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范文

时间:2023-07-27 17:0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

篇1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适应新形势旅游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一线服务与管理类专门人才,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较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发展基础,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管理学、旅游政策与法规、旅行社业务、旅行社管理、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英语、旅游会计学、酒店管理学、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旅游学概论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 商务企业、旅游规划策划机构、主题公园的旅游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或旅游与休闲行业的自主创业。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

1江西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1江西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大力实施旅游强省战略,旅游业成为江西重要支柱产业。江西旅游人才的培养是旅游强省战略的重要支撑。江西各高校为顺应“旅游强省”的发展战略需求纷纷强化了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并积极探讨各自特色的培养体系。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农村文化多样,生态优势明显,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也最有条件开展生态旅游的业态和研究。行业领域发展对高水平人才的专业要求逐步提高,加强旅游管理本科创新创业教学已成为专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江西农业大学作为江西重点高校和唯一的农林本科院校,既有鲜明的农林特色,又有雄厚的农林学科基础,为江西乃至全国培养独具农林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优势。

1.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文科类专业,专业课程考试题型以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居多,学生上课就是记笔记、记重点,理论教学对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实践教学技术水平又不行,很多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兴趣。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可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培养其创新精神,使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

1.3缓解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

目前,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非常严峻,去基层旅游企业当服务员,大部分学生又不愿意,在就业中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自主创业(如自己经营民宿、旅游购物商店、旅游俱乐部、旅游网络营销等)成为许多学生毕业后的重要选择。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专业就业指导方向,为其提供462019年/第15期/5月(下)新的道路,让学生在当今社会形式下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社会实践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职场和社会。因此,创业课程体系的设立,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缓解了就业压力。

2江西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改的路径

2.1合理设置创新创业和以农林为特色的旅游专业课程

江西农业大学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于2002年开办,2012年获得旅游管理硕士点,2013年通过与婺源茶校合作办学的机制开设了旅游管理(茶文化与休闲旅游方向)。为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效率,学校不仅开设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基础、毕业实习等课程,其中,就业指导课程2019年起从原有的“7+1”教学模式调整成“6+2”教学模式,6次课堂教学,2次实践课(包括校友企业进课堂和参加大型校园招聘会)。与其他农林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有较大不同,江西农业大学旅游专业很多课程设置上体现了“农林、创新创业”的特色。

2.2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成效明显,在旅游业迅速发展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对应用型旅游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急迫。按传统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培养,存在的课程体系与其他学校雷同、实践实验平台欠缺等问题,因此,我校在充分发挥农林院校学科优势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情况,利用自身的区域特色,以校内外基地为依托,社会服务和科研项目为载体,构建了旅游管理专业富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新体系,具体如下:(1)增设实践课程。江西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3+1”人才培养模式,即基础与公共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在校内3年时间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累计1年时间,在旅游企业和实践基地完成。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每个学期开设了2周的综合教学实习,形成了五大模块(包括休闲模块、旅游业模块、旅游文化模块、规划管理模块、康乐养生模块)教学实习,大四有为期6个月的旅游专业综合实习和创新创业与第二课堂实践,其中分布景区、茶文化相关企业以及酒店、旅行社等。(2)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从2010年至今,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旅游管理专业一直致力于校内教学基地的建设,把江西农业大学校友楼、校史馆、标本馆作为专业的实习场所,并建有近60平方米的茶艺室,近40平方米的餐饮客房实验室,近70平方米的旅游综合实验室。近5年学科逐步建立了江西农业大学乡村旅游研究中心和南昌市乡村旅游研究中心,为旅游管理专业创新性实验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定期邀请旅游企业家举办学术报告,与学生交流,使学生及时了解旅游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开阔眼界,丰富知识。(3)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社团和各类技能大赛。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旅游协会、校礼仪队、大学生茶艺社、大学生花卉协会、大学生创业协会等学生专业社团的建设,比如面向对导游工作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群体,安排他们去车站接待新生并在车上沿途介绍南昌概况和校园概况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院举办的导游之星大赛及省内外各类旅游大赛,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服务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以赛促教的教学形式,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落到实处,使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得到加强。在课程实训中,还组织学生到南昌市星级酒店、国际旅行社、旅游景点参观,在此过程中掌握旅游企业的运行与管理、旅游企业营销策略以及新产品开发等内容。

2.3加强创新创业互联网技术应用

“旅游+互联网”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让更好的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还开设旅游信息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CAD制图、智慧旅游、旅游市场营销、会展旅游等课程。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教育,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是顺应新时展的需要,为学生创业提供扎实基础件。

3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特色课程教学的实施要点

高等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依托学校自身优势,结合旅游课程特点,从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增加案例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多方面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1三点一线开展教学

“三点”是指课程要在课堂、课下(校内实践基地)、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三个空间完成,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课下学生按结成的小组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一线”是指学生在景区学习后回到课堂,在课堂上通过回顾学生们对教学内容的接收程度进行针对化教学,老师针对学生不足之处进行点评,从而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循环,培养学生旅游专业职业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2教学方法多样化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可运用到旅游生态学、导游业务、旅游规划与开发、酒店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中,并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一般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结合江西旅游相关案例讲授理论知识;二是让学生对案例分析和讨论,模拟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课程将乡村旅游这章教学目标设计成:“认识乡村旅游”、“介绍自己家乡乡村旅游资源概况”、“体验一次乡村旅游活动”,课堂讲授时以真实案例导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在旅游市场营销中讲到生态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时,可以以乡村旅游古村落景区、现代观光农业园、民宿等为例,来分析它们各自的市场定位,便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2)形象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有真实的教学环境,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例如,对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进行导游讲解,可在实验室内墙上可事先挂好关于导游带团全过程和要求,实验室课桌上摆放扩音器、旅游帽、导游旗、导游证、各种票据、旅游合同等,利用多媒体录像播放婺源景区概况。教师可随手指点以物示意,直观易懂,形象生动。(3)模拟教学法。教师和学生模拟教学内容中的不同角色,如讲解《模拟导游》中“导游带团”一节时,教师和学生可分别模拟导游、游客、酒店工作人员、景区工作人员等,模拟一个完整带团过程,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掌握知识。在《餐饮与客房管理》的“农家乐摆台”教学中,将学生带到餐厅,通过示范摆台的步骤和标准来教学生如何摆台,如何接待客人,为客人服务,融入乡村生态氛围;从而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4)分组讨论法。在“环境保护”课程教学中,可以选择旅游领域热点话题,如:“黄金周旅游生态利弊”、“乡村旅游开发与保护”等,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教师主持,学生讨论,讨论时授课教师旁听之后作点评。教师在讲授其他基础课程时,也要有所侧重,加大论述农林生态旅游及创新创业的内容比例,如在讲述酒店管理时,着重对“农家乐”餐厅、民宿经营特点进行介绍;在讲述“旅游规划与开发”时,侧重研究“现代观光农业园的构建”、“乡村旅游项目策划”等内容。

3.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现农林院校的“生态创业美”

运用摄影、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雨课堂、慕课及翻转课堂教学等方式,使旅游专业课堂教学内容生动直观,提高教学效果。在利用课件教学的过程中,增加实例教学,便于学生接受所学的知识,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例如“地理学”、“康乐养生管理”、“园林概论”等课程的教学,用多媒体教学形象更逼真,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活学活用,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积极鼓励和要求每一位本专业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如导游证、饭店服务技能、茶艺师等证书)和相关技能大赛,提高全面素质,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3.4改革课程考核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考核,不能用传统的闭卷答题形式,应针对创新创业课程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手段。比如,鼓励学生通过调查报告、项目策划、演讲赛等形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导游业务”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可以笔试和口试相结合,从导游讲解能力、导游规范服务能力、旅游接待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及学生自身的仪表、仪容、行为举止规范进行考核。在实践考核方面,还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设计多样化的考核,比如旅游企业招聘、旅游市场营销调研、导游带团、计调业务、旅游景区影响策划、景区产品开发等,有效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针对每位学生的情况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劣势,增强他们创新创业的信心。

篇3

[关键词]互联网;全域旅游;旅游管理;课程体系;优化

一、前言

“互联网+全域旅游”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全球旅游业正经历全新变革,旅游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全域旅游”是在特定区域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带动促进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的理念和模式。使旅游从半军事化、拉练式、追求多看景点的观光旅游转变为追求“舒适静谧”的休闲度假旅游。

