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范文

时间:2023-07-27 17:0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

篇1

 泰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

《2021年度人才工作“三走进三助力”

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区)农业农村局,局有关处室:

现将《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度人才工作“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度人才工作“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泰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4月8日

 

附件:

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度人才工作

“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泰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实施泰州市2021年度人才工作“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泰人才办〔2021〕2号)精神,制定2021年度人才工作“走进乡间田头,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引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实践,紧扣服务“六保”“六稳”主题,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工作重心下沉,走进乡间田头,服务农业农村生产一线,着力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竞争力,促进乡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加强特色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力争到2021年底,新培育10亿元级以上产业2-3个,为全市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农业科技人才工作力量。

二、工作举措

1.梳理需求清单。4月上旬,市农业农村局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开展集中梳理,确定2021年重点建设的乡村特色产业(详见附表)。4月底前,各市(区)围绕本地重点建设的乡村特色产业,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乡村特色产业核心企业生产经营、产品品牌及人才、技术需求等情况,梳理汇总需要解决的相关技术问题,形成需求清单。

2.组建专家服务组。5月底前,各市(区)针对重点建设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当地人才办,从乡土人才、科技镇长团以及省“333工程”、市“311工程”培养对象中,遴选涉农人才,分类别组建相关专家服务小组,建立专家服务小组结对服务机制。

3.开展结对服务。6至10月份,按照“一个产业打造一个品牌,一个小组服务一个产业”的要求,组织专家服务小组定期开展“一对一”服务,走进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地帮助解决乡村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指导产业技术创新,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三、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各市(区)农业农村局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地专项行动具体实施方案,并根据总体安排,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举措,做好各项协调服务推进工作。

2.加强部门配合。专项行动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各市(区)农业农村局要扛起工作责任,主动进位,切实加强与当地人才办、科技镇长团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专项行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3.确保活动实效。各地要高度重视“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落实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具体负责专项行动相关工作。要抓紧组织需求调研,组建专家服务小组,建立定期结对服务机制,开展专家服务工作。要及时总结先进经验,注重宣传典型案例,切实扩大活动影响,确保专项活动取得实效。市农业农村局将定期对各地专项行动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通报。

请各地于4月17日前,将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姓名、职务、手机号码发至邮箱409841966@qq.com。联系电话:86893949。

 

    附表:2021年各市(区)重点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名录

 

 

 

附表:

2021年各市(区)重点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名录

 

 

市(区)

产业名称

靖江市(2个)

休闲食品、草莓

泰兴市(4个)

生猪、肉鸭、江沙蟹、苏翠梨

兴化市(5个)

香葱、大闸蟹、稻米

海陵区(农业开发区)(2个)

种子种苗、罡杨鲜花小镇智能花卉

高港区(1个)

鲜花园艺、动物疫苗

姜堰区(2个)

特色菌菇、溱湖簖蟹、肉鸡

 

 

 

篇2

关键词: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4-3775-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4.059

Abstract: Beijing is a world famous ancient capital of China with long history, broad suburb region, and ample rural cultural resource. Due to the un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ce in cultural resource endowment, various modes emerged gradually during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Beijing. Based on the status of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Beijing,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development main body and government involvement degree, rural community involvement degree,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cultural tourism product type, the typical and mature modes were summarized, for providing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other areas.

Key words: Beijing; rural cultur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

乡村文化是人类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它具有乡土性、传统性、脆弱性等特性。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文化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定义,但乡村文化对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已经达成共识。张艳等[1]认为乡村文化对游客的旅游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并可满足人们的乡村旅游需求,是产生乡村旅游的动因。朱湘辉等[2]认为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最重要的资源,是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保护与开发乡村文化关系到乡村旅游的经济活力和吸引力。北京郊区地域广阔,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开展乡村文化旅游的优越条件。本研究基于北京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对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进行总结,这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北京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

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6处,各类文物遗迹3 840多处,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荟萃和积淀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而占据全市86%面积的郊区更是孕育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保护与开发方面,北京郊区县历史文化保护区共有7个(全市43个),大多在山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郊区县所占的比例较低,国家级和市级均不超过20%,而地下文物埋藏区郊区县占78.6%;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方面,尽管北京存在一定数量的历史文化村落,但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仅有5个;仍有2/3的名人故居、大部分地段的长城文化资源保护状况令人担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总量较少(与城区相比)、类型多样、级别偏低、分布广泛、资源禀赋差异较大等特点,郊区区县中门头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最为丰富,且级别高、品位高、数量多,其次是怀柔区和通州区,延庆县、昌平区和平谷区最少。

此外,农业文化和自然山水文化保护与开发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首都农业功能的转变,农业文化内涵逐渐丰富,形成了传统农业与都市型现代农业相互渗透、融合、并存的特征。民俗节庆活动、特色乡村/农业旅游、休闲农业、农业文化创意、高科技农业等多种新业态涌现,有效保护和传承了农业文化。自然山水文化通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利风景区、各类公园(森林、湿地、地质公园)等载体也获得了有效保护与利用。目前,北京已建立100多家各类各级生态旅游区,其中自然保护区20个,总面积约136 500 hm2,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8%;森林公园共31处,总面积约97 326 hm2;地质遗迹保护区8处,总面积71 327 hm2,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4.3%;风景名胜区共26处,总面积为222 420 hm2。

而当前面临的问题包括首都城市化/城镇化与乡村文化保护之间矛盾突出,资源挖掘不够,过度的旅游开发对文化资源的保护造成不利影响,缺乏科学、合理、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政府监管力度不足,人们对乡村文化的内涵认识不够清晰,资金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

2 北京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

基于北京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在调查典型案例的基础上,从开发主体及政府参与程度、乡村社区参与程度以及资源利用与文化旅游产品类型三个方面,总结了以下较为典型和成熟的模式。

北京历史悠久,大遗址多处,规模较大,乡村地区有房山周口店遗址、西周琉璃河遗址、大兴团河遗址、房山金陵遗址、明十三陵遗址等。其保护和利用方式主要有两种:将整个遗址区规划建成遗址公园,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公园、房山西周琉璃河遗址;将遗址区与风景区结合,建成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如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等。这种整体开发模式既实现了遗址的保护与展示,也有利于文物知识的科学普及与展示。

2.3.3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是以文化遗产为旅游目的地,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整合旅游要素,合理开发旅游活动,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是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旅游资源,在合理的开发下,文化遗产旅游不但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遗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作用[7],文化遗产已成为北京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资源基础之一。

北京乡村地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样。目前主要的开发方式包括:将物质文化遗产及周边景观整体开发成为主题公园或旅游景区(点),如门头沟潭柘寺景区;将分散的文化遗产进行整合,开发设计出遗产旅游线路,如北京即将推出的京西古道遗产线路、长城文化遗产线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较为常见的有开发节庆旅游活动、民俗旅游村、文化园等。

