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范文

时间:2023-07-27 17:0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

篇1

[关键词]关系探讨;审美特征;发展状况。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053-1.5

影视文学”属于传统经典概念的说法。长期以来,一般意义上的“影视文学”就偏重于文学层面的意义把握,书面形式的影视文本的独立存在成为可能,阅读文字含义中的“影视文学”就具有特殊的价值。时代潮流迅疾发展,创作现实使人们对影视文学概念的理解更为宽泛,简单拘泥于书籍形态的影视文学在具有无可置疑的合理价值的同时,也显现出更加明显的局限性,超越文学的层面,进入到影像艺术的声画表现,是现代传媒时代的影视文学不能不改变的认识。

总体来看,文学走进影视,影视离不开文学,无疑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客观需要,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成为了影视文学形成发展的动力。

一、影视与文学的关系探讨

人们把电影和其他艺术进行类比的过程中,挖掘出了其他艺术的特性在电影中的具体体现,电影成为了诸多艺术的混合体。文学作为电影存在的前提,以至于有人称文学是电影的母体。电影回归自身的过程本身同时也是电影与文学的融合、交流过程。在电子媒介一统天下的今天,电影与文学的融合代替了疏离,或者从文学的角度说,它走进了电影。可见,二者的交流也必然会促进其共同发展。

电影表现的是文学意味。电影艺术的最大特点当属其兼容性,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可被电影改造利用。文学,作为最为古老的艺术之一,很多艺术又都可以从中获得灵感。我们常说,艺术是相通的。文学和电影在时间空间表现力、语言机构叙事方式上的天然联系,必然使得文学成为对电影影响最大的艺术之一。电影是依靠对人类现实生活的记录和再现渗透艺术精神和艺术意味的。在渗透艺术精神与艺术意味的过程当中,文学在形态上帮助电影完成了这样一个过程。

电影与文学的感觉差异。电影以其逼真形象来表达生活,而文学之美,则美在含蓄,它以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意境去诠释生活,借助文学、千变万化的修辞方式,将确定的对象又不确定的摆放在人们面前。虽然电影自身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形式,但是其声色之美,形象之真都决定了它不可能具有文学的含蓄之韵。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之下,文学安身立命的生存之道或许有所动摇,而它不可能也永远不会对文学的想象和真实的互动取而代之,这也是文学生命力之所在。

二、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

在文艺大家族中,电影和电视艺术诞生得最晚。可是,诞生之后,便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电影和电视,尽管有不同之处,但相同之点更多。

影视艺术的特征。从电影美学的角度来看,影视艺术具有时空统一性、声画可融性、表现综合性、形象逼真性等审美特征。时空统一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均处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影视作品也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影视的视听记录机器所提供的空间,就是那个纪录在胶片或磁带上的画格和声带,每个画格都展现出记录下来的视觉空间。也可以说,影视的时间是空间化的时间,它物质化了,成为具体可闻可见的空间运动;影视的空间是时间化的空间,它有一个时间的流程。由于影视文学的特殊性,它在时空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声画可融性。现代影视编导在构思时,不仅要善于汲收美术、戏剧的特长,要考虑画面的安排,关注画面美,同时还要善于通过各种音响来构成节奏感与画面美。例如中国电影《卧虎藏龙》不受时空限制而代表了永恒的东方魅力,将别具特色的中国文学(书法、山水和武术)极其巧妙又不可避免的融合在一起,将片中人物及观众一同带入一种唯心的中国山水画境界,更体现出了影片内外人与自然迫切要求的“天人合一”。表现综合性。影视的综合性包括两方面:一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二是多种艺术的综合。影视艺术大量地汲取绘画(包括雕塑)的艺术造型特征。音乐是长于抒情的艺术,它那特有的韵律美、节奏美也融入影视艺术之中。文学之溶入影视,主要在于文学塑造人物形象与典型的方法,以及故事情节的结构安排,细节的描写等方面,均被影视艺术所吸收与改造。仅仅从影视表演的角度来看,影视与戏剧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影视是综合的艺术,但并不是拼凑的艺术。形象逼真性。所有的艺术都要讲究真实,但影视的形象更为逼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0年代末产生了有声电影,到了50年代,宽银幕电影问世,后来又出现了嗅觉电影,全息电影、球幕电影等等,使得电影中的形象更加贴近生活。

影视文学的特征影视文学是为制作电影电视使用的,是摄制影片和电视的文学基础和文学蓝图。因此,影视文学的作者必须根据影视艺术的特点进行编写。

三、中国影视文学的发展现状

影视文学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其外延可以扩展到整个文化领域,用社会学方法探讨电影的生存与发展的整体文化问题在新时代也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电影具有世界共通的画面,语言有国家、民族之分,但画面是没有国家、民族之别的,因此电影文学具有世界性是必然的。有相当数量的剧本开始重新探索电影的本体特性,借鉴技术进步和其他艺术门类变化发展的结果。充分开掘电影表现形式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大多数剧本开始注意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注意电影的思想艺术价值的体现与经济价值的体现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这也是这两年电影文学工作的一个新走向。

但是我国的影视文学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同时这也是影视文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电影剧本创作中存在的缺乏生活气息和底蕴、满足于书斋内的自我欣赏以及文笔华丽、内容空洞、玩弄形式等问题必须加以克服;有的剧本和影片观念陈旧,技巧贫乏,采用电视剧处理故事和人物的方法,对电影的特性认识利用不够,也是电影文学创作和整个电影创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编剧可发挥的余地越来越少。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成型的作品,只需要编剧加以改编修改,这给在未投资影视前,用文学作品检验一下市场,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作品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市场,和读者,所以其后的影响力只会扩大不会减小。

市场越来越挑剔。由于文学作品的多元化,需要更多的关注不同途径的文学作品,提高作品的时效性和生活性。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电影会越来越多地朝着综合艺术、更影像本体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中国电影还是会不断地向文学借鉴经验,中国电影的文学性还会继续存在,并且电影文学剧本的写作也将具有更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影视资源;课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传播媒介的不断推广,语文学习的载体不再局限于教科书和纸质资源,语文教学也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解教科书,而是需要不断地创新。对于现代化的语文教学来说,影视资源不得不说是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

一、影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对于现在中学生来说,影视伴随着他们成长。可以豪不夸张地说,中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人生态度,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和影视息息相关。但是,能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有意识地提高语文能力,获得语文知识的学生可谓是寥寥无几。大多数中学生主要以消遣娱乐的态度来对待影视作品。并且,由于中学生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良莠不齐的影视资源对其也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因此,家长要引导学生正确观看影视,教师也要不断创新,合理吸收和运用影视资源,并在授课中加以运用。

现阶段,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于影视资源的教育意义还是认识不足的。他们习惯以传统的教育模式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对于影视资源的利用却是很少涉及的。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在美国、英国等诸多发达国家,教师在中学阶段就会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利用影视资源。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课程资源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读图时代”的来临,图像阅读日益成为人们接触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同时它也敲响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警钟。传统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片面通过字句,章节来肢解文本,套路教学等的弊端。所以,将影视资源整合于语文课堂,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课程资源,是语文课程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融入时展的有效途径。

影视和文学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文学不仅可以通过电影进入人们的视野,同时,文学的创作手法和技巧也受到影视的影响。影视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它对于语文教学有着巨大的启示与实用价值。再者,许多影视资源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它比单纯的文学文本更直观。因此,把影视资源整合于中学语文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二、影视资源整合于语文教学的途径

语文教师对影视作品的合理有效的利用,将会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起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既要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和创新精神,又要讲究相应的策略方法。

运用影视资源,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教师创造情境教学,学生对于课堂的学习就会有着强烈的参与愿望,在情感上也容易受到熏陶,进而被课堂内容所吸引,从而加深对于文学文本的理解。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时,可以运用许多的方法。例如: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角色扮演,对影视资料的话题进行合作讨论等。

1.鉴赏影视作品,提高审美感受

影视作品具有它独特的审美特征。教师在教授文学作品时,可以一边播放配乐朗诵,一边让学生观看相关资料。这样一来,声情并茂的诵读,引人入胜的录像,就会激起学生的审美兴奋和审美愉悦,进而受到了文学与美的熏陶。

初探影视资源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模式

影视资源整合于中学语文教学主要是依托于课堂。具体可按课堂教学的时间点来进行整合利用。

2.影视资源在课前预习中的铺垫

在课前教师可以将与文本相关的影视资料先让学生自行观看或者课前统一播放。中学语文课文大多是对名著、名家名篇的节选,故事情节和文本内容的完整性上存在着缺失,就传统的课堂学习而言,许多学生存在着对原著内容缺乏了解,导致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只是流于片面的肢解学习。语文教师利用影视资源为课前学习铺垫,可以让学生观看《红楼梦》《三国演义》以及相关历史纪录片等,这样学生对于完整的作品就有了大体的轮廓和概念,课堂学习也就更容易进入文本,理解内容了。

3.影视资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渲染

对于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重点部分和学生较难把握的部分,教师可以借助影视资源对其进行渲染,丰富课堂信息量,扩展传授课堂内容的渠道,进而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例如:对于人物外貌描写的教学时,由于年代不同,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比较抽象的,此时,运用影视资源展示画面可以加深感知。

4.影视资源在课后复习中的巩固

学生对于学习内容进行消化和巩固,如果能够结合课堂上的影视资源,那么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就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并且,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效,对于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易展开的教学内容,可以在课后辅以影视资源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巩固和记忆。

总之,影视资源的合理整合并运用于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思维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出人意料的作用和效果。但是,教师切不可抱着省事的心态,放弃了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完全让位于影视资源,从而走入语文教学完全依托于影视资源的教学误区。

参考文献

篇3

“一个民族的阅读史,就是它的精神发育史。”将这种说法推到个人身上,则可以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这个人的精神发育史。读书生活正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学生的精神处境和人格风貌。

