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法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3-24 10:0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法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法心得体会

篇1

教师法心得体会【1】

随着我国法律的逐步健全,国家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高度民主的法制轨道。在教育领域,主要体现在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树立高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依法执教’,就是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其含义有二,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那怎样才能做到“依法执教,以德育人”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好教育法规是前提。

教育法律、法规,是规范教师行为的准则,是指导教师育人的纲领,是依法治教的前提和依据。《教师法》第八条明文规定,“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每个教师应履行的义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也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我经常学习各种教育法律、法规,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等相关栏目,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和职业道德意识,增强依法执教的观念和能力。

二、知法守法,为人师表是关键。

学生是未成年人,是受教育者,就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问题。尤其是我们在面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时,更应当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学生的心灵中去,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制订措施,并建立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还要有耐心,做好“学生的问题会反复、反弹”的心理预备,再次帮助他改正缺点。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为人师表”。这在另一个层面上要求我们要依法执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也就是教师以身示范,为人师表,以模范行为影响社会,教育学生。

三、爱岗敬业、有爱心是基础。

爱岗敬业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是育人的基础。我们要树立“学校是我家,繁荣靠大家”的观念,只有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并为为这个家而奋斗,才能真正把“爱岗敬业”这一观念落到实处。

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还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他们。因为,爱是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基础,是教师的天职。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抚摸和问候,为学生整好领子,扣好扣子,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节,却会给学生的心灵极大的震撼,使他们从中感受到老师给他们的温暖,从而也喜欢接受老师的教育,努力把学习搞好,特别是对后进生的转变,作用就更大。

作为新世纪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对自己的事业有足够的认识,把

自己的才华和青春献给教育事业。在学生面前,我们教师应是道德的权威,每时每刻都在用我们的品格感染学生。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道德的楷模。

在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作为教育者不仅自己要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更要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能在法律的保护下茁壮而健康的成长。

教师法治心得体会【2】

通过对《教师法治教育读本》的学习以及陈志良校长开展的讲座,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自身需要学习法律方面的理论知识,其次要注意在学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运用法律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到防微杜渐,正确处理一些以外事故。使学生在老师的榜样作用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让学生度过快乐的校园时光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来补充自己的大脑,让自己的法律意识更强。如:教师法、教育法等一些基本的法规,这不仅有助于教师专业化队伍的形成,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维护自己的权益,履行自己的义务。认识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都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影响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法律意识,以法律意识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在和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法律修养。

一、正确认识学习法律的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内容包括八个方面,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教育部1997年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个方面要求,第一条就是“依法执教”。 为什么《教育法》、《教师法》、《规范》都把守法作为教师的第一条?一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需要,二是教书育人工作的需要。三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四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五是规范自身行为的需要。因此作为人民教师明确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依法执教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正确认识的权利与义务

(1)正确认识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法》赋予教师“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学生管理权;与学业评价权;获得劳动报酬权;享受福利待遇权;参与民主管理权;参加进修培训权”等八项权利。教师的六项义务: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 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从法律的角度认识未成年学生的权利。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未成年人在学校享有的权利:受教育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身体自由权和内心自由权、肖像权、财产受到管理、保护权、独立财产权、荣誉权、拒绝不合理劳动权、民事活动权、平等对待权、隐私权、拒绝不合理校内外活动权、休息娱乐权、生活获得照顾权、获得良好的校园环境权、名誉权、拒绝乱收费的权利、著作权、民主自由权、民主监督权。

三、正确认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提要

预防事故必须做好“三件事”: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建立完善安全制度、出现事故及时救助。首先对学生进行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雷击等安全教育;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实验安全教育;进行体育课、实践课等活动安全教育;提出同学之间矛盾纠纷处理、校园生活中站坐行走规范、节假日往返学校交通安全、日常饮食起居卫生基本要求等等。其次要完善制度,建立校园设施设备验收、检查、管理、维修制度;建立校园教室、寝室、食堂、实验室、运动场等日常管理制度;建立学生违纪行为的处分制度;建立校园危险物品物品使用、管理、储藏、销毁制度;建立学校传染病预防、救治、报告制度等等。再次要严格管理,制定各种应急救助方案、组织学生开展火灾、地震、洪水等遇险逃生训练;坚持对学校的使用的设施设备进行经常性安全检查;对学生中出现的违纪、违规、危险行为及时制止;严禁体

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对教师进行一般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保证校医、保安等与安全有关的人员配备;保证校园的逃生、消防等安全通道畅通;禁止校外闲杂人员进入校园等等。最后,及时救助,在发生校园火灾、垮塌事故、交通事故,以及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时,领导和教师必须挺身而出,组织学生撤离疏散;对受伤学生应及时联

