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出行的好建议范文

时间:2023-07-27 17:0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碳出行的好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低碳出行的好建议

篇1

“十二五”期间,建议继续大力推进公交优先战略、进一步完善机动车总量控制制度,积极探索特定区域征收拥堵费。近日,上海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副主任委员张载养在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新闻会上《上海市“十二五”期间低碳发展的初步思路和对策建议》课题研究透露以上信息。对备受关注的“拥堵费征收”,张载养表示,“可以作为低碳发展的一个选项加以研究。”

在什么区域征收何时征收还未定

据了解,针对本市“十二五”期间低碳发展,专门课题组进行了初步思路和对策建议的课题研究。研究报告指出,作为一个人口高度密集、产业高度集中、能源高度投入和污染高度排放的特大型城市,本市应在“十二五”期间率先探索出一条低碳发展之路。其中,“特定区域征拥堵费”是一个思路。

张载养表示,尽管对“拥堵费”在什么区域征收、按何种标准、何时征收等,目前无法确定,但应该把这一政策作为低碳发展的选项加以研究,不能忽略这一条,“因为这一条被许多城市证明有效。

道路供给空间汽车保有置接近饱和

数据显示,2008年上海市交通能耗约占总能耗的24%左右,且道路供给空间、汽车保有量等均接近饱和。此外,近年来,本市建筑和交通用能及碳排放迅猛增长,并且保持较快的刚性增长态势,应妥善控制机动车碳排放,大力提升城市公共出行水平。

为此,课题组在研究报告中呼吁,一方面,“十二五”期间本市继续大力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大力推进公交网络完善和优化,鼓励使用P+R换乘系统,鼓励非机动的交通出行方式,不断提高公共交通相比私人机动出行的优势和吸引力。同时,应进一步有效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进一步完善机动车总量控制制度,积极探索特定区域征收拥堵费、分类平衡中心城区停车费等政策手段。

声音

有车一族顾小姐认为,如果是从低碳和高效出行的角度,她非常希望看到在轨道交通附近增加停车场,并且收费合理,那么她也更愿意乘坐轨道交通出行,既低碳,又省时省钱。顾小姐认为,征拥堵费,如果在车主的可承受范围内,那么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全程开车。一名lT经理人乔先生觉得,征收拥堵费,出发点是好,但实际操作有难度,对治理拥堵作用有限。

深圳:收取拥堵费仍在研究

深圳市目前拥有汽车已超过210万辆。城市车辆密度为303辆/公里,远远超过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的车辆密度。深圳市的交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今年初,在深圳市人代会上,深圳市人大代表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就是交通问题,人大代表提交的关于改善交通的建议超过40份。其中,张志华等12名深圳市人大代表提交的建议尤其引人瞩目,其建议针对特定的易堵路段收取交通拥堵费。

承办单位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近日在答复中表示,深圳市交通发展正面临严峻挑战。加强交通需求管理,控制机动车增长,引导小汽车的合理使用确实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控制机动车增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外地车辆管理、社会公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等多方面因素,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来推进。同样,拥堵费的征收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系统性研究后才能制定实施方案。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表示,将深入研究合理调控小客车增长速度以及引导机动车合理使用的政策与措施。该委目前正组织开展《深圳市城市交通白皮书》的编制工作,同时开展《深圳市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及近期实施方案(机动车增长应对策略)》、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管理对策等研究工作,该项研究工作将为下阶段开展征收市区拥堵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视阈;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对策建议

公共交通运输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在发挥重要社会功能和作用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并排放了大量的废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不断加剧。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为实现绿色生态健康发展,节能减排已成为公共交通运输领域的一大重要任务和课题。这就要求公共交通部门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从低碳经济的发展视角出发,来努力提升公共交通运输管理水平,从而积极探索公共交通运输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道路。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内涵

(一)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1999年,美国学者莱斯特・R・布朗在著作――《生态经济革命――拯救地球和经济的五大步骤》中,最早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其后不久,这一概念逐步被政府所认可和吸收,在2003年被编入英国能源白皮书,为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开启高能效、低排放的“新工业革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提供了重要思路和启示。我国最早在2007年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期间,明确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政府主张,提出若干设想,并在其后在许多地方开始了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和试验。比如,珠海提出申请要建立中国第一个“低碳经济示范区”;上海拟定建立“低碳经济实践区”;山东省淄博市提出“加快建立低碳循环型生产模式,实现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二)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具有“三低”(也即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特点的生态型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通过发展观念改变、创新低碳技术和制度,从而研发低碳产品和提供低碳服务,有效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清洁能源的消费结构,在实现经济增长和同时尽最大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经济社会活动的低碳化,实现最终创造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和促进生态经济社会的清洁、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涉及社会生产模式、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关乎国家权益和发展前途的一场全球性革命,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二、低碳经济与公共交通运输的密切联系

(一)我国公共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发展,我国已经建起比较完善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公共汽车、火车、轻轨、高铁、地铁、轮船、飞机等,几乎应有尽有,在方便人民群众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公共交通运输体系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最为常见的公交车最容易成为人们投诉的焦点。一方面,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乘坐公交车尤其是上下班途中乘车拥挤现象还普遍存在,使得人们通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还存在一些不便;另一方面,公共交通设施陈旧、公交车性能差、公家车道被挤占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公共交通运输秩序还比较混乱。此外,公共交通的运行状况还难以完全满足人们的出行和运输需要,存在晚点等现象。

(二)低碳经济与公共交通运输发展密切联系

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前时代的新课题。作为能源和资源消耗比较大的公共交通事业,其贯彻落实低碳经济理念的程度⒅苯佑跋旌途龆ㄗ诺吞季济发展的成效。因此,低碳经济与公共交通运输发展紧密相连。此外,基于低碳经济视阈来发展公共交通运输事业,还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降低公共交通运输成本,有利于提升公共交通企业的竞争力水平。

三、当前我国公共交通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规划运营线路存在不合理现象

由于历史和体制机制的原因,以前我国许多城市的交通规划都比较随意,大多都是根据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对居民出行需要考虑不周,加之对水、电、气和工、农、商、学等各部门沟通不够,城市交通规划不合理,造成出行速度和运输质量不高,主要干道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停车场难以满足需求等问题,从而使公共交通能源消耗和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不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

(二)公共交通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实现有效、有序的公共交通管理,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是重要保障。由于交通运输管理体制行业分割等原因,当前我国关于公共交通运输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之间还存在协调性不强、反映滞后等问题。这就使得当前的法律制度只能从主观行业和方向进行规范管理,而难以实现综合协调以解决各种问题,这就为一些公交司机等人员违规运输、不守秩序、浪费资源等提供了“越轨”空间。

(三)公共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有待提升

在公共交通管理中,科学技术是重要支撑。由于私家汽车的大量兴起,许多城市对公共交通信息网络的设置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从而导致许多公共交通运输问题的产生。当前,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已成为交通管理体系的重要科技发展方向,对促进公共交通运输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一方面我国一些城市大力从国外引入各种类型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加大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自主研发力度,开发了城市交通控制系统HT-UTCS等信息化系统,但到多数城市还存在着公共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到位等问题,不利于公共交通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三、低碳经济视阈下加强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科学规划公共交通路线

要增强规划意识和战略意识,积极建立现代公共交通运输综合体系,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具体实际,加强对公共交通线路的科学规划。一方面,要本着利于群众出行的原则,加强综合协调和科学控制,努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公交车、地铁等不同公共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提升公共交通的覆盖面和便捷性。同时,要充分利用好调控政策,规划好公交车专用车道,对私家车进行一定路权限制,有效治理私家车挤占公交线路问题,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此外,还要做好公交线路与水、电、气和工、学、商等部门的协调,减少和避免相关因素对公共交通运输的干扰和影响。

(二)完善公共交通管理法规制度

要结合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具体实际,及时制定出台相应的公共交通法律法规和行业制度规范,为实现有效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同时,要加大公共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交车司机等人员的规范行车、安全行车意识教育和宣传力度,防患于未然,减少和避免因为主观因素而影响公共交通效率或造成公共交通事故的发生可能,从整体上提高公共交通运输企业和乘客的安全意识和出行质量。

(三)提升公共交通管理信息建设水平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有效的公共交通管理和节能减排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成为促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在现代公共交通运输管理中,要加大对现代信息技术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努力完善公共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即实现对公共交通车辆性能、能耗的不断改进和及时监测,又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城市公共交通进行有效管理,切实提升公共交通管理信息建设水平。

(四)大力发展低碳公共交通工具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城市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建设。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发展,严格执行乘用车、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建立汽车产品燃料消耗量申报和公示制度;严格实施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条件的地方要适当提高排放标准,继续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公布实施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推进替代能源汽车产业化。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和有效衔接。

四、结束语

公共交通\输对于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随着低碳经济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低碳经济在探索发展中对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带来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在践行发展新理念的背景下,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者要树立低碳经济思维和视角,切实将低碳经济理念运用于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管理中,为促进城市公共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提升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管理水平进行新的探索,不断促进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事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霞.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研究[J].企业经济,2011(10).