童年是人生的起步阶段,童年的阅读经验往往构成一个人生命的底色。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丰富、性格的塑造、品质的打磨既有待现实生活的锻造,也需要文学的启蒙与熏陶。童年阶段的经典儿童文学阅读是美好人性的起点、审美情感的起点、性格塑造的起点、人生体验的起点,在充满好奇、探索、发现与体验的经典阅读中,孩子能接受到潜移默化的、无穷无尽的滋养,体悟到什么是美,什么是爱,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勇气,什么是忧伤……但由于家长和老师对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缺乏了解,儿童的阅读正受到影视、网络等多元传媒的冲击,儿童“经典阅读”的氛围远未形成。“能感动今天的孩子的无非也还是那些东西――生死离别、游驻离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感动他们的,应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这一切是永在的。”教师要在儿童的经典阅读中担当起“点灯”的责任,给孩子一个成长的起点、一个读书的空间、一种阅读经典儿童文学的氛围,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扶助。

令人欣慰的是,在新的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这种情况开始有所改观,比如人教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等都有意识地收入了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如果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童话、寓言、现代科幻文学,还依然是搬弄字词句篇、语法修辞、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的那一套教法,学生厌倦语文的状况就得不到有力的改观,更谈不上语文教师在儿童文学与儿童之间应起到的纽带、桥梁作用了。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和阅读特点,中学生一方面保留有儿童的心性,另一方面又渴望成长,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理解能力,所以应该鼓励他们在阅读儿童文学的同时,也走入的经典世界。文学的审美特征决定了与文学作品教学有关的精神活动都应带有鲜明的审美特性和A向,并不是抽象的概括所能传达的,也不是一两句貌似高深的结论所能诠释的,因此必须摒弃一切审美概念化的教学活动。

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文学经典名著的过程是一种极富想象力、创造力的过程,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需要读者自己的精神融入其中。其实对一部作品来说,每一个人的阅读都是一次再创造,都有不同的审美感受,学生能读出时代新意,读出个性,也是从经典著作中汲取了营养。应该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鼓励他们用心灵去感受、体验。要提倡在文学文本面前人人平等,这样学生才会愿读、乐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才会逐步提高。还有一些众说纷纭的作品,譬如《诗经・蒹葭》的主题是表达青年男女恋爱,还是思念贤人,还是表达一种“可望不可即”的人生哲理;《长恨歌》的主题,是“讽喻说”,还是“爱情说”,还是“双重主题说”。这些作品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争议,从而可以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孔子在解释《诗经・关雎》时说:“乐而不,哀而不伤。”这里包含孔子的文学观,强调的是一种中和之美。孔子的文学观启示我们,文学的意义在于复杂的情感表达。优秀的文学作品,情感往往是多元交织的,喜、怒、哀、乐与共是许多文学作品成为传世经典的一个原因。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作品都有这样的特点,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琦君的《春酒》、李商隐《锦瑟》,等等。教师如果用单一的情感方式去解读意蕴丰富的文学经典,就很难使学生领悟文本深沉婉转的审美意义。学习文学经典作品,需要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应当揣摩语境,从语感、语义等多角度开掘审美意义。文学首先是语言艺术,应该以文学作品为出发点,通过对名著名篇的阅读与欣赏,分析和探讨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等,从思想高度和审美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尤其要把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思想主题的赏析等,提高审美趣味,培养高尚情操,塑造良好人格,树立远大目标,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语文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学审美修养。

篇4

文学虚构权的有无,表面看似乎只是创作手法的运用问题,实际上关系到作家创作自由度的大小和文学生命力的强弱,甚至关系到大众的生存态度、生命追求及其艺术精神的建构。也许有人会问:文学拥有虚构权,这不是常识吗?的确如此。然而当我们检视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时,当即发现作家的虚构权不仅没有保障,而且经常轻易遭到剥夺。新近发生的典型例子要数对电影《孔子》和新版电视剧《三国》的批评。如张海鸥批评《孔子》没有严格遵循《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背离了史实;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鲍鹏山指证《孔子》在人物姓名、重要史实等六个方面存在错误;孔子在鲁国推行治国理念受阻,弟子颜回劝解道:“老师您不是说过,‘一个人如果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内心好了’。”遭到两位专家一致抨击:“孔子或颜回说过这样的话吗?”“这话是于丹说的啊,怎么变成孔子思想了?”[1]对新版《三国》的批评,焦点仍是不合史实。不过这“史实”已不仅限于《三国志》,连对小说《三国演义》和94版电视剧的改动,如拥刘贬曹的惯用视角被打破、桃园三结义被淡化、关羽由被杀改自刎等,皆颇受非议。易中天教授的说法颇具代表性:“如果根据《三国志》改编,就是‘历史剧’;根据《三国演义》改编,则是‘文艺片’。”“前者有‘忠于历史’的问题,后者有‘忠于原著’的问题。”[2]这不由让人感叹:当年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并未完全忠于《三国志》,虽说受到诸多批评,如清代章学诚指其“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但也只是提出“实则概从其实,虚则明著寓言,不可错杂”[3]而已,并没有完全剥夺作家的虚构权;而今人拍摄电视剧《三国》,若按易中天教授的要求,则不仅要忠于《三国志》所载史实,甚至还要忠于罗贯中的小说原著,导演创作的自由度不是比罗贯中的年代还要大大缩水吗?

历史题材影视剧为何会丧失虚构权?我以为,主要源于古代文史不分的文化传统。如被列为“五经”之首的《诗经》,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等,都是同时被视为文学和史志的经典的。由于科技手段与传播途径的落后,上古时期的历史传承选择了诗歌等文学形式,使其更易于流传。既然文学中承载的是历史,自然必须忠于史实,不能妄加虚构。及至文字书写与传播途径有了长足发展,这一传统依然传续不绝,如《史记》、《资治通鉴》等,都是文史合一的典范。直到19世纪后半叶,俄国历史文化学派还“将文学研究从属于社会学,将文艺作品视为历史文献、文化实例和个人传记,将文学史等同于社会思想史,而无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规律的全部复杂性。”[4]文学理论家韦勒克和沃伦也曾批评过文学研究被史学等毗邻学科“侵入”的现象:“这种研究无论如何不是文学研究”,“文学中引进了一些无关的准则,结果文学的价值便只能根据与它毗邻的这一学科或那一学科的研究所提供的材料来判定。将文学与文明的历史混同,等于否定文学研究具有它特定的领域和特定的方法。”[5]在文史不分这一传统背景下,对文学艺术独立地位的争取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外文学史。

不过当代的情形有所不同。欧美国家在经过20世纪中叶以来后现代主义与新历史主义的轮番洗礼之后,历史文本的真实性受到根本怀疑,在很大程度上被解构,这恰好歪打正着给文艺创作帮了大忙,使之从历史真实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获得空前的创作自由。而在我国,还基本保持原有格局:一部分以历史为幌子实际上高度“戏说”的文艺作品,因其荒诞不经,与史实相距甚远,不至被误读为历史文本,受到宽容而得以生存,如《封神榜》、《七侠五义》、《唐伯虎点秋香》、《戏说乾隆》等;而那些取材于历史而创作态度又比较严肃的文艺作品,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郭沫若的历史剧、电影《武训传》、的《》,到眼下的《孔子》和《三国》,因其承载历史的传统职能尚未成功卸载,其虚构权也就始终没有获得。这似乎已成为我们这块东方国土的一个独特文化现象。

虽说文学曾被历史借用为传播载体,从而形成文史不分的传统,但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区分过诗与史的界限:历史记载已发生的事,诗歌描述可能发生的事。[6]19世纪初,法国作家斯达尔夫人将“literature”一词第一次界定为“想象的作品”,这是西方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literature)概念。[7]到20世纪中期,韦勒克、沃伦更进一步阐明:文学艺术“处理的都是一个虚构的世界、想象的世界”,“小说中的陈述,即使是一本历史小说,或者一本巴尔扎克的似乎记录真事的小说,与历史书或社会学书所载的同一事实之间仍有重大差别。”“‘虚构性’(fictonality)、‘创造性’(invention)或‘想象性’(imagination)是文学的突出特征”,并一锤定音下了断语:“文学的核心性质——虚构性”。[8]可见,虚构作为文学存在的本质属性,是不论何种题材与形式的文学作品都拥有的权利,而对历史题材影视剧中存在虚构进行这样或那样的批评指责,都是无视文学艺术本质属性、违背文学艺术规律的行为。

历史题材影视剧虚构权的被限制以至被剥夺,无可避免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最直接的便是对文学艺术本体的戕害:作家写作的自由度没有了,文艺作品失去了创造性和想象力,而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文艺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四大古典名著有三部取材于历史,我们假定抽取其中的虚构成分,使其完全忠于史实,那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一部对陈寿的《三国志》亦步亦趋的《三国演义》,还会有那么多人捧读吗?一部忠实于宋朝皇家正史的《水浒传》,还会有梁山好汉笑傲神州的英雄史诗吗?一部忠实记述玄奘西域取经历程的《西游记》,能塑造出千古一绝的孙悟空形象吗?结果只能是,名著魅力尽失,沦为毫无创造性的庸常之作。也许并非偶然,从近、现代文学史中,我们的确很难找到一部取材历史的文学作品可与这几部名著相比肩,这与历史题材文学创作被戴上越来越沉重的镣铐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呢?