2.3.4 古村镇整体开发模式 村落作为中国乡村文化的摇篮,承载着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脉络。而古村落是中华文化产生和长期传承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古镇古村落开发模式是以古村镇整体为开发对象,利用古村镇所蕴涵的历史、文化、民俗、审美等价值为不同层次的旅游者提供诸多旅游产品,如观光、休闲、度假、科考等,实现古村镇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留着一批有特色、有价值的古镇和古村落群,大多集中在山区,尤其是京西地区。目前,除了古北口古镇、爨底下村、灵水村、琉璃渠村等少数得到开发以外,大多处于正在开发或未开发状态。而面临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古村落旅游的兴起,北京的古村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目前,北京古村镇开发大体归纳为古村镇观光游、古村镇文化展示游、探幽访古游、民俗风情游、艺术之旅、轻松度假游等多种类型。古村镇旅游的开发模式可分为政府主导开发型、社区主导开发型和外来企业开发型。

2.3.5 文化节庆与创意开发模式 节庆是在特定的时间段里举行特定的活动,是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节庆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开发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节庆、集会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文化,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而且,对提高地区知名度,对本地区经贸活动起到了推动作用。节庆文化开发模式是指以民俗节日、民俗文化、民俗活动为主题,以举办大型庆典活动为形式的旅游开发模式[8],大多以传统节日、农事节庆日、特色节庆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等为契机,开展观光游览、文化体验、特色餐饮、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北京乡村地区节庆活动开发起步较早,种类多样,涵盖了传统民俗节日(灵水村的秋粥节),特色农业节庆(梨花节、樱桃节、西瓜节等),非物质文化及民俗文化活动(晋南移民文化庙会、潭柘寺庙会等),以及香山红叶节、湿地文化节等生态文化节庆活动。

创意开发模式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它以乡村文化资源为载体,借助人的创意思维和创造力,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对其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提升和合理开发,实现文化与科技、文化与艺术相结合,以创造出高附加值的文化旅游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多样的需求。乡村文化创意开发更是无处不在,从非物质文化演艺场馆、特色园区、主题公园等的建设以及工业遗址改造利用,到创意项目策划,从物化产品(动漫、网络游戏、创意图书等)及影视作品的开发,到创意旅游商品开发等,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6 文化引导的区域综合开发模式 文化引导的区域综合开发模式是指基于区域文化资源与土地基础,通过挖掘和整合区域文化,以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文化体验开发为导向进行土地综合开发的模式,其目的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形象、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和提高生活品质。

这种开发模式通过文化综合体、文化创意园区、文化产业园区融合产业发展带、文化消费聚落等建设,最终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及文化体验目的地。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永定河文化综合开发、沟域文化综合开发,这类开发模式对打造区域品牌文化、提升区域文化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小结

北京作为首都,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以独特的政治地位、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著称于世。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文化资源禀赋的差异,北京在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种保护与开发模式。除了上述一些较为典型和成熟的模式之外,还有一些区域性和非普及性的模式例如自然风景区保护与开发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地理标志保护模式等值得今后加以关注和深入研究。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现代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北京将会出现更多的模式和经验。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开始农业部开展的“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提出了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其中强调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文化传承型也被列入“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这将为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开发带来新的机遇。在未来的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开发中,传统的模式将会继续得到弘扬和壮大,而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将给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带来新的思路,促成新模式的出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及其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也将会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 艳,张 勇.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2007, 27(3):509-512.

[2] 朱湘辉,刘凌凌.浅议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J].价格月刊,2008(12):48-50.

[3] 马 聪.政府主导型战略与建立有效的旅游管理体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4):46-48.

[4] 金民卿.现代移民都市文化[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5] 周永广,姜佳将,王晓平.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科学,2009,23(4):36-41.

[6] 周永广.山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基层组织和机制创新为切入点[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篇3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省西部,幅员面积730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原有22个乡(镇)、219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乡级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有21个乡(镇)、19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数7.07万人,藏族占95%。县有可耕地24万亩,粮食及经济作物常年播面16万亩,为全州之首,粮食产量占全州的七分之一,历史上就是“粮仓”。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特别是201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产业发展作为改善和发展民生的核心任务,立足资源、区位优势,抢抓机遇,精准施策,县投入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12310.2万元,非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持基金363.5万元,培育发展龙头企业2个,在129个贫困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18个,其中:建设新型经营主体且有20户以上贫困户的非贫村(建制调整后)26个,带动贫困户增收总户数2319户,形成了“大中小、长中短”产业发展格局,勾勒出了产业转型发展的新蓝图,实现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二、产业发展情况

(一)培育龙头企业,做实农牧产业。依托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全县具有规模以上的龙头企业2家,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达610户。一是招商引进州级龙头企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成全州现阶段唯一集生产、加工、交易、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综合园——生态牦牛产业园。自产业园运营以来,园区优化利益联结机制,与40余家合作社或集体牧场签订了收购协议,实现了全县集体牧场与牦牛产业园的有效承接。目前,园区收购牦牛34000余头,带动农牧民出栏增收1.9亿元。二是县素有“粮仓”的美誉,一直以来,由于缺乏深加工企业,青稞产值低,销售渠道窄,青稞不出仓、不销售的现象存在。为提高青稞产值,县引进了贝玛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在呷拉乡投入资金1.5亿元,建成集科技培育、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创新研发为一体的现代青稞文化园。青稞文化产业园于2019年9月试运营,青稞收购价从市场现行的每公斤3.0元调整为每公斤4.5元,目前,已收购青稞50000公斤,直接增加群众收入22.5万元。青稞文化产业园全面投产运营后,预计当地群众每年总增收将达到3816.1万元,实现户均增收7226.4元,贫困户人均增收1376.8元。

(二)提高组织程度,做细小微产业。至2016年以来,依全县建设小微集体经济146个,截止2019年底集体经济收益达450万元,贫困户人均分红达10元以上。涌现了一批如“军粮”、“东让然谷”等县耳熟能详的合作社产品,如:“东让然谷”合作社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年利润达30万元,真正将以往“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值得一提的是,县大力推进集体牧场建设,积极探索推广“1+6”(1个核心:党建引领+6个注重:注重龙头企业引领、注重集体牧场建设、注重牧户牲畜出栏、注重政策机制保障、注重金融机构支持、注重信息技术应用)畜牧业发展模式,规范化建设84个集体牧场,集体牧场存栏牦牛9000余头,牦牛年出栏达1579头,产生经济效益789.5万元。积极推进“四乡一镇”飞地产业发展,在拖坝乡移民新村投资900万元,建设集牦牛短期育肥、生猪养殖等养殖基地,四乡一镇18个非贫困村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近40万元。

(三)抱团取暖发展,做强文旅产业。县有山无矿产、有江无水电,土地贫瘠,旅游资源匮乏,县委、政府创新理念,审慎决策,以129个贫困村抱团取暖的方式,投资6.5亿元,高标准定位、高效率建设,建成以森珠达孜王宫为中心,文化区、湿地休闲区、草原体验区、史诗观光区的县文化精准扶贫百村产业基地,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独具特色的藏文化体验城。基地采取“政府筹资统建+企业合作经营+村集体入股分红”的模式经营,目前,已有300余家商户成功签约入驻,接待游客11万人,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100余万元,经营性收入1500余万元。同时,文化精准扶贫百村产业基地引入水淘糌粑、石刻、茶扎泥塑等特色产品和手工艺品,拓宽了群众就业渠道,实现群众就业增收,带动就业761人,实现每月人均增收近2800元。文化精准扶贫百村产业基地承载着全县贫困村产业发展希望,托举着广大贫困群众致富梦想,大产业实现“零”突破。

