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进度范文

时间:2023-07-27 17:0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进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语文教学进度

篇1

新课标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只有把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自主学习方式,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呢?我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从内容入手

新课标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等命题,强调的都是学生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在内容上,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朗读”、“揣摩”、“理解”。

语文阅读的认识过程应是系统而完整的,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它应起始于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而发展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因而,从认知方面来说,是个由感知到理解,进而运用的过程;从教师教学方面来说,则是要求学生从默读到朗读,再到揣摩、理解的教学指导过程。

语文阅读的感性认识阶段,就是要学生弄懂文章的基本内容,即文章写了些什么。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则是指导朗读。要做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就必须朗读,即明白文章为何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何在,从而达到领悟文章中心、结构、线索等问题的目的。因此,朗读有别于默读,它是在默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朗读,从而对文章更深层次的分析、比较和理解。阅读教学要求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由此及彼的应用掌握知识的目的,亦即力争做到知识的迁移。与此相适应的则是“朗读”、“揣摩”、“理解”的阅读方法。

二、从主题入手

以上我从内容入手,谈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即首先通过默读、朗读、揣摩,让学生在心中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轮廓。接着,我从主题入手谈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按整体局部整体过程学习。

通过朗读,对文章的局部,即对字、词、句、段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达到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掌握,使心中的轮廓更透彻、鲜明。对教师来说,这是对文章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进行分析教学的过程;而学生则是从认识的起始,到认识的入门,最后使认识飞跃升华的认识过程。

我们强调首先要对文章有个总体印象,强调不要将字、词、句、段作孤立的分析讲解,但绝不是反对对文章局部作深入的分析研究。有了总体印象之后,还要抓住文章的具体内容、具体人物、情节、结构和具体的描绘,进行深入精读,达到从“点”的深化掌握,到“面”的深刻理解。

对文章局部的分析,首要任务是品味重点字、词、句。教学中,我们要捕捉那些表达中心思想精确、形象、生动的词、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突出重点段落的精读。突出重点,并非为教而教,而是要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总之,语文阅读,只有首先对课文有个全面的了解,才能高屋建瓴,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及关键词、句、段;也只有对局部的字、词、句、段作深入的理解后,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结构线索和中心。

三、从语言的比较入手

我再从语言的比较入手,谈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自主学习在语言上,可以通过诵咏、品味、感悟来感受文章韵味。可以引导学生按具体概括具体的步骤品味文章。

篇2

首先,儿童读物是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的重要来源。小学教育是对儿童的教育,儿童读物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可以吸引儿童阅读,从而有利于小学生从中汲取精华,有利于学生对各方面知识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儿童读物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利于使小学教育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在新课标教学改革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读物中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形成较好的语感,使学生可以独自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可以得到情感和情操上的审美享受,从而更好地发挥个性,使精神世界得到充实和满足。因此,儿童读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次,儿童读物也是小学生主要的课外读物。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包括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也包括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阅读鉴赏作品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升,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想情感以及语言能力的培养。再次,在小学教育中,必须要对小学生开展一些必要的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也必须要有丰富的材料。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儿童读物本身包含的内容比较多,题材比较多,体裁上也比较丰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不断的开展课外活动,包括儿歌的朗诵、故事会、戏剧话剧表演等等,这些课外活动对语文教学会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最后,儿童文学作品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特点以及儿童性格特征等情况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有利于教师走进小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而使教师在学习以及生活中更加容易亲近学生,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教师。因此,小学教师要不断通过儿童读物使自己保持一颗童心,使自己更加具备作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利用儿童读物

首先,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利用儿童读物,发挥其对小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儿童文学素养,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儿童文学的内涵,建立起正确的儿童观,在教学中不断满足小学生精神以及审美需求。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断提高自身对儿童文学的感悟能力以及鉴赏和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拓宽自身的儿童文学视野,增强自己对儿童文学的感性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提高对学生的认知能力。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一直都是阅读教学,为什么?因为阅读具有重要的作用。阅读是学生以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人的一生离不开阅读,小到商品的说明,大到对古典名著的赏读,都对人的阅读能力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一个人的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决定了他如何去运用这些他接触的知识。也就是说没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就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其他的能力也就无从谈起了。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对阅读的要求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语文阅读教学是具有艺术性的。这种艺术的首要本质在于:依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愿望和动机。这也是获取高质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阅读教学应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听、说、读、写,应该作为语文课堂上教师培养学生的最基本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不够到位,或者说基本上没有对学生阅读指导的过程。我们可以用有趣的故事、问题、一段谈话、甚至是一首歌、一幅画等导入,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好奇、兴奋、激动,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以实物直接感知,以课件情景为补充,将孩子们的视线引向广阔的自然界,了解自然,无形中激发起孩子们喜爱的情感,为后面进一步体会打下基础。

