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07-27 17:0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区别

篇1

【关键词】关系 社会工作 模式

1917年,美国社会工作者的先驱玛丽・里士满在《社会诊断》一书中提出了“直接治疗”和“间接治疗”两大类型。前者是指介入案主的环境,而后者则是社会工作者和案主“思想与思想”的影响。在此类型下,里士满强调了建立一种强有力的信任关系的重要性,通过这种信任关系社会工作者便能以案主的利益影响其活动和决定。一百年后的今天,里士满提出的有关“人际关系”重要性的先知理念已作为规范被写进了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守则之中,并逐步形成了关系基础型的社会工作模式。

关系及关系基础型的社会工作

关系的涵义及对人类发展的意义。长久以来,人类不断发展大量复杂的知识观念以帮助理解“谁是自己”、“什么是自己”等哲学命题。人类这种对自我探求的核心主题之一便是人际关系―一种由自身所形成,缘于彼此都需要的人际间交往。这种关系,在最私密的程度上是与爱人间的,也包括相当公众化的与超市收银员等之间的交往过程。总之,“关系”一词,涵盖了广泛的人际交往。阿盖尔(Argyle)和亨德森(Henderson)对关系的社会及情感影响很感兴趣。他们发现一系列的心理特征指标与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或失去现存的某种关系有关。为了强调关系和幸福间的这种关联,他们引用了一项研究,认为那些没能通过婚姻或友谊建立起社会联系的人比那些获得丰富社会关系的人寿命要短。在随后的研究中,阿盖尔证实了人们的幸福感、抑郁和患病率、自尊等均与是否同他人建立了亲密关系有关。

人际关系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价值。人际关系,通常是其质量或丧损问题,构成了社会工作的日常内容。在几乎所有的社会工作中,交往关系都包含其中。在一些情况下,例如收养所中的儿童寄养,关系的破裂常常是问题的中心。案主经受的是面临的外部困难(无论是生活物质的、人际交往的、或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是社会的)与所承受的心理痛苦的结合。尽管这样的概念和许多社会服务行业都相关,但这几乎就是社会工作本身的定义,因为它揭示了其既关注于外又关注于内、既关注于社会又关注于个体的特点。在这种情境下,有必要强调的是,对案主的情感需要、情感发展的动力以及他们在形成和维持人际关系中所经历的困难做出反应,是当今社会工作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有些问题来源于社会性的动力因素(如种族歧视、性别不平等和经济问题等),社会工作者在帮助案主获取物质和经济上的资源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无论案主的困难涉及哪些因素,很多问题(如儿童受虐、精神健康、家庭暴力和中年丧亲等)都包含了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困扰。有些公共服务(其中也不乏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模型,将人们假定为用逻辑和规则的策略解决问题以满足需要的理性人。不否认人性此方面的特征及至最大化利用的可能,但需要强调的是人类的情感关系也有其逻辑的一面。正如豪(Howe)和何思(Hinings)所明确指出的那样,这种情感逻辑无论是否被认识到,在人类智力理性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作用。在实践中,存在于社会工作者和案主间的情感交往关系因其重要的意义,一度曾被称为“社会工作的核心”。

关系基础型社会工作。鉴于人际关系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性,一些学者(如霍利斯、特雷维西克和鲁赫等)提出并研究了关系基础型的社会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通过调动人格力量以发展案主的人际交往能力并提高其获取社会资源机会的工作方式。在这种模式下,社会工作能够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一种具有支持和理解性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能够促使案主解决他们的困难并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信心的增强而非削弱。

关系基础型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来源

心理学来源。心理学探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例如,生理、心理和社会如何影响个人的人格;个体如何思考、感受以及行动等。这些核心方面既是人与人区别,又是人与人有相似之处的原因所在。当人们想要分析或理解自己的思维、感受和行为的不同方式时,生理、心理和社会分别有着怎样程度的影响?不同的心理学派对这些问题有着不尽相同的答案。心理学分为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前者集中于个人的心理活动和特征的分析,这是一切心理学研究的基础,所以也被称之为理论心理学。后者是把个人作为社会的人而来研究其心理过程的学科。这两方面的研究对关系基础型的社会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直接理论来源的意义。

社会学来源。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社会现象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凡是一群有某些共同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习惯的人,或是在一块共同生活的人,都构成社会,所以一般来说,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社会的形成、社会机构和文化类型的功能、以及社会之间人们的行为方式为何不同等问题非常关注。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来看,与之相关且最重要的是社会学家从理论的高度研究了个体的社会建构过程,即个体是由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现实所塑造,他们的理主要受到了其所在社会群体的预期和规范的影响。对社会工作者而言,常见的例子就是,在一个社会中被认为是虐待的行为,在另一个社会中则可能是正常和可接受的。

神经学来源。这些年来,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不同观点被神经学学科的快速发展所补充。神经学是研究有关神经系统功能性或器质障碍性的医学专科。与其他医学专科不同的是,神经学还涉及到精神病学。因对诸如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等大脑中化学物质障碍的更加了解而开发出大量有效药物,这些药物在心理治疗的配合下得以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该学科的最新成果研究了个体的大脑受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的过程。其结论表明,神经通路形成于一个人的早期生活,并且这些通路在一生中都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感受及行为方式。

无论是心理学、社会学还是神经学对个体的形成都很感兴趣。不同的学科视角共同表明:尽管人的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各不相同,但都或大或小地形成于其人际关系的社会矩阵之中。总之,从人类科学的不同领域得出的统一认识对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系基础型社会工作的模式发展过程

早期的心理分析模式。关系基础型的社会工作并不完全是一种新的模式,其理论部分来源于从20世纪40年代起具有心理分析特征的儿童和精神康复社会工作及霍利斯(Hollis)于1964年所提出的社会心理模式。这些早期模式包含了如下主要内容:过往经历对现在的态度和行为有影响;人们并非总能意识到过往的经历对现在产生了影响;工作关系及其所引发的情感可能与其他无意识和不连贯的早期经历相关。

心理分析、系统理论和依恋理论的融合模式。上述思想是早期模式的重要特点,但为了发展一种更具包容性的方法,心理分析的视角由基于系统理论和依恋理论的思想补充了。这种综合的体系通过依恋理论、分析心理学和系统理论的方法融合,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在社会关系的背景下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时行为方式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社会工作有助于系统理论和分析心理学之间产生交流对话,因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正是嫁接个人研究和社会理论最为恰当的桥梁。在实践中,这些知识被共同应用于社会环境是如何影响案主的主体性及其人际关系的发展。该模式融合了各种思想、研究发现以及心理动力在其他服务类行业中的实践探索,反映了一种开放性的态度。

关系基础型的社会工作模式。在向更具包容性的理论方法的转向过程中,最终形成了关系基础型的社会工作模式。这种模式对以前的一个关键批评―即病人化案主,强调社会工作者专家功能的趋向―做了回应。该模式修正了这些较为极端的观念,强调了在实务中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视角要平衡,而这也正是社会工作和其他专业组织相区别的一个重要地方。互助与合作的人际关系工作方式既值得尊重,又能产生赋权功能,因此被认为是关系基础型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核心部分。整体来讲,关系基础型的社会工作模式包含了以下思想:在任何专业介入中,人际交往和专业关系是其中整体的部分;社会关系是复杂和多变的,人们理性的一面在被情感(既有意识也有无意识的)丰富化的同时也使其变得更加复杂;个体的内心和环境是不可分的,是整体的(即社会心理的)而不是一维的;社会工作个案都有其独特性,因此必须对个体的独特环境条件给予足够重视;良好的合作关系是有效沟通的方法,而这要求对自我的理解及应用给予特别的重视;对个体的尊重是关系基础型社会工作模式的基石,它强调各种具有包容性和赋权功能的方式和方法。

篇2

一、社区矫治的发展历史

社区矫正是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整合专门机关和社区等各方面力量,着力对社区范围内的假释、监(所)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等罪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的再社会化手段,有效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从而实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标。社区矫正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被证明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再社会化手段。社区矫正在国外又叫做社区矫治,而最早叫做社区治疗。20世纪三四十年代社区治疗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它是对罪犯(越轨者)在社区内进行治疗的一种矫正方法。这种方法从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角度把越轨者看作是病人,是其病态诱使他(她)们做出越轨行为的。这种治疗方法从行为学角度,强调越轨者的生物层面,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社区矫正治疗。但这种方法过分囿于人的生物层面,忽视人作为“文化濡化对象”的社会性存在,也即忽视了库利所说的那条“沿着河流的公路”。但是,这种方法为后来社区矫正方法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二次大战,监狱人满为患,加上日益激烈的监狱暴力冲突的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服刑机制,改变这种高成本的监狱制度,社区矫正模式呼之欲出。这种全新的模式,将越轨者回归到社区,利用他(她)所在社区的“非正式支持网络”恢复其家庭关系,获得就业机会,找到自己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重新进入社会分工体系成为社会人。基于这种回归社会,预防犯罪理论,20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在美国的所有州几乎都得到发展。并且社区矫正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正规化,机构中包括有缓刑官、假释官和劝教员等。其中劝教员的角色一般由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人担当。社会工作的人本理念与这种通过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或社会资本进行再社会化的矫正方法殊途同归。这种将越轨者回归到社区进行开放式在社会化的矫治方式体现了人道主义,同时节约了刑罚成本和社会成本,也是法律从“报应主义”刑罚取向向“目的主义”刑罚取向转变的产物。后来其他欧美国家争相仿效,成为一个进步潮流。

