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的学习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27 17:01: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政治哲学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政治哲学的学习方法

篇1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政治 教学有效性

0.引言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新型教学方法,转变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1]。以下本文就新课改下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1.我国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分析

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以灌输法为主。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氛围较为沉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严重缺失。因此,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虽然能够具有较好的理论考试成绩,但是实际的学习效果却较差,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严重落后[2]。素质教育认识到了学生实践发展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转变过去的教学观念,促进学生教学有效行的提高。

2.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2.1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教学中占据着次要位置。这种教学观念的形式是导致我国传统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较低的主要原因。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认为,学生的成长就是学生笔试成绩的提高,只要让学生不断进行机械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那么就等于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3]。这种观念很显然是错误的。新课改所要求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等多方面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改善教学模式和方法,切实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方法的设计,还是教学目标的设置,均要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切实为学生服务。

2.2 创设合理情境

情境创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因此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来进行高中政治教学,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此外,情境创设还可以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思想政治教学的内涵,从而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还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的全面[4]。例如,教师在《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教学中,教师先询问学生:“同学们家里都喜欢使用什么样的存款储蓄方式呢?你们更加喜欢哪种?这些银行储蓄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你们知道吗?”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原来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知识并不是理论上的知识,还关系到自己家里的理财情况。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有所提高,学习效率也有所保障。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讨,对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形成新的认识,掌握更多的储蓄存款技巧。

2.3 重视知识迁移的作用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较为复杂多样,有哲学类知识、经济类知识,也有政治类知识。对于不同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方法可能有所不同,这也是导致我国高中生政治学习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就要求教师能够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善于利用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例如,学生在哲学问题的解答过程中经常会不知道从什么方向进行解答,而在经济方面知识的解答思路又与哲学题型解答不尽相同,因此学生感觉到高中政治学习十分吃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这点,在教授新知识前先指导学生进行旧知识的复习,并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这样,学生就能够掌握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解题过程中把握正确的解题方向。

2.4 加强热点时事的导入

新课改下要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要求教师能够教授学生必要的书本知识,还要适当为学生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能够了解到最新的时事政治内容。加强热点时事的导入还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思想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5]。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普及“十”的主要内容,告诉学生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的调整,然后让学生就这些政策的调整进行分析,指出其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甚至还可以提出还可以进行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3.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中政治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不高,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下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能够转变新的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创设合理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教师还需要重视知识迁移的作用,并适当加强热点时事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存才. 略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5,10:102.

[2]班克穷. 浅谈如何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125-127.

[3]杨友梅.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150.

篇2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政治 教学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与实施,使得教育事业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加强学科教学的改革,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高中学校要提高教学水平,就要对学科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原因。高中政治学科,作为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对于高中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要加强高中政治教学对策研究,必须从现存教学问题入手。因此,笔者选择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的。

1.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对于政治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及政治学科特殊性的影响,许多高中政治教师的思维受到应式教学思想的限制,没能正确地认识到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重要意义。教师单纯地为了让学生取得较好的政治成绩而开展政治教学,使得教学思想跟不上新课标的步伐。学生在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进行死板的政治学习,体会不到政治学习的乐趣。教师对于学科的不重视,使得高中政治学科的地位得不到肯定,很难提高教学活动质量。

1.2政治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方法与时展步伐的匹配度对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政治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只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进行灌输性的讲解,没有认识到学生政治学习观建立与政治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许多教师从政治课本出发,为学生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但没有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高中学生的政治学习水平不高。

2.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对策

2.1改变教学思想,构建和谐课堂。

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学习实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与培养每一位学生。老师需要对传统的政治教学思想进行改变,在教学中,不能将自己的热情全部投放在那些政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身上,要肯定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与不足,教学活动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学生的政治学习水平出发,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高中政治学习中都能取得进步。

比如在讲解有关联系的哲学知识时,对于那些政治学习水平不高的学生来讲,教师要让其理解联系的意义,对哲学原理有一定理解。对于那些政治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来讲,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联系原理,尽可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一来,在不同的教学目标引导下,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政治学习成就感的强化。和谐的课堂氛围得以建立,学生的学习情绪会更加积极与正确,有利于高中政治教学突破传统模式的限制,实现质量与效率的快速提高。

