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7-27 17:0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发展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发展的特点

篇1

前言

近年来,“栾川模式”成为河南省乡村休闲旅游在全国叫响的一张名片,经实地调研发现近6年来栾川凭借着其特有的区位自然优势,造就了一个优势产业,实现了从过去的工矿业为主转变为当下以生态旅游创造“绿色GDP”的较为先进的模式。这种发展方式恰恰迎合了当下我国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减少单位GDP能耗的现实。本文立足于栾川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综合运用CNKI数据库及实地调研一手资料作为数据来源,论述其发展当下特点,并探索值得推广的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并以此为其他地区提供有效经验借鉴。

一、栾川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迅速,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蜂拥而入。近年来栾川休闲农业经营人口来源于大量从传统从事耕作工作转为经营者,设立“农家乐”等形式的主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尤其是以近6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经营主体数量最高时达到了30%的年度增速,在当下也以平均15-20%的速度增长。

(二)规模较小,数量众多,且以家庭经营为主。栾川休闲农业家庭内部成员即为雇主也是雇员,完全类似于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模式,内部组织结构不严密。截止到2016年栾川共有农家乐共35987家,其中重点旅游项目仅有同北京、上海等资金雄厚的地区合作开发的17个重点项目,比例很小。

(三)空间和时间分布不均。首先就空间来看,自然风景区受青睐,人文风景区则门可罗雀。例如老君山是中原名山伏牛山主峰,十大君山美景令人叹为观止,号称“伏牛三鼎”之首,文化积淀深厚,相传说是曾经老子修炼归隐之地,铁椽铁瓦的“放光金殿”老君庙始建于北魏,明万历后又续建救苦殿、太清观、道德府等。但是,景观价值和资源价值都如此丰富的老君山在除了“黄金周”“五一”以外的时间都是门可罗雀,来此地的的多为道教徒,出于信仰的角度来此地瞻仰。就时间来看,由于栾川山岭较多,风光秀丽夏季也不失为避暑的好地方,旅游人数则以仲夏、十一“黄金周”、“打春”和冬季居多。见图1

由图1可见栾川乡村旅游人数的时间分布不均,最高的10月份相比于最低的2月份更是相差3倍之多。

(四)经营地域集中,且“社团化”。当地的休闲农业主要以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所以集中位于景点入(出)口出,或是内部,实地调研发现不同的餐厅之间定价相同,这是由于位于同一地域的经营模式相同的主体间往往结成类似于“工会”的组织,相互之间没有经营权上的相互影响,而只是在旺季到来之前,进行统一协商、定价,这样一来即避免了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也有利于同一行业的相互交流学习,以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五)洛栾高速的开通对栾川旅游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洛栾高速开通以来,栾川旅游人数激增,秀丽的风光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开始得意发挥,由栾川乡村观光游客地域分布图也可见交通对于栾川旅游现状的影响,如图2所示:

由图可见,客源分布主要来源于本地和洛阳市,而本地居多,同时栾川本地居民到景区的消费主要以餐饮业为主,这也是老君山、等景区均距离栾川县城30分钟车程之内交通较为便利的因素。

二、栾川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

(一)政府支持,积极引导。早在2000年初,栾川县政府就立足于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面对旅游经济蓬勃发展的机遇,明确提出了“旅游兴县”的战略,把旅游业作为一项新的支柱产业来支持培育,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的同时拉动县域经济的增长。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旅游休闲经济也是特色经济,特色是旅游经济的灵魂。栾川顺应当下生活潮流,合理利用、深度开发生态资源,着力打造休闲之旅。栾川还联合北京大学编制出《栾川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并经人大通过付诸实施,大力整合“山、洞、水、林、泉”旅游资源,全力推动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

(三)基础设施完善。栾川先后投入3.52亿元不断改善通讯、交通、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条件,洛栾旅游快速通道及洛栾高速为代表的一批干线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景区道路得到全面改善,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三、栾川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一)因地制宜的发挥特色区位优势,创造自身发展条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栾川多山地,交通不便,但是当地充分的利用了这一条件化劣势为优势,在发展旅游的基础之上创造基础公路设施建设的条件,“一石二鸟”。

篇2

(大庆市肇州县双发乡经营中心,黑龙江大庆166400)

[摘要]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工业所占比重比较大,服务业所占比重非常低,这就使得在其未来发展中,要注重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因为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重视农村服务业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工业产业,以此达到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和谐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的介绍,进而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非农业产业结构;特点;发展趋势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023

在非农业第二产业中,轻工业所占比重要明显超出重工业,这与农业长期受到计划经济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现状也足以说明,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正处于轻工业阶段,这一阶段所带来的产值并不高,因此还需要国家加大发展力度,促进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针对这一特点,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应该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主要目标,重点发展农产品原料加工企业。作为新农村发展重要举措,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该引起各方的重视。

1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程度已经超过了50%,大量的农民进入到城市中,选择其他的生存道路。再加之,农业逐渐实现机械化,农业产量增加的同时,劳动时间却大为减少,所以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非农业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因为发展之初,并没有做好规划设计,所以待到非农业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产业结构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这种调整依据的是非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

首先,从产业构成来看,尽管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城市人口显著增加,但是农村务农人员依然很多,非农业产业人员所占比例依然比较低,尤其是农村第三产业比重非常低。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农村非农业产业所占比重最高的一直以来都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迟迟都没有发展起来,正是如此,大多数农村人员都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吸收的劳动力人口非常少,比重非常低。农村非农业产业之所以一直都没有发展起来,主要是基于两点:农村乡镇企业并没有集中布局,通常情况下,劳动力进厂不进城,尽管放弃了务农,但是却没有离开家乡,大部分都是就地转移,所以乡镇企业发展对城市化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十分微小,因此影响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未达到一定程度,第三产业发展缺乏经济基础,这使得农业非产业中的第三产业一直都没有机会发展。

其次,从部门来看,农村非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依然是转换主线,工业产值每年都有所上升,尤其是运输产业与建筑产业表现得最为明显,但是商贸饮食产值却有所下降,这一点可以体现出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幅度提高。从中可以说明,农村非产业结构调整依然需要依靠第二产业,因为第二产业所占比例高,增长幅度大,而第三产业的增幅却有限。因为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历史非常短,所以从整体上讲,第二产业发展程度并不高,即我国农村工业产业化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与工业化初级阶段十分类似。

最后,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偏重于轻型结构,重工业与轻工业相比,轻工业所占的比重一直以来都比较高,尽管在某一时段可能会略有下降,但是始终都超过了50%。这足以说明我国的非农业产业结构依然处于轻工业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应该顺从这一特点。在轻工业产值中,增幅最为明显的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之所以会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农村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的是垄断政策,所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几乎都在城市中,所以长期以来,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农村一直都没有发展起来。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农产品价格实行的是双轨制度,为了发展城市工业,工业企业可以低价购买农产品原料,而农产品加工企业却需要花费比工业企业高很多的成本来购买农产品,因此长期以来,农产品加工企业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农产品加工企业考虑到成本、运输的问题纷纷落户于农村,因此农村轻工业发展十分迅速。

2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

受到当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的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所考虑的并不是自身产业发展问题,其还承担着一定的历史使命。因为我国的工业化程度与城市化程度极其不协调,而且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应的城乡分割体制,所以农村非农业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为了平衡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以使城乡达到一体化的程度。笔者认为,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要始终坚持三农政策,所发展的产业应该时刻关注农村,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服务。农村通过非农业的发展,既要做到带动农业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创新,以此实现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站在这一高度来考虑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我们可以总结出其发展趋势有两点:一是促进城市与农村非农业产业融合,尽快建立起分工协作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注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农村企业发展,同时还需要注重农村服务业发展。其具体的发展趋势表现如下:

2.1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村非农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方向。农产品加工业介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有“1.5产业之称”。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尽管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对农产品的最终需求趋于下降,但对农产品的中间需求,也就是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则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首先,在产品结构上,要适应市场细分化的需要,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开发,着重发展潜力大、加工比重低的产品,如粮食、水果、畜牧产品等。这些农产品目前基本上还是初级产品,开发潜力大。其次,在产品质量方面,要符合现代居民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向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再次,在产业组织方面,要扶持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鼓励兼并、联合等产权重组,形成大中小企业并举、分工协作的产业组织结构。最后,在农产品质量方面,要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走产加销一体化的道路,要加强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对产中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提高农产品品质,使农产品的形态、成熟度、轻重、营养含量和卫生标准符合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特殊要求。

2.2开展合理分工与协调发展的城乡工业体系

城乡工业具有不同的优势,其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强,培养了大批人才,在管理上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农村工业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其劳动力、原材料与土地都是成本较低的资源,因此,将城乡工业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扬长避短,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首先是横向分工,由于城市工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与土地,所以在工资与土地价格方面面临的压力较大,而且近些年工业成本还在不断的上升,又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其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所以应当在国家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政策指引下,将加工业的规模作出适当调整,减少其生产规模,将一般加工业及劳动密集型的工业转移至乡村,尤其是可以有效地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把农产品加工业向农村扩散。城市因具有人力、资金、技术与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突出特点,所以主要发展新兴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其次是纵向分工,城乡工业按照产业链的不同或生产工艺的不同可以进行纵向分工,这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分工。在进行工业产品的生产时,其技术上要求具有高度的可分性,产业链不同或生产工艺的不同就会造成对技术与规模的要求产生差异。应当适应这一特点,对技术水平与规模经济要求不同的企业在不同产业链以及产品生产工艺的过程中开展专业化的分工,以此形成的垂直分工体系,不仅能够使生产过程更加专业,还可以对技术水平与规模不同的企业进行优势互补。

3结论

综上所述,对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十分重要,因为一直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都牵动着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就是发展非农业产业经济,但是由于我国的非农业产业发展非常晚,产业结构还需要进行调整,而在对其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必须对其现有结构特点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依据特点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制定发展规划,所以笔者对其进行研究现实意义非常大。

参考文献:

[1]刁怀宏.经济类农产品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联性实证研究——以玉米为例[J].特区经济,2011(4).

篇3

关键词:特色农牧业;农牧民;增收

一、黄南州特色农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黄南州坚持把发展特色农牧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抓手,立足优势,创新机制,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黄南实际的特色农牧业发展之路,各地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和品种,经营规模也逐步扩大。特色农产品品种主要有:核桃、黄果、花椒、无公害蔬菜、大田辣椒、冬小麦、马铃薯、油菜、青稞、饲草料等。特色畜产品品种主要有:黑牦牛、欧拉羊、奶牛、生猪、家禽等。特色种养规模的不断扩大,拉动了全州农牧民人均增收约200元。

特色农业方面,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壮大了无公害蔬菜、大田辣椒、冬小麦、马铃薯、油菜、青稞、饲草料等优势产业,以壮大马铃薯、油菜、青稞三大主导产业为重点,逐步扩大优势作物种植比例。“十一五”末全州特色农作物播种面积达9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3%,比“十五”末提高了12个百分点。实现粮食总产2.76万吨;油料总产0.51万吨,同比增长15.38%。

特色畜牧业方面,按照“突出特色,集中优势”的发展思路,全面发展猪、鸡、牛、羊,草地畜牧业突出发展高繁殖力黑牦牛和欧拉羊,北部地区发展高产奶牛、优质禽蛋肉、牛羊贩运育肥、土鸡、高原瘦肉型猪等。全州规模畜禽养殖户达到4000多户,年末存栏畜禽4.5万头只;贩运牛羊育肥户达2000多户,贩运育肥牛羊25万头只。“十一五”末北部两县实现牧业产值2.5亿元,占农牧业总产值的45%;全州实现牧业产值11亿元,占农牧业总产值的71%;实现肉类总产3.25万吨,同比增长11.34%;奶类总产3.24万吨,同比增长3.25%;良种化程度达到70%以上。

特色产业化方面,截至“十一五”末,全州特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3家,共带动5000多户农牧户从事特色种植、养殖和农畜产品加工,占农牧户总数的12%。通过实施万亩黄果特色产业种植项目,扶持培育了“同仁县黄果协会”和“同仁县剑云黄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450多户农户从事黄果种植,进一步推进了特色产业化经营。

特色基地方面,尖扎核桃、同仁黄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中尖扎核桃种植面积已过万亩。泽库“黑牦牛”品牌酸奶投入生产,产品远销西安、上海等地。李家峡库区试养大闸蟹取得成功,开辟了库区养殖业新领域。同时,投资60万元新建辣椒种植、热贡艺术、欧拉羊繁育等三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通过基地建设,不断加快特色农牧业发展。

特色园区方面,同仁县保安镇东干木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已累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初步建立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尖扎县直岗拉卡科技示范园区已完成24栋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主体工程。同时,投资40万元,在马克唐镇麦什扎村建设高标准设施温棚,大棚蔬菜已开始向县城及周边地区供应。通过培育农牧区特色产业园区,不断加快特色农牧业发展。

二、制约特色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首先,特色农牧业结构单一,规模小,难以形成产业,生产能力低下。目前,黄南州特色农作物存在“有品种、无规模”现象,在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大、实力强的主导产业。全州黑牦牛和欧拉羊在牲畜总量中虽已占到45%以上,但仍以牧户分散养殖为主,影响了规模效益的提高。其次,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农畜产品销路不畅。再次,科技含量不高,农畜产品加工能力低下。黄南州特色种养业普遍缺技术,缺人才,缺乏懂理论、有水平、知行情的技术人员,科技攻关合力不足,抗风险能力弱。

三、发展特色农牧业的对策和措施

第一,构建特色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特色农畜产品基地。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牧业发展要求,集中力量加大对核桃、黄果、花椒、无公害蔬菜、大田辣椒、冬小麦、马铃薯、油菜、青稞、饲草料、黑牦牛、欧拉羊、奶牛、生猪、家禽等主导产业的培育,加速构建特色农牧业产业体系。

第二,加快有机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根据州情特点、区位优势和生态条件,制定加快全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决定,搞好有机畜牧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和有机畜产品开发规划,加快推进基地和产品认证工作。

第三,培育农畜产品专业市场。依托隆务镇中心城市区位、交通、信息优势,建成占地规模5000平方米,具有交易、仓储、加工、信息、通讯、经营管理、金融及配套服务等多功能的专业市场,来辐射带动其他地区的交易市场和农牧民收入的增加。

第四,启动同仁、尖扎科技示范园区,重点抓好蔬菜、鲜食水果、净菜加工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以绿色蔬菜、稻田风光、名优果园和鱼塘等为特色,结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把北部建设成为全州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和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加工生产基地、物流中心与仓储保鲜基地,形成为首府服务的大型农业高技术综合有机生态产业园区,以此来带动农牧民增收。

第五,切实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增强特色农牧业发展后劲。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投资项目。二是积极争取州级财政投入项目。三是切实抓好今年已落实的项目建设,做好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为农牧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六,加大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推进特色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创办3个-5个规范运作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使其真正发挥引领农牧民参与市场竞争的作用。

第七,切实抓好农牧民培训及科技服务,提升特色农牧业生产经营能力。一是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和“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工程”,计划每年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5000人(次),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200人(次)。二是抓好科技入户工程。三是大力推广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四是加大信息服务力度。

第八,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快推进有机畜牧业。要精心组织实施好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工程,力争闯出一条建设养畜、科学养畜、草畜平衡、协调发展的有机畜牧业发展路子,实现草原建设与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双赢,也为农牧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篇4