二、现阶段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错位分析

(一)课程设置无法适应旅游岗位能力需求变化

“互联网+”模式带来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出现了旅游电商、定制旅游、智慧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和销售方式;互联网信息搜索、预定、结算的便捷性,已完全颠覆传统旅游企业的营销模式。“全域旅游”起源于游客的多元化需求,突破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方式,实现消费升级。现有旅游企业热切需要既拥有专业技能,又通晓互联网、物联网、自媒体平台运用的复合型人才,而现有课程体系基本没有涉及这些最新知识,无法满足岗位能力要求。旅游业对人才岗位能力的需求变化见表1。

(二)课程体系断层和重复问题突出

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教学进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高职旅游课程设置涉及到营销知识的课程只有《旅游市场营销》1门,课程体系的断层不能适应“互联网+”背景下营销手段多样化和营销方式智慧化的需要;部分知识点在不同课程的机械重复描述,跨学科属性导致的对同一知识点的多角度分析等教学内容的重复,导致学生思想变得僵化,厌学情绪严重,教师负担增加。以《旅游学概论》部分知识点为例,重复情况统计如表2。

(三)理论和实践操作课程设置比例失调

现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大多数沿袭了本科学科教学体系,涵盖了基础理论、经济管理学科基础理论、旅游学科基础理论、旅游学科专业理论等几个层面。这样“厚基础”的课程设置占据了大量的理论教学学时,使实践实训课时大为缩减。很多院校虽然制订了实践教学计划,但出于实训场地不足、经费支出高、技能型师资匮乏、担忧学生安全等多种因素,很多院校的教学实训学时开出率严重不足,这和职业教育提倡的“轻理论、重实操”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四)课程设置缺乏时代感和前瞻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域旅游的推进,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产业涉及面广、职业岗位多,社会所需的是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过于单一,在线旅游体验、在线旅游企业运营分析、旅游行业大数据分析等教学内容基本空缺,人才培养难以应对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势必造成毕业生就业口径狭窄,用人单位评价较低。

三、“互联网+全域旅游”视角下课程体系优化对策

(一)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施人才培养的支撑,决定着人才能力培养的高低。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表现为: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科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冗杂等。以专业课程内容知识点重复为例,可将《导游业务》内容整合到《模拟导游》课程中,《模拟导游》课程中增加智慧景区的应用,注重导游员角色的转变与能力的提升,实现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在“互联网+”的自媒体时代,如《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中要充分融入新媒体营销的内容,增设网络营销、移动APP等内容;将智能停车、景区容量控制、环境监测、电子票务等智慧景区管理方面的内容充分融入《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中.

(二)重构基于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

鉴于“互联网+全域旅游”时代的旅游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在对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分析基础上,构建新的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来优化课程。依据以下7个行动领域,遵循认知学习和职业成长的规律,将其转换为岗位基本领域课程、岗位核心领域课程、岗位拓展提升领域课程三部分,并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序化学习领域,进行课程设置

(三)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实现“线上+线下”体验式教学

教师作为体验式教学的实施者,应改变传统观念束缚,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优势,重新组织教学资源,力求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建设教学云平台,给师生提供另一个交流学习、交流互动、共同提升的平台,巧妙地将课堂交流时间延伸到课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记载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效率;利用学生网络学习痕迹,汇总出大数据,掌握学生学习薄弱点,在教学中加以改进,实现知识结构完整性。

(四)利用校企合作丰富课程教学,实现工学耦合

企业的经验主义制约了专业知识转化为教育资源,现有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所需人才能力脱节,加强校企合作势在必行。课程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如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开发岗位课程,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如职业标准、技术标准、教学文件、数字化教材、虚拟教学软件、教学课件、业务流程、企业案例、实训视频、习题库、试题库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学生校内实训一律按照工作岗位工作要求,将学校学习和工作岗位深度结合,可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实训、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环节,通过系统化地设计学习情境,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和企业见习、工作过程参与、企业顶岗等方式,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实现工学耦合。

(五)课程设置融入地域特色文化元素

高职院校作为地方性高校,办学宗旨一般是“立足当地,辐射周边”,服务地方经济成为其重要职责。把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知识和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之中,深刻挖掘其内涵,可起到强化当地旅游品牌形象的作用。如民族聚居地可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课程、丝绸之路沿线省份学校可加开有关“丝路文化”课程等,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四、结语

“互联网+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提升的一次重要契机。通过学生、学校和企业多方努力,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优化课程体系,方可实现旅游职业教育的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磊.岗位群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2)25-27.

[2]罗丽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理念研究[J].经济师,2014(3):243-245.

[3]马静.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探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2):74-79.

篇4

作者简介:龙海丽(1976―),女,汉族,新疆奎屯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地理教育和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摘要:本文以旅游专业课程模式为研究目标,对中国和国外旅游专业的专业方向设置、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研究国外旅游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优点,分析了我国旅游专业方向上、课程设置上及师资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旅游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提供了便利,对改革旅游专业培养方案带来了有益的启迪。

关键词:旅游;职业教育;课程设置

我国高职旅游专业分类图旅游产业被称为“无烟产业”。由于其具有投入少、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经济效益好等优势,在我国许多地方旅游产业已经被定位成战略性经济支柱产业。近20年来,我国旅游业高速发展,目前已跃居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消费国。《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到2015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达到25万亿元,旅游业新增就业人数将达到1650万人,每年新增旅游就业岗位60万个[1]。

机遇带来挑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专业化、特色化趋势更为明显,这不仅要求旅游从业人员有更高的业务水平和更好的专业素质,同时也对中国旅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旅游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在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教材选择等方面与旅游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而比较欧美等旅游业发达国家的旅游院校的相关专业与我国旅游专业教育理念、课程体系设置等,借鉴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经验是关键。在此,本文对国外知名旅游类学院或高校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查询、分析并结合我国旅游教育提出以下看法。

一、专业设置比较

1国内专业方向设置

多年来我国旅游高等本科教育统一为旅游管理专业,2010年酒店管理专业增补为目录外专业,2011年正式设为本科。下图为我国高职旅游专业方向分类图,旅游专业以旅游管理类和餐饮管理类为主线培养人才,每一个方向都设有专门的专业课程和知识技能培训方案,但又统归为旅游管理大专业。由于目前我国旅游教育水平较低,师资较为薄弱,英语政治等基础科目占用了大量学时,少量的专业课程和实践学时分配到众多的专业方向中,培养的学生往往对一个方向只了解皮毛,尤其是技能,到了企业有时要从头开始培训。

2国外专业设置

国外没有旅游管理这个专业,而是设置了接待业管理、休闲学、酒店管理、会展专业、餐饮管理等专业。从专业名称来看,我国的旅游管理更偏向于培养旅游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的人才,而国外则偏向培养高素质的服务类人才[3]。国外旅游类专业在大学前两年不确定专业,而是学习服务业的基本知识,实习后再进一步确定专业方向。这样可以先让学生在服务行业实践、体验后再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评估自己的专业优势。

二、课程设置比较

(一)我国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缺乏对整个旅游行业的深度调研分析,在讨论课程设置时也没有经验丰富的旅游业界人士参与,同时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计划更改手续烦琐,可以更改的课程数量较少,且教学计划修订周期较长,使我国高等旅游教育课程设置长期与实践脱节。此外,我国大约70%的旅游高等教育专业是从相关专业转型过来的,在制订教学计划和设置课程方面,受原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较大,因人设课的现象十分严重。原来是地理专业课程转过来的,就设置地理课程多一些;原来是历史专业课程转过来的,就设置历史课程多一些,导致教学与实际人才需求结构脱节。

(二)国外课程设置

1注重通识教育

旅游产业是一个多元化产业,其组成部门可以涵盖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国外对旅游业的界定较大,在课程设置上分得没有那么细致。国外部分旅游教育是从旅游业的关联性和系统性出发设计课程,旅行社与酒店、酒店与景区等教学内容没有我国这样多层次、多角度地划分,更多课程是从总体上把握。在学业初期,课程设置比较重视综合类知识的传授,比如,日本JTB(日本交通公社)设置的旅游业概论,英国旅游职业教育设计了旅游业介绍和研究技巧,瑞士旅游业教育中的游泳与酒店研究等。这类课程多是必修课程,很难解剖出许多分支,但是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对以后将要进入的旅游产业从全局视角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且研究国外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时,会发现许多陌生的“新课”。例如,韩国济州大学设置了珠宝设计、音乐艺术、广播照片、观光美容、东西方餐饮、跆拳道、酒店广告设计、室内设计装潢、休闲体育运动等课程;英国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有事件管理、遗产管理等课程。这种大旅游产业理念下的多元化课程能最大限度地与产业发展动态结合,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就业服务。

