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范文
时间:2023-07-27 17:0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命教育 心理健康 大学生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科技的发达、物质的丰富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却又使人们走入了另一个怪圈。许多人不堪重负,精神失衡,生命意义缺失,杀人、自杀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又如何?“郁闷!”“无聊!”“崩溃!”走在大学校园里,类似的口头禅不绝于耳。近年来,大学生浪费、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从云南的马加爵残杀同学案到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弑师案,都是大学中发生的典型暴力事件。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曾对南京部分大学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自杀率为20/10万,即10万人中就有20人自杀。自杀已成为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什么样的理由能够让一个风华正茂的青春选择自我消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一幕幕轻视生命、摧残生命的事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传诵生命的气息。”笔者认为,引导大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关键在于推行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他们学会珍爱生命,提升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与内涵
生命教育思想源于美国。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的理念,并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之后,生命教育理念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生命教育的实践也得到逐步发展。1996年前后,我国台湾地区因校园一再发生暴力与自戕案件,引起台湾当局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开始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香港对生命教育也予以极大关注[2]。近年来,一些大陆学者在传统人生观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新见解,但具体到教育基层一线,无论是宣传还是实践我们还不到位。
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虽然国内外的学者有多种表述,但精髓基本一致。归纳起来具体包涵三个层面:
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珍惜生命。首先,让他们了解生命的诞生历程,领悟生命体所承载的希望,感受哺育生命的艰辛,从而形成对生命的珍惜之情和敬畏之情。其次,让他们了解生命历程的酸甜苦辣,体会生活的艰辛、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使他们学会感恩,懂得珍惜生命。再次,走进死亡教育,让大学生对死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使他们懂得生命的宝贵与有限,从而更加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二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培育健康的生命态度。生命是一个过程,在个体生命中不仅有鲜花和笑声,还有荆棘和泪水。生命教育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人生路上会遇到各种艰辛、挫折和不幸,但其中却承载着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它不仅仅属于个体本身,还与父母、朋友、社会密切相连,所以在逆境中,谁都没有权利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明白:我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替代我!无论我身上有多少缺点和不是,无论他人和我有多么不同,我都必须要尊重他人,悦纳自己。
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陶冶健全人格。教育的根本职责在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会去追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人不但要活着,还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帕斯卡尔说过:“活着却不知道人是什么,这真是糊涂得不可思议。”如同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思考过的生活不值得活。”人要不断地对生活进行反思和批判,在超越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追求一种生命的永恒价值,它是对生命的突破,对本我的不断超越,以此实现“终极关怀”和人的理想与信念。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针对性
大学生自杀、校园暴力、残害生命等事件以及校园中还普遍存在的虚度年华、浪费生命等现象,折射出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趋明显的现实。这些现象的发生方式尽管不同,但极其相似的一点是:对生命的漠然和轻视。生命意识缺失现象使大学生及其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付出了程度不同的代价。我们必须反思其原因何在。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缺失既有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教育环节的原因,还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而当下迫切推进生命教育最直观的主要有两个视角。
1.高校教育:缺乏生命教育内容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针对性,首先就是要明确它所针对的对象,即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和当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生命的视角来看,教育是一项直观生命的神圣事业。教育首先应是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和人性完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4]生命教育的价值日益凸现,但遗憾的是,高校教育知识本位、技术至上,加上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的强行介入,使高校演化为工具的制造厂,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情意的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的负责。大学校园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仍旧过分地强调智育和技能。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不仅使学生体验不到生命的乐趣,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还导致学生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学生的情感、心灵和个性受到忽视,甚至被压抑,他们知识的增长以情感的麻木和冷漠为代价,最终导致了他们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怀疑与幻灭。高校至今仍缺乏生命教育的氛围,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内容,忽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为此,“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使教育重新承担起拯救生命、唤醒生命意识的责任和使命,这就是时代急需的生命教育。”
2.大学生个体:精神迷惘和心理危机
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与社会、家庭、学校等众多外因的影响有关,但最直接、最根本的影响还是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内因。
大学生生命认知的偏差和生命信仰的匮乏导致他们无法正确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及生命价值,心灵空虚迷茫,以至寻找无聊刺激,虚度光阴,自暴自弃……他们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首先,缺乏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是导致生命意识缺失现象发生的重要思想基础。研究发现,自杀的人缺乏对生存的重要信仰和价值的认识,一旦遇到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或感到痛苦和压力时,往往会放弃解决问题的努力和尝试,而选择轻生。因此,缺乏对生命足够的反省,缺乏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缺乏积极的生命态度就有可能被生存的空虚感所笼罩,产生内在的挫折感。其次,心理断乳期的精神迷惘和自我认同的危机也与生命意识的缺失现象有关。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说的“自我认同的危机阶段”或者说“心理断乳期”,容易陷入对自我价值的迷惘和认识不足中,也容易陷入对生命的无知和对生命方向的茫然中。
三、强化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1.将生命教育纳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异常心理现象。但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及课堂之中,没有专列相关内容。推进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首先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章节和活动。拯救自杀者,主要不在于改变外部的物质生活环境。生活在富裕环境中的人,依然有自杀的;生活在艰难环境中的人,依然有坚强乐观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对待人生。通过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意识的教育,促使他们树立科学的生命信仰,进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走出生命意识的误区。
2.博采众长,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是一种从多角度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一是要吸收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命意识理论的积极方面,做到古为今用。比如,在儒家看来道德义务比人的生命更为贵重。人的生命因道义而有价值,因之而可贵。生命和道义相比,后者重要得多,道义是至上的。为了坚持道义,即使牺牲生命也不犹豫,这是我们应该吸收的。但儒家所提倡的重生命的社会形式、轻个体的存在价值;重生命的自然形式、轻生命的创造意义等生命意识取向是需要批判和扬弃的[7]。二是对于西方文化中有关生命意识的理论应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做到洋为中用。一般来说,西方文化所注重的是个体人生幸福,注重的是合理地高效率地充分地享受人生。关注个体幸福的深度和广度,强调肉体欲望合理满足等人本主义生命意识应为我们所借鉴和学习。而对其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等生命意识的消极方面,应加以批判。
3.实施分享与体验方式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
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主要不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因此,生命教育还必须要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体验教学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进行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个人才能更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例如,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模拟盲人的生活,体验盲人活动的艰辛,可以增加对盲人的敬佩与关爱。生命教育还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如孤独是一种生命负面状态,但又是生命的一种独特体验,在孤独中可以从容地体验生命的静美情趣;再譬如,国外一些大学开展的“模拟葬礼”,旨在引导大学生体验死亡的感觉,把人生置于强烈的痛苦背景中,以刺激其重新发现和体认生命的美好,从而珍惜生命,寻求和实践自身独特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4.积极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咨询网络
除了要对广大学生开展普适的生命教育内容之外,还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实际问题,做到共性的课堂心理教育和个性的案例问题解决相结合。要建立和健全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配备合格的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经济、情感和就业等各个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和矛盾,疏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将自杀等念头消解于萌芽状态。此外大学生往往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痛苦和烦恼,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开展网络心理咨询,避免面对面的尴尬,消除他们的各种顾虑,让他们能够敞开自己的心扉,诉说种种的不快,宣泄不良情绪,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莉莉.浅谈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示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9-31.