关键词: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

在农业发展新时期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一种既能保证农产品产量,又能维护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并且具有科学标准体系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来推动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既十分迫切,又十分艰巨。

1我国绿色生态农业观念提出的背景

我国绿色生态农业理念之所以被提出,其社会背景有以下两方面:

1.1我国农业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时期。我国人多地少,合理有效利用农业资源显得非常迫切。改革开放以来,使得农业生产环境受到工业发展的影响,为了增加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农业资源的利用也非常的不合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的应注重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发展方向,开辟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1.2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传统农业由于受到化肥农药的污染,使得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新提出的绿色生态农业,可以生产出安全可靠的绿色食品,有效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让绿色生态农业这一崭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迅速地落地生根,积极的推广、传播,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全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

2绿色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

绿色生态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以下两个特点:

2.1注重资源的节约,提倡循环利用。绿色生态农业积极倡导使用生产和生活上的废弃物,不提倡使用化学物质,但并不是完全不使用化学物质,这就要求人们对生产和生活用品进行合理的划分,从而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不浪费有效的资源。

2.2注重以人为本,确保产品绿色安全。绿色生态农业要求最终产品绿色、安全、营养。虽然根据健康调查,我国现阶段居民的营养良好,但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很大。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我国国民的整体营养水平,由于其生产工艺的严谨,从而也从根本上保证了食品质量的安全。

3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3.1改变目前农业发展的不利局面。我国自实施“三农”政策以来,全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不可否认,在实际发展进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的耕地面积虽然相对广泛,但人均耕地少,农业配套设施不完善;第二,农业耕地中,中高产田较少,很多土地因为工业中的“三废”等有害物质污染,致使其性质发生改变,不能产粮;第三,大多为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在短期难以奏效。

3.2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实施绿色农业的过程中,可以确保农产品的整体质量,以此保证提供的产品是绿色的、无害的。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生产速度极快,但由于施用有机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剂,容易对人们产生诸多潜在威胁。因此,农业发展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国的人口数量庞大,这就需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来确保产品的质量。建设绿色生态农业,依据严格科学的程序,改变了原有的农业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可以解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新模式是现阶段农业发展模式中的最高形式,绿色农业观念的提出促使农业发展逐渐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但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专家和研究学者们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发展需求进行不断的改进,从而实施系统、完备的绿色生态农业,使我国绿色生态农业走上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洪卫.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J].北京农业,2015(12):336.

篇5

关键词: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1-0026-06

一、引言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与保障。一方面,金融对农业发展的直接作用体现在支持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支持农业企业发展的资金需要、解决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所需大量投入的资金等方面,另一方面。金融对农业发展的间接作用则主要体现在资源连接和资金导向作用、提供多种筹措资金等方面。但是金融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了一个实际问题,就是如何对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真实效果进行衡量。也就是说,金融对于农业发展的直接促进作用显而易见,但是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究竟可以发挥多大的直接与间接促进作用,却缺乏足够的量化评价标准。因此,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一个适合于我国的现实情况的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绩效四维指标评价体系,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绩效进行比较以及深入分析。最后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分类分析。就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及理论意义。

二、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四维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1.可比性。在构建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绩效四维指标评价体系时,常常需要做横向、纵向的比较分析,为了使分析结果能够相互比较。在选取指标时应该选择普遍采用的指标,使指标的计算口径、计算方法、区间划分等尽量做到一致。选取既有利于进行横向比较,又有利于进行纵向分析的指标。

2.可得性。在选取指标进行分析时要本着易于从外部信息中收集、获取的原则。要尽量以日常统计数据、相关统计年鉴等公开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同时,对于一些不能直接获取的数据,其计算的方法也不应过于复杂。

3.全面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绩效是金融支持农业发展效果的一个综合反映,在选取指标时要根据金融对农业发展支持的现状,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考核。在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来加以分析。除了要考察相关财务指标之外,还要考虑如相关法律、财政支持等外部因素对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影响。运用各种指标从多角度、多侧面对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效果进行综合评定。

4.系统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绩效指标选取要涉及到各方面的情况。是一个综合的评价系统。需要将评价目的与评价指标有机的联系起来。通过将其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子系统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分析,了解到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然后再将各个子系统加以综合系统的整体反映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效果。

(二)构建方法

层次分析法(Analv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1982年被介绍到我国。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其方法是依据决策者的主观经验判断,对各衡量目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分析,并合理地给出每个决策方案的各个指标的权重,利用权重求出各方案的优劣次序。层次分析法是对专家简单确定权数方法的改进,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适用于运用经验、直觉和洞察力等合乎逻辑的方式。本文在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绩效分析时,借助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 5.0版本来进行分析。

聚类分析,又被称为群分析,是指对样本或指标变量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聚类是将数据分类到不同的类或组的过程,所以同一组中的对象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组内的对象却有着很大的相异性。聚类分析的目标就是在相似的基础上收集数据来进行分类。聚类分析的研究对象多为大量的样本,按各自的特性进行合理的分类,没有任何模式可供参考或借鉴。即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进行分类。

(三)指标选取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对于农业来说也不例外,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尽管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究竟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可以发挥多大的作用,如何对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效果进行衡量,缺乏有效的手段。因此,从金融支持的广度、宽度、深度和力度四个维度构建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对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效果进行全面量化分析,通过金融支持的四维分析来客观展现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绩效成果及发展现状。

第一维度是金融支持的广度,即对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这一维度来分析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范围及数量等情况:第二维度是金融支持的宽度,即就各类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如何体现进行分析,分析金融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度:第三维度是金融支持的深度,即对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实施效果进行深层次分析。对农村经济增长等各方面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实施效果来检验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效果到底如何;第四维度是金融支持的力度,即对保险、法律等外部环境对农业发展的支持进行分析,这一维度是常常被很多学者所忽略的关键环节,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除了内在动力之外,外在推力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二者共同推动事物的前进与发展,因此在对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绩效进行评价时不可忽略金融支持外部推动力的作用,即金融支持的力度。

因此,本文以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四个维度为研究的切入点,对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价,从金融支持的广度、宽度、深度、力度四个维度构建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四维指标评价体系,其具体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及指标解释见表1。

(四)权重确定

本文中将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绩效四维指标评价体系作为目标层进行层次化处理,并将其分解为金融支持广度、金融支持宽度、金融支持深度、金融支持力度四个中间层次,再对每一个中间层划分为若干个指标层,从而形成了一个从目标层到中间层再到指标层的一个自上而下的逐层支配关系,方案层为13个评价指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绩效四维指标评价体系的层次分析模型。

通过对金融支持农业发展效果的理解以及征询专家的意见来进行指标间的比较,判断其相对重要性,通过这些判断将数值进行量化处理,得到各指标在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四维指标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如下表2。

三、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绩效的实证分析

在构建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四维指标评价体系并得到相关权重结果之后。本文选取2010年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对其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整体效果进行分析,再对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四个维度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最后运用聚类分析对31个省市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效果进行分类。

(一)金融支持农业发展整体效果分析

通过表3中的实证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排名前五位的省市分别是四川、河南、浙江、山东、辽宁,排名倒数五位的省市分别是青海、北京、、天津、上海。排名首位的四川省的综合得分为0.535952,排名最后一名的上海市的综合得分仅为0.042946,排名首末两位的综合得分相差12倍。表明各地在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成效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

