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7-27 17:0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流行业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物流行业的认识

篇1

关键词:物业管理;物管人才;人才流失

从我国首家物管公司1981年在深圳成立至今,物管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历经30多年的发展,行业涉及到城市各类楼宇、商业和街道以及各类型社区,巨大的行业发展潜力之下却因为人才的易流失现状影响物管企业在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物业管理行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和对企业的影响

依据有关资料,以下几类人员在物业公司的人员流失现状中比较严重。首先是服务型和基础操作型岗位的员工,也就是一线员工,如保洁人员和保安人员。这些人员素质有高有低,他们的流失比率最高。其次是各部门经理等中层管理人员,这些人员一般较易被别的企业挖走,因为他们不仅工作经验丰富,又掌握了物业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他们在具备较好的职业素质的同时,又有足够的能力与业主沟通。最后是本专科毕业的大学生,这些人的学历层次比较高,他们转行或者转入别的物业公司基本是出于企业问题,心态变化,或者角色变化等原因引起的。物业管理行业人才流失现状对物管企业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变现于以下方面:首先是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这主要是人才流失所造成的,主要有新员工的招聘以及培训;老员工的离职引发的成本损失和新进员工工作失误或浪费引发的成本等等。其次是导致业主对物管企业的满意度降低。只有工作时间越长的员工才越能了解业主的需求,也越可以提供给业主更好的服务。

二、物业管理行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一)对物业服务的认识偏见和工作困境影响因素

多数人缺乏对物业信息化,智能化的了解,他们对于物业服务的认知还停留在绿化、保安、保洁这些物业的基础服务上,以为技术型的高层次人才物业并不需要,不论什么样的学历,工作经验甚至年龄大小都能胜任物业服务的工作。正是由于人们对于物业服务这种不全面的认识导致了物业服务业较低的社会地位,也使得物业服务工作因不能吸引员工导致人员的流失。有些起初选择了物业行业的高校毕业生或者具有一定技术或服务能力的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因外界对这一行业的偏见而不想再从事这项工作。另外从事物业服务的人员日常工作较为琐碎,他们需要对不同层面的业主进行服务,处理的问题也细微多样,工作事务繁杂,种种这些长此以往都会影响他们才能的发挥,造成他们身心的疲惫,最终结果便是造成物业企业员工的流失。

(二)行业整体薪酬水平偏低并且缺乏福利的影响

一个行业或企业若想吸引并留住员工,重要因素便是薪酬福利待遇。相比之下,物业企业的员工薪酬并不高,而且除了保险、公积金这些国家规定的待遇外,别的福利待遇基本没有。员工的薪酬水平如果在企业中难以提升,他就会因此而缺乏工作的动力,这样便会使员工跳槽到别的行业或同行业中待遇较高的企业。而且物业企业中,员工的薪金待遇与他的工作年限并不挂钩,企业对那些工作多年,物业服务方面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并未充分认可,员工缺少归属感,丧失了在企业继续工作的信心,最后只能离开企业去谋求新的发展途径。

(三)不重视员工培训导致员工个人发展难的影响

在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后,物业企业开始逐渐意识到提升员工的能力和素质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应的人员培训措施也开始采用。然而因物业行业是微利行业,中小型物业企业不想在培训方面进行投入,目前只在那些规模较大,发展较快的物业企业中展开培训项目。而且,他们重点针对少数员工即本企业中的储备人才来进行全面,系统,有实质内容的培训。相对于企业的大多数员工,便只是让他们接受一些对日常工作的检查、要求以及指导来作为培训,这些员工个人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提升,企业也没有给他们一个较好的平台来发展自己。

(四)缺乏人文关怀导致员工难以承受工作的压力

物业企业的工作人员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业主,加之物业服务较为繁杂的工作特点,使得员工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长期以来物业和业主间的紧张关系导致业主一对物业的服务有所不满便会引发与物业工作人员间的冲突。有些物业企业的相关领导片面强调员工的服务水平,遇冲突不问原因,在面对员工与业主矛盾时一味追求息事宁人,强制员工微笑服务,不可以同业主争辩。当员工遭受不公平待遇,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他们的工作热情便会被极大的挫伤。

三、物业管理管业对于人才流失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选择专业对口并了解本行业的人才录用

通过反馈率比较高的招聘方式,如网络招聘、校园招聘、人才交流会等来挑选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以及在物业公司工作过的经验丰富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能够以更快的速度适应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工作岗位。从而避免引入那些通过一般招聘进入企业却不了解物业管理,入职后又反差巨大,开始工作不久就要离职的员工。

(二)制定更具吸引力并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

员工的基本工资予以适当提高,员工激励予以加大,特别是长期激励,应采取能者多劳和多劳多得这样的薪资制度,通过长短期激励互相结合的有效措施,将员工个人的利益和企业长期的发展相结合,通过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的双重激励吸引并留住员工。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储备以及培养制度

企业可按比例针对管理岗位建立一个“人才储备库”,明确以企业内部培养为主导,兼以外部招聘的管理人员招聘制度,提高对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和工作业绩的考核力度;为员工制定转岗计划,让那些工作突出而且通过了考核测评的一线员工获得转岗和晋升的机会。

(四)重视对员工专业培训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为达到知识的实用性和系统性,应对于专业技术岗位,如:保洁、安保、工程、绿化、客服、前台等以及各项公共类课程如:应用文写作、公关礼仪、计算机操作等采用系列课程的方式。此外需对培训方式加以丰富,通过拓展培训、工作交流、实操培训、外请培训等众多培训方式来实现员工兴趣的提高,全面的意识到培训是员工的福利,也是自己的一大收获。

(五)结合本企业实际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建设

以“人本主义”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通过多种方法提升员工的职业归属感和安全感。领导应该对员工工作进行正确指导,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在节假日多组织如郊游、游戏竞赛、节日晚会等集体活动,用做对员工的激励和感谢。若员工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就会越强,因此便越不会轻易跳槽,这样企业才能拥有稳定的人力资源。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由于物业管理行业的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机遇,很多物业管理企业都已经在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吸收但是依然无法避免日益凸显的行业人才流失问题。因此物业管理行业必须采取相应的科学有效策略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带给企业的不良影响,才能通过稳定的人才队伍确保物业管理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陈建 单位:保利重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牛东霞.物业管理行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4,05.

