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教育课程范文

时间:2023-07-27 17:0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健康教育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健康教育课程

篇1

关键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52;G61-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都将幼儿的健康教育列为五大领域之首,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学前专业学生学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学会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全面探索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目标任务、教育内容和实施方法,努力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创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方式,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在课时设计、教学安排、教学方式、教学引导等方面形成全面的创新,帮助学生专业知识内化、专业能力建构,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和正确的健康教育观念,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1、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优化课程效果

教学双向互动是实现教学创新的关键 ,教学互动的根本又在于“善教”与“乐学”。师生互为主体是主体性教学的内在要求 ,是实现教学互动的条件。在教学中,灵活安排演示、讨论、模拟练习等多种教学实践内容和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发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渴望表达、追求健康运动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心理。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融入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提升学生健康素养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心理的引导,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在内在情感的带动下主动的参与到儿童健康活动之中。例如,在行为习惯的教学实践中,一些W生对学前儿童行为习惯内容把握不好,不主动参与学习实践、懒惰等特点,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引导,通过让学生自己参与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方式,让他们克服自己的心理压力,减少各方面的懒惰思想,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困难的能力,来逐渐提高学生的儿童健康素养。

2、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创新合作课程模式

在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课堂集体学习和课外个人预习,小组讨论等形式,先学后教。每一章节由学生先行自主预习,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文字教材,要清楚每章学习要实现的目标,知识结构,根据教师的学习建议和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独立的学习,认真作好学习笔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学辅导时,要求学生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学习,要掌握教材的要点和重点,善于分析、概括教材的基本知 识和基本理论并且能够做到联系实际。小组学习是自主学习的必要补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学生必须参加小组学习,小组学习包括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开展的小组活动和形成性考核中小组研讨等,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其合二为一,课堂教学在保证课堂逻辑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综合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采用校内课堂学习与校外现场观摩结合,理论学习与模拟试教相结合,课程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教学内容预设与生成结合等形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内化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建立职业认同,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和学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式,适时适度的生成必要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习了解到学前儿童健康领域中的最新发展。引导学生们采用自我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即兴创作,倡导他们采取多种方式表现自己个性化的成果,广泛开展各类儿童健康实践活动。可以在一些技能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一些自主编创小型的儿童健康童话歌剧、儿童健康童话故事、幼儿舞蹈等。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再现儿童健康教育生动活泼的原始面貌,使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可能。

结语

全面加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的优化,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对学生主体负责的教育教学课程,容不得半点的疏忽,在教育过程中,将身体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引导相结合,形成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推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优势局面。

参考文献:

[1]肖羡君.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3

篇2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建设

课 题:济宁学院2012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SZZX03。

积极心理学主张从正向的积极的角度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这已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新取向。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不仅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拓展了思路,还为打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提供了理论依据。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具有覆盖面广、影响大、效果显著的特点,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来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将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要求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为必修课。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为基础来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针对传统消极心理学提出的。它研究的侧重点是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正向力量,而不是只关注问题。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点明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是“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主张利用心理学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待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它摒弃了传统心理学忽视人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取向的研究模式,力图研究和探讨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马丁・赛里格曼博士指出:“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

1.主观层面――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马丁・赛里格曼在《真实的幸福》(2002)中将积极情绪划分为三大类:与过去有关的积极情绪,包括满意、满足、尽职、骄傲和安详;与现在有关的积极情绪,包括即时的和长久的欣慰两类;与将来有关的积极情绪,包括乐观、希望、自信、信仰和信任。B・L・Fredrick(1998)认为积极情绪有拓延人的知―行的能力,并能构建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而消极情绪减少了这一资源,并且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热点。

2.个体层面――积极的人格特质

马丁・赛里格曼和克里斯托弗・彼得森对个体的积极品质进行了研究,提出积极品质的6个维度及相应的24种品质,分别是:智慧,包括创造力、好奇心、热爱学习、开放性、洞察力;勇气,包括真诚、勇敢、坚持,热情;仁爱,包括善良、爱、社交智力;公正,包括公正、领导力、团队精神;节制,包括宽容、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谦虚、审慎、自制;超越,包括审美、感恩、希望、幽默、精神信念。研究表明,人类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3.群体层面――积极的社会环境

基于群体层面的积极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的组织系统。这是影响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以及影响天才发展,创造力的培养、发挥等的社会环境因素。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将人的乐观、幸福感、好奇心、智慧和创造的勇气等作为实证基础来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人获得幸福为目标。这一理论的提出改变了传统心理学过于倾向消极价值取向的状况,倡导积极的导向,主张关注人们的自身潜能和优秀品质,致力于使人类更加幸福地生活与发展。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消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这容易让人产生“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解决心理问题”等等这样的误解。现实是很多人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的,这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受“抵制”,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和实效。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启示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服务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宗旨,定位于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为目标。通过创设切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活动,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对活动事件做出积极解释,增进学生积极体验,发展学生潜在的积极力量, 不断提高学生主观幸福感。

1.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最终目的应服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目标,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和促进个性的发展。但是目前高校大部分课程基本上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预防和调节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能,课堂教学重点放在“问题”上,基本上以消极取向为主,这不利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帮助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就是为其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应是关注学生生命,培养积极人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要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和开发其积极的心理潜质,以积极的心态解读生活现象。有关研究表明,人的许多积极心理潜质是可以通过学习、生活实践而得以开发和培养的。

2.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它不是单纯的心理健康知识信息的传授,而是侧重于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体验进而获得成长。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能力,个体有能力决定自我的最终发展状态,并过上一种相对满意、有尊严的生活。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上。例如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态度和动机、 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的自我评价和改变等。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注重实用性,关注学生潜能开发,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选择大学生个性发展、学习问题、人生定位、职业取向、交友困惑、提升幸福感等方面的主题,从积极的角度解读负性事件,发掘负性情绪的积极意义,积极自我悦纳,加强“生命观”教育等。

3.教学方法――开放式、体验式为主

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传授知识、技能为目标,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和正向力量的开发,重视积极参与和体验,以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而目前的教学方式仍然以讲授为主,案例为辅,尤其是理论和基础知识讲授过多,体验较少。即便是体验的环节,也有浅层体验多,深层体验少的问题。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强调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积极体验,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内化为指导行动的理念。因此,应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途径,建立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借鉴团体心理辅导中团体游戏的方法,通过学生们的参与和互动,达到对心理知识的领悟和技能的掌握。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情景心理剧、录像演示等方法,这样通过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和自我探索获得的东西更容易内化为实际行动,并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学

习中。

4.师生关系――平等、和谐

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不平等的,甚至是对立的。教师是知识的载体,是权威者,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心理成长。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教师的首要工作不是传授而是促进,是一个能影响他人的人;不仅教会学生学什么、做什么,更应该教会学生怎么学、怎么做,教会学生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肯定学生,赏识学生。给学生以尊重和赞赏,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体会自尊的存在。这样教师与学生建立的是一种平等的、和谐的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教师是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这样教师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其心理需要;学生才愿意进行积极体验,敞开心扉勇于自我开放、积极探索。

积极心理学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的辩证统一,强调每个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引导学生发掘自身潜能,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及自我成长力量。这种理念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展示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将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长远发展和学校的

稳定。

参考文献:

[1]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2]魏然.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3).

