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污染问题范文

时间:2023-07-27 17:0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环境污染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环境污染问题

篇1

关键词:水环境;水污染;污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国土辽阔,地形复杂,水资源分布不够均匀。整体来看,我国东南部水资源分布较多,西北地区水资源比较缺乏。同时,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属于人均水资源极其贫乏的国家。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采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通常是高投入和高消耗)对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在这种发展模式下,我国的水环境和水污染问题较严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发展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的理论逐渐深入人心,亟需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入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

1我国水环境和水污染控制的现状

1.1我国城市水环境和水污染控制的现状

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除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水处理技术比较落后外,主要原因是对水污染宏观调控不到位,对城市水环境系统缺乏统一的规划,以及支撑整个水环境控制和管理的技术平台。首先,城市水环境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规划的原则上对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一时难以接受;对水污染控制问题,没有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在处理水环境、经济以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方面没有协调好。同时,严重缺乏对水环境功能、效益的认识,从而导致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另外,在水环境规划方案以及规划指标方面没有体现出城市水环境的特色,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规范。

在进行水环境以及水污染的控制过程中,没有对这一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且监督管理手段比较落后,无法在城市水环境和水污染控制中发挥出作用和效果。其次,在对我国水环境和水污染控制的时候,没有形成有效的考核机制。由于我国水环境和水污染控制工作步入正轨的时间比较短,对城市水环境和水污染控制过程中的规划、运营以及治理效果等方面的考核机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缺乏有效的评估考核机制。同时,在监督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从而导致水环境和水污染的控制处理设施盲目的扩建,但治理效果没有明显的增加。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成本增加,还使得大量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合理的配置。

1.2我国农村水环境和水污染控制的现状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程度不断扩大和加深,水环境和水污染问题逐渐蔓延到农村。但是我国环境保护政策主要是偏向城市的水环境保护,针对农村的水环境保护和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地方性的政府管理人员,在潜意识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水环境保护的重要,对其不够重视。加之对农村水环境认识不够充足,缺乏对农村水环境生态系统的了解,使得农村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水资源在为农村提供水资源的同时,还为城市水环境提供的支援作用。通过对农村水环境进行治理和控制,不仅可以保护好农村的水环境,还可以对城市水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今农村得到快速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污染的情况逐渐加深,需要重视农村水环境和水污染控制的问题。

2我国水环境和水污染控制的措施

2.1加强对城市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针对水环境和水污染的控制和治理,需要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进行。针对城市而言,其工业产业比例偏重,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较多,从而导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针对农村产业结构而言,主要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产业结构的调整则需要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对经济发展的方式进行有效的优化和改进,需要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减少污染、降低能耗以及成本。

2.2对水资源污染的源头进行有效的控制

对水污染的源头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需要加大对工业点源的治理。针对当地工业排放不达标的、以及对当地水环境污染较严重的企业进行关停处理;对工业工艺比较落后,并且环保技术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同时,需要加强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有效的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水平,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体系,从而有效的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污水排放。

2.3建立水环境和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机制

由于水环境和水污染控制工作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涉及到社会各个层面。因此,亟需建立水环境和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机制。规划从制定到执行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对水环境和水污染控制和处理时,需要根据规划的相关要求进行,以便有效的规范水环境和水污染控制和治理措施,将水环境和水污染控制和治理措施发挥出更大的效果和作用,以便减少我国水污染的情况,提高水环境质量。

结语

针对目前我国水环境和水污染控制的现状,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根据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在优化水环境和水污染控制措施的时候,还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工作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以便取得更大的效果。在控制和处理水污染时,需要脚踏实地将基础工作做好,将控制和治理措施落实到位,以便减少水污染现象。同时,需要积极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大家共同努力,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宋兰合.城市水环境治理与污染控制的科技对策[J].建设科技,2009,15(14):125-126.

篇2

一、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

我国近几十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农业方面:以粮为纲促使毁林垦荒、毁牧开垦、围湖造田、填海种植,导致森林和草原等植被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湿地减少,土壤退化和沙化、荒漠化、盐碱化;滥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地功能衰退,植物无法生存。在工业方面:废水、废气、废渣不经有效达标治理地大量排放,破坏了整体环境的自然形态。在城市建设方面:布局混乱,工业区与居民区、商业区混杂,人为破坏了区划功能。在资源产业方面:矿业盲目开采、森林乱采滥伐,加之灭绝性地捕杀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破坏了生物链,导致生物多样性无法得到保护。这些行为使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达到了危机的程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一个健康的社会极其重要,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正在快速发展、自然环境正在急剧恶化的国家来说,更应该采取行动保护环境。现阶段环境税是许多国家采取的手段之一,那么我国要不要实施环境税呢?如果需要,又应该实施什么类型的环境税呢?除了税收的方式,我们还有什么更有效的方法吗?本文就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二、外部效应和庇古税

(一)外部效应和庇古税的概念。如果某人或企业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或社会带来危害或利益,而它们并未因此支付相应的成本或得到相应的报酬,则称为存在外部性。个人或企业不必承担其行为带来的成本是负的外部性;个人或企业不能得到其行为带来的额外收益则是正的外部性。由于经济活动的这些影响没法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内部化,结果就会导致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

庇古税是指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征税,用税收来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使二者相等。最优庇古税就是使排污量等于最优污染水平时的排污收费。简单来说,企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无法在市场上自动消除,政府可采取行动,以征税或收费的形式将污染成本加到造成污染的产品的价格上,这可以使企业根据各自的技术创新能力来选择纳税还是技术创新,每个经济主体便具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二)使用庇古税的优点。在减少污染总水平上,税收和管制同样有效。政府可以通过把税收确定在适当的水平上,而达到它想达到的任何污染水平。税收越高,减少的污染也越多。实际上,如果税收足够高,工厂将完全关门,污染减少为零。管制要求每个工厂减少等量污染,但等量减少并不一定是保持清洁水质最省钱的方法。庇古税把污染权分配给那些减少污染成本最高的工厂,无论政府选择的污染水平是多少,它都可以用税收以最低的总成本达到这个目标。

庇古税对环境更有利。税收激励工厂去开发更清洁的技术,因为更清洁的技术可以减少工厂不得不支付的税收量。

庇古税与大多数其他税不同。大多数税扭曲了激励,并使资源配置背离社会最优。与此相比,当存在外部性问题时,社会也关注那些受到影响的旁观者的福利。庇古税是存在外部性时的正确激励,从而使资源配置接近于社会最优。因此,庇古税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也提高了经济福利。

(三)庇古税在国外的成功运用。通过庇古税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在发达国家已实施几十年,并且具有良好的环境效果。1975年德国开始对油征收环境税。次年,德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征收排污税的法律――《向水源排放废水征税法》。而后美国、法国等国家纷纷效仿,其开征的税种也越来越多,燃料税、噪音税、垃圾税、石油产品税、消费税,甚至超额粪便税,可谓应有尽有。同时,征收环境税的收效也越来越明显,许多发达国家由此实现了环境的根本好转。比如,如今的美国虽然汽车使用量大幅增加,但二氧化碳比七十年代下降99%,一氧化碳下降97%,悬浮颗粒下降70%。