我国在期间建立了看守所、监狱、劳动感化院、自新学艺所等矫正机构,主要的再社会化对象是成年人。从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起,我国相继建立了各类少年矫正机构,其中可区分为政府性质,如少年犯管教所、工读学校等,社会性质的如帮教制度。通过帮教实行的矫治工作没有特定的场所,是社会性、群众性的帮助教育措施,可以将这种帮教制度视为现代社区矫正制度的雏形。我国试行的社区矫正制度是认真总结其经验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社区矫治的方法模型的结果。

二、我国现阶段的社区矫正

司法部部长张福森在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上正式提出:“要积极稳妥地开展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2002年司法部成立了社区矫正制度课题组,对国外社区矫正的经验进行大量研究,形成了《关于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的研究报告》。2002年8月确定上海、北京为首批试点城市。2002年司法部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列为司法行政六项改革措施之一,并于7月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了《关于社区矫正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六个省市先行试点。其中上海已将试点范围由三个区扩大到五个区;北京由三个区扩大到九个区。

现阶段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方式包括:(1)社区公益劳动;(2)劳动技能培训;(3)心理矫治;(4)限制性管理;(5)访谈制度化;(6)推荐及鼓励就业。北京市东城区规定接受社区矫正的对象自“回家”之日起,必须在7日内到当地司法机关报到,之后每星期五下午必须亲自到司法所汇报一周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每月25日他们必须到司法所交一份思想汇报。届时,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将组织他们学习一些法律法规,心理咨询专家为他们提供心理矫正。他们的法定监护人也要到社区矫正小组签订一份监护协议。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迁居或外出,会见家属以外的任何人要经过矫正组织的批准,等等。这些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推广至各试点省市。我国的社区矫正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人们认识上的偏差、法律不配套仍然制约着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是社会认同层面。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关于刑罚的观念抵制社区矫治工作的进行。如:罪犯应该就在监狱服刑;犯了罪就要坐牢;犯罪是本性使然、先天形成的、不可改变等等。这些是大众对犯罪者的长期形成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很难发生变化,是社区矫正难以取得社区居民全面合作的深层心理因素。

二是没有配套的法律依据。主要体现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资格识别不清晰。如《刑法》、《刑事诉讼法》规定用于缓刑、假释以及生活不能自理,适用监外执行的条件均为“不致危害社会”,所以很难有一个较清晰的鉴别标准,对矫正工作进行有一定难度。

三是管理模式经验化,缺乏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一线矫正工作人员经验性的操作方法被证明难有较高的工作效果。矫正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它的特点体现为工作性质和对象的特殊性,因而需要采用特殊的工作方法。然而,现阶段的矫治工作者大都没有除法律以外的相关专业背景,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让矫正工作和社区这个以地缘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关系紧密群体所完全接受。所以,吸引各类专业人才进入矫正队伍,丰富矫治工作方法势在必行。

三、社会工作理念的引进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活动。这一定义指出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矫治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实施于矫治体系中。它运用专业理论和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违法人员,在审判、服刑、缓刑、刑释或其他社区处遇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生活照顾等,使之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当然,对罪犯的矫治是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各方面的专业人士通力合作。社会工作特有的价值理念提供了与刑法执行不同的切入视角和工作方式。人道主义作为矫治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提倡关心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深信人性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丰富的“潜藏”,只要给予机会,定会重新回归主流社会。“接纳”是社会工作在矫治工作中的基本价值理念,只要进入社会工作领域,他们将得到受助者同样的待遇。社会工作者会从矫正对象自身的认知、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不足或缺陷入手,调动社会资源,运用小组、个案、社区三大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法帮助案主增能,尽快恢复社会功能,融入生活。

社会工作实践中引入了像“社会排斥”、“社会资本”、“赋权”、“增权”等概念,使矫治工作中社会工作的视角区别于刑法执行。“社会排斥”是指某些个人家庭或社群缺乏机会参与一些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活动,被边缘化或隔离的系统性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多维的特点,并表现被排斥者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心理各方面的长期匮乏。“社会资本”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提供便利。社区矫治对象是无论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心理各方面全面受到社会排斥的弱势群体。在帮助矫正对象(案主)克服社会排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个案工作程序,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法、任务中心治疗法和行为治疗法等个案社会工作专业方法,通过“增权”为案主争取尽量多的“社会资本”,恢复案主的自信心,重建案主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他(她)逐渐克服被排斥的情境。

社会工作的方法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具有其他学科没有的优越性。社会工作助人自助、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能够和社区矫正完美结合。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的专业学科,有其独特的价值理念和系统的工作方法。社会工作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是和人进行交流的艺术,社会工作追求人类普遍幸福的美好图景。社区矫治应该引入社会工作,为现行的试点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加新的活力,只有这样社区矫正才能走得更远。

四、社会工作模式建立

社会工作方法在中国被初步证明为是适应社区矫正运作模式的,而实际上也是最合适的实践方法。但这种社会工作方法并没有在实际运作中发挥作用,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工作在我国的低认同度。1986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建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与此同时,民政等部门对干部进行在职培训,讲授社会工作内容,从而形成了以行政性社会工作与现在专业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发展格局。这样,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才开始起步。而这时的社会工作还处于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教育者的学习培训阶段”。

2、实际中社区矫正工作。大多数矫正官员认为矫正对象毕竟是在服刑期间,对社会安全的威胁仍然存在,所以不应使其太自由,所以公安部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监视,检察院则对其进行严密的司法监督。矫治的过程带有高度的随意性,往往在没有前提的条件下剥夺当事人的自由。为了使矫正方案获得社区居民及邻里支持,矫正官员不得不放弃“治疗”而实施监督。自由主义战士认为社区矫正是一张更加严密的社会控制网络,最终将我们的社区变成一座“惩罚城市”。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强调赋权、争取个体潜力发掘的工作理念就自然而然地被排斥于现有工作模式之外。由于不了解社会工作的专业背景和伦理观,社区矫正机构把社会工作人员等同于一般性的社会志愿者,不提供给社会工作者深入矫正对象(案主)进行个案治疗的机会,使社会工作专业优势不能在社区矫正中体现出来,人们也不能够发现社会工作方法的优势。这也是社会工作低认同度在司法实践和社区矫正领域的表现。

3、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还很弱小。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现阶段的就业方向对口性不强,从事社区一级工作的为数甚少,所以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缺乏一定规模的专业社工的参与,影响了社会工作模式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的介入。

综上所述,要使社会工作模式在社区矫正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进一步完善矫正工作机制和体制,理清现有社区矫正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明确各部门职权,将社会工作正式接纳为社区矫正制度规范和工作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使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治工作中取得正式地位,发挥专业方法的优势。我们可以借鉴上海市的社区矫正工作模式。上海市的社区矫正工作在理念上,设计者和实施者都超越了传统的依靠行政方法实施的理念,而是采用了社会工作关于平等、尊严等方面的理念,以及发挥社会工作康复和预防功能的理念;在中层制度建设方面,基于社区矫正行刑、预防、康复的基本职能,在实现公检法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把社会工作者分为两个层面,即刑法执行层面和预防康复层面,前者由具有刑法执行职能的人员担当,后者由社会工作者担当。在评估方式上也不再一味强调总结报告,而是看工作者提供案例的多少。社会工作真正在制度层面被正式纳入到矫正队伍中去了。上海市的这一创举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篇3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 成人英语教学 教学理论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外交流活动越来越多。许多人已经认识到英语在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大量的社会工作人员积极接受继续教育学习英语,为自己的工作增加动力。成人学习英语与青少年学习英语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如何能使成人学好英语?交际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将就交际教学法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二、交际教学法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1.交际教学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指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它包括具体的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和教学技巧,也包括有关教与学的一般性原则。理想的英语交际教学法应该是借助有效的交际教学手段,实施交际教材提供的任务,达到交际大纲所规定的目标。

2.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英语交际教学法理论主要受三大方面学说的影响,即社会学与社会语言学、哲学和语言学。在社会学和社会语言学方面,德尔•海姆斯首先提出关于交际能力的学说。他和冈珀斯等人,强调语言使用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哲学方面主要有奥斯汀和塞尔提出的言语行为学说。这一学说对英语交际教学法理论有间接影响。语言学方面的影响主要有韩礼德关于语言的功能、语言的衔接与连贯和社会符号学方面的学说。此外,辛克莱和库尔特哈德的语篇分析学说也对交际法英语教学法理论产生影响。

三、交际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1.以交际为中心

交际教学法倡导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交际活动,活动的内容围绕教学目的展开,从而使学生在交际环境中学习语言。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学生能用英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