(四)完善带贫机制,优化利益链接。因地制宜确定具体的收益分配方案,健全农户参与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切实保障村集体和贫困户的收益。集体经济取得可分配收益后,按照约定兑现贫困村和农户的收益,并优先保障贫困户的收益。县建立牦牛养殖、藏鸡养殖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218家,带动贫困户2319户,实现农牧产业组织化经营,贫困村集体经济年度分红达到10元以上。目前,合作社产生分产生利润500余万元,有效促进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始终注重产业发展机制完善和保障,做好正向激励,重点对发展较好合作社给予5万元—15万元不等的产业扶持基金奖励基金,出台了《县牦牛出栏管理办法》,《县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管理办法》等,按照“一本书(档案管理一本书)、两本账(实物账、财务账)的要求强化集体经济,规范集体经济账档管理,促进集体经济与合作社发展,进一步保障村集体和贫困户分红。

(五)激发内生动力,巩固发展成果。围绕贫困群众,大力宣传各项技能、创业培训,提高农牧民的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采取“走出去、走下去”的方式,实施技术共建工程,组织开展青稞高产基地、蔬菜种植、果树种植、家政服务、摩托车维修等各类培训班达15000人次,提升贫困群众脱贫技能,邀请省、州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讲座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2000余册,不仅激发了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而且培养了一批“土专家”和致富带头人。目前,贫困村实现129个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至少3人以上,致富带头人共计达到410人。深入开展“感恩奋进教育活动、幸福美丽家园建设活动、文明家庭评比活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活贫困群众自主性,提升了人们主动脱贫意识和脱贫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县产业扶贫取得了前所未有发展,目前集体经济收入人均达10元以上,有力促进贫困村脱贫、贫困户增收,但产业扶贫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主动发展能力差。受传统思想浸,群众自我发展意识受到限制,一些消极的习俗惯例深入骨髓,求稳怕变,排斥变革、缺乏进取的小农意识,极大地抑制了其主动脱贫致富的自觉性。此外,长期与外界隔绝而难以理解幸福意义,难以理解现代生活的获得感,群众安于现状,思想观念落后。

(二)科学管理能力弱。全县懂市场、懂宣传、懂产业发展的人才缺乏,没有自我发展和创新的意识,无法满足群众对种养、加工及市场销售方面的技术需求,从而制约着相关产业的发展。新型主体对产业管理资金使用、账务管理、台账管理上还缺乏相应的经验,集体经济管理较为粗放。

(三)正向激励机制软。在充分挖掘脱贫致富典型上少,榜样的作用发挥的不够,未能通过身边人脱贫致富的典范来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和压力。针对到户的政策方面,产业发展激励机制和评判机制少,群众自主培育发展产业愿望不强。

四、下步改进措施

立足县实际,尊重客观规律,综合运用道德、利益、制度等相关机制,同时借鉴省内外成功经验,全方位多层次激发和巩固产业发展成果,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激发内生动力。积极开展扶贫政策知识、产业发展、思想教育、扶贫案例等相关内容,加大就业、创业宣传,要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贫困群众创造条件,搭建“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和“一人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创业平台;继续落实信贷政策,在产业发展上给予资金方面支持;通过乡村的产业转型积极发展旅游业,通过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吸引人才返乡就业。

(二)提升管理水平。“三分建、七分管”,围绕产业持续增收、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大力宣传各项技能、创业培训,提高农牧民的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培养了一批“土专家”和致富带头人。抓好农技员驻村开展技术指导工作,扶持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

篇4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笔试者”为你整理了这篇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情况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为巩固提升井冈山市脱贫攻坚成果,10月中旬,市统计局对井冈山市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与市政府职能部门深入交流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一、我市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基本情况

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实现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后,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个不摘”要求,明确“产业为根、立志为本、机制为要、党建为基”总体思路,实施“产业增收、能力提升、兜底保障、党建引领”四个全覆盖和可持续,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井冈山自2014年到2019年底,实现脱贫入口4751户17172人,剩余未脱贫21户86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3.8%降至2019年的9300元。2020年预脱贫21户86人,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05元。井冈山率先脱贫“摘帽”,并用改革思维和创新办法推进精准脱贫、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吉安市的高度认可以,获得了多项殊荣:被评为2017年全国十大新闻、2017年中国改革年度十大典型案例、2018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2019年江西省及时奖励集体三等奖,井冈山脱贫攻坚实践的成功安全参展“决战2020脱贫攻坚展”。

(一)聚力工作格局更加坚实。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深入推进“党建+” 扶贫。实施“321”党员帮扶机制,实现领导挂点、干部包户、第一书记驻村、党员结对、技术人员指导的帮扶力量“五个覆盖”。向17个乡(镇、场、街道)全覆盖派驻扶贫团,2017年以来,各级扶贫单位统筹帮扶资金达1.168602亿元。选派了124名第一书记协同扶贫驻村工作组全程驻村,实现了贫困户家家有帮扶责任人。推广“支部+全作社+农户”、“ 支部+企业+基地+农户”等形式,带动群众致富。同时坚持“志智”双扶,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

(二)政策保障体系更加扎实。在政策落实方面,在原有的产为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脱贫攻坚政策继续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对脱贫攻坚实践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跟进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使脱贫政策更接地气、更为精准、更有底气。加快了产业扶贫的提质增效,培育了“井冈山九丰农业”、“井冈山夏一农业”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长塘古韵民宿产业、大仓村全域旅游扶贫产业示范点等民宿、研学扶贫产业。同时进一步健全了产业扶贫的利益联系机制。2019年,4579户贫困户有3993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获得产业扶贫资金的扶持,参与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4605元。全力帮助扶贫对象就业创业,全市贫困劳动力9710人,实现就业8034人,其中园区企业,农业合作社以及就业扶贫车间就业1485人,外出务工3148人,公益性岗位就位1995人,从事旅游以及第三产业就业1406人,扶贫对象转移就业率达82.83%。增长率扶贫覆盖贫困学生从学前到大学各个阶段的一揽子帮扶资助政策,仅2019年财政资金和社会资助资金共计972万元,资助学生7446余人。健康扶贫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并加强了村卫生室的管理,17042余贫困人口享受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充分了村民就近、便捷就医、缓解了基层群众“爱病难”、“就医难”的问题。提高了重大疾病救助保障能力,10种大病免费救治、21种重大疾病实行专项救治;提高了贫困人口住院医疗和门诊特殊性性病待遇;贫困人口免费参加城乡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医疗附加险,通过建立和完善“四道保障线”,有效解决了因病致贫,因病近观贫问题。

