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范文

时间:2023-07-28 17:48: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

篇1

王洪鹰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被更多地运用到具体的政府执政工作中。与此同时,由政府主导的公共事业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相适应,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必须加快转型速度,充分发挥公共事业管理在政府工作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 体制 转型 重要性

一、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念

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尚短,很多理论还不是十分成熟。一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就是由政府等社会公共组织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公共权力并履行自身的职能,全面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基本权力得到保障。简单来说,公共事业管理存在的目的就在于满足整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需要,保障社会和谐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通常是由政府主导的,因此具有很强的非营利性和公益性。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的社会公益事业不同,它通常具有较大的规模并且在操作流程中更加规范。

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的重要性

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发展水平可以从侧面烘托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水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深化,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在世界新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国,原有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亟须调整适应我国当今的社会发展水平。

(一)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公共事业管理不仅是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它也是一门具有独立体系的科学。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大量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新时期公共事业体制的转型,有利于这门学科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发展状况全面融合。学科的不断进步可以促使校方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此同时,管理体制的转型有利于促进现有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人员不断强化自身工作能力,提高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水平。

(二)保证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新时期推动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强化政府的工作能力,保证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权益。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成功转型,可以提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人民群众的需求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得以满足,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地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深化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转型仍然离不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与此同时,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工作时,政府部门也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工作过程中和工作机制上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促进政府不断地进行自我转型,改革自身的管理体制。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四)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笔者在前文中已经说过,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发展水平是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转型工作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一系列社会组织或是公益组织的发展,这些组织结构的不断发展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之后,就会更愿意进行文化娱乐等消费活动,这会从很大程度上拉动内需,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群众权利的保障势必会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三、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现状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之所以要进行转型,是因为目前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转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笔者介绍一下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所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事业管理工作职责不明确

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包括大量的工作内容,很多工作都可以被纳入公共事业管理的范畴。我国政府部门在开展工作时,经常会出现因为事先没有做好明确的分工而导致公共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会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感,致使社会矛盾激化。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制度发展不完善

制度的不完善是其他问题发生的导火索。政府部门在开展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工作中,有时会出现脱离理论独自开展工作的状况,这种行为会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方面的管理相互混淆,降低政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社会工作制度主要是为了促进政府部门的不断完善发展,而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全独立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所以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进程中常常发生操作不规范、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人民群众满意度低等情况。

(三)国家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投入过低

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非营利性质的,为了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一定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然而由于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相对滞后,我国在该项工作方面的投入力度比较小。

例如某居民区在建设之初花费很多资金用于完善社区的基础公共设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设施出现了严重的老化和破损的问题。但是相关部门由于资金匮乏没有及时地对这些设施进行修理和维护,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该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整体上拉低了当地社会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的工作水平。

此外,国家对于诸如医疗、教育、社会福利机构、公共交通等方面的投入有时也会出现资金过少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在这些方面的关注度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资金投入过少,由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水平。

(四)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认识相对滞后

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政府部门等执行单位。我国大部分的人民群众也没有完全了解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具体工作范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出现了新的要求,然而很多相关的工作单位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在开展工作时,没有及时地转变思想,仍然按照之前的经验开展工作,这样的工作既没有实际效用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很多民众在遇到具体的问题时,不知道具体寻求哪个部门的帮助,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相关部门有时在完成了相关工作后,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例如,一些社区的公共设施在修葺完善后,还会遭到经常性的破坏,这无疑会给相关单位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四、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的必要条件

公共事业管理机制转型工作并不能一蹴而就,它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定的条件。

(一)创新公共事业管理理念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转型要求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打破旧的观念,不断创新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理念必须要与“中国梦”的理念相互契合,并且一定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

例如近年来,上海市不断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寻求最适合本市发展水平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目前,上海的公共事业管理单位已经顺利实行包括人事改革在内的多项改革,人事改革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人员对公共事业的工作热情,确保了公共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聘用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发展较为完善的学科,我国很多高校都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并且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高校在进行学科授课时更注重培养学生们实际工作的能力。

为了改善目前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进程中存在的工作不利的现象,笔者建议相关的政府部门,包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给更多的专业人才提供工作机会。

例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某高校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授课时,除了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解理论,更是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民众的实际需要。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积累了工作经验。

(三)加强政府与其他社会公益组织的合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经济比较富裕的企业家或者明星自发地建立了一些公益组织,这些公益组织具有很强的社会号召能力,并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但是这些组织的运行机制往往不是十分的完善,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

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可以积极地与这些民间的社会团体组织进行合作,这样既可以确保这些组织的规范运行,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组织所筹集的资金,真正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种合作方式可以加强政府和社会群众之间的联系,打破政府垄断公共事业工作的模式,让更多人有机会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这样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对待公共事业管理工作,让人民群众的诉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运行机制中还存在着诸多弊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成功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也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寻找加快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新途径,切实提高政府公共事业的工作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权益,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菲.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

[2] 刘巧胜.我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

[3] 赵立波.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初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4] 林国银.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探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7).

[5] 杨鑫.浅析我国公共事业发展之前景[J].中国集体经济,2015(12).

篇2

【关键词】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浪潮的兴起以及政府内部关系的调整,公共管理理论出现了从传统的研究公共管理部门的公共行政学向研究公共事务的“新公共管理学”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公共管理科学研究的研究方向和视野,还促进了公共管理事务治理模式和公共管理治理理念的变革,为广大人们的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铺平了道路。本文就公共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公共管理体制未来的改革方向。

一、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模式

政府控制公共管理模式其实是我国政府为了能更好地满足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一种管理模式,并将这种模式运用于公共事业领域。一直以来,公共事业管理体制都是处于政府控制的模式,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历史因素,还有一部分经济因素。主要的经济因素有:特权、辅助政府管理以及与事业单位或组织代行我国政府的职责有关。首先,政府在选择适用模式的时候,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政府部门理所应当地把自己当成公共事业的垄断者,他们认为,只有政府才能为人们提供那些公共事业上的服务,然而,这样的做法极易滋生特权主义。这些特权主义又与寻租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时需要承担大部分活动经费以及全部政治风险所产生的成本,这就为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同时带来了极高的风险。然而,只有政府部门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活动中取得较高的利益,才能让政府有能力承担那些由公共事业管理带来的活动经费和活动风险。其次,政府本身的管理能力是有限的,但是这个社会需要管理的公共事业的数量却远远超出了政府的能力范围。为了能保障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的权利,政府在公共事业的各个阶层都设立行政组织,这样,不仅造成机构臃肿,还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造成了国家财力不支的状态。因此,由事业单位代替政府实施公共事业的管理职责,不仅能对社会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还能有效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最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对政府部门进行直接服务,社会公众成为了事业单位服务的间接对象。事业单位的服务目的并非是为了向广大的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健全的服务,而是为了获得政府部门的财力支持。因此,事业单位的活动常常受制于政府部门的意志。由于事业单位并非政府机构,所以,事业单位在人员编制、财务支出上具有很大的弹性,或许是出于对临时安排离职或者退休人员的需要,或许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或许是出于满足领导者个人需求或者满足政府部门利益,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事业单位进行整改,比如合并、成立、撤销、扩张等来达到上述目标。