篇2

关键词:技术融合;产业融合;物流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253-02

一、引言

90年代硅谷以其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成就取得了标志性的地位,那么硅谷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硅谷的成长是通过区域内一系列先进技术的扩散实现的。在硅谷不断地有相关技术的新产品从现有公司产生,然后又被应用到其他目的,尤其是半导体的发明。这些产品逐渐发展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并且可以通过技术融合去融合传统产业。因此在硅谷,企业家有能力把很多不同企业间的新发明创新整合运用去形成新的产业和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不是把这些发明创新简单商业化。从硅谷和它的支持网络演进过程中可以看出控制着先进技术的企业家是关键要素,但同时风险资本家,法律公司,投资银行和其他服务提供商所组成的支持网络的发展也对硅谷不断应用新技术起到了支持和巩固作用。新兴技术不断应用的物流产业也需要创新型物流人才的支撑和推动,提出物流产业的服务层级。

从历史考察,正是半导体的发现发明才带来了半导体产业,正是半导体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产业链的纵横延伸,才成就了硅谷。本文以从产品创新到产业创新、从产业创新到区域创新的纵向集成问题为研究基础,将物流创新型人才培养微观范围从产品创新扩展到企业战略创新,将中观范围从单一产业创新扩展到产业融合下的协同创新。技术创新是物流战略创新的源动力,重大技术创新在物流产业的扩散导致了物流技术融合,技术融合使物流产业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并使传统物流产业间的边界趋于模糊,进而形成物流产业融合。物流产业融合超越了物流传统产业边界,利用产业协同优势拓展物流企业生存空间。

二、产业融合下的物流创新维度

1.物流技术融合。技术融合来源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形成了可替代的或相互关联的技术、生产流程和产品。不同产业间重大技术创新的扩散导致了技术融合。在技术融合影响下不同产业间形成了共同技术基础。信息时代高技术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广泛融合就是基于信息技术不同产业技术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结果。技术融合改变了产品市场需求特征,更重要的是给现有产品带来了新的需求,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市场空间[1]。物流作为生产业,制造业技术创新也对配套物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2.物流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通过相互交叉和渗透形成了基于技术融合基础上的新产业,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一般发生在有技术或产品的产业关联性或替代性的不同产业的边界或交叉处。产业融合一般由技术融合,产品和业务融合,市场融合构成,通过技术创新加强不同产业间企业的相互合作[2]。产业融合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促进传统产业产品高附加值化和传统产业装备现代化的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第二种是通过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的产业间的延伸融合,这种融合多表现为服务业向农业和工业的延伸和渗透;第三种是把现有各自独立的产品或服务在同一技术平台下整合为一个新的整体的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物流的柔程度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产业融合程度。现代信息技术与各产业融合,加速带动物流产业的飞速提升,包括物流运行模式、管理方式和人才能力素质的动态变化[3]。

3.产业协同创新。产业协同创新是在区域产业体系内通过产业融合实现资源优化和共享,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产业协同创新有三种模式:在同一区域内融合产业通过融合技术和资源共享实施技术和产品创新的横向协同创新模式;产业价值链上的产业通过前向或后向联系构建战略联盟提供模块化创新的纵向协同创新模式;发生在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间以提高总体创新绩效的混合协同创新模式。总之,产业协同创新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改变产品的单一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能力互补以产生更多的协同效益。物流作为近些年新兴起来的朝阳产业,在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同样也需要有创新型的人才的支撑和引领[4]。

三、物流创新型人才的点―线―面集成培养模式

1.技术融合―产业融合―区域创新的集成培养。技术融合使不同产业间的边界趋于模糊,进而形成产业融合。同时产业融合发展直接推动了产业创新,也是区域集成创新和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趋势,是构建企业战略创新体系的有效途径。在产业融合基础上形成的新产业和新产品已成为企业利润的新增长点,产业融合也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创新。物流创新型人才需要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多层级视角。

2.物流创新型人才集成培养路径。信息、计算机、电子和生物技术这些高新技术构成了现代经济的核心,也助推了物流技术的多元化融合。高新技术正经历着成本改进的指数增长,并且伴随着大量知识产权的产生。同时高新技术通过降低不同产业的进入壁垒以允许企业进入新的市场,进而不断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

可以看出物流产业的高新技术和它们的扩散路径应该适合区域产业结构,这样区域可以从把新技术商业化的那些产业和企业中获取它的动力机制。在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技术作为一种原始技术可以被企业家用来开公司,被产业用来改进产业竞争力。因此物流技术扩散相比根据技术自身特点的内在形成过程而言更是一种社会形成过程,比如硅谷企业家就是他们产品非常优秀的市场导入者。物流创新型人才未来更是物流行业领先技术的市场导入者。

四、物流创新型人才网络化培养模式

1.学习能力网络化。物流本科生学习能力是物流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构建学习型人才的前提是提供支持学习和创新的物流学习网络。基于物流学习网络的技术和产业演进也受到物流企业、培养院校整体创新能力和区域文化的影响。区域内技术创新、应用和扩散的范围是由物流学习网络的范围决定的。企业、高校、研发机构、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区域知识资源共同组成区域物流学习网络。交互性、组织性、集聚性和本地化是区域物流学习网络的特性。通过合作整合区域内各种知识和技术以满足区域发展需要是物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物流学习网络会促使包括技术、管理、市场营销、品牌等特殊的知识资本形成。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物流学习网络将通过技术融合逐渐升级区域产业结构,同时形成物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依赖。

2.技术集成网络化。技术创新是物流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技术融合的区域物流技术集成网络通过产业价值链或产业集群的前向和后向联系整合知识和技术资源,形成产业融合的物流技术创新平台。产业融合的物流技术创新平台重点是技术集成,同时整合和技术创新相关的人力资源也是区域物流技术集成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支持性网络,区域物流技术集成网络对通过建立战略性技术联盟,减少创新交易成本和增加区域吸引力来实现物流产业增长有重要意义。同时它可以根据技术和市场变化不断改变技术转化和扩散路径,降低产业融合进入壁垒,推动物流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

3.创新联结网络化。物流创新网络是在物流学习网络和物流技术集成网络基础上将物流空间集聚和物流创新联结起来的网络。物流空间集聚网络通过物流企业间信息转换和互动学习为物流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空间,通过形成融合产业内的物流企业各种技术、管理和生产工艺网络促进技术交流、共享和扩散,改进物流企业创新和适应能力,增强物流产业和区域创新能力。没有强大的物流产业发展,一个区域不可能保持充足资金流、信息和人才,区域发展仍要优先发展物流产业,物流产业增长是区域经济增长、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动力的引擎。产业融合推动物流创新联结网络的发展,同时物流创新联结网络通过形成主导产业集群、核心城市,增强区域竞争力来支持区域创新网络发展。

五、结论

在物流技术融合和区域主导产业基础上可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物流产业的融合,同时选择了产业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新产业和新产品的物流企业可以迅速进入蓝海以避免战略趋同,并且获取竞争优势。物流创新型人才培养影响并且驱动了物流企业战略创新和产业协同创新。基于物流学习能力网络、物流技术集成网络和物流创新联结网络的物流创新型人才网络化培养模式,应通过院校、政府、企业、社会等多维联动的组织工具、基于高新技术价值传导模式的技术工具和基于产业融合创新的平台工具进行全面立体构建。基于物流技术融合和物流产业融合的物流创新型人才的点―线―面集成培养,将有助于改进物流人才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升院校物流本科人才协同创新能力和专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冀新.面向生产的城市群集成创新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111-114

