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问题范文

时间:2023-07-27 17:0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发展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发展问题

篇1

杭州市从2003年开始实施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确立了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思路。六年都市农业发展的实践,完全符合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体现了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1.1体现了城乡统筹发展的主题

杭州都市农业发展的过程,是推进一、二、三产业统筹发展的过程。200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47亿元、农业加工产值437亿元、农业第三产业产值8亿元,与2002年相比,分别年递增8.86%、15.53%和41.7%;是加快城乡生产要素互动的过程。在各级财政大幅度增加对农业投人的同时,工商资本投人农业由2002年以前的每年ro亿元水平,提高到近六年每年20亿元以上的水平;是拓展农业功能的过程。在注重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功能有机统一的同时,不断拓展农业的休闲、文化、教育等功能,休闲观光园区和农家乐达280家,投资规模28亿元,营业收人8亿元,是2002年的6倍。

1.2体现了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杭州发展都市农业,首先确定了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定位。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茶叶、蔬菜、水产、花卉苗木、竹业和节粮型畜禽等六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蚕桑、水果、干果、蜂业和中药材等五大特色产业,改造提升粮油、生猪两大传统产业,积极兴办农业休闲观光第三产业的思路。目前,优势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74%,比2002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第二,体现了农业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都市农业发展中较好地体现了生产发展与污染整治并举,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统一,杭州绕城沿线内完成畜禽禁养,全市已完成畜禽规模场整治209家,建成生态型水产养殖基地6万亩,实施肥药减量增效控污工程,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00余万亩,建立肥药双控示范区37万亩。第三,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品牌建设,已建立无公害基地167万亩,比2002年扩大6倍。有910个农产品通过了“三品”认定,比2002年翻了五番,两项均位居全省第一。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稳步提高。

1.3体现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坚持产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不断增强。建成并命名28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总资产205亿、利润14.8亿),连接基地(包括省外)科3万亩,带动农户30万户。二是农业品牌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有143个产品被评为市级以上名牌产品称号,116个产品被评为市级以上著名商标。三是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重视农产品市场建设,已建立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53家,年成交额120多亿元,在市外建立营销网络300多家,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已建成使用。

1.4体现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路

坚持把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上。整合全市农业科研资源,组建市农科院,较好地发挥了杭州市农业科研和推广的龙头作用。有81个项目通过市级以上鉴定或验收,获得各类成果奖励34项,培育或引进新品种70个,组织推广各类新品种、新技术53.2万亩。全市实施80项重点技术推广和农业丰收计划,建立了责任农技员制度,提高了科技到位率。同时,农业企业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农技推广的作用明显增强。坚持把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立在促进农业对外开放上。2007年,杭州农业创汇企业202家,出货值125亿元,协议引进外资4.28亿美元,内资56亿元人民币,提高了农业自我发展的能力。另外,杭州市还有104家企业在市外建立各类基地300多万亩。

1.5体现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作用

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保证。都市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9.93万亩,建成标准养殖塘9.97万亩,规模畜禽场463个。农业装备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机总动力达313万千瓦,比2002年增ro%,大棚设施n.64万亩,比2002年增68.35%、年均增长ro.98%,建成都市农业示范园区329个、面积59.44万亩。

1.6体现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功能

坚持公益性和经营队伍建设相结合,加快构建覆盖全程、综合经营、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已建立各类农业服务组织99家,专业合作组织667家;统一服务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统一服务面积100多万亩;社会化服务的领域得到延伸。社会化服务从以前的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包括流通、加工、农资、保险,农资配送、农机统一化服务、租赁服务等。

2杭州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资源柬赋不足带来的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

杭州人均耕地0.4亩,土地资源有限,且后备资源不足。因此,杭州农业发展难以靠量的扩张,要着力研究、探索培育产业竞争能力,提升产业发展内涵,走精品农业、品牌农业之路。如何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位面积产出上下工夫;如何在资源集约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上做文章。

2.2家庭分散经营方式带来的如何提高规模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的问题

杭州农业生产的主体在较长时间内仍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分散经营为主,经营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加快培育多元化农业新型主体,加快土地流转,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推进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2.3农产品质t要求提高带来的如何保障农产品质t安全的问题

农产品千家万户小生产、分散经营,质量监管难度大;农业生产周期长,产品涉及储运、保鲜、加工、流通等环节,影响质量安全因素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近年来频发的农产品质量事故,严重影响了农产品信誉和消费信心。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2.4农业比较效益较低带来的如何提高生产者积极性的问题

农业是弱势产业,总体效益不高,并受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同时,农业生产条件比较差,生产方式落后,工作环境艰苦。如何提高效益,规避风险,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者积极性,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不可回避的问题。

2.5农业科技供给不足带来的如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农业科技应用和推广有很大进展,但农业科技到位率和贡献率总体仍然不高。另外,生产者科技素质偏低,科技创新、科技推广的力度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也不相适应,这些都影响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3建设杭州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

3.1坚持都市农业发展战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以优势品种为重点,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提升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要实现“两个转变”:由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转向发展优势特色品种为重点,实现从“百花齐放”向“一枝独秀”转变;由发展农产品生产转向发展品牌农产品生产,通过品牌整合、品牌带动做强做大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以功能区建设为重点,提升“米袋子”、“菜篮子”生产水平。杭州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和粮、菜主销区,要千方百计稳定现有生产水平。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稳定主产区粮油和蔬菜面积。2008年杭州市开始实施的粮食、蔬菜功能区建设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要研究不断深化功能区建设的成功实践。一是要拓展功能区建设内容。从粮食、蔬菜拓展到畜牧、水产和经济作物等产业;二是要延伸功能区建设范围。从市级延伸至区(县、市)、乡(镇)和村,实现四级联动;三是要提升功能区建设水平,把功能区建成旱涝保收的稳产区、先进科技的应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带动区和高产高效的示范区。最终使农民得到实惠,产业得到发展,竞争力得到提升。

—以投人品监管为重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要以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制为保证,进一步健全农业部门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形成市、区(县、市)有内设机构,乡(镇)有人管的监管队伍;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为手段,落实监管责任,形成责任明确、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以加强农业投人品监管为重点,落实源头监管措施,形成农业投人品依法管理、规范使用,农资市场秩序稳定、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为突破口,加强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管理,形成产品准出、市场准人、检测跟踪、信息公开、溯源管理的监管体系。

—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按照“优一产、强二产、兴三产”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物流、营销等服务业,形成一、二、三产业并举,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农产品加工业要扩大规模,加快产品升级,做优做强,通过培育品牌硬、实力强、带动力大的龙头企业,提高加工转化能力和加工附加值。流通要多管齐下,减少环节,产销对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抓好专业市场和产地市场建设,加快培育流通经纪人、专业户和中介服务组织,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流通主体。—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为重点,增强农业发展能力。要针对杭州市农业资源不足的现状,着眼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度,充分利用市外土地资源,建立农产品基地;鼓励杭州市农产品参与全国、全球市场竞争,发展外向型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三产,拓展农业功能,建设一批一、二、三产业结合,农业功能集聚的新型农业综合体。

3.2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构筑现代农业支撑体系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规模化、组织化和统一服务水平。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农民通过转包、租赁、互换、转让、人股等多种形式土地流转,提高土地规模经营程度。积极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要针对千家万户经营为主的实际,特别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水平,建立有效机制,在政府扶持的同时,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要找准定位,围绕农业生产技术重点,抓住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要落实载体,以项目推进为抓手,实施一批技术领先、综合配套、成效明显、农民欢迎的适用型技术;要培训主体,农民是科技应用的主体,要加强农民培训体系建设,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果;要健全体系,形成以市级科研、推广部门为主导,区(县、市)农技推广中心为骨干,乡镇和企业科技人员为基础的农技推广网络,进一步落实责任农技员制度,加强联合协作,实行上下联动,落实农技推广责任。

—建立健全农业执法体系,保障农业发展安全。农业行政执法是农业部门职能的重要体现,是保障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要依法管理与执法监督相结合,常态管理与专项行动相结合,专业执法与综合执法相结合,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要突出农业执法重点,高度重视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系产业健康发展和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

