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线上教学范文

时间:2023-07-27 17:0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年级语文线上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年级语文线上教学

篇1

学衔接计划范文.DOCX

(20XX——20XX学年第X学期)

(本文档共【互】页/

[1912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线上教学和返校开学的教学衔接计划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单位

姓名

2020年X月

1、指导思想

结合此次线上空中课堂、科任教师直播教学内容和本

班学生学习情况,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体

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

科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学科

基础。

2、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经过

本学期为期X周的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线上直播

教学,根据学生平时上交作业和家庭作业上交情况来看,

有的同学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

习,但有个别学生自制力较差,无论是听课还是作业都不

够认真,甚至出现应付的情况,由于线上教学老师不在身

边,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情要做,个别情况下不能及

时督促、辅导孩子观看空中课堂,进行线上学习,这就导致拉大了学生之间掌握知识情况的差异。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锤炼,九年级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

有了新的认识,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

自己的独特见解,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

有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积累较少,阅读面

狭窄。学生语文成绩两极分化严重,个别学生常用汉字都

不能认识三分之一,这是本学期语文教学值得关注的重要

问题。

3、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学习诗歌,语

言凝练,形式精致,讲究韵律和节奏,内容包罗万象。写

作:学习扩写。

第二单元课文都是小说,题材多样,意蕴丰富,人物

形象鲜明,读来令人难忘。写作:审题立意。综合性学习:

岁月如歌一一我们的初中生活。

第三单元是传统名篇,内涵丰富而深刻:有的论述人

生的理性抉择,有的记叙不畏的故事,有的描述少年

时求学的艰辛,有的则是不同时代词人们抒发的壮志豪情。

阅读经典,在人生旅途中学会选择和坚持。写作:布局谋

篇O

第四单元:所选文章或谈论读书求知,或探讨欣赏文

艺作品的方法,或阐述美学观点,基友思想性,又蕴含艺

术美。写作:修改润色。口语交际:辩论。

第五单元:活动探究:演绎舞台故事。任务一:阅读

与思考。任务二:准备与排练。任务三:演出与评议。

第六单元:本单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人的政治生活,

有以弱胜强的战争实例,有恳切诚挚的进谏忠言,有连类

取譬的婉转讽劝,还有小写社会生活、抒发豪迈情怀的诗

歌。学习本单元体会古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写作:有

创意的表达。

另外,在第三单元安排了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第六

单元安排了名著导读《简-爱》,在第三、六单元后安排了

八首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

正确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也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

整体语文素养,正确处理人文性和工具性、知识能力和素

养的关系,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积极倡导有

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4、开学安排

(1)

对“空中课堂“讲过的知识运用课堂时间进行回

顾复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

识进行复习巩固,还未掌握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状态,缩小

学生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

(2)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利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以测

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线上教学阶段对每一课每一个知识点

的掌握情况,加强指导,严格要求。

(3)

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

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培养学生养成乐于倾听、勇于发言和

认真写字的习惯。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以欣赏的眼光看待

他们,对学困生多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

在“空中课堂”线上教学活动中未掌握知识而产生的消极

心理,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4)

认真学习新课标,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不搞应试

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

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不断提高独

立备课的能力,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5)

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有直

观视觉上的效果,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开展丰

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多撰写教学反思、论文。

(6)

引导优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优生的知识

积累、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让优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

掌握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

(7)

关注每个细节,培养优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优生

适当增加读写难度,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灵活的

思维及发展多种能力为目标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

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8)

班级内建立优生的学习档案,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抓好培优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9)

引导学困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篇2

关键词:读;写;悟

如何进行读写训练?教学中我是通过以下方法实施的。

一、以读促写,积累方法

阅读和写作有一致性,真正能够读得好,也就能够写得好。阅读教学中善于根据课文特点因文而异指导学生写作,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重要捷径。

1.阅读中指导学生把句子写连贯

写作时句子之间应相互关联,三年级学生起初写作往往东拉西扯,没有头绪。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从具体句子中获得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经常联系课文内容,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写作练习。写完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反复推敲,引导学生进行评议、修改、补充,经过长期训练,在评议时,学生能找出前言不搭后语的句子,并知道怎样去修改。

2.阅读中指导学生准确地用词,指导学生品味词语

句意表达是否准确生动,依赖于词语运用是否准确、恰如其分,指导朗读要进行切实到位的词语训练,使词语的形象、情趣、流畅、分寸感一同积淀于学生脑中,丰富词汇。如《燕子》一课,小燕子从南方赶来的“赶”字,横掠过湖面的“掠”字,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的“落”字。作者用词准确恰当,课堂上,引导学生尝试换词,体会这些字的含义,学生通过比较,便会自然而然地悟出作者用词之精妙。

二、写中促读,运用语感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平时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材料、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练笔外,还可以运用教材中的原始材料,通过重新构思,运用扩写、续写、改写、看图写等方法进行写作训练,这不仅给学生创造了练笔机会,而且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材料不足的问题。

改写是一种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好方法,要改写必须要记住课文内容,还要运用新的语言表达形式。指导学生改写训练时,要紧密联系课文内容,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学生学完课文,了解了村庄的毁灭过程。我便引导学生进行改写练习:“如果村民们没有乱砍滥伐,而是保护好家乡的环境,这个村庄又会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从改写中反思身边的一些行为,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写出《小村庄的自述》。