[2]马健.产业融合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新常态;物流行业;内部成本管理;策略

一、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关注的重要问题,而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内部成本管理存在较大的疏忽,直接提升了物流企业的综合成本。综合来看,新常态下我国物流行业内部成本管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对新常态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缺乏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内部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专业化的成本管理人才等,这些都严重限制了物流行业内部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全面提升新常态下物流行业内部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二、新常态下物流行业内部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新常态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新常态的发展要求企业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发展理念,从供给侧的角度出发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但是,在新常态下物流行业的发展还没有完全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在内部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疏忽。管理者对内部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对内部资源的整合能力相对有限,尤其是很多中小型的物流企业更加难以充分重视内部成本管理问题。另外,大部分物流企业还没有充分应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趋势,没有对整个成本管理进行全面有效的整合,使其在现有的条件下难以全面实施创新,缺乏规模经济效益,因此使其整体的发展成本高居不下,进而限制了物流行业的内部成本管理能力。2.缺乏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现代企业内部成本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对物流行业的发展而言,其信息化应用水平直接决定了内部成本管理能力。但是,目前大部分物流企业还不注重在内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使其在现有的条件下难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提升内部成本管理的效率,比如在实施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难以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等对各项成本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难以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成本管理机制。虽然物流行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但是在内部成本管理方面其整体的理念和措施仍然十分陈旧,内部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使得大部分物流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难以进行全面有效的内部成本控制。3.内部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有效的内部成本管理体系是现代物流企业实施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是新常态物流行业全面提升内部成本管理能力的重要依据。当前大部分物流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成本管理体系。一方面,很多物流企业对内部成本体系如何建立、如何有效运行、如何有效监督和完善等还存在一定的认识盲区,没能够对各项成本支出进行全面有效的统计分析,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对现有的成本问题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很多物流企业虽然在成本预算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是对各部门、各项业务的具体成本管理认识不足,没有完全将其纳入到成本管理体系中,因此其内部成本管理体系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缺乏专业化的成本管理人才。在企业内部成本管理过程中,人才具有关键性的保障作用,缺乏专业化的成本管理人才是当前大部分物流企业在新常态下内部成本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方面,很多物流企业不注重对现有的财务人员进行成本方面的专业化培训,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相对较少,其在内部成本管理过程中难以发挥人才的推动作用,极大水平上限制了物流企业的整体成本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很多物流企业在实施内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不注重通过完善各项机制来充分吸引外部的专业化人才,现有的人才团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补充,因此使其在实施内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还缺乏专业化的人才推动作用。

三、新常态下物流行业内部成本管理的主要策略

1.强化对新常态的认识和应用。新常态下,物流行业要想实施全面的内部成本管理,必须要提升对新常态的认识和应用作用。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新常态对物流行业发展的整体要求,对其各项内部成本管理信息进行全面的沟通和交流,使其在现有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实施有效的措施提升内部成本管理能力,以充分顺应经济新常态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物流行业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借助新常态的发展,对行业内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提升规模经济发展效益,使其在现有的条件下提升各项内部成本管理的效率,为经济新常态下物流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对信息化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是当前物流行业内企业实施内部成本管理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借助互计算机对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实现成本管理的数字化水平,提升成本管理的综合效率和水平,为其物流行业在新常态下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成本管理信息库的方式,对各项成本支出进行数据化信息化分析,充分借助信息化技术不断提升内部成本管理的整体水平,通过信息化建设为新常态物流行业的内部成本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3.完善内部成本管理体系。新常态下物流行业应该从整个内部成本管理体系出发,对其各项成本措施进行全面的审视,从各部门的财务预算和整个企业乃至行业的发展水平为基础,制定内部成本管理体系,并不断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使其内部成本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支撑物流行业在新常态下的不断发展。另外,要充分学习和借鉴新常态下其他行业在成本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相应的经验对其自身的内部成本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以此提升物流行业在新常态下的内部成本管理能力。同时,要完善物流行业其他各项管理体系,使其与内部成本管理体系起到相互协调的重要作用。4.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成本管理人才。新常态下,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其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掌握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对培训的结果进行全面的管理,提升新常态下物流行业成本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加强内部人员对物流行业成本管理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物流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薪酬机制、用人机制等,从外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引进一批专业化的成本管理人才,为现有的成本管理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进一步充实现有的人才团队,充分借助外部人才优势全面提升新常态下物流行业内部成本管理能力。

四、结语

新常态下,实施有效的内部成本管理是促进物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从新常态下物流行业内部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应该从强化对新常态的认识和应用、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完善内部成本管理体系、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成本管理人才等方面出发全面提升新常态下物流行业内部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使其在现有的条件下不断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使其更好的发挥连接生产和销售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一榕.中小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常态问题与应对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8).

[2]姜成旭,贾英杰.企业降低采购物流成本的策略探讨[J].化工管理,2016(32).

[3]代联,赖玉林.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2).

篇4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各类商务活动的总称,交易双方在虚拟网络环境中完成商品交换,摆脱了传统交易方式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不足,降低了交易成本。但电子商务具有虚拟性,只是完成了商品或服务所有权的转移,交易的最终完成是需要实体商品的位移来实现,因此电子商务需要物流作为支撑。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不同于传统的物流形式,具有合理运输、自动化仓储、标准化包装、机械化装卸、一体化加工配置以及网络化信息管理等特点。本文将对现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进行分析讨论。

二、我国现代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现状

(一)政府监督力度不足。物流行业的发展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政策制定、税收和运输标准统一、物流技术设备以及投资融资等多个方面,需要不同政府职能部门参与管理。但实际操作中,我国物流管理体制多出于区域性、或部门性分割管理的状态,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战略思想,管理方式不一,影响了现代物流配送的时效性;另外,与电子商务物流相匹配的社会安全保障制度、市场准入制度、财税制度不够健全,无法对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形成有效监督。

(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体制落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我国物流企业顺应市场发展需求,积极建立和完善物流网络,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但物流企业对物流网络的利用率不高,只在某一环节使用,没有融入物流管理的全过程,不利于物流管理体制的改革。

