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业前景范文
时间:2023-07-27 17:0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养殖业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农村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现状与原因
1、农村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现状
目前,农村畜禽养殖业主要集中在养猪、养鸡鸭、养羊等种类上,尤其以规模化养猪和零散养鸡鸭大棚占的比例较大。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部分区域流域的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现阶段农村畜禽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
(1)粪便污染
畜禽养殖产生大量粪便,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氮、磷和有机污染物等。由于以往畜禽养殖场(户)环境意识差,畜禽粪便随意堆放,并随雨水进入水系。因此,畜禽粪便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2)水质污染
畜禽养殖场排出的污水,严重污染地下水。高浓度的污水排入河中,造成水质不断恶化。污水对周边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有些已对集中饮用水源地构成严重威胁。
(3)大气污染
畜禽粪便经过发酵后会产生大量的氨氮、硫化氢、粪臭素、甲烷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但会破坏生态,而且还会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由于对粪便处置不当,相当部分养殖场周围紧靠公路、村庄,设置的粪场散发出非常难闻的气味,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老百姓苦不堪言,过往行人怨声载道,养殖户自己也深受其害。
2、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畜禽养殖场(户)无统一规划,选址不合理
有些养殖场(户)是依河两岸的溪流河沟而建,分布散乱,并且大部分未办理有关手续,污染处理设施未建设或不完善即投入养殖,产生的废水、废物直接通过溪流河沟汇入较大流域中,对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甚至直接威胁城市集中饮用水源的安全。
(2)污染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理跟不上
目前大部分畜禽养殖场基本属于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无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在消毒、粪便管理等方面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对水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3)农牧脱节,粪便综合利用率低
由于受土地资源的制约,绝大多数畜禽养殖场(户)没有相应的配套耕地,即使有耕地消纳畜禽粪便的,也因面积不足,而无法全部进行消纳处理,粪便资源未得到有效综合利用。
二、农村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1、大力推进畜禽养殖企业标准化改造工程。充分利用畜牧部门的标准化建设资金,在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中大力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和设施化处理技术,实行清洁养殖和生态养殖。大力推进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充分利用农业部门沼气工程扶持资金,在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发挥农村沼气工程在处理利用人畜粪便、生产清洁能源和优质肥料方面的作用。大力推进畜禽养殖企业限期治理工程。充分利用环保专项资金和农业源减排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大力推进畜禽养殖企业限期治理,每年支持30~40家企业建设污染治理工程,每年还从排污权有偿使用费中拿出部分资金支持15~20家企业建设具有防雨、防渗功能的规范化储粪场。
2、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着力减少和控制畜禽养殖行业污染物增量。坚持新、老企业环境管理并重,在强化现有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的同时,严格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着力提升新建畜禽养殖企业污染防治水平,减少和控制畜禽养殖行业污染物增量。一是提高畜禽养殖项目准入门槛。二是严格核实辖区内畜禽总量。三是积极谋划和实施了一批专业化有机肥生产项目。
3、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着力提升畜禽养殖治污工程的减排效益和环境效益。市、县两级环保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坚持每半年对辖区内规模化养殖企业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情况、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情况,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等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确保畜禽养殖企业减排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对畜禽养殖企业未批先建、擅自闲置治污设施、污染物超标排放等问题,应做到“零容忍”,做到发现一起、严厉查处一起。
4、依据《“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细则》中畜禽养殖减排核查核算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了《焦作市畜禽养殖污染减排项目档案资料清单》,明确了畜禽养殖减排项目档案资料的内容、标准和要求。结合畜禽养殖企业减排工作实际,区分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五种不同的养殖类别,区分不同的减排模式,包括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后农业利用,粪便做沼气、粪便在本厂内做有机肥、粪便送专业有机肥厂处理等,精心制作畜禽养殖减排档案资料模板,供各畜禽养殖企业在准备减排档案资料时参考。
5、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在对畜禽养殖业进行规划时,必须避开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教区、城镇居民区。必须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养殖场应设在环境敏感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并远离河流、水库等上下游主干流和支流,远离村庄集中饮用水源地,远离村民居住区。其中距离河流、水库等上下游主干流和支流、农村集中饮用水源地和村民居住区均不得少于500米。采用多种技术对畜禽粪便进行处理,场地的选择必须远离公路主干线、远离居民居住区(村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环境敏感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治理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把治理畜禽污染的决心、原则、方式和法律法规向养殖户进行宣传、解读;要在摸索中不断前行、总结经验,加快沼气池、沼液池和干粪池的建设,组建和完善抽施粪服务队,建立健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台账和相关配套制度。同时,因地制宜,标本兼治,对农村养殖业产生的污染情况加强管理控制和规范化治理,除引导养殖户要坚持道德自律、遵守《环保法》,确保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根本性治理。
参考文献
[1] 周国彬. 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系统开发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 2004
篇2
近年来,我国的孔雀养殖业初露锋芒,产销市场火爆异常,大有独霸养殖业之势,其原因是作为百鸟之王的孔雀,具有野味浓、高蛋自、低脂肪、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等特点,是高档的美味佳肴,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肉食禽类,在养殖方面因其投资少、见效快,获利高而成为养殖户的首选养殖品种之一。
孔雀是人们普遍喜爱的观赏动物,十年前,经济发达地区的精明人士,采用人工规模养殖孔雀,销往宾馆、饭店,推出“孔雀宴”,深受广大食客的欢迎、赞赏。一只商品孔雀卖到600元左右,由于孔雀养殖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饲料来源广泛,养殖成本较低,孔雀生长速度快,易养易管,食性较杂,抗病率较强,养殖效益明显。加上孔雀是人们普遍喜欢的吉祥鸟,食用及观赏市场广阔。
孔雀养殖投资少,成本低,效益高,而且省时、省力,不需强壮劳力和占用良田耕地,无污染,即干净又卫生,城市、农村均可养殖。孔雀开发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一次投资,多种受益,是一项最具发展前景的特种养殖业,孔雀养殖可利用现有的空闲房舍及农村大量的青绿植物资源,因此,养殖孔雀成本较低。一般饲养10个月左右,就可达到60斤左右。即使按商品价每斤40元,除去成本每只可盈利200元左右。成熟的孔雀在8-10斤以上,当年早繁殖的第二年就可少量开产,一般情况下要等到第三年开始产蛋。产蛋量逐年增加,一般在20-50枚,有的可达70枚以上,孵化期27天,种孔雀一般按1公3母配比,大量饲养以1公5母配比较好。孔雀寿命一般在20年以上,产蛋期在10年以上,饲养孔雀的房屋要用网造筑,地面铺些细沙土,空中架些栖架,孔雀房舍要坐北朝南,地势要高,光线要充足,做到冬暖夏凉,这样利于孔雀的繁殖,孔雀食料较少,比一般家养柴鸡的饲料要少得多,饲料以玉米、麦鼓、豆饼、鱼粉等混合饲料和每天充足的青绿植物饲料。
孔雀养殖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养殖致富项目,孔雀养殖它能以最小的投资得到最大的产出,孔雀是一次投资,多年受益,比如一次引种4只,3母1公约12000元,当然也可以引1母2公。精心饲养第2年就可以产蛋,假如第1次产蛋60枚,按80%的孵化率,最低可孵出50只小孔雀。饲养到5斤左右就可以当商品孔雀出售。第2年就可基本回收投资,以后每年都有万元以上收入,甚至更多,子子孙孙无穷尽,如果作种孔雀出售价值更高。而且还可以吃 “凤凰蛋”和“凤凰肉”,所以饲养孔雀比种地、种果树以及饮养其它禽类收入要高几倍,甚至几十倍。不信你就试试看,事实能证明一切,而且我们的数据都是按一般的理论数据来计算。精心饲养,科学管理,效益将更好。
孔雀全身都是宝,全身旨可人药,孔雀肉除可直接食用外,还可加工成软硬罐头食品、保健食品以及孔雀肉酱、孔雀肉香辣酱、孔雀滋补酒等,孔雀的粪便还可提取高级美容化妆品及药品,孔雀鲜艳的头颈、尾羽都是高档的工艺品,孔雀还可制成标本及装饰品,在国际市场上久享盛名,非常抢手,所以人工养殖孔雀是前景广阔的好项目。
篇3
农村可再生能源包括沼气、太阳能、风力发电、微小水电、生物质能这几个方面,均属于洁净的、无污染的、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大力发展农村新能源,利用新型转换技术,开发新型燃烧设备,减少煤炭等常规化石能源的消耗,不仅可以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清洁农村卫生、保护生态环境,还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构筑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的重要平台,成为发展清洁循环能源,建设低碳乡村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全县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动农村沼气深入发展