篇3

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很少有全面发展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品德发展不尽人意。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总体差于非留守儿童。“双差生”绝大部分产生在留守儿童中,是学校和老师的一块心病。由于没有父母的细心监护,而班主任老师又不可能面面俱到,相当一部分留守生学习缺乏自觉性,交友没有选择,喜欢成群结伙,打架斗殴;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勤俭节约;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参与偷盗,迷恋上网,有的甚至早恋。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教育问题的策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家庭和学校联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1.提高教育留守儿童重要性的思想认识水平。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义务教育的巩固与提高,必须认识到留守儿童是最易辍学、逃学的群体,控流保学首先要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关爱和家庭教育,其道德行为和心理往往出现异常,容易受到各种不良风气影响,妨碍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我们特别关爱。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从提高民族素质,加强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大局出发,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新的教育政策、减少留守儿童。由于辖区就读政策,及学校收费问题,孩子要入城?x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大多留守儿童都不能跟随父母就地读书。政府虽然新出台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就地入学的政策、但有些地方因管理上的因素未能认真贯彻执行。希望有关部门加大监督管理以便有效的落实以实现,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3.建立学校、家长与学生交流的平台。积极推行家长学校的建设,加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解决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对留守儿童教育偏差的问题。设立家长热线,保持学校与家长、临时监护人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出现特殊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与家长和临时监护人沟通。如有条件定期让留守儿童与家长在网络上的联系,让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让学生了解家长的工作情况,以弥补留守儿童亲情抚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4.尽快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留守儿童,其年龄大多数在16岁以下,而这正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此时父母外出打工,这些青少年多数缺乏父母的关爱及正确的导向,进而引起性格孤僻、沉默悲观、任性暴躁、使留守儿童最终形成性格偏激的倾向,出现稍有不顺心如意的地方就会走向极端,以致使这些留守儿童心理扭曲,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以各种方式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交流,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对留守儿童有充分的了解,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心理辅导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中去,用社会正能量为榜样,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

篇4

【关键词】农村入托儿童;发育状况;疾病检出率

【中图分类号】R211.0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204-02

1 方法

由互助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的医务人员用统一测量工具、标准和方法对儿童进行测量身高、体重、心肺、肝功能、血红蛋白等测量,并将体检结果统一整理、汇总、分析,将体检结果及时反馈至托幼机构和儿童家长。

2 结果

体检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及异常情况统计前八位(及其他情况)的排序为龋齿、上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佝偻病、肥胖、贫血、心脏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共计1230人患病率69.77%(见表1)

3 讨论

龋齿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患龋齿率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此次体检龋齿患病率42.93%,较文献资料报道明显增高[1]由此说明我县农村儿童口腔卫生意识差,口腔清洁不良习惯,早晚不刷牙,餐后不漱口、饮食不良习惯,喜欢吃甜食或刺激性食物、天生龋齿。龋齿发生的原因复杂,因此在防治上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应将口腔保健知识加入托幼机构的教育课程,进一步加强口腔卫生宣传教育,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正确掌握刷牙方法。同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治疗龋齿。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疾病,由于此次体检是在3月份进行,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大,上呼吸道感染率28.05%,如有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先心等疾病发病率会增高,居室拥挤、通气不良、空气污浊等,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流行趋势。因此,集体居住的儿童因加强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和合理营养,注意居住环境的空气消毒,空气流通。

营养不良是由于儿童营养摄入不足及其他疾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本次体检营养不良患病率16.75%,这是一个较高的比例,说明了我县边远贫困山区农民生活水平差,虽然儿童的身高、体重增长与种族、遗传、教育、环境等因素有关,但是也与农民单一的饮食习惯密不可分。今后我们妇幼保健机构应进一步强化托幼机构的营养管理,加强集体儿童饮食的合理搭配,指导营养素达标。

贫血是儿童常见的小儿“四病”之一,可直接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长期贫血可影响儿童的情绪和智力,引起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下降,因此预防和治疗儿童贫血是儿童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儿童抓起,早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儿童贫血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的关键。儿童贫血原因是多方面的,儿童时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降低儿童贫血的发生至关重要,大力宣传科学育儿、饮食卫生等保健知识,努力提高家长和托幼机构的营养卫生和健康意识,进行科学合理配餐,注意膳食平衡,改变导致贫血和营养不良的生活及饮食习惯,确保儿童营养摄取充足、均衡。

入园儿童中查出乙肝携带者6名,发病率0.49%,由于大多数家长认为只要注射了乙肝疫苗就不会再感染乙肝,对儿童不加防范,且儿童的ALT都正常,儿童也没有特殊表现,所以隐蔽性极强,这对儿童今后的身心健康极其不利。故入托儿童体检是极其重要的。

4 监督与干预

儿童生长发育及传染病防治涉及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也影响今后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是一项系统工作,妇幼保健机构应与各个托幼机构合作对年轻父母,幼儿园教师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大力宣传普及平衡膳食、健康饮食和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等知识,开展幼儿健康教育,采取全社会联手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肖艳 3-5岁儿童患龋齿情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0(21):286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卫生司,九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协作组1995年中国九省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院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

篇5

【关键词】 健康知识;知晓率;社区;健康教育

2009年7~8月期间, 对江北区的城区居民进行了健康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 以了解居民对健康知识、慢病相关知识、传染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个人行为、健康知识接受途径、愿意接受的形式等情况。探讨对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有效模式, 为制定社区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在宁波市江北区白沙街道、中马街道抽取4个居委会。在每个居委会中抽取若干个楼栋的18岁以上的居民为调查对象, 共抽取800人, 回收问卷784份, 回收率98%。其中男性326人(占47.5%), 女性458人(占52.5% )。18~30岁136人(占17.3%), 31~45岁228人(占29.1%), 46~59岁257人(占32.8%), 60岁及以上163人(占20.8%)。公务员36人(占4.6%), 企事业224人(占28.6%), 工人139人(占17.7%), 个体62人(占7.9%), 外来务工114人(占14.5%), 退休183人(占23.4%), 其他(家务)26人(占3.3%)。

1. 2 调查内容与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健康基本知识、慢性病相关知识、传染病相关知识、自我管理的方法、预防措施以及主要通过哪种宣传形式获得健康知识、最喜欢参加社区组织的哪种健康教育活动等。调查由辖区责任医生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上门执行。

1. 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 应用率的χ2检验, P

2 结果

总体上看, 对健康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在性别上对健康知识回答的正确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对健康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慢性病相关知识、传染病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愿意接受健康教育活动的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

2. 1 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况 从统计的数据看, 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对健康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均在50%以上(除外来务工人员外);慢性病相关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回答正确率逐段提高。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回答正确率在50%左右(P>0.05)。按职业分, 公务员、企事业、工人、退休人员回答的正确率较高, 而个体、外来务工以及其它人员对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较低(P

2. 2 健康知识获取的情况 从统计数据看, 公务员、企事业、退休人员的健康知识主要从报刊杂志中获得。其次是广播、电视及录像和医务人员宣传、知识讲座。而工人、个体、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知识主要从广播、电视及录像中获得。其次是张贴画(小册子)和医务人员宣传、社区知识讲座。相同职业不同年龄获得的健康知识途径没有明显差异, 但年轻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来自网络。

2. 3 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接受情况 从统计数据看, 不同的年龄对健康教育咨询、讲座认同度为最高(P

3 讨论

近几年来, 健康教育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社区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 正在被广泛开展, 也逐渐被广大医务人员和居民认同, 其重要作用日益凸显[1]。但由于社区居民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不同、个人的性格特征不同、社会背景不同造成对健康的理解、要求不同, 对生活的质量追求也不同[2]。因而对社区健康教育成效的取得形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让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成为今后居民防病治病,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指路灯。查找一些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中的薄弱环节, 对不同人群需要进行不同方位的健康教育, 逐渐提高社区居民无病防病、三级预防的意识[3, 4]。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社区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要符合群体的需要, 可以通过生动活泼、直观互动的教学手段, 使健康教育内容适合宣教对象, 易被群众接受和理解, 把良好的健康观转化为社区居民的生活理念, 并在生活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居民提供固定的健康信息交流的场所是提高健康教育有效途径之一。如健康教育馆、某种疾病俱乐部、健康工作站等。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课堂及医务人员义诊、咨询门诊, 逐渐把健康教育模式转变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传授、自我保健和社区与居民互动、专家与居民互动、居民与居民互动、居民与仪器互动的运作模式。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存在着薄弱环节。其实健康教育应该从幼儿开始, 在中、小学时期得到巩固与加强, 使其从小形成影响一生的健康行为, 如从小养成吃少盐饮食、不食或少食腌制食品。对其成年后的慢性病的预防和保健具有重要的作用。成年女性在社区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后, 对家庭成员的卫生健康行为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帮助, 具有促进提高家庭卫生保健的作用。故成年女性成为健康教育重点人群之一。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不同对象所关注的健康内容不一样, 故因按照不同对象不同需要开展健康教育。比如0~3岁科学喂养、学龄前儿童健康、家庭健康、青少年校外健康、老年健康、更年期健康、妇女卫生保健健康、弱势群体健康、心理卫生、心理调适等, 形成一套系统化、规范化、实用性强、可操作的“健康链”, 使健康教育在实实在在在社区不同人群和不同人生阶段都能发挥作用。使健康教育真正成为缓解社区医务人员与社区居民的医患关系的催化剂, 增进彼此的信任感, 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稳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7.

