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07-27 17:0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发展的现状

篇1

关键词:北京;上海;总部经济;跨国公司

中图分类号:F1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1-0044-04

北京是当前中国最具总部经济发展实力的城市,其总部经济综合发展能力连续五年居全国首位。上海也是当前中国最具总部经济发展实力的城市之一。本文将对北京和上海总部经济发展进行比较,找出与上海相比,北京在发展总部经济上的不足,并提出推进北京总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一、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现状

(一)北京总部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均位于全国前列

在《财富》杂志公布的2009年全球500强排行榜中,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中国上榜公司数量达到创纪录的43家,在全球各国中排名第三。其中26家企业总部设在北京,占我国拥有的500强企业数量的6成。此外,北京还集中了全国1/4的央企总部,在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136家大型企业集团中,有104家企业总部设在北京。由于北京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北京不仅是中国大企业成长的沃土,也是全球大企业最向往的城市之一。跨国公司在北京设立的投资性公司已达到165家,占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投资性公司总数的40%。近年来,北京总部经济一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07―2008年度,北京吸引总部的数量增加为597家,比上一年度增长了102%。2008―2009年度,北京吸引总部的数量增加为694家,比上一年度增长了16%,比2005―2006年度增长了178%。2009―2010年度,北京吸引总部的数量增加为712家。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北京总部经济增长幅度小于往年,仅比上一年度增长了2.59%。可见,北京总部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

(二)北京总部经济主要集中在通讯和IT产业

在北京设立地区总部的大多是通讯类和IT产业类的跨国公司。通讯类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之所以设在北京,是因为拓展通讯领域的业务与政府打交道比较多;而IT业的跨国公司将地区总部选在北京,是因为北京的人才、教育、科技资源优势明显。因此,北京总部经济呈现出鲜明的高科技特点。

(三)外资总部在北京总部经济投资主体中所占比例较高

北京总部经济投资主体由外国总部或国内公司地区总部构成。尽管北京集中了国内大企业总部的大多数,但是外资总部在北京总部经济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自2005―2006年度以来,外资总部在北京总部经济中所占比例一直高于70%。2008―2009年度,外国总部在北京总部经济中所占比例为77%。2009―2010年度,外国总部在北京总部经济中所占比例为78%。

(四)北京总部经济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

北京总部经济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初步形成了商务中心区(CBD)、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丰台总部基地等几大特色总部经济聚集区。其中,朝阳(CBI)定位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国际性金融机构的聚集地;金融街是金融总部聚集区;海淀园是以IT产业为主的高技术产业总部及研发中心聚集区。这些总部经济聚集区定位明确、特色突出,成为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目前,在北京的各总部经济聚集区中,朝阳区的CBD聚集的各类总部最多。2009年,北京朝阳区区域范围内共有国家商务部认定的地区总部17家,占全市的85%;北京市认定的地区总部27家,占全市的75%;朝阳区累计设立投资性公司已达到128家,占全市的77%。其中,2008年北京市共新设5家投资性公司全部落户朝阳区;世界500强企业累计在朝阳区的投资项目共226项,占全市的46.5%。

二、北京与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的比较

(一)北京与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的相同点

1.北京和上海总部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北京和上海均具有发展总部经济的比较优势。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政治、文化、科技、信息和对外交往的中心。同时,北京的人才、教育、科技资源优势明显,能够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撑;上海具有众多的高素质人才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具备完善的产业链条和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拥有较为成熟的金融市场(如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所3大金融市场)。因此,北京和上海总部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由表1可见,北京近年来总部经济综合发展能力一直居于首位,上海一直居于第二位。《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用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进行评价,为中国城市判定其总部经济发展阶段及提出今后总部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等6大指标,表1。在2009―2010年度,北京和上海这6大指标均处于全国前列。

2.北京和上海总部经济的空间集聚特征均很明显。北京总部经济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初步形成了朝阳商务中心区(CBD)、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丰台总部基地等几大总部经济聚集区,各个总部经济聚集区均有自己的特色。上海以信息、商务、研发环境有类似要求的总部企业通常集聚发展,形成了一批总部经济相对集聚的区域,包括陆家嘴、徐家汇、静安区、浦东新区等总部经济聚集区。其中,陆家嘴是专门的金融总部区,徐家汇是上海起步较早的总部楼宇区,静安区以南京西路跨国公司总部区蜚声国内,浦东新区则以民营企业上海总部的聚集为特色。可见,两市总部经济的空间集聚特征均很明显。

(二)北京与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的不同点

1.上海总部经济的总体规模大于北京,总部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快于北京。北京和上海总部经济发展在全国均处于前列,但是上海总部经济的总体规模大于北京,总部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快于北京。由表2可见,近年来北京和上海吸引经济总部的数量都呈快速增长的趋势。2006―2007年度,北京吸引经济总部的数量为295家,比上一年度增长了18%。同年,上海经济总部的数量为339家,比上一年度增长了34%;2007―2008年度,北京吸引经济总部的数量增加为597家,比上一年度增长了102%。同年,上海吸引经济总部数量增加为638家,比上一年度增长了88%;2008―2009年度,北京吸引经济总部的数量增加为694家,比上一年度增长了16%,比2005―2006年度增长了178%。同年,上海吸引经济总部数量增加为835家,比上一年度增长了31%,比2005―2006年度增长了231%。2009―2010年度,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两市总部经济增长幅度均小于

往年。北京吸引经济总部的数量增加为712家,比上一年度增长了2.59%。同年,上海吸引经济总部数量增加为889家,比上一年度增长了6.47%。可见,近年来上海总部经济的总体规模大于北京,总部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快于北京。

2.北京总部经济综合发展能力略优于上海。北京和上海总部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但北京总部经济综合发展能力略优于上海。由表1可见,北京近年来总部经济综合发展能力一直居于首位,上海一直居于第二位。《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用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进行评价,为中国城市判定其总部经济发展阶段及提出今后总部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等6大指标。由表2可见,在2009―2010年度,北京和上海这6大指标均处于全国前列。在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方面,北京优于上海;在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方面,上海优于北京。

3.外国总部在两市总部经济投资主体中所占比例较高,且上海外国总部的比例高于北京。由表2可见,北京和上海总部经济投资主体均由外国总部或国内公司地区总部构成。外国总部在两市总部经济中均占有较高的比例,且上海的外国总部在总部经济中所占比例高于北京。自2005―2006年度以来,外国总部在北京总部经济中所占比例一直高于70%,在上海总部经济中所占比例一直高于80%。2008―2009年度,外国总部在北京总部经济中所占比例为77%,上海为87%,比北京高10个百分点。2009―2010年度,外国总部在北京总部经济中所占比例为78%,上海为85%,比北京高7个百分点。

4.落户北京和上海的跨国公司类别不同。在北京设立地区总部的大多是通讯类和IT产业类的跨国公司。通讯类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之所以设在北京,是因为拓展通讯领域的业务与政府打交道比较多;而IT业的跨国公司将地区总部选在北京,是因为北京的人才、教育、科技资源优势明显。但是,北京周边各省、市经济不如上海周边发达,其主要发展的产业也并没有同北京的总部经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不能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对制造业类的跨国公司来讲,缺乏必须具备的上下游产业链条。而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其周围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企业群极其密集。一些制造类的跨国公司就将生产厂建在长江三角洲,将采购中心、营运中心先设在上海,再渐渐升格为地区总部。正因为如此,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的跨国公司有四成以上是制造业。除制造业外,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的是金融业和商业等社会服务业和批零贸易餐饮业,这与上海准许开放外国金融机构较早有关。

三、推进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对策

基于上文的比较分析,为进一步推进北京总部经济的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进一步推进北京总部经济的增长速度,扩大总部经济的总体规模

由上文的比较分析可见,北京总部经济的增长速度一直低于上海,总体规模也低于上海。与世界其他总部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如香港、纽约和新加坡相比,差距就更大。2008年,新加坡云集着约7 000家跨国公司和10万个中小型企业。在这些企业中,有超过4 000家在新加坡建立了企业总部。2008―2009年度,北京外国总部和国内公司地区总部只有694家。因此,北京应进一步推进总部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009―2010年度,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北京总部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小于往年。为适应跨国公司投资需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上半年,北京对1999年出台的《鼓励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的若干规定》进行了修订,扩大了地区总部的业务活动范围,增加了政府资助与奖励的政策条款,还增加了对地区总部在人才引进、出入境等便利化方面的政策条款。今后,北京应进一步制定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对不适应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及时进行技术性调整。