要进一步把沼气发展置于农业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全局中统筹考虑,促进沼气产业与养殖业、种植业良性循环发展。重点围绕提高沼气使用的覆盖率,积极推动“三个转变”。
1、推动农村沼气由单纯解决农户生活燃料向综合利用转变。
按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巩固壮大大树杨梅、鲜食葡萄等优势产业,打造具备旅游观光条件的规范化绿色食品园等重要举措。农村沼气建设应结合我县实际,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以发展生态农业为核心,试点发展沼肥利用专业公司,以规模化、品牌化为导向,通过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菜、粮)”等生态农业模式,形成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的循环农业新格局,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做好农家乐旅游的深度开发,规划建设农家乐村寨,丰富文化内涵,展现农趣民俗,突出饮食特色,以农事体验为载体,提升农家乐的档次和品位。带动生态旅游等其它行业发展,形成生态经济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2、推动单户农村沼气池向集中式沼气工程转变。
近年来,农村出现了大量外出务工、农户家庭养殖减少甚至不养殖等新情况,在一些坝区和农户较集中的地方,沼气建设用地较为紧张,在城镇周边地区养殖业逐步走向集约化发展。要针对这些情况,积极开展联户集中沼气建设和秸秆沼气试点示范,提高沼气使用覆盖率,有效解决由于农户家庭养殖减少或外出务工带来的沼气池闲置问题。同时,顺应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趋势,结合生猪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无公害禽蛋生产基地建设、牛羊基地建设和特色养殖基地建设等项目,完善集中畜禽养殖的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快提升规模畜禽养殖场的工艺水平,并确保其配备废水处理设施,积极推广大中型沼气工程,解决好养殖粪便污染问题,以统一建池、集中供气、综合利用的建设模式,把养殖场沼气工程建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公益设施,以发展农业循环为指导,将养殖业、沼气工程和周边的农田、鱼塘等进行统一筹划、系统安排,在为畜禽场或周边居民提供清洁燃料的同时,开展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带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使养殖场粪污达标排放,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治理双重目标。
3、推动由重视建设数量向建管并重转变。
目前,我县农村后续服务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不断探索农村沼气建设后续服务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能源服务网络,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农村能源工程安全生产和长期高效。一方面,抓住国家和省政府加强对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扶持机遇,进一步健全服务网络,重点加强对乡镇一级服务站的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服务体系保障机制,借鉴农业技术推广站模式,争取解决乡镇一级网点负责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大力兴办能源服务实体,逐步做到立足能源搞经营,搞好经营促服务。
二、大力发展农村太阳能利用
富民县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农村推广利用太阳能,可以有效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使用热水问题,每户农户一年可节约薪柴1t左右,提升生态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还可减排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1t,促进农村节能减排。应积极完善对农村太阳能推广应用的财政补助政策,以农村太阳能家电下乡为契机,加快推进太阳能热水器下乡,促进低碳经济建设,带动太阳能产业快速发展,同时,积极开展重要农林经济作物太阳能干燥项目及太阳能公共浴室工程等可再生能源节能建筑和太阳能路灯等新农村亮化工程试点示范。
三、强化农村生产生活节能技术推广
农村生活节能应进一步强化省柴节煤灶的推广力度,提高农村改灶补助和技术标准,加快省柴节煤炉灶升级换代,提高成型商品炉灶的使用比例,大力推广高效低排放成型炉灶,生产上积极开展砖瓦窑、炒茶灶、烤烟房等加工设备的节能改造。加快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节能的应用,面向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住宅以及学校、卫生院等公共建筑,实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被动式太阳房和浅层地源热泵等示范工程。
篇4
关键词 龟鳖;养殖;现状;发展前景;广东河源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332-01
20世纪80年代后期,河源市就开始人工养殖中华鳖,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形成规模化养殖,效益显著,成为广东省养殖中华鳖养殖基地之一,龟鳖养殖也成为人们投资发展的新产业。尽管受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华鳖市场供大于求、价格猛降的危机影响,中华鳖养殖一度停滞不前,但不少人经过这次危机,革新了中华鳖的养殖技术,开拓了养殖新领域,黄喉拟水龟、鳄鱼龟、草龟、巴西龟等龟鳖新品种在河源市各地悄然兴起,特别是在河源市发展名优特的产业规划下,该市龟鳖得到持续稳定发展。
1 河源市龟鳖养殖现状
据统计,2012年全市龟鳖养殖面积超过186.67 hm2,总产量超过900 t,总产值超过2 500万元,全市龟鳖养殖呈现出健康、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
目前龟鳖生产布局如下:甲鱼、鳄鱼龟、巴西龟以池塘规模化养殖为主,主要分布在紫金县的紫城镇、九和镇、古竹镇和龙窝镇等以及连平县的绣缎镇。黄喉拟水龟则以庭院养殖为主,主要分布在紫金县的紫城镇和九和镇以及平县的阳明镇和龙川县的龙母镇。鳖主要养殖区是在紫金县九和镇、连平县的元善镇。随着河源市提出的规模化、无公害的养殖模式的推广,现全市成立的龟鳖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3家,龟鳖养殖技术、抗风险能力得到很大提高[1]。
虽然龟鳖养殖前景良好,但其产业结构仍然不尽合理,未能形成品牌化,大规模的龙头企业少,龟鳖养殖科技支撑体系不足,小户养殖与大市场博弈中显得薄弱。
2 近年来龟鳖发展典型事例
以甲鱼养殖为例,河源市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人工养殖甲鱼,新品种高效益的养殖形势吸引了本地和外地的不少投资商发展养殖甲鱼,甲鱼养殖规模在短期内大幅增大,甲鱼养殖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初期的投资商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随着甲鱼产量提高,高消费的甲鱼难以开拓新的市场,市场供大于求,甲鱼价格猛降,甲鱼高成本的养殖模式导致大部分的养殖户血本无归,甲鱼养殖陷入困境。如果养殖户继续养殖,可能亏损更大,如果不再养殖,亏损的就不只是甲鱼,还有前期投入的设施设备。直到新世纪后,随着甲鱼养殖新模式新技术的推广,甲鱼养殖才理性回归,市场效益逐步体现,但也饱受病害困扰。
3 河源市龟鳖养殖发展前景
3.1 要树立品牌意识
河源市地处粤东北内陆山区,生态环境优良,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全市水域面积达6.4万hm2,可养鱼面积4万hm2,现有已利用面积仅0.68万hm2,有较大发展空间的是三大江两大库(东江、新丰江、韩江、新丰江水库、枫树坝水库),全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9.6~21.3 ℃,年平均降雨量1 694.0~1 936.2 mm,年日照时数1 638.3~1 967.8 h,无霜期296~336 d,台风在绝大部分地区没有破坏力,极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质的水环境为河源市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该市渔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扭转建市初期人民群众“吃鱼难”的局面。渔业发展的要求也不再停留在四大家鱼等常规品种的养殖生产上,而是走名特优品种养殖发展之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河源市龟鳖养殖应该创造自己的品牌,走规模化、合作社化的道路[2],只有这样才能做强做大龟鳖行业。
3.2 要以市场为导向
甲鱼养殖在形势良好的情况下,加大投资力度,发展特色养殖是理性的。但要密切联系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珠三角大型水产市场上的甲鱼商品价格和甲鱼苗已经下降,河源市的养殖户却没有及时获得如此宝贵的市场信息,在购买昂贵的甲鱼苗的同时继续扩大甲鱼养殖规模,使得这一批甲鱼养殖基本亏本。因此,在龟鳖的养殖中,养殖户的思路应该更加宽广,搞清楚全国各地的养殖情况对发展河源市龟鳖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
3.3 要以科技为支撑
早期甲鱼养殖陷入困境不只是市场信息不通,甲鱼养殖户的养殖模式落后更是一个重大的因素。当时在珠三角地区的养殖户已经采用了新的甲鱼养殖技术,大大节约了饲料药物投入。但河源市的养殖户依旧沿用旧的养殖技术,对比新技术,养殖成本增大。因此,应强化龟鳖疫病防治意识,提高疫病防治能力[4]。养殖企业应该加大技术投入,认真摸索适合河源市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养殖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3.4 要有长远的目标
市场供大于求是甲鱼价格猛降的主要因素,但不能忽视其潜在的因素,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追求高营养食品的同时,人们更重视高质量的食品,特别是安全无公害的食品。因此,应大力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走无公害、有机食品之路。
3.5 要有强化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甲鱼养殖陷入困境的时候,河源市养殖户要么继续投资养殖甲鱼,要么从此离开龟鳖这个领域。而在珠三角和江浙一带的养殖户在面临困境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现有设备设施转型养殖草龟、鳄龟等或者发展生态甲鱼,成功摆脱困境。现在,河源市的养殖户、养殖企业也意识到这一点,纷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把大家的力量集中起来,才能有更强的抵抗风险的能力。
总之,在以后的龟鳖养殖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发展,大力推广龟鳖新品种新技术,加强龟鳖养殖技术指导,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促进龟鳖养殖业又快又稳发展[5-6]。
4 参考文献
[1] 赖延平,张飞燕.广东省龟鳖养殖业发展策略的研究[J].水产养殖,2013(5):39-41.