#p#分页标题#e# 文学艺术的目的不是复制历史。康德美学的“审美无利害”自律论学说,将审美规律视为文学艺术活动最重要的内部规律;人类学本体论文艺美学,则将艺术看做人类生存本体自身的诗化,看做人类重要的本体活动形式,审美既作为人类生存的动因,又作为人类生存的目的。[9]人类就是在这种审美活动中超越物质化生存而走向诗化或曰艺术化生存,并逐渐建构起非功利实用主义的大众艺术精神。然而,历史题材文学和影视作品虚构权的被限制与剥夺,文史不分传统的长久浸染根深蒂固,造成从专家到普通观者对文史界限的模糊,文学艺术与历史现实这两个本质不同的范畴被视同一体,混淆不清,其结果就是功利实用主义盛行,大众生存态度、生命追求停留于物质化生存状态,“审美无利害”的大众艺术精神总是处于艰难建构与不断被消解之中。近年来,黄炎培、梅兰芳、周璇、杨子荣、等众多历史名人的故事被搬上银屏,然而名人后代因不满于情节虚构而接连打起名誉权官司,致使有的剧组干脆聘请名人后代当顾问,以免惹官司,[10]这便是大众艺术精神缺失的典型表现。

篇5

关键词中国电影第六代导演审美特征突围

新生代电影导演胡雪杨在其处女作《留守女士》(199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刚推出时。有意无意地向公众宣称:北京电影学院87届五个班的同学是中国电影的第六代工作者。此话一出便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第六代导演”这一命名便不断出现在大众面前。

第六代导演的电影在文化底层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尽管这一艺术群体并没有共同的艺术宣言,但从其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审美文化的指向性看却有着基本的精神,从而使之在艺术追求和美学表达上呈现出某种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包含了他们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和他们所关注的一些命题,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隐含着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态度。

本文并非要给第六代导演及其作品一个全面的评价,而是尝试从审美文化和审美特征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影像表现,并努力寻找第六代的意识形态思维逻辑和美学实践品格。

一、作为审美机制的电影

美和美学概念的建立,总是和当时的社会生活相关的。经典美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试图通过艺术,寻找人类自我实现或确证的途径。

事实上,近几十年来无论是西方美学还是中国美学。都绝少再以抽象的美的本质问题作为研究的重心。与此同时,“审美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命题则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审美文化”作为美学命题最早是由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著名美学家席勒提出的,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其现在成为美学新的研究焦点,其实是时展在美学领域的历史性表象。“文化”与“审美”本来就有着内核上的同一性,“审美文化”凝聚为一个具有深刻时代烙印的文化命题,则必然包含着诸多的文化积淀,并最终借此开启美学发展的新方向。

电影作为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以高度集中的审美机制,其审美文化的重点在于探讨电影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念和思辨品格。而在不断重构的中国影坛上审视这一要义,第六代导演的身影无疑是沉重的。

二、第六代导演电影的审美特征

电影是一种情感上的季节性消费,对此。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曾经说道:“电影毕竟是一门太年轻的艺术,它过于卷入自身的演变之中,以至于不能在任何一段时间里,在重复自身的过程中纵情享受,电影的五年相当于文学上的整整一代。”中国的第六代导演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群体特征远没有第五代那么明显,其群体内部的美学追求也有不同,但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情节的淡化和写意的风格

第六代导演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其作品往往是直奔主题的,甚至人为地刻意去模糊叙事线索,因此大多数时候便给人一种急于表达却什么都无法表达的印象。典型的如张元的《北京杂种》,将传统电影或者说商业电影的故事情节模式完全颠覆,故事线索被削弱到若有若无,使习惯了传统叙事线索的观众看后茫然不知所云。与此极为相似的是管虎自勺《头发乱了》、娄烨的《紫蝴蝶》、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等。这些第六代的代表作十分零碎地记录了琐碎生活的原生态片段,而基本不对这些生活片段的前因后果、相互联系作足够的交代。这实际上是抛弃了传统电影对生活的幻想模式,而极度地追求某种时代生活的本色记录。

情节的淡化意味着对传统叙事的抛弃。如果我们把传统的叙事模式定义为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形”。那么面对抛弃了“形”的电影我们只能想到这一切努力是第六代导演追求“神”的结果。然而他们所追求的“神”又是什么呢?至少,在《北京杂种》、《头发乱了》《紫蝴蝶》这样的影片中,我们并不能体会到一种明确的思想或者观念,更抓不住导演的态度和感情。我们所能感受的是一种焦躁和抑郁。

然而,第六代导演和他们所创造的凌乱的影像是不是真的全部毫无思想而只是个人体验的发泄?当年英国视觉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将画面极其凌乱模糊的后期印象派绘画称为“有意味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与后印象派作品的主观性和极度追求个人体验不无关系,这一论断被认为是绘画的一场划时代革命。从这个角度理解,第六代导演及其作品的个人体验式的追求无疑具有积极的美学意义。我们在仔细阅读后不难发现。在杂乱的意象碎片和意识流的电影语言背后蕴含着一些深沉的思考。电影作为一种动态的艺术,很多时候可以突破静态的束缚。通过时间和空间、视觉与听觉的凝结追踪到作者的情绪,最终创造出所谓“有意味的形式”。这种模式十分接近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写意范畴,在电影这一艺术形态中,我们可以将这些“有意味的形式”认为是一种具有新内涵的写意风格。

(二)边缘化叙事与写实主义

不可否认,现在依然有相当一部分第六代导演和作品徘徊在体制的边缘,可以说。边缘性首先是第六代导演所共有的立场。其次。从边缘出发,对抗主流,是第六代导演们在主流社会生活中的个人体验,更是体制外电影导演一种无法释怀的姿态。

我们不妨将第六代导演的边缘化叙事看作是对第五代导演的一种挑战。第五代导演更多的在电影影像中加入了种种或是或非的寓言,试图以一种象征主义重构历史。第六代导演则不同。他们在一开始就使镜头直面转型中的城市,以边缘的生存状态解释世界。在这些边缘人的影像中,种种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贯穿其中,主体的精神生活在现实世界面前产生无可避免的决裂。张元的《北京杂种》、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娄烨的《周末情人》和章明的《巫山云雨》等都是典型的代表。第六代的影片较多地关注普通人,并且着重关注那些并无远大理想的个体生存者,特别是社会边缘状态的日常人生百态。这样的审美观照实际上是对第五代电影的美学突围。

与叙事母题的写意化和关照对象的个体化相对应,第六代的叙事视角在微观上又是极端真实的。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程青松、黄鸥的《我的摄影机不撒谎》采访了诸多的第六代导演,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纪实性的共同追求。正像该书的名字那样,追求“摄影机不撒谎”成为第六代导演共同的宣言。有评论说:“第六代将一个社会伦理规范自觉地认同为电影美学追求的目标,以获得观众的审美同情……”但与此同时,不撒谎只是一种个人性的承诺,从一个侧面表明了第六代的叙事视角是极端个人化的有限视角。更具体地说,他们在抛弃了传统美学观察与思考现实的宏观视点后,由于支点的迅速瓦解,使其无法拥有更广阔的视角,结果只能是开始关注身边的微观叙事。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第六代电影对“小人物”和“边缘人”的微观化生活记录上。

(三)文学化倾向

早在20世纪50年代,法国著名导演巴赞在论述布莱松的影片与小说的关系时就说“布莱松力求始终把握故事或戏剧的核心,通过文学性和写实性的交错达致最严格的、摈弃了表现主义的美学抽象”,这种“有意突出文学性的做法可以被视为艺术风格化的探索”。

象征性手法开始作为一种电影技法在第五代导演那里得到了较为成功的运用,而象征意义的运用正是一种典型的文学化方式。类似《红高粱》的结尾那血红的太阳、血红的天空以及漫天飞舞的血红高粱一类的意象,显然已经把把观众的思维拓展到了银幕之外,最终从精神上给人以持久的强烈的震撼。

在进入90年代之后,电影文学化风格开始全面的、整体的深入第六代导演的创作中,基本成为其创作电影的关键因素。在第六代电影中。导演更加注重电影语言的修辞化,经常在画面中流露出诗性的印迹和一些对文化的眷恋情绪。

就创作的倾向来看,与其说第六代导演是借助文学化风格来渗透主题,倒不如说他们更重视以这样的技法来营建特殊的氛围和情调。娄烨的《苏州河》中那条“沉淀了这个城市的繁华、往事、传说和所有垃圾”的河流在影片中便是作为一个低调的主角参与到了人物的生命中。娄烨在片中刻意地运用了自己的旁白来渲染:“在这条河流上我们可以看到友谊。看到父亲和孩子,看到孤独,看到一个婴儿的降生,……看到顺水漂流的爱情……看在河的尽头河流流进大海”,在这样的旁白下整个画面真正地让观众嗅到了创作者想表达的阴郁和颓败的气息。

第六代导演发端于中国全面转型时期,使他们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特有的美学烙印,但作品中仍然充斥了独有的个人风格和与之相适应的文学化倾向。这种倾向风格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他们思考的一种方式。更可以说这是他们追求审美文化突围的一种特征。

(四)第六代的影像语言

在接受了系统的电影专业理论后,第六代导演们对影片构图的诠释能力显示出了不同于前辈的风格,并形成了独特的表达方式。第六代导演经常性地运用快速剪辑带来结构上的简略,而这种结构上的简略又必须依靠内容上的简略加以实现。具体地说,电影中主人公的某些生活细节被放大甚至是夸张地凸现出来,但他们的背景、个人履历和家庭关系等等却都被删除了。例如在娄烨的《苏州河》中,马达、美美、摄影师和美人鱼之间的故事从结构到内容都被高度地省略了,但是这种高度的省略恰恰在全片中给人以融合之感,欣赏者的审美思维没有被无关紧要的细节所影响,始终追随着导演的镜头深入主体的内心。这种凌厉的结构风格在第五代电影中是极其少见的,也正体现出了第六代导演个性化、情绪化和片断化的影像风格。