(二)明确北京重点吸引的总部类型,对北京的总部进行合理布局

首先,依据北京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以及城市功能定位,北京应重点吸引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亚太区总部、大中华区总部、中国区总部;积极吸引北京具有产业优势的电子信息、光机电、生物医药、汽车制造、新材料等外埠大企业总部;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会计、法律、信息、咨询、文化传媒等现代服务业企业总部;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的研发中心,或吸引其在北京设立独立的技术开发机构;吸引国内外企业在北京设立独立的销售中心、采购中心和结算中心等。其次,要对北京的总部进行合理布局,加强空间规划,引导不同功能、不同产业的企业总部在不同区域聚集,形成具有特色的总部经济聚集区。同时,以企业总部对于城市区位及服务配套需求为依据,合理规划总部聚集区,重点建设CBD、金融街和中关村科技园区“三大”总部聚集区;同时加强总部聚集区与顺义、亦庄、通州等区县以及环渤海区域制造业基地的功能合作,形成强有力的产业依托。

(三)完善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环境

政府在总部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任务就是要创造好环境、做好服务,通过完善的商务环境和高效的政府服务来促进企业发展。首先,进一步完善北京的通信、交通、生活、卫生、教育、娱乐等设施,完善北京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各项配套设施;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对人才、科研资源的培育,构建人才高地,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再次,注重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建立健全与总部经济相关的法律制度,努力优化总部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以实现总部经济的持续发展;最后,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服务意识,提高政府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投资者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

(四)处理好北京与周边城市的关系

总部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良性循环,即首先创造条件,吸引、集聚经济资源,然后通过集聚的经济资源吸引更多的资源参与其中运作,从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并产生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以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总部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心城市突破资源“瓶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又使周边地区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能源、普通劳动力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常规资源,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推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北京在发展总部经济的同时,要处理好与周边城市的关系。北京发展总部经济要按照优势互补、发挥整体优势的原则,加强与京津冀、环渤海乃至全国其他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北京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在这些地区发展既与总部经济相适应,又能充分发挥当地优势的制造业。充分发挥周边地区的作用,与周围各省市区形成有机的整体。同时,通过“总部―加工基地”链条,将北京的人才、技术等资源辐射到周边地区,带动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FDI对发展中国家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07JC790052)、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项目“北京市总部经济发展与提升利用外资水平研究”(项目编号:20081D0500200119)、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北京和上海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SM200910009005)和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PHR20100819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数据来源:赵弘,历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②数据来源:赵弘,历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③北京CBD开打跨国公司争夺战,中华工商时报[N],2009―08―13,

参考文献:

[1]邵泽慧,北京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蝉联全国第一[N],北京晚报,2008-10-17(6)

[2]北京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居全球第三[N],北京日报,2009―10―27

[3]赵弘主编,2005―2010年历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卢超,陈震,由纽约、香港看上海总部经济布局[J],经济论坛,2008,(18):9―11

[5][8]梅松,关于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思考[J],经济观察,2006,(04):76-79

[6]邱敏,王希怡新加坡总部经济的成功之路[N],广州日报,2008―02―27(2)

[7]张荣齐,李宇红,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研究,商业时代,2006,(18):83-84

[9]王瀛,赵鹏大,总部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J],经营玉管理,2009,(05):19―20

[10]赵弘发展总部经济需解决三大问题[J],投资北京,2008,(08):12―15

篇2

关键词:农村经济;现状;重要性;对策

1.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我国针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制定了许多政策和优惠制度,这些政策和制度旨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但是在落实的过程总却遭遇到了许多问题。要想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得到基层领导的充分了解和认识,才能从根本上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相关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没有很好地领会到相关政策和制度,同时部分管理人员存在着公款私用的现象,并没有将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重要的地位。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开展一些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民传递一些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知识和体系,使得农民了解经济管理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管理人员不能只是照搬相关政策,没有因地制宜地开展相关政策,导致农村生产的优质农村品没有合理有效的销路,无法为农民带来真正的效益,更无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1增加了农民收入,城乡差距减小。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农民的经济水平有所上升。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使农民收益大大提高,延伸了产业链条,为很多人提供了工作岗位。农业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有的比例是十分大的,农民的收入提高,我国的人均收入也会大大提升,城乡间的发展差距也会进一步减少,维护了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顺利实施。

2.2提升农产品,带动我国农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即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增强。整个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也大大减少,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农业在国际农副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形成。通过可持续发展理论,降低农产品的成本,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保证食品的无公害性,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2.2不间断的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和当地科技人员合作以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提高我国现阶段的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那么首先就应该以当地的地域优势为创新点。综合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发展立体农业。其次提高我国的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适时的可以根据有关部门的具体检测对于土地的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不间断的检测。以便了解农业区植物的变化。特别要注意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减少污染,以此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

3. 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3.1引进人才促进农村经济管理发展

我国正处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要想适应这种体制,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体制就要不断地得到完善。同时,政府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精简政府机构及人员来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规范化。相信人才的引进会促进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管理带来新点子、新想法和新途径。我国农村应当加强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让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能够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并发挥自己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要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吸引更多的政策。对于那些自己经营的乡镇所,要逐渐让他们实现自主发展、独立营销,进而脱离财政供养的模式。

3.2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农民素质。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农民素质以及文化知识水平对可持续发展的进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国家应大力培育农民文化水平及素质建设,在农村建立培训基地,提高农民的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培育新兴农民,提高农民创新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也有新农业技术的传播。

3.3建立完善的农村服务体制。针对近几年来出现的农业市场供不应求和供大于求的现象进行分析,表明我国农村服务机制不够健全,信息不流常政府部门没有对农业每年的发展方向就行有效的分析和指导。所以,应不断完善农村全面的服务机制,政府及时的对农产品市场变动进行分析,对农业种植进行指导,避免出现供求严重不合比例的现象。当地政府根据自己区域的情况调整结构,大力指导农民发展第三产业,为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建议和策略

一、引言

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互联网的科技力量成为国际间贸易往来的新鲜动力。我国作为人口第一大国同时又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带动者之一,二氧化碳排放量、资源有效利用率等生态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国应推动国际贸易经济生态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生态化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策略。

二、我国国际贸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我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上資源出口大国。但近几年,我国资源浪费现象层出不穷,个人、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员都或多或少有浪费资源的行为,导致了资源过度开采。另一方面,部分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与技术,并在其国家内建立工厂、开采资源,出现了资源浪费现象。我国是资源利用大国,也是资源出口大国,对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再加上资源浪费严重,给经济生态化发展带来了较大困难。

(二)产业结构不足以提供巨大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改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经济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产业结构仍处于第二工业为主要动力的阶段,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减弱,在一些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和争端上缺少“发言权”,从而不能维护好自身的核心利益,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更是难以实现。

(三)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创新一直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有力推手。一方面,我国市场长期被国外商品“霸占”,导致我国企业缺少自主研发的动力,一般利用其他企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在本土市场上进行营利。另一方面,国外为创新人才提供了更高的薪资以及更加理想的研究环境,使得创新人才向发达国家聚拢,导致了人才流失,部分传统企业由于缺少及时有效的鲜活血液支持,因此无法实现科技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任重而道远,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缺少竞争力,生态化发展得不到有效落实。

(四)我国国际贸易经济政策与经济生态化发展存在矛盾虽然我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稳定发展,但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的相互矛盾严重制约了经济的生态化发展。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伴随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于我国而言,我国经济发展政策与经济生态化发展存在着矛盾。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必然会对自然资源进行开采利用,但真正的资源利用率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另一方面,企业在实现利益增长的过程中,对废物废气等物质排放不当、对自然环境肆意破坏等行为也不利于国际贸易经济生态化的落实。

三、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生态化发展策略

(一)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对资源进行节约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是改变资源过度开采现象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个人、集体,都应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节约保护各种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意味着产品生产所需的成本降低,企业可以通过革新技术手段,采用更加绿色环保的技术手段和生产线路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生态化发展。我国的第一任务是经济发展,但一味地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环境以及资源的保护,必然会得到环境的“报复”。另外,有关部门及政府也应该推行环保政策,将节约保护资源明确制定成文,以此规范约束个人、集体的行为,并以身作则向社会各界宣传节约保护资源,把节约资源落实到实处。例如,有关部门及政府可以对企业单位资源利用情况进行抽查,对资源浪费情况严重的企业单位进行批评教育,并督促其进行技术改造,指导其建立经济绿色的生产线。政府还可以通过社会舆论,即利用电视、广播、官方网站等新媒体手段,加大宣传保护自然资源力度,并分发调查问卷,了解社会各阶层的人对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话题的了解程度,以此为主要依据开展关于低碳减排、绿色环保的讲座,向人们讲解经济生态化发展的知识。

(二)完善产业结构,推动配置整型我国仍处于以第二产业为经济推动力的过渡阶段,要想实现以第三产业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突破,离不开企业的科技创新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提高自身竞争力不应依靠商品经济,而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服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而且其中的配置结构不够完善,效益较低等问题显著。因此,各个企业应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内部配置趋于完善,根据市场行情的发展及时地调整各类产业所占比例,通过产业优化升级以及科技创新来进行经济的生态化发展。例如,政府可以推行利于第三产业的政策,并向部分旅游业以及服务业借贷等环节提供资金扶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加注重精神上的需求。政府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景点,通过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改良给予持续关注,确保产业结构转型顺利完成。

