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

时间:2023-07-27 17:0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篇1

[关键词] 中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策略;概况;核心区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5-14-3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Development

Zhao Qian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Zhengzhou Henan 450003)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endency that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transfer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eastern industries transfer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countries promote and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id-rise strategy, the progress of Central Plains regio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th Henan Province as the main body is accelerated, to further enhance the consensus of the whole province to seek development, the force of serving the overall interests, and the spirit to tackle difficultie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hows a good trend, a good situation, and a good momentum.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us quo,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Keywords:central plains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ion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strategy, general situation, core area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应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决策部署,把改革创新、扩大开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2014年,河南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小幅波动、缓中趋升等特点。预计2014年我省GDP增长8.7%,居民消费指数CPI上涨2%左右。区域经济是以一定地域为范围,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相关的区域发展实体。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河南省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必须重视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国民经济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

1 区域经济的概况

区域经济是指经济发展的内部要素与外部条件在一定区域内相互作用而出现的生产综合体。各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区域经济可以对区域性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进行充分反映,特别是在合理利用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等,主要体现在地区生产力分布的科学性与经济性。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中原经济区必须遵循“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发展原则,实现放射性、网络化的发展局势。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进行多个区域的划分,如以郑州为中心,实现中原城市群全覆盖,制定科学有效的战略目标,为实现各个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2 中原经济区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

2.1 中原经济区核心区经济发展现状

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城市数量为9个,分别为郑州、漯河、洛阳、开封、新乡等。5.88万平方公里为土地总面积,21%为全区土地面积的比例,4 150万人为人口总量,与全区人口总数相比,其比例为28%。该区域内具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交通极为方便,核心区是高等圆角及科研院所密集地,在地理位置与产业资源中具有显著优势,对中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区域相比,其GDP总量如下表1所示。

2.2 中原经济区区经济发展现状

中原经济区区城市数量为9个,10.76万平方公里为其土地总面积,5 252万为总人口。这个区域地形主要为平原,具有较为优越的农业发展条件,在北、西、西南等区域油气、煤炭及有色金属资源较为丰富,在黄淮区域却十分缺乏矿产资源,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相比中原核心区,在GDP总量、人均GDP方面区较低,以上表1(2011年)为例进行分析,区占核心区GDP总量、人均GDP的比例分别为71.2%与56.2%。特别是黄淮4市,因投入长期不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较为滞后,致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现阶段河南省存在极为严峻的生态形势,在人口、资源及环境中的矛盾也愈加凸显。2009年我省废水排放量达到了33.4亿吨,其中42%为工业废水排放量,7 979.4公里为全省监控河段总长度,其中53.3%为I―Ⅲ类水质。河南省四大水系分别为黄河、淮河、海河及长江,通过监控检测,氨氮为其主要污染物,按照从重到轻的污染程度进行排列分别为:海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22 185亿立方米为河南省工业废气的总排放量,135.5万吨为二氧化碳排放量,59.7万吨为烟尘排放量。这些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造成了生态破坏。

3 中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3.1 地理条件及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与区位条件等自然环境是影响中原经济各个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主要体现在区位与资源方面。因核心区地理位置较为优越,资源较为丰富则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他区域则相对较低。在测定中原经济区范围过程中,应对各个区域内产业影响力、开放影响力、科技影响力进行充分考虑,通过调整与分析,对其空间范围进行最终确定。

3.2 科技及人力资源因素

作为经济活动所造就、具有特定地域构成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区域经济能否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具有紧密的联系。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社会化、产业化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应用对要素存在形态的改善、要素组合联系的优化存在推动作用。同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能够有效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在区域经济规模扩大、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人力资源与科学技术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作为科学技术进步的载体,人力资源可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 中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策略

4.1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在经济发展中世界各国都会遇到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区域位置不同,导致各个经济发展区域存在严重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的长期存在给国民经济、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基于此,必须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始终坚持协调发展战略,这是国民经济增长与中原经济发展必须遵守的原则。

4.1.1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面对中原经济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选用科学有效的协调措施,在合理范围内有效控制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在核心区域应促进新经济增长点的发展,并以此带动其他区域经济发展,在发展核心区域经济的同时,推动其他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政府的领导下,对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实行资金扶持,通过大量投资,完善该区域基础建设设施,为其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4.1.2 比较优势的发挥,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虽然中原经济发展中各个区域之间存在诸多矛盾、不足,但我们不能对其优点加以否认。通过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可以向优势产业提供更多区域优势资源,帮助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4.2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建立

区域内各企业间、企业内部各部门间比例配置为区域产业结构,在区域生产力组织系统中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中原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通过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可满足区域内各方面的需求,如科学技术水平、消费水平。

2010年,河南全省资源型重化工业产业比重已经超过70%,在全省工业增加值中,6大高耗能行业如有色、化工等所在比例为41%。在核心区产业结构优化中,应对其资源、技术及人才优势充分利用,并对第三产业加大发展力度,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4.3 推动区域合作,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

进行长效机制的合理构建,进行区域规划、区域性政策文件的制定与实施,并对其进行监督和评估。重点做好核心区、区发展规划工作,实行《新区设立审核办法》,对各个区域内的相关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推动中原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化核心区、区等各个区域之间的合作,并进行合作平台的建立,因地制宜地进行特色合作区的设置。同时对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为中原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可靠保障。并进行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的创新,支持集中贫困地区高速发展。

在“十二五”规划指导下,进行贫困地区扶贫政策的有效执行,并进行扶贫搬迁投资计划的编制,为推动中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 结语

综上所述,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由我国体制所决定,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往往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现状,如无法避免该问题的出现等。应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必须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各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加大区域合作,为中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1).

[2] 王春晖.产业集聚、要素积累与地区产业升级:区域开放视角的机理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5.

[3] 张改素,丁志伟,胥亚男,王发曾.河南省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研究――基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1).

[4] 赵文亮,丁志伟,张改素,朱连奇.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

[5] 张旺,周跃云,胡光伟.超大城市“新三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性分析――以中国十大城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3(5).