三、科斯定理与污染权交易

(一)科斯定理与污染权交易的概念。科斯定理是指如果产权得到明确界定,而且界定产权而发生的协商或谈判等活动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那么在具有外部性效应的市场上,无论所涉及资产产权属于哪一方,交易双方总能通过协商谈判达到资源配置的有效状态。科斯理论为排污权交易代替政府收费奠定了理论基础。排污权交易的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排污物的排放控制。

(二)使用污染权交易的优点

首先,排污权交易有可能提高治理责任分配的费用有效性。不同工厂控制排污的费用差别很大。如果排污权可以有偿转让,那些治理污染成本低的工厂,就愿意通过治理,大幅度减少排污,然后通过卖出多余许可部分而获益。对于有些工厂来说,只要安装治理设施比购买排污权成本高,就有动力去寻找排污权的卖方。只要治理责任的费用有效性未达到最佳配置状态,交易机会总是存在的。当所有的机会都得到充分利用时,费用的配置也就达到了最佳。

其次,管理成本低。管理部门不仅要知道适用于各种类型污染企业的所有可能的减排方法,还要知道所有这些方法在不同治理水平上的边际治理成本,必须随时掌握在治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以保证所采用的治理技术始终处于费用效果最好的状态。这样,必然会造成管理成本的急剧增加。实施排污权交易能够大大降低管理部门的管理成本。因为交易系统把信息负担转移到污染企业身上,而污染企业又是最有能力取得信息并根据信息采取对策的控制过程参与者,所有信息负担不仅减轻了,而且责任的分配也最合理。

最后,有助于实施总量控制。政府可以灵活调整排污的总量,当政府觉得排污量过大时,可以作为经济主体买进排污权;当政府觉得污染排放在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就可以卖出排污权。这样的做法比重新制定管制措施更加有效。同时,任何环保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参与排污权的买卖,相当于让公众都参与了排污量的管制,这样能有效地控制污染环境的问题。

(三)污染权交易在国外的成功运用。例如,美国的排污交易系统,作为完全市场化的配额项目,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大大简化传统的运营许可程序;(2)降低交易成本;(3)使早期排放量显著减少;(4)政府的管理成本降低。

四、完善消除环境污染的非管制手段

(一)实践中选择环境税还是污染权交易?不管是依托外部性理论的环境税还是依托产权交易理论的污染权交易都存在着合理性,不能简单地认为二者只是存在不相容性,而是应当从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性角度来评判这两种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从理论上来说,污染权交易要比环境税更有效率。但是,用污染权交易来完全代替环境税目前来说缺乏现实基础,而应有的现实选择应当是针对不同环境状况合理选择相应的方法,使两种环境手段都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到底是选择环境税还是污染权交易方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取决于具体的环境特点。要达到预计的污染治理水平,但污染治理成本不好测定的情况下,最好选择污染权交易;反之,环境税能事先预测环境成本,而污染治理水平达到何种程度却具有不确定性。二者之间的选择还取决于污染排放水平和环境损失以及削减成本之间的动态关系;如果随着污染排放的增加,环境损失增加很慢,但污染削减成本上升很快,在这种情况下应选择环境税手段。因为征税上的一些较小的变化不至于带来污染的大幅度增加,或者给污染者施加很大的未知成本。如果在某些情况下,随着污染损害的上升,污染治理成本上升势头加快,这时人们应当选择污染权交易手段。

(二)如何建立健全污染权交易制度?首先由政府部门确定出一定区域的环境质量目标,然后据此评估该区域的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再将最大允许排放量分割成若干规定的排放量,即若干排污权,选择不同的方式分配这些权利。通过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使这种权利能合法地买卖。在排污权市场上,排污者从其利益出发,自主决定其污染治理程度,从而买入或卖出排污权。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点:

1、制定区域污染物排污削减计划,分配排放污染物的初始排污权。由于我国的五年计划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般采用五年计划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作为削减目标进行实施。分配排放污染物的初始排污权包括:①确定污染物排放量基数;②划定控制污染源的范围;③制定排污许可证的分配标准并实施分配。

2、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降低排污权交易和储存的交易成本。对于已经确定的并且为排污企业所接受的污染水平来说,排污企业的污染削减成本在企业获得交易排放许可证之后将达到最小化,只要排污企业的削减成本不同,就会形成一个自然的市场,在该市场上,低成本的排污企业出售排污许可证而高成本的排污企业则购买许可证,这种交易确保了总削减费用的有效性。

在实际的排污权交易中客观存在着各种交易成本,如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等,这些交易成本如不能有效地节省,就会抵消企业参与交易可能获得的节约污染治理成本的利益,交易变得无利可图,排污权交易市场也就不能顺利发展。我国工业污染的主要污染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分散等特点,造成交易成本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必须鼓励排污权交易中介机构的设立,其具体业务包括提供交易信息、进行交易经纪、办理排污权的储存、借贷等。

3、排污申报与审核。排污企业如要进行次年的排污权交易,必须向当地环保局提出排污申请,经过审核确定后才可获取一定配额的初始排污权。环保局通过远程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获取污染物排放数据,从企业账户中扣除当年应当扣除的许可证,检查是否有剩余,若不足,实行惩罚;若有剩余,将排污许可证余额转移到该企业账户次年的子账户中。

4、立法执法与监督管理。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建立需要权威与信用,只有立法执法才能切实保障交易市场的合理性,为当地实施总量控制和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奠定法律基础。立法涉及排污企业申报审核、排污权初始分配、总量控制指标的制定与管理、交易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对违反规定企业的处罚等。

篇3

新时期经济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水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加重,大量生活污水肆意排放、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等都给水体造成致命的伤害,这对农村居民身体健康与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积极开展农村水环境保护和污水治理工作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影响:第一,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支柱,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关注农村水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二,有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焦点话题,如果不能解决农村的水污染情况,建设就将面临巨大威胁,甚至造成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拉大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水环境的保护力度,从人民的切身利益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方法推动农村环境的健康发展。

2农村水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2.1新兴产业污染

最近几年城市工业生产逐渐转移到农村,不仅涉及工业化生产,还包括农产品加工、农家乐、宾馆饭店等各方面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住宅小区、建筑施工项目也层出不穷,农村城镇化发展明显。在这种环境下,各种产业给农业水环境造成的污染都是不容忽视的,比如:宾馆旅客洗浴,饭店洗菜、洗碗,居民日常洗衣服等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废水,但是农村的污水处理配套设备不完善,脏水、废水等只能随意排放,直接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直接威胁农村水环境健康安全。