[2]金绮丽.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5(16).

[3]马凤军.浅谈低碳经济下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6(04).

[4]陈伯浩.论低碳经济视阈下交通运输发展之路[J].质量探索,2016(06).

[5]李荣华.低碳经济下交通运输的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2).

篇3

关键词: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

一、背景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普遍存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现象,一些高速公路的建设经营企业为了增加收费,不断地提高经营管理的成本,高速公路收费已经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现在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居民的交通费用支出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顺应民意,出台了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政策,是为了彻底解决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的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政策出台后的影响

高速公路节假日免收过路费的政策是在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开始施行,免收过路费对假日自驾出行的人来说是一个令人舒心的消息。然而,在免收过路费期间存在的交通隐患问题,尤其是产生的交通拥堵问题却无法避免甚至更加严重。当然,每件事都有其利弊面。

1.减免高速费可以拉动旅游消费,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我国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国民在休闲出行方式中选择自驾出行的比例仍较少。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收通行费,将带动我国汽车出行从初期的上下班代步阶段向休闲远行阶段加速转变。

2.对于探亲访友的自驾客来说,免费通行是个巨大的“福音”

对于探亲访友的自驾客来说,平时工作忙碌,只有节假日才有空走亲访友。对于500公里以内的短途旅行,一趟能省下近200元。一年回家几次,能省约一千元,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可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当然,该政策还促使一部分摇摆不定的人走上高速,也起到了分流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铁路、飞机的运输压力,起到了分流的目的。同时也加强了地区间的联系,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

然而,该政策在惠民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问题,如:由免费政策所带来的高速拥堵问题;高速公路寿命缩短,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公路运营商的权益;各旅游景点更加拥挤不堪。

三、对该项政策的相关建议

根据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及其影响的调研结果的分析可知,要使人们的出行更方便,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还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1.延长免费时间,减缓节假日压力

高速免费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公众出行负担。该项政策的实施时间为国家几个重大节假日。调查中显示,为减缓节假日压力,多数人建议应适当延长免费时间,可以避免车流过于集中,使得该项政策执行过程中拥有适当弹性。类似的人性化免费,不仅降低了公众的出行成本,而且降低了整个节假日期间的管理成本、社会成本。如果路桥公司因为高速免费时间延长而损失较大,有关方面不妨通过减税或补贴,减少路桥公司损失。

2.节假日免费过路改为平日低价过路

平日的高速路段收费略微偏高,甚至有一些路段,收费标准已经突破了每公里一元。所以,在如此昂贵的公路上完成一次几天时间的自驾游,过路费很容易上千。该项政策出台后,节假日期间的自驾游费用能省下不少过路费,导致众多人争先恐后地拥上高速公路,造成高速拥堵。对此,我们建议将假日免费改为平日降价30%,利用价格杠杆来调节车流。平时下降30%,鼓励小车走高速,增大车流量,而节假日时可选择低收费,用价格来调整高速的车流,鼓励错峰外出,就像电价错峰一样。

3.扩大政策实施对象

此次高速免费政策,只针对7座及以下客车,其他车辆都是正常缴费的。对此,我们认为免费可以让利扩大至大巴车,降低其成本,惠及更多没有私家车的人。高速路免费只针对私家车,受惠的人群太小。小车免费政策固然好,但严格讲,确实是与鼓励绿色低碳公共交通发展的大方向相悖的。客运大巴等人均占道面积小、耗能低,应将其也纳入免费范围。与其这样,不如考虑让利给大客车,降低其通行费用,最终通过降低票价,让没有私家车的阶层也受惠。据了解,如果不收大客车通行费,长途大巴的平均票价可降低15元左右,通行路线越长,享受的实惠越多。这样一来,既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又实现了大面积的惠民利民。

4.收费车型与免费车型分流通行

自该项政策出台以来,高速上最为拥堵的地方为收费站:一些车要收费,而另一些车免费,这两种不同的车型却都堵在相同的收费通道,自然就减慢了车辆过收费站的速度。在高速上相关部门可以妥善做好收费车型与免费车型的分流通行,合理规划和利用现有收费车道和免费专用通道,确保过往车辆分类、分车道有序通行,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同时,开足收费通道,完善复式收费设施、增加便携式收费设备等。此外,还要注重宣传错峰出行的理念,做好各方面的服务,不能因为免费,就免掉了应有的公路救援等服务。

四、结束语

高速公路收费“并非一日之寒”,中央政府实施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收费改革,既是一种改革的姿态,同时也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今后全国各地在高速公路建设和经营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绝对不能为了经营企业的商业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中央政府出台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政策,是为了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敦促各级政府增加高速公路投资和经营的透明度,防止一些企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外获得非法利益。

参考文献:

[1]陈艳艳.高速路不能一刀切全免费.京华时报,2012-09.

篇4

[关键词]低碳发展;低碳行为体系;低碳消费

[中图分类号]F061.3;F0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6-0054-08

[作者简介]刘长松(1984―),男,河南项城人,经济学博士,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北京 100038)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建立低碳消费行为体系、向低碳消费模式转型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低碳消费作为一种健康、文明的新型消费模式,与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内在一致性。低碳消费将迎来快速的发展时期,但目前我国低碳消费的研究仍较薄弱,多数研究仅关注低碳消费的具体推行措施,尤其缺乏以系统的制度和政策设计来促进建立低碳行为体系。因此,本文拟从低碳消费的视角,结合低碳消费的各行为主体分析,通过综合性的政策设计,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一、建立低碳行为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人类的高碳生产与消费行为是工业化、城市化及全球化的产物。为了促使人类社会由高碳向低碳转变,需要一定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引导,用以建立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的行为体系,从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微观基础。①现实中存在的“吉登斯悖论”②,使得任何社会个体都难以主导低碳社会的建构,只有政府才因具有全局性视野、战略规划能力和强大的公共资源而成为低碳社会建设的推手。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发展低碳经济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推动,还需要每个消费者和企业都积极参与。通过设计合理的低碳发展微观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家庭及社会组织等微观行为主体自觉践行低碳发展,是更紧迫、更基础且更有挑战性的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消费结构正从生存型(包括食品和衣着类)向发展享受型(包括居住类、交通通讯类、文教、娱乐用品、医疗保健类、旅游)转变,汽车、家用电器等日益普及,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导致能源需求与碳排放大幅增加,且未来增长趋势仍将持续较长时间。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模式等因素的变化已成为我国碳排放新的增长点。根据美国劳伦斯伯克利能源实验室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住宅能源消费量将翻一番还要多。因此,建立什么样的消费模式,对未来中国碳排放的路径影响较大。同时,伴随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环境与大气污染,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也日益凸显。当前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已不允许中国重复发达国家高消费、高能耗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道路,因此建立低碳消费模式、走低碳发展道路显得十分紧迫。

我国已有的低碳政策主要是面向生产领域,对消费领域重视不够。虽然当前我国生产排放比例较大,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生产排放的下降趋势是必然的。而对消费排放来说,如果没有合理的政策引导,排放就很难下降。因此,消费因素将成为决定我国未来排放路径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对消费行为的引导欠缺,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政策体系,而低碳消费行为本身也具有经济合理性。麦肯锡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家庭日常消费行为,可以以极低的成本甚至负成本快速降低二氧化碳排放。③IPCC在第四次评估报告中也明确指出,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能够为减缓气候变化作出贡献,消费方式的转变可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④

二、低碳行为体系中各行为主体分析

(一)政府

当前我国对政府官员的绩效考核过于强调GDP增长,导致官员任期内追求短期行为,如财政支出偏向地区经济发展,且大都投向基础设施、基建类领域,而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投入严重不足。以GDP增长为导向的政绩观使我国面临较大的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压力。同时,社会公众由于缺乏参与机制、信息不对称和缺乏专业知识,难以对企业和政府的高碳行为进行监督,更不用说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为改变政府行为,必须从改变官员的评价方式入手,将低碳发展纳入考评体系,建立约束官员的长效机制,避免其短期行为;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投资的方向和范围,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必须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必须强化节能减排目标的约束性作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鼓励企业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投资;必须积极引进、推广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二)企业

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受产业政策和碳排放管制政策的影响较大。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高碳产业的发展成本,促进低碳行业的竞争力。产业排放标准就是常见的政策工具,政府可以通过行业准入的形式拒绝高排放企业进入。此外,政府的碳定价机制也是影响生产经营的重要因素。建立节能减排的经济激励机制,有利于碳排放征收碳税或建立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可以引导企业减少碳排放;对可再生能源进行补贴,有利于推进企业向低碳能源转型;通过财税、金融政策的实施,可以为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提供资金支持。