篇4

[关键词]浙江省;外向型经济;地区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市充分利用地处沿海开放地区的地理优势,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带动了全市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05~2012年,金华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3%,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5.1%,大大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2012年,金华外贸出口总额达227.3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在全省排位第4位,实际利用外资总额28314万美元,在全省处于第8位。对外经济活动已在全市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1、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出口有效主体不断增长

2012年,在世界经济仍处于低速增长态势、国际环境有所改善但仍不稳定的大背景下,金华进出口贸易取得了喜人成绩。2012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27.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4%。其中,出口总额213.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7%;进口总额14.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6%。进出口、出口和进口总额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总额首超200亿美元,排名从上年的全省第七位上升至全省第四位。出口有效主体不断增加,全年新增备案企业1534家,全年有出口实绩企业5059家,比上年净增632家;其中出口超1000万美元企业481家,比上年净增132家。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异军突起,截至2012年底全市累计登记注册外商合伙企业1345家。

2、出口商品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就金华市出口商品的主要国家(地区)来看,欧盟和美国是其出口份额最大的国家和地区,2012年两者的出口额分别为39.5亿美元和30.0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34和16.81%,两者出口额所占比重达到了32.65%。随着金华市多元化市场战略的实施,出口市场范围也不断扩大,近年来,金华市与东盟、俄罗斯、阿联酋和印度的出口贸易额也不断扩大,对欧美市场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对新兴市场出口快速增长。

出口商品结构可反映一个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水平。2012年,金华市出口商品的总值构成中,初级产品占1.31%,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为98.69%,而同期浙江省的出口商品总值构成中,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分别为4.49%和95.51%,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低于浙江同期平均3.18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则高于浙江平均3.18个百分点,说明金华市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在浙江处于领先水平。

3、对外贸易地区发展差异显著

近年来金华市采取了非均衡的发展模式,对外开放有点到面,逐步展开。由于开放次序以及开放程度的不同,以及各地自然环境、区位、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金华市对外贸易发展很不平衡,地域差异明显,表现为义乌和市区高度发达,而磐安等内陆山区发展滞后。例如2012年,金华市区和义乌两地的进出口总额分别为27.56亿美元和93.47亿美元,而浦江和磐安地区则分别只有8.96亿美元和3亿美元。

二、利用外资发展现状

1、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迅速,利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市利用外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2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349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7%,实际利用外资2831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4%,同期浙江省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为2.4%和12.0%,分别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5.3个百分点和9.2个百分点,利用外资的增速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工业利用外资继续占主导地位。全年新批工业制造业外资项目26个,其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0个,实到外资占全市总额的80.1%。外商投资大项目主体作用有所增强。全年新设立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2个,其中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个,合计合同利用外资占全市总数的62.6%。第三产业外商投资项目占比较高。全年新设立第三产业外资项目60个,占新批项目数的68.2%。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异军突起,截至2012年底全市累计登记注册外商合伙企业1345家。

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差异化明显

从地区角度来看,金华市各个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外资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其中在2012年金华市实际利用FDI最多的3个地区义乌市为11261万美元(所占比例39.77%)、市区为8568万美元(比例30.26%)、兰溪市为3703万美元(13.08%),三者所占比例之和达到83.11%;而利用外资最少的三个县市永康市为812万美元(比例2.87%)、浦江县为357万美元(1.26%)、磐安县为148万美元(0.52%)。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义乌市和市区等发达城市,而在其他地区的投资量很少。各个地区利用FDI的显著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

三、国际旅游发展现状

1、旅游服务出口稳步增长

2012年,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77.70万人次,同比增长6.8%,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2451.32万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接待外国人61.94万人次,增长13.7%;香港同胞5.76万人次,增长16.6%,澳门同胞1.59万人次,增长26.2%;台湾同胞8.41万人次,下降7.0%。五大洲客源市场中,亚洲25.46万人次,同比增长3.95%;欧洲14.63万人次,同比增长6.67%;美洲8.19万人次,同比增长9.01%;非洲5.13万人次,同比增长11.19%;大洋洲4.03万人次,同比增长3.68%。全市前五位主要客源国是韩国、马来西亚、西班牙、美国和日本。

2、国际旅游事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由于金华市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禀赋以及开放程度存在显著地差异,导致各个城市在国际旅游事业的发展上也存在显著地不平衡性。2012年全市游客数量呈现高度依赖东阳横店影视城和义乌国际商贸城的格局。目前,我市旅游业已基本形成以东阳横店影视城为代表的影视文化体验游、以义乌国际商贸城和东阳中国木雕城为代表的商务展览游、以金东区赤松宫景区和永康方岩风景区为代表的宗教朝圣游、以金华双龙风景区区为代表的自然观光游、以武义温泉度假区为代表的温泉养生游等旅游热点。2012年金华市入境游客最多的三个地区分别为义乌市、东阳市和金华市区,入境游客分别为53.18万人次、8.4万人次和5.6万人次,三个地区接待入境游客人数的比重占到了总人数的81.3%,而兰溪、浦江和磐安三个地区的入境游客分别只有0.36万人次、0.38万人次和0.36万人次,三者之和的比重只有1.5%。在旅游创汇收入方面,义乌市、东阳市和金华市区的国际旅游收入分别为34862.6万美元、3220.09万美元和1612.13万美元,三个地区的国际旅游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83.7%、17.7%和3.9%,而兰溪、浦江和磐安三个地区的国际旅游收入分别只有82.66万美元、89.33万美元和104.08,三者之和的所占比重只有0.7%。

[参考文献]

[1] 陈永红.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经济增长的作用. 浙江统计. 2003(7).

[2] 李钦,许云霞. 我国沿边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比较. 开放导报. 2009(12).

[3] 刘黎清. 中国省域对外开放度实证研究. 商业时代. 2010(9).

篇5

关键词:服务经济;服务业;现状评价;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3-0066-07

服务经济是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在工业化中后期开始出现并在后工业化时代日益成熟的以服务业为主导、并使国民经济整体日益服务化的高级社会经济形态,这种新经济形态突出表现为以拥有知识、技术、信息的人力资本要素作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服务业大发展是服务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内涵,但服务经济不仅表现为服务业自身的高度发展,更突出表现在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的融合、协同、互动发展以及国民经济整体的服务化,其本质特征主要体现为产业结构服务化、中间投入服务化、价值创造服务化和最终需求服务化。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和当今世界产业发展趋势看,服务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国民收入水平、社会分工深化程度、城市化进程、市场经济制度完善程度、人力资本积累和虚拟经济的作用。本文结合上述特征与我国实际,进行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现状评价和中长期发展趋势预测,提出促进我国服务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现状评价

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比较公认的判断是总体上进人工业化中后期。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完成工业化,然后迈向后工业化阶段。

(一)服务经济处于培育阶段,尚未成为主导力量

1 服务业呈快速发展态势,支撑服务经济的产业基础仍显薄弱。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1978~201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3.9%上升到43.1%,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从12.2%上升到34.6%。但是支撑服务经济的产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服务业产出占比自2000年达到40%后,至今仍在略高于40%的水平徘徊波动,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工业推动。

2 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初现,服务业支撑、引领作用不强。当前,我国一些制造业企业依托其核心产品,向上下游服务环节延伸产业链条,或发展与主业相关的服务业务,呈现了较为明显的服务化趋势。但是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对制造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强。基于投入产出分析表明(见表1),2002年、2007年我国第二产业对生产业的依赖度低于第三产业甚至第一产业对生产业的依赖度,而且生产业对三次产业的支撑作用均在减弱。

3 消费服务化趋势明显,服务消费水平还有待提高。2000~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不断提高,分别由40.79%和29.66%上升到43.72%和33.82%。但与发达国家现阶段服务消费比重高达50%甚至60%相比,我国服务消费水平还有待提高。由于我国服务业领域市场化改革滞后、公共服务体系缺失,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医疗、教育、电信等服务消费有效供给不足、价格过高,服务消费支出的提高相当程度上是由价格因素所致。

4 服务贸易持续增长,但总体竞争力不强。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保持年均16%的增长速度,但占当年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比重则从1997年的14.14%降低到2010年的11.14%。运输、旅游和其他商务服务等传统项目仍是服务贸易的主要内容,金融、计算机和信息、咨询、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新兴服务虽有所提升,但占比偏低。总体来看,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不仅服务贸易占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下降,而且与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5 创新要素推动作用日益增强,要素流动和配置机制尚不健全。近年来,我国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较快,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对服务业发展的贡献作用日益显现。但现阶段我国发展服务经济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仍然匮乏,知识、技术、人才等高级生产要素还不能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重组,创新成果的开发利用机制不健全,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和方式亟待改善。