[2] 胡晓云, 陈新, 毛宗福, 等.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模式现状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1(1):53-55.

篇6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价值观扭盐。由于孩子的父母们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家长容易产生负疚感,不断增加给孩子的零花钱和物质方面的享受,而忽视对子女的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使孩子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

2.道德行为差。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如行为自私、任性,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不良行为。

3.学习成绩差。由于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这些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或责任心不强,没有能力或没有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指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纪律涣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4.心理不健全。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情感淡漠,情绪低迷,心理承受力差,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的思想,有较强的孤独感。个别留守儿童内心封闭,缺乏安全感,精神压抑,不合群,不愿意与人交往。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1.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许多问题。由于较长时间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许多只是口头应承而已,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盲区,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许多问题。

2.父母在外、缺乏亲情抚慰,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由于不在父母身边,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缺失的情感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孤独、自卑、精神压抑、性格孤僻,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导致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

3.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家庭,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孩子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不少孩子认为“读书没用”。

4.学校、家庭不合拍,导致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盲区,留守儿童在家中由祖辈或者亲属照看,在学校让老师、学校监管。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是由学校完成的,并不是取决于家庭。但是学校在许多时间、空间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不能代替家长,从而造成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诸多不便。这样,孩子在学校可能是一个好学生,而在家中却是另一个样子。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实行留守儿童寄宿制,确保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孩子的有效监管,解决对留守儿童管理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的实际问题。父母不在家,学校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在寄宿制学校中,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生活和安全责任实行全方位管理,教师既做到教书育人又扮演“父母”身份的角色,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直接关心和临时监护人无力辅导功课等问题。

2.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一个老师管护一个留守儿童,一个学校领导挂钩一个村庄,一个优秀学生带动一群孩子。解决留守儿童缺乏亲情抚慰,导致出现心理偏差、学习成绩差、安全等问题。(1)发动全校教师与留守儿童组成“一对一”管护对子,做他们成长保护人,要求老师要主动与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的父母、在家监护人沟通,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多开展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家访,在生活上细心照顾、学习上悉心指导、心理上耐心疏导,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2)农村社区还有许多不利于留守儿童成长的环境,如游戏厅、录像厅、网吧等。我校要求每一个学校领导要挂钩一个村庄,与村两委领导和老年协会联系,要求社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积极营造适合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3)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群体活动对于他们影响非常大。在群体里有和他们同龄的同伴,相似的年龄往往有相似的心理特征,孩子们可以在同伴之间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一个温暖团结向上班集体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学校成立由一个优秀学生带动的活动小组。要求每周开展一次有益的集体活动。让留守儿童积极参与集体生活,这样既可以转移他们思念家长的注意力,又可以让他们在集体中成长进步,养成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的良好作风。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置心理辅导室,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作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1)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认真负责,不但要教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于留守儿童,还要教会他们以书信、电话的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指导他们学会把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

(2)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对“留守儿童”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为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

(3)留守儿童因父母的远离,使得他们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沟通,缺少父母的赏识,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相对差,内心孤独。心理辅导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里中去,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比如给他们过生日,让每一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卑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4.积极推行家长学校的建设,提高家长教育孩子水平,解决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对留守儿童教育偏差的问题。开办家长学校。(1)设立家长热线,保持学校与家长、临时监护人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出现特殊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与家长和l临时监护人沟通。(2)定期对留守儿童家长进行教育孩子的知识培训,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交流管教孩子的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篇7

关键词:学前教育;体育教育;教学能力

体育对幼儿非常重要,不但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民发展,也影响到我国民族人种和人力资源的质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求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他们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以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1],以便科学安排幼儿的学习、生活、锻炼时间,从而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当前,国家和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事业给于高度关注,这就要求我国要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培养人才,特别是既具备幼儿教育知识,又具备体育教学能力的优秀人才。

1.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体育教学能力一般包括体育技能和教学技能。体育技能是“人们通过体育训练而获得的控制动作、顺利进行特定活动的能力”[2]。教学技能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一些策略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就是幼儿教师在教体育课的过程中,采用某些策略完成幼儿体育教育任务的能力。面对保障幼儿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要求,积极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体育教学方面的能力就显得非常必要了。目前,我国广大的幼儿教师一般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体育教学训练,入职后不能有效组织幼儿的体育活动,严重影响了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一些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认识不足,不注重适时创新幼儿的体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而且,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很少涉及有关幼儿体育教育的内容,即使是专业的体育院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幼儿体育教学的课程。所以这些学前教育的学生毕业后从事幼儿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体育训练,也不能承担起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教育的责任。即使一些幼儿园注意到幼儿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让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担任幼儿体育教育,由于他们缺少幼儿教育相关知识,所组织的活动和园内的其他活动不相适应,影响了幼儿教育的整体进程。而且,在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活动大都是由班主任负责组织,这样班主任自身对体育的知识、技能、爱好程度等,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在园内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数量。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情况、新要求,要帮助幼儿切实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就必须加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力度,为幼儿教育事业培养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更好的实现幼儿体育教学目标。同时,对幼儿体育教育要求的提高,不仅仅是幼儿园教师的事情,更需要在高校师范类院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增设体育教育的相关教学内容,加强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目前,大多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专业培养方案中开设幼儿健康教育课,但是“未把体育课程设置在专业课程序列中,降低了该课程在专业教育中的地位”[3],更没有组织学生参与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践活动,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虽然大部分高校设置了公共体育课程,但是为了学生自己身体素质的提高,基本上没有把幼儿体育教育的内容贯穿进去。而且,由于体育活动器材缺乏、课程标准和教材缺失、教师幼儿体育教育实践经验不足、学生实践机会少等原因,导致学生从事幼儿教育时体育教学实践技能不能适应幼儿需要,不能有效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面对当前高校学前教育学生培养的现状,要求高校应该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把体育教育和幼儿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

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我国幼儿体育教育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目前,由于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起步比较晚,各项课程的设置不完善,相应的专业教材也比较缺乏,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幼儿体育教学知识和幼儿园体育活动不融洽,严重影响了幼儿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高校幼儿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体育教学实践不足、偏于形式化,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不能适应幼儿体育教育课程教学的需要。

2.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缺乏。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教学目标“具有双重性,旨在培养热爱幼教事业并具有幼儿体育活动工作知识与能力的高素质幼儿教师”[4]。但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设置大都沿用传统的体育教材和教学模式,幼儿体育教学的理念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的需要。目前,大部分高校仅设置了《幼儿游戏理论》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等课程,并不是专业的幼儿体育知识和课程,这也严重影响了大学教师关于幼儿成长过程中身心对体育知识需要的教学。而且,在这两门课成中有关幼儿体育教育的内容偏少,无法形成科学的、系统的幼儿体育教学体系。幼儿体育教育课程在在高校设置的课时短,严重影响幼儿教师对幼儿体育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导致教的游戏单调乏味,不能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2.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环节不完善。