系120急救;对学生中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疾病流行除及时与120联系外,还应通知上级领导和疾控中心到场,确定是否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病情扩大。

四、正确认识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做好“四项工作”重要性,

及时救助、通知家长、报告上级、善后处理

首先是要积极救治,及时报告 。学校万一发生了学生伤害事故,校长及全体教职工应在第一时间组织所有力量并通过120急救电话和紧急联系附近医院等措施对受伤害学生进行全力救助,力争使损失和影响减至到最低程度;并及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联系受害学生监护人,有必要的要及时联系公安等部门。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端正态度,不能麻木不仁,更不能回避隐瞒、拖延卸责,也不能一味自责、主动揽过。

其次是要主动处理,科学应对。事故发生后校长及相关责任人要积极、主动、真诚地投入事故处理之中;要熟悉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和学校;要坚持底线,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要尽力安抚好家长,不要乱表态和大包大揽;要尽量协调处理,不要使问题复杂化;要注重证据的收集,争取工作主动。

因此,我要认真学习教育法制的基本知识,不断增强教育法制观念,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正确的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法治心得体会【3】

通过对《教师法治教育读本》的学习以及陈志良校长开展的讲座,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自身需要学习法律方面的理论知识,其次要注意在学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运用法律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到防微杜渐,正确处理一些以外事故。使学生在老师的榜样作用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让学生度过快乐的校园时光。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来补充自己的大脑,让自己的法律意识更强。如:教师法、教育法等一些基本的法规,这不仅有助于教师专业化队伍的形成,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维护自己的权益,履行自己的义务。

认识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都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影响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法律意识,以法律意识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在和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法律修养。

一、正确认识学习法律的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内容包括八个方面,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教育部1997年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个方面要求,第一条就是“依法执教”。 为什么《教育法》、《教师法》、《规范》都把守法作为教师的第一条?一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需要,二是教书育人工作的需要。三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四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五是规范自身行为的需要。因此作为人民教师明确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依法执教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正确认识的权利与义务

(1)正确认识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法》赋予教师“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学生管理权;与学业评价权;获得劳动报酬权;享受福利待遇权;参与民主管理权;参加进修培训权”等八项权利。教师的六项义务: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

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从法律的角度认识未成年学生的权利。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未成年人在学校享有的权利:受教育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身体自由权和内心自由权、肖像权、财产受到管理、保护权、独立财产权、荣誉权、拒绝不合理劳动权、民事活动权、平等对待权、隐私权、拒绝不合理校内外活动权、休息娱乐权、生活获得照顾权、获得良好的校园环境权、名誉权、拒绝乱收费的权利、著作权、民主自由权、民主监督权。

三、正确认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提要

预防事故必须做好“三件事”: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建立完善安全制度、出现事故及时救助。首先对学生进行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雷击等安全教育;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实验安全教育;进行体育课、实践课等活动安全教育;提出同学之间矛盾纠纷处理、校园生活中站坐行走规范、节假日往返学校交通安全、日常饮食起居卫生基本要求等等。其次要完善制度,建立校园设施设备验收、检查、管理、维修制度;建立校园教室、寝室、食堂、实验室、运动场等日常管理制度;建立学生违纪行为的处分制度;建立校园危险物品物品使用、管理、储藏、销毁制度;建立学校传染病预防、救治、报告制度等等。再次要严格管理,制定各种应急救助方案、组织学生开展火灾、地震、洪水等遇险逃生训练;坚持对学校的使用的设施设备进行经常性安全检查;对学生中出现的违纪、违规、危险行为及时制止;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对教师进行一般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保证校医、保安等与安全有关的人员配备;保证校园的逃生、消防等安全通道畅通;禁止校外闲杂人员进入校园等等。最后,及时救助,在发生校园火灾、垮塌事故、交通事故,以及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时,领导和教师必须挺身而出,组织学生撤离疏散;对受伤学生应及时联

系120急救;对学生中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疾病流行除及时与120联系外,还应通知上级领导和疾控中心到场,确定是否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病情扩大。

四、正确认识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做好“四项工作”重要性

及时救助、通知家长、报告上级、善后处理

首先是要积极救治,及时报告 。学校万一发生了学生伤害事故,校长及全体教职工应在第一时间组织所有力量并通过120急救电话和紧急联系附近医院等措施对受伤害学生进行全力救助,力争使损失和影响减至到最低程度;并及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联系受害学生监护人,有必要的要及时联系公安等部门。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端正态度,不能麻木不仁,更不能回避隐瞒、拖延卸责,也不能一味自责、主动揽过。