二、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

从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管理实践来看,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是两种根本不一样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在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下,政府部门对公共事业的控制是连通整个公共事业管理机制的重要力量,但政府部门的这种控制完成方式是通过组织的形式达到的,换而言之,政府将自己的权利通过社会组织延伸到整个社会的各方面,从而达到政府部门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实际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大部分是人们运用公共资源获得利益的一种方式,但是,当国家成为那些社会公共资源的绝对拥有者和占有者时,那些事业单位或者社会组织就会转化成一种组织化手段,而这种组织化的手段有利于国家目标的实现。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不仅是不一样的管理方式,它们的意义也完全不一样。第一,在政府控制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过程中,政府部门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主体,但在社会选择的管理模式下,社会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主体。政府控制比社会选择更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而社会选择比政府控制更适用于市场经济体制。第二,从法律方面来说,政府控制承担着所有的社会责任。然而,事业单位则具有相当独立的法律地位,在法律上,事业单位属于事业法人。第三,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结果也不一样。社会选择下的公共事业单位独立性高且数量多,然而,政府控制下的公共事业单位独立性较低且数量少。

篇3

论文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学 案例 案例设计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因其独特的作用而受到教育实践界的广泛青睐,被广泛运用于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反思案例教学法能在哈佛取得巨大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哈佛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生,一流的案例中心,良好的支持系统等。但案例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案例设计。正如亨利.艾伯斯指出的:“案例讨论可以弥补理论与现实的脱节”,案例教学法可以利用案例这样一个工具,连接起老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连接起理论与现实。因此,教学中选择的案例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学科,因此要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成适应性较强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必须要借鉴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法的成功经验。另外,由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的办学历史不长。如果从1999年正式开始招生算起,到现在不过13年的办学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生存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而且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推进中,最为重要的是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阶段。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相关的社会实践正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因此,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的《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案例的选择与设计也就尤为关键。

一、《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案例选择与设计的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案例选择与设计应具备以下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创造一个模拟的真实环境,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进行案例设计时应针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并进行精心编写。选择的案例一定要符合教学内容,同时也要符合我国的国情。

(二)时效性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加之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书本中的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可能产生一些不一致的地方。因此,在开展案例教学时既要求教师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了解社会改革的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紧密结合我国改革的方向,选择相关的热点话题,帮助学生更改地了解我们的社会,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三)鲜活性原则

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时应采用多种方式来展示案例,比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共同使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案例相关的背景和情况解释清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案例,激发学生深入探讨和分析案例的兴趣。

(四)启发性原则

案例的选择与设计必须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或者和学生直接相关的,这样让学生在看过案例之后能够有所感悟。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通过问题的设置,启发学生思考一些社会问题。

(五)难易适中原则

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案例时,应该注意案例应该难易适中,既要考虑学生的理论基础,也要考虑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程度。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在进行案例讨论时都能够有话可说,调动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

二、《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案例选择与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国外公共事业管理的先进案例;二是国内学者编写的案例教材;三是任课教师自己根据时事编写的课程案例。任课教师基于这三个渠道所选择与设计的案例,仍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国外引进

由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历史短,加之公共事业管理本来就是一个舶来品。因此国内公共事业管理教材基本上是介绍国外原理,并且关于公共事业管理的案例教材也非常少,主要是引进国外公共事业管理案例。这必然就导致一些问题:西方国家的国情和我国国情不一致,这些案例在应用时必然会遭遇“水土不服”的问题。学生在进行案例讨论时,因无法了解国外的国情,而导致不感兴趣,案例讨论无法进行。

(二)国内学者自己编写的教材

目前,我国一些知名高校,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都有专门的NPO研究所,致力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研究工作。一些学者在开展研究工作过程中也编写出版了一些关于公共事业管理案例的教材。但是,传统的教材编写到最后出版成册,需要花费比较长的周期。而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阶段,公共事业组织生存的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实践中总会有许多新的动向、新的问题出现。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必须有敏锐的嗅觉,能够在课堂上提供热点性比较强的案例给学生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实践。显然,传统的纸质媒介——教材,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对教学案例的时效性要求。

(三)实例改写

实例改写,即从新闻报道、报纸、杂志摘录改写的实例。这种方法具有比较强的时效性及鲜活性。教师可以把新闻媒体报道的相关案例进行综合整理,能够体现近期焦点和热点。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全方位展示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案例并激发学生学习讨论的兴趣。但是,目前绝大多数教师在采用这种案例设计方法时,基本上是单枪匹马,往往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案例的选择与设计,而且可能最后制作的案例质量并不高。

三、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案例选择与设计模式

目前,我国案例来源主要有国外引进、国内学者编写、实例改写,任课教师基于这三种案例,并不能实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需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案例选择与设计,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案例选择与设计模式。

(一)以教研室为依托,形成以教学团队为主的案例选择与设计队伍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案例的选择与设计必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传统的依靠任课教师自己选择与编写案例显然力量过于单薄,效果有限。我们可以以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为依托,形成以教研室任课老师共同参与的格局,发挥集体的力量,多渠道多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的收集整理与设计工作。这样保证编写的案例既有针对性、时效性,又具有比较高的质量。

(二)鼓励学生参与案例选择与设计工作,扩大案例来源渠道

过去我们的案例选择与设计基本以教师为主体完成,这样教学中采用的一些案例可能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现在,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智慧,鼓励学生积极提供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案例给任课教师。比如,我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许多学生假期都会到各个社区实习或进社区开展服务工作。他们在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碰到的感兴趣的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可以提供给任课教师进行课堂的案例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去思考,也能调动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

篇4

关键词: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是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作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于1999年起招生。本专业的开设初衷是为了突破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瓶颈效应”,调整和改革涉及到人民福祉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人口、医疗卫生、住房、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险、市政建设、城市交通以及供水、供电、煤气、邮电、通讯等公共事业的发展[1],建立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体制。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专业布局的调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逐渐增加,2000年为57所,2001年为132所,2002年为196所,2004年224所,2006年则达到了317所。有人估计,若将高职高专也计算在内的话,开设本专业的高校至少达500所。[2]它们分布于师范类、医学类、科技类、农林类、财经类、综合类等各类院校。

一、师范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现状及问题

在高校专业布局调整过程中,多数师范院校也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办学情况来看,由于缺乏定位,办学效果可谓“五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专业定位不准确

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定位为教育事业管理或以师范教育为主的公共管理,不少师范院校不论专业办学效果如何、学生就业情况如何,盲目效仿其他高校的办学模式,缺乏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准确定位,没有形成适合师范学院的专业特色。教育部原专业目录认为本专业可授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位,如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而目前师范学院由于专业定位不准确,颁发学位也差异较大。

2.培养目标不清晰

原国家教委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3],范围较宽且缺乏针对性。师范院校是以教师教育为主,本应确立适合师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但不少师范院校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没有确立合适的培养目标,采取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培养模式,不是范围更宽就是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对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缺乏明确的指导作用。