(二)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支持广度分析

通过对表4金融支持广度这一维度的分析可知,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四川、湖北、浙江、山东、江苏;后五位的依次是上海、重庆、海南、新疆、。以排名首末两位的四川和为例进行分析,有贷款职能的营业网点数量分别为10684个和515个,二者相差20多倍,说明两者在支持广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对于四川和这种西部地区来说,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最有效手段就是银行贷款,因此带有贷款职能的营业网点的数量的差别也能从侧面反映出金融支持广度上的差别。两个省市农业贷款的总和分别为5502.19万元和40.8万元,农业贷款的增速分别为165.26%和-25.93%,尽管四川省的农业贷款总和与增速在所有样本中并不是最大的,但却可以反映出四川利用金融对农业发展的支持程度在不断提高。反观地区无论是绝对数额还是相对数额,都处于31个省市自治区的最后一位,而造成地区排名最后的原因又是多方面,有自身经济实力不足的原因。还有就是相对恶劣的地理环境所导致的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本就不高。同时,由于本文是选择的标准化数据进行评价。而地区在四个方面均排名最后。故标准化后数据均为0,出现最后得分为0的情况。因此,对于地区来说,正视在整体经济实力和农业发展水平上的不足,有策略有计划的逐步提高经济水平、金融水平和农业水平才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支持宽度分析

通过对表5金融支持宽度这一维度的分析可知,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河南、山东、四川、吉林、江西;后五位的依次是贵州、甘肃、青海、海南、。以排名首位的河南为例,无论是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还是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对农业贷款的金额,均处于所有样本中的前列,说明河南省各类金融机构对本省农业发展的支持面广,各类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度较高。金融对农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相对较强,助推河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排名后五位的是海南和四个西部地区省市,这五个地区都有着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经济水平、金融水平不高。其中,海南省虽是一个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省份,农业占GDP的比重超过25%。农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支柱地位和优势地位。但随着近些年海南省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导致对农业发展的资金、资源的配置与筹措力度不如以往,加之海南省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出现各类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贷款仍是空白的情况。因此对于海南省来说,充分利用自身优越的气候及地理位置环境,科学规划、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协调农业与其他产业发展的关系,实现农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四)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支持深度分析

通过对表6金融支持深度这一维度的分析可知,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四川、辽宁、浙江、河南、云南:后五位的依次是宁夏、青海、天津、北京、上海。排名靠前的省市在整体排名中也处于前列,说明对于金融支持深度的分析可以间接反映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整体效果,当现实条件不允许作整体分析时,可以用金融支持深度这一维度的分析来做替代评价。反之,排名后三位的分别是天津、北京、上海这三大直辖市,这三个地区均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均相对较低。农业对经济的贡献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对于这些地区来说,经济发展的重心早已从农业转向了具有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制造业上,农业不再是其发展的支柱产业。加之,三地的城市化进程相对较快。大量农民涌进城市打工,导致仍在农村留守的农民数量锐减,从而使得获得农业贷款的企业数和农户数都相对较少,无法充分发挥金融对农村发展的贡献作用,因此其金融对农业支持的深度不够也就可以解释了。

(五)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分析

通过对表7金融支持力度这一维度的分析可知。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黑龙家、新疆、吉林、内蒙古、宁夏;后五位的依次是浙江、北京、广东、天津、上海。以新疆、内蒙古为例。新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昼夜温差大,成就了新疆果品远销海外,因此,对于新疆来说,尽快扶持果品业进而带动农业,最终带动新疆经济的整体发展是新疆发展的一条正确道路,而如何充分利用金融手段来帮助实现新疆农业的发展也成为新疆地区现阶段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内蒙古是羊毛、稀土、煤炭资源的主产地之一,农林牧渔业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力量。故对于农业发展,投入了很多的资源及资金支持农业的发展,实现内蒙古经济的快速腾飞。排名后五位的地区均为经济发展较好的省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并未放在农业上。故其支持农业发展的财政支出在总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相对较小,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浙江是我国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制造业、服务业是其发展的支柱产业,而非农业;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同时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广东省自古以来也不以农业作为主产业;北京、天津、上海三地更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不再是三地金融支持经济的主要关注点。

从表8中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绩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4个省市,分别是四川、河南、浙江、山东,这四个省市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效果最为明显,金融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大;第二层次包括16个省市自治区,分别是辽宁、黑龙江、江苏、云南、湖北、湖南、安徽、吉林、河北、内蒙古、广西、陕西、新疆、江西、甘肃、贵州,这16个省市金融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相对弱一些,其支持效果也不如第一层次的4个省市那样明显,但好于处于第三层次的剩余11个省市自治区:第三层次其余的11个省市自治区。分别是海南、福建、广东、山西、宁夏、重庆、青海、北京、、天津、上海,这些地区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绩效最弱。

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排名靠前的省市基本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如四川、河南、山东。地区支柱产业也多为农林牧渔等基础产业,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对于这些省市来说,解决好人民的温饱问题。成为政府的头等大事。农业问题被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金融对农业发展的促进手段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金融对农业发展的支持效果十分显著。另一类是农业强省,例如号称“大粮仓”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东北三省农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14.32%、9.65%、5.88%。说明在这些地区金融的确对地区农业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相反,排名靠后的省市大致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青海、等西部欠发达地区,地区经济水平的落后导致金融对当地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还有一类是北京、天津、上海等一线城市,其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效果不甚理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地方将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城市中,金融支持的重点领域多为科技业、服务业、制造业等高附加值、高辐射效应的行业,农业已经不再是这些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导致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支持体系不够健全,忽略了对农村、农业这一经济发展的基础性问题的关注,致使金融等手段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使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因此造成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省市金融对农业支持的效果不甚理想。

从总体来看。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结果。那就是经济发展水平好的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在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效果上反而不如那些经济发展相对较弱的省市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效果好。对于这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应该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不能以排名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应该深入分析排名背后的内容。对于有些省市其经济发展水平高,农业不再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撑,从战略角度考虑这些省市在评价排名中就理应排名靠后。相反。一些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农业对于他们来说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是这些省市和其他省市竞争的有利武器,农业发展理应受到重视,金融对农业发展的支持效果也应好于其他省市。

总之,通过对31个省市自治区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绩效的评价结果。与我国现阶段的现实情况是相符合的,可以说本文构建的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四维评价指标体系是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今后可以通过该指标体系对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效果进行测度的。

四、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实证分析部分显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在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导致了农业经济增长发展不均衡的局面发生,各地金融对农业支持的效果也存在差异。因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达到完善金融对农业发展支持的目的。

(一)合理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合理构建以现行的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为基本框架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适当地将中国农业银行现阶段承担的政策性金融业务有计划、有步骤的划归到政策性银行,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加大对农业、农村的信贷投放力度。强化政策性银行的导向作用,通过政策性银行对农业项目的先期介入,可以有效地降低和分散风险,激发商业银行介入农业、农村的积极性。强化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在农村经济和金融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二者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的特点,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业务监管。引导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实行民主管理、科学决策、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担风险,使之成为为农业企业、农户提供完善服务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二)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尽管在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四维指标评价体系中并未涉及到农村信用环境的评价。但信用环境却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一大顽疾。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首先,要不断强化农户、企业的信用意识,明确声誉等无形资产对农户、企业的重要性;第二,完善信用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信用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对失信者的惩罚机制,做到有法可依:第三。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记录企业失信等违约行为,实现全国联网,共同约束农户、企业的行为。

(三)健全农业保险机制,创新农业担保新方式

针对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健全农业保险机制,继续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提高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创新农业的新担保方式,尽快建立由国家财政出资,农村企业、农民共同参股的担保基金。

篇6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廊坊;农业经济

1廊坊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产品缺乏品牌效益

近年来,廊坊的农产品主要包括粮食、蔬菜、花卉,以及畜产品。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以上农产品规模已经初步成型。同时,带动了农产品的深加工。与此同时,廊坊的农产品在京津消费市场中,已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推广的过程中,小烧鸡、窝头、大城驴肉等农产品因为包装粗糙、保质期短等原因,不能体现品牌的效应,从而减少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1.2机械化程度低,技术力量薄弱

调查显示,很多地方依然采用传统的农业管理方式,机械化程度不高,技术力量非常薄弱。第一,在种养品种上,依然采用传统的农产品。其中,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比例很少。第二,在种养方式上,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第三,在协作方式上,以农业合作社为基本单位。然而,农业合作社的规模比较小,缺乏影响力,不能对农户进行有效的管理。