2.2加强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政治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完成自身教学思想的改变,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不同时代的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期待是不同的。学生希望自己的主体地位在高中政治学习中得到肯定,希望在丰富的教学方法的引导下自主开展政治学习。这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师丰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不同的学习活动。

比如在学习法律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论题的设置,让学生在班级内开展法律知识辩论赛,利用在政治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对社会行为进行评价与判断。在学习有关社会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一些与社会知识相关的内容,做成一个个性化的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都有提高作用,辩论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政治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政治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政治学习自主性的增强。因此,教学方法的改变与丰富,是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

结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需要进行必要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高中生的政治学习需求。笔者从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内容,对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希望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新的教学方法,践行新课程标准,促进高中政治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中政治 学科知识渗透 时事政治 德育教育 学习兴趣

一、用政治特有的魅力感染高中学生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中政治学科

高中生入学前已经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接触并学习了很长时间的政治课,然而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和被动机械的学习方法却让大多数学生敬而远之。“枯燥、乏味、抽象”早已成了政治的代名词。与初中政治相比,高中政治的知识容量更大、难度更深、理论性更强,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向他们灌输德育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所以很多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尽早适应高中课堂。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用”、“好玩”是喜欢政治的学生对这门学科很中肯的评价,而对待那些对政治不“感冒”的学生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去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他们感受到政治课堂的魅力。

“政治教学生活化”是近几年政治教师的理想目标,我也一直在尝试,效果的确不错,很适用现在的高中学生,在课堂上,我们有时一边听着Lady Ga Ga的歌一边谈着美国的通货膨胀,也曾借助《碟中谍4》聊了聊普京的大选,或者模拟一个市场让学生拿着虚拟货币来感受商品惊险的跳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政治的知识,在聊天中传递抽象的理论,通过不断的创新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政治课过的太快,还没来得及回味就下课了。

3、文理分科后树立文科学生的自信心

“学不明白理科我才学文”是很多文科生的自卑心声。自卑源于缺乏自信,作为一名文科班主任,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是文理分科后班主任的首要任务,要让他们知道“敢学文证明你比别人更勤奋,更能吃苦,领悟能力更强!”“‘学会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句名言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文科生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考公务员时文科生的优势非常明显!”通过这些语言上的激励和平时的渗透,学生在两个月左右逐步摆脱了原来的思想,真正投入到文科学习中,而这种思想的转变对于政治学科教学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但学生政治学科思维的真正形成还得到高一结束。

二、时事政治与课程内容相融合

1、关注时事政治的必要性

“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早已不适应现代学校教育了,但因课业量较大或关注程度不够,也很少有学生能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时事政治是高中政治非常重要的内容,语文和英语学科的阅读及作文也时常提及,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作为一名高中生也应该时刻关注时事,做一名时尚潮人、与时俱进。[3]

2、课堂中的新闻与新闻里的教材相融合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时会出现比较枯燥的知识点或者很抽象的原理,学生学起来必然索然无味。教师可以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适时的引入一些时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处理教材,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用精炼的语言准确的传授基础知识,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在体系中把握知识。[4]再次基础上,合理利用课本事例,恰当引入时事。从而使政治课教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教师也可以在讲解习题时,遇到材料引入时事,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如果遇到国内外重大事件,教师可以给学生10分钟左右讨论,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再由教师引导他们与教材相结合,这样可以更好的突出时事政治的时效性。

三、在生活中注重对哲学思想的渗透

“你想变得聪明吗?那就学哲学吧!你想变得再聪明点吗,那就继续学哲学吧!”这是我还没有讲哲学时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当时被他们戏称我是“哲学代言人”和“托儿”。高中政治学科中,哲学是最抽象也是最难理解的,在绝大多数学生的观念中,一提起哲学就会自然而然地觉得高深玄乎、神秘莫测,他们总是认为哲学是那些哲学家、思想家去研究的,不是高中这个阶段大家能接受和进行探索的。[5]