3.师资质量相对薄弱

由于起步晚,本专业教师多由相关专业教师转型而来,师范院校本专业教师基本是由管理类、思想政治类或教育类教师转型而来。近几年毕业的青年教师尽管有公共事业管理本科背景或公共管理硕士背景,但对专业教学、培养方案实施、专业发展方向等缺乏了解,本专业课题研究较少。从整体来看,存在着师资质量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实力不强等问题。不少教师对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研究不深入,只是疲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无法有针对性地钻研适合师范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4.课程设置不合理

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设置多数都是以教育类为主,或仿效其他综合院校专业课程的安排,沿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层次设置,灵活度不够。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以学科门类划分专业课程,涵盖范围较大,公共课课时量大、选修课的选择余地小且开课随意,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不合理等问题;课程内容上存在着门类大同小异且划分混乱、部分课程内容重复、开课先后顺序不当等,对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缺乏实际意义。

5.学生专业技能不强

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是通过师范技能训练、模拟讲课、师范生讲课大赛等环节提高专业技能的。但不少师范院校并没有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为师范专业,造成专业技能培养很难准确界定。实习基地由于数量少、范围窄而流于形式,尽管有些师范院校安排了专业实习,但却存在着盲目草率、走马观花、指导匮乏等问题。学生无法从实习中获得任何收获,也就谈不上去解决实际问题,社会适应性较差。当用人单位问及师范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处理和解决什么问题时,学生难以明确回答,就业市场上自然不受青睐。

二、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办学的转变对策

1.合理控制办学规模

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本专业的开设条件,严格控制本专业的审批数量,避免盲目审批、盲目建设。针对师范类院校,要建立相关的专业设置评估体系和专业审批程序,重新对本专业的建设水平、社会效益以及人才供给和需求等方面采取规范化指导,确立有效的专业设置评估指标和体系,压缩师范院校开设本专业的数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专家对本省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依据科学方法排出等级和名次,在预测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布点调整,扶优淘劣,确保各省只有少数几个强势师范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而有针对性地构建以教育事业管理为主的培养方向。

2.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生源、信息和就业市场等调节高校的教学,师范专业就业面较窄,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不能完全朝师范方向发展。要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人才的需求变化、资源配置关系、市场走向以及信息动态的变化制定培养方案。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名称招来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后,到二年级应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三年级再进行系统专业学习并安排相应的专业见习和学年论文写作,或举办“创新试验班”,专门针对有“考研升学潜力”或“潜在就业实力”的学生制定新方案;四年级则根据专业方向到不同行业或就业岗位挂职实习,提交毕业论文。

3.完善课程结构

要根据专业方向开设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等专业主干课,为学生系统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要依托专业特色,贯彻“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开设符合各高校实际的方向性课程,如,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人口环境管理、公共财务管理、教育经济管理、科技文化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课程,以此为核心开阔学生的视野。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开设技术性、实用性课程,如,应用统计、管理文秘写作、管理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社会调查方法、管理定量分析等,为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奠定基础。

4.提高师资质量

要以突出师范院校专业特色为基础,通过自学、短期在职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形式提高本专业的师资质量;让教师在当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非政府公共组织挂职、担任顾问。要鼓励教师参加地方或全国举办的各类专业研讨会,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向国内名牌高校派送访问学者,或派教师出国了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概况。学校要提供科研经费鼓励教师开展公共事业管理相关课题的研究,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相关领域教材的编写,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教材建设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的作用,省内高校、同类高校、名校与非名校之间还应定期交流,共同提高本专业教师的水平。

5.改进教学方法

本专业教学要体现知识、素质、技能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改进教学方法,减少理论课时,增加专业实验操作环节,通过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模拟政务办公厅、电算会计、审计、统计实验室等[4],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先进设备和实验场所;应以案例教学为主,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和共同合作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大本专业实习的力度,重视与当地政府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专业实习基地,由教师指导、检查和考核,落实学生的实习基地,做到不走过程、不搞形式。还应该通过“经验讲坛”活动,邀请政府部门官员、事业单位或社区管理人员到学校座谈,为学生传授工作经验或与学生交流探讨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

6.搞好毕业分流

本专业学生不能像师范生那样通过教师资格证,毕业后到学校任教,而应多考级考证,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行情;要将本专业毕业生分流为考公务员类、考研类和就业类三种,采取不同的技能培养方式。考公务员类毕业生:着重培养学生对我国公务员机制及公务员运行各项体制的熟悉和理解能力,聘请相关人员举办公务员培训讲座;考研究生类毕业生则着重培养学生探索和钻研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而就业类毕业生则应培养人际沟通、官方语言表达、具体事务处理、突发事件应急、政务调研、政务信息化操作、公文写作、公共政策制定与分析、办公室基本管理及办公设备的操作、社会调查与统计、网络应用等能力。

总之,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确立科学的发展思路,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及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服务于本地区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保证专业发展的适应性和全面性,这样才能走出师范院校固定的办学模式,办好师范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1] 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孔春梅,李春林.对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思考[C].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优秀论文汇编.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编印.2005,(4).

篇5

关键词:公共事业;现状;策略

城市公共事业主要包括:公共交通、供电供水、供热供气、桥梁道路市政环卫、污水及垃圾处理、环境卫生、城市绿化等在内的公共设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各级政府为了夯实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均对公共事业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花大力气努力提升公共事业发展水平。

一、我国公共事业发展获得成就

(一)从数量上来说

从数量上来说,我国公共设施业投资快速增长,公共设施数量也得到了快速提高。自1990年至今,全国各地的公共事业各项指标等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如:全国集中供热面积年增长率高达约20%、全国公共交通数量年增长率约11%、全国天然气供应量年增长率也超过10%,城市绿化面积、实有道路面积、管道铺设长度这三样年增长指标也均已突破10%。这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让我们倍感欣喜。

(二)从质量上来说

从质量上来说,一方面,我国公共事业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格局,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激发了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另一方,我国政府在打破公共事业政府度假垄断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不断转变观念,将公共事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不断提高公共事业服务效率、服务质量。

二、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现存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公共事业组织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就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组织发展势头来看,总体是积极向上的,在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在不断探索改革与创新之路,这为我们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发展经验。但是,当前仍存在着一些严重阻碍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顽疾”。

(一)公共事业投入不足,发展滞后

众所周知,公共事业是公益性的,其物质来源一部分来自于收入,一部分来自于政府拨款。它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如:道路建设、供暖供热管道铺设与维修等等。但是,目前我国公共事业资金投资主体单一,来源也缺乏多元化渠道,这使得公共事业资金缺口长期存在。其次,公共事业单位大部分也长期处于资金亏损的状态,严重缺乏进行扩建与自身建设的能力。

(二)公共事业机构的行政问题

我国公共事业机构存在着严重的行政问题,各类公共事业机构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划分界限模糊不清,国家包办公共事业机构的状况非常严重,许多公共事业机构仍披着“官办”的外衣,其业务展开也多依赖于政府“权威”,而非市场导向。

(三)公共事业活动的非经济化

我国公共事业发展存在着服务于经济发展却缺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问题,这使得公共事业部门的商品化经营发展动力不足,这对公共事业经济发展和公共事业本身的发展都是巨大的阻碍,这一阻碍也将波及其他非事业性质的发展。