篇2

关键词:港口经济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1、引言

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较多的港口城市,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港口经济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港口经济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其所在城市的经济状况,受到所在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的巨大影响,可以说,区域经济与港口经济是不可分割的。怎样能够充分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港口物流的便利,使这两者能够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实质,从港口产业的规划、产业经济的互补、港口的综合服务能力、产业带的打造等方面,充分阐述了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本文的成果对于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港口物流水平的提升均有着比较好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2、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2.1 港口和区域经济统一战略规划

港口的发展有赖于所处区域的整体经济环境,因此应该在发展规划中充分考虑二者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实现统一规划。由于我国港口运输业的发展需求,港口建设用地数量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而港口业务的增长也对城市发展起到了显著的带动作用,只有在发展过程中统一规划,才能克服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矛盾、用地矛盾,使二者能够彼此支持,共同发展。首先应该加快港口的设施水平,对于老旧的港区应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行改造升级,同时以新港区承载货物运输的功能,实现港口服务空间的拓展。其次,为了解决港口与城市空间之间的矛盾,可以将港口中一些与核心业务无关的产业转移到其它地区。第三,应将港口与城市视作两个相互独立又互为关联的实体,统筹解决港口在规划建设时的诸多问题,实现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2.2港口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互补

港口经济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区域与外界经济进行联通的纽带,因此港口也是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关键。健康的港口经济形态,能够充分促进城市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带融为一体,从而在极大程度上带动本地区的工业、贸易以及金融业,为区域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协调发展。以港口产业相对较为发达的一些国家为例,其发展模式往往已经实现了港城结构一体化,即以港口经济为核心,充分带动城市周边区域的发展,实现双方的互利。我国的港口在建设与运营中,可以充分借鉴这些成熟模式,积极鼓励港口经济的相关产业,包括商贸、物流、海运等等,充分发挥港口的区位优势,以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以及具有竞争力的物流费用夯实临海产业,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和吸引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多元化。

2.3以完善的服务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

服务水准是一个港口的软实力,也是其能够在竞争中获胜的法宝。港口的物流产业应该建立标准化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这些服务随着港口业务种类的多样化而日益增多,涵盖了物流信息化服务、航运保险服务、经济咨询服务、各类金融服务和法律服务等等,使港口作为产业的窗口和贸易的核心区,提升物流网络的运营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通过构建成熟而高效的综合服务体系,不断结合客户的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来完善自身服务的种类与功能,使港口在货运的同时,逐步形成功能强大的集散中心,并通过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4实现港口与区域的资源整合

港口拥有强大的船运能力,而其所在区域则有着广泛的铁路与公路资源。以统筹发展的理念实现这些资源的有效整合,能够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取长补短,实现协调发展。应强化港口与城市运输模式的一体化,通过海铁结合、海路结合,逐步形成港口与城市运输的系统化与一体化,为货品的出海创造便捷的条件,节约成本,提升效率。应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以及商品的运输需求,充分开辟远洋干线,为商品出海创造更加便捷的快速通道,以港口为辐射中心,实现运输方式的集成化,构建大交通理念下的综合运输体系。

2.5依托港口优势构建产业带

以港口经济为核心,可以建设临港工业产业带,从而实现产业集群发展。产业带可以充分依托城市经济开发区,并以临港工业区的模式进行发展,通过强化和扶持区域现有的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港口的作用,以港城互补的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避免产业发展的“散”与“慢”,应注重产业的规模化与集中度,并以产业链的形式实现各类经济模式和发展实体的一体化,进而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带。应结合港口的物流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加工业,同时注重港口腹地的开发建设,充分实现协调发展。

3、结束语

港口经济对周边环境有着辐射和带动作用,不但能够推动港口所在城市的发展,也能够明显推动所处区域的发展。充分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进一步实现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有利于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升级区域产业经济结构,提升港口的服务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子坚.多种运输模式下国内沿海集装箱港口布局模型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41(5).

[2]徐质斌.关于港口经济和港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12.24(5).

[3]张培林.港口布局层次性的形成机理及经济分析[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10.24(2).

[4]赵喜仓,付星星.港口物流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以张家港港口为例[J].特区经济.2010(01)

[5]陶毅.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 2012

[6]闫乔华,杨兴礼.港口经济对重庆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发展措施[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1)

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 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 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 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 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 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 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 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 的依附理论。

(3) 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 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 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1980 年。 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 Alonso) 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 2 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 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 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 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 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hi138\Com]

3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 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 年) 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 年) 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 年) 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 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 年) 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hi138/Com]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 2002.

[6]李奇泽、敖明山,对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思考,中国商界,2008 年。

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月15日

对于区域经济,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比较简单的理解是指,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包括空间、地理、文化、社会等一些综合体。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地理位置、资源、气候、人文、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不同地区各种资源、位置、气候等的差异,导致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和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经济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新的经济发展格局也在悄然形成。我国的经济发展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区域发展也很不平衡,因此协调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会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20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新概念。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很少有人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衡持续发展的过程。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意义就在于,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减缓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扩大,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同时保持和提高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使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后盾,同时发达地区为欠发达地区提供各种技术、资金、项目等的支持,帮助欠发达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形成良性的竞争循环的关系,从而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实力。通过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协调好不同地区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的关系,从而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倾斜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协调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一)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在建国初期,由于区域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导致我国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全国工业的70%,而内地的工业基础却极为薄弱,内陆边疆地区更是接近空白状态。西部地区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11.2%。在这种状况下,我国采取了均衡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国家以优惠的财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资加快内地工业发展。结果这一政策却限制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表面上看缩小了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但是由于区域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差距造成投资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这种均衡性的经济发展政策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沿海地区发展受到限制,导致整个经济发展在这一时期速度明显下降。

(二)倾斜性区域发展战略。党的后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崭新里程,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采取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区域经济的差距明显扩大,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也不断扩大,造成西部地区经济在全国处于底层位置。

(三)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改革开放后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差异明显扩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央的第一号重大决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国家先后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重大战略举措,这一举措成为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同时促进了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的格局也将发生明显的变化,未来一段时期东西部经济差距虽然还有扩大的趋势,但人均收入有缩小的趋势。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将继续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向北转移的明显,环渤海地区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支柱。

