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线上教学范文
时间:2023-07-28 17:4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语文线上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学习主动性不积极。在直播学习中有的学生使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进行直播学习,有些则利用家里的网络电视观看直播,在听课过程中有个别学生不能按时进入直播间进行有效学习;有的学生因为是留守儿童家里的监护人外出务工,年迈的爷爷奶奶陪伴学习,缺乏有效的督促,对于网课学习时间没有较好的时间观念。
2、学习效率不高。在直播学习时很多家长也进行过反馈,孩子开始偷懒不按时上课,甚至直接掉线进行其他的游戏。
3、课后作业打折扣。小学英语作业主要分为读写两大类,个别学生抄写类作业敷衍了事,甚至还会出现拖拉现象。
二、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在线上教学的学习效率,解决实际过程中碰到的难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在每次网课开始前在班级群中进行签到,在直播的过程中不定时点名签到,督促学生尽量全程按时参与网课学习。
2、小学生的自控力较弱,所以网课课堂不仅仅的考察孩子们的自控力,更是需要家长们的监督,虽然部分家长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自己监督,但是也希望尽量请家里其他成员进行督促,例如:设置手机的闹钟,提示孩子上课时间到了请做好课前准备。老师也会在群里点名提问,希望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篇2
(20XX——20XX学年
第X学期)
(本文档共
【
5
】页/【
1786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线上教学和返校开学的教学衔接计划
(2019—2020学年
第二学期)
——单位
姓名
2020年X月
一、
指导思想
结合此次线上空中课堂、科任教师直播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二、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经过本学期为期X周的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线上直播教学,根据学生平时上交作业和家庭作业上交情况来看,有的同学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但有个别学生自制力较差,无论是听课还是作业都不够认真,甚至出现应付的情况,由于线上教学老师不在身边,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情要做,个别情况下不能及时督促、辅导孩子观看空中课堂,进行线上学习,这就导致拉大了学生之间掌握知识情况的差异。
三、
教材分析
部编语文八年级教科书以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经验,遴选篇目,构建体系,创新设计和编排。
四、
教学目标
正确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也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正确处理人文性和工具性、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关系,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积极倡导有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一)
总目标
1.
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2.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3.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二)
知识目标
1.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相关作家作品等文学知识,了解描写方法和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生字词的音、形、义,背诵重点课文和重点段落。
2.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目标:
3.
领会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能分析理解文章结构,并能运用描写、比喻等修辞手法。
4.
掌握阅读现代文和古文的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读书与写日记的好习惯。
(三)
人文素质目标
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表达,学习课文中先进的人和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如文学修养、品德修养,阅读优美的中外名著、读书看报做笔记的习惯等。
五、
开学安排
(一)
对“空中课堂” 讲过的知识运用课堂时间进行回顾复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还未掌握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状态,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
(二)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利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以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线上教学阶段对每一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加强指导,严格要求。
(三)
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培养学生养成乐于倾听、勇于发言和认真写字的习惯。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对学困生多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在“空中课堂”线上教学活动中未掌握知识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四)
认真学习新课标,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不搞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不断提高独立备课的能力,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五)
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有直观视觉上的效果,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多撰写教学反思、论文。
(六)
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作业布置和批改因人而异,兼顾学生不同特点,做好每单元的测评工作,及时反馈,纠正不足。加强培优补差,提高学习成绩。
(七)
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成绩及时表扬,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八)
加强指导和督促,让学生养成如何预习课文,如何听课、如何作业、如何学习、如何抓住学习重点等。
篇3
