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范文
时间:2023-07-28 17:4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经济周期与银行运行
银行运行的亲周期特点
2009年,金融稳定论坛发表了解决金融体系亲周期性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亲周期性是指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正向反馈机制)。简单来讲,就是银行信贷在经济复苏阶段扩展,推动经济进一步高涨;在经济衰退阶段收缩,导致危机进一步恶化。银行的这种亲周期行为会推动经济周期的形成和加剧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从而最终危及到宏观经济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银行运行亲周期的原因
银行运行亲周期的内生性。借贷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是导致银行亲周期行为的重要内生性原因。由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在经济衰退时期,即使是那些没有风险、能够获利的项目也难以获得融资,这将会造成经济状况的进一步恶化。而在经济处于上行期时,银行对经济前景预期良好,更乐意发放贷款,对抵押品的要求也放松了,信贷评审标准也有所降低,企业更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宽松的信贷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银行运行亲周期的外生性。一是银行资本监管加剧银行的亲周期行为。自1999年新巴塞尔协议第一轮征求意见稿以来,很多学者、实务界人士以及监管官员都对新巴塞尔协议提出了很多意见,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亲周期。即要求银行在经济紧缩期配置更多的资本,而在经济上升期配置较少的资本,使经济紧缩期的信贷更加紧缩,而在经济上升期的信贷更加宽松,进一步强化了经济周期波动,而不是缓和平抑经济周期波动。二是贷款损失拨备具有补充银行资本的特性,其计提充分与否,直接影响银行资本吸收损失的能力,进而影响银行的放贷行为。在经济高涨期,贷款违约率下降,银行会相应减少计提的拨备,表现出更高的利润水平,分配更多的利润,并进一步提高放贷的积极性。在经济萧条期,贷款违约率上升,银行需要计提更高的拨备,财务状况恶化,放款能力降低,使经济萧条更加严重。三是公允价值的影响。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过于强调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这严重加深了次贷危机的影响。面对急剧下跌的资产价格,需要将价格下降的影响及时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导致与抵押有关的证券资产巨额减值,而这反映不了这些资产的长期价值或真实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还加剧或放大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应对银行亲周期行为的基本思路
由于银行的亲周期行为对次贷危机带来严重的影响,各国监管当局普遍建议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减轻亲周期行为对经济的波动。
提出前瞻性的资本充足要求
根据经济周期变化,调整最低资本要求。采用这种方法要求商业银行在计算最低资本金要求的时候,应随着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变化,在经济扩张时期增加持有资本金,从而为随后衰退到来时的大量损失提供足够的缓冲;相反,在经济衰退时期银行应减少持有资本金,增加贷款投放,从而刺激经济尽早走出低谷。这种方法可以保证银行在经济繁荣的时候积累足够的资本金,以缓冲衰退来临时所带来的损失,同时也可以防止经济过热或经济的进一步衰退。
研究逆周期的风险权重调整方法。监管部门可设计一个逆周期的风险权重调整方法,达到适当提高经济上升周期的资本要求、降低经济下降周期的资本要求的目的。如在经济高涨期,如果监管当局发现银行贷款迅速向特定高风险行业聚集,可以增加对特定高风险资产或行业的风险权重,尽管资本比率要求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计算风险资产的方法发生了变化,导致银行监管资本要求上升。
要求银行进行严格的压力测试,评定资本的充足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强调压力测试,要求采用IRB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建立合理的压力测试过程,包括一般性的压力测试以及信用风险压力测试。通过压力测试,可以帮助采用IRB的银行分析不利市场情形下可能发生的资产组合损失,从而平滑资本充足率的波动性,缓解资本监管的亲周期效应。
更加审慎地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建立前瞻性的贷款拨备计提体系。在完整周期内,对风险状况进行测度,即考虑贷款在整个贷款周期内可能会由于出现经济衰退而导致未来的贷款违约增加。贷款损失拨备的计提比例应该以贷款期内的平均损失率为基础。这样,尽管经济上升时期的损失率小于平均损失率,但按照平均损失率计提的超额拨备可以用来抵消经济衰退时贷款损失的大量出现,减轻了贷款损失对银行利润和资本的侵蚀,从而对信贷紧缩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建立动态损失拨备制度。目前在平滑拨备计提亲周期性的具体实践中,最复杂的方法就是采用动态拨备的方法,这种方法运用的典型国家就是西班牙。动态拨备的基本运作思路是要求银行在经济繁荣时期多计提贷款损失拨备,以提高未来偿债能力和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而在经济收缩时可少提拨备,以增加银行的利润和维持资本充足率水平,同时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放贷,以刺激经济的复苏。动态拨备是按照统计模型根据长期预期贷款损失来提取拨备。在动态拨备体系中,银行除了拥有一般拨备和专项拨备外,还建立了统计拨备,总拨备就是这三种拨备之和。其中统计拨备是根据预期的经济周期变化产生的风险来提取的拨备,其计量是建立在资产的预期损失基础上的。当经济处于上行期时,
一般拨备和专项拨备通常都是低于其长期平均水平的,而统计拨备会增加。也就是说从当前利润中为经济衰退期的预期损失计提了拨备,利润的减少会使银行资本规模下降,从而影响到资本充足率。在不增加资本的情况下,银行必须削减贷款,从而缓解了经济过热。而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期,由于专项拨备与总贷款之比上升,则会减少统计拨备,因为银行此前已经提取了一部分这种拨备了,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剩余资金用于放贷,缓解信贷紧缩对经济的恶化作用。
配合存款保险的政策组合设计应对亲周期性
有研究表明,通过建立以风险为基础计收存款保险费的存款保险制度可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以减少资本监管的顺周期影响。在经济萧条期,对银行要求更高的存款保险费,并通过移动平均的存款保险合同安排,监管者可以要求银行较少的资本调整。当然,存款保险费的上升会造成存款的下降(通过较低的存款数来支付较低的存款保险费用),也会造成贷款供给的下降,但这种安排带来的亲周期影响要比仅存在资本监管情况下要小得多。
中国银行业逆经济周期监管实践
坚持以风险监管为本
银监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审慎有效的微观监管原则,重点关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资本充足率、大额风险暴露、流动性、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和透明度等传统指标,做实做细“三查”等基础性工作,不断加强银行内控检查,坚持“准确分类―充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持续监管思路,不断要求商业银行提高贷款拔备覆盖率,提出了“风险可控,成本可算和信息充分披露”,以及“管产品、管业务、管机构和管行为”的金融创新监管原则等,使得审慎监管理念真正成为规范和指导商业银行行为的准则,对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宏观审慎的监管
在过去几年,中国经济正值高速增长时期,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空前繁荣,银监会审时度势及时采取了多项审慎举措,防止银行在此期间过度积聚风险。为防止资本市场风险向银行体系的传递,严禁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并严密监测用于抵押品的股权价格变动情况,始终坚持银行业体系与波动性较强的资本市场的风险有效隔离;加强资产证券化业务监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审慎开展资产证券化,防止房地产信贷风险通过证券化被放大;要求银行充分利用盈利水平高的契机,提足拨备,核销坏账,以丰补歉,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并按照新的呆账核销办法,根据“账销、案存、权在”的要求,加大不良资产的核销力度。
面对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银监会明确提出保持合理的容忍度,坚守风险底线,增强监管的科学性、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有保有压”的信贷方针,适时对有关监管规定和监管要求作出调整,加大信贷监管政策支持力度,在并购贷款、贷款展期、存贷比、信贷资产转让、贷款责任追究等十个方面进行了明确或调整;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严密防范票据风险,使新增贷款真正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去;禁止部分银行放宽授信标准,对客户超额授信,要求银行及时关注企业生产经营变化;加强对贷款风险集中度的管理,努力优化贷款结构,鼓励银行在信贷产品、贷款重组、期限配置以及支持小企业和“三农”发展等方面进行金融创新。
坚决避免银行短期行为
始终重视高激励机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积极督促银行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监督与制衡机制,正确认识和处理业绩与薪酬之间的关系,制订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防止股东短期内过分追求自身利益而给高管层下达过高的经营目标,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和经营风险的发生;综合考虑机构自身的发展战略、资本实力、风险管理能力和业务专长,并结合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合理确定业绩考核指标,同时,强调将合规性、内审情况、审慎监管指标、贷款预期损失及其他风险成本因素充分体现在考核指标中,而且要赋予一定的考核权重,使当期业绩尽可能反映未来可能的损失,促进一线信贷营销人员高度关注贷款风险,也使审贷人员更加重视风险控制,避免以长期风险为代价的短期行为。
更好地运用逆周期监管的保障
完善风险预警体系
确定逆周期是普通的经济周期还是资产价格周期,依据不同的周期采取不同的方法。依据的周期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在实践中,关键是要做到确定周期的主体明确、信息准确、指标灵敏、处置有效,将预警信号与监管行为联系在一起,提高预警信号对监管实践的指导作用。
完善宏微观部门的协调机制
银行监管部门要加强与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沟通,统一各部门的判断和认识,降低部门判断的差异,避免可能导致实行的不同政策在目标上的冲突。同时为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贷款损失拨备制度,还需要加强与税务部门之间的协调,争取对贷款损失拨备的会计税收处理政策,有利于建立审慎的拨备体系,例如对拨备的税收处理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以便鼓励银行及时足额地提取专项准备,以及核销坏账。
完善独立的监管体系
完善基于明晰规则的立即干预措施,当银行行为不符合监管规定,监管机构应自动采取相应的干预和处罚措施,从而避免政治干预和监管宽容。同时,进一步提高监管决策、行为和结果的透明度,将监管置于公众监督之下,提高监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加强国际监管合作
金融机构和金融制度已成为全球金融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国家层面加强宏观和微观的监管合作,以稳定全球金融。但由于各国所面临的情况不同,在逆周期监管问题上的主张也必然会有差异,因此国家间的争执与博弈在所难免。应充分利用巴塞尔委员会和金融稳定委员会成员的优势,参与国际逆周期监管统一标准的制订,发出符合中国银行业发展实际的政策声音,尽快清除法律障碍以促进合作,创建更多信息共享平台,提高监管政策的有效性。
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篇2
关键词:《资本论》;经济危机;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1-0106-02
经济危机是指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者整个世界经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不断收缩,是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危机。《资本论》中有这样的叙述:“一切现实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发展的界限。”[1]而直接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便是资本的本性,认识和理解经济危机及其理论是我们应对当代金融危机的必然选择。
一、《资本论》中关于经济危机理论的阐述和分析
1.《资本论》中关于经济危机理论的直接诱因分析
首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出了资本的本性是经济危机的直接诱因。那资本的本性是什么?正如我们所知,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一种能够生产钱的工具。资本家对于金钱的追求是无限的,也就意味着资本对于利润的追求是无限的,由此推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绝大部分的资本是掌握在资本家的手里的,留在劳动者手里的资本会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减少,劳动者的购买力会随之变弱,这样一来商品卖不出去,资本就无法运转,随之而来企业就会闲置生产力,这样便导致了危机的爆发。