篇2
(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生生命教育的认识不足是根本原因
心理健康关乎学生的生命。从1994年8月31日以来,国家和教育部先后下发了10多个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最近一次是2011年3月14日。看起来很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笔者看来这是很不够的,具体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只发文件,从不检查,以至于一些院校把国家、教育部的文件当成了一张废纸。二是没有把大学生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而是任由各个学校自己决定,使我国相当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三是从2006年秋季开始,全国高校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原《思想道德修养》课本里有一章内容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并后这章内容被取消了。表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的不足。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严重偏颇是重要原因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9年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经济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反观中国高等教育,更多地表现出功利性教育,使人们看不到教育的根本价值。高校领导最重视的是学校的课程建设、产学研合作、就业问题等等,认为学校课时紧张,不能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必修课,学生多命案自然防不胜防。相当多的高校领导根本认识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乎学生的生命,没有把大学生这个人作为教育的目的,而是把大学生这个人作为经济发展的工具,把学校看成是人力加工厂,按物的生产原则来管理学校,这都是非人性的。这种教育,必然导致受教育者人格的残缺。由于教育各级管理部门对大学生生命与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校领导更不重视,直接导致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课时保证、资金支持,很多具体问题得不到解决,极大地损害了大学生的根本利益。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存在严重缺陷是直接原因
所谓严重缺陷,就是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心理危机学生。不能及时发现,谈何及时干预。其实,每个学生在自杀之前,都有种种表现,身边的学生往往是听到看到了,但都没有重视,没有报告给有关部门,结果酿成大祸。例如,2011年3月30日,湖南师大大三学生张某某自杀前给女友小丁发短信说:“我生不如死,永别了,如果有来生我们再见。”据同学透露,高中时张某某有过抑郁症,大学时也有过抑郁情绪,事发前,曾半夜爬起来哭泣。如果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得到这些信息立即启动干预机制,很可能避免自杀案件发生。我国大学教师与学生接触不多,很多时候靠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如果不能调动全体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中来,要做好工作是不可能的。
二、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有针对性地科学编写大学生生命教育教材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令人担忧,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比较多。2013年10月,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对2013级3874名新生用UPI调查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得出的基本情况。是70%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是良好的,有30%的大学新生可能存在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对大学新生人格健康UPI调查表中部分重要问题的选择情况。反映出新生中可能有37人想轻生,有141人悲观失望,这就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决不能置之不理,要进行追踪辅导。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比较多,但直接进行生命教育的教材很少。教育部应组织在基层第一线工作的教师编写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受学生欢迎的好教材,其中包括怎样处理大学生生活中的小矛盾、小摩擦,要宽以待人,与人为善,要珍惜、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等等问题,这些内容在大学生人生观教材里也应该体现,使大学生普遍接受生命教育。
(二)教育部应明确规定大学生生命教育课为必修课并进行检查
面对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较差,自杀等极端事件频发的客观现状,教育部总是软弱无力,一拖再拖。笔者认为,大学生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教育部应果断地、明确地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为必修课而非任由学校自己安排。必修课与选修课有“天壤之别”,必修课是全体学生都必须学习的,选修课是学生自己选择要学习的,而且学校有选修课人数的限制。那些心理有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往往不参加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去听讲座等,因为他们自卑、敏感,生怕别人说自己精神有问题。为此,教育部应排除任何干扰,严格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为必修课,教育主管部门在适当的时候必须进行检查、评估,以评促建,有力监督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而不是象现在这样从不检查。
(三)高等教育是培养人的而不是培养“工具”的
现代文明社会尤其是社会主义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应该是提高人性,高等教育的核心在于解决人的问题,关键是要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一些弊端,把学生看成经济工具或产品,把学校作为人力加工厂。因此,必须转变高等教育对人性的偏见,进一步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规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研究。在德国与欧洲享有盛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需要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育的技术而己。”高校教育“以人为本”,最重要的就是以学生的生命和健康为本,不能光说不做。高校领导和教学主管部门,决不应以各种说词排斥学生的生命教育。要牢固树立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第一要务的教育安全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生命与心理健康教育,着力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使大学生增强挫折承受够能力,这是有效避免大学生极端事件发生的关键所在。
(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突出生命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不过现在的教材没有把这些内容与人的生命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到人际关系时,没有涉及生命问题。但是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大学生命案频发不断,往往就是因为一点点小事没有处理好而导致杀人与自杀。复旦研究生投毒案,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害同室四名同学的案,等等,都是因为没有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问题,深层原因是这些学生的人格不健康。这些案例告诉我们,要杜绝或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必须教育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与他人和平相处,善待他人、尊重生命。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心中有爱的正确人生观。教材的编写者应突出这样的内容,教材的讲授这应发掘这些内容,使学生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并选择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五)心理咨询教师与大学生联手对心理危机学生进行预防干预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教育
1.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相关概念界定
1.1生命意识的概念
生命意识是指每一个现存的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其中包括生存意识、死亡意识和安全意识等。
1.2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含义
大学生生命意识是大学生基于自身体验形成的对生命的体认和理解,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行为,制约大学生的生命存在和生命质量。
2.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当今大学生整体生命意识水平较好,能够尊重生命,主动创造生命价值,生命存在感强烈,对自我生命的关注高于他人。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生命的神圣感、价值感和成就感,个别人群存在着对生命权利和尊严漠视的现象。
2.1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表现
大学生中存在着一些漠视生命、不尊重生命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对生命权利和尊严的轻视。一部分学生存在虚度生命,游戏人生的现象。这些都是缺乏生命意识的表现,是对生命的轻视与亵渎。同时大学生中还存在对生命的社会价值认识模糊等现象。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主要表现为:对生命的社会价值认识模糊、责任意识的弱化、虚度生命和不珍惜生命现象时有存在、抗挫折能力弱以及对他人或其他生命不够尊重。
2.2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可以溯源到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缺失及大学生自身对生命的认识模糊。
(1)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在后工业时代的信息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各种思潮的影响也随之而来,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意识和行为方式影响和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出现了困惑,开始对生存的意义和生命价值产生怀疑,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和社会交往的冲突。
(2)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
我国在校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家长过分的溺爱导致孩子形成过分的“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还有一些单亲家庭和父母离异的情况,这些大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会显得更加敏感;有些大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或下岗没有固定的收入,没有时间顾及子女教育,缺乏对孩子生命意识的引导。由于教育方法不当而导致子女产生抵触情绪;部分家长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影响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形成。
(3)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缺失
中国教育大多重视大学生技能和理论的教育和培养,教育的意图偏重于流水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生命意识的教育有所忽视,缺乏对大学生生命的关怀和引导。教育中教育理念缺失,偏重智力因素;师资力量不足,在方式方法上沿袭一些封建传统的陋习,一些侵犯生命权利的行为还偶有发生;同时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延续性和连贯性,单一的强调高等教育中的生命意识教育,不注重从源头解决问题,也是当前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3.培养大学生生命意识的途径
通过生命意识教育培养和完善大学生生命意识,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3.1开展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生命价值教育,这三方面构成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内容的主体。