关键词:上海民办高校;ICT教学应用;教学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民办大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ICT教学应用在高校的发展已是趋势,无论是公办院校还是民办院校都顺应趋势积极开展ICT相关的课程,营造信息化的校园学习与办公环境。民办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稳步发展,必须努力找到办学特点,结合全球教育趋势,从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民办高校如何发挥自身特色积极推动ICT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当前,上海的大多数民办高校都在教室里安装了ICT等多媒体设备帮助老师互动教学,利用直观的课件加上老师的讲课,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不同形式的课件是ICT多媒体教学中最常见的类型,课件的优劣当然会影响到上课的效果,但是善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匹配的教学内容与课件的有效组合,才能帮助老师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更充分地吸收知识,最终实现ICT对教学的整体完善。此外,很多上海民办高校也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的课程,建设了各类校内实践教学场所,可进行不同类型、不同教学方式的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教学是建立在传统理论课程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遵循“体验―提升―应用”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实践课程教学尤为强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但从使用过程和教学效果来看效果不佳,笔者认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办高校对ICT内涵的理解不够,使得ICT教学应用流于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没有起到真正的辅助作用
具体来说,民办高校对于ICT教学应用的观念不正确,过分重视技术层面的运用,忽略了ICT教学应用的本质。大部分民办学校比较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的开展在手段上过于依赖专业软件的操作,忽视了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发现,虽然各大民办高校都积极完善ICT设备,顺应现代化教育,但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起到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反而本末倒置成为了教学的主角。以多媒体教室为例,原本的初衷是想打破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对于生涩、乏味的理论知识提不起兴趣的局面,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但现实存在的问题不少:(1)老师使用的课件只是把课本内容照搬到电脑屏幕上,没有精简和概括,没有结合实际给出更多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2)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电脑多媒体技术,没有电脑没有课件就不会上课,完全抛弃了传统粉笔、黑板等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3)教师对课件内容没有充分的理解消化,上课成为简单的播放课件时间,因此老师对于课件知识点的讲解也不够充分;(4)教师过度利用电脑、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忽视了对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互相讨论问题等其他教学方法的应用;(5)部分老师由于自身观念或者计算机操作能力等问题,排斥电脑多媒体教学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大部分民办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的办学宗旨,因此建设了许多模拟实践中心,如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等模拟现实环境的实验室。但是笔者发现在这些实践课程中学校一味地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其结果只会培养出机械操作软件的学生。更何况每个行业的技术都是在不断进步中,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操作流程并不一定适用于将来的工作。任何一所学校,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对于学生的培养都应该以培养其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能力为首要目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才是高校培养学生的根本目标。但是现实中很多民办高校没有认清ICT教学应用的本质,将ICT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过于强调课件的美观、技术的运用,却忽略了最重要的部分,课程内容的整合。认为只要教会学生操作某个专业软件就等于上好了这一门课,而结果却适得其反,在过程中其实学生收获的知识非常有限。即使课件多完美、设备多先进,没有合理的善用只会本末倒置,不仅无法提高教育质量,还造成了多种资源的浪费。重视ICT技术与课程内容的结合才是ICT教学应用的关键要素,这也是不少民办大学忽略的一部分。
二、民办高校教师总体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任务繁重又缺乏学校的支持,往往导致偏向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民办院校通常办学历史不久,师资缺乏是一直面临的问题,教师的二级化现象也十分明显。教师的主要资源一部分来自于各公办院校退休的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由于ICT应用技能欠缺而放弃了这种工具的使用,使教学过于单调化,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另一部分则是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可以很快地掌握新的科技设备,但对于课程的内容理解不深刻,导致课堂课件很花哨,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年轻的教师中还存在过度依赖ICT设备,没有电脑、没有课件无法上课的情况,也有不少民办老师为了响应学校提倡的ICT教学就出现了为了应用而在应用的情况,完全是把技术当成了教学手段中的装饰品,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还有不少老师没有足够的能力掌握ICT技术,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下就拒绝使用新的技术手段,不仅完全没有起到整合ICT与课程的促进作用,反而造成了民办大学老师的教育技术水平低的不好印象。据笔者观察,目前大部分民办大学教师上课过程还是偏向传统式的“一人独讲”的模式,虽然大部分老师会播放课件,但是在这里课件的作用只是代替了老师手写板书的重复劳动而已,除此之外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笔者认为,民办大学不少老师认为所谓的ICT教学应用与课程整合无非就是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另一种说法,在没有充分了解其内涵时就匆匆把两者画上了等号。民办大学老师对于ICT教学应用的概念模糊不清、理解不正确就更不要提整合二字了,重技术轻课程,为了整合而整合都是阻碍民办大学发展ICT与课程整合的大问题。
其次,民办高校教师通常都是身兼多职,除了自身的教学工作以外还有不少行政工作和科研项目需要完成。当绩效考核的标准与课程的质量无关而是数量的问题时,更没有老师愿意多花精力去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不愿意使用ICT,特别是电脑与互联网。原因大概是这几点,例如,没有适合课程的相关软件、老师对于ICT使用后的效果表示怀疑、ICT应用缺乏教学管理制度上的支持、老师认为花更大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ICT的技术,增加了工作负担。也有部分老师会担心当在课堂上使用ICT,教学方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时会失去自己在课堂上的权威感。缺乏资金支持购买技术设备、缺乏相应的培训等原因都导致教师缺乏动力使用ICT。还有些教师对ICT操控不是很好,就往往不愿意在复杂的教育环境中冒险去尝试新事物。的确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有能力操控好ICT技能,在一味强调更新信息和ICT技术的同时,也许会忽略了课程本身的内容,反而减缓了学生学习的进程。
三、大多数民办高校还是不够重视ICT教学应用,对ICT设备维护及管理没有系统的管理体系,对ICT教学应用也没有完善的评价制度
目前民办高校对于ICT建设与管理都缺乏完善的体系,对于ICT教学应用课程也没有建立评价标准,机制的不完善都直接阻碍了ICT教学应用在民办高校的开展。针对目前的问题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1.民办大学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意识到合理使用ICT技术将会对学校教学模式等各方面带来的变化与影响,因此没有充分重视ICT设备的系统管理,也没有对于ICT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做好系统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ICT教学应用在民办高校的顺利开展。