—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信息工作要整合资源。各类涉农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做大做强综合性信息网络;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载体,发挥农民信箱、网络、短信、报刊杂志为农服务的作用;要注重信息效果,提高信息的引导性、指导性和时效性;要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形成信息与信息接受相对接,平面信息与视听信息相结合,专业队伍与整体推进相配套,省、市、县与基层相联动的信息工作体系。

3.3坚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御灾害能力。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装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中低产田改造工作,重视基本农田保护和质量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农业装备改善,推进农机化进程,发展设施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发挥多方面投人农业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工商、社会资本参与,农民投工投劳的基础设施建设机制。

篇2

关键词:高效农业;发展;问题;对策

1高效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现代高效农业,是指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现代高效农业不是赚钱多、经济效益高的农业,而是经济效益和社会社会、生态效益综合最佳的农业。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有土地生产力、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经济产投比、资金利润率、资金周转率等主要指标。高效农业的社会效益,有年人均各种生物产品占有量、年人均产值与纯收入、系统开放度等主要指标。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是生态效益的基础,按照生态平衡规律和经济生态规律调节和控制经济生态系统,从而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地迅速发展,使人类生活环境不断优化,是生态效益的目标和根本标志。

2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由于投资的标准低,不少高效农业开发项目区的配套标准也相对较低,不少未治理区域不能适应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需求。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大多数高效农业开发项目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还不强,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从而严重制约了现代高效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2.2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

许多高效农业开发项目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这主要表现在一些龙头企业整体带动力不强,相当多的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档次低,自身需要输血,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中贡献率低;还有一些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够,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产品产业链延伸不够,大部分产业还处于鲜售和粗加工上。

2.3科技推广与应用水平低

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应用不足,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管理较为粗放,产品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低,很难进入大市场、大流通。同时,由于农业比其他产业收益相对较低,造成了农业生产者的文化素质提高过慢,对先进技术不易接受,制约了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2.4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不足

高效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在农业品种、技术和设备上要集成创新与综合配套。但目前农业科技创新大多只局限于单一环节的研发,很少注重整个产业链的联合攻关与集成创新,这就影响和制约了高效农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2.5发展资金瓶颈问题突出

发展高效规模农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投入,但由于缺乏生产启动资金,大部分农户很难组织规模生产。就是一些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大户,或者已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企业,虽有扩大再生产的愿望,可由于自身积累不足,也难于突破现状,致使高效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非常突出。

2.6不重视农产品品牌培育

在高效规模农业发展中,不少农民和企业不够重视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更不重视产品品牌的塑造,有些产品有名无牌,有些产品有牌无名,缺乏市场竞争力。有一些农产品虽然拥有一些品牌,但由于规模小、市场份额占有率低,真正有辐射效应的品牌产品不多,知名品牌更少,产品宣传力度小,申报注册的更少。

3推进高效农业发展的措施

3.1要进一步更新农业发展思想观念

现代高效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变农业生产高产、质量、效益低的现状,按市场需求安排农业生产。首先是要更新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树立现代农业观,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再就是要更新农业耕地观念,不能仅仅依靠现有耕地发展农业生产,要积极开发利用所有的国土资源,拓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空间。

3.2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高效农业风险

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还必须研究建立起高效农业发展风险基金,为降低和化解广大农民发展高效农业风险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高效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企业和农户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要大力推广多种经营发展模式,努力组织起广大农户,实现高效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服务,做大农业产业链,引导高效农业发展。

3.3以高效农业为方向加强农业科研

在高效农业发展中,必须使科研工作全方位面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要按照不同农产品自身的特色与用途,研究制定相应的优质产品目标,从而把这些特色农产品打造成优势产品进入市场。为此,要积极调整农业科研力量的配置和主攻方向,组织强有力的研究力量对各区域优势农产品进行重点研究,并大力加强产后科技服务,既重视品质育种,又重视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各项技术措施对改进品质和增进抗逆性的作用。

3.4切实加强科技创新这一关键环节

只有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才能不断拓宽现代农业生产领域,才能不断改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包装、储运等技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紧密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技术也必须面向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服务。

3.5在高效农业发展政策扶持上求突破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调查研究,出台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优惠政策,对那些具有较大影响力,具有较强示范辐射能力的高效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进行大力扶持,切实解决好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开问题,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大规模地发展高效农业。

篇3

施,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土左旗 县域经济 科学发展 先进模式

一、区域特点和发展环境

土默特左旗位于呼和浩特市西部,土默川平原上。全旗现辖11个乡,5个镇, 321个行政村,456个自然村。截至2010年底,全旗总人口3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占总人口的84.5%;总面积271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约占全旗总面积的33.5%,平原面积约占全旗总面积的66.5%,该地区自然条件较好,土地类型多样,适合发展农牧业。土左旗的主要农作物有葵花、玉米、中药材、蔬菜、优质牧草等。在“九五”期间,农业产业化进程较快,主要完成的工程有农业综合开发、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大青山生态建设等。

二、区域农业经济问题

土左旗社会经济主要指标

首先,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幅相对于人口的增幅而言较缓慢。从2008年到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长了1945公顷,但是人口却增长了2933人,且其中的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该地区的农民种植玉米主要是为了销售,小麦的种植面积其实较小,面对将近3000的人口增长量,粮小麦的供应可能存在一定问题。近年,物价水平持续走高,农民收入的绝对增加值缓慢,大部分农民为了增加收入主要种植玉米。另外,在土默川平原,种植玉米收益较高,该地区灌溉水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而种植玉米的同时,意味着种植小麦、谷类等粮食的面积就会减少,当地人民的生活将受一定影响。

其次,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有效灌溉面积始终维持在83088公顷。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土左旗近几年的农作物灌溉能力有限,但是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随之出现的问题是得不到有效灌溉的农作物面积其实是在逐年扩大。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效率下降。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分析,农作物的产量不高。所以,提高当地农业的灌溉水平迫在眉睫。

再次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农村用电量大幅增加,但农林牧渔业的总产量缓慢增长。2009年较上一年的用电量增长比率为4.9%,到了2010年用电量较2009年增长比率变为24.8%,电量的消耗非常大,但是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在2009年和2010年的同期增长率仅为4.1%和8.9%。投入和产出严重失衡。据实地考察,近几年当地没有发生较大自然灾害,而且农产品行情总体平稳,那么可以推断,农民的生产效率低是导致其收入不高的主要原因。

最后,从2008年到2010年,务农人数由164097人下降到了156297人,缺少了7800人的农业生产必将受到影响,粮食产量面临减产的风险。现在,一部分地区出现了耕地闲置、农民弃田打工的现象。其中,既有种植作物投入大但收入较低难以维持生计的原因,也有不懂种植技术没有种植信心的原因。据了解,尽管现在农业化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还需要大量的人工来完成农业生产。

三、对策研究

(一)及时制定惠农政策,调动当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确保粮食的足量供应

现阶段,该地区对于农业补贴的结构安排不够合理。要有效地推进农业发展,主要农业补贴至关重要。推行一套长期稳定的补贴措施是相当必要的。这样可以更好地指导农民生产,长期而且有力地支持农业的发展,促进该地区农业的进步。另外,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技术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力量。创造条件,为农民讲授生产技巧。在农业银行和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的有关部门推出专门的政策性信贷业务,国家下拨信贷资金。严格政策性信贷资金的使用,保证资金的充分利用。

(二)加大设施投入,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为了保证农田水利项目顺利实施,该县政府的主要部门要积极投入资金,开展广泛的资金收集渠道,必要时还可以吸纳一部分民间投资。同时,该县要对所有水利工程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保证工程的质量。针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面临的诸多难题和挑战,要转变理念、思路,创新方式方法。把基础理论、应用科学与应用技术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发挥最大效应。现今,如何既保证农田水利建设灌溉除涝并举,又突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我们要面对的首要问题。现在亟需走农田水利科技和管理体制研究的结合路,农田水利专业人才的培养路。

(三)加强农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能力,着力增加农民收入

培训对象及培训时间的选定农民技术培训既应求量,更应求质,因此,在培训对象上,要选青壮年农民,他们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首先,要有强大的师资培训队伍。在兴办农技培训机构方面,旗级和乡级政府应从物力、人力、财力给予大力支持。其次,理论联系实际,在落实具体项目实际中进行培养。这样,可以确保项目实施质量,使项目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学员学到真技术后项目实施将有可喜的成绩。最后,科学使用经费,顾点又顾面。

参考文献:

[1]侯安宏,马强.粮食问题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思考[J].

