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范文

时间:2023-07-27 17:01: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篇1

一、教师对《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领会程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要求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新课标突破了学科中心,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融注到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切实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在使用之前是不是彻底学习并领会了?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它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指明了一个大的方向,我们的教学要以它为依据,要结合学校情况和学生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学内容,还要想想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容易了还是太难了,斟酌之后才能拿到课堂上。

二、教师的观念是否真正得到转变

假如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总是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执教者,而学生就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而且是被动接受的,没有视教师和学生是互相交流的合作伙伴,哪怕是制订了再完美的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实施了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新课程标准在保留了传统的语文教学工具性的基础上,更多注入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是要和学生交流、学习,共同成长,更要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情感熏陶、道德教育等等,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三、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否得当

学生爱不爱学习,对学习内容敢不感兴趣,和教师的教法有很大关系;学生学得好不好,考试成绩理不理想,和他们的学法也有很大关系。教法和学法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例如,笔者在教学文言文《口技》时,盲目地为了突出新的教法,使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并分配任务,第一组完成一家人由睡到醒的部分;第二组完成一家人由醒到睡的部分;另一组完成起火救火那部分。要解决的问题——参考注解会翻译,找出并理解表示时间的词语,弄清哪是正面描写,哪是侧面描写等。学生折腾了半节课才发现问题,但是解决不了以上这些问题。笔者反复思考其原因,觉得学生学习古文还是离不开教师,该讲的教师还得讲,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否则会事与愿违。

四、教师是否从“主导者”变为“指导者”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者从过去的“高高在上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者”,让每位学生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但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师道尊严”的观念根深蒂固地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因此,要适应新课改,必须打破教育始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既是新课改实施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又是新课改实施的内容和任务。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能融化师生间的隔阂,能融洽师生间的感情。教师要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出发,增强“人本”思想,与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待。

按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陪伴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教与学要并举,要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这样,教师要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得考虑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比较科学的教案,为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需,解学生所难。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教师要学会走近学生,要学会微笑和问好,学会轻松谈笑,学会幽默风趣。和学生谈大道理,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训斥惩罚是行不通的。教师要转变观念采取新的教法。

光行动上走近学生还是不行的,我们要学会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爱戴敬慕的老师,让他们从内心折服。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心研究教法学法,多带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能够事半功倍。学生能够比别人付出少些,但又能考到好的成绩,他们就会折服自己的老师。

教师还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科,身体力行地在自己的学科中感受到快乐,同时也充满激情地把这种快乐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也热爱这门学科,并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困惑与转向

G623.2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当前改变语文教学传统现状,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在新课改思想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改进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能够及时把我现代教学的先进观念,为小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以下内容通过两个部分的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存在的一些困惑或者继续改进和填补的内容,并提出在未来改革中需要把握的方向问题。

一、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困惑分析

根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和教学实际情况的调研总结,发现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阻碍主要来自于没有认清楚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由此不能找到很好的解决策略。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困惑主要是以下方面:

(一)观念认识不够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处于被动的学习位置,教师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处于完全主动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很难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其对知识的认知和掌握也仅限于教师授课的内容,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够,没有真正认识到新课改的精髓所在,不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缺少了学生的参与,教师也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教学的情况,没有了很好的反馈体系。

(二)我国教育理论的缺失

我国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理论的探讨起步较晚,现代的脚下理论主要来自于国外的经验,作为先进理念传入我国之后,对我国语文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以及现代教育理念的变化,这些教育理论思想和体系与我国实际情况之间产生的差异越来越大,究其原因发现,这些教育理论体系是在发达国家基础上建立并发展的,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并不适应。但是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导致教育理论与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产生了冲突。

(三)教师的综合水平有待提升

我国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许多教师已经形成了传统教学思维,这就造成在推进小学语文课堂与教学改革过程中阻力重重。教师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也停留在浅层次上,对课堂理解片面,不仅没有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对于教材也无法实现深层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的综合水平对于学生有着极大的感染,教学水平高、感染力强的教师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果教师讲课毫无亮点,无法用自身的激情来感染学生,这是无法实现创新的。

二、小学语文课堂与教学改革转向措施

(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

思想能够指导人的具体实践,为了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保障小学语文课堂与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具有打破传统观念的决心,在小学中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学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环境,并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遵循多元化的原则,对每个学生尽量做出积极评价,鼓励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科学借鉴国外教育理论