(三)物流管理基础设施落后。虽然物流企业发展规律和发展速度较快,通讯设备、交通运输设备、货物装卸设备、仓储建设等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总体水平仍落后于国外先进国家。我国物流行业中基础设施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性,兼容性较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设备利用率不足等问题都制约了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管理对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依赖性较高,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实施程度较低,无法真正实现物流的自动化管理。现有的信息化技术没有在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和领域之间充分应用,影响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和准确度;另一方面,政府没有对信息化技术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电子数据共享平台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利用,数据资源不足,交换数据有限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物流管理人才的匮乏。国外发达国家的物流行业发展较为成熟,物流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也得到了同步发展,为物流企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我国关于物流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比较落后,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物流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电子商务知识和经验,难以适应现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也限制了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现代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发展对策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物流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积极改进物流管理,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为促进我国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和物流企业应协同努力,创设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

(一)政府要发展自身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各地区政府应加大对物流行业的重视力度,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不断建立和健全物流行业的立法工作,为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指导和政策支持,促进物流行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政府应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同时也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基础保证;不同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合作,利用统一的规范对物流行业形成有效监督。

(二)创新物流管理理念。现代物流不同于传统物流,企业领导及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现代物流管的重要性,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优化管理方案和管理措施,形成科学、规范、实用性强的现代化物流管理理念,适应现代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物流企业应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结合企业现状,简化内部组织机构,提高管理效率。

(三)引进先进技术,完善物流信息化管理。物流管理的基础是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现代物流对信息化技术的需求较为迫切,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此同时,我国应加大信息技术研发力度,提升自身研发能力和研发水平,以促进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四)发展第三方物流。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第三方物流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第三方物流是专业化和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可为企业提供统一规范的包装、仓储以及装卸服务,配送活动则通过集约化操作方式实现,节约了企业的运输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篇5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企业;成本控制

在我国电子商务经济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物流企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物流企业的参与,物品在消费等经济行为发生过程中的流通速度变得更加高效与便捷,不仅大大减少了在物品流通上所花费的成本,还更好地满足了人们消费购物中的多元需求,助推了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无论是从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还是运营状态的好坏来看,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具有的经济效益增长空间处于不断压缩的趋势,这与成本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供应链视角下物流成本控制概述

(一)供应链视角下物流成本相关理论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关注点集中到物流领域,很多学者都开始就现代物流管理展开研究。物流企业在自我复盘经济效益与经营状况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发展难题,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企业原本的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占据的市场份额也不断被挤压,极大地冲击了物流企业的稳步发展。从供应链视角看所开展的物流成本控制需要在充分做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基础上向外延伸视角,关注到物流产业链的上游与下游环节,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基本行为准则,兼顾供应商与分销商的利益,实现共赢。站在供应链视角研究物流企业的成本,主要可以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指的是产品从商家到达消费者手中需要花费的成本,这项成本需要物流企业在成本控制中重点关注,直接关系到物流企业的发展根本,具体来说,运输成本会涉及装卸、运输、中转等不同环节,相对比较复杂。

2.仓储成本

通常消费者购物后,商品无法立即送达消费者,而是需要先从存库中提货,在产品运输中转过程中也需要空间进行货物存储。产品销售过程中除了普通的库存外,可能会遭遇一些无法预知的意外事故,因此商家还需要设置应急库存来有效应对突况,这都属于仓储成本,是物流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3.交易成本

为了确保企业与外部信息保持同步,及时获取来自外界的信息,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策略,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付出相应的交易成本。

4.物流管理成本

物流企业开展的成本控制还需要控制好管理费用,通常规模越大的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付出的管理费用也会越多,需要施以更严格的控制。

(二)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现状

可以说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是我国物流企业得到不断成长的重要基础,单独就物流企业管理理论来说,我国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物流企业的出现使得企业间快速运输产品成为可能,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中。但是就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现状来看,很多企业虽然配备了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但是却没有充分结合物流行业的特点有效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由于物流企业并没有充分去了解供应链成本控制,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无法综合开展成本管理。物流企业要想提升成本控制水平可以实施供应链物流一体化,能够切实解决很多传统成本控制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基于供应链下开展的物流企业成本控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能够实现在降低企业内部成本的同时有效降低物流行业成本。

二、物流企业成本控制中现实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成熟的成本控制理念

现阶段物流企业管理层大多认为成本控制仅仅只能在企业内部开展,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全方面覆盖的成本控制理念来指导成本控制工作,对于供应链视角下成本控制的认识也非常浅层面,受到认识层面的影响,物流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依然将管理的范围画在内部,并没有重视全面开展成本控制体系建设。事实上供应链系统下的成本控制全面覆盖了物流链的各个方面,将整个产业链视为一个整体,没有将其分割为单一的物流活动。而在实际成本控制中,管理层没有在宏观认识层面对成本控制进行统一部署规划,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无法落到实处。落后的成本控制理念是桎梏物流体系成本控制水平的重要原因。在这个因素影响下,物流企业无法应用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过大的成本投入下,很多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恶性循环影响下,物流企业成本越来越大。

(二)物流领域缺乏健全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

目前在物流企业开展的成本核算由于方式还非常粗放,很多成本控制不足的问题都或多或少暴露出来。通常在物流企业中成本核算都是由财务部门负责,后续在成本核算表中进行反映,事实上这种方式并不能准确核算出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相当一部分物流企业中虽然制定了成本控制制度,但是却没有明确成本核算,无法指导财务人员进行成本核算,一旦遇到问题,依然还是由相关工作人员凭借过往的工作经验进行解决,无法保障成本核算的科学准确性。

(三)欠缺科学高效的成本控制方法

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电子商务基础上的,物流运输相关理论成型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针对物流行业成本控制方法的理论研究也比较有限。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物流专业学生,但是由于高校理论培养没有充分对接物流专业相关的岗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进入物流企业后,由于专业基础不够扎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和物流企业采用的成本控制方法不匹配。很多物流企业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依然是传统方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先进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理论还没有得到有效运用推广。正是由于科学方法的缺失,供应链成本控制系统的优势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不能为物流企业提供更多优质服务,确保企业成本控制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企业间信息共享与合作欠缺

物流企业各种设备的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一个比较发达的水平,但是企业内部各种信息往往都只能够在企业内部进行共享,不同物流企业之间无法达成合作。鉴于现阶段我国物流行业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能够进行信息交换的网络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物流行业的效率,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一般来说衡量物流企业效益的标准主要包括物流管理结构的掌控程度、业务流程的优化程度等,要求物流企业保持不同环节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达到更好的成本控制效果,这意味着物流企业之间要站在宏观层面推进行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建设。但是由于部分物流企业不能正确认识供应链成本控制,看不到物流行业的发展大趋势,也就无法充分配合物流行业发展促进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无形中影响了物流企业的成本。

三、影响我国物流成本过高的因素

(一)技术因素

现阶段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还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在建设资金上缺乏来自政府的支持。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打造出一个更高效、更便捷、更科学的区域物流领域与运输系统,在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之间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虽然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是整体上还不是非常发达,针对现代物流开展的研究还比较少。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一直需要在配送上耗费很多时间,并且无法提供高水平的货物运送服务,在物流企业中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还比较缺乏,从事物流行业工作人员学历普遍不高。正是由于运输供应链的不完善,运输环节过于烦琐复杂,造成运输过程中的成本大大增加。