3.2开展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探索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开展大学生生命意识研究的最终目标,也是开展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有力保障
(1)以课堂教育为主要渠道
学校实施生命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将生命教育独立设置成一门专门的课程,按照课程内容和要求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在师资配备、教学设备、教学教材研发、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都要有明确的量化指标,系统化操作,让学生逐步了解生命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实效性。可以结合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设计,还可以开展相关学科渗透式教育。生命教育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实现生命教育也可以设置在其他学科的讲授中。
(2)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开展丰富的、有针对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形成将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它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校园是一个多种思潮汇集和撞击的地方,并且这种来自集体的力量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将会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校园文化的类型多种多样,形式也有很多,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生命意识的多个层面。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正确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使之远离社会上的腐败思想及丑恶现象,不偏离成长成才的正确轨道。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生命问题不能仅仅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和分析,还要通过对生命的真切体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才能实现,是关涉人的心灵深层的精神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良好形式。在加强生命教育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生命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注重生活体验和亲身参与显得格外重要。体验在生命教育中,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根本方法。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生命教育的开展依赖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高。由于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出现偏差致使大学生极端事件屡次发生,可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状况,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成功开展生命教育的前提。通过开设课程、组织讲座、科学咨询、宣传知识、实践参观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从而让大学生拥有积极的生命意识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5)开展网络生命教育
传统的生命教育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大学生群体为例,他们作为受教育对象,由于舆论的压力,碍于面子,虽然会认为心理辅导对自己有益,但对当面咨询还是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疑虑,担心自己的隐私泄露,这使得大部分学生对传统生命教育方式缺乏主动性和安全感。在弥补传统生命教育方式不足不方面,网络特有的多样性、匿名性等特点效果比较显著,大学生更愿意接受网络生命教育的方式。学生可以借助QQ、BBS、博客、电子邮件、微博等交流方式,与他人就感兴趣的心理问题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这种不需要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学生可以完全敞开心扉,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和生命教育工作者就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等问题平等地进行对话。
注:本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大学生生命意识研究》JGZXS1148。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39
[2]光.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34-36
[3]高崇明,张爱琴.生物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2-25
篇4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50-03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含义
1968年,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并创办了“阿南达村”来践行其教育理念。1979年,“生命教育中心”的成立标志着生命教育概念进一步明确。随后,美国开展的死亡教育,澳大利亚的悲伤教育,北欧的孤独教育、善良教育等使生命教育成为全球教育的一种趋势。在中国,台湾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学校系统开展生命教育,香港于2002年12月成立生命教育中心。在中国内地,生命教育理念首先在中小学推行,2004年11月,辽宁省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2005年5月,上海市正式公布《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将生命教育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有关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及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
大学生生命教育涉及生命意识教育、生命责任与情感教育、挫折教育以及生命价值与意义教育,它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二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苦难,培养健康的生命态度;三是探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建立健全的人格。
二、大学生生命观以及生命教育现状调查
(一)大学生生命观现状
笔者于2012―2013年对湖南省衡阳市某高校8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80份,回收率为97.5%,调查结果初步反映了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
1.对生命的认知。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大学生对生命的存在与消逝、生命的安全、生命的责任、生命的意义等问题普遍缺乏客观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在“认识你自己”的调查中,85%的大学生“对自己较满意”,13%的人感觉“有缺点,但还不错”,2%的人认为“很不满意,自卑”。说明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不足,自信心不强。
2.对生命情感的看法。应试教育导致许多大学生的注意力仅集中在有限的知识领域,忽视了情感世界。在处理矛盾时,部分学生不善于沟通和协商,为达目的很少考虑后果。在回答“当恋人抛弃你移情别恋时,你会……”时,36.3%的学生认为“倍受打击,难以接受”,15.6%的学生认为“伺机报复,让对方不好过”,10.5%的学生认为“感情无法勉强,祝福对方”。这说明一些大学生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心理承受能力差。
3.对生命责任的认识。许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社会责任感差,容易推卸或逃避责任。在回答“做出重大决定前,你会……”时,95.6%的学生认为“应对自己负责”,67.8%的学生认为“应对父母和社会负责”,1.5%的学生认为“不会考虑太多”。这说明部分学生缺乏生命的责任感。
4.对生命挫折的态度。不少大学生的生活一直以学业为主,生命体验较单一,抗压能力低,遇到挫折时容易失去信心,有些人甚至会自杀或危害他人生命,不考虑死亡对家长、学校和社会造成的后果。当问及“遇到升学或找工作失利等挫折”时,89%的学生回答“继续努力,从头再来”,10.3%的学生回答“抑郁较长时间,尽量转移注意力”,1.7%的学生回答“难以释怀,无脸见人”。这说明部分学生抗挫折能力低。
5.对生命价值的看法。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热衷于追求物质财富,对于人生价值的理解大都建立在学业、财富、地位等功利目标的实现上,迷失了生命的方向。一些大学生表现出对社会、对生活、甚至对生命存在价值的困惑。在生命价值的调查中,75.9%的学生追求“财富、地位”,19.2%的学生选择“感情、名誉”,8.2%的学生选择“奉献,体现个人价值”,3.6%的学生选择“不确定”。这说明一些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缺乏理性思考。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生命教育仅局限或停留于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纠正了一些偏差行为,但很多时候是充当“消防队”的角色,治标不治本,离真正解决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尊重还有较大距离。而生命教育则是从本质上对大学生加以引导,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认识生命的教育
生命教育要引导大学生直面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产生、发展、消亡等特征,体会生命是人类实现一切价值的前提。其中,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中最明确、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我国传统教育一直回避死亡,致使大学生这方面的认识缺失。生命教育要对大学生开展死亡教育,只有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才会更加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热爱生活。
(二)珍惜生命的教育
人的生命是其他价值创造和实现的基础。生命教育要对大学生进行生存能力教育,帮助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使他们能有效保护自己,防止可能的伤害。此外,还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任何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行为都是对人的生命的亵渎和践踏,使他们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从而更加珍惜生命。
篇5
摘要:当前,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较为薄弱,培养耐挫心理素质对保障高职大学生心理安全、促进社会化和塑造良好意志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薄弱的原因,既有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又有个性特征与身心疾病方面的个人因素,可以通过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重视生命意义教育,实施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教育。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心理安全;生命意义
作者简介:张文龙,男,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咨询。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8-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对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也寄予厚望,不仅希望高职大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更期望他们能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可是,近年来,有关高职生厌学、网络成瘾、轻生等事例时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是什么让高职大学生如此脆弱?应该如何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笔者力图通过对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培养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的有效路径,以期为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借鉴。
一、耐挫心理素质的内涵