6 服务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逐渐优化,改革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近年来,我国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不断改善,但是金融、电信、航空、铁路等垄断行业以及教育、医疗、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繁重,服务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亟待完善。

(二)制约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 对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由于认识不到位和体制机制尚未根本破除,政府和企业尤其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对原有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仍然普遍存在很强的路径依赖。一是热衷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大项目和暴利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对长效性的人力资本投入和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研发创新投入缺乏兴趣和热情。这既不利于现代生产业的发展,又制约了消费业的发展。二是许多地方仍然囿于西方传统工业化在中期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理论教条和实践模式,忽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和及时转向以精深加工化为主导,不利于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及产业分工深化,从而制约了生产业的发展。三是长期以低水平加工贸易方式为主,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扩大出口,核心关键技术和高增值的服务环节被外资、外商控制,这对国内生产业的发展难免产生抑制作用。

2 城乡二元分隔的体制障碍。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分隔体制至今尚未完全破除。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放开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后,又在城市内形成了农民工与“城民工”、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同城不同制”的新二元结构矛盾。这种双重二元分隔体制是工业化、城市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严重阻碍,明显弱化了城市化与服务业及服务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效应。

3 收入分配格局失衡。收入分配体制不合理以及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导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分配格局日渐失衡,宏观分配中的普通居民和微观分配中的劳动要素报酬占比持续下降,目前已明显低于合理水平。政府、企业和资本要素报酬占比偏重,本能地不断扩大投资,使投资率持续高位攀升;居民和劳动要素报酬占比过低,相对削弱了消费基础;高投资率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靠不惜代价扩大出口来消化,由此造成内外需和内需中投资、消费失衡不断加剧的不良循环。尽管我国居民收入也在持续较快增长,但近十多年一直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尤其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制约了消费业的发展。

4 创新要素投入不足。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到2010年才达到1.75%,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原本提出在1999年就应达到4%,推迟到2012年才实现,可即使如此,也比2007年世界平均水平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低1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1.6个百分点。此外,对创新成果、创新要素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机制尚不健全,人才、技术、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偏低,产权交易市场、技术交易市场等高级要素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滞后且缺乏有机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和方式亟待改善。

5 服务业改革错综复杂。当前,我国服务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从某些方面看,其难度之大甚至超过一、二产业改革。服务业改革不单纯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体制改革,有的还会涉及意识形态问题,尤其是消费业和公共服务业领域的改革与民生直接相关,其社会关注度和敏感度很高。突破制约服务业发展和向服务经济转型的体制瓶颈,不仅需要有更大的决心、魄力和胆识,还必须有更科学、周密的顶层设计,更强而有效地驾驭全局和统筹协调的能力,更妥善地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6 促进服务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促进服务业和服务经济发展的部分政策设计不够合理。如,以生产性增值税为主的税收格局,导致地方政府为增加税源而更注重发展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多征收营业税,由于不能抵扣其进项所包含的增值税,实际税负可能高于制造业。此外,现行政绩考核办法也不利于服务经济的发展,GDP总量和增速实际上仍是评价地方政府的首要指标。

二、加快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1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强调要“促进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业加速发展”,要大力发展生活业,满足多样化需求,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步伐,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必然推动社会经济形态高级化的体现。

2 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迫切需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但要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服务业及其支撑和促进一、二产业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扩大就业的重要作用,实际也提出了在工业化中后期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跨越式发展要求。信息化与服务化是相伴相生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意味着要超越西方传统工业化模式,把继续完成工业化与推进经济服务化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

3 是构建国家竞争力新优势的迫切需要。发达国家已经步入服务经济成熟发展阶段,构成国家竞争力的各种传统要素已在很大程度上被知识、技术、信息等服务要素改造更新和替代,竞争优势产业已由传统制造业转向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其仍然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传统产业也主要依赖品牌影响力、商业模式创新、供应链管理等服务要素支撑。而我国人口红利期已临近结束,劳动力和物质资源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趋势明显,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日益消减。国际竞争压力迫使我国必须加快服务经济发展步伐,构建我国全面、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竞争力新优势。

4 是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广大人民群众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必然要求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业和各类新兴的消费业,同时从加快发展现代生产业切入,推进产业经济服务化,从而为社会、为市场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安全、更能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物质文化产品。

(二)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可能性

1 国际经验表明,从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具有加快转型的趋势。从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发达国家都经历了较长的历史阶段。但国际经验表明,由于时代条件的变化,普遍存在着后发工业化国家转型期缩短趋势。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正日益向纵深发展,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更是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根本改变了传统的时空概念。这使得新兴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压缩式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日韩等国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速度明显快于欧美国家,亚洲“四小龙”也表现出同样的加速趋势。我国作为最具活力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显然也具有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可能性。

2 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的工业化过程从一开始就不同于西方传统工业化路径。目前,我国已建立起独立、完整并有一部分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制造业规模巨大,2010年已有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其中许多是重化工产品,有的已大大超过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峰值。这意味着我国工业化中期不必完全重复发达国家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传统模式,至少无须再着重扩大重化工业的数量规模和比重,从而也有条件及早确定以精深加工化和服务化为主导,把继续完成工业化与加快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结合起来。

三、我国服务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分析

(一)未来10~20年是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1 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将促进产业结构和最终需求服务化。未来10~20年,我国经济有条件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如按7%测算,经济总量将达到2015年的55.8万亿元、2020年的78.3万亿元,人均GDP将达到2015年的45771元、2020年的67252元。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10000美元,进入中上收入国家行列,具备了支撑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发展的收入水平。根据国民收入水平与服务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有可能在“十二五”打破波动徘徊局面,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十三五”有可能突破50%的临界点,初步确立服务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再下一个十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仍可能达到5%左右,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始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服务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支撑作用将稳固确立。

2 城市化水平提高和实质性推进,将为服务经济发育成长创造广阔平台和强大动力。“十二五”时期,我国将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保守估计,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2015年的51.5%、2020年的55.5%,未来十年内将有1亿多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破除双重二元结构体制已经成为改革攻坚的重点任务,农民工“市民化”可能在5~10年内逐步实现。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实质性推进,对生产性、消费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将大量增加,必然会有力推动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并首先在大中城市形成以较为发达的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带动全国加快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

3 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战略的实施,将有效支持要素投入和价值创造服务化。2020年我国将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建成创新型国家。届时,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和主要劳动年龄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将分别达到13.5年和11.2年;我国综合入学率达到83%,超过目前中上收入国家约76%的平均水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总量将比美国高出8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战略的实施,将有效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和要素投入服务化,尤其是促进知识密集型生产业与技术密集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从而大大加快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步伐。

4 体制改革攻坚取得突破和政策体系日益完善,将为加快服务业发展和向服务经济转型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十二五”是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我国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包括服务业领域的改革,着力突破深层次的体制,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包括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可以期望,体制和政策环境的不断完善,将为服务业大发展和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提供更强有力的保证。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我们判断,今后10~20年应是我国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服务化、价值创造服务化、中间投入服务化和最终需求服务化将取得长足进展,2020年之后我国总体上将步入服务经济社会。

(二)服务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1 关于产业结构服务化的预测分析。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未来我国服务业比重进行预测表明,我国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化将经历三个阶段(见表2)。

第一阶段是“十二五”时期。在最终需求结构调整带动下,加以要素驱动结构逐步变化的推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步伐加快,将带来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业快速发展。同时,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居民和劳动报酬“两个比重”,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加强民生建设,推进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举措,将促使商贸服务业、文化产业、家庭服务业、旅游业、体育产业等消费业和各类公共服务业快速发展。在此阶段,预计服务业年增长率将达到8.9%,超过GDP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再波动徘徊,将呈现持续上升态势,有条件的大城市将会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第二阶段是2015~2020年。随着工业化基本完成,服务业增长速度可能有所降低,但仍将高于GDP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服务业占比将继续上升并突破50%的临界点,服务经济形态初步确立。由于服务企业显著增多,加之事业单位完成分类改革,经营性事业单位转成企业,服务市场竞争加剧,将导致服务业内部调整和加快结构升级,高端生产业和新兴消费业将日益成为服务业和服务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传统服务业占比下降但通过改造提升逐步实现现代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

第三阶段是2020~2030年。随着我国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服务经济形态稳固确立并逐步趋于成熟,服务业仍可保持高于第二产业和GDP的增长速度,服务业占比继续稳步提高(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服务业占比一般要达到70%以上才趋于稳定),制造业服务化将成为普遍趋势。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服务业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相应成为较为发达的服务经济国家。