(二)发展理念因素

我国各行各业中应用到集约化与组织化的数量还比较少,在物流领域,第三方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无法完全替代公司内部的物流,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依然注重大与全,无论是生产运作体系还是规定都区别不大,这种大环境造成物流在市场中不管是供给还是需求都存在不足。正是由于我国不同企业与部门之间缺乏完善的协作基础,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表现出散、多、乱、小、差等特点,经过统计,物流企业的运载车辆平均到每一个企业后仅仅只有2.5辆,配设的行车路线与硬件设施科学性不高,运行中经常出现车辆空载问题,资源得不到更好的调度,无论是对物流资源还是道路等公共资源来说,都是一种资源浪费。很多物流企业已经意识到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缩减成本时仅仅局限于解决物流运送领域,没有全面对待成本控制,忽视了供应链的整体性,问题得不到完全解决。

(三)体制原因

我国还没有针对物流领域进行整体规划与发展完善,现存的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河运等物流方式都是由不同的部门管理,每一个部门都有着自己的管理方式与规则。这种背景下无法更合理地调度各种物流资源,各种政策无法灵活应用,不能科学合理地设计现代化的物流网络,依然只采用传统的物流发展方法,将不同的物流方式对接需要耗费非常大的成本,为了减少在物流变换时投入的装配成本,很多物流企业都更倾向于选择一种物品运输。

四、供应链视角下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对策分析

(一)做好事前成本控制工作

首先要做好市场调研,在深入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客户的真实想法与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优质服务,与此同时,充分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市场走向的科学预测,切实指导物流企业不断调整优化经营目标;其次要做好成本预算。合理的成本预算能够帮助管理者更全面地了解自身运营中支出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成本控制规划,确保资金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成本预算要充分结合市场变化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二)做好事中成本控制工作

首先要控制好订单成本。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要确保订单信息能够及时传达,保障交流的畅通性,避免出现发货延迟的问题,用最快速度完成客户的订单,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其次要控制好运输成本。对物流企业来说,货物运输是大头,除了人力成本外还包括车辆、燃料、设备维护等费用,直接关系到物流企业能否正常运营,企业要加强运输成本控制,结合不同市场情况制定合理的运输计划。最后要控制好库存成本。根据自身实际科学规划,避免出现库存积压或者商品积压损坏等现象。

(三)做好事后成本控制工作

首先要立足于客户需求控制成本。要充分满足用户合理需求,维护好客户关系,为企业长远发展维持稳定的客户群。其次要立足于企业内部控制成本。物流企业运营中常常需要跨区域运转,离不开内部协作,要在运营中加强监督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优化。最后要立足于财务控制成本。物流企业成本涉及非常多的方面,需要构建一个专业的成本控制体系,充分发挥财务作用,加强对资金的监管。

(四)不断完善物流行业成本控制制度

目前我国成型的物流成本控制制度大多是针对单一的企业的,适用范围比较小,成本控制方式非常有限,制度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供应链视角下物流企业开展的成本控制不仅需要能够应用到某一个企业,还要立足于整个供应链的需求,充分照顾到不同阶段中企业之间的协同效用,确保最终能够达到供应链物流一体化成本控制的目的。物流企业要积极参与到不断完善物流行业成本控制制度的进程中去,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建立适用于整个物流行业的成本控制制度,在此基础上由各个物流企业根据自身运营实际情况,形成适用于各个企业的供应链成本控制战略,让其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五)重视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

我国物流企业发展节奏非常快,只要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就能够成立一个物流企业。最开始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比较低,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必要进一步提升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更高水平的物流工作人员队伍才能够确保供应链物流成本控制体系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进行协同合作,保障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得到有效落实。

(六)搭建供应链合作联盟及其信息平台

物流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也需要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而其合作对象主要是分布在供应链上的各个供应商,需要物流企业积极寻求对外合作,联合上下游企业搭建起一条完整的供应合作链,从整体上来降低物流行业成本,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企业外部信息的共享与交流,进一步推动企业与各方的协同发展。

五、结语

信息技术持续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物流行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成本控制是物流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物流成本水平还是物流系统质量都是影响物流企业成本的重要因素,需要物流企业立足于自身长远发展,高度重视物流成本控制管理,不断提升物流发展环境,对外积极寻求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优化物流资源,将现代物流成本控制技术创造性的应用到物流企业管理中去。

参考文献:

[1]陈蓓蕾.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2020(12):125-128.

[2]兰芳.做好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环球市场,2020(7):111.

[3]何雁.“互联网+”下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研究[J].商情,2020(15):16.

[4]杨桦.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分析[J].纳税,2019,13(1):271+274.

[5]吕宗霖.供应链视角下的企业物流成本控制解析[J].中国市场,2019(24):174-175.

篇6

一、我国目前物流行业大的规划和营业点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物流行业分布地区过于集中,出现了发达地区物流企业集中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物流产业中部门分割问题加剧,使国内的物流产业不能像国外那样实时对运输途经的道路经行监管。这样会延误物流产业的发展进程,并且不会发展我国的物流企业,从而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运输工具的合理安排,会造成巨大的物资浪费,人员浪费,时间浪费等,对企业的发展将产生一系列的负面的影响。所以针对这点,国家要做到宏观调控,企业的决策者也要把眼光放长远,从物流产业和公司的长远发展来看,合理的选址,并不局限于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二、我国国内的物流行业总体的竞争力较弱

我国目前还没有像国外物流行业那样突出的龙头企业。尽管也有几家少数的物流大型企业在我国表现突出,但绝大多数的中小型物流企业缺少规范的运作规律和明确的战略目标,也缺少完善的人力资源组合和调配的技术支持,相应的配套设施并不完善,缺少像发达国家那样从田间到商品的一条龙的服务模式。并且我国在企业市场的竞争中,大多数物流企业多采用低价的竞争方法,并不能从根本的提高公司的技术含量,加强运送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一味的低价竞争形成一系列恶性循环,并不能使我国的物流行业高效快速的发展起来,所以针对低价竞争的问题,企业应该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从低价竞争改到技术竞争上面,从而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

三、我国国内在物流的教育方面更新跟不上国际发展的速度

这是由于我国曾经实行过计划经济,那个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企业中各个职能部门是分开工作的,这使企业并不能很好的统筹各个部门的发展,进而实现公司质的飞跃。在我国的现在的学科体系中,仍然是部门分割体系在国内物流的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大部分企业不能开拓创新新的观念和方法,再加上我国国内物流人才稀少,更是使我国的物流行业雪上加霜。这使得学生们不能系统的学到与物流行业的相关知识,也就无法体会到物流行业真正的含义,更不能体会其发展的真谛。所以落后的教育观念也是制约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希望我国政府可以开拓创新,勇于学习外来的文化,学习国外物流行业的先进管理方式和方法,从而提高我国物流行业的总体竞争实力。