篇3

为做好xxxx年春季复学后的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巩固线上教学成果,确保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努力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

一、根据线上教学的内容,调整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与网课做好衔接。

在复课前,学校就组织教研组的老师相互交流研讨,制定学期计划,初步完成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梳理,明确教师分工,督促教师认真备课。学校教导处根据线上所授的内容,调整本学期的教学计划,重新制定教学进度,保障线上教学和复课后的教学内容不断档。

二、整合网上授课内容,改变一贯的按步就班的教学方式,对网上已学内容进行巩固提升。

对于线上教学与本学期新课进行连贯性教学,在新课之前,安排一定时间进行线上知识点的复习梳理,查漏补缺,夯实基础,让学生在知识学习链上实现无缝衔接。

三、开学后教学内容既要面向全体也要考虑个体,线上学习的效果,不同学生效果各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线下辅导衔接。

复课后对学生的线上学习成效进行摸底,目的是检查学生“延迟开学”期间线上学习的状态和效果,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或疏漏环节,以最快速度激发起学生线下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个性化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反复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检测等方法,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逐步解决。

四、特殊时期,线下教学也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关注当前疫情发展的情况,尽最大限度做到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教育教学要充满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

一再延迟的开学改变了学生往日固定的生物钟和学习习惯,当前,教师亟待改变教学方式,充分挖掘本次疫情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尽快把放飞的心收回来、把散漫的态度集中起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学校课堂学习。

返校后,线上线下教育教学如何衔接?

在开学复课之初,通过调查、作业检查、评测、访谈、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诊断线上教育教学效果。建立并完善科学评价体系,全面、客观了解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分年级、分班级、分学科对每一个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建立学习档案,教师科学、准确把握学情,以利线下教学更符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指导学生找准知识遗漏点、能力欠缺点、习惯不足点、发展最近点等,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规划学习路径,克服学习困难。

提倡个性化教学、精准性辅导

学校要根据线上教育教学中年级、班级、学生个体差异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完善学校学期教育教学计划,任课教师在摸清任课班级、学生线上学情的基础上完善学科教学计划,耐心释疑解惑,提倡个性化教学、精准性辅导,采取必要的补缺补差补弱措施,做到教学进度符合学生实际,教学难易度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实施因材施教、学有所教,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努力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无缝衔接。营造宽松和谐的线下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上好“开学第一课”,利用丰富多样形式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染病防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学生在学习、生活能力与水平上的差异不是线上教学才有的,但线上教学可能会产生新的差距与差异,准确把握学生在线上教育教学中的表现是保障教育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性因素。开学复课之初,任课教师要与家长、学生一起全面分析线上学习情况,教育教学精准施策,保障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对因故未能参加线上教学和线上教学的学困生等要实施“一生一策”,确保每一个学生均能基本达标。

学校要统筹考虑初三和高三年级学生升学考试的特殊情况,切实增强毕业年级教学计划的针对性有效性,有序安排好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努力保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重视对初三年级和高三年级学生的团体辅导,及时加强考试升学政策和工作安排的宣传解读,有效缓解毕业年级学生和家长的焦虑情绪。要坚决落实控辍保学任务,要及时对学生返校复学情况进行全面摸排,认真做好辍学学生的劝返复学工作,坚决防止因疫情影响出现新的辍学。

继续推进家校共育

开学后,学校、教师、家长客观总结线上教育教学期间家校共育的经验与教训,保持家校之间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有针对性指导家长树立并践行正确家庭教育观、全面育人观,继续密切关注学生居家、在校学习与生活的情绪与状态,做好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之间的衔接,尤其是作息习惯、学习习惯的调整和优化,尽快适应线下教育教学。

加强对线上教学研究,开创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新天地。在教学教育教研等管理上有新思维,在家校共育内容、方式、观念上有新突破,在课堂教学方式上有新拓展,在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共享上有新办法,在教师专业发展上有新方向,在学生学习样态上有新变革,在学情精准分析上有新路径,在个性化教学上有新策略,在育人质量提升上有新范式。

学校要落实好主管、主体责任,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实行“一地一策”“一校一策”“一班一策”“一科一策”“一人一案”,统筹制定线上线下教育教学衔接工作方案,加强领导,细化指导,有效引导,及时评估本地本校学生返校后线上线下教育教学衔接工作成效,确保领导有力、组织有序、指导有方、衔接有招、落实有效。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确保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确保课程教学目标全面达成。

篇五

学校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衔接方案疫情缓解开学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衔接

线上教学是当前防控疫情延期开学期间的一项特殊应急措施。没有开展新课程线上教学的,将实施“零起点”教学;

已开展新课程线上教学的,将认真进行串讲复习,在确保每名学生都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新课程教学。对在重点疫情国家或地区不能按时返校或尚在隔离期的学生,将通过线上教学等方式,继续指导做好居家学习;

返校后通过专门的个别辅导,确保学生跟上教学进程。

学校制定针对性强的摸底调研计划开学返校后各校将对延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逐一摸底和诊断,精准分析学情,区别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科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做好教学衔接。

各学校立即做好对学生线上学习效果检测的各项准备,原则上开学后周内完成检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形成报告,以便对线上教学内容查漏补缺,及时调查开学后教学进度。

