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规范范文
时间:2023-07-28 17:4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合同管理;措施
合同管理由始至终都存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管理全程中。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繁杂、风险性较高和参建单位较多,在建设阶段或多或少都存在各类纠纷问题,为减少问题的出现,所有参建单位应共同遵守项目合同中的约定,强化项目合同在建设全程中的管理作用,最大限度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实现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的有效提升。本文列举了某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实例,根据合同管理的要点对合同管理在项目进程中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改善建议。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要点
1.1事前防范
先审查合同中相对利益方的参建资格,包括允许经营的范围、具备相应的等级资质、安全许可的有效期限、财务水平现状、技术管理的能力水平等。再根据相关评审制度的要求,由专业法务人员对业务部门草拟的合同进行全面审查,包括合同的关键性条款、违约处理的方式等方面。再确认保证金制度执行情况,根据相关制度的要求提交履约保证金,在其提供履约保证金后完成合同的签订。
1.2事中控制
合同管理中的事中控制环节主要是监管合同的履行情况,跟踪合同的履行过程,作好记录并进行评价,针对履约过程中出现的纠纷问题及时通过协商加以解决。协商时,对于原合同中明确的义务和责任的履行结果加以督促,避免出现违约现象;对于原合同未明确的义务和责任协商达成一致后,及时完善合同作补充协议处理;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按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处理。
1.3事后应对处理
合同管理中的事后处理环节主要是为了应对合同的履行变化情况,针对违约行为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业务部门在发现相关行为后应及时报之法务部,同时上报给相关领导,结合合同的相关约定进行事后处理。处理完毕后,总结经验,优化合同条款,在后续的合同管理中约定明确,尽可能规避风险。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现状
2.1项目基本情况
某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组建于2016年,线路全长约19.493km,均为地下线。共设车站17座,最大站间距1.708km,最小站间距0.732km,平均站间距1.161km。具体施工项目有土建、安装、设备采购、车辆购置、工程咨询、勘察设计、保险、征地拆迁、管线迁改、交通导改等。截至日前签订的合同类型较多,数量达到830来份,总投资接近百亿。
2.2合同管理办法与执行
目前,某轨道交通工程在合同管理方面,重点在于建设期上,对于运营期本文将不做细述,相关合同主要有4种。
2.2.1招标项目合同某轨道交通工程的初始建设阶段,均是以《合同管理办法(试行)》为依据签订的合同,后期对其做过多次修订处理,以适应建设过程的变化要求,通过调整修订逐步规范对建设过程的有效管理,以减少潜在的风险发生。在制定合同范本时需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项目的建设标准,具体包括土建施工、设计、机电设备采购等不同类型的项目,以达到法律风险防控的目的,确保合同能够顺利地履行。截止当下签订的招标项目合同共有27种类型,且符合合法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的合同签订要求。
2.2.2非招标项目合同修订后的《合同管理办法》对非招标项目的委托范围进行了界定,使合同管理更具完整性,小额项目的委托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修订后的办法对非招标项目合同的谈判、比选、讨论和会签等相关活动有明确的规定,使得非招标项目的实施过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管理更规范、更科学。
2.2.3管线拆除及迁移补偿合同管线的改迁是一个繁杂的工程,对修订后的《合同管理办法》针对管线迁移等前期工程合同提出了补充要求。当下各管线权属单位的情况不同,在管线迁改上采用了框架合同与委托单相结合的方式,为同类管线迁改费用的结算起到了保障作用,使其更具同步性和一致性,相关流程得以简化,委托和改迁的速度得到了提升,主体工程也获得了充足的施工时间。目前执行的大标段管理模式,直接将前期工程纳入土建工程合同中同步管理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执行效率。
2.2.4专业分包合同专业分包工程是合同管理的重点部分,针对分包工程制订专门的管理办法加以强化合同的履约效果,签订的专业分包合同中作有备案和定期审查的要求,采用了资料审核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制度管理方法,在备案中提出全面合理的管控要求,确保了专业分包合同备案的有效落实。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合同条款存在缺陷
此工程的土建施工合同约定工期为计划工期,但对实际工期与计划工期出现较大偏差时如何处理未做明确约定。因建设报批手续办理、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影响,此工程的实际工期晚于计划工期长达两年之久,施工单位发生大量误工损失,建设单位索赔风险增大。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在进行项目招标时,此工程在合同中明确人工费不调差,价格风险由施工单位在风险包干费中自主报价考虑。由于招标竞争激烈,各单位此项风险费用报价严重不足,又由于工期的大幅延长,导致人工费大幅上涨,造成施工过程中资金难以周转,施工单位出现大规模亏损,严重影响工程正常开展。合同条款中存在的缺陷,严重制约着此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
3.2管理与实践相脱节,监管效力不强
此工程合同中还出现了防水材料供应方式与招标文件约定不一致的低级错误。防水材料招投标答疑时修订为乙供关键材料,由各投标方自主报价;而最终签订的合同依然是甲供材料,实施阶段还是按乙供材料执行,合同条款形同虚设。合同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但实际工程施工中合同管理人员与现场实施人员经常性出现协调脱节,容易造成协调性和监管效力的欠缺。招投标管理和工程合同管理是相互衔接的,有的建设方部门职责划分和管理制度独立设置,对合同管理的认知不充分,制度存在较大漏洞。长期以来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实行分级管理,部门化分类授权管理,缺乏有效的全面审查监管机构,导致监管效力不强。
3.3合同管理人才数量少、素质低
除了政府和建设管理单位外,参与此项工程建设的单位还包括设计、施工和监理等,但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就是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合同管理人才,高水平的专业合同管理人才成为稀缺资源。合同管理专业人员是一个综合的岗位,业务能力要求非常高,不但要懂管理,还要懂技术,更要懂法律。加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作的自身特点,因此出现了合同管理人才数量少、素质低的现象。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4.1规范合同文本,维护各方利益
由于我国建筑市场管理不规范,业主单位在工程承发包中处于主导性优势地位,对承揽单位提出许多苛刻的要求,无限制地将各类风险转移至承包方,各类不合理的霸王条款屡禁不止,迫使承包方低价中标,不合理的压缩工期。为项目后期管理埋下隐患。为规范建筑市场合同管理,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颁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科学合理地明确了发承包双方的权利、责任和风险。建设单位可以依据此示范文本,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通过专用条款对相关事项进一步明确。实际执行中,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管理,维护各方利益,从合同管理方面降低工程安全、质量、工期、经济等各方面的隐患。
4.2健全制度,完善程序,开展阶段性检查监督
首先要组建合同管理领导小组,由单位主管领导担任组长,便于高效开展协调工作,由各专业部门负责人担任组员,发挥各个专业的优势资源,形成合理,统一规范领导合同管理工作。其次要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完善相关管理程序,用制度和流程管控合同,避免各种人为失误造成合同管理风险。还应该在合同管理全过程建立阶段性检查监督机制,联合工程管理、预算造价、财务税务、法务行政等各部门,在合同管理的各个阶段开展全面检查工作,梳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并监督整改工作开展的效果,不断总结经验,在后期的合同管理中改进,不断提高合同管理的效果,维护各方的合同利益。
4.3提高合同管理人员职业素养
高素质的专业合同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保障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尤为关键。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招聘来挑选更加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但是更有价值的是加大人才的培训力度,帮助合同管理人员度过专业瓶颈,实现员工的成长与企业的成长。一个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需要通过内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来满足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对人员的实际需求。同时还可以委托法律顾问等专业咨询机构的参与合同管理,提高合同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和合同管理水平。
篇2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日趋紧迫。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对城市的交通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等具有深远的影响。轨道交通建设为百年工程,它具有庞大、复杂、多专业融合等显著特点。如何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对工程建设中的档案进行管理,使之完整且真实地记录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而为后期工程移交、验收及运营管理提供便利,是目前轨道交通行业档案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轨道交通行业档案归集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档案信息来源广,归集工作难度大。轨道交通项目参建单位众多,其中不仅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等近百家单位,而且还有数百家设备系统供应商。档案信息来源既有国内单位,还有国外供货商,这无疑加大了档案归集的难度。
档案归集持续时间长,历史档案难追溯。由于建筑工地环境差,办公场所等不断变更,经常容易造成档案的遗失和破损。除此之外,轨道交通项目档案种类多、数量大等特点也会给后期资产移交、运营管理中查询历史档案等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档案归集检查力度低,整编过程不规范。在档案归集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大部分档案员的档案管理工作只是对过程产物进行简单存档。他们并不了解施工技术规范和要求,对资料员形成的技术资料也只是被动接收,不注重对工程资料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对档案的检查缺乏一定的判断力,检查力度低。