2注重实践教学

国外旅游类高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教学酒店,且教室及教师办公地点都是按酒店标准来进行装修、布置,让学生和教师每天在实战的环境中工作学习。习惯养成自然,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养成了专业型的工作、生活习惯。在时间分配上,其实习时间占到了整个学习时间的60%,教师现场指导,把理论贯穿到实际。教学酒店多采用双重管理,院长(老总)必须对教学负责,同时也要对教学酒店负责,且必须自负盈亏。国外教学计划遵循理论―实践―理论的原则,深化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

3重视综合素质培养

国外的课程很少用考试,而是用毕业论文来考核,毕业论文必须是自己深入实践调研、深入思考完成的,大多是采用团队合作形式完成。学生自由选择组队,无法组队的同学要么重修,要么和剩余同学再组一个队一起完成。团队需提交论文报告,如通不过,整个团队成绩要受影响,有时甚至重修。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及沟通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师资比较

1国内师资现状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旅游专业发展迅猛,近年来,高素质旅游专业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多数高校旅游教师都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教学水平、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有限。同时,我国高校教师岗位有限,一般要求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而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多为应届毕业生,缺乏旅游实践经验,而有实践经验的旅游行业一线从业者则因学历要求很难进入教学岗位,这就造成了我国旅游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

2国外师资现状

国外旅游专业教师大多有旅游从业经历,实践经验丰富。意大利的多数旅游教师都有自己的酒吧、旅行社、餐厅等第二职业,这样不仅使上课的教室有了更多选择,而且使理论和实践可以更好地结合。国外旅游专业对教师的职业资格证要求也很严格,大部分旅游教师都有各类资格证书,如欧洲领队证、导游证、调酒师证等。

四、对国内旅游管理教育的启示1明确专业定位

将专业的管理人才的定位转向高素质的服务人员的定位,加强素质教育,培养一专多能的旅游人才。在旅游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法制教育,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强烈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受挫折能力、自控能力和较好的身心素质。由于旅游属于涉外型专业,因此,学生要把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提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2强化实践环节

旅游业属第三产业,服务性、实践性强。旅游企业对就业人员的需求是:除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外,更多的是具备实践能力和经验。国际大酒店学院的办学特点就是:学以致用,产教结合,教师与行业接轨、课程与国际接轨。这样学院培养的学生可以直接到酒店就业、顶岗,一般可任部门经理、助理,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模式推进我国旅游职业教育。与酒店旅行社合作,将其直接变成我们的第二课堂。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多种形式丰富教师资源:目前的职业教育院校的队伍大力提倡建设“双师”型队伍,通常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所谓“请进来”即提倡聘请有关业内既有理论经验又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CEO或是旅游管理部门的专家学者来做讲座,请他们带来新的理论和信息,补充校内经验的不足。所谓“走出去”,即派教师到国外或国外相关高校或酒店进修或到酒店挂职锻炼,以使他们了解行业最新信息及动态。并加大对教师的职业培训力度,包括教师的职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培训。让教师经常参与企业相关的管理工作,增加感性认识,做到职业教育与职业实践融会贯通。

总之,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业已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产业。我们总结发达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体系和理念,对比不足,认真总结学习,开拓出符合我国综合国情的旅游发展之路,将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引入科学的、健康的发展道路,为实现建设旅游强国的目标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张颖.中外旅游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比较分析.职业教育研究,2012(12).

篇5

《旅游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其他相关学科重要的选修课之一,在教学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旅游地理学》的教学研究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多集中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探讨。教材是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托,可是《旅游地理学》教材可谓五花八门,关于《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研究还比较鲜见。本文拟在梳理《旅游地理学》课程发展基础上,选取典型《旅游地理学》教材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以社会文化地理学等视角思考《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建构。

一、《旅游地理学》教材的发展

国内旅游地理学发展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1979年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科组成为国内系统地开展旅游地理学科学研究的标志。中国高校旅游管理教育也起步于1979年,1980年杭州大学招收了全国首届旅游专业本科学生,而地理学是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学科背景之一。1982年中国最早的两部有关旅游地理的文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印的《旅游地理文集》和北京旅游学院编印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观赏》面世。与此同时,旅游地理开始走进高校,后者就是陈传康在北京旅游学院授课的讲义。1988年卢云亭编著的《现代旅游地理学》和雷明德主编的《旅游地理学》,以及1990年孙文昌、陈元泰编著的《应用旅游地理学》,成为《旅游地理学》的教材建设的开始,并逐渐推动了《旅游地理学》课程作为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程步入大学讲坛。1993年由保继刚、楚义芳和彭华编著的《旅游地理学》成为高校旅游地理学教育的标志性教材,该教材的评审委员认为,该书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内容新颖,系统清晰,综述了国内外很大比例的文献,又有独立开拓和深入浅出的特点,是一部成功的教材。陈传康先生认为“该书的出版不仅会推动高等学校旅游地理学教学的发展,而且也将促进旅游地理学其他方面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增设旅游专业,由此催生了对旅游教材等的旺盛需求,作为旅游教育基础课程之一的旅游地理类教材也开始陆续出版。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旅游业得到飞速发展,不论是在地理科学专业,还是旅游管理及其相关专业,《旅游地理学》已经成为主干课程,同时,对《旅游地理学》的教材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据笔者统计,截止2013年,国内共出版了高等院校《旅游地理学》教材(不包括高职高专)31本。1988年至1999年的12年间,出版《旅游地理学》教材10本,2002年至2013年的12年间,达到21本,出版教材数量比之前增长了1倍。特别是翻译出版了国外《旅游地理学》教材,有助于拓展国内高校旅游地理学教学的国际视野。

二、《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材内容体系的类型

Stephen Williams(2010)将国外《旅游地理学》教材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区域旅游的主要模式和发展趋势,从欧美国家到发展中地区;另一种是关于不同区域旅游地理的问题及讨论。在国内,由于教材编者的学科背景、编写目的和教材使用对象的不同,各个版本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存在差异。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本文根据教材内容结构的视角,将《旅游地理学》教材的内容体系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系统论、部门论和资源论。

1、系统论

从地理学角度来看,旅游是一个空间系统,以系统论视角构建《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结构,被很多《旅游地理学》教材编写者所采用。Leiper(1979)旅游空间体系模型具有代表性,如图1所示,旅游的地理空间要素有三个:旅游客源地(tourist-generating areas)、旅游目的地(tourist-receiving areas)和旅游通道(transit routes)。这些要素置于不同的自然、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环境中。Leiper旅游空间体系对于后来的地理学者认识旅游的空间性产生深远影响。保继刚、楚义芳在国内最先采用了该系统构建《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框架。在旅游客源地方面,包括旅游产生的条件和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旅游流预测;在旅游目的地方面,包括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特殊旅游地(城市、主题公园等)、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区划和旅游规划等;旅游通道的内容主要是旅游交通。该教材所建构的内容框架体系对以后编写的教材影响很大,如吴国清(2007)、李悦铮(2009)、崔庠(2006)、陶犁(2007)等主编的《旅游地理学》教材。(见图1)

另外,还有一些《旅游地理学》教材从系统论的不同视角进行教材内容的建构。在李永文主编的《旅游地理学》(2013)教材中,编者强调旅游系统的地理学分析,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旅游系统思想为指导,从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开发者、旅游管理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和旅游媒介(旅游业)入手组织教材内容;张林等编写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基于系统论和新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借用李蕾蕾(2004)从新文化地理学角度提出的从属性(attributes)、空间(space)、时间(times)、方法(approaches)和世界(worlds),构建的人文地理学ASTAW研究框架,建构教材内容系统,包括旅游需求系统、旅游地域资源系统、旅游媒介系统和旅游地域系统等;谢双玉、胡静主编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则借鉴皮尔斯(Pearce,1989)关于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的论述――“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供给的空间模式、需求的空间模式、旅游地地理、旅游流、旅游影响和旅游空间模型”,同时根据旅游要素的特点,将旅游系统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四大子系统,即旅游供给、旅游需求、旅游流和旅游影响,讨论它们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2、部门论