2.民办大学缺乏一支专业的技术人才队伍进行ICT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相比起上海的公办高校,民办大学的政府资金支持非常有限。大部分民办高校都是秉持开源节流的办校方针,因此民办大学中技术部门的人员配置相对比较少,也没有专门负责ICT设备维护和管理的部门,这点上来说也是制约了ICT教学在民办高校的发展。
3.民办高校没有给教师足够的专业培训,没有规范性的课程规划导致大部分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大多只使用PPT课件,ICT教学应用的优势根本无法充分发挥,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民办大学的教师也没有充分利用好校园网络资源平台来充实自己的教学需求。即使目前大部分民办大学配置了大量的ICT硬件设备,但是ICT的教学应用不是光靠硬件建设就可以完成的,作为学校的宝贵资源,民办大学教师自身的教学实力和运用ICT教学的能力提升才是体现ICT教学应用的最大保障。
4.民办大学都设有自己的数字化图书馆,配有校园网络资源平台等,但是相比起公办高校老师与学生的使用率来说,民办大学在这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善于利用这些资源也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也从侧面反映出老师和学生对于ICT教学环境的未适应。
5.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评价机制的完善,目前还没有针对教学中的ICT使用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教师融入ICT进课堂不是一件易事,也同时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精力去做课程的整合。如果有了比较科学的评价机制,相信可以给予更多教师在ICT使用上更多的激励与目标。
民办高校可以通过明确ICT教学应用的课程目标,改进ICT课程设计,达到ICT整体效用最优化的目的,并能有效地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应用具体模式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达到提高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目的,使得ICT相关方达到整体效益最大化,这是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增效减负 策略
当今社会,小学生的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究其原因,除了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外,学校教育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填鸭式”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分数和成绩,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学生厌学情绪高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学生减负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省教育厅颁发的《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见,“增效减负”是当前形势下的教育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贯彻落实“增效减负”精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课前――精心备课,删繁就简
课前准备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此,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树立起有效备课的教育理念,备课时删繁就简,找准教学重点,尽可能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1.树立有效备课理念。有效备课,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形成有亮点、有创意、有效率的教学设计。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树立起有效备课的教学理念,关注教材内容,关注学生整体接受状况,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在备课时就要预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应怎样总结和处理这些问题等等。
2.删繁就简,找准备课重点。如《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在备课时就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一是理解狐狸对乌鸦说的三次话的意思;二是指导学生剖析乌鸦是如何一步一步掉入狐狸的陷阱的;三是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加深学生对“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理解。明确了重点和难点之后,在上课时就可以围绕这一中心讲解课文内容,化繁为简,学生也更容易把握重点了。
二、课堂――精讲多练,当堂掌握
课堂教学是“增效减负”的主要阵地,要想实现“增效减负”的效果,就要做到“堂堂清”,老师要精讲、细讲,使学生当堂掌握所学知识,课后不会为上节课的包袱所累,全身心地投入到下节课的学习中。
1.少讲精讲。小学语文教师应明确小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尤其是上课的45分钟里,小学生不可能每一分钟都兴致盎然地听课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学会少讲精讲,向45分钟课堂要效率。一般说来,老师讲的时间不宜超过25分钟,这就要求老师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将最核心的部分教授给学生。如在学习《刻舟求剑》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字词以及刻舟求剑的涵义和应用方面,而不应在课文细节中深究。
2.随堂练习。如在讲解完《刻舟求剑》的重点知识以后,就要留出15―2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进行巩固性练习,让学生当堂掌握所学字词的写法和应用,并让学生练习运用“刻舟求剑”来造句,加深学生对这一成语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做到“本堂课,当堂毕”。
三、课后――合理安排,增效减负
要想真正实现“增效减负”的效果,就要合理安排课后作业。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后作业的多样性。课后作业不一定全是文字性的,也可以有口头作业、动手操作性作业、思考作业、观察类作业、记忆性作业、互动性作业等等。多样性的课后作业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控制好作业总量。课后作业不宜过量,对于小学语文作业,严禁惩罚性的大量抄写类作业,因为大量的机械的重复性作业会使小学生感到厌烦,从而迁移到作业科目甚至科目老师,长久下去,便会产生厌学倾向。语文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要考虑到数学老师等其他科目老师的作业量,要给孩子预留出玩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们对“增效减负”认识的加深,这一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感自己的任务之艰巨、路途之遥远,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增效减负”真正贯彻落实下去,使其不再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江小姜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增效减负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3)。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方法创新;素质教育;全面分析