电影的这种叙述形式,自然而然地引入了大量的隐喻,使一个固定的镜头超越了个别现象的捆绑而上升到一个巨大的感染范畴,最终让观众体味到其中最强烈的情感表达。通过对第六代导演影像的进一步理解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一方面动用大量的隐喻来表达情感:另一方面又将大量的隐喻镜头敲击得愈发支离破碎,使得观众不得不全力调动自身的想象来补偿这种破碎感。任何一种影像表达都是为作品的美学追求服务的,第六代导演的这种表现方式正是用破碎的镜头有意地避免第五代导演所登峰造极的宏大叙事,同时也切合了他们淡化情节的写意与边缘化的写实。

三、对于第六代导演的反思

篇6

[关键词] 外语影视剧;审美倾向;文化嵌入

影视剧片名是文字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有机体,它应该能在提示影片的主要内容的同时,也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现在,电影片名已经作为影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表现了其独特的信息功能与美感功能。相应的,外语电影片名翻译就是一项重要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片名翻译应以受众的感受为重点,以观众是否理解接受、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甚至朗朗上口、具有文学性为三个主要的衡量标准,做到严复先生提倡的“信、达、雅”以及许渊冲先生的“三美”原则。电影片名的导视作用除言简意赅地揭示剧情内涵、激发观众联想之外,重要的是引导观众去感受艺术,激发审美,吸引观赏,提高票房,因此富有艺术想象力的片名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促销作用。电影片名的翻译不仅是翻译的问题,而且是美学的问题,片名翻译得好坏对于电影的传播有很大的关系。影视片名汉译既要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又要有良好的商业效应;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符合本国观众的语言文化习惯和审美情趣,以传递信息和唤起美感为目的。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又是艺术与审美价值再创造的过程。其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活力体现于被观众接受的程度。本文旨在探讨外语电影片译名的审美特征,并对其进行文化上的透视。

一、外语影视剧片名翻译中的审美期待

影视剧的片名如同产品的商标一样,商标代表商品服务质量和企业的信誉、形象并具有广告宣传的使用。影视剧的片名标明的是该剧的立场和主基调,同样具有宣传推销作用。除传达影视剧的主要内容之外, 还蕴含丰富的文化因素。优秀的影视剧片名往往有意无意地传递了音韵美、形式美和意境美等多层级的美。有些是直白尖锐,有些是隽永深沉,而有些又是发人深省的。基于不同的社会、人文、地理环境下所产生的语言文化,使得人们在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而有不同。那么在外国影视剧的汉译中,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或者说审美期待主要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

从形式上来说,西方人崇尚语言的简洁美,而中国人讲究语言的对称和谐。这主要是由两种语言的特点所决定的。汉语自古以来讲究的是音韵、节奏,抑扬顿挫,声调和谐,富有乐感。这样的音韵特点决定了汉语中有很多成语和四字对偶词语的表达。汉语成语和四字对偶词语节奏鲜明,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表意功能和广泛的语法可容性。由此可见、外国影视剧片名的汉译如果能结合汉语特点,恰到好处地运用汉语四字对偶词语结构,不仅能传达影片的主题信息,补全原文没有完全表达出来的意境、音韵美及感染力,还能充分满足中国观众的审美期待,并使之产生心理共鸣,否则就会像失败的产品商标一样难以激发人们的消费意愿,直至影响到影片的商业效应。比如影片Mickey Blue eye的汉语译名,一是《蓝眼睛的米奇》,一是《黑帮女婿》。前者显然过于直白平实,难以吸引观众;而后者结合影片内容,采用四字对偶词语的表达,更具市场导向性。再如影片Generals Daughter The Mummy,一种译名是《将军的女儿木乃伊》,不仅没有突出影片内容,而且还容易使观众顾名思义对片中人物产生错位;而另一种译名《西点揭秘》 《盗墓迷城》则完全凸显了影片的主题内容并具有“传神达意”的功效。

从内容上来说,西方人喜欢直白,思维方式直来直去,趋于理性,中国人则推崇含蓄,思维表达方式含蓄婉约,趋于感性。文化差异给相互理解和交流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和影响,影视剧片名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克服文化差异障碍,寻求两种意识体系的等效交流。影视剧片名好比影视的门楣,既要反映影片的中心内容,又要顾及其中的文化差异。优秀的影片让人回味无穷,成功的译名给人印象深刻。能让人通过片名的词汇意义,产生丰富而美丽的联想,从而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影视剧的片名翻译要适当地考虑到观众的民族性格、文化性格,使之与译名达到融合,以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因此,外语电影片名汉译就要求这种反映是含蓄的。如美国电影 Bathing Beauty、 法国电影Belle de Jouz的汉语译名分别为《出水芙蓉》和《青楼红杏》。 两译名皆体现了中国语言文化“含蓄美”的特色。前者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以物喻人的修辞手法,象征女主人公出污泥而不染的纯洁高尚,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后者的译名中,“青楼”“红杏”则是中国语言文化对“妓院”和“出轨妇女”委婉表达。

二、外语影视剧片名翻译中的审美文化嵌入

审美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复杂而高级的心理、生理活动,这其中包括极其复杂的感官、心理、思维、情感等一系列的精神活动。翻译实践即是审美活动,蕴含着一定的本美学特质。 电影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活动,而审美则是艺术的基本功能。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的审美取向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中国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以无为本,从无到有,认为美与生活息息相关,美学与生活没有明显的界线,人们在生活中体念美;西方人重分析,以有为本,从有到实体, 认为美学独立于生活之上,和生活有着清晰的界限,这是渗透到中西文化各个方面的根本差异。影视剧是生活艺术的再现,体现电影内容的片名自然而然地包含了很多文化因素。因此,电影翻译应遵循文化本信息忠实传达的原则和文化审美的原则,在翻译中应尽可能地精确把握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 不断进行选择和适应。

美国影片Home Alone的汉语译名为《小鬼当家》,在汉语言文化当中“小鬼”是对机智、调皮的小孩的一种昵称,表达了一种由衷的喜爱。 而影片中小欧文在家独自一人与两盗贼斗智斗勇的形象正符合汉语对“小鬼”的表达与褒扬。汉译既做到了译语标题与原片内容的统一,又实现了中国文化内涵的审美情趣。电影Waterloo Bridge的中文译名《魂断蓝桥》一直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如果依据英文直译成《滑铁卢桥》,乍一看,观众定会认为这是一部与拿破仑有关的战争片或介绍与该桥建筑有关的纪录片。但看过此片的观众都知道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片。影片描绘的故事情节与陕西蓝田“蓝桥相会”的传说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译者译成《魂断蓝桥》,不仅避开了中国观众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知识缺乏而引起的迷惑,而且“蓝桥”这一隐含中国文化的意象能使观众一看到片名便即刻领悟到这是关于爱情的电影 。

三、外语影视剧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审美传递

翻译是不同文化间的互动。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外语电影片名不可避免地反映其所属文化的特征。因此,片名翻译又是一种典型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片名中的习语典故负载大量文化信息,常常不能单纯从字面意义理解。也就是说翻译不应局限于对源语言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同、等值,使译语文本对译语文化的读者产生源语文本对源语文化的读者相同的效果。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如顾及到其所承载的文化积淀, 那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国传统语言文化是人们长期社会文化生活的积累,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因而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外国电影片名汉译更容易得到中国观众的认同。这在许多经典的外语影视剧片名汉译中都可以看到中国传统语言文化元素的审美沉淀与传递。美国影片American Beauty的中文译名是《玫瑰情》。 American Beauty是一种美国红蔷薇。在英语语言文化中,红色蔷薇花象征崇高神圣的爱情,是对爱情的纯真和坚定的一种表意;而在汉语言文化中,玫瑰则代表温柔真心,热情真爱。汉语译名“玫瑰情”以中国玫瑰代替美国蔷薇,揭示出了影片的精神内涵为爱情,忠实地传达了源本文化审美信息。汉语是象形文字 , 而英语是一种字母文字,两种语言分属两大不同语系。要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语际间进行成功切换传递,对电影翻译工作者来说不是件易事。所以说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切换传递,更是两种文化交流的社会现象。 如何在外语影视剧片名翻译中体现文化价值并成功切换传递,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是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任务。

四、外语影视剧片名翻译中文化审美的实现途径

外语影视剧片名的翻译说到底是一种审美再创造。如果说绘画的审美意义在于色彩的表达,那么电影片名翻译审美意义在于译者将原名的文化美感透过字里行间传导给观众。许渊冲先生所倡导的“三美”原则――音美、意美、形美――同样适用于电影片名的翻译。在外语影视剧片名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源语影片所表现的文化美学特征,结合汉语文化特点创造性地、准确地译成符合观众审美能力和审美需求的片名。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学基本功、而且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

鉴于观众在知识面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电影翻译工作者应尽可能地帮助观众去理解那些与一个民族的历史、 地域文化、 宗教习俗等有着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 电影翻译中如果对某些特定文化意象不作任何修润处理,一味地采用直译的手法而不作任何文化诠释,就会造成文化意象的缺损, 文化含义的支离破碎。因此,译者要有较强的电影审美鉴赏能力和有良好的文学功底。恰如其分地把握原名的神韵并准确地加以再现,甚至超越原名的艺术水准,更好地体现影片的主题意义。

五、结 语

电影片名的翻译归根到底是文艺语体的翻译,因此要追求语言的艺术美,而这又与翻译本人的文化修养及中西学基础紧密相关。在译制过程中既要考虑西学色彩,更要考虑中学审美的向度,还要兼顾民俗文化诉求,只有这样,才能贯通中西,做到“三贴近”,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换句话说,影片在市场上能否风行开来,提高票房的量,片名的雅俗皆宜、老少咸知、朗朗上口是关键。因此,翻译的“三美” 原则――音韵美、形式美和意境美是外语电影片名译者应遵循的原则,这样译出的片名才会迎合受众的审美倾向,才能为受众所接受。

[参考文献]

[1] 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2001(01).