幼儿体育教学课程应该包括:幼儿球类活动、幼儿体操动作、幼儿游戏活动、运动保健知识、幼儿队列、幼儿体智能等内容,这些都是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内容。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所教授的体育教学内容只选择了其中的几项,学习顺序混乱,学习时间各项之间分配不明确,或者只是笼统的以公共体育课代替幼儿体育教育课,导致教学内容缺乏全面性和针对性。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全面的针对性的体育教学知识,在工作中也不能保证幼儿体育的全面发展。另外,体育教育实践是检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最好办法。我国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体育教学实践的时间短、局限于旧的传统模式、不深入、不具有全面性和针对性。而且,体育教育实践过程中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体育教学实践也缺乏来自学校或幼儿园的科学评估,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实践趋于形式化、表面化。

2.3学前教育专业关于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明确。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幼儿体育教学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必须设置明确的幼儿体育培养目标。但是,在高校学前教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中,对幼儿体育教学的科学认识不足。大部分认为只要具备幼儿健康知识,就能做好幼儿体育教育工作。而且,对幼儿体育游戏的及时创新也没有提出明确要求。因此,“幼儿体育没有在幼儿教育领域中以独立部分出现,导致学校对幼儿体育认识不够、重视不足”[5]。幼儿园的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的体育教学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和习惯。但是,当前教育界并不重视幼儿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导致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目标设置不明确、不科学、不系统。因此,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走上幼儿教育岗位后,就会忽视幼儿体育能力的培养。

3.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对策

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忽视了体育教育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能够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面对幼儿教师自身体育教学能力的欠缺,要求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素养和体育教学技巧的培养。从而,培养出高水平的幼儿教育人才。

3.1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地位,制定体育课程教学新标准。

按照时展的要求,需要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地位,实现有“公共必修课”向“专业必修课”转变,切实把体育教育课程纳入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使其与舞蹈、音乐、美术课程齐头并进。专业体育课的设置需要和学生的主要学习时段相集合,使学生能够巩固学习的技能和发现自身的不足。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对体育教学课程发展的投入力度,购置专业的幼儿体育教学器材,积极引进专业的教师为学生授课,切实保障幼儿体育教学课程开展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的教学标准决定着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增加幼儿体育类的教学内容。在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后,要选择符合本课程要求的教材,以便更好的满足当前幼儿体育教育的要求。

3.2丰富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学内容,使体育教学的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当前,幼儿体育教育包括球类、体操、列队、游戏、体智能等多种内容,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多种体育技能和教学能力,才能满足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往往学生毕业后只掌握了其中的几种技能,不能满足当前幼儿体育教育的要求。面对这样的困境,高校需要进一步改善学科设置,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体育技能和教学能力,把传统理论教学内容由“纯理论公共体育教学内容转向更具针对性、系统性和长远性的专业体育教学内容”[6],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专业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上课时间,教师做好教学示范,引导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学习幼儿体育教育教学的积极性。科学设置幼儿体育教学的实践环节,教育部门、幼儿园和高校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进行准确的合理评估和考核,以便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看法和认识,提高其体育教学能力。

3.3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原则,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素养和教学能力。

目前,国内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学目标都是沿用原来中专式的教学目标,以及传统的普修式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当代培育新型幼儿教育人才的标准,要有针对性的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目标的改革,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能力,“提高幼儿体育教育的意识与行为,培育适应幼儿教育需要的具有较高体育教育能力的幼儿教育工作者”[7]。这门课程必须坚持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引导学生掌握幼儿体育教学以及户外体育活动教育技能,切实加强自身健康和幼儿健康教育意识的教学目标,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加强对幼儿体育教育工作的热情。同时,在幼儿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技能运动为主、注重体育技能教学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幼儿体育教育等原则,才能培育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幼儿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0-3-1(5).

[2]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15.

[3]荣慧珠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教学的实效性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4(12):81-85.

[4]赵俊.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简教类体育教学内容选编[J].教育与职业,2015(1):126-127.

[5]梁红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现状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5):44-47.

[6]徐兆静.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15-116.

篇8

关键词:高等院校;传统茶文化;体育教学;融合

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国传统茶文化是中国人本质的体现,也是我们作为人类与动物之间精神表达层面的本质区别。茶文化和高校体育教学可有机融合,可从物质表象可以深入的挖掘出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国民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国民生活状态发生了巨大地改变,主要表现在工作时间减少而导致空余时间的增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导致的“亚健康”,这两个方面都是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下文以传统茶文化与高校体育教学相融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与“茶”相关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1传统茶文化教育发展的条件与目的

1.1发展条件

中国传统茶文化是一种处于特定时代产出文化形式,极具东方中华民族色彩,且旨求和谐清雅,基儒道,倚佛缘,奉道法,同时也与现阶段提出的健康教育理念密切相关。德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有关健康教育的概念初步形成,但至今仍未得到准确的定位。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健康教育的概念首次由美国的一所儿童健康机构提出,当时涉及高等教育的管理部门专门针对健康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高等是一切影响到个人、群体和社会有关的健康知识、方式和态度的经验整体。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文件中每年都有记录有关高等方面的理解:“健康教育与一般教育差不多,也是对人们知识、行为方式和态度的转变有关。”具体来说,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引导人们养成有益于自身身心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使身心保持健康。我国众多学者也对高等教育的概念给予一定界定。比如,贾庆山等人在《高校学生高等教材》中对高等教育定义为是通过有组织、有结构、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让人们在生活中自觉地养成维持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减少不利于自身健康的危险元素,防止疾病,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高等教育产生的效果作了分析。高等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培养人们建立健康观念、增进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自身健康的危险因素。理由是人们对高等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让他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对人身健康的影响,且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1.2发展目的

1.2.1使个人或群体维持身心健康;1.2.2促进人际交往和增进个人修养,引导和鼓励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1.2.3深刻人的高等思路与理念,维持良好的身心素质。笔者认为,良好的高校教育应该利用社会组织对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有计划、有系统、有针对性的社会教育活动,让人们在生活当中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和强壮的体魄,提高人们在生活中质量。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方式,摒弃不良生活习惯。

2传统茶文化与高校体育教学相融合的研究

2.1教学目标

高校体育教学融合中国传统茶文化指定学年目标应该说是整个教学管理体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内容,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科学合理的学习规划是完成学习任务的保证,是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因此,学生设置合适的体育学习目标,对体育学习效果会产生积极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内容明确指出,转变学生机械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获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形成的健康学习的意识,以下是具体的实施措施。一般来说,能力较强的学生,老师可以引导该生制定设置具体的、高水平的、且具有挑战性,但又可以完成的学习目标,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可以帮助共同设置短期的、易完成的目标。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和高校体育教材的特点,一步一步地引导高校学生指定适合自身能力的学习目标,并参照如下三方面依次展开:2.1.1高校学生选择适合自身能力的学习目标高校学生体育学习目标的类型可多样化,学生可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在不同时间内,用不同的方法和速度完成。因为指定或选择在实现上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武术套路五步拳的学习”,总体目标是教师提出的掌握五步拳的动作要领。协调能力较差,对武术接触较少的学生,制定的目标就是基本步法和基本手型的掌握,能独立的完成单独的动作,适当降低要求;有些同学协调能力比较好,有一定的基础,以协调流畅性为学习目标,要求动作到位、有力。2.1.2由老师牵头引导学生寻找相关学习资料由老师牵头引导学生寻找相关学习资料,如场地器材、书本、体育比赛、网络等。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时能合理利用体育资源进,培养学习兴趣,拓展视野,提高体育个性化学习的能力。此外,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肯定音乐个性化学习的特征,不能盲目地、一厢情愿地组织教学,忽视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2.1.3设置具体的阶段性的学习目标设置具体的阶段性的学习目标,既可按照课时安排,又可按照学期安排,阶段并无约束。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学习程度、能力情况和适应性,确定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合理的安排时间,调整学习方法,选择学习内容等等。教师也可以通过介绍教学计划、场地的应用与音乐器材等方面让学生对体育学习具有初步的认识与理解,由此在观念方面有所改观。

