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园林设计手法范文

时间:2023-07-27 16:59: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园林设计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园林设计手法

篇1

关键词:传统园林;设计手法;当代景观设计

发展当代城市景观建设对于陶冶广大市民情操、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出更适宜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其造景设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城市建设人员的重视。中国传统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世界的瑰宝,也是当代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活教材”,其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就传统园林设计手法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浅谈。

1 中国传统古典园林设计手法

1.1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广阔,其地形地质、气候条件差异很大,所以这也就决定了在造园活动中要结合实际地区地理位置、地质特点、社会环境、园林使用者需求等具体情况,灵活设计,这也是传统古典园林设计手法上区别于外国园林的重要所在。如在传统园林中有自北向南有北方宫苑、江南园林、岭南庭园等不同风格的园林,其根据当地特色,或因山取胜;或由水著称;或以花得名;或靠竹引人,形成了诸多闻名中外的园林景观。

1.2构景方法

传统古典园林在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具体来讲有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借景等方法(表1)。

1.3构架山水、效法自然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背景孕育出的山水观是传统园林设计手法中突出的特点,对中国造园产生了深刻影响。构造山水元素,这也是当前景观设计中运用的最多的手法之一。

2 传统园林设计手法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与当代人们追求的理念异曲同工,所以,越来越多的现代景观设计开始借鉴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精髓如北京美食节中心的景观设计,充分借助了传统园林设计手法,将建筑本身与引景入室有机结合,成为首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尤其大堂中庭的布局,将山石、树木、花草、喷泉置于其中,大大弱化了建筑四梁八柱的静态感,塑造了生态自然的感觉,给人们以愉悦享受。广州人民广场的景观设计中,其不仅结合了山水、植物、亭子等自然因素,还将当地历史人文景观融入其中。广场中央通过叠石、假山等作潭,流水自高处泻下,击石喷溅,落差和水声共同构成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意境。

随着居民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除了公共建筑,传统园林设计手法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民用建筑的景观设计中。如室内建筑檐头下均加上简化了的斗拱,使其立面更加丰富;半廊、半亭、水榭的屋顶上部隐入钢板网吊挂的树叶中,使人产生联想;在门窗装修设计上,采用统一的灯笼框图案,白墙上的什锦窗则为冰裂纹式样,使得整个环境既丰满又不杂乱,既丰富又不堆砌;在室内山石植物的配置上遵循对植、孤植、群植灯混合配置的自然法则,使得整个居住空间更加活泼、生动,这也是传统园林千变万化的原因所在。

篇2

关键词:现代艺术;园林设计

艺术具有穿透人类灵魂的能力,在创造的同时重新认识其本身,园林设计是以设计为基础且运用于风景园林建设的专业项目,是园林设计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艺术。

1 现代艺术对园林设计的影响

我们知道现代艺术是美的结合,美的象征性手法运用,现代艺术影响现代园林设计主要有3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现代艺术使得园林设计注重社会与功能的园林设计;其次,现代艺术使得园林设计采用生态的方法进行设计;最后,园林设计能够从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中吸取养分。

2 现代艺术应用到园林设计

2.1 从现代艺术的自然性出发

园林设计应当遵循自然为美的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层面上,艺术模仿自然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单纯模仿自然生成的景观。不管是古典的传统园林还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作品,都是在自然的基础上表达了人与自然互动的关系。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以天地万物为元素来进行设计都要围绕自然,尽量回归自然,这也是我国古代园林设计的一大优点,对于现代园林设计也应当传承下去。

2.2 从现代艺术的时代性出发

园林设计应当时刻考虑到园林与周边现代建筑物的匹配度以及园林周边的人文环境,毕竟现在时代不同,建筑风貌发生变化的时候,园林设计就要跟随当代艺术的潮流设计入流的园林。当然园林设计也要考虑园林周边的交通状况和人们的社会习俗,甚至也要兼顾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另外,设计师也要考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形象、材料质地和色彩有不同的偏爱或禁忌,这些应当遵循现代艺术的时代性,创作出与时俱进的园林作品。

2.3 从现代艺术的前沿性出发

园林设计应当考虑当代艺术的流行趋势,人们的喜好,了解人们对于园林真正的需求。设计理念应当偏向当代艺术前沿思潮,往往前卫而又独具风格的设计能够让人眼前一亮,因此,园林设计应当遵循现代艺术的别具一格,严格把握前沿脉搏,打造出具有前卫色调搭配的园林景观设计。

2.4 从现代艺术的试验性出发

园林设计师应当大胆地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富于实践,在创新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往往这样总是会收获到不同凡响的效果。试验是对前人的批判性地继承,全面继承前人总是会一成不变,而彻底前人又显得更加不成熟,因此,设计师通过试验性地加入现代艺术中的各种手法,将真正的艺术通用化,能够给园林景观设计带来新的亮点。