耐挫心理素质,也称之为耐挫力,其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燕国材在《论耐挫力》中所提出的:所谓耐挫力,就是人们耐受挫折的心理力量;或者说,它是主体在耐挫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力。[1]他将耐挫力分为两部分,即挫折容忍力和挫折超越力。挫折容忍力就是忍受挫折、不肯退让的一种心理力量;挫折超越力就是指摆脱挫折、积极进取的一种心理力量。[1]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耐挫心理素质是一种复合的心理品质,贯穿于挫折适应的整个阶段。在开始阶段,耐挫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能够接纳现实,忍受挫折带来的痛苦;后一阶段,耐挫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能够积极行动,改变挫折情境,促使需要的满足和目标的实现。
二、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薄弱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是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薄弱的根源,主要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高职大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为父母所宠爱,除了学习外的其他事情绝大部分事情都由父母代为操办,很少有独立做事的机会,可以说在大学以前基本没遭遇过挫折,更谈不上耐挫心理素质的培养。这种过度保护式的家庭教养方式阻碍了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导致其独立性差,抗挫折能力薄弱。
(二)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方式是导致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薄弱的第二大因素。学校教育重知识技能传授,轻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在上大学之前,高职学生基本上没有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健康知识知之甚少。上大学后,虽然当前高职院校都设有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大部分学校流于形式,对提高高职大学生的耐挫心理素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没有制定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学校挫折教育的滞后使得学生不重视耐挫心理素质的培养,形成耐挫心理素质低下的不良状态。
(三)个人因素
1.个性特征。个性特征会影响高职大学生的心理耐挫性。(1)具有独立性品质的高职大学生其耐挫心理素质更强。独立性是指个体能够独自应对周围的环境及所面临的任务挑战等。[2]具备了独立性品质的高职大学生就可以有能力应对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而独立性差的高职大学生在遭遇困难时往往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对;(2)外向型的高职大学生其耐挫心理素质较强。外向型的学生通常比较开朗乐观,遇到困难会积极面对,并能够及时寻求帮助;而内向型的学生则比较保守害羞,遇到逆境倾向于独自隐忍,不善于运用社会支持的力量。
2.身心疾病。身心疾病也会影响高职大学生的耐挫心理素质。身体上的不适与心理上的困扰会使高职大学生变得脆弱,降低应对困难的能力。相对于身体疾病,心理疾病对高职大学生的耐挫能力影响更甚。如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会严重干扰高职大学生正常的认知行为,在遭遇困难时倾向于采取病态的应对方式。
三、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开展职业理想教育
一个人有了远大理想,就有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对于高职大学生而言,最主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理想,也就是有使命感,树立能够终身奋斗的事业目标。一方面,利用思政课等途径帮助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职业理想的树立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把职业理想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高职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职业理想。
(二)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职业规划就是结合实际,制定实现自己职业目标的具体计划。职业规划就像是职业目标的路线图,拥有科学的职业规划,提前谋划、早作准备,才能在实现职业目标的道路上少一些阻碍,即便在遇到困难时因为有准备,也能坦然面对困难、努力向前。[3]因此,应当加强职业规划教育。(1)可以开设职业规划与指导课程,系统地教授职业规划相关知识与方法,为科学进行职业规划提供指导;(2)通过职业规划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职业规划的热情,通过比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三)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心理品质,才能提高耐挫性。(1)抓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这个主阵地。按照教育部的有关文件要求,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很多都是流于形式。应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精心设计心理健康课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真正发挥心理健康课的重要作用;(2)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情景剧大赛、素质拓展等,都是高职大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可以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积极体验和心理成长;(3)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机制。即在班级内设立心理委员,在系部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在学院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形成一个三级教育网络,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4)利用心理测量和心理咨询,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并建立心理档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辅导。
(四)重视生命意义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这一群体有较多学生学业成绩不佳、学习动机不足,容易出现一些不良问题,如生活百无聊赖、无聊郁闷、逃课旷课、沉迷于网络游戏、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等。这些问题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尤为突出。从本质说,是自我找不到生命意义的表现。据对高职院校学生“生活目的测试”量表的调查结果显示,42.8%的学生处于生命意义和目的不明确状态,26.1%的学生处于生命无意义、无目的状态,这说明高职院校学生的生命意义感状况不容乐观,如此负向的生命态度是高职生人生发展上的重大隐忧。[4]因此,大力开展生命意义教育,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独特的生命价值,对解决高职生不良行为问题,学会正确的应对方式,防止出现自杀等恶性事故具有重要意义。生命教育是一种体验性的感悟式教育,应积极地开展生命体验活动,而避免空洞的理论式说教。[5-6]因此,开展生命意义教育重点就是要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真切地感悟生命,去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命的历程以及生命的安全等。
参考文献:
[1]燕国材.论耐挫力[J].上海教育科研,2006(9):74-76.
[2]王清宣,赵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23):90-97.
[3]杨爱华.大学生社会学[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9:32.
[4]周娟.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32-35.
[5]蒋政兵.试论大学生生命教育[J].世纪桥,2009(11):111-112.
篇6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生命观
发展职业教育是中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将极大刺激我国经济的增长,然而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不仅要承受着学习、择业以及校园内部的其他激烈竞争的压力,而且还感受着人生成长过程中期遇到的各种困惑尤其面对爱情的困惑。面对这些压力,一些相对脆弱的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出现过激行为。近年来,高职学生自杀以及伤害他人生命的现象屡有发生,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是更一个教育问题,加强高职生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1 高职生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对高职生进行生命教育一方面是教会高职生接受和认识生命的意义;另外一方面是让高职业生尊重和珍惜生命,珍爱每个人独特的生命,注重自身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大潮之中以实现自身的价值。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高职学生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即培养他们对生命现象的正确观点。有了正确的生命观的指导,他们才会正确看待人生中的诸多问题,才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1]。
2 高职生生命教育状况与分析
由于高职教育是近几年才迅猛发展起来的,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相对本科生而言,其学习能力、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相对较低,而且面临着独立生活、自我确认、人际关系、恋爱与择业等现实问题,现实与理想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由此导致高职生心理失衡,如调节不当这使得高职生群体容易产生心理危机[2]。
生命教育在大陆高校的实施还只是仅有的几个学校在实验性的进行,可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教育理念的推行还是教育内容的完善,教育途径的拓展还是教育方法的创新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目前对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实施危机干预的研究却甚少看到。
高职学生对生命的重视度,不仅关系到校园生活的和谐与否,更重要的是待他们走进社会后将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稳定[3-4]。
3 高职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
高职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遭受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学校从多方面开展挫折教育活动。
3.1 每个月开展一到两次有关挫折感教育的讲座或主题班会
高职学生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充满希望,但现实生活总是残酷的,这种差距就会使自己陷入悲观的、消极的状态之中。通过开展相关讲座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这是人生成长过程中都会遇见的问题,给学生打好心理预防针。
3.2 安排好学生的社会实践
可通过竞选班委、学生会职务;组织学生校内进行勤工俭学活动;组织一些带薪的推销活动等以使学生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认识社会的复杂性更让他们体验到挫折, 增加他们的挫折承受力, 从而为毕业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3.3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必须把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到一定的日程, 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远大政治理想和抱负, 而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高职学生理智对待他们在实现自己远大理想抱负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挫折, 从而提高高职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为挫折教育夯实坚固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
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培养、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载体 。一个和谐的、积极的物质文化能在无形之中使大学生受到启发和感染, 使学生产生一种完善自我的渴望, 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一个学校如果老师刻苦钻研, 师德高尚, 那么同学必然受到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 积极上进, 勤奋好学, 整个校园就弥漫在一种追求学问的气氛之中。久而久之, 学生们就在无形之中培养成锲而不舍的精神, 减少挫折产生的环境因素[5-6]。
总之,认识生命教育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对高职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5):4.