2.2教学策略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精华的一部分,深层次的挖掘中国传统茶文化,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茶文化蕴含的精神。笔者认为,传统茶文化与高校体育教学相融合的教学策略可归纳为如下六个方面:2.2.1引发高校学生的饮茶动机行为动机是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参与饮茶活动的前提条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针对高校学生身心特点,提高高校学生在进行饮茶质量,适度改变饮茶价格,满足高校学生求实求廉的动机;还有针对高校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动机,可以通过社团组织,激励高校学生自主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最后根据高校学生对新事物好奇好学的动机,学校可以适当的开发、引荐一些新兴体育活动形式,如越野田径、攀岩爬山等。2.2.2引导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休闲活动习惯行为习惯的形成往往因长时间持续练习与巩固自然而然固定下来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休闲活动习惯则是特定情境刺激(如运动环境等)与个体之间经长期的练习和重复形成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若情境因素出现便可自动表现,即习惯成自然。引导高校学生养成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就会从有意识变成无意识的习惯方式。2.2.3改观高校学生的休闲饮茶态度改观高校学生休闲饮茶态度积极的意义重点在于推动高校学生积极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和休闲饮茶,这一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积极的饮茶态度。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合中国传统茶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人的健康不仅限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同样重要,而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和休闲饮茶则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方法。同时,改观高校学生的休闲饮茶态度也需高校学生对休闲饮茶的理解与认识,让他们通过休闲饮茶活动取得健康的生活方式。2.2.4增进高校学生对体育活动和休闲饮茶的兴趣与爱好兴趣是鼓动高校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的原始驱动力。倘若学生对体育运动充满了兴趣和热情,他们便会主动地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中,从参与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和积极情绪。体育兴趣是高校学生参加休闲体育的基本之一,它影响着高校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激情和强度。许多高校学生刚开始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兴趣很高,但缺乏休闲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往往是他们对休闲体育活动失去信心的重要一点。因此,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影响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休闲体育运动习惯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说明我们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应加强对高校学生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当然,也可以针对高校学生体育兴趣的寻求而针对性的开展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如此一来,便可以真正让高校学生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2.2.5提高高校体育老师的基本要求高校体育老师作为“传道授业”的引导者,他们是组织高校体育教学的至关因素。高校体育老师同样也是高校学生与高校体育教学之间的纽带。仅仅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是不够的,高校体育老师的自身知识水平、职业素养和品性将直接对高校学生学习体育的思路造成影响。笔者认为,高校体育老师应该不断创新并自主完成如下几点要求:(1)不断扩宽掌握理论知识的阈值,时刻注意德性、修养的培育,并深谙当今社会主流体育项目和了解高校学生的兴趣方向;(2)面向高校学生,加大体育教学的宣传力度,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明确的体验观念;(3)汲取课余时间充分组织各项体育活动,让高校学生自主选择参与进来;

3结束语

中国传统茶文化是一种处于特定时代产出文化形式,极具东方中华民族色彩,与现阶段高等教育理念可相互融合。高校的体育文化必然以校园为基础,以高校学生为主要对象,以不断丰富各项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而中国传统茶文化与高校体育教学相融合则是将休闲体育内容正式引入,目的在于让他们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维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作者:万绪鹏 牛健壮 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黄坤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论坛,2016(3):31-33.

[2]张旋,姜洪雷,孙立芹.基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通识选修课教学模式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4(4):75-77.

[3]黄春雷,赵旭.茶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养剖析[J].福建茶叶,2016(9):43-44.

篇9

关键词:文化;教育管理;提升;发展内涵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17-02

一、文化育人,追求和谐的管理文化

学校的管理文化,是一种管理精神、管理氛围,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中彰显人文精神,是管理文化中的最佳境界。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管理过程就是发挥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

1.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全体师生的行为准则,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学校在建设制度文化方面注重以制度建设为载体,实施人文关怀,形成学校制度文化。在制度建设中体现四个特点:“全”――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公”――公开透明。在制度实施过程中,体现“严宽结合 动静结合”的原则。在一系列的刚性制度执行过程中彰显人文关怀,使得“管”与“理”能有机统一,使学校制度发挥其应有的导向、激励、约束等功能。

2.和谐实干的团队文化。只有完美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打造团队文化,把学校建成展示生命价值的沃土,这是学校管理文化中亮色的一笔。一个学校能够胜出,锻造出他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凭借的就是团队文化。团队文化不单是贴在墙上,写在报告里,讲在口头上,更是刻在全体行政、教师的心里。通过行政班子建设、榜样示范、活动强化、评价激励等多种措施,打造一种全体教师团结一致、一心一意比学习、一心一意搞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团队文化。在团队文化建设三大着力点的基础上,学校赋予教师“热爱生活 享受工作”的理念,让老师们获得职业幸福感。让老师体验“幸福不是一切 人生还有责任”这样的职业幸福感。

二、德育为首,提炼丰富的活动文化

众所周知,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是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寓教于乐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活动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发展,进行自我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可着重进行几项活动的开展,从而彰显学校活动文化的内涵。

1.强化习惯养成,拓宽思想教育渠道。一是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主题鲜明,使孩子在隆重庄严的仪式中感受积极向上的爱国情感,接受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熏陶,体验到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二是坚持开展文明礼仪活动,结合学校每两周一训(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成长”知识竞赛、情景剧比赛及征文活动。三是每学年开学第一天举行隆重的新生入学开笔礼,活动邀请全体新生家长参加,教师带领新生书写大字的“人”,高年级学生带领新生读古训、正衣冠等议程。

2.做足节日文章,挖掘活动文化内涵。结合“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植树节、清明节、端午节、教师节、国庆节、重阳节等等节日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将德育元素化解到各个月份或纪念日里,开展“绿色畅想”手抄报设计比赛、“倡导绿色消费,践行环境保护”主题教育活动、感恩教育、“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书征文、知识竞赛、演讲等活动。尤其是利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和元旦,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有趣味运动会、学生技能展示、文娱汇演、经典诵读等活动,向家长、向社会展示师生的全新面貌,让每个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休验成长的快乐,营造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3.开展读书活动,致力打造书香校园。生命因读书而精彩,把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大力推进“书香校园”进程。一是制定《师生读书活动实施方案》,宣读倡仪书,采购、征订各种教育杂志、名著,为师生提供丰盛的精神食粮。二是筹建学校图书馆,增添大量全新的、适合全体师生阅读的图书,为全体师生提供足够的精神食粮。三是建设班级、教师办公室图书角,开辟班级“诵读角”,每天定时组织师生诵读经典,引导师生“读名著,看名片,赏名画,听名曲,诵读古诗文”,提升师生的文学素养。五是开展读书节活动,把每年四月份定为读书节,在读书节活动期间,选择不同的主题举行读书活动的启动仪式,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三、立足校本,培育特色的课程文化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新的组成部分,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文化具有了新的内涵与特点,体现了一种新的品质与特征,并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新理想和新追求,提升了学校文化品味。

1.地方课程校本化。重视课程文化的挖掘,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程文化建设的载体,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学校特色得以充分彰显,学校文化力得以充分释放。具体可在校长的主持下,在分管副校长的牵头和协调之下,成立校本课程编写小组,校本课程的编写可取材于地方文化资源,融合侨乡古镇的人文、地理、风俗、名人等内容,使学习内容更加受学生喜爱。

篇10

关键词: 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807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6-0505-06 文献标志码: A

Research of the Intervention System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n the Physical Health of Adlescents:Analysis Baesd on the Results in Tianjin

WANG Xuguang,WANG Yang,WANG Yuan,ZHANG Fenggang,LIN Kailin,LV Xingzu,BAI Changke

Abstract:Proceeding from the behavior and lifestyle factors as the core elements which affect the physical health of young people,the present research conducts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es of the physical health status,the related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these behaviors of adlescents in Tianjin with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questionnaire,interview,field research,symposia,etc.Baesd on the results analyses above,we set to build an intervention system which puts the physical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of young children at the core by using health management,health promotion,social ecology theory and methods.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system,so as to cultivate the health behaviors and improve physical health of adlesents in Tianjin,as well as to provide specific cases for the promotion of physical health of adlescents in China.