语文是我们的国语,语文教学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从牙牙学语开始到大学毕业,不管在哪个阶段的学习,都离不开语文学习。语文又与我们各个学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不能让我们的学生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转变思想,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结合现代教育发展的步伐,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效率。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谈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创新模式。
一、在民勤县小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发现,民勤县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主要问题。
1.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
虽然在教育体系改革新的历史时期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也面临许多问题。在调查中发现,民勤县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中,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传统应试的教学模式。老师上课主要还是采用传授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讲,学生被动的听,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教师上课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成了容纳知识的“容器”,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机械记忆的方法对所学的字、词、句进行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失去了自由,也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热情,抑制了小学生的性格,久而久之,使得学生对语文教学的课堂产生了“恐惧”,让学生对语文教学有了一定的抵触情绪,最终造成学生不爱学习语文,出现了严重的偏科现象。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学好语文知识,从小学开始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不晚,所以小学语文高效率的课堂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语文的掌握对于我们理解其他科目的知识也有一定的帮助,在做题中才能抓住重点,全面分析。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方法不得当,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担心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进度,所以老师一般上课都要讲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分析课堂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突出思想方法。但是好多小学生不会学习语文,认为只要记好笔记就行,对于教师上课的内容不认真听讲,虽然笔记积累了一大本,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有不能及时的进行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机械模仿、死记硬背,并没有在完全理解的基础去做作业。也有的学生在晚上加班加点,白天却无精打采,结果导致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学习环境不能很快适应
众所周知,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和小学阶段的教学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需要一个过度的阶段。孩子在幼儿园阶段都是被动的学习,由于幼儿园的孩子比较少,好多孩子语文学习都是老师手把手的教,所以孩子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主动权。主要表现在上课之前不自己制订计划,不预习,对老师上课的内容比较陌生,在老师上课讲解的时候忙于记笔记,对于老师讲课的内容没有听出“门道”,所以没有真正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
二、根据民勤县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
1.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生的良好习惯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当然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所以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把课堂的自主权让给学生,引导学生科学的获取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平时的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当堂的问题,当堂解决,不要留到课后,更不要提倡无师自通的学习模式,因为小学的孩子年龄还小,把握不住自己前进航线的方向,需要教师的引航。当然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不能过多的依赖老师,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良好习惯。学生一旦尝到个人劳动得到的成果,就心情愉快,随之产生学好语文的兴趣和决心。
2.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可以借助预习中举出的例子,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投影仪进行展示,也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例子。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得学生能够在短时间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但是在此强调一点,教师在举例的时候,必须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才能使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不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提倡让学生独立作业,教师分层布置作业
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并应用到时间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弥补学习中的缺陷,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一定要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素质教育教育的背景下,提倡我们的教学针对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积累情况,倡导分层布置作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学优生、普通生和学困生,并且根据分层情况进行作业的布置。这样可以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发展。作业学生可以力所能及的完成,久而久之,形成独立作业的良好习惯。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三、结束语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首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记忆词汇、进行简单的造句和写作、会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进行语言输出、对句子的语序和结构有初步的了解等。这些都是小学教师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才是符合教学目标的做法。为了适应小学生爱玩的天性,教师应通过新型教学方法,改变以往呆板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进行基础阶段的语文学习。
作者:张芬萍
参考文献:
[1]贾艳玲.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变化[J].快乐阅读,2012,18(3):23-24.