四、我国物流行业的运输装备水平还很低

一是由于我国国内的政策对这个新兴的产业物流产业发展不够重视,从而导致技术发展速度较慢。例如在运输的过程中如何保持稳定的运输,如何对货仓内的货物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控,如何在产品原材料新鲜的时候最大限度的保护其新鲜的程度进入到物流运输的环节,这都是我国物流行业的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物流企业迫切需要发展的部分。

五、我国物流行业标准化建设落后

物流行业是一个跨地区的运作系统,所以物流行业标准化程度高低关系到各个物流功能和要素之间有效的衔接和协同发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社会上物流效率的提高产生深远影响。而我国的物流标准化建设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的不同上面。我国在物流行业初期时,在推行标准化建设方面也缺少一定的力度。比如,运输方式中间的运输设备参差不齐,海运、空运与铁路集装箱的标准更是存在差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运输规模的扩展。 六、我国的物流行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方面存在障碍

篇7

南京商业学校江苏南京210037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本文主要以SWOT 为基础,对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物流企业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SWOT;物流企业;发展策略

1 概述

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与城市现代化程度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可以说,物流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标志。虽然物流业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就物流企业而言,在经营管理上扔存在极大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以提高物流管理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提升整个物流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2 物流企业发展分析

物流企业要实现经营管理的改革和升级,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应对企业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企业所处的环境进行客观分析,这就需要用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即SWOT)理念对以上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并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寻求有效途径。

2.1 物流企业发展优势分析淤新管理理念容易推广。根据我国企业划分类型标志统计,我国当前的物流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企业的组织规模不大,管理层次简单,因此在企业内部的管理方式或管理策略处于相对灵活的水平。若在这类中小型企业中推行供应链管理理念、绿色物流理念、服务物流理念以及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改造都比较容易,这是大型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于业务流程改造简单。物流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相对单一,还没有完全形成现代化的物流框架,在运输、存储、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方面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只能实现个别功能的组合。业务流程的单一化,使得通过外力改变企业的流程就显得相对简单,并且很容易取得改革效果。盂管理模式便于优化。就当前的发展现状而言,我国各地的物流产业多为私营或个人经营,没有受到政府部门的统一管辖,物流企业所处的多头管理的状态,使得各部门对该行业的管理效率极低,若制定统一的管理规范,对物流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将极大提升物流企业的管理效率,并且能收获巨大的成果。

2.2 物流企业发展劣势分析淤物流企业管理体制缺失。物流企业管理制度缺失严重,管理较为混乱。当前各地的物流企业的前身多为配货企业,多为家庭管理模式,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企业中所使用的运输车辆多为个体户挂靠经营,这就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混乱、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于缺乏服务意识。物流企业多为传统的运输业或仓储业演变而来,经营物流企业的单位或个人对物流工作的复杂性及难度没有准确的认识,一般根据原有的管理经验进行业务管理。企业经营者缺乏必要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造成企业业务主要集中在仓储、运输、配送等低层次服务上,而在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投入,给现代物流一体化管理造成了极大的障碍。盂专业人才的缺乏。物流企业的发展规模较小,且主要以家庭式分散经营为主,工作环境较差,这就难以吸引具备先进管理理念和信息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竞争,而这两点是通过人体现的,因此人才的竞争才是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环节,不解决物流企业人才匮乏的问题,难以突破企业的发展瓶颈。

2.3 物流企业发展机遇分析第一,物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也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推行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支持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企业得到了来自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以及其他服务上的支持。第二,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形成,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管理制度方面的包装,使企业由小、散、乱的管理模式向规模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转化成为了可能。第三,物流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事业和信息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陆、海、空等各种交通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信息技术所需的各种软、硬件设施不断健全,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4 物流企业面对的挑战物流企业面对的挑战是严峻的,具体表现在,首先,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愈演愈烈。经济全球化速度越来越快,渗透的行业越来越广,国外先进物流企业的入驻,给我国的物流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力度。其次,行业内的不正当竞争。行业之间良性竞争,可促进企业的发展;而恶性竞争,只能造成企业之间的两败俱伤。部分企业不顾自身形象和服务质量,只一味靠打价格战抢占市场,严重破坏了市场的竞争秩序,给行业发展带来极大的损失。最后,客户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物流行业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客户不仅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提高了要求,更对服务范围和服务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的货物运输或仓储,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3 物流企业发展策略建议

3.1 进一步争取政府的支持力度物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物流企业向现代化企业改革,需要从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管理人才方面进行改进,这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还需要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持。争取国家财政上的支持,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以及人才支持。

3.2 建立健全物流行业的规章制度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应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以供应链管理思想指导企业的业务活动。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物流市场混乱的管理局面,加快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速度,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扩大管理内容,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3.3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物流企业应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为招聘人才、培养人才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加强与科研单位、中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不断营造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管理氛围,为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过渡准备必要的技术支持。

4 总结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给物流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客观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了解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是每个物流企业经营者或管理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在SWOT 理论的基础上,对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和客观的分析,并由此得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宋之苓.金融危机下中国物流企业的SWOT 分析[J].中国商贸,2009(19):113-114.

篇8

论文摘要:从整个物流行业的角度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有助于在中长期内消除物流行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障碍因素。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提高物流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

物流是社会经济得以有效运转的重要载体,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物流行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物流行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16.5%,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4.2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行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等,这些问题都与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密切相关。

一、我国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物流专业的普遍设置则是在新世纪之后,因此我国物流行业一直存在着一个较大的人才供求缺口,再加上我国培训市场的相对滞后,使得物流人才显得愈加缺乏。从学历结构看,全国物流核心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仅占5.62%,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0.47%;从职称结构看,从业人员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者仅占4.38%,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者占0.85%;从技术等级结构看:高级技师占从业人员的0.19%,高级工占从业人员的3.06%。不仅如此,物流行业除包装、仓储、配送、运输等领域的人才紧缺以外,综合掌握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营销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等相关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更加缺乏。

(二)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战略性

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社会各界对物流行业的业务需求迅速膨胀,引致了大量的物流企业诞生。这些初创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生存,从而忽视了管理能力的提高,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战略性。而且随着物流行业的超速发展,很多传统仓储、运输企业都将自己定位为物流企业,而这些企业由于自身实际与定位的矛盾,导致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决策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任意性,物流人才的引进和人才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企业的人力资源无法成为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点。