2.2畜禽养殖污染

农村的养殖业、种植业是比较常见的行业类型,由于农村经济不够发达、养殖水平比较低,养殖规模大户的数量不多,虽然有些地方已经设置了专门的畜禽粪便处理设施,但具体的实施效果有待考量。受到素质、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影响,粪便露天堆放现象随处可见,在厌氧环境下加速腐败,产生出大量的氨、硫化氢、丙醇、甲烷、硫醚、吲哚、粪臭素等化合物和有害气体,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特别是在受到雨水冲刷下对地表水、地下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大量污水排入附近的河流、水库,其所含有的化学物质也逐渐沉淀于土壤中,给农村水环境、土壤环境都造成严重伤害。

2.3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农村环境相比城镇环境有一定的落差,部分农村饮用水直接来自河流和山泉水,所以在农村环境下人们对直接饮用水质量与周边水源更加重视。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进步,很多农村地区都安装了自来水设备,人们不再需要直接饮用河流、山泉水,水资源保护意识逐渐弱化,随意排放生活污水造成农村水资源污染严重,甚至出现黑水、臭水的现象。水环境遭到长期破坏,日积月累下导致水质变化,特别是对于一些地理位置偏僻的地方,由于缺乏排水系统与污水管网,污水、废水得不到有效处理,水环境污染直接影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4化肥农药使用量较多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了提高农产品产值、产量,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较多,但是利用率却不是很高,一些有害物质流失至自然水环境下,给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随着农作物抗药性的提升,农药用量也不断增加,农药在喷洒过程中所造成的药物挥发直接流入土壤与空气中,对农村环境带来极大地威胁。

3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3.1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农村生态环境与城市整体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农村工业生产的不断增加,也使得农村地区承担了城市中部分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甚至为城市工业扩散提供场地。遵循可持续发展要求,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环境保护放在同一位置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各级领导应坚持将农村水污染治理放在一个足够重要的位置,将其融入到各级党委政府的日常工作中;其次,完善乡政府职能转变,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乡镇政府也应该有所转变,进一步提升自身公共服务建设水平,并关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严查、狠抓环保问题,建立与之相关的考核制度;最后,在农村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通过讲座、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让群众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避免自身做出污染环境的行为。

3.2乡镇企业水环境污染治理

首先,要做好乡镇企业规划与合理布局,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强化生产、生活废水治理,保证污水排放可以达到合格状态;其次,积极开展乡镇企业、生产企业的集中化管理,做好污水统一处理、排放,结合乡镇规划标准要求,落实污水处理设备、技术的应用,有针对性地开展污水处理。

3.3加大畜禽污染防治力度

第一,积极促进养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养殖补贴资金的落实,通过优惠政策等手段吸引更多的养殖户参与到规模化养殖园区的项目中来,将牲畜粪便及污水转变为颗粒状的有机肥,奖励参与污染治理的推广者、使用者,加大优惠政策与资金支持;第二,养殖业与种植业相结合,在产业规划中将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大规模的种植基地液肥配送系统,畜禽粪便和养殖污水混合稀释后,通过提前设置好的管网直接输送至种植基地,作为肥料提高种植产量,这种方法不仅能降低农产品种植的生产成本,还能降低养殖饲料的生产成本,在满足共同需求下解决农村水污染问题。

篇4

【关键词】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作用

引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在谋取自身发展的同时,付出的却是整个生存环境的破坏。毫无节制的肆意掠取使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各种灾难随之而来,极大的破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如何更好的处理、解决和保护环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出新的环境保护政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监测防治,已成为我们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指人类有意识的利用环境科学的各种正确的理论与方法,充分的利用、协调与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阻止一切污染和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并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自然环境进行治理,最终起到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的目的。

目前我们主要面对的自然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

① 壤污染问题;

② ②空气污染问题;

③水资源污染问题;

④自然气候和能源污染问题;

⑤森林污染问题;

⑥化学污染问题。

这些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的解决,将会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巨大的灾难。长久以来,各国通过科学的手段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综合防治,并取得了较大的效果,但是局部的环境好转并不能改变全球环境恶化的事实,环境污染仍在持续,地球的环境依旧在恶化。

二、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

首先,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的类型有三种:

一是监视性监测,即对各种环境要素进行定期的监测,用以评估环境质量的标准;

二是研究性监测,这是高层次、高水平的监测;

三是特定监测,可分为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和咨询服务监测。环境监测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环境检测的综合性,包括手段和对象的综合性。二是环境监测的连续性,因为治理环境污染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坚持长期的监测,才能得出确切的数据,从而分析环境质量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其次,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①环境监测在环境污染问题中的作用。环境监测可以对污染问题严重的环境要素进行持续的、稳定的监测。

②环境监测在城市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和环境是一体两面、相互促进的,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a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国家在坚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执行。在发展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时要齐头并进,“两手都要硬”,即实现“三同步”与“三同时”。“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因而,环境监测在城市环境规划中可以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为城市环境规划提供合理的、正确的发展策略。

③环境监测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发展,环境监测作为高科技的监测手段自然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持,但是在这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环境监测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环境监测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科学数据,可以为譬如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等科学考察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例如对生物资源的监测,可以为微生物研究提供数据。

三、发挥基础作用,管理服务职能显著增强

多年来环境保护工作的实践证明,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有力支撑,提供科学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是政府实施综合决策和环境监管的重要依据,为环境管理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环境监测工作可以对地表水、空气、酸雨、噪声和辐射等环境实施有效监测,进而全面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为区域流域环境质量管理提供了依据。

通过污染源监测,为排污收费、排污申报登记、排污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竣工验收等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通过仲裁监测,以代表性强、准确性高、科学合理的监测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适应新需求,有效提升监测技术

没有科学先进的监测手段,综合决策和环境管理就没有科学依据,污染减排就缺乏有力支撑,难以对当前复杂的环境形势做出准确判断,特别是如果预警监测跟不上,就可能在出现突发污染事件时措手不及,应对无方,甚至对群众健康、经济运行、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造成影响。

在监测工作中要通过推行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和环境监测自动化建设,不断增加监测投入,以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预警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为重点,努力构建先进实用、整体协调的环境监测技术装备体系,在自动监测、应急监测、监测网络建设及监测领域拓展方面有了明显变化。

尤其,面对近几年突发性污染事故频繁发生、污染纠纷增多的趋势,各级环境监测站加大了应急监测投入,配备环境应急监测车以及必要的应急监测装备,科学整合了应急监测技术力量,提高应急监测水平,应急监测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能力。同时完善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系统,制定了相关《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建立了重点危险源信息库、专家支持信息库等应急监测技术信息支持系统,改变了原先应急监测能力比较薄弱的状况。要不适时机地进行环境应急监测演练,充分锻炼应急监测人员的能力。同时,环境应急监测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需求,做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总之,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使我们可以避免或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并可以及时的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维护和预防。所以,我们还要不断的加强环境监测的力度和范围,让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包晓云, 孙艳平, 夏周洁. 环境标准在环境工程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能源与节能. 2014:110-1.

[2] 黄韵行. 浅谈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价的关系.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200-1.