篇6
【关键词】构建;高效课堂;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是小学阶段至关重要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对满足教学需要、提高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以及提升学生整体水平,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就当前的小学教育系统而言,小学语文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及学习均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以及整个学习生涯有着重大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对语文教学提起足够的重视,要在语文教育教学中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满足小学语文教学的需求,大幅度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由此可见,研究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有着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方讲台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与现代教学的需求相适应,而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也充分的表明,多媒体教学设施的运用,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予以有效激发,并且教学内容也更易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由于多媒体全面的结合了声音、文字、图片、影像等,可以说是集形象、生动、直观于一身的一种先进教学手段,可以强化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出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学情境,更加能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改进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积极的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
二、巧设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由心理学研究可知,兴趣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及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但凡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便会形成对知识的渴望及好奇心,就会更加执着、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所以,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语的精心设计,是语文教师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课程导语的设置能够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有助于找准教学的基调。比如,在对《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在我国南海上,坐落着一片岛屿,它们既像一颗一颗的珍珠在碧波中漂浮,又像一朵一朵的星莲在水面上荡漾。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美丽而又可爱的地方到底是哪里吗?这就是充满神秘色彩而又令人向往的西沙群岛。然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播放西沙群岛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和比较,并且设置这样的问题:西沙群岛的独特之处表现在哪里?学生的学习兴趣便能够得到极大的激发,进而积极的投身到问题的探究和知识的学习中。好的导语能够将学生的思维抓住,能够集中起学生的注意力,这是构建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三、强化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创新意识
就我国当前的语文教学体系而言,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任务,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通过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来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那么就应当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具体的措施主要包括:其一,要注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法。往往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产生,小学语文教学也是这样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学习方法提起应有的重视,要切实的与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以此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其二,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正是因为学习方法是相当重要的,因而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按照课堂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最大限度的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尽可能与课堂教学的迫切需求相满足,以此推动教学的发展;其三,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教学目的,是新课改下的重要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应当将正确科学的教学观念树立起来,并且通过学习方法指导性的加强,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将看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篇7
关键词:优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提升他们的识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其他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习得。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基本能力。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思维,转变教学模式,拓展W习路径,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提升教师素养,为识字教学做准备
小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效果的好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方法的好坏、教学设计如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恰当等等。这些都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识字教学,必须优化教学设计,尊重学生,创新教学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高低就直接影响到了以上种种的教学要素,要想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提升教师素质,这是实现有效识字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要想提升教师的素质,首先要把好入口,在教师招录的时候一定要任人唯贤,选择德才兼备的人,同时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优化教学设计,转变以往滞后的教学模式,尊重学情和学生,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教师要发挥学科组的作用,可以实现集体备课,提升学科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团队的作用。此外,教师还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优化课堂管理,做好课堂反思,及时的调控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以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创新识字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生由于受到自身习惯和年龄的限制,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学习成绩受到学习兴趣的影响,或者说他们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他们听课的状态和效果。要想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质量,必须从学情出发,创新识字教学设计,实现识字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识字教学的设计要尊重学生,从学生的现状出发,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谜语教学、认字比赛,小组合作学习等。就拿猜谜语来说,教师可以这样有效的设计教学过程: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字,这个字有两部分组成,左边是木,右边是干,大家开动脑际,猜猜是什么字呢?这样让学生猜字谜,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如:如果我们用土拦到一个人的去路,这会是一个什么字呢?猜字谜的方法,较为简单,并且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大大的提升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紧扣教材,从现有的学情出发,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的质量。素质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识字教学一定要紧扣教材,创新设计,给学生一定的新鲜感,这样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教师也不能为了花骚的教学而设计,切记教学方式的采用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的,任何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实施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设定的,在识字教学课堂也是如此,任何教学模式的采用都是为了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和学习的效果。