档案查询方式单一,无法满足多维度查询需要。目前已有的工程档案系统能够提供简单的查询利用功能,但是还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查询需要。例如,现有的档案查询系统缺少按档案分类查询、项目/合同维度查询等功能。工程档案的整编管理需要以多维度的方式来呈现工程文件的组织和结构,这样才能确保工程档案整编过程中的高效性、完整性、可控性。
档案归集在轨道交通工程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思路及方案
档案信息收集工作的自动化。思路:在工程档案的收集中,由于档案的来源随业务应用系统的不同而不同,档案的提交方式随工程建设过程的特殊性而多种多样。另外,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按照纸质和电子文件进行双轨制管理的需求。因此,在保证档案数据收集全面性的同时,还要考虑档案收集工作的效率提升。
方案:为了完成电子文件的自动收集,档案归集系统应具备采集接口、在线提交、关联各相关业务系统的功能,以实现各类文件的在线提交和动态处理,从而帮助项目参建方、业务部门和业务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全面的完成数据采集。另外,档案归集系统应提供灵活的档案收集与规则检查功能,以便于参建方按照档案管理和收集整理的规范要求来进行档案数据的整理和提交,以减轻相关人员的整理工作量。
档案整编过程的规范化。思路:工程档案管理系统需要对所提供的档案、资料及相关标准等进行归档整编。这些档案来源于工程项目过程中的文档资料,其中还涉及使用人员与组织结构信息、工程项目信息、工程项目的参建单位信息、相关资料描述的字典数据信息(如专业、文件资料分类等)等,因此,整编需逐一排查档案属性信息、业务规则等,整编完成后需形成封面、目录、标签、条码等关联信息,形成移交清单,方便档案移交。
方案:档案归集系统提供以工程方式整编管理的功能界面,进入以工程阶段或提交单位为分类的树形档案整编界面进行档案编辑、检查及其他相应的工作。另外,可通过提供丰富、精细的在线整编管理功能来满足档案整编管理人员在线进行档案整编的各种工作需求,以提高档案整编的效率。
档案信息查询方式的个性化。思路:在工程档案管理过程中。工程类型不同,档案的类型有所不同,相应的著录信息也会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人员角色,在档案资料的提交、整编、查询等不同阶段,需要看到的信息有所不同;不同的参建单位,能够提交和查看的档案数据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针对工程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展现方面,以工程的阶段、建设单位、文档性质、专业等进行档案的多维度整理,从而提供个性化的自定义查询功能。
方案:系统提供真正的全文检索功能和按照项目区分的展示功能。全文检索功能可以按照用户的身份权限进行管理,同时在搜索结果中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分类,从而使用户的查询工作快捷高效。按项目区分的展示功能不仅可以实现按照传统的分类方式进行展示、按项目区分进行展示等功能,还可以提供按自定义目录树等方式进行展示,以便于相关人员进行档案查询。
篇3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造价控制 造价管理 合理造价
中图分类号:U21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线路跨度大,工程地质情况复杂多变,尤其是地铁工程更存在大量隧道和地下工程,地质条件更为复杂多变。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城市范围内施工,项目周边环境也极为复杂,甚至多在人口房屋密集区域施工,影响范围较广。此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还存在作业环境交叉较多,且整个工程系统极为复杂,如何有效的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进行造价管理一直是一个难题,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以保证。下面,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资决策阶段为着眼点,就如何合理的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进行探讨。
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则
2.1 科学决策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模巨大,技术复杂,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专业技术要求高的系统性工程,由于其投资巨大而政府基建费用有限,因此大多采用负债融资建设经营的方法,因此在项目立项规划时,必须从整个项目的各个阶段和方面进行全盘考虑,包括工程投资规模、资金组成、建设标准、路线规划等等,以使项目更为科学合理,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同时避免后期改造升级导致追加工程投资。
2.2 费用最小化原则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车辆和机电设备的费用通常会占到整个造价的50%以上,部分项目甚至会高达60%,同时在项目完成后的运营过程中,各类备件备品以及检修维护费用,也会成为运营总成本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在进行造价控制时所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建设费用,还需要考虑运营费用,在满足项目使用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选择系统和设备,以促进项目费用最小化。
2.3 以设计为重点的原则
目前在造价管理方面,通常认为设计阶段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在75%以上,因此应当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作为重中之重。虽然城市转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需要贯穿在整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因素进行控制,但作为重中之重的设计阶段,必须注意设计方案的最优化,在保证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在满足使用功能和技术需求的前提下,减少保守设计以降低工程造价。
2.4 科学主动控制原则
功能与成本相匹配是造价控制的重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应当力求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下实现项目的必要功能。如果功能过剩必然会造成本冗余出现浪费,但成本过低又会造成功能不足现象,因此必须在成本与功能之间取得最佳匹配点。
3 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可以说是整个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基础,因此作好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对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3.1 从建设标准进行造价控制
作为一种公益性建设项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交通需求,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当前,虽然我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实际上各地政府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依然极为有限,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投资又极为巨大,多需要采用负债建设经营的方法来完成项目,因此在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时,更多的应当注意经济合理、科学实用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美观等其它因素。但实际上,我国很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都存在标准过高的情况,使得国家建设资金被白白浪费。在当前形势下,应当紧密围绕科学、合理的原则来确立建设标准,以节约建设资源避免浪费。总的来说,在确立建设标准时,需要根据近期、远期客流预测来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规模,不宜一次性建设过长,最好采用分期建设分段运营的方法,车站层数和面积等要合理控制,避免标准过高既造成资金浪费还不方便进出站。在进行车辆和设备选型时,应当根据客流需求采用合适的制式,避免出现选择过高水平设备的车辆造成资金浪费情况,更要杜绝为了提升城市形象而过高定位车辆和设备先进程度盲目攀比的现象。此外,整个工程的装修水平,也是造价控制的重要方面,在建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项目应当着眼于满足居民交通需求而不是盲目的为了形象提高装修水平造成造价负担。
3.2 从项目线路和用地规划进行造价控制
科学合理的线路和用地规划,对控制项目造价,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整个城市交通体系的一个子系统,也是城市机体的一个子系统。与城市轨道交通一样,其它道路、建筑物、客流、管线等都是城市机体的子系统。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时,不能仅局限于工程自身或者与城市大系统的关系,还应当注意工程与城市其它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只有与整个城市的各个子系统完全协调后,才能使项目更为科学合理,才能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而线路选择和用地规划,即是与其它子系统协调的重点。在进行线路选择时,要充分考虑线路铺设和施工需求,注意项目与周边工程的配合协调,以免出现重复工程和废弃工程。实际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单线运营效益极为有限,只有进行有效的网络化建设和运营才能提高整体效益,但网络化运营需要对车辆基地、控制调度、机电系统等进行协调处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这样才能降低工程造价。
3.3 从融资成本进行造价控制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所采用的融资方式有公私合营、建设-运营-移交、建设-移交等几种。公私合营的资金筹措运营方式有外包、特许经营和私有化三种。其项目投资者所承担的责任并不相同,所享有的权利也不一样。目前这三种融资方式都还处在探索阶段,具体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不过,要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融资成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降低间接融资的比例,以降低利息支付。实际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半公益性工程,其巨大的投资极容易造成融资成本的增加,因此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性考虑。
4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巨大,投资复杂,加强其造价管理对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投资决策阶段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加强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有着重要意义,有必要从建设标准、线路选择、用地规划、融资组成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最低的项目周期成本达到项目所需要满足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陈琢.浅谈合理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J].甘肃科技,2011(07)
[2] 刘先刚.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分析[J].河南建材,2011(02)
[3] 袁秀侠.设计阶段铁路建设投资控制[J].安徽科技,2011(08)
篇4
一、轨道交通工程设备系统概述