其次,由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导致的社会生产的增长超过了社会购买力的增长,资本所有者卖不出去产品就不能给员工发工资,这样购买力就会更弱,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很快就超过消费。结果,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所谓商业危机就到来了。”[2]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产相对过剩,即消费者有购买意愿却没有购买力,就是说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增长已经超过了社会实际需要的一种绝对意义的过剩,而是相对于劳动者的无支付能力的一种过剩。
2.《资本论》中关于经济危机理论的根源说明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这对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竞争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是两个长期并存的规律,这两大规律作用的结果便是生产力的盲目提高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会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越来越高。它内在地要求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及生产和消费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以使得整个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但资本主义的生产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及生产和消费之间不可能建立起有利于经济良性运转所需要的适当的比例关系。因此,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尖锐的矛盾就产生了。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就是单个企业生产活动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单个企业的生产,在资本家或其人的统一指导下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而整个社会生产却基本上陷于无政府状态,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比例的失调,特别是生产与需要之间的比例的失调,是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结果,也是引起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快速增长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所有资本家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都拼命发展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其结果是使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后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增长,商品卖不出去从而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是引起经济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
3.《资本论》中对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的分析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只要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这就决定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危机常爆发于资本主义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各种矛盾极其尖锐。危机首先会在某一环节或者部门出现,然后蔓延开来。危机之后是萧条阶段,这一阶段矛盾有所缓解,生产不再继续下降,失业问题也有所减少,但社会购买能力还是十分低下,社会经济呈现出一种停滞状态。这一阶段过后市场情况有所好转,生产开始逐步回升,经济开始复苏,在复苏阶段,市场开始扩大,经济开始回升,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也会逐步加快,进入周期高涨阶段,这是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但这种繁荣只是短暂的,随着社会生产的扩大,各种矛盾会再次尖锐,下一周期的危机就会随时爆发。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是周期地重演的,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
二、对于《资本论》中经济危机理论现实意义的分析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对于当今经济危机具有极强的解释能力,同时对于当今我们如何应对经济危机也有着现实的意义。
1.当今世界,生产过剩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而后席卷全球的这次经济危机破坏力极其强大,究其本质,仍然是生产的相对过剩。较之于1929年的经济危机,只不过是把问题从供给方转给了需求方,从表面上看表现为有效需求过于旺盛,但透过表面现象从本质上看则是房地产业的生产过剩,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为了缓解房地产业出现的生产过剩,通过“透支”来刺激消费者以实现扩大需求的目的,使一些不具备还款能力或者信用低的人通过透支来满足自身的过度需求。这样一来,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张,消费也进一步膨胀,从而出现了不负责任的廉价信用所导致的房地产过度膨胀的恶性循环。这也正是马克思经济危及理论对于时下这场经济危机的解释。
2.经济危机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每次危机都使生产倒退几年甚至几十年,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灾难,危机使社会财富遭到巨大破坏。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依然存在,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也是随之而存在的。美国盛行借贷消费,这种消费实质上是社会大众的“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而导致的社会购买力的日趋萎缩,而资本为了获取更多利润,就会生产出远远超过大众购买能力的消费品,为了将这些“剩余产品”转化成利润,他们又会再生产出许多金融衍生品,以销售给那些购买力日渐萎缩的民众。这恰恰是《资本论》所强调的生产的无限扩大与大众购买力萎缩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体现。可以这么讲,只要这种“透支消费”不停止,经济危机就随时可能会爆发。
3.当今的经济危机仍然会周期性的爆发,虽然政府会采取一些干预措施,包括对经济危机的某些调解和福利政策等使得危机爆发的具体情况有所变动,危机爆发的周期性各个阶段也不像以前那么明显,但危机仍然是周期性爆发的。
关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需要研究周期性的原因和周期长短的原因。危机周期性的原因,要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变化中去寻找。这一矛盾以波浪式的状态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始终。这一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后产生了经济危机,然后再通过对生产力的破坏强制地缓解了这一矛盾。一次危机过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其基本矛盾又会逐步被激化起来,另一次危机便不可避免。至于周期长短的原因,二战前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没有占统治地位时主要是由固定资本的更新周期决定的,因为它的更新是周期的物质基础,这样必然会引起对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需求量的大增,生产资料生产就会得到恢复和发展。由此一来就会增加就业以提高劳动者的购买能力和扩大消费市场,从而促进消费资料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因此,资本主义经济走出危机需要的物质条件就由固定资本的更新为其做好了。同时,下一次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也会因为它引起新的一轮的生产过剩的贮备待续。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是决定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为经济危机的间隔时间创造了物质基础。
通过上述分析,对于如何消除危机我们就有了一些建设性的主张,就像马克思所说的:我们要破除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度而实行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按照社会需求有计划地调节社会各生产部门,统一地组织与管理全社会的生产,校正社会财富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问题,对产品实行按劳分配。只有这样,生产关系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化大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以便从根本上消除生产过剩的根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篇3
内容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仍然存在用马克思理论针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分析的某些情况,必须透过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我国出现经济危机的风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加以防范,才能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并不断地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关键词:马克思 经济危机 风险
马克思《资本论》中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思想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起源
马克思认为,在货币产生之前, 物物交换的条件下, 买和卖的行为在空间和时间上是同步的, 因此, 总供给和总需求总是平衡的, 没有什么生产过剩的危机。但是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作为流通手段, 使商品的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成两次过程, 从而出现了买与卖脱节、商品卖不出去的可能。流通“能够打破产品交换的时间、空间和个人的限制”。“在这里,一方面,我们看到,商品交换怎样打破了直接的产品交换的个人的和地方的限制,发展了人类社会的物质变换。另一方面,又有整整一系列不受当事人控制的天然的社会联系发展起来了”。
货币产生以后,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使商品交换潜伏着经济危机。货币作为支付手段, 会形成支付的连锁关系, 一旦有债务人到期不能支付, 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使一系列支付关系不能实现, 影响整个信用关系和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发达商品经济阶段, 商品经济在一国经济中居统治地位, 一切生产都是商品化的, 社会资源的配置通过市场来实现。在这个基础上, 一方面, 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每一个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目标, 这种商品本性决定企业生产经营的逐利性, 必然迫使企业生产有着无限扩大的趋势,致使市场的发展落后于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 市场配置资源有其自发性和滞后性的弊端, 容易产生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 资源的优化配置难以一次到位, 因为,市场经济无法合理解决个别企业投资、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投资、生产盲目性之间的矛盾。因此,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资本生产相对过剩引起的危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经济危机的社会基础和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能力与相对有限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和社会生产的目的,剩余价值规律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驾驭一切的绝对规律。追求剩余价值和外部的市场竞争促使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生产资料和生产越来越社会化了,生产的社会性导致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与此同时,却没有顾及到需求的限制,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所生产出的商品量的多少,取决于这种生产的规模和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而不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待满足的需要的预定范围”。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作为资本的人格化代表,资本家唯一的目标就是对价值的无休止追逐,从而导致资本积累的螺旋式上升与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张。 当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成本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产生了,这一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杠杆