(三)消费者

家庭部门对碳排放的贡献不容忽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部分地区人均GDP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民消费结构正在转型,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准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迅速增加,其中以消费和交通增长最快。就消费来说,收入和消费习惯对碳排放影响较大,尤其是一些不合理的消费习惯以及盲目消费导致较大的能源浪费,这个状况亟需改变。从消费过程来看,除了消费者,产品的碳足迹、国家的消费政策也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为此,政府可以通过制订低碳消费政策来约束高碳行为,同时加大低碳消费的宣传力度,使居民充分树立低碳意识,主动参加低碳行动,从而改变能源浪费行为。此外,政府还可以及时听取企业和消费者在技术革新、降低能耗和日常低碳消费实践方面的好意见和好建议,为低碳消费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大力推动低碳产品认证,引导企业开发低碳产品,激励企业进行产品结构升级,鼓励社会居民使用低碳产品,能够从消费端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交通排放量的大小关键取决于选择何种出行方式。英国华威大学碳足迹项目研究组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公共交通出行每人每公里碳排放为0.03,而使用小汽车出行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约为0.2,两者相差近6倍。小汽车拥有量的大幅度增长,不仅使得小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逐渐上升并趋于主导地位,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负外部性,如交通拥堵、噪声污染等,对居民的健康状况也会造成一定的威胁。从世界范围来看,未来小汽车碳排放的增长趋势仍将持续。据世界能源组织预测,到2030年城市交通碳排放将以1.7%的年增长率递增,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型国家的增长率将分别达到3.4%和2.2%,这个增长速度远高于工业、建筑等部门的排放增速,如果不进行尽早干预,未来我国交通排放就很有可能陷入“高碳行为”的锁定,到那时再进行减排,不仅难度更大,而且成本更高,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古训也要求我们尽快建立低碳行为体系。在此过程中,政府的政策引导必不可少。政府可以对化石燃料征收碳税,提高小汽车的使用成本,同时降低公共交通出行成本,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度,双管齐下地促使居民出行方式从“高碳”向“低碳”以及“零碳”方向转变。

三、低碳消费将各行为主体有机结合起来

国外可持续消费、低碳消费的概念与我国低碳消费的内涵基本一致。低碳消费在国外更常见的叫法是可持续消费(sustainable consumption)。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首次明确界定可持续消费的概念,即在满足民众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保材料的使用,使产品在其服务的生命周期里达到较少的污染排放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英国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Tim Jackson教授在2005年对可持续消费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消费行为是理解社会对环境影响的关键。人们采取的行动和他们的消费选择,通常表现为选择某些类型的产品和服务,会对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同时也对个人福利产生影响。①国外低碳消费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领域:一是分析、评估不同的消费方式对资源环境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如针对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的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生活消费方式的选择与温室气体排放高度相关),同时运用“碳足迹”来研究某一产品或服务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②二是对如何实现低碳消费方式进行研究。通常认为,内部(态度、价值、习惯和个人规范)和外部(制度限制和社会生活方式,经济和规则激励)因素对低碳消费的影响较大。

国外研究表明,低碳消费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各个方面。从制度分析的角度,面向社会目标的制度设计必须具备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只有与特定环境下博弈参与人的行为动机相兼容,才能形成集体行动。低碳消费是各行为主体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约束下的博弈过程。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消费方式,可以解决消费导致的碳排放与外部性问题。为实现低碳消费,需要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改变各行为主体的行动策略,而有效的制度与政策设计不可缺少,同时还需要政府、企业与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但低碳消费的政策设计也面临较大挑战,这是因为:一方面,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十分复杂;另一方面,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存在价值判断(value ladenness),如果对消费行为的制度和社会背景认识不够,就很难设计出富有成效的政策。

企业是低碳消费的主要参与者。企业生产的低碳产品与服务,是推行低碳消费的物质基础,也直接影响政府与消费者对低碳消费的态度。政府建立财政支持等激励性政策是保障低碳消费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政府通过良好的鼓励,可以引导企业和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对于消费者而言,要建立低碳、可持续的消费观,努力养成健康的低碳消费习惯。消费者具有监督、促进低碳消费实施的社会义务。消费者对企业低碳生产进行监督并反馈相关信息,他们的意见与需求,是企业推行低碳产品和技术的重要来源。③

从政府和企业角度来看,需要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机制调节、行业协会自律、企业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文化引导等多种机制共同协作,建立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加强对消费参与人员的引导,强化政府对低碳消费的推动,推进居民对低碳消费的参与,以此实现低碳消费。从消费者角度来看,需要强化低碳消费的影响因素,如消费者的低碳责任、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包括从消费者的心理方面或运用人际行为理论来研究如何实现低碳消费。推行低碳消费模式,意味着消费者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行为的改变,可通过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来改变消费者高碳的消费行为。消费者的行为受到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文化、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家庭、消费者保护等,内部因素则主要包括消费者资源、需要与动机、直觉、学习与记忆、态度、个性与生活方式等。低碳消费模式的实现需要通过对这些因素施以影响,从而改变消费者的高碳消费模式,建立低碳消费模式。低碳消费模式的推进必须要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因为诸如社会文化、媒体、政府政策等因素会对消费观念产生重要影响。

实现低碳消费是各行为主体在以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见表1)。(一)政策因素,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接受度及发展规划等,这是最基本、最底层的低碳消费实现因素,为其他各因素继续发挥作用提供根本保证。(二)经济因素,主要包括财政支持、生产水平、收入水平等,这是实现低碳消费的经济基础。(三)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产业行情、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四)意识因素,包括环境保护意识、责任意识、低碳消费意识等。在低碳消费的实施过程中,每个行为主体都要受到以上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随着低碳消费的发展,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会产生变化。在低碳消费的不同发展阶段,各参与主体的行为表现、关注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相应地,低碳消费的引导政策和支持措施也应该考虑到消费阶段的差异,根据各阶段行为主体的内在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设计。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工具来干预消费行为,而消费行为的干预可分为事前预防、事后干预和社会影响技术。事前预防包括提供低碳消费方式建议和相关信息,开展能源消费审计。其中,通过提供建议和相关信息可以促进消费者行为改变,而能源消费审计则是一种提供更个性化信息和建议的能源节约方法,通常由能源供应公司或专门机构提供,其主要思想在于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能源消费信息,使消费者考虑改变能源消费行为,并给予针对性的低碳消费建议。事后干预包括对低碳消费结果进行反馈、对低碳消费行为进行激励等。社会影响技术是指发挥社会团体的影响力,让消费者自主设定低碳消费目标和承诺,鼓励他们参加环境保护组织,发挥社会团体的影响力。

四、国外低碳消费政策实践与我国低碳消费发展现状分析

从发达国家推行低碳消费的实践来看,政府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法律方面。法律先行是通常做法。英国政府通过立法征收交通拥堵费用,并将税收所得用于伦敦公共交通基本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又于2007年通过了《气候变化法案》,这是世界上首次运用法律来管制二氧化碳排放。日本先后出台了与低碳环保相关的系列法律法规,如《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绿色采购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废弃物处理法》,《新能源利用的措施法实施令》等,还通过《低碳社会行动计划》和《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等政策草案的实施,以及大力推广家用太阳能等措施,推进低碳社会建设进程。

(二)财政补贴方面。英国通过财政补助、政策优惠等措施鼓励居民用太阳能、风能电器,对低收入家庭则通过发放补助金的方式,帮助他们向低碳生活消费方式转变。日本为促进居民低碳消费,对购买符合一定节能标准的商品的消费者返还“环保积分”,所获积分可用于兑换消费券。

(三)信息、培训与辅导方面。英国政府通过官方网站提供二氧化碳在线计算器,为家庭或个人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同时,社会社团也提供低碳信息与知识,给家庭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引导人们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

(四)标准建设方面。英国强调通过技术降低建筑能耗问题。对于冬季取暖,一是通过法律手段规范节能标准;二是通过技术手段有效防止热量散发;三是采用隔热材料,增加保温层,实现房屋节能。日本在“低碳社会”的构建中,建立了著名的“低碳领跑者制度”。政府选取汽车、电器等产品生产领域能源消耗最低的行业作为标兵,强制其他企业向其看齐。目前,日本已有21种产品实行了此项制度。荷兰政府也制定了环保标识制度,通过《节能电器法案》规范了家庭电器的能效标准,并且制定了相关的能效标识制度。

(五)政府率先示范方面。英国政府首先身体力行,为公众作出榜样,呼吁政府官员尽量购买环保汽车。日本政府也开展了类似行动,在公共设施中大量使用新能源设备,为建筑物安装太阳能设备,并选取节能环保车作为政府用车。

(六)政策制定方面。新西兰低碳消费的引导与扶持政策体系较为完善。首先,政府非常重视低碳消费方式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来提高民众的节能环保教育,并建立节能咨询机构,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其次,政府建立低碳技术服务中介机构进行碳核算。最后,政府倡议进行碳中和,把引导公众转变高碳生活消费方式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部分,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他们改变消费行为和建立低碳化的生活方式。①

国外的经验表明,实现向低碳行为转变需要系统的政策设计,通过合理的机制和制度设计促进行为改变,并要考虑政策组合和一国的制度及社会背景。好的政策组合一般包括以下因素:激励结构(税收、补贴、罚款等);提供便利条件和情境因素(回收、公共交通等);制度背景(规则、法规、市场结构等);社会和文化背景(社区的力量、家庭稳定性等);商业实践以及消费者和雇员的影响;帮助社区开展行动。