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资源禀赋及自然条件的差异。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水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华南、东北和长江流域,而西北和华北地区缺水比较严重。这将影响到农业、工业和一些其他用水比较多的行业的发展,从而造成缺水地区在一些用水较多行业发展落后于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我国耕地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很少。南方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不到40%,北方高于60%;从东中西三大地带看,东部约占28%,中部约占43%,西部约占28%。我国能矿资源数量多、储量大,但区域分布不均衡。例如,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占全国的70%以上,西北地区占约10%。这样造成了对于煤炭需求量比较大的行业出现集中分布,从而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还有一些其他资源的分布不均衡都造成了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从而使产业发展分布不均衡,最终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不同区域地理位置和各自优势造成的差异。不同区域地理位置之间的差异造成不同的地区产生了本地区依托区位优势发展起来的优势产业,沿海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靠海,使得沿海地区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战略,从而形成了港口城市开放步伐加快,形成了区域性的经济中心、物流中心、对外贸易中心。有些城市由于布局紧凑、城市密集、功能齐全从而形成了以城市群为导向的区位优势。还有一些地区由于区位优势而享受国家政策,形成政策导向明显的区位优势。像沿海地区的浦东、滨海南沙、舟山等,以及上海自贸区的设立都是依托其区位优势而发展起来的。

(三)对于区域经济的规划措施不够合理。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石,区域经济的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不同区位优势,按照不同的区位优势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是,我国的区域发展规划一直以来对区域的功能定位不明确,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管理体制不够明确,缺少全国性的区域协调机构,政策的制定没有形成明确的体系,难以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遇到不同区域之间利益存在矛盾时,难以协调,从而使得一些协调发展的规划不能实施。在对有些地区进行区域规划时,没有考虑长远的利益,缺乏专业人员进行合理规划,使得不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配套政策不明晰。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区域政策导向已发生了多次变动,从支持沿海地区的非均衡发展政策,之后采取渐进式的推进改革开放政策,形成从沿海向内陆的推进过程。当时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因此区域政策设计的范围比较广泛,需要设计31个省(市、自治区),当时由于缺乏对地区具体区位优势的判断,在进行区域经济政策制定的时候,不能对区域进行一次全面、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造成区域规划对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不够合理,资源的浪费比较大。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对于区域经济规划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也不健全,造成有些地方为了应付任务,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规划只做表面现象,没有真正将区域发展规划的政策真正执行下去,使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成为一纸空文。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区域规划是对区域发展的战略构思,是进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是区域发展的方向。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按照区域发展规划的路线行进的,因此一个好的规划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东中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的现状,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必定要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的总体战略不动摇。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战略采取有重点的发展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对于西部的开发侧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侧重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和技术交流;中部地区可以利用现有的区位优势发展物流和商贸,中部地区是联系东部和西部的桥梁,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构建起发达的交通物流网络将对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提升;东部地区是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方,地处沿海地区,是联系国外的重要桥梁,东部地区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发展体系,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行业、服务业、对外贸易等,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为中西部地区提供各种技术和资金支持,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推动和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协调区域经济关系,构建联动、有序的区域经济上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政府在合作时会存在利益分配的问题,我国缺少鼓励和规范地方政府之间区域经济合作的法规和政策,当存在大的利益分歧时可能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很难进行,因此国家应及时出台有关的法规政策。同时,鼓励加大地方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像东部地区的对口援疆就是比较好的示范。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可以增进技术交流,达到优势互补,各展所长,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区域之间的区位差异导致了不同区域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开发潜力各不相同,在对区域经济进行开发时要考虑到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人口状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划,将开发区域划分成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功能区。优化开发区是开发密度较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逐渐变弱的区域。这部分区域需要改变原有的开发模式,改变以往的高投入的粗放经济模式,转为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把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减少以前的高污染行业,增加科技含量高、污染少的行业的建设。重点开发区域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聚集条件良好,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地区,这部分地区可以承接优化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成为优化发展区域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连接纽带。限制开发区域指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非常脆弱,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不太好的地区,这部分地区需要国家的保护。东部地区可以作为优化开发区,中部地区作为重点开发区,西部地区的有些地方作为限制开发区(例如)。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有利于增强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促进产业政策和区域的规划措施相协调,做到定位明确,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四)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跨区域发展。企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给所在的区域创造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企业在选择厂址的时候会考虑多种因素,像资源、交通、市场、劳动力价格等,中西部地区有比较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同时中西部可以承接沿海一些企业的产业转移。企业在跨区域发展时不但实现企业的自身扩张,同时能够带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刺激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加强了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地理位置的限制性也在逐渐减弱,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和现代化的网络设施,完全可以解决企业跨区域发展过程中运输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只要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将会为缩小东中西部的差距做出巨大贡献。

(五)尽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公共服务一般都需要政府来投资,因为公共服务产出正的外部效应,私人部门不愿参与公用服务的投资。公用服务分为涉及就业、基本社保等基本民生公用服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用文化等公共事业服务,以及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公共通信等的公益基础服务和涉及生产、消费、生活、国防等的公共安全服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很多情况下是受制于基本公用服务落后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对于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力资本的发展,服务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以前对资源价格定价存在计划和市场两种定价方式,这种所谓的双轨制虽然在过去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平稳推进,但是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并且过去的定价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资源定价机制,调节好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使得资源在区域之间合理流动,发挥资源的更大效应,缓解区域之间资源短缺现象,促进区域之间产业协调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

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还要求建立合理的区域经济结构,从而使各个地区在国民经济整体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协调一致地发展。通过国家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规划方案与区域特点相协调,各种配套措施有序实施,进而稳步有序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2]肖光荣.论区域经济发展观的新发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5.

[3]沈锋.区域经济合作与西部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09.11.

[4]魏后凯,高春亮.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与政策调整思路[J].河南社会科学,2012.1.

[5]贾晓俊,岳希明.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研究.经济研究,2012.1.

篇5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以“效率优先”为政策目标,采取东部优先,中西部次之的区域发展政策,这种政策虽然使沿海各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增长并带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但同时也使地区间经济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使得我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却相对缓慢。同时,如果错过调控地区差距的最佳时机,一旦地区差距问题变得十分严重,那么不仅调控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短时间内难以收到好的效果,而且国家为此所付出的代价也会大得多,从长远来看反而得不偿失。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

一、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但资源稀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经过20多年的对外开放,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仍然在逐步拉大,伴生着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东部地区已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充分,产业结构升级迅速,制造业、服务业和外贸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西部经济增长主要靠基础建设投资拉动,国有资本仍占主要地位,外资、民间资本不足,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快,投资效益不高。因此,东西部之间的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仍在继续扩大。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及由此引起的地区经济的非协调发展,已成为社会各方面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的原因

造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既有历史文化的因素,也有资源禀赋的不同,更有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的影响等等。其中主要成因有:

1.文化意识、思维观念的差异

中国受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统治,使得与自然经济相适宜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尤其在相对闭塞的中西部地区,其居民普遍存在着进取不足而守成有余的特征。 这种封闭式的观念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极不相称,受这样的观念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势必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无疑会使本已十分落后的区域经济雪上加霜,投资环境得不到改善,优势得不到发挥,极大地影响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的投入和使用效率,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因而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地位。

2.区位差异

党的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梯度推进的战略,使东部地区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既临近我国港澳地区、我国台湾地区、日本和韩国等地区和国家,又有上海、广州、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为依托。我国中西部地区虽也开通了一些对外贸易口岸,但由于与我国西部接壤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无力带动我国边疆地区的发展。

3.政策因素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虽有东西部之分,但实行的是均衡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有两根理论支柱:生产力均衡布局和建立相对完整的区域经济体系。与这两根理论支柱相联系还有三条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原则:工业布局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原则;生产力布局必须考虑国防安全和备战需要的原则;把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的原则。与这种均衡发展战略相联系,国家为了改变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发展差距,实行了西倾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加强了内陆地区投资建设与工业化进程,在西部地区形成了许多新兴工业基地,经济有相对较快的发展,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均衡。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与此同时实行了东倾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非均衡发展战略的两根基本理论支柱是生产力非均衡布局和区域分工原则,主张将社会资金重点投放在投资环境比较好、经济效益比较高的东部地区,使这些地区先发展起来,再扩散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即由东向西梯度推进发展。在政策优惠上,国家对外开放只开放东大门,政策开放的试验区,如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均集中在沿海一代,国家在财政、税收、外资、外贸等方面给东部地方政府较大的经济自,并给予含金量很大的优惠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区域经济差异急剧扩大。

4.非国有经济发展是关键因素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个地区的非国有化程度越高,计划控制的能力就越弱,经济市场化程度就越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就越快。东部地区非国有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中西部,具体表现在:第一,东部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快。第二,东部非国有经济增长率高。第三,东部非国有经济产值比重增长快。东部地区的市场经济和优惠政策,给非国有经济带来勃勃生机,使非国有经济的产值在国民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

三、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建议

1.加强中央政府的调控,构建有利于落后地区发展的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央政府运用政策资源来推动、控制区域经济发展是很有效的。原因在于,我国总体上处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之中,要使市场机制发挥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就必须突破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束缚。而体制改革,体制政策的创新界限基本上是由中央政府来决定,这样,中央政府就完全可以运用在体制上的放与不放来控制不同区域的经济运行情况。从促进各个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的角度看,中央政府完全有条件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来对不同类型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政策空间,给它们相应的发展经济的自由度,使它们发挥出经济发展的潜力,各展所长,创造条件。经济特区、各种开发区等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所以,在中央政府通过直接投资方式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能力不足,有效性相对降低的趋势下,积极地运用政策资源区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变直接干预为间接调控,将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应该成为今后中央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的方式。

中央政府在调控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得逐步构建有利于协调发展的体制环境。这是因为,如果中央政府在调控区域经济发展时,不重视体制环境的影响,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前提条件。甚至,中央政府推行的有些政策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受到来自地方的阻力,处于体制劣势的区域很可能在执行中央政府政策时出现走样。所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中央政府来讲,首先的一点就是要促进区域经济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为它们在相同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按照公平竞争、平等互利的基本原则来发展本地的经济,充分调动它们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各自的经济发展潜力。

2.促进区域之间的产业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最主要的形式是区域之间产业的协调发展。那么,怎样实现区域之间产业发展的协调呢?具体来说,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通过产业发展竞争和分工,促进区域之间产业协调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竞争对区域产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它可以引导区域去在产业方面认清自己的优势,重视发挥自己的优势,注意保持自己的优势,积极创造发展优势,由此而建立自己的优势产业。今后的大趋势是,通过竞争,区域之间会选择发展最有竞争力的产业,这样,就有可能使区域之间产业发展趋同的现象得以缓解。由于各自发展的主要产业不同,区域之间应会通过产品市场来形成产业发展的分工。

第二,通过产业发展合作,促进区域之间产业协调发展

区域之间产业发展竞争会引导产业发展的合作,产业发展的合作是激烈竞争的一种必然结果。因为任何一个区域的某些产业发展不可能完全能够在本区域内解决诸如资源、技术和销售等问题,而是相互依存,那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它们为了巩固本区域的市场地位,扩大竞争优势,就会选择合作的方式去把本属于外部性的一些因素(也就是别的区域的有关因素)通过合作的形式而转化为组织的内部性因素,从而可以减少由市场联系而引起的波动,增强竞争力。区域合作也是实现区域之间优势互补的有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市场上的过度竞争,有利于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中央政府应该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自觉地利用市场规律去促进区域之间产业发展的协调,同时应该根据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以及市场规则,推动区域合作能够长期合作下去。

第三,大力发展落后地区教育和科技产业,提高人力的综合素质

区域的教育和科技水平的落后,致使人口的文化素质低,产业的科技支撑力力弱。改革开放以来区域间学龄前儿童入学率、万名科技人员专利批准数、人均图书印张指标间的相对差异系数有所上升。对市场的机动调整能力的掌握与运用,需要有高素质的企业家及工作人员。因此,建议国家规定全国基础教育目标的最低标准,建立中央教育援助计划,专用于补助低于这一标准的地区基础教育设施,发放教师工资,支付失学儿童学费及杂费,实现“人人受教育”的目标。

要提高区域的人力素质,除了中央政府的政策倾斜外,各区域间也要改变观念,充分重视教育的重要性。各级政府要坚决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大力提倡优生优育,为提高人口素质奠定基础,同时必需把教育和科技看作是一种产业。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促进教育和科技产业的发展。一是大力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二是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现代化市场经济意识;三是要推动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接轨,充分释放现有高等教育的潜力,培养告诉之的专业人才;四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把科研机构特别是应用注的科研机构推向市场。

第四,推动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合作,引导民间力量参与

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可是由于我国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缺乏法律依据和规范,使得地方政府之间不可能从行政上进行相互约束的,所以只能依靠中央政府的行政协调,但中央政府的协调能力也是有限的,为此中央政府应该从制定促进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合作的法律入手,对在经济合作中所涉及倒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规定,做出明确的法律解释,规范地方政府间的经济合作行为,使其能健康、有序的协调发展。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仅仅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某些方面也略显不足,应该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调控下,积极引入民间力量参与,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体措施比如:通过允许组建投资基金,吸收民间的资金进入国家所期望的区域和产业;允许民间力量自主创办教育机构和研究开发机构,促进区域的教育科技的发展,提高该区域的人口素质等等。