三、转变滞后的教学思维,巧用语文拆字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贵在教学方法的展示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汉字教学有规律可循,但是也可以结合教学实践的发展探索新的教学规律。汉字寓意深刻,包罗万象,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定的故事。要想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兴趣得到激发固然重要,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或者掌握的知识有限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为此,提升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数量也非常的关键。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被老师的讲解所吸引,那么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专心的认真学习了。比如我在讲授“从”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这样解释,首先是两个人,一个人跟在另外一个人后面,两人相伴而行这就是“从”。又如汉字“好”,首先把汉字拆解成一个“女”字和一个“子”字,一个家庭有一子一女就是圆满,这就是“好”。再如讲解汉字“令”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这样解释:孩子们今天你们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在学习上你“今”天比别人努力一点点,那么明天就有可能命“令”他们,做生活中的强者,这就是从“今”到“令”的解读。识字教学中开展汉字的拆解不但可以让学生领略汉字的魅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简化识字教学,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汉字的意思,掌握住汉字的拼音和写法,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小学识字教学的意义重大,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识字本身就非常的重要,同时,只有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识字率才能夯实语文学习和其它学科学习的基础,促进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识字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上述笔者的论述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无论采取哪种识字教学的方法都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和学情,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简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最大限度的提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识字教学是过程教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需要在教学中耐得住性子,不急于求成,同时敢于创新教学模式,依据课堂的变化调整教学思维和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李晓梅、刘凤琼.试论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的质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
篇8
本文着眼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剖析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并给出合理化的改进策略,为人本观念在小学教育阶段的渗透与发展提供借鉴。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将新的理念引入到教学实践,提升教学的效率效果,是所有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教师的共同目标。随着上世纪80年代人本教育观念被引入我国,得到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广泛的关注与研讨。本文将重点讨论人本观念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问题与相关教学策略。
一、人本观念的内涵与发展
从广义上讲,人本观念,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观念。
而人本教育观念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有弗洛姆、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观念在我国春秋时期的儒家学术中也有过体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逐渐被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与学者们所关注,并得到了大力的倡导与推广。
二、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法僵化,重成绩轻能力。在农村基层开展教育工作的教师无疑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是让人尊敬的。他们敢于远离大城市里优渥、丰富的教学资源,始终坚守在农村小学教育战线上,为国家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工作贡献力量。然而,因为他们难以接受到大城市里新鲜的教育资讯与教育理念,他们的教育方法改进周期更长,教学模式逐渐僵化,他们迫切希望能快速提升学生的应试成绩,却逐渐忽略了学生语文综合潜能的开发。
笔者曾在多所农村小学进行任教,遇到过一个很真实的案例。一位教龄很长的老师在讲解考题的时候,有一道题“中秋的月亮挂在墨蓝色的夜空,像( )一样”,一个孩子的答案是“像妈妈的脸”。因为孩子的答案有别于正确答案“银色的玉盘”,而没有得到分数。教师的观点认为此题一定要揣测出题人想要考察的知识点,故而要写成比喻句,写成最贴切的,绝对不会丢分数的答案。由此可见,农村教师教学压力之大,教学理念僵化,为了确保学生成绩,忽略了学生们的语文综合潜能。
(二)学校教学设备陈旧落后,教材内容枯燥乏味。近几年,我国虽然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投入,但在地区较为偏远的农村,政策辐射难以覆盖全面,教学设施依然陈旧落后,尤其语文教材的内容依然难以与大城市的现代化教学内容接轨。
笔者曾经与一些农村小学的语文科目教育工作者进行沟通,大家都反映学校的确是在很久之前就响应国家教育政策配备了一些电脑、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设备。但经过多年的使用,这些设备已经逐渐老化落后。但因为维护与更新费用高昂,学校难以负担这项庞大的开支,所以很多设备一直沿用至今,教学效果的理想也并不理想。
且学校的一些教材多年来未曾有大的内容变动,虽然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教师的备课,但已经远远不及大城市的小学教材内容丰富、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例如很多古诗文的教学,一些比较注重大语文教育的城市学校专门拍摄了视频与舞蹈,帮助孩子们学习与记忆。很多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师们都希望学校能够多多引进一些更加新鲜的、具有时尚感的教材,丰富学生的眼界与思维。
(三)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教师难以因材施教。虽然我国多年来一直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在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依然会有很多思想较为落后的家庭。
这些家庭的家长们有的认为女孩子不用读书,就不肯把女孩子送到学校去学习;或者有的家长因为忙于在外地打工,就此拖延了孩子的最佳入学年龄等等,这诸多原因都导致很多农村的学生不能在规定的年龄阶段入学,学生的年龄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尤其对于学习母语——语文——这门学科,家长们更是难以给予高度的重视。而教师们因为顾及到教学大纲与繁重的教学任务,在教课时不能面面俱到,对待不同的学生也难以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最终导致农村小学语文课程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人本观念视域下有关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进方法的建议
(一)教师丰富教育方式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小学阶段是学习潜能开发的重要时期,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引导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潜能。作为学习课堂的主导,教师要以身作则,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例如创设情境式教学,带领学生做一些拓展思维与想象力的文字游戏等,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来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校与社会积极配合,努力营建符合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平台。“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农村小学教育在教学设备方面的落后绝对不能继续忽视下去。学校与社会应当积极行动起来,筹措资金筹措资源,确保农村小学教育课堂上能够享受到现代化的教育资源与设备。