农业技术经济,1997(6).

[2]陈红艳 ,苏浩.内蒙古农业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 2002(5).

[3]王守陆, 卢剑.欠发达地区农业应对加入WTO的战略

选择——内蒙古农业发展战略思考[C]. 论提高农产品国

际竞争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10).

[4]王关区.内蒙古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J].北方

经济,2003(11).

[5]成小平.内蒙古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4(5).

[6]王靖兰.扩大农村水利投入 推动农村水利发展[J].中国

农村水利水电,2004(11).

[7]曾纪发.粮食安全与财政对策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

2007(3).

[8]云和义. 50年来内蒙古农科院为促进内蒙古农业发展做

出的贡献(一)[J].现代农业,2008(9).

[9]王远航.内蒙古财政支农绩效研究[D].内蒙古财经学院,

2010(5).

篇4

(1)桑日县农业发展概况。桑日县位于西藏山南地区,该县以农为主、农牧结合,是西藏重要的粮食主产区。雅鲁藏布江流经该县,农区主要分布其南部和北部。该县主要种植青稞、玉米、土豆、油菜和冬小麦等农作物。其中土豆、油菜、冬小麦种植范围最广。2013年末全县17874人中农牧业人口共16112人,农林牧业渔业总产值达5747万元,其中农业(种植业)总产值3162万元,林业总产值70万元,牧业总产值2105万元,渔业总产值为0,农林牧业渔服务业总产值470万元,构成比例分别为55%,1%,37%,0%,7%。2013年粮食总产量8144吨,其中谷物7998吨(青稞2786吨,小麦5212吨),豆类146吨,油菜籽1170吨,蔬菜1340吨。据统计,2013年末全县农作物总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油菜种植面积5900亩,冬播面积7898亩,春青稞播种面积5748亩,农田网围栏长度达42000米。新修水渠7.73公里,水塘5座,清淤水渠48公里,清淤水塘10座,农牧业发展前景良好。[1]

未来桑日县将从实际出发,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加快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油料作物等经济作物以及饲草的种植面积;重点发展小油菜生产,开发牦牛相关产业;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畜禽养殖、苹果、核桃等高效种养业;建设绿色农业综合开发区。[2]桑日县气候条件好、土壤肥沃、水源充沛、阳光充足,农业和自然资源丰富,对当地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将对山南地区甚至西藏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者在2014年7月11日~18日对桑日县农业生产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2)调查数据。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7月11日~18日,调查对象主要为桑日县桑日镇的雪巴村、奴卡村的农牧民。调查问卷发出80份,收回80份,以下为部分调查数据。1)桑日县农业发展主要方式。该县以农业为主,农民按人口分地,每人分地大概为1~2亩,种植的农作物有青稞、玉米、土豆、油菜、冬小麦。主要农作物为土豆、冬小麦和油菜。牧民无耕地,主要发展畜牧业。2)村民经济来源。村民经济来源于农业、牧业、虫草和务工。其中虫草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形式。一般农业收成不好时农民就会外出务工。农作物售卖过程中,青稞每斤2元,冬小麦每斤2.8元。例如,一家六口人,农作物方面每年有30%卖掉,年收入大概8000元左右,其余70%用于家庭食用和喂牲畜。3)该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该县实行农业机械化已有5、6年,每家都有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国家农牧惠民补贴政策为30%~40%。例如,拖拉机补贴为35%,一台价值两万四千元左右的拖拉机,国家补贴为一万。4)该县农业贷款发展情况。该县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农牧民发展生产经营,开发《农牧户贷款证》“钻、金、银、铜”“四卡”产品,解决了农牧民发展农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农民贷款发展农业的贷款方式多为金卡(5万元左右),银卡(4万元左右),铜卡(3万元以下)。金卡贷款以村民的年收入、土地、牲畜、林卡等为标准。其中1年期贷款比例最高,贷款利息低于全国其他省份地区同类发展方式2个百分点。5)该县农业发展存在的自然灾害威胁。该县自然灾害有地震、冰雹、洪水、干旱等。干旱一般为5月到7月初,该期间无有效降水,村民农业损失惨重。国家为农牧民投农业保险,农作物、牲畜受灾时,由保险公司按规定对农民进行赔付。例如,冬小麦为100元每亩,青稞为70元每亩,油菜为140元每亩。

(3)调查方法。作者主要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进行调研。

二、桑日县农业发展优势

(1)水源丰富,灌溉方便。桑日县水源充足,其境内有雅鲁藏布江,沃卡河、比把河、曲松河及沃卡一、二、三级3座大型水电站,是西藏重要的能源基地。全县拥有水资源9.23亿立方米,贮藏量达10万千瓦,[3]呈南部小、北部大的分布规律。该县发展农业的命脉是团结水渠和卧龙水渠。

(2)桑日县政府重视当地农业发展。桑日县政府以农牧民增收为工作重点,组建专题工作组深入农牧民家庭,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研究,解决了农牧民发展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难题,增加了全县农牧民的收入。据统计,2013年全县人均纯收入比2012年6600元多1135元。

(3)农业发展政策优惠。该县种植业机械化发展程度非常高,且购买时国家有优惠补贴。例如,拖拉机补贴为35%。县农牧局通过招标形式以较优惠的价格统一购买机械设备,从各地引进优良种子,扩大良种种植面积,精选包衣种子保证粮食产量,提高农机补贴鼓励农民发展农机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展。

三、桑日县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自然环境条件差。桑日县农牧业发展基础条件差,昼夜温差大、有霜期长、日照充足、高原氧气不足,动植物生长期长、产量不高,抗灾能力弱,产量高的耕地数量少,可灌溉耕地面积小;高山草地出现严重的沙化现象,牧草生长时间短,一年中将出现7~9个月的枯草期,加之草场灌溉少、土壤贫瘠,天然草场产草量少,超载现象严重,土地“沙化”面积逐渐扩大,出现了草畜矛盾现象。该县自然灾害有地震、冰雹、洪水、干旱。[4]干旱一般为5月到7月初,该期间无有效降水,村民农业损失惨重。

(2)市场化能力不足,专项发展资金少。桑日县人口数量少,需求能力不足,市场流通能力差等;农牧民思想保守,市场意识弱;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牧业发展集体经营少、技术不成熟和生产能力不足;农牧业结构调整困难大,农产品品质保证差,农牧区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等深层矛盾日益显现;地方财政对农牧业的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小,难以实现多元化经营体制。

(3)群众思想保守。一是不具备农业产业化知识。农牧民思想传统,观念落后,管理模式滞后。同时,受传统的文化思想、理财观念和消费习惯的影响,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受阻。二是农牧民对农业产业化不信任,缺乏参与和合作意识。

(4)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少。目前该县农牧民的文化程度和科研水平普遍不高,科技人才队伍与能力和其他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该县甚至山南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5)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作物品种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民思想意识落后,许多资源开发利用少,已开发资源缺乏有效管理,资源利用效率低,其所经营的农业还处于传统的种植业和畜牧业阶段,农业生产结构简单,农作物品种少,阻碍了农牧民发展经济。

四、桑日县农业发展的建议

(1)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该县应争取大规模的国家和自治区政策性资金,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例如,加大财政扶贫力度、保障饮水安全、提高医疗保险标准等。对生产有优势,有利于全面开发、普及机械化的地方优先安排巩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扶持,对生产条件相对差的地方根据现实情况进行重点扶持。在县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强基惠民的工作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开发、扶持农牧业基地建设。