2.模拟真实交际过程

交际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就是尽可能地在课堂上重现语言使用的交际过程,一般而言,交际过程中出现的交际特性大致可以归纳为:信息填补、自由交际和信息反馈三个要素。首先,交际双方应互相提供一些对方所不知晓的信息,从而实现信息填补。交际教学法强调课堂上学生所从事的交际活动和练习都必须有信息交换,否则这只是简单的句型操练。因此,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有信息交换内容的活动和练习,并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际。其次,交际双方交际的内容和方式可以自由选择。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就某个话题进行自由交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最后,交际双方应根据对方的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时,应使交际教学法的课堂练习力求让学生在完成交际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判断对方语言、语气和态度的能力,提高自己做出相应的语言反应能力,以求达到自己的交际目标。

3.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交际教学法区别于其他教学法的又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对学生的语言错误,特别是语法错误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创造语言结构,不断判断语言使用正确与否的过程。交际教学法强调意思的相互传递,语言的自由选择和交际目的的实现;交际教学法认为有错必纠的做法会使学生因为害怕犯错误而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会妨碍学生的自由交际,成人学生更是如此。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是给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提高自己,以求不断接近完美。其次,根据英语交际教学法的观点,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此种语言学习、工作和生活,即以交际为目的。最后,交际教学法不是对学生的语言错误不做纠正而是对错误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由此可见,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期间,学生不断接触和使用语言直至最终掌握此种语言。总之,由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帮助其他同学发现错误,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错误纠正,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的做法对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四、交际教学法的主要关系

1.教师与学生

传统教学法强调知识的传授,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交际教学法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有很大区别,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具体的讲,作为交际过程的促进者,教师首先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交际需要。教师应该认识到作为交际过程的促进者(组织和向导),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教”学生,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指导、促进学生自己学习,及组织学生开展交际活动。作为教学资源本身,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服务是咨询。作为交际过程的参加者,教师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加入活动,不“喧宾夺主”,不干扰交际,它既是交际的一方,又是一个观察者。作为交际过程的参加者,教师在参加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学生们有许多潜在的能力和期望可供教师探索和利用。最后,教师也是一个研究者和学习者。交际教学法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需要才是教学目标。交际教学法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课堂上,教师只有真正的让学生控制他们自己的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学生们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学习。交际教学法强调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学习是相互依赖的行为,应该在相互合作的环境中进行。教师应在各个教学实施环节都关注不同学习风格学生学习的需要。最后,在交际教学法里,学生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信息反馈者。总之,在交际教学法里,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除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规律。

2.准确与流利

英语教学往往有两种不同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的语言形式正确恰当、符合规范。另一种要求是学生在使用外语时能够像使用母语一样自然、流利。区分准确与流利对英语教师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讲,教师希望学生使用的语言既准确又流利。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法比较重视准确,而交际教学法则强调流利。我们的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学习语音是为了学习说话,为了能听懂别人的话;学生学习语法是为了能理解别人,也为了能让别人理解自己;学生学习阅读是为了能获得信息、得到消遣,增长知识。过分强调准确会影响学生在流利方面的发展,妨碍语言的自然使用。因此,我们要加强语言流利性的培养。

篇4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 成人英语教学 教学理论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外交流活动越来越多。许多人已经认识到英语在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大量的社会工作人员积极接受继续教育学习英语,为自己的工作增加动力。成人学习英语与青少年学习英语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如何能使成人学好英语?交际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将就交际教学法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二、交际教学法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1.交际教学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指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它包括具体的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和教学技巧,也包括有关教与学的一般性原则。理想的英语交际教学法应该是借助有效的交际教学手段,实施交际教材提供的任务,达到交际大纲所规定的目标。

2.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英语交际教学法理论主要受三大方面学说的影响,即社会学与社会语言学、哲学和语言学。在社会学和社会语言学方面,德尔海姆斯首先提出关于交际能力的学说。他和冈珀斯等人,强调语言使用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哲学方面主要有奥斯汀和塞尔提出的言语行为学说。这一学说对英语交际教学法理论有间接影响。语言学方面的影响主要有韩礼德关于语言的功能、语言的衔接与连贯和社会符号学方面的学说。此外,辛克莱和库尔特哈德的语篇分析学说也对交际法英语教学法理论产生影响。

三、交际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1.以交际为中心

交际教学法倡导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交际活动,活动的内容围绕教学目的展开,从而使学生在交际环境中学习语言。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学生能用英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

2.模拟真实交际过程

交际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就是尽可能地在课堂上重现语言使用的交际过程,一般而言,交际过程中出现的交际特性大致可以归纳为:信息填补、自由交际和信息反馈三个要素。首先,交际双方应互相提供一些对方所不知晓的信息,从而实现信息填补。交际教学法强调课堂上学生所从事的交际活动和练习都必须有信息交换,否则这只是简单的句型操练。因此,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有信息交换内容的活动和练习,并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际。其次,交际双方交际的内容和方式可以自由选择。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就某个话题进行自由交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最后,交际双方应根据对方的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时,应使交际教学法的课堂练习力求让学生在完成交际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判断对方语言、语气和态度的能力,提高自己做出相应的语言反应能力,以求达到自己的交际目标。

3.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交际教学法区别于其他教学法的又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对学生的语言错误,特别是语法错误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创造语言结构,不断判断语言使用正确与否的过程。交际教学法强调意思的相互传递,语言的自由选择和交际目的的实现;交际教学法认为有错必纠的做法会使学生因为害怕犯错误而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会妨碍学生的自由交际,成人学生更是如此。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是给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提高自己,以求不断接近完美。其次,根据英语交际教学法的观点,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此种语言学习、工作和生活,即以交际为目的。最后,交际教学法不是对学生的语言错误不做纠正而是对错误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由此可见,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期间,学生不断接触和使用语言直至最终掌握此种语言。总之,由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帮助其他同学发现错误,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错误纠正,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的做法对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四、交际教学法的主要关系

1.教师与学生

传统教学法强调知识的传授,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交际教学法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有很大区别,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具体的讲,作为交际过程的促进者,教师首先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交际需要。教师应该认识到作为交际过程的促进者(组织和向导),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教”学生,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指导、促进学生自己学习,及组织学生开展交际活动。作为教学资源本身,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服务是咨询。作为交际过程的参加者,教师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加入活动,不“喧宾夺主”,不干扰交际,它既是交际的一方,又是一个观察者。作为交际过程的参加者,教师在参加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学生们有许多潜在的能力和期望可供教师探索和利用。最后,教师也是一个研究者和学习者。交际教学法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需要才是教学目标。交际教学法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课堂上,教师只有真正的让学生控制他们自己的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学生们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学习。交际教学法强调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学习是相互依赖的行为,应该在相互合作的环境中进行。教师应在各个教学实施环节都关注不同学习风格学生学习的需要。最后,在交际教学法里,学生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信息反馈者。总之,在交际教学法里,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除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规律。

2.准确与流利

英语教学往往有两种不同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的语言形式正确恰当、符合规范。另一种要求是学生在使用外语时能够像使用母语一样自然、流利。区分准确与流利对英语教师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讲,教师希望学生使用的语言既准确又流利。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法比较重视准确,而交际教学法则强调流利。我们的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学习语音是为了学习说话,为了能听懂别人的话;学生学习语法是为了能理解别人,也为了能让别人理解自己;学生学习阅读是为了能获得信息、得到消遣,增长知识。过分强调准确会影响学生在流利方面的发展,妨碍语言的自然使用。因此,我们要加强语言流利性的培养。

3.学习与习得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的第三对关系是学习与习得。学习指有意识地去获得语言知识,了解和认识语法和语言规则,能够谈论这些规则。习得是个潜意识的过程,类似学母语的孩子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一样,不是去可以追求,而是自然发展。心理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习得比学习更重要。学习能使语言准确,但习得能使人自然流利地使用语言。如果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重视一点语言习得作用的话,教师就不会急功近利,上课满堂灌,下课搞题海战术,陷学生于书面语法作业之中。我们也许会花时间多创造一点自然的语言学习与语言使用的环境和气氛,让学生像学母语一样学英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通过交际学会一门语言,而不仅仅是通过课堂句型练习来习得语言。

交际教学法所提供的交际活动鼓舞着潜意识的语言习得,因为在交际活动中,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意思方面,而不是在形式方面。语言使用中出现的语言学习,必定主要是潜意识的。因此,正确处理学习与习得之间的关系也是交际教学法的任务之一。

五、成人英语学习特点、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成人加入到学习英语的行列中来。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成人学习英语成为英语教师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他们学习英语的方法和儿童是不一样的,这也要求我们的教师要采用针对他们的有效教学方法。