Key words:adolescents;physical health;intervention system;physical fitness;family environment;school health environment

收稿日期:2013-07-03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10CTY008)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王旭光,女,天津人,教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后。

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问题没有出现根本扭转。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当前清晰认识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问题,深入分析影响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索并建立起切实有效的综合性干预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思路

当代社会,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下降的核心因素是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生命最初的20年所形成的行为模式与个人、公众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1]。青少年儿童正处于快速生长和发育时期,也是健康行为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影响其健康的行为因素进行有效干预,促进其养成健康的行为模式,对提高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水平和促进其终身健康都具有深远意义;因此,课题组以影响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的核心要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为切入点,以天津市6~19岁青少年儿童为调查对象,深入调查和分析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状况,体质健康相关行为情况,并调查分析影响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的学校、家庭和社区等环境因素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促进等理论与方法,探索提出以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行为模式形成为目标的、综合性的干预体系,分析实施策略,以期为促进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行为的养成和体质健康水平提高提供参考。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和专家调查方法

课题组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拟制了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指标体系和调查问卷,并通过专家调查等方法,确定了调查内容,制定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1.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将调查对象限定为6~19岁中小学生。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天津市18个区县中随机选择5个区(县),每个区(县)选择普通和重点各1所小学、初中和高中(有的学校为完全中学,包括初中、高中;有1所学校包括小学和初中),在每所学校的每个年级中随机选择1个班的学生(河西区为市内中心区,因样本同质性高随机选择了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学校),总计为5区县22所中小学3 2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取了这些学生的体检和体质健康监测成绩,对学生及其家长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学校相关情况设计了开放式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时间是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运用SPSS 16.0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样本分布见表1。

表 1 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1.2.3 访谈和座谈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天津市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学校健康环境、家庭因素、社区和相关社会组织活动情况,课题组对问卷调查的每区(县)至少各一所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学校体育与健康工作主管领导、体育、健康教育课教师等进行了座谈和访谈;对学校所在社区卫生医院、街道、各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等相关组织进行实地考察,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和座谈。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天津市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状况

体质是人体的质量,是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从结构上看,体质包括5个要素,即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生理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心理发育水平及适应能力[2]。体质健康是指构成体质的各要素处于良好和谐状态。课题组为了客观反映天津市学生体质与健康情况,通过调取学生每学年体检卡片和体育课上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项目所进行的体质健康监测成绩,并辅以亚健康问卷调查来反映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指标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高标准体重)、身体机能(肺活量体重指数)、身体素质(速度灵巧类、力量、柔韧、耐力等)及学生身体、心理、精神状态的亚健康情况。

2.1.1 身体形态

总体上,学生身体形态的匀称度还需提高,身体匀称的学生比例仅为36.3%;“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学生与“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较高,分别达到37.8%和25.8%,肥胖率为19.1%,即在所调查的学生当中5个就有近1个肥胖儿童,每3孩子中就有1个较低体重或营养不良。从性别分组来看,男、女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女生肥胖率比男生低10.4%。从城乡分组看,农村孩子肥胖率略低于城市孩子。

2.1.2 身体机能——肺活量体重指数

肺活量体重指数是通过人体自身的肺活量与体重的比值,亦即每kg体重的肺活量的相对值来反映肺活量水平及用以对不同个体与群体进行客观的定量比较分析。从总体上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不合格率高达到23.6%。农村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等级要好于城镇学生,女生略好于男生。

2.1.3 学生身体素质

耐力素质是指机体维持长时间工作或运动而不疲劳的能力,总体上耐力素质不合格比例较高,达到21.1%。从城乡分组来看,农村学生的耐力素质明显好于城镇学生。男生、女生无显著差别。

总体上看,学生柔韧素质较好(总体不合格率仅为3.9%)。城、乡的学生有显著性差异,城市好于农村(优秀率高出农村3.2%,不合格率低于农村4.1%),女生略好于男生(优秀率高出男生0.8%,不合格率低于男生1%。)。

力量素质指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通过握力、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测试项目来反映。从总体上来看,学生优秀率19.5%,良好率35.4%,合格率31.6%,不合格率为13.4%。农村学生的力量素质好于城镇学生,女生略好于男生。

学生速度灵巧素质,通过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来反映学生速度灵巧素质状况。从总体上来看,学生优秀率24.2%,良好率28.8%,合格率31.5%,不合格率为15.6%。农村学生速度灵巧素质明显要好于城镇学生,女生略好于男生的水平。

学生亚健康情况:学生身体上亚健康问题突出,常常觉得疲倦、乏力的学生比例为32.2%,运动时常常感到气短的学生比例为23.9%,经常反复出现“感冒”学生的比例为15.9%,入睡困难学生的比例为14.6%。其次,心理亚健康问题也值得关注。经常或总是觉得精神不振、情绪低沉学生占15.7%,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学生占12.7%,经常感到孤单的学生比例为16.3%,闲暇时不知道做什么的学生比例为19.8%。从家庭类型来看,单亲家庭孩子的亚健康状况比核心家庭和大家庭要突出。

2.2 天津市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相关行为情况

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既包括个体内在的特征和过程,例如性格、情感、信念、价值、动机、感知觉及其他认知元素,也包括外显活动,行为方式和习惯,通常可以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3]。课题组主要从个人健康知识、健康责任行为、营养饮食、身体活动和身体锻炼、日常学习和生活习惯(包括压力处置)几个方面反映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相关行为情况。

2.2.1 营养饮食

运用主因素分析方法,课题组主要从饮食规律情况(早餐、三餐定时定量等),零食、软饮料、麦当劳、肯德基西式快餐等不健康饮食行为情况,食用蔬菜、水果、肉、鱼等营养素是否全面和均衡情况来反映学生的营养饮食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除初中生(天天吃早餐的比例为68.2%)外,“天天都吃”早餐的学生占到了约80%或以上。早餐情况在不同家庭类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单亲家庭的学生情况明显不如大家庭和核心家庭学生。学生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是,不饿或不想吃(42.7%)、没有足够时间吃(32.3%)。有39.6%高中组学生因“没有足够的时间”而不吃早餐,比例最高。总体上,三餐做到定时定量的学生占到55.4%,有28.8%学生喜欢吃就多吃,不喜欢吃就少吃。不同年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初中生三餐定时定量不足50%,情况最差。城乡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城镇学生饮食规律情况好于农村。

总体上,学生喝碳酸饮料,吃西式快餐、吃零食等不健康饮食行为急需改善。每天吃1次及以上零食的学生占55.4%,喝碳酸饮料每天1次及以上的学生占到了13.9%。学生吃麦当劳等西式快餐每周1次及以上学生占18.7%。城乡有明显差异,农村学生情况好于城市学生。

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学生)营养均衡情况还有待提高。每天喝牛奶250 mL及以上的学生仅有37.5%,城乡学生每天吃蔬菜1种及以下比例分别占到25.7%和59.1%。城乡学生每天吃1种及以上水果的比例分别占到71.9%和56.1%,城乡间有显著差异。城乡学生每天吃鱼、肉一次及以上比例分别占到48.8%和33.1%,在营养均衡方面城乡之间有显著差异。