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设备系统所占的投资非常大,工作量也比较大,因此,占用的总工期时间较长,一旦在设备系统方面出现问题,就很可能导致工期延误。设备系统不仅构造复杂,而且在与土建、子系统的衔接上也比较复杂,设备系统的采购、安装以及调试等各环节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下面就以某城市的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为例进行分析。该工程项目的总概算额为22亿,其中,设备的总概算约占36%,设备系统主要包括供电、通信、信号、车辆、通风空调、FAS、AFC、电梯、通风空调、车场设备、电梯等部分,本工程的工期预计为4年,其中,设备从采购环节开始,直到全线联调完成共花了2年6个月,整个工程的完工以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标志。设备系统根据参与者可以划分为信号商、车辆商等;根据阶段可以划分为调试商、安装商、制造商和设计商等,这些构成了设备系统参与的矩阵网络。作为整个轨道交通工程的一大关键组成部分,设备系统将直接影响到轨道交通工程的进度,所以,业主必须将设备系统的进度管理放在重要地位,可根据管理模式建立动态进度循环系统,将进度作为核心,对设备的招标、制造、安装以及调试等进行全面监控,以确保工程设备系统的按时、按量、按质完工。
二、设备进度组织体系和管理模式
(一)从组织上将进度管理落实到位
由于设备系统本身就具有内部构造复杂的特点,因此,需建立类似线性项目组织结构实际管理体系,也就是由设备商、项目集成商、机电监理商和业主构成的管理体系,在监理层次上主要考虑建立两级监理体制,因为各设备系统之间既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同时也相互独立,而且每个系统内部还含有若干个独立的子系统,所以在监理商方面计划聘请项目集成商和机电设备监理商两类监理商,在轨道交通工程四级管理体系中,业主位于设备系统进度管理的中心位置,由于施工承包商和其它所有监理商只是设备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在安排具体工作的时候很可能只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而忽视其它相关设备系统的影响以及土建工程可能带来的影响,只有业主才能站在整体上统揽全局,协调好每个设备系统之间、土建与设备系统之间以及资源在时空上的矛盾。
(二)动态的进度控制系统
在动态进度控制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业主负责编制设备进度计划主线,承包商根据所签订的合同进行分系统设备进度计划的编制,在编写内容、编写原则以及编写格式等方面,承包商必须完全服从业主的要求,业主以此为基础进行设备系统工程总计划的编制。然后,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筛选过滤,生成执行计划,并交由承包商在监理的监督管理下严格落实。业主应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同时还应在最后对整个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考虑是否需要对设备系统总计划进行更新和改进,这样便建立了进度计划的滚动管理机制。
三、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设备系统进度管理的内容
(一)编制设备系统进度计划
在整个设备系统运行的全过程,都需要设备系统进度计划的指导,该计划对设备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设备工程项目实施中占据核心和灵魂的地位。在交通轨道工程项目中,最好准备多种类型的计划,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计划的编制。各类专业进度计划主要指的是各种设备系统的进度计划,它能从横向角度反映出设备系统的进度,根据系统进行划分,可分为信号、供电、车辆等专业进度计划,每一类计划都包含招标、设计、制造等各个环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系统联调计划和接口工作计划。定期计划主要指的是周期性的工作计划,包括季度计划、半年计划、年度计划、总计划等,其中,总计划在整个进度行动中占据纲领性的地位。在计划编制上,要求所有的设备承包商子系统进度计划的编制都必须将工程进度计划指令、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作为根本依据,同时还必须满足业主的总体要求。
(二)设备系统进度的跟踪
1、工程月报和周报系统
要将设备进度动态控制的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构建传递承包商现场设计、安装、调试等信息的快速通道。业主可组织人力开发B/S形式的信息和采集系统,由该系统负责对设备月进度进展的汇报,包括设备制造质量、工程完成情况以及产值等相关数据,并通过网络将这些数据传递到有关单位,以便其及时了解工程的实时进展。
2、图形检查
图形能比较直观地表现进度,在设备进度控制过程中,主要从设备的平面布置和系统图布置两个方面对设备的进度进行考察。设备平面布置图能将全部设备根据平面地理位置如车场、车站、指挥中心等的布局来显示,并将设备的进度信息和清单信息集中展示。设备系统图可将全部设备按照统计格式进行编码,并用不同的颜色对设备的状态进行设置,包括设计、制造、调试等环节,颜色的更新信息可以通过设备厂商提供,并经由监理检验批准。
(三)设备系统进度控制
在设备系统进度控制中需要用到网络前锋线调整技术,该技术方法主要用于在计划执行中的控制日绘制每个工序前锋的连线,进而反映出延误或超前的时间,以及对关键路线的影响程度。网络的前锋线主要采用两种标定方法,第一种是已消耗时间和预计消耗时间的比值;第二种是已完成工作量和预计工作量的比值。除了利用网络前锋线调整技术以外,还需要进行分析评价、召开进度会议、对进度计划进行更新等,其中,进度计划的更新非常重要,只有定期更新进度计划,及时纠正偏差,才能實现对工程进度计划的动态管控。此外,业主还应当对工程进度采取必要的控制手段,根据合同内容制定完善的进度计划审批制度,实行奖惩机制,对计划执行效果进行定期考核,并对轨道交通工程进度计划中的重点项目,如供电、通信、车辆等进行严格跟踪和控制。
篇5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合同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4.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172-03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是集多工种、多专业于一身的复杂系统,它提供了资源集约、环保舒适、安全快捷的大容量运输服务方式。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很多大城市为了改善城市交通,都在规划并修建大、中运量的地铁或轻轨交通项目。采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网络,能有效地解决大城市的交通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具有投资大、建设工期长、建设风险高、专业系统复杂、对社会影响大等特点,涉及的单位和合同数量多,包括勘察、设计、科研、保险、招标、项目管理、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装饰、材料设备采购等.它是相对独立、有各自经济利益的建设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主要依靠合同体系来维系。因此,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合同体系进行研究,以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合同体系策划的依据
合同体系策划是根据WBS分解出工程项目范围内和实施周期内的全部工作,根据业主确定的承发包模式对每个合同承包范围进行初步划分,构成工程的合同体系。合同体系策划要尽量做到工程项目内容落实到各个合同中后,没有漏项,也没有交叉重叠。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合同体系策划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项目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设计、技术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涉及已建和在建项目之间、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之间、各系统设计之间、各工点设计之间、系统与工点之间的技术问题和接口处理,包含车站建设、隧道挖掘、轨道铺设、车辆制造、信息通讯等几乎涉及到现代土木工程、信息电子工程、机电设备工程的所有高新技术领域。
2.业主对项目的目标要求
任何项目策划都是基于实现项目目标的基础上,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最终实现项目目标而进行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合同体系策划需要从业主对项目的成本控制目标、质量要求目标、进度要求目标和设计效果要求目标等出发,以满足业主的目标需求。
3.业主的项目管理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管理是基于复杂系统、多种关系、建设与运营并行的管理。业主的融资模式、项目实施策略,业主的资信、资金供应能力,业主在设计和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和能力、管理风格、管理水平和具有的管理力量,业主的目标以及目标的确定性,业主期望对工程管理的介入深度,业主对工程师和承包商的信任程度等决定了其所采用的项目管理模式和承发包模式,进而对参建单位的数量和合同数量,以及各种合同关系的约定有很大影响。
4.当地或全国各专业工程的施工力量和水平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期长,建设与运营并行是常见的现象,如一号线已投入运营,二号线正在建设,三号线进行规划设计等。而且,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贯穿城市商业、文化、娱乐、金融、工业、居民区等,面临各种复杂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不论是规划、设计、施工期,或是运营,均必须考虑因设计边界条件改变、施工现场条件变化、不可抗力等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的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选择;必须预测项目污染物的排放对沿线地区振动、噪声、大气、地表水等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并提出应采取的环保措施和对策。因此,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合同体系中涉及的参建单位应具备满足项目要求的施工力量和水平。
5.其他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合同体系策划还应考虑工程所处的法律环境,建筑市场行为、竞争的激烈程度,物价的稳定性,地质、气候、自然、现场条件的确定性等,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获得额外资源的可能性等因素。
二、合同体系的协调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要签订几百份各式各样的合同,在项目的合同体系中,相关的同级合同之间,以及总包合同和分包合同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形成一个复杂的合同网络。合同体系应保证工程和工作内容的完整性。合同之间关系的安排及协调是合同体系策划的重要内容。合同体系的协调应包括以下内容:
1.技术上的协调
各合同只有在技术上协调,才能共同构成符合总目标的工程技术系统。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包括极其复杂的内容,包括几个主合同之间设计标准的一致性,如土建、设备、材料、安装等应有统一的质量、技术标准和要求;各专业工程之间,如建筑、结构、水、电、通讯之间应有很好的协调;各合同所定义的专业工程之间,如供应合同与运输合同,土建承包合同和安装合同,安装合同和设备供应合同之间应有明确的责任界面和合理的搭接。
如南京地铁一号线就采取设计牵头,接口管理服务商负责工程界面管理,业主总体监管的方式。从设计到施工,各单位都要接受接口管理服务商的审查、协调和管理。接口管理服务商由业主委托制定接口管理程序,实施日常协调工作,负责督促、监控工程接口实施,负责审查涉及工程接口范围内任务实施的设计变更,指导监理单位监督、检查各承包、承建商工程接口任务的实施。在合同中关于各专业工程接口的相关规定都应在合同中明示规范,各方的职责、权力和义务、奖惩等均受合同约束,以便于项目参与各方的协作。
2.价格上的协调