1.成人学习英语的特点

成人学习英语有其不同于其它学习者的特点。(1)年龄偏大。大多数处于20岁至45岁。(2)工作和家庭压力大。日常时间安排紧张,不仅有兼顾工作和家庭,还要利用晚上和周末到学校进修。(3)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职业竞争力。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意识到。在城市,尤其是像广州这样的大型城市,对外交流多,很多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要和外籍人士打交道。为了在职业上能有更大地发展,许多在职人员不得不来高校进修英语,提高语言技能和学历水平。(4)学习方法和策略不当。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离开学校多年,学习习惯和策略不能适应现在高校英语学习的环境。(5)语言学习环境缺乏。工作和生活中,较少使用英文,害怕开口说英文。(6)文化背景缺乏。闲暇时间,他们较少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这也成为他们学习中的障碍。(7)学习动力大。成人学习英语的目的性强,主要是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学历证书的获得。(8)社会经验丰富,理解力强。

2.目前成人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而事实上,在我国的很多课堂教学中,许多的英语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如语法—翻译法等。这种在英语课堂中使用母语的教学方法,有其不利的影响。骆微微,程幼强认为其不利影响主要在于:(1)教师或学生只有把目的语(外语)翻译成母语,才觉得真正理解了语言内容。(2)教师或学生很难辨别两种语言在形式、语义及语用特征上的不同,只简单地使用一些并不准确的翻译。(3)即使当学生有能力使用外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时,他们也习惯性地用母语和教师交流。(4)学生不能随时意识到课上应该只讲目的语(外语),避免使用母语。这使得许多的学习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仍然局限于擅长做语法、翻译题,而不能熟练、恰当的使用地道的英文,口语和听力水平仍达不到自由交际的目的。教师如何能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帮助成人学生掌握英语?张伊娜认为究其实质,交际教学法倡导的是一种以方法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它给语言教师的信息是不管在何种环境下、教何种学生、为何种目的、学习何种语言,教师所要做的最要紧的事便是以各种方法制造交际语境,帮助学生投入到教学所预设的交际活动中。下面就交际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谈谈笔者的观点。

六、解决方法

要使英语课堂交互活动真正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符合教学目标的需要,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语言教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1.积极营造和谐的交互情境

和谐的交互情境是实施英语课堂教学交互的基础。首先,老师要给学生,同时也给自己营造平等、合作的教学气氛。其次,教师要给学生一份爱心,要善于理解学生。最后,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程度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2.明确交互的要求

英语教学需要课堂交互。课堂的一定时间应用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语言互动上面。从学生角度来说,了解教师课上的交互意图很重要。明确交互的要求,也利于师生平等地位的确立,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时间有效监督创造条件。另外,在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设计过程,听取学生对教学交互的意见,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交互的需要和愿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交互才有可能朝着有效交互的方向发展。

3.精心设计提问和问题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并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和方式,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交互,设计问题应着眼于以下几点:(1)问题应对学生有吸引力,使学生进入所创设的问题情境。(2)所提问题要形成逐级上升的序列,能吸引学生向交互的纵深发展。(3)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所要回答的问题。(4)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此外,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还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对预先准备的一些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修正和完善。简言之,教师在设计问题和提问方式时,既要注意课前的充分准备,又要注意课堂的随机应变,确保交互之路畅通。

4.加强对英语课堂教学交互的研究

英语教师应切实提高对英语课堂交互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英语课堂教学交互的研究。首先,教师应不断探究英语课堂教学的交互模式。其次,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互动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克服语言交际的心理障碍。教师有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会话技巧,帮助学生把握必要的交际策略,使他们的互动交际能力有所提高。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布置实践性作业、利用网络为学习载体等方式帮助成人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七、结语

本文论述交际教学法的概念、理论基础、基本原则、主要关系及我国成人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交际教学法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文章旨在说明在成人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师能积极营造良好的交互情境、明确交互的要求、精心设计提问和问题以及加强对英语课堂教学交互的研究,将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和重点放在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上,运用符合我国成人英语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强.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刘玉梅,肖肃.英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3]Paul Davies. 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 2002.

[4]王庆,张鸿.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5]晨梅梅.探索与变革:转型期的英语教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黄金岩.实用英语教学论[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7]于秋波,隋岩,戴卫平.论成人英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J].石油教育, 2007,(1).

[8]迟振峰.成人英语教学的特点与对策[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3).

[9]骆微微,程幼强.英语专业学生对课堂使用母语和目的语的矛盾心理[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10]张伊娜.交际教学法问题之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

[11]吕飞飞.对英语课堂教学交互活动的认识与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

篇5

关键词:教师;校长;专业化;专业发展;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8-0026-05

一、职业与专业、成长与发展之内涵与联系

教师和校长专业发展中最基本的两对概念即职业与专业、成长与发展,理解这两对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理解教师和校长专业发展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一)职业与专业

职业一词在英文中可以用Job、Career或者Occupation三个单词来表示。Job: the work a person does regularly in order to earn money.[1] 可见Job 是从活动的目的来解释“职业”一词的,强调有一定报酬的工作才能算是一种“职业”。Career: a type of job or profession that someone does for a long period of their life.[2]而Career 是从从事工作时间和责任的角度解释“职业”的,强调职业在人一生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Occupation: a job or profession.[3]Occupation则是从工作和专业两个角度来定义职业内涵,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职业与专业之间的包涵关系。其实,Job、Career和Occupation三个英文单词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强调了“职业”的特性,其三者的指向都是“职业”一词应有之义。

如同英文中的“职业”表达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也从不同的角度定义了“职业”的特点。其认为,职业是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具有以下五种特征:(1)目的性,职业活动以获取报酬为目的;(2)社会性,即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3)稳定性,即职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并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4)规范性,即职业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5)群体性,即职业必须有一定的从业人数。

职业具有多个层面的特征,教师和校长作为社会职业,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生产活动不断细化和专门化的过程中产生的。

专业在英文中的表达为Profession:a type of job that requires special training and that has a fairly high status skill.[4]可见专业首先是一种职业或者工作,但是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员需要具备特殊的训练或者技巧甚至是要求接受过高水平的教育。在中文里,专业的解释包括五层含义:(1)专门从事某种学业或职业;(2)专门的学问;(3)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的学业分类;(4)产业部门的各业务部门;(5)指对一种物质了解的非常透彻的程度。[5]这五层含义可以总结为两种分类。其一是表达门类划分,第一、三、四层属于此种分类;其二是表达专业的特殊性,包括第二和第五层含义。在教师和校长专业发展中的专业既包括了门类划分的含义也包括专业特殊性的含义,但是更加偏重于对专业的特殊性内涵的理解。

专业是相对于业余而存在的,业余是人们在工作闲暇,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从事的活动,没有特定的要求和准入条件。作为业余的相对词汇,专业是指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从事的活动。从社会分工、职业分类的角度来看,专业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的和独特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职业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6]

从职业与专业在中英文中的定义来看,职业与专业是一个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的关系。职业是上位概念,是专业形成的基础。专业是下位概念,是职业在不断的发展、深化中形成的。专业相对于职业具有更高的准入要求,同时专业也是职业不断发展和深化的最终归宿,任何职业的发展都最终指向专业。

(二)成长与发展

成长的英文释义为Growth:the development in size, wealth, or importance.[7]其意涵强调事物本身的变化,体现在具体的层面,如体积的、数量的、程度的等方面。汉语中,成长的意涵是指事物不断地朝着更大更强的方向变化,最终达到成熟状态的过程。可见成长是一个有着明确指向的概念,成熟状态是他的最终目标。

发展, Development: the gradual growth or formation of sth...[8]可见发展强调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是渐进的、持续的,甚至是永恒的,没有一个明确的终点。汉语中,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发展是一个过程,是事物指向优化的变化过程,是一种没有终点的变化过程。

通过对成长与发展概念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成长指向成熟,发展指向优化。成长相较于发展更多地表现在具体层面,发展相较于成长指向更长远。简言之,成长是发展过程的一部分,发展的目标指向高于成长。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地将成长与发展、职业与专业的关系呈现出来,可以将它们的关系总结如下:

二、专业成长与专业发展之内涵与联系

专业成长与专业发展是教师和校长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对相似的概念,学者们对于二者的关系,或认为二者相同,可以无差别使用;或认为内涵差别巨大,应审慎对待;或认为两者内容交叉,可以交替使用。要弄清楚二者的关系,我们首先要清楚二者的意涵。

(一)专业成长之概念

一般意义上,专业成长是一个专业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或者意味着从事该专业的人员对于专业技能或者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深化。对于专业成长的概念有以下三种看法。

有人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所实现的变化与发展,这种变化与发展不仅体现在外在的教学行为上,也存在于教师内在的教育教学观念之中,是一个知、情、意、行在内的综合体系的完善。这一变化最初从某个局部开始,可能是专业知识结构的变化重组,趋向科学合理;可能是专业技能的提高与完善;可能是专业情感的升华与教育信念的坚定;可能是教学实践活动更加合理有效,最终都将指向教师素质的提升。”[10]这种观点将专业成长内涵概括得比较全面,认为专业成长是不断实现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涵盖了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这种概括和专业发展的内涵极为相似。