(四)公共事业管理的法制化缺失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单位长期处于法律地位不明确的尴尬处境,其权利、责任、义务缺乏统一的、体系化的法律加以明确。

(五)公共事业运作的效率性低下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事业运行机制存在着许多不足,存在着运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公共事业单位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等,公共事业单位长期人浮于事、无效率运行,这使得公共资源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低下,成本控制不尽人意。这无疑是一种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

(六)公共事业改革不明确

在我国,公共事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尚处于蹒跚学步阶段,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经验作为参考。因此,在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最初阶段,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实验性阶段,改革的目标尚不清晰,也缺乏合理的划定和科学的界定,“政事”之间的权力关系也上不明晰,由于这个原因,简政放权就不能有步奏的、有计划的进行。由于公共事业管理改革带有自发行色彩,易造现有体质的混乱与冲突。

三、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对策

我国公共事业要发展,就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入改革创新,破除禁锢其发展的枷锁。因此,就要从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和管理内容上进行创新与发展。

(一)转变管理观念

公共事业管理要发展,首先就应该从思想上破除老旧观念,树立科学、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必须顺应时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将静态管理转变成积极主动地动态管理,将“管理”的思维模式彻底转化成“服务”模式,并不断像人本管理的观念进行转变,积极主动地创建便捷、有效的管理者与社会居民的沟通平台。

(二)转变管理方法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行政管理的科层制结构逐渐被社会管理网络结构所取代,管理的手段也由直接管理逐步向间接管理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时:首先,要做到依法管理,管理必须严格依循程序法与实体法。其次,随着信息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也应当积极推行信息化、网络化。

再次,应当积极促进公共事业管理手段的多元化,适当配合经济、法律等间接手段来达成公共事业管理目标。

(三)转变管理内容

我国公共事业主体目前正在向市场化和多元化方向转变,只有不断转变管理内容,才能充分发挥公共事业管理对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首先,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除了个别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公共事业之外,多数公共事业都应当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以形成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只有竞争才能有效推动其发展,才能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效率。通过产权、经营权制度的改革以及特许经营制度的设立,将市场竞争与政府特许授权制度高效结合。其次,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我国的公共事业企业应当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改制、改组、改造,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经营主体,将向社会筹措资金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

(四)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

体质机制顺畅有效的运行就必须时刻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首先,要通过立法来明确政府监督主体的地位,划分监督主体的责任范围。政府监督的重点应放在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组织形式是否合法,而非日常的管理事物上,这样才能符合“政事分开”的原则;其次,应当逐步促进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开化、透明化,让管理运行在“阳光之下”,时刻接受来自社会群众和舆论的监督,将社会公开评价作为管理组织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后,要积极建立完善公共事业管理的自律机制。科学合理的系统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和评估机制是尤为必要的,这是公共事业管理组织不断发展完善的内在动力。

由此看见,公共事业管理的创新与改革是一项巨大的、长期的任务。这需要我们不断坚持、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公共事业组织与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公共事业高效、有序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圣中,等.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文红梅.政府职能转变与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01).

篇6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体制创新 政府责任

〔分类号〕G258.2

Structural Innovation of Public Library Management in the View of Government

Xi Tao

Guangzhou Library, Guangzhou 510055

〔Abstract〕Analyzed with the theories from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re exist various problems in public library management currently, including high cost, unsound responsibility structure, ambiguous ownership, as well as unbalanced institution supplying. Due to insufficient guides from theories, lack of innovation forces, value restriction and institutional coupling,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Chinese public libraries hasn't gained real ground. In order to promote better innovation,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adopt effective measures, e.g., enhancing responsibility conciousness, lowering innovation cost, gathering forces, perfecting acting system and carrying out related reforms.

〔Keywords〕public libraries structural innovation government responsbilities

我国公共图书馆改革过了近30年的历程,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就。但是,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以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审视公共图书馆改革,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创新在任何时候都是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弊端暴露得更充分,问题表现得更突出,因而创新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的任务显得更迫切。

1.1从成本―效益分析,公共图书馆运行成本不经济

按照戴维・菲尼的观点,当“按照现有的制度安排,无法获得某些潜在的利益。行为者认识到,改变现有的制度安排,他们能够获得在原有制度安排下得不到的利益,这时就会产生改变现有制度安排的需求。”[1]因此,原有体制只要存在着成本压缩或利益提升的潜在空间,体制创新就有必要。在我国现有管理体制下,公共图书馆管理的实施成本、摩擦成本和机会成本较高。突出表现在:①条块分割,总量本就不足的图书馆资源被分散在各种行业、各个层次的图书馆中,馆际协作协调、资源共建共享涉及的点(图书馆)多、线(同一系统的管理层次)长、面(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地区)广,具有相当的操作难度,“多年来馆际协作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由此造成社会资源无形中的浪费十分惊人”[2] ;②图书馆利用率比较低。以湖南图书馆为例,“拥有藏书314万册,但仅拥有持证读者38 723人,只占长沙市民的1.92%,书籍的利用率也相对较低,为36.3%”[3] ;③基层图书馆“空壳化”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地方政府对图书馆经费的保证,仅限于被戏称为‘工资’(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的‘人头费’,而购书费、运行费、维护费等费用微乎其微,由此引发司空见惯的‘人吃书’(人员经费挤占购书经费)现象。”[4]一方面是购书经费奇缺;一方面是冗员过多,有馆有人却没书,公共图书馆的运行成本可想而知。

1.2从委托―分析,公共图书馆责任机制不健全

在公共图书馆服务链中,存在着公众、政府、公共图书馆三者的互动关系。公众将自己的权力委托给政府,政府负责提供公众所需要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公众与政府形成了第一层委托―关系。但是,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职能是通过公共图书馆实现的,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形成了第二层委托―关系。公众、政府、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是清楚的,但机制并不健全。从形式看,公众、政府、公共图书馆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缺乏契约化的规范,公众如何表达、向谁表达自己的需求?政府失职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何承担责任?公共图书馆有什么样的权利、服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诸如此类的问题都缺乏明确的规定和制度化的措施。从责任关系看,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的人,其资金、人事等权利都控制在政府手中。公众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最终委托人,却难以对公共图书馆的利益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而,这种“再”关系极有可能导致公共图书馆服务偏离公众需求的轨道。同时,公共图书馆现有的官僚制和等级制管理体制也缺乏灵活性,既不能对公众的实际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还可能会助长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关系的政治化倾向或形成行政庇护的关系。从地位看,政府是公众的唯一选择,公共图书馆是同级政府的唯一选择,政府与公共图书馆的地位都是垄断性的,这就解除了政府和公共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外在压力。

1.3从产权―结构分析,公共图书馆产权关系不清晰

产权是一个权利束,它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等。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产权在实践中是分解的,国家、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各级公共图书馆、读者等都以一定的形式享有公共图书馆的产权。然而迄今为止,各部分产权主体究竟拥有何种产权,仍未得到合理、清晰的界定。由于产权关系不清晰,政府越权问题突出,公共图书馆只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既无实质性的权利又无实质性的责任,不能对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由于产权关系不清晰,读者作为公共图书馆的最终所有者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他们对公共图书馆管理、监督等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评价也不能对公共图书馆的利益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由于产权关系不清晰,政府部门对公共图书馆的监督管理部分“缺位”,有的图书馆将非经营性资产转变为经营性资产,对本馆国有资产管理不善、资产处置不当,导致国有资产的变相流失。因此,“在进行管理体制的设计时,必须解决谁出资、谁负责、谁监管、谁受益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问题”[5]。