摸清底细找出问题,做好学科知识内容衔接学科知识内容的衔接,是学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关键环节。经过长时间的线上学习,本学期课程内容已经完成了相当一部分。要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衔接,我们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摸清底细。首先,做好线上教学情况摸底。教师要提前梳理线上学习期间每节课的学习笔记,找出教师线上讲课疏漏的地方,了解每堂课的学习重难点是否掌握,查查学生是否有缺课情况。再者,开展线上学习效果检测活动。理科类课程可以组织一次综合性摸底检测,文科类课程可以通过现场抽查,通过听、说、读、写等分组互动办法,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的薄弱或疏漏环节。

第二步:找出问题。摸清了底细后,要对全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学生线上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个性化问题。要鼓励学生通过复习、检测等手段,找出个人线上学习的失误,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篇4

记得我在三年级示范教学《燕子》这课的第四小节时的经过是这样的:我在学生读了这一小节后,问学生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马上有个学生说是“主要写燕子停在电线上”。这本来是可以的,可是为了符合教本要求,方便我继续教学,我就问了一句“是吗?”有个见机的学生马上纠正说“不是,是写燕子停在电线上休息。”这个答案正符合我心意,我马上大力称赞说:“非常正确,标准答案。”(当我说出这句表扬的话语时,许多只高高举起的手,刷的都放下了,一只也没留下。)我顺着学生的回答顺利的接着教学,当在教学中解释“曲谱”时,我否认了学生的“乐谱”,指出课文中是指“歌曲的谱”。随后我介绍歌曲有哪两种谱时,我直接告诉学生有两种,一种叫“简谱”,一种叫“五线谱”,当有一个成绩有点差的学生准确地告诉我们什么是“五线谱”时,我非常意外,(对于农村的三年级学生,绝大部分是不知道五线谱的。)很中肯的表扬了她,说她见识广博,同学们也不约而同的鼓掌表扬。(因为这个学生平时在班上不爱说话,成绩不好,今天能回答出其他学生不知道的,大家都为她高兴。)接着我继续教学,在课文的最后,当同学们知道“几痕细线”指的是电线后,我叫学生回答“细线”像五线谱上的什么?停在细线上的燕子又像五线谱上的什么?问完我为了鼓励学生回答,说了一句“聪明的孩子一定能回答”。当学生回答说“这细线就像五线谱上的五条线,停在细线上的燕子像五线谱上的——(一时答不上)”我就赶忙帮他回答“音符”并表扬他“说得真好。”最后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堂课,看似非常不错,课堂气氛融洽,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可是,课后大家讨论评价,我发现这堂课的教学评价比较失败。就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而言,可以看出我认真钻研了教材,课前准备也比较充分,课堂评价也没有简单粗暴的“硬伤”。然而,我的每一步设计都是“步步为营”、意欲将学生“成功地”导向最后的结论,我的评价(尤其是几处含蓄的否定性评价)变成了纵课堂的利器,直至最后迫不及待地越俎代庖——抢着帮学生说出“音符”,至此,一句“说得真好”仿佛飞机着陆一般,让人长吁一口气——大功告成!于是课后我总结了一下评价失败的原因:

首先,教师过多地“一锤定音”,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教师以主人身份自居,不断牵引和单向度的“终审裁定”,显示出教师的主宰地位和话语霸权。比如,为什么说“燕子停在电线上”就不行,一定是“燕子停在电线上休息”才对呢?教师在潜意识中,总是以前辈、长辈、知识化身自居,动不动就说“是吗”“非常正确”,俨然自己就是一个居高临下的发问者、决定者、评判者,而学生只配做唯老师马首是瞻的应答者、顺从者、被判决者,这样的课不但会禁锢学生的大脑,扼杀课堂审美情趣,而且会影响学生自主性人格的生成。

其次,课堂评价过于极端。教学中,当老师发现学生的答案正是自己需要的时,就忘形的说出“标准答案”“和老师想的一样”“最正确了”等词句,实际上这只让一个同学享受了最高荣誉,却让大多数学生丧失了多角度、全方位思考的机会,要知道语文知识范围广,答案不是唯一的,不一定书上的或老师的答案就是权威。否则,长此以往,学生的回答就会越来越单一,思维就会越来越僵化,思维能力不进反退。这真是得不偿失!

篇5

【关键词】理解词语 走进文本 训练朗读 发挥想象 审美能力 训练说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教学资源中,教材的地位毋庸置疑,但作为教材的一部分――课文插图,却经常被一些老师忽视。究其原因,一是多媒体的普遍运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插图;二是插图在许多教师的印象中渐渐被淡化。这就无形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了充分利用课本是上丰富多彩的插图呢?在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几种做法。

一、插图配合理解词语

《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是核心。有些课文中的许多词语很抽象,再加上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丰富,理解起来非常吃力。因此,教学中需要运用直观形象的手段,观察插图不失为一种直观、简便的教学手段。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4课《东方之珠》一课中。学生对“鳞次栉比”等词语难以理解,老师光靠嘴巴来说,又难以说清楚。课文插图中正好画有好多高楼大厦,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排列着,而且很整齐。此时我眼前一亮:这不就是理解词语的鲜活资料。于是让那学生观察插图,结果学生发现:这些高楼大厦排列很有次序,看起来虽然很密,但也很整齐。于是我顺势告诉学生:像这样形容房屋,像鱼鳞和梳子齿有次序地排列着,排得很整齐,就叫做“鳞次栉比”,如此解词,方法巧妙效果好,同时也向学生传授了借图解词的方法。