在工程项目合同体系策划时必须将项目的总投资分解到各个合同上,作为合同招标和实施控制的依据。
对于业主,价格上的协调主要是控制投资、防止超概算以及将投资分解到各个合同中。由于设计对工程项目造价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设计合同策划时须针对投资控制在设计合同中设置专门的条款进行约束。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类型、结构和配备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类比性,推行限额设计是比较适宜的。对于设计总体单位,应规定其负责制定经济评价体系,采取方案优化、推行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等措施,进行投资控制,确保完成限额设计指标;对于单项设计单位,规定其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按投资限额进行设计,严格控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变更,确保工程概、预算不突破限额目标。专业造价若超限,须有充分的理由,并经过业主及相关部门论证审查通过后纳入阶段总造价,同时按照设计合同有关条款执行惩罚。
3.时间上的协调
由各个合同所确定的工程活动不仅要与项目计划的时间要求一致,而且它们之间时间上要协调,如设计图纸供应与施工,设备、材料供应与运输,土建和安装施工,工程交付与运行等之间应合理搭接,使各种工程活动形成一个有序的,有计划的实施过程(见图1)。
如南京地铁一号线承包商与设计单位之间的进度协调方面,业主负责的设计工作,由业主负责设计单位与承包商之间的进度协调,督促和保证设计单位及时提供满足工程实施需要的图纸及相关设计资料;承包商自行实施的设计工作,由承包商全权负责设计与施工的管理。承包商之间的进度协调方面,由总承包商将其他承包商工作的施工周期和施工终始时间合理和恰当地考虑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在进度计划安排完成之后,承包商还需要与相关承包商联系落实各自的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以确保工程能在规定的时间竣工。承包商与材料供应商之间的进度协调方面,对于甲供材料,业主向材料供应商提供材料供应总计划,供应商与供货范围内的各标段承包商复核后,编制供货组织方案。承包商每月定期向业主提交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的下一个月的材料使用计划,再由业主发至材料供应商,承包商按照月度计划提前向材料供应商提出供货要求,明确水泥的品种规格及数量、供货时间、送达地点、接收负责人及联系方法等。
4.组织上的协调
由于工程合同体系中的各个合同并不是同时签订的,执行时间也不一致,而且常常也不是由―个部门统一管理的,所以它们的协调更为重要。这个协调不仅在签约阶段,而且在合同实施阶段都要重视;不仅是合同内容的协调,而且是职能部门管理过程的协调。如业主对一份供应合同,必须在对技术文件分析后提出供应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向供应商询价,或签订意向书;供应时间按总合同施工计划确定;付款方式和付款时间应与财务人员商量;供应合同签订前或后,应就运输等合同作出安排,并报财务备案,划拨款项;现场应就材料的进场和储存作出安排。这样形成一个有序的管理过程。
三、合同体系的建立
根据合同体系策划的依据,并考虑合同体系协调问题,根据业主WBS和一定的项目管理模式,建立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合同体系示意图(如图2)。
合同是实施工程项目的手段,正确的合同体系策划能保证圆满地履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的各个合同,促使各个合同达到尽可能完美的协调,减少矛盾和争执,顺利地实现项目总目标。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合同体系是十分复杂和不确定的,它反映了项目任务的范围和划分方式;反映了项目所采取的承发包模式和管理模式;反映了项目的运作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组织形式。可以说,合同体系反映了项目的形象,对整个项目管理的运作有很大的影响,业主对合同体系应有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成虎.工程合同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王忠辉,成虎.建筑工程合同体系的协调[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2,(2).
[3] 郑伯才.子项目合同体系在某高速公路成本控制中应用[J].建材与装饰,2007,(12).
Research on the urban rail transit project contract system
YUAN Feng-wei
(East deco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co.,ltd.,the third bureau of the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of China,Shanghai 200135,China)
篇6
关键词:轨道交通;工程造价;集成化
一、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涵
1.1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涵义
工程全过程是指建设工程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覆盖建设工程项目策划决策及建设实施的各个阶段,包括策划决策阶段的项目策划、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项目融资方案分析、项目不确定性分析;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方案比选、概预算编制;招投标阶段的标段划分、承发包模式及合同形式的选择、标底编制;施工阶段的工程计量与结算、工程变更控制、索赔管理;竣工验收阶段的竣工结算与决算等。
全过程造价管理哪,是对工程进行全程造价管理,以达到控制工程投资的目的。同时,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具有不确定性工作,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不可预见的事项发生,因此,需要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系统计划与控封贡少。
1.2全过程造价管理阶段的划分
根据工程的实施进度及管理内容和侧重点的不同,可将建设工程的阶段划分为策划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审核阶段。建设工程项目始于策划决策阶段的项目策划。在项目策划基础上,建设工程需要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投资估算,通过编制估算文件对拟建工程所需投资预先测算和确定。从费用构成来看,估算内容包括从筹建、施工直至竣工投产所需的全部费用。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在项目投资决策立项后,控制建设工程总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阶段。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建设工期、工程质量、施工和使用安全、环保水平等,直接决定施工成本的投入。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采用方案竞选的方式优选设计方案、通过设计招标选择合适的设计单位、推行限额设计动态跟踪控制造价等。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很多环节,每个环节都对工程造价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招投标阶段形成的招标公告、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工程标底或招标控制价、投标书、中标通知书以及合同等,都是工程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依据。做好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对于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施工阶段是实现建设工程价值的主要阶段,也是资金投入量最大的阶段。在施工阶段,由于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变更、索赔、工程计量方式的差别以及工程实施中各种不可预见因素的存在,使该阶段造价管理难度加大,容易产生各种纠纷,因此,,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对于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工程达到竣工条件进行验收,是项目实施阶段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建设成果进入生产使用阶段的标志。所有建设工程项目都要及时组织验收,进行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与竣工决算。竣工验收阶段是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最后阶段,有效控制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对建设工程造价最终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代建制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代建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全过程造价管理主要是指轨道交通工程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且本文在讨论过全程造价管理的同时,将同时考虑到各个阶段的全要素造价管理,实现工程造价的全过程与全要素的集成化管理[v8]。全要素造价管理是指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要素进行的全面综合管理。除建设工程自身建造成本外,工期、质量、安全及环保等目标的实现,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进而对工程造价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打破仅考虑建造成本的传统做法,将工期成本、质量成本、安全成本及环境成本纳入造价管理体系中,对于合理缩短工期、提高质量水平、保证建设及使用安全、提高环境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代建制下全过程与全要素集成化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下:
2.1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对建设工程最终成本的影响仅次于策划决策阶段。作为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虽然费用一般只占工程总投资的2%-4%,但本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达35%-75%。在设计阶段,并不只是由业主和设计单位来管理工程造价,除政府和行业协会外,造价咨询单位也是重要的管理主体。造价咨询单位通过为业主提供造价咨询服务,加强业主与设计单位的沟通与交流,并进一步建立设计与施工间的桥梁。当实施建设工程总承包时,工程总承包单位也是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由于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安全和环境等目标的实现,因此,各方管理主体应贯彻全过程造价管理思想,优化设计方案,初步制定各项技术、经济措施,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在最适宜的水平。
2.2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是确定建设工程承包价格、形成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主要阶段。招标阶段的标段划分、承发包模式及合同形式的选择、标底的编制或招标控制价的确定、投标报价的确定、合同价的确定都是建设工程市场价格形成的主要过程。在招投标阶段做好工程造价管理,能够为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招投标阶段,各有关主体均参与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无论是业主方的招标公告、投标单位编制的投标文件,还是评标标准,都应充分反映出对造价、工期、质量、安全、环境等全要素造价管理的内容,政府制定的招投标管理办法也应明确对这方面的具体要求。