1.4从供给―需求分析,公共图书馆制度供求不均衡

当前,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均衡。 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供求不均衡可以分为两种情形:①实际供给小于潜在需求。目前,“阻碍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最要害的阻碍因素应该说是制度缺位。制度缺位的表现有多种,如图书馆立法缺位、职业自律制度缺位、职业权益保障制度缺位、职业准入制度缺位,等等”[6] ;②传统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供给过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还没得到及时的修改或废除,政事一体化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即不管是制度供给不足还是制度供给过剩,都会导致过高的制度成本和社会交易成本,浪费大量公共图书馆资源。

2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的障碍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当社会存在潜在收益并且各种约束性条件得到消解时,就会存在制度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改革总体来说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创新的支持要素不足,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障碍。主要是:

2.1理论指导的缺乏

探索出一套既遵循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体制,需要有本地、本领域特色的理论研究。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探索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创新模式时”都深陷在“应该拿什么对象作借鉴和参考;或者说,在管理体制这一点上,图书馆像谁”的泥潭中[5]。回顾改革历程,不难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基本上是“参照”企业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围绕着“钱从哪里来”和“人往哪里去”等问题进行的。显然,每个领域、每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任务。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组织,它的管理与企业管理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正如欧文・E・休斯所言:“公共部门完全不同于私营部门,它需要有自己的管理形式,但不是从私营部门那里借来的形式。”[6]公共图书馆管理有什么样的特殊性?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模式是什么?我们都缺乏全局性的思考和制度性的设计,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理论指导明显不足。

2.2创新动力的不足

从政府的角度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背景下,包括公共图书馆在内社会事业改革和发展很难被摆上政府重点推进的议事日程。从公共图书馆的角度看,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势,使馆员职工害怕改革担风险,“等”、“靠”、“要”的思想仍然有很大的市场。更重要的是,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在改革的目标认识上存在着明显分歧,政府把缩减编制、削减经费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而公共图书馆则希望政府放权让利、加大投入。双方博弈的结果,就是公共图书馆改革进程缓慢。从读者的角度看,在人均收入比较低、人们更多地为温饱而奋斗的阶段,人们对公共图书馆改革和发展并不十分关心,这也大大减弱了体制创新的动力。

2.3价值支持的制约

任何制度和制度创新都隐含着一定的价值导向。如果制度创新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为人们所认同,就会成为制度创新的支持性要素。反之,则会成为阻碍性因素。就公共图书馆而言,“公共性是公共图书馆制度和创新的价值基础。”[7]只有当公共图书馆制度创新体现出公正、公平、公益、公开的价值导向,符合自由、民主、权利等理念时,才会得到人们的认同和支持。然而,在公共图书馆改革中,我们却不同程度地偏离了公益方向,违背了共享原则,忽视了公平目标。因而受到读者、媒体的口诛笔伐。有人直斥图书馆某些措施“将图书借阅演变成‘租书’‘抵押’,从读者身上搜刮钱财,限制或剥夺低收入者、低职位者、低职称者、低学历者、无职业者和外地人的阅览权或外借权”,是“对公共图书馆理念的践踏及其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误导”[8]。可见,我国公共图书馆改革的某些价值导向并没有得到读者的认同,因而改革也不可能得到他们的支持。从更深的层面看,在以市场体制为改革目标模式的大背景下,图书馆的公益性很容易被忽视。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主流导向下,图书馆的公平性很难被凸显。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图书馆体制创新缓慢有其必然性。

2.4制度耦合的影响

任何一项制度安排都是“嵌在”制度结构中,只有当新制度与其他制度安排能够很好地兼容耦合时,创新才能真正发生。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涉及利益的调整、资源的整合、人员的分流和各种相关制度的创新,需要各方面的政策配合才能完成:公共图书馆事业要得到真正的发展,需要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加强,需要形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识和机制;实现公共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需要打破条块分割的行业管理与财政体制;促进城乡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均衡发展,需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加强公共图书馆的自主经营权利,需要重塑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推进公共图书馆人事改革,需要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的支持,等等。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都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持,改革往往表现出各自为政、单兵独进的特点,从而延缓了创新的进程。

3政府推动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分析

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责任在政府,关键在体制,出路在创新。政府推动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的主要途径是:

3.1强化责任意识

政府、公共图书馆、读者等利益主体的态度及实力的对比,对体制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说来,“在社会所有制度安排中,政府是最重要的一个。”[9] 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中,政府同样处于主导地位。原因在于:①在我国,公共图书馆均是由国家各级政府所兴办、支持和管理的,这种制度的创新必须由国家直接调控或批准;②公共图书馆关系到政府所肩负的维护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满足公共文化需求的责任,因此政府不可能也不会置身于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之外;③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具有公共物品性质,按照经济学的分析,政府生产公共品比私人生产公共物品更有效;④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是有成本的, 化解制度创新成本,政府具有天然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责任。因此,政府必须清醒认识自己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强化制度创新的责任意识。

3.2整合创新动力

公共图书馆体制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属于“非帕累托改变”,制度创新各主体的利益会因体制创新而有所调整,对创新的态度会随其利益的变化而变化。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动力不足的条件下,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来焕发政府和公共图书馆推动创新的积极性,并且把他们的积极性统一在共同的目标上。如前所述,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在改革的目标认识上存在着明显分歧,双方的博弈导致公共图书馆改革进程缓慢。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双方形成共识的一些方面,改革则取得了相对突出的进展。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图书馆希望增加事业收入,而政府希望减轻财政负担。于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图书馆开始收取借书证押金和超期延误费,开展有偿服务、以文补文。1987年、文化部、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印发的《关于改进和加强图书馆工作的报告》和1993的文化部起草的《公共图书馆条例》(草案),都对图书馆的这些行为予以认同。双方“默契”的结果,就是图书馆创收活动的广泛开展。虽然这些“创新”有违背“公益性”之嫌,但是它却深刻说明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创新目标共识形成的重要。当前,要激发政府和公共图书馆创新的积极性,就要把双方的目标统一到以创新更好地满足公共文化需求上来,以共同的责任、共同的目标凝聚推进创新的强大合力。

3.3化解创新成本

如何支付创新成本是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解决创新成本问题:①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伴随着试错,加强理论研究,有利于保证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②建立由政府、公共图书馆和社会三方面相结合的多元化成本承担机制,特别是政府必须通过财政拨款、差额补贴等形式承担起支付改革成本的责任,要给予利益受损群体以必要的帮助和补偿 ;③坚持民主原则,让读者、职工参与改革政策的制定与选择,提高读者和职工对改革政策的认同,增强创新的动力;④坚持公平原则,对权力或利益资源实行再分配时,要保证绝大多数人享受改革的成果;⑤坚持渐进原则,将地方自下而上的改革与中央自上而下的规划结合起来,对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进行总体规划、统一推进和综合协调,将改革的力度与社会的可承受程度有机结合起来。