二、插图加深文本理解

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和教材编写者之间的对话,课文的插图也是在无声诉说和倾吐作者和编者的情感。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3课《第一次抱母亲》书中有两幅画面:第一幅是一个年亲美丽的母亲肩上挑着一个担子,背上背着妹妹,手上拉着哥哥,瘦弱的身躯被沉重的担子压得略显弯曲;第二幅图是病床上瘦弱的母亲已然头发花白,脸上满是皱纹,面容慈祥而安静,作者抱着她,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紧握着母亲瘦削的手。通过这两幅图的对比,学生很自然的想到:母亲是用她的青春和汗水独自辛苦培养着几个孩子。等孩子长大了,她已是风烛残年。看到这一幕,任何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对母亲的敬意,只有那轻轻的动作体现着孩子的孝心。两幅图片,一幅是伟大的母爱,一幅是感恩的孝心。编者用心地将母爱和孝心串联在一起,图文对照读起来,更令人为之动容,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课文的意境和情感在这里得到了升华。抽象干瘪的语言文字通过丰满鲜活的课文插图,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具体的相关情境,这样,学生获得的语言感觉也就变得丰富深切、细腻敏锐了。

三、插图辅助学生朗读

《课标》提出:“是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应到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语文课本上,有许多插图往往画出了最能打动人的一瞬间。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课《第八次》中的布鲁斯王子七战七败后看到蜘蛛结网的情景深受启发,此时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王子脸上的表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表情?再看看王子的动作,并且像王子那样握紧左拳,想想此时的布鲁斯王子又会想些什么呢?从而充分体会王子从几乎失去信心到充满信心的心理变化过程。此时再引导学生朗读,学生的读书声里自然会体现着必胜的信心。

四、插图发挥意境想象

插图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表达思想感情,可以说插图是文本的补充,特别是美感教育占重要内容的课文插图。教学中,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教师可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有准确的语言把意境表达出来,这也是对文本内容的再次丰富。通过观察插图,学生的想象力被激活,大胆而丰富的想象使一个个文字在画面的映衬下变得有声有色,理解起来自然是丰富多彩的。

苏教版的语文课本中,关于古诗的课文,一般来说都配有插图。如《池上》这首诗,插图中画着一个头戴荷叶,身穿肚兜,赤脚站在一只小木艇上,手持一竿竹篙用力撑船的情景,小艇两侧是红荷花和绿荷叶,小艇后面还有一道没有合拢浮萍的水痕呢!让学生看着插图,看着画面,看着小娃的稚气脸庞,流露的童真童趣。如果把看图和说话巧妙结合在一起,那真是一箭双雕。

五、插图提高审美情趣

对光用文字上理解写人的文章往往比较苦涩,但课文的插图有效的弥补了这一不足,有神态、有动作、有外貌、还有服装。巧妙的构图传递着独特的信息,语文教学也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2课《番茄的太阳》中的一幅插图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插图的构图,颜色的搭配,以及人物的表情都非常传神。图片中画着:一个蔬菜摊面前站着四个人物,插图的左边作者卫宣利拄着拐杖,穿着紫灰条纹相间裤子,上身穿着的是浅绿色的上衣,开心地看着小姑娘。画面的右边是明明的一家,父亲的穿着深灰,表情严肃,仿佛在沉思着什么;旁边是她的妈妈,穿着浅灰色的衣服,面带微笑;他们的面前是本文的主人公小女孩盲童明明,头上扎着漂亮的黄色蝴蝶夹,鹅黄色的毛线上穿着灰色的小马甲。明明脸上是灿烂的笑容,她右手托起一枚鲜红的西红柿。明明的前面是一个蔬菜摊,红红的西红柿,绿绿的黄瓜。整个构图呈三角形构图,明明托起的西红柿如一轮鲜红的太阳,正好处于画面的中心,给人强烈视觉效果。明暗色调的变化衬托了人物的性格,父母亲穿着的灰色调,体现了生活的艰难;作者的穿着,裤子的灰色条纹,暗示了作者的思绪混乱和心情的灰暗,而上身的绿色正反映了心情的变化,逐渐变得开朗。明明灿烂的笑容不正体现了开朗的性格。明明的笑脸就是“番茄太阳”突显了本课的主题。通过这样的解读。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教会了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

此外课文的的插图在训练说话和训练习作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里因篇幅有限,不作过多探讨。总之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提升教材内在品质的剂,起着锦上添花的作A用。作为语文教师,如果用好插图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充分挖掘它的内涵,让插图走近学生,走进我们的课堂,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将会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添一抹亮色。

【参考文献】

[1] 袁浩,王向东.《七彩语文 教师论坛》,2012.

篇6

    一、开学,起航

    1.第一节课

    首先是试耳、试口。播放hello! 这首英文歌让学生初步感触英语的味道。

    hello, sarah, do, oh, do!

    hello, john, do, oh, do!

    hello, mike, do, oh, do!

    hello, hello, hello!