2.2.2 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

课题组从学生身体活动和锻炼情况、体育课质量情况2个方面反映学生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7 d内每天运动30 min达到3 d及以上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为49.7%,不足一半。城乡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城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情况好于农村学生。过去7 d,平均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未达到每天1 h的学生超过一半,达到5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男生前3位的是足、篮、排球(54.5%)、乒羽(34.7%)、短跑(30.3%);女生前3位的是游戏(55.6%)、短跑(35.5%)、健身操(27.4%)。制约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占44.0%)和缺乏兴趣(占29.8%)。学生的课余休闲活动(多项选择)依次为:看电视、阅读、上网、体育活动、文艺活动。总体上,休闲活动以静态休闲活动为主。

体育课的质量。从学生感受来看,体育课程的愉快和满意度较高,83.4%的学生感觉十分愉快和愉快;80.3%的学生感觉满意和十分满意,但是运动负荷偏小比较明显;有43.2%的学生感觉很轻松或者说不清。总体上看学生运动量不足,休闲活动以静态休闲活动为主,课业负担重和没有兴趣成为制约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

2.2.3 学习和日常生活

课题组将所调查的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因素分为压力处置行为 、学习和睡眠、卫生习惯3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学生能够较好处理压力,但是也有30%左右的学生还不善于处理压力。学生的睡眠时间普遍不足,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低于8 h的学生占总数的34.5%。学生每天作业课业负担普遍较重,高中年级的学生平均课业时间在3 h以上的占到了37%,小学1~4年级的学生平均课业时间超过1 h的比例也趋近了一半,小学5、6年级的学生平均课业时间超过1 h占60.1%,初中学生平均课业时间超过1 h占71.3%。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个人卫生意识较强,95%以上的学生能够做到每天刷牙1次及以上,88%的学生能够做到饭前便后经常洗手。

2.2.4 个人健康责任行为

个人健康责任行为是个体自觉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和相关行为。课题组从积极向上乐观态度,调控体重、关注健康资讯等行为,喜欢和亲人保持联络、注意维持良好人际关系3个方面来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保持积极向上乐观态度和喜欢和亲人保持联络两方面总体较好,80%左右的学生能够经常和总是做到;但是学生在体重过轻或过重会努力调整、阅读有关促进健康的资讯、尽量选择少添加物的食品、每天站立或坐着都会保持抬头挺胸的姿势等具体行为方面还需加强,仅是有时或偶尔注意这些方面的比例都超过了20%。

2.2.5 个人体质与健康知识

个人体质与健康知识调查,我们主要围绕科学健身、运动饮食、体重控制等方面的知识设置了8个调查题目,调查显示40%的学生健康知识缺乏或匮乏。青少年儿童个人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从整体上来看还有待提高。

2.3 影响天津市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及其相关行为的环境因素情况

课题组借鉴国外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4-5],在社会生态学理论视角下,主要从个人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地域等)、家庭环境(家庭社会经济环境,家庭结构,父母的态度、知识、行为、教养方式等)、学校环境(学校的体育、健康教育、卫生服务、相关物质和人文环境等)、社区环境(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文化活动等)、社会组织(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保健所等相关社会组织的作用)等角度具体分析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相关行为的环境因素情况。

2.3.1 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一个重要载体和责任主体,课题组借鉴学校健康促进理论,主要从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学校健康环境(采光等硬件条件和师生关系、卫生保健服务等软环境)几方面来分析[6]。

2.3.1.1 学校体育情况

学校体育主要包括体育课、课间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竞赛等。从总体上看,天津市学校体育工作基本能够按照国家的规定开展,但体育课存在课时不足,偶尔被挤占,学生活动量不足,运动强度不够的现象。各学校基本能做到每天组织一次25~30 min大课间活动,但也存在大课间学生实际活动时间少、一些学校受到场地小学生多等制约,大课间活动提升难度较大。目前,学校组织课外体育活动主要以体育活动课、体育兴趣小组、小型竞赛活动为主,活动时间一般为每周1~2次。少数学校在学生放学后组织学生自愿参加乒乓球、跆拳道、游泳、健美操等项目的俱乐部活动。也有少数学校利用社区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但大多数学校或由于人均操场使用面积不足,或怕学生受伤及学生的课业负担重等多种原因开展学生课外、校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开展得并不普遍。学校体育从总体上难以充分满足学生需求。

2.3.1.2 健康教育开展情况

学校健康教育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健康教育活动,使儿童青少年掌握常见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水平的目的。目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影响,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学校的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康需求之间有非常大的差距。

目前天津市大多数学校能够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在课程设置中安排健康教育课程,但实际上课随意性大,课时得不到保障,一些学校不能按照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完成规定的内容。健康教育课的内容不够丰富、考核方式往往流于形式。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宣讲为主,利用专业机构少,学生缺少实践环节,影响了学生有效地将健康知识转化为健康行为和技能。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学校健康教育授课教师不足,大多由体育教师、班主任、校医或其他任课教师兼任,学校没有独立的健康教育教师编制,健康教育教师不能按照教师系列晋升职称等都严重影响了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培养。健康教育督导缺乏实效,往往流于形式。

2.3.1.3 学校健康环境情况

学校健康环境是激发和促进学生参加有益健康的活动、主动培养健康意识的外部环境,它与师生身体和精神健康关系密切[7]。我们主要从学校硬件环境、人际环境和相关制度环境角度来分析。

学校硬件环境方面,我们通过学生的满意度对教室采光、教室设备、教室通风、教室照明、教室噪声、教室温度、教室桌椅、校园卫生、食堂环境、体育场地和器材10个方面进行调查。另外,也通过对学校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来了解学校运动场地等相关情况。调查结果显示:75%以上的学生对学校的校园环境和学习生活设施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但是超过30%的学生对教室的噪音和学校食堂就餐条件感觉一般和不满意(包括很不满意)。其次,也有超过20%的学生对教室通风、温度、课座椅、校园卫生、学校体育场地和运动器材感觉一般和不满意(包括很不满意)。学生午餐质量差、学校课桌椅定期调整不及时、多媒体陈旧不清晰等问题给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的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挑战。体育场地狭小也是一些学校面临的突出问题。学校人际环境整体情况较好。学校在体检、防病、食品安全等制度方面重视程度较高,执行情况较好;但在体育活动、健康教育方面、作息时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方面,重视程度不够,执行中还存在不足。

2.3.1.4 学校卫生保健与体质健康服务工作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实施与评价情况。各学校都能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对学生开展测试工作;因为测试成绩与学校工作、三好学生评定、学生毕业等挂钩,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监测后的管理(指导)不充分的现象普遍,普遍缺少对学生和家长具体指导。学校将监测结果上报各区县教育局,通常缺少相关部门或研究机构对学校体质健康监测成绩的深入分析和对相关工作的具体指导。

学生体检一般由学校委托有资质的社区医院开展。目前,学生体检工作主要依据《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每学年开展,整体来看情况较好;但也有农村地区,由于教育经费不足,高中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检工作没有在每学年都开展。目前,由于人力、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学生群体和个体较为深入的健康评价和提出健康促进对策建议的工作在学校中没有开展。

2.3.2 家庭环境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家长的健康素养有待提高。57.3%的家长健康知识匮乏。高达88.7%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对自己进行健康知识教育的普及。而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相关联络和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不足。80.3%家长印象中学校未开展过相关活动。家长的相关行为还需改善。家长的体育运动不足,父母在过去7 d里,每天参加30 min以上的体育活动达到3 d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9.8%和27.2%,比例不到30%。家人定期体检情况还需提高,从来不体检的占17.1%,偶尔检查的有56.8%。