[2]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微电影;媒介;审美文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3G手机、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等网络传媒的新媒介的不断发展,微电影逐渐成为视像艺术的重要艺术形式。2010年下半年以来,《一触即发》《看球记》《66号公路》等微电影,一经推出便迅速走红,掀起了微电影热潮,至今微电影依然方兴未艾,微电影已经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重要表征。将微电影研究纳入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之中,能够为微电影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广阔的视角。

一、当代审美文化发展与微电影的兴起

“审美文化”的概念最早在席勒的《美育书简》中已有涉及,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美文化成为描述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审美文化是与特定时代政治、经济、科技、传媒相联系的具有审美属性或审美价值、审美特点的文化。”①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审美文化的发展受惠于特定时代文化的发展。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传播技术的发展会带来各种新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而新媒介方式的出现总会派生出种种新的文化形态和类型。从口传媒介到印刷媒介再到电子媒介以至数字媒介的发展,都影响着审美文化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代审美文化日益与媒介的发展相关联。“当代审美文化是一个特指概念,是指在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生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文化形态,这是一种带有浓厚商业色彩的、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文化。”②可以看出,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双重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影响着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进入当代社会以来,以广播、电视、电影为代表的电子媒介被以网络、移动通信为代表的数字媒介所超越,数字媒介已成为媒介变革的核心形态。数字媒介引领着时代潮流,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面貌和心理状态,成为当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媒介,进而引起审美文化的变化发展。数字媒介推动了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当代审美文化的形态和内涵。随着数字媒介的发展,以数字电影、动画、FLASH,DV、网络媒体,多媒体产品为代表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微电影正是随着网络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数字媒体艺术样式。微电影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制作,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 时”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和“微(超小)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 微电影正是在当代审美文化的数字媒介土壤中孕育和成长起来的艺术样式。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电影作为数字媒体艺术的新兴形式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微电影作为当代视像艺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宠儿,在当代大众审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借助广告式微电影将消费者的眼球吸引到自己的品牌和商品上,另一方面,由于创作上的便利性,作为草根的大众也可以拿起手中的数字媒体,借助微电影去展示自我,再加上知名影视创作群体的高水准大制作的微电影,一起带来了微电影的发展与兴盛。从早期的广告式微电影到如今的追求艺术表达的电影式微电影,微电影从类型到创作水平都取得了飞速进步,尽管如此,微电影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价值表达过于直白,商业意味过浓、整体艺术水准不高等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二、当代审美文化的特征与微电影

(一)审美与生活的同一化对微电影的影响

关于当代审美文化的特征的探讨,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理论的探讨,其中,许宁指出:“当代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走向了生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生活化,即审美与生活的同一化。”③这一观点认为,在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中出现了审美的生活化与生活的审美化两大趋势。审美的生活化意为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弭,审美和非审美的界限消失,人们对于美和艺术的选择更加自由,更加个体化。生活的审美化意味着生活被提高为审美。当代美学开始冲破以往审美与生活隔离的局限,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当代艺术大量的使用大众传播媒介,加快了艺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会因为网络媒介的传播而走入大众的视野,近两年家庭伦理剧与穿越剧的走红离不开网络媒介的推波助澜。

作为新兴事物的微电影,之所以成为当下广受关注的艺术形式,也离不开数字媒介的作用,上文中已经指出,微电影是数字媒介发展的产物,而微电影走入大众的视野,也是借助数字媒介的发展。一方面,微电影的主题选择有很大的包容性,家庭亲情伦理,友情、励志、爱情、科幻、商业等诸多主题都可以被创作者纳入作品之中,受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偏好去选择观看;另一方面,微电影打破了传统电影创作对普通大众的限制,让更多的人有机会通过影像作品表达自己,微电影让草根也可以参与到电影创作中,拿起拍摄工具就可以,不需要太严格的美学和技术训练;再者微电影因为其篇幅短小精悍而具有传播的便捷性,借助网络媒介和手机媒介可以随时被大众点播和观看,这一点比起大制作的电影来说无疑是具有传播上的优势;从2010年诉诸亲情的《父亲》与青春缅怀电影《老男孩》在网络上走红,到2011年校园励志剧《青春期》的25亿播放量都是最好的例证。微电影这一艺术样式就这样深入到大众的生活中,消弭了艺术和生活的界限;实现了生活和审美的同一化。

(二)审美文化的多元化、娱乐性、感官化对微电影的影响

当代审美文化具有多元化、娱乐性与感官化的特征,进入当代社会以来,随着经济转型和文化观念的转变,当代审美观念日益多元化,当代文化的丰富内容为大众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和审美选择,向人们展现出一个多样化的精神世界,大众的审美趣味具有广泛性和多种选择性。人们可以接受文学、音乐等传统审美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也可以接受娱乐性、休闲性、流行性、快餐化的当代审美文化。前些年网络文学的流行与审美观念的多元化不无关系,以往高高在上的文学借助网络的翅膀走向了流行化、快餐化、娱乐化的道路。尤其是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实现了媒介的互动,再次带来了网络文学的新发展。又因为当代审美文化具有生活与审美同一化的特征,使得当代审美文化出现了生活化倾向,人们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轻松愉快, 于是感性享受的绝对化、生活的流行化趋势,以至大众审美文化有缩减为纯粹的供消遣娱乐的文化。诸如卡拉OK、MTV、广告、网络游戏等的流行正是当代审美文化娱乐化、感官化的表现。

微电影作为新生事物,也与当代审美文化多元化不无联系。一方面,多元社会提供了微电影创作所需的条件,多元化观点、多样化形式、个性化表达正是微电影创作的艺术源泉。另一方面,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人们的生活碎片化日益明显,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的出现,微时代已经到来,在紧张的都市生活中,大众没有整块的时间用来休闲娱乐,利用零散的、碎片的时间来消解生活的压力成为大部分人的选择,而微电影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当下受众的需求。微电影形式简单,短小精悍,恰好符合受众即时消费的诉求,它既可以满足时间上的“碎片化”需要,同时也可以满足传播上的“碎片化”需求。微电影播放平台主要是新媒体,如电脑、3G手机等,由于电脑和手机体积较小,很大程度上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适合在流动状态播放,如在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上播放,这就使影片有可能随时随地播放,扩大了受众范围;移动通讯技术的普及让每个人都有可能随时接触到网络媒体,对微电影的获取、接收、观看都变得更加容易。通过“微电影”的艺术表现方式,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和情感愉悦。微电影是碎片化生活方式与当代审美相结合的产物,符合大众审美心理需求,理应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电影的出现也是当代审美文化娱乐化、感官化的重要表现。当前正处于网络时代,娱乐越来越普遍化、大众化,追求休闲、渴望娱乐成为当下人们解除压力的最佳方式,微电影适应了当今社会生活的快节奏,人们通过看“微电影”所能获得的精神启迪与情感愉悦或许并不少于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微电影表达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亲情伦理、奋斗励志、科幻想象、时尚潮流,商业文化,诸多内容都可以成为微电影的表达对象,受众在碎片化的审美中通过影像的观看可以获得更多的感官化体验。例如爱奇艺出品的系列微电影《城市映像2012》以美丽、自然、奋斗、幸福、关爱等为关键词,力求探寻城市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洞察社会万象与城市情感故事。《阿布》作为开篇,借助一对父子的故事,探讨了都市人对自然的态度和对自我价值的认同问题,三星Galaxy SIII手机的功能也在影片中得到了集中的展现。片中城市中的父亲与热爱雨林的儿子经过一系列的曲折,消除情感上的隔阂,由于语言无法表达出彼此内心的最真实感受,最终父子两人借助各自的三星Galaxy SIII手机,通过即时无限传输的方式实现了双方所珍视的影像记录的共享,该片通过巧妙的创意,将故事赋予品牌,实现了品牌理念与观众情感的深度沟通。

在以商品广告为主制作的微电影当中,文化的符号化、感官化更加明显,影视明星、商业名人、文化名人成为拍摄的重点,他们作为大众文化的引领者,在微电影广告中通过他们的演绎,商品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内涵实现了符号化、感官化,这种演绎方式因为其强烈的新奇性和故事性更容易被大众接受,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取得了更佳的传播效果。例如2013年奥迪Q3上市之际推出的微电影《双城记》,由著名导演陈国辉执导,由angelababy和余文乐共同出演,余文乐在片中扮演一个画室主人,他也喜欢坐热气球去飞行,Angelababy则扮演一名暂休假的编辑,在无意间相互关注以及相识之后,Q3成为他们最后的定情信物。 该影片展现了当代都市年轻人追求真实自我,用积极主动的方式重塑潮流的生活态度。将品牌理念与故事内涵紧密结合,并借助明星效应达到品牌传播目的。

三、结 语

微电影是当代审美文化的重要产物,适应了当代审美与生活同一化的趋势,也充分体现了当代审美文化娱乐化、感官化的特征,如何在当代审美文化视野中推动微电影的发展,加强当代审美文化与微电影之间的互动,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注释:

① 王建疆:《审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5页。

② 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论纲》,《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③ 许宁:《论当代审美文化的特征及成因》,《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 李进书.微电影:媒介文化的新宠[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篇8

1.关注中职学生媒介素养是时代赋予的职责。现下,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世界许多国家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更是有增无减,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身心快速发展,道德观念尚未成熟,好奇心强、模仿性大,又缺乏自控能力、必要的媒介知识和足够的辨识水平,极易受媒介网络环境下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耽误学习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很难求得生存与发展。现如今,政府、社会、学校、家长等诸多方面对学生媒介素养问题的重视程度愈演愈烈,作为课堂教学关键人物的教师更需要关注中职学生的媒体素养培育工作,进而帮助语文教学和媒体素养教育的完美结合,实现教师在这个时代所应担当起的责任。