1.3劳动对象素质不高

在我国城镇化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大量的农民涌入到城市当中,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这些劳动力以知识分子、青壮年居多。由于人才的流失现象,导致了廊坊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同时,再加上老龄化社会的影响,使当地的劳动力质量不断降低。与此同时,真正有文化、懂管理的农户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严重阻碍了廊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1.4农业培训服务不完善

廊坊市在推广农业技术时,主要以充实一线生产的技术人员为主力军。但是,这些技术人员在农业方面的知识、技能长期不能得到更新,不能起到很好的培训效果。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生老病死,导致技术培训出现断层现象。可以看出,以上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农技培训的范围。不仅如此,该培训手段由于方式单一,无法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农业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2提高廊坊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办法与手段

2.1取得政府在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必须提高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度。在此基础上,要求各地政府就农业发展而言,本着“同城化”发展的理念,加强合作与交流。第一,争取京津地区在人才、市场、技术方面的支持,打破农业发展中的体制障碍。第二,建立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重点发展项目、区域经济发展中,努力创建合作关系。第三,从决策层面出发,与京津地区建立有效的对话机制,促进京津冀农业的健康发展。

2.2积极采用京津农业发展模式,寻求合作空间

与其他都是农业发展现状相比,北京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比较高。该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已经形成了5个发展圈,分别是城市农业发展圈、近郊农业发展圈、远郊农业发展圈、平原农业发展圈,以及山区生态涵养发展圈。以上农业发展圈包括了多样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比如生态农业、景观农业、精品农业、绿色农业等。因此,廊坊市应该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努力借鉴京津农业发展模式。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在此基础上,寻求更多的合作空间。

2.3定期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技术方面的培训

首先,利用广播、电视、多媒体等宣传手段,提高农民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意识。在宣传的过程中,使农民了解到更多的市场需求,加深对环保养殖的理解。其次,选择优秀的农业合作社为示范基地,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让有文化、懂管理,农业技术强的人担任培训专员,负责对农户的培训。最后,各地政府要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加大在农业经济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转变生产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

2.4加强对农业科技与基础设施投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求加大科技与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以此来提高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当前,廊坊市政府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比如建立京津发展合作项目,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实力。

2.5发展城郊型休闲都市农业

当前,京津旅游观光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廊坊市可以借鉴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开发出种养、垂钓、休闲、娱乐、餐饮一体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尤其是要发挥以特色养殖为内容的体验式休闲产业。从市场调查情况来看,当前京津冀周边多数地区还没有被开发。可见,该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空间。鉴于此,可以采用错位发展的办法。总而言之,在发展城郊型休闲都市农业中,应该重视品牌、特色效应,提高休闲农业的品质和服务,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2.6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要求进一步引导、鼓励发展生态型环保农业模式。首先,投入一定的财政资金,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其次,定期对农户进行生态农业方面的宣传,提高在生产中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再次,充分利用绿色环保理念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生产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必须重视宣传的作用。

3廊坊市的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

3.1立体现代农业

立体农业的含义是: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化农业相结合,在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化农业的优势作用。具体来讲,立体农业主要是加强农作物与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联系,达到互相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发挥以上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多种功能,进而打造出优质、高效的农业结构。其发展的特点是:第一,节约了土地,实现了技术、劳动力、资金的合理配置。第二,充分利用了光、水、热等自然资源,提高了作物的产出率。第三,减少了有害物质残留,保护了环境,增强了土壤的肥力。第四,促进了经济、环境、农业的协调发展。立体现代农业模式包括:农田立体现代农业、菜地立体现代农业、林间套种立体现代农业。当前,在利益驱动下,导致北方林地被大面积砍伐,加重了环境污染程度。同时,林地的生产周期比较长,短时间很难见效。鉴于此,采用立体现代农业模式,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其中,廊坊某技术学院研制的食用菌已经通过了验收,并在很多地方进行种植、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3.2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具有投资高、收益高等特点。该发展模式依靠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提供反季节农产品,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在设施农业中,首先要采购质量高、效率高的设施设备,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品种以及栽培技术。根据农业种类的特点,将设施农业分为设施养殖、设施园艺两个部分。其中,设置园艺包括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连栋温室等。以上温室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技术与管理的水平要求比较高。另外,在设施养殖中,包括两个类别,分别是畜牧养殖与水产养殖。

3.3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集休闲、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当前,观光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形成了5个大的类型。分别是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民俗观光村。实践证明,观光农业不仅发展了当地的农业经济,而且带动了教育、卫生、交通事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3.4订单农业

订单农业指的是:以签订合同的方式,明确农户与购买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在合同中应该明确规定农产品的数量、价值,付款的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等。该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有利于促进农业产销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应该以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为依据,不能盲目跟风,否则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3.5特色农业

利用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产业资源等优势,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廊坊市拥有多样化的特色农产品,完全具备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在于: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提高了市场占有份额。不仅如此,还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收入。

3.6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指的是:采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促进环境与农业协调发展的同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在绿色农业中,包括多项现代化技术,比如生物学技术、深耕轮作技术、农药安全管理技术等。当前,大部分农机农业就属于绿色农业。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不同,绿色农业更注重环境、经济、农业的协调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农业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

4结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必须转变农业发展的结构。本文以廊坊市农业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该地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结合农业管理方面的经验,提出具体改进的办法与措施。比如,取得政府在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积极采用京津农业发展模式,寻求合作空间;定期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技术方面的培训;加强对农业科技与基础设施投入;构筑城郊型休闲都市农业;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最后,介绍了当前廊坊市的几种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宁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都市农业发展探究――以廊坊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为例[J].北京农业,2015(21).

[2]李刚.京津冀一体化下廊坊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8).

篇7

关键词:农业发展;案例教学;理念

一、宏观把握教材内容

《区域农业发展》是指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是通过讲述农业发展揭示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农业发展历来是产业发展的重头戏,尽管工业化发展的速度飞快,经济腾飞日渐成果,但是,农业如何转型,如何实现跨越发展也不容忽视,所以,这一节内容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地理课程标准解读》[1]将本章定位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一类,旨在不仅让受到有关的国情教育,更是借助教材精选的示范性材料,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即使学生在掌握某个或某些案例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学习相同或相类知识的基本方法。所以,通过具体学习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思路,然后才能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启迪学生思考区域农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刻含义。

二、微观探究案例教学

1.案例选取

本节内容是以案例贯穿始终,体现了案例教学法。具体阐述了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中部地区平原面积广阔,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了优势,同时,机械化作业又是现代农业的代表,农业的现代化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也是农业专业化和商品化的前提。而且,从教材章节设置的前后承接来看,以及第一章“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第二章“问题探究”提及的“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三江平原的开发),三者可以前后连贯,特别是前面两点内容的学习为本节内容作了铺垫,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

2.教材框架

教材首先介绍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思路,然后概括说明东北地区的特点,提出第一个标题:地理条件,着重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此处教学时可以和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讲到的“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内容契合,又一次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自然条件从东北地区的范围和位置出发,展开研究:范围――位置――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工业、交通、人口)――农业布局特点(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让学生按部就班的将所学知识逐步吸收,并在授课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第一课时重点讲述地理条件时,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关于探究式教学法,赵桂庆[2]认为,地理学习的本质是对世界自然现象及人文现象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推理过程。在大力倡导新教育的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成为地理学科学习的最重要方式。探究式教学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为学生探究提供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法,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问题,与教材内容相衔接,逐步引导学生思考,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课堂。在学生完成问题展示结果时,教师适时帮助学生纠正误区,规范答题思路,形成完整的教学结构。