马克思认为,信用制度成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强化和加速了危机的出现。信用制度,一方面加强了货币的支付功能 ,提高了资本的流动性,“诱人的高额利润,使人们远远超出拥有的流动资金所许可的范围来进行过度的扩充活动。不过,信用可以利用,它容易得到,而且便宜”。但是在另一方面,“这种制度 …… 很快就发展成为一种专门为获得贷款而实行委托销售的制度。结果就必然造成市场商品大量过剩和崩溃”。因此,“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促进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要素”。这实际上是说,信用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另一方面,信用造成了一种虚假的需求,隐蔽了生产过剩的事实,促使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扩大和投机活动,最终必然导致生产的过剩,这个时候会出现债务偿付危机,信用出现紧缩。
马克思认为,信用危机只有在转化为货币危机的情况下,经济危机才会全面爆发。“货币会突然作为唯一的支付手段和真正的价值存在 ,绝对地和商品相对立。”人们对货币的追求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所以,“这种货币危机只有在一个接一个的支付的锁链和抵消支付的人为制度获得充分发展的地方,才会发生” 。信用制度的最大益处在于促使人、 财、 物的高度集中化和生产组织的高度社会化。这又使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分开,造成危机的可能性。信用制度的范围越大,造成危机的可能性越大,危害性也越大。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倘若没有信用体系,资本积累所导致的生产扩张将不断遭遇到工人工资收入和消费需求的限制,呈现为可以伸缩的再生产过程,但是货币经济中的信用关系不断打破对生产扩张的束缚和限制。 “信用的最大限度,等于产业资本的最充分的动用,也就是等于产业资本的再生产能力不顾消费界限而达到极度紧张”。其结果是信用创造的虚假需求并不能真正解决生产与消费间的尖锐冲突, “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因此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往往会表现为货币流通的危机和信用的危机。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往往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才会发生,并且是隔一段时期发生一次。从一次经济危机的发生到下一次经济危机发生之间间隔可称之为经济周期。马克思认为,固定资本更新的平均时间决定了经济周期的长短, “预付资本价值必须完成一个包含多次周转的周期,这个周期是由所使用的固定资本的寿命决定的,从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时间或周期时间决定的。……可以认为,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的这个生命周期现在平均为10年。……这种由一些互相连结的周期组成的长达若干年的周期,为周期性的危机造成了物质基础”。
马克思认为经济周期由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四个阶段组成。“在周期性的危机中,营业要依次通过松驰、中等活跃、急剧上升和危机这几个阶段。虽然资本投下的时期是极不相同和极不一致的,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新投资的起点。因此,就整个社会考察,危机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个周转周期的新的物质基础”。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始终存在,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爆发一次的“周期性现象”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经济从出现一次危机到新的危机出现,就会形成一个经济周期。危机发生后,由于商品大量过剩,商品价格就会暴跌,促使大批企业倒闭,社会生产规模急剧缩小。经过一段时间,随着过剩商品的破坏、浪费和减价卖出,再加之企业的大量倒闭,商品的供应量大幅减少,商品的供求关系趋向平衡,商品的价格逐步回升,大量企业重新组织生产活动,资本主义生产暂时恢复平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着发生经济危机的风险
货币的出现,买与卖的分离,是经济危机的起源,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存在信用制度,就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只不过在马克思看来,简单商品经济仅仅提供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来完成的。在科技革命与社会生产力的共同推动下,封建社会落后的生产关系逐渐被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方式所取代,简单商品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发达的商品经济。与此相适应,经济危机爆发所需要的“一系列关系”也初步形成,这就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逐渐演化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转化的过程本质上就是经济危机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基于此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经济现象,“现实危机只能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竞争和信用中引出”。虽然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也出现过类似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经济波动。这需要运用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从理论上探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原因,在实践上吸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加强宏观调控,努力使我国的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从理论上讲,我国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有很大的区别,但也有一定的共性,即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急剧下降所导致的经济混乱。并且,这个体制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经济危机不仅资本主义社会有,社会主义也可能发生商业危机、财政危机、工业危机等。因此,经济危机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现象,而是各种社会形态共有的。因此要提高警惕,多管齐下,努力防范经济危机风险。
我国防范经济危机风险的基本思路
(一)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努力刺激内需以避免经济大幅波动
我国的宏观调控要坚持科学的方法和适度的原则,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政府应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也要注意区分市场经济常态下的干预和某种特殊条件下的干预。在常态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在于引导市场健康发展。在某种特殊时期,政府加大对市场的干预力度,使经济运行尽快回归常态,但是,政府的干预也应该合理有效和公平正义,不可任意而为。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在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实践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
在刺激内需方面,要注意从消费和投资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改善收入分配制度,向低收入阶层倾斜,加大财政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投入;另一方面,实行较为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改善投资结构,降低贷款利率,扩大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
(二)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增强判断风险的能力
在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制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信用制度作为经济危机爆发的杠杆,往往会成为危机的导火线。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制度还很不完善,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征信系统,有效进行信用等级的区分,以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
(三)审慎推行资产证券化,防范金融风险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提醒我们在开发金融衍生产品时要更加谨慎。资产证券化有助于释放风险、活跃金融市场,但也要注意到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它也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风险源。这就需要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率,以稳妥的态度逐步开发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衍生产品,以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真正让金融创新产品为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邱海平.论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J].当代经济研究,2008(3)
2.王伟光.运用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原因――重读《资本论》和《帝国主义论》[J].研究,2009(2)
3.郭真,梁东兴.《资本论》:从物质生产角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J].哲学研究,2008(8)
4.王宇伟.从马克思的《资本论 》看美国的次贷危机[J].当代经济研究,2009(3)
5.崔巍.经济周期、经济危机与危机治理理论的再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篇4
【关键词】流动性周期 经济增长 金融扩张 频谱滤波
一、绪论
本次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促使学界和坊间认识到: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对于整体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意义。同时基于金融危机触发的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衰退深化了各国对经济增长干预程度,综观各国的经济刺激措施,从美国的各级量化宽松政策到欧洲央行的注资再到中国史无前例的4万亿投资,充分证明了依靠注入流动性阻止经济衰退的主要政策意图。但是截止到目前,以注入流动为主的刺激政策不仅没有促使经济显著复苏,反而诱发了资产价格泡沫、地方政府债务失控及金融系统潜在的巨大风险,也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隐患。在此意义上而言,在当前金融扩张和金融系统已占据经济体系中关键地位的条件下,重新厘定流动性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联已成为现实之需。基于此,本文章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关键文献述评,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第四部分为经验事实,最后即是研究结论和启示。
二、关键文献述评
已有的经验研究和实践揭示,一个经济体系内的流动性运行特征不仅受到宏观经济运行规律客观制约,同时也受到政府和金融扩张政策的干扰。
(一)流动性:宏观经济效应
学界和坊间针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周期四个阶段的研究早已形成定论,概括而言经济周期也可以划分为繁荣和萧条两个主要阶段,宏观经济运行的每一个阶段都具有其独特特征,其对流动性的影响也独具一格。