2 关于就业结构服务化的预测分析。选取与我国同为“金砖四国”的俄罗斯、巴西作为参照国,依据这些国家在服务业达到与我国未来时期相似比重时的就业情况,推测我国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见表3)。首先,我国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始终呈现增长趋势,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基本一致。其次,随着服务业占比上升及其吸纳就业潜力的逐渐开发,在“十三五”末期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部门,即其吸纳的就业人数将超过50%。第三,受到人口峰值的影响,“十二五”时期仍是我国就业压力较大的时期,“十三五”时期尽管人口高峰已过,吸纳就业的压力仍主要由服务业承受。第四,我国就业压力将在2030年后得到缓解,随着就业总需求下降和服务业结构升级,虽然服务业仍是吸纳就业的主要部门,在就业总量中的占比还会继续上升,但其吸纳新增就业人数和就业增长率都将下降。

3 关于中间投入服务化的预测分析。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阶段,生产业增速明显超出服务业平均水平。目前,我国生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然会有力推动生产业大发展,使制造业对生产的需求持续扩大,并由此加快中间投入服务化进程。制造业与服务业将以三种方式融合互动发展(见图1):一是制造企业自有服务功能的完善提升,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实时服务。二是通过将服务外包,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并使企业自身能够专注于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制造服务化或转型成为服务型企业,如龙头企业只掌握品牌培植、研发设计、技术标准和营销授权,将其他生产经营环节都扩散外包出去。

4 关于价值创造服务化的预测分析。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使我国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的不利地位,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进程中逐步改变。向服务经济转型与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紧密结合,人力资本提升的正向动力、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反向压力、物质资源的高投入与高消耗难以为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等等各种条件,将迫使和推动我国产业与企业向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攀升,加快价值创造的服务化。

5 关于最终需求服务化的预测分析。在扩大内需战略实施、调整国民收入格局、提高居民消费份额、城镇化向纵深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居民的消费服务化趋势将明显加强。基于对历年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消费支出之间相关度的计量分析,以及城乡居民服务消费支出的历史数据分析,并结合相关机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率和城镇化率的预测,表4给出了未来我国消费服务化趋势预测。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服务消费支出占比将分别上升到55%和41%,全社会服务消费支出占比将上升到49%。如果按照总人口14.5亿、城镇化率60%计算,2020年我国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总额将达到15万亿左右。

四、结论

我国服务经济尚处于培育阶段,对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城乡二元分隔体制障碍、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创新要素投入不足、服务业改革难度加大和政策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制约着服务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快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国家竞争力新优势、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后发工业化国家普遍存在着转型期缩短趋势,而且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的物质技术基础,因此,今后10~20年将是我国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参考文献:

[1]程大中,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技术进步[J],世界经济,2003(7):35-42

[2]白仲尧,依绍华,服务业与综合国力的关系[J],财贸经济,2004(8):75-80

[3]周振华,服务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趋势[J],科学发展,2010(7):3-14

[4]陈宪,殷凤,韩太祥,服务经济与贸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任旺兵,刘中显,我国制造业发展转型期生产业发展问题[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6]李相合,中国服务经济:结构演进及其理论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7]刘世锦,任兴洲,王微,关于服务经济发展的若干认识[J],科学发展,2010(8):3-17

篇6

本文阐述了电力企业经济运行的特征和标志,分析了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电力企业 经济发展 现状 对策

电力企业是从事电力生产经营活动的工业企业,它通过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等子系统构成的电力系统,进行电能的生产和销售,它实行独立经济核算,是独立的工商界的经济单位。电力产业改革既关系到电力产业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发展。

1、电力企业经济运行的特征和标志

随着电力技术的突破和提高,电力大规模生产带来了电力生产效率和投资收益的提高。电力企业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在电力需求导向下,随着电力生产规模从小到大,电力企业经历了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三个阶段。可以说电力经济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规模经济。电力是一种技术高度集成的基础能源,在现代社会里它是公共产品,因此电力市场需求弹性与其他产品有着很大不同。从价格弹性特征看,电力作为城乡居民家用电器的动力,富有弹性:当电力价格变化时,引起电力需求量变动比较大;电力价格升高时,大多数居民将减少对电热水、空调等耗电量大的电器的需求及其使用时间;电力价格下调时,大多数居民将增加对电热水、空调等耗电量大的电器的需求及其使用时间。以电为动力的工业完全无弹性。不论电力价格变动与否,它们的生产线不会因电力价格的变动而停止或新增,因此它们对电力的需求量都会相对固定不变。

2、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现状

2.1 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总装机容量达到了870万千瓦。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比重有所增加,到2010年将有10台以上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投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引进取得成果,目前约有近70套9F级燃机机组正在建设或前期准备中,2005年5月大陆首台9FA重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投入运行,燃气轮机的装机容量不久将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2.2 电源结构有待优化。一是煤电比重很高,近几年又增长较快,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水电开发率较低,清洁发电装机总容量所占比例较小;二是20万千瓦及以下机组超过1亿千瓦(4403台),其中10万千瓦及以下有6570万千瓦(3993台),加之目前各地小机组关停步伐明显放缓、企业自备燃油机组增多,燃煤和燃油小机组仍占有过高比重,投入运行的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仅55台,大型机组为数较少;三是在运行空冷机组容量约500万千瓦,与三北缺水地区装机容量相比,所占比例低,其节水优势没有体现出来;四是热电联产机组少,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为27%;五是电源调峰能力不足,主要依靠燃煤火电机组降负荷运行,调峰经济性较差。

2.3 电网建设不断加强。随着电源容量的日益增长,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网建设得到了不断加强,特别是近十年来,电网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输变电容量逐年增加。并且,截至2005年7月,除海南外已经初步实现了全国联网,初步实现了跨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区域电网间的电力电量交换更加频繁,交易类型出现了中长期、短期、超短期、可中断交易等多种模式,呈现多样化的良好局面,由于跨区跨省电力交易比较活跃,部分联网输电通道长期保持大功率送电。西电东送、全国联网工程对调剂电力余缺、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起到重要作用。

2.4 电力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电力的拉动作用巨大。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基本处于长期严重缺电的局面,电力供应短缺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电力工业快速发展,1997年开始实现了电力供需的基本平衡,部分地区供大于求。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的经济方针,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电力需求增长也屡创新高。

3、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采取学习型管理模式完善经济理论。以组织学习作为学习型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经济与技术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电力企业对于员工学习环境与学习型组织的引导创建,可通过对于学习平台进行有效地知识管理,从而达到员工与企业知识的积累与提高,达到强化学习的目的。电力企业必须首要制定全员学习任务的固定制度,同时用完善与严格的规程来保证与规范,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来建立起网络化的组织结构。

3.2 加强合同管理。首先,电力企业领导要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紧抓施工合同管理同企业的计划管理、生产管理、组织管理。其次,要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合同实施保证体系,把合同责任制落实到具体的工程和人员。然后需要配备专人,对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草案及合同风险进行全面分析与管理。并且,要健全合同的文档管理系统,除施工合同外还要对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变更、预付款保函、工程保险等资料进行统一的收集、整理与存档,形成专业、系统的工作。

3.3 重视客户服务工作,实现供电资源调配机制。实现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供电资源调配机制。客户服务效率与品质的提升,需要指挥中心进行监控调度来实现,就此解决电力企业部门之间以及分县局间存在的沟通协调不便的问题,并且有利于为市场分析、预测提供信息数据支持。客户停电管理是指通过监控,减少供电方出现超时、重复性以及临时性的停电几率,避免客户由于停电时间造成的不便与经济损失,电力企业可以开展停电低压统计的到户工作。

3.4 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疏导电力价格矛盾。规范内部管理流程,实施过程控制是营销管理的核心,通过制定工作流程、明确员工岗位职责、实行营销员工绩效考核,开展营销业务稽查都营销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我国应该抓住目前物价上涨趋缓、煤价有所回落的有利时机,抓紧研究和建立基于成本、能够充分反映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电力市场化建设步伐,理顺煤电价格关系,促进电力和煤炭市场的规范发展。

3.5 优化电力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使我国电力工业遭遇了寒冷的冬天,同时也给我国的电力工业结构调整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国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核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同时,还应不断优化发展火电,努力推进小火电关停工作,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结束语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电力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企业的竞争也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企业管理体系的不断健全而日益激烈。电力企业需要具备完善的经济理论与实践经验,要摆脱环境与资源约束,实现经济效益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简介:

李玲,女,汉族,大学本科,1973年出生,中级会计师,从事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海洋经济;SWOT分析法;慈溪市

迈入21世纪,海洋正成为人类第二生存空间,随着陆地经济的不断饱和,陆地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越来越大,占地球总面积70.8%的海洋,正逐渐成为开发的新目标,海洋经济得到重视,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世纪经济的发展。据专家预测,海洋经济在世界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将由21世纪初的6%上升到16%左右,海洋经济成为21世纪的主题。