(2)设立专项资金,发展特色农牧业。桑日县应充分发挥自身河谷农牧业的优势条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资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开荒建设,重点扶持特色农牧业的发展。根据各村的发展状况制定不同的、高效的工作规划。例如,建成草红花及藏药材种植基地、改良黄牛品种、种植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山油2号和藏油5号优质油菜等优势特色农牧业。扶持农牧民以经济协作组织的形式建设糌粑加工厂、油菜加工厂等,进行商标注册,全力包装打造桑日自己的品牌。

(3)增加农牧民增收渠道。一是桑日县应紧紧抓住该县发展农牧区二、三产业的机遇,大力发展农牧业。[5]激励和扶持农牧民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来兴办实业。二是大力开发矿产资源,引进全国有实力的矿业公司从事矿产资源开采,提高农牧民就业率。三是发展旅游业。挖掘当地旅游业潜力,着力打造特色著名旅游品牌。

(4)转变农牧民思想观念。加大教育专项投入,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牧民文化素质;不断转变农牧民经济发展的思路,改变落后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方式,积极引导农牧民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深入基层开展先进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实地调查研究,采用有效的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农牧民发展经济。

篇5

关键词 湖北农业 现状 问题

1 湖北农业发展的现状

1.1 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表1反映了湖北主要农产品中的棉花、肉类、水产品产量呈增长趋势,特别是肉类与水产品增幅明显;粮油产量则呈下滑趋势。由此可见,随着城乡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初级农产品的需求趋于平稳,而水产品和肉类需求增长较快,在价格杠杆的作用下,农业资源的投入出现了转移,表明市场经济对农业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1.2 农业总产值,全面增长

2002年湖北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为752.01亿元,比2000年增加36.36亿元,增长5.08%,平均每年递增2.93%。其中,种植业产值为383.69亿元,同比增加11.15亿元,增长3.00%,平均每年递增1.49%;畜牧业产值为 220.74亿元,同比增加15.59亿元,增长7.59%,平均每年递增3.75%;渔业产值为126.11亿元,同比增加16.62亿元,增长15.18%,平均每年递增7.32%,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具体比较见图1 。

1.3 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2002年湖北农牧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7.16%,比2000年提高了1.14%;图2表明,农牧渔林的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52.06∶28.66∶15.30∶4.00调整到2002年的51.03∶29.36∶16.77∶2.86。具体趋向变化如下:一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产值之比由2000年的38∶62调整到2002年的33.2∶66.8,表现为粮食作物产值下降,经济作物产值上升;二是水稻、油菜、茶叶、水果、牲猪的优质品率分别为40%、90%、58%、52%和55%,所占比重分别比2000年提高了32、10、8、7和7个百分点,表现为主要农产品的优质品率逐年提高。

1.4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

图3显示,近几年湖北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2002年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444元,比2000年增加175元,增长7.72%,平均每年递增3.79%。虽然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依然偏低,但年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对于湖北农业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1.5 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

2002年湖北农机装备总动力为1557万KW,比2000年增加143万KW,增长10.12%,平均每年递增4.94%;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6.5%,比2000年提高7.7%;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为78.40亿元,比2000年增加6.11亿元,增长8.5%,平均每年递增4.2%。这是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发展过程的真实反映,也是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必然结果。

1.6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湖北2002年底具有一定规模、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特色、特点、不同经营方式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有2400多家,比2000年增长60%,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4家,上市企业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82家;全省龙头企业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710亿元,比上年增长9%,上缴税金40亿元,增长10%,利润增长8.5%。说明龙头企业在推动农业产业化、拓展农业优势产业和带动千百万农民致富奔小康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领跑作用。

1.7 农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湖北农业生态环境近年逐步得到改善,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具体表现为:工业“三废”污染和农业生产的二次污染逐步得到有效控制;种植业、养殖业等重大的病虫鼠害得到有效预防和遏制;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基本控制在最低限度;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技术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农政执法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市场等五大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加强,其服务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2 湖北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滞后

一是政府对农业投入长期一贯制,国家投入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地方配套资金一般难以到位,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和组织引导不力,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技术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农政执法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市场等基础性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落后,一遇上大的自然灾害就减产减收,因此湖北农业抗风险能力仍然不是很高;二是农产品的利润率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农业和农村投资环境不容乐观,农业内部积累资金包括外来资金流向农业生产的资金转化率偏低,农民多年的农业生产积累起来的微薄积蓄与劳务经济流向农村的资金多数形成了新房、摩托车和婚嫁费用等消费型资金,而用于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则极为有限,由此形成了低收入超前消费低水平生产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三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改革开放步伐缓慢,农村投资融资渠道不多,农业引进民间资本、省外资本、国际资本和吸纳地方财力投资服务“三农”的公益性、社会性和示范性的农业基础性设施建设有限,农业投资项目的影响小,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等力度弱、数量少,农产品出口创汇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与引导不够,湖北农产品的出口优势基本没有发挥出来,从而与农业生产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需要的差距仍然较大。

2.2 农民素质不高,思想认识保守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力水平稳步提高,但仍然只是一个农业大省而不是农业强省。由于湖北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的生产组织形式未有重大突破,特别是农民素质不高、思想认识保守、科技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和分散经营,导致农民收入增长一直在低位徘徊。通过表2、表3的分析表明,农民收入高低与农民文化素质、农业人口结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农民素质状况、户主文化程度与其家庭人均纯收入密切相关,计算其相互关系数为 0.7827 ,户主文化程度为高中的,其人平纯收入为 2 342 元;初中、小学及文盲的,其人平纯收入分别为 2 110元、2 035 元和 1 890 元。随着湖北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则主要依靠其知识、技术、信息和资本集约的结合,依靠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尤其要依靠一批思想开放的高素质农民与能够发挥其特长及知识技术价值的市场经济环境。

2.3 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

信息和销售渠道是农产品走向市场、获得经济效益的桥梁与纽带,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是湖北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农民要想提高收入,就要按照市场动态选择产品品种生产来满足市场需求,就务必有新的知识来源和灵敏的市场信息,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市场调查,因地制宜地选择有经济效益的农产品新项目,减少盲目生产引起的农产品滞销等;二是为现有农产品寻找市场销售渠道。由于农村公益性、社会性的农业基础性设施建设普遍滞后,农村平均经济水平仅为城镇平均经济水平的 1/3 ,网络用户的普及和应用也主要在城市,城市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率的 740 倍,农民用户仅只有0.3 %,因此农村经济市场信息化的装备水平普遍不能满足要求。即使是最低水平的农村经济市场信息化也至少要求在乡镇一级设置相关机构专门从事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这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较高,而在湖北农村很多地方则大多缺乏符合要求的当地信息化人才。所有这些因素,均加大了农村经济市场信息和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沟通难度。

2.4 农产品质量不高,加工增值率偏低

湖北农产品质量不高和加工增值率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农业生态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目前农村千家万户搞农业生产,为了提高产量和防止病虫鼠害,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与日俱增,而施用的数量、结构、时间却很难把握,加之城镇生活垃圾、污水与工业“三废”乱倒乱排等,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二是种子、种苗、种畜禽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农产品种子、种苗、种畜禽多、乱、杂的现象仍然未有大的改观;水果、茶叶、畜产品生长周期长、良种繁育滞后,品种质量不高,农业生产经营分散等,增加了优良品种的更新难度;水产品生产依然以四大家鱼为主,名、优、特、稀水产品生产、良种繁育与推广等严重滞后。三是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入世” 后,我国必须覆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简称SPS协议),国际上对农产品的无害化和安全的要求十分严格,而目前各地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仍以国标为主,与国际接轨的国际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四是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当前湖北农业初级原材料生产比重大,依靠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增值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低,农产品附加值少,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严重滞后等,既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的提高,又制约了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产业带的形成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2.5 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规模小

一是农业合作组织法律地位不明确,内部管理不规范。当前湖北乃至全国均未出台与农业合作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成立、登记注册、解散和组织的性质、宗旨、服务均无法无规可依,合作组织内部缺乏具体的议事、监事、财务管理等制度,造成法人主体地位不明确,组织机构不健全,决策不民主,会(社)员的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从而影响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稳定发展。二是农业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绝大多数自身经济实力不强,10人以内的生产经营规模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组织合作的服务功能偏弱,多数只是起到单一的生产合作作用,很难实现“产供销、农工贸、产学研”一体化的目的,更谈不上按照国家、国际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经营和运用WTO规则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具有较强的龙头带动能力。三是农业合作组织会(社)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缺乏。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民带头人中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大多数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不强,综合素质不高,对现代农业生产新品种的种、养、加模式技术掌握有限,缺乏按市场经济规则组织生产经营和应用现代管理技术从事策划管理的能力。