Irving Fisher(1933)提出的债务通缩理论(Debt-Deflation Theory)隐含了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和流动性之间内在关联。Fisher(1933)研究指出,在宏观经济环境所引致的负向冲击对微观企业的资产价值形成侵蚀条件下,企业经营者的理就是折售其持有的资产以满足当期的债务清偿,但是资产的折售行为进一步引致资产价格的下降,从而引起企业资产状况恶化;同时企业的债务存量也会被通货紧缩效应放大,进一步引起企业债务负担加重,这一循环引致的结果就是企业进入了债务—通货紧缩周期。Bernanke,Gertler(1989)的代表性研究认为,当外部负面冲击引起企业净值下降形成既定事实时,企业抵押资产质量就会下降,进而银行对企业融资行为就会表现出风险厌恶选择,这一结果就会显著的侵蚀企业再融资能力,企业的进一步融资限制就会极大削弱企业投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企业就会面临流动性紧缩的困境。Kiyotaki,Moore(1997)通过对农耕者的土地出售及去杠杆化所形成的价格螺旋的研究,指出土地价值的缩水直接或间接的引致土地所有者净值及投资下降。尤其是在经济危机条件下,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泡沫的破裂引致资产价格缩水,而相关金融机构的风险预期引致的折现及收紧流动性的行为进一步加剧资产价格缩水。而这一逻辑也得到自2008年以来针对金融机构通过资产负债表收紧流动性的研究文献支持(Kashyan,Stein(2000))。Holmstrom,Tirole(1998)从预防性流动性需求角度研究认为,基于微观企业或银行理性预期行为,二者会形成现金窖藏的行为,而这种现金窖藏行为基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流动性需求,但是这种窖藏现金行为能否起到平滑微观主体流动性波动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验证。McCandless,Weber (1995)代表性研究证实,长期内经济发展状况表明货币供给的增加与经济体系产出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随后Taylor(1998)研究进一步明确指出,货币供给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Michael Bordo(2009)基于美国历史经济危机演化状况认为,刺激经济复苏的量化宽松政策应当适时退出,并且退出的时机选择也影响到政策实施的预期效果。Hagen,Jean Pisani-Ferry,Jackob von Weizsacker(2009)的关键研究指出,在经济危机末期阶段及复苏初期阶段,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当回到常规渠道,但其退出的力度要配合恰当的政策。间接地反映了以向经济实体注入流动性的宽松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复苏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戚自科(2004)研究指出,基于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央行的货币政策渠道选择依赖于信贷和货币两种途径。但其实质就是通过两个渠道向经济体系中注入或收紧流动性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Philippon(2008)的研究通过分析股票收益率与经济发展状态之间的关系,其指出微观企业资金流的净值预期缩水是引致经济运行衰退的主要根源。
(二)流动性:金融扩张效应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撑,其干预的手段就是通过相机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引导宏观经济运行。主要特征之一就是通过宽松或紧缩的货币政策释放或收紧流动性,进而引导经济运行。经验研究和实践表明其收紧或释放流动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银行等金融系统的扩张或收缩得以实现。Diamond,Dybvig(1983)研究指出,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就是承担资金期限转换及经济体系中的流动性创造,并相应地承担对应的风险。Kashyan,Stein(2000)指出,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净值的缩水和资产质量的恶化,直接或间接引致其信贷供给的控制及信贷收缩现象,最终引致通过银行贷款渠道的流动性紧缩现象。He,Kang,Krishanmurthy(2010)的经验研究揭示,2009年以来,银行通过可能的贷款收缩行为大幅度提高现金持有存量(Ivashina,Scharfstein(2010))。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宏观经济危机引起经济体系中流动性紧缩的可能性。Caballero,Simsek(2010)研究认为,其他银行尤其是银行交易对手的偿付能力的波动也会引致银行现金窖藏行为。但是这种银行现金窖藏行为被始发于2008年金融危机所引致的经济危机放大,Aeharya,Shin,Yorulmazer;Brunnermeier,Salmikov(2010)和Diamond,Rajan(2010)等的研究对宏观经济危机与金融机构现金窖藏行为及其引致的流动性问题进行探索。Shleifer,Vishny(2010a)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研究认为,经济繁荣阶段乐观预期形成的激励效应对银行的理形成冲击,引致银行的信贷扩张及高度的杠杆化经营行为,而这种行为的后果就是市场流动性充裕,但是经济危机就会引致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过度理性回归,其去杠杆化行为和过度收紧流动性的措施造成显著信贷紧缩,而信贷紧缩和降价折售行为引致市场流动性紧缩出现。
综观已有的研究,虽然代表性文献对于流动性与经济运行及银行的金融机构的行为之间关系进行直接或间接分析,但已有的研究不足以支撑以下2个问题:问题(1)在金融扩张条件下,流动性存在周期性吗?如果存在周期性,那么其与经济周期关系如何?问题(2)在以上问题的基础上,金融扩张与经济增长能有效地解释流动性周期性波动吗?针对以上问题,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也正是本文研究现实意义所在。
三、研究设计
(一)周期性测度及模型设定的经济学解释
结合本文研究核心和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饶为民,孙剑,2010),我们采用频谱滤波分析框架中的带通滤波(BP—BK)对我国流动性及经济增长进行分解,并在分解出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的基础上给出二者频率响应函数(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进而分析二者运行的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分布状况,也即是针对上文问题(1)进行分析。
结合频谱分析的数理原理,我们假定流动性序列与经济增长序列近似于随机过程{bt},其线性变换形式为:
ht=■■a■*b■ (1){1}
针对(1)式,利用BP线性滤波延迟多项式中内生的延迟算子进行线性变换为:ht=G(L)*b2t{2}。在此基础上结合谱分析有关知识,的谱功率可以表示为:
fh(c)=|G(e-jc)|2*fb(c) (2)
其中我们定义(2)式中的G(e-jc)为e-jc=cos(c)-j*sin(c)的指数函数,其被定义为:
a(c)=G(e-jc)=■■a■*e-ijc (3){3}
结合谱分析有关知识中的随机过程迭代计算原理,我们给出带通固定长度对称滤波(BP-BK)的频率响应函数:
aBP-BK(c)=aL2(c)-aL1(c) (4)
则通过频谱滤波分解的数理过程可以看出,结合经济时间序列的随机过程特征,时间序列在频率域中的结构表现为不同谐波之间的叠加,而不同谐波的组成体现了近似不相关的周期(频率)分量的叠加,因此可以利用频谱滤波分解原理对具有随机过程的变量序列进行周期(频率)分解,进而剥离出随机过程波动特征。
基于频谱滤波分解的优点从周期(频率)的角度而言,固定长度对称滤波(BP-BK)中则带通滤波可以近似的定义为:
BPn(D,H)=LPn(D)-LPn(H) (5)
其中频率循环周期是测算公式为:CC=■。
在给出周期性测度数理基础的条件下针对问题(2),结合已有的针对流动性、金融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4}我们在检验三者波动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对三者之间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框架进行经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经济增长波动因素和金融扩张波动因素对流动性的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
(二)变量设定及样本数据选取的经验解释
结合已有文献和研究思路,相对于已有的对流动性广义界定(鲁政委,(2006);任碧云,王越凤,(2007);曾康霖,(2007)等),本文对于流动性界定是基于实体经济对货币量的需求标准,如果货币供应规模高于实体经济需求规模,则是流动性过剩;反之则为流动性紧缩。基于此,本文利用广义货币余额(M2)的增长率(Mg)与经济增长率(g)之间相对差率((Mg-g)/g)表征我国流动性运行状态(LIQ)。其次,结合我国银行机构信贷创造的特征及相关的货币银行学理论,本文选取广义货币余额(M2)和狭义基础流动性规模(M1)之差表征我国信贷规模存量,进而利用信贷规模存量的增长率捕捉我国金融扩张取向(EOF),相对于传统的利用M2与GDP比率而表征金融深化变量而言,文章基于以下两个因素选取(EOF),其一就是本文综合分析经济增长与金融扩张对流动性之间内在关联,因此如果选取M2/GDP会引致可能变量高度相关进而引起拟合回归偏误;其二就是M2与M1差额能更好的映射出金融机构创造信贷的能力和金融在实体经济中扩张规模;最后本文承接既有的研究选取经济增长率(g)捕捉经济运行状况。
结合数据可获得性和经验研究的需要,本文选取改革开放以来的1992~2013年度中的季度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数据来自于中经网产业数据库和《中国统计年鉴》。同时为了提出价格因素的干扰,我们选取对应时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对GDP进行微调,借以反映我国真是GDP运行状况。
四、经验分析
(一)周期性测度
依据前文周期性测度经济学原理,本节我们对流动性和经济增长周期进行分解。首先,由于变量特征具有时间序列特征,有必要针对变量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饶为民,孙剑,2010),其检验结果如下表1。{5}
则由检验结果来看,变量序列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也即是在计量意义上变脸序列统计分布具有平稳性特征。
在数据平稳检验的基础上,我们对流动性变量(LIQ)和经济增长率(g)进行频谱滤波分解,依据前文分析的滤波分解的经济数理过程及构建频率响应函数过程,我们对流动性及经济增长1992~2013期间季度运行状况进行频谱滤波分解,结果如图1所示。
则从BP-BK滤波分解结果可以看出,在1992~2013期间经济增长存在1995~1998、1998~2001、2001~2005、2005~2009四阶段的短周期波动;同时存在1995~2009的长周期波动现象;样本期内,针对流动性而言存在1996~2000、2000~2003、2003~2005、2005~2008和2008~2011五阶段短周期波动现象,同时存在2000~2010长周期波动现象{6}。从分解结果看,无论是长周期还是短周期运行,整体上流动性周期运行均滞后于经济增长运行,虽然无法精确判定是否是经济运行周期引致了流动性周期性波动,但至少可以肯定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引致了流动性周期波动。进一步从二者的频率响应函数看,二者实际运行均偏离了其理想水平,并且二者偏离趋向和幅度近似。
(二)脉冲响应分析
在周期性测度基础上,结合问题(2)我们利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对三者之间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首先对流动性、经济增长率及金融扩张三者之间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2。
从Granger检验结果看,经济增长可以Granger引起流动性和金融扩张,同时金融扩张可以Granger引起流动性。则结合VAR相关原理,有必要进行进一步Johansen协整检验,其检验结果摘录如下表3。
则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上不能拒绝至少存在2个协整向量的原假设,表明流动性、经济增长与金融扩张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基于问题(2)和周期性分析结果,进一步进行基于VAR模型分析框架的脉冲响应分析,分析结果如下图表2。
则从脉冲响应分析结果看,当期给予金融扩张一个单位冲击,流动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第四期达到其稳态;同样若当期给予经济增长一个单位冲击,流动性呈现出先下降在第2期达到底部后开始上升的趋势,同样在第4期达到原均衡路径。与此对应,若当期给予流动性一个单位的冲击,经济增长表现出上升并在第3期达到峰值后略微下降的趋势,基本在第4期回到均衡路径;而金融扩张呈现出先下降并在第3期达到底部后上升趋势,也基本在第5期回到其原均衡路径。综合分析可知,经济增长与金融扩张对流动性初始影响互为补充,其影响效应持续时间均为4期,而流动性对经济增长与金融扩张二者初始影响呈现互补效应,但效应持续5期左右。但从流动性和经济增长相互冲击影响效应来看,二者影响效应相反,但流动性对经济增长冲击影响持续效应高于经济增长对流动性影响的持续效应,同时流动性与金融扩张之间相互影响与此类似。
五、研究启示
虽然诸多的代表性研究对于经济增长与金融扩张之间关系基本形成共识,同时实践也验证了金融扩张、流动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但针对三者之间关系的系统性量化分析并没有取得一致。本文通过测度流动性和经济增长之间周期性特征及在其基础上对于经济增长、流动性及金融扩张三者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初步系统性量化研究,经验分析揭示,首先,样本期内流动性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其中流动性的短周期波动和长周期波动均滞后于经济增长短周期波动和长周期波动,同时经济增长可以Granger引起流动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是流动性周期性波动的根源,同时金融扩张也是流动性产生的Granger原因。其次,金融扩张和经济增长均形成对流动性短期冲击效应,但二者对流动性的冲击效应相反;与此对应的就是流动性对金融扩张和经济增长冲击效应分别与二者对流动性冲击效应形成对偶性状,并且流动性对二者冲击效应持续时间高于二者对流动性的冲击效应持续时间。基于此,结合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而言,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活动和金融扩张所产生的流动性规模,同时也更应当注意流动性的产生对经济增长波动和金融扩张的影响。这也正是未来研究所要关注的命题。
注释
{1}其中ai表征测度的权重序列,在本文中为{bt}移动平均权重。
{2}其中G(L)=■■a■*Li。
{3}式中i满足i2=-1为虚数,G(e-jc)被定义为G(L)中的Li利用e-ijc置换所得到的结论。
{4}已有的研究揭示三者之间存在可能的内生关系,而文献针对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并没有形成权威共识,因此文章承接已有研究,假定三者之间存在内生关联。
{5}限于篇幅,摘录关键检验结果,如有需要请向作者索要,以下同。
{6}本文借鉴已有研究((饶为民,孙剑,2010))以波谷为标准判断周期性运行,波谷更具稳健性,以下同。
参考文献
[1]Ben S.Bernanke,Reinhart,Vincent R.Condueting Monetary Policy at Very Low Short-Term Interest Rat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4(05).