一、海洋经济概述

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对海洋经济的认识和表述都不尽一致,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海洋经济概念体系。国内有学者按照经济活动与海洋的关联程度,把海洋经济分为三类:(1)狭义海洋经济,指以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2)广义海洋经济,指为海洋开发利用提供的经济活动,包括与狭义海洋经济产生上下接口的产业以及陆海通用设备等。(3)泛义海洋经济,主要是指与海洋经济难以分割的海岛上的陆域产业、海岸带的陆域产业及河海体系中的内河经济等。本文认为:海洋经济是以海洋资源为基础,海洋产业为载体,海港优势为依托的经济活动及其总的结果。

二、慈溪市海洋经济发展SWOT分析

1.慈溪市海洋经济发展优势(strengths)分析

(1)区位优势——慈溪市地处宁波市北部,杭州湾南岸,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内,上海-杭州-宁波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其次,处于河流的下游,含沙量高,滩涂区位优势明显。再有,属于新建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桥头堡位置,地处交通黄金段,交通优势成为新的亮点。

(2)陆上优势——329国道、杭甬高速公路、萧甬铁路贯穿本区域,在一小时交通圈内有宁波北仑港和栎杜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便利的交通把慈溪与内陆紧密联系在一起,慈溪工业发达,宁波成为资源补给地。机械电器、塑料电子、轻纺化纤等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的企业,为慈溪市提供巨大的经济资源。

海上优势——滩涂面积广大,并且开发密度较低,滩涂围垦造地、“耕海牧渔”的潜力大,发展空间广阔。地处下游位置,河水带来大量河沙中的矿产资源与淡水资源,且河水的注入淡化该区域海水盐度,为慈溪的用水提供潜在优势。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带来大桥经济,为慈溪缩短与上海的距离,开阔海上作业的空间,更好利用上海的繁荣优势。

2.慈溪市海洋经济发展劣势(weaknesses)分析

(1)港口劣势分析——虽然慈溪地理位置临海,处于杭州湾岸,但是由于河水的注入,带来大量河沙,处于河流下游的慈溪,受河沙的影响,水位并不深,要发展海洋运输业,开辟港口,将是一大挑战,挖沙的劳动量,资金的投入,可能造成的海底层结构变化而导致的生态破坏,都是慈溪人要面临的难题。

(2)模式劣势——慈溪市虽然经济实力较强,但是却也是地域、资源小市,能源的缺乏,滩涂资源的形成需要时间积累,可供建设用地有限,水资源、森林资源与环境容纳力更不充裕。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迫使慈溪市发展模式的转型,这就对慈溪市发展海洋经济的步伐造成阻碍。

3.慈溪市海洋经济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慈溪市海洋功能区划》和《慈溪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日前通过国家海洋局二所、宁波大学等单位专家的评审,在分析慈溪市海洋资源现状和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慈溪市自身的海洋资源,研制了海洋经济的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为慈溪市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4.慈溪市海洋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威胁(threats)分析

环境威胁——慈溪市工业发展,造成环境污染是必有的,加上河流所带来的印染、电镀、熔炼等的上游行业的污染,由滩涂发展而来的慈溪地质对雨水贮存的能力差而导致的地面干涸,都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和改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岸带的生态环境。慈溪市发展海洋经济,必将面对这些污染的治理、防御难题,也影响其海洋经济的发展步伐。

大桥经济威胁——杭州湾大桥的建成,带来巨大优势机遇,但必须得面对突变期的过度、负面因素凸现的威胁,即由于企业、资本、人才等资源要素是流动的,大桥经济从本质上讲也是流量经济,更是开放型经济,大上海的繁荣是机遇,更带来更大的挑战和竞争压力。

工业的不断发展,使占用农地的现象日趋严重,造成耕地的不断减少。除地表生态发展得不到维护外,资源消耗强度的增加及难以为继,使慈溪本来就稀少的资源更难利用。

通过以上SWOT分析得出,慈溪市发展海洋经济就得走一条科技的生态之路。

三、慈溪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物有两极,慈溪发展海洋经济有优势,也存在劣势,如何发挥优势,尽量避开劣势或者减小劣势影响,让慈溪海洋经济发展能取得成功收益,笔者有以下三点看法:

1.科技兴海

慈溪人要用科技的眼光看待海洋,发展海洋经济。首先,利用经济实力优势,加大对海洋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优化专业配置,加强在海洋高技术研究前沿和海洋科学研究热点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其次,对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行资金倾斜,支持对海洋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再有加强对本地区海洋的勘测研究,探寻出一条适合慈溪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道路来。

2.可持续发展道路

《21世纪议程》提出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目前沿海陆域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海洋资源破坏严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利用资源的同时保护好资源,实现资源的长期循环利用,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加强海洋资源管理,特别在渔业上,要制定许可捕鱼政策,发放捕捞许可证,防止围渊捕鱼,每年设定日子对鱼苗放养和成鱼的禁捕,形成捕养循环结构。如宁波象山的开渔节,就是一条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被称为“海洋清道夫”的梭鱼,不仅能铲食网箱底养殖鱼类吃剩的饵料及它们的排泄物,还可有效修复生长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慈溪海域滩涂面积广,适合梭鱼的生长,大量养殖梭鱼,不仅丰富了鱼类资源,更能对环境生态起到保护及修复作用,一举两得。同时,科技兴海,环境保护,生态修复也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体现。

3.创新实现“海陆互动”

海洋经济是陆地经济的延伸,海陆经济在空间上相互衔接,在产业上相互渗透,以海洋资源带动陆地相关经济的发展,弥补了陆地经济的不足,以陆地经济在资金、设备、劳动力等上面的优势,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二者相互依存,互动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作为海陆联系的纽带,是海陆经济互动发展的重要“节点”。对慈溪来说,运作好“海陆互动”,充分发挥陆地优势带动海上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远的使慈溪成为小康城市的战略之策。

慈溪市要走出一条自己的特色路子,就要不断的利用发挥优势力量,科技兴海的同时,不要忘了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生态保护;政府应该牢固树立海洋权利意识,坚持依法管海、用海,做好海洋管理、开发和保护工作,加大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和严格执行《慈溪市海洋功能区划》,及时做好海涂围垦用海等项目的申报以及水利设施建设用海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慈溪人要发展海洋经济并取得成功,要放眼长远目标,积极培养高科技海洋人才的同时,不懈的对海洋高科技进行研究,对本地区的海洋资源、环境、生态做全面的探索,拒绝照搬成功模式,吸取经验,争取在加强对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管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增强海洋意识,扩大传播,使慈溪人成为有素质的海洋开发者。

发展地区海洋经济,带动海洋相关产业的进步,促进海洋产值的增加,不仅有利于该地区的生产总值的增加,(下转第155页)(上接第153页)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对整个国民经济都起到促进作用。对慈溪来说,在21世纪海洋世纪的浪潮推动下,把目光定向海洋经济,跟进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抓住机遇,利用优势,在中国海洋经济发展中走出一条具有自主特色的路子来,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叶向东.现代海洋经济理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61-63.

[2]徐质斌,牛福增主编.海洋经济学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30-31.

[3]朱启贵.可持续发展评估[Ml.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69-73.

[4]朱凤岚.经济与区域合作[J].当代亚太,2006,135(3):21-26.

[5]陈军,罗立峰.沧海桑田——浙江省慈溪市[J].新湘评论学习报,2007,24(2):1-20.

[6]沈庆琼,王成超.基于港口物流的产业对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8,45(2):53.

[7]黄明生.中国海洋经济问题研究[J].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情,2007,37(2):56-58.

[8]吴姗姗.大连区域海陆经济互动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经济学研究论文,2006:2.