(三)扶贫工作作风更加严实。创新脱贫“三大纪律”。严守政治纪律,树立党员干部正确的脱贫政绩观,杜绝虚假脱贫、数字脱贫;严守群从纪律,驻村帮扶决不增加群众负担;严守经济纪律,紧盯扶贫资金使用,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以作风攻坚促进了脱贫攻坚,涌现了一批感人先进扶贫事迹,密切了党群干群血肉联系。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市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极少部分脱贫户仍有返贫的风险。目前我市对极少数贫困户的帮扶措施仍然停留在单纯的给钱给物“慰问式”帮扶或政策性扶贫层面,对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实现稳定脱贫的办法不多,帮持措施助推脱贫效益没有充分发挥。此类没有家庭劳动力、没有稳定产业支撑、没有稳定就业渠道的脱贫户和贫困边缘户很容易因病因灾返贫或致贫。

(二)极少数脱贫内生动力不足。极少部分脱贫户思想消极,脱贫增收的主体意识不强,自我脱贫的技能和内在动力欠缺,“等、靠、要”依赖思想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以致出现“上急下慢、外热内冷”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属于被动脱贫。

(三)部分扶贫产业的脱贫基础不牢固。一是贫困户劳动技能和素质偏低的现象比较普遍,自我发展能力较低,部分到户的特色种养扶贫产业项目规模小,农产品盈利能力弱,部分项目可持续性不强。二是我市虽有较多新型经营主体,但大型龙头企业不多,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扶贫产业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同时由于部分经营主体产业链条不长,产品品牌化建设滞后,订单式产业比率较小,抗市场风险能力不足,扶贫产业效果都没有达到预期。三是部分产业扶贫带动脱贫业内稳定脱贫增收的利益链结效果不佳,部分农民在部分扶贫产业中分享土地出租+务工收益,只能实现基本生活保障,交没有充分共享扶贫产业发展各环节的红利,难以达到产业扶贫重在帮助贫困户受益的目的。

三、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巩固长效机制,遏制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建立完善的全市巩固脱贫成果长效机制,重点在于继续保持现有的扶贫到户政策一定的时期内继续延续,并对产业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结对帮扶、财政支持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予以细化。一是实行政府兜底保障机制。关注潜在的可能因病因灾等情况导致的返贫致贫群体,根据不同的贫困成因“量身定做”,制定针对性强、组合式的差异化巩固帮扶措施。将“低保户、五保户”等年老、因病因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对象单列出来,实行政府兜底保障。二是构建长期“造血”机制。对于有劳动力的脱贫户家庭,要继续通过技能培训、扶持发展可持续产业、转移就业等切实可行的方式帮助其致富不返贫或致贫,将短期“输血”解围与长期“造血”脱贫有机衔接,确保脱贫户长效稳定脱贫,有效遏制脱贫户返贫和新增贫困户现象。

(二)进一步实施“志智”帮扶,激发自主稳定脱贫意识。

篇5

【关键词】大学 高科技产业 联动 城市发展 国际比较

剑桥:大学校园、城市社区、高技术产业区融合

剑桥大学所在的剑桥镇位于英国首都伦敦以北约90公里处,但1209年剑桥大学创建以前的剑桥镇一直只是乡间的集镇而已,并没有太大名气。直到19世纪后期,剑桥附近才建立起一些工业。剑桥作为大学城的特征之一就是与城市的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如19世纪就发展起来的与出版印刷和造纸业、以大学为主要顾客的体育器材业。随着剑桥镇产业的发展,剑桥大学逐渐认识到剑桥镇的繁荣对大学的发展其实是有利的,因此逐渐摒弃了数百年来形成的治学必须在幽静闭塞之所的成见。此后剑桥大学与城市产业逐渐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

出于对高等教育区域间均衡发展的考虑,英国政府在经费划拨上偏重于新建的大学,剑桥大学的经费出现短缺从而使校方考虑与产业界合作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石油危机导致传统产业衰退,促使英国政府希望以大学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使经济走出困境。1973年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在距离剑桥镇中心西北5公里处建立剑桥科学园,标志着剑桥大学与高科技产业界广泛合作的开始。在剑桥大学所拥有的巨大的品牌优势的吸引下,小型的高科技公司纷纷在剑桥科学园成立。20世纪80年代随着剑桥地区产学研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集聚在剑桥的高科技企业数量和规模也进一步增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时任校长布罗厄斯的推动下,剑桥镇的一片沼泽地集中了大量的信息技术企业,该地区因此被称为“硅沼”(Silicon Fen)。硅沼在短短几年间就产生了一千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员工三万多名。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学还成立了“剑桥大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大学的代表与产业界进行洽谈与协议签订。

剑桥与其他地区交通状况的改善也对剑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新建东西向的A14公路和南北向的M11高速公路在剑桥城西北部交汇,M11高速公路将剑桥与南部的伦敦连接起来,剑桥飞机场紧邻剑桥城东部,这样使大学城的对外交通便捷,尤其是与英国首都伦敦的联系。交通的发达使如今的剑桥已相当于伦敦的卫星城镇。廉价便捷的交通联系使大学城成为既环境幽雅僻静、利于思考,又与外界联络方便、利于交流的所在。

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区衍生高科技企业促进城市发展

斯坦福大学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的斯坦福市,是由经营铁路的企业家利兰·斯坦福于1885年创建的。他捐出自己面积达8180英亩的农场作为斯坦福大学的校园,1891年斯坦福大学正式开学。虽然斯坦福从建立之初就向着名校的方向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学校真正获得大发展还是从特曼教授担任副校长以后开始的。特曼在麻省理工学院就读期间受到校长布什的影响,认为与产业界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大学应负的使命,并认为可以借鉴麻省理工学院的成功经验将斯坦福大学办成一所名校。1951年已担任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的特曼创建了斯坦福研究园区(当时称为斯坦福工业园区),为新兴的高技术企业在此设厂或创业提供土地。此时斯坦福大学拥有广阔土地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大面积的土地被出租给新技术公司,不仅为斯坦福大学带来巨大的租金收入,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氛围。后来又成立了斯坦福大学研究院,更好地协助从大学科研成果到企业产品开发。

斯坦福大学的专业十分全面,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学术领域。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工程科学的相互结合也使斯坦福培养的人才更具有创造力、使命感与协作精神。这样斯坦福大学就为本地区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智力资源。代表前沿科技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诸多企业都是直接由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创办的,如思科(Cisco Systems)、雅虎(Yahoo)、谷歌(Google)等。这些由斯坦福大学孕育的高科技公司,其技术成果大大改变了人类历史。而硅谷成为了大学与高科技产业结合并相得益彰的最广为人知的案例。

土地资源的优势是斯坦福大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斯坦福大学拥有土地面积达35平方公里,在全世界的大学中是罕有的。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区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带动了旧金山的城市化进程。斯坦福大学不但直接培养硅谷所需的人才,而且提供长期的为企业职工培训的教育服务,这样拉近了大学与产业界的距离,为双方长期可持续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并使大学能够可持续地服务于城市产业。