[2] 促进龟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J].河北渔业,2011(6):1-4.
[3] 钟小庆.广东龟鳖养殖业发展动向[J].科学养鱼,2011(10):1-3.
[4] 周婷.海南省龟鳖养殖业现状及发展预测[J].中国水产,2006(6):68-70.
篇5
关键词 牛羊肉;价格上涨;原因;对策;新疆喀什
中图分类号 F316.3;S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345-02
喀什市于2010年被国家确定为经济特区,是南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与周边8国接壤或毗邻,是祖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全市总面积554.8 km2,总人口60万人(含流动人口1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2.8%以上,居住着维吾尔族、汉族、回族等13个民族。拥有耕地面积6 333.33 hm2,农村人口17.5万人。2010年地方生产总值89.2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7.81亿元。城镇居民支配收入11 843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185元。喀什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热量丰富,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1.8 ℃,极端最高气温34.9 ℃,最热月7月;最冷月1月气温-6 ℃,平均日较差11 ℃,年较差28 ℃,≥0 ℃的积温4 702 ℃,无霜期224 d,年降水量121 mm,年蒸发量2 162 mm;年日照2 652 h,年平均日照百分率62%;年太阳总辐射量598.73 KJ/cm2,有效辐射量304.60 KJ/cm2。
牛羊肉是喀什市居民最主要的生活消费品,保证牛羊肉供应、稳定牛羊肉市场价格,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喀什市牛羊肉价格迅速走高,最近部分销售点突破60元/kg的大关,上涨态势显著。喀什市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虽然积极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努力降低牛羊肉价格,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牛羊肉价格仍然高于全国平均价格,现已直接影响到该市居民生活水平。近期笔者针对牛羊肉价格持续居高不下的原因进行了专门的调研分析,并对稳定牛羊肉价格需要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总结[1-4]。
1 畜牧业及牛羊肉市场现状
1.1 畜牧业概况
喀什市的畜牧业主要以牛羊育肥和奶牛及家禽养殖为主的城郊畜牧业。畜禽养殖分布在辖区现有的6个乡、2个镇、1个场。2011年牲畜存栏27.04万头(只),其中绵羊存栏22.5万只,占牲畜存栏的83.21%;牛存栏15 700头,占5.8%;出栏畜64.97万头(只);家禽存栏约90万只,其中鸡64万只,鸽26万只。肉产量2.47万t、奶产量1.26万t、蛋产量7 940 t。喀什市畜牧业是以消费、流通为主,大部分畜产品从外地调入,牛羊养殖主要是以短期育肥为主,采用传统的饲养模式,生产中分散养殖模式占主导地位,规模养殖比例较低,喀什市人多、地少、发展畜牧业所需要的饲草料不足,畜产品加工利用率低,目前除极少数乳制品加工生产以外,当地生产的大部分畜产品都直接在市场上消费、提供本地需求,畜产品的品种较单调,畜牧生产者不能够获得更多的生产附加值。
1.2 牛羊肉价格和屠宰情况
当前喀什市牛肉批发价45元/kg(带骨42元/kg),零售价48元/kg,羊肉批发价45元/kg(本地土羊50~53元/kg),零售价格48~55元/kg(本地土羊58~60元/kg)。该市与全国牛羊肉价格对比:2012年8月全国平均牛肉价44.7元/kg,最高价52.3元/kg(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江苏),最低价41.8元/kg(河北、辽宁、吉林、山东和河南);乌鲁木齐市牛肉价46元/kg,喀什市牛肉平均价46.5元/kg,与全国平均价相比高1.8元/kg,高4.0%。2012年8月全国平均羊肉价格51元/kg,最高价格53元/kg(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和广东),最低价格50元/kg(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和新疆);乌鲁木齐市羊肉价格47元/kg,本市羊肉平均价54元/kg,与全国平均价相比高3元/kg,高5.9%。
2 近期牛羊肉价格上涨的原因
2.1 需求增大,供给不足
市民对牛羊肉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大与供给不足是导致牛羊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喀什市还没有一个规模大的肉用绵羊和肉牛养殖基地,牛羊肉主要是本地养殖户从北疆或邻近县调入活畜然后进行短期育肥而生产的,虽然近几年牛羊肉产量呈现逐年增加的总体趋势,但随着人口和人民收入的增加,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规模扩张和旅游业发展,城镇化进程中的农转非人口、流动人口和外来游客的大量增加,致使牛羊肉的需求量增大,从而导致牛羊肉价格持续上涨。喀什市市民喜欢食用绵羊肉,特别是新鲜的当地土种绵羊肉尤其是羔羊肉,这种习惯导致部分屠宰户提高羊肉价格,虽然这种卖高价土种羊的数量不多,但在社会上对物价方面的反面印象很大。
2.2 养殖成本增加助推牛羊肉价格上涨
一是喀什市以及周围县乡种植业结构不利于大力发展畜牧业,饲草产量严重不足,饲料成本投入加大。由于该市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667 m2,养殖所需的玉米、油渣等精饲料主要是从市场上购买;而粗饲料(饲草)供应也长期呈现出极度短缺的状态。饲料成本的提高直接加大了养殖成本,推动牛羊肉价格上涨。二是架子牛羊价格上涨导致养殖成本增加,进而推动牛羊肉价格不断上涨。三是养殖业的人工费用增加,近几年来,农村部分年轻劳动力到城市打工或从事二、三产业,不愿意从事牛羊养殖这种又累又脏的行业,致使规模养殖户的雇工费用增加,人工成本的增加相应影响到整体养殖成本的增加。
2.3 饲草料供应不足,养殖业资金缺乏
城市规模扩张,部分规模养殖小区已整体拆迁,饲草地(包括苜蓿、复播玉米用地)也减少,发展养殖业饲草料供应不足问题突出。农户发展养殖业资金缺乏。随着架子牛羊、饲料价格上涨,农民发展养殖业所需的启动资金数额大幅增加,市财政对牛羊养殖的扶持力度有限,银行贷款又存在手续复杂、期限短等问题,致使农民发展养殖业资金短缺的问题极为突出。
3 牛羊养殖发展前景
绵羊肉是新疆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穆斯林群众肉食的主体肉类,其他任何肉类(包括牛肉、山羊肉、鸡等禽类肉等)不能代替绵羊肉,因为喀什穆斯林群众肉食消费中绵羊肉占重要地位,即以绵羊肉为主,牛肉、山羊肉、鸡等禽类肉为辅,这就是几千年发展历史形成的民族特色。喀什市是国家乙级对外开放城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旅游城市,是展示民族饮食文化的窗口,但是喀什市畜牧业是比较薄弱的产业,牲畜存栏量严重不足,特别是绵羊饲养量,绵羊肉消费缺口非常大,喀什市以及周围还没有一个规模超过1万只的绵羊养殖牧场或家庭牧场或养殖专业乡等。
当地农民具有传统的牛羊养殖习惯,并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该市养殖户对于从事牛羊育肥生产积极性极高,如创造条件从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可以培育一批牛羊育肥基地和养殖大户。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大批招商引资项目落户喀什市,旅游业的发展,辖区长驻流动人口和旅游人员的增加,对于地产牛羊肉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趋势。随着国际各种规模的重大活动在国内的举行,对清真类畜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该市在生产清真类牛羊肉方面有地缘优势。
4 稳定牛羊肉价格的措施
4.1 扩大肉羊养殖规模
喀什市要发展独具喀什区域特色和区位优势的肉羊产业,突出发展肉用多浪羊、萨富克羊、肉用牛、奶牛,大力建设多浪羊优质羊肉产业区和奶牛肉牛养殖少区,建成自治区一流的地道的重要的牛羊肉、牛奶等畜产品基地。建立肉羊养殖规模达1万只的养殖小区若干个,同时建立放牧草场或割草场。培育或引进屠宰加工企业、畜产品精细加工包装企业、羊皮、羊毛、羊肠衣、羊血、羊骨头加工企业以及饲草料加工企业。在区内外建立羔羊肉出售网点。在星级宾馆1 kg羔羊肉的价格比市场1只羊的价格还高。建立以5 000头奶牛和5 000头肉牛为规模的养牛小区。建立新疆最大的“喀什牛羊国际交易活畜市场”。
4.2 实行牛羊肉储备与投放政策,畅通流通渠道