[2]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J].教育学刊,2010(1):4.
[3]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对策探析[J].科技兴国,2011(2):13.
[4]大学生生命教育新探索[J].学理论,2010(10):95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生涯规划意识 培养策略
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日渐深入人心,高等教育对个体的价值及生命意义有了更多的关注,如何让学生受到更好的高等教育成为教育研究者常常涉及的命题。生涯理论专家舒伯认为,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种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美国教育总署提出生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规划,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状态。此后,生涯教育逐渐成为20世纪70年代教育改革的新观念及构想,并逐渐被许多国家接受。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生涯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发掘潜能,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就业成功率,因此,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涯教育体系,既是个体生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涯规划意识现状
1.价值观念失范
受当前社会大环境中负面因素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对个人生涯发展的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理想受到压制,崇尚现实,实惠主义占据头脑,过于依赖家庭社会关系,忽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导致职业素养不高。
2.生涯意识淡薄
国内高等教育领域权威调查机构麦可思公司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已就业的2010届、2011届全国高职毕业生中,平均有48%的高职生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如果把调查时点延伸到2007届、2008届毕业生,则平均有79%的高职生在毕业3年内发生过离职。这种缺少规划的选择职业增加了个人的就业波折,也导致了人才的浪费和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
3.自我认知不清
由于知识储备少、社会阅历浅,特别是对自身认知不足,使高职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很多问题。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素质等认知不清就匆匆选择了职业,有专业网站的调查显示,有53%的高职毕业生并不了解自己初选职业的发展前景、公司制度、企业文化等情况,这些严重影响了毕业生人生规划的发展实施。
4.实践能力不足
很多高职院校的生涯规划教育浮于表面,仅仅停留在说教层面,缺少与实际结合的深度教育。很多高职院校专职从事生涯教育的教师不仅数量少,而且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教师本身对生涯规划未做深入研究,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生涯教育课内容虚空、陈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和发展。
二、生涯教育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发展的作用
1.生涯规划是强化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西方生涯规划理论历经多次创新和发展,其核心要义是个体在考虑个人的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设计与计划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与实现目标的历程,并且在实践过程中根据现实的需要而不断完善和调整业已设定的规划,最终促进个人的发展,努力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从生涯规划发展的要求来看,职业的要求和发展始终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个体以职业为载体充分实现自我教育和管理。可见,生涯规划是人在作为社会角色的实践中,以个体的社会价值和生命价值的实现为终极目的,通过不断地在实践中调整和完善自己,塑造更为完美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涯规划就是一个人“成为人”的过程,是强化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生成的过程。
2.生涯教育是对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优化和拓展
基于上述对生涯规划的认识,生涯教育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具有系统性、发展性、个性化等特征,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能够起到优化和拓展的作用。生涯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贯穿于学生求学的全过程,混含着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生命教育、终身学习理念教育等内容,有助于学生全面认知自己及家庭、社会的现实境况,从而解决在思想、生活、学业上的困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近远期学业目标、职业发展目标,从而很好地发挥出生涯教育的目标导向功能。
3.生涯教育有利于高职生参与体验式学习,提升实践能力
所谓体验式学习的含义即教师通过创设生涯问题或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到生涯探索活动之中,主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体验反思自己所面临的生涯问题,最终使学生能尝试为自己的生涯发展作规划,学习者的主要任务是在生涯探索活动中亲身体验反思,尝试为自己生涯发展作规划,从探索的过程中了解进行生涯规划的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在生涯教育中,教师所创设的模拟情境,可以充分实现学生之间对生涯问题的认识和有效沟通,促进他们在互动中参与人生的规划,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4.生涯教育有利于实现高职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目标之一,我们认为全面发展即是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中心,全面促进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诸方面的发展。生涯教育的目标包括理想信念、学业目标、生活目标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的发展方向,设计符合个人实际的发展目标。因此,生涯教育的目标本质上也就是促进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特别是针对高职学生的个性化指导能够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与生涯规划结合起来,培养出具有复合型、创新型特征的现代人才,为国家输送合格的经济建设人才。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策略
1.健全和完善生涯规划教育的保障体系
生涯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涉及多个层面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各级学校一起来完成。首先,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制定生涯教育的法律法规,使生涯教育具有法律保障,明确政府部门、社会企业、家庭、学校等各方共同介入该体系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政府应提供必需的资金,在各类学校建立标准的生涯指导服务中心。其次,高职院校要构建完善的高职学生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教学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特别是要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水平培养,使之能够熟练掌握职业测评工具的使用、职业咨询方法及相关政策等。此外,还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企业的支持,依据职业教育领域的要求建设实训基地。再次,从学生方面来说,要对设定的职业目标,不断进行自我评估,正确分析就业环境、职业环境、组织环境,加强实践锻炼,提升综合职业素质,增强职业竞争能力。
2.建立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融合
实践证明,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大学生心理健康一方面需要生涯规划的支持,另一方面又为科学、切实的生涯规划提供重要保障。一是要将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两门课程中同时感知相关联的知识,既能提高心理素质,又能主动思考符合自己特点的人生规划,使两门课程相互补充、相互丰富内涵,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可持续成长与发展。二是要将生涯规划辅导与日常心理健康咨询进行结合,在沟通中既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又运用心理咨询技术,两种方法融合运用。三是要将生涯规划教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融合展开,有意识地将两类活动进行整合设计,并组织实施,达到两者相互影响的正向效果。
3.把生涯辅导与生命教育进行视界融合
所谓视界融合,原是解释学用语,指对同一个对象,人们理解的视界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理解者对对象理解的视界与知识概念中的视界进行对接,在经过磨合后,两个视界实现交融,达到“视界融合”。随着人们对知识的认识需要,所谓的“视界融合”也指人们对同一个认识对象,在不同角度上得到的认知结果之间的互相融合。因此,生涯教育中要引入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对生命价值的体悟,强调对生命的敬畏,从而实现价值引领,可理解为价值理性的教育;而生命教育中亦要引入生涯教育,引导学生注重人生发展的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这是生命价值得以实现的方式方法保障,可理解为有效发挥生涯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
4.构建体验式的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设计
体验式生涯规划教学主要包括三大因素,即生涯探索的活动与情境是教学载体,学生的参与、体验、分享是核心,学生的应用与升华是结果。结合我国教育国情,高职院校生涯教育课程可设置如下主题: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职业目标设定、职业规划决策、职业规划实施、求职模拟、有效沟通、团队协作等主题。每个主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自己体验并获得经验。因此,从课程教育的组织实施来看,可以设计为“五步操作法”,即“情境设计―心理体验―交流分享―归纳成果―内化应用”。就当前我国教育的现状来说,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的教学方法,所以要使更加契合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需要,就要不断在实践中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洪风仪.生涯规划自己来[M].台北: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
[3]王丽.高职院校体验式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7).