也有人认为,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内涵指向完全不同。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的生成、长成的过程,也就是“成教师”的过程,认为“通过现象学还原,教师专业成长摒弃了人们对教师专业成长已有的主观信念和预设,注重教师教育智慧的创生、丰富、拓展与深化。”[11]鉴于专业发展过于偏向工具理性的现状,这种观点认为专业成长应该以教育生活为导向,而不是以教育技术为导向。

还有人认为专业成长与专业发展是教师或校长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校长专业成长是校长从进入校长岗位到熟悉校长岗位再到成为成熟校长的过程,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职前预备期、适应期、称职期、发展期、成熟期。校长专业发展则是在校长专业成长更高层次上的追求,校长专业发展包括合格校长、优秀校长和专家型校长三阶段。可见在这种观点中,专业成长与专业发展是同一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内容有交叉,也有明显区别。

(二)专业发展之概念

一般意义上,专业发展是指教师或者校长在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方面的提升,是教师和校长对所在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念理解的升华。总结学者们的观点,可以发现,对于“专业发展”概念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内容层面。

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专业发展就是教师或校长在实践工作中逐步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的过程。如霍伊尔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生涯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12]格拉特霍恩认为,教师发展即“教师由于经验的增加和对其教学系统审视而获得的专业成长”。[13]

理念与精神的提升。专业发展是激发教师或校长专业成长动机的过程,即促进教师和校长专业理念和专业精神提升的过程。如台湾学者罗清水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乃是教师为提升专业水准与专业表现而经自我选择所进行的各项活动与学习的历程,以期许促进专业成长、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能。”[14]

二者的结合。专业发展既包括对教师和校长专业技能和知识的提升,也包括对教师和校长专业精神和专业理念的升华。如李特尔明确指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路径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一词含义的两面性。其一是教师掌握教学复杂性的过程,这些研究主要关注特定的教学法或课程革新的实施,同时也探究教师如何学会教学,如何获得知识和专业的成熟,以及如何长期保持对工作的投入等。其二是侧重研究影响教师动机、学习机会的组织和职业条件。[15]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走向成熟和优秀的过程,不仅包括了教师在入职之初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与提升,同时也包括了教师在“成教师”之后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育理想的过程。

(三)专业成长与专业发展之关系

在了解了学者们对于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不同理解之后,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交叉,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但是,仔细分析仍然可以得出两者之间的差别。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在目标指向、时间延伸和定位偏向上体现出来的差别。从目标指向来看,专业成长的目标是实现教师和校长在专业岗位上达到成熟的状态,即从合格教师或校长走向称职教师或校长,最终成为成熟教师或校长的过程。而专业发展的目标是专业优化,就是教师和校长在岗位上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与知识、理念与精神的过程,这个过程超越了专业成熟的要求,追求无限的优化。在时间延伸上,专业成长相对有限,因为目标的阶段性特征所以其在时间延伸上会相对的有限。专业发展目标指向专业优化,追求优化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是教师和校长毕生所追求的,贯穿于教师和校长专业发展的整个过程,由此而体现出其在时间延伸上的相对无限。在定位偏向上,专业成长偏向于实现教师与校长对专业技能与知识的掌握和利用,而专业发展则在促进教师和校长对专业技能和知识熟练掌握和利用的基础上,实现对教师和校长专业精神和理念的升华。

从上面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专业成长过程包含于专业发展,属于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初级阶段,而专业发展则是对专业成长过程的延续和进一步发展。

三、专业化的概念及其与专业发展的关系

专业化与专业发展是教师和校长专业发展中关系最为复杂的一对概念,弄清楚专业化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对于理清教师和校长的专业发展思路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专业化的概念

专业化是指一种职业从非专业走向专业的渐变的过程,或者是个体掌握、内化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理念与精神的过程。对于专业化的具体理解,取决于读者是从群体的角度还是从个体的角度去认识。从个体角度来看,专业化意味着个体作为从业人员逐步掌握、内化该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精神与理念的过程;从群体角度来看,专业化就是某种职业向专业标准迈进的过程。无论是从个体角度还是群体角度去理解专业化,都离不开对专业标准的了解。

美国社会学者哥林伍德认为专业的构成因素是:系统的知识体系;专业的判断标准;专业的道德及信条;获得社区的认可;一套专业的文化(专业态度、价值、理念、规范)。教育社会学者班克斯提出,专业的主要特征是:长期的专业训练;明确的知识体系;系统的伦理规范;具有专业上的自主性;服务重于报酬;专业资格的限制。奥斯汀指出专业最重要的四项特征是:一套完善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体系作为专业人员从业的依据;对于证书的颁发标准和从业的条件有完善的管理和控制的措施;对于职责范围内的抉择有自主决策的权力;相当高的社会声望以及经济地位。

总结上面的三种观点,专业的主要标准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自和专业理想。[16]所以,专业化即是指某一种职业在自身的领域内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自及专业理想的过程,或者是该领域的从业人员逐步掌握该领域专业技能与知识、专业精神与理念的过程。

(二)专业化与专业发展的关系

关于专业化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看法,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其一,认为专业化和专业发展的意涵相同。或是同指由职业向专业的变化过程,或是同指个体对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精神和理念的深入掌握,或是认为专业化和专业发展两者都包括上述两层含义。[17]其二,认为专业化包含专业发展。1980年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教育年报》指出,教师专业化存在两个目标:一是视教师为社会上职业层序以至社会分层中的一个阶层,因此专业化的目标就在于争取专业的地位与权力以及力求集体向上流动。二是教师亦是一个在教室内教导学生及提供教学服务的工作者,因此他们亦必须以提高教学水平及扩展个人知识及技能为发展方向。为了与前者区分开,将以发展教师“专业能力”(professional competence)为目标的取向称为“专业发展”。[18]其三,认为专业发展包括专业化。“如果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经历了从知识技能的掌握、态度情意的转变到人(教师)自身的主体性和价值得以提升的演进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流变和革新的过程。它包含着两层意涵——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一个关注职前,一个关注职后。”[19]

上述几种观点对于专业发展和专业化概念的划分,都有其特定的依据,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从群体和个体的角度来分析似乎可以得出不一样的结论。“这一关于集体和个体维度的区分在任何对专业化问题的思考中都至关重要。”[20]

在上图中,从个体角度来看,专业化是指该领域中的个体对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精神与理念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这种专业化的过程是以个人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精神与理念为终结的。专业发展则是指专业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强化对本专业内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专业精神与理念的掌握和利用的过程,这种专业化的过程以不断地优化自身专业结构和专业素质为终结,而实际上专业人员的专业结构的优化和专业素质的提升是没有终点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一名优秀的校长应该具备健全的专业情意,具体体现在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21]而不是仅仅要求其掌握什么是校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什么是校长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理念就可以了。因此从个体层面来看,专业发展的过程包括专业化的过程,是对专业化过程的一种延续。从群体层面来看,不论是专业化还是专业发展都是为了实现该职业逐步达到专业标准的过程,在此层面上,专业化和专业发展意涵是相同的。

参考文献:

[1][2][3][4][7][8]柯林斯精选英语词典[Z].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426.110.542.626.347.212.

[5]翟文明,李冶威.现代汉语辞海[Z].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1555.

[6]刘捷.教师专业化研究导论[D].北京师范大学,2001.

[9]曾荣光.香港教育政策分析:社会学的视域[M].香港:三联书店,1998:21.转引自:王晓莉.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历史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1(18).

[10]柳德玉.论经历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意义[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4).

[11]何菊玲.教师成长的现象学旨趣[J].教育研究,2010(11).

[12][20]Hoyle, E.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De-professionalization in Education. In: Eric Hoyle A & Jacquetta Megarry (Eds). World Year of Education 1980: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London: Kogan Page,1980:42-43. 转引自: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23.

[13] Glatthorn, A. Teacher Development. In: Lorin W. Anderson(Ed.).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nd ed.). Oxford: Elsevier Science Ltd.,1995:41. 转引自: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24.

[14]罗清水.终身教育在国小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J].研习资讯,1998(15).

[15]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22-224.

[16]饶从满,杨秀玉,邓涛.教师专业发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0.

[17][19]宋广文.论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7).

篇6

关键词:体育理论;体育发展路径;美国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10-0046-08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resourc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al reform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YI Xiang-ren

(Institute of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Sociology,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61,China)

Abstract: With the heats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profound changes have been made to the study of theoretical resourc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1950s, the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successively went through such heats as the new curriculum movement,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promotion movement, foundation restoration movement, school reconstruction movement, national standard movement, and the movement of combining scholastic education with job demands. In the mean time, the reform heats have also boos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resourc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reated famous theories such as human movement, academic principl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education, humanistic physical education, behaviorism, constructivism and fitness education, which greatly boos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worldwide. Based on examining and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shown, the author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wa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resourc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thus gaining an insight into the basic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hoping to somehow enlighten the intensification and way sel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al reform in China.