篇5

关键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水污染;经济发展;科学管理;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 X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7-0080-03

1引言

半个多世纪以来,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以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吉林省经济发展是以透支资源和破坏生态为代价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松花江流域长期以来形成了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煤炭、石油等资源开发强度大,利用效率较低,污染排放强度高,加剧了吉林地区的水环境的污染,且水污染治理滞后,工业点源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农业与农村面源污染相叠加构成复合型污染。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促进二者之间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吉林省经济增长与水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及今后发展趋势,对于吉林省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方面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描述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关系的计量模型。它是由Grossman和Krueger(1993)利用简化回归模型,首次进行的人均收入与环境质量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并发现人均国民经济收入与环境污染程度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于是,他们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1],该曲线说明在经济发展的较低阶段,经济活动水平低,环境污染的水平也较低。在经济起飞、制造业大发展阶段,资源的耗费超过资源的再生,加之工业技术落后,加剧了环境污染。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变,污染产业停止生产或被转移,以科技进步为标志的产业发展对经济的贡献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时,经济发展带来的积累使环境治理投入力度加大,且人们控制环境污染的意识也逐渐增强,因此污染物排放逐步趋缓,环境状况开始改善。这样就形成一个倒U形曲线。(见图1)

在Grossman和Krueger(1993)之后的许多研究都表明,在大多数环境质量指标与人均收入之间的确存在一个倒U型的关系。Shafik(1994)研究发现安全饮水和卫生状况随人均收入的增长而持续改善,对于悬浮颗粒物(SPM)和则先恶化而后改善,但固体废弃物和炭排放量随经济的增长呈现持续恶化现象。Selden和Song(1994)考察了4种重要的空气污染物(即、、和SPM)排放问题,发现它们与收入之间都存在倒U型的关系。但国内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倒U形并非EKC的惟一表现形式,如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目前的环境质量从图像上看仍处于倒U形曲线的左侧,尚未达到转折点[2]。沈满洪等通过计量分析得出了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变迁之间存在着“倒U+U”形[3]。张晓通过研究发现了我国人均GDP与人均废气排放量、人均排放量之间存在倒U形的弱EKC关系[4]。吴开亚等研究发现了安徽省的EKC曲线特征为“U+倒U”形[5]。刑秀凤研究发现青岛市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不完全符合典型的EKC特征[6]。

3 水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及验证

3.1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吉林水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因此需要选取问题的评价指标,而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是进行曲线分析的基础。评价指标选择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规范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由于人均GDP(元)是反映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指标,因此选取人均GDP(元)作为评价的经济指标,吉林地区的水污染问题主要来自工业水污染,故选取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作为评价指标。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1998~2007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计量模型。数据见表1所示。

3.2模型建立

根据国内外已有研究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模型,即

二次方程模型y=β0+β1x+β2x2+ε;

三次方程y=β0+β1x+β2x2+β3x3+ε;

对数方程lny=β0+β1lny+ε,

其中,y为环境指标,x为人均GDP,ε为误差项。

为了选取合适的模型,本文用SPSS软件对这3个模型拟合情况进行分析及显著性检验,根据模型拟合结果得出:三次方程作为吉林省工业废水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关系估计比较合适,结果见表2

得出估计最优模型如下:

Y=93460.046-15.438V2+0.001X2-3.159E-8X3

t= (4.569) (-2.755)(2.664) (-2.517)

= 0.653 F=3.772

其中Y表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万吨),X表示人均GDP(元),曲线的检验与F检验的效果都很好,故三次方程拟合程度较好,显著性检验明显,可以认为人均GDP 对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关系,即经济增长与水环境污染之间关系如图2:

3.3结果分析

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吉林省工业废水排放与人均GDP 之间的关系并不符合传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的,它存在“U+倒U形”,不同于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接近水平的弱环境库兹涅茨曲)。从图2中可知1998年以前一段时期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是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呈现高速度增加的,经济增长伴随水污染加剧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越迅速,环境污染问题就越突出。但1998年以后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是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并到达拐点,自此之后又出现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是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呈现高速度增加,直到2006年以后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是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但这并非表明吉林省工业废水污染状况已达标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转折点后的工业化后期水平,这可以解释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经济实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发展,增加了对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投人,从而使水环境趋向好转,但还要时刻警惕工业废水污染的反弹和波动。这种曲线特征也说明了近年来吉林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转型,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通过建设节约型社会,倡导循环经济,大步走向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根据近5年来吉林省在外排的工业废水中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平均80%以上均是达标排放,这也是废水排放总量控制、循环利用和综合处理的结果。

4结论与思考

通过吉林省水环境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分析,可以看出吉林省正处于“水环境恢复”阶段,但当前,水环境污染仍然是吉林省的主要环境问题,水污染的防治和恢复仍需加大力度。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排放量逐渐增加,吉林省2007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9666.33万吨,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占城市污水排放总量的70%以上。为了有效减少工业废水排放量,应该按照科学管理的方法对水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限期治理和关停并转,同时还要坚决控制新的水污染源,加强对水污染总量的控制,要对污染物浓度和总量实行双重控制。应该采取“全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策略,同时加强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的监管。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向节能型、高效型转变,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调整经济发展模式,鼓励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和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建立节水型工业。只有企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吉林省的水环境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要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除了继续加强县以上工业污染源管理,防止污染反弹外,加强县以下工业企业废水管理力度、扩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规模、提高污水处理深度,加强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工程建设。

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用水的面源污染问题也是突出问题,因此农业开发区应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治理面源污染,合理控制化肥施用量,禁用高毒和高残留农药,逐步降低农田退水对水体的污染,也是今后该省水环境污染控制工作的重点。除了加强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环境政策创新和管理的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 Crossman G M Kruegem.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w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M].Priniceton NT:Woodrow Wilson School,1992.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1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68~70.

[3]沈满洪,许云华.一种新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J].浙江社会科学,2000(4):53~57

[4]张晓.中国环境政策的总体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1999(3):95~98.

[5]吴开亚,陈晓剑.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3,25(60:9~12.

[6]刑秀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计量与实证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5):43~47.