二、阅读教学应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语言文字有深刻的印象,通过朗读课文,积累词汇,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朗读是学生领略课文蕴涵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三、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叶圣陶也曾指出:“上课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工作,而共同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学生是报告和讨论,教师是指导和订正。”古语云:独学无友,孤陋寡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可以诱发对言语的感悟,可以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一情一景,一人一物。

学习《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时,根据课文的特点,学习的方式我采取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我将要解决的四个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比如:1.在课文中“野”是什么意思?2.写这种“野”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的?3.在课文中这种“野”是怎样写出的?4.你觉得哪些内容写得好,仔细找出来,好好读一读,思考一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这样明确的学习目标下,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思考,大胆地进行讨论,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观点,共同解决问题。在他们的讨论中,我也适当加入,及时予以点拔,引导他们把问题讨论得更透彻。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无形中还提高了团体协作的意识。

在学习《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时,我要求学生自己仔细读课文,然后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情节,看学生间的合作精神怎样,同时也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何。结果学生把小柳树那种骄傲,认为自己漂亮,得意忘形,瞧不起别人等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闷、被动的了,而是乐于去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来达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四、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篇4

一、抓住时间进行阅读

古人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师在朗读指导过程中就应该讲求一个“精”字,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如:课文中词汇丰富、用词准确、形象生动的句子;修辞手法用得贴切、精妙的句子;对话、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句子;蕴含丰富、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句子;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的句子等内容就是教师应该花大力气进行朗读指导的对象。

在对《鸟的天堂》一文进行朗读指导时,我就重点抓住其中的第8自然段和11、12自然段,其它自然段则一带而过。因为第8自然段作者运用了联想的修辞手法(区别见闻和联想是本单元的阅读重点),把大榕树描写得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最后一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在前面描写的基础上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第11、12自然段,作者从鸟声、鸟影、“我们”的眼睛等几个方面进行描写、衬托,没有用一个“多”字,却明显地让人感觉到“鸟的天堂”里有数不清的鸟儿。与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所见所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胆、有效地取舍,避免了“一把抓”的广而不实,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了点子上,目标更明确,品悟更充分,训练也更有效,切实提高了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积累了语感。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种想读的冲动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方法很多,在教学实践中感觉效果较好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导语设疑。

例如,在执教《鸟的天堂》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就故弄玄虚地开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1课《鸟的天堂》,但奇怪的是,这个‘鸟的天堂’却没有一只鸟,你说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作者会这么说呢?让我们走进文本,去探个究竟吧!”说完,学生已跃跃欲试,想探个究竟。

此外,还可以利用追问、反诘、幽默等手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第二、借助多媒体。

如在执教《松坊溪的冬天》一课时,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一组松坊溪的雪景图。学生一看到如此雪白晶莹的白雪世界,如此变化多端的溪石,不禁“哇”叫出声来。我顺势问道:“松坊溪的冬天,怎么样?想不想去走走,看看?”学生被这神秘的白雪世界迷住了,迫不急待地翻开课文读起来。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溪石的美,溪石的可爱,又单独出示溪石的图片,让学生细细欣赏,再读句子时,溪石的特点已融进了学生向往的情怀,深情的赞美,随着声音流淌出来。

第三.表演读、赛读。

好动、好胜心强使得表演读和赛读成为了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朗读形式。适当、巧妙地运用,可以起到难以想象的效果。

借助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富于趣味性、形象性,学生通过丰富的语调,形象逼真的表演,再现课文的情境,增进理解,加深印象,引起学生反复朗读的兴趣。此种方法适合于情节性较强的文章,如《小羊角辫》、《将相和》、《小珊迪》等。