参考文献:

[1]张敦富: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

[2]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年

[3]刘树成: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

[4]汪宇明:中国省区经济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

[5]赵伟:区际开放:左右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因素.经济学家,2006年第5期

[6]张衔:东西部经济增长差异与收敛条件.经济学家,2007年第4期

篇6

【关键词】主题功能区 实践基础 经验借鉴

一 我国传统区域发展理论的缺陷

首先,区域的功能定位不清晰。在我国的传统区域发展理论中,多是以行政区范围或空间关系等来划分区域的,没有充分考虑到区域自身的资源禀赋、社会条件和经济基础,即没有充分考虑到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只是笼统地把各区域划分到其所属的行政区或东中西部等地区,让它们接受统一的行政政策和措施,这样做显然是不合适的。对区域的定位不够明确,就不利于各区域因地制宜地发展。这无疑是传统区域发展理论的一大缺陷。其次,区域发展的指标较单一。在我国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中,不管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还是非均衡协调发展,突出的都是“区域经济”,即紧紧用经济指标去衡量区域。这种做法会导致区域之间盲目攀比经济。

二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与发展路径

1.均衡发展战略

均衡发展战略主要认为经济是有比例相互制约和支持发展的。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区域均衡理论的代表之一,因为根据该理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人们普遍坚信,只要在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会促使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2.非均衡发展战略

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将有限的资源首先投向效益较高的区域和产业,以获得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其他区域、其他产业的发展战略。由于各国及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和社会资源配置的非均匀性,存在经济发展的区域空间差异。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非均衡发展战略有利于突出重点,集中优势资源解决燃眉之急,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产业,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缺点则是导致了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结构失调。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我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

第一,推进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要通过经济适度发展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区域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使不同区域的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享受优美的环境、有基本统一的医疗卫生条件、社会保障待遇等,从而使不同区域人民生活的综合质量与水平逐步趋于均等化。

第二,在产业发展上体现各区域的比较优势。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每个区域都要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

三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国外实践借鉴

第一,落后区域。主要包括农业区域的发展政策和自然条件极端区域的发展政策。前者重点放在工业化上从支持农业现代化,到支持引进工业投资,再到支持内生工业化与经济多样化;然而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培训与再培训以及人民生活环境与质量的改善始终是援助的重点。后者重点是解决区域社会问题,主要目标是充分利用资源,促进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培训系统,鼓励新兴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二是注重环境保护。由于区域环境脆弱,在开发时要划定保护区。当地居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需要用特殊措施保护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比如,瑞典、挪威、芬兰的区域政策保护拉普人的利益,包括通过拨款、社会保险支付、允许携牲畜自由跨越边界等措施保护其传统经济,政府还划定单独的拉普人活动地区。

第二,衰退区域。一般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改善区域投资环境,调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经济重组积极性。二是跨国公司注重长远利益能客观地评价特定区域的潜力,在欧洲萧条区域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发展新兴工业。首先,加速产业转移。区域政策将加速创新与新产业的传播。其次,发展内生新兴工业。萧条区域内部市场小,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其必然性,内生的中小企业所产生的区域乘数效应往往比引进的大企业大得多。

四 对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启示

1.明确区域政策的对象和领域

借鉴区域政策较完善国家的成功经验,科学合理的区域划分可为区域政策提供可靠的制度基础和实施方向,否则区域政策将无的放矢、收效甚微。目前,我国需要明确区域政策的对象和领域。我们既要借鉴国外标准区域划分的做法,又得借鉴问题等特定区域划分的原则,将其区域范围落到实处,落到基层,使其成为政策导向的科学依据、有效手段和新时期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环节。

2.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主体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指标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要遵循本国国情,划分过程中注意类型的简明性和可操作性,在现阶段可以不强求国土的全覆盖性。在指标选择上注意要有意义、易获取,而不要建立过分庞杂的指标体系,避免陷入指标和数据的大海之中。

五 总结

形成主体功能区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目标定位,在不断实践的变化中才能形成合理优化的适合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功能区。

参考文献

[1]张磊.市域主体功能区区划实效性分析—以泰安市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2]殷为华.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新概念区域规划研究学位论文[D].华东师范大学,2009

篇7

关键词:区域差异;中国经济;资本流动;区域成长

一、引言

区域差异普遍存在,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经济实力的差异无可避免,例如中国东西部发展差异和美国东北部与西南部的不同经济水平。区域差异对于国家或地区有深刻的影响。瑞典经济学家冈纳曾说,“不平等及其加剧的趋势成为对发展的限制与障碍的复合体”。区域差异严重化将导致产业结构断层、收入分配不公等局面,严重影响与制约经济的发展。

相较于发达国家,区域差异对于发展中国家影响更大。对于仍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中国来说,区域差异是目前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从2000年开始的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来看,中国希望借由“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积极解决东西部经济的区域差异。中国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密不可分。

二、区域差异原因分析

(一)自然资源是人类在进行生产生活时首先接触并且影响最为广泛的因素

自然资源影响劳动生产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撇开社会生产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农业时代,中国长江流域的住民从事农业耕作方面的劳动生产率较高,沿海地区的矿产资源则是一些内陆地区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区域自然资源的差异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导致区域差异最原始的原因

农业时代,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多为繁荣发达的地区,而土地贫瘠、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则是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而在工业化时代,因为运输方式的改进,虽然这一优势有淡化趋势,但仍旧对地区的经济状态有着深刻影响,另一方面,水运等一系列新型运输方式的出现使得沿海地区的贸易状况日益改善,经济状态也随之好转。

(三)不同区域的生产要素禀赋也存在差异

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很好的解释区域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由于区域间生产要素、技术和偏好的不同,促成了贸易的可能。生产要素丰裕的地区比生产要素贫瘠的地区有更好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了经济发展在不同区域有所不同。