实行牛羊肉储备、节假日和大型活动期间政府向市场投放储备肉等政策。可以考虑长期设立牛羊肉政府直接销售点,安排批发户在指定点批发价出售牛羊肉,减少批发价和零售价之间的差价降低零售价格,为此必须本地建立稳定的规模较大的肉用绵羊、肉用牛以及肉用山羊养殖基地。畅通牲畜流通渠道,由于该市提供的肉食品大部分是从外地调入的,特别是大部分羊是从外县和北疆引进的,随着周边地区养殖业发展和从其他地区调畜的渠道逐步畅通,就可以达到降低肉价的目的,并减少或取消运输、交易环节的相关收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和完善牛羊经纪人队伍,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他们从外地调入活畜或畜产品,增加当地活畜或畜产品总量。
4.3 对当地畜牧养殖业长远发展进行规划
长远考虑就要促进本地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一是统一规划建设一批牛羊养殖、育肥基地,鼓励城市发展过程中已拆迁或退出养殖业的养殖大户重新发展规模养殖业,并通过出台养殖优惠政策吸引其他行业的人员转产发展养殖业。二是大力增加饲用复播玉米、苜蓿等饲草料的种植面积,并全面利用农作物秸秆,大力推广饲草青贮、黄贮、长草短喂、配方饲料等畜牧科技,努力解决饲草料不足问题。三是制定出台一些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安排一些畜牧业扶持资金、项目奖励资金、标准化改造资金、贴息贷款等,主要用于扶持牛羊养殖、育肥大户,对于养殖适龄母畜的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同时在继续推行奶牛、生猪政策性保险工作的基础上,将养殖业保险范围扩大到全部畜禽。四是按照标准化要求建设和管理养殖小区,改变传统养殖方式,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广大养殖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发展生产,扩大规模,从源头上增加市场有效供给。五是努力争取中央、自治区畜牧业项目资金和援疆资金来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5 参考文献
[1] 张照新.如何加快畜牧业产业化发展[J].中国畜牧业,2012(12):30.
[2] 于艳萍.2012年5月份黑龙江省畜牧业情况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2(6):57.
篇6
[关键词] 畜牧养殖 专业户 风险管理 论述
[中图分类号] S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265-01
前言:
畜牧养殖业属于高风险的行业,其中的风险来自于畜牧养殖中的方方面面,并且具有不定性、随意性以及高损失性。因此规范养殖程序,建立风险管理体制,对于提高经济效率,减少风险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所谓风险管理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措施,一定的预警机制来对养殖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进行分析。已达到减小风险损失的目的。
一、畜牧养殖业中存在风险以及特点
常言道:“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所谓风险,就是指在我们畜牧养殖过程中某一环节给我们带来的损失,而这些损失又是不可预知的,这就是我们说的风险。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风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市场风险。第二,养殖技术风险。第三,自然环境风险。下面我们给出以下分析:
1.市场风险
随着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个体的畜牧养殖户在不断涌现,同时大量的肉类销售公司、肉类加工场等各种企业也充斥到市场运营中来。然而畜牧养殖专业户所养殖的牲畜最终到时要投放到市场中去的,由于在销售环节中各种利益不断角逐,致使市场情况瞬息万变,到最后离手,过程中受到损害最大的还是养殖户。同时伴随着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流通速度的不断提升,使得市场风险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2.养殖技术风险
用户的养殖技术往往决定着养殖结果,是否拥有专业的养殖技术以及是否依托科学的养殖手法,会影响养殖户最终的利益所得。有时候养殖户的养殖技术风险所带来的经济风险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其中技术养殖风险包括饲料的选配、养殖畜牧的选种、常见疾病的防控等方面。
3.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来自于自然因素,同时自然风险直接影响到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些自然因素往往会影响所养牲畜的生活习性以及适应能力。例如,天气寒冷,不利于所饲养肉猪的育肥工作。
二、畜牧养殖风险管理对策
1.养成风险管理的意识,清醒的做出决定
畜牧养殖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对于养殖户来说,如果要选择进入到养殖行业里,就要有足够应对风险的准备。风险与利益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关系,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拿捏,成为摆在养殖户面前的一道难题。首先养殖户在养殖之前应该仔细的分析一下养殖业的现状与前景,并且结合自身的情况,判断自己应对风险的能力,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出决定。
2.提高风险分析评估的能力,提早防范风险的发生
风险管理的意思就是养殖户能够管理风险、预防风险等内容,同时利益的来源也与风险的管理密不可分。进行风险的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风险有深刻详细的分析,与见解。只有在全面认识风险之后才能最好的应对风险。提高分析风险的能力首先要有清醒的头脑,其次就是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消息获取渠道。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与经验丰富的老养殖户交流的方式来提高分析风险的能力,做好风险的管理,以将风险降到最低。
3.建立风险应急体制,风险发生及时做出措施
经过对畜牧养殖业长期的观察,我们发现建立一种长效的风险应急机制对于降低风险损失有极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应对疾病、以及市场风险时,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建立风险应急机制的意义在于,当风险来临时,因为有应急措施机制的存在,不至于使养殖户手忙脚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例如在应对市场风险时,就要仔细分析市场情况,这里我们可以建立长期的市场调研,通过调研的数据,分析归纳出市场运营规律,然后就要控制牲畜养殖的数量,要尽量将牲畜数量控制在与市场需求比例相持平的状态,尽量规避风险的危害。在建立疾病长效预防机制时,首先就是要有疾病防控的意识,在该做育苗的时候,及时给所饲养的牲畜做育苗。一旦流行性产染病爆发了,要及时按照相关部门的指示操作,减少风险损失。
4.政府引导,制定科学的政策
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关系到地方经济的状况,因此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上要系统的考虑各方的利益,以做到最好。畜牧养殖业中以单独的农户养殖形式占有主体地位,而这些养殖户的养殖活动收到政府政策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政府出台的政策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就会放松贷款的限制以及土地批示的条件,如果处于环境保护的考虑,就会出台一些限制畜牧养殖业的政策。这些政策不一定都是科学合理的,但是养殖户出于无奈也会遵守相应这些政策。所以作为政府,应该要做好引导工作,通过分析养殖户情况以及市场行情,制定出科学的政策。
同时政府出台政策要做到公开透明,新出台的政策应该第一时间通过电视、广播或者由当地相关政府机关通知等方式通知养殖户,让养殖户及时做好准备,有风险及时做出规避措施。
三、结语
通过我们上述对畜牧养殖业中存在风险的评估与分析,以及对相关风险管理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风险与畜牧养殖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就必须要做好风险的管理工作。而做好风险管理的工作就需要养殖户对市场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以及拥有丰富的养殖经验,通过科学的养殖方法,和依托政府社会的积极政策,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降低经济损失,最终实现畜牧养殖的高效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蒙善朝.畜牧养殖专业户的风险和风险管理[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02).