    有同学不由自主地拍起手,打起节奏,并跟着哼唱起来,其他同学也一个个加入到哼唱的队伍中,其次,让同桌之间对话:

    a: hello!

    b: hello!

    a: i’m . what’s your name?

    b: i’m . nice to meet you!

    a: nice to meet you, too.

    当然学生不能在一节课上完全把这几句话说得很顺,很流利,尤其是发准音,连贯性上也是有困难的,但他们已经迈出了学英语的第一步,并且有很高的学习热情。

    2.给家长的一封信。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学生成长学习的道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学生即将接触一门陌生的课,一位陌生的朋友时,笔者想到了给学生的家长写一封信,让家长也参与到学生英语学习中来。

    致三年级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一转眼的功夫,您的孩子已经上三年级了,我是您孩子的英语老师骆老师。相信您对孩子的英语学习非常关心,也会有一些疑问。今天我想趁此机会跟您聊一聊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教材

    从三年级起我们开始采用全区统一的pep 英语教材,跟其他学校是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的。英语对学生来说不像语文、数学那样天天接触的,学生很容易忘记或不去重视英语学习。针对这样的特殊情况,请您随时关注孩子的英语作业记录本。而对于那些基础稍微薄弱的孩子来说,三年级为他们带来了一个契机。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告诉他们,不管原来的英语基础怎样,现在可以重新开始,鼓励对于他们来说非常的重要。

    二、关于回家作业

    1.作业的时间分布

    每次上完英语课,会布置适当的作业。一般一周有三次英语作业,除周末作业外。

    2.预习要求

    根据课表安排,请孩子提前预习将要上课的内容———依据书本后的单词表,找出课文中的生词,并用笔划出,注上中文意思。

    3.作业的记录方式

    英语回家作业的记录方式是请每个孩子都准备一本练习本,要求封面包书皮并写上“英语回家作业记录本”几个字,每页只限记载三次作业,请家长在每次作业后签名。

    4.朗读作业的一些注意事项

    准备好录音机(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套教材磁带)或点读机、复读机。在听录音时要求进行指读,在听完录音后再进行跟读,跟读时鼓励孩子大胆、大声地读,切忌不听录音就朗读课文。

    5.复习要求

    背诵每个单元的let’s talk,认读单词表的单词,朗读每个单元的let’s learn, let’s do,学唱各单元歌曲。

    英语学习贵在坚持。相信通过您和我的努力,孩子一定会在英语的起步阶段走稳走好,谢谢!

    二、学习,行程中

    (一)兴趣的培养

    1.让学生们喜欢自己。笔者一直认为作为教师也好,作为成年人也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发自内心,一声问候,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笑容都出于最真实的表达。教师和学生应该成为朋友,让学生们从心底里喜欢英语老师,喜欢英语。

    2.利用各种小活动、小游戏穿插于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和胜利,这样他们才会期待下一次的学习。例如,把原本难记且学起来乏味的数字编成有趣的数字歌“one two three, one two three, one and two and three and four…”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记忆,激发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教学。

    3.起英文名。第一节课上完,告诉学生们,先拿到星星的同学,可以先获得英文名字。并且这些英文名直接从书本的词汇表选,选自己喜欢的。学生们在书本后面的单词表中搜索起来: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听的习惯

    有了兴趣这块敲门砖,接下来学生就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了。在低段年级的课堂上,不难发现以下的一些现象:举手发言时大声嚷嚷者大有人在;没被点中发言者,或旁若无人地做小动作,或就近与同学交流,这些都是没能有效倾听的表现。

    认真倾听———倾听老师讲课,倾听同学回答,这样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的有效进行。

    第一,要营造倾听的氛围。刚打上课铃,学生们都还沉浸在下课的激动兴奋之中,这时可以就通过唱歌或者顺口溜、小诗等集中学生们的思维,让他们先静了再进行课堂教学。

   第二,交给倾听的方法。告诉学生打断别人讲话是不礼貌的行为,应在别人说完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别人在说话时,不认真听,也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应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

    第三,要明确倾听的要求。倾听要求越细致,倾听效果越显著。有了良好的倾听,才有学生优质的课堂学习效果。

    2.说的习惯

    说,英语学习的一层“纱”。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很多学生不敢或者不能大胆说。长此以往,英语学习事倍功半。那么怎样来捅破这层“纱”呢?

    第一,让学生大声喊:“i can listen. i can say. i can read.i can. i can. i can.”通过喊话,形成心理暗示,自己是能说的。在教学过程中,随时灌输这一思想,让学生敢说,乐说。

    第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学生在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后,都迫切希望得到教师肯定。这时,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小五星,都会大大的增加其自信心,让他以后还有想展现自己的想法,这就达到了让他们说的目的了。

    第三,活动游戏,让学生敢说敢做。学生们天生就爱玩,让他们通过说唱玩演等游戏活动,在不知不觉之中就说了,潜移默化地强化了自己能说的意识。

    3.读的习惯

    第一,要教会学生们做好预习工作。了解下一课准备学什么,试着跟着录音读一读,不能理解的做好笔记,在脑子里有个学习准备。

    第二,明确读的要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要求进行指读。指读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对单词或句子的有意注意。读到哪,指到哪,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又训练了学生认读单词、句子的能力。