三、图文结合

地理学是从多种层面上利用空间的概念,研究一切地理现象的存在、运动、变化中的空间形式。空间能力培养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3]。学会读图是对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关键步骤。同样,在本节内容中充分体现了图文结合分析的特点。教材中选取的图片内容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东北地区的位置”、“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东北地区的地形”、“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的差异”、“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分布”等,图片设置的角度不同,借助图理解教材内容,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的类型、特点,进一步理解农业发展对区域的促进作用,也就明确了我们以东北地区为例的意图。例如,对“东北地区的位置”的分析,我们不仅能看到范围,还能看到具体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还能了解政治地理位置,而这样就从多个角度全面理解了东北地区的特殊性。进而在学习“东北地区的地形”图时,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这种地形条件下会形成东北地区特殊的气温条件和降水量条件,也加深了对“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的理解,所以,分析图的方法很多,但是只有抓住读图的本质才能不断强化对地图的学习和领悟,这也是今后处理实际问题时必备的能力。透过几幅图的“现象”,看清设置图的“本质”是我们学习本节课取得的阶段性“胜利”,欣喜之余更要学会归纳总结,学会读图析图的方法。

四、启示

通过对一节教材内容的解读,收获颇丰。从内涵到外延,把教材所体现的理念全盘把握,而且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变换讲课思路,多维度锻炼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培养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深入思考,规范答题的习惯,习惯的养成对于今后的学有裨益。不论是案例学习还是其他内容的学习都可以如此。因为我们都能发现,地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的地理远远比教材丰富,对应同一原理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不断归纳学习方法,探寻规律,以不变应万变,传道的同时更应该授业解惑。

参考文献:

[1]陈澄,樊杰.《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篇8

目前针对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研究是一个新课题,学术界对此深入研究较少,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框架。除了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很少有国家专门研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问题,粮食生产核心区在国际上被称为农业区建设或者农业区域化布局。王景莹[1]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从国际比较来看,各国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在农业区域化、专业化过程中,根据各自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环境,都打破以州或是省的行政界限,以县或是区为行政单位进行分区,紧密结合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过程,促进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互动发展。从加强各个区域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切入点,发现各个国家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包括: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商品粮棉生产基地建设,林业生产基础和防护林建设等内容[2-3]。Roberto[4]针对开垦荒地、选育良种到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增加灌溉面积、提高粮食加工储藏能力、完善粮食市场流通环节以及鼓励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新科技等具体环节进行研究,明确规定了农业科技投资导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提出了粮食主产区、粮食集中产区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等区域的发展概念,从国内研究看,粮食生产核心区是中国近几十年通过实践研究提出的新概念,针对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研究较少,主要从宏观和定性两个层面进行简单分析,而针对粮食生产的区域优势研究和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产业化、农业发展等方面研究较多,现将粮食生产核心区研究综述如下。

1.1粮食生产核心区相关问题的研究

谈琰[5]从宏观层面,分析了粮食核心区建设政策出台背景、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粮食核心产区建设执行层面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杨邦杰等[6]通过对东北地区的调研,提出了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构想,以黑龙江为例,分析目前黑龙江粮食核心产区的建设情况,发现土地整理标准低、种粮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等因素制约了黑龙江省成为中国粮食核心区的进程;王景莹[1]以河南省为例,在2008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粮食核心产区的政策背景下,深入研究了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划分与建设,构建划分指标体系,选择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指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划分与河南省农业厅划分不合理处,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1.2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杨春等[7]总结了河北省创新粮食生产技术,从而达到粮食产量提高的实践经验,对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丰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平作炎[8]通过分析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力度,试图建立保障利益机制,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稳定了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现代农业发展;赵春雨[9]从中国省区、三大地带以及区粮食生产区域3个方面,选择生产集中度、重心演变轨迹的研究方法,总结了生产区域的特点及规律,展开研究了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罗万纯等[10]利用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和计量经济检验,分析了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和非农收入比重是重要因素;伍山林[11]采用粮食生产综合指数,对中西部地区的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特征进行描述,实证分析得出人均耕地资源与非农产业就业接力是主要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含义。蔡文著[12]分析了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方面的基本特征,基于国外典型的不同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中国不同地区的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崔凯[13]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进行分析和评价,比较分析粮食主产区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对于正确掌握粮食主产区现代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蒋和平等[14]针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东、中、西部四个层次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出全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蒋和平等[15]、崔凯等[16]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比较中国农业现代化整体和区域发展水平。

2现代农业研究

2.1现代农业内涵、特征与理论基础

不同学者根据‘1号文件’,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对现代农业的定义给出了不同的理解,拓展了现代农业内涵,提出兼顾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前提下发展现代农业。将柏振忠[17]、孔祥智等[18]、陶武先[19]、刘燕华[20]、戴小枫等[21]学者的观点综述如下:大多学者通过分析传统与现代农业的内涵区别,发现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变革,注入现代农业新的要素,不为实现发展目标、产业功能、实现价值取向、经营方式等的转变,逐步走向商品化、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农业。由于中国农业发展滞后,发展现代农业面临一些问题,张建华[22]从微观、宏观层面总结了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不同模式,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指出中国农业需要选择具有中国与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马晓河[23]认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科技水平低、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发展进程;王碧峰[24]认为农业的资源性约束、产业化水平低、农民素质不高和科技创新能力基础设施条件差等问题,成了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导致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劳动生产率低、科技推广缓慢等现象依然存在。刘喜波等[25]分析并梳理国内外众多的现代农业发展理论基础体系,认为由农业经济、农业发展和农业生态三方面理论构成,其中农业经济理论代表性理论的有农业区位、农业比较优势理念等;农业发展理论包括城乡统筹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等;农业生态理论主要包括生态位理论、循环农业理论和可持续农业理论。祝华军等[26]利用“短板”原理,分析认为一国的农业发展内容与模式是由自然、生产要素资源直接决定的,其中,现代农业发展的程度受所有因素中最短缺资源的因素影响;杨兰根[27]认为人均土地资源是发展的“短板”,决定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质量,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曹承忠等[28]指出制度基础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用科学技术手段装备现代农业,明确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尹成杰[29],蒋和平[30]着重探讨了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途径、基本思路与发展模式,认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不同国情,选择建设重点,完善长效机制,从而确保现代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2.2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是不断变化的概念,在全球化过程中,通过总结不同国家的发展模式,以期为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稳定发展。(1)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根据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式的不同,柏振忠[19]总结出了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模式有3种。根据不同的自然资源和外部环境条件,李滋睿等[31]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日本、荷兰3个发达国家的3种现代农业模式;对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情况,孙浩然[32]、项仁学[33]、孟蕾[34]综合考虑发展路径、自然资源和外部环境条件因素,总结出了三种模式:一是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二是规模型、机械化、高技术模式;三是生产集约加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蒋和平等[35-36]根据两国的基础条件,介绍了巴西、日本两国建设农业的内容、特点及存在问题,为建设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借鉴。(2)中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结合中国国情,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利用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摸索大量建设案例,找出不同地区现代农业建设的途径和模式。许开录[37]根据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差异化、区域化、特色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才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互动并举的发展道路。崔凯等[13]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方案,从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角度,归纳和总结了4种主要模式;孔祥智等[38]考虑到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将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分为4种现代农业模式;李洪山[39]、宋再钦[40]分别从中部应采取产业集聚和东北提高土地适度规模的2个方面来发展各个地区的现代农业;詹慧龙[41]运用指标评价法,对中国各省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将中国划分为都市型的现代农业、高效外向型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主导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型的现代农业、生态和特色型的现代农业5个现代农业发展类型区;朱明[42]将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模式归纳为发达类型、较发达类型、发展中类型、欠发达类型和不发达类型5种。其中,发达类型指农村人均纯收入多于6000元,乡镇企业数量较多,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发展中类型指农村人均纯收入2500~4000元,城乡差距仍然很大,乡镇企业有所发展但还未充分发育;而不发达类型则指许多农村还处于贫困和刚刚解决温饱阶段,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