Key words: the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way to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从当代美国教育的发展脉络及其所呈现出的特点,不难发现美国教育半个多世纪经过6次改革运动,其改革周期转换之快、改革内容变化之大,是美国教育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出现过的。其中一些改革措施与实施策略有时呈现同时进行,且在某些方面又相互矛盾的情况。正是这些改革推动了美国教育科学化和人本化进程。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与频繁的教育改革中,体育理论发展研究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促使美国体育学者开创出了体育科学发展新途径。本研究目的是从考察与分析当代美国教育改革发展与变化及所呈现的突出特点出发,对美国体育变革理论资源发展进程进行分析,了解美国体育理论发展的基本进程,希望能对我国体育改革深化与路径选择有所启示,为体育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1美国教育变革浪潮与体育理论资源发展

1.1新课程运动与体适能检测及人类运动理论

美国第一次新课程改革浪潮之时,青少年体适能检测结果,引发体育课程改革。20世纪50年代中期,Hans Kraus运用了Kraus-Weber Test工具对美国与欧洲青少年的体质进行了检测,美国青少年的体适能检测结果震惊全美。60%美国青少年没有达到及格标准,而欧洲孩子则低于9%。虽然Kraus-Weber测验不被认为是一个有效的反映孩子体质的检测工具,但体质检测结果引起当时艾森豪威尔总统与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很快把这事件定位为国家危机。在1956年成立了青少年体质总统理事会,1958年美国第一次举国庆祝总统体适能周,1961年总统理事会出版了青少年体质蓝皮书,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使社会与学校共同关注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在1966年,继翰逊总统之后建立了总统体质项目,该项目在1986变成了《总统的挑战》,内容包括健康相关的体质、体适能和身体活动。这也是第一次把身体活动水平看作为实际的体质水平。

人类运动或移动教育体系也是在青少年体质危机的背景下提出来的。Metheny首次提出了“受过身体教育的人”,提供了移动教育研究的定义与范畴。有些大学在本科教育中建立“Human Movement”专业。但是,有些学者指出了体育与移动教育有本质区别,发现移动教育很难单独应用到体育教育项目中,未能实现其教育通过身体的哲学,这就促使体育学者进一步对体育原理的探索。

1.2教育机会平等与体育学术原理运动

美国教育改革第二次浪潮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伴随着民权运动而开始的。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教育机会平等。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初、中等教育法案》,要求根据各学区贫穷儿童的数量分配资金,通过为小学、初中学生提供课本、器具和实物来确保贫困生有足够的学习资料,资金由各州和地方政府控制。1968年,国会又通过了另一补充法案《双语教育法案》,主要是为那些英语能力较差的低收入儿童提供联邦资助。在整个60年代,社会改良派在呼吁课程改革,他们认为,教育主要目的变为消除贫困和种族歧视。这些课程变化为贫困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途径,以促进他们基本技能的发展[1]。

教育机会平等运动,同时打破了种族享有共同参加体育与运动机会权利的壁垒,大学各种学校运动队吸收黑人与其他种族运动员同场竞技,同时极大影响了职业与业余运动队发展。人权运动一直延续到70年代,联邦法案为那些处于教育体系边缘的人们带来了成功和鼓舞。1972年国会通过了禁止性别歧视的《教育修正法案》标题9,指出了女孩和妇女有同等权利参加体育与运动。1975年,由福特总统签署了《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案》,以保证残障儿童接受免费、适当教育与参加运动的权利,也标志60年代人权运动的结束。

60年代中期体育学术运动,是50年代教育改革主义的延续。1964年Henry呼吁体育与运动作为科学进行研究。加立福尼亚洲通过法案要求所有州内大学院系必须以学术为基础,此法案引起体育界极大反响,体育学者被迫重新定位体育作为学术科学领域,而不是应用型专业领域。美国体育协会对学术运动做出迅速反应,出版发行了《理论声音》,把体育定义为人类运动原理,加强了下设学科的研究。在政治大气候的影响下,人类运动研究、运动学研究、人类工程学、锻炼科学等专业应运而生,其它早期课程如生物力学、运动学习、运动心理学、运动社会学、运动史和运动哲学也进一步发展。进入70年代,体育学术原理运动继续延伸,迅速而强烈地影响大学课程,例如生物力学、运动社会学等学科设置研究生学位,本科生也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些教师培训项目在体育教学法中开始运用特殊研究知识与教育原理。

1.3回归基础运动与有氧运动研究

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诸多教育问题,学术能力测验(SAT)成绩持续下降被认为是教育诸多严重问题的标志。人们开始反思到底应该怎样教育儿童对付能源危机、城市拥挤、犯罪增加以及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许多学者认为,学校和教育者应该为他们的行为负责,担负起培养具有胜任力和适应性的学生。那些对众多学生低水平的学术表现不满的家长、市民团体、政客联合发起了恢复基础运动和教师责任运动。这场运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减少选修课,增加必修课,恢复教师的主导作用。恢复基础运动强调阅读、写作、数学及学生的口头交流[2],称为回归基础运动。

随着回归基础运动的开展,50年代体质健康项目研究再次在70年代达到。人们崇尚运动,体魄体型匀称、肌肉强健、充满活力是许多男女所追求的目标,体质健康变成时髦。1968年Kennthe Cooper出版有《氧运动》一书,把有氧运动定义为在比较的时间(约12~15 min),进行全身性肌肉、持续性长且具有节律的运动,有充足的氧提供运动所需的热能,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等的程度(最大心率的75%~85%)。由于消耗大量的氧气,体较不易累积乳酸,不会感到疲劳。这本书对体质健康运动产生巨大影响,到1973年,仅仅5年时间,此书已经再版20次。有氧运动已代表全新的研究领域――心血管适能健康。有氧锻炼与有氧运动课程深受学生和大众欢迎。马拉松、三项运动(游泳、自行车、跑步)、5英里与10 km赛等吸引大批有规律锻炼者和新的参与者。

1.4学校重建运动与体育学术机构重建

20世纪80 年代,美国社会开始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工业生产劳动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提高教育质量和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而美国学生SAT成绩的下降,17岁以下人群的高文盲率等不良表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忧虑、重视。1983年4月,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及《我们需要的学校》、《文化识读》、《美国精神的闭锁》等著述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美国学校教育没有能够成功地实施学术性教育,美国社会再次掀起了与“回归基础”性质相近的学校重建运动。重建“意味着规则、角色、关系体系的改变,以至于学校更有效地服务于现存的目的,或者一起服务于新的目的”[3]。

美国体育协会也积极参与到“学校重建”运动中。它把协会改成联盟,变成了健康、体育、娱乐和舞蹈联盟(AAHPERD),形成美国最大的联合学会,重组后的联盟下设7个协会:美国运动生活方式和适能协会(AAALF)、美国休闲与娱乐协会(AALR)、美国健康教育协会(AAHE)、国家舞蹈协会(NDA)、国家女孩与妇女协会(NAGWS)、国家运动与体育协会(NASPE)和研究团体(Research Consortium),全美分成6个区域并设有各协会的分支机构,使各协会能更加自主地、具有针对性地发展研究相应的学科理论。1986年AAHPERD指定美国国家运动与体育协会(NASPE)作为代表,对学校体育进行研究评估。NASPE组成结果委员会回答“学生应该知道及能够做什么”的问题,并出版了《精致体育课程结果》。经过6年研究,1992年结果委员会提出“受过体育教育者”的基本构架,为90年代美国国家和各州体育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方向和依据。在学校重建运动中许多大学把体育系改成运动学、运动研究等,以适应体育学术机构重建的要求。

1.5教育标准运动与体育标准

美国教育改革第5次浪潮是强调教育国家标准。众所周知,美国历来没有国家统一的教育制度和国家课程,而国家教育部门或机构所提出的目标和标准在实践中并没有受到普遍的认可和重视,到了90年代,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已经成为美国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1991年和1993年分别公布了美国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这两份文件掀起美国教育标准国家统一化的浪潮。同时,在内容标准上除了加强知识外 ,还强调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技巧的运用。而建立这些标准的机构是国家科学教师协会(NSTA)和国家社会研究委员会(NCSS)。美国教育部为制定标准的专业团体和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国家标准运动特别是要解决教什么、如何去教、学什么、如何评价的问题。建立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内容和绩效标准。

美国体育标准参照1989年国家数学教师委员会编撰的著作《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4]。美国NASPE成立了一个标准与评量小组,根据对《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的研究,确定体育内容标准和评价准则。标准与评量小组在结合《精致体育课程结果》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学校体育课程标准:《迈向未来:国家体育标准内容及评量手册》[5],于1995年颁布。内容标准的目的:(1)建立体育项目内容标准,统一说明学生应该与能够做什么,并把它作为合格学校体育项目的结果;(2)建立内容评价纲要,使教学与学生评量呈现一致性[6]。随着内容标准的建立,美国学校体育教育进入了标准改革运动阶段。

1995~1997年就全国大学基础体育教育专业师资发展问题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和纲要,即《初级体育教师的国家标准》[7],这项标准在2001年与2004年作了相应修改,现已成为全美运动与体育协会制定高校培养体育教师大纲的构思框架。作为衡量初级教师的准备情况专业标准,并作为该组织确认师资培训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标准反映了美国近年来基础体育教育领域的新思想、新观念,并与全美运动与体育协会制定的K-12体育教育标准紧密联系,构成了21世纪初美国初级体育教师培养的标准和模式。