[2]Chong,Marylin Choy.Monetary Policy Operating Procedures: The Peruvian Case [J].Monetary Policy Operating Procedures in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BIS Policy PaPer,1999(55).
[3]Goodhart,Chaeles A.E.What Should Central Banks Do? What Should be Their Macroeconomic Objectives and Operations[J].Economic Journal,1994(104):1425-1430.
[4]Krugman,Paul. It.s Baaaek! Japan’s Slump and the Return of the Liquidity TraP[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8(02):138-160.
[5]饶为民,孙剑.中国股市的周期性波动与价值投资的应用[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04):55-58.
[6]刘明志.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应性[J].金融研究,2006(01).
篇5
伴随着各国政策层面对凯恩斯主义的举棋不定,国内外学者对于凯恩斯主义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专家指出,应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另有专家提出,凯恩斯主义比自由主义在挽救经济危机上更有效。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是否能再次挽救西方经济危机?又应该如何看待凯恩斯主义在中国的功与过呢?
在经历了20年左右的经济繁荣之后,美国再次爆发了经济危机,危机之严重程度实属空前。伴随着危机而来的是资产价格的暴跌与资产负债表的急剧恶化,市场价格信号已经完全失效,社会总需求由于资产负债表的恶化与债务链的断裂而骤减。世界似乎又一次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的危机。正是与1929年危机的这种相似性,使得人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凯恩斯主义。于是,在危机发生后的瞬间,受到危机冲击的世界主要国家便达成了用凯恩斯主义政策来拯救危机的共识。但是,凯恩斯主义还能拯救世界经济吗?
凯恩斯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用的
在工业化时代,每个产品都会经历从创新到大规模生产、再到市场饱和的生命之路。在产品生命的成长期,企业家的使命是扩大生产规模,而在产品生命的衰退期,企业家的使命则是开展新产品的创新活动。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正是企业家的这种周期性的创新活动,导致了市场经济下内生性的周期波动。
由此可见,我们既不能把由企业家周期性创新活动所引起的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定义为市场经济的失败,并试图以政府替代市场来避免这种内生性周期波动;也不可能通过政府的政策干预来改变经济运行中的这种具有内生性的周期波动。政府所能做的就是在危机发生后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来降低周期波动的幅度,减少危机可能带来的损失。
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讲,凯恩斯主义的干预政策应当是有用的。然而,问题就在于,凯恩斯主义的干预政策并不是可以无条件地加以使用的,而是需要一定的作用条件。
凯恩斯主义拯救危机所需要的条件无法得到满足
凯恩斯主义干预政策能否起到降低周期波动幅度、减少危机所带来的损失之作用,大致上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是否能够得到满足:一是技术尽可能偏向于劳动要素密集、至少为中性,这个条件意味着政府旨在增加社会就业的财政支出必须投向那些能够带来就业机会的投资项目;二是封闭经济,不存在就业乘数的外溢效应,这个条件意味着政府增加的财政支出所创造的就业机会不会通过企业的国际化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去;三是李嘉图等效原理成立,这个条件意味着采取凯恩斯主义干预政策的国家必须有人口的增加。只有在人口增加的情况下,政府才能在危机时期通过举债增加公共支出,然后在危机以后的繁荣时期,通过增加税收来平滑危机时期产生的公共债务。
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凯恩斯主义干预政策的以上三个条件没有一个是可以得到满足的。首先是技术进步导致了就业乘数的下降。在高科技的今天,劳动要素密集的技术已经被知识或者资本密集的技术所取代,结果,无论是政府的财政支出还是银行的信贷都变成了固定资产,而不是就业与工资。而没有就业和工资收入的增长,当然也就没有基于消费支出增长基础上的投资增长,于是凯恩斯主义便失灵了。
其次是全球化带来的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建立导致发达工业化国家政府干预所增加的投资与就业机会通过跨国公司的外包业务而转移到了具有成本优势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其后果是原本就不高的就业乘数又进一步外溢到了国外,从而使得西方国家凯恩斯主义干预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最后是人口的老龄化。从政府税收的角度来讲,人口老龄化的后果是歉收年之后再也没有丰收年,即危机时期政府试图通过举债来增加支出,但创造就业机会的努力会因为日后纳税人口的下降而无法付诸实践。如果在人口趋于老龄化的情况下继续实施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那么由此产生的后果只能是债务危机。
由上可见,今天世界各国政府采取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措施来救市,之所以成效甚微,不是因为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与政策建议有什么严重的错误,而是因为由这种理论所推导出来的救市政策所需要的众多条件难以得到满足而趋于失灵。因此,凯恩斯主义在今天所面临的困境与100多年前古典经济学所面临的困境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那就是社会经济实践的发展已经走到了理论的前面,让理论逐渐变成灰色的了。为了保持理论的长青,唯有进行理论创新。
超越凯恩斯主义,寻找治理危机的新方法
事实已经做了最好的回答,凯恩斯主义的干预政策并未能够带领世界经济走向繁荣,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极度低迷的状态。曾经让世人充满希望的凯恩斯主义救市政策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从理论上讲,必须超越凯恩斯主义;从拯救危机的实践上讲,必须尽快寻找到治理危机的新方法。
既然本次危机是周期性的危机,那么唯有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才有可能最终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危机、步入繁荣,而对企业家创新活动予以深入研究的经济学家首推熊彼特。因此,面对周期性的危机,超越凯恩斯主义、导入熊彼特主义或许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在救市政策的选择上,面对愈演愈烈的债务危机,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显然已经不可继续。正因为如此,从美国到欧洲、再到日本等发达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开始转向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以上这种政策选择上的变化无可非议。假如没有政府举债以及由此产生的债务危机,假如没有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随之而来的资产价格的上涨或通货膨胀,那么世界就极有可能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甚至是萧条。因此,今天我们事实上是在萧条和债务及通货膨胀之间做选择。或者换句话说,我们不妨把今天发生的债务与通货膨胀看作是避免大萧条的一种成本。从这样意义上来讲,扩张的财政政策(如果是人口非老龄化国家)与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是人口老龄化国家)在短期内是不可或缺的选择。但是,从长期来讲,要想让世界经济从衰退走向繁荣,关键是要采取保护和激励企业家创新的政策,这与理论上从凯恩斯主义走向熊彼特主义是一致的。
篇6
一、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理论
商业地产经济出现的波动情况一方面可能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作用。与之前的经济危机相似,经济忽快忽慢的增长很容易导致经济的发展状况脱离预期的估计,造成经济危机的产生。为了保证商业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应带牢牢把握好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特点。一般而言,商业地产经济的周期包括四个时期,分别为繁荣期、衰退期、复苏期和萧条期,这几个阶段实际上都是宏观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状态,因而在商业地产经济周期上体现出无规律的波动现象。此外,商业地产的经济波动是由于商业地产的经济增长不能符合经济增长的速度从而造成商业地产经济发展不稳定而产生的,因此,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是一种动态的现象。
二、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特点以及原因
与世界范围内的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趋势相比,我国的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是完全相反的。我国的商业地产经济虽然在速度上增长较快,但是其质量问题却着实令人堪忧,对百姓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我国的空房数量巨大,但需要住房的人数量同样也较大,可是在高房价的面前往往会造成许多想要买房的人望而却步,长期下来,会造成我国的商业地产发展受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我国的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产生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国民经济的波动。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的趋势是在众多的行业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同样,商业地产经济也会出现不平衡现象,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国民经济是由多种经济共同组成的,可以说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一旦国民经济出现波动现象则会对影响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因此,我国的商业地产经济需要符合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进而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2.商业地产市场的供求矛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对商业地产市场的供求状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我国当前的商业地产市场供求出现了严重的供求矛盾,商业地产的供应量与需求量之间出现了异常的变化,因此,这也是造成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原因。
3.商业地产价格的变化。商业地产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利益回报,因此许多企业和个人都愿意投资商业地产行业试图获得高额的收益回报。但是,由于投资的盲目性和商业地产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巨大的资金投入往往会造成商业地产的价格迅猛增长,脱离市场价格规律。另外,高额的收益又会带动更多的人对商业地产进行投资,从而致使商业地产价格更高,造成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
三、应对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对策
1.加强对商业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应当加强对商业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从而保证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在步调上应当与国民经济保持一致,全面把握好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从而促进商业地产经济的稳定发展。商业地产经济发展过快,不仅会影响到其他行业的正常发展,同时也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加强对商业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手段减少商业地产泡沫是必要的。虽然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会使商业地产经济的发展减慢甚至停滞,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商业地产经济可以获得稳定的发展,投资方获得的利益也更加长远可靠,促进我国商业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需要采取紧缩政策,针对商业地产经济发展中的不足进行有效解决,从而将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促进我国经济的长久发展。
2.加强对商业地产市场的供求管理。对于商业地产市场的供求矛盾,我国需要在商业地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作用下加强对商业地产市场的供求管理。当前,我国的商业地产市场在供应量和需求量出现严重的不平衡现象,阻碍了商业地产市场的发展,因此,政府需要充分重视起来,加强对商业地产市场的供求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下,商业地产只有通过相应的供求买卖才能获得自身利益的发展,所以政府所需做的是对商业地产市场进行控制管理,而不是单纯的将商业地产市场的供应量和需求量控制在一个平衡范围内。政府所做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供求市场的控制管理,从而使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减小经济波动,促进商业地产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仅仅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并不能完全改变商业地产市场供求严重不合理的现象,如果供求环境出现问题,将会造成商业地产市场奔溃。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通过政府的强制手段进行管理是必要的,政府应担采取积极的措施调节商业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促进商业地产市场的发展。
3.控制好商业地产的价格。商业地产的价格也是影响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因素,商业地产价格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商业地产经济的波动,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应当考虑到商业地产的价格,避免商业地产的价格过快增长,从而出现泡沫经济的现象。然而,通过强制的手段来对商业产价格进行控制并不是可取的,因为这并不能无法完全解决商业地产价格的问题,甚至会对商业地产的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政府对商业地产的价格控制应当从其他方面入手。例如,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当前,我国的商业地产市场混乱,各种不规范的开发行为不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同时也影响了商业地产市场的价格。所以,政府应当加强市场监督管理,规范商业地产市场开况,进而促进商业地产市场的消费,保证商业地产市场供求合理,控制好商业地产的价格。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机制
一、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这一定义说明了金融危机所具有的三层含义:金融状况的恶化;金融危机覆盖领域的广泛性;金融危机所具有的突发性。
金融危机最初是包括在经济危机之中的。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不同之处在于:经济危机重心在于生产过剩危机,然而金融危机则表现为金融工具职能被破坏,金融机构纷纷倒闭,汇率的波动与资本外逃,货币贬值,利率猛涨等。经济危机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金融危机可能随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也可能当经济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单独爆发。
金融领域存在着四中均衡,货币供求均衡,资金借贷的均衡,资本市场均衡和国际收支均衡。当四种均衡被打破到一定程度之后,金融危机便会爆发。四种均衡相互之间有较大的关联,当一种均衡被打破到一定程度时,其他均衡也会有相应被破坏的倾向。金融危机发生有两大根源,一是随着经济周期积累的经济问题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二是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二、第三代金融危机理论模型重点
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是由麦金农和克鲁格曼首先提出,该模型强调了一个重要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道德风险问题。普遍的道德风险归因于政府对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隐性担保,以及政府同这些企业和机构的裙带关系。从而导致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投资膨胀和不谨慎,大量资金流向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形成了金融过度(Financial Excess),导致了经济泡沫。当泡沫破裂或行将破裂所致的资金外逃,将引发货币危机。