2.3现代农业发展的评价

现代农业评价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不同阶段,特征也不同。农业部农研中心、杜华章[43]、马秋芳[44]分析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制定阶段性指标,构建现代农业的指标体系理论体系,反应出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且存在区域差异性,为加快区域化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理论指导。辛岭等[45]利用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价模型组测算模型,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得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整体上升趋势明显,东中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依据此情况提出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罗其友[46]通过建立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模型和评价方法,对中国农业发展区域的划分和协调性进行了评价,探讨了中国不同农业区域的主导功能定位和制度变革方向。

2.4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方法

洪艳等[47]在对现代农业集群发展综述的基础上,参照SWOT态势分析法对中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内部资源的优势与劣势进行战略分析,提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应实施构架和延伸产业链的专业化战略;杨卫民[48]以分析农业机械化发展竞争力为切入点,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竞争力,基于SWOT分析方法,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竞争综合评价,为提升现代化农业竞争力提供了针对的对策建议;闫超德等[49]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变量和农业综合生产力的灰色关联度计算和分析,确定了不同变量对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影响程度,总结影响河南省现代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因素;董艳等[50]利用比较优势研究方法,对中国各地区的粮食、经济作物、畜牧业和水产业所具有的资源优势进行比较优势分析,这对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3结语

篇9

考点大盘点

考点一・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复习指南

1.准确全面把握区位含义

农业区位有两类,(1)绝对区位: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状况受发展区位影响。自然区位,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社会经济区位包括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要素。复习时,要区别和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特别注意,在同一地区不同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区位因素不同,同一农业生产在不同地区的制约因素也可能不同。

2.农业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1)农业区位因素的判断,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利于农业发展或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因素而且起决定作用的区位因素为主导因素,不利因素则为限制性因素。如珠江三角洲的甘蔗生产的主导因素为高温多雨的气候,东北平原种植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土壤,河西走廊的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干旱,主导区位因素是水源。

(2)农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

各区位因素要利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进行分析,即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对农业区位影响巨大,如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市场区位及需求发生变化,城郊农业将生产转为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3.如何评价某地的农业生产条件

(1)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看是否做到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2)自然条件首先要从当地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自然因素。其次考虑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是否有可行性,并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投入与产出比,分析农业区位选择是否恰当。

(3)看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要素)对农业生产是否有利。

典例剖析

棉花是喜温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怕低温霜冻,怕阴雨渍涝,怕干旱,怕病虫危害。结合中国棉花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棉花主要分布在 ( )

A. 秦岭―淮河以北

B. 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的丘陵地区

C. 华北平原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平原

D. 新疆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

(2)我国的棉花种植最早集中在珠江流域,在南宋时期从广东、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促使棉花向北扩展的主要保障性因素是( )

A. 国家政策 B. 种植技术

C. 市场需求 D. 自然条件

(3)简要分析新疆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棉花分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第(1)题,读图进行区域大致定位,可知道我国棉花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地区和新疆南部。第(2)题,棉花原本是热带作物,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向高纬地区迁移。第(3)题,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结合材料中棉花的生长习性可以分析得出结论。

答案:(1)C (2)B (3)有利条件:光照充足、夏季气温高、有灌溉水源。制约因素:降水稀少,干旱。

考点二・区域农业布局问题

复习指南

1.区域农业合理布局的分析思路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要求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在各种试题中常以地图或等高线地形图的形式考查如何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或判断农业布局的合理性。此类题目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其解题的一般思路可归纳如下:

(1)根据经纬度位置或海陆轮廓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了解该地区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是进行农业合理布局的基础。例如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

(2)根据等高线的特征或其他信息判断该地的地形特征,进而判断农业的生产类型。例如,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

(3)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劳力、交通、市场等方面,从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4)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2.影响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因素

商品粮生产的突出特点是大规模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生产。如东北地区农作物虽然只能一年一熟,却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可以按照下面的思路分析原因。

典例剖析

读中国东北部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图甲)和美国本土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图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图甲中的A地与图乙中的B地等温差线在凸出方向上有何不同,试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2)B地与C地都是该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两地发展条件的异同。

(3)图中A、B、C、D四地的自然环境各具特色,请指出在开发过程中各自应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1)分析造成东北地区与美国气温差异的影响因素,关键要从等温差线的延伸方向,结合地形判断。(2)发展农业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市场、交通、科技等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比较。(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即对优势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对劣势条件进行改造。

答案:(1)A地等温差线向北(或向高纬)凸出,B地等温差线向南(或向低纬)凸出。主要影响因素:受地形影响,A处为山地(或大兴安岭),B处为平原(或中央大平原)。(2)相同点:耕地面积广大;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土壤比较肥沃。不同点:B所在的国家(美国)农业科技水平更高一些,专业化水平更高一些。(3)A地适合发展林业,B、C两地适合发展种植业,D地适合发展畜牧业。

考点三・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复习指南

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思维模型:在哪里?(空间定位)――有什么?(归纳描述)――为什么?(综合分析)――怎么办?(论证阐述,“对策”跟着问题和成因走。)如分析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定位置,析特征

2. 找问题,定对策

典例剖析

认清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是实施针对性措施的前提。读我国两农业生产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区域农业低产田面积较大,分析其形成原因,并说明应采取什么样的农业发展措施?

(2)近年来乙地区土壤的肥力呈下降的趋势。为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保护土地资源?

解析:正确从图中获取信息,理清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存在问题是突破该题的关键。第(1)题,首先进行区域定位,甲区域是长江下游地区,低产田面积大,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分析原因:地表起伏大,耕地比重小,再联系所学知识知道该地人口多,易出现过度开垦,引起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加上红壤广布。措施要有针对性,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第(2)题,结合东北农林业基地建设,东北黑土的流失及如何治理等知识作答。

答案:(1)原因:红壤广布,土壤贫瘠;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措施:改良土壤(红壤);合理开发梯田;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防治水土流失。(2)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对土壤进行培肥,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加强对土地的养护,实施轮作和倒茬。

解题技能

区域农业发展试题常常出现农业生产模式图,这种图体现了一个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循环经济农业生产模式两种形式。我国是农业大国,如何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这也成为近几年农业部分命题的一种主要考查方式,现就其主要的判读方法总结如下:

(1)找典型作物,推断所在地区

不同的农作物,分布的地区不同,因此判读时可以抓住一些典型作物,如冬小麦和春小麦、甜菜和甘蔗、水稻等,推断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分布地区。

(2)看箭头及标注,分析对环境的影响

阅读图中箭头的指向,注意观察废弃物的排放、能量和原料的来源,探究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如下面所示的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

图中箭头显示,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沼渣、粪肥、塘泥。杂物、粪渣等成为沼气池的原料,体现了循环经济。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农民使用沼气可以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调整饲料、肥料、燃料相争的问题,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3)看生产环节,关注经济效益

关注图中农业生产的环节,环节体现了自然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体现了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种类多,产业链延长,使经济效益提高,增强了市场的适应性。

典例剖析

结合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状况图(见下图),探究下列问题。

(1)指出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除了地形、气候、河流因素,还有哪些区位因素促进了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2)据图探究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

(3)分析大分水岭对该地农业生产带来何种最不利影响,指出解决该影响的措施。

篇10

河南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2010年我国GDP总量中河南省排名第五位,是我国中部四大经济区之一。河南省地理位置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河南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我国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中河南省人口为9402万,全国排名第三位。河南省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河南省中东部为华北平原南部地区,西南部为南阳盆地,河南省的山地丘陵面积7.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3%;平原和盆地面积9.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5.7%,河南省横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全境内由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河流有400多条,全省气温一般保持在12-16摄氏度之间,山地和平原地区的温度差异较明显。河南省内的复杂地理环境和温度生长条件为农、林、牧、渔业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河南省的农业主要以小麦、棉花、油料、烟草为主,粮食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9%,油料产量为全国总产量的15%,牛肉产量为全国总产量的15%,棉花占到全国总产量的30%。在我国的副食品加工行业河南省占比为35%,半成品与成品的销售占全国的50%。河南省的农业发展基础比较全面,但是缺乏相应的技术提高与人才的培养,在绿色农业的标准与产业化进程上还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