(三)尚未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物流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员工是各种物流组织中最广大的群体,同时又是具有伸缩性的群体,企业维持、培养、管理人力资源都会投入巨大的成本,同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会带来丰厚的回报。因此,物流行业的人力资源是成本还是能够带来效益的资本,在于物流组织如何看待人力资源,是不是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现实的情况是,我国大多数物流组织仅仅将人力资源视为实实在在的成本。物流企业为留住人才更多的是单纯从提高薪资方面考虑,而不是考虑人的多方面的需求,从员工发展的角度提供更多的进一步培训教育的机会,这样势必导致整个行业发展动力不足。

(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战略性,缺乏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致使整个物流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缺乏实施的环境。我国大多数物流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仅仅停留在了人事管理阶段,具体表现在人员招聘、配置、考评、薪酬、内外部流动等环节自成体系,缺乏有机联系和良性循环。一些较为流行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如人力资源规划、结构化面试、评价中心技术、员工素质测评、菜单式培训、平衡记分卡、关键绩效指标、宽带薪酬等得不到广泛的应有,使物流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功能大打折扣。

(五)缺乏对物流人才的科学评价方法

目前,物流行业的人才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按照《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对物流行业人才进行认证评价,二是以物流专业水平考试为依托,以职称评定为目的进行评价。这两方面的评价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前者过多注重物流人才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忽略了物流行业对各职业的实践性要求,后者从职称评定的角度进行评价,可能会给从业者以短期行为为特征的导向,使这些人才过分看重职称等级而忽视对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促进我国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一)积极探索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的路径

目前我国物流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高校。高校培养物流人才,发展物流学科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种是把物流作为工程技术专业,从定量分析和技术的角度解决物流问题;另一种是把物流作为管理专业,这类高校往往把物流专业划归到商学管理类学科下,从管理学的角度解决物流问题。对于物流人才尤其是高级物流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其技术性,又要认识到其管理的复杂性,所以对于物流学科的建设,既要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又要有自己的发展路径。将物流专业作为一门相对独立发展的、有自身完整理论体系的综合性学科,这样便给高校培养复合型高级物流人才提供了一种思路。 转贴于

(二)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物流人力资源职业培训机制

开发物流人力资源除了依托高校之外,另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依托职业培训机构。相对高校培养,职业培训机构掌握行业最新发展动向,可以及时了解国际物流行业的最新技术。但职业培训由于其经营属性而有一定的功利倾向,热衷于物流资格的培训认证,脱离了职业培训轨道。因此有必要探索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物流人力资源职业培训机制,在这一机制中,企业可采取在岗培训和离岗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员工的学习和锻炼;政府有关部门或物流行业协会应健全物流行业的职业技术培训制度,在培训制度中除了重视装备、技术、资金等实验条件外,还要培养一支优秀的培训教师队伍,如此才能确保被培训的物流人员的素质。

(三)物流企业要以人为本,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物流企业作为物流人力资源的使用及进一步开发者,要主动、积极地进行物流人力资源职业生涯规划。企业要根据员工的个性及学识,为员工制定出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内部人力资源的长期持续的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减少企业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减少企业需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进行招聘的成本。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企业做出详细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及各项配套措施,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将本项工作纳入日常管理的一部分,从制度及政策各方面给予保障,促进人力资源规划的有序推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必要的人才储备。

(四)建立科学完善的物流人才评价体系

现阶段我国物流行业对人才从业能力的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各种认证机构尤其是行业协会需要着手加强对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的方法,例如美国对物流行业的人员从业资格认证由物流行业协会主导,其主要机构为美国物流与运输协会和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其中供应链管理协会着力推动对物流人才的在职教育。在供应链管理协会的促使下,美国建立了对物流行业的强制性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要求所有的物流从业人员都要接受职业教育,通过资格考试后才能从事相关的物流工作。目前我国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认证体系主要有:人社部主导的国家物流职业资格证书、中国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北京西三角企业管理培训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全国物流管理员证书、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ILT)组织的ILT证书以及某些地区开展的地域性物流人才认证体系,比如上海市紧缺人才培训工程联席会议办公室推出的上海市物流岗位资格证书。有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应结合上述认证体系关于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建立统一的能力评价体系,为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系列工作环节奠定坚实基础,也便于物流人才在本行业内的有效流动。

三、结论

物流行业的存在与有效运营是其他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物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物流业自身发展特征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将对整个物流业的经营起到关键作用。本文提出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将有助于在整个物流行业内建立有效运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力地支撑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①杨长辉. 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当代经济,2006,(12):96—97

②王永富. 我国物流人才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 科技咨询导报,2007,(26):184

③韩立秋. 加强建设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J].物流管理,2008,(6):22—23

篇9

被彼得・德鲁克描述为最后一块“经济的黑色大陆”的现代物流业,作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增加经济效益的“第三利润源泉”,正成为诸多企业面向21世纪的战略选择。永城的经济发展十分的迅速,永城拥有两家中国500强企业――永城煤电控股集团和神火集团。随之发展起来的物流行业也有了更多的进步。当前,永城市的物流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

一、永城市物流现状研究分析

(一)物流发展现状。近几年永城市物流业发展迅速。伴随着永城的城市化建设,物流业规模也不断在扩大,如今已有50多家不同规模的物流运输企业。但其物流行业比较复杂,就传统的“黑白经济”产业而言,永煤、神火两大集团以煤炭为主的运输业务主要是由自己的物流部门来承担;面粉的运输仍就依靠厂家车辆、雇用车辆,甚至客户方的车辆。永城的现代第三方物流是一个短缺,传统行业的物流几乎没有外包业务,大部分物流运输企业承担的是“零担”业务,这使得物流行业很复杂,缺乏专业化和服务个性化。

(二)物流发展中面对的问题。 永城市物流业虽然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且呈现蓬勃的生机,但我们仍然要认识到一些潜在的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分析,我们发现永城市物流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散乱无秩序,效率低下。近几年永城市的物流运输企业不断增加造成了数量多,分布散乱的现象,甚至挂个牌子就可以成立物流公司,这样的公司很难得到客户的信任,也使得行业的信誉出现问题。这些小公司没有强大的后备支持,甚至要租车运货,致使成本增加、效率低下。市内的物流业处于无秩序经营的状态,效率低下,服务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永城物流的整体形象。

2、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健全完善的行业准入机制,是行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基础。而市内相关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我市物流行业门槛很低,很多经营者不具备经营资格,业务素质很受质疑,且配送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不能统一管理,致使各企业间竞相压价,存在恶性竞争。这些都扰乱了物流行业正常经营秩序,影响了我市物流行业健康发展。

3、电子商务平台运用不规范。由于永城市的物流行业散乱的先天条件,导致针对不同类型产业的物流运营模式的建立和运行进入困境,各类信息服务的缓慢步伐不适应快速增长的行业规模。因此合理规范的建设和运用电子商务平台,是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二、物流发展优化建设策略