目前,我国的低碳消费刚刚起步,尚未形成低碳行为体系,其发展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首先,政府的政策保障与支持不足,低碳消费缺少相关的法律支撑。政府对低碳消费的宣传力度不够,传统消费观念仍根深蒂固。低碳消费的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低碳消费的科技研发体系、技术服务体系、资金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其次,消费者自身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行为能够引导生产行为,但目前社会公众的低碳意识薄弱,低碳知识匮乏,低碳行动的意识有待提升。再次,低碳消费的市场环境亟需完善。低碳产品缺乏统一标准,市场秩序混乱,消费者对于低碳产品信心不足,低碳产品的认知度、市场接受度还不高,这对低碳产品的推广极为不利。第四,从国情出发,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不同,这决定了我国低碳消费的政策要结合我国制度和社会背景,在坚持改善就业、确保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促进低碳消费。低碳消费不能单独依靠政府、企业或是消费者的任何一方,只有这三个方面相互结合,才能有效推进。

五、建立低碳行为体系的途径

建立低碳行为体系,实现低碳消费,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低碳消费的推行方式也要相应改变。无论是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来说,法律的指引与保障不可或缺。初始阶段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对积极转变行为的消费者和企业给予适当的补贴,等逐步过渡到普遍的低碳行为后,再通过法律制度加以规范,以控制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的碳排放量。

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大行为主体在此过程中都应积极作为。①政府应加强低碳消费的政策引导,加大低碳产品的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企业应提高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让消费者有较多的产品选择。消费者应转变消费观念,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偏好,促进消费结构向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向转变,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实现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以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

结合我国国情,推进低碳消费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需要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变。需要营造低碳消费文化,改变人们传统的消费习惯,大力提倡低碳生活方式。二是需要政府、企业与消费众三方共同推动低碳消费。政府主要从政策、制度上引导居民低碳消费,通过减免税、提供财政补贴等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企业主要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加强低碳生产技术研发等促进低碳产品的社会需求;公众则应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调整消费行为,建立低碳的生活方式。三是需要结合政策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的推动政策,引导居民将低碳消费意愿转化为行动。在各种低碳消费政策工具中,自愿参与型政策工具对低碳行为的作用最显著,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对居民购买绿色能源行为、住宅节能投资行为和低碳化能源使用行为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制定引导低碳消费行为的政策时,考虑不同类型的政策措施对居民行为调节效果的差异,能够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③

(一)大力倡导低碳消费方式,实现消费方式转变

树立居民低碳消费意识是建立低碳消费行为的关键。我国现阶段粗放的增长方式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为支撑的,因此要重视消费方式对生产方式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行低碳消费。低碳消费与改善民生不仅并行不悖,而且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不少人对低碳消费的理论、方法、手段认识不够,开展低碳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根据北京网络媒体协会第三方万瑞数据公司《网民低碳生活调查报告》,仅有10.5%的网民能认知低碳概念,绝大多数网民对低碳消费存在认识误区。国外的经验表明,碳标签制在促进消费者识别与采购低碳产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宣传教育对于提高居民低碳意识非常重要。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宣传,强化社会公众对低碳消费的认知,通过编制低碳行动手册指导社会公众开展低碳行动,为消费者提供切实可行的行为指导,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切实改变奢侈性消费等不良习惯,从而将低碳行为转化为人们自觉的行动。

消费者自身也需要转变消费观念,建立正确、积极向上的消费观。消费观具有一定的价值判断,属于社会价值的范畴。首先,政府通过宣传教育,有助于普及低碳消费观念,改变社会价值,进而影响消费者行为。其次,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对某些消费行为作出强制性规定。再次,政府可以通过引导性措施(如激励措施)引导消费者向低碳消费转变。

(二)完善低碳消费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

低碳消费需要完善的政策和制度支持体系,需要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第一,制定低碳消费的法律支撑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与低碳生产和消费相关的法律体系,可以使低碳消费有法可依。

第二,建立低碳发展评价体系。将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技术等各项指标纳入评价考核体系,并将其作为各级领导干部选拔、晋升的重要依据,以提高各级政府对低碳消费的重视程度。

第三,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建立市场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调整消费行为,鼓励和支持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低碳消费方式的变革。

第四,加强市场监管,为低碳消费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需要完善相应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能源密集型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创造低碳、合理的产品供应结构。需要引导低碳化发展,形成低碳产业链,为低碳消费提供保障。

第五,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政府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发展快轨道交通和城际高速铁路,大力发展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限制私人交通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第六,完善与低碳消费有关的配套制度。政府应建立促进低碳消费的税费制度,对低碳行为进行补贴,实施税费优惠政策,同时对高碳产品及其消费行为进行惩罚,制定低碳技术和产品目录,积极落实碳标识与碳标签制度。

篇5

关键词:北京地铁;导识系统;色彩应用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277—01

众所周知,北京交通问题令人困扰。在北京,出行要想方便快捷又经济实惠,地铁是最佳选择。那么地铁中的导识系统也越来越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地铁导识系统中所应用的色彩多种多样,从一号到十三号线路,每一种色彩都代表着一条线路。每一种颜色都有其个性,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情绪。色彩使宇宙万物充满情感,生机勃勃,色彩作为最最普遍的审美形式,几乎无时无刻不和每个人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北京地铁导系统中的各种颜色也同样有着自己的性格特征。例如,一号线路是北京地铁最先开通的线路,选择红色作为它的线路颜色。为什么是红色呢?红色,热情、醒目,用它作为一号线的颜色,因为它是一条核心线路,贯穿北京的东西,象征是最早开通、最惹人注目、最主要的线路。此外,设计师也会把换乘标志设计成红色,是为了让乘客更易识别,避免换乘错误。但是,红色也要慎用,用多了容易产生燥热感。一号线也是乘坐比较多的一条线路,常常较拥挤,在此,红色也代表着这一层意义。

再如,二号线紧跟一号线其后,作为环形线路,它选择蓝色,一种安静的颜色。蓝色是大海与天空的颜色 ,象征宽容、包涵、文明、诚信、优雅、尊严,可以给人们自由遐想的空间。使用蓝色,可以潜移默化地使乘客文明礼让,谦逊,毕恭毕敬。但是,蓝色也代表着淡淡的忧伤和孤僻、沮丧,不要忘记了我们的目的地,在哪里下车,否则就要错过了时间。

又如,第三条开通的是十三号线路,包含部分北京城郊的区域。之所以选择黄色作为它的应用色是因为黄色代表收获、成熟、愉快、明朗、希望和高贵。如此设计象征北京的地铁事业已经趋于成熟,充满着朝气与希望,乘客在此线路上可以感觉到成熟与收获的气息,穿过片片麦田,感受不一样的风景。

北京是我国第一个拥有地铁交通的城市,自从2001年7月北京市争得了奥运举办权以来,地铁建设的速度也明显加快。五号线、十号线、四号线,随着更多线路的开通,地铁中的色彩也越来越多。伴随地铁的建设北京对已运营线路的导识系统进行了多次的调整,这也反映出导识系统的重要性。08年北京奥运期间开通的地铁八号线,是以绿色为代表的。绿色,象征生命与希望,代表健康、安全、爽快、舒适、信任、亲情、和平、低碳。体现了奥运精神和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宗旨。但是,八号线当时只是为了方便奥运,开通了相当有限的站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连续建设下去,更加方便市民及游客出行的。奥运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财富,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财富。

此外,还有一条重量级的线路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线路,那就是机场快线,它选择了紫色。紫色在七种颜色中排名最后,但是最具神秘感和能量感。紫色代表高贵、典雅、浪漫、含蓄,在古代只有贵族才配得上使用紫色。机场快线的建设给去机场的旅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以前除了打车和大巴,就是开私家车,现在乘坐机场快线,省钱省力,最重要的是省时,不用再受堵车之苦。

总之,北京地铁可以称得上是“绿色地铁”。这不是简单的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即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从设计扶手、标识、色彩、诱导、监控、地下空间大小到施工,都要体现以人为本。有一位大师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美,缺乏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其实我们的公共导识系统并不缺乏细节的设计,只是有些设计还不到位,还称不上完美。我们仍需不断努力,完善自身专业水准,争取设计并做出更完善的公共导识系统。我们百姓可以在乘车过程中多去发现,以善意的方式传达给有关部门,然后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改进。

以下,提几点个人的建议。

第一,每次过安检的时候,都被黑色安检机器搞的心情很糟。而且背的包和手中拎着的袋子都被机器上的黑色胶帘刮倒在传送带上,有时甚至包里的东西都掉出来。为什么安检机器不能是彩色或是透明的呢?有的车站已经改进了,在安检机器的侧面贴上了蓝色的笑脸,给下班疲惫的人们回家的动力。真希望多见些笑脸。