筑波大学:服务于政府主导建设的科技产业集聚的科学城

筑波科学城创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是二战后日本经济最辉煌的时期。担任过两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在竞选自民党总裁时提出了著名的“改造日本列岛方案”(后其主要思想经编纂整理于1972年6月出版的《日本列岛改造论》)。该方案集中体现了田中角荣对日本国内发展战略的构想,主要包括:以高速交通网将日本列岛结成一个以东京为中心的整体。因此要大规模兴建高速公路和新干线铁路;主张工厂远离大都市并鼓励在地方兴办工业;整顿地方生活环境,培养“中坚城市”(即人口在25万人左右的新型城市)以稳定地方人口。这是一个新的国土开发计划,旨在同时解决大城市人口过剩与地方乡村人口稀疏的所谓“过密、过疏”等问题。而筑波科学城的出现就是这一构想实施的产物。

筑波大学对科学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筑波大学的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东京教育大学校区狭小,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又地处东京这样高度拥挤、寸土寸金的大都市中无法扩展,因此产生了建设新校区的想法。而筑波科学城需要拥有自己的大学,以便能够更好地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大学的想法与日本政府建设筑波科学城的需要相一致,遂产生了筑波大学。筑波大学北依筑波山,东临霞浦湖,校园风景优美,主校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而整个大学并没有围墙与城市其他区域分隔。筑波大学遂成为整个科学城的核心,与科学城的一系列研究机构和高科技企业构成较为完整的产学研体系。筑波大学城除了想要为教育科研创造一片沃土外,还作为东京的卫星城肩负着疏解大都市压力的任务。日本政府希望筑波不仅作为一座大学科技城推动日本的产业发展,还希望筑波作为东京的卫星城镇可以起到疏解东京人口的目的。

筑波科学城的建设初衷是效仿硅谷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并疏解东京城市的巨大压力。但由于选址距东京过远、经营方式不恰当等原因使原有设想未能按预期实现。直到近十年来,随着东京城市自身的扩张,其与筑波的距离才拉进。但是筑波大学对筑波的科技产业发展所起到的带动作用仍十分有限。

小结

以上三个国外案例对构建和谐的中国大学与城市发展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代剑桥的成功发展与其作为大伦敦实际上的卫星城的功能密不可分。国内有些城市企图模仿剑桥之类大学城的模式建设中国的大学城,非要远离城市建成区在农地或荒地之中修建校园,却又没有配套的交通、居住、商业等各种设施,反而成了一座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空城、死城。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区是以大学为基础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高新区的典范。斯坦福大学出租自己的校园闲置土地给高科技公司创业。中国的一些城市虽然规划了大面积的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但是形成高新区的关键并不只在于土地和政策,大学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筑波是以大学为基础带动新城建设的典型。日本的建设计划性很强,规划也较为完善、考虑周到,这值得中国学习。筑波科学城不依托已存在的城市,而是平地建起一座新城,因此工程的巨额投资与漫长的回收周期也是需要中国的建设者们加以考虑的。

从交通通达性上看,剑桥镇先是成为铁路枢纽,后来成为公路枢纽。后又在东临剑桥镇较近的距离建设了机场,这对剑桥的高科技和临空产业发展极为有利。斯坦福铁路、公路、航空、海港条件都十分优越。筑波距离日本的两个大机场不远,也具有很好的发展临空产业的条件;从人才培养方面看,剑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都是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筑波大学的科研实力与品牌价值始终未能上升到可与前二者相比较的程度,这成为筑波科学城的研究水平与科技企业质量远远落后于剑桥和硅谷地区的原因之一;从对科技进步的支持来看,硅谷是世界范围内科研成果转化成为生产力最成功的地区。剑桥科学园区也早已成为英国乃至欧洲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相比之下筑波学园都市在发展科技产业上的产出投入比就很低。部分原因是筑波大学始终未能办成一所能够和斯坦福与剑桥相提并论的、具有研究实力的大学。

无论是从空间关系上还是从社会联系上看,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筑波大学都临近大都市,即伦敦、旧金山、东京,它们的发展也和其所临近的大都市密切相关。所以中国的大学校区布局至少要与区域中心城市有便捷的交通联系才能更好地达到大学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的目标。

篇6

【关键词】国内外经验 城乡统筹 发展模式 合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omestic first-tier cities have accumulated a lot of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such as the formulation and practice of supporting agriculture and rural revival of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increase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and rural community public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related measures.Through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for reference, clear QuanJiao county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deas and models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fast and reasonable.

Keywords :Foreign and domestic experienc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development pattern , reasonable

建国以来,我国为快速推进工业化,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实行城乡差别政策和城乡分割体制,由此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城乡差距的拉大,并引发了许多难以回避的社会矛盾和现实问题。因此,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历史任务。

然而许多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城市化时间较早,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他们日益认识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大量措施缩小地区和城乡差别,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趋向一体化,取得了明显效果。这些成功的实践为我国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相关案例分析与借鉴

1、国外城乡统筹发展经验借鉴

①英国城乡统筹的实践

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城镇化速度大大加速,英国的乡村迅速向城镇转化,农业用地被城市大量侵吞,乡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村日益荒凉,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发展不平衡显现,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且造成大量的社会问题。20世纪初,英国出现了将城市问题与乡村问题合并解决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理论――田园城市构想。到二战前,英国形成了在全国范围进行城乡规划的共识,为促进城市问题与乡村问题的解决。1948年英国制定了《城乡规划法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城乡规划体系,并设立了从地方到中央的独立的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同时,英国还通过立法为政府干预和指导城市问题的治理、引导城乡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与行动框架。

②日本城乡统筹的实践

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由于片面追求发展工业,引发了工农收入和城乡差距拉大等倾向,导致了农村人口急剧流向城市,地域间差距扩大,传统的村落社会迅速崩溃,乡村人口迅速减少。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日本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做法主要有:

一是制定和实践扶持农业和振兴农村的法规政策;二是实施政策转移支付制度;三是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建设的财政投入;四是大力发展各种农民组织。

③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起步时间较早,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早期。由于重城市、轻乡村,这些国家大都出现过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协调多带来的各种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他们采取了大量措施缩小地区和城乡差别,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其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制定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法律,通过立法扶持弱势地区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合理运用“政府干预”手段,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强农业科研、教育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实行多种支农经济措施,减少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建立完善的政府和民间组织,发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2、国内城乡统筹发展经验借鉴

①嘉兴城乡统筹的实践

从2003年开始,嘉兴市就全面筹划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在全省率先出台《嘉兴市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城乡空间布局、城乡产业、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劳动保障、城乡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城乡环境保护等“六个一体化”同时推进。2007年底,按《规划纲要》要求,该市第一阶段任务基本完成。2008年年初,嘉兴市委市政府又出台《嘉兴市2008年到2012年打造城乡一体化行动纲领》,利用5年时间,在原先“六个一体化”基础上再加上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组织保障机制,形成“1+6”体系,有力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

在城乡基础建设设施方面,嘉兴主要构制“路网”、“公交网”、“电网”、和“信息网”五大网。在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方向,城乡就业一体化格局已基本形成。