2.6 农业土地细碎化,生产经营分散化

当前湖北农村基本与全国一样,除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外,单个的农户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户仍处于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普遍实行的是。农村土地资源一般按家庭人口、土地肥力、居地远近分配给农户。农户在履行协议即交足契约中暗示的租金后,可以卖掉剩余产品或留作家用。虽然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刺激了每片农地的利用,但耕地的分块也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商品量少、效益低下,促成了小而全自然经济的自发维持,其基本农业生产方式是目前农村小农经济存在的主要原因和现实基础。即使某个农户家庭规划实施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在土地面积足够的情况下,也会因为土地分散,其基础设施配置和生产经营管理上的困难而不能实现其专业化和规模化。所以要解决湖北的“三农”问题,就必须从解决农村家庭仍然是现时期农业生产主体———数量最大群体的生产经营方式问题入手,改变目前农业土地细碎化和生产经营分散化的不利局面,加大土地合理有效的流转速度,加快扩大适度规模的经营步伐。而且在政府的农政执法体系框架内将农户现有的责任田重组,属于农业资源内部的合理调整和配置,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见效期短,投入小的特点,不象资本投入那样具有长期性和较大的风险性。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00-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3

2 刘惠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农业发展[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篇6

关键词:设施农业 发展模式 问题

设施种植业方面,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寿光市高毒剧毒农药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对高毒、剧毒农药的管理,对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假劣农药,依法进行严厉查处。进行强制性例行检测,各级检测机构每半月至少一次对生产基地及市场的蔬菜质量进行抽检,确保抽检合格率达到96%以上。生产设施大型化。设施大型化主要是指温室和塑料大棚大型化,主要发展方向,一是随着建造材料强度的增强,设施的规格逐步加大,如寿光市目前使用的日光温室规格已经由初期的宽7~8m、高3m左右,发展到现在的宽10~12m、高5m左右。再比如寿光尧沟镇的蔬菜种植大棚,单栋面积也由初期的667左右扩大到现在的1500以上;二是由单栋结构变为连栋结构。对同一类设施,应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结合地域特点以及生产条件等,制定寿光市统一的结构标准,以利于实施专业化建造以及统一提供建造材料。目前,寿光市成立专业温室建造队伍,由专业队伍按统一规格建造。统一建造的温室不仅方便企业或合作组织统一提供建造材料和技术支持,也有利于实施统一的生产指导。另外,实施专业化建造也利于温室的结构不断改进,使其更适合农业生产。该做法值得其他县市推广借鉴。设施管理机械化主要指设施环境控制和田间操作的机械化。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最大区别在于,设施农业一方面在管理动植物的同时还要对设施环境进行控制,如卷放草苫、开关通风口、遮光、补光、通风排湿等;另一方面,设施农业的生产时间长,茬口安排多,劳动强度大。在设施农业的发展进程中,随着基础设施(温室、大棚等保护地固定设施)的逐步建成与完善,设施生产中越来越突出的矛盾集中体现于传统的生产手段难以完成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要求,因此必须以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手段来实现设施农业先进生产技术的实施,促进农产品产量与品质的提高,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之目的。

1、全面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通过举办培训班、制作电视专题片、发放宣传资料、农科“110”热线、寿光农业信息网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农业科技推广。今年,培训农民1万多人次,发放技术明白纸10多万份,推广农作物新品种30多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小麦氮肥后移、瓜菜病虫害综合防治、蔬菜保护地标准化种植、蔬菜根结线虫综合防治等实用技术10余项,粮食总产达到30.4万吨,小麦、玉米单产分别较去年增长16.6%和8.4%。同时,加强了农村沼气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市级、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争取财政贴息资金,帮助企业上档升级。努力推进全县农业走“安全、优质、高效、品牌”的发展道路,加快实现农业转型升级。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督促各镇(街、区)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检测站和村级监管员的作用,切实履行好“属地管理”责任,形成县、镇、村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抓好农业投入品特别是对农药、种子的监管,突出抓好农药登记备案和国家禁限用高剧毒农药整治清理工作,积极推行农资连锁经营,从源头上杜绝违法违规经营使用农药行为;三是抓好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加大对批发市场、超市、生产基地农产品的抽检力度,把好农产品市场关口;四是大力宣传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知识,提高群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能,引导农民实行标准化生产,从生产环节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监管,努力把我县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区。2013年,抽检瓜菜样品3000个以上。一是加大了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了农药经营登记备案管理,开展了禁限用农药专项治理、农资打假暨放心农资下乡等专项整治活动。二是为全县11个专业合作社、3处批发市场配备了农产品检测和追溯设备,指导全县各镇(街、区)全部建立了“四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站,进一步增强了我县农产品质量监管能力。三是扎实开展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继续实行了农产品质量例行抽检制度,并适时开展了节假日、高考、大型会议活动期间和蔬菜、韭菜等多项专项检测活动。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700余人次,执法车辆440余车次,发放“关于加强国家禁限用农药的通告”、科学使用农药、科学选购农药明白纸20000余份,查处违法违规案件34起,查缴假劣农资10余吨,调处化解农民生产纠纷10多起,抽检农产品3600多个。

2、大力发展规模化生产,加快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在稳定粮食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产能的基础上,,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通过多种形式的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生产经营能手集中,发展适度规模化生产,促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从而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发挥规模效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同时,依托各镇(街、区)的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和帮助各镇(街、区)、企业、合作社多方筹资加大对农业示范园区的投资力度,加快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升农业示范园区的规模和档次,推广工厂化育苗、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物理防控等先进农业技术,着力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为特色产业聚集发展的核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样板区、农业体制创新的试验区,示范引领全县农业向高端高效发展。

3、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按照“唱响寿光特色农业,打响寿光蔬菜品牌”的指导思想,重点抓好“寿光蔬菜”品牌提升,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宣传培训,加快建设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不断提高寿光蔬菜的品质,实现一年四季都有优质蔬菜上市,进一步提升“寿光蔬菜”品牌的社会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抓好“寿光蔬菜”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工作,努力实现“寿光蔬菜”标识使用的统一化、规范化。2013年,新认证“三品”20个以上。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抓好了“三品一标”认证,新认证“三品”31个,全县“三品”总数达到254个;重点抓好了“寿光蔬菜”品牌提升,编印下发了《优质蔬菜生产技术规程》、《2013年春季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等蔬菜生产技术资料5000多本,大力开展了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积极筹备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开展了“寿光蔬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登记工作。组织1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了第十八届鲁台经贸洽谈会、第一届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共展示优质农产品30多个,其中“寿光蔬菜”荣获了第十八届鲁台经贸洽谈会海峡两岸食品博览会金奖。

参考文献:

[1]王凯.农业产业化与农业设施的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30-32

篇7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发展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农业中的应用与融合,有效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格局,加快了农业发展模式的升级与转型。互联网+农业的模式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因此谋求农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十分之必要。

1 互联网+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模式,主要是在农产品的销售、加工和生产等环节引入互联网技术,以此加快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发展。但是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意识淡薄。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需要参与主体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积极改造传统农业,但是当前部分农业企业排斥这种发展模式,农民缺乏互联网+农业的意识,无法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改造农业,制约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

二是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农业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互联网的应用率与普及率不高,农村信息流通不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此外,由于各地农业电商的服务平台不够专业化,无法及时和搜集信息,致使网络技术的计算机通讯的运用相对滞后。

三是缺乏专业的互联网人才。专业人才是互联网+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人才的缺乏限制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目前部分农业信息人员缺乏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开发能力,难以合理开发与应用农业信息资源,无法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要想实现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使其具备现代信息产业经营技术、现代农业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产品的经营销售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