    第三,避免学生“一词一句”的朗读。平时在授课过程中指导学生以词组和句子为单位进行朗读。

    4.背的习惯

    背课文是学英语最好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对于少年儿童更是如此。背课文能够使学生全面学习单词和语法,对于单词、语法要点、搭配等的记忆更加牢固。背课文能够促使学生多读,而且是大声朗读,这样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至关重要。

    (三)评价细则的制定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英语奖励细则

    一、课前

    1.上新课前,认真预习,不随意敷衍了事的同学(包括生词,词组及主要句型的标示)奖励1 颗五角星。

    2.教师布置新课所需物品或查找资料等要求,能认真准备并在课堂上呈现的,奖励1 颗五角星。

    3.每日一句英语。一人出上句,其他人对下句,要求先举手,然后请同学回答,先举手先答。出题者决定由谁来回答,回答出的双方均奖励1 颗五角星。

    二、课堂

    1.课前准备充分,包括课本、课堂作业本、笔记本、听写本、抄写本、草稿本及学习用品,整齐地放在桌上,奖励1 颗五角星。

    2.回答问题能举手,不大声叫喊,认真答对的奖励1颗五角星。

    3.认真听课,不开小差,不在课堂上做与上课内容无关的事,不随意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的奖励1 颗五角星。

    4.小组活动中,积极发言的奖励1 颗五角星。

    5.10 颗五角星=1 个月亮,10 个月亮=1 个太阳,10 个太阳=1 份精美礼品。每月评选英语课堂之星10名,进步之星5 名。

    三、作业

    作业清楚认真完成的,给与good 等级。

篇7

一、创设情境

在我们的教学中,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情境必须有情、入境,也就是应该能激发学生乐于参与、关注和活动的“情”,能有效唤起学生认知冲突、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浸润于探索、思维和发现之“境”,情境便是知识的一种理想的“激活状态”。情境的呈现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学过程有不同的情境创设的需要。主要有故事、游戏、媒体情境。

一是故事情境。这是品生(品社)课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故事,将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讲故事时,可以是教材里的故事,还可以讲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这样可以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实际,具有较强的信服力,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故事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还可以通过正反对照给学生以启发,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明白道理。如在学习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时,通过讲《蜜蜂引路》(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学生们熟悉的故事,让他们知道动物的本领真大,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们,所以动物们真是我们的朋友。

二是游戏情境。把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中,其形成的教学情境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充满着教育的力量。创设游戏情境要注意:①情境具有教育意义,让学生从中所得,而不流于为了游戏而游戏;② 交给学生一些游戏原则;③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地组织游戏活动。如在学习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平安回家》一课时,我创设了“有交通标志和无交通标志的十字路口怎样过马路”的游戏,学生通过扮演体验车辆、行人在上述两种情境下的过马路的方式,明白了有标志时要按照标志指示的走,没有标志时要左顾右看等没有车辆时再过马路。

三是媒体情境。应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学生的视野,学生的思想,也不再被禁锢在小小的书本教学里。所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能更好的突破教学难点。 如在学习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鲜艳的红领巾》时,通过播放学生们一年级入队时的录像,将生活中的情景在课堂上再现,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与自豪感。

二、体验感悟

此环节是学生围绕教学情境进行整体感悟的过程。象活动体验型教学就是这样: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文字与生动的插图,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模拟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表演的方法与步骤,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比如学习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红领巾胸前飘》一课,引导学生通过结合课本中42、43页的图让他们分别进行角色体验,感悟少先队员应该具有诚实守信、团结友爱、迎难而上的优秀品质。这样真正把学生引进了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使课堂教学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和生硬的灌输,而是对生活的有效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得到了情感的认识,教学效果好。

运用角色扮演时,应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角色的确认。扮演活动都有哪些角色,由谁来扮演,这些问题都是首先要解决的;二是对角色进行恰当的解说。学生有发挥的空间;三是场景的设定。教师设计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应该真实可信,至少学生会觉得这有可能发生;四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熟悉角色;五是进行反馈。扮演角色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回顾扮演过程,特别是抒发自己的扮演感受,也可以是自己的困惑,与其他同学展开讨论。

三、自由表达

体验的过程是积聚内在能量的过程,表达就是释放这种能量,张扬个性,在奔放的教学氛围中实现其生成――内化价值的过程。“表达”,它不局限于语言的表达,还包括情感、意志、能力等非语言因素的表达。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敢于并乐于真实地表达自己?