教学理论能够指导正常的教学,对开发学生智力和创造性具有积极指导作用,在当前,我国在创立本国教育理论时,必不可少的要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教学理论,但是这种学习不应当是照搬,而是要有限度的借鉴和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另外,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因此在创造和发展我国语文教学理论时还需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内涵,融合现代的理念进行创新发展。

(三)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载体主要为语文教材。目前,教材也开始从传统黑白模式进入到彩色模式,其中有大量彩色的插图,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来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插图联想出动态的短片,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对现有的插图进行补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挖掘出插图背后蕴含的深层含义,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应对小学语文改革工作的必然要求。

(三)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正处于接触知识、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的时期,其思维能力也处于转换阶段,尤其是一些低年级的小学生,其对问题的认识都比较感性,针对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多种多样的素材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另外,教师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场景设置、主题变化等方式,实现学生思维的飞跃。

小学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兴趣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改革,也是符合我国现代化教学理念的要求,只有充分认识现阶段小学语文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进行有效的改进,并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提供良好的指导。

篇3

>> 对《新闻记者》新闻打假的感想和建议 语文教学的困惑和反思 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的困惑和反思 新时代下地理教学的困惑和反思 小学语文课改中的困惑和反思 关于中职英语教学的困惑和反思 浅谈初中新任物理教师的困惑和反思 对哈特承认规则的反思辨析 反思新课改的教育困惑 历史教育困惑的反思 关于“严打假新闻 宽容错新闻”的思考 八年新闻打假,留下五大困惑 素食者的困惑 外企在华打假的策略和经验 解析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反思 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反思 对“辟谷”的困惑 市场中知假买假者的打假优势 从王海打假试析消费者的界定 一位药品打假者的维权之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③本人认为“假”无非是“虚假”的简称,因此“假新闻”与“虚假新闻”的内涵完全一致

④从约定俗成的语言内涵看,“假”无非是“虚假”的简称,“失实”的内涵应包括完全捏造的“造假”――引者注

⑤参见唐远清:《任何时候都应追寻新闻的真实――对汶川地震后“母爱短信”报道的反思》,《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

篇4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主动提问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在批判智力单因素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教育应致力于学生多元智力的发展。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核心,从老师提问点名回答发展到调动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老师再加以指导和分析,在课堂上让学生敢于提出认识和观点,从而实现自主学习。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需要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可见,主动提问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课堂氛围不浓厚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课本内容的教授和研讨变得十分僵化,授课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提问思维与发散性思维。语文是一门理解随意性强的课程,在学习语文课文的过程中如果缺乏问题交流,疑问就无法解决。

2.主动提问的方式呈机械性

新课程增强了小学生提问和回答的积极性,但机械式地鼓励学生提问的方式难以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优势,课堂上大多数时候都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缺少提出并探索问题的机会。目前新课程已经开展一段时间,但一些地方教学,老师的地位高高在上,学生不敢问、不会问,以致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发问意识不强

小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掌握水平直接影响语文课堂的授课进度。部分小学生认为语文课上所学的知识缺乏实用性,或以为这些知识点没有继续学习的必要,因此很难产生质疑思想与主动发问。

二、激发语文课堂中学生主动提问的有效措施

1.为学生创造敢于发问的环境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这种好问的精神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但是天真可爱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了。因此,教师需要创设问题情境,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使知识生活化,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同时课堂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破除学生怕提问的怪圈。

(1)唤醒提问的动力。小学生模仿能力特别强,用名人作为榜样激励会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除了给学生讲名人事例之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由于小学生的生活体验还比较单纯,一开始他们提出的问题是比较幼稚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压抑感和紧张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2)构建语文学习小组。考虑到小学生语文学习基础的差异,语文教师分组时要保证每组学生整体水平的相对一致。并通过设立语文学习小组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他们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另外,语文学习小组的建立让他们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不断充实问题的答案。

2.教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方法

(1)善于发问。很多课文可以单刀直入,抓住问题让学生多作解析,围绕提出的几个好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在阅读中要发现材料中语句之间的矛盾,并针对矛盾引导学生起疑,从而加深对文章的把握,为学习文章引路,为问题的提出铺路。

(2)在空白处发现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教材的创造性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努力引导学生以鲜明的个性色彩和主动精神积极发现知识,激发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补充课文情节上的及意念上的省略。引出新的见解并恰到好处地挖掘课文语言的空白点,借助空白点拓展学生心灵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开掘。