[7]左玉辉.环境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80

篇6

关键词:矿区水质;化验检测技术探讨、

1 矿区主要水质环境问题分析

煤矿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地表水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行业性质的特殊性,煤电基地建设极有可能会引发地表水环境问题。首先,煤炭资源的开采与运输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渣与废水,如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就会造成地表水污染;其次,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域极极有可能靠近地表水域,因此,煤电基地建设就必须要改变原有地表水流向,从而引发包括地表植被枯萎等等问题。最后,煤电基地开采出来的煤炭、煤矸石等等大都露天堆放,如遇到大风下雨天气,碎石与煤粉便会融入地表水,使地表水水质发生变化。

1.2 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

除了地表水污染问题,煤电基地建设也会引发地下水环境污染,这是因为煤电基地的排土场中堆放的煤矸石中含有大量的硫、碱金属等等物质,雨水会与矸石中的无机盐产生淋溶反应,而淋溶水渗入地下含水层后,便会把碱金属、硫等等污染物质带入地下水,导致出现地下水污染。另外,对采矿区进行排水是确保煤电基地采矿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选择,但同时也会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甚至会影响到地下水补给循环,使地表水环境污染危机长期存在。

1.3 金属电镀水等

电镀是利用电化学的方法对煤矿金属和非金属表面进行装饰,防护及获取某些新性能的一种工艺过程,电镀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废水。

电镀生产过程中的高用水量以及大量排放含有重金属的污水,造成水体的污染,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电镀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电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生产废水,主要是含有重金属及氰化物等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危害。如何将电镀废水有效处理,做到达标,稳定,安全排放一直是个难题,电镀废水因镀种和工艺的不同,污染物的种类也不同,浓度差异也较大,因此电镀废水的成分也复杂,不仅含有大量的Pb2+,Cu2+,Zn2+,Cr6+等重金属离子。

1.41 电镀废水的来源

电镀废水的来源一般分为:(1)镀件酸洗废水;(2)镀件清洗废水;(3)电镀过程废水;(4)镀后清洗钝化废水;(5)其他废水,包括冲刷车间地面,以及冷凝水和由于镀槽渗漏或操作不当造成的跑,冒,滴,漏的各种槽液和排水;其中,镀件清洗水占车间废水排放量的80%以上,是电镀废水的主要来源。

1.4.2 电镀废水的水质

电镀废水的水质,水量与电镀生产的工艺条件,生产负荷,操作管理水平和用水方式等因素都有非常大的关系。电镀废水的水质复杂,成分不易控制,其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和氰化物的毒性较大,有些属于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有极大的危害。

2 淮北矿区水质污染状况分析

通过对淮北市地下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及污染途径的调查分析,基本了解淮北市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分布状况及污染现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1、2、卫生学调查评价方法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要求,结合地下水实际,选择了检测项目,水样检验方法与评价标准为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地下水进行评价。

1、3测评项目 PH、硬度、氯化物、总大肠杆菌群、氨氮、硫酸盐、氟化物、细菌总数、挥发性酚、总溶固、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合计13项。

2.2 主要污染物及分布

人类活动导致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含水层,引起水质恶化的溶解物或悬浮物无论其浓度是否达到水质明显恶化的程度,均称为地下水污染物。由于缺乏本地地下水天然背景值监测资料,本次地下水现状评价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lll类标准。详见表1。

表1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淮北市地下水质量污染检测结果表

确定地下水总体使用功能分别为V、V、1V、V、Ⅲ类水标准上限值为控制标准,把地下水监测浓度超过控制标准的项目确定为污染物。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河道,渗入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所以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及分布基本与地表水相同。(1)氯化物:主要分布于黄里、旁汪村、宋疃、浍河两岸一带。(2)硫酸盐:主要分布于濉河一带。(3)氨氮:主要分布于濉河南段一带。(4)总硬度:污染区主要位于城区南部及东部、郊区西部一带,(5)矿化度:超标主要位于临涣小湖孜地区,面积很小。其它污染物污染范围较小。

3 几点建议

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有碱性氯化法,电解氧化法,硫酸亚特法等。

碱性氯化法除氰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将氰化物氧化为氰酸盐,第二个过程是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称为完全氧化,利用了次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所具有的强氧化性氧化分解了氰化物,氧化分解的反应速度取决于pH值,温度和有效氯的浓度。

在除氰的反应过程中,pH值对氧化反应的速度起重要的作用。在第一过程中,当pH值大于10时,完成第一过程的时间只需五分钟;当pH值小于8.5时,会有剧毒的氰气产生;在第二过程中,即完全氧化过程则恰恰相反,低pH值的废水除氰反应速度较快。pH值=7.5-8.5时,需要15分钟左右,pH值=8.5-9.0时,需要30分钟左右,pH值=12时,反应趋于停止。

在实际除氰处理过程中,我们采取分两个阶段调整pH值。即第一阶段加入碱性药剂,调整废水的pH值大于10,在此条件下加入次氯酸钠氧化剂进行氧化除氰;第二阶段加酸,在pH值降至7.5---8.0时加次氯酸钠氧化剂继续进行氧化,直至氰化物完全氧化除去

总之,加强煤矿水质管理,加强环境保护,解决煤矿生态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要加强更为优选更为高效的、可操作性强的生态化验检测技术,将煤矿生态状况纳入可检测、可控制的范围之内,使煤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谐发展,更好地促进淮北煤矿经济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井旭蕊,煤矿地下水水质化验分析,《企业技术开发月刊》2015(21):179-180

篇7

关键词:环境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经济措施

前言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坚实后盾。但是为了经济社会发展、个人利益,人类不惜以牺牲环境达到目的,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带来了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反而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分析,环境污染问题就是人类长期从事生产、生活等社会经济行为所带来的,现在它反作用于人类社会,引起经济社会与自然、人与自然等关系失调,如不采取有效手段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后果将会极其严重。

一、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的分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在环境污染治理上取得了斐然成绩。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表面现象背后的一些问题,在环境污染治理上,行政手段有余,经济和法律手段严重不足,即使政府付出了高额的管制成本,但是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面前依然束手无策。环境污染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纯依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经济、法律等方面考虑如何推进工作。从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来看,一系列不当的社会经济行为是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所以,经济手段的运用才是关键,行政手段才是保障。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引入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杠杆等手段理顺分类资源产品的价格机制,促使市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根据市场信号和政府政策导向主动选择最优方案,主动调控节能减排空间。

二、经济手段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实施情况

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经济手段源于经济学研究的“企业外部性”问题和“内部化”理论和实践,其结果是改变传统的企业投入―产出的本利分析模式,改变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仅对环境污染实施“末端”治理的一种经济调控方式。它为市场主体提供了多种选择,刺激他们通过成本和效益比较选择最有效或最有利的治理方案,减少环境管制成本支出的同时,也能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效率。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治理中主要使用了排污收费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税等经济手段。每一种手段都有着自身的优势和作用,也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效果差、效率低等问题依然存在。第一,排污收费上,收费对象不全、收费标准过低、收费管理混乱,甚至存在“讨价还价”和非法使用不予付费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环境污染治理费用远远超过缴纳的排污费用,这就导致不少经济主体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自主进行污染治理,严重削弱了排污收费制度的作用。第二,由于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尚不成熟,加之监管机制不完善,市场主体与监管部门之间难以形成一种良性关系,妨碍了这一手段的实施。第三,环境税实行以来,由于征收范围窄,缺乏多样性的税收优惠措施,加之一些环境税协调性严重不足,以致环境税作用发挥有限。

在利用经济手段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肯定它的功效,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隐藏在表象之下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难以保证经济手段的有效实施,更为环境污染治理带来了新问题,对此,只有找原因、提新意,才能逐步消除问题、促发展,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经济措施分析