赛读具有挑战性,可以个人赛、小组赛、男女赛,一般用于感情较浓、语言较美、需多次朗读的课文,也可以与表演读相结合。如男生读A部分,女生读B部分比,然后换过来比。

此外,在课堂上应不断变换朗读形式,如指名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齐读、轻声读、自由读、还可以引读,配乐读等等多种形式的交替使用。

三、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一次,听一位教师执教《雷雨》(人教版第四册)。在指导学生朗读“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一句时,问学生:“风这么大,该怎样读?”笔者当时一愣:二年级的学生该怎么回答呢?结果全班无一生能答。在评课时,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并建议教师给学生范读。结果第二次在平行班上课时,学生很快就领悟了。

可见,一些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通过老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的内在情感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充分表达出来,或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或使学生对语言有所顿悟,或给学生以整体的感知,或给学生树立朗读的榜样,或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所反省,或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智慧的启迪、情感的熏陶……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课堂教学;运用策略;问题

语文学习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学语文对小学生的学习而言,具有一定的启蒙作用。作为基础教学的小学语文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小学生的认字、阅读等基本语文能力培养和语文基本素养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此塑造小学生健康的德育观念。

1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生的德育培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承担着对小学生语文知识的教学,以及德育素质培养的重任,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首先,语文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不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由于我国在过去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笼罩下,这种状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对学校和教师而言应试教育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严重影响着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师的教学态度。因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过于片面的追求小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未给予德育教育足够的重视,更谈不上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与渗透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师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不利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其次,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水平有限,难以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有的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长期处于小学校园这一单纯的环境中,学生群体每年都在更换,而教学任务却很少发生改变,因而难免会出现部分语文教师固步自封、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的现象。由于语文教师对德育教育认识不足,或者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并不能深入挖掘语文课文隐藏在深层次的德育教育内容。教师未能对课文的德育展开深度挖掘,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很好的运用德育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德育的策略

2.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德育教育,正确处理好德育和语文教学的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德育教育,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正确处理好德育素质培养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关系。小学语文,由于其独特的学科特征,承担着对小学生素质培养德育培养的重要责任。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应正确处理好语文知识教学与德育培养的主次关系,不能为了追求德育教育而忽视了语文教学,影响正常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进度。德育教育包括对小学生的情感认知的培养,个人品德的教育等综合素质的很多方面,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不是可以短期内看到成效、一蹴而就的。也就是说,在德育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时,语文教师要有耐心、有细心。例如,在长春版小学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的教学中,除了基本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该篇课文的内容深入挖掘其潜在的深刻内涵,并引导小学生加以思考,运用适度的德育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是对各种小动物在雪地里的脚印的描写,活泼可爱,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对“雪地里的小画家”做一延伸教学,由小动物的脚印组成一幅画或者分析其他小动物的脚印形状,引发小学生的讨论与想象,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运用。2.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德育教育,开展多种语文教学活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德育教育,语文教师组织开展多种语文教学活动也是有效措施之一。刚刚步入小学校园的小学生,尚未习惯小学的课堂要求,对校园中的一切充满了好奇,而且,小学生的普遍年龄也不大,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语文教师通过组织开展如游戏、朗诵比赛、手抄报、班会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热爱,培养小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并在无形中对学生的品德起到一定积极的教育作用,提高小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培养小学生的课堂主人地位,顺利运用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以实现。例如,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要求小学生脱稿朗诵,饱含个人情感,并由语文教师和未参与朗诵比赛的同学对其加以评价,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同时,也是对语文教师的教学反馈,可以促使教师即使调整教学方式,更好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德育教学。总结:将德育教育顺利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同时,为了解决这些困难,除了要求语文教师正确处理好德育教学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关系以及组织开展多种教学活动以外,还存在许多其他方式有待探索与发现。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发展。

作者:刘春艳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哈达小学校

参考文献

[1]唐德敏.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思考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体制的深化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发展的需求,这就迫切的需要将多媒体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实践与思考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实践应用效果

小学语文课程对学生基础文化素质的形成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因为小学生对一些抽象性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缺少一定的生活经验,如果应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语文知识灌输给小学生,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厌烦的心理,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的改善了小学语文教学效果,采用动画、声音、图像和文字等多种方式,将语文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现给学生,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享受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让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则起到引导者的作用,给予学生帮助。这就进一步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营造了一个自由、平等的语文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表达内心的想法,学习其他学生的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思考