(一)建立城市物流园区。物流业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之一,为了永城物流的更好发展,我们也应该努力建立永城市物流园区。

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趋于市场化、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是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而物流产业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城市工业生产、金融和服务等产业经济的协调高速发展。现今,全国各个地区和大、中城市纷纷提出建设城市现代物流。而城市现代物流建设的合理途径就是建设物流园区,园区集结物流中心,物流中心配套建设配送中心,从而建立有多层次城市物流系统。这个系统具备集散、中转、配送等功能,可以使整个城市的物流企业承受较低的费用支出和运营成本,享受到规模经济优势和整体优势。

永城市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先是规划建设了盛华物流园区,现在已经吸收十几家物流企业进入。同时还计划着建立一个集物流、仓储、信息、运输车辆等统一协调管理的大型沱南物流园区。相信永城的各大物流园区能够蓬勃发展,贯穿各个城区、乡镇,从而支持促进永城的经济发展。

(二)建立行业服务理念,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物流业应以客户利益为出发点,以服务为中心进行发展推广。提高服务水平,赢得客户的信任,积聚好的信誉,从而提高整个行业信誉,促进物流业的进步。

近日,京华时报报道,某快递公司有关负责人说起内部频发的盗窃案时,谈笑风生。另外,分拣邮件主要靠扔,据统计每天有2000多万件快递包裹在中国大地上被运送投递,从业者上百万,野蛮分拣,邮件丢失的乱象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痼疾。我们要树立物流服务整体质量管理的思想,保持物流服务的高质量和特色,还要强化质量意识,提高物流服务人员对服务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从而促进永城物流的快速发展。

三、永城物流发展前景

永城有“黑白经济”支柱,所谓“黑色经济”,即以煤炭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而“白色经济”就是面粉产业经济。现今,永城新城的建设推动了这个地区城市化的发展,积极修建公路、铁路(现已确定郑徐铁路在永城设站),进一步提高交通能力,给永城物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我市应积极促进传统经济行业与物流业的交流融合,采取有力措施,结合第三方物流,实现信息化供应链,从而促进我市物流业的蓬勃发展,也为我市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崔介何 编著 《物流学概论(第四版)》

[2]黄钟鼎 主编 潘洪伟 张书源 副主编 《现代物流管理》

[3]李传荣 主编 《物流管理概论》

[4]陈柳钦 建设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中心

作者简介

付亚楠,女1988.11-,籍贯:河南省商丘市,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10级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

周静,女1991.3-,籍贯:河南省济源市,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10级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

史书慧,女1991.12-,籍贯:河南省驻马店市,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10级会计学专业本科生。

篇10

一、物流经济管理的模式

网络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变化发展,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然而网络并非是全能的,有许多事情网络并不能帮我们完成,我们更需要的反而是物流。现在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更新特别快,从而诱发了物流经济管理模式的多变性。

( 一) 电子商务管理模式。电子商务是网络发展下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商务形式。现代化社会中有许多业务的资金往来都是通过电子支付完成的,这种支付形式的衍生直接造就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1有着很强大潜质。物流经济管理模式也在逐渐向电子商务靠拢,从而形成电子商务管理模式,其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物流经济管理模式,对物流经济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 二) 定额管理模式。定额管理模式是在企业初始阶段产生的,适合那些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源需求量较小的企业。在物流经济中,使用定额管理模式,根据运输产品的实际需求,制定具体的运输方式,能够为物流企业减少更多的消耗,对物流经济的发展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 三) 供应链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推行,主要是为了减轻公司内部的压力,从而促进企业的进步发展。企业将运输的业务交给物流公司,而企业只需要切实做好内部业务就行。这样不仅能够为企业节省成本,还能为企业缓解内部工作压力。物流公司则是利用其自身的便捷性和合作性等特性,帮助公司实现经济效益。这样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为企业和物流公司双方都来了经济利益。

二、我国物流经济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物流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其管理模式中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 一) 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缺乏技术支持。我国物流行业发展飞速,然而在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下,物流行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早已涉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可是物流行业在管理方面,却未形成专门的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主要是由于技术设备的不健全,再加上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较弱,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从而制约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

( 二) 企业物流经济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现阶段,部分物流企业对物流管理的认识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它们对物流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并未意识到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对企业的快速发展及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作用。甚至许多物流企业对物流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单纯地运输产品的阶段,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物流企业的进步发展。

三、我国物流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策略

物流行业一直是维持业务和经济往来的重要桥梁,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变化。所以为了保证物流企业的发展,一定要加强对物流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重视。

( 一) 加强物流经济管理模式与信息化技术的相融合。

建设统一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是实现物流信息化的前提,通过建立统一的网络体系,保证其开放性和透明性,实现物流经济管理模式与信息化技术的相融合,能够为物流经济的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克服在物流运输和信息处理中出现的困难,保证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为企业加强合作提供条件,从而帮助企业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能够加强物流企业的经济管理,并促进其快速发展。而且将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到我国物流经济管理模式中去,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跨区域合作,更进一步扩大企业的涉猎范围,以此推动物流行业的经济发展。所以,我国物流行业十分有必要使信息技术融合到物流经济管理模式中去,以便于优化物流经济管理模式,从而加强对物流企业的有效管理,进而促进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 二) 注重提升物流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在物流经济管理模式中,最基本的是定额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对物流经济管理人员的要求特别高,需要其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现阶段,虽然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十分快速,并且经济发展也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物流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却不是特别好,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导致的,这就要求企业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注重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许多人认为物流行业是不需要技术能力的,甚至有的从业人员也同意这一说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一个企业的有序进行离不开工作人员,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完成工作的必要前提。所以,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物流经济管理人员具备高素质和高技能,这就需要物流企业加强对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得物流经济管理模式得到有效的更新和发展。

( 三) 选择与物流企业相适合的经济管理模式。不同的物流企业需要的经济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我国的物流经管理模式具有多样性,但是又具有针对性。因此,物流企业在选取物流经济管理模式时,一定要注重依据自家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我国的物流企业发展虽然十分迅速,但是其在经济管理上存有一定的缺陷,这就要求企业要吸取更加专业的管理人才,以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出发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物流经济管理模式,在促进物流企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完善物流经济管理模式,使其在实际运用中得以变化发展。我国物流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管理人才,也需要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发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从而进行有效改善,这样才能有效促进物流经济管理模式的更新和完善。

四、结语

总而言之,物流行业是在经济发展下催生的产物,并已经成为实现许多企业业务的主要载体。而物流经济管理是物流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其发展,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不同的物流经济管理模式对物流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而选择具体的物流管理模式,需要从物流的具体特点出发,一定要选择合理的、恰当的模式,才能有效促进物流企业的发展。所以,在现代化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力的地位,必须要对物流经济管理模式进行革新,这样才能使得物流企业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赵金中。 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