篇8
关键词:生命教育;学科教学;人文学科;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王璞玉(1986-),男,黑龙江鸡西人,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助教。(天津 30163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49-02
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去理解生命的含义和真谛。因此,树立正确的生命尊严意识,高扬生命的价值,对于现代的社会来说至关重要。近年来,关于学生自杀、实施暴力、戕害生灵和沉迷网络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常见于报端,由此,凸显出在社会转型时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2012年1月首届大学生生命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的20余家高校的专家代表集聚北京,围绕新时期我国生命教育的实施、创新与发展展开了深入的研讨。生命教育并非只是大学阶段的教育理念,它应该贯穿于一个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各个阶段。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因此,在学校的各门学科教学中,更应该突出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视,从而更好地达到对生命教育的推进与实施。
一、生命教育课程理念的全新构建
“生命教育”最初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其所创立的生命教育理念很快被人们所熟知,并且受到了高度的重视。随后,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和日本等国家也相继开展了生命教育。日本在1989年修改的《教学大纲》中针对青少年的自杀、暴力、破坏环境和浪费等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明确提出以尊重个人、敬畏生命等观念来定位德育的目标。日本流行的“余裕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余裕教育”的理念就是“热爱生命,选择坚强”,其目的是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到生命的美好和重要,使他们能够勇敢面对人生困难和挫折,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在我国,最早开展生命教育的是香港和台湾地区,香港和台湾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便相继在学校开展了生命教育课程,台湾更是将2001年设为生命教育年。目前,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研究机构大量涌现,经过多年的发展,其课程日臻完善,极具特色。香港的生命教育亦是以个人的“生命价值”为基准,在价值取向上以人和人的生命为本,其课程均是围绕认识自我、理解生命和把握生命真谛所构建的。我国大陆地区近几年也逐渐开始关注生命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在一些学校已试点开展生命教育课程,但是纵观总体,我国大陆的生命教育课程建设仍然处于一种相对滞后的状态。目前,在中国大陆,很少有学校专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在师资、教材建设和课程计划等方面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它应该是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学科教学和所有的教育活动之中。坚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既不能强加式粘合,也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1]在生命教育理念的构建上,首先应该做到具有明确的目标性,生命教育的实施必须做到有计划,不能完全依靠各门学科和教师在课堂的随机实施。要制订出生命教育学科的教学计划,逐步形成各门学科在生命教育学科中的渗透序列。其次,应该做到自然性,即紧扣教材,潜移默化。强调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并不是抛开载体,牵强附会和生搬硬套,并非要在每一个单元、每一个具体知识点上突出关于生命教育的说教。生命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应该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交融于知识的讲解和练习之中,使其与学科专业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传授专业文化知识和渗透生命教育的“无缝对接”。不仅要做到防止割裂教材,生搬硬套,又要注意避免脱离知识点和任意发挥。最后,应该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即把握学科的特点,适当切入;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讲求效果。各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结构与体系,其学科知识跟生命教育理念哪里联系密切,哪些章节和课文能够更好地与生命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都需要深入研讨,寻求最佳的结合点,避免生命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随意性,提高其针对性。只有准确找出生命教育、学科知识和学生需求的最佳契合点,才能做到生命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实效性。
二、注重生命教育在人文学科中的渗透
生命教育在我国的推进与实施基本基于两种取向,一是把生命教育作为一种对于教育本真的解读;二是把生命教育作为教育领域里的一种特殊内容,是对现有教育内容的必要充实。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机构,其任何文化教育活动都必然包含一定的人文价值,这些人文价值也自然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
生命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首先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时要做到自然、有机和有效。生命教育在学科中的渗透并非是强加式,因为它并不是简单的口号,也不是只靠教师对文章的分析就可以达到的。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过程中,循序渐进渗透进语文课本,逐步达成目标。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应该做到水到渠成和润物细无声。用语言和文字的魅力去感染学生、靠文字所塑造的生动形象去影响学生,使其真正理解生命教育的人文性、更加有效地渗透生命教育。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东西可谓是生命,学生可以通过对语文教材中精美课文的阅读深深地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但是,在生活中伴随我们的常常有意想不到的困难与险境。作为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沟通,更多的是从精神层面上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示范地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对于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直面人生,勇敢地挑战一切艰难困苦,这样才能把握生命的罗盘,走向辉煌的人生。“生活”可以说是语文教学最广阔的背景,很多教学素材都来源于生活。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是语文教学的必经之路。例如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大胆创设生活情境,以“残疾人”和“好心人”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对素材的观察和亲自模仿等方式去体验残疾人生活之不易和好心人乐于助人的行为。这样,在让学生学会如何描写情景的同时,能够体悟人生的变幻和含义。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领会到生命的可贵,能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历史是人类不断解放和发展的一个过程。它同哲学和文学一样,最终目的就是要关注人的心灵和生存状态。[2]历史教育就是有关人性的教育,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独立的见解,高尚的品格,以及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历史学科担负着传承民族优良传统、国家的政治理想与价值观念的重任。因此,历史学科其根本目的就是呵护学生的心灵,关爱学生的成长。在推广生命教育时应该注重与历史学科的联系,首先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要联系实际生活,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最后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焕发生命色彩。历史是一门基础人文学科,记载人类生命发展的整个历程,同时也蕴含着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丰富资源。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生命素材,能够灵活地运用,巧妙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作为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人文学科,历史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之一,历史学科的教学应该突显中外历史伟人的主要事迹,通过优秀的历史人物来显现出生命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典型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体验生命,感受生命的厚重,进而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三、加强生命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拓展与延伸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其心理健康,开发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一项教育活动。要进一步推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其心理健康情况,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成功和幸福。这种强调人的价值和人文关怀,以积极向上的心理学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实施方法的全新解读,与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相一致。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是一脉相承的,但是从实际的角度来看,生命教育未来的走向势必更加广阔,会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拓展与延伸。事实上,目前很多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并非是单纯的“心理”问题,而是其所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错位,最后导致的观念冲突,实际上是生命的困惑。但是当学生出现严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偏差时,心理健康教育却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生命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它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融入实属必然。相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生命教育所提出的“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和感悟生命真谛”等人生观则探讨得更加深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生命教育的融入,对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提升。生命教育所关注的相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如漠视生命、人际困顿、自暴自弃等,但是其着眼点并不是仅限于此,而是更深层次探究问题的根源。在其所关注的内容上,生命教育中包含许多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忽视的内容。比如死亡教育、孤独教育和环保教育等,因此,生命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更深的内涵,更远的发展与延伸。[3]
在推进生命教育时,应该注意将目前学生对生命意识的缺失作为一项核心内容纳入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法国著名学者埃米尔·迪尔凯姆在其著作中提到,自杀大致分为三类,包括利己性自杀、利他性自杀和失范性自杀。大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此时的学生处于高度敏感期,内心世界脆弱又复杂,在处理问题时必然会经验不足,导致不当的结果,非常容易冲动、走极端,尤其是面对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就业等问题上则更加明显。故而,大学生自杀现象频频出现,又呈现出明显的利己特征。同时,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极速发展和巨变也冲击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导致一系列失范性的后果。总体来看,生命意识的缺失是导致大学生冲动、极端和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同时也是一种心理危机和不能忽视的异常心理现象。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强有关生命教育的环节。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生命教育,进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才能使其生活充满阳光,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进而避免困顿、极端和自杀等不良行为。
四、结语
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拥有健全的人格,能够正确理解生命的含义是人发展的基础。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真正懂得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敬畏生命。[4]生命教育在学校的推进不应该另起炉灶,而是要结合现有的学校教学资源。将其与人文学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环境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在学科中渗透的多元形式,让学生学习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并不仅仅是对其相关知识和理论的传授,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去真正体悟生命教育的真谛。因此,加强生命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以及开展多元的教育形式,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学校课程建设和学生的发展作出了必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贤中,毛伟.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四川教育,2009,(1).