1、教师首先应当使自己也成为一名表达者。在鼓励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时,教师首先应把自己纳入到表达者的行列中,跟学生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让学生感受到表达的安全和自由。

如在学习《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时,让学生通过画、剪、捏、拍照、唱歌等方式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后,老师也表达出对动物的喜爱,并且收集了动物和人类和睦相处的图片,随即课件播放人和动物之间温馨、亲密的图片,这样让学生感到老师既是一个旁听者,又是一个参与者,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来。然后表达出正是有了动物的存在,才能维护大自然的和谐,促进生态平衡。

2、教师还要善于倾听。耐心,不随意打断发言者的谈话;认真思考、通过点头、微笑、提问等方式做出积极反应;全神贯注,做必要的记录。

3、教师应当充当一名赏识者。

如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心中的110》一课时,通过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说出除了书上呈现三种情境外的危险时拨打心中的110,还有哪些情境需拨打110?学生们各抒己见后,教师对每个情境都给予肯定并做出评价,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发散的同时,也增强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总结升华

篇8

一、聚焦“阅读”,领悟“对话”的必要

方智范教授告诉我们:“‘阅读教学’首先是一种感性教学。对文章中活泼的思想,生动的情感活动、形象、语言,如果不好好的感受就会造成语文教学人文资源严重流失。”而阅读的理解、领悟、分析、评价,却是相对的、抽象的、稀薄的理性活动。因此,阅读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理解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的相统一的活动。

正因为阅读活动有着这样独特的魅力,才会产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效果。而基于对这种特点的把握,我们的教学才更应该强调“对话”,强调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二、聚焦“对话”,寻求实践的路径

课堂上,如果我们能够把握阅读的本质,引起文本作者、教师、学生三颗心一起的跳动,这就是非常好的阅读境界。如何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如何远离对文本的过度发挥,笔者在教学《翻越远方的大山》一课时,注重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创设自主阅读、充分感受的氛围,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获得独特的内心体验。

1.在“大山”上质疑,从“大山”中领悟

课文的题目即是文眼,看到这个题目学生对“大山”这个耳熟能详的词语不免产生了兴趣,同时也引发了疑问。在“大山”上的质疑,激发了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积极性。而后,学生找出了很多难读的、不理解的生字生词,其中一个学生提出了“奢望”这个词,正是突破大山重围的核心词。聚焦“奢望”,笔者启发学生思考:(1)什么是奢望?生活中有什么事算是“奢望”?(2)课文中刘翔的奢望是什么?找出句子反复朗读。(3)这怎么会是一个“奢望”呢?从课文中你发现了哪些句子说明这是一个“奢望”?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一下子被“点燃”了,一个个句子描写约翰逊这座“大山”厉害的句子被大声地朗读了出来,一个个精彩的词语被学生发现、评论了出来,这座“大山”之大,学生赞叹不已。

遵循这样一条主线,学生在品味中,不知不觉地读了进去,品位在其中,“刘翔的坚持不懈、勇于挑战、不怕困难……”学生每个人有自己的见解,这便是对话的成效。

2.有效对比,两个头像的创造性使用

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引起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笔者设计了两个头像的对比。起初,刘翔小小的头像面对着约翰逊大大的头像;随着阅读的推进,渐渐地刘翔与约翰逊相等大小了;最后,当刘翔成功地越过了大山,头像又有了变化。

篇9

关键词:写字教学;学生;方法

汉字书写是一种集教育训练、艺术和审美实践为一体的活动。而低年级的汉字书写一直是让语文教师十分头疼的事情,那就是学生的书写问题。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平均每天至少有5小时与汉字打交道,每天都在抄抄写写,整整12年,本子不知用过了多少本,铅笔钢笔不知用过了多少支,在高考中有的学生写的字还是让人难以辨认,从而影响自己的成绩。

因此,有必要在小学写字教学中转变观念,创新策略,进而促进写字教学的质量的提高,改变学生对我国汉字的态度。

一、实施“榜样导学”策略

榜样导学就是教师在进行写字教学课之前,讲一讲班级中的或学校中的案例,吸引学生,让学生有榜样意识,赶超精神,要有“学比赶超,共同进步”的信心,可见,练字不仅要动笔,还要动心,努力做到三到“眼到、手到、心到”。

二、实施“对比激学”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我们上写字课时适当介绍一些书法家练字的轶事趣闻。另外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位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需要我们有意地把学生开始的第一张作业保管起来,最后再发下去,在这一前一后的对比中,就会使他们练字的热情与日俱增。

三、实施“躬行模学”策略

古语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榜样,要随时发挥教师的作用。写字时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运笔过程,能领略到书写汉字的韵律美和汉字的结构美。所以,我们在课上板书和批阅作业时,都要努力写规范字,不仅做到书写认真、端正,而且起笔、运笔也要规范,为学生做表率。

四、实施“宁少精学”策略

首先要做到训练有度,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在教学中,要坚持一个“少”字,保证一个“好”字。每课的字,要求只写2~3个,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就可以多写几个。保证学生有认真书写的足够时间,从而树立学生“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培养一种良好的写字习惯。

对于每个人来说,学习文化知识的阶段是比较漫长的,在学习过程中都要动笔写字,因此小学生更应该把写字基础打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实施有效的写字教学策略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在写字细节的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是践行新课标的具体体现。

仓颉造字流传千古,历代书法不断发展,我以中国悠久的书法文化来激发学生兴趣。然而,小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又采取了角色调换法,因为有人说孩子喜欢老师,而我认为孩子更喜欢当小老师。课堂教学时,首先我是学生,下面坐的学生却都变成了我的小老师,此时我把错误的坐姿和握笔姿势都一一向他们展示,我的小老师们兴致勃勃地耐心地一一给我纠正。

趁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越来越高的时候,口诀走进了课堂,写字姿势歌,写字口号:提笔就是练字,田字格使用口诀:上留天,下留地,两边留有自由地。临写口号:一看二写三对照,一个更比一个好。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这样我们规范学生学写规范字就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在教学中,我还给每一节课都起了名字,例如:尝试、我知道、我能做和我进步等等,让学生能感觉到他们在变化,他们在前进。