基于经济学研究环境污染治理问题,讨论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解决“市场失灵”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切实发挥经济手段的功效。因而,针对经济手段实施中的问题提出了以下五点措施:

第一,健全排污收费管理机制。要想使排污收费制度切实起到效果,亟待组建一个具备高素质的执行主体,通过他们健全排污收费管理体系,深入挖掘隐藏在背后的问题,同时严格按照制度收取排污费用,做到管理严格,以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权威性。另外,还要优化管理制度,既要做到依法收费,又要强调管理效率的提升。当然,在管理效率提升上一定要加强收费人员业务素质建设。其次,将浓度与总量结合在一起,改变过去超标收费,向超标加倍收费形式转变,逐步提高收费标准。此外,对同一排污口含有的污染物质进行分别收费,使静态收费向动态收费转变。由于收费标准的转变,经济主体出于效益考虑就不会忽视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再次,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市场经济主体认识到依法缴纳排污费的必要性,以及不按规定缴纳的严重后果,使其自觉缴纳排污费用。最后,合理使用排污费,常言道“钱要花在刀刃上”,在排污费使用上更要做到如此。

第二,完善监管机制,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对于排污交易权中存在的问题,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从理论上讲,对市场上每一排污单位进行全天候的连续性监控是最理想的情况,但从技术上讲,这需要有充分的技术作为保证,可是我国环境监测系统技术水平并不高。对此,需要不断提高技术环境监测人员业务素质,引进先进的环境监测系统,对排污权交易进行高效而严格的管理。例如,某市发生自来水严重苯超标问题,调查结果是该市石化20世纪80年生泄漏事故后污染物渗入地下,现在渗入某水务集团水厂自流沟造成。这一事件完全揭示了我国水环境污染监测上的漏洞,如果监测得当、高效,自来水污染就有可能避免,足见环境污染监测的重要性,所以不能忽视这一项技术工作的推进与建设。

第三,在全国范围中推广使用排污许可证,逐步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通过市场刺激让市场主体采用低费用、少污染的排污措施,从而使污染源合理布局,控制环境污染问题。

第四,建立成熟且完善的税收机制。目前,我国生态税收还停留在准收税阶段,而美国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环境税收体系。对此,我国要针对当前环境污染现状及其需求制定一套完善的、成熟的环境税体系,尤其要确保生态税的完整性,这一点上可借鉴西方国家。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税收调控机制,以提高环境税的适用性。

第五,加强其他形式的经济手段的落实与实行。除了上文提到三种经济手段,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手段还有押金返还、政府补贴等。在押金返还上,可适当提高金额或提高污染物排放检验标准,以加强污染物回收、治理。政府补贴可以减少排污单位环境污染治理成本,为鼓励排污企业积极落实“治污”工作,政府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从财务上给予其多形式的优惠政策。

结语

综上,文章就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及加强治理的经济措施进行了分析。总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出现了新的矛盾,为了缓和并化解这一矛盾,就必须让社会公众参与到环境管理当中,并使他们充分认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利害关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环境污染治理的长治久安。对于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可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予以实现,而对于环境污染治理还需要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来予以保障。

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环境保护,调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一些大型项目如高速公路、桥梁、城市工业开发区、住宅区等的建设,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改善了居民的住房条件,促进经济繁荣,但是建筑施工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日益加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废气、污水、粉尘、光、震动及噪音等不但影响到施工现场内部环境,而且会影响到市区的环保问题,引起人们生活质量下降,城市的科学发展受到阻碍。“城市与自然共存”是各国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共同目标,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2005年了《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此标准对建筑施工现场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进行了严格限制。建筑施工现场应该本着“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社会提供物质财富和优美生活环境的同时,更应该重视自身安全生产的条件和环境。

一、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

1、建筑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污染

随着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废弃的施工料材、建筑原料的边角料等建筑垃圾也会随即产生,国内建筑工程项目或多或少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建筑垃圾特别是有毒害的原料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和再利用,不但使原料的耗费增大而且会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施工也会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2、建筑施工现场的空气污染

建筑施工现场在进行物料搬运、堆放过程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和扬尘均会引起空气污染。施工车辆产生的烃类、一氧化碳等废气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由于粉尘的粒径较大无风的条件下,污染扩散距离不远,在有风的情况下会影响到周围居民区,一般来讲,扬尘污染对施工人员的伤害是最大的。

3、建筑施工现场的水污染

施工现场熟化石灰、干砖润水、砼浇水养护等工序都会产生碱性废水,通常会自由排放,某些工序掺加剂的残留物会随污水自由排放,严重影响周围水环境。

4、建筑施工现场的噪音污染

建筑施工过程中,挖掘机、切割机、搅拌机等大型机器在作业过程中会出现很大的震动和噪音污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据统计建筑施工的噪音污染投诉比例占环保总投诉的60%以上。

5、建筑施工现场的光污染

近几年不少工程为了抢速度、保工期,昼夜进行施工,拉设强光照明,光线强烈造成施工现场的光污染。电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强烈电光弧会伤害行人的眼睛,还可能会烫伤行人。

二、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污染防治

1、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污染防治

施工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废弃施工材料应当分类管理、妥当处置,使其转化为可以再次回收利用的施工材料,在节约工程项目成本的同时“变废为宝”,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2、建筑施工现场空气污染防治

对施工现场的砂石料和水泥类进行统一或专门库房堆放,搬运时轻拿轻放以防止袋子破裂,减少搬运过程;开挖作业时,对作业面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减少扬尘;挖掘出的泥土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物垃圾应及时转运,以防止长期堆放以致表面干燥而引起扬尘;运输作业中,车辆应当用布遮盖或密闭以减少途中洒落,及时清扫洒落在路面的泥土,定期洒水抑尘以减少运输作业中的扬尘;施工现场周围市里围栏以缩小施工扬尘的扩散范围。

3、建筑施工现场水污染防治

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生活污水尤其是厕所污水须排入化粪池中;砂石的清洗水、混凝土养护水、设备水压试验水、车辆洗涤水等要先导入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后再排放;车辆和设备使用的废弃脂类要集中处理,不能弃入水体中。

4、建筑施工现场噪音污染防治

由于建筑施工现场大部分位于闹市区,噪声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施工部门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和方法,对于高噪声设备,周围应当设置屏蔽层;运输车辆应尽量在白天进行建材运输作业并控制车辆鸣笛。

5、建筑施工现场光污染防治

电焊作业过程中应避免电焊孤光泄露;选择照明设备时应当选择低功率的照明灯,照射方向集中在施工作业范围内,远离人口集中的居民区,需要照明的工序应当尽量避免晚上施工作业。

三、 结语

建筑行业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管理,减少各类污染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发展越来越以人为本,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专业人员在施工现场应遵循“绿色施工”的原则,切实制定合理防治措施,为推动社会文明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旭东.城市建筑施工中的环境问题及其控制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12,