[2]陈松.辽宁省北镇市农村养殖业发展调查研究――以西门养殖小区为例[J].绿色大世界.2007(08)
篇7
关键词农业资源;农业产业化;发展;途径;甘肃灵台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361-02
灵台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属于北方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县域面积2 038km2,年平均气温8.6℃,日照时数2 453h,无霜期159d,年平均降水量650mm。境内具有丰富的土地、光照资源和良好的水利、交通条件,发展潜力很大;但也有一定的资源局限性和脆弱性,发展速度缓慢。为促进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笔者在对全县农业资源特点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充分发挥比较效益的观点出发,提出该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途径。
1灵台县农业资源特点
1.1土地资源丰富,但土壤肥力较差
灵台县位于北纬34°54′~35°14′,东经107°0′~107°57′,总耕地面积5.22万hm2,其中山地3.33万hm2,川地0.61万hm2,塬地1.28万hm2,总人口22.56万人。海拔890~1 520m,地形为“一塬(什字塬)一山(南部山区)两道川(达溪河、黑河川区)”,土壤类型主要为黑垆土,其次为黄绵土。地势平坦,土地面积广阔,便于机械化作业,适于规模化生产经营和产业化开发利用。但灵台县土壤肥力较差,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在11.5mg/kg以下,有机肥源不足,70%左右的耕地土壤为低产田或中低产田。
1.2水利条件较好,但季节分布不均
灵台县境内达溪河水利工程总干渠全长21.03km,设计水流量0.8m3/s,年灌溉面积670hm2,3条支渠总长8.147km,支渠以上的渠系总长度12.3km。目前,斗渠、龙渠和毛渠等田间渠系配套工程及平田整地工程基本就绪,整个引水工程已经发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由于降雨季节分布不均,7~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5.5%,每年在农作物生长期有40~50d为停水期,不能满足农田灌溉需要;地下水资源贫乏,埋藏较深,农田灌溉能力差。这对需水较多的大田作物、园艺作物、冬春设施栽培以及较大规模的养殖业都有一定影响。县政府已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在达溪河灌区上游涧河流域投资修建大型水库,随着水库的建成使用,这些问题都将得到很好地解决。
1.3光照资源充足,但热量条件有限
年平均日照总时数达2 453h,夏季平均日照8.5~10.0 h/d,年辐射总量563.4~587.3kj/cm2,光能资源丰富;且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0.0~12.6℃),有利于农作物干物质的积累和农产品品质的提高。但年均气温仅为8.6℃,平均无霜期159d,作物生长期1年有余2年不足,霜冻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威胁。≥10℃的有效积温2 804℃,冬春季严寒期长,但光照充足;夏季气温较高,秋季降温较快,总热量对蔬菜等露地经济作物生产有一定限制。
1.4交通运输发达,但优势发挥不够
灵台县东南与陕西长武、彬县、麟游、千阳、陇县接壤,西北与崇信、泾川县毗邻,西宝高速、平定高速及天平高速3条高速公路与灵台县相邻,国家正在投资建设的西安到平凉的铁路于相邻的陕西长武县通过,咸阳国际机场距离灵台县不到200km,无论公路运输、航空运输,还是铁路运输、通讯条件均十分便利。但由于灵台县农业综合开发起步较晚,农业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数量少、生产经营规模小、且带动能力不强,可供运输的农副产品数量少,发展的交通运输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1.5发展前景广阔,但开发步伐缓慢
由于灵台县是“一塬一山两道川”,地形以塬地和川台地为主,随着达溪河川区水利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使该县两河川区从传统的旱作农业变为灌溉农业,大大提高了土地、光热、生物资源的利用率。但由于灵台县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差,农民综合文化技术素质较低,农业生产投入水平不高,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致使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1]。虽然灵台县先后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或试验场,但因科技投入不足,未能发挥应有的科技先导作用。
2灵台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具体途径
2.1把粮油等传统基础产业做优做精
粮油生产是灵台县的传统基础产业,在农业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同时又是一种弱质产业。粮油产业效益低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问题,但不能因此而不重视粮食甚至放任不管,如果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把粮食安全寄希望于进口,那是非常危险的[2]。为此,必须树立粮油产业大有可为、粮油产业也能为农民增收做贡献的观念,在把粮油产业做优做精上大作文章。通过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推广优良新品种和新型实用技术,增加粮油生产的科技含量,努力提高产量,改进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加工增值,从而有效提高这一基础产业的经济效益。目前,灵台县粮油产业应重点发展以冬小麦、春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加工业,以冬油菜、胡麻、荏子为主的油料生产加工业,以豆类和糜谷为主的小杂粮生产加工业。
2.2将草业作为新兴基础产业优先发展
根据灵台县南部山区土地资源丰富和土地利用率低下的实际,应将以紫花苜蓿等豆科牧草为主的草业开发作为发展生态农业的先行基础产业来抓。草业是朝阳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3]。种植豆科牧草有六大益处:一是为养殖业提供足够的饲草,实现就地转化增值;二是进行饲草生产加工,实现产业化生产经营;三是可以有效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的大面积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豆科牧草根系发达,需水较少,可以缓解目前水资源供需矛盾;五是种植豆科牧草可以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六是可以优化种植业结构,实现耕地的用养结合[4]。紫花苜蓿营养价值很高,是畜禽养殖的优质饲草,而且抗旱、抗寒,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应成为灵台县草业发展的首选饲草作物。根据灵台县中低产田改造、种植业结构调整、畜牧养殖业发展的要求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牧草种植面积应保持在耕地总面积的30%左右,其中紫花苜蓿可占到牧草面积的80%。
2.3把畜禽养殖业作为主导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从灵台县综合农业资源情况和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等因素考虑,发展畜禽养殖业的比较效益高于种植业,因此养殖业应是灵台县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的主导优势产业,也是“草业—养殖业—加工业”、“种植业—养殖业—种植业”等农业产业链的中心环节。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可大力促进草业发展,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业产业的高效持续增长;同时可以生产大量的有机肥,有利于加强土壤培肥,促进沃土工程的实施,有效提高种植业的产量和效益。灵台县养殖业应以发展草食型肉用畜禽为重点,适度发展奶蛋畜禽养殖,逐步优化畜牧结构,大力推进品种改良和暖棚养殖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出能力;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家庭养殖为基础,大力发展肉牛、肉羊、奶牛、蛋鸡养殖业,适度发展养渔业和特种养殖业,按照小规模养殖、大群体经营的发展方式,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新型养殖基地和畜禽良种改良基地,促进养殖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从现在的不到20%逐步提高到40%~50%,使畜禽养殖业真正成为灵台县农业产业化的优势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2.4将苹果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
灵台县位于被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优势产区和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是以苹果为主的“平凉金果”主要产区之一。境内光照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苹果等经济作物的生长,当地农民具有栽植苹果的传统习惯,但因面积较小,未能形成真正的产业优势。近年来,随着“平凉金果”这块“金”字招牌的名气越来越大,灵台苹果也呈现出价升快销的喜人局面,已远销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多个大中城市及西欧、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年销量达2万t左右。2009年苹果的产地销售价已达到4元/kg,果农户均果品收入达3~4万元。因此,灵台县应抓住这一机遇,树立“小苹果、大作为”的观点,并在苹果的品种、品质、规模和深加工等方面狠下功夫,使传统的优势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2.5使种业、林业等潜在优势产业发挥潜能
随着灵台县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一批新的潜在优势产业已经孕育成熟,有望成为灵台县的阳光产业。一是种业。灵台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病虫害少,生产的农作物种子籽粒饱满、发芽率高,具有较好的良种繁育条件,可与相关种业公司联合,进行冬小麦、玉米、高粱、油菜、胡麻、油葵、西瓜、十字花科蔬菜等作物良种的大面积繁殖。二是林业。林业是灵台县生态改造和经济建设的一项长期重点工程,一方面,要抓好枣、杏、扁桃、核桃等经济苗木和红叶李、国槐、侧柏、梧桐等绿化苗木的生产繁殖;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以核桃、毛杏、枣、仁用杏为主的经济生态林建造和以杨树、刺槐为主的环保生态林建造;同时结合农田防护林建设,在渠边、路旁、地埂大力栽植小叶杨、毛白杨等速生用材林,使灵台县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乔木与灌木结合、经济林与生态林并举的重要林业基地。
整理
3参考文献
[1] 年艳.浅析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9):10-11.