高二文科学生初次学习哲学教材大概需要四个月的时间,刚开始的入门阶段最为困难,教师需要用大量具体的事例来讲解抽象的哲学观点,但仍然有不少学生学习一遍哲学教材后不知道它是什么,但集中学习时间毕竟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哲学思想的渗透,让学生真正的明白“生活处处有哲学!”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哲学的魅力,我经常准备一些诸如孔子、老子及孟子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等中外著名的哲学家的小故事,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能够感知哲学的有趣,至少没有排斥哲学。

学习哲学未必都得在政治课上,为了让学生把抽象的哲学原理理解消化,我在平时也借用一些身边的人或事引出哲学观点。[6]比如:去年冬天,我班一男生穿得特别少,他对我说:“老师,我太冷了!”我马上说:“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你应该根据今天的天气状况及时增添衣服。这种生活哲学的例子举的多了,学生自然就不会觉得它很陌生。

四、政治学科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

1、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韩愈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明古代的教育首先是注重德育,然后才是专业技能的学习。在我国,德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德育工作的主体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部分。所以学校德育工作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特点在于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进行德育渗透工作。[6]此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能力,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在中学德育工作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道德建设、德育工作要关心的问题,也必须引起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高度重视。

2、课程内容渗透德育工作

在高中政治教材中有很多知识都渗透了德育工作,比如在《经济生活》中我们探讨企业成功经营的因素,其中一点就是企业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很多教师就借此向学生渗透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在《政治生活》中我们学习公民的政治性权利和义务这一课时,我们又向学生渗透作为一名高中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讲解《生活与哲学》时,通过“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等哲学原理的学习,又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形式主义等等。通过课堂上的知识渗透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修养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高中政治因其理论性较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创新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回答问题,并会学以致用,通过潜移默化的学科渗透办法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焦晓骏. 教师的智慧. 2007年福建教育出版社.

[2]石仲荣. 试谈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 2011年第四期教育科学周刊.

[3]陈利勇. 高中政治教学应从基础年级引入时事政治. 2010学知报.

[4]韩艳丽. 中学政治教师的语言特色. 2010年学知报.

篇4

关键词:政治;教学;自学;能力

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说到底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现实需要。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中政治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决定的,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培养高中学生自学能力,主阵地在课堂,政治教师,责无旁贷。

一、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

现代教育理论很明确的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很多学生适应了以往的教师讲,自己听的被动学习模式。很多时候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只是被动的跟着老师走。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主体是他自己。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观前提。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兴趣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源动力。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以生动有趣的导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科内容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高中学生有较强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他们有对国家、对民族、对世界发展前景的关注,有对建设美好家乡的设想,有对身边发生事件的正确评价,有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热点、焦点事件的浓厚兴趣。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给以积极引导。比如,针对当前腐败问题查处许多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这一事实,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既要看到腐败现象对党和国家的形象造成的巨大影响,又要看到党和国家查处腐败现象的坚强决心,要看到党和国家干部主流是好的,但问题存在我们要认真解决,这可以用来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原理,也可以用来分析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也可以在政治常识的教学中用来教学党的先进性,及其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兴趣的迁移性特点,从别的学科人手,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思想政治课中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自觉性。哲学让很多学生感到难以理解,但是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我们可以用牛顿研究“第一推动力”的悲剧,说明正确的哲学理论在科学世界观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运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来说明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运用学生对语文学科中的兴趣,比如文学作品中的不同人物性格特点、不同时代历史背景对诗、词、曲、赋的影响特征,用来分析哲学中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对于这样的教学,学生觉得很新鲜,不枯燥,有收获。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老师的作用很重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提高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使课堂既紧张严肃又轻松活泼风趣幽默,使课堂教学有节奏感;丰富自己的知识,研究教材与学生,研究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方法,课堂教学中富有激情,要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用自己的娴熟的技巧与渊博的知识紧紧吸引住学生。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把培养和提高能力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高中政治的基本学习方法:

1.预习。就形式而言,预习可以分为课前预习和阶段性预习、粗预习和精预习等。2.专心上课,积极思考。即专心看(书,黑板,屏幕)、听(老师讲解和同学们发言)、积极参与(积极动脑。和老师形成零距离互动),还要考虑你预习时所确定的听课重点。看、听、参与等形式都必须动脑,这是衡量专心与否的重要标志。如果这点做不好,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知识。3.课后及时复习。之所以要及时复习,是学习的反复性特征的要求:爱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先快后慢规律也要求及时复习:及时复习还可以使知识的漏洞得到及时弥补,使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再提高。使思维的深刻性得以发展。

我们要实践陶行知的教学思想“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教学固然要发挥教师积极指导的作用。但决定教学效果主要还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学生愿意学、认真学、乐意学,才算是教学效果好。

篇5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模式整合;高中政治教学

新课程改革对于课堂教学质量及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育要求 “以人为本”,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转变,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并且有个性地发展的目标;要实现高中的课程体系的变革,提出以学生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为基础,以紧密结合学生职业规划作为中学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观念导向。为满足新课改的具体需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应建立整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理念及发展目标

1.实现知识灌输向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转变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在于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政策,转变提升基础教育的教学体系、结构、内容,建立健全符合素质教育目标的考课程体系。其比较深刻地分析了问题及不足,明确指出要改变知识灌输的课程教学体系,努力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的导向,通过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培育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塑造它们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学生学习方式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结合

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三项基本任务当中,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通过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以达到转变学生学习方法的目的。教师教学的变化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基础,所以,我们衡量新课改的标准就是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讲,这种转变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推进的重要环节。

3.新课改的内容体现以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宗旨

依据新课改的内容及目标要求,课改教学模式及内容要始终服务于学生终身发展,关注学生真实感受,拓展学生选择的渠道,在其中提升学会选择,学会负责的认识,达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终身发展的目标。

高中政治课程同时事政策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与其他科目的教学及德育思想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助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的完成。以维持现有的以生活主题为前提的系统联系为基础,同时要展示出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整合的理论基础及整合目标

1.课堂教学模式整合的理论

(1)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自我主动的学习过程,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明确自身学习需要及方向,依据现有掌握的学习材料并确定学习进程,自我感知学习结果(主要通过自我评价),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是最佳的。要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付诸实际,课堂教学的作用就是为前者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2)多元智力的学习理论。能力是可以用文字表示的的,它是一组多元化的概念,包括语言智力、逻辑一数学智力、空间智力、人际智力、肢体一动觉智力以及内省智力以及自然观察者智力等。多元智力理论作为比较有特点的教育学观点,为当今教学模式及学习方法的“多元性”拓展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可操作的根据。

2.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整合的目标

为了将新课程的精髓更好地落到实处,新课程确立了一条基本理念――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统一。其内涵具体包括:

(1)知识与能力并非仅仅指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是使教师们明确,知识是不能直接传化成能力的,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使学生受益良多。

(2)过程与方法并非仅仅指教学中传授知识一定要注重知识推理论证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的教学,应研究选用与之相应的最佳过程与方法。这其中还有更深的内涵:即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知识教育我们还必须特别加强文化教育与精神教育。就知识教学而言,对许多种类的知识,我们还必须教给学生这些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

(3)协调统一强调的是就教学活动本身而言,是以课程知识的传授为载体,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的养育,价值观的确立、灵魂的塑造等相互协调,统一于同一教学过程之中;就教学的目标而言,是教会学生做人和做事的协调统一,即培养集科学与人文素养、精神于一身的人。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整合的路径导出

图: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

1.建立模式库

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归类和调整,建立一个专门的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模式库以备候用。

2.确定教学任务

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与教学主体、客体、教学设备等教学条件合理组合,确定该课时的主题性教学任务。

3.权变重组,形成策略

按照确定的教学任务,并结合各种变量的变化情况将模式库里的教学模式加以调整组合,形成完整的教学策略。

4.执行策略

师生双方进入课堂,在执行策略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师生双方皆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得到相应的发展。