[2]程侠.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探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8:33-35.
[3]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25-27.
篇9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 生命教育
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杀的现象屡有发生。2007年11月,某科教城某学校一女生因感情问题从5楼跳下,摔成重伤,休学治疗。2008年6月,该科教城另一所学校一名大一男生因学校不允许其带电脑到学校,当着其父亲和老师的面从十楼一跃而下,酿成悲剧。2008年9月,该科教城某学校一名女生因感情问题吞食大量安眠药企图自杀,被同学发现送入医院,因抢救及时挽回了年轻的生命。频频发生的高职院校学生自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分析
高职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专门型应用型的高等技术人才,受其教育目的影响,高职教育成为一种追求外在名与利的社会化的工具,它不允许编织任何与政治、经济无关的所谓乌托邦式的梦想,忽视教育的自然导向功能,使得生命教育的地位十分尴尬。
1.高职教育工业化和技术化。为了有效地培养大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标准化知识人才,高职教育把受教育者投入了教育的工业流程,把人制造成标准化的教育商品,一切按事先计划好的统一程序、目标和过程控制。高职教育的工业化把学生的整体仅仅变为行为功能的增加,把“人”当作无生命的“机器加工品”。在工具理性的价值视野里,“生命”也就只能是一种“挣扎”。
2.高职教育内容窄化。高职教育将教育追求“成人”的无限目的,化解为适应眼前生存适应的有限目的。高职教育的内容是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和技术,而忽视了人性的提升及生存的价值。高职教育的教育方式是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自我的品性修养,自我对个性的砥砺、自我的实践活动则不被看作是教育的方式,因而教育活动被窄化,认为教育活动只是“你”对我的活动,而不是我对自我的精神活动。这样的教育给学生带来的不是自由与幸福,而是受控与痛苦。
高职教育忽视了人的体验,忽略了生命的需求,过于看重生命以外的东西,教育理念中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功利色彩,而没有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这种环境下的学生,一方面面对着无情的竞争,另一方面快餐式的教育,又使他们缺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与欣赏,面对挫折和打击缺乏耐挫力和宽容,从而引发了种种悲剧。
二、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自杀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应从生命本体尊严和生命实践价值两方面来定位,即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中的失落与痛苦,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热爱自身生命,尊重他人生命,维护自然生命,创造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这也是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我们应该:
1.高职院校的领导及全体教师应树立生命关怀的意识与生命教育的理念。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在具体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实施人性化管理,尊重人,理解人,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从事生命教育的教师要能够敏感地洞察自己和学生的状态,有效地捕捉教育机会;要善于赋予教育活动以生命力。教师应引导富有生命活力的教育对话,应活化教材。同时,教师还应提高自我成长的能力,在生命教育中,教师首先应自爱,然后博爱,而后才能充分体现教育爱。教师在自我成长的同时,也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生命发展的自我成长机制。
2.以“人性化”制度取代“枷锁式”制度。本文开头提到的案例“某大一男生因不满学校不允许其带电脑而选择跳楼”,案例背后的学校管理制度很值得我们深思,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到底是不是真的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呢?学生的基本需求是不是真的被满足了?学校是不是真的在与时俱进?很显然,这种学校管理制度是不利于生命教育的开展的,而倡导生命关怀的学校制度应该是一种“人性化”的柔性管理制度。这种制度要能体现出对人的基本尊重和关怀。它的设置不是用来压抑人性、限制生命发展的多样性,而是用来保证人性的弘扬,推动生命的健康成长。“人性化”的制度制定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树立民主参与意识。制度的执行过程要以学生为主,要围绕公平、客观、科学、规范的目标,执行过程体现公平、公正、客观、科学。对违规者的处理要严而有情,严而有度。违规理应受罚,但不能机械地、无情地进行惩罚,处理前应与违规者进行深入的、感性的、理性的交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其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接受应有的处罚。
3.开设生命教育的选修课。所谓生命教育是指:(1)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珍惜生命;(2)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死亡,培养健康的理性的死亡态度和有效行为;(3)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健全人格。生命教育的内涵要求通过深入的系统教育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生命,这是学校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开设生命教育的选修课可以借鉴港台地区的做法。比如,台湾成立了专门的生命教育委员会,由各级学校逐步推动生命教育,而香港的公民教育则围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理解生命、把握生活的内涵而制定。生命教育并不是一门固定的学科或课程,而是随机的,整合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定,学生更需要的是如何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4.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项调查发现,目前的高职院校的学生:(1)强调自我发展,却感到迷茫;(2)价值取向多元化,却害怕挫折;(3)心理承受力弱,困扰较多;(4)心理知识缺乏,不愿求助。可见,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多么令人担忧。所以,首先,我们应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知识。我们可以采取橱窗宣传、讲座、宣传册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明确把握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如何应对;遭遇心理困惑的时候可以向哪些人求助,等等。其次,我们应该经常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人生目标。比如生存拓展训练,让学生在学会自救互救技能,锻炼生活处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提高社会生活能力。鉴于自杀个案的突发性较强,总是令我们措手不及,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信息的及时收集,对部分近期心理有困惑或表现异常的学生进行跟踪随访。关于及时收集信息,可以借鉴我校的做法。在每个班设立一名心理保健员,统一进行培训后“上岗”,保健员必须随时随地地将自己班上表现异常的学生的情况及时上报给所在系的调研部,然后各个系的调研部将本系学生的心理异常情况汇总上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中心的专家老师对上报的材料及时审阅后给予反馈信息。最后,我们应该加强心理健康的针对性教育,可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期开设不同的主题教育。比如,大一上半学期以入学适应为主,大一下半学期以学习教育为主;大二上半学期以人际交往为主,大二下半学期以就业辅导为主。
参考文献:
[1]徐慧兰,肖水源,冯姗姗,陈希希.中南大学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危险性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4,VOL 25,(4):288-291.