[2] 李玮.浅谈如何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9):13.
篇8
金秋十月,田阔林疏。在位于河南省邓州市文渠乡许营村的邓州市泰达种羊养殖场,记者见到了年轻的场长许国坤。这位30岁的种羊场老板,敦实厚道,衣着随意,不是陪同采访的邓州市畜牧局畜牧科杨科长介绍,记者想不到他就是我们要采访的泰达种羊养殖场场长。
走进泰达种羊养殖场,记者看到成群的羊在草地上追逐嬉戏。许国坤走到一只身边围着几只小羊羔的老羊跟前,指着它告诉记者,“这是一只功勋种母羊,竟能一次生了3只小羊羔,是繁殖能力特别强的能繁母种羊。”秋日的阳光给羊群披上了一层金色,爽朗的笑意在许国坤脸上飞扬。
返乡创业
今年30岁的许国坤,家中兄弟姐妹多,家境贫困,2003年高中还没毕业就应征入伍。退伍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困境,他义无反顾地跟随打工的队伍南下广州。经过多年打拼,他有了一定积累。2008年,在外劳累奔波的许国坤,在政府返乡创业优惠政策的感召下,萌发了回乡做养殖业发家致富的念头,遂于当年12月回到了家乡邓州市文渠乡许营村。
返乡后,许国坤在文渠乡政府和许营村“两委”的关心、支持下,投资修建了羊舍,购买了四五十只种羊,走上了养殖道路。他家里摆满了买来的养羊方面的书籍,他还常常到养殖大户家参观考察,学习养殖经验。好学且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的许国坤,在邓州市畜牧局和有关技术人员的指导、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掌握了多项养羊养殖管理防疫治病技术,在当地小有名气,许多养殖户经常到他那里学习养羊管理防疫饲养方面的经验。
许国坤说,寒冷的冬季是小羊羔最难成活的季节,这也是世界性难题。冬季小羊羔因为感冒拉肚子致死的事情,至今说起来还令他难过。在养羊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告诉他,母羊繁殖可以人为让小羊羔躲过冬天,这样就解决了小羊羔冬天难以成活的问题。他认为,养羊好比养孩子。每天他都很早起床,到羊圈观察羊群的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治疗。许国坤说,凭经验,羊感冒当天发现,当天就应该治疗,控制病情,等到第二天再治疗就晚了,不能拖到第三天。因为对养羊来说,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最关键。
许国坤告诉记者,他返乡做养殖业已经3个年头,并因此走上了致富路。他每走一步,都忘不了邓州市畜牧局和乡政府对他创业的支持,市畜牧局派检疫人员为他免费指导疾病防治,在养殖技术方面,市畜牧局也派技术人员给予培训和指导。有了当地政府的关心和畜牧部门的支持帮助,他更加坚定了创业的信心。
前景无限
“与猪、禽饲养业相比,养羊业繁殖率低,制约因素多,增长速度慢。但是由于羊肉营养丰富,是城乡人民爱吃的肉食品之一,虽然羊肉产量增长速度慢,但消费量却在增加,导致羊肉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肉羊生产正成为一个黄金产业。养羊还能充分利用本地的荒山草坡资源,将牧草、青粗饲料转化为畜产品。羊吃的是青草和秸秆,献给人类的是美味,送给养殖户的是金子和银子。”谈起种羊养殖经,许国坤头头是道。
“农村养羊的好处是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羊的抗病力强,饲料来源广,易饲养,经济效益高,养羊的确是农村致富的好门路。在外打工,苦干一年也就挣两三万元,而养一只母羊,按一年产两胎,产仔4~6只计算,一年可实现收入2800~4200元。若养10只母羊,年收入就会在2.8万~4.2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每年我饲养的种母羊都在300只以上,按目前市场行情计算,年底能收入100万元左右。”谈起今年的收益,许国坤喜笑颜开。
“下一步,我计划准备扩大规模,在现有近25亩的场地上扩建羊舍。未来3年内,使种母羊逐渐达到1000只,年出栏1万~2万只。另外,我还计划建一座小型冷库,加工、储藏、配送生鲜羊肉,开办一家餐饮酒店,进军餐饮服务行业,实现从养殖基地、生鲜加工到餐饮终端消费的一条龙经营,做大做强养殖场,增强种羊养殖场自身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扩大规模经营。”说起未来发展,许国坤信心满满。
篇9
关键词:秸秆;运用现状;畜牧业饲用;加工方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S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118-2
1 我国秸秆运用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农作物秸秆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两大类,前者包括麦桔、稻秸、玉米秸秆和高粱秸秆,后者包括棉花秆、芦苇秆、麻秆、芝麻秆、油菜秆、豆秸、葵花秆等,此外,还应包括农作物加工剩余物,比如稻壳、花生壳、油菜壳和甘蔗渣等。据统计每年产生大量的农业剩余物秸秆约7.2亿吨,其中,稻草近3.2亿吨,麦秸超过1亿吨;玉米秸秆1.3亿 吨左右;豆类、油菜秆、葵花秆等油料作物约为1亿吨;麻类、棉花秸秆、甘蔗渣和烟秆等经济作物约为0.7亿吨。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农业比重大的发展中国家,秸秆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农作物秸秆在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农民靠它建房蔽日遮雨、烧火做饭取暖、养畜积肥还田。由于农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村生产作业模式变化、生活能源结构调整,传统的秸秆利用方式受到严峻的挑战,秸秆由原来做饭取暖原料、饲料喂食的来源变成了无用的负担。秸秆资源分散、季节性强且量大面广,收割、打包、收购、运输、加工、利用、技术、装备、资金、成本、利润、销售等现实问题,严重制约了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目前我国约有1.2亿吨用作饲料,1亿吨用于还田,1.6亿吨用于工业造纸,且秸秆利用技术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还有3亿多吨被当作废弃物焚烧或扔掉,曾被用做燃料的农作物秸秆随意堆在田头肆意焚烧,大量秸秆露天焚烧,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并引发火灾,影响高速公路与民航的运行安全,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造成资源浪费。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关键在于为剩余秸秆找出路,禁烧是“堵”,综合利用是“疏”,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相互推动。
综合利用好秸秆不仅仅是减低焚烧带来的各种危害,而且是有效缓解能源危机,变废为宝,照福人类,向可持续、绿色能源发展跨了一大步。秸秆的处理与利用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但由于缺乏经济可行的技术,秸秆禁烧和规模化利用问题一时难以解决。解决技术问题、成本问题、装备问题,才能彻底真正走向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道路。因此,发展比较全面的秸秆利用方式,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尤其显得重要。秸秆综合利用涉及机械、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和农机、农艺、化工等多行业,是多学科行业交错综合的课题。
2 开发农作物秸秆发展畜牧业的必要性
2.1 充分挖掘自然潜力,加快畜牧业的发展
畜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饲料问题,饲料问题的本质是粮食问题,而利用秸秆做饲料可以缓解粮食问题。农作物秸秆是一项大量的永续性的宝贵资源。秸秆的利用不仅会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为畜牧业提供大量的廉价原料,促使其向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从而带动农业结构乃至整个农村结构的变革,形成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进一步促进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城乡环境的改善。以往农民认识不到秸秆是一种宝贵资源,将其作为废物焚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尤其是春秋季节,狼烟四起,浓烟滚滚,成了事故多发季节。而农作物秸秆经过家畜过腹还田,不仅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可解决人畜争粮的矛盾,从而促进畜牧业稳步而健康地发展。
2.2 降低畜牧业的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在养殖业中,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而饲料成本占整个成本的70%左右,是影响养殖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在饲料开发方面,多年以来,经科学研究部门的努力,研制出各类畜禽的高营养价值饲料。在实践中应用这些高营养价值饲料饲喂畜禽已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这些饲料要求含有较高的能量和蛋白,需要昂贵的粮食和蛋白饲料,而使饲料成本居高不下,致使养殖成本较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低下。形成了现代养殖业中的数量多,效益低的现状。如何降低养殖业的饲料成本是发展养殖业的难题,只有解决这一难题,养殖业才能进一步发展。以往高营养价值饲料的研究日趋完善,欲进一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实在难上加难。只有开发廉价的非常规饲料,减少粮食和油料作物在饲料中的比例,才能降低饲料的成本。这是养殖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唯一出路。而秸秆饲料的开发是非常规饲料开发的有效途径。
2.3 秸秆开发是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近些年,畜牧业连续增产,肉、蛋、奶产量均稳步增长。但也存在着隐忧,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畜牧业未能摆脱对粮食的过分依赖。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和最为敏感的问题,由于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减少的双重制约,今后粮食问题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如果不及时调整畜牧业结构,减轻畜牧业对粮食依赖,今后的发展必然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3 玉米秸秆的饲用价值