1.6学校教育与工作需要相结合运动和体育教育多元化

在21世纪初,随着国家标准的深入推广,学校教育与工作需要相结合的教育运动也同步进行。改革基点是在工作场所的需要和条件下重新设计学校教育。这次教育运动目标包括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场所顺利过渡、信息技术的培训以及强调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决策能力、团体合作的课程设置以及雇主认为今日、未来雇员应有的技能等方面。在美国,家长、社区与企业参与教育的热情日益直接和广泛,他们在参与教育的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所有学生来说,掌握阅读、写作和计算等基本技能已经远远不够,学会学习、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思考、自我管理、目标制定、就业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团体合作等技能愈显重要。这些技能反映了社会工作需要的转变和学生职业发展的要求。大量显现的趋势已经为扩展学校课程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论证,职业教育计划成为普通教育的一部分,它的目的是使职业教育面向所有学生而不仅仅面向工作中的人们。学校需要改变课程结构以反映工作中的科技变化。

体育与工作需要相结合方面,主要强调体育科技、团体工作表现、合作学习、运用交叉学科而不是单学科的概念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等,所以体育发展多元化已被置于重要的地位,学校体育课程和教学实践需要强调多样化,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的,而且未来10年需要发展新的体育理论。2005年1月14日,布什总统公开强调需要为学生的未来做更多的准备。他认为教育要保证每一个毕业生具有在大学和全球性竞争的工作场所取得成功所需的技能。

2美国教育“学派”对体育理论资源发展的影响

20世纪前半期,基本上是实用主义深深地影响着美国教育发展。从50年代后期,美国教育改革的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学派讨伐实用主义课程弊端,主张强调学术性的基础学科教学以及实现严格的学术标准为主旋律,尽管期间呈现出反复和回流、摇摆、“失衡”的发展。70年代的回归基础运动,企图扭转课程“失衡”发展的局面,强调提高教育质量从课程改革“回归基础”开始,但是又走到了极端而未果;在80年代,课程的改革矫正了70年代“回归基础学科”的偏向,提出“五项新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不仅要加强基础更要实现优异。但是在80年代,美国感到教育质量依然令人堪忧,教育“平庸”持续发展,课程泛滥和标准缺乏等诸多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形成不断改革的呼声。伴随着教育变革,体育学者也呈现出回流、摇摆、“失衡”的发展轨迹,逐渐发展形成不同的体育学术理论流派。

2.1人本主义与人本体育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本主义在批判结构主义课程论的过程中发展起来。人本主义观点认为,美国传统学校教育基本上是驯服教育,教学的人性化不足,师生间缺乏足够的平等观念与有效沟通。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人本主义主张关联性原则,认为课程的实施不是教师单纯地、机械地向学习者传授教材内容,而是教师基于学习者原有的及师生共同的经验进行交流与互动。教师有效的课程实施和学习者有效的学习,只是发生在课程内容与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和生活的世界紧密联系,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对话交流的过程。在课程结构的组织方面,人本主义主张每一个学习者都应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对所参与的事物的整体做出反应,学校课程的组织要注重整合,包括学习者的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情感领域与认知领域的整合,相关学科在经验的指导下的综合。在课程实施方面,人本主义强调师生间的对话与互动,突出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主张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

在人本主义的影响下,1973年Hellison[8]出版了具有影响力《人本体育》一书,建立了人本体育研究的理论基础。人本体育强调个人发展、自我表达、促进学习者相互协作与交流。它在盛行时对许多体育学者影响极大,Hellison把它发展成主要体育课程和教学方法模式: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型,强烈表明帮助认识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社会义务,个人健康是对别人及社会贡献的理念。同时,Keller & Sherman[9]在人本体育基础上提出了指导个性系统(PSI),主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个别指导,区别对待。这些模式在学校体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移动教育发展与人本教育也有着密切关联。前面提到反对移动教育学者指出移动教育与体育有本质的区别。但是,支持发展移动教育学者认为,移动教育是70年代以来引起教育通过身体最强烈改变的哲学,人类移动被看作为体育专业主旋律和主体思想,而不是体适能或竞技运动,移动教育哲学也被著名的体育学者进一步建构与提倡,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法与课程设置,强调问题解决、引导发现、深入探索、独立完成目标、获得成功等。移动教育中的舞蹈教育与体操教育,使学习者具有美的享受而减少竞争对抗活动,这些研究与人本教育理论有相联之处。

2.2建构主义与运动教育和游戏教育

20世纪80年代末,格式塔心理学的建构主义教育心理学兴起。建构主义在体育课程运用中指出,体育学习应该具有一定目标的实际活动,学生可以主动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必需时获得支撑。有些体育学者采用Collins、Brown、和Newman 提出的认知学徒模式4个构件:内容(学科领域、启发式策略、控制策略、学习策略)、方法(建模、教练、脚手架的搭建与拆除、清晰表述、反思、探究)、序列(复杂性的递增、多样性的递增、全局技能先于局部技能)和社会性(情景学习、专家实践文化、内部动机、开发性合作),在体育课中将它们有效地组合在一起,能使传统学徒制的特征适应学校体育课中有关认知技能的教学,从而定义一个适合不同课堂和师生角色的有效学习情境,让学生有可能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对专家活动的观察、模仿进行主动学习。

在建构主义的影响下,体育学者探索了课程结构重建,其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运动教育模式和游戏教育模式。在美国许多学者对传统体育课中的多项活动模式提出批评,他们认为:(1)缺乏内容精通[10-12]。每单元的时间太短,学生不能充分实践,难以达到期望的学习效果。(2)歧视和乱用实践[13-16]。男生和技能好的学生控制各项运动的课堂实践,忽视女生和技术水平低的学生。(3)厌倦和无关联内容[10-11]。主要是课堂内容重复,令人厌倦,所学的身体活动项目无法在课外和社区实践。为适应学校体育发展的时代潮流,Siedentop等研究人员提出运动教育与游戏教育模式。运动教育是改变传统团队运动课程模式,运用2~3周为一单元(Unit)时间框架,把原来时间延长为2~3倍,允许每个学生对每项运动项目有更多经历与实践[8]。游戏教育特点是随意的、不拘时间与空间、非竞技性、经济性、具有规则、无须裁判评定等,游戏教育者被看作为有价值文化活动的传输者与塑造者。作为体育的一部分,游戏教育对课程改革影响不大,美国许多学者把它看作为一种哲学而非体育课程处方。运动教育模式与游戏教育相比较,运动教育模式对课程重建和改革有较大促进与影响,使体育课结构以一个职业队赛季的形式进行安排,使学生感受到运动的团队精神、比赛激动与兴奋以及传统体育文化。另外,多学科的组合体育课程也开始研究。

2.3行为主义与健康行为理论

20世纪8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开始运用于健康教育。行为主义理论被体适能教育和健康教育所接受,形成了终身体育或终身锻炼理论。行为主义主要教育学习者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探索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形成、发展、改变的规律,发现影响健康相关行为的因素,将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与健身干预措施提供依据。行为主义理论对健康信念模式(HBM)、合理行动理论(TRA)、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TTM)产生很大影响。HBM强调感知在行为决策中的重要性,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认为信念是人们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的基础和动因,强调个体的主观心理过程,即期望、思维、推理、信念等对行为的主导作用,认为人们如果具有与疾病、健康相关的信念,他们就会有意愿采纳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而对采纳行为并能取得成功的信心则是行为实现的保障。TRA认为行为由意向决定,意向又由态度和主观标准决定。TTM把行为变化的认知、行为和时间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应用于健身行为的跨理论模型包括:变化阶段、变化过程、决策平衡和自我效能。

这些行为理论提示要增强健康知识和锻炼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从认识上提高人们对健康和锻炼的重视。增加人们参与锻炼的反馈,增加对锻炼者的鼓励。控制理论提示我们应提高人们对参与锻炼的自主性。跨理论模型提示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锻炼阶段应设立不同的目标。行为主义在计划行为理论(TPB)中是对合理行动理论的修订,即增加一个称为“行为控制感的变量”。增加的变量有利于解释自主控制相对比较低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由意向所激发,而意向又受到信念和态度的调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上述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引入了感知行为控制因素,形成了计划行为理论,是该理论对行为意向及行为本身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2.4要素主义、进步主义与体育标准