2.5 从现代艺术的传统性出发

园林设计可以加入一些适合本国、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元素,比如,中国园林往往可以加入中国元素为园林加入标志性色彩。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元素包括中国剪纸、中国戏曲脸谱、中国书法、中国武术等,将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元素加入到园林设计中,相信中国园林一定能够收到园林爱好者的特别青睐,这也许是每一个设计师比较喜欢的创作手法。

3 对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展望

首先,在与西方园林文化共同成长的今天,中国园林的设计想要在国际园林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真正应当做到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敢于吸收西方园林设计中有益于中国园林设计的精华元素,并且加以应用,当然比较不好的地方一定要舍弃。同时,中国园林本身所拥有的优点和特色一定要传承和发展,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才能真正地将中国园林推向世界。

其次,要紧随时代的发展,正确地处理好现代艺术性与民族特色性的关系,使现代中国园林的整体精神引申到人类普遍关心的意念上。合理应用现代艺术特点,中国现代园林创作可望像优秀的中国古典园林那样再度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继续出色地引导国人以积极的态度与大自然交流,与优秀的文化交流,与先进的科技交流。

最后,现代园林的发展前景是广阔和多元化的,应该感谢我们生活的这个处于国际一体化的时代,这是一种现代化的标准。它需要一些设计师在接受不同文化之间横向联系的同时,继承传统文化的纵向脉动,发掘中式园林中的精髓,在景观设计中得以应用和发扬,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作品。

园林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成熟的园林设计往往是文明社会发展最完善、最复杂的人工艺术,它涵盖了相当数量的知识、经济和物质资源,它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的期望,使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受益。当然作为现代园林的设计,真正将现代艺术运用到园林艺术设计中来,将现代园林设计更加多样化、现代化、前卫化,这也是每一个当代园林设计师们所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传统园林;现代景观设计;创新

1我国传统园林的特点分析

1.1建造方式呈现不拘一格的形式

我国传统园林建造方式充分体现了古典艺术中以形写神的要求,通过多种建造方式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并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精炼与浓缩在园林中营造出自然景观。从我国传统园林建造风格来分析,我国园林造园方式呈现出灵活多样、变化的方式,比如在园林设计中以流水、植物等元素来衬景,以山石来为主体建筑点景营造园林效果,或者通过空间的对比和先抑后扬的空间序列来制造园林景致,进而通过这些不拘一格的方式营造出园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整体效果,进而让园林设计更加具有深远韵味。由此可见,我国传统园林丰富多变的设计手法,给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素材,进而为现代景观设计的空间处理、意境表达和景观元素搭配等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以传统园林建造过程中的空间组景为例,空间组景主要有以小见大和步移景异2大类,其中以小见大是通过在园林的有限空间内设计丰富的景观效果以此来营造大的意境,而步移景异则是通过改变园林空间的不断变化情况,合理安排景致的层次、抑扬和虚实等,进而营造出高低错落的空间感。所以传统园林这种不拘一格的建造方式让中国传统园林的组景更加具有虚实变化的特点,通过这种组景方式的重复和各类景观元素的巧妙运用和搭配,营造出极具变化色彩的园林空间。

1.2整体构造体现诗情画意的气氛

在园林建造中体现诗情画意是我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园林的建造受到文人雅士所推崇文人精神的影响。受这一因素的影响,我国传统园林大多都具有文人气息,这类园林的主要是以山水鸟虫和花木流水为元素,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合理营造和搭配,在园林的景象中体现出诗画情趣,进而带给观者无限的遐思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传统园林的建设过程中也受到山水画和田园诗歌等因素的影响,让我国传统园林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中国诗画的淡雅幽静的美感。传统园林整体构造体现诗情画意的气氛这主要源于我国传统园林设计对于自然美的追求,通过在自然美的基础上对自然元素进行抽象、概括和总结,将自然要素与园林造园艺术的有机融合,实现了传统园林的突破,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空间环境。

1.3园林意境具有自然悠远的特点

我国传统园林在建造过程中注重对于意境的创设,极力营造一种自然悠远的园林意境,这也是我国传统园林区别于其他园林风格的重要方面,同时受到儒家思想在园林建造过程中的影响,我国传统园林建造过程中通常会通过一定景物来表现园林主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格操守,正是对园林意境的追求,我国传统园林景观设计充分表达了自然悠远的情感,因此传统园林景象不仅是客观事物的表现,而且也是对园林意境的升华。另外,我国传统园林建造也受到园林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充分融入到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而促就了我国传统园林师法自然的风格特点。

2现代景观设计中借鉴传统园林建造方法的建议措施

现代景观设计中借鉴传统园林文化建造精华,不仅有助于传承中国传统园林艺术,而且也有利于促进现代景观设计的健康发展,所以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合理借鉴传统园林建造方法来有效推进现代景观设计工作,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2.1遵循自然和谐理念创新设计思想