2 互联网+农业发展的优势及对策

2.1 优势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优势具体如下:①推动农业服务体系的发展。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农村企业可以通过实际的销售情况进行生产经营,重视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牌特色,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降低产品销售风险。此外,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现代化农业服务体系的发展,如淘宝特色项目采用原产地农产品的直销形式,强化了相关农产品服务体系的完善。②加快农村电商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能够实现信息共享,有效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促进零售成本的降低。同时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农村信息服务的领域,能够直接服务于“三农”,使农民直接受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③加强消费者和农户的互动互联。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民的角色,加强了消费者与农户之间的互动互联,消费者可以就采摘是否科学、施肥是否适量等问题与农户进行沟通,从而推广高产优质的农产品,农户省力省时、用户放心安心,实现互利共赢。

2.2 对策

2.2.1大力扶持典型企业

部分农业企业较早完成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大量的农业资源,对农业产业具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够灵活运用互联网,这些典型企业深入到农村市场,通过自己的实力能对农业的整体网络环境加以完善,形成互联网+农业的观念。因此政府可以大力扶持典型企业,将其作用和功效加以充分发挥,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力度,从而使农民快速接受互联网,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树立互联网+农业的意识,发挥出示范效应,加快农业信息化的建设。

2.2.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实现农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完善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网络延伸和网络平台来解决信息服务问题,加强基层农业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及设备,从而提高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水平。此外,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将政府的引导作用加以充分发挥,建立健全监控平台,加强监管与组织,使农民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增添生机与活力。

2.2.3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因此在互联网+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快新型职业化农民的培育,强化农民的互联网运用能力,使其既懂农业生产又能灵活运用互联网技术,从而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可以鼓励农村青年或大学生村官勇于创业,对新知识和新技术加以学习和运用,定期培训指导和教育农村青年与大学生,使其具备良好的互联网思维,成为互联网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2.2.4加强网络农业平台建设

政府部门可以加大网络农业平台的建设,形成完整的农业网络,积极优化网络环境,引导和鼓励人员参与到平台建设中,为相关人员获取专业信息提供有效途径,避免网络使用时出现障碍性因素。同时需要加强网络体系的宣传,增强信息使用的安全性,高度重视经营渠道的建设,利用互联网来扩大生产规模、拓宽经营渠道,积极与物流企业进行合作,从而实现物流配送和产品下单的一体化。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互联网+农业的意识淡薄、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专业的互联网人才等,严重降低了农业信息化的水平,不利于互联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这种情况,需要大力扶持典型企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网络农业平台建设,从而加快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绍林.当前互联网在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浅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5,18:27

篇8

【关键词】现代农业 创新 转型

自2009年起,潍坊市粮食总产量连续三年超过百亿斤,优质农产品基地得到迅速发展,农产品品牌经营取得初步成效。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一万元。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受资源要素、生态环境、市场变化的制约越加突出,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只有重新定位和确立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深入推进农业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才能促进潍坊农业经济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

一 潍坊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2011年,潍坊市农业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市政府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运行良好。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4.2%。粮食生产连续九年增产,部分经济作物产量略有下降。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渔业经济持续发展,全市渔业总产值达到37.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了2.8%。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共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24亿元,同比增长41.2%;新增改善灌溉面积83万亩,同比增长43.1%;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8万亩,同比增长90%。

二 潍坊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潍坊农田水利设施存在老化失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等问题,农业基础设施不仅在存量上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在增量上也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正是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影响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制约了农业经济效益的发挥,影响了现代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较低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努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各类农业和农民组织在技术传递、信息集合、产业开发、规模经营、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作用。潍坊目前农业生产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传统小农式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处于一种农民自发状态,规模小、效率低、效益差、产品流通难,难以形成规模经营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与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影响了资源开发的力度和效益。

3.农产品生产分散经营,产销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

大部分农民生产是小规模生产,产销脱节,谈不上农产品的深加工及增值。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产品旺季集中上市,供过于求,“卖难”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4.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标准化生产进程缓慢

农民受眼前利益驱使,片面追求农产品收益,农产品品牌意识不强,阻碍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进程。

三 发展潍坊现代农业的建议

1.实施龙头企业示范工程,壮大产业化经营主体

将加快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筛选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进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为示范,给予重点扶持,培育产业化经营主体。

首先,形成龙头企业集群。充分发挥潍坊农业资源优势,鼓励国有、集体、民资、外资投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不断扩张龙头企业总量,形成有主导产业就有龙头带动的格局。

其次,不断壮大龙头企业实力。每年确定100家示范企业,在财政、信贷、土地、项目等方面予以倾斜,实行扶优扶强,促其快速膨胀。

最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院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建立企业研发中心,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使农产品加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由原料和中间产品加工向终端产品加工的转变。

2.实施有机农业示范工程,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

为有效破解农产品质量不高这一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化升级的瓶颈,确立以有机农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通过创建有机农业示范园区,推动全市农业走高端、高质、高效和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首先,创建有机农业示范园区。把创建有机农业示范园区作为再创潍坊农业新优势的突破口,集中力量建设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示范园区,促进农业转变方式、调整结构。

其次,创新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模式。按照“重心下沉,监管前移”的思路,在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机构基础上,在乡镇一级设立集监管、检测、执法三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形成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行强制性例行检测制度,每半月实施一次农产品质量检测,对不合格产品实行追根溯源,跟踪执法。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源头控制,对农业投入品实行登记备案、定点经营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三项制度,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的打击力度,净化农资市场,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创造条件。

最后,精心培育农业品牌。对各类现代农业园区,从创建之初就确定品牌培育方向,所有产品全部实现商标化和品牌化销售。通过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打造形成一批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扩大潍坊农业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实施市场开拓示范工程,拓宽产业化发展空间

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市场制约这一突出矛盾,采取政府推动、企业参与的办法,积极举办示范性市场开拓活动,逐步拓宽市场空间。

首先,全方位开拓国外市场。定期组织农业企业和基地,到潍坊市农产品出口比较集中的日本、韩国、美国、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举办潍坊农产品推介会,在巩固扩大日、韩、东南亚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欧盟、美国、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市场,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其次,主攻国内大中城市市场。每年都到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杭州、广州、深圳等城市举办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组织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全国著名的连锁超市举办农超对接活动。同时,邀请全国大中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到潍坊的农产品基地挂牌,开展直供直销、连锁配送等业务。

最后,规范完善产地市场。对现有产地批发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机制,把市场办成实体型的龙头企业,增强市场集散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按照产业布局,可对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昌乐西瓜批发市场、安丘姜蒜批发市场、青州花卉批发市场、昌邑苗木批发市场、潍坊茶叶批发市场等十大产地市场进行重点改造,使其功能进一步完善,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同类产品的交易中心、价格中心和信息中心。

4.实施组织化示范工程,增强产业化经营活力

针对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的实际,改变过去“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探索建立符合家庭承包经营条件下的有效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在对已有的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规范完善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合作形式上,既有劳动合作,也有资本入股和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在合作内容上,既有生产型合作,也有产品营销型合作和产销型合作,并通过现场培训、示范引导等方式,促进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逐步引导农民由原来的一家一户分散生产方式向合作化、组织化生产方式转变,为产业化经营注入新的活力。

5.实施便农服务示范工程,优化产业化发展环境

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实施便农服务工程,为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的同时,结合潍坊实际制定出台一系列鼓励扶持农业企业发展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市县两级财政专项拿出扶持资金,集中扶持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及取得认定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等,同时协调银行举行“银企合作推介会”等,为龙头企业争取信贷资金,扶持和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朱素蓉、熊健.农业企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08(5)

[2]刘颖.中国农业发展的国际化战略选择[J].江汉论坛,2003(6)