1.从小学语文教学任务出发,保障多媒体应用的合理性

从本质上来看,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教师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只按照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这会将语文教学限定在框架内,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过于频繁的使用的多媒体,不仅不会提高教学效果,还会阻碍学生情感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直接使用课件将课本中描述的景物、情境展现出来,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得不到锻炼,无法进行自主体验和领悟。教师一定要注意多媒体应用的合理性,不能在整堂语文课程中全部使用多媒体,还要采用板书的途径来深化课堂重点,加深学生的记忆。

2.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合理设置教学重难点,使语文教学更加形象。语文知识偏向于理论化,都是以文字、语言的形式进行讲授,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都有一定的限制,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使学生以动态的形式接触语文知识,了解课堂的重点教学内容;

(2)构建教学情境,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利用多媒体的多种知识表现形式,使语文可养内容具体化,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得给学生无限的灵感;

(3)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改善教学质量。多媒体课件能够简化教师书写板书的过程,保障了教学进度,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理,让学生接收更多的知识内容。

3.统筹把握多项因素,整合多媒体与传统教学

小学语文课本内容是教学的根本,在运用先进多媒体教学方法时,要结合语文课堂教学设计,遵循基本教学规律,给予学生思考、探索和总结的时间,发散自己的思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做到适时、适量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分析语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知识特点的基础上,选取最佳的多媒体技术,并对多媒体应用的时间进行控制,设置相应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三、结语

通过研究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效果,发现其不仅可以提高语文课教学效率,还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独立思考能力,促进了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形成。然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师和学生过于依赖多媒体,学生对课堂重点知识把握不牢固。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学设计,针对课堂内容,合理的应用多媒体,将其同传统教学模式融合起来,从而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徐素敏.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6).

篇7

[关键词] 小学语文;新课程;语文教学

一、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分析

当下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小学基础教学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严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上,仍然是采用传统的传承式教学方法,小学晕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依然按照教师在讲台上说,学生在课堂下听的状况,这样传统的教学方法忽略了知识、技能的来龙去脉,忽略了学生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需要,形成了只重结果,不管过程的弊端。传统的教学方法只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呆板、单一,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不能再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语文教学的内容,而是采用生死记硬背来完成学业,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很差,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被动学习状况明显。

再者还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长期受到传统的教学课程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的影响,目光狭窄,他们仅仅是把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对语文课本知识的传递上,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训练学生语文知识点和能力培养上,对教学目标的追求满足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成绩。小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他们活跃的思维有时候是教师打压的对象,有些老师担心活跃的课堂气氛会影响教学进度,而且还有一些学生会提问一些与语文课堂无关的内容,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教学,打击学生们活跃的课堂思维,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不灵活、死板甚至单一,它禁锢了学生的思考,使学习的环境氛围紧张,也就等于学生背上沉重的包袱走进教室,紧张的气氛给他们造成了压力,导致学生失去了自主思考问题,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效果也不好。

二、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1、新课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注意搜集信息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新概念,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搜集与课堂有关的信息,并在课堂上把这些信息付诸学生,这样才会实现有书本知识到教材的整合与实践。“综合性学习”的理念,不仅拓宽了语文学习的途径,把原先的只是注重教材学习拓宽到实践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合作精神。通过语文实践,让学生之间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交流,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文笔与口才。但是新课程提出的“综合性学习”放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并不是和传统的结论性的知识掌握没有一点联系。他们都是以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媒介,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让他们自主学习,让他们在自己寻觅答案的过程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语文的素养。

2、新课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注意教学过程的创新

有很多的小学语文老师都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按部就班,一条一条来。不应该创新形式。而且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就是那样,不管懂还是不懂,会还是不会,成绩上不会分出多大的差别,。就是因为老师有这样的观念,导致教学方法也是枯燥无味,几年如一日的教学习惯久而久之让学生产生了厌倦情趣,没有上语文的热情和激情,激不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当然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的效率。