地理环境是由各地理环境要素构成的系统,地理学向来有部门地理学的传统,即分别研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一系列分支学科。按照地理学二元划分,又有部分自然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显然旅游地理学是部门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从旅游地理环境各要素考虑,同样也存在部门旅游地理学。因而,部门论也成为一些《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建构的视角。在冯学钢、黄成林主编的《旅游地理学》中,以旅游者(T)、资源(R)、环境(E)和发展(D)为主线,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形成部门旅游地理学的内容框架――旅游行为地理、旅游资源地理、旅游环境地理、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和发展等;冯淑华、田逢军主编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分别从旅游行为地理、旅游资源地理、旅游文化地理、休闲旅游地理、旅游景观地理、旅游环境地理等不同部门地理要素的角度和领域构建教材的内容体系;朱创业主编的《旅游地理学》基于旅游地域系统的相互作用,以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为主线,采用部门地理学的思路,将全书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旅游资源地理,第二部分旅游环境地理,第三部分旅游经济地理,第四部分旅游社会地理。

3、资源论

20世纪80年代,在旅游地理学发展初期,旅游资源开发成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导向是高校旅游地理学教育和科研实践的核心理念,这也反映在《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建构中。1988年雷明德主编的《旅游地理学》是国内高校第一本教材,编者认为旅游地理学的基本任务是在实地考察基础上,全面评价旅游资源,综合论证其发展条件,为正确开发和合理布局旅游区、旅游点,科学地确定其发展方向,有条件地组织客流等提供理论和数量依据。正是基于这种资源论的视角,该教材内容结构以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为主线,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保护、旅游地与旅游观赏、旅游规划等;同年,卢云亭著的《现代旅游地理学》既是一本学术论著,也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被许多高校使用的一本经典教材。全书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的旅游三要素统筹内容架构,但仍以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景区、旅游环境)为主要内容,包括旅游资源概论、风景区与旅游区、观景与构景原理、自然地理造景要素分析、人文地理造景要素分析等,资源导向的内容占全书各章的60%以上。另外,1989年孙文昌、陈元泰编著的《应用旅游地理学》以旅游资源和旅游区规划为主要内容,其内容体系也具有资源论的特点。至今,这种资源论导向仍然影响着《旅游地理学》教材的编写。在2009年郑朝贵、胡善风编著的《旅游地理学》中,旅游资源概述、旅游开发、中国自然旅游资源、中国人文旅游资源仍是教材内容体系的主体。

二、教材内容体系存在问题

从旅游专业视角来看,《旅游地理学》应是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但在目前的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中,由于许多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重叠,使《旅游地理学》正面临被弱化和被边缘化的挑战。如图2所示,在《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中的旅游者行为、旅游市场、旅游需求、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旅游规划、区域的旅游影响和旅游GIS等内容,在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中,既有概述性质的《旅游学概论》课程均包含了这些内容,还有相应地更深入的课程,如《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统计学》、《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资源学》、《旅游景区管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等。

从地理学专业视角看,《旅游地理学》只是很多高等院校地理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在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其地位远逊于《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课程,与旅游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现实地位不相匹配。现行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大多内容庞杂,理论性和系统性不足,缺乏对国内外人文地理学研究新思潮的响应,这或许是影响其在地理学专业教学中地位的原因之一。(见图2)

三、《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重构思考

20世纪90年代,人文地理学出现两大转向:一个是社会的转向,一个是文化的转向,这样的转向将人文地理学进一步拉进人文社会科学的轨道,也使得人文地理学成为影响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展的先锋学科和重要基础学科。人文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对空间分析和空间过程的解释,出现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研究取向,区域、空间、地方、尺度、移动、时间等成为研究的核心概念。近年来,旅游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分支之一,逐渐摆脱先前资源导向的影响,出现社会转向、文化转向的趋势。从原来被划归为经济地理学,转而归属在社会、文化地理学之列。在Stephen Williams(2009)编著的《Tourism geography: a new synthesis》(第三版)教材中,增加了旅游对地方的塑造、遗产、旅游的地方认同形式等内容。C. Michael Hall和Stephen J. Page(2006)在编著的《The Geography of Tourism and Recreation: Environment, Place and Space》教材中以环境、空间、地方作为内容建构主线,并指出新文化地理学对于分析作为生活主题的旅游和休闲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贡献。可见,为了避免与旅游专业中其他课程的内容重复,对于地理学专业来说,响应旅游地理学的社会转向和文化转向趋势,本文思考在Leiper旅游空间体系框架下,如何结合社会、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构建《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

如表1所示,以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地)和旅游媒介(旅游流)作为内容建构的脉络,采用国外《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第二种模式,即旅游地理的问题和讨论模式,以发展史、旅游者、流动、空间、时间、地方、环境、区域、规划作为各章的核心概念,主要篇章架构包括:导论、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旅游者行为、旅游者的空间流动、旅游的空间生产与空间结构、旅游地的时空演变、旅游中的地方建构、旅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旅游规划。主要内容涉及到旅游者体验、旅游者的满意度、忠诚度和地方依恋、旅游流空间扩展及对国际旅游系统影响、旅游空间生产、旅游空间与权力、地方与地方感理论、凝视中的旅游地方建构、社区旅游的地方性、低碳旅游、旅游生态足迹、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旅游反规划等比较新的旅游地理学所探讨的问题及现象。(见表1)

四、结语

篇6

【论文摘 要】文章在市场调研及网络资料收集基础上,对重庆市七所普通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激烈的高校市场竞争中,重庆七所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存在着一定的竞争,突出表现为专业发展方向的细化,专业认知度存在较大差异,专业依托背景与专业需求存在一定缺口,专业发展方向和教师个人研究方向存在一定偏差等问题,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差异化发展定位,认知度提高,专业需求和教师个人研究统一的发展对策。

旅游管理专业是隶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方向,其主要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旅游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培养旅游业急需,具备旅游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旅游业管理部门、星级饭店、大中型旅行社、名胜景区、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主干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旅游营销学、经济法、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原理、旅游法规、资源规划与开发、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英语等。

重庆市设置本专业的普通本科高校数量较多。据统计,重庆设置旅游管理专业或方向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有12所,每年在校学生人数约为5000~10000人。学校类型有公立和私立民办两种。本研究选取有一定知名度的七所院校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三峡学院旅游系、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进行分析,以期对其发展进行分析并找到发展对策。

一 研究方法介绍

一个专业的合理发展需要从依托背景、师资队伍、学生认知、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入手,找到四方的最佳契合点,因此对一个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需要从这五个方面入手。

1.依托背景

任何专业都依托其所在学校或学科而存在。学校性质和发展将影响到一个专业的长远发展。文科类院校较注重感性描述和一定程度的建模分析,其宏观思维能力较强;理工科院校则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思维较为规范和有条理性;综合性院校则二者兼备,交叉度较高。学科背景对专业发展竞争也有较大影响,我国旅游管理所开办学科背景主要有三类:一是地理学科背景,其空间思维能力较强,适合旅游规划总体设计,这部分比重最大,约为40%多;二是管理学科背景,其突出宏观管理理念应用,具有较高的宏观管理能力;三是历史学学科背景,在旅游文化管理和旅游人才文化素质提高上具有优势。

2.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

专业定位是基于对相同专业市场竞争对手、自身实力和社会对专业需求分析基础上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它决定专业课程设置方向和学生将来的专业就业竞争力。专业课程设置是基于专业定位基础上的课程合理安排设计,主要体现为课程开出的先后顺序、课程群性质合理划分及配置等。

3.师资队伍

专业发展和竞争实力关键在于师资力量。专任教师学历背景、研究方向最好与专业方向有机统一;其职称高低反映出其研究实力,同时也将影响到专业竞争优势。

4.实验体系

专业竞争必须考虑实验体系因素。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在重视基本理论基础上更突出实践动手能力、专业个性,实验体系中的师资配置、仪器设备、实践体系等都直接关系到专业培育人才的合格与否。

5.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主要是指社会对本专业的认知认同度。社会认知度高低将决定和影响专业招生效果和专业学生就业意向选择,同时也是检验专业所在院系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 重庆市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实地走访和网上资料收集,按照前面专业发展分析路径,我们将重庆市内七所高校相近专业各要素进行态势分析。

1.依托背景

背景依托包含专业所依托学科背景和学校背景,其影响到学生对其认知度和专业竞争地位。据分析,七所高校所依托的学校背景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是具有博士授权点的211重点建设高校,有的是无硕士授予权的普通院校。所依托的学科背景也有较大区别,总体看分为三类:一类是依托管理学学科背景,如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一类是依托地理学学科背景,如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重庆教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一类是依托文学学科背景,如重庆工商大学依托思想政治专业和中文专业,重庆交通大学旅游系设置在人文学院下。