2.渗透媒介素养教育是中职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从某种层面上来讲,中职学生更多的是掌握实质性的技能、技术,在学习类似语文学科这样的基础性综合知识时稍微可以有所放松,但语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决不能忽视的,所以这就导致语文学科和中职职业教育的融合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中职教师应该尝试着利用新的媒体技术,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渗透专业技能、媒体素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实用价值,这对于学生的主动接受语文的学习思想自然是有一定帮助的。媒体素养作为如今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应具备的技能,它在语文学科中所表现出来的间接内涵极为深刻,所以中职语文老师应该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尝试并努力去建构一种培育学生媒体素养的教学方案,将语文知识从课本搬进生活,将价值发挥于实际。当今时代,语文教育最应重视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而且最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才是当代中职语文学科老师终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老师拥有三大职责,分别为传道、授业、解惑,这三大职责看起来貌似比较简单,但真正要完成这三个职责,则需要付出更多的能力。对于中职语文老师来说,他们所担任的角色直接影响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发展,所以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紧抓每一个空闲点,向学生传达更多的知识、道理,从而帮助学生领悟更多的道理,也辅助学生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媒介素养教育虽说不能在一朝一夕间就发挥实效,但长期的积累必然会取得优异效果,因此老师要善于将语文学科和媒介素养教育结合起来,完整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质。

二、于中职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素材是中职语文教材

中职语文教材的编订者们,在教材编订之始便对中职学生的性格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在选定教材阅读篇目的时候,大多选定了时代感强、文化底蕴浓厚、涉及范畴广阔的文章,并于其间贯穿了实践性比较强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以及应用写作知识,所以中职语文不再只是语文学科的教材,更是德育的教材,符合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关键目的。比如:学习“诗歌散文欣赏”单元,不仅帮助学生了解现代散文和现代诗歌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赏析散文诗歌的技巧,培养提高审美修养,同时还可利用现代影视网络媒介资源,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阅读散文诗歌的兴趣,引领学生思考评析影视网络媒介与文本媒介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辨识选择媒介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语文知识,又提升了他们的媒介素养。文学作品有许多鲜活灵动、极具个性的人物,如马蒂尔德、项羽、林黛玉等人物,可引导学生在观看相关的影视之后,可以鼓动学生在第一时间对电影中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做以赏析和评价,引导学生在复述、描摹故事情景的时候再现甚至还原文本形象,这样一方面有助于训练学生较为细腻的笔触,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在再现影视画面的风采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审美愉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影视鉴赏能力。又如:通过开展“民歌民谣采风”、“与大自然对话”、“展望未来的生活”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文学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要求学生通过现代媒介各种途径的查找收集整理分享信息资料,特别是在面对大量多样复杂多变性的网络传媒信息,学会对媒介信息的甄别、判断以及使用媒介,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且环境特征浓厚的文化情境,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媒介素养。再如:“广播稿”的应用写作,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广播稿的相关知识及写作技巧,提高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撰写校园新闻广播稿、校园新闻电视稿、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等,提高学生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渗透关键在于课堂教学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和学科教育结合的途径,笔者自知有多种方式,但其中最为常用也最关键的途径,就是课堂教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要求鲜明,要求其必须关注当代文化生活,紧跟当代文化知识的潮流方向,在此基础上促进优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事实热点的能力。这样的课程标准要求对中职语文同样适用,所以中职语文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务必要引导学生完整健全思想观念,并且利用现代新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增强沟通交流能力,但明确强调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教师要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媒介、网络、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优势,恰当合理地应用多种媒体,为中职生提供多样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有趣有益自学的教学环境。提倡在教学中,恰当利用现代数字化教学资源,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其必须具有钻研教材备课的意识,能够根据学生教学实践和学科内容的研读过程中增强自己对知识的辨析、区分、策划能力,同时善于结合新时期的各种媒体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这才是老师上课之先应该具备的能力与素养。再者,中职语文老师必须对媒体素养的基本特征、核心内容、培养手段与教学目标了解清楚,最好将这些东西烂熟于心,并且充分且巧妙地利用好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从而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做好准备,锻炼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敢于去批判、怀疑的态度,以及审视媒介信息以及其背后隐藏的真实意图,并学会使用社会的一切信息资源以完善自我、促进社会发展。

(三)开发的课程资源

随着多元化媒体阅读时代的到来,单纯的文字教学已经不再是语文学科的终极目标,文学作品、文化知识以及文学素养等方面的教学,更需要迎合媒体阅读时代的时代特色,开发出新颖的课程资源。基于此种情况,中职语文教学务必要冲破传统教学瓶颈,引入更多新媒体指导下的文本资源,最大可能地提供给学生丰富、多元的阅读媒介,从而为媒介素养的培育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增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识别、鉴赏与优化能力。例如,学习《石缝间的生命》这篇课文,在“融情升华,拓展感悟”这一环节里,引入公益广告《感谢不平凡的自己》,让学生在观看中思考领悟课文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帮助学生培养自己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品格,启发学生要勇敢地面对一切磨难,在拼搏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并正确理解公益广告等现代媒介所蕴含的正能量,培养提高学生认识和评价现代媒介的能力。互联网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并于21世纪取得了发展与繁荣的高峰期,其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与可观的价值,使得大量的知识信息都按照文本结构重新组织获取,在重组、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也吸纳了更多的媒介形式,无形中为媒介素养教育营造了理想的成长环境。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新知识的传播载体,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引进网络资源,必然是成效显著,学生在认知、理解、应用网络资源的时候,也是学生延展交流领域、提升媒体素养水平之时,便是建设性使用媒介的锻炼过程。例如,利用微信、班级QQ群、语文学科网站等开展网络主题性阅读,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阅读网络文本,这种阅读信息量大,外延宽,传输路径具有辐射性,学生从网上获取资源,也可在网上交流心得,这一过程看似比较简单自如,但学生关键的理解、选择、评价能力却也是在此时不断滋生,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终极目标。

(四)开展的语文活动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语文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学应通过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媒介素养能力的指向下,能自如应对媒介环境中各种文化语态和审美倾向,趋利避害。例如,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提倡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同时,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应用到多种媒介。因此,语文教师可巧妙利用校园文化建设资源,让学生撰写宣传标语、撰写校园新闻、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班级、学校社团网页等,这样既能锻炼语文实践能力,又可在锻炼中提高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又如,课堂著名文学文本教学。可让学生观摩改编演练《雷雨》、《药》、《项链》、《鸿门宴》等文学名著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比较影视与名著的异同,并发表孰优孰劣的看法,这一比较、思考、评价的过程可使学生理解不同媒介的审美特质,培养其批判质疑精神。再如,开展读书摘抄、报刊剪贴、编辑小报等竞赛活动都能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任务和信息来源对信息资料进行积累、整理、分析、归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提高媒介素养。

三、结语

篇9

摘要艺术发展的趋势是形象化的,形象化也改变了在意境创作和接受的过程中由表层向意蕴的转化方式。要在影视艺术创作中展现意境,就要深刻把握意境的内在原则,并结合影视艺术自身的特性,从整体感、真实感、多义性和创造性四个方面出发,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让影视作品的意境表现更为完美。

关键词:影视艺术 意境 审美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创作者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描绘的客观物境的交融。在中国文化中对于意境的描述,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某一种形象来传达。在文学作品中意境的创造,主要在于和谐地处理“言、象、意”之间的关系,“言外之意”和“象外之境”也就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朱光潜在《谈美》一书中说,“创造和欣赏都是要见出一种意境,造出一种形象来”。对于影视艺术来说,艺术的表现方式,更为直接地指向了客观事物。

从文学的发展来说,文学的形态基本上是由诗歌向小说渐渐演进的。诗歌是我国最早的文学形态,在南北朝时期就基本成熟,在唐宋达到了巅峰。而且从唐诗到宋诗的演进中一个很重要的发展,就是诗歌的叙事性大大地增强。到了元明时期戏剧小说逐渐成熟发展,叙事文学几乎占据了整个文学领域。从这个简单的线索可以看出,不同文学形态的繁荣和发展的方向是更加贴近生活本身,是更加形象地反映现实和表现思想情感。

西方的文学主流,就是叙事性文学自身的发展完善,个中原因当然也和经济政治的发展需要密切相关。影视作为一门艺术不过百余年的历史,但是其发展的速度却是其他艺术门类所无法企及的,很大程度上,影视的发展取决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但是也和它独特的直观的表现方式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休戚相关。这种直观的冲击力既是全新的,也是由艺术的渐进发展而来的,反映出艺术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趋势,那就是更加贴近生活本身,更加形象地反映现实和表现思想情感。

意境是表层和意蕴的结合体,通过一种形象的方式来表现思想情感。那么其中的表层部分在上述的渐进过程中,经历了从文本层次到形象层次的过渡。尽管这种过渡只是形式上的,但这种形式毕竟是被感知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也是最直接的。也因此在创作和接受的过程中,改变了由表层向意蕴的转化方式。

意境的创造依赖于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但艺术的创作过程本身,又似乎应该是由具象到抽象的归纳过程。黑格尔说,“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那么这在意境的创造中就构成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要给抽象思维找到最合适的位置,既不能按图索骥地寻找,也不能盲目地选择而对其进行生硬的解释。对于这一点,南朝山水画家宗炳提出了“澄怀味象”的命题。“境生于象外”,对于影视艺术,更要求创作者以更具体的客观世界为对象进行审美关照,从中味出象来,然后以最恰当的构图、光线、剪辑等手段来加以表现。

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怎样选择“象”,宗炳给我们提供了选择的方法,就是“澄怀”。“澄怀”就是“心斋”,是一种“坐忘”状态的延续和保持,要求创作者能够用融于自然的灵魂去关照审美对象。“澄怀”,又是一个过程,是清除杂念的过程,更深层的含义就是把抽象思维暂时放下和隐藏的一个过程。所以“澄清之怀”和“未澄则清之怀”是有本质不同的。而这种隐藏是暂时的,也是必须的,是要等待客观形象的刺激而被激发的,这种被激发的就是意境的内蕴,而激发它的就是意境的表层。这样的形成过程,就保证了表层的自然真实,同时能够最好地融合内蕴的深刻。