3.4健全机制

在行政事业一体化的体制模式下,政府与公共图书馆之间是命令与服从的隶属关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委托与之间的契约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通过产权改革,厘清委托人、人的权利与义务。通过法律法规的创新,确立公共图书馆权、责、利相统一的法人地位,使其拥有必要的财产和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依法面向社会自主开展服务活动,并独立承担相应责任。公共图书馆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并不意味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管理减弱,而是意味着从行政化管理到向“契约”管理或“合同”管理的转变。为了行使委托人的权利,政府可以推行绩效评估管理和绩效评估制度,通过双方平等协商谈判,在绩效任务和预算等方面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绩效协议或绩效合同,各自做出公开透明的服务承诺和监管承诺。政府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和多元化的监督管理制度,如实行事业目标管理和编制约束管理,建立规范化的财务审计制度,开辟多种渠道让读者参与监督管理等等,促进公共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3.5搞好配套改革

推进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做到配套政策和制度的供给与体制创新同时进行,为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及政策环境。①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图书馆立法进程,切实做到创新有法可依;②加快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进一步调整财政收支结构,确保政府财政对公共图书馆的投资和支持,调整各级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分配关系,使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责任与财政责任相一致,强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保证城乡公共图书馆事业均衡发展;③加快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制定实施有利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政策与措施,解决富余人员的就业及安置问题;尽快建立起社会化的就业、医疗、退休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等等。

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改革的整体进程尤其是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因而,创新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不断把公共图书馆事业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奥斯特罗姆,菲尼,皮希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王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38

[2] 胡亮生. 论图书馆效益.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4):37

[3] 陈琳. 湖南图书馆书籍利用率仅3成. 市民签名倡导全民阅读. [2007-03-01].news.省略/Articles/2006/04/848338.HTM.

[4] 贺广华, 王伟. 图书馆何以成“空壳”. 人民日报,2006-06-07(11).

[5] 蒋永福. 制度和技术哪个更重要――关于图书馆制度的思考.图书馆, 2005(4):1-5.

[6]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03.

[7] 席涛. 公共性: 公共图书馆制度的核心和灵魂.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6(4):36-38.

[8] 周继武. 国家图书馆借书记. 南方周末, 2004-10-14(D30).

篇7

一、 政府的责任

政府是履行以下三大职责的集合体:首先是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其次是为保护人民不使社会中任何人受其他人的侮辱或压迫;最后就是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它作为社会的中枢,发挥何种职能,对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具有关键性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公共档案馆作为一种公共服务部门是政府必须提供的一种制度安排,它是保障公民信息、知识权利的有效措施,体现了政府自身存在的正义性与合法性。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中,政府的公共事业管理职能明显弱化,使得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公共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记忆集散地的公共档案馆本应当成为政府精心呵护和扶持的花朵,却因冷漠和撒手而逐渐枯萎,而没有呈现出与经济蓬勃发展相协调的发展势头。

一些地方档案馆建设的滞后,政府担有责任:一是缺乏对公共档案馆作用的正确认识。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和其他文化事业(公共档案馆属于这类),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但是一些地方政府把公共档案馆事业发展作为软任务,没有把它放在应有的位置,在一些政府报告中,对公共档案馆事业的发展问题往往只有只字片语,一笔带过。二是缺乏硬性的约束机制。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考核指标中,经济指标比较明晰,如经济发展速度、财政收入等,而很少有公共档案馆等社会公共单位的发展指标。三是没有认清政府的真正职能。长期以来,政府管了一些不该管的事,而忽略了应该管的事。政府直接投资和干预竞争领域的企业已是屡见不鲜,而忽略应该投入和扶持的公益事业发展①。

二、 政府推动公共档案馆管理体制创新的障碍分析

1.创新动力的问题

从政府的角度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背景下,包括公共档案馆在内的公共事业改革和发展并不是十分重要、紧急的事情,所以,在促进公共事业发展上政府不但缺乏应有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而且常以地方财力不足来为自己推进公共事业发展的消极态度辩解,认为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有限的财力应该主要用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政府及其大部分官员从思想上就没有认识到公共档案馆等部门发展的重要性,创新动力自然也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的事情了。从公共档案馆的角度看,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使档案馆害怕担改革的风险,“等”、“靠”、“要”的思想仍然有很大的市场。从利用者的角度看,在人均收入比较低、人们更多地为物质生活而奋斗的阶段,再加上公共档案馆本身的非亲民形象,使人们对公共档案馆改革和发展并不十分关心,认为那是一件对自己还很遥远的事情。

2. 制度环境的问题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任何一项制度安排都是“嵌在”制度结构中,只有当新制度与其他制度安排能够很好地兼容耦合时,创新才能真正发生。公共档案馆管理体制创新涉及档案资源的整合、人员的分流、利益的调整和各种相关制度的创新,需要各方面的政策紧密配合才能完成。公共档案馆事业要得到真正的发展,需要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加强,需要形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识和机制;实现公共档案馆资源的共建共享,需要打破条块分割的行业管理与财政体制体系,需要重塑政府与公益单位的关系,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公共档案馆人事体制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公共档案馆的服务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的支持与协助等。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公共档案馆管理体制创新都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持,改革往往表现出各自为政、单兵独进的特点,没有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去全盘考虑问题,从而延缓了创新的进程。

三、 政府推动公共档案馆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路分析

1. 借政务信息公开之东风,提升公共档案馆之地位

目前政府职能体系中并未设立政务信息中心,政务信息公开的主体是各级政府部门。而又由于我国政府条块分割的官僚体制的存在,从而造成长期以来信息分散、各自为战,信息“寻租”现象常有发生。因此搭建一个公正、公开、公平的制度平台尤为必要, 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稳固的开诚布公的氛围。对此, 政府的制度保障就显得至关重要, 通过政府管理创新, 规定某部门从事政务信息收集、整理、整合工作, 通过传统和现代技术手段公布政务信息。此部门虽可新设或可兼管,但考虑重新设立难度大、成本高, 兼管是比较可行的做法。具有信息服务职能的档案馆成了理想的当然首选。可以通过争取政府支持, 给档案馆重新进行制度安排: 各级综合档案馆作为当地的政务信息公开的场所, 在机构设置中给予明确定位②。

2. 利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之时机,理顺政府与公共档案馆之关系

公共档案馆应借此有利时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理顺与明确政府与公共档案馆之间的关系:一是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政府与公共档案馆的关系。法律是国家的象征,是公共档案馆发展的最有力保障。尽管我国《宪法》明确了国家发展公共档案馆等文化事业的使命,但作为规范和推进公共档案馆事业发展的《公共档案馆法》却始终没有颁布,使得对于公共档案馆的管理、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调节无法可依。二是建立公共档案馆投入预算约束机制。公共档案馆作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费应像科技、教育等事业一样有硬性约束。三是发挥政府的行政调控能力,促进公共档案馆事业发展。在公共档案馆的建设上,政府应有所调控,使公共档案馆不仅外观应成为一个地方的标志性建筑与形象,内部也应有先进的设备,严格的科学管理,合理的人员结构,并且制定具有扶持性的制度与倾斜性的政策。