我国不乏优质粮食饲料,但这些高品质也是高价位饲料,在养殖业中全数使用这种高价高质饲料是不现实的,我国养殖业有一个根基特色,即85%的肉产物是由泛散养户供给的。这些散养户养殖水平低,呈高度分布状,饲养畜禽数目少,饲养期长,出产资金少,规模小,靠廉价劳动力和很正规饲料维持出产,这些特点决定了散养户不能成年量使用粮食全价料,造成众多饲料厂出产的饲料卖难,泛散养户用不起的现状,这一状况将持久存在。这就是我国养殖业成长的瓶颈:一方面年产型饲料厂竞争十分激烈,很多企业破产;另一方面,泛散中小养殖户优价优质的饲料需求无从满足。换一个角度讲,既使散养户全都使用粮食全价料,那么我国的粮食资本则难以承受、随着我国插手世贸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成长,我国饲料工业与养殖业正受到国际市场的巨大冲击。如何降低饲料成本而又充分满足畜禽各类营养需要,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严重课题。饲料添加剂、饲料加工机械只有不竭刷新工艺,出产出高效能、低成本饲料产物才能顺应饲料工业成长趋向,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我国饲料工业能否持久展,出路在于开发适合散养户的饲料产物,缔造出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实市场与潜在市场十分宽敞。这就意味着饲料工业必需与当地饲料资本、养殖特点联系起来。充实发扬小型饲料企业投资小、经营体制矫捷等优势,开发出有所特色的优质饲料产物,这是一个相对庞大的市场。事实上,一些有识之士已先行一步,并取得了很可观的经济效益。
我国每年收获约2.55亿吨玉米秸秆,占农作物秸秆总量的1/3以上。风干玉米秸秆中含有10%左右的水分,5-7%的粗蛋白,30-40%的无氮浸出物,其营养价值优于小麦秸,与野干草相近,但由于其粗蛋白含量低、矿物质尤其是钙、磷的含量低,并缺乏动物生长所必需的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粗纤维含量高达35-50%,质地粗硬,适口性差,消化率低,从而限制了它在饲料中的应用,目前饲料利用仅占总产量的15-20%,大部分被用做燃料或直接焚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污染环境。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一资源,不仅有利于发展畜牧业,更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 玉米秸秆的加工方法
3.1 切短和粉碎
经过切短的秸秆,不但便于家畜咀嚼,减少能耗,并且减少饲料浪费,便于同其他饲料混合。粉碎通常作为制作配合饲料和颗粒饲料的预处理。秸秆经过切短和粉碎后饲喂,采食量增加20-30%。一般喂牛时切短至3-4cm,喂绵羊时切短至1.5-2.5cm。
3.2 浸泡
这是我国农村饲喂家畜常用的方法。秸秆经过浸泡后变软,可提高适口性和采食量,如果加入1%的食盐浸泡,效果更好。
3.3 玉米秸秆皮穰分离技术
用玉米秸分离机将玉米秸分离成叶、皮、穰三部分,将影响动物消化较大的粗硬秸秆皮分离出去,剩下叶、穰,粗纤维含量下降50%,粗蛋白质含量提高30%,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优质粗饲料。
3.4 玉米秸秆挤丝揉搓处理技术
玉米秸秆挤丝揉搓技术是秸秆饲用的一项新技术,秸秆通过纵向压扁揉搓机沿玉米秸秆纵向压扁挤丝揉搓,将秸秆加工成柔软饲料,增加了适口性,采食量达到97%以上。
3.5 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技术
将玉米秸秆晒干后粉碎,加入添加剂拌匀,在颗粒饲料机中挤压加工成颗粒饲料。加工成颗粒饲料可以减少浪费,便于饲喂,并且可以大大减少玉米秸秆的体积,压缩比可达1:10以上,便于贮存和运输。
3.6 玉米秸秆压块加工技术
利用饲料压块机将秸秆切短后压制成高密度饼块,压缩比可达1比8左右,能大大减少贮藏空间,便于运输,生产成本低。
3.7 氨化处理法
玉米秸秆经氨化处理,有利于纤维素的消化,消化率提高,同时粗蛋白的含量大幅度增加。一般玉米秸秆氨化后消化率可提高20%左右,粗蛋白提高1-1.5倍,采食量相应提高20%左右。尿素氨化是广泛采用的方法。把秸秆切碎后,将3千克尿素溶解在40-60千克水中,均匀喷洒到100千克秸秆上,逐层压实堆放,用塑料薄膜铺底和覆盖,也可利用氨化窖进行氨化处理,在密封状态,气温20-30℃时,经10-15天,氨化完成,启封后待氨气散去,即可饲喂。
3.8 石灰液处理法
又称钙化法,将每100千克切碎的玉米秸秆在1千克生石灰或3千克熟石灰加水200-250千克配制成的石灰液中浸泡,5-10分钟后捞出,过3小时再用石灰液浇一遍,在水泥地上堆放24-36小时,即可直接饲喂。为了增加适口性,可在石灰水中加入0.5%的食盐。这种方法的费用较低,应用普遍。
3.9 玉米秸秆微贮加工技术
通过加入有益微生物对秸秆进行厌氧发酵作用,将秸秆中一些容易分解的碳水化合物分解为挥发性酸,提高秸秆饲料中的B族维生素和蛋白质的含量,从而形成柔软、有酸香味的家畜喜食的饲料,增加了适口性和采食量,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把玉米秸秆切短,将微生物活干菌剂,经溶解复活后,对入浓度1%的盐水中,再喷洒到铡短的玉米秸秆上,秸秆含水量控制在60-70%,装入微贮窖中,密封,经过20-30天发酵完成。
4 对推广秸秆粗饲料加工技术的几点建议
4.1 搞好宣传
利用多种途径,广泛深入地宣传秸秆养畜的优越性,是使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
4.2 典型示范、积极引导
抓好典型示范户建设,培植小康型养畜户,使群众真正认识到秸秆碱化、氨化、青贮、微贮等项技术措施是完全可行的,从而自觉地接受新技术,由点带面的推广。
4.3 开展培训
要通过有计划的办培训班,开现场会等形式,提高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使其掌握技术要点,并在生产中应用。
4.4 搞好技术指导
篇10
1.种植业发展现状
沈阳沈北新区的水稻是新区种植业的特色名片之一,目前水稻种植面积为20万亩,主要有盐粳48、辽优7号等十几个种植品种。曾先后获得“沈北清水大米”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和“北霸”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2]。除此之外,新区还发展其它特色种植业,合计占地面积0.33万公顷,包括花卉、蔬菜、五味子、其中五味子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五味子种植基地。
2.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
沈北新区畜禽养殖业占农业比重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畜禽养殖业已逐渐成为新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沈北新区畜禽养殖业具有如下突出特征:一是规模化养殖比重逐年升高、养殖种类繁多。二是投资规模大、养殖面积广。四是建设标准高、辐射程度强。
3.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沈北新区是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之一,目前沈北新区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聚集在辽宁辉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现已拥有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300余家,其中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如中粮集团、百事可乐集团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辽宁禾丰牧业、雨润食品等——这些企业共同构筑了玉米、小麦、水稻、大豆、果蔬(饮料)、(奶牛)乳品、生猪、肉鸡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2]。
4.休闲观光产业发展现状
休闲观光产业是沈阳沈北新区的新兴产业,目前沈北新区休闲观光农业具体项目包括:爱琴谷庄园,占地700亩,其致力于打造阳光度假、花卉果园、观赏采摘、休闲运动等多层次观光园区;万亩辽河花海,依托辽河七星湿地公园,占地面积达6000亩,主要以种植油菜、芦苇、万寿菊、荷花等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农业带;薰衣草庄园,占地面积5000余亩,核心区域1600亩,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正式认定为沈阳市首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稻田艺术画,占地面积280亩,它是现如今中国拥有的最大的水稻田艺术画;水稻开心农场项目,占地面积300亩,是以绿色有机水稻为基础,集学习、观光、体验、远程监控于一体的水稻观光项目。
二、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潜力分析
波士顿矩阵四象限法是由三个指标构成:(1)横坐标:生态农业发展市场占有率;(2)纵坐标:生态农业发展市场增长率;(3)生态农业发展情况。即相对市场占有率同市场增长率形成一个四象限的矩阵图。其理想模式是要重点突出和发展明星类和金牛类的优势与机遇,引导问题类向明星类和金牛类方向发展,尽量规避瘦狗类中可能出现的劣势与威胁。通过波士顿矩阵图中的四象限法,将其延伸到生态农业发展的潜力研究中,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对本区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四大突出产业的潜力情况做出如下具体分析:
1.劣势与机遇并存型
此象限是问题类产品,其发展特点是市场占有率低,但市场增长率高。可以看出,其市场前景广阔,处于成长阶段,只是发展优势尚未突显,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有望成为明星类也有可能退化成为瘦狗型市场。因此发展方向取决于对问题类的正确引导。可以通过采取加强型发展战略来增强发展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分析,其休闲观光产业属于问题类产品。休闲观光产业属于新兴产业,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也是该区现代农业对外展示的窗口,但由于此类产业刚刚兴起,在管理体制和发展理念上仍存在不成熟之处,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及完善。因此针对此类情况,适合采用加强型战略逐步引导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成为明星类产品。
2.优势与机遇并存型