2.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建设工程实体的形成阶段,也是建设工程费用发生的主要阶段;是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目标实现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实现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的过程。其中,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查、设计变更与索赔、工程计量与结算等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在这一阶段,各有关主体都有各自的工程造价管理任务,承包单位是建设工程的具体实施者,其施工方案应包含确保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安全、环境等目标实现的各项措施,并严格实施。业主方通过设计单位和监理、咨询单位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其中,设计单位主要对设计变更进行严格控制,监理、咨询单位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工程计量与结算进行严格审查与管理。
三、代建制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管理的约束机制
3.1约束机制的内涵
按经济学和管理学定义,“约束是指对被约束对象的行为加以规范,使其符合一定的方向,并将其限制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作为一种反向激励,是指政府投资单位为了克服委托关系中代建单位的机会主义或与其他单位进行串谋等问题,对代建单位进行有效监督,运用法律、制度和道德等多种手段抑制代建单位纯粹追求自身利益,激励代建单位努力工作。在发挥代建单位积极性方面,激励和约束制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激励制度离不开约束制度,没有约束制度的激励措施就好像没有监督的权利,会引发代建单位纯粹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投资单位的利益;同样,约束制度也离不开激励制度,离开了激励制度的约束措施就会缺乏动力,直接后果就是降低甚至丧失造价管理的效率。所以,激励制度与约束制度应双管齐下、互相协调配合,使代建单位的行为选择与政府投资单位的利益最大化达成一致。但激励制度与约束制度必须适度,约束过度则激励不足,而激励过度必然约束不足,如果两者都过度则必然会消耗过多成本,应将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维持在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
3.2代建制下造价管理约束机制的基本内容
(l)约束机制的构建原则
代建制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管理的约束机制原则主要包括:
l)依法监督原则。应严格依法执行合同权利义务的约定、市场机制的建立,行政府监管机构应认真履职责和界定清晰监管方式、公众的监管渠道以及人大的监督程序等。
2)过程控制原则。对代建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该实行全过程的监管。即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直至竣工验收的所有阶段这一全过程。
3)独立公正原则。严格杜绝“同体监管”,保证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使监管机构不受利益驱使和干扰影响。
4)注重效率原则。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共享监督信息,互相协调配合,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和新闻媒体的力量。
5)责任追究原则。任何参与方应为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当而承担责任,保证权责对等,严格执行问责制。在代建制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约束机制主要解决代建单位对工程的操作规范问题。由于工程规范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外部约束的配套,又需要代建单位内部约束的完善,因此,本节拟从外部约束和内部约束两方面来建立全方位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代建中造价管理的约束机制体系,以有效防止代建单位不正当行为的发生,从而有效地进行造价管理。
(2)外部约束机制
外部约束机制来自代建单位的外部,控制和监督是其核心,主要包括政府投资单位的法律约束和监督约束。各约束方式的主要内容如下: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具有高度资产专用性的公共产品,为规范工程建设管理行为,保障政府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制定了((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等法规及政策,从制度上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代建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作为政府投资工程的一种管理方式,必然应该遵守上述法律法规对代建参与各方行为的约束,否则将受到惩罚。因此,代建双方的法律约束机制即为这种借助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威慑力来规范代建双方行为的约束力,该机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是其它约束措施有效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王卓甫,简迎辉.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创新.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存在问题;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U213文献标识码: A
1 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 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主要为政府投资,建设方、监理方等相关单位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往往只注重尽快在工期内完工,缺乏在整个施工阶段各个环节主动采取措施,加强造价控制的意识。
( 2) 国内轨道交通项目前期运作不够规范,致使项目决策、规划及设计阶段对造价的影响过大。实际工程中的造价控制往往只关注工程前期,而忽视了招投标及施工阶段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减少投资浪费、降低造价的作用。
( 3) 造价控制的理念、方式落后,往往局限于局部的、静态的工程造价控制,忽视了建设中对工程投资的全局性把握和动态管理。
2 轨道交通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作为一种涉及专业繁杂、工程接口复杂的大型系统,其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不能被孤立出来进行实施,而应从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角度把握,在充分考虑该阶段自有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其造价控制工作关键点的所在。
图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造价
影响能力及成本生成曲线
根据以往经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能力最高,影响程度占到75% 以上( 如图1 实线) ,施工阶段对工程成本的影响能力已经不足25%,运营维护阶段则更小。因此,目前工程或研究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往往被放在规划、设计阶段。实际上,这也是由于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管理体制还不够成熟,对项目前期决策阶段的管理还不够规范,造成项目前期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过大。对于项目前期运作较为规范、成熟的发达国家,项目的造价控制往往侧重于工程实施阶段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运营阶段在整个项目寿命周期中所占的时间最长,也是实际工程成本产生的最大时期,产生于这两个阶段的工程投资占工程总成本的80%以上( 如图1 点划线) 。其中招投标及施工阶段更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并取得效益的关键阶段。尽管这一阶段在既定规划、设计条件下大规模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实施过程中各种复杂因素造成资源浪费、投资升高的可能性却很大。换言之,施工阶段已经不能通过规划、设计层面的决策性方法来实现造价控制,而是从项目投资管理的角度,对已经开始实施的项目进行投资控制。该阶段项目成本控制的重心在于,通过合理进行招投标选择优秀的施工承包商,并通过严格的合同控制及工程变更管理、合理的施工组织优化、有效的工程安全管理及风险管理等措施,实现对承包商行为的控制,保证项目整体受控,并实现工程实施费用的节约。
3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主要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
3. 1 工程招投标管理
招投标活动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阶段的第一步,也是直接确定工程合同造价的重要的阶段。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集合了众多专业领域的超大系统,这决定了其招投标范围、招投标方式、评标方式、标底文件等环节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这些环节都是影响工程合同造价的直接或间接因素。
( 1) 招标范围的确定
招标范围的确定是指,结合工程情况选择实施公开招标的分部、分项工程; 同时,就投标商的选择范围而言,可将招标分为国际招标、国内招标两种,二者各自的适用范围应合理确定。
对于招标范围的选择,应合理确定工程各环节中适宜招投标的分部、分项工程,切忌盲目扩大招标范围,从经验来看,轨道交通工程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大型施工设备和建筑材料的采购均宜采用公开招标,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优势,真正达到择优选择承包商的目的,进而能够有效降低施工合同造价; 同时,考虑到国情和地区经济因素,应适当地压缩国际招标范围,节约国家外汇和工程投资。
( 2) 标段的划分
标段划分是工程施工组织筹划的关键内容,不仅影响建设管理单位管理人员及相关资源的投入,还决定着标段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其划分应考虑工作难度、工作量大小、标段接口管理、市场上合格承包人的数量和资源满足情况,以获得良好的竞争结果。好的标段划分方案,能使工程的组织顺利进行,达到更好的进行工程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的目的。
( 3)招投标方案的设计深度
由于设计条件不成熟或工期紧张等原因,轨道交通项目招投标所采用方案的设计深度往往只能达到可研水平。这样的方案在施工阶段的指导性、稳定性不足,是造成设计变更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在招标阶段应尽量增加对招标设计文件深度的要求,尽可能采用施工图设计招标。
( 4)设计及施工承包模式