面对这样的情况,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实践的时候,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原来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全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进行游记类的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带领他们一起置身于美丽的自然风光当中,让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游览欣赏、倾听、大自然的心声,学生如身临其境一般,学习的效率自然会提高。当然根据小学语文课文的不同,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方法,教出新意,让学生学得灵活。要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心。

3、新课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质疑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才能真正在学习中进步。这是完全有道理的。而且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新型的创新人才,因此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质疑的能力异常重要。在小学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时候,应该随时让学生产生疑问,留下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语文教师要多问几个问什么。课文上完了,课后习题怎么做?学了课文还有那些不懂的地方?那位同学还有新的见解?等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真正随意让学生提问。对于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在提出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老师要适当加以引导,不能一味打压,对有价值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时机解决。

三、小结

新课程标准是新时期我国教育的产物,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我们注意到,新课程标准并非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放宽了对老师课堂教学模式,反而它是是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更多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潜心贯彻新课标精神,与时俱进教学模式,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增.浅析小学语文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J].《读与写》.2012.

篇8

一、递进循环式教学概述

1.递进循环式教学的含义以及基本特征

递进循环式教学实际上是两种教学模式的结合,也即“递进”和“循环”,总的来说,就是一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讲究循序渐进,一层更比一层深入,一层更比一层有内涵,另一方面为环节,小学生的学习也必须要讲究循环,也即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适时地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循环往复的学习和复习。将这两者结合就是递进循环模式的核心。总的来说该教育教学策略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教学目标的集中性比较强烈,在该教育策略的使用下,教师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其次就是教学进度的高速性,从以往的教学过程来看小学教学进度的不可控性非常强,但是在该教育模式的应用下,小学的教学进度有了基本的保证。同时这也是该教学策略最重要和明显的两个基本特征。

2.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实施的基本理论依据

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之所以能够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成功推广和实施,其主要原因有两大重要理论支持,首先就是人类的记忆理论,该理论认为包括小学生在内的所有人类的记忆的事物是呈递减状态的,必须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循环的复习才能够确保记忆,至少是在一周之内,学生必须要对之前学习和记忆的知识进行复习,这就是“循环”的含义,其次就是著名的语言学者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是未知的,对一切事物的认知需要有一个递进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一元化到多元化等,只有按照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才能够确保学生学习的效率,实际上这就是递进的含义。这两个理论的支持是递进循环理论在小学教育中开展的重要依据,也是该教育策略得以推广、应用的关键。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的实际应用

1.小学生“识读结合”学习中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的应用

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识”和“读”,识读结合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在小学生识读结合的学习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一些比较困难的拼音,这对于学生的读音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另一方面递进循环式教W策略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改变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模式,使得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效率,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递进循环教育模式在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下仍然能够得以推广和应用的关键。

2.小学生写字教学中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的应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写字练习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更多的汉字,也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抄写汉字,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感受汉字魅力和笔画的同时,了解汉字的结构和正确的书写方式,为后续的更长久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有一种错误的认知,也即只有让学生练习更多的汉字,学生的书写水平和汉字的记忆能力才能够提升,这是一种明显错误的教育模式,不仅达不到理想的结构,而且甚至会收到相反的结果,递进循环策略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在了解汉字来源的基础上感受到汉字的书写魅力,进而对汉字学习、拼音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在小学生的写字教学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3.小学生阅读教学中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的应用

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比较简单,但是国家的教育规划和教育目标中明确规定社会有责任,也有义务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的阅读一般都比较简单,大多是一些有趣的故事、名人旧事等,这些故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递进循环式教育策略在小学生语文阅读教育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帮助学生逐渐提升阅读的难度,复习之前学习的文章,不断地温习学习过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不断学习更加有难度、更深奥的知识,这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要求,同时也是语文知识学习的需求。