2.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也是反映一个专业实力的重要指标。它主要通过师资数量、师资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师资科研成就、研究方向等指标来综合体现。七所高校本专业师资竞争态势:在职称结构上,七所本科院校高级职称比重分别为58%、16.9%、47%、46%、51%、54%、40%,具有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较复杂。在研究方向上,就专业接近程度上,地理学和管理学与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结构接近度最高,重庆工商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专业接近度存在一定问题。在科研获奖上,西南大学最靠前,重庆师范大学次之。在学历结构上,七所院校中,重庆三峡学院和重庆理工大学稍为落后,但总体结构较为合理。

3.实验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的高应用性、专业特性要求实践实验体系的完备。实验实践主要体现在实验体系构成、实验基地(研究所、中心等)、实验人员配置等。七校实验体系如下:在实验师资配备上,三所院校无专业实习实验老师,一般由任课老师担任实习员,这会增加教师工作负担,影响教师开设实习环节的积极性。在实习基地和实习体系建设上,西南大学明显落后其他院校,这可能是该专业不太受学校重视所致。在实验仪器和设备上,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和重庆三峡学院较为滞后,可能是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训练只要场地,不需要太多的仪器和器材设备所致,也有可能是专业定位所致。

4.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

专业定位是否准确、清晰和有特色化是判断专业定位的重要指标,一般可以通过专业描述和授予学位体现。课程设置是否匹配专业定位,课程开出先后顺序是否合理,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配置比例是否合理以及其是否与专业定位符合也是考量指标之一。总体看来,七所高校都偏重于旅游管理大背景下进行差异化定位,有的偏重于传统的酒店方向,如重庆工商大学、重庆教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有的偏重于前沿的会展旅游、旅游策划等,如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就课程匹配度看,七所高校专业定位和课程匹配度都还尚可,但课程群比重搭配上存在较大差异,重庆工商大学选修课比重过大,西南大学专业主干课比重大,其余学校都是3∶3∶4,一般来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群专业要求3∶3∶4比重较合理。

5.认知度

认知度是一个人或社会对某事的整体看法及评价。社会对一个专业的认知了解程度将影响其专业方向选择,认知模糊或认知度较低则要求专业在发展时必须进行改进或调整。认知度包含专业知晓度和专业美誉度。知晓度可以通过利用Google搜索引擎进行网络资料收集,其结果为:西南大学旅游系1710000条,重庆理工大学旅游系1020000条,重庆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987000条,重庆工商大学696000条,重庆三峡学院旅游管理系659000条,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636000条,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606000条。西南大学的网络认知度比最后一名的教育学院整整多出一倍。专业美誉度通过专业就业率和专业就业流失率测算,据中国旅游报报道,重庆地区旅游专业学生专业就业率仅为30%,专业就业流失率则高达到65%。

三 重庆市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各院校专业定位特色度不够,同质化现象突出,与市场接轨性不高

按现代市场竞争理论,高校专业发展需要寻求差异化定位,以求立于不败之地。据前统计,仅有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进行了专业方向上的差异化发展;其余四所高校都是传统的旅游管理大专业下的传统方向(酒店和旅行社)。另外,七所高校在进行专业拓展时考虑市场变动需求不够,主要是旅游行业发展变动趋势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方面,会议会展和专题旅游方向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2.专业社会认知度不高

根据前面分析,在知晓度上,七所高校存在较大差异度,导致学生选择报考学校时,存在较大偏好度。专业就业率上总体偏低,说明专业教育存在较大问题。专业就业流失率较高说明专业市场吸引度不高,这与旅游业属于朝阳产业不相匹配。

3.师资背景与专业匹配协调度不高

在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中,旅游专业隶属于管理学学科,但仅有两所高校选择设立在管理学背景下,其余五所院校的教师师资大都具有地理学或中文学科背景,虽然可以从不同学科角度拓展旅游研究内容,但旅游专业思维毕竟不能等同于地理学的时空思维,中文文学的想象发散思维。

四 重庆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对策

1.拓展专业范围,实时发展特色方向

前述七所设置旅游管理专业高校中,除西南大学外,其余高校的生源80%来自于重庆本地,所以其专业定位和拓展面临较大竞争压力。考虑重庆其余高校竞争实际情况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可以进行放大或缩小两个层面专业发展定位。所谓放大型专业定位就是突破传统旅游专业局限于远距离和长时间研究特征,进行全方位休闲专业定位。这样一方面学生就业面较宽,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教师不同的学科专业特长。缩小型专业定位就是在传统旅游管理专业大方向基础上进行分市场群体的专业定位。如酒店管理方向新增商务酒店课程群设置,瞄准重庆商务客源日益增大趋势;旅行社方向深化专题旅游课程群设置,瞄准旅游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大趋势;同时新增会议展览服务管理方向应对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需要。新增旅游策划方向,因为本科旅游专业竞争不是服务技能竞争,而是营销策划竞争,是创新能力竞争。

2.外引内联,提高社会专业认知水平

所谓外引,就是进行培养方式的改革,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闭门式模式,通过进行与旅游产业界、旅游政府部门的联合合作进行订单式复合型人才培养;内联指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在地理学科和中文学科背景基础上的高校可以与校内外管理专业进行联合培养,提高学生的宏观战略管理能力。

3.培养师资队伍,专业发展与研究方向有机统一

通过进修、在职攻读学位、学术交流、企业顾问等方式提高部分非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可与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管理专业院校进行合作与专任教师培养。让教师参与国内外知名酒店、景区、旅行社和旅游规划公司实践合作,担任见习经理或管理咨询顾问。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旅游学术年会交流或论坛研讨,积极与旅游理论前沿领域接轨。

参考文献

[1]樊信友.关于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25~26

[2]田凤.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了,就业了吗?[N].中国旅游报,2010.7.28

[3]胡弼成、陈远位.尽快为高校学生开设思维课程[N].科学时报,2010.6.1

篇7

【关键词】职业经理人,农家乐,高职学生

职业无贵贱,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自我修炼。高职学生从一开始就是奔着就业去的。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是养家糊口了。关于将要从事职业,他们有着自己的期待和渴望,希望那不仅仅是一个领死工资会吃等死而没有任何创造力的岗位。高职学校的学生更是如此。对于他们而言,进入高职院校已经是人生一次极不满意的答卷,他们希望重新洗牌,然而又苦于求助无门。故教育界乃至于社会各个层面有义务给他们创造机会,打造合宜的平台,支持他们的理想。而关于具体怎么做,这正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

不仅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理念,家长和社会对于年轻人成才的评判观念也必须做相应转变,同时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方案,国家对于青年人的期待观念都应该做适宜的调整。学生不能囿于环境和自身困境,不敢去想去拼,最终在一个收入微薄,毫无激情岗位上终了一生,而是应该致力于远大理想的践行,努力创造条件,提升自我能力,为下文笔者提高的即将到来的好时光做好准备。而国家和社会各阶层,则应该放宽视野,真正为青年人的未来考虑,给他们创造更大的平台,允许和鼓励他们去拼去闯,实现去人生价值的同时,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强大与振兴。学校则应该多开眼看世界。所谓与时俱进,是应该有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不仅看国内发达地区怎么做,更应该看看国外先进的国家的做法。同时笔者还有提出一个长期以来限制我们事业发展的短视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要敢于做时势的引领和创造者。所谓创新,就是要敢于打破常规,只要是真正为民族大业而努力进取的行为,无论是否关乎意识形态,我们都是支持的。高等学校作为祖国文明的传承者和开拓者,要敢于想前人之不敢想,积极为了学生的未来,和国家民族的进步奋斗。

二、授人以渔

有了为学生们做事情的心,还应该要懂得怎么做。我们提倡“干中学”的主张,就是理论教学和实践经验同时接受。我们认为,授课不一定非得理论知识非常渊博的教授,实干能力特别强悍的企业家也可以成为高职学生的老师。在中国,留在学校教书的人才多数书卷气重于时间经验的。因此,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可以有两支队伍组成。一方面是理论知识渊博的,另一批是实干经验丰富的。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两者兼有则是我们最喜闻乐见的。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讨论一下,该传授高职学生哪些理论和实践知识。而这二者之间最终又如何耦合在一起的。