3. 明确主体责任,启动创新之动力

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③,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政府就应该有发展公共事业的主动性与责任,改善公共事业状况也是促进民众福利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政府基本职能的体现,所以财政资金的分配与使用应当向公共事业部分倾斜,政府及其官员在促进公共事业上应当具有必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向公共事业倾斜的财政政策,不仅是一种让利于民的举措,也是一种分配思想的根本变革,也是政府心系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更是激发公共档案馆等公共事业部门工作人员工作热情、开启其创新动力的有效手段。同时,调整权力的分配,给公共档案馆以恰当的权力,如部分人事任免权等,并且在给予权力的同时明确规定公共档案馆的对社会、民众的义务,并且吸引民众参与到对其的监督体系范畴中,充分发挥民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我们期待,公共财政的缕缕阳光能够尽快普照到社会的角角落落。

总之,公共档案馆事业的发展根本在自身,责任在政府,关键在体制,出路在创新,其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政府改革的整体进程。因此,公共档案馆管理体制的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本着对民众与历史负责任的态度,不断完善公共档案馆事业,为其发展提供环境,为其壮大提供动力。

注释:

①韩安意,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关系的思考,乡镇经济,2002(9)

②王厉魏宝丽,政务信息公开中的档案馆角色研究,中国档案,2007(7)

篇8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学科是随着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发展的,研究公共管理理论对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使其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科学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有益经验,对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若干对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的意见。

【关键词】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9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出路

1998年教育部调整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目录,增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近年来该专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已有三百多所高校设置了该专业。该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化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社区管理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取向要求该专业教育特别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由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发展不到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缺乏一个成熟的外部环境,这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发展。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普遍较为薄弱。以最早开设该专业的东北大学为例,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仅包括入学时的认识教育和毕业实习两个环节,毕业实习提前到第7学期下半期开始,学生结合就业选岗,从第7学期起就去相关事业单位实习,相对其他专业,这样的实习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通过国内调研及各种文献资料,可发现该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共性问题,如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内容设置过于狭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滞后、教师实践能力低下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在明确实践教学目标、拓宽实践教学内容、打造实践教学平台、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等方面寻求出路。

一、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经验表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明确教学目标是完善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首要问题。目前,很多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于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困扰着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和有效运作,致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遵循实践教学规律并结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需对该专业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进行科学设定。

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可设定为:整合课堂所学知识与实务工作,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功能、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工作程序,了解我国公共事业的有关政策;将公共事业管理的知识、方法与态度运用于实务工作中,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技巧,体验公共事业管理者的角色、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培养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精神、态度、价值与职业伦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总体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具体的课程实践教学和实习教学来实现的。所以,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围绕总体目标,制定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各主干课程实践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具体目标。首先,要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即通过课程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其专业素养。其次,要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的目标。实习教学的目标在于为学生提供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实务训练机会,使学生在实习中尝试扮演公共事务者的角色,检验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和原则,深人体会并通过专、兼职教师协助学生整合各种专业工作技巧和知识及理论,培养学生适当的专业价值观和思考能力,为今后从事专业服务打下扎实的基础。具体要求是:一是使学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基础知识和一般知识,价值观和技巧;二是帮助学生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和相关课程领域的分析技能;三是通过实习过程中的反思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水平有所提升。

实践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仅要明确目标到底“是什么”,同时更涉及达成目标的基本要求和所需条件等方面。总之,设定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教学目标,应力求做到简洁、明确、具体,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二、拓宽实践教学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结构性教学过程。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办较晚。现行的实践教学内容只包括集中教学环节,这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管理类专业的基本特征实践性很强,很多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要求很高的技术性和操作性。为了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积极拓宽实践教学内容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具体来说。可从三个层面进行拓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一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和实践活动三大块。前两块均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以实验教学大纲为指导,教师根据每门课程的要求,制定出具体实验方案,课程结束后有反思、有考核、有成绩。实验教学可开设公共事业案例、管理信息系统、社会调查统计、心理咨询等课程,而实习教学则可开设社区管理、教育事业管理、医疗事业管理等课程。第三块实践活动是指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没有教学实验、实习要求的课程,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自主安排的实践教学活动。公共事业管理主干专业课程均可安排实践活动,由于这些课程理论性较强,任课教师可根据课程的性质与特点采取影视教学、校外参观、机构探访、社会调查、学生小组活动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工作。二是专业实习教学体系。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应安排二次专业实习教学,包括专业技能实习和毕业实习。专业技能实习安排在第67学期,为期6周,毕业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为期12周。在专业实习教学中,应制定专业实习教学大纲,采取集中实习的方式,由系部具体组织实施,从机构的选择、实习内容的确定、实习过程的指导,都要有具体的规定与计划,每6―8名学生配备1名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全程指导,并制定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督导的考核方案和办法。构建实习指导与督导的工作模式,从而保证专业实习的教学效果。三是自主实践教学活动体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期间根据学习的需要进行的相关专业实践活动,包括专业认知实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志愿者实践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将集中实习实践和分散实习实践,校内实践和校外基地实习实践组织性与非组织性实习相结合,充分体现出该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拓宽实践教学内容。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获取实务能力与技巧,形成“专业自我”即专业工作者应有的价值观、素质和工作态度,学习专业工作不同介入方法应有的步骤与方法,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价值观的指引下开展社会管理服务。

三、打造实践教学平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可从两方面进行打造:一是在校内构建节约型、集成式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二是在校外建设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教学实验室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为学生提供基础实践 训练的有效平台,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基础上,借助模拟、仿真手段和虚拟环境。应用广泛的信息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教育教学的综合性场所。近年来。围绕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引入实验教学和科学试验方法,一些高校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机会和现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需要构建节约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实验室及其集成式运行模式。实验室按相关课程群进行建设。使一个实验室具备承担多门课程的功能并且全天候开放。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制定出一整套适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互动的弹性运行管理制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可根据课程安排并结合自身特点和兴趣网上预约相关课程的实验项目。

校内外实习基地是提供学生工程性实践训练的模块。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最有效的形式,是整个实验教学体系的核心。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缺乏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实习多是自己联系。这种分散实习的形式不利于教师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考核难度较大。因此,高校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首先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其次是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的特点,发挥不同实习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准确选择教学实习基地,以建立健全多功能的实习基地为理念;再次是对整个教学实习基地进行全面、整体规划,建构完整的教学实习基地体系。与具有良好行为的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等组织,以双赢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有效的程序和监督机制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拓展视野、亲身体验的场所,使学生能感受现实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初步认识社会需求、提升对服务社会的认知,从而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了解自身的不足,激发学习的动力。

四、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必须拥有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公共事业管理的实践能力。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多是过去从事行政管理或其它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因工作需要才转型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或者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基本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实践锻炼,大都缺乏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严重影响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

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应具有公共事业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复合知识结构,较为娴熟地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认真负责,善于组织和思考问题。因此,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关键是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其一,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总的来说,可聘请一批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领导和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担任本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的行业经验指导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去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操作规程和服务标准,为教师创造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的机会,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采取多种激励手段促进教师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建立适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需求的能力结构。要努力减少单一型教师的比例,从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着手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增加双师型教师和复合型教师的比例,使师资队伍尽快从整体上实现结构性和功能性的转变。其二,建立教师实践教学水平评价制度。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水平评价制度,不仅可使教师形成外在压力,促使教师个体总结经验教训,并积极改进实践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通过先进典型的树立,还能带动能力低下的教师向先进看齐,促进实践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从而取得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永红,刘洋等.建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化工高等教育,2008,(3):68-70.