落后的村镇可以寻求多校共享教育资源,务必让学生们享受到平等、优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此外农村语文课堂也不要仅仅局限在三尺讲台与课桌间,教师要充分利用起农村的地域特色,带领学生们去感知大自然中的语文世界,激发起学生们对大语文学科的浓厚学习兴趣。
(三)家校加强沟通交流,确保生源稳定。小学学习是学生们学习生涯的起步阶段,学校与教师一定要做好家长们的思想工作,学生们受教育的权利不容侵犯,语文学习尤其不能忽视。小学阶段的语文直接会关系到学生将来的识字认字的基本技能,对他们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教师、家长三者之间一定要同心协力,确保农村小学生源稳定,让学生们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为未来更高层次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本文立足于当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现状,结合调研结果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与问题,以人本观念为指导思想,给出了较有价值的改进建议,希望对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具有推荐作用。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样化;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064-01
随着世界化、国际化的发展,我国对培养人才的策略及目标正在不断改革,随之而来的新课改也不断推进,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教学目标也有了新的要求,多样化教学模式也将成为衡量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新指标。因而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所面临的困境,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
1.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自新课改以来,已经开始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和试验。就当前而言,小学语文教学还是以传统教学法为主,教学方式仍以课堂说教为主,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虽然部分小学教师已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但还未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教学模式的转变受限;教学目标的应试教育导向明显,教学内容还是以书本、教科书为主。基于此现状,就需要从小学语文多样化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出发,来进行深入分析。
2.小学语文多样化教学发展的困境
多样化教学发展是为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形势下,小学语文多样化教学在我国的实施还面临着以下困境。
一是当前的社会环境虽然大力呼吁要给小学生减压,还孩子轻松愉快的同年,但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旧思想,仍然占主导作用,如果孩子们不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理论"学习,家长们还是会利用课余时间为孩子补习,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难以为小学生语文教育的多样化教学提供环境基础;二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老师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很难接受学生"玩"着学习,而不愿牺牲宝贵的课堂时间去做延展性教学,其教学还是以念书本为主的方式;[1]三是多样化教学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更高,这就需要老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并创造性地实施多样化教学,以跟上现代教育的新步伐;四是学校硬件设施建设还不足,例如多媒体教室、实践课教师或活动室等,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多样化教学的实施。
3.小学语文多样化教学的对策
3.1 转变传统思想,营造社会氛围。当前小学教育的重点依然是升学率,社会大众难以摆脱以单纯的学习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且学校还缺乏一套综合评价学生的标准。因此,学校首先应做好硬件设施建设,为多样化教学的实施提供物质基础;其次,将多样化教学纳入对教师的考核体系,促使教师不断提升个人素质,为多样化教学的实施提供师资力量基础;最后,学校应促进家长进行思维的转变,摆脱"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旧观念,不要局限地运用成绩来衡量孩子的好坏,通过家长会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交流,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通过对社会各方的思想转变,对于多样化教学的的顺利进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非批判性教学,激发学习的创造性。从学科性质来讲,语文是一门极具文科性质的学科,即使是一般的词、词组也具有其不同语境的多重含义,因而在尊重标准答案的基础上,老师应该用一种非批判性的眼光去教学,尊重学生对于某问题的理解与看法。同时,老师对学生积极行为的认同,能大大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自我,尽情的享受学习,这样自然而然地就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这也为多样化教学提供了教学对象互动、配合的可能性。
3.3 问题为导向,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出问题,并利用手上的资源等找到问题的答案。[2]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老师说教为主,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听从教师指挥,学生不敢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敢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与老师交流看法,并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3]因而从小学生抓起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4 利用现代多谋体,提升学习效率。在小学学习阶段,首先学习的是拼音及字词的书写,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抄写、默写及课堂听写的方式来学习新的知识。而当前的课堂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习拼音时可以播放有声儿童读物及相关的动画描述,对于字词更是可以利用图片的形式加以诠释。小学生的学习主主要停留在形象学习阶段,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4]
3.5 充分了解学生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小孩的天性就是追求快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共性及特性,设计一些课外活动,丰富和拓宽学生学习的有效渠道,让学生乐于融入其中,积极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习的兴趣,这势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6 提升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以往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考核主要是基于基本的业务考核,对教师个人特长、综合素质的考虑相对较低,但要实现多样化教学,势必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教学技能、思维灵活性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需加强。只有教师提升了个人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实践体验式教学、环境教学及社会实践教学等新教学方法。[5]
4.结束语
就当前而言,多样化教学在语文课程中的实施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学校及教师应积极地应对此要求。通过多样化教学,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方法,从而迎合我国当前对人才的需求。多样化教学的实施不是靠某一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实现的,它首先需要家长及社会的支持,转变传统观念,多样化教学才能得以实施,而教师则应提升个人素质,发挥自身的优势及主动性,在教学中贯彻多样化教学方法,只有实现了社会、家长、学校及教师认可与支持,多样化教学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推广,并为我国教育改革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蔡丽芳.小学语文多样化教学的方法与途径[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5(03).
[2] 李红梅.浅谈小学语文多样化教学方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5(17).
[3] 陈世荣.小学语文多样化教学构建措施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2(04).