设计和施工承包模式是影响设计质量、设计变更追加投资及其责任归属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施工阶段工程成本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设计、施工平行承包模式下,设计方与施工方只注重各自任务分别完成,容易出现设计质量得不到保证,设计与施工相脱节的问题,由于缺乏对责任归属的约束,施工阶段出现的设计变更往往导致土建工程费用大幅增加,且相应责任无处追究。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下,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为业主提供从项目立项到建成的全过程服务,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具有一些显著的优点,如避免了因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分别由不同的组织管理、操作而造成相互脱节的现象,有利于进行设计、采购、施工的整体方案优化,从而缩短建设周期; 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对项目全过程进行进度、质量的综合控制,可有效控制设计变更等造成的额外费用增加。
3. 2 工程变更管理
工程变更主要包含合同内变更、合同外变更和工程规模或建设标准的调整等三方面内容,是项目费用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系统复杂的工程项目,可能产生变更的项目种类更加繁琐。我国正值轨道交通建设大规模建设时期,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设计院任务繁重,往往出现图纸设计质量得不到保证、工程设计深度不足、可实施性差的情况,造成施工中产生大量设计变更。另外,市场实际供应的材料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等问题的出现,也会引起工程变更。工程变更会带来当前施工方案的局部拆除、重新返工,引起新增工程量,进而带来工程追加投资。变更涉及到的工程量越大,对工程带来的追加投资必然越多; 变更发生得越靠后期则损失越大; 内容、原因不明确的变更大都是不合理的,带来的追加投资也是无法估计的。
3. 3 施工安全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规模较大,涉及到的周边建筑物、管线等比较复杂,由工程事故引起的工程自身损失及连带损失都非常巨大。同时,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标准及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施工安全风险不断增加,如果缺乏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及安全保障体系,工程现场很容易发生频繁的事故,同时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
3. 4 竣工结算及工程造价后评估
( 1) 竣工结算
从实践来看,部分线路的竣工结算造价高出初步设计概算造价,有些项目决算价甚至比概算价高出近20%。出现上述情况,除了由于施工期间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了费用增加,竣工结算的编制质量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若竣工结算基础资料齐全、程序合理、统计审核过程严谨,一般能够得到更加符合真实情况的工程竣工结算造价; 反之,所得结果会与实际情况偏离较大。
( 2) 工程造价后评估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造价控制还处在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积累经验的阶段,大力推行轨道交通项目的工程造价后评价工作,并在行业内展开广泛的经验交流,形成造价控制水平持续改进、经验广泛共享的良性循环机制,能够在缺乏足够同类工程管理经验的背景下,提高管理者的造价管理水平,减少投资浪费,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其造价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8
1 引言
1.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具有安全、便捷、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能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环境质量,优化城市区域结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受到各个大中城市的极力推崇。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30余个城市正在建设或者筹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规划新建总里程近2500公里,总投资达上万亿元。城市轨道交通类型繁多,按照用途可分为地下铁道、轻轨交通、有轨电车、单轨交通、磁悬浮线路、机场联络铁路、城市铁路、市郊铁路等立体交通体系。
1.2 城市轨道交通的常规承包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已经形成若干成熟的承包模式,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概述如下:
1.2.1 设计专业承包+施工总承包模式,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最为常见的承包模式,如北京、福州、南昌等地线路。
该模式将城市轨道交通按照专业类别划分为若干设计标段,通过招标投标由多家设计单位分别承包;之后将土建、安装等划分为若干施工总承包标段,通过招标投标由多家施工单位分别承包;最终形成多家设计单位+多家施工单位等相对独立的承包模式。
1.2.2 设计总体总包+施工总承包模式,是近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快速发展的承包模式,如北京、广州、深圳、郑州等地。
建设单位将整条线路的设计工作交由一家设计单位进行总体设计和总包管理,再将部分专业设计进行单独承包;施工总承包依旧按照土建和安装专业分别由多家施工单位进行承包;从而形成1家总体总包设计单位+多家施工单位的承包模式。
2 设计施工总承包简述
2.1 设计施工总承包的意义
设计施工总承包是将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进行合并,通过招标投标交由一家中标人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实行总承包的项目管理模式。
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能够促进设计和施工单位的紧密结合,充分挖掘设计和施工单位的协作潜力,有效解决工程建设中设计与施工的脱节问题,科学配置项目建设各类资源,整合优化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案,积极促进设计和施工的交叉作业从而缩短建设工期,并能更好地保证设计与施工质量,切实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2.2 设计施工总承包的发展历程
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在英美发达应用广泛,占据建筑市场的份额超出40%,但在国内还处于推广应用阶段,尚未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
2003年,建设部发文推广设计施工总承包工作,培育设计施工总承包市场。
2006年,交通部发文要求公路工程项目开展设计施工总承包试点工作,在北京、广东、河北、福建、陕西等地陆续实施,试点项目包括:独立桥梁、隧道、高速公路路段、不良地质路段、一二级公路等。
2007年,建设部发文修订《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将总承包特级资质的承包范围扩大为:本类别各等级工程施工总承包、设计及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业务,促进设计施工总承包的推广应用。
2.3 设计施工总承包的城市轨道交通应用案例
鉴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技术,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尚在探索试点之中,如广州、深圳、南京等。综合各地实施情况而言,应用案例多为一条线路的局部车站或者数段区间,整条线路应用的情况相对较少。
2001年,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罗湖站的围护结构工程率先尝试设计施工总承包的管理模式。此后,广州地铁3号线、深圳地铁3号线、南京地铁1号线、郑州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等继续试点,相继取得了较好成效。
上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实施情况,详见表1所示。
3 设计施工总承包的应用成效
3.1 设计施工紧密结合,有效控制工程投资
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通常采用可调整的固定总价合同,并在合同条款中约定了双方的风险范围和价款调整条件。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多为地下工程,施工现场的不确定性因素极多,由此产生的工程变更数量很大,如果采用设计和施工分离的传统承包模式,将会造成工程投资一超再超。如B市地铁5号线竣工结算显示,部分合同段的工程变更费用占其结算金额的20%-30%。
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则将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和施工紧密结合,并将大部分的工程变更约定为设计施工总承包单位的风险范围。一些常见的设计变更项目,如围护方案、超前支护、降水方案等可以约定进行设计施工总承包,如果发生变更,则由总承包单位自行承担实施费用。
与传统模式相比,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将会大量减少变更索赔费用,切实有效的控制工程投资。如南京地铁1号线盾构工程,变更索赔费用明显下降,从传统模式的8.38%下降为1.35%,降幅达到7%,有效控制了工程造价。
3.2 优化调整工作阶段,合理缩减建设周期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周期较为紧张。通常而言,从设计招标到竣工运营约有3-5年,短暂者仅有2年左右。
传统承包模式下,首先进行设计招标确定设计单位,之后通过施工招标确定施工单位。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则在初步设计完成后进行招标,之后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施工图设计和施工任务。
与传统承包模式比较而言,设施施工总承包模式可以优化调整设计招标、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标和施工安装等各个工作阶段的衔接问题,尽量实现各个阶段的无缝接轨,合理缩减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周期,如可省略施工招标投标时间,缓解传统模式下设计催图时间、施工图纸评审时间,并可一定程度上减少设计变更及其延误时间等。
3.3 防止设计施工脱节,显著提高工程质量
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设计质量及施工质量全面负责,既要承担设计中的质量风险,又要承担施工中的质量风险,有助于总承包单位增强质量意识,注重质量行为,提高质量水平。
设计施工总承包单位全面负责设计施工的质量,鉴于因其自身原因发生的变更费用自行承担,将会大力促使总承包单位科学合理设计,避免发生设计质量事故;施工现场发现地质变化或者图纸有误,将会通过内部机制快速解决问题并予以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
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可使质量责任界限清晰,避免传统模式下的推诿扯皮现象,能在第一时间内认定事故责任主体,尽快修复工程缺陷和事故损失,从而进一步地促进总承包单位的质量意识,显著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质量。
3.4 设计施工关系明确,减少协调管理工作
设计施工相分离的传统模式之下,轨道交通项目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虽为同一项目提供服务,但其相互之间没有合同关系,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工作协调通常由建设单位负责。工程实践之中,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常因各种事由未能达成一致,从而影响项目施工进展,大大增加了建设单位的协调工作量。