(3)指点学生在文章反复处发现问题。文章为了表达某种意义时会在内容上反复,这种反复往往暗藏玄机,在这里发问有助于由点到面了解作家的精心构思。

3.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斗志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的阶段,受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因此,小学教师应了解学生心理,善于在课堂上捕捉上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大胆主提问。无论是在教学的哪个阶段都要让学生主动提问,首先老师应该在上课的时候给予学生鼓励,可以让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稍差的学生提问,这样其他学生就会动脑思考,主动提问。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应耐心给学生解答,并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受到老师表扬之后学生会很愉快。同时要教师积极引导,对于小学生来说,步入学校学习就是他们适应的生活的一部分,小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有助于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要制订教学计划,大大提高提出问题的准确性和质量,让提问这一教学模式变得具有时效性。如:在学习《游山西村》时,教师要把思维和思考方向放在重点上,这样学生提出的问题档次会很高,通过教师引导对于学生现阶段和以后的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

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好问善思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将问题意识扎根在学生的心田,从而使提问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春红.激发小学语文教学主动提问的课堂教学路径[J].赤子(上中旬),2015(24).

[2]张焕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J].学周刊,2014,20:185.

[3]陈爱秀.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26:66.

篇5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学校与教师通过努力,对语文教学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了不少喜人的成果。但教育改革工作,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自欺欺人,忽视全体同学的发展

人都是有私心的,即使作为教师,也不可幸免。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多半会有偏袒之嫌,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不理不睬,任其发展。课堂提问中,不难发现,回答问题的总是那么几个人,而成绩不良者,永远没有回答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也开始产生惰性,成绩越来越差。而教师也因为少数同学回答问题紧扣答案,便心满意足,以为所有的同学都懂,自欺欺人。表面课堂反响不错,其实效率相当低下。

2、只求结果,忽视学习过程

教育的本质是学习,学习即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是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在现有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以学会为最终目的,却忽视了其过程。在学习写字中,大多数教师一边在黑板上写,一边带领学生跟着写。学生确实很快就学会了该字,但记忆的持久度却极为低下。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以及与笔画间的位置关系,不仅可以加深学习记忆,还可以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掌握真正的本领。

3、教学方式形式化,忽视实质性结果

朗读是教学方式中的一种,在语文教学中,用的极其广泛。但大多数课堂中的朗读时间不够充分,练习过程如雁过无痕,只是课堂中的一道点缀。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无要求无指导更无评价反馈。学生只是图完成任务,走马观花,通篇读完,甚至不知道课文大意。在语文教学中,都会在课前进行一次关于生字的听写测试,算是对上一节课的回顾与总结。检测结果发现很多学生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甚至很多都不会写。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走过场,搞形式,对生字训练不到位。字有难易之分,对于难写的字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不辨析字形,不讲解含义,不进行归纳,只是依葫芦画瓢,照搬照写。教学形式化,机械化,造成学生接收后,基础不牢,一测验错漏百出。

4、拓展延伸过宽,超出学生学习范围

每节课都有其教学目标,拓展是语文课堂标准提出的要求。但一些教师却放大拓展的光圈,人为的提高要求,致使课堂目标无法完成。

拓展是课堂教学的合理补充和有效延伸,它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活跃学生的思维。因此,为了更有效的实施教育改革,我们必须正确开展拓展工作,重视其工作的有效性。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拓展的措施

1、课前拓展,促进有效预习

语文课本每单元内容相对独立,很少与前篇相互关联。而学生在不了解其内容的情况下就被教师带入,很容易对课文的认识只能停留在表面。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让学生轻松进入课文主题。在课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布置一些搜集资料的活动。作者,写作背景,以及当时的文化氛围等等都是我们可以搜集到的资料,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对后期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课中拓展,促进有效生成

(1)组织交流,拓展语文教学渠道

不管是课前的拓展还是在课中拓展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有困惑的地方,这些困惑需要得到解答,学生才能更好的往下一个阶段学习。而班级人员众多,而每个人的思想又不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给予一一解答,明显不现实。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合作的作用,对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内部小组间首先解决大部分问题。