第二,地铁中的广告作为导识系统,希望严格把好质量关。比如,我们可以根据记忆中广告的色彩来判断行走的线路是否正确。旧金山GBS公司(Goodbye,Berlin,Silverstein)的创始人之一安迪·柏林称广告为:娱乐与信息传递的综合体。地铁中的广告除非是真的很好看而且真的是人们愿意去看,不然不会有人去关注。在此向有关部门呼吁,希望是真正的好广告才能允许进入地铁,不然会成为视觉污染,缭乱我们的眼睛,玷污我们的大脑。

篇6

实践地点:xxxx镇

实践时间:20xx年7月12日至16日

摘要:

xx县20xx年环境质量状况:20xx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市集中引用水水质均能达到相应水质标准;城区内交通、区域环境噪声超标现象仍有发生;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程度不断提高;环境辐射处于安全状态;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环境空气质量:

20xx年,xx县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优)和二级(良)标准的天数占全年的99.18%,其中达到一级标准的天数占2.74%,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占99.64%,超过二级的天数占0.82%。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20xx年,纳入环境统计的8家重点污染源废气排放量为3.22亿标立方米,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1419.93吨,烟尘排放量为1654.78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1251.65吨。

水环境质量:

20xx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表水水质进一步得到改善,全部符合相应的水质要求。石矶头自来水厂取水口每月的常规监测及乡镇饮用水源水质监测显示,所监测的项目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氟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类大肠菌群、五日生化需氧量、六价鉻、氰化物、氯化硝酸盐氮等项目均达标,全年水质达标率为100%。县境内的三湖连江水库、金水河、陆码河、马鞍河、魏家河、西凉湖、大盐湖等水体水质情况进行了调查,金水河、马鞍河部分监测项目超国家标准,其他水体水质均符合相应水质要求。20xx年,纳入环境统计的8家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量为177.95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955.94万吨。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为1786.29吨,氨氮排放量为36.77吨。

声环境质量:

20xx年城区环境噪声主要来自工业噪声、交通噪声以及商业噪声和生活噪声,局部有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处于轻微污染状况。监测结果统计20xx年县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为58.2分贝,夜间平均值为45.3分贝,表明整个城区环境噪声值昼、夜间均未超过国际按标准。城区道路交通干线噪声等效连续声级加权平均值为71.4dB(A),各路段(昼间)均出现超标现象。

固体废物的产生和利用状况:

20xx年全县工业企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2.74万吨,综合利用率100%。工业固体废物主要用于制砖、铺路和回收利用。

实践内容:

20xx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以及20xx年3月中国“两会”的发言、提案都说明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其中“低碳”成为两次会议关注的一号提案。“低碳生活”理念正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提倡。在中国让每一位公民自觉养成低碳生活方式是中国政府面临的新课题。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认为“低碳不可能推行”的观点。如何更好的理解国家采取的推行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的政策措施?我们以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鱼岳镇为例,进行对中小城镇低碳生活方式现状及趋势调查。通过调查,深入采访,在收集信息的同时,重点关注居民现在的生活现状,同时参加当地居民的活动。了解中小城镇的“低碳生活”意识,进行气候变化宣传教育,从而提高城镇居民的节能减排意识,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实践目标:

1. 通过对中小城镇的调查,了解在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下中小城镇低碳生活方式的现状及趋势,并作初步分析;

2. 通过此次暑期实践活动,调查在创建环境方式友好型社会背景下中小城镇居民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型以及有效性;

3. 通过实践活动,积极与当地相关单位进行接洽,能在一定范围内宣传积极有效的低碳生活方式;

4.提出在创建友好型社会背景下中小城镇居民低碳生活方式的相应对策。

实践意义:

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身,亲身了解中小城镇低碳生活方式,用实际行动去更好的理解国家采取推动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的政策措施,领会国家的相关政策对创建两型社会的积极影响;作为大学生,我们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要主动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成长,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实践的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以及走访相关单位,如环保局等。

数据统计及分析:

一:对中小城镇低碳生活现状及趋势的调查问卷的个选项答案结果。此次问卷调查,总计400份。是由不同人群、不同年龄阶段人所填写。(调查问卷在附页)

三:建议

对于公民希望政府提供有关低碳的哪些服务提出自己的意见,嘉鱼县的公民各有各的见解。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点。第一;加大“低碳生活”的宣传。在这次调查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地人。有很大部分只是听说过这个新词汇,但对其含义却已无所知。因此很多当地居民要求政府加大对低碳理念的宣传。如举办植树节、开展“低碳生活”的相关活动。第二;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在嘉鱼县目前只有一个污水处理厂。化工厂的污染较严重。而在城市垃圾填埋方面也有所欠缺。现今还没有垃圾填埋场。但政府已经规划好了。并将在xx计划中建成。(对于嘉鱼县的环境质量,详情可见摘要。)第三;提倡节能减排的理念。如鼓励当地居民购买太阳能热水器,出行时尽量走路或打公交车。

在嘉鱼的这几日。我们不仅仅是做问卷,还走访了当地的环保局。说来也巧,去当天遇见上级领导去环保局。领导临走前吩咐工作人员招待好我们,所以才有幸更深入的了解到当地的对“低碳生活的重视”。当天我们就跟他们做了交流。才了解到当地政府对“低碳生活”极为重视。并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并都已有成效。都有以下几种。

1. 政府大力搬迁污染企业。

2.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3. 实现污水集中处理。

4. 申报国家级生态文明村。

5. 绿色环保理念融入校园。

6. 清洁种植模式逐渐形成。

7. 节能减排任务提前完成。

8. 企业排污被装上了电子眼。

20xx年末,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旋风让“低碳”一词席卷全国。一时间,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地毯住宅等名词不绝于耳,低碳成为时尚生活方式的新标签。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为了建设美好的地球家园,我们应当逐渐过渡到低碳经济模式。低碳生说是一种健康、自然共呼吸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提倡安全健康、无公害、无污染的低碳生活方式,我们可以以以下的方式为起点:

1.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2. 尽量少用电梯。

3.选用节能冰箱。

4.不用电脑时以待机代替屏幕保护。

5.调低电视屏幕亮度。

6.降低噪声。

7.及时拔下家用电器插头。

8.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

9.沐浴代替盆浴并控制洗浴时间。

10.使用节水龙头。

11.用微波炉代替煤气灶加热食物。

12.用手帕代替纸巾。

14.拼车。

15.使用双面复印。

16.减少一次性塑料袋使用。

17.双键马桶节水好用。

18.每月手洗一次衣服。

19.减少粮食浪费。

20.积极参加全名植树。

实践总结和体会:

七月,本应是炽热的天气。但今年全国很多地方都普遍降雨,包括湖北。在嘉鱼的这几日亦是如此。但大家每日还是坚持去做调查,访社区、环保局等等。当然最令人佩服的还要数队长涂晶,出行的第一天就挂花了,脚被划了个小口子。但每日坚持和大家一起出去做调查。

经过第一天简单的安排食住问题后。我们系统的安排了这几日的工作。第二天起我们开始做问卷。四百分的问卷,十个人。每人将近四十分。本以为会做好几天,但没想到大家的效率也够快。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做完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每天大家做问卷时,天空都在下雨。而且,抽出时间去买菜做饭。况且做问卷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当地的居民平日都要工作。现在家中的也只是一些家庭妇女,文化程度较低,有些甚至没读过书。

同时我们还走访了社区和当地的环保局。从他们那了解到了嘉鱼县对低碳生活的了解和发展趋势。在环保局,我们与工作人员作了交流。并获取了相当多的信息。这也大大减少了我们实践的时间。提前三天完成了任务。

篇7

道路交通事故给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以校车安全事件为例。在2014年上半年,我国发生15起校车安全事故,造成32人死亡。年轻生命的逝去,留给人们的是失去亲人的痛苦,交通事故损害了人民的精神健康。现阶段我国道路交通主要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道路交通事故数量久高不下,并在持续增长中;二是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明显增多。在城市交通管理中,道路交通预防工作的压力更大。现代城市交通拥堵、交通秩序混乱,增加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开展以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为中心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不但能减少城市中的交通事故,也能优化城市交通状况。