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将设计与施工委托同一单位,设计施工之间的协调问题属于内部工作,由其自行解决。这样既可促进总承包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建立沟通渠道,避免传统模式下因设计图纸原因提出的工期索赔问题,又可减轻建设单位的协调管理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 设计施工总承包的问题及其对策
4.1 相关法律规范尚不健全,需要适时调整补充
设计施工总承包作为一个新生事务,与其相关配套的法律规范尚不健全。国家部委联合制定施行了系列部门规章和规范标准,如勘察设计、施工、货物等,但对设计施工总承包缺乏相应的约束规定。
国家应当适时调整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等,如建设部2007年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作了修订,纳入设计承包内容。必要时应当补充一些的法律规范,对设计施工总承包进行专项规定,如颁发专门招标投标办法、编制招标文件与合同文件示范文本、初步设计审查后颁发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等,从而指导和促进设计施工总承包健康发展。
4.2 入门资格条件宽松不一,制订应当科学合理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施工总承包由于要求高、任务重,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事关重大,建设单位为能选择实力强大的总承包单位,对入门资格条件的设定宽松不一,如有的项目要求具有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资质即可,有的则是要求同时具有综合设计资质和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且注册资本金100亿元之上,等。
总承包单位的入门资格标准的制订应当科学合理,既应避免条件宽松引起的过度竞争,也应避免条件苛刻导致的投标竞争不足。综合各地招标情况而言,入门资格条件可以要求具有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具备设计专业人员力量,具备施工安全许可证,有一定的类似项目业绩等。
4.3 发包基础资料缺乏较多,应当保证真实完整
设计施工总承包一般要求总承包单位根据初步设计图纸和工程要求,自行设计施工图纸和计算工程造价,并在风险范围内固定包干。现阶段有些项目为了赶工,往往不具备发包条件便伧促上马投标,由于缺乏各项详细的基础资料,致使投标报价偏离现场情况和工程实际,在合同履行之中产生诸多问题。
为了便于总承包单位合理确定工程承包费用,建设单位应当提供全面完整、详细充实的基础资料,包括初步设计图纸、地下管线资料、工程地质详勘资料、地下建(构)筑物资料等,从而利于总承包单位调查现场,优化初步设计和最终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
4.4 合同条件欠缺公平合理,需要保护双方权益
设计施工总承包在招标发包环节,建设单位掌握话语权,有的项目在制订合同条件时缺乏公平合理的法治精神,在条款中隐藏陷阱和设置障碍,加大总承包单位的风险范围,加重总承包单位的违约金额(动辄数百万元),合同价格的调整条件限定苛刻,索赔程序及生效条件制订过于严厉等不一而足。
合同条件如果欠缺公平合理,将会导致履约行为困难重重,延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从而背离建设单位的核心任务和社会责任,无法如期交付和运行质量合格的轨道交通。为了促进总承包单位积极履约,好快稳地建设轨道交通工程,在编制招标文件与合同条件时,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编制合理设定,充分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
5 结论
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项目管理方法,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及时总结和提高经验教训,能够大力促进工程建设,切实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最大限度地缩短建设工期,严格保证设计和施工质量,对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重视,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国家和社会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投资越来越大,建设规模也日趋扩大[1]。为了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工程经济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工程经济管理是以工程为主体内容,经济为主要对象,管理为主要方法的工程建设行为模式[2]。由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所涉金额大、经济管理专业性强、紧急任务多,履约时间长等特点[3],又使其成为经济管理风险的高发领域,这给管理工作既带来了新要求,又增加了风险控制与管理的难度。
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发展近况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是一座城市迈向现代化的表示,它不仅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最有效的手段,同时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轨道交通系统做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地铁项目的建设起步较晚。1843,C.Pearson 首次提出了在英国建立地下铁道的建议,并于1863年正式通车,全长6.4公里。到目前为止,伦敦已建成12条线路,全长410公里。另外,自从1867年美国纽约第一条地铁线路通车以来,到现在共有31条地铁线路投入运行[4]。
相比于国外,我国的第一条有轨电车项目于1906年才建成,但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正式开通运营的地铁线总数达到48条,全长1395公里[4]。从中不难看出,我国轨道交通项目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2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类型
从大量文献分析来看,研究者对轨道交通项目中影响工程经济管理的常见风险认识比较统一,且风险因素的研究依据基本建立于我国近年来工程经济管理中遇到的实际性问题的基础上。
2.1 管理思想及模式的风险
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管理应该实时更新思想及管理模式以符合时代的要求,从而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脚步。但是,思想陈旧,模式落后的经济管理体制不仅不能够创造价值,还能够阻碍企业的快速发展。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企业的长久发展十分重要,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将会导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劣势地位,从而对轨道交通工程的经济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风险。
2.2 管理过程的风险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经济管理全程参与,从工程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到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也如影随形,无处不在。具体来说,投资估算阶段,由于工程量尚无法定量确定,从而导致投资精确度较差。投标报价阶段,由于恶意压价,通过不正当手段进行低价竞标,导致工程经济管理存在极大的风险问题。
2.3 管理监管的风险
经济管理监管过程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监管即监察管理,但由于财务部门的管理人员不能事实参加到施工过程中,因而无法深入审查费用是否应计入工程成本中。其次,管理人T长期负责单一任务,势必会出现,,受贿等风险问题,从而导致管理监管成为纸上谈兵的阶段。
3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3.1 转变思想,创新理念
在经济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理念应适应社会发展、经济市场的变化要求,不断创新,认识到工程经济管理在企业发展里程中的重要性,同时,建立科学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经济管理模式,由传统转变为数字化管理模式,有效提高工程经济管理的效率,从而保障各单位的经济利益,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3.2 强化过程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规模大、系统复杂,建设周期长,对工期要求紧,工程变更频繁,对造价和工期影响严重,必须制定一套科学的规范的管理模式,加强工程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才能避免造成经济损失。1、做好工程投资预算,必须大量收集有关资料,确保预算的准确性。2、加大对招投标阶段的管理力度,结合资质、工程业绩和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3、对施工单位而言,要尽可能的多报结算资料,提高经济效益,确保获得最大的利润。
3.3 健全监管制度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是轨道交通工程实施管理的依据,也是严厉打击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据。在轨道交通管理过程中,对法律法规认知的匮乏,法律意识的淡薄,将会导致管理人员态度的不严谨,从而影响工程的经济安全和成本控制。因而,建立健全轨道交通工程经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总结
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起步时间较晚,研究时间短,关于工程经济管理研究资料较少,虽然有不少研究者对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式进行了探讨,但成果比较单一,没有创新性。
2、 针对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大量文献做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但是所给出的策略都偏向于宏观管理,没有给出具体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
3、 研究仅限于理论层面,缺乏具体的实践。其策略的有效性无法得到论证。
参考文献
1 杨永平等.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3
2 梁竞. 浅谈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及防范对策[J]. 论道. 2015; 71
篇10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 610031)
摘要: 以广州地铁3号线、东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等的快线设计为例,分析地铁快线设计与一般地铁设计的区别,就地铁快线在设计中的几个技术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地铁快线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 地铁快线;设计;探讨;思考
中图分类号:U2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7-0128-03
作者简介:丁习富(1973-),男,云南南华人,高级工程师,中铁二院地铁院设计管理部部长,中铁二院东莞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部常务副经理,东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副总体。
1 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至2014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已有22个城市94条城市轨道交通建成并运营,运营总里程2886km,目前东莞、贵阳、青岛、合肥、南昌、福州、厦门等城市也在修建,预计到2020年,国内将有约40个城市发展轨道交通,总规划里程7000多公里。