(2)开放评价,拓展语文教学动力

评价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去餐厅吃饭,桌边有个“意见薄”,要我们写下对店面人员服务以及菜式的评价;打10086服务电话,等咨询问题完毕,客服人员会要求咨询者给予短信评价;即使去银行,也有个满意度测评机器用来提供给办事人员,给予评价。在教育模式中,评价不仅可以正视自己的优缺点,还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拓展语文教学。教育评价包括学生与学生的评价,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评价等等。评价工作早已施行,但很多学生碍于情面,专拣好话讲,评价流于形式,忽视了评价的真正意义。合理开放的教学评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课改的要求,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可以拓展小学语文的动力。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的标准应从知识转向能力,学习动机、协作学习的精神等诸多因素来进行,并建立评价机制,实现评价机制的多元化、动态化。

3、课后拓展,促进有效延伸

在课中,开放式的活动总是贯穿于教学之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而仅仅课堂上活动还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课后我们也要进行知识的拓展,进一步的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推荐学生阅读与课文同类的文章,调查采访,写调查报告,演课本剧等等都是课后拓展的途径。

三、结束语

拓展式教育就是让学生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备课、上课、评价等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拥有更多教学的知情权、选择权、自,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开启了他们的智力,使语文教学不片面的停留在语文课堂上,而是深入到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拓展教育不仅促进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作用,我们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探索,将拓展教育不断深化,更好的服务于小学教学工作中。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更是一个重点。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尽管许多语文教师在作文环节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整体效果并不是很好,许多初中学生仍然存在作文水平较弱等问题。对于初中语文老师而言,要不断地对作文教学进行及时总结,并提出相关思考方法,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情,促进学生作文兴趣的提高和写作水平的提升。

一、初中作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章结构混乱,主题不突出

在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经常发现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结构混乱、主题不突出的问题。结构混乱,主要是由于作者思路不清楚导致的。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纠缠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不清。所谓主题不突出,指的是学生在作文表述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几个主题,每个主题都好像是文中的主要表达内容,这就导致作文中的主题不突出,观点不鲜明,让读者看不到作文的主要立意。

2.存在词不达意现象,表述不正确

在初中作文写作过程中,有些学生表述的时候完全词不达意,不能将需要表述的内容真正表达出来,这就导致整个作文表述混乱,作者的主要表达意向无法被人理解。除此之外,词不达意现象常常是学生故意炫耀自我的语言技巧,不能运用平实的语言去表达,因而导致词不达意现象出现。

3.作文中存在“假、大、空”现象

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不敢说实话,写真情,而是故意编造一些内容来充实写作内容,这就导致作文中存在“假、大、空”现象,形成作文中的浮夸之风,这种风气会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慢慢丧失表述的信心,进而使个人写作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如何解决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使学生积累的知识不断增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指导阅读的方向,让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做阅读笔记,让学生不断积累优美的语言和句子,从而使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

2.培养学生深入思考,敢于写真实故事的习惯

许多初中生在写作过程中会感到无从下笔,不知道怎么去写,写些什么内容。有时候尽管写了长篇大论,也用了一些华丽的辞藻或者是名人名言,但是文章真正的没有任何立意,显得十分空洞,没有真正表达自己的感情。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让学生将自我融入写作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深入地思考写作题材,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仅包括对自己的看法,还包括对文章的看法,通过自我真情流露的方式写出真情实感,从而使作文有良好的立意。而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学生写流水账、乱用词语的毛病,并让学生分享写作的感触,让学生探讨写作的技巧和意义,从而使写作水平得到提升。

3.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丰富作文课堂教学内容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如多媒体、互联网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方式去查询相关内容,使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不断的提高。比如,在写作课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一个短片,让学生根据这个短片写一个观后感,这种练习的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感到写作材料丰富,更能使学生愿意去写作。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来写作,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加强,从而创作出更加真实、独特的文章。

在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写作的天赋,不断抓住学生的写作崆椋鼓舞学生写作。除此之外,对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逐一解决,消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困惑,从而使学生写作的动力得到增强。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教学工具应用到各科教学中,对于初中作文教学而言,引入信息化教学工具既能够改变教学过程中内容单一的现状,还能够丰富学生阅读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作文的感悟度,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真情实意地去表达,写出更有内容、更有立意的作文。

参考文献:

[1]董永成.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5(9).