二、河南省绿色农业发展的特点与意义

(一)河南省绿色农业的特点

1、绿色农业的标准化。河南省绿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对绿色农业进行标准化审查与监督的过程,绿色农业标准指的是对绿色化生产的系统性做出全面管理的一种低碳的绿色的标准尺度,利用这种标准尺度的制度、管理方式可以帮助绿色农业较全面和平稳的发展。绿色农业的标准化其中包含:农业基础标准、种子种苗标准、产品标准、绿色农业管理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卫生标准、农业工程和工程构建的标准。

2、环境保护。河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又是中部地区四大经济区之一,所以绿色农业的发展会推动我国低碳经济时期的转型。会加快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节奏,河南省绿色农业的发展可以帮助环境保护实现更多的绿色化转型。其中在农业的耕种、施肥、采摘、销售、食用、废弃过程中都可以起到一定的环境保护作用,从绿色农业的发展带动环境保护发展是“一举多得”的举措。

3、无毒、无公害、无污染。河南省要从“无毒、无公害、无污染”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如何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农业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实际行动。“三无”为主题的绿色农业发展特点提高了绿色农业的发展动力,为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确立了方向。

(二)河南省绿色农业的发展意义

河南省绿色农业的发展需要考虑以下几种因素:首先,现代化工业发展的污染排放造成了河南省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农业发展的落后技术和传统的耕种方式对河南省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挑战,对河南省的农业发展的稳定性造成了影响,河南省必须发展绿色农业才能更好的带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有效的保障农产品的产出数量、保障农产品的安全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生态环境的安全、实现低碳经济时期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其次,全国人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消费理念不断增强,随着低碳经济转型的信号加强,绿色化的消费理念根深蒂固,对农产品的消费更加注重健康和环保,而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必须通过创造绿色农业产业的转型生产出让全国人民放心的健康绿色产品,为绿色食品的发展创造出更好的生存空间,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所以河南省要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最后,我国近年来与国际产品竞争激烈,尤其是与美国、澳洲、法国的农产品竞争,国际势力利用技术优势建立绿色贸易壁垒,抬高国际市场的“绿色门槛”,对农产品的要求更加偏向于高品位、高质量、无毒、无公害、无污染,这就迫使我国农产品必须面临低碳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河南省做为农业大省必须走绿色农业发展道路,提高绿色农业技术,扩大生产规模,以产品质量与生产成本竞争优势,提高我省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阻碍河南省绿色农业发展的难题

1、绿色农业品牌少,规模小,自主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目前,由于我国仍然处于低碳经济转型时期,河南省绿色农业发展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河南省内的绿色农业品牌较少,规模较小。河南省内的绿色农业品牌截止2010年有27家,占我国总体的1.5%,绿色农业试点单位在河南省内较少,而且由于分散较大,不能系统化运行发展。而且河南省本身政府投资与鼓励建设中对绿色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政府参与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没有相关的绿色农业战略规划,也没有相对应的资本投入,这导致河南省缺乏绿色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因为产业园区相对较少,河南省本身拥有的农机基础优势未能得到集群化的发展。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河南省城镇建设投入资金不足,加上市场化经济带来的恶性竞争,导致了就业压力过大,农村农用资金的使用在复杂环境影响下,大部分被挪用,农业发展的配套设施不足,农业发展的制度与管理措施不合理,绿色农业的发展动力不能得到基本保障。大部分农村的农业发展以家庭承包制为主,但是由于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员过多,而留守人员大多以老弱群体为主,加上务农劳动力本身素质偏低,对农业发展的认识不足,务农劳动力的素质低下,农民发展绿色农业的比较效益就相对下降,产量增加质量和收入却为上涨,影响了农民与农业企业的积极性,也影响了社会资本对其的投资信心,降低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河南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曾帮助农业发展实现大的突破,在产量上实现了飞跃,农业基础设施发挥的作用很大,可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较短,现阶段许多农业基础设施由于年久失修,已经出现了问题,并影响着绿色农业的发展。河南省的农业基础设施不足的表现主要是:第一,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基础层面尚未得到正确的认识,农民认为发展农业的目标就是追求经济价值,环境保护在务农人员看来并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务农人员也愿意为了追求农业发展而牺牲环境保护。第二,河南省内部发展农业存在掠夺式的经营模式,导致了大多数的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加工较简单、企业效益低、农民收入低、生活负担大。第三,政府地方财政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过少、企业效益低,企业或个人难以获得除政府以外的投资金额,投资渠道的缺失导致了企业和农民个人都不愿意自己出资投入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失修和陈旧造成了农产品的质量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第四,河南省水利建设中政府出资额度与速度较缓慢,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比较薄弱,省内部分排水河道淤积严重,造成了引水困难,内河河道常年没有捞浅,淤泥沉积,抬高了河床,减少了单位立方米的水流量,大部分农用水泵、水闸、水阀、水桥等设施不能配套建设,导致了灌溉动力不足,维修问题严重。

3、绿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是中部四大经济区之一,种植业面积可以达到726.3万平方公里,种植业面积过大造成了农业结构的不稳定,河南省主产粮、棉、油,产量均占到我国总产量的40%-50%,河南省大多数农民的产量虽然上涨,但是收入并没有上涨,而且大多数农民在经济作物、畜牧养殖、水产渔业、林业等获得的收入相对较少。河南省绿色农业的发展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主要表现为:第一,种植的大面积粮、棉、油大宗产品在国内过剩,缺乏社会引导和有组织的农产品对接交易展览会,不能够得到准确的市场机会,在出口方面又面临难题,该难题主要是农产品质量和附加价值达不到国际化标准,出口贸易面临绿色贸易壁垒。第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规模都比较小,在地区性还是国家性所发挥的功能还比较弱小,农业发展为目的的组织能力较低,导致了农业主导产品与新阶段的市场要求不相适应。第三,农民的生产经营缺乏社会化经营的引导,在绿色农业发展的理念、方法、管理措施、人员素质、市场方向等方面欠缺引导,在绿色农业产前、产中、产后都迫切需要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引导,从而实现河南省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四、解决河南省绿色农业发展问题的创新对策

1、建立健全绿色农业发展产业园区,实现集群优势发展。河南省在发展与创新绿色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应该发挥河南省本身具有的农业基础优势,提出绿色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改变目前河南省内部绿色农业发展动力不足的现状。河南省应该注重对绿色农业产业园区和试验园区的建设,将省内的原本具有优势的农业基础力量集中在产业园区或试验园区内,形成集群效应,互相弥补之间的不足与缺陷,相互帮助实现资源的互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另外政府应该起到主导性的发展作用,政府应该扩大绿色农业的财政预算,积极主持与发展民间资本的投资与参与,提高市场中绿色农业的投融资灵活性,通过市场集结的资本大多数要应用于绿色农业的技术开发领域,要提高绿色农业产品的产品附加值,加强绿色农业产品的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利用绿色化技术的开发提升绿色农业产品的竞争力。在建立好以上两种渠道发展绿色农业后,河南省政府还应该提出产业化发展绿色农业,形成从研发、种植、耕作、施肥、采摘、检验、包装、运输、销售为一体化的绿色农业系统工程,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扩大了绿色农业的生存空间,实现了绿色农业的经济效应。政府要突出龙头企业的作用,让龙头企业做好带头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主导举办更多的绿色农业产品展示展销、信息、项目推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