篇9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源头控制;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改革不断深入,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开发等都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直接或潜在的负面影响[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取得可喜的经济发展成果时,环境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且这不仅仅只存在于大城市中,这一现象正在向广大农村蔓延,有许多农村环境已经受到很严重的污染。如不及时治理,那么我国农村环境将会面临巨大的威胁。环境污染不是单方面的,由此可以引发多方面的问题。首先会对居住的村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丧失生命。比如最近经常发生在农村的孩童重金属中毒事件,与水污染相关的传染性疾病等。其次,环境污染对农村的原始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打破原来均衡的状态。此外,环境污染无论从长远的角度上看还是从近期来看,对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利的。经过调查,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来源主要来自:农业的生产污染、畜禽业粪便的污染、农民的生活污染、农村的工业企业污染和城市的污染向农村转移等几个方面。农村、农民、农业是决定我国真正成为经济发展大国的关键性因素,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本质上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对已经存在的、正在发生的以及可以预见的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的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治理,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农村环境[2]。

2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现状

日趋恶化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是极其巨大、难以估量的,且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3]。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2.1 农村环境污染的源头广泛

在农村通过种植农作物发展生产,在社会的发展中,农药的使用对于环境的污染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农药在植物中的积累对人的生活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潜在威胁,农药残渣、空瓶以及“三废”等都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根据正常的计算,每亩农作物每年需要农药一、二公斤,一个村三、四千亩土地即需要农药2 吨~6 吨,同时,农村在工业发展中,主要的污染来自于乡镇企业,并且集中在少数行业上,比如造纸业、食品工业、印染业、化学工业、以及其他非金属矿采工业(主要是砖瓦、水泥、土法炼磺)和煤制品业(主要是土法炼焦)[4],再次就是农村卫生习惯的落后导致农村环境的污染,由于生活生产习惯的随意性导致了农村卫生状况的低下,从而引发环境污染。最后在污染的源头上就表现为城市污染的农村转移,由于地域相近,在一些城市工厂或者企业较为接近的农村,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向农村,在部分地带,城市污染向农村转嫁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2.2 农村环境污染的数量巨大

如前所述的,农村农药污染的数量是十分的巨大的,农药残渣、空瓶随处刷拭、丢弃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据统计1992 年全国化肥的使用量达2390 万吨,农药使用量达22 万吨,由于使用的不合理和低效率,很大一部分农药、化肥直接进入周围环境,全国约有92%的湖泊处于富营养化的状态;其次,农村工业化导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有关的调查表明,造纸的废水排放量占乡镇企业的废水排放总量的44%,其中废水的化学耗氧量占主要污染行业废水的化学耗氧量的69.7%,水泥工业的粉尘排放量占乡镇企业的粉尘排放量的78.5%,砖瓦、陶瓷业的二氧化硫、烟尘和氧化物的排放量分别占乡镇企业的排放量的56.7%、67.45% 和88.8%[5],工厂废弃物产生量每年达6.5 亿吨,累计堆存量66.4 亿吨,全国已有1000 公顷土地受到污染,因矿产资源开发累计破坏土地面积达到200万公顷,目前仍以每年4万公顷的速度递增。再次是农村本身生活习惯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随着我国菜篮子工程的迅速发展,大量的禽畜粪便也进入了环境,这些粪便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仅1990 年全国禽畜粪便产生量达2448 吨,利用率60%,有979 吨排入环境[6],最后就是大量的城市工业废物排向农村。由此可见,农村环境污染的数量是十分巨大的。

2.3 农村环境污染的范围广泛

由于农村环境污染的源头广,数量大,导致污染的范围十分广泛,农村水污染质量日益恶化,全国有三分之二的河流受到污染,5亿农民的生活用水不符合卫生标准,酸雨区面积已经超过国土面积的2%,噪声、固体废物污染突出,农村的森林环境受到侵害,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由此可见,农村环境污染的范围涉及到了农村生活和生产环境的方方面面,范围广泛自然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2.4 农村环境污染后果严重

由于农村环境污染的源头多、数量大、范围广,自然而然导致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具体可以表现为:第一,农村资源严重受到污染,水土流失严重。第二,导致农村植被大量破坏,森林覆盖率严重缩减。第三,导致农村土地退化十分严重,沙化,草场退化,土地盐碱化迅猛增长[7]。第四,导致农村空气质量降低,粉尘含量大量增加,第五,导致农产品毒性含量升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在如此严重的后果面前,政府在依靠行政手段的治理的同时,从完善法律的角度出发以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或许会更有利于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

3 从源头控制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

3.1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防治

1.农村雨水宜利用边沟和自然沟渠等进行收集和排放,通过坑塘、洼地等地表水体或自然入渗进入当地水循环系统,将处理后的雨水回用于农田灌溉等。对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并且建有污水排放基础设施的农村,宜采取合流制或截流式合流制;对于人口相对分散、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可采用边沟和自然沟渠输送,也可采用合流制。在没有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农村,不宜推广使用水冲厕所,避免造成污水直接集中排放。

2.对于分散居住的农户,鼓励采用低能耗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的农村,鼓励采用集中自然处理;人口密集、污水排放相对集中的村落,宜采用集中处理。对于以户为单元就地排放的生活污水,宜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庭院式小型湿地、沼气净化池和小型净化槽等处理技术和设施。

3.对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并建有完善排水体制的村落,应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宜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等二级生物处理技术。采用粪便与生活杂排水分离的新型生态排水处理系统。宜采用沼气池处理粪便,采用氧化塘、湿地、快速渗滤及一体化装置等技术处理生活杂排水。

4.对于处理后的污水,宜利用洼地、农田等进一步净化、储存和利用,不得直接排入环境敏感区域内的水体。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沼液及沼渣等可作为农肥施用,在当地环境容量范围内,鼓励以就地消纳为主,实现资源化利用,禁止随意丢弃堆放,避免二次污染。小规模畜禽散养户应实现人畜分离。鼓励采用沼气池处理人畜粪便,并实施“一池三改”,推广“四位一体”等农业生态模式。

3.2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

1.鼓励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对金属、玻璃、塑料等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危险废物应单独收集处理处置。禁止农村垃圾随意丢弃、堆放、焚烧。对无法纳入城镇垃圾处理系统的农村生活垃圾,应选择经济、适用、安全的处理处置技术,在分类收集基础上,采用无机垃圾填埋处理、有机垃圾堆肥处理等技术。

2.砖瓦、渣土、清扫灰等无机垃圾,可作为农村废弃坑塘填埋、道路垫土等材料使用。有机垃圾宜与秸杆、稻草等农业废物混合进行静态堆肥处理,或与粪便、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及沼渣等混合堆肥;亦可混入粪便,进入户用、联户沼气池厌氧发酵。

3.3 农村生活空气污染防治

1.鼓励农村采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大力推广沼气、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技术,从源头控制农村生活空气污染。