2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措施

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要立足于本城市的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注意节约成本,加强公交运行的优先管理理念。要通过综合这些因素,保证城市交通总体规划的合理性,最大程度上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2.1利用宏观调控增强现行交通管理能力在城市交通管理中,要实行“公交优先”与“发展管理”战略。在城市交通管理中,公交车管理是整个交通管理的重点,要积极引导公共交通的发展,以公共交通分流车辆总数,改善交通环境,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部分居民不乘坐的原因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公交车人流量大,环境卫生差;二是公交车数量少,需要长时间等待;三是突发急事不能乘坐公交车。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发展公共交通的重点是提高公交车管理能力,逐步提高公交车卫生水平;要加强对公交车队的投资,增加公交车数量,提升居民出行能力;要优化公交车行驶路线,保证公交车路线的全面性。政府部门对公共交通的引导不可缺少。一方面,当地政府要加大公共交通宏观管理力度,以本地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适当推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保证公共交通平衡发展。另一方面,要优化公共交通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在“发展管理”中,要结合城市未来发展趋势,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车辆发展情况。通过分析未来城市车流量,合理安排步行道、自行车道的建设情况,避免发生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挤占机动车道的情况。在城市交通宣传工作中,政府部门可以多宣传低碳出行、绿色出行,建议人们乘坐公交车,开展低碳活动,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量,缓解交通压力,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2.2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基础设施会影响交通运输安全。以沥青路面为例,隆包是沥青路面中的常见问题,隆包导致路面表面凹凸不平,影响行车安全。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提升交通设施安全系数,及时处理城市道路基础设施问题,做好速度标示工作。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进行警告。在早晚高峰时期,交警部门要出动警力维护交通秩序。在现阶段,我国城市道路开发建设资源越来越少,城市道路建设工作不能像过去那样盲目地扩建公路宽度,这就说明,通过道路建设工作缓解大城市交通压力的办法已经很难实行了。部分大城市通过建设城市立交桥的方式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这种方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不值得推广,因为建设立交桥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增加城市财政负担。另一方面,在建设立交桥的过程中,会影响这个路段的运行。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可以科学管理交通组织,优化车辆行驶能力。例如,在城市交通运行中,可以在交通拥堵路段划分单向行驶车道,通过交通信号调控交通运行。可以加强交通预警,拓宽交通信息流通渠道,保持整个城市之间的交通信息流通。

2.3制定城市交通管理规划通过制定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提升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对城市交通的管理能力。

(1)要立足城市当前发展情况,规划未来城市发展道路。在规划中,要以整个公路网为基础,正确处理好道路、车辆与交通管理间的关系。要保证规划设计与城市未来整体规划相适应,满足规划对交通管理的要求。

(2)可持续发展原则。整个管理规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升城市交通环境,推动交通结构升级,建立起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安全行车性能。

3结语

篇8

因此,春季补足了气,能提高人的免疫力,促进机体功能,对许多慢性疾病有良好的康复治疗作用。与此同时,也可以为全年的身体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古人早有春季郊游、远足的习惯。在万木争荣的春季,到大自然中游上一番,的确是一件有趣而又有益健康的快事。

《内经》云:“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养生之道也。”在春季,人体内的新陈代谢活动趋于旺盛。生活起居上要适当早起、晚睡,以适应春季的生发之机,使人精力充沛。经常到郊外、海滩、湖畔、山巅去走一走,既能一解冬日的郁闷,又能呼吸新鲜空气,实为春季养生的妙法。

就在这个周末,我们不插电,呼朋引伴,携妻带子去郊外吐故纳新吧。

Way1:

骑行:一次低碳且健身的旅行

出镜人物:豆豆爸

单车旅行为户外运动的一种方式,以此方式旅行,其优点在于行动自由、丰俭由人,可以简单、快乐地享受旅行,览尽沿途风景,广泛近距离接触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现在,因为低碳环保,骑单车的意义变得更加深刻。

你可以有一千一万个理由让自己开始单车旅行,但无论什么理由面对旅行的本身都是无力的,当你完成旅行,你将认识到其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原本的理由都不再成立。要正确地看待旅行,最重要的是它带给你的感受,它给你的人生态度带来的改变,这样的经历值得纪念和回味。同时我很负责任地提醒诸位即将迈入这个行列的驴子,骑车旅行是很容易上瘾的,离开喧嚣的城市,在农田、山野中穿梭,呼吸的空气带着泥土花草的芳香,你就会恋恋不舍了!欲罢不能的时候千万不要骂引你入行的人哟。

以低碳的名义,与风景为伴,开始骑行吧。

骑行宝典:

骑车看上去很简单,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人在骑车,他们大都是把单车作为代步工具。而对于我们把单车作为长距离的交通工具,用来旅行的人,不仅仅是要会骑车,更要会骑车旅行。因此,做功课是必须地。

装备方面:

1.必须戴头盔: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你的生命安全,一般选购具备安全认证的头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头盔是否佩戴正确、尺寸合适,佩戴的时候,头盔不能在你的脑袋上自由旋转。

2.必须戴手套:注意手套的防护垫厚度,并且注意透气、舒适。

3.长裤裤腿,特别是右边的,一定要用扎带捆住,避免裤腿刮蹭牙盘甚至被绞进牙盘中造成危险。

4.必须配戴眼镜:无论你是什么眼睛,我都建议你佩戴防紫外线符合UV400安全标准的眼镜,这样既能降低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还能保护眼睛免受树枝、沙尘、石子的攻击。

5.护膝、护肘等保护装备可以只在难度较大的路段使用。

6.尽量避免走夜路,如无法避免在出发前要配置头灯、车把灯等照明装备。

骑行方面:

1.下坡尽量限速,请量力而行,不鼓励高速下坡。

2. 超车时必须先看后面有无来车,然后给前车发信号,避免与前、后车发生碰撞。

3. 山地越野遇复杂路段若对控车技术及车辆情况无把握,务必尽量下车推行。

4. 无论在市区内还是在郊外骑行都要遵守交通法规。

5.严禁危险骑行姿势(如手扶前叉),在骑行过程中严禁相互追逐打闹。

TIPS

1 为避免由于体力消耗严重而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如血糖过低导致头晕、身体绵软甚至昏迷,以及脱水等症状的发生,每个人应注意携带巧克力、压缩饼干等补充能量的食品及足量饮水。

2 有心血管、脑血管、呼吸系统以及其他疾病史的车友,必须事先声明并进行体检,在获得医生同意的前提下才能够参加活动。

3 每次出行必须携带创可贴、纱布、医用胶布、双氧水、消毒药粉等伤口清理及包扎用品,长途骑行建议备双人份。

Way2:

汽车影院:一场宁静而浪漫的约会

出镜人物:Isabella&Jay

汽车影院,即观众坐在各自的汽车里通过调频收听和观看露天电影。这是随着汽车工业高度发达后所衍生的汽车文化娱乐方式之一。

电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强烈的冲击,在经历了千年之交和世纪之交的深刻体验之后,汽车影院的娱乐形式显得更加清新和浪漫,是家庭和朋友聚会的新颖方式。当星星布满天空时,一张正在放映的硕大电影银幕前不是坐满了人群,而是整齐地停放着各式各样的汽车。座椅调到舒适角度,收音机调到指定频率,在自己舒适的“移动之家”中欣赏精彩的影片,享受超大屏幕带来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品一口红酒,啜一口饮料,即有家的温馨舒适,又有影院的视听震撼。孩子可以尽情嬉戏,在车里自由自在,想吃就吃,少了几分在影院里的约束与窒息。宽阔的广场,清新的空气,远离城市的喧嚣与浑浊,让你在自然与时代的和谐中,尽情释放自己的“自由DNA”。

汽车影院不仅是家庭娱乐休闲的场所,也是情侣们共享浪漫的甜蜜港湾。在开阔、露天的环境中,隔离在汽车里的空气是两情相悦的甜润和独特浪漫气氛。和自己的爱人边看电影边互诉真情,制造别样的浪漫,共度轻松的夜晚。在这里您不必顾及自己的看姿是否优美,坐着、躺着……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它是为你量身定做的“雅座包厢”。

TIPS

1 汽车电影院一般按车收取门票,而不像普通影院按人收费。一般每车一百元左右。

2 影院内一般设有美食、烧烤、小吃、冷饮、俱乐部等。

3 365天,天天通宵夜场,不受任何天气影响。

Way3:

徒步爬山:锻炼耐力的最佳途径

出镜人物:花雕

春季登山已成为一种潮流。因为登山既可以增强体质,培养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也能够提高肌肉的耐受力和神经系统的灵敏性。此外,山林地带空气清新,有利于健康。

不过,登山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体能掌握攀登的高度和速度。尤其是老年人,要每走半小时,休息10分钟。登山健身以达到出汗的程度为宜,但不宜大汗淋漓。有高血压、心脏病、肺结核等疾病的患者,不宜登山。其次,选择好登山路径,坡度不要太陡。特别对中老年人来说,登山时一定要注意脚掌着地,稳步攀登,以保安全。再者,登山途中休息时勿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不要骤然脱衣,以防风邪侵袭。休息时最好按摩一下腰腿部,防肌肉僵硬。

另外,大雾天不要登山,因为雾气中溶解了酸、碱、苯、酚等有害物质和尘埃、病原微生物等。

TIPS

1 强度不宜过大。爬山是一项极佳的有氧运动,但强度不宜过大。

2 食欲降低是正常的。适宜的运动强度会使机体的脑胰腺素水平升高,脑胰腺素有抑制食欲,增加机体产热的作用,因此爬山以后常常会感到食欲降低,摄食量下降。

3 不渴先喝水。爬山一般选择清晨为好。运动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在满足解渴的基础上再适当多饮些水,或者在运动前10-15分钟饮水400-600毫升,这样就可以减轻运动时的缺水程度了。饮料应该含有适当糖分及电解质(最好选择含有维生素C的),以尽快减轻疲劳感,恢复体力。