5.调整提高

依据各方反馈回来的情况,对模式库里的模式及其使用策略进行调整提高,并准备进入下一轮反馈。

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整合的实践策略

1.善于根据学生需要,把握教学广度、深度和难度

政治课原有的经济、政治、哲学三部分内容变为四部分。在时间上也做了调整,原来需要两个学期讲授的经济常识、哲学常识被缩减为一个学期。从量上来说,新课改并没有让人感觉到负担的减轻,对于政治课教师来说,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一个棘手问题就是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超量”的任务。这就需要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从课堂上找到突破口。

2.采用启发式学习方式,使课堂“动”起来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善于设计政治思考性问题,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和广度、深度,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灵活性、适度型、开放型的问题,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善导,善于利用学生广泛关注的,并且具有思考意义的问题去启迪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上进行具体指导,使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邝丽湛主编.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模式[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周小山,严先元编著.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篇6

【关键词】职业高中;知识教学;缺陷

职业高中是现在很多中考成绩不好的学生都会选择的一个高校,在这里他们还可以继续接受教育。不过由于职高学生的中考成绩不好,自身的自信心就不足,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职高的政治知识教育的时候要有特殊的方法。不过当前的职业高中知识教育中存在很多的缺陷,这些都严重的阻碍了职高的知识教学的发展以及其教育的效果。针对现在职业高中知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对这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变路径。

1.职业高中知识教育的特殊性

由于职高的学生的特殊性,所以在职高进行知识教育方面也存在很多的特殊性。其知识不能像普通的高中那样的深奥,因为其选择职高的学生都是在中考中成绩不好的,所以其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就不能像对普通高中的那样的要求。要针对其所需要学习的职业技能来对其所要掌握的文化知识进行不同的要求,也就是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才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知识教育的效果。

由于职业高中知识教育有着特殊性,所以对其知识教育方面也就有不一样的要求。不过对于现在的职高的知识教育还存在很多的缺陷,下面就是对于职高的知识教育中存在的缺陷的介绍。

2.职业高中知识教育中的缺陷

对于现在的职业高中在知识教育上存在很多的不足,下面是笔者根据自己的了解总结出来的几点。

2.1在知识教育中与初中的衔接不好

由于职高的学生其在初中的成绩都不是很好,所以才会在中考中成绩不好,而选择职业高中,所以在进行知识的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初中的知识进行衔接。注重与初中政治知识的衔接,虽然职高是学习的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对于政治知识大家不能一下子就跨越到高中,要与初中的衔接上,这样教学效果才会好,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也才会好。

2.2职高的知识教育中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差

在现在的教学中有很多的学校老师都不去注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很多老师只是管自己进行教书,而不去考虑学生的理解到底如何。这样就会导致老师教授的虽然很好,但是学生完全没有理会到。也就导致了教学的效果不好,甚至可以说是老师在做的都是徒劳。

2.3不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就只顾自己的讲课,也不去考虑学生是不是在学习,不去想自己的讲课方式学生喜欢吗?完全不会考虑学习的学习积极性,这就会导致很多时候学生根本就没有积极性学习,政治教学的效果也就自然不好了。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由于其在中学的时候就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政治思想水平不高,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学习政治知识。

3.改变职业高中知识教育中的缺陷的有效路径

对于当前职业高中的知识教育中存在的那么多的缺陷,要想得到好的教学效果的话,就要将这些缺陷都进行改变,那么改变这些职高知识教育中的缺陷有什么有效路径呢?下面是笔者总结的,改变这些职高知识教育中的缺陷的方法。

3.1提高教师的素质

由于很多的职高学生其都是在中考中成绩不好的学生,有的职高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就不好,尤其是在政治思想上,往往会以有色的眼睛来看待这些学生。这样的话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差,所以要提高教师的素质,要让教师对这些学生予以重视,这样的话在教学中教师就会去考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不会像以前那样只顾自己讲课,完全不去理会学生是否学习了。

3.2教师注重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

由于职高的学生,其在初中的时候还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其没有考到一个理想的高中。所以在职高的教师进行知识教育的过程中,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对学习方法更好的掌握,这样才会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对知识可以更好的掌握。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这对于教师以后的政治以及其他知识教育也是有帮助的。