篇9

(一)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从2000年至2011年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山西省的农业人口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71.9%下降到2011年的65%。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和比例也在不断下降,人数从2000年的662.7万人下降到2011年的649.4万人,比例从2000年的29.4%下降到2011年的24.1%,可以看出有很大一部分劳动力已经完全脱离农业生产转移向别的行业。此外,我们做了2000~2011年农业劳动者占当年农业人口的比例统计,可以看出农业劳动者占农业人口的比例也是在不断下降,但是下降比例不是很明显,十二年间仅仅由28.4%下降到27.8%,下降比例仅为0.6%,这主要是由山西的劳动力转移情况的特殊性造成的,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煤炭企业因为其特殊性不可能集中在城市及其周围,这就为当地的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了契机,出现了大量的兼业化的劳动力。

(二)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点

目前,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式以“兼业型”和“候鸟式”为主由于受到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当地自然和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山西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兼业型”和“候鸟式”为主,即平时在外务工,农忙时则回乡务农。[3]但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镇化的发展,近年来“全职型”和“迁徙式”流动的比重在逐渐加大,农户常年外出从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并且形成了家庭式流动和个体流动两种形式并存的外出从业形式。总的来看,山西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式存在“兼业型”与“全职型”、“候鸟式”与“全职式”并存的情况,但以“兼业型”和“候鸟式”为主,并且随着举家外出的农户的增多,部分劳动力逐渐由“兼业型”和“候鸟式”转移转化为“全职型”和“迁徙式”转移。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持续增长,主要以省内转移为主从2007年至2011年,山西省农村劳动力专业就业人数从33万逐年增至42.7万,累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88.1万人,年均增加37.6万人。山西省是全国的煤炭大省,全省119个县(市、区)有94个产煤县,铜、铝等矿藏也很丰富,采矿业和制造业都比较发达,劳动力的转移多以当地大型煤矿、焦化厂、砖厂等为主,即以省内转移为主。随着2009年山西省煤矿整合的开始,大型煤炭企业不断优化重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批零贸易业等相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再加上撤出煤炭行业的一些民营资本进入养殖业和种植业,大大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0年山西省获批我国第九个“综改试验区”,随着近年来山西省经济转型的不断发展,产业化种植、规模化养殖、旅游业、农产品出口等相关产业都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这大大促进了全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青年男性为主,以第二产业为主要渠道,且劳务收入取得新突破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从性别比例来看,男性占75.19%,20~40岁的男性占60.6%,可以看出中青年男性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从就业结构来看,主要是采矿业和制造业,比如煤矿、焦化厂、铝厂、砖厂等;其次是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再次是餐饮业等社会服务行业,最后是在异地从事养殖业、种植业和在当地养殖业、种植业企业打工。从收入构成来看,务工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来源。2011年山西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684.9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9%,比上年增长27.3%。其中劳务人员人均收入为2684.9元,与2006年的1374.34元相比增长了95.3%。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山西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1.农村劳动力出现妇女化、老年化、低素质化随着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劳动力的妇女化、老年化和低素质化。虽然相对于全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而言,山西的大多数劳动力更倾向于省内转移,“兼业型”和“候鸟式”的转移也占绝大多数,但是由于已转移的劳动力所从事的工作几乎不是季节性的,不会因为农活的季节性而允许务工人员大面积请假,他们只能利用休息和节假日期间回乡务农,还仅限于就地转移的劳动力。对于远距离转移的人员,一部分是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一部分是夫妻双方全部外出仅老人和儿童留守,等儿童到了适学年龄,再随其父母到迁入地上学,家里只剩下老人。还有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不是因为就业而转移,而是因为孩子上学举家迁入就近的县、市、乡镇,他们或者采取兼业形式或者完全不参与农业生产。综合上述情况可以看出,青壮年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已经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对于外出人员原来的农业生产活动在其外出后要么是由留守老人、妇女完全或部分在经营、其尽可能在农忙时回乡帮忙,要么采取的是将耕地出租的方式。前一种方式因为青壮年男性劳动力的不参与或少参与,再加上有可能这部分外出者的收入是其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有可能导致这部分土地撂荒或低产,后一种方式反倒会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提高土地的使用率。2.高素质年轻劳动力的转移导致现代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在我们几次农村调查中发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还不到被调查人数的1%,96%的农户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下水平,少数“兼业式”的年轻劳动力在函授大专及本科还是因为所打工的单位需要,所函授的学科也和农业生产关系不大。在被调查对象中,凡是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农村青年几乎都不愿意留在农村,究其外出动机,不外乎农村收入太低。高素质年轻劳动力的流失势必会导致现代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4]首先,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特征就是农业技术的先导性,新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引擎和推动力,[5]高素质年轻劳动力的流失难以满足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使得新技术掌握的主体缺失。其次,发展绿色农业需要较高素质的年轻劳动力。加入WTO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国外对进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技术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山西省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和技术水平难以达到这些农产品质量标准,必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懂技术的年轻劳动力来从事绿色产品的生产经营与开发。[6]再次,年轻劳动力的流失使得现代农业生产理念缺失,获取技术方式被动。高素质年轻劳动力的流失使得农业劳动力老年化、低素质化,传统经营思想根深蒂固,固守于传统种植习惯和种植方式,现代经营理念缺失,难以掌握或不愿意接受新技术。对于全省大多数农户而言,农业生产并不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再加上农业生产具有弱质性、外部性及边际报酬递减的特征,受传统种植习惯影响导致种植作物单一且以粮食作物为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将近70%的农户没有参加任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合作生产活动,除了有大型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的地方,订单式生产的农户或合作经营几乎是微乎其微,农业经营依然处于无组织、分散经营的自然状态,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差。80%以上的农户采取传统方式种植,仅有将近10%的农户愿意采取新技术,并且跟风现象严重,前一年采取新技术收成不错的农户来年更容易被其他人模仿学习。高素质年轻劳动力的流失使得农业技术推广的培训变成了纸上谈兵,多数人根本不能理解科技人员的讲授,更不用说自发、自主学习了。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山西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重组

1.耕地出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在我们几次调研的农村发现,农村劳动力“全职型”和“迁徙式”的转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全职型”和“迁徙式”转移的劳动力因常年在外工作的原因,根本无暇顾及原来迁出地的农业生产,但因户籍制度等因素,农村仍保留有其土地,他们不会让土地完全撂荒,会不以盈利为目的将其出租给未转移的劳动力,未转移的劳动力因其租种土地过多就会考虑自己种植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合理化种植。规模化种植使得劳动力的边际成本逐渐降低,并适当地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合理化种植体现在农户可以不受原来土地数量的限制,合理安排种植作物的种类和数量,比如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搭配、主要粮食作物和小杂粮的搭配等,这样不仅能提高农户的收益还能减少市场不确定性给农户带来的风险。目前,在山西大多数农村租种土地现象已经很普遍,但是连片种植的情况还不是很多,如果能连片种植,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优势将会得到更大的体现。[7]2.“兼业型”和“候鸟式”转移者的土地因采用生物化学技术和机械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技术进步“兼业型”和“候鸟式”的迁移劳动力,他们并未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会在农忙的时候回家务农,农闲的时候外出打工,他们的务农时间没有完全的农业劳动力充裕,只好采用先进的生物化学技术和机械化来替代人工劳动,生物化学技术比如地膜、化肥、除草剂的使用,机械化比如播种机、收割机、打谷机等的使用,机械化并不是每户农户自有这些机械设备,在我们调查的农村发现,多是有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他们掌握了这些先进设备的使用,普通农户按亩或产量计算付给这些技术人员费用。可以看出,这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同时孕育了一批先进的技术人员,但是这毕竟是小规模和小范围的,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3.外出务工收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首先,在一些农业收入比较低的地方,农户的生产投入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家里外出务工的人员,这多见于未全家迁移的农户。对于这样的农户,基本上是年轻劳动力及子女外出务工,年长劳动力即父母留守在家,子女已经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但是其收入又不足以养活整个家庭,而父辈的农业收入又比较低,父母靠子女的汇款增加其农业生产的主要投入,比如购买种子、化肥等。对于这部分农户而言,打工收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其次,还有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在外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了较为可观的收入,但因其他原因不愿意继续留在城市,会回乡将原先的收入投入农业生产继续务农。如果将前面那种情况中投入农业生产的务工收入看做农业资本投入的补充的话,后面这种情况下的资本投入完全可以看作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资本,这将很大程度上促进农业生产技术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8]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至少在目前看来是问题大于机遇的,如何解决山西现代农业目前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把机遇转化为可利用的优势已经势在必行。结合几次我们农村调研的实际,本文给出了劳动力转移背景下促进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稳定一部分农村青年发展农村经济,着力培育新生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与其相关的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仍比较多,短期内农业的弱质性和低报酬状态不会有很大的改变,农村劳动力的继续转移将使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面临日趋严峻的经营主体缺失和后续力量不足的危机,当下稳定一部分农村青年发展农村经济,培育新生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势在必行。稳定一部分农村青年发展农村经济关键是鼓励一部分原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青年务农。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首先面临的就是农业生产妇女化、老龄化现象严重,仅仅依靠老人、妇女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鼓励一部分原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农业管理经验和农业技术知识的农村青年务农,可以解决目前农业生产劳动力主体缺失的问题。政府可以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对其进行资金补贴,确保其安心务农不会因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收入的比较利益而流向非农部门。同时,政府要对这部分劳动力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在培养这部分劳动力的同时,发挥他们对其他农业劳动力的传帮带作用,起到对整个农业生产技术扩散的作用。除了鼓励一部分原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青年务农,还应着力培育新生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我们所调查地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已相当严重,新生劳动力很少得到补充,劳动力的供需矛盾将随时间推移而愈演愈烈。尤其是“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新生代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这将导致将来山西省现代农业建设经营主体的大量缺失,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在培育新生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过程中,农职和大中专院校农科类毕业生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我们几次所调研的地区,有部分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带头人,他们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政府应当加大对农职和大中专类农科类毕业生回乡务农和创业的政策倾斜,在税收和资金补贴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二)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的集中和流转,大力发展生物化学技术和农业机械化