篇7

(4)探讨如何对中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蔡明

(5)乡土文化与美术课的人文素质培养——探孔望山石刻雕塑对美术课程的教育意义唐杰

(6)老师的微笑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剂闫淑芝

(7)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能力的培养朱宝明

(8)谈谈我的班主任工作管理王小军杨柏林

(9)兴趣倾向灵动空间丁训琴

(10)怎样写好教学小记柯贤国

(11)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王淑艳

(12)与时俱进,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张俊鹏

(13)扣关键字词,品语文浓香——《麋鹿》教学片段评析王玉婷

(14)班主任教育管理应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刘艳

(15)开启职校生心灵之门刘玉蒙

(16)未成曲调先有情张敏

(18)发掘课本资源,提高课堂效率梁登山

(19)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初探徐文广

(20)小学生厌学的探源与对策赵锁庆

(21)用“新”为文出奇制胜——例谈话题作文新技法邱颖

(22)减负途径小议韩延刚

(23)《生命生命》教学设计陆常波

(24)新课改下,语文备课如何走出困局袁桃红

(25)地理复习中盲点的突破李喜童

(26)对症下药,让写作变得快乐起来陆其勇

(27)改变英语课堂结构,培养学生阅读自学能力刘琳

(28)发在《希望月报》上——快乐的本源——兴趣徐继娟

(29)老教材新理念——活用现行聋校教材让课堂充满智慧与灵气赵素芳

(30)如何处理好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现象徐乐

(31)论反思在政治备课中的运用施凯贤

(32)论小学数学苏教版新教材中“主题图”的运用张龙

(33)浅谈英语课文整体教学陈冼丽

(34)浅谈英语学习中的“亲其师,信其道”陈曦

(35)如何使学生的作文充满丰富的情感李玉功

(36)如何提高数学中考复习的几点小策略陈红霞

(37)教师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董建兵

(38)什么样的课堂学生最喜欢张天斌倪玲羚

(39)小学英语课堂中语法教学之探讨张晓明

(40)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张秀平

(41)乡土美术欣赏课程程序的探索邬孝娟

(42)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索张秀军

(43)《认识比》——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谈丽萍

(44)苏教版三上《动物名片》习作教学设计与分析周新霞

(45)关于算法多样化的几点思考刘敏

(46)高中政治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策略探析马凌云

(47)生物教学中环境保护意识的渗透刘志吉

(48)爱的奉献——一个辅导员老师的真实写照王克莉

(49)师生换位的实践与体会胡长华

(50)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胡玉洁

(51)在泥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谢卫平

(52)小学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李放

(53)以泥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王其志

(54)教与学关系的辨析尚德俊

(55)高中地理教育的困惑与对策——有感初中升学不考地理的弊端韩惠民

(56)关注音乐课堂中的“沉默者”——浅谈长尾理论与音乐教育教学的实践意义刘景亮

(57)利用乡土资源实施品德教育张宝芳

(58)语文课堂流淌出的音乐王秀玲

(59)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初探宋亮

(60)“中奖”之后……郭玉晶

(61)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王玉华

(62)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习惯冯志勇

(63)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探析陈美和

(64)以情感教育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包淑芹

(65)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李刚

(66)浅谈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张雅静

(67)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四部曲”张亚芹

(68)中学政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浅谈小组合作学郡德

(69)不批全改——作文教学的新尝试潘琴

(70)乘着创新的翅膀翱翔课堂乔善娟

(71)班主任要让学生信服王祥

(72)对新课程改革下开放体育课的几点思考姚立

(73)关于语文教师的几点思考夏春忠

(74)数学阅读——学好数学的必经之路华晔

(75)结合时事搞好考点讲析辛月明HttP://

(76)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李磊

(77)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刘海丽

(78)提高教学扬长避短——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地理教学探究田甲

(79)排列组合综合应用邵志强

(80)培养高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途径探究石锋

(81)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王慧

篇8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语文课堂 教学艺术

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处于探索阶段。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指出:“当前既要克服随意降低教学要求、忽视文化基础教育的倾向,又要防止盲目扩大文化基础教育比重、削弱职业技能训练,片面追求对口升学的做法。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教育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保证必要的实验和社会实践和社会实践环节。”由于中等职业(以下简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普高不一样,因此有必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摸索出一条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之路,既能够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又能够培养文化素质。如何有效地通过每一堂语文课,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他们必要的人文基础知识呢?