3.3注重课堂教学的安排,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采用将教学的内容与生活相联系的方法,而且政治本身就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让学生可以被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所吸引,可以利用实例或者是多媒体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掌握。这样学生对教师所将的内容将会更感兴趣,在学习的时候也可以对知识更好的掌握。

4.新课程改革下职业高中政治教学基本教学能力的提升

对于教学工作来说,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教学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自身所教的专业,我们也有相应的教学能力要求,对此,职业高中政治教师要注意加强这些方面的完善和改进,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提高组织课堂教学以及高效管理课堂的能力。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育教学改革中强调了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这样一来,对于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以及管理能力提出了要求。对此,教师必须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研究,制定更加科学化的课堂教学计划,合理地选取教学内容并有效地进行课堂组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这些都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加以探索。由此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启发他们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总之,关于职业高中的政治知识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由于职高的学生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知识教育的时候不能像普通的教育那样的进行。本文就针对当前职高知识教育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现代的职高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改变职高知识教育中的缺陷的有效路径,希望可以将职高政治知识教育中的缺陷都改变,让职高的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可以得到改变,以后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启秀.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J].安徽教育,2010年03期

篇7

[关键词]高中 政治教育 课堂教学 改革方法

由于长期受根深蒂固的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现行的高中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接受、轻发现,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研讨的弊端。从总体上看,学生只是起着配合老师完成教学的作用,学生独立思考实践能力得不到重视。因此,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是目前高中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笔者结合存在的弊端与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以提高政治课程教学的实效。

一、存在问题

1.教师的重视度不高,学生应试观念未改变

从学校领导到任课教师再到学生普遍认为学生为考而学,教师为考而教,所以政治教育的地位一直处于最低。部分教师认为政治课程远远不如语文数学等重要,所以,缺乏充分发挥政治教育教学的作用。许多同学在沉重的高考压力下认为,政治课堂只是他们短暂的休息时间或者复习其他课程的时间。在平时的课程学习中,学生或者几乎没有听讲,只是在考试期间死记硬背条条框框。

2.社会忽视其价值

高中政治教育包括:哲学、经济和政治常识,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时代性,并有一定的抽象性,再加上家长、学生甚至部分老师的不重视,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的普遍现象。这自然不利于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这些现象说明,社会对政治课程教育的重视度不够,社会人生认为政治课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高,再加上高考科目的改革使政治课程的地位越发地降低。

二、政治课程教育经验

1.理论联系实际,用生动的例子说明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是各学科在教学改革中应该遵循的规律,政治教学也不例外。由于高中政治理论性较强,理论联系实际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生动的事例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过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过于简单迂腐,学生缺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甚至没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教学效果。营造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但还是要把握这个度,如果营造氛围过重过多时,课堂教学就会形成一盘散沙,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掌握这个度。

3.认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学

自古以来就有讨论教学法,讨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上课时,让同学们自由交流,分组讨论。讨论的主题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它能引起大家的深入思考。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学生能够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4.改变死背理论的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该能够和研究性学习课程进行有效的配合。组织同学们按自愿原则分成几个课题小组,制定研究计划,让他们围绕例如家乡发展的问题,确立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学到了许许多多实际知识。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要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要及时进行引导,否则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

先进的理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落实和发展,我们高中政治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学会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三、新课程改革方法

1.案例教学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传统的以知识积累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再适应时展的需要,我们迫切需要探求的是一种能够驾驭和超越知识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得引进一些发现、探索、归纳、推理的现代教学方法,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而从高中政治课理论性、应用性强抽象性的特点出发,运用案例教学,则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从教学形式上看,案例教学则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民主、自由、宽松和谐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敢于打破陈规,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触及敏感问题,以便让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从而引发思想碰撞,完成对问题的深入领会和牢固把握,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政治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

(1)课前备课中充分预设,体现动态生成

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实际教学中,总会有一些不期而遇的问题,面对这一现实,我们教师还是要做好充分的预设,才能“临危不乱”。同时对我们的教学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