此象限是明星类产品,其发展特点是拥有较快的增长速度,由于增长势头良好,为了继续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需要增加投入和扶持力度,强化其主导地位。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分析,其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属于明星类产品。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是该区的主导产业,现已拥有完善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及数百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它在增长势头和赢利水平上都有着长远的发展前景,可以通过采用稳定型增长战略和创新型战略逐步成为金牛型,成为该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收入来源,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保持良好势头,充分发挥竞争优势特点,利用发展机遇使沈北新区的生态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3.优势与威胁并存型
此象限是金牛类产品,其现状特点是,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市场增长率已经饱和,因其具有市场成长率低的劣势特征却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及享有较好的规模经济优势特点,因此不必对其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但该金牛类产品需要在发展中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发展理念,突出支柱产业优势,加强政策引导才能不断保持其优势地位,逐渐提高其市场增长率。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分析,其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属于金牛类产品。这两类产业是该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发展规模,发展模式也日趋成熟,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由于市场增长率逐年趋于稳定,因此可以通过采用创新型战略逐步向明星类转化,以提高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更好的发展本区的生态农业。
4.劣势与威胁并存型
此象限是瘦狗类产品,其发展特点是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都很低,因此没有发展前景,但此类产品,并不是盲目地采取全部放弃战略,而是尽可能规避发展此类产品的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对有市场潜力的产品仍要不断开拓发展机会。因此针对瘦狗类产品,要采取减少和剔除战略,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劣势和威胁,要在政策的正确引导下,合理的选择避开威胁,消除劣势。
三、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设计
1.生态型种植业发展战略
1.1发展壮大种植业优势产业战略。
优化水稻品质结构和生产布局,并从耕地保护,土壤改良等多方面着手,切实加强水稻生产综合能力,更在急需时,保障全区仍至全市的粮食供需平衡必要的生产能力;通过重点建设三大种植业基地,即集种植、展示、交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蔬菜花卉产业基地、以五味子、沙参等种植、加工、销售为主体的特色中草药种植基地、以果品采摘观光、特色种植观光、农家院休闲为主线的生态林果产业基地,挖掘特色种植业潜力,大力营造各具产业优势的生态型农产品生产区域。
1.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战略。
采用工厂化育秧、全程机械化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使农民更好的掌握优质良种及配套的种植业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建立农业推广区域站及发展农业科研培训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以农业信息化技术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以适应新区农业快速发展的生态化进程。
1.3创新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战略。
稻田养鱼是利用稻田养鱼、鱼养稻的一种高效的种植业与养殖业组合一体化的立体种养模式。技术上,通过在稻田中养鱼,水稻可以为鱼遮光蔽日,鱼可以为水稻除草、除虫、疏松土壤,提供养分。这种稻鱼共生模式,综合效益是单纯种稻的2~3倍。通过大力推广适合沈北新区的稻田养鱼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可以改变粗放型农业作业方式,以实现对各种农业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从而促进生态型种植业可持续发展[3]。
2.生态型畜禽养殖业发展战略
2.1提升政府职能战略。
在政策引导上,政府基于对畜禽养殖业市场的准确调控,需及时做出政策调整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养殖户的优惠政策;在政策落实上,要做到落实政策不打折,确保按时、足额发放良种补贴等各项财政扶持资金,提高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加强与招商局、国土局、农林局、乡镇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为生态型畜禽养殖业项目选址、签约、落实和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
2.2优化产业布局发展战略。
按照沈北新区总体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狠抓三大养殖基地建设:即北部生猪养殖示范基地、中部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和东部肉鸡养殖示范基地;通过打造万亩生态型畜禽养殖基地,不断完善畜禽养殖的产业链条,实现全区畜禽养殖业的经济良性循环,提高畜禽养殖产业化水平,推动生态型畜禽养殖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3推行保障体系建设战略。
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监测预警、检疫监督和应急体系;完善畜禽养殖业保障体系,提高综合防控能力和应急能力,确实保障畜禽产品安全卫生。
3.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战略
3.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战略。
发展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在选址与布局方面,要事先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遵循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城市旅游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原则的同时,将旅游资源恰如其分地融入到生态农业生产中,从而实现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和谐发展。
3.2强农兴旅的发展战略。
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是一种高效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强调生态农业发展的同时,更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休闲娱乐意义,增强参与互动意义。未来,沈北新区应立足“大旅游”战略,其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应重点按以下三种类型发展:即林果基地采摘型、农业生态观光型、休闲旅游度假型,全力打造东北最大的“现代体验式旅游基地”。
3.3规范服务强化宣传战略。
相关管理部门应健全统一、全面的关于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使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有标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建立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各行业间的行业协会等自律型行业监督组织,增强行业间各企业的互相监督、互相约束,促进共同发展;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行业中各企业也要对从业人员定期开展农技知识、服务技能、诚信意识、生产及消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培训,从而全面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与此同时,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展示沈北新区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的风采,扩大其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强农兴旅的战略意义。
4.生态型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战略
4.1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就沈北新区现有的中小型加工企业分析,大部分的发展现状较为分散且规模尚小,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以至于在激烈的优胜劣汰中,难以保持竞争优势。因此应通过中小型企业间的优化整合,加强分工与协作,最终实现产业间的集群化发展。在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为媒介的前提下,利用沈北新区现有的一大批知名度高、加工水平先进、市场空间广阔、具有裂变扩张实力的优势龙头企业,通过鼓励龙头企业不断将一些特定的生态型农产品加工环节分离出去,形成一批专业化的生态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帮助协作龙头企业做好相关衔接的质量、标准、管理等工作。可以说,企业集群效应不仅可以降低加工成本,还能增强企业间的整体竞争优势。
4.2自主创新发展战略。
- 上一篇:流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 下一篇:政治哲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