一、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职的语文教育面临着重重的困惑,许多教师无法明确中职语文教学在整个中职教育中的地位,没办法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势利导。我凭借着多年在中职教授语文的一线经验,认为当前中职语文的教学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1)一些教师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缺乏必要的人格魅力,表情严肃,泛泛而谈,充满了“道学家”的味道,从而导致课堂纪律较差,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低落。(2)一些教师不了解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无法深入浅出、联系现实生活地进行教学,解读课文缺少趣味。(3)一些教师不能够活用语文的因素,了解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手段呆板、传统。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整个中职的语文课堂秩序混乱、气氛差,这样学生对语文自然也就提不起兴趣,成绩自然也就无法提高。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总结了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1)学习态度不端正。中职学生大多是现行教育评价制度中的“差生”,由于从小就不受关注,养成了许多不良的思想,很多学生在学校只是混日子,怕吃苦,争强好斗,厌学情绪较为严重。(2)学习能力较低。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相对较低,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平常较少阅读文学作品,视野较为狭窄。(3)学习的功利心强。中职学生认为所有的课程都只应该教授实用的方法,以让他们今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对一些文化涵养的培养和教育视而不见甚至嗤之以鼻。尽管以上这些问题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却很少有教师试图去改变这样的状况,导致目前中职语文教育困难重重。

二、中职语文的课堂智慧

只有从每一堂课做起,把课上得有趣、好玩,寓教于乐,才能够逐步走出以上的困境。那么,如何提高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呢?

一堂课的质量如何,课堂气氛在其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推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双向发展。一方面,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教师的上课热情,无形中使知识的传递以更为生动的方式呈现。另一方面,学生也能以更饱满的姿态去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从而轻松愉快地领悟教学要点。针对上文提出的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调动语文课堂的气氛,提高语文教学的艺术。

(一)提升自身魅力。

富有独特教学风格的老师总能给学生以不一样的感受。幽默型教师能让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愉快地吸收新的知识,而不会感到枯燥无味;渊博型教师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博大精深,心悦诚服地跟随你进入文学的殿堂;激情型教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课文的精髓。可见,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教师,拥有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提升自身魅力,都是调动语文课堂气氛的前提。唯有成为一名可以吸引学生想听、想学语文、真心地佩服你的老师,语文课堂才更富有互动感,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更容易地调动起来。那怎样提升自身魅力,形成自我风格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教师要具有亲和力,培养乐观开朗性格。天才型的语文教师凤毛鳞角,人的性格也各有差异。但一个性格内向、不善于言辞、表情呆板的老师,怎能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呢?相反,一个充满朝气、言语风趣、表情丰富的老师,学生们一定很乐意听他的课。可见,教师应尽力克服自己性格中与本学科不适宜的地方,尽量使自己的性格开朗乐观,以更好地表情达意,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2.教师授课应充满激情。热情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是中职生不断进步的助推器,有了热情,学生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在课堂上保持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所以,充满激情的课堂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说教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会让中职学生更加叛逆;相反,如果用热情和激情去感化他们,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教师要与时俱进,具有渊博的知识及多方面的才能。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如何教好中职语文,对于中职语文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思路的转变,不仅仅是中职课程设置的热点,更是难点。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更应该顺应时展的要求,转变自身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能力。

中职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强,因此如果教师授课充满激情,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就能够和他们成为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好,然后积极鼓励他们,让每个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所在。例如,利用他们声音洪亮的特点,可以进行朗读教学;利用他们生性活泼的特点,可以进行小组答题竞赛;利用他们追求时尚的特点,可以穿插一些流行元素。这些手段的使用,可以明显地改善语文课堂的现场气氛,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气氛中完成学习的任务。

(二)捕捉学生心理。

把握学生心理,可以控制课堂的氛围,适时地引起课堂上的。在中职语文课堂中,教师更要重视这一点。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就要做到以下两点。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契合点,更好地引导学生在体会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课文。中职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果只是单纯从理论入手、解读,就很难引起他们的共鸣,然而将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一下子变得生动活泼,更容易理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进行“穿插引进”,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所谓“穿插”,就是或暂时中断教学主线,或靠近教学主线有机地“切”进一些学习内容及片段。所谓“引进”,就是配合教学内容有机地“加”进一些知识内容。总的来讲,一并称为“穿插引进”。课堂上的“穿插引进”可以是作品的背景材料、故事、寓言、笑话、诗歌朗诵、角色扮演、抢答等。“穿插引进”是激发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

2.“鼓励、表扬”相结合。语文教师最好的办法是以“主导”者的身份,用“鼓励、表扬”的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发现,受鼓励、被表扬次数越多的学生,思想越活跃,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越高,进步也越快。与之相反,不当的批评,在课堂教学中如同一把“利剑”,很容易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成为浇灭学生学习热情的“一盆冷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用鼓励性词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样,课堂教学就会出现喜人的局面。