在这些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中,绝大多数为位于中心城区的地铁制式线路,设计的最高运行速度主要有80km/h和100km/h两种,其运营组织与车辆选型、系统配置与土建工程配套等均可按现行的《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及相关专业的规范进行设计。
而已经建成开通的广州地铁3号线、上海地铁16号线和正在建设、即将于2016年开通的东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深圳地铁11号线等,则为连接中心城区与相应组团的地铁快线,设计的最高运行速度均为120km/h,已超过《地铁设计规范》规定的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100km/h的适用范围,因此在这几条线路的设计中,不能完全按地铁规范进行设计,需要根据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的地铁快线特点对相关的设计参数进行研究论证后采用,本文结合参与的广州地铁3号线和东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工程的设计,重点研究120km/h地铁快线设计的一些基本特征及在地铁快线设计中现行《地铁设计规范》存在的不足,特别是速度目标值、列车编组及空气动力学等方面,为今后地铁快线设计规范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下面,就设计中遇到的几个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
2 设计中遇到的几个技术问题的探讨和思考
2.1 地铁快线的线路设计特征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中心城区的地铁线路密度越来越大,网络逐步完善,地铁的建设逐步向郊区辐射,为了实现中心城区与周边卫星城(镇)或卫星城之间高速、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地铁快线应运而生,如广州地铁3号线主要是连接广州中心城区与番禺区,深圳11号线是连接福田中心区与宝安区碧头,上海地铁16号线是连接浦东新区龙阳路与临港新城。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级市也开始规划建设地铁,由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原因,这些地级市下的行政机构相对分散,为了加强各行政机构与城市中心城区之间的联系,突出中心城区的首位度,也需修建高速、便捷、环保的地铁线路,如东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这几条地铁快线线路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①线路长度较长,但车站数量较少,最大站间距和平均站间距都比一般地铁线路大。在城市地铁中,一般的地铁线路长度为大多在30km以内,最大站间距控制在2.5km以内,平均站间距为1.2~1.5km,而地铁快线的线路长度大多为50km以上,最大站间距超过5km,平均站间距达2.4~3.0km,是一般地铁线路的两倍,并且超过2.5km的长大区间个数较多,目前国内已建成和正在修建的几条地铁快线线路的一些基本参数见表1。
②由于城市的空间形态布置及规划发展的不均衡,这几条地铁快线线路的敷设在中心城区或卫星城内站间距小(和一般地铁的站间距接近),但在中心城区与卫星城、两个卫星城之间,线路的站间距较大。
这种由于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规划形成的线路敷设方式、站点设置的特点直接影响到整条线路系统制式、速度目标值、车辆选型的选择,也是设计中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系统制式的选择与速度目标值、车辆选型与列车编组方案
系统制式的选择、速度目标值得确定、车辆选型与列车编组方案是地铁快线设计的重要基础参数,对工程建设、运营有较大影响,合理的确定上述参数是地铁快线设计的首要任务。
系统制式的选择一般应从客流等级和特征、线路和环境条件、系统本身的技术成熟性和先进性、运营的可靠性和成本、以及建设工期和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分析,其决策还受到国家的产业政策、城市的经济实力、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
速度目标值的选择与规划的出行时间目标要求、线路敷设方式、站间距的大小、线网的资源共享等因素有关,在设计过程中,需根据上述条件进行80km/h、100km/h、120km/h的速度目标进行综合比选,必要时还需进行140km/h的速度目标值的比选,最终确定设计线路的速度目标值。
车辆选型主要根据运营需求(线网服务标准、运输能力)、出行时间要求、舒适度要求、安全性需求、环境需求及线网资源共享等综合考虑。
列车编组方案主要根据初、近、远期最大单向断面预测客流资料,根据旅客的出行特征(地铁快线的旅客平均出行距离和全程运行时间均远大于一般地铁,其平均出行距离达到了15km左右,全程旅行时间均在1小时左右,乘客乘车时间平均超过15分钟)、考虑乘车的舒适度(按照一定的站立标准,适当的增加坐席率),按满足客流预测的远期单向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的需求,并留有10~15%的富余量的系统能力来进行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根据初、近、远期最大单向断面预测客流资料,进行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列车的编组方案,列车编组方案对土建工程的投资影响较大。
目前,国内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地铁快线采用的车辆分别为120km/h的A型车(上海地铁16号线、深圳地铁11号线)、B型车(广州地铁3号线、东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两种,供电方式分别为DC1500V接触轨供电(上海地铁16号线)和DC1500V架空接触网供电(广州地铁3号线、东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深圳地铁11号线)。
列车编组为:广州地铁3号线原设计为3-3/6-6编组,后来在建成开通后由于客流的急剧增长,于2010年4月底全部改为6辆编组,4车门,纵列式座椅布置,系统最大设计能力34对/h。上海地铁16号线设计为3-3/6-6编组,3车门,横排式座椅布置,东莞轨道交通R2线设计为6-6-6编组,3车门,原设计为纵横混合式布置,后改为纵列式布置,系统设计的最大能力为27对/h,并预留30对/h的条件。
深圳地铁11号线设计为:初、近、远期采用6/8混跑编组(8辆带两节头等车),系统最大设计能力24对/h。
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由于缺乏相应的地铁快线设计规范,各条快线的系统最大设计能力、座椅布置、每平方米的站立标准均不同,根据对东莞轨道交通R2线、深圳地铁11号线及广州地铁3号线的初步研究,考虑到地铁快线的速度目标值比较高(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平均出行距离长(达到了15km左右)、全程旅行时间长(均在1小时左右)、乘客乘车时间平均长(超过15分钟),建议系统的最大设计能力按不超过27对/h设计(地铁设计规范要求不小于30对/h)、座椅按纵横式混合布置(增加坐席率,地铁车辆通常为纵列式布置)、每平方米的站立标准按5人考虑(地铁设计规范为每平方米5~6人)。
另外,关于速度目标值,在目前的设计中,信号ATP的值一般比设计的最高运行速度低3~5km/h,ATO的值在ATP的基础上又下降3~5km/h,因此最后列车自动驾驶的速度比设计的最高运行速度低近10km/h,而车辆的构造速度比列车最高运行速度高10~5km/h,整条线路的技术标准(线路、车辆、限界、土建工程、轨道等)均按最高运行速度进行设计,这样就造成了工程的浪费,建议在地铁快线设计中,信号ATP的值就按最高运行速度控制,ATO的值根据与信号供应商沟通后做适当降低,但降低值以不超过5km/h为宜。
2.3 乘客舒适度与空气动力学
根据广州地铁3号线运营反馈的信息,当列车在长度为6.2公里、内径5.4m的盾构隧道——番禺广场站至市桥站区间运行、列车最高运行速度接近120km/h时,乘客和司机会出现胸闷、耳鸣、耳痛等身体不适情况。
针对这一情况,在东莞轨道交通R2线、深圳地铁11号线的设计时,均开展了隧道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并在设计中采取了如下主要措施:地下长大区间采用大断面隧道(按隧道阻塞比小于0.4考虑,盾构隧道内径6.0m、矿山法隧道的内轮廓净面积不小于28m2)、列车突入洞口处设带有减压孔的缓冲结构(主要在地下线与地面线的过渡的明挖段设置)、提高列车气密性指数、采用流线型车头。
目前这些措施已经在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中被采用,待2016年初这两条线路建成通车后的实测进一步进行验证。
2.4 土建工程设计
由于土建工程按100年的使用寿命进行设计,且一经实施后,若远期客流增加较多,车站规模不够,要对土建工程进行改造不仅影响运营,而且改造的成本较高、废弃工程量较大、施工风险极大,为避免出现上述现象,在设计中需结合远期最大单向断面预测客流资料,并对远期客流的抗风险能力进行分析,结合城市的整体规划和经济发展,按具备包容高水平客流状态的能力来进行综合设计。
设计过程中,建议车站规模可以按远期车辆编组的有效站台长度进行设计并一次建成,在运营的初、近期,可根据客流资料和设计的列车编组来设计站台上屏蔽门或安全门开启的范围,当客流上升接近设计客流时,在局部改造屏蔽门或安全门及升级列车信号系统等,以达到设计的能力。
目前东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深圳地铁11号线的车站有效站台长度分别是按远期6辆编组B型车120m的长度和远期8辆编组A型车186m的长度一次建成的。
2.5 牵引供电制式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有两种电压等级可供选择,即DC750V和DC1500V;列车授流方式按安装位置的不同也有两种可供选择,即接触轨授流方式和架空接触网授流方式。
从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发展历史来看,两种授流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城市、不同线路条件下,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地铁快线设计中高架桥梁结构占有比较大的比例,在高架桥梁上,若采用架空接触网供电,对城市的景观有一定影响,建议选用接触轨供电的方式,以减少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和高架结构的可持续发展。
3 建议与结论
3.1 建议
由于我国暂时还没有最高运行速度为100~120km/h的地铁快线设计规范,在目前的地铁快线设计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方法为:先参照《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等进行技术标准的初步拟定,然后结合最高运行速度为100~120km/h的特征开展专题研究及专家论证确定技术标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受到技术水平和认识的限制,难免有些缺憾,建议加快地铁快线设计规范的出台,以指导工程的设计和建设。
3.2 结论
①地铁快线主要为连接中心城区与卫星城、两个卫星城之间的城市地铁线路,线路的站间距较大,选择120km/h的速度目标值可达到技术、经济和社会效果为最佳;
②考虑到地铁快线的速度目标值比较高、平均出行距离长、全程旅行时间长、乘客乘车时间平均长,地铁快线的系统最大设计能力按不超过27对/h设计、座椅按纵横式混合布置、每平方米的站立标准按5人考虑;
③为了充分发挥地铁快线的综合效益,在设计中,信号ATP的值按最高运行速度控制,ATO的值根据与信号供应商沟通后做适当降低,但降低值以不超过5km/h为宜;
④为了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对于地下长大区间采用大断面隧道(按隧道阻塞比小于0.4考虑,盾构隧道内径6.0m、矿山法隧道的内轮廓净面积不小于28m2)、列车突入洞口处设带有减压孔的缓冲结构(主要在地下线与地面线的过渡的明挖段设置)、提高列车气密性指数、采用流线型车头。目前东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深圳地铁11号线均按此要求设计,该措施已经经过专题研究论证;
⑤车站规模按远期车辆编组的有效站台长度进行设计并一次建成;
⑥选用接触轨供电的方式。
参考文献:
[1]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S].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