(一)对于即将从理论方面:农业和农村经济、企业和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

事农家乐职业经理人,高职学生应该学会农业和农村经济、企业和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必须要讲明的是,这些知识必须是而已实证的。也就是与现实经验挂钩的,而不是概论或是抽象论述的。无论是从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是从今后他们的工作准备而言,传授那些过于抽象的或是集众家之言但独独没有具体针对性的概论性的说教都是没有大的用处的。只有结合“农家乐”职业需求,教授学生具体的有理论实证的知识,才能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人的。当然,在这一部分,我们主张对相关理论知识具有较高造诣的教授来讲授相应的课程。

(二)实干方面:企业运作、人脉构建、产品开发

在实践方面,我们认为应该邀请那些在实际的企业创办和管理中具有突出成就的人来讲课。因为这一部分人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中国的高等教育教授们大部分都是缺乏实干的经验的,因此指望他们在实干方面能够提供具备真实价值的知识给学生是不可思议的。聘请在涉农企业方面具有重要建树而又有一定理论素养的农村企业家来做讲座,或者直接把我们的学生领导该企业家的公司去,现场实地地给学生讲授他们的在企业创立和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相应应对的对策;以及对于整个企业运作计划、控制、管理、组织、创新等等系列方面的实践知识。让农民企业家亲自面授实干知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到达较好的教育效果。

林外要说的一点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记住把理论和实践乃至于环境相结合起来,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他才走得远;也只有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去,理论才有价值。同时,要关注学生自我修炼,要具有针对性,不能采取标准化授课,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天赋,因材施教。

三、与市场接轨

经理人的培养,必须时刻关注市场的需要。空中楼阁自然高妙美好,但是它不产生我们需要的人力资源。对于高职学生,在培养的之前,我们必须开展市场调研,做好需求分析,搞好好未来预测。然后结合高职院校自身具有的教学资源,制定招生计划,设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务必是使每一个有志于走这一条道路的年轻人都有更好平台学得相应的知识,为他今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四、结语

国家强大民族振兴的希望在人才,而人才的培育在教育,教育的质量在高校。综合性、本科以上层次的大学,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因为未来的世界,将是理论的战场;然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生能力相对薄弱,但是实干,创造具体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当然,高校除了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之外,也应该鼓励学生自我努力修炼,替身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和独当一方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董亿.年薪30万重庆农家乐难寻合格经理人[J].中国乡镇企业,2012,09:70.

篇8

关键词:校企联盟;人才培养;酒店管理;课程设置

课程是学科专业特色的具体表现,是人才培养目标载体。课程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的颁布,标志本科酒店管理成为独立学科。随着专业地位提升,酒店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问题也受到了重视。

1校企联盟对于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校企联盟是高校与企业间的长期战略合作联盟,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校企双方目标一致,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建立一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长期合作关系。校企联盟有利于知识等资源的双向流动和深度融合。当前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与行业之间供需失衡现象普遍。校企深度合作,共同设置课程,是解决酒店管理教育现存问题、提高教育效率、服务辽宁经济的必要途径。(1)校企联盟共设课程,是实现酒店管理本科教育资源共享的直接途径。作为应用型学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明显。由于受到教学硬件、教学师资、实习实践条件等方面限制,酒店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不能符合岗位需求。通过校企联盟共建课程,引进企业课程资源,改善教学条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将学生在校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与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紧密联系起来,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2)校企联盟共设课程,是实现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最佳途径。课程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渠道;是提升学生知识技能、培养能力的载体;是根据社会、经济、文化等需要和取向,所制订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可见,课程设置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传统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是以学校为单一主体的“学科本位”,造成酒店本科教育脱离企业和地方经济的需求及人才供需失衡等问题。以企业为单一主体的“技能本位”课程设置,削弱了学生综合素质、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培养,失去高等教育意义。校企联盟共设课程是校企双主体课程设置模式,是符合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满足企业和地方经济需要的课程设置模式。(3)酒店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课程设置。酒店业已摆脱传统的业态,已融入到养老、休闲、地产、会展、医疗等行业。酒店行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有了新要求。目前,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陈旧,脱离时代潮流。校企通过联盟,共同参与课程设置,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可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2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现状及问题

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规格与岗位需求不符的问题在酒店本科教育中尚未得到解决。从课程设置角度分析,有以下五方面原因。(1)课程设置缺乏独特性。首先,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特色不明显。在本科教育中,酒店管理曾作为旅游管理的专业方向而设立,致使酒店管理与旅游管理课程设置区分度不高。其次,各地区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大同小异,未能契合当地酒店业发展需要。随着酒店管理专业成为独立学科,为了紧密结合地方经济需要和当地酒店业发展需求,应根据地方酒店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特征明显的课程门类。(2)课程设置偏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忽视职业能力培养。目前,各高校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以经管类课程为基础;是以传统价值为导向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是一种传统的、“层层递进”的专业课程设计思路。这种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造成课程设置滞后、缺乏实效性,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最终造成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需求间的偏差。(3)课程设置定位不明确。课程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高校酒店管理本科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其深层次原因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宽泛、缺少微观的把握,致使各地区、各院校间没有明显独立的特色。此外,由于人才培养目标表述模棱两可,导致目标缺乏可操作性,最终使课程设置目标不明确。因此,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与表述,影响着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理论课比例远高于实践课。酒店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有较高要求。从课时比例上看,酒店管理本科课程的理论课比例远高于实践课,比例失衡,这削弱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例如,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饭店管理概论等理论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所学理论未能及时应用和练习,影响教学质量,最终导致教育结果与市场需求出现偏差。为配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酒店管理本科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设置与学生未来就业紧密相关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5)课程设置受条件限制。受限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酒店管理专业出身的教师数量极少,课程按照教师能力开设,这种“因人设课”的现象在酒店管理本科教育中较普遍。再加上非专业出身教师缺乏对酒店管理的深入研究,又缺少酒店实践经验,因此造成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其二,为了方便教学安排,减轻教学压力,酒店管理本科教育把在学校应该完成的技能课或实训课程放在最后一年,一并安排在实习单位进行,由于所学知识未能及时应用于实践,所以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效果不佳,实践能力不强。

3酒店管理本科校企联盟下的课程设置原则

校企联盟下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应注重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等方面的衔接。从课程设置效率、设置主体及实践性三个方面提出酒店管理本科校企联盟下课程设置原则。(1)高效性原则。即课程设置能同时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等多方需求。课程设置高效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方面,即课程目标设定要针对酒店企业需求,结合时代要求,跟随社会进步而更新;课程资源方面,即课程资源要服务于课程目标,具有可行性和实用价值,过于偏重“学科本位”的陈旧知识传授意义较小;课程门类方面,即根据毕业生工作职位的变化,将不同阶段的岗位能力转化为不同课程目标,开设多门课程。既要考虑学生初级岗位的能力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学生职业发展的能力需求。此外,课程设置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体系创始人桑代克认为,影响人学习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动机及身体状况等。因此,课程设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2)多主体原则。酒店管理本科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多主体,即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主体由企业、课程专家、教师等组成。酒店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角度提出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的整体构想,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课程设置。多主体原则将企业的人才需求科学地融合到高等教育中,建立起学校、企业、课程专家之间的信息沟通、互动模式,是校企共同参与到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质量保障,是校企联盟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3)课程实践性原则。即课程设置改变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增强实践性及理论应用性。理论课程实践化,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以提高知识传授效率。仅靠获得理论知识,不能形成职业能力。与工作任务相脱离的情况下获得的理论知识,是静态知识,无法形成个体的职业能力。通过理论课程实践化,把理论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外在实践,既能省去中间理论转化成实践的过程,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4校企联盟视域下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策略建议

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要注重实践性,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对于当前酒店管理本科教育问题,提出以下三点校企联盟视域下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策略。(1)校企双方目标一致,明确各自分工。校企联盟双方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达成一致,建立共同课程目标。双方根据自身需求设定出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求及学生认知规律的课程。在课程设置前,明确规定校企双方的权责范围及双方成员分工。例如,企业主要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归纳整理出酒店管理人才标准。校方要从教育规律的角度,科学合理地对课程进行整合排序,安排教学计划等。(2)建立工作体系课程设置模式。工作体系是将不同的工作任务按照某组合方式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工程,以实现工作目标为目的。工作体系课程设置,与传统学科系统化设置不用,其以工作任务为单位,按照工作体系结构,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基础,以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性和应用性为原则,以工作任务间的关系为纽带,实现工作内容与学生就业的有效衔接,有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3)确定课程设置主体。即课程设置主体由企业专家、课程编制专家、学校教师共同构成。传统课程设置以课程编制专家为主体,企业作为咨询和座谈对象。由于受到课程编制专家特定知识结构的限制,课程“学科本位”特征明显。企业专家的参与可以以“静态知识传授为主”的问题。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且最了解学生认知规律及特点。所以,课程设置要让企业专家和教师参与其中。

5结论

建立校企联盟是实现酒店管理本科实践类课程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等目的的有效途径。当前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特色及地方特色;偏向于“学科本位”知识的传授;理论实践课程安排不平衡;课程设置受到师资及教学条件的限制等问题。基于此,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应遵循高效性、多主体性及实践性等原则。为提高教育效率,校企双方应用一直目标,明确各自分工;在企业的配合下,建立工作体系课程设置模式;由企业、课程编制专家和教师三方共同设置课程。关于校企联盟视域下酒店管理课程设置的案例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1]李勤.从校企合作到校企联盟———以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为分析工具[J].教育发展研究,2014,(07):76-80.