②成都城乡统筹的实践

成都市从2004年开始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并将其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成都市的具体做法可以归纳为“三三见六,以一化二”。这里,第一个“三”,是指“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第二个“三”是“三大重点工程”,即:农业产业化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六”是指六句话:一是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二是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三是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四是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五是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六是农民身份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经验借鉴

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起步虽晚,但一些地区结合中国国情,从自身条件出发,成功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从已有的实践经验来看,宁波、嘉兴和成都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对全椒县城乡发展,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坚持规划先行和实施科学系统的城乡规划,建立和完善发展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整治规划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制度创新,改革城乡行政区划和二元户籍等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1、新时期全椒发展目标取向

强化区域互联互通,重塑城镇空间形象,成为安徽宜居宜业宜游的东部门户城市,新滁城(滁来全城镇密集区)南部副中心城市,加速承接产业转移,成为滁州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基地”,依托四位一体网络,成为区域性现代流通体系的“枢纽节点”,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成为滁州魅力山水特色的“世外桃源”,塑造良好城乡空间,成为让居民具有强烈归属感的“幸福家园”。

2、全椒发展目标定位与职能方向

区域层面上,提升全椒功能、产业、品质。将全椒打造成“江淮靓门户,宜居宜业城,滁城新高地,金陵后花园”。

具体功能组成为长三角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和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和皖江城市带先进制造业基地。

三、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与路径

1、城乡发展模式评价

各地在城乡统筹实践中涌现出许多典型,其中以合隆镇、二春莲花山和长东北核心区等最有代表性。分析和进一步总结他们的经验与教训,对本次全椒县合理、全面地统筹城乡发展定会有较大的裨益。

①以城带乡的“拉农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依托中心城镇和工业园区发展的农村地区。以工业向工业集中区发展、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三个集中”为发展重点,依托工业园区建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以土地流转为契机,农业生产逐渐向集约化、机械化发展,积极向本地工业企业提供原材料。

②城乡融合的“合农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位于城乡结合部,但城市建设区尚未扩展至此的乡镇。这类乡镇一级纳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可共享城市相应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延伸提供的便利,培育自身特色产业,壮大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动力,其主要职能是为近域城市提供综合服务。

③城市扩展的“变农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紧邻城市建成区的乡镇。城市向外扩展和工业园区建设已经延伸至这些乡镇,致使农业用地向城市建设用地及工业用地转变、农村地域景观向城市地域景观转变、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转变。对于已经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失地农民,应加强社会保障和补偿力度。

④村企共建的“新农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域内有与农业生产联系较为紧密的企业的乡镇,是一种典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以企业和乡镇共建为基础,以村企融合或企业+农户的合作方式,实现原材料本地供应和农村劳动力向产业工人转变,进而增加农民收入。

⑤城村互联的“带农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城乡功能联系较为紧密的乡镇。该类村镇距中心城市较远,发展相对独立,但是城乡之间联系紧密,且配置较为均衡合理。城乡分工明确,城镇作为带动中心,强化公共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向外辐射能力,乡村则以供给和服务城镇为主要职能。

2、全椒县城乡发展模式选择

在全椒县的城乡统筹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尊重县域经济的客观现实,注重“城乡差异”的原则,借鉴以上几种典型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针对县城不同区域分别制定城乡统筹发展策略,根据城区、山区、湖区、洲区的不同区域发展情况,合理选择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3、全椒县城城乡统筹发展路径

基于合理规划发展模式的城乡统筹发展路径:

第一,城市通过新型工业化扩大就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发展空间,这是统筹发展的起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如何“流”的问题。

第二,“三个集中”谋求规划经济效益,这是统筹城乡高效有序发展的关键。解决富余劳动力及乡村入口“哪里流”的问题。

第三,通过城乡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改革,使进入城镇的人口及其家属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内容。解决富余劳动力如何“留”的问题。

第四,为农村地区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提供全方位、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落脚点。解决“不流入城市留在乡村”的居民的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县统计局.2013年全椒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OL].

http:///include/web_content.php?id=25447,2014-02-24.

[2]乔森.国外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实践与经验借鉴[J].中国城市化,2009.

篇7

关键词:休闲农庄;规划设计

Abstract:In the time of ever-growing ecological tourism,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leisure farm has become a hot spot. The article explored some design keys in planning the ecological leisure farm.

Keywords:leisure farm;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8-0087-02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同时,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逐渐增多,人们对于休闲活动、接触大自然、回归俭朴生活的需求正快速增长,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人们向往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促进了生态旅游、休闲以及农业生态旅游在国际上悄然兴起。于是,包括休闲果园在内的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农家乐”旅游是城市和农村需求特别是城郊农业综合资源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农场等农、林、牧、渔业的资源优势和乡村风土民俗吸引旅游者,为游客提供观光、运动、休闲、娱乐、餐饮、住宿、购物等综合服务,开辟了一条传统农业调整结构的新路子;同时也为广大农民改变精神面貌,加快文明进程提供了机遇。

目前上海郊区生态型、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求日益增大,发展条件渐趋成熟。发展“农村游”既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从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松江特色农业旅游和休闲度假项目日益增多,其中包括一批如番茄农庄、格林葡萄园等特色区域。以五厍农业观光园为例,仅一年就能接待游客近9万人次,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带动农产品销售100多万元,吸收当地农民295人就业。

2 建设必要性

2.1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农业产业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加速推进城郊型农业转向都市型农业,走出了一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新路。“展示新农村、推动新旅游、倡导新体验、树立新风尚”。

2.2加快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

壮大现代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农村游”正在将传统农民单家独户的小农经济,转向依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将传统农村单一的种植业,转向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绿色观光休闲农业的多种经营;将传统的只管生产的封闭式农业,转向与市场接轨、按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开放式农业。通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带动农民实现持续增收。

2.3顺应农村游,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的需要

发展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战略决策的重要任务,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当前乡村旅游已在全国各地得到普遍发展,且成绩显著,我们应总结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积极探寻其创新发展之路,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生态农庄的建设,构筑以农业生产为主,兼具农业展示、休闲、旅游多功能综合性农业旅游基地,以顺应日益增长的农村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从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增长点。

图1-现状景观利用案例

图2-非规则型地块设计案例

3 城市休闲农庄的规划设计

在休闲观光旅游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各式各样的“农家乐”不断涌现,但是这种低层次、初级的农业休闲观光仍然满足不了人们渴望自由,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因此高层次的休闲农庄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青睐。

合理的规划设计不仅能大幅提升休闲农庄的景观品质,而且能巧妙利用现状资源,大大降低建设投入,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1地块属性特点