(2)上课过程中鼓励学生对话,流露动态生成

教学的过程应是互动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来说,需要有更多的交往、对话、合作和沟通,这样学生才会有主体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解放。

(3)课堂小结中抓住机遇,凸现动态生成

真实的课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在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时,对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和“”,作为教师,应发挥教学机智,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面对教学中这一突如其来的真实问题,教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自由、安全的心理氛围,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举例的片面性,巧妙地挽回了质疑学生的尴尬局面。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是变化莫测、丰富多彩的。在动态生成的理念下,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凸显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实现师生在课堂中的真正涌动与成长。这是教育的理想,也是理想的教育,是对传统的超越,更是政治教学理念新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马晓红.普通高级中学政治课程管理研究[M].上海师范大学,2008.

[2]阳萍.浅议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J].世纪桥,2008.

[3]李成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与学习技巧[J].科学教育,2008.

篇8

关键词: 高中政治;新课改;教学

一、转变教学理念,顺应新课标思想

(一)以学生为本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越。一线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新思想、新理念,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所以教师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和独立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养成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和良好行为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政治理论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用这些知识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现象;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问题,用自己的实践去改变行为。

(二)活化教材,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不只是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也是课程开发的过程。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不应让教材去驾驭人,而应该利用教材教学生,把教材当作引导学生学习的知识之“舟”,当作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之“桥”,当作洗涤学生心灵的情感之“池”。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做到活化教材,真正从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

首先,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研究和吃透教材,挖掘内涵,明确“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设计“怎么讲”,否则就会因为“挖得过深”而嫌课时不足,教学就会失去方向。

其次,教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调整、整合教材内容,合理选取,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飞跃。回归生活,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新课程高中政治教材已由传统教材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大模块改变为经济与生活、政治与生活、文化与生活、哲学与生活四大模块。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高中政治教材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应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并设计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加以解决。也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感受知识的本来面目,最终达到既学习新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及时地总结学习过的知识、使用的思维方法和涉及的人生道理。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后,教师要为各层次的学生设计巩固练习题,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发展情感体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共同发展。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对新课程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提高。当前对于新课标的落实而言,在教师的诸多素质中,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显得尤其突出,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够应对新的挑战。新教材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在生活主题下引领学生探求学科知识;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路线;课程设计、课程资源整合与课程开发的能力;科学处理教材与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捕捉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能力;指导学生多样化学习的能力,如自主、合作、探究;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合作教学的意识与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和对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力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教师必须加强业务的学习和钻研,增强自身创新能力,自我磨练,不断超越;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借鉴同行成功的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探索、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师应着眼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课程和学生,继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做好新时期的教育和教学工作。

三、运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

教学方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由单纯的讲解式教学方法走出来,向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教学环境。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教学,不是“新”就好用,关键是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性能否得到尊重和发挥成为区分新旧课堂的标志之一。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创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课堂是中学政治教师实现新课程改革任务的必由之路。由长期的“灌输式”到突然的“探究式”,学生往往很难一下子接受,所以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方式就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在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要围绕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编写学案,对教材进行科学取舍,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突出学习重点,明确学习要求,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发挥引导学生“课前参与、课上探究、课后延伸”的功能。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增加课堂容量,为课堂讨论、合作探究提供时间上的保障。

总之,作为一线的政治教师,我们应该以满腔的热情投身到新课改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相关的新理念、新思想,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找适合新课改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新课改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新常态 以生为本 政治课教学

曾经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教育更应该树立一种新常态意识,体现一种新常态思维。笔者认为,教学要树立新常态的意识,教学的全过程要体现“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精神。“以生为本”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宣战,它改变了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体的格局,其目的就是为了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改变“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现状,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平台和外部条件。在教学中,应该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教学方法中,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知识。

一、以生为本,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符合新常态理念的主动学习方法,它的运用对于高中政治课程来说,具有鲜活的特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运用高中政治原理的积极性,这是以生为本理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有助于学生在没有老师指导的自习课期间,发挥主动创造性,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摸清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及时创设学习情境和设置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创设的问题,以完成最终的教学任务。