[2].守护“心灵之窗”领航中国眼视光事业发展访温州医科大学校长瞿佳教授[J].中国科技产业,2014,(03):54-55.

[3]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2-3.

[4]田喜洲.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186-189.

[5]张敏敏.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内容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6]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

篇9

摘 要 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已经或正在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我国的体育旅游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与经济、旅游发达国家还相差很远。分析我国体育旅游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及意义,并找出发展中出现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对推动我国体育旅游的不断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体育旅游 现状 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创新、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脑力劳动急剧上升,人们精神压力倍增,在这种社会现实条件下人们开始追求新的旅游方式,寻求能调节心理压力的新型旅游方式来满足自身的发展。体育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健康的、充满活力的旅游方式,吸引大量的人们乐与其中。作为一种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愉悦身心的活动方式,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一、体育旅游的内涵

(一)体育旅游概念界定

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相互融合交叉的部分,它体现了体育的社会性与旅游的社会性。体育旅游属于社会体育的一个产业分支,也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种旅游的一种,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新兴旅游活动,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娱乐身心、锻炼身体、竞技竞赛、刺激冒险、康复保健、体育观赏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旅游企业、体育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则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专项体育需求,以体育关于体育旅游的概念,现有的体育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都还没有给予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为旅游者在施行旅游过程中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于一体的服务,使旅游者在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二)体育旅游的健身价值

体育旅游是旅游者通过亲自参与某项体育活动,经常参加体育旅游,不仅能增强体质、强身健体,还能陶冶情操,愉悦身心;能使人们高度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精神愉快,从而调节某些不健康的情绪和心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重新投入工作,而且运动所带来的乐趣,还可以增强人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添生活情趣。体育旅游在增强意志、体质方面,开阔眼界、亲近大自然、满足求知欲、陶冶情操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体育旅游的经济价值

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拉动了消费,改善了投资环境,大批的观众,旅游者,涌向国内,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和参观为一体的旅游消费链,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观赏性、体力性或智力性体育活动达到健康休闲、增强体质减少了疾病,缓解国家经济的压力。社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产品数量明显增加和质量明显提高。

(四)体育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功能

体育旅游作为体育文化现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凭借民族传统文化所具的吸引力,来增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的。通过这种特殊的交流方式,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及其功能的扩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大大促进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同时体育旅游有利于体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发展,我国政府曾多次拨出巨款维护和重修民族体育古迹,如重修著名的“少林”、“武当”等,并资助多个少数民族的近二百个传统体育项目恢复活动,使其得以流传下来并放发光彩,体育旅游对文化的发展是十分巨大的。

二、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各地因地制宜开发了许多体育旅游产品,较著名的有青藏高原登山、黄河漂流、东北滑雪、湖北赛龙舟、郑州观少林武术、内蒙古看那达慕大会等等。国家旅游局更将2001年定为“中国体育健身游”年,共推出60项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体育健身旅游活动和11大类和8个专项体育健身旅游产品和线路,让国内外游客在其中充分感受中国体育旅游产品的魅力。

(一)我国目前体育旅游开展的优势

1.消费群体的迅速增加

我国2000-2006年全国居民文化体育消费指数率增长率5.1%,最新统计表明:我国城市居民每人平均参加体育活动3.54项,到体育场馆90%的消费者一次花费在50-100元,2006年全国居民用于体育用品支出位于日常基本生活费之外重要消费支出的第三位。越来越多的消费人群,对我国国内市场又是一个新的考验。

2.国内市场需求增大

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必选项目之一,从1999年9月我国实行了新的节假日办法,延长了“五一、十一、春节”的放假时间,由此兴起近年来假日旅游的火暴场景。国家在各个体育项目上也大力发展起来,如赛车、漂流、滑雪、航模、赛龙舟等一些体育项目,市场化体育进入一个新阶段,体育旅游产品多样化,旅游消费大众化,体育旅游经营产业化,逐渐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并与世界接轨的良好局面。

3.旅游业潜在市场巨大

目前我国体育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也正在以年30%-40%的速度快速发展。据估测,在未来几年中,来北京的游客每年将增加20%,外国游客的巨幅增加,不仅扩大了体育旅游消费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国内旅游者的体育参与意识。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国民经济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家庭开始步入小康。富裕起来的人们,利用假期纷纷走出家门或国门旅游,我国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期。近年来,我国的体育旅游人数飞速增加,名列全世界第五,由此可见,我国体育旅游业的潜在市场是十分巨大的。

(二)我国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的不足

1.体育旅游设施不完善;缺少专业的体育旅游人才

如登山旅游者需要的宿营帐篷、登山具备的划船、划水板、划艇、帆板、冲浪板、摩托艇、救生艇、急救车等;滑雪旅游者需要的滑雪服装、滑雪板、索道和急救设备等。旅游设施是接待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必备条件。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需要加强。

2.缺少体育旅游的理论研究

现在我国开设旅游专业的高校有180多所,却没有一所开设体育旅游专业方向和学科,这与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极不协调。发展体育旅游的措施、对经济有什么影响、如何管理体育旅游、怎样来吸引顾客、体育旅游的理念和基本问题及体育旅游的发展潜力客观上对如何界定体育旅游等许多基本问题研究不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

3.体育旅游的规划与管理不规范

目前我国的体育旅游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管理不当,选址失误,投资缺乏,都造成环境的破坏,自然资源的浪费,许多旅游企业盲目地开展项目,没有专业的培训人员和教练。另外,缺乏政府的政策管理和支持。我国的安全救护设施较差,很多地方没有标准的保护器材,对参加运动的人员的宣传也不到位,服务人员的理论水平、文化素质偏低,造成体育旅游的管理和规划的不合理,由此看来,我国的体育旅游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规范。

4.安全设施与保障不完善

据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致新说,目前,我国已有户外运动俱乐部300多家,喜欢户外运动的人将会越来越多。随着户外运动的火爆,事故的频发期即将到来。据统计,我国2000年-2004年在登山和户外运动中死亡共43人,其中登山15人,户外运动为28人,每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2年8月7日,北京大学登山队5名队员在攀登希夏邦马峰西峰顶峰的过程中,遭遇雪崩两人。我国目前对体育旅游及登山、户外运动、野外生存等具有一定危险性项目的安全宣传知识还不够,硬件措施缺乏,专业人员更是缺少。事故一旦发生,经验不足和救援设备落后,就无法迅速开展有效的救援工作,造成重大损失。

三、发展我国体育旅游的对策与建议

(一)做好宣传工作,使体育旅游深入人心。

(二)大力发展我国的体育旅游资源。

(三)注重管理,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五)加强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 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

篇10

关键词:赤水旅游;旅游形象;旅游规划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5-0019-02

形象是旅游目的地形成竞争优势最有力的工具,一个良好的、个性鲜明的形象可以形成较长时间的垄断地位。区域旅游形象的规划就是要挖掘旅游地的核心资源,找准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特色,提炼出能充分展示地方自然特性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形象理念。通过开发特色产品,在目标市场的游客心目中创立一个个性鲜明、特色突出的形象,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区域旅游形象设计是在综合分析旅游客源市场和当地核心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对旅游主题形象进行提炼,以适应市场竞争形势。赤水市作为一个旅游资源颇丰的旅游目的地,虽然目前有一些旅游形象定位,如“桫椤王国”、“千瀑之市”、“楠竹之乡”等,但是却没有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形象进行宣传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其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迅速建立鲜明、清晰的旅游形象,扩大赤水市旅游知名度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 旅游形象分析