三、发展中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经济基础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科技水平极大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导致其产品在竞争力上也相差甚多。产品竞争力的低下及不完善的工业体系导致了经常账户赤字的产生。例如越南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的十年里,一直推行激进的经济增长措施,工业基础薄弱但又急于加强现代化导致越南不得不加大工业配套零部件的进口,导致连年经常项目逆差,外汇储备降低。美洲开发银行估计,在过去的20 年中,拉美国家贸易条件下降率(大约为15 %)的标准差是工业化国家的2 倍。
金融企业竞争力与效率低下,发生道德风险。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对信贷风险无视而大量借贷造成一些行业的投资过度,产生呆账,加剧银行业风险。经济自由化之前,各国银行业存在的风险均转嫁给了政府。而银行业正是由于相信发展中国家政府不会任由银行倒闭造成经济动荡而加大了信贷供给力度。东亚各国随着自由化的进行,一些垄断企业逐渐丧失垄断地位,盈利的丧失导致信贷风险加大。然而由于这些企业和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银行相信政府背后对企业的隐形支撑,依然发放贷款。
宏观经济失调,经济体系脆弱。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东亚经历了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房地产投资过度膨胀,造成了大规模的空置及资产泡沫。例如泰国房屋空置率达20%。同时金融市场日益繁荣,股市资产规模大幅上涨。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第三产业增长超过第一第二产业,金融业过度繁荣而广大依靠第一第二产业的工人农民的生活水平却持续下降,经济体系变得过分脆弱。
四、发展中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政治基础
政治状况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促成与加剧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政治环境是保持国际资本信心的重要因素。而一旦政治环境发生动荡,国际资本容易大规模外流,造成货币危机。
五、发展中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金融基础
首先,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固定汇率制,盯住美元。然而,20世90年代,随着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相对升值,发展中国家货币却由于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随着美元升值。货币的升值导致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加剧了国内经常账户赤字的程度。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发展中国家普遍通过较高的利率来吸引外资流入。货币高估给了国际投机资本以可乘之机。同时固定汇率制导致国家无法有效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同时,发展中国家并不像发达国家一样能有充足的工具抵御货币危机。在货币危机发生或者即将发生时,发展中国家由于不能容易地借到应对危机需要的外汇,其应对货币危机的能力大大减弱。
金融自由化过早且国家对金融控制力不足。各个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发生时间与与金融自由化时间相差并不太长。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在金融深度上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国内金融机构承担过大风险。另外,发展中国家国内金融资本的过度退出也严重削弱了国家的金融控制权。以阿根廷为例,在银行私有化过程中,外资控制了商业银行总资产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十大私有银行中,七家为外资独资,两家为外资控股。
六、总结
相比较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工业体系尚且不发达,对出口存在一定依赖程度,经济受国际环境影响程度较大。而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又同时积累了宏观经济失调、金融业风险过高等一系列经济金融问题。并且,发展中国家盲目追求金融自由化,国家逐渐丧失对金融的控制力。除此之外,发展中国家拥有比发达国家更严重的政治不稳定性与更低的国家信誉。这一系列的问题相组合,叠加,最终使得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在发展中国家频发。(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春红.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比较[D].山东大学,2002.
[2]陈雨露,马勇.金融自由化、国家控制力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3(3):45-52.
篇8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波;宏观调控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美国次级贷款的内容和特点
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第一级是优级房贷市场,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第三级是次级贷款市场。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次贷低首付,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总额的20%—40%,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二是次贷期限长,有的20年还本息,还款周期长使贷款者压力小。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时候利息越高。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
美国开办次级贷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买房难问题。这项措施启动后,美国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个百分点,为1000万中低收入者解决了住房问题。在美国,孩子18岁以后基本自立了,剩下父母构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级贷款政策迎合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并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的购房欲望。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次贷刺激了房市,也毁了房市。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信贷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底线,即最后实在不行就卖房子还贷款,反正也赔不上,结果恰恰就在这里面出了问题,房价连跌了40%,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很多银行都在发行贷款证券(英文缩写是MBS),形成债务后再卖债券(英文缩写是CDO),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个债务链,债务链一断,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
(一)宏观调控力度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还贷的成本也就高了,本金滚利息,越滚越大,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而后又高息还款难,最终引发了危机。
(二)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06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大跌,原来售价100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只能卖到60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引发了金融风波。
(三)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炒来炒去,炒得扩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和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是历史的巧合。现在设想:如果美联储当年不加息,贷款的利息也就不会这么高;如果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还在涨,房主还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刺激房贷,没有证券商、银行家从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会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而现实的结果恰恰是这三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结果必然引发美国的次贷危机。事出有因,绝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三、次贷危机的后果和危害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统的各个角落,带来了全球性的诸多问题,包括现在的股灾和金融风波。
(一)次贷危机引发美元贬值。美国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贬值,贬值后会刺激外贸出口,降低进口,减少美国的外贸逆差,这是他的基本立足点。美元贬值以后,美国可以多印美钞向全球输送通货膨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出现了反应,物价上涨、经济放缓。比如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晚上19:00开始升值,到目前已累计升值了18.2%,汇率已突破7元的大关。到2008年年末,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将升到6.6元,接着继续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原因是压缩出口、增加进口,降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美国打压人民币升值意在减少它的外贸逆差,内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美元贬值,另一端人民币就要升值,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美元贬值带动人民币的升值加快,为全球输送通货膨胀,现在俄罗斯的物价涨得也很厉害,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也都受到影响,物价都在上涨。所以,面对物价上涨,中央提出“两个防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利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经济杠杆调控物价和股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次贷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之后,美国、纽约和伦敦的期货石油价格最高接近每桶150美元(七桶为1吨),一吨是10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68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软黄金,经济高速发达之后,石油更是经济血脉。目前,我国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亿吨,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如果石油涨价,会引发我国很多产品涨价,中国的物价就会形成“井喷”效应。现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发改委反映,我国一半的石油靠进口,如果石油不涨价,就会出现倒挂和亏损,发改委只好让财政给其补贴120亿元,让其别涨价。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工业品是石油领头涨,副食品是猪肉领头涨。由于我国垄断产业太多,资源管理不到位,产品成本降不下来,电力、石油、煤碳等资源性的行业都提出要求涨价,但老百姓又怕涨价,这使国家发改委一手托两家,处在两难的选择中,即一手托企业要涨价,一手托民众怕涨价。若经济问题弄不好,则会引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次贷危机引发很多国家经济减速。由于美元贬值,石油涨价,美国经济发展开始减速。2007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2%,比2006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0.4%,第二季度预计只有1%,预计2008年全年美国GDP增长率为1.5%左右,最悲观的是高盛公司预测只有0.8%。美国、日本、欧盟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现在都在减速,而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正在崛起,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四、全球金融系统的新特征
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风波,发现世界金融系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把握。
(一)金融系统的整体性。世界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货币的国际化和金融系统的一体化。现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统是连为一体的,已经形成一个联动互补的新格局,一个地方出问题,马上会引起连锁反应。这需要我们整体把握金融系统的形势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经济问题。
(二)金融资本的流动性。全球的金融资本近100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大概有8万亿美元的流动资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鳄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寻找机会进行投机炒作。其中,有一个金融大鳄叫索罗斯,他的手里有上千亿美金的“热”钱,1997年,他看到亚洲的金融市场刚开放并很脆弱,便到泰国的金融市场搅动一番后抽资脱逃,致使泰铢当天贬值,并引发了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险,中国的香港也深受其害。国际游资多了以后就会到处窜,像老鼠一样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钻,所以金融系统开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现在看,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国际游资投机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铢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风险,199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的金融风波等,都是国际游资的流动带来的后果。在我国,这些国际游资基本上会炒四个“市”,都很有规律。第一步是炒期货市场,通过赌博抬价,把国家的物价系统搞乱;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场,把股市烘起来,出现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资逃跑,套住的是中国的股民散户;第三步是炒房地产市场,形成房地产“泡沫”后再抽逃;还有一些高手进行第四步,即炒外汇市场,在汇率浮动中挣钱。这些金融大鳄在期市、股市、房市和汇市这“四市”上做文章,投机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钱换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灾难,这已成为一种定式和基本规律。
(三)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某个环节有了风吹草动,马上形成一种“蝴蝶”效应,整个金融系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因为它是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这种大趋势无法遏制。虽然次贷危机本身仅仅几千亿美元,但全球都受影响。我国的股市离美国很远,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预期,如果信心和预期都没了,股市也就跌惨了。现在看,这次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形成一种灾难,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带来的。