篇10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加强财务管理是施工企业适应市场环境的必然要求。施工企业只有牢固树立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重视财务集中管理,特别是资金集中管理,才实现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使企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二、现代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控制能力较差,债权债务关系不能及时清理

目前,各类施工企业资金分散在各子分公司,各子分公司资金分散在各个项目上,企业无法实时掌握了解整体资金情况,无法掌握动态的资金信息。同时,也带来了资金成本和资金安全的问题,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营风险。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着管理问题。首先,是应收账款管理不力,由于确认收入的依据不充分,导致应收账款不实;其次,竣工工程结算严重滞后;第三,大量存在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和损益的真实性;第四,大量预付分包工程款长期挂账,资产存在虚增或潜亏现象。

(二)社会信用普遍降低,拖欠款项逐年增加

企业管理者只重销售而忽视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在内的内部管理,而客观上他们对于应收账款管理无论是经验还是理论都十分缺乏。企业之间尤其是施工企业与开发商之间相互拖欠贷款,造成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

(三)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不清,资产管理不当

由于一些施工企业未能严格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从而影响企业的当期损益,同时使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失去应有的监督。并且长期存在大额预提费用。一方面,由于建设单位供料结算严重滞后,施工企业靠预提费用平衡材料成本;另一方面分包工程未按规定进行进度结算,靠预提费用平衡分包成本。再加上受核算或资金影响,职工奖金未能及时作表发放,靠预提费用平衡人工成本。这些都容易造成企业当期损益的不实。

(四)实行会计委派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财务人员的培养使用监督关方面不太严格,有的项目部存在非财务专业人员和无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混进入财务队伍工作的现象。缺少对项目部财务人员的检查频度和力度,还存在着业务素质低下的财务人员,财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二是会计委派制的有效性和独立性有待加强,既要坚持委派,又要避免要被委派会计与项目经理搅在一起,串通一气吞食公司财产现象。三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廉政建设有待加强。四是缺乏对项目基础会计工作及项目会计核算工作的及时监督检查。

(五)企业经营成本过大

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个工程项目,从工程信息的取得到中标签订合同,历时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越来越大,更不敢统计未能中标的工程项目。大额的经营成本已经成为施工企业的沉重负担,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业务招待费存在失控现象。施工企业下属部门较多,地域分散且流动性强,使业务招待费超支现象时有发生。

(六)固定资产管理不当

由于施工企业具有产品的固定性和施工作业场所的流动性的特点,施工作业一般由分公司或项目部完成,而公司对固定资产实施统一管理,随着目前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对分公司和项目部进行了放权,但由于相应的管理措施没有跟上,导致有的分公司和项目部将一些固定资产流失现象严重。长期以来,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忽视现有资产的管理使用,轻视现有资产的合理搭配和使用效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三、加强现代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全方位更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企业应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各个层面,由企业主要领导主管,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既要不断更新拓展财务管理理念,又要脚踏实地,采用层层递进的多道财务保安防线,实现财务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还应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手段,改造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以成本、效益为核心,通过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使企业节支增效,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奠定良好的企业管理基础。

(二)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

1.加强存货管理

尽可能压缩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制定合理的库存量,既要防止停工待料,又不至于库存太多而占用较多的流动资金和库存费用,维持均衡生产。要降低进货成本,一是采取批量集中进货,可获得较多的商业折扣;二是通过增每次进货数量,减少进货次数,以降低采购费用支出。二者有机结合可达到一个最佳的批次批量。

2.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的拖欠是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业主资金不到位,为了进度急于上马,使得建筑企业从总包到分包层层资金到不了位。二是甲方把工程专用资金垫支到其他用途或拆东墙补西墙用于别的工程。三是人为因素造成,认为拖欠工程款在业内是习以为常的事,能拖就拖,拖到最后成为死账,以达到赖账的目的。

3.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财务管理的最大课题也是资金管理。因此,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应实行资金的集中管理、集中核算、集中控制,加强资金的预期管理。施工企业要根据年度生产规划和目标,核定企业内部所属单位完成计划期生产经营任务所需的资金数量,各单位要明确对资金管理和使用应承担的责任。财务管理应合理的集中和统一,即统一部门、统一人员、统一资金、分级核算。将利润管理贯穿于企业资金管理、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对每个环节的利润因素都必须精心策划、测算、控制、监督,确保利润份额的形成与实现。施工企业在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同时,应成立内部资金结算中心,负责核算、评价和考核各工程项目责任单位的经营和管理状况。

4.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对新建资产要确保及时准确入账,并正确计提折旧。对久拖未决的工程项目要督促有关方面及时编制决算。对随意处置固定资产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并令其补偿损失。对该报废的资产及时向主管部门申请报废。对未在资产目录中列出的新设备要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并积极探讨对策。同时财务人员还要熟悉生产技术设备,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资产的使用、变动情况,加强与实物管理部门、使用保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资产变动情况。固定资产的购置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流程来进行。对一些专用固定资产如电脑、打印机等,由于其移动的方便性,管理上容易滋生漏洞。针对其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应制定特别的业务处理流程。

5.严格管理费用支出

为有效控制管理费用支出,制订领导、项目部等单位的招待费、交通费、通讯费、办公费等管理费用控制指标,实行定额控制。计划财务部建立相关的经费台帐,当经费使用达到80%时,计划财务部向各单位提出预警加强控制,月度或累计经费超支的一律不得报销,若违反规定报销结算的,将追究责任。凡节约的,按节约额的20%给予奖励。这样,各单位能够转变观念,有效地节约大量资金,减少费用的发生。四、切实加强财务管理,防范审计风险近年来外部审计力度在逐年加大,一方面是国家审计署、铁道部加大了对铁路建设项目的审计力度,另一方面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经常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税务稽查部门等各种审计检查。审计频率不断提高,审计范围不断扩大,审计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各项目部的主管领导和财务主管,必须对审计检查工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发现问题,就要严格整改,绝对不能马虎大意。一是要做好相关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杜绝不合规发票特别是假发票给企业带来的审计风险。二是要抓好往来账、备用金账户及个人借款的彻底清理工作,做到坚决彻底,不留隐患。三是要严格按照架子队的或劳务分包形式管理好外包单位,避免给我们的信誉评价带来不良影响。四是要继续严格项目资金管理,严禁出现挤占、超拔工程款的现象。总之,要通过夯实各项基础工作,不断强化财务基础工作的水平,以达到抵御审计风险的目的。

五、依法进行税务策划,有效降低企业负担

要加强税收政策的研究,有选择地参加一些这方面的培训学习,提高政策水平。要积极向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学习、请教,主动与主管税务机关联系、沟通,多角度争取政策支持。要通过合法手段进行税务策划,为国家和企业争取每一分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