篇9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生生沟通交流机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强化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孩子们可以在和同学的交流中获取更多在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而且同学之间的交流往往比和老师交流更能放得开,更愿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一种代沟问题。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小学语文教学意义巨大,可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同时也推动教师的教学成果的不断达标。学习兴趣是指引一个人学习的最强大的动力所在,切忌灌输式理论教学,要将小学语文课堂更加生动化。让小学生学习语文更加回归最初的意义,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带动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质量,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讨论问题,互相交流的声音,成为有力的学习动力。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使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活动相结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辅工具,以延伸学生的器官无论从视觉或者感觉方面扩宽学生学习语文的视域,更使学生与社会实践生活相融合以便于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语文应用的综合性技能,也能够使语文教学效果得到优化。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春天来了》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可以借助与春天相关的视频、音乐或图片,来使小学生对春天有了一定的掌握度,这样就避免了教师认为学生认知教学内容程度不够,就一遍又一遍地对春天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冗长、重复性练习情况发生。这样一来,不仅优化了该课程的教学进度,同事,也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小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作业总是在进行昨天的内容,从而减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负担,缓解小学生学习的压力,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思考的作用无疑是非常巨大,无论是古代文学名著,诗词歌赋,还是现代小说乃至童话故事,其中蕴含的写作技巧,对于文章结构的设置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笔财富。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提醒学生思考文章的结构、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对于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等等,鼓励他们进行模仿与应用,从书中提炼出真正有意义的东西,这些做法,都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深化。

例如,笔者在进行《日月潭》授课过程中,采用了第二课堂展示才艺的方式,即举办朗诵才艺活动,学生通过文章朗诵,身临其境,体会到日月潭的美丽意境,以及感受作者对日月潭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笔者与学生相互探讨对这篇文章的感受与自己的想法。首先,通过电脑显示一系列优秀大自然瑰宝等美丽的图片来展示日月潭怡人景色之美,以为学生更好的展示诵读才艺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在多媒体教室中,通过基本诵读评比展示,来激发小学生的自我展示热情;最后,根据音色、情感等综合考量因素,评选出诵读成绩优异的小学生。这样一来,小学生均能够实现自我才艺的展示,这有助于调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主动性,同时,也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唯有拓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将第二课堂活动作为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对这篇文章的体会才会更加深刻,课堂气氛才能更加活跃,教学目的也就顺其自然地达到了。

篇10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1.提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步伐的加快,采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弊端。主要体现为:教学模式过于固定化、模块化,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单调陈旧,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从而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情况使语文教学效率大大降低,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大受影响。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一个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在课堂上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进而减轻负担。另外,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其自信心,进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大大调动,使以后的语文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2.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片面强调形式化,而新课程标准则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形式化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整节课都显得较为紧张,无形中便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不能得到有效实施。另外,还有很多老师只是不断地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这种作业的布置缺乏针对性,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只是机械地追求快速完成,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老师一味追赶教学进度,忽视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越来越多。

3.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3.1充分认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堂最为突出的特点。小学语文老师应该从这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出发,然后仔细揣摩理解教材的编写目的和意图。对教材的理解首先要从整体上进行准确把握,然后再从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考虑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如此便可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语文相关知识,使其能够有效地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工作需要服务。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小学语文课堂要体现出人文性,尽量把这种人文性与平时的语言文字学习进行完美的结合,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和感悟教材中的课文。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来鉴赏和理解教材中的优秀课文,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如此便可以渐渐实现语文课堂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完美统一。

3.2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文类型进行具体的设计。如果想要小学课堂更高效,教师就必须在对教材充分熟悉的前提下找到最佳的教学思路及规划出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更为突出。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发现问题,从而学会解决问题,最终成功地收获知识,老师也才可以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3.3积极营造有益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的好坏对教学效率的高低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有必要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良好关系,如此,学生将不会再有以往那种对老师的恐惧和害怕,师生便可以进行更平等、更深入的交流和沟通。这样的课堂环境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释放和发展,学生也将拥有愉快的心理,大大开发学生主动探寻未知的潜能。一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自然课堂教学效率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4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布置课堂思考题和练习题

课堂练习和提问环节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大胆地将各种各样的问题穿插设置在小学语文课堂各环节之中。老师若在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的基础上布置课堂思考题和练习题,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还有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创造,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提出的问题一要使教学目标变得更为明确,强调课文的重点、难点;二题目形式要尽量灵活多变,活泼新颖,以便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要注意问题不应过于复杂或简单。

3.5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小学生的好奇心往往比较强,而且一般都很好动,对声音和色彩较为敏感。另外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不长,最长也就20分钟左右。因此针对小学生的这些特点,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因为多媒体不仅能够提供一个能动能静和声像同步的教学氛围,而且能够刺激小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而在有效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同时,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次旦.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4):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