篇10
一、语文教学中说好普通话,注重语言规范
语言规范是指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要求。然而,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也就是教学用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坚持说普通话,有利于教学,也有利于普通话的推广。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养成学生说普通话的习惯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语言上要要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清晰,节奏和谐,语言流畅,能表情达意,恰当地运用重音和停顿,在遣词造句方面,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无论叙事、描写、议论、抒情都要条理清楚,表达得体。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它是由教学工作的任务、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小学语文教师语言准确,吐字清晰,节奏和谐,语调含韵,就能给学生树立好的语言形象,显示出语言美,所能说的话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简明精练、条理清楚
做到上课时语言的简明精练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能够考虑到每一个细节,需要对所说的每一句话进行仔细地推敲,但是这一点,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要向40分钟的课堂要效率。在40分钟里只有用简洁的语句扩大课堂的信息量,让小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真正提高效率。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如果用许多的修饰语,冗长的句式,这些句子中的重点、关键意思早就被抛掷脑后了,也就难怪课堂的效率不高了。而简洁的语言排除了注意对象以外的干扰,给出即时环境的主词,小学生一听就明白了。
条理清楚是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小学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及其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哪些应该先讲,哪些应该后讲,哪些应该贯穿课程始终,怎样结尾。思路要井然有序,讲解就会条理清晰,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疑点等关键问题上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简练则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惜话如金,精讲,字字有份量,落地有声,而不是絮絮叨叨,没完没了讲一些与之无关的话,以致学生听而生厌,兴趣索然。要使语言简练,就要认真推敲每字每句、达到一字值千金的作用。这样不断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堂训练,也能对学生言语表达起潜移默化作用,并能促使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三、认真简化教学语言,力求通俗易懂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的讲课特别要注意通俗。要做到通俗,就是要多用学生口语中已有的词汇和句式,少用学生生疏的名词术语。此外也要适当向学生传递一些必要的新词,让其从旧知到新知,从通俗到认识的事物,不断发展和丰富学生的语言。教师要了解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在哪些方面用书面语、在哪些方面用口语、儿童的语言能力也是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因此语文教师的语言也要随之变化,不能停留在儿童口语水平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也要逐步增加书面语言的成份,用词日渐丰富,语句日趋缜密,富有文学性,从而让学生在之中学到规范的文学语言,不断提高学生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
四、不断加强趣味语言,尽量达到生动形象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文采有情趣,要善于描绘,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要善于比喻,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复杂的过程简单化,语言要词汇丰富,句式多变,加上充实的知识,深刻的见解,讲课时才能左右逢源、出口成章。教学语言要亲切自然,风趣幽默。课堂上虽然有严肃性,但教师也不是道貌岸然、不得言笑。风趣幽默的言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拉进师生距离,给学生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经久不忘。
教学语言要快慢适中,因教材内容和句式情感而定,要让学生听力跟得上,能捕捉每个词、每句话、形成印象,课堂语言要抑扬顿挫,时而高昂时而低沉徐缓,不仅音调高低起伏、节奏有张有弛,急徐有间,也不宜滥用高音和强音,相反有的教师用低音中音讲课,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叙事说理犹如涓涓清泉在碎石上,轻轻流淌,学生唯恐把教师的话错过了,听得更加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教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能引起联想。如教看图学文《桂林山水》在看图前引导学生:
桂林山水很美,小朋友一定想去欣赏一下是吗?现在我们闭上眼睛做一次旅行,坐上飞机到桂林去,眼前出现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在教师优美语言的启发下,让学生打开课本,观察图画,学生会看得更认真、更细致,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还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认真品味作者的感情,倾注一腔热情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理的启迪。教师的语言必须倾注感情:根据作者的意图,时而渲染诗情画意,拨动孩子们的心弦,时而语出惊人引起心灵的震撼,时而慷慨激昂扣人心弦使人振奋;时而低沉悲哀催人泪下……凭借这些富有感情的语言引起学生内心世界强烈的反响和共鸣,如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用富有感情的语言拉开了“序幕”: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大年夜吗?大年夜对我们来说多么美好啊!一家人在温暖舒适的房间里围坐在圆桌旁,品尝着美味佳肴,享受着亲人团聚的欢乐,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噼噼啪啪的鞭炮和五彩缤纷的烟花,陪伴着我们迎接新年的到来……。
但是你有没有想到过,在一个又冷又黑的大年夜,有个小女孩光着脚,穿着一身破烂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火柴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叫喊着卖火柴……。
学生们听着心上都蒙上了一层阴影,慢慢进入了那种凄凉、悲伤的境界。教师有感情的语言,把学生领进了课文所描绘的悲惨情境,为教好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教师要感染学生,自己首先要进入角色,根据作者所提供的素材,展开丰富的联想,真实再现作者的情思和感情。真正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达到学生心灵的呼唤。
六、综合教学内容,恰当配合体态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