钢楷的书写对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难度,要想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更是难上加难,然而我告诉学生我们最喜欢的就是知难而进。

起初,我和学生也失败过,总结了经验教训后,我提出做写字的小主人。首先,我在前面进行示范,我写的字中有的像被风吹倒,有的像倒挂半空,有的工工整整等。学生开心地笑了,笑后批评我并告诉我应该写得工整、美观,因为好看。班级中有了一种争做最好小主人的氛围,我开始指导书写,学生的字写得不多,但写得很用心。我在批改时,每人只圈出一到三个最好的,下堂写字课时,还让学生往这张田字格上书写,让其产生对比。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他的字在变化,哪怕是一点点进步,它都是宝贵的,都是值得的。

我们要注重细节,注重基础,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写字水平会有一定的提高,学生对双姿有正确的把握,我们的写字课会更加规范。

篇10

关键词:思维发展;教学设计;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要认真对待“教学设计”这一环节,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的任务不再是片面完成知识传授,而是要注重学生思维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的整合科学素养得到提高。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优化教学设计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必要性,且探究了优化科学教学设计,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作业评价三个方面着手。

一、优化教学设计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必要性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理念和知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个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简单,且该阶段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期,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做好教学设计,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结合教学实际,需要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各种教学辅助工具,如,多媒体课件、网络专题以及教具等,教学设计时更是要遵守“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立足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自身特色,满足学生内心需求的教学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二、优化科学教学设计的方式方法

1.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它对课堂具有导向性、控制性、鼓励性和评价性。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都较为注重教学目标的“导向性”,而忽视教学目标的“控制性”“鼓励性”和“评价性”(下面简称“三性”)。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小学阶段学生的特性决定,“三性”不仅不能忽视,且要将“三性”与“导向性”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优化教学目标,才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全方面发展。教学目标不具有“控制性”,就意味着课堂教学不具有控制性,必定会使课堂教学组织陷入无序的状况中;教学目标不具有“激励性”,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更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导致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学目标不具有“评价性”,不利于验证学生掌握情况,把握课堂教学情况。以《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三年级上册)一课为例,传统的教学目标设置一般都是围绕教学内容分为:

知识目标:让学生认知具有生命物体的特征,掌握识别生物的标准。

过程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完成“探究”过程。

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本节内容,增强对自然界的热爱。

优化教学目标,不仅要有知识目标、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还应该有控制目标、激励目标以及评价目标。

控制目标:把握课堂探究活动的流畅性和节奏感,避免课程探究杂乱无序。

激励目标:肯定学生的行为,表扬学生的表现,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评价目标:课堂整体基调教师满意度较高,学生对于知识与教师的满意度较高。

通过对比两个教学目标后发现,优化后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突出学科的限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行为更具有针对性,兴趣高涨,整个课堂井然有序、生动有趣,学生的探究思维得到锻炼和发展。

2.优化教学过程

科学学科具有直观性、生活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探究活动”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力求具有生活性,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和陌生感,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过程中。优化教学过程,笔者较多的是采用展示丰富内容、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层面开展科学探究等方式进行。

多维展示教学内容:教材设计的内容非常有限,仅仅依靠教材内容施教,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会让学生觉得内容零散。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网络图片和实物教具等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优化课堂的教学过程。如,在学习《校园里的植物》(三年级上册)时,笔者将课前制作的课件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看到许多植物图片,在视觉上先给予学生冲击,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将科教片的一段或者一部分播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眼睛观察,明白植物的不同之处。通过这样的展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成不同植物之间的对比,使学生明白植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然后带领学生在校园中实地观察,整个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还会促使学生养成分析、概括、观察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创设生活情境模式:小学科学学科涉及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做到“课堂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学生更热爱生活。如,教学《常见的材料》(三年级上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日常运用的实物拿到课堂上,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个成员,将自己小组的实物进行简单的讲述,而且要指出该物体的材料。对于有异议的实物,进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探究,让学生明确事物的性质,从而完成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意义,促使学生的合作探究思维得到发展。

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就要为学生创造动手探究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完成教学目标,促使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如,在学习《土壤里有什么》(三年级下册)时,教师可以将课堂移到学校的操场上,将学生分为任务不同的几个小组:有负责搜索土壤中的植物、有负责搜索土壤中的动物,而且要求各个小组对发现的生物特点进行观察和记录,最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将小组的成果汇报一下。整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够放任,而是要及时引导,促使探究活动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

3.优化作业评价

小学科学的作业与小学语文、数学等课程有许多不同,典型的特点就是立足学生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将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促使学生完成知识内化,更要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优化作业评价,具体来讲就是:坚持多元化和个性化,肯定学生的独特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闪光点,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且这个问题需要运用课堂教学知识加以解决,但又不能够直接在教材中找到答案,需要学生进行分析探究,这样以来学生作业的过程,就是自身思维的发展过程。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片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不仅不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还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注重优化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作业评价,促使课堂教学设计得到优化,不仅能够保护学生的思维个性,保护学生的闪光点,还能够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禹卿.为小学《科学》课程设计效果良好的实验[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