例如,在必修四教材中,笔者在讲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框时,不能简单的带领学生在教材中划出知识点,那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而是首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先通过课本中“悬挂在山崖上的两个人”的导入,然后设置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哲学上的矛盾概念与生活中的逻辑矛盾相同吗?(2)哲学中的矛盾是什么意思?(3)“自然界喜欢矛盾”,这里的矛盾又是什么意思?然后让学生自己找出矛盾的概念,即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抽象意识,这对于学好哲学来说,是有着必要意义的;同时也体现出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尊重,是对“以生为本”理念的具体落实。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对于哲学内容来说,虽然比较枯燥晦涩难懂,但是如果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探究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学习,能够加深对哲学原理的理解。

二、以生为本,分组合作

分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和思考中来,既保证了教学的整体效果,也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斩获,有所锻炼。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必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思考,这也是“以生为本”理念的直接体现。

如,在必修二“政治生活”教材中,笔者在讲到政府的职能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原则,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思考题,这几个小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层次都不一样,问题也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有哪些?政府经济职能的履行体现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我们正在学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政府的哪种职能?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职能的发挥?笔者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和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获得集体智慧的成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分组合作学习其实也是分层教学模式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中多将这些先进的教学模式融入到课堂中来,通过分层教学来实现组内学生的比学赶帮超,做到每一分钟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三、以生为本,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就是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引导学生做题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种方法在任何科目的学习中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每堂课的最后几分钟,教师要留给学生必要的时间来进行实战演练,通过习题的改错来对整堂课的知识进行再现。但是实际上,很多教师都忽视了这最后的五分钟,或者是简单的对答案,没有引导学生来认真推敲每一个错误的答案,这样的课堂显然是低效的。教师要在学生实战演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每个答案进行揣摩,让学生找出答案的错误之处,在今后的解题过程中,重视细节。

例如,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受该商品和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如,对于普通家庭和消费者来说,牛肉和羊肉,它们之间是( )

A.互补商品

B.互为替代品

C.一般等价物

D.高档耐用消费品

对于这一类题目,最好的解题方法就是排除法,我们不难发现,首先,A答案出现了概念性的错误,这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什么是互补商品,如汽车和汽油,乒乓球和球拍等;对于C答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识记重要考点,一般等价物一定是货币;D答案中,高档耐用消费品指的是诸如黄金饰品以及汽车、家电等比较昂贵的商品,它们的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涨落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排除法的传授以及对知识点的再次巩固,锻炼了学生分析每个答案的意识和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做题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减少由于审题马虎而造成不必要的扣分。

篇10

一、借助问题导入展开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该理念指的就是学习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注重学生自身的人性化发展历程。因此,教师应当为实现教学目标积极应用合作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开展相应活动,从而保障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强化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立足于当前教学内容以及相应大纲要求,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从而挖掘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合作交流意识,同时还可以借助多种合作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出政治学习的误区,让学生快乐主动地投入知识学习中。

纵观当前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内容,能够将其划分成为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以及生活与哲学四部分,在设计问题导入时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现实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在教学“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时,这节知识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因此可以创设一个相关教学情境,假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询问学生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相关的采访探究,从而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归纳。在小组开展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动手思考以及社会实践的能力,提升了学生对社会现状的认知。

二、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分歧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之间相互探究交流的过程,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出现分歧的时候,借助讨论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掌握相关辩证思维方式,回答一些答案多元化的问题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探究讨论的合作学习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例如,在教学“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过程中,学生对“真理是客观还是主观?”的问题产生分歧,教师可以借助课堂讨论合作的方式完成相关教学,同时还能够有效利用学生强烈的合作交流欲望开展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烈的探究讨论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使得学生明白“意识只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是一种客观事物存在的主观表现”,从而加深学生对意识与真理的属性的理解记忆。借助讨论合作的形式开展高中政治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能够快乐轻松地完成课堂教学内容。

三、通过课堂模拟活动开展表演式合作学习

表演式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强化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同时还能够强化小组成员在语言表达、肢体表达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竞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