3.1.1依托城市,交通便捷

城市休闲农庄通常分布于市郊或城郊结合部,既远离闹市喧嚣,又与城市保持紧密连接,具有相对便捷的道路交通。

3.1.2用地性质以农为主

城市休闲农庄的用地多为农林用地,受其用地性质所限,农庄中建设用地比例需严格控制,成为规划设计难点之一。

3.1.3具有较好的自然环境基础

城市休闲农庄多于原有林地苗圃基础上改建而成,其自然环境条件相对较好,周边一般没有工业、噪音等污染源。

3.1.4一般规模不大,形状各异

城市休闲农庄的开发多为企业或个人行为,受用地面积、建设投资等限制,以小规模农庄居多,部分农庄受场地现状条件影响,规划设计时常常具有相对局限性。

3.2合理的规划设计

3.2.1现状林木的合理利用

基于休闲农庄多于现有林地苗圃基础上建设的特点,规划宜结合现状进行设计。图1中休闲农庄结合苗圃现状,将主要景观元素集中于地块中部,令现状林木成为农庄四周的防护林,设计既有效降低原有苗木搬迁工作,又巧妙利用苗圃资源特点,营造生态、私密的休闲空间。

3.2.2分区域设计

图2项目受地块形状限制,规划设计时按使用功能或景观主题将地块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通过园路巧妙地衔接,使用地分区特色鲜明又不乏整体性。

3.2.3水资源的应用

水能活景,优美的自然环境往往离不开水。休闲农庄的规划设计通常也少不了水体的应用。

若设计地块内部或周边有自然湖泊河道的,建议在水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加以利用;对于设计地块内部或周边均没有水源的地块,规划设计时可以通过挖湖堆山营造景观,在挖填土方的场内平衡过程中,可获得丰富的竖向景观变化,其建设投入也相对较小,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景观营造方式。

图3项目利用地块边缘城市河道,引水入园,并通过合理的水体开挖,挖湖堆山,抬高地块周边地势,将主建筑置于山丘环抱、水系环绕之中,并结合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设计,将中国传统园林风味发挥到了极致,使农庄的景观品质得到了飞跃。

3.2.4文化的融合

文化是设计的灵魂,一个具有思想的农庄规划,不仅是一种企业理念的体现,而且可以赋予项目生命,使来客感受身、心上的双重洗涤,令游赏者回味无穷,使游客愿意多次光顾。

图4项目设计以“桃花源”为特色,营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农家田园风光,为整体区域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图3-现有河道利用案例

图4-主题优先设计案例

4 规划需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鉴于休闲农庄类项目正处于市场的成长期,各地涌现了大量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生态旅游休闲项目,百姓的认知也存在较大差异,为切实保障个体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和长效运行,建议如下:

A、确立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率的精品建设工程意识。

篇8

德国的乡村改造和土地整理

德国,在一战前基本上完成了城镇化进程,复制了英国的城镇化之路。尤其是普法战争后,统一的德国消除了城镇化的许多障碍,东德并入西德以后,德国为使全区域生活水准平等,设立了团结税,每年有5000亿欧元对原东德地区投资,修建高速公路等大量基础设施,缩小东西部的差距。

通过一系列统一经济法规政策措施的调控引导,大城市发展迅速,一战前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二战后,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德国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乡村城镇化之路,城镇化率甚至接近90%。一方面,德国的城市分布避免过度发展城市区域中的某一单一支配性中心城市,因而形成了“多中心”格局。另一方面,德国城市化建设遵循“小的即是美的”原则,其产业政策的重点均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这些城镇数量多且分布均匀,虽然规模不大但基础设施完善,功能明确,经济发达。

德国传统乡村在向工商城镇转变的过程中,并没有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工商城镇周边的农业和森林用地性质不变,大都市区域内的郊区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德国城镇化建设十分注重发挥规划的指导和协调作用,其城镇规划不仅强调功能完整、布局合理,而且对于交通、通讯、排污等公共设施建设坚持长远性原则,避免重复建设,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对今后需要重建、扩建的项目也纳入规划的考虑之中。德国城市规划的另一个特点是,其制订过程逐渐由政府主导转向市民参与,表现在“地方政府+专家+公众参与”的“三结合”上。并且注重特色产业支撑。比如,柏林是文化、工业中心,法兰克福是金融中心,汉堡是贸易中心,斯图加特是汽车城,海德堡是科研城、文化城和旅游城。

德国在城镇化建设中注重保护人的基本权利,培育城市和谐稳定的内在动力。统一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城镇化降低了门槛,社会上没有明显的农民工、城乡差别,可以说农民享有一切城市居民的权利。德国是世界上城镇化发展比较快、城镇化率比较高的国家之一,其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先进理念与管理经验,深刻地影响了其他国家。

韩国的新农村运动

据《光明日报》的报道,韩国国土海洋部统计显示,2011年韩国城镇化率高达91.1%,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城镇化进程中,韩国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

韩国城镇化一开始与工业化无关,主要是战争破坏和依赖美国援助进口粮食,导致韩国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涌入城镇谋生。自上世纪60年代起,韩国走上快速工业化道路,农民大量迁入就业岗位充足的城市,首尔、仁川等城市人口迅猛膨胀。农业在韩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民弃地入城,但是农村却不会消失。

1970年,韩国发起了“新农村运动”,用政府支援、农民自主开发的模式,发动农民建设家乡。通过新农村运动韩国农民整体脱贫,城乡差距迅速缩小。在开展新农村运动的基础上,韩国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网络群带建设。先是实行以城市为中心,以集聚效益为目的的经济区域综合开发战略,带动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进入城市就业。后来,大城市人口又向周边小城镇分散,形成了多个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网络群带。对于中小城市,韩国大力改善道路、水电、供暖等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医院、学校、银行、剧场等公共设施,让最具容纳能力的中小城市吸纳了大量农村人口。核心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发展并举,方略不同,较好地解决了大量农民进城和城市容纳能力之间的矛盾。

韩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是首尔和首都圈过度集聚发展。集中型转移方式使其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涌向大城市,使大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出现了交通拥台湾地区的城乡协调的城镇化模式挤、住房紧张、污染严重、失业剧增等突出问题。2012年,韩国在中部地区正式成立了具有履行行政首都职能的世宗特别市,总理府、企划财政部等政府部门陆续迁入,目的是缓解首都圈的过度拥挤,拉动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台湾地区的城乡协调的城镇化模式

我国台湾地区,上世纪50年代开始,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城乡发展互促共进,城市规模和数量适度,城镇化的速度与质量同步上升,走出了一条同步协调的城镇化之路。台湾地区大中小城市在功能上呈层级模式,有效缓解和消除城乡对立,克服了“大城市病”,成为城镇化比较成功的典型案例。

台湾地区的城镇化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突破了70%,目前更是高达80%。短短60年,台湾城市人口数量与城市数目都增长了近10倍,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了54个百分点,经历了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才完成的城市转型。纵观台湾60年的城镇化发展,与大陆最大的差别就是从战后起,中小城市发展较好,没有出现人口过分集中于大城市的情况。从1986年起,台湾城市规模分布越来越倾向于分散的力量。

台湾城市规模体系之所以能实现较为均衡的发展,主要受其产业发展的影响。战后初期,台湾采取的是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模式,即通过一系列与经济改革措施加速农业的生产,并且利用农业剩余来培育工业。这样的经济结构带动了农业加工业与食品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因而造就了一大批以此为生的中小城市的成长。

大致而言,世界城市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自行发展。另外一种是政府主导。纽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更多是市场选择的样本;而新加坡则是政府扶持的典范。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政府扶持和市场选择相互结合,而台湾正是如此。