标准化运动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要素主义教育哲学。要素主义哲学常常被视为和进步主义相对立的教育哲学,但有时又和进步主义教育哲学并存。它的主要含义是:要素主义相信必须将一些核心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些知识可以代表每个学科的核心内容,是学校教育中学生必须学的要素。要素主义追求能够掌握的客观性真理,它的结果是强调科学、数学和语言等学科中的基本内容。20世纪后期,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思想的合理内核、人本主义的诸多进步思想与主张和兴起的建构主义思潮汇聚在一起,对兴起的教育标准运动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尽管国家教育标准清楚地代表了要素主义的目标结构,但其所建议的达成目标的方法很明显是进步主义的。如许多专家学者都建议教学方法应该避免以满堂灌的教师为中心的直接讲授,而应该更多采用实验性的动手操作的学习方法。这些论点是有分歧的,根据Stevenson和Stigler[17]的观察,美国的竞争对手日本的数学教师实际上都采用满堂灌的教师直接讲授的方法,但他们的学生的数学成绩却比美国学生高很多。Marzano和Kendall[18]提出严格分清内容标准和课程标准是非常关键的,内容标准和课程标准实际上是两码事。内容标准主要明确所要求达到的特定知识、技能或能力,而课程标准则是建议为了实现内容标准可以采用的“最好”的教学方法。Zemelman、Daniel和Hyde[19]在《最好的实践:美国学校教学的新标准》提出一种更普遍的、跨学科和跨年级的进步主义的范式正在出现。这种内在的哲学和精神正在渗透到课程之中,渗透到各个年级之中。这一范式都已经存在并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且在多年的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修正。

体育标准是国家教育标准的衍生,也是进步主义与要素主义的目标结构的产物。NASPE(1995)确定了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确定了受过体育教育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包括的主要要素涵盖了运动技能、身体适能、体育知识、心理健康、个体差异和社会行为几个方面,是当前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初级体育教师的国家标准提出了10要素,其中对体育教师的知识要求是宽厚的,涉及到专业知识、历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和成长等诸多方面的知识,把体育教育融入人类整体文化背景中加以认识和理解,同时强调教师在实践中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根据以上体育标准模式的原则、假设或理论特点,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标准化运动,是一个一半要素主义、一半进步主义,还带有一点社会效率的多元结合的整合体。

2.5各学派对标准改革的批评和争议

美国在出台规范全国性标准和各州设计课程指导框架的同时,也积极倡导关注知识生成的过程、学习者学习的体验,这些思想在课程标准内容、指导原则以及各学校具体实践策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无论如何,新课程标准运动也和多次的改革运动一样遭遇到了不同声音。对国家标准的推广与应用存在着许多争议。有些人认为这是联邦政府企图通过资助各学科委员会制定全国性的课程标准来间接插手各州教育事务的行为。同时有人认为全国性的课程标准实际上是在向教育的公平性挑战。新课程标准倡导者和支持者们一直在回避的一个现实,就是没有关注业已存在的不平等,只关注输出的结果(如课程的高标准),而不在乎输入的努力(如合格的师资)。从专业层面上,一些学者则认为标准指明了教师应该教什么与学生应该学什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0-24]。Alfie Kohn[25]认为标准化运动有5个方面的缺陷,即动机、教学法、评价、学校层面的改革和标准本身的改进方面。要求更高的考试分数的观念,会使学生们为了考试而学,会促使学生死记硬背,并且使课堂为更多的校外人员所掌控。

Marzano、Kendall和Cicchinelli[26]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各学科内容标准的要求,如果学生充分学习这些内容,学习时间不足以完成标准的要求,要解决这一问题,要么是延长教学时间,要么就减少标准的内容。Maehr和Maehr[27]指出人们会将学业成绩下降归咎学校教育的失败,但实际上这是社会的失败。标准化运动和相应的评价标准实际上刺激了人们追求卓越的学业成绩。其结果将是学校为了达到外部设立的标准牺牲了促进学生真正学习和发展的学校文化机会。Popham[28]对标准化考试及其相关结果进行了研究指出,标准化运动的盛行并未带来实质性的学业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他列举了5种受众比较多的标准化考试,包括加利福尼亚州学业考试、基本技能综合考试、爱俄华州基本技能考试、都市学业考试,以及标准化学业考试等,这些考试主要考数学、语言、社会学和科学,其目的是对不同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进行区分。然而,标准化运动却无法达到这一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们对标准越来越熟悉,这导致考试成绩会越来越高,因为教师们知道了对付的套路,甚至学会了为考试而教。这样的考试成绩是否真的意味着学业成绩和能力提高了呢?这只能说明教师们从考试中懂得了要考哪些内容而已。

3结论与启示

美国教育变革已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教育变革是促进体育发展与进步的发动机。体育变革成效往往与教育变革力度成正相关,即教育变革的力度越大,体育变革成就也就越大。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美国《国家处在危险之中》的报告呼吁美国重建公立学校的时候,教育学者们仅仅将改革看成政府要求学校改变的一时行为。但是十几年来,改革已经变成美国教育领域里一项永远都要进行的事情。同时,体育改革的形式、结构和范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往的宏观改革发展成为微观领域的学校体育内部整体改革,从零散的体育改革方案发展成为体育系统的结构重建。

美国体育改革的周期性变化缩短。美国过去的教育改革可能是50年为一个循环周期,而现在已缩短为10年或5年了。体育同样如此,有些体育观点或理念一段时间被人们所接受,但不久失去了大众的支持。可是,几年后又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但并不是以往思想的照搬,而是增添了新的认识,赋予新的内涵。美国学者曾用“钟摆现象”描述美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来回摇摆和循环交替。然而,这正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基本规律。正如Pullam等[28]指出的:“变化不仅可以带来新的教育观点和新的教育概念,也可以带来观点的循环发展。”

美国反思与危机意识使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教育理论家研究、倡导并推动教育改革,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以往教育进行反思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邦政府对教育的干预越来越深入和广泛,立法和教育拨款是联邦政府对各州教育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可见国家的直接干预逐渐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从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到80年代初期《国家处于危险之中》美国的教育改革无一不与特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危机相连,这种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理性反思,无疑也是推动美国教育与体育理论改革发展的持续动力。

总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息,对课程结构的调整从未中断,对教育质量的追求从未放弃,从新课程运动、民权运动、回归基础运动、标准运动,到学校教育与工作需要结合运动,同时也推动了学校体育理论资源深刻变革,这些都体现了美国教育创新进取的特征。因此,随着教育的国际化、民主化、信息化、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美国体育也处于变革的前沿,它的发展历程也将为我国体育理论改革和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启迪。

参考文献:

[1] Spring J. American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and political aspects[M]. Longman,1991.

[2] Parkay F W,Stanford B Y. Becoming a teacher[M]. Allyn and Bacon,1995.

[3] Morrison G. S. Teaching in america[M]. Allyn and Bacon,1997.

[4] Commission on Standard F of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Curriculum &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M]. Reston,VA: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1989.

[5]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Moving into the future:national standards for Physical Education:A guide to content and assessment [M]. 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 and Dance. Reston,VA,1995.

[6] Thomas P T. Using standards to make a difference:Four options[J]. Educational Horizons,1997,75:121-125.

[7]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National Standard for Beginning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Z]. Reston,VA:AAHPERD,1995.

[8] Hellison D R. Humanistic physical education[M]. 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1973.

[9] Keller S F,Sherman J G.. The keller plan handbook (Eds.)[M]. Menlo Park,CA:W. A Benjamin,1974.

[10] Silverman S. Relationship of engagement and practice trails to student achievement[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1985,5:13-21.

[11] Silverman Tyson L,Morford L M. Relationship of organization,time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88,4:247-257.

[12] Taylor J,Chiogioji E. Implica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port on high school programs[J].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 & Dance,1987,54(8):22-23.

[13] Griffin P S. Girls’ participation patterns in a middle school team sport unit[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1984:30-38.

[14] Ennis C D. Students’ experiences in sport-based physical education:(More than) Apologies are necessary[J]. Quest,1996,48:453-456.

[15] Ennis C D. Creating a culturally relevant curriculum for disengaged girls[J]. Sport Education and Society,1999:31-49.

[16] Napper G. E,Kovar S K,Ermiler K L,et al. Curricula equity in required ninth-Grad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1999,19:2-21.

[17] Stevenson H,Stigler R. The learning gap:Why our schools are failing and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 Japanese and Chinese[M]. New York:Summit Books,1992.

[18] Marzano R J,Kendall J S. Awash in a sea of standards[M]. Aurora,CO:Mid-continent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d Learning.,1998.

[19] Zemelman S,Daniels H,Hyde A. Best practice: New standard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merica's Schools[M]. (2nd ed). Portsmouth,NH:Heinemann,1998.

[20] Cizek G. J. Reaction to 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report,setting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student achievement[M]. 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 Washington,DC.,1993.

[21] Fay T,Dollittle S. Agents for change: From standards to assessment to accountability in physical education [J].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 & Dance,2002,73(3):29-33.

[22] Kane M. Comments on the NAE evaluation of NAGB achievement levels[M]. 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 Washington,DC,1993.

[23] Kane M. Examinee-centered and task-centered standard setting. In proceeding of the joint conference on standard setting for large-scale assessment[M]. 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 and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1995:119-141.

[24] Mehrens W A.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standard setting for educational exam. In proceeding of joint conference on standard setting for large-scale assessments[M]. 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 and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1995:221-263.

[25] Kohn A. The schools our children deserve[M].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2000.

[26] Marzano R.,Kendall J,Cicchinelli L. What americans believe students should know:A survey of U.S. adults[M]. Aurora CO:Mid-Continent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