(四)体制差异对经济影响明显

体制的差异是国家所特有的,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不同。就中国而言,体制的差异对经济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改革开放前,中国着力改善旧中国遗留下的内陆经济发展相较沿海落后的局面。“一五”计划在沿海地区重点进行以改建、扩建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在内地重点进行以武钢为中心的华中工业基地和以包钢为中心的华北工业基地建设。除却被“”扰乱的“二五”计划,“三五”和“四五”计划也是以巩固与发展内陆经济为重点之一。这些计划的实施很好地带动了中国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政治体制。一方面,投资体制发生改变,中央投资决策权分散,沿海地区自增大,投资能力增强,投资规模以较快速度扩大。投资决策大的地区对于投资项目与产业方向的把握有较多选择,得以大规模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沿海地区与内陆本身经济基础较差的地区在投资方面进一步拉开差距。

另一方面,国家制定对外开放政策,包括发展进出口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外资和技术及外汇、税收、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例如,中国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后,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政策环境的差异使各地区在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规模等方面相差巨大,进一步影响着各区域经济增长能力、规模、速度和产业化结构,使得各区域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相差悬殊。

三、区域差异对于中国经济运作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前,政府将经济建设和产业布局重点放在“三线”地区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高度中央集权,为改变沿海繁荣、内陆落后的极端不平衡现象,政府决定“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发挥优势、均衡发展”,将中国引向均衡经济发展。政府在中西部重点投资资金、技术、人才和建设项目,将经济建设和产业布局重点放在“三线”地区。

这一时期的“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根据1953年到1978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数据,重工业得到的投资额为47.7%,占总投资额近一半。政府在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投资重工业,拉动经济增长。“”着力于以工农并举的全面增长赶超策略,寻求适合的经济发展道路。1958年的北戴河会议不仅号召生产1070万吨钢,也提出建立的想法。虽然最后并未真正促进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同时增长,会议的出发点仍是全面经济增长,寻求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二)改革开放后,政府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生产力布局,实施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篇8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早已被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看作是事关国家长远利益和本国经济政治的根本制度能否正常运转的重要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如何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本人认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专门的立法

可以说成功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过大问题的几个国家,都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任务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其中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完全以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来推进,而美国、德国也都有相关的专门法规出台。日本政府无论是对全国性开发,还是对地方性开发或特殊性开发,都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并根据各项法律制订了相应的计划,从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保证了政府各项开发政策的实施;美国主要是通过法律来规范对落后地区援助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所有的程序和过程都在严格的法律控制之下,防止发生将资金挪作他用,而使项目夭折的事情,保证了援助项目落到实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德国的相关法律主要是使得平衡区域差异成为各级政府的共同任务,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高到了基本法的高度。

2充分运用了财政政策的相关工具

首先,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差别税制。从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政府通过差别税制积极培养落后地区的良性循环能力。其次,要对落后大的地区转移支付,这里可以以德国的财政平衡制度作为借鉴。其特有的转移支付机制充分体现其合作性财政联邦制的“合作”性质,即通过财政手段实现州之间或地方之间人均财力的相对平衡,为确保各地区居民能够实现这种相同的生活水准创造条件,这正是德国财政制度的核心。

3对落后地区实行倾斜的金融政策

区域协调性问题处理的比较好的国家都十分关注运用对落后地区倾斜的金融政策来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实行对落后地区倾斜的金融政策主要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准备金制度、利率政策的倾斜。考虑到落后地区货币乘数较小的现实,应实行区域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制度,降低其存款准备金率;而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深化理论的核心,也是落后地区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应该有效的反映资金的稀缺、投资的风险,利率也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作为资金流向的导航器。其次,采取积极政策合理推动落后区域金融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及制度创新。理念创新是实现由传统经营理念向现代经营理念的转变。落后区域金融发展滞后,固然有外部环境的制约,但内部理念的落后也是重要因素。

4加大国家对落后区域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

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前提条件,包括交通、通信、教育等方面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落后地区依靠自身力量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用于这方面的建设,这就需要国家加大相关的投资力度。同时,要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的同时,高度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以德国为例,其在不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的同时,也要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使得区域间经济能得到协调发展。

5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劳动者素质

美国政府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政策导向,主要是着重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私人资本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核心是要培育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的创造能力和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认为政府的扶持是必要的但也是次要的。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当前对人力资本的公共投资占GDP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加,可见国家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问题也高度关注,但高等教育的投入并未随之增加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6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

德国所采取的这一政策十分值得我国借鉴,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如果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而中央政府主要发挥居中协调作用,则更容易解决“诸侯经济”导致的各种矛盾。

具体的做法可以首先通过立法的方式,将地区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政策合理性及相关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同时建立专门的部门定期进行审查以确保法律的有效性。

7合理利用外资

我国经济发展不能过分依赖海外资金,同时引进外资时应在吸引直接投资上下工夫。外国资本的流入如果处理不当,有时会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特别是在短期资金和那些随时可以兑现逃走的证券投资的管理上。由于目前通讯手段十分发达,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市场稍有风吹草动,证券投资资金在瞬时内就会抽走,从而对一国的对外支付造成严重压力。

8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德国经济的中坚力量,其实并非作为工业巨头的诸多大企业,而是众多的中小企业。为支持本国中小企业发展,德国采取了设立州投资的银行,设立中小企业资助项目、中小企业参股基金、市场开发项目,为中小企业创造、保证就业、提高竞争力,以及对出口市场的开拓、培训和技术应用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中小企业融资,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成立巴伐利亚建设融资促进银行,为企业申请商业贷款提供政府担保;成立巴伐利亚风险资本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等一系列手段。而这一点与我国实际也相吻合,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无疑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

篇9

关键词:协调发展;对策;机制;产业集群;区域经济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现象,是非常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式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产业集群是可以通过一些途径进行发展自身经济的,其中主要的途径有降低成本和持续创新。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要想两者之间协调发展,必须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探索真实有效的对策。

一、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产业集群指的是两个紧密相连的企业,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聚集,形成一个强大的集体。如今,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明显,并且不断扩大,与成长起来的区域之间形成了互动关系。产业集群在发展中不推动着区域经济的进步,总之,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有着相互推动的作用。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不可推脱的,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受到产业集群的严重影响,是通过规模效应影响的。GDP作为一个名词,已经被大众所熟知,人均GDP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核心体现。人口在空间上的集中一直被产业集群带动着,原因是可以为产业的聚集提供充足的劳动资源,与此同时使产业聚集区域的产业从中获得效益与利益,提高人均GDP,从而使经济得到有效的发展。产业集群的规模是非常放大的,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可以带动小型企业的经济,使小型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国际竞争,这样做有利于增强其市场的竞争力,还能创建自身的区域品牌,来增强自身对外的开放程度。