篇9

“统筹城乡发展,引导集中聚集”是指在促进城乡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制定城乡彼此不同而又相互促进的任务,通过建立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通过支持农村发展和设计城乡双赢市场机制,通过集中聚集和集约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一、根据城乡不同条件,确定城乡不同任务

将整个辖区分为中心城区、县城及重点镇和农村三个层次,根据不同条件和统筹要求,分别制定既彼此不同又相互促进的发展措施。(1)优化主城区的环境。在主城区着力优化其创新环境、人居环境、创业环境,壮大、优化和提升中心区的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提高城市的吸引和创造力,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力。(2)发展县城和重点镇。集中扶持、着力加强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加快构建联结全市农村的城镇体系。通过城镇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生产和生活服务体系,加快产业、要素和人口的聚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疏解中心区的拥挤,带动农村地区发展。(3)实施农村“三项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地区的比较优势,实施了农业产业化工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少部分相对落后的山丘区,组织实施“新村扶贫工程”和“帮扶促变工程”,在基础设施、发展项目、资金投入、困难群众住房等方面给予倾斜。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重视处理经济和农村环境协调发展,实施农村环境建设工程。

二、打破城乡长期分割,实行城乡一体发展

(1)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体制,强化农村规划管理,加快实现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实施管理、监督管理满覆盖。建立城乡一体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管理体系,调整各级政府部门的内设机构和行政职能,工作向农村延伸、投入向农村倾斜,重心向农村下移。(2)公共服务一体。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教育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提高城乡公共安全保障水平。(3)城乡基础设施一体。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村村通水泥或沥青路。农民新居工程、城镇化推进工程、农产品流通设施工程、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疾病预防设施工程建设全面铺开。按照“延伸、共享、服务”原则,构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三、促进城市反哺农村,探索城乡双赢机制

(1)以城带乡。通过发展中心区、县城和重点镇经济和产业,转移和吸纳农村劳动力,对扩大农副产品的市场规模,提高农民的收入,带动农村产业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2)以城援乡。调整市、县、乡三级财政支出结构,改进财政管理方式,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出比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加大市级财政对困难区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初步建立起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全面落实农业税全免,粮食直补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3)城乡双赢。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城市和农村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案例有许多,其中以土地整理最为典型。城市化发展需要大量土地,而国家政策对建设用地额度由一定的限制,通过占补均衡和土地整理机制,不仅解决了城市工业建设用地指标,提高了农村地区土地整体价值和产出效益,有利于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土地整理过程中的占补平衡,实现了多方共赢的机制。

四、实施“三个集中”,推动集中聚集

篇10

民族文化阵地强 文明创建基础牢

科右中旗是科尔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全旗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是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聚居旗,文化建设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利用这一优势,旗委、政府一手抓硬环境打造、一手抓软环境提升,大力继承发展民族文化。不断加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投资2.4亿元建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科尔沁宣传文化中心、科尔沁民俗展馆、图什业图广场、“九八”抗洪纪念广场、阿斯纳休闲文化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为全旗12个苏木镇、148个嘎查建设了文化站所。旗博物馆、文化馆、乌力格尔厅、图书馆常年免费开馆,每年接待人数达20万人次以上。图什业图广场、乌兰牧骑、文化馆分别被评为自治区“十佳文化广场”、“一类乌兰牧骑”、“十佳文化馆”,旗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和“十佳图书馆。随着一批批文化基础建设工程的实施,一座座标志性文化建筑拔地而起,广大人民群众品味文化、享受文化,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为切实提高城镇文明水平和公民素质,科右中旗坚持把民族文化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在城镇建设中注入民族文化因素,城镇建设的文化品位明显提升。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还将民族文化内容列入乡土教材,纳入学校自选课程,使中小学生从小接受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熏陶。巴五小学创新案例《道德手拉手》荣获自治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三等奖。

民族文化品牌靓 文明创建特色多

科右中旗确定“建设科尔沁文化旅游强旗”发展战略后,先后成功举办了五届“全国中国马速度大赛”、两届“中国・科尔沁民间文化艺术节”、四届“五角枫旅游文化艺术节”。并于去年成功举办了全国中国马速度大赛的升级赛事“2013年全国速度赛马巡回赛第一站”大赛。科右中旗先后被国家和自治区命名为“中国民间曲艺之乡”、“乌力格尔之乡”、“科尔沁服饰之乡”、“蒙古族四胡之乡”、“安代之乡”和“赛马之乡”,并被授予“全国速度赛马最佳赛区”和“全区文化工作先进旗”。中国马速度大赛被永久冠名为“科尔沁杯”,赛马场被命名为“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群众性宣传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坚持常年举办广场文化节、科尔沁民歌、乌力格尔、好来宝大赛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编排乌力格尔、好来宝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开展形式多样的“三下乡”活动。2011年以来,在全旗范围开展巡回培训12期,文艺演出30多次,培训农牧民近万人次,观看文艺演出人数达3万余人次。群众创作和表演的部分作品入选央视《民歌・中国》、《星光大道》等知名栏目,蒙文书法长卷《蒙古秘史》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原创舞蹈《阿柔嘎》荣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在历届八省区“蒙古四胡”大赛中,科右中旗获40余个奖项,“蒙古四胡”被确定为自治区“一旗一品”文化品牌。旗文化体育局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全国少数民族体育先进单位”。

文化产业势头旺 文明创建后劲强

通过政策引领、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方式,科右中旗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发展,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贯穿融入到精神文化生产领域,建设了集民族文化餐饮、工艺品展示、销售为一体的小型民族文化产业园,“艾吉马”等民族乐器厂、家庭作坊发展到10余家,每年能够制造出四胡、马头琴等乐器上千件,产品远销国内外。如今,全旗各类文化经营单位已发展到150家,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同时,加大了科尔沁服饰制作技艺的传承力度,图什业图蒙古族服饰表演队两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及最佳组织奖。以代钦塔拉苏木茫来嘎查奶制品加工点为龙头的奶制品、牛肉干生产个体户达上百家,每年销售收入达千万元。几年来,先后制作出版了50余张《科右中旗蒙古民歌》、《图什业图民歌》专辑和《奥巴评传》等民族文化系列丛书。此外,以图什业图文化传媒公司为代表的民歌手经纪公司、庆典服务公司等新兴文化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呈现出以巴彦呼舒镇为核心带动,逐步向各苏木镇辐射发展的态势。建设了2家大型观光餐饮蒙古包和多处蒙古包群,民族特色餐饮业遍地开花,五角枫景区成为内蒙古摄影家协会摄影基地。成立了莱德马业有限公司,莱德马业成功与香港世铭集团签订投资协议,达成了2.6亿元的意向投资,已获得1.3亿元合作项目,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进口马匹隔离场。创办了全区唯一一家旗级马术俱乐部,多次代表自治区参加了全国速度马锦标赛、速度马大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国内赛事,共取得28项全国冠军和两届马王奖,马文化产业被评为“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文化保护传承好 文明创建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