其次是要主动处理,科学应对。事故发生后校长及相关责任人要积极、主动、真诚地投入事故处理之中;要熟悉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和学校;要坚持底线,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要尽力安抚好家长,不要乱表态和大包大揽;要尽量协调处理,不要使问题复杂化;要注重证据的收集,争取工作主动。

因此,我要认真学习教育法制的基本知识,不断增强教育法制观念,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正确的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法治心得体会【4】

依法治校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我认为依法治校的基础是明确学校、教师、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管理的根本方略,教育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部分,国家的法制化离不开教育的法制化。可以说,随着教育教学法律法规的发展完善,依法治教治校显得刻不容缓。如何实施依法治校,我谈一些实践体会如下:

1.实行依法治校,最重要的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就是校规校纪,包括校长、行政、教师的管理和学生的管理等各种活动,要求规范的东西都叫规章制度,学校的校规校纪等同于制度,不仅相对学生,也对教师、行政人员同样有效。有规章制度才有法可依,学校依法治校,必然有各方面健全的规章制度,所以健全规章制度是依法治校的第一个方面。制定完善的学校应当包括校名、层次、规模、基本制度、重要的财务制度等等。章程,就相当于执照,相当于学校与政府的一份合同,学校依照章程自主管理,政府依照章程老判断学校是否依法办学,双方之间能形成规范的关系。所以首先要强调制定章程。如在制度中,教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开展、教师职责如何分配,教师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监督工作应当如何进行都应当有章可循。章程就是制度,就是校规校纪。

2.实行依法治校,制定规章制度,要了解教育法律法规,做到合法合理,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能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相抵触。实行依法治校,在学校规章制度建立后,如何颁布呈现,应该做到公开,使每一个相关对象都知晓,这一个必需的程序。这有两个作用,一是相关对象有这个权利,让其知道,可以提高认同感和执行力;同时,如果缺了这个步骤,这个制度从法律上讲就无效。比如,有的学校发现教师在工作期间多次上网聊天,就给予纪律处分,但事先学校从来没有对教师上网做过类似明确规定。这样教师就会不服,就如俗话说得不知者不罪,也得不到公众支持,一般只能批评教育;如果之前就明确上网聊天属影响教育违纪行为,发现达几次就要给予某个合适的处分的话,就能预防在前,并且对照条款当事人无话可说。所以,平时要注重对师生组织必要的法律法规、校规校纪的学习,特别是校长,要更多地了解法律法规,为制定学校制定章程、处理事务进行明智的决策。

篇2

在教师法制教育学习 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注重职业道德 真正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 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关爱和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是现代 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涵,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每位教师应在教书育人,完成崇高使命的愉悦中升华道德,积极做 高尚师德的践行者。

二、使我充分认识到了学法用法的重要性 作为人民教师,要做到依法施教、依法育人,必须自觉学习法 律知识、宣传法律知识、贯彻法律知识。当然,前提是要增强自己 的法制观念、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知法、懂法,在教育教学过程 中,认真履行职责,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 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坚持做到 "为人师表" ,自觉遵守学校 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 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篇3

义务教育法实施20年后重修,增加内容很多。据参加法案审议的人大常委会委员称,“不收杂费”是本次修改的一个核心内容。

“学杂费”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老词儿。老版本的义务教育法只规定了“不收学费”,给“杂费”留了个口子。教育部有关负责官员介绍,20年前,这个口子很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每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收入加在一起仅8亿元。恩平婚介网[*],一向就是集资办教育。新版义务教育法没有规定“国家免费提供课本”,学校摊派教辅书也就可以没有边际。如此等等。中国是成文法国家,法律修订得再严密,也经不起有心人细细把玩。

所以,我们希望基层官员们,除了数算法律文本中究竟写了几项“不收”以外,还得尊重立法本意,还得领会法律的精神,还得讲究执政为民。

篇4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作为“90后”青年党员干部,我们毫无疑问正处在这个关键的“人生紧要处”,那么,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应该怎么扣,青年时代的第一步应该怎么走,是我们都必须面对也必须答好的人生考题。

要勤学修身,补足精神之钙。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青年人只有通过学习,掌握的科学理论,在工作和实践中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有所了解、有所认识,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分辩正误和抵御错误思想侵蚀的能力,才能从心底筑就廉政建设的钢铁长城。