篇8

关键词:钢丝绳;无损检测技术;经济性

中图分类号:TD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和进步,钢丝绳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现代工程当中。钢丝绳具有自重轻、强度等级高、稳定性、承载力强等优点,在交通业、建筑业、冶金业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钢丝绳作为一种主要的承载部件,其工作性质复杂多样,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常发生损坏现象,严重威胁人们的人身安全。近几年来因为钢丝绳出现故障而造成事故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钢丝绳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成为钢丝工业的研究课题。传统的人工目视检查或者更换钢丝绳的方法难以完全保证工程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广泛应用钢丝绳无损探伤检测仪器,以取得最好的效果。

一、钢丝绳无损检测方法的分类

(一)金属截面损耗测量法

金属截面损耗测量法的实质是测量磁通量的变化。在检测过程中,若钢丝绳处在正常状态,钢丝绳的磁感应强度属于恒定状态,则磁感应强度与钢丝绳横截面积的乘积等于进入钢丝绳的主磁通量。若钢丝绳出现故障,则钢丝绳的横截面积发生变化,导致磁通量的变化。

(二)局部故障检测法

对钢丝绳的局部进行检测,若其存在故障,则局部材料的磁阻增加而降低了磁导,磁场将从钢丝绳泄漏出来,产生扩散漏磁场流损失。

(三)综合检测法

综合检测法是同时利用金属截面损耗测量法和局部故障检测法,首先检测出钢丝绳是否存在损耗,然后捕捉到出现故障的局部。

(四)光学测定法

光学测定法需要利用光学器件和应用光学原理,对钢丝绳的损坏部分进行检测。但是这种方式需要保证钢丝绳的股峰不能存在污染物,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

二、钢丝绳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

(一)局部故障检测法存在的问题

局部故障检测法检测的缺陷包括局部变形、断丝等,这些缺陷属于短尺度缺陷。局部故障检测法的难点是钢丝绳的断丝判别,采用的是测量磁通峰值大小的方式。从钢丝绳的性质出发,检测到的单根断丝泄漏的磁通量大小取决于断丝的分布位置、断丝截面的长度、钢丝直径、受力情况、钢丝绳捻制结构等众多因素。若检测到的断丝处在外表面且量少,则较易评断。但是若断丝存在其他情况,则检测较为困难,例如:不同截面内断丝断口相距过近、同一截面内存在有几根断丝、钢丝直径过小、断丝在截面的分布混乱。上述情况使得仪器检测到的漏磁通量并不与断丝根数呈确定性的变化,给断丝的判别带来较大的测量误差。所以,局部故障检测法存在一定的误差,使得断丝较难判别。

(二)金属截面损耗测量法存在的问题

金属截面损耗测量法是在霍尔原理的基础上,利用积分检测线圈来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检测探头测试出金属截面积的最短改变量,对于钢丝绳这种挠性部件来说,钢丝绳的整体强度就是较短长度的局部最薄弱部位。金属截面损耗测量法的主要难题时定量检测分辨率的高低问题,如何提高检测探头的分辨率需要进行仔细研究。用金属截面损耗测量法进行定量检测时,首先选取与初始状态基本相同的待检测钢丝绳进行检测,得到的检测值作为基准值,再将其它部分的测量结果与基准值进行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值为测量值,因此基准值的选取是检测结果准确性与否的关键,也是问题的中心,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使用过较长时间的钢丝绳很难确定其状态与初始状态的一致性。

(三)钢丝绳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通过报道指出,某轧钢厂拥有的四台机械行车,由于工作负荷量长期大于设计的工作负荷,所以对行车的使用造成了影响。本轧钢厂对设备中存在的钢丝绳进行跟踪检测,主要通过目视等手动形式进行,严重影响生产的运行,降低该厂的经济效益。后来,该厂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大大减少了检查时间,检测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了,对机器的故障进行及时的预防,提高了机器的运行效率。另一个案例是宝钢某厂房内活套小车的钢丝绳出现故障,外部存在明显的断丝,利用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发现钢丝绳存在明显的断丝,但是没达到报废的标准,建议继续使用。在机器运行几个月之后,再次进行检测,发现断丝量有所增长,已接近报废标准,建议对钢丝绳进行更换,通过这种阶梯受力方式为该厂降低了几万元的费用,达到很好的经济效益。

三、总结

总而言之,钢丝绳无损检测技术足以取代人工检测,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钢丝绳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的检测技术,需要运用较多的科学知识,并且采取更多的智能处理方法。本文首先对无损检测技术的金属截面损耗测量法、局部故障检测法、综合检测法、光学测定法进行说明,然后着重指出我国钢丝绳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最后举例说明无损检测技术对于相关单位经济性的影响,希望全文能够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康宜华,李劲松,卢文祥,杨叔子.钢丝绳励磁磁路及磁化段表面漏磁场的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Z(S2).

篇9

关键词:县域经济;制约因素;金融支持;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7-0081-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7.18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既是金融部门的责任,也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澄迈县支行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推动金融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一、海南省澄迈县经济运行及金融支持的基本情况

海南省澄迈县位于该省的西北部,毗邻省会城市海口市,坐拥马村港口,土地宽广肥沃,十分适宜种植热带作物和冬季瓜菜。截止2009年末,全县常住人口5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41万人,是海南省粮食、橡胶、甘蔗、冬季瓜菜和牛、猪、鸭的主要产区之一,获得“中国果菜十强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全国“两高一优”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等荣誉称号。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7.81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第一产业占29.40%,第二产业占47.63%,第三产业占22.97%;全县财政收入13.70亿元,同比增长28.8%。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8.62亿元,同比增长45.49%,各项贷款余额14.51亿元,同比增长149.31%。①

近年来,澄迈县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七家金融机构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纷纷加大对县域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畜牧业、老城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等信贷支持,有效助推了经济金融良性协调发展,金融对GDP贡献率逐步提高,2009年金融对GDP贡献率为2.9%,较2008年提高了一个百分点。②

一是大力支持“三农”。自2007年至今该县金融机构累计投放农业贷款21360万元,重点支持农业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安全饮水等项目,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特别是澄迈是农村信用社发挥着支农主力军的作用,陆续推出“一小通”小额妇女农户贷款、农村党员“双带致富”小额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小额贷款、“公司+农户”小额贷款、“惠民一卡通”小额贷款、林权抵押小额贷款等多种支农小额信贷产品,较好地支持“三农”发展。2009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88亿元,同比增长10.9%;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69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供港澳、中亚和欧盟的瓜菜和水产品出口总量23万吨,居海南省首位。③

二是实施工业强县,支持老城经济开发区发展。海南省澄迈县农业发展银行在粮食收购的同时积极支持老城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2.35亿元用于老城镇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快业务转型,大力拓展商业性信贷业务,贷款范围覆盖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多个环节,如自2007年起向海南翔泰渔业有限公司累计投放9800万元支持水产品加工出口;在信贷支持工业企业方面,金融机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关注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加大信贷营销力度,积极开拓县域市场,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如澄迈县农业银行向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投放2亿元贷款,用于收购福耀海南浮法玻璃有限公司的两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和相关配套设施。2009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31.26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96亿元,增长12.4%。①

三是高度关注和支持民生工程建设,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金融服务。澄迈县金融机构在服务县域经济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大民生工程的支持力度。2009年末全县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余额38万元,累计发放14笔贷款,金额28万元;以惠农卡为依托的农村青年创业贷款项目累计授信1369万元,累计授信人数达1832人,累计用信金额182万元;帮助和扶持澄迈县农村党员干部自主创业、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致富”小额贷款累计发放58户,合计89万元。②

二、制约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因素

1.从县域经济方面分析。县域经济存在诸多的“滞后性”使得金融支持的动力不足。近几年,海南省澄迈县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多数企业,尤其是大企业落户于澄迈县老城经济开发区,但企业总部设在海口市,其存、贷款等金融服务需求也相应在海口市金融机构得到满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澄迈县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规模效益较差,且农业属于弱势产业,投资需求量大、周期长、回报率低,易受自然灾害影响,不确定风险大,尤其是巨灾风险;三是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自身积累能力较弱,经营效益相对较差,并且容易受到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冲击,由于经济转型期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粗加工、低技术、低附加值的经营模式仍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模式,缺乏能够吸引金融机构投放资金的经济亮点;四是银企信息不对称,资料收集较为困难,县域企业的财务、业务状况透明度不高,企业财务和业务信息缺乏规范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影响企业信誉,削弱了金融机构对其贷款的积极性。

2.从金融机构方面分析。金融信贷支持作为县域经济资金供应的主渠道作用呈弱化态势。一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县域机构(除农业银行发放小额贷款外)都没有信贷审批权限,信贷准入门槛高,贷款审批环节多,手续繁,时间长[1];二是虽然邮政储蓄银行只存不贷已成为历史,但仅限于小额信贷业务,难以发挥更大的信贷支持作用,海南省澄迈县邮政储蓄银行现有存款余额82916万元,贷款余额1722万元,存贷比仅为2.1%;③三是服务于“三农”的农村信用社正处在改革发展阶段,由于自身资金实力不足,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资金需求面前显得势单力薄,力不从心[2];四是县域金融机构在信贷资金风险控制上,要求新增贷款“零风险”,并实行贷款质量终身追究制,同时又缺少与之匹配的奖励措施,信贷人员从自身的经济利益、自己的前途出发,必然是恐贷、惧贷、惜贷,缺乏营销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五是各金融机构虽然确立了信贷市场营销观念,但由于没有建立与客户直接的面对面的信贷营销机制,使部分优良客户不能及时得到银行信贷支持。

3.从企业层面分析。海南省澄迈县原有的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和经营管理相对簿弱,银企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无法掌握企业的真实财务和经营状况,对企业的资金流量、资信状况、盈利水平及还款能力难以准确评估,加上可提供的抵押品较少,很难获取信贷支持。