语言文字的表意能力相对于画面是更强的。而在影视艺术中,光线、构图等创作手段更多的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如果我们把表现人生的平和与恬淡的这首诗用影像和声音简单地记录下来,那么这种意境就大打折扣,甚至丧失殆尽。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考察一下这两种不同形式的接受和欣赏过程。

对于诗歌,我们阅读的时间不超过十秒,阅读的同时感受到了隐约的心理画面。我们观看一段记录过程的影像,至少需要三倍于读诗的时间,而且很清楚地感受到了具体的画面。这就是造成意境丧失的原因。语言文字的表意能力强,但是表象能力相对于画面是差很多的,所以在读诗的过程中,我们接受的信息是很不完整的片段。而且这种片断不是固定的,是经过创作者和欣赏者两次加工形成的。这两次的加工,就留下了形象中最精华的部分,最能表现意蕴的部分,从而很容易刺激欣赏者抽象思维的生发,从而达到一种共鸣和领悟。然而,画面的表象能力是很强的,甚至比现实的景象还要强,再加上声音的辅助功能,提供给接受者的信息是大量庞杂的。有人会注意童子长得可不可爱?注意松树长得直不直?还有在诗引起的心理形象中几乎不会出现的叙述者的形象。这就严重分散了接受者的审美注意力,当然很难刺激内心深处而达到审美的较高境界。所以宗白华指出,“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常人在形式方面是‘不反省的’‘无批评的’,也就是说他在欣赏时不了解、不注意一件艺术品之为艺术的特殊性”。

那么,艺术方式形象化趋势是不是给意境的表达造成了障碍呢?看起来好像是这样,事实上这是传统的艺术创作和欣赏习惯和新的艺术形式的特点不相适应的结果,并不是在表现方式和要表现的内容之间直接的鸿沟和障碍。这就要求我们对其中的媒介做新的认识和改进,避开形象化在创造意境方面的不足,发掘并且发展它的优势。

艺术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发现和选择的过程和结果。影视艺术更直接表明了这一点,但是它的这一特点,又造成了对意境的创造过程中,会带有大量冗余信息的结果,这就形成了由表及里转化的障碍。所以在创作过程中,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问题就是我们怎样排除冗余信息。当然我们可以利用摄影和剪辑的手段,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构图来删截多余的信息,可以通过光影的变化来加强主体信息的传达,可以通过长焦距镜头和大光圈来突出主题,可以通过镜头的运动来引导观众的视线以更加充分地表现,可以通过蒙太奇来创造象征意味,还可以借助特技来表达思想,等等。但是这些技术上的手段毕竟只是手段,我们要对审美对象进行“取境”,是需要更深层的规律来指导的,这就需要我们对影视艺术中的意境的特点做一个分析认识。

如上所述,对审美对象的有效合理的选择,才能克服画面的弱势,那么这种选择要把握什么原则呢?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整体感。所谓的整体感,就是一组画面或者镜头要表达同一种思想的时候要注意其统一性。让接受者可以清晰认识到它们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割裂的,不是被生硬放在一起的。这种整体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画面内容的统一,一个是画面意义的统一。

第二是真实感。表现真实感在一定程度上是影视艺术的一个强势,因为它具有很强的再现功能。真实感绝不仅仅是再现客观事物的外表情状,它还有另一个方面的含义,就是要体现审美对象的内在的“理”。不是要阐释逻辑意义上的规律,而是在直接的审美关照中把握事物的内在情感。从整体上来关照客观事物,就会发现其本身都具有多方面的规定性,而且和人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这种内在情感,就是和人的思想情感相联系的方面。如果说诗歌意境的传造中,音韵和意义的配合是关键的难点,那么在影视艺术的意境创造中,这种难点就转化为外表情状和内在的“理”之间的配合。这种配合的要求就是真实感,是处于自然的状态,是不着痕迹的。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必须完全依靠对客观的发现,不能有人工的雕琢,而是对客观对象的改造要符合真实感,表情的和内蕴的。就是说创作过程中,对画面的设计不能脱离客观事物本身的自然。“妙手天成”、“巧夺天工”也是艺术的至高境界。比如用一个人被捆在一个大的鸟笼里来表现人精神的压抑,就是一种很生硬的手法,因为不符合真实感,只能是很低级的象征手法。那么如果我们通过光源的变化将人放在一个鸟笼的巨大投影里,这样从表情层次上就高明得多。但是毕竟人工雕琢的痕迹过重,因为人和鸟笼这两个意象,是很明显被人为放在一起的,所以在意象的选择上,是要充分考虑到真实感的因素的。如果我们把鸟笼换成四面耸立的高墙或者石壁,再选用俯视的角度,选择低沉的或带有强烈刺激的影调,真实感就会增强很多。

第三是多义性。多义性是指不同的欣赏者,由于性格、生活经验、思想情绪等等的差异,对于同一件艺术作品产生不同的理解,获得不同的启示。这种多义性现象在影视艺术的意境中,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

多义的产生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个原因:意境是在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审美感兴中产生的,是瞬间性的,没有推理的过程,所以即使是面对相同的客观事物,创作者在接受每一次新的刺激中,也可能会引起新的内蕴的感受。所以创作对象本身首先是多义的,又加上接受者差异的因素,这种多义性就更加明显。第二个原因:影视艺术意境中所特有的,就是完整地保存了原有的信息。在影视的创作中,作者的感悟是完全通过形象的方式来表现的,这就给欣赏中的多义造成了最大的可能性。而诗歌绘画等艺术门类在表现内蕴的时候,带有更多雕琢的痕迹,使欣赏者在相对强烈的方式引导下产生共鸣或领悟,这样产生多义的机会就减少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多义性是影视本身的一个特点,比如用亮调就容易让人感受到坚定和希望,用暗调就容易让人感受到悲哀和冷漠。所以说意境的内蕴虽然多义,但可以通过创作者的表现手段来引导,只是应该在真实的前提下加以引导。当然,有些创作者正是利用这种释读的多义性来丰富自己作品的内涵。不论报以什么样的目的,其前提是必须提供一个真实的形象。

最后是创造性。因为创作者的每一次审美体验都是具体的、唯一的,具有不可重复性。因此,产生的审美意境也必须是新鲜的、独创的。当然,在艺术创作史中,很多事物具有某种特定的意义,比如月亮的相思,松树的坚毅,金鱼象征人的精神,铁轨代表平衡的状态,笼子表现压抑的情绪等等。但是如果把自己的创作局限于这些,就无法创造真正深刻的审美意境。创造可以是画面的新奇,也可以是意蕴上的深刻。新奇的画面可以给人更强烈的刺激;深刻的意蕴则绕梁三日,回味无穷。但更多的情况下,两者是相互作用和转化的,所谓“意到深处平亦奇”就是在讲这个道理。创造是在一定的法则下进行的,毕加索说“创新是对艺术的扼杀,没有创新只有变化”。其实这里的“变化”,就是指在有序中去创造,而不是突兀的毫无理由的改变。那么这种法则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前边谈到的整体感、真实感和多义性。

意境是中国之美的结晶,是艺术的至高境界,是人类独特的智慧。影视艺术的发展,让意境有了走进人们平常生活的途径。人类发现和创造意境,用灵魂感受意境,用智慧表达意境。只要在影视意境的创造中把握上述四个方面,充分灵活地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就有可能创造意境丰盈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赵明、冯丽:《影视的意境创作》,《唐都学刊》,2006年第11期。

[2]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3] 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 刘德燕:《论宗炳“澄怀味象”之“象”》,《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5] 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 张婷婷:《艺术与生活:多远?多近?――审美艺术观念流变考察》,《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7] 贺天忠:《“境生象外”:意境生成的首要特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8] 陈晓娟博士论文:《意境:艺术之为艺术》,东南大学,2005年。

[9] 陈兆金:《略论影视艺术意境的审美特质》,《电影评介》,2007年第2期。

[10] 彭锋:《艺术的终结与重生》,《文艺研究》,2007年第7期。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影视文学” 影视艺术 文学艺术

在大众传媒日渐发达的今天,影视已经成为大众生活和娱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中文专业开设的课程里,已经有不少院校把对影视的研究纳入了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或者基础课程,更有一些院校把“影视文学”纳入了全校的选修课,让非中文专业的同学也能够了解影视,学会如何去鉴赏影视,对影视的存在、影视的现象都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因此,大学开设“影视文学”这门课程,属于近些年来新生的事物,要想教授好这门课程,不但需要教师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要寻找“影视文学”这门课程和其他文学课程的差异性,找到适合教授“影视文学”课程的方法。所以,探讨“影视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非常有必要。

在教学中,教师发现,大部分中文专业的同学都对“影视文学”这门课程的开设和如何学习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一,认为这门课是表演课,教师会让同学模拟“演戏”;二,要想把“影视文学”这门课程学好,只要不加鉴别地多看电影就行了,如同阅读文学作品一样,肯定“开卷有益”。针对以上两种误区,教师有必要在教学的开始就要对学生强调这门课程学习的重点和方法:“影视文学”这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影视的鉴赏能力和评判能力,而不是表演能力。授课侧重于对经典影视的文学性分析,而技术层面的操作讲解涉及较少。建议学生多看一些经典的电影,包括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品,多一些感性的认识,通过对作品本身在叙事结构、情节进展、人物关系和性格、语言描述等方面的分析和了解,对某部电影或者电视剧、甚至某种影视现象,能够表达自己独立的看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编故事”能力。由此,在教学中,笔者遵从“影视文学”课程的两栖性,即影视艺术和文学艺术这两个密不可分的板块来开展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以备方家指正。