(三)运用恰当的提问方式,把握课堂节奏。

如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是一门大学问,好的问题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他们思考,而复杂的提问方式只会让学生一头雾水,无从下手,这样导致的后果往往是课堂气氛沉闷,有些调皮的学生还会破坏课堂秩序,影响教师的授课情绪。因此,在教学中,题目的设置一定要浅显而且贴近中职学生职业发展的实际,贴近社会的热点和时尚,以便引导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慢慢领悟语文的魅力,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另外,课堂节奏也影响课堂气氛。有时候,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上课情绪的高低,太难或太容易都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学习的内容太简单,老师还唠唠叨叨不厌其烦地讲解,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内容太难,无法理解,老师却一带而过,学生会觉得老师不负责任,对老师产生反感。这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内容容易的话,教师应加快教学节奏,变换讲练的角度,让学生讲解或操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内容偏难时,应放慢节奏,寻找新旧知识的连结点,深入浅出,以图突破。教师要随时留意学生的课堂反应,通过观察和利用学生的眼神、表情及练习情况等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语文教学是一种类似于艺术创造的活动。教师应该不断在教学过程中调整自己的策略与手段,利用各种方式提高不同的学生群体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中职语文课堂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应该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带着好心情和较高的投入度来进行学习,能主动探索、专注倾听、积极交流、勤于动手,能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乐趣。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和谐、师生亲密无间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悦。但要做到活而不乱,动而不滥,乐而不散。教师要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每节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一,贯穿渗透于学习活动之中,贯穿于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得课堂教学“活而不乱”,呈现出平等、宽松、和谐、欢乐的学习氛围。我认为,中职语文要想走出目前的困境,就要及时地寻找到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并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行教学,培养他们基本的语言基础应用能力和对待世界的情感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语文的作用在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周丽霞.新形势下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5.

[2]贺慧.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

[3]周勤勤.浅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困惑与出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衔接

一、初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从初中入学成绩看,不少语文成绩不错的同学,在进入高中后,接触到文言文的学习时表现得比较发愁,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反映出不同程度的疑惑感。有的学生竟然放弃了高中语文文言的词法学习,将精力转向别人学科的学习,另外,高一讲的文言文,学生对一些语法现象,如倒装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学生初中没学习过,这些新的生的知识,与现代汉语,根本不理解,老师还必须补充讲解才行。

二、成因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大部分要求低难度的,是简单知识型的,没有稍高难度的知识要求,能力型的更少。虽然考试分数较高,但科学的学习习惯未充分养成,应有的能力没有完全培养出来。对于是文言文的讲授,初中教师一般不再强调字字落实,学生只要凭语感、直觉,大致意对即可,这样,造成升入高中后的学生文言学习的困难是可向而知的了。而久在高中的教师却觉得以前的学生语法知识学得比较系统,扎实,而现在的学生却连最基本的主、谓、宾、定、补、状都一团乱麻,特别是文言文,问起句法、词法,问起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学生茫茫然不知所云,造成了前后不衔接的局面。升入高中后,部分学生仍然延续原有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定势,过多地依赖老师,掌握知识以机械记忆为主。而高中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此,一些必要的知识要求相应增加,难度上也在增加,就说文言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相关的知识技能,要求高中学的毕业生具有一定的语言理解和感悟能力。

三、应对策略分析

要想初中高中衔接,使得学生知识能保持、强化在初中已有的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进一步掌握高中语文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习惯,最终建立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

首先,了解初高中语文文言文教育目标的差异。初中教育目标是“理解基本内容”,高中教育目标是“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译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

其次,了解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和语文学习达到的程度。我们采用问卷和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文言文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便于在下一步能有针对性进行教学。

最后,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

其一、通过学习文言文,拓展现代汉语知识与能力。现代汉语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的结果。更高的语言能力应该是融会古今的。而识读文言文的能力是汉语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

其二、学习文言文,提高识读文言的能力是继承中国传统古代文化的必然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不能识读文言文,则必然失去了了解这些文化的依托。

其三、学习文言文,是我们在弥补我们过去语言学习的不足。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削弱的危险。而要保证中国文化的传承,我们需要更多的人能读懂文言文,需要更多的人具备识读文言文的能力。

第四,改进文言文教学,努力接近学生实际。更多地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方式上力争生动而活泼。科学合理地加大教学容量,避免单一。

第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人对做好初高中学生文言文教学衔接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不足之处望各位同仁多多赐教。