4.从社会信用环境分析。一是个人、企业信用观念淡薄,逃废银行债权行为时有发生,影响了银行发放贷款的信心;二是信贷资产案件执行难,有效法律保护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金融机构贷款的积极性。

5.从担保机制分析。目前海南省澄迈县还没建立担保公司,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银行信贷在企业没有足额资产抵押、没有担保中介分担信贷风险的情况下将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银行出于防范信贷风险考虑,信贷投放必然会裹足不前。

三、促进县域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村金融体系。一是要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决策、管理、监督相互制衡,激励和约束相互结合的经营管理机制,不断壮大资金来源,扩大经营范围,完善服务功能,以增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二是发挥农业银行的系统性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三农”,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和乡镇工商企业;三是农业发展银行要拓展业务范围,将信贷支持重点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转移,改变业务单一的格局。要把支持大型骨干粮食加工企业和粮食批发市场建设,促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大力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作信贷支持的重点[3];四是加快邮政储蓄银行业务发展,尽快建立功能完善的邮政储蓄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扩大邮政储蓄银行的贷款业务范围,鼓励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2.金融机构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要把握好“三个度”。一是思想认识上的高度,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正确处理好追求利益最大化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二是拓展信贷业务的力度,在做好信贷工作谋划的同时狠抓落实,使信贷工作准确到位;三是信贷工作切入的角度,要找准重点扶持对象的切入点,找准特色化经营的着力点,把握好切入时间、对象和方式,使信贷工作富有创新性。

3.搭建与县域经济金融沟通服务平台。一是中国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职能作用,加强与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好政府及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搭建好银政、银企对接平台,加强信息的收集、反馈和沟通,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二是建立经济金融联席会议制度,经常召开银政、银企座谈会、项目推介会,加强银政、银企的沟通协调,促进项目与资金的衔接,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有效信贷投入。

4.县政府要制定对县域金融保险机构新增农业贷款、农业保险和农村网点建设的奖励和补偿办法。鼓励金融机构增设农村网点和加大农村网点基础设施投入,增加现代化支付机具布放,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环境,实现城乡居民享受均等化金融公共服务。鼓励保险机构扩大农业保险业务,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强保险公司发展农业保险业务,承担风险尤其是农业巨灾风险的抵抗能力,逐步形成农业风险转移分担机制。县域保险公司要以小额保险和农业保险为突破口,根据农村低收入群体的需求,结合农业弱势产业实际,开发小额保险和农业保险新产品,创新小额保险和农业保险业务流程,让小额保险和农业保险真正惠及农民,实现保险服务的普惠性[4]。

5.建立健全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尽快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信用担保公司,设立中小企业贷款和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建立企业互助基金和农户互助基金,分散信贷风险,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和“三农”的“贷款难”问题。同时,政府部门要简化现有抵押担保登记和公证手续,提高办事效率,降低收费标准,严格制止各种乱收费,为建立快速、方便、有效的融资担保机制创造条件。金融机构要创新担保抵押方式,积极探索土地使用权抵押、林权抵押、应收账款、仓单抵押和企业联保及农户联保等抵押担保办法,提高金融支持的效率和质量。

6.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一是地方政府在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要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动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其次要切实抓好信用文化建设,坚持社会诚信意识宣传教育的长期性和广泛性,引导社会公众和组织树立诚实守信观念,加大对赖债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金融债权,增强社会公众和组织的法制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文化氛围;再次要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纳入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考核内容,与政绩挂钩,着力把全县打造成为诚信“高地”和金融安全“港湾”。二是完善征信体系建设,政府部门要大力支持当地中国人民银行整合跨部门的信用信息,加快构建征信数据共享平台,充实征信数据库,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征信数据共享,为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基础。

7.抓住建设国际旅游岛契机,力推新一轮的开发建设。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契机,抓住老城经济开发区、海南生态软件园和海口保税区建设的有力时机,把开发区、软件园和保税区作为项目建设的主阵地,主动跟踪好项目,突出项目建设,构建县域经济发展载体,加大园区的信贷支持,力推澄迈县新一轮的开发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大做强县域金融业。

参考文献:

[1]吴楚平,王跃.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亟待解决四大矛盾[J].武汉金融.2009(9):63.

[2]王锐,张韶华.县域金融服务中的信贷制度安排[J].上海金融.2004(4):53-54.

[3]朱燕宇.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发展的路径选择[J].法制与经济.2010(2):115.

[4]吴金忠,郝明磊.对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金融参考.2006(11):108.

①②数据来源:笔者根据澄澄迈县2009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相关资料整理得出。

③数据来源:笔者根据澄迈县2009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相关资料整理得出。

①数据来源:笔者根据澄迈县2009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相关资料整理得出。

②数据来源:笔者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澄迈县支行2009年

度信贷收支月报表相关资料整理得出。

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4 文献标识码:A

1 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世界各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既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又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各国纷纷开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目标,并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全球低碳经济争霸已经全面展开,一场绿色投资的战争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展开。

2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及特点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随着实践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对低碳经济的理解。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经济形态上讲,简单来说,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3 低碳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状况

3.1 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在全球实施“碳预算”的国家,也是首个把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纳入法律框架的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就在其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出到2005年英国能源战略的主要任务是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2008年公布的《气候变化法案》在以往全国二氧化碳排放计划之上,明确地规定了全新的更具法律约束力的全国性排放目标,其核心条款就是2009年4月实施的碳预算体系,该预算中确定,在1990年的基础之上,2050年英国碳排放至少要减少80%。同年7月,英国政府又了《英国低碳转换计划》以及3个配套的计划―《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可再生能源战略》及《低碳交通计划》。此外,英国还通过气候变化税、气候变化协议、气体排放贸易机制、碳信托基金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工具的运用,达到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目的。英国政府在2010年3月18日了在碳预算体制下的首份碳排放报告,报告称英国2008年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约相当于6亿吨二氧化碳,碳预算目标正稳步实现。

3.2 美国

美国作为世界工业强国,主要通过资金支持、法律支持和出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相关政策等几个方面来实现向低碳经济发展的转型。早在2005年8月8日,美国布什政府就颁布了涉及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等11个方面的《能源政策法》。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2009年美国众议院提出了“绿色能源”法案,以确保美国产业的竞争力,推动绿色就业和劳动者转型,并出口低碳技术,应对气候变化,这些政策法案的实施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009年2月,奥巴马政府宣布了以发展新能源为重点的“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计划在3年内投入1500亿美元,使得美国新能源产量与现在的能源产量相比增加1倍。同年2月,美国在能源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2012年起将对排污、排放收费,到2050年将减排83%;以每台补贴7000美元的刺激政策,来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的大规模使用等,再度增加用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投资,投资总额高达7870亿美元,主要用于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储存和碳捕获以及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和太阳能等)。

3.3 日本

日本各届政府一直在宣传推广节能减排,主导建设低碳社会。从1991年至2001年,日本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利用再生资源的法律、合理用能及再生资源利用法》、《废弃物处理法》、《化学物质排出管理促进法》、《2010年能源供应和需求的长期展望》等法案。自2002年以来,日本的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池产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占据了世界总体产量的半壁江山。2004年,日本环境省设立的全球环境研究基金成立了“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同年,日本出台了以燃料电池为重点的“新产业创造战略”,降低日本对石油的依赖程度。2007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审定通过《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提出“建设国际循环型社会”的战略方针。2008年,日本政府提出了“福田蓝图”,其减排目标是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80%,将日本打造成为世界首个“低碳社会”。 2008年提出《面向低碳社会的十二大行动》,预计在未来三至五年内将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成本减少一半,同时大力发展风力、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和地热等,争取到2020年使碳捕获与埋存技术实用化。

3.4 中国

自2007年中国首次明确要发展低碳经济以来,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特别是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截止2010年9月底,共批准2685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预计2010年减排量近5亿吨CO2当量,其中有953个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占全球注册项目的40%。我国新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超过9%。国家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清单中,用于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的投资达2100亿。2010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在1500万~1700万千瓦之间,累计装机容量将超过400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约55%,跃居世界第一。低碳技术投资呈增长趋势。中国最近几年用于“绿色行业”风险投资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占总投资的19%。据估计到2020年将达到2680亿美元,其中太阳能产业的开发利用世界领先。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根据政府规划,到2011年,中国将年产50万辆新能源汽车。

“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将高度重视和发展低碳技术,把低碳技术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与相关技术产业发展规划。预测中国的风能发电能力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的目标将会提前实现。我国低碳发展将朝四个方向努力,即形成合理的消费模式;选择高效节能的生产消费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低碳高效的能源工业,将以煤为主的传统能源结构改变为煤炭、油气、新能源三分天下的格局,减排的重点也要从目前工业部门为主转变为工业、建筑和交通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