一、在叙事对比中提炼差异

文学和影视都属于叙事艺术。文学作品以时间为主线平面叙述,影视作品以空间为主线立体叙述,“文学与影视在叙事上的相通,使得二者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和转化,影视在成为独立艺术之后,仍然需要从文学中汲取营养,而文学也借成熟影视艺术的推动,自觉地凸显其电影性和日益丰富自己的叙述手段”。[1]在影视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文学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存在,虽然影视的制作过程比较繁杂,缺一不可,但文学为影视的存在提供文学脚本,即“故事”,没有故事,影视艺术就没有了载体和灵魂。所以,对于中文专业的同学来说,研究影视文学,必须从文学脚本,即研究“故事”开始,而这个“故事”的讲述,无论属于哪个母体,都无一例外地包括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精彩对白等。

同样,影视也有助于文学作品的呈现,影视主要由声音和画面构成,在形象上具有直观性。以电影《菊豆》为例,《菊豆》改编自刘恒的小说《伏羲伏羲》,在原著里,杨金山是个小地主,菊豆是花钱娶来给他生孩子的女人。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分析原著和电影的差异性,电影如何呈现了文学性并且超越了原著:第一,场景的构造。在原著中,杨金山只是个家庭富有的小地主,而在《菊豆》中,杨金山是个开染坊的,家里的染池、布匹跳跃着鲜艳的大红色、金黄色、湖蓝色等,营造了一个鲜活的情境,具有情景的暗示性。在菊豆勾引杨天青时,导演特地安排四周的布景全部是大红的布匹,染池亦是鲜艳的红,而菊豆穿着红绣鞋、挽着系红头绳的髻、戴着红兜兜,用鲜艳的红色来暗示人物的心理特征,无声地说明了人物饱满的和渴望背叛的心理效应。因此,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注重对电影氛围的讲解。在影视时空中,环境即语言,教师可以把原著中相关的文字和电影的段落进行交叉对比,以此说明影视在对文学的呈现和表达上更为直接和鲜明。

第二,在人物塑造上。原著中的菊豆是个对生活逆来顺受的人,而在《菊豆》中,菊豆具有强烈的叛逆性,是个善于把握自己命运的女性,与此对比的是,倒是杨天青孱弱和委顿的生活状态。由此,电影中的菊豆形象更为饱满,充满着张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细节的挖掘和发现,如在电影中,菊豆主动夹菜给杨天青吃、往杨天青旁边凑、说一些性的语言等。而在原著中,菊豆显然比较被动,导演对原著的改动,更加丰富了人物性格特征,也使得菊豆的形象在荧幕上大放光彩。这种对比,教师可以发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放映视频片段和组织学生讨论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影视和文学艺术的差异性。

所以,在文学艺术和影视艺术中,这两者互为关联,不可缺少。教师在授课中要提炼两者之间的差异,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文学和影视艺术的互为借鉴、互有所长,这对学生学习“影视文学”这门课程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二、在课程交叉中回归经典

对于“影视文学”的教学来说,不可回避的是解读经典。这个经典,不仅体现在影视上的经典,还体现在文学叙事上的经典,这就涉及课程交叉的问题。无可否认,众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来源于经典的文学著作,“在中外影视作品中,有将近半数是由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改编而成的,特别是那些伟大的文学巨著,多次被搬上银幕荧屏。可见影视艺术与文学有着血脉相通的亲缘关系,对小说的借鉴使影视艺术创作者们获得了灵感”,[2]比如电视剧《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而电影更多,简直不胜枚举。如何解读这些经典影视作品?笔者认为,回归经典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对于中文专业的同学来说,学习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以后,会发现众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和这两门课程息息相关,所以,解读经典影视作品,要从细读原著开始,我们以老舍的优秀作品《骆驼祥子》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旧中国。通过祥子三次买车、卖车的经历,宣告了祥子由一个要强的、体面的、朴实的年轻人变成了堕落的、丑陋的、猥琐的个人主义末路鬼。老舍先生用带有京味的白话写这篇小说,语言非常有特色,人物的性格也极其鲜明,表达了对旧社会的控诉,也对祥子的命运提出了思考。1982年,凌子风先生把《骆驼祥子》拍成了电影,电影也同样具有经典性,但由于文学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差异性,原著和电影各有特色,如何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和分析这部经典作品呢?

首先,在电影放映之前,发动学生课下精读《骆驼祥子》原著,然后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其一为:你对《骆驼祥子》中的哪个人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是:你对《骆驼祥子》这部作品哪些地方感触最深?其二为:你认为祥子的悲剧成因是什么?之所以让学生讨论这两个问题,不过是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讨论空间,引导学生对《骆驼祥子》的叙事结构、语言风格、环境描写、人物命运有着较为深入的认识,有这些认识作为基础,学生对电影的观看将会多一层理性的体会。其次,当学生对《骆驼祥子》的原著有着较为理性的认知以后,再给学生放映电影,引导学生注意电影对时空的处理、对人物类型化的塑造以及人物对白等方面的特征。第三,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的中心议题为:比较《骆驼祥子》的原著和电影之间的异同,并说明优劣之处。通过这样的教学程序,学生不但对《骆驼祥子》有了深刻的认知,而且更能清晰地知晓文学叙事和影视叙事之间的不同,如对人物类型化的塑造上:原著中的虎妞“长得像一个大黑塔”,而电影中的虎妞长得并不丑,更没有如此夸张,这无形中损害了观众对虎妞形象的想象性。所以,在对人物的想象方面,模糊性比真实性效果更好,得到这种理性的认知,必须要让学生精读了原著和观看了电影后才会有如此的体会,否则,教师讲得再多都是空谈。

不可忽视的是,在教学中,当课程之间出现交叉状况的时候,教师要充分把握这种交叉,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比如:由于电影的特殊性,一般很少过多呈现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时间,它往往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加以说明,或者通过字幕的方式来交代,这很容易给受众造成遗漏。所以,发动学生提前阅读经典作品,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一些叙事上的细节,领略影视不能呈现的内容,如创作主题、创作意图、时代背景、情感活动等。

三、在编造“故事”中掌握叙事

“故事”是影视艺术的灵魂,任何一部电影,如果没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导演即使再高明,也拍不出优秀的影视作品。所以,让学生学会编“故事”,也是开设“影视文学”课程的目的之一。卡罗・葛齐曾列举过36种戏剧境遇,如机遇、求助、救援、竞争、反叛、复仇、误会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选择地给学生放映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代表电影,引导学生分析“故事”讲得是否成功、是否精彩,这是学生在学习创作剧本时最基础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此,笔者以好莱坞的电影为例,说明如何讲“故事”以及讲“故事”的重要性。

好莱坞的电影叙事是全球的风范,在叙事上,好莱坞电影已经被类型化,除了我们熟悉的爱情故事、战争故事之外,如外星人故事、灵异故事、科技故事等都是在好莱坞的电影市场上成熟并且强大起来的。好莱坞的类型化叙事为何屡试不爽,频频获得成功呢?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引导学生观看不同母题的电影,而且要对此类型的电影进行叙事上的分析。如爱情电影《美国丽人》,这部电影是全球“麻雀变凤凰”主题的开山之作,它在叙事上的成功体现在何处呢?

首先,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完这部电影后,发动学生对近些年来类似的影视作品进行回顾,并进行讨论,总结出叙事上的相似性:女主角虽贫穷但不乏善良,狡猾却又可爱,有点算计但又无伤大雅,而男主角通常都是富有、年轻、英俊,然后通过制造一系列的误会和巧合,女主角和男主角相爱了,他们为了爱情克服了很多外在的或者内在的困难,终于幸福地走到了一起。通过分析,学生不难得出结论:这种类型化的叙事是没有多少新意的,甚至在荧屏上几乎泛滥,无论是大陆、台湾或者韩剧,此种类型化的故事比比皆是。但为何《美国丽人》却获得巨大的成功呢?除却开山之作的因素之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叙事之外的重要因素。《美国丽人》的成功在于提供给受众一个梦境,一个白日梦,这与其说是电影提供的功能,更不如说是叙事提供的梦幻因素。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叙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讲故事。而如何讲好,还要考虑到受众的心理反应和情感机制,如果只是闭门造车,忽略市场和观众,那故事无论怎样精彩也不会获得成功。

第三,在教学中,还要善于总结和横向比较,并让学生参与进来,根据自己的观影经验,提出看法,敢于质疑。同样是“麻雀变凤凰”的题材,为何有的影视作品却表现得非常生硬和尴尬呢?所以,讲“故事”还要考虑到语言的当下性、故事场景布置的认同性以及人物设置的复杂性等。

因此,基于以上三点,讲“故事”有着多重的要求和束缚,而如何让学生领略到这种要求和束缚,教师只是讲授是获得不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编“故事”。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按照剧本的格式,要求学生编“故事”,然后在统一的时间上交,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相互交换作业,然后分组讨论,选出小组认为最精彩好看的故事,并说明这个故事为什么精彩?精彩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学生不但自己写了“故事”,还参与了对别人故事的评价,因此,什么是精彩的“故事”、怎么样才能够写出精彩的故事,学生一目了然、烂熟于胸,在以后观影的过程中,无论什么样的电影,他们都会对其“故事”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和评价。

综上所述,“影视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建立在对影视艺术和文学艺术理解的基础之上,只有对这两个概念有着深刻的认知之后,教师才可以在教学中灵活应变、游刃有余。由于每个教师都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征,所以,教学方法是多样的、丰富的。因此,笔者以上所论的教学方法不过是自己的教学体验,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逐渐完善和充实,使得“影视文学”的教学更具有当下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葛春先.谈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审美特征[J].电影文学,20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