(四)金融波动的周期性。金融系统的运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认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绸缪,驾驭金融形势的变化。从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我们就知道资本主义有经济危机,危机时会出现牛奶过剩倒到海里、产品积压卖不动、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和物价飞涨等现象,这是那个年代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型的危机,这是即时危机的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到今天,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发生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由过去的生产过剩型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这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规律。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也出现了一些周期性的规律,比如经济过热,基本上是8-10年出现一次。1982-1984年,我国出现第一次经济过热,进行了治理整顿;1994年,出现第二次经济过热,进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顿;2006年末,出现第三次经济过热。我国股市也呈周期性变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些都是辨证的。现在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周期性,准确把握经济走向和规律,从而做到未雨绸缪,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美国看市场经济的优势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用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产权多样化,鼓励竞争,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但是,市场经济也有负面效应,会周期性地出现一些问题。在计划经济年代,经济的主要危险是通货膨胀,因为当时是短缺经济,经常供不应求,物价自然就会上涨。市场经济有通胀,也有紧缩,二者交替进行,但主要危险是通货紧缩,即生产过剩、物价低迷、消费不足。在1998-2005年期间,我国经历了8年的通货紧缩,经济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目前,我国又一次进行宏观调控,防止通货膨胀,但要注意调控的节奏和力度,要点刹车,不能急刹车,急刹车容易造成翻车。如果长期过度地紧缩银根,那么到2009年末,我国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货紧缩,5年内经济将无法有大的发展。不能一放就胀,一紧就缩,这几年我国一直是这么周而复始地走这条路,现在要注意掌握调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现1998年的那种通货紧缩,我国就难办了,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再加上弱势群体多,如果经济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那么很难保就业、保稳定,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参考文献:
[1]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从次贷危机看美国楼市与中国楼市的关系[J].中国金融,2007(18).
[3]论我国的资产泡沫与金融风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4]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操作——东亚国家的经验及启示[J].金融研究,2007(5).
篇9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波;宏观调控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美国次级贷款的内容和特点
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第一级是优级房贷市场,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第三级是次级贷款市场。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次贷低首付,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总额的20%—40%,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二是次贷期限长,有的20年还本息,还款周期长使贷款者压力小。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时候利息越高。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
美国开办次级贷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买房难问题。这项措施启动后,美国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个百分点,为1000万中低收入者解决了住房问题。在美国,孩子18岁以后基本自立了,剩下父母构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级贷款政策迎合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并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的购房欲望。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次贷刺激了房市,也毁了房市。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信贷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底线,即最后实在不行就卖房子还贷款,反正也赔不上,结果恰恰就在这里面出了问题,房价连跌了40%,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很多银行都在发行贷款证券(英文缩写是MBS),形成债务后再卖债券(英文缩写是CDO),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个债务链,债务链一断,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
(一)宏观调控力度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还贷的成本也就高了,本金滚利息,越滚越大,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而后又高息还款难,最终引发了危机。
(二)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06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大跌,原来售价100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只能卖到60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引发了金融风波。
(三)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炒来炒去,炒得扩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和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是历史的巧合。现在设想:如果美联储当年不加息,贷款的利息也就不会这么高;如果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还在涨,房主还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刺激房贷,没有证券商、银行家从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会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而现实的结果恰恰是这三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结果必然引发美国的次贷危机。事出有因,绝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三、次贷危机的后果和危害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统的各个角落,带来了全球性的诸多问题,包括现在的股灾和金融风波。
(一)次贷危机引发美元贬值。美国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贬值,贬值后会刺激外贸出口,降低进口,减少美国的外贸逆差,这是他的基本立足点。美元贬值以后,美国可以多印美钞向全球输送通货膨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出现了反应,物价上涨、经济放缓。比如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晚上19:00开始升值,到目前已累计升值了18.2%,汇率已突破7元的大关。到2008年年末,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将升到6.6元,接着继续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原因是压缩出口、增加进口,降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美国打压人民币升值意在减少它的外贸逆差,内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美元贬值,另一端人民币就要升值,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美元贬值带动人民币的升值加快,为全球输送通货膨胀,现在俄罗斯的物价涨得也很厉害,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也都受到影响,物价都在上涨。所以,面对物价上涨,中央提出“两个防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利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经济杠杆调控物价和股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次贷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之后,美国、纽约和伦敦的期货石油价格最高接近每桶150美元(七桶为1吨),一吨是10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68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软黄金,经济高速发达之后,石油更是经济血脉。目前,我国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亿吨,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如果石油涨价,会引发我国很多产品涨价,中国的物价就会形成“井喷”效应。现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发改委反映,我国一半的石油靠进口,如果石油不涨价,就会出现倒挂和亏损,发改委只好让财政给其补贴120亿元,让其别涨价。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工业品是石油领头涨,副食品是猪肉领头涨。由于我国垄断产业太多,资源管理不到位,产品成本降不下来,电力、石油、煤碳等资源性的行业都提出要求涨价,但老百姓又怕涨价,这使国家发改委一手托两家,处在两难的选择中,即一手托企业要涨价,一手托民众怕涨价。若经济问题弄不好,则会引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次贷危机引发很多国家经济减速。由于美元贬值,石油涨价,美国经济发展开始减速。2007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2%,比2006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0.4%,第二季度预计只有1%,预计2008年全年美国GDP增长率为1.5%左右,最悲观的是高盛公司预测只有0.8%。美国、日本、欧盟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现在都在减速,而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正在崛起,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四、全球金融系统的新特征
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风波,发现世界金融系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把握。
(一)金融系统的整体性。世界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货币的国际化和金融系统的一体化。现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统是连为一体的,已经形成一个联动互补的新格局,一个地方出问题,马上会引起连锁反应。这需要我们整体把握金融系统的形势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经济问题。
(二)金融资本的流动性。全球的金融资本近100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大概有8万亿美元的流动资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鳄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寻找机会进行投机炒作。其中,有一个金融大鳄叫索罗斯,他的手里有上千亿美金的“热”钱,1997年,他看到亚洲的金融市场刚开放并很脆弱,便到泰国的金融市场搅动一番后抽资脱逃,致使泰铢当天贬值,并引发了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险,中国的香港也深受其害。国际游资多了以后就会到处窜,像老鼠一样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钻,所以金融系统开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现在看,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国际游资投机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铢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风险,199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的金融风波等,都是国际游资的流动带来的后果。在我国,这些国际游资基本上会炒四个“市”,都很有规律。第一步是炒期货市场,通过赌博抬价,把国家的物价系统搞乱;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场,把股市烘起来,出现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资逃跑,套住的是中国的股民散户;第三步是炒房地产市场,形成房地产“泡沫”后再抽逃;还有一些高手进行第四步,即炒外汇市场,在汇率浮动中挣钱。这些金融大鳄在期市、股市、房市和汇市这“四市”上做文章,投机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钱换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灾难,这已成为一种定式和基本规律。
(三)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某个环节有了风吹草动,马上形成一种“蝴蝶”效应,整个金融系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因为它是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这种大趋势无法遏制。虽然次贷危机本身仅仅几千亿美元,但全球都受影响。我国的股市离美国很远,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预期,如果信心和预期都没了,股市也就跌惨了。现在看,这次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形成一种灾难,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带来的。
(四)金融波动的周期性。金融系统的运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认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绸缪,驾驭金融形势的变化。从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我们就知道资本主义有经济危机,危机时会出现牛奶过剩倒到海里、产品积压卖不动、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和物价飞涨等现象,这是那个年代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型的危机,这是即时危机的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到今天,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发生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由过去的生产过剩型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这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规律。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也出现了一些周期性的规律,比如经济过热,基本上是8-10年出现一次。1982-1984年,我国出现第一次经济过热,进行了治理整顿;1994年,出现第二次经济过热,进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顿;2006年末,出现第三次经济过热。我国股市也呈周期性变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些都是辨证的。现在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周期性,准确把握经济走向和规律,从而做到未雨绸缪,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美国看市场经济的优势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用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产权多样化,鼓励竞争,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但是,市场经济也有负面效应,会周期性地出现一些问题。在计划经济年代,经济的主要危险是通货膨胀,因为当时是短缺经济,经常供不应求,物价自然就会上涨。市场经济有通胀,也有紧缩,二者交替进行,但主要危险是通货紧缩,即生产过剩、物价低迷、消费不足。在1998-2005年期间,我国经历了8年的通货紧缩,经济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目前,我国又一次进行宏观调控,防止通货膨胀,但要注意调控的节奏和力度,要点刹车,不能急刹车,急刹车容易造成翻车。如果长期过度地紧缩银根,那么到2009年末,我国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货紧缩,5年内经济将无法有大的发展。不能一放就胀,一紧就缩,这几年我国一直是这么周而复始地走这条路,现在要注意掌握调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现1998年的那种通货紧缩,我国就难办了,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再加上弱势群体多,如果经济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那么很难保就业、保稳定,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参考文献:
[1]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从次贷危机看美国楼市与中国楼市的关系[J].中国金融,2007(18).