区域经济影响着产业集群的前进道路,产业集群使区域经济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产业集群带动着区域经济的机构,两者存在一定的联系,产业集群的发展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二、构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

建立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策略有很多,建立机制是要适应整体发展趋势的。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之间要加强合作关系,产业集群在发展中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因为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过程,是要与区域经济共同前进的。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并且与外区进行合作,进一步减小与外区之间的差距。产业集群还是一个复合体,它除了企业间的相互联系之外,政府、高校等相关机构形成支撑,为产业集群做配套服务,是一个结合体,因此,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特殊的意义。产业集群在发展初期是一种市场自发行为,这种行为是极其不稳定的。所以一般当地政府应发挥其规划、引导与协调的积极作用,区域功能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做服务,产业集群的发展也离不开区域的功能,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与人才集聚效益。

1.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首要机制

所谓首要机制,就是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来自生存、盈利等共同目的的引导,产业集群与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外在的市场竞争压力,即产业集群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产业集群的带动。在所有的机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以价格规律为基础的市场机制。市场机制以社会经济规律为主导,是市场经济中各个要素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杠杆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实现资源合理流出与流入、优化相关配置,来提高资源利用率。

2.区域的市场机制发育程度对该区域的政府决策的影响

市场机制发育程度高的区域政府往往是进攻型和开拓型的,而程度低的则是平稳型和自给型的。市场机制的作用影响着区域的开放度。市场经济受到连锁效益的影响,这种影响便是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区域的经济在运行中对各种资源的相互转化。资源转换能力就是借助市场机制作用,来实现生产要素资源的互补。市场机制强的区域,可以通过交换取得合理的资源配置且充分利用,使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3.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能力机制

区域的网络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力。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行为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的各种促进创新等关系的综合,区域网络的创新将随着创新的脚步逐渐改善,并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区域创新网络的核心价值体现在竞争的企业、用户等方面,大学、科研所与网络中的企业有着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而中介服务、金融机构和政府3个要素则构成了创新网络的系统支撑点。政府调控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政府调控机制成为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想要两者之间协调发展,就必须在政府的可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源泉。但市场的发展是漫长的,这也促使产业集群的发展成为了一长期性的过程。政府利用获取信息便利的优势,采取一定的措施,根据地方特点,推出了产业集群的具体规划,并提供合理的政策支持,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对策

1.加强产业集群战略规划

根据区域发展的特点和产业布局等形成规律,并结合世界上的具有建设性的成功典例,但要避免统一的模式。市场作为导向,产业集群需要一个可以创新的平台,此时市场可以作为产业集群创新的平台。制定的规划要具有长远性、稳定性、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完善区域市场环境

产业集群的外溢效应的明显程度是与市场机制是否健全存在明显关系的。因此,想要实现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加强自身的发展,与国际市场形成必要的竞争,并在竞争中迅速进步。

3.营造区域创新环境

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可以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之间的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能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区域新环境既包括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又包括交通、通讯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在区域创新环境建设中,活跃的企业家群体是带动企业发展的前提。因此要培育或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家。同时通过制度的创新,促进集群企业与区域外其他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中介服务机构保持良好信息交流与合作。

4.政府引导作用

政府要加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发展战略开发与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政策,进一步改进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发展前景与氛围,消除阻碍前进与发展的因素等。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合理的竞争规则,建设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5.产业集群经营国家化

现如今,已经进入了全球经济化的时代,这要求产业集群需要协同全球经济化的脚步,共同发展。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引导中小型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并通过新兴产业的有效发展,以此来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进步,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例如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已经是未来的发展走势。因此,我们要根据两者之间发展的情况已经相互作用的情况,寻找行之有效的,协调两者之间的平衡,稳定向前,促进两者之间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士云,白莉.长三角城市群休闲体育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J].城市观察,2010,06(34):72-78.

[2]李东光,郭凤城.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经济纵横,2011,08(54):40-43.

[3]曾小平.产业集群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9,01(11):153-156.

[4]刘丹.基于SWOT分析的鞍山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03(33):45-47.

篇10

[关键词] 区域发展 新常态 区域合作 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2-0007-06

一、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

改革开放是一个渐进过程,这一点在空间上表现得尤其突出:改革开放初期让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进入21世纪后,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进而演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从“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四大板块”基本形成,“十”之后,中央又提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等,促进了三大经济带的发展,使区域发展从优先发展战略转变为协调发展战略。

(一)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

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发展战略反映在空间上,就是向沿海倾斜的非均衡空间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主要依据是: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抓住并利用好当时国际产业向东亚转移的机遇,促使我国的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加快中部地区的能源、原材料产业的发展,巩固粮食生产基地的作用;而西部地区依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备地区。由此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组成的“三大地带”的格局,这是顺应改革开放的具体要求,在空间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布局。特别是向沿海倾斜的战略,伴随经济特区的建立,造就了一大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城市。

“三大地带”的格局,使我国的产业分工在大的地域空间上趋于合理化。东部地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成全球制造业基地;中部地区以传统制造业、农业和原材料产业为主;西部则以能源矿产等的开发与加工为主。这种有层次、后劲十足的分工方式,为国家改革开放前20年的高速增长打造了空间环境与条件。

(二)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区域经济格局演变

到上个世纪末,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当年小平同志提出的“2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已经实现。然而,新的问题开始出现,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巨大落差,城乡二元结构严重,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央采取的措施是从1999年底,开始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2002年启动“东北振兴”战略,2004年启动“中部崛起”战略。这样,三个开发战略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东部率先发展”战略,共同形成了我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做出的总体战略部署。在空间结构上,形成了新的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 “四大板块”空间结构。

(三)三大支撑带的形成与发展

党的十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常态带来新速度、新方式、新结构、新动力。中央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这是应对区域发展新形势、塑造区域空间新结构的主要途径,在空间上形成了三个支撑带:

第一条支撑带是一带一路形成的支撑带。内陆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过西北地区各省区的合作、各城市(重庆、武汉、郑州等)与新疆核心区的合作,形成面向中亚、直通欧陆的国际合作新态势。沿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福建是核心区,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将起到关键性作用。其中,粤港澳的区域合作更是重中之重。深圳作为广东的门户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正面临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