1.1 地方性分析

①自然环境分析。赤水市位于贵州遵义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南部接壤,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户,素有“黔北明珠”的美誉。赤水市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湿润,可谓是天然氧吧。丹霞地貌突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闻名,1994年被国务院划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面积占市域面积近70%,共有十大景区,均以原始古朴、自然天成著称。目前,建立有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点生态示范区。2010年8月,赤水丹霞地貌联合国内其他地区申遗成功,美丽的赤水丹霞进入世界美景的行列。赤水市境内瀑布群众多,包括十丈洞、四洞沟等独特的自然景观。赤水市盛产竹子,全市竹林面积60多万亩,其中楠竹40万亩,杂竹20万亩,有各类竹24种。年产木材4万m3,楠竹500万根,杂竹20万t,竹笋5 000万kg,美名为“楠竹之乡”。

②历史文化分析。赤水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受四川盆地文化和贵州夜郎文化及湖北、湖南的荆楚文化影响至深,具有多元文化结构的特点,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奇兵古道就是一个著名的历史遗迹。在赤水的历史上,以文化最为著名。一代伟人率领中国工农四渡赤水出奇兵,写下了中外军事史上的光辉篇章。四渡赤水之战是途中进行的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战役。它是在战略转移中,从被动转为主动,由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同时,具有地方特色浓郁的竹工艺制品及由此而形成的竹文化,更有国酒茅台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酒文化。

1.2 受众调查与分析

受众调查主要是调查互联网上赤水旅游区的旅游形象。以著名的互联网检索网站谷歌(Google)上的检索结果(时间为2013年4月5日11:43~12:20)为主要依据(总共搜索2 233 100张网页),分析赤水旅游形象的一些特点。

①赤水市与贵州省内其他旅游区整体比较。对贵州省的27个自然风景旅游区(1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检索的结果表明:赤水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较高,排名第6位。贵州龙宫风景名胜区与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由于较早进行旅游开发,因此其知名度最高。

②赤水旅游区内旅游资源的比较。对赤水桫椤,四洞沟景区,十丈洞瀑布,赤水竹海,四渡赤水以及赤水丹霞地貌的检索结果表明: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四洞沟景区的知名度最高,尽管桫椤是恐龙时代的蕨类植物,但它并不太受关注。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四渡赤水事件关注度较高,但是现已建成的四渡赤水纪念地并没有太高的知名度。

1.3 形象替代性分析

赤水旅游区与四川合江福宝国家森林公园,重庆江津四面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紧密相连;往南经茅台旅游区、遵义旅游区与贵州其它景区和贵阳相通。

由于在遵义旅游区的会址的知名度比四渡赤水纪念地的知名度高,会址会对四渡赤水纪念地形成形象遮蔽,无法显现出赤水的特色。因此,将赤水定位为红色旅游是没有卖点的。不过,可以将其与会址联合宣传,以及与重庆红岩精神相结合,构成一条文化旅游线。

由于在贵阳旅游区的黄果树瀑布的知名度很高,尽管十丈洞瀑布被中科院的专家誉为“神州又一瀑布奇观”,但考虑到黄果树瀑布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黄果树瀑布也率先定位,十丈洞瀑布仍会处于其形象遮蔽之下,没有卖点。因此,赤水市“千瀑之市”的形象定位是应予以斟酌的。

2 旅游形象定位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赤水市走生态旅游之路,将其旅游总体形象定位为“原始生态休闲之旅”最为贴切。二级旅游形象可以是“楠竹之乡”,“桫椤王国”,以绿色生态旅游带动赤水红色旅游的发展。

①总体旅游形象定位。综上所述,可知赤水旅游以自然旅游资源为核心资源,搭配以红色文化资源,是集生态、休闲度假和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因此,可将赤水市的总体旅游形象表述为:生态赤水,绿色天堂。

②总体形象设计口号。旅游形象作为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印象和整体评价,离不开旅游形象的传播。如何使形象传递达到准确、有效、经济、便捷,一直是旅游目的地所追求的目标。旅游宣传口号是一种典型的标志性语言,在旅游地的形象传播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基于此,对旅游地的不同景区、不同地段,面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和媒体推出不同的宣传口号,用以完善和强化旅游形象。赤水市总体旅游形象的宣传口号提炼出以下内容:多彩贵州,生态赤水;赤水丹霞藏古今宝地,林地竹海聚天然氧吧。

3 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

根据赤水市“生态赤水,绿色天堂”的区域旅游形象定位,赤水市应该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取得相对优势,即突出宣传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在有独特价值的资源上彰显个性,塑造鲜明形象,在旅游者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该区域的品牌传播设计为:

3.1 旅游形象传播设计

一级形象:生态赤水,绿色天堂。

二级形象:桫椤王国,楠竹之乡;赤水丹霞,瀑布之魂。

该形象是根据赤水市旅游区自身的资源特征概括、提炼出来的,鲜明的展示了赤水市旅游区旅游的特色、文化内涵等个性特征,是赤水市旅游区旅游持续发展的动力,它具有鲜明的识别性,是对旅游者有力的承诺。

3.2 旅游行为形象设计

旅游地的行为形象设计是旅游地理念形象的具体化,主要表现为旅游地的各种活动。如围绕经济增长,精神文明建设,以及节庆、会议、环境保护等所进行的活动,尤其是有利于旅游地形象营销的广告、展览、演出、博览会、研究等活动,以取得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①管理者形象设计。区域管理者的形象、管理的水平、管理的政策措施、管理秩序等直接关系到该区域内民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直接关系到对外的亲和力,因而行为识别系统中应该导入管理形象的塑造。管理形象的塑造必须从下面几方面努力: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牢固树立为旅游者服务的意识;制定和完善各项政策、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形成廉洁、高效的管理作风,文明、有序的管理秩序和氛围。

②居民形象设计。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当地居民素质。一是要通过各种媒体对居民进行广泛的精神文明宣传,要求居民有旅游意识,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二是进行系统的全市社会公德教育,形成讲诚信,懂礼貌,乐助人的社会风气,提高居民对旅游整体形象的认知,形成“人人为旅游,旅游富人人,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人人都是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主动积极地向游客宣传赤水的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热情的服务。

③旅游公关、文化活动设计。旅游公关文化活动是塑造旅游形象的重要途径,在公共关系“诚信”原则的基础上,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是有效传播景区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富有创意的、健康的公共关系行为能够将静态的景观活化,赋予资源的人情味,并将景区文化以形象的方式传播给游客,让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举办金秋采果节、竹文化节、夏令营、冬令营、淘宝节、科学考察节、登山节、摄影节等专题性的节事活动。

3.3 旅游形象推广

①旅游形象展示。视觉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是“最先映入眼帘”的形象系统,它对游客能够产生强烈的形象“冲击力”,优秀的视觉形象系统能够给游客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赤水市旅游视觉形象的设计和实施应该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城镇建设同步,在体现地方特色、简练、识别度高的原则下,将旅游形象艺术化。面向全社会征集赤水旅游标徽,请名人书写或设计“赤水旅游”的艺术字体,结合旅游标徽共同使用。在行政部门的办公和相关用品上展示,在镇、村内及交通沿线旁的指示牌上体现,在招商会、展销会、旅游节庆活动中应用。

②大众媒体宣传。根据赤水市旅游区的整体旅游形象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在本市、本地及周边省市最有影响力的电视台、报纸等上做广告;在超市、遵义市流动人口稠密的车站、机场、港口等地做广告。此外,还可以考虑合适的时机,在目标市场通过悬挂横幅、旗帜、气球,设置灯箱广告、交通主干道广告的方式来充分地宣传赤水市旅游区的旅游形象。邀请旅行社的高层主管、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新闻媒介的记者、摄影家和专栏作家等到赤水市旅游区参观、度假,对赤水市旅游区做出真实可信的专题报道;在其他部门的招商引资会上将当地旅游形象作为投资环境介绍的一部分;在旅游管理人员、促销人员的名片上印制旅游区介绍;在扑克牌上印制风景区图片;制作反映主要景点的音像制品和电视风光片,在景区和卫视频道播出;关注慈善事业,提升旅游区形象。

参考文献:

[1] 尹隽.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