4 前热身,后放松。开始爬山锻炼时,切不可一上来就加大运动量,要循序渐进。通常要先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然后按照一定的呼吸频率,逐渐加大强度。锻炼结束后,要放松一下,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肌群能力。

5 维生素“热补”。爬山时由于能量与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都比较大,维生素的供给不可缺少,特别应注意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B及维生素D。另外,食物应易于消化,少食含粗纤维和易产气的食物(韭菜、大豆等),多吃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海带等,以利于内酸碱的储备,提高运动能力。

6 备好运动鞋、水和巧克力,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片、云南白药、创可贴等,以便在发生心绞痛、摔伤、碰伤、扭伤时派上用场。

Way4:

带着风筝去野餐

出镜人物:菲儿

野餐是一种户外休闲活动。 最初的野餐开始于18世纪的欧洲,当时还是一种比较正式的皇家社交活动,进行野餐时需要有宽敞的庭院,式样考究的桌椅,同时必须有服务生伺候上菜。在今天,野餐作为一种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只要轻轻松松带上一个多功能野餐包,无限乐趣尽由此展开。或携友结伴、或举家出行,走进郊野海滨、乡村麦田、林间湖畔、公园山谷。野餐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找个自然环境大吃一顿这么简单,它还是一个与家人、朋友交流感情的机会。

野餐装备:

1.烧烤架:到了野外,支开烧烤架,再点燃木炭,将带来的什么鸡翅、肉串、大虾在烟熏火燎下的一通折腾,吃起来特有味道。根据烧烤架的大小规格,价格从39元至150元不等。一般都配有烧烤专用的铁叉。

2.旅游冰箱:便于携带,不需插电,可以保持温度10多个小时,保存带来的食物和饮料。根据不同规格价格在100元至500元左右。

3.野餐垫:一般采用防水涂层的复合革布制成,具有防水、易擦洗的特点。野餐时铺在地上,不但卫生而且还能免于坐在地上挨石子、草根扎的痛苦,非常实用。价格在100元以内。

篇9

以社会心理学的的角度来研究城市拥挤的相关概念及因为拥挤所造成人的心理及行为的变化。进而利用拥挤的研究成果阐述城市环境中住宅、公共区域及交通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

拥挤;社会环境;管理策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人口从地区涌入到大城市,给城市的住宅区、公共区域及交通造成极大的压力。笔者试图通过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拥挤给人所造成的心理、生理及行为的变化,并且通过研究拥挤的理论为社会环境下住宅区、公共区域及交通提出战略管理的策略。

1.拥挤概念阐述

在研究城市环境拥挤时,首先要明确拥挤、密度和知觉密度研究内容的不同,不可混为一谈。它们对社会的管理与研究有着重要的决策意义。密度是每单位地区人口数的测量。它可以测量地球、国家、城市、地区的人口数,密度是一个客观的数值,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地理比例尺而不同。例如人口分布可能使你居住在人烟稠密的城市,而这个城市却位于地广人稀的地区,也可能在人畜兴旺的乡村社区。拥挤是我们对周围人数的感受,这不是物理比率,而是个人定义的、主观感受到周围太多人。拥挤符合高密度,但并不是必然。例如两个人待在一个大房间,有些人就认为拥挤,而在听千人音乐会的时候并没有拥挤的感受。直觉密度是相关而泾渭分明的概念,是个人对一地区密度不论正确与否的估计。意指不同人不同认知,没有直接的参考意义。首先,城市环境中人因为不同的时间产生不同的行为,不能只认为是空间密度,而更偏重于社会密度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城市规划的空间尺寸,例如城市步行街的规划面积不仅研究密度还要研究某个时间段内人群的集聚所带来的问题与策略。其次,不仅研究内在密度即建筑物人对空间的比例,更侧重外在密度,建筑物外人对空间的比例。再次,与内在密度与外在密度更为密切联系的是接近性。外在密度是单位地区的人数,是平均分配的,而多数的时候人们会聚集成团。通过接近性来研究拥挤将更为准确的预测人的行为。

2.影响拥挤的因素及拥挤产生的心理变化

这种框架先假设各种影响因素透过知觉、认知与生理机制,导致称为拥挤的状态。这种压力多从心理历程来定义,如知觉到缺乏控制、刺激超荷、以及行为的束缚。这些导致拥挤的心理历程有带来各种后果---应付、无助感、行为不足与生理的作用。例如:物理环境中的噪音是影响人对拥挤的认知的重要因素。从心理学观点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当城市上下班早晚高分期时行驶车辆拥堵,个别司机师傅不停鸣喇叭,使其他人感觉心烦意乱,人对整个交通感觉拥挤。噪音也给生理和心理一点的压力,这个时候就需要个人或者社会给予一点的暗示调节因素,进而使驾驶员在当下环境适应。如果认为噪音是可控制的,那么噪音对工作的破坏性影响较小;反之较大。

3.战略措施及意义

3.1住宅区

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进而住宿成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它对住宅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让初级空间的拥挤化程度人为化降低,让拥挤矛盾减少到最低。研究表明仅仅使用不隔音的隔板或可移动的墙,就可以限制被迫共处一室者彼此的监视。他们因此得以减轻感官超荷,并提升控制感。有时候对一个小空间拥有完全的控制,比对大空间抱残守缺的控制更受欢迎。而且,将初级空间私有化的自由也能赋予控制感,因而减轻拥挤的感受。因此对住宅区有以下几点看法及建议,首先,政府在制定城市发展策略时要对高密度区的开发商建设的户型设计进行规范、审核,鼓励小空间多户型设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进行选择。政府职能部门要对社区的容积率和绿化率有所指导,使地区密度不能达到拥挤的上限值,使人数、投资及基础配套达到最优化配备。其次,中国大城市在人口增长和土地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政府积极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保障居民基本居住需求,规范社区使其具有幼儿园、超市、社区医院等集约化的特色社区服务,以此缓解教育、购物、医疗等环境拥挤,形成就近解决的思路模式。

3.2公共区域

在进行绿地系统规划时要将不同公园的属性进行定义好,在城市中综合发挥大型公园绿地、社区游园、街旁绿地等的作用。对其设计规划时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保留并创造立体、生态绿地。第二,变封闭式绿地为开敞式式绿地。第三,强调文化科技为本、教学为本等满足人们生理放松及精神的激励。第四强调文化、环境、经济综合并举。第四、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中心广场满足人们不同功能的需求,且形成大空间下的大背景,以此避免太碎、太局促等缺点。第五、地下开发等等。

3.3交通拥挤

第一,交通与居住一样是城市居民的基本权利。为这类需求提供基本保障是政府的责任所在。政府要规划与落实公交优化,不能仅表现为交叉口信号优先或者路段优先,而应该体现在资金投入、路权分配、土地利用以及财税政策等各个领域。第二,倡导绿色出行,绿色出行作为低碳交通显著的标志,近年来受到中国各大城市的日益关注,但与此同时,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被随意停放的小汽车侵占,骑行者只能选择在机动车道路中穿行。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应的制度及惩罚措施,让安全成为第一要位。日益恶化的环境使骑行者望而却步,使绿色出行停留在口头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出台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加强交通执法力度,培养市民文明出行意识,建立人车和谐的关系,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压力。

4.总结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我国是人口大国且城市经济发展不平均,给大中城市造成具大的压力与挑战。尤其是高密度区域是城市问题解决的首要矛盾,其中的住宅区、公共区域及交通是重中之重的问题。政府要统筹管理,具体职能部门要具体执行的方针。本着系统化发展方向,使城市发展朝着稳定化、协调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作者:李振升 单位:福建三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美丽的地球,是我们的家园。节约每一滴水,珍惜每一棵树,爱护每一片土地,净化每一缕空气,是我们呵护家园的行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环保教育心得感悟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环保教育心得感悟范文1我社受绿色生活公益联盟组织的邀请,由本社团外联部部长安磊同学带队的共13名爱心社成员前往北京崇文门国瑞参加活动。

由于当天早上有大雾,班车晚点,同学们从涿州出发历时3个多小时到达北京,但这并没有减少大家对公益活动的期待。

中午12点40左右,我们到达活动现场,受到主办方的热情接待。在和主办方人员进行简单交流后,我们到了演讲报告现场。虽然是在一个大型商场内,但主办方独具创意的广告宣传牌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不一会儿,其他高校的同学也来到了活动现场,我社成员很快便和其他高校的同学交流了起来,在得知他们也是各大高校一些相应的公益社团的成员时,我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爱心社的成员积极地与各社团的成员交流,希望以后的活动可以有更多的朋友参与进来。

中午一点半,随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时,本次绿色公益市集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主持人从多方面引用举例为我们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环境保护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性。之后,绿色生活公益联盟和趣车江湖煤体矩阵等社会组织的代表人也都一一上带发表演讲,把他们所提倡的环保行动与我们一起分享,号召社会中的所有成员去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一切在环保事业上做出过较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也都一一上台与大家分享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环境保护是我们大家的责任和义务,我们都应该也可以参与到其中。与此同时,各大高校也派出了代表上台发言讲述自己学校所在社团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贡献,北京市中学生环境保护联盟的代表也上台交流自己的心得。我社外联部部长安磊同学也上前讲述我们中劳爱心社为社会贫困儿童所做的帮助,很好地向社会宣传了我们社团。