要修养党性,筑牢信念之基。青年干部涉世未深、经验不足,面对复杂的反腐形势以及形形的诱惑,思想很容易被腐蚀,导致一步步滑入腐败的深渊。

篇5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学生主体。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和主体的,学生被动地接受的“灌输式”的“听话”的教育。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是指学生受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主体性的确立,必须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首先,师生在人格上要互敬互爱。尊师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关于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这是单向的要求,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尊敬,互相爱护。其次,师生在教学中要民主平等。常言道“尊其师,则信其道”,师生之间的互敬互爱体现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快乐友爱的享受,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积极营造一种具有真诚、热爱、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另外,老师还可通过表扬、激励等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其主体意识。教育要以人为本,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才是教育的本质和核心。

二、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凸显人的整体素质。

学生综合评定考核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既要重视考试考核,也要重视技能考核,兼顾德育、体育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考核,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克服普通学校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等,做好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待人热情、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心理素质。总之,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应从德育、智育、体育等多个方面量化考核,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篇6

一、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展教学实践。教学内容、目标及方法的选择,都应从学生需要出发,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关注课程的适应性和教学的有效性,改变过去以书本知识、以成人为取向的教育价值观,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指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关心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只有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师也是学校发展的资本,学校应该成为教师成长的基地,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学校发展目标的引领,学校的整体发展更需要借助于每个教师发展力量的推动。

二、以发展性教育观审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指导思想有偏差,未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

当今,在追求升学率面前,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或是学生本人,更注重升学成绩,关心分数。教学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略学生的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的创造性及动手能力不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及保护,没有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对学生全面培养。怎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使我们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挥,是课改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2、评价体系不完善,与科学发展观相违背。

评价师生过分强调学生考试的分数,注重结果性的评价,忽略了教与学的过程性评价,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和谐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坚持发展性教育观,就是要认识到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发展性品质人才的一个摇篮。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立师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呼唤着新的评价体系。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有科学的教学质量观,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建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及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

为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们需要建立新的学生评价体系。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与伙伴间的合作等因素,计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个性张扬和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合作精神等方面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2、建立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教师评价体系和校本培训制度。

我们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应制订一个“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在评价内容上,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包括教师的职业素养、育人态度、课堂教学行为、专业发展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在评价方式上,将教师自评、互评、学生家长评价及学校领导评价等综合起来进行评定。

新课程改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将强烈触动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改革中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课改,以发展性教育观审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校师生和谐发展。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常规管理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怎样有效地组织检测和评价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效,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做深入的探讨。

篇7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要认真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必须坚定不移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全体党员的庄严使命。我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当前的幼儿教育工作结合起来,要提升我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教育素质,为搞好幼儿教育工作贡献我自己的力量,为此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

我不仅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我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当学习型教师,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二、提高工作能力,增强教育幼儿的本领

新形势下我要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精神,树立热情为幼儿服务的宗旨。在这里,我要认真学习幼儿新《纲要》,掌握幼儿新《纲要》的要点,把它实际运用到幼儿教育中。我要创设均等的机会,促进幼儿不同层次的提高;我要引导幼儿自主创作,快乐享受活动过程;我要让幼儿欣赏自我、欣赏同伴,注重幼儿个性的培养;通过这些,完成新时期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与目的,使幼儿健康成长。

三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在性

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要使幼儿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如何结合幼儿教育新的要求,顺应形势进行不断总结、巩固、升华,是值得我认真思考的问题。要讲发展,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就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全新的工作。要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苦干实干,把心思用在幼儿教育的工作和事业上。

篇8

我觉得学习科学发展观,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实情,立足岗位出成果。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教师,我们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将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课堂”来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在教育事业中体现为“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和谐课堂,提供给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如何构建和谐课堂呢?

一、用宽容构建和谐课堂,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

雨果曾说:“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这种胸怀就是宽容,宽容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品性。作为教师,要宽容学生成长过程中所犯的过错,不能动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让学生课堂上缺少安全感。课堂中这一蕴含宽容精神的民主,对构建和谐课堂,培育学生的宽容性格,塑造学生成为具有民主意识的现代公民很有意义。

课堂上的安全是一种感觉,相对而言,孩子们是真正的弱势群体,老师对学生简直有“生杀予夺”权力,学生在课堂上的选择、学习、和身心状态全都受老师一手控制。如果这是一位珍爱生命、善于开发生命潜力和成全孩子们多方面发展的老师,那么孩子们是幸运的。但现实情况是,有形无形的暴力正在伤害着许多幼小无助的心灵。作为老师应把学生当成平等的公民来对待,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允许他们犯错误,允许他们反复,并在此基础之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超越完善。

二、用赏识教育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感受课堂的快乐

赏识是教育成功的秘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要赏识孩子。”这句格言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异想天开”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异想天开”,在很多教师心目中被视为“邪门异端”而受到指责。如何对待学生的“异想”?创新教育告诉我们,学生的“异想天开”常常是他们创新思维火花的初始出现。因此,赏识、引导学生的“异想”,是值得每个教师特别注意的问题。我们要赏识学生的“异想天开”,让学生感受到思考的快乐。只有这样,孩子们才是真心的喜欢课堂。如果孩子们对课堂有了发自内心的热爱,那么还愁不能顺利地“传道授业”吗?