[3]论我国的资产泡沫与金融风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4]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操作——东亚国家的经验及启示[J].金融研究,2007(5).
篇10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波;宏观调控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美国次级贷款的内容和特点
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第一级是优级房贷市场,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第三级是次级贷款市场。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次贷低首付,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总额的20%—40%,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二是次贷期限长,有的20年还本息,还款周期长使贷款者压力小。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时候利息越高。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
美国开办次级贷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买房难问题。这项措施启动后,美国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个百分点,为1000万中低收入者解决了住房问题。在美国,孩子18岁以后基本自立了,剩下父母构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级贷款政策迎合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并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的购房欲望。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次贷刺激了房市,也毁了房市。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信贷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底线,即最后实在不行就卖房子还贷款,反正也赔不上,结果恰恰就在这里面出了问题,房价连跌了40%,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很多银行都在发行贷款证券(英文缩写是MBS),形成债务后再卖债券(英文缩写是CDO),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个债务链,债务链一断,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
(一)宏观调控力度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还贷的成本也就高了,本金滚利息,越滚越大,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而后又高息还款难,最终引发了危机。
(二)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06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大跌,原来售价100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只能卖到60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引发了金融风波。
(三)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炒来炒去,炒得扩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和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是历史的巧合。现在设想:如果美联储当年不加息,贷款的利息也就不会这么高;如果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还在涨,房主还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刺激房贷,没有证券商、银行家从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会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而现实的结果恰恰是这三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结果必然引发美国的次贷危机。事出有因,绝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三、次贷危机的后果和危害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统的各个角落,带来了全球性的诸多问题,包括现在的股灾和金融风波。
(一)次贷危机引发美元贬值。美国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贬值,贬值后会刺激外贸出口,降低进口,减少美国的外贸逆差,这是他的基本立足点。美元贬值以后,美国可以多印美钞向全球输送通货膨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出现了反应,物价上涨、经济放缓。比如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晚上19:00开始升值,到目前已累计升值了18.2%,汇率已突破7元的大关。到2008年年末,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将升到6.6元,接着继续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原因是压缩出口、增加进口,降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美国打压人民币升值意在减少它的外贸逆差,内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美元贬值,另一端人民币就要升值,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美元贬值带动人民币的升值加快,为全球输送通货膨胀,现在俄罗斯的物价涨得也很厉害,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也都受到影响,物价都在上涨。所以,面对物价上涨,中央提出“两个防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利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经济杠杆调控物价和股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次贷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之后,美国、纽约和伦敦的期货石油价格最高接近每桶150美元(七桶为1吨),一吨是10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68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软黄金,经济高速发达之后,石油更是经济血脉。目前,我国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亿吨,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如果石油涨价,会引发我国很多产品涨价,中国的物价就会形成“井喷”效应。现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发改委反映,我国一半的石油靠进口,如果石油不涨价,就会出现倒挂和亏损,发改委只好让财政给其补贴120亿元,让其别涨价。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工业品是石油领头涨,副食品是猪肉领头涨。由于我国垄断产业太多,资源管理不到位,产品成本降不下来,电力、石油、煤碳等资源性的行业都提出要求涨价,但老百姓又怕涨价,这使国家发改委一手托两家,处在两难的选择中,即一手托企业要涨价,一手托民众怕涨价。若经济问题弄不好,则会引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次贷危机引发很多国家经济减速。由于美元贬值,石油涨价,美国经济发展开始减速。2007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2%,比2006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0.4%,第二季度预计只有1%,预计2008年全年美国GDP增长率为1.5%左右,最悲观的是高盛公司预测只有0.8%。美国、日本、欧盟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现在都在减速,而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正在崛起,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四、全球金融系统的新特征
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风波,发现世界金融系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把握。
(一)金融系统的整体性。世界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货币的国际化和金融系统的一体化。现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统是连为一体的,已经形成一个联动互补的新格局,一个地方出问题,马上会引起连锁反应。这需要我们整体把握金融系统的形势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经济问题。
(二)金融资本的流动性。全球的金融资本近100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大概有8万亿美元的流动资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鳄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寻找机会进行投机炒作。其中,有一个金融大鳄叫索罗斯,他的手里有上千亿美金的“热”钱,1997年,他看到亚洲的金融市场刚开放并很脆弱,便到泰国的金融市场搅动一番后抽资脱逃,致使泰铢当天贬值,并引发了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险,中国的香港也深受其害。国际游资多了以后就会到处窜,像老鼠一样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钻,所以金融系统开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现在看,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国际游资投机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铢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风险,199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的金融风波等,都是国际游资的流动带来的后果。在我国,这些国际游资基本上会炒四个“市”,都很有规律。第一步是炒期货市场,通过赌博抬价,把国家的物价系统搞乱;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场,把股市烘起来,出现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资逃跑,套住的是中国的股民散户;第三步是炒房地产市场,形成房地产“泡沫”后再抽逃;还有一些高手进行第四步,即炒外汇市场,在汇率浮动中挣钱。这些金融大鳄在期市、股市、房市和汇市这“四市”上做文章,投机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钱换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灾难,这已成为一种定式和基本规律。
(三)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某个环节有了风吹草动,马上形成一种“蝴蝶”效应,整个金融系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因为它是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这种大趋势无法遏制。虽然次贷危机本身仅仅几千亿美元,但全球都受影响。我国的股市离美国很远,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预期,如果信心和预期都没了,股市也就跌惨了。现在看,这次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形成一种灾难,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带来的。
(四)金融波动的周期性。金融系统的运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认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绸缪,驾驭金融形势的变化。从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我们就知道资本主义有经济危机,危机时会出现牛奶过剩倒到海里、产品积压卖不动、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和物价飞涨等现象,这是那个年代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型的危机,这是即时危机的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到今天,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发生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由过去的生产过剩型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这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规律。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也出现了一些周期性的规律,比如经济过热,基本上是8-10年出现一次。1982-1984年,我国出现第一次经济过热,进行了治理整顿;1994年,出现第二次经济过热,进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顿;2006年末,出现第三次经济过热。我国股市也呈周期性变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些都是辨证的。现在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周期性,准确把握经济走向和规律,从而做到未雨绸缪,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美国看市场经济的优势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用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产权多样化,鼓励竞争,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但是,市场经济也有负面效应,会周期性地出现一些问题。在计划经济年代,经济的主要危险是通货膨胀,因为当时是短缺经济,经常供不应求,物价自然就会上涨。市场经济有通胀,也有紧缩,二者交替进行,但主要危险是通货紧缩,即生产过剩、物价低迷、消费不足。在1998-2005年期间,我国经历了8年的通货紧缩,经济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目前,我国又一次进行宏观调控,防止通货膨胀,但要注意调控的节奏和力度,要点刹车,不能急刹车,急刹车容易造成翻车。如果长期过度地紧缩银根,那么到2009年末,我国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货紧缩,5年内经济将无法有大的发展。不能一放就胀,一紧就缩,这几年我国一直是这么周而复始地走这条路,现在要注意掌握调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现1998年的那种通货紧缩,我国就难办了,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再加上弱势群体多,如果经济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那么很难保就业、保稳定,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参考文献:
[1]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从次贷危机看美国楼市与中国楼市的关系[J].中国金融,2007(18).
[3]论我国的资产泡沫与金融风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4]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操作——东亚国家的经验及启示[J].金融研究,2007(5).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