演讲活动结束之后,大家一起来到了主办方安排好的物品交换活动现场。很多同学带来了一些身边的小物品,然后用抽签的方式和大家带来的物品进行交换。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唤起大家的爱心——有的东西你不太需要,但或许这个东西却对别人很重要。只要我们愿意,很多我们不起眼的行为都能对别人有很大的帮助。

三点,活动结束。这一天很辛苦,但对我们来说,这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了解环保,真实地感受到身边有那么多的人都在用行动投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带着美好的祝福,我们踏上了返校的路途,经过这次活动我们决心用自己的行动保护这个美丽的地球。

环保教育心得感悟范文2地球只有一个,而资源也是有限的,并不是无限的,所以我们也应该好好的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不然以后是没有能够让我们后悔的时候的。

这个暑假我参加了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在这一次的活动当中,我是收到了许多的心得,除了在这一次活动当中也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一些节约资源的好点子,还明白了要好好的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性。试想其实我们大家都喜欢环境好的,可是要是不好好的爱护,那么是没有好的环境可以去欣赏的。

我们的公益宣传点设在_广场上面,我们向分别向来往的人群分发传单,还给一些感兴趣的人讲解保护环境的一些重要性。那一天太阳是很毒的,但是我感觉心里却是舒服的,因为我觉得现在做的这一件事情是很有意义的。

不过事情的进展其实也并没有那么简单,像保护环境好这一件事情就是这样的,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很多人其实是不愿意去做的,因为这样做是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不再像以前一样随意和方便的,而是多了一些东西。比如垃圾分类也属于保护环境,垃圾都入桶,不要毁坏树木和花花草草等等,这些事情真的是我们平常就能够做好的,但是却往往又是没有人做好的。就比如我们今天宣传的时候,有人拿了我们的宣传单,转头就把单子丢掉了地上,看看这不就是吗?

其实保护环境已经不单单只是保护环境了,更不只是保护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这么简单了,它里面其实是还涵盖了很多别的东西。其中就还有教养,你想要是一个人的家教是好的,那么首先垃圾就是不会乱丢的,也不会随便的破坏大自然形成的环境的。所以这样看来,其实也还是说明了一个教养不够的事情。所以我们更应该是要引起重视的,还有就是你想,古人留给我们的是青山绿水,而我们留给后人的呢?难道就只有高楼大厦和科技吗?却没有让他们看上一眼这大自然的美丽吗?

不仅我们因为我们自身是要好好的去保护环境,其实还有的就是,我们人其实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不过是独得了大自然的恩宠,才如此的胡作非为,任意的改变着一些东西,但是要是我们一直这样,那么大自然总是会不高兴的,那么她就会毁灭我们的,想想要是不好好的保护环境,天气会变的越来越糟糕,难以解决的病也会越来越多,到最后我们是注定要被毁灭的。

但是这其实是可以避免的不是吗?好好的爱护环境,好好的保护大自然,好好的保护地球,那么我们生活的地方也会是鸟语花香的,这样不好吗?

环保教育心得感悟范文3这次社会实践经历了一周的时间。这一周,我随着小组的其他四个组员一起在江山做了关于环保建设和沼气利用的暑期社会实践,在整个实践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关于环保和沼气利用的东西,也收获很多关于交流和宣传的作用。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书是我写的,所以我对活动的具体流程和时间安排都非常清晰,于是我就经常把明天或者后天要做的事情及时地给队长和其他组员说,以使她们都能够及时地做好准备和预先工作,她们在得到具体实践和时间通知后,都反映很好,也有很多同学都积极地对于时间安排提出意见,然后我们就即使调整。在队长的带领下,我们能很好的利用好时间,最高效率地完成带队老师和队长给我们的任务,这也是我觉得团队工作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团结,友爱,每个队员都对于所在的团队怀着爱心和责任,那么什么困难都难不倒我们这个小组,并且我们要实际的安排具体恰当,才能让每个组员都觉得工作及时得当。即使不能都满足她的要求和意见,最起码,大多数的意见要考虑进去。

此次活动中,我还学会了重新认识吃苦的重要性。参加时间的所有同学都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以前都是在高楼大厦和温室里生活,在江山,我们做的是实践和沼气利用的宣传,很多都是要在农村中进行的,所以,在烈日炎炎的天气里,我们要在农村的土路上,对很多都目不识丁的人们讲述我们的问卷和调查,并且挨家挨户地分发宣传册,都给我们很大的.压力,我们都大汗淋漓,但是还是坚持了下来,耐心地给农民讲述沼气利用的方法和好处,对于当前环境的状况,她们的意见是怎么样的,有什么请求和环境方面的改进可以反映给政府和环保局的,我们都细心地记录了下来。这让我意识到,在很多工作中,吃苦耐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是成功的重要保证。我们年轻人,要坚持吃苦耐劳的精神,努力向上,好好的培养自己勤奋吃苦的品德。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还做了采访江山环保局的人员的工作。以及后来我又采访了天蓬畜业公司的董事长王国水先生。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很多知识和经验。我们不仅仅要对所要采访的人有一定程度的预先了解,而且要对采访过程中涉及的问题要做全方位的准备,不能只是单方面的提出问题,也要对被采访者回答中的隐含问题给与反问,这样才能增加采访的广度和深度。采访要深刻而不刻薄。才可以得到最想得到的知识。在采访王国水先生的时候,通过他对于青年大学生的忠告和建议,我更是深深地意识到,年轻人一定要肯吃苦,才可以有美好的未来。“确定一个未来的目标,一定不能犹豫不决,就要坚持地走下去,即使很苦很难,当然也要适时的回头看看。”面对成功人士坦诚的忠告,我们也都受益很大。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通过这次参加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觉得我将来一定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但是也要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环保教育心得感悟范文4本班积极地响应了学校的号召,与20_年x月x日在本班教室开展了以“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为主题的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并积极参与其中,使本次活动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本次活动的意义在于,让同学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深入的了解“低碳环保”的真正意义,并参与其中,以自身微博之力,带动起社会的低碳环保意识,让“低碳环保”不仅仅只是一句空谈,而让他成为一种存在于每个人身边的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的态度。

低碳生活,是指社会生活的各项活动所耗用能源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得十分的活跃,结合自身对低碳环保的知识,发挥平时锻炼的交流水平,走入社会中,倡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其中来,在与群众们的交流中一个个金点子不断的从民众的头脑中涌现出来,少用一公斤水,少用几张打印纸,少开一天私家车,自带环保袋,关掉不必开的灯和拔掉不使用的电器插座……群众们纷纷表示,低碳生活对每个人来说,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理念,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实践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由此可见,“低碳环保”的意识在人民群众的心中也是占据着一定的分量的,这是我们在活动中得到的的欣慰,也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我们应该从节电、节水、节碳、节油、节气这种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们要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去行动,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达到低碳生活的标准,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是在为"减碳"做贡献。

以上是本班在开展“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主题活动的简要总结,类似低碳环保的教育与活动我们会坚持不懈的开展着,培养自身与广大社会群众的低碳环保意识,为建设和谐社会而不断的努力。

环保教育心得感悟范文5红色的旗帜迎风招展,200多位戴着“晚报志愿者”红色帽子的市民捡拾垃圾的身影,成为初夏海滩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活动一开始,志愿者们以停车点为分界点,兵分两路,一路往北戴河方向,一路往市区方向,我和我们的城市达人们参加了市区方向的垃圾清理团队。

我为这次活动作了一些准备,除了带了很多装垃圾的中型旧塑料袋外,还带了两个大的塑料编织袋,另外用我们成立秦皇岛爱心阳光组之前小范围活动朋友间集来的活动费用,购进了100余件小工具,因为平时工作的原因,我无法即时了解到晚报方面做了多少准备。

所以我只好按兴趣组前身原来作海滩清理垃圾的经验作了上面的准备,毕竟有备无患,而且工具还可以重复使用,小巧轻便。实践活动中我把这些准备的资源全部发放给了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们,大家拿着我们组为大家准备的工具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单纯用手和铁丝木棍好用得多。

很快,许多市民就发现,海滩上的垃圾数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想,废弃的渔网、塑料袋、烟头、烟盒、火腿肠皮、雪糕纸、塑料泡沫、烧烤后的残渣、放过的烟花筒……如果没有切身感受,你可能想象不到海滩上到底有多少垃圾。

市民们携带的垃圾袋很快不够用了,而我们组里带过去的塑料袋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大家只好每隔几十米就设置一个堆放点,把手中的垃圾集中堆放,然后我们网络上参加活动的年轻朋友就是主力了,我们和学院的大学生们用大纺织袋一趟趟地把垃圾运回到附近停车场的垃圾回收点上。在捡垃圾的队伍里也有许多高手,他们手里拿着自制的专用工具:铁耙子、钢刷子……垃圾能很快被清理成堆,辅助了垃圾的清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