2.3.3 社区环境和相关社会组织情况

参与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主要有基层社区、基层社区卫生院,各区县卫生局及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育局及其健康保健所,以及体育协会、青年团、妇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社会组织。调查显示:目前社区的环境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可供青少年儿童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不足(41.0%和33.4%学生认为社区体育场地和健身设施差和非常差),缺乏青少年儿童健身活动的组织等;此外,社区针对青少年儿童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很少。目前,由于学生课业负担重等原因,一些社会组织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等希望对学校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等活动,往往并不受学校欢迎。社区医院工作的重点人群主要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由于人力等方面的限制,目前针对青少年儿童开展的相关服务较少。近年来,许多专业的医疗机构加大了投入,大幅提升了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水准。如果相关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能够相互连接,建立起信息共享、咨询服务、转诊等渠道,加强对青少年儿童近视预防、生长发育评估和促进、心理健康等工作,将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近年来一些健身俱乐部、体育项目协会等积极开展青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但由于缺少相关政策倾斜,这些组织活动的普及性、广泛性、规范性等还难以满足青少年儿童需求。

3 结论

1)学生体质健康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超重及肥胖检出率高,身体匀称学生仅略高于1/3,学生身体机能(肺活量体重指数)不合格率高(23.6%)。运动素质中,身体柔韧素质较好,耐力素质不合格率高。学生身体亚健康问题突出,心理亚健康问题也值得关注。

2)从总体上看,学生体质健康相关知识还有待提升;选择对体质健康有益的行为方式的责任意识还需加强;在具体行为方面,学生体育活动量不足、吃西式快餐和饮用软饮料问题突出、农村地区学生营养均衡状况不佳、近3层的学生不善于处理压力、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等问题也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3)受到应试教育、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教育条件、人们健康素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挑战:①学校环境(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健康环境、卫生保健服务等),家庭环境(家长的知识和行为)、社区环境(社区场地设施、体育组织、卫生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等)与学生健康成长和体质健康行为模式形成的需求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②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和有效机制,相关社会组织如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服务机构、体育社会团体、健身俱乐部等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上作用发挥不充分。学校与家长、社区和相关社会组织在对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上联络不足,尚未形成合力与长效机制。③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存在重“检”而忽视后续管理问题,体质健康检查和体检后的数据主要停留于学生整体层次的分析,针对不同群体和个体的体质健康分析、后续的教育、指导和行为方式干预等工作不足,急需探索有效开展方式。

4 对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体系和实施策略的思考

现代社会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原因由生物遗传因素转变为生活方式、环境、医疗服务、遗传等多种综合因素,其中,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占到50%以上。这样仅依靠传统的医疗模式难以解决现代人的健康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人们提出了旨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提供环境支持的健康促进策略。健康促进强调多部门的合作,旨在结合健康教育和环境的支持,使民众能采取有益健康的行动及生活方式[8]。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运用健康促进、健康管理等理论和方法,建立起切实有效的可操作的综合性的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和干预体系,既是干预学生体质健康行为模式形成,促进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有效抓手,又是各类组织分工协作,形成促进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的合力和长效机制有效途径。

4.1 对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体系的思考

我们将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体系定义为,以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行为模式的形成为目标,以学校健康促进为载体,联合家庭、社区、社会相关组织,在社会环境和政策的支持下,构建学校、社区、家庭、社会相关组织网络化、信息化的体质健康信息搜集、风险因素分析与评估、体质健康相关行为干预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的循环的综合性的服务和促进体系,如图1所示。

核心目标:在政策支持和环境保障下,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相关组织相互合作的一体化的网络化的体质健康管理和干预体系,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行为的养成和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工作要点:

1)学校。以学校健康促进建设为载体,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学校健康环境;体检、体质健康监测和卫生服务;学校与家庭、社区和相关组织的合作;员工的健康促进等,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学校内部、外部环境。

2)家庭。与学校共享学生体质健康信息,接受学校、专家系统、专业组织的指导,提高家长的体质健康相关知识、态度、技能,促进家庭健康行为模式的形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家庭环境保障。

3)社区。与学校共享学生体质健康信息,加强社区青少年儿童健康促进工作的组织、场地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在社区中设有专人负责青少年健康促进工作,广泛组织和开展青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健康教育。加强社区基层医院对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服务。

4)社会相关组织。充分发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保健所、青少年体育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在学生体质健康和危险因素监测、分析和干预计划制订中的作用,加强对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干预工作所需的物质环境建设、师资培训和培养,学生群体和个体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等工作的指导。加强专业卫生服务机构,体育协会、健身俱乐部等社会组织与学校密切联合,加强他们在学校学生的健康教育、健康活动、体育活动、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作用。

5)加强政策支持。建立教育、体育、卫生等部门联合的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国和区域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整体规划;转换对学校相关工作的评估监督方式、方法,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引导,促进网络化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体系和各类组织相互合作的“长效化”运行机制建设。

6)加强环境保障。加强场地设施的规划建设,加强媒体的宣传引导,推动和促进社会规范(法律法规、价值观念、大众行为模式等)的转换,使青少年儿童的健康行为选择更为便利。

图 1 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体系组织结构

4.2 具体实施策略分析

1)完善青少年儿童体检和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增加对学生体质健康危险因素(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例如身体活动、营养饮食、家庭环境等)的监测,探索形成学生、家庭、学校、社区(社区基层医院)、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业务主管部门(教育、卫生、体育等)共享的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系统和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在学生体检、体质健康监测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健康教育课等途径增加对学生体质健康相关风险因素(尤其行为生活方式、相关环境因素的监测,例如补充遗传病史、家庭环境情况、个人行为生活方式情况等内容)调查。整合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体检、学生健康风险因素调查、基层社区医院的居民健康档案和相关卫生医疗服务机构疾病诊治、疫苗接种等学生体质健康信息,形成共享的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系统,探索实现学生个人健康管理端口,家庭服务端口,学校管理平台,教育卫生体育等政府机构管理平台,卫生服务机构使用端口(不同端口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的信息应用系统,实现学生健康档案、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体质健康促进、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网络化的体质健康与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2)加强政策和环境支持,以学校健康促进为载体,提升各项工作品质,并建立起学校、家庭、社区和相关社会组织有机联络的一体化的综合性干预体系。

学校是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主要服务载体和责任主体,但其自身往往受到多重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有效应对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建议政府深入探索,以学生体质健康需求为导向,不断转变对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服务等工作的督导和评估模式,加强体育和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加大政策支持和学生营养午餐等经费投入,加强学校与社区、社会相关组织合作和有机联系的机制建设,加强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宣传,提高政府部门、学校、家庭、社会组织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促进社会规范的转变,切实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学校内、外部环境。

3)加强组织领导和整体规划,为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体系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在国家层面,建议成立由教育、体育、卫生等部门联合组成的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领导小组,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制定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整体规划、活动计划、保障措施,将地方(区域)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工作列为对地方政府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地方层面,不同区域的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领导小组可以委托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保健所、青少年体育研究中心等联合组成专家系统,在对学生整体体质健康和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后,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整体规划、具体的干预计划和保障措施等。例如,设定干预目标,重点干预群体和干预领域、拟定干预或活动计划(如营养午餐配给计划,学校体育活动计划、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计划、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计划、家长学校等),制订场地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等保障措施。通过加强对区域相关工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对区域文化和社会规范引领。

体质健康问题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通过教育、社会环境、法律法规、政策转变来改变社会规范,使健康行为成为整个社会的标准,进而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习惯。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社会每一个部分的参与,作为计划的一部分,共同促进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行为的形成,为其终身健康提供保障[9]。

致谢:课题调研中得到天津市相关区县教委、相关学校、天津市民盟、天津市关工委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青少年的健康与成长[M].徐允诚,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会.体质测定[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 华西医科大学.健康行为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4] Lee-Lan Y.Child and adolescent behaviour in long-term evolution (CABLE):a school-based health lifestyle study[J].Promotion & Education,2002(9):33.

[5] Lucie R.EcologicalModelsRevisited:Their Usesand Evolution in Health Promotion Over Two Decades[J].Annu Rev Public Health,2011(32):307.

[6] 吕姿之.学校健康促进[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9):683-685.

[7] 赵彩凤.有效学校健康促进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1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