外出劳动力出租其土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但这基本上是自发的,如果政府可以出面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将会大大促进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在土地的流转和集中过程中,应优先鼓励其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企业流转,这不仅能提高土地的规模收益,更大程度上加强了对农业生产风险不确定性的应对能力。生物化学技术和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作用日趋明显,大力发展生物化学技术和机械化在提高土地单位产出率的同时,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收益。

(三)积极扶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企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动标准化优质农产品生产

篇10

关键词 低碳农业;问题;对策;辽宁大连

中图分类号 X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247-02

低碳农业是指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和推广各种先进技术,以尽可能减少能量、物质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它具有“四低两高”的特征,即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高效益[1]。

1 大连市低碳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资源利用率低

1.1.1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低。目前,大连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不到60%,还处于较低水平。大连市的秸秆主要作为农村居民生活燃料、大牲畜饲料、有机肥料,少量用于工业原料和食用菌基料。秸秆饲料商业化利用率较低,直接饲喂等传统利用方式仍占主导。

1.1.2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低。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衡量灌区从水源引水到田间作物吸收利用水的过程中灌溉水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大连市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为45%,即从水源到田间,约有55%的灌溉水因渗漏、蒸发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没有被植物有效利用。

1.2 化肥、农药和地膜污染日趋严重

1.2.1 化肥污染。2005—2010年,大连市化肥施用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图1)。2010年大连市化肥施用量为16.1万t(折纯量),平均施用量为355 kg/hm2,已超过发达国家防止化肥污染水体而设置的225 kg/hm2的安全上限。化肥实际利用率低,氮肥利用率为30%~35%,磷肥利用率为10%~25%。不合理地施用化肥,造成土壤肥力损失甚至板结,并且使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进入环境,加重了地表径流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下渗后,又造成浅层地下水污染,影响当地居民的饮水安全。

1.2.2 农药污染。2005—2010年农药使用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图1)。2010年大连市农药使用量达到12 121 t,2010年农药使用量比2005年增长了24%。农药利用率较低,仅为20%~30%。大部分农药通过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漏进入环境,加重了地表径流污染。下渗后,又造成浅层地下水污染,影响当地居民的饮水安全。

1.2.3 地膜污染。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业使用地膜已经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方式,然而残留地膜回收率低,废旧地膜在农田土壤中的残留量逐年增多,残留地膜成为农业污染源之一。2005—2010年大连市地膜使用量和地膜覆盖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图2)。2010年大连市地膜使用量为3 803 t,地膜覆盖面积为22 992 hm2。2010年大连市地膜使用量和地膜覆盖面积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43.2%和97.2%。我国地膜平均残留率为19.7%[2],估算2010年大连市地膜残留量达749 t。大量残留的地膜不仅给土壤和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也影响了农村环境景观。

1.3 畜牧业污染日益突出

近年来,大连市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庭院化养殖。大连市畜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大连市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对环境影响日益突出。由于养殖小区位于村民居所附近,没有相关环评手续及粪便污染处理设施,粪尿随处露天堆放,造成严重的污染;受雨水冲刷溢出,造成污水横流,对周边的地表水及地下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产生的恶臭已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村民反映强烈。

2 大连市低碳农业发展对策

2.1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和农用地膜

2.1.1 减少化肥施用量。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和缓控释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有机肥使用量和化肥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可减少不合理氮肥施用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硝酸盐流失。此外,应减少化肥使用量,大量使用粪肥,因为粪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腐殖质,能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及有机碳含量[3]。

2.1.2 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建立健全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以及各类病虫害生态控制技术。一是开展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工作,在玉米螟成虫产卵始期向田间人工释放赤眼蜂,赤眼蜂将卵产在玉米螟卵内,使虫卵不能孵化成幼虫,达到防治玉米螟的目的。不仅可以减少施用化学杀虫剂,而且大大降低环境污染,有效避免人畜中毒事故的发生,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二是推广应用性信息素(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该项技术对作物安全,对天敌、人畜、环境安全,无抗性风险,可以与任何防治技术兼容。三是推广精准施药技术、新型施药器械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2.1.3 降低农用地膜对环境的影响。推广低污染、可降解的环保型农用地膜;动员农民清理残留地膜;建立地膜回收网点;财政安排农用地膜回收利用专项资金,用以扶持农用地膜回收加工企业。

2.2 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开展水平梯田建设、鱼鳞坑建设以及各种小型灌溉水源工程建设。建设节水设施,集中连片实施水利灌溉项目,重点推进高效灌溉技术,建立节水灌溉服务体系,推广先进耕作技术、节水抗旱作物品种选育、秸秆或地膜覆盖保墒技术等循环型农业技术。

推进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和有机生活垃圾向肥料、饲料、原料的转化。加快建立以企业为龙头、农户参与、乡镇监管、市场化推进的秸秆收储体系;全面推广秸秆过腹还田、秸秆饲料化、秸秆生物质能以及产业化示范工程。推进农村人畜粪便和有机生活垃圾的再生利用,加大农村沼气工程建设。

2.3 加快清洁能源工程建设

大连市农村新能源工程建设包括农户沼气池、常温大型沼气工程、生物质气化工程、高效预制组合架空炕和太阳能暖房工程等。加快建设集中连片“一池三改”生态示范村和“四位一体”生态示范小区。加快农村新能源技术综合配套利用项目,推广利用太阳能房、太阳能热水器和高效节能架空炕。建设沼气综合利用项目,重点围绕规模化畜牧养殖小区、农业园区和畜牧养殖集中的村(屯)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项目。

2.4 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

按照标准化、现代化的要求对畜禽饲养场的设施、设备、技术以及饲养管理、粪污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不断加强对老场的标准化改造。发展庭院化养殖,鼓励农民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规范管理”的原则,采取“集中饲养、分户管理”的模式,建设畜禽养殖小区[4]。

2.5 发展生态农业

推广作物间种、套种和复种模式。不断推进种、养、加联动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保护林业资源和森林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和森林旅游业。重点扶持庄河市林—菌、林—禽、林—参,瓦房店市林—菜,普兰店市林—果、林—禽、林—菌等林下经济。

3 结语

发展低碳农业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大连市低碳农业的发展应立足本地,遵循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改变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由“高碳”农业向“低碳”农业的转变。

4 参考文献

[1] 黄国勤,赵其国.低碳经济、低碳农业与低碳作物生产[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1-5.

[2] 马晓旭.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困境及出路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11(5):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