2.推进农村生活节能,鼓励采用省柴节能炉灶,逐步淘汰传统炉灶,推广使用改良柴灶、改良炕连灶等高效低污染炉灶,并应加设排烟道。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农村应减少使用散煤和劣质煤,推广使用低氟煤、低硫煤、固氟煤、固硫煤、固砷煤等清洁煤产品。

4 小结

面对如此严峻的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我觉得应该本着从源头控制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采取以下的措施:

1.推广生态养殖,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从源头控制污染扩散,抓好粪便干化处理。一是结合在通风供暖设备中增加空气净化措施和场区的合理绿化,从根本上改善猪舍内和场区的空气质量,有效防止养殖场对空气的污染。二是对养殖场的粪便污水治理,强制采用干清粪,少冲或不冲水,减少污水量,使干粪与尿污水分流,最大限度地保存粪的肥效,实现畜牧养殖业无废物排放,资源再生循环利用。

2.加强管理;乡镇企业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指导下,根据本地资源情况、技术条件和环境情况,全面规划、合理安排,因地制宜地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企业。鼓励发展对水环境无污染、少污染的行业和产品,提倡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工业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进程。

3.建立长效“城乡清洁工程”。城乡清洁工程,特别是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是个长期工程,应建立长效督促、奖励、惩罚机制,使得环境卫生概念深入到每一个村民脑中,使村民能够做到自觉遵守、自觉维护。

4.加强环保教育宣传;加大对农民和乡镇企业主开展生态安全的警示教育,让广大农民了解落后生产、生活方式和短期行为的弊端和危害。通过宣传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唤醒人们的生态良知,倡导生态道德,让越来越多的人承担起人类保护生态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罗静.农村生态评价及农田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 2007: 17-18.

[2] 张星.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以S县为例.辽宁大学,2011.

[3] 郭建等.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创新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32): 19971-19974,19978.

[4] 姜百臣,李周.农村工业化的环境影响与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1994,( 5) : 192.

[5] 李桂林.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动态,1999, 1: 9.

篇10

关键词:环境污染;公路养护环境保护

1.公路养护对环境的影响

1.1水资源污染

在公路的养护过程中,由于铲土刨基,清理路边树木等会使道路周边的植被造成破坏,恶劣的话会产生水土流失; 施工废水或降雨形成的路面径流和路面污染物所形成的混合物,重金属含量较高的粉煤灰,养护工人产生的生活污水,过路汽车留下的化学储剂、石油及其制品等混入河流或土壤中易造成水污染。

1.2空气环境污染

由于车流来往,排出大量尾气,这也是产生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路面上的沥青随着车辆的辗压逐渐变热会排出一些有害气体,这些气体未经处理直接进入空气中,不仅污染环境,还危害养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

1.3噪声污染

由于路面经常有车辆流动,容易发生损坏,养护工作也由此展开。在此过程中,施工会产生噪声,进行作业的机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响动,分贝在75dB~105dB(A)之间,或在使用打桩机的时候会产生95dB~105dB(A)不等的声音,这些都会对周边的居民和环境造成影响。

1.4生态环境污染

由于原有的道路已不适应现在的交通或车载需要,某些道路路线重新设计或路基需要拓宽等,需要对公路进行修筑或维护。在此养护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砍伐树木已拓宽路基,有些地方需要重新修筑道路,还有些地方需要改变之前的设计重新设置排水系统等,这些都会给道路周围的生态造成破坏。

1.5 固体废物污染

养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开挖出的弃渣、废弃的水泥等散装材料、多余的零星材料、生活垃圾、散落的土石。如果任意处置或放任不管,将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2.养护施工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

2.1 缺少环保“顶层设计”

目前公路养护施工缺少专门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强制性环保规范及作业标准;施工指导书及开工报告中提及环保的规定少之又少,大多一笔带过,施工前又缺少环保技术交底,以致自上而下缺少对环保的关注。

2.2 环保意识不高

公路养护依旧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清扫、补坑、绿化,缺乏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环境污染问题不够重视。

2.3 缺少专业人才及环保投入

大部分养护施工单位缺少专门的环保负责人及专业的技术人才,不懂如何预防环境污染,出现环境污染问题时也不能妥善处理,由于缺少监督,针对环境保护的工作也就无法顺利展开;对环保投入力度不大,不愿主动购买必须的环保设施,不愿引进新技术。

3.公路养护环境保护策略

工作中,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同时,要建立健全公路环保规章制度,合理编制公路养护环保规划;还要加强公路巡查执法力度,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及时处理公路两旁各种垃圾等。更重要的,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工作:

3.1加强公路绿化,防止水土流失

要对已施工的地段重点进行维护,确保被砍伐的树木又被新的植被所替代;对沿线路边坡地等环境重新考量,选用与环境相符的绿化方式,加强公路环境绿化,做好维护养护工作。

3.2统一规划,集中采料

加强对公路沿线石料开采进行管理,统一由当地公路管理部门规划实施,设定开采规模和开采量,禁止乱采乱挖,合理规划开采地点,减少由于开采混乱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

3.3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积极探索路面修筑方法,创新应用技术。例如重点推广沥青路面稀浆封层修补、喷射法补塘、灌缝等新工艺,降低铺路产生的噪声;提高道路质量,逐渐消灭砂石路,做好路面硬化工作,消除由于路面自身产生的污染;推行新技术,如沥青再生技术,节省维修费用和材料;重点区域实行机械化作业,加强机械养护的投入。

3.4公路水环境的防治

现在经常采用的对道路水环境的有效防治方法有四种,分别是植被控制、湿式滞留池、渗滤系统和湿地。在通常的道路养护期刊,施工产生的废水和生活污水都可以通过经济简单的方式疏导。如在洪涝期要加强公路水污染防治,一旦发生后应及时组织抢修。

3.5公路空气污染防治

由于汽车尾气的排放是对环境污染的主要祸首,所以应对现有的燃料进行改进、努力开发新能源或替代能源、安装新装置及时净化尾气,控制油料蒸发排放。同时建立地方法规,降低各类污染物的单车排放因子标准值或强制性规定加装排气净化装置等;实行汽车尾气排放检查制度,严格执行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禁止超标车辆上路行驶。

3.6公路噪声防治

由于某些公路路段要经过居民区或穿越居民区,而这部分区域又是产生噪声污染的严重地带,所以要做好管理工作,采取在该路段限制鸣笛,增设鸣笛标志、设置隔声墙、树立降声板等降噪设备,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噪声污染;重点监测敏感路段,定期定时统计监测结果,并根据监测信息对该路段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调整、完善环保措施;合理在施工期间安排修补作业时间,正常条件下禁止机械在夜间施工;灵活设置公路路线,缩短敏感地点的距离,选用障碍物阻隔噪声的传播,减少噪声污染程度;优化公路车辆行驶环境,避免由于道路本身造成的噪声污染。

结语

随着我国公路技术的发展,公路养护中的环境保护,将得到广泛重视和深入研究。只有减少养护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才能促进公路养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环保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