[2]张美红,肖水源.无法承载的生命之重――大学生自杀危险性评估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6):61-63.
篇10
(一)生存教育的内涵
生存教育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生存教育是教人懂得生存的规则,并且利用这些规则达到自己的目的;第二种观点认为生存教育即“做人教育”,即首先要满足做人的最基本需求,然后还要学会适应社会需要的其他技能;第三种观点认为生存教育就是要发掘人类的各种潜能,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总的来说,生存教育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下,就是对受教育者在生命意识、生存知识与能力、生活观念与生活价值意义等自然生存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方面进行的系统而全面的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生存教育不仅强调生存基本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于社会生存能力的训练。即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情感控制能力等多方面的训练和提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生存教育的德育价值取向
首先,德育与生存教育都是以促进人的生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的。在以往对生存教育概念的理解中,侧重于对生命存活的理解,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就是对生存技能、生命存活技能的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生存教育不能仅局限在对生命存活、生命价值的训练,而应是对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训练。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生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它的价值本质就是要实现生命价值的本源性回归,建构生命价值理论的核心。实际上,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其本质上就是一个培养个体从“现实生存”到“价值生存”的过程。马克思曾经指出,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可见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客体的存在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也是主体追求的目的,由此看来,生存教育的价值有两个基本属性,对社会发展的满足和对人作为个体需要的满足。生存教育的德育价值取向关乎着社会发展的方向,注重国家与个体的命运统一。大学生生存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社会生存技能。因此,德育价值取向是大学生生存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德育价值在生存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生存教育是生存实践实然性与德育价值目标应然性的有机统一
人的个体生存是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基本存在,生存的本能使得人类会通过自身与外在环境(自然界)的不断斗争从而获得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西方哲学史上,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克尔凯郭尔、萨特、尼采、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等都曾对“生存”进行过深刻的阐释。“马克思强调要从实践上去理解即人的对象性的生存实践活动是对象人化的活动,同时也是人对象化的活动”。马克思阐述了生存实践的实然性,即人的生存实践与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而且生存并非简单意义上的“生命的存活”,而是指“生存着的存在”。这种“生存着的存在”是人类生存的高级状态,也是生存实践实然性特征的体现,它是生存教育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生存教育作为生存教育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具有生存实践的实然性特征。同时,大学生生存教育又具有德育价值的应然性特征,他们的思想虽然还有着过渡性和不确定性,但基本已具备成熟的思维和理性的判断,因此更应注重其德育教育。
(二)大学生生存教育是个体存在性价值与群体社会性价值的有机统一
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无论作为群体物种,还是作为一个单个个体,都为了能够存在下来而顽强地生活着。然而,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价值法则指引下,常常把人类个体的生存价值无限放大,从而忽略了群体的社会价值。大学生生存教育正是基于个体存在性价值和群体社会性价值的有机统一,在尊重个性特征的同时,更多的通过生存教育途径和社会实践活动,学会基本生存技能,将社会规范内化于个体技能中,做到个体存在性与群体社会性的有机统一。
(三)大学生生存教育是个体梦与中国梦的有机统一
生存教育的实质就是对受教育者的培养与训练,它通过一种实践性和生存性的教育方式使个体在客观世界中获得满足,即存在感和价值感,生存教育是一种帮助个体实现自己的愿望和梦想的途径。党的十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2012年11月,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定义“中国梦”;2013年3月,再绘“中国梦”,并寄语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2013年五四青年节,参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时指出,党始终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个体梦”是构成“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是“中国梦”实现的前提;要想实现“个体梦”和“中国梦”的有机统一,就需要一个能够融通国家与个体之间通道的有效途径,那就是生存教育。因为生存教育是立足于个体的生存基础之上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取向,即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影响着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青年的梦想只有和国家民族的梦想交融在一起,触动并点燃这一群体内心深处的“中国梦”,并使其“认同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实现中国梦”。
三、加强大学生生存教育中德育的具体途径
大学生生存教育的主体内容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是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而且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生存教育实践中,通过实践性和生存性的形式,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心信念。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途径:
(一)给予“中国梦”背景下的生存理论与价值引导
自从提出“生存教育”这个概念,学校都在积极探索生存教育的模式和途径。有的认为生存教育就是安全教育;有的认为生存教育是素质教育;也有人认为生存教育就是对基本生存能力的培养。虽然这些提法都不无道理,但缺乏一种理论上的把握和分析。生存教育在中国制度文化背景下,应该以“中国梦”这一伟大构想作为生存教育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引导。从生存教育的理论基础上来看,其基本理论应溯源到哲学上的“生存论”与马克思关于人的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这表明了马克思的观点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其关于“全面发展”的论述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同时完善。强调生存知识和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这正是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最新的中国化理论提出的“中国梦”伟大构想中,对青少年群体提出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更是对生存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与价值引导,从德育价值目标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大学生生存教育更是要牢牢把握“中国梦”这一时代背景,将其作为生存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生存教育”的理念,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体现生存教育的特色,从生活实践中提高生存能力。
(二)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我国,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的认知,即使是在大学校园里,也是在马加爵等恶性事件发生之后才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存教育的视角就是从生存教育的角度,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三)加强校园实践教育
大学生生存教育的一个本质要义就是要“学会生存”,一方面是强调基本生存技能,如逃生技能、急救技能和危机处理能力等;另一方面强调的是对生活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而校园实践就是培养这些能力的重要场所。校园实践是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和谐统一,对于生存教育来说是一项重要内容。2013年7月,四川大学举办了学生社团发展论坛,校长谢和平对学生社团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高校应重视学生社团工作,将其视为社会实践的平台;二是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团组织,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三是对社团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对学生社团管理抓落实、抓实效。
(四)加强校外生存训练教育
对于在“应试教育”传统背景下的大学生,急需提高的就是基本生存技能,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会弹钢琴不会洗袜子”“门门成绩优秀,却不敢一个人出门旅行”等大学生新闻案例,更不用说那些泼熊、杀死室友等恶性事件了。因此,当代大学生生存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校外生存训练。一是校外社会实践。校外社会实践指的是大学生利用假期或者校外实习期间,进行有目的有任务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中国人民大学进行的“千人百村”全国社会大调研,其继承“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光荣传统,秉持“实践出真知”的坚定信念,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乡村风貌、调研基层民生、体悟农民生活,展开了一场与农村和农民零距离接触的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指利用业余时间,利用自身技能和资源,积极热心地为社区、社会提供无偿的援助的行为。大学生生存教育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公益精神、公民意识,从为他人、为社会的无偿服务中获得生活经验和技能。三是职业实习活动。大学生生存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需要良好的智商和知识储备,更需要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等能力。因此,大学生必须深入到社会生活中,才能培养出良好的社会生存能力,通过参与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发展。
(五)广泛开展创业就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