科护士应正确的运用评估知识,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并把对孕产妇家庭真诚的关心、理解支持传递给他们,使之产生亲切感、信任感,以便能更好接受健康教育的内容。
4 结论
4.1 医疗制度的改革促进传统护理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卫生保健的战略措施已经得到全世界的公认。
4.2 健康教育的实施体现了护士的知识价值,淘汰了过去那种“无言操作、无言护理”的方式,密切护患关系。
4.3 健康教育可明显增强孕产妇的认识、认知水平的提高,是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的先决条件。提高本院的母乳喂养率及减少产妇的产褥期感染率。
4.4 健康教育还具有减少纠纷的潜在功能。通过计划的教育,给予孕妇及家庭更多关心,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4.5 产科健康教育还需要护理人员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突出特色,确保产科护理安全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宋丽华、张秀琴《22所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0):65】
[2] 赵书友中国人民健康教育教材北京:出版社.1994.85
篇10
乡镇医院中,由于病患的文化层次较低,自觉接受健康教育的意识薄弱,因此顺利实施住院病患的健康教育,在进行整体护理工作中就显得更为重要。
现状与难点
在乡镇医院,由于周围乡村企业较多,来就诊的病人中绝大部分都是当地农民和外来打工者,这部分人群数量大,文化水平低,有的是文盲,健康观念贫乏,过于注重经济利益,自我保健意识差,这部分患者往往延误病情,病情较重;有的老年患者没有文化不懂得自我预防和保健;另外,有的患者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不健康行为和习惯根深蒂固,这些问题都成为整体护理工作的任务和难点。
护理人员因素:另一方面,就我们护理人员本身素质而言,如何提高认识,增强个人素养,认清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也是实施健康教育的前提。在目前开展的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身心、社会和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它的中心内涵是满足病人的身心整体护理需要,为病人减轻痛苦,维持生命,增进健康。为满足病人的健康需要,护士必须首先了解病人的健康需求,并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而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健康教育,因此健康教育应贯穿于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各个阶段。在乡镇医院中,由于信息接受较少且慢,护理人员存在的陋习较多,对教育角色的认知不够全面,教育意识欠缺,教育所需的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因此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就会存在敷衍了事,或拘泥于形式的现象,而病患所渴求的健康教育将不能够彻底实现。
其他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①护患交流:往往在实际护理工作中,许多护士不知该说什么,不能与患者进行积极交流,健康教育与日常护理活动分离,不能将健康教育融于每一项护理操作中;或者由于沟通意识不强,使得沟通处于闭合型的被动状态。②效果评价: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的活动,它不是卫生宣教,因此评价是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一环,随时修正原有计划,改进工作。在乡镇医院中由于病人住院时日短,接受能力差,如果不及时进行评价,就会影响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讨论与对策
针对乡镇医院存在的问题,病患文化层次低,主动接受健康教育意识差,护理人员的素质不均,继往形成的护理观念未能全面转变,主动进行健康教育的观念不强,这些问题将如何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得到圆满解决,将成为我们乡镇医院面临的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现就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方法来参与讨论。
提高个人素质,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在我国,病人健康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在乡镇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则更是重要。要使整个护理顺利实施,就应培养护士成为一个称职的健康教育者,使护士明确在健康教育中所担任的角色,所处的地位,承担的任务和职责,以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重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健康教育的意识。
乡镇医院中,许多护士学习惰性较大,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将直接妨碍健康教育甚至整体护理的实施,因此采取一些激励机制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有必要的。当然,健康教育的知识涉及内容很广泛,包括与疾病相关的专科、心理、营养、康复知识,与健康教育相关的教育程序、方法、计划及交流技巧等知识,还有一些相关的学科知识,包括预防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知识。而进行继续教育,并在实践里加以结合,组织健康教育的示范交流,就可以增加护理理论知识,逐步提高护理能力,为健康教育的广泛开展提供扎实的基础。
合理选择健康教育内容,引导健康行为:①根据不同时机,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如对于刚分娩的产妇,应对它宣传初乳的优点,告诉她要摒弃农村的老观念“产后3天再开奶”,“黄色的初乳要挤掉”等等,并指导她正确的喂养方式,鼓励她进行母乳喂养。对出院前的产妇,应着重告知如何坚持母乳喂养,以及按时检查等注意事项。②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如对胆囊炎病人应注意饮食调护的内容;对骨折恢复期病人应帮助并教会其进行功能锻炼;对糖尿病患者不仅要告诉其饮食调护,还应教会其进行尿糖自测、胰岛素注射剂量和方法;而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应着重加强急救常识的教育。因此这些对于大部分病患是不会从书本上学到的,而护士就应该在整体护理中担当起教育者的角色。③引导患者建立健康行为。在整体护理中,发现病患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后(如吸烟),就应明确指出其危害性,帮助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在计划实施中坚持监督和教育,提高患者进行自我监护、自我保健、自我控制疾病的能力,使病人长期受益。④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健康教育。心理状态的好坏可影响疾病的发展。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疾病恢复的催化剂,而恶劣沮丧的心理则是加重疾病的腐蚀剂。健康教育就要调整好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护患沟通,主动配合治疗,帮助解决心理问题,给予教育与指导,以消除不良心理,主动地积极寻求健康的生活态度,以良好的心理来提高生命质量。⑤注意合理安排健康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技巧,不同个体、不同病情、不同时机,都在存在不同的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以及健康需求。护士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给予针对性的教育,在日常工作护理活动中适时进行护理教育。其实,在日常工作中,健康教育的内容既广泛又专业,它主要包括:基础知识教育、营养调护教育、心理指导教育、药物治疗知识教育、康复锻炼教育、出院指导教育等等。因此因人而异合理选用健康内容,因时而异,灵活运用教育技巧就会大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采取灵活的健康教育形式,寓教于乐。健康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灵活化、趣味化、通俗化,不要让接受者感到枯燥、呆板,就会使健康教育达到满意效果。①口头讲解教育:针对乡镇医院病患知识层次浅的特点,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一次讲解的内容不要太多,较多繁琐的内容可以反复分次来进行讲解,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具体,要做到真诚相待,耐心负责,使口头讲解内容真正得到实效。讲解的对象可以包括病人、家属及陪护者。②书面文字教育:针对乡镇医院病人住院时日短的特点,可以根据病情发放与疾病知识相符合的健康教育处方;设置病区书抠,摆放各类健教处方便于病人及家属阅读;还可以采用黑板报的形式,宣传有关科普知识,定期更换,图文并茂,不断丰富。③示范性教育:由于乡镇地区病人健康知识缺乏,特别是老年患者接受能力差,对于一些技巧性、技术性的方法就可以先进行示范,如翻身、拍背、有效的咳嗽、自我监测血压、尿糖自测等,帮助病人尽快掌握运用。
小结:随着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护理工作的范畴逐渐扩大,维持人类健康已成为护理人员的神圣职责。为实现WHO组织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我们乡镇护理工作者要增强健康教育观念,拓展更新健康教育的知识,改进健康教育的形式,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将健康教育这项极有效的措施广泛开展并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包家明,霍杰.护理健康教育问答.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