第二条支撑带是长江经济带。包括整个长江流域的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横跨东中西三大地带,城市群之间的合作,既是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之间的合作,也是流域合作的典范。

第三条经济带是环渤海经济带。由京津冀地区、山东半岛经济区和辽东半岛经济区组成。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核心,其关键是以协同创新为先导,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重点,构建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总结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成功的具体原因,首先是优越的区位条件,为我国区域经济的空间协同发展准备了良好的条件;其次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大尺度的空间转移,使包括我国东部地区的东亚地区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最后是近40年来我国实施的融入国际、加快发展的改革开放战略。

二、新常态下区域经济的特点与发展思路

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影响,我国在一个较长经济增长周期之后面临结构性调整,特别是上一个增长周期形成的产能过剩的影响,经济增长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十三五”时期和之后的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是最主要的特点。新的增长动力主要有赖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发展方式、生产新技术产品和拓展新的市场空间为主要转换方向。经济发展动力处在转换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1. 动力转换。经济发展动力转换期,是生产要素配置调整和资源组合优化的机遇期。大宗产品价格下滑和起落不定,由市场配置资源、推进资源价格改革越加必要,东北地区和中西部资源产品产区的结构调整不可避免。随着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越来越突出,粗放型、以资源投入换来发展速度的传统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生态友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成为我国北方大多数省区的重要任务。

2. 多极点与地区分化。2016年,从各地经济实际增速看,西部8.6%,中部7.7%、东部7.6%、东北3.5%左右。分省区看,重庆10.7%,贵州10.5%、10%,排在前三位。从增长动力看,西部和中部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比如,山西、安徽、江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2016年投资额超过GDP的规模。消费对区域经济的作用也十分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或超过10%的有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河北、黑龙江、、青海。增速最慢的几个地区为吉林、河北、上海、北京、黑龙江、山西、辽宁,分别为6.9%、6.8%、6.8%、6.7%、6.1%、4.5%、-2.5%。这种态势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原来集中于沿海特别是“三大都市圈”的增长中心,已经开始分化,增长中心的多极化,将会带来一个全新的空间结构。

3. 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成为区域空间变化的主导力量。目前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空间转移上,跨大区域的空间转移和省区内部的线性转移(即沿交通线的推进)。以广东为例,不管是由V东省向广西、云南、贵州的空间转移,还是由珠三角地区向粤北山区的转移,都受到了国家和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产业转移对落后地区的发展作用明显。一是加速新的战略支点的形成与发展。未来的新战略支点主要在中西部,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都需要坚强的产业体系来支撑,产业转移是加快产业体系提升的重要途径。二是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现代制造业的中心转到中部地区,是可以期待的空间结构的大变化。三是有利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近年来,我国很多中心城市都获得了大量的政策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强劲的消费支撑,但是城市空间的拥挤、土地等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也日趋明显。通过产业转移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伴随着第二产业郊区化和小城镇化的趋势的到来。

从上述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出发,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有以下几点:

第一,抓经济强省。广东2016年达到7.9万亿人民币的产值,折合美元约1.2万亿,高于俄罗斯的1.18万亿美元产值。江苏2016年为7.6万亿人民币产值,广东加上江苏相当于印度2016年的产值(2.4万亿美元)。而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北京、上海、天津,7个省市2015年GDP达到31万多亿,占到全国74万亿GDP的43%左右。所以,区域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只要经济强省巩固了,国家的经济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第二,抓经济带建设与发展。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挖掘新需求和新市场成为重点。长江经济带成为再造我国内需市场的关键布局。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战略的启动,将成为带动沿岸经济,再造我国内需市场的关键布局。长江沿线九省二市已占我国GDP 的半壁江山,是内需增长的最佳着力点。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启动,将有效拉动沿线经济,对我国稳增长和调结构都具有战略意义。东南沿海经济区包括福建、广东两省,面积29.9万平方公里,如果加上江苏、上海和浙江,就形成东南沿海经济带,是一带一路的核心部分,面积超过5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5亿,GDP超过25万亿,占全国的1/3。

第三,促西北、东北、华北重新振兴。应当采取改革体制、调整结构、塑造动力的措施,改掉影响经济发展的顽疾,形成发展的新动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京津冀地区和东北地区,是重要的着力点。

第四,按“四大板块”转换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东部地区:通过转型升级发展,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创新成为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动力。中部地区:下一个经济周期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区域,未来国家的主要制造业中心,产业转移是中部地区的主要动力。东北地区:走出低迷重新振兴。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较多的问题,通过转型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应当是主要出路。西部地区:未来的西部应当是兰州-成都一线以西的区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备地区,资源开发仍然是主要的发展形式。

三、新常态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与区域合作的思考

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无论是多极点的发展,还是经济带的发展,我们都会看到:单独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的发展,已经无法适应大范围空间结构调整的要求,一个以区域合作为纽带的发展时期已经到来。

(一)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区域空间一体化

从罗斯托等发展经济学家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到弗里德曼把区域经济发展落实到不同的空间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证明,持续的经济增长会推动区域空间的一体化形态的形成。这是因为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区域空间的各经济系统会重组,经济形态分布的边界会发生变化。这一过程往往按一定规则进行,其最终格局就是全国各地区实现经济全面一体化。

空间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地域分工,分工使产业发展逐渐细化。在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产业的聚集与分散的空间格局。然后,在区域合作的推动下,形成都市圈或者城市群,最后演变为经济带或经济区。

弗里德曼根据区域内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将空间一体化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独立的地方微中心。经济上的自给自足,使区域和城市之间缺少经济联系,“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其真实写照。

第二阶段:单一的工业强中心。在工业化阶段,大工业聚集大量人口,中心城市聚集人口与财富的能力很强,区域经济关系表现为周边区域与中心城市的合作。

第三阶段:强中心与次中心共生。作为工业化成熟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强大的中心城市和若干边缘的次级中心城市共同生长,区域间的合作与城市间的合作日益密切。

第四阶段:区域空间一体化。作为现代社会的区域空间结构,城市之间和区域之间互相依存,区域合作不断加强,城市等级体系形成,交通网络发达,边缘性基本上消失,大同社会的场景开始展现。

(二)新常态下区域合作的新变化

区域合作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区域中资源配置的优化问题。合作早期的合作内容是物质交换、商品交换、人才交换。随着经济发展,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入,合作向纵深发展,更多表现在资本、技术、信息等高级生产要素,大范围、大空间、跨行政区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