篇10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快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27

一、中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困惑

(一)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成为了"观众",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当前,很多中学语文教师还停留在向学生进行填鸭式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上,"一言堂"作风仍然存在于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教学大纲要求向学生灌输知识,不关心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喜欢什么,把完成教学任务当做了"教"得目标,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断,向学生一股脑传输知识,学生却完全游离于教学之外,成了课堂的陪衬。这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他们会觉得自己只是教师传输知识的一个客体,因此,把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课作为了主要内容,而不是主动去"学",去理解语文课本知识。这样本末倒置的教学是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效率不高的症结所在。同时,中学语文包含了大量的诗词歌赋、散文教学等,这些知识的学习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内容进行交流,需要教学互动,教师唱主角的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这一教学效果。

(二)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落后,"一人一黑板一粉笔"的教学让语文课堂死气沉沉,让语文课丧失了活力和魅力,造成了教师教得"闹心",学生学得"糟心"的困境。语文课本就像一个宝藏,它蕴藏着丰富的知识,需要学生去探寻,去开发,然而当前中学语文教师落后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慢慢失去了兴趣,导致学生一上语文课就成了霜打得茄子没了精神,教师讲课也是"陈词滥调",没有激情。中学语文教学走的仍是老路子,课前让学生预习生僻字词,课后让学生背诵课文,背诵古诗词,学生对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会产生厌倦心理,语文学习热情也会慢慢削弱。

二、构建中学语文快乐课堂"三步走"策略

(一)教师要摆脱一人一粉笔一黑板的教学"套路",要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对"多变"的语文课堂产生期待,在"多变"的教学内容中体验快乐。当前,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是"老一套",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书、一支粉笔就想"打遍天下",这种教学思想是要不得的。学生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环境下,他们对新事物有敏锐的捕捉力,对旧事物会产生抗拒,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要改变教学方式,要利用多变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多样化的课堂。比如中学语文课本中古诗词教学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不能再依靠简单地诗句词义讲解和让学生背诵诗词为主,要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要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让古诗词以图、文、声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在优美的诗词环境,深情的朗诵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教师也可以从诗人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入手,利用多媒体独特地旁白声音给学生讲讲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会被激发出来,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在其他课本内容的教学中也要积极地做准备,要重视课前资料的收集,要结合语文课本内容收集整理影音资料,这样可以有效地弥补语文教材中教学信息的匮乏,学生面对的也不再是枯燥的课堂,而是立体的丰富多彩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会感受到快乐。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互动课堂,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让学生快乐学习。首先,教师要"主动出击",要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态度要和蔼可亲,要成为学生信得过的"朋友"。很多中学教师觉得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怕丧失教师的威信,这种考虑是片面的。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叛逆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他们最需要的是"关心",而不是斥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动辄对学生大吃呵斥,不但不会增加威信,反倒会让学生觉得这个老师难以亲近,有了问题也不敢主动发问。因此,教师必须放低身段,必须要融入到学生中,让学生慢慢消除"教师高高在上"的畏惧心理,敢于在课堂上向教师提问,敢于和教师"激烈"讨论语文知识,敢于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在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问,有助于在一片和谐气氛中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其次,教师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会做"主角"的快乐。教师要学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他们自主学习语文课本。比如在老舍的《我的母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来组织这一节语文课,学生对母爱有独特的理解,他们平常生活中观察或聆听过很多关于母爱的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组织一节语文课,让学生自己备课,学生的思维是极为活跃的,他们会通过搜集诗歌、真实故事实例、名人母亲故事、关于母亲的歌曲等来"备课"。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充分体验自己主宰语文课的快乐,可以品尝语文学习的喜悦。

(三)中学语文教学要注重课外语文资源的开发,要让学生在缤纷的课外活动中享受快乐。中学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拘泥于课堂,教师要指导学生建立语文小组,让他们把课堂上的语文学习和课堂外的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兴趣活动,可以成立诗词研究小组,诗词朗诵小组,课外写作小组,课外讨论小组等,让学生课下也能享受语文学习。当前,教师要发挥其在课外活动中的作用,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比如演讲比赛、作文竞赛,也可以让学生自选话题,开展形式各样的辩论赛,教师做课外竞赛活动的裁判,要肯定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结语: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打造一个"快乐"课堂,教师要积极探索语文学习的新途径,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的课堂,要让学生学得开心,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聚京;浅谈快乐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