“有效率的教学总是始于鼓励,终于成功;无效率的教学大多始于责骂,终于失败。”赏识教育有时能创造教育奇迹。所以,对学生的“异想”不但不能压抑,还应多鼓励、引导,把学生的“异想”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理,多创造一些能产生好奇、异想的学习氛围,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去“异想天开”,去思考、创新。这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生长大以后,就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课堂上,我们的教师应该暂时抛开一切,微笑地面对孩子们。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愁眉不展,长吁短叹,在这样令人疲惫、压抑的气氛下,学生能快乐起来吗?所以老师应把快乐传染给每一个孩子。自由、宽松、愉悦的人文环境,让学生按照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去探究,那么学生一定会感到幸福、快乐的。

三、用学生主体观构建和谐课堂,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课堂,就必须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此,教师应注重课堂内的启发、引导,根据学情的需要,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从学习的客体变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独立自主的主体精神,充分信任学生,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主持、管理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促成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与发展,最终达到学生“会学”的目的。当然,教师在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使二者有机结合。

篇9

昆明 成云

成读者:

一般心脏病引起的水肿,最先会从脚开始。

引起水肿的原因非常复杂,除了心脏病以外,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营养不良、甲状腺疾病、血管病变等都是水肿的常见原因。出现水肿时,患者可以先观察是一只脚水肿还是两只脚都肿。

心脏病引起慢性右心衰竭时,水肿从而下肢踝部开始,逐渐发展到全身;肝硬化时,也是先两下肢水肿,以后出现腹水,最后全身水肿。肾脏病病人,也可以出现下肢水肿。不过,一般先从两眼睑或颜面水肿开始,再发展到全身,病人清晨起床时,往往发现颜面水肿,上眼睑水肿像“蚕宝宝”。

心脏病引起水肿的主要原因是心力衰竭,心脏在体循环中充当一个泵,要是心脏的功能减退了,血液不能很好的射出去,就会瘀积,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变,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中,就肿了。而这样的肿,一般会从身体较低的地方开始。足部、踝部的浅筋膜(也就是平时说的脂肪)在下肢相对较少,且位置又低,心源性的水肿,一般在这些部位会首先被发现。

另外,心脏病引起的水肿还有几个特点。首先,在按压时可以出现凹陷,但是与肝肾疾病引起的水肿相比,硬度更大一些;一般在劳累或体力活动后加重,傍晚时也会比较明显,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常常会减轻甚至消退,但是当心脏病很严重的时候,就不能通过休息来缓解了;具有对称性,只在一条腿上出现的水肿,很少跟心脏病有关系。

水肿常是心脏病、肝病、肾病 、内分泌等疾病的信号,少部分水肿属生理性的,不是疾病。对于水肿切不可粗心大意,务必及时查明病因。

水肿如果是由于疾病所致,则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治疗原则是纠正心衰、利水化湿、回缩肥大的心脏、活血化瘀、软化血管、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激活由于缺血缺氧而失去活性的心肌细胞等。

篇10

班主任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一 通过前几天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的学习活动,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教师在新时期的素质要求,学习师风师德心得体会。下面简单谈谈几点体会:

一、敬岗爱业,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自己应该系统地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班主任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二 开学初,我市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了强师风、铸师魂,争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师德教育活动,并将今年定为师德建设年。育人先树德,教师只有树立好自身的形象,才能真心、真情、真意地去教育学生。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使我懂得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性,并约束与规范了我日常的教学行为,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护法的人民教师。

学校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开展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从多层次、多角度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使我感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到我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当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自己应履行的职责。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思维天真,好动,好闹,工作烦燥之时,我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这种习惯当成不懂事,事后想来,这样的我是不应该的,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觉和要求,优秀的学生人人喜爱,然而调皮的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副放大镜的眼去寻找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去教育每位学生,要学会用优秀教师的品质激励自己。和优秀教师相比,我目前的思想境界还要不断提高。在教学方面首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使自己的教育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