传统园林建造理念是推崇师法自然的设计观,我国古人崇尚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生态思想对于现代景观设计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这也符合当前我国建设生态城市的总体要求,并且也能够满足环保工作的要求,所以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注意景观设计中环境的良好状态,才能更好确保设计品质和效果,也就是说,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合理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设计与自然相结合的理念,才能形成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同时在遵循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同时还要注意突破景观设计的局限,不断开拓景观设计内容,尤其在借鉴和发展我国传统园林设计方法的过程中,要注意传统园林的优势和劣势。传统园林原本只是为少数上层人士所服务,这是园林建设时期的封建制度所形成,进而直接导致了传统园林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呈现一定的局限性和单一性,但是现代景观设计的目的是服务大众,故而在借鉴传统园林建造风格的过程中要注意应突破园林设计的局限,不断开拓新的设计领域,将景观设计引入更多建设领域,同时要注意合理规划城市景观建设方案,进而为民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活动空间。

2.2实现园林设计手法的多样化发展

我国传统园林设计手法不仅丰富多样,而且灵活多变,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创新景观设计方法,通过采用多样化的设计手法来合理表达现代景观的意境、空间和元素搭配,比如沿用我国传统园林设计中虚实结合的方法,在有限空间中运用石、水等元素来表达丰富的景观,其中对水元素的利用要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形成不同水体形态,或者通过水声设计来营造园林的整体感觉,而对于园林石材元素的运用,传统园林中较为常用的手法是叠石法,通过这种方式来有效创造多变而丰富的园林地形景观。另外对于现代景观设计不仅要注意借鉴传统园林设计手法,而且还要加强中外园林建设方法的融合,其他国家园林景观的建造理念和方法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可以将其与我国传统造园艺术进行有机融合,进而有效促进现代景观设计思路的不断丰富。比如借鉴法国几何式园林造景手法可以增强园林的轴线感,运用意大利苔地园造景手法可以有效处理地形起伏的情况,同时借鉴日本枯木山水造园手法,运用抽象写意设计手法来塑造景观的多样性。

2.3现代景观设计要不断更新建设技术

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新技术发展实现了更大的发展,园林建设技术也不断得到更新,尤其是数字技术与景观设计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创新发展。通过运用数学技术对于现代景观设计更好运用传统园林建设元素提供了方便,比如运用数学技术可以对自然元素进行合理分类,同时可以利用图层叠加技术按照景观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并且可以对景观的场地可以进行数字分析,还可以对景观场地的地形、地貌和坡度等进行数字模拟,更加促进现代景观设计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传统园林建设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建设经验,这对于当前现代景观建设仍然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丰富的借鉴意义,同时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传统园林建设手法,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所以在进行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加强注意对传统文化层面设计的继承和延续,借鉴传统园林建造手法,不断创新现代景观设计方法,结合设计新技术和新思想,才能实现现代景观设计既能符合本地实际需要,又能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作者:张蕾 单位:四川省国有通江县空山林场

参考文献:

[1]谢海波.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景观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8).

[2]冯晖武,涂娟娟,杨壳.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J].华中建筑,2009(06).

篇4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皆是自然生发出的两种艺术形式。山水画是艺术家对自然景物意象的平面化表达;中国园林则是对自然山水的浓缩。在城市快速发展、文化日趋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才能让中国园林设计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中国山水画论在其中的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分别就山水画论在传统园林以及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展开探讨,目的在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园林设计相融合,以推动中国园林设计的长久发展。

【关键词】园林 中国山水画 画论 造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阻碍。相比中国传统园林,现代景观园林是一种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然而,文化融合是一把双刃剑,过度的融合在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会产生弊端。如现代景观园林设计日益趋同、没有特色的现象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警醒。本文从解读古代山水画论入手,探讨了山水画论在传统园林中的运用以及现代景观园林对山水画论的借鉴。

一、中国山水画论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运用

中国山水画论与中国传统园林在艺术上追求的意境一致,都体现了中国人传统、内敛的品格,以及崇尚自然,追求个性和自由的精神。因此要探索中国园林的传统美学意义,就要从中国传统画论入手,这有助于让现代人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审美趣味,更好地进行“意境”的把握,对于在现代景观园林中融入传统特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构成中国传统园林的因素主要包括山、水、石、植物、建筑等。这些元素的巧妙组合,使中国传统园林达到一种“移步景异”的艺术效果。实与虚的结合、藏与露的转换这些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标准在中国山水画论中也得到了同样的体现。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善画山水,他将自己的绘画心得编撰成一本绘画理论,即《苦瓜和尚语录》。其中,石涛谈道:“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将作品的优劣决定于笔墨之优劣。石涛将自己的作品命名为“万恶点墨图”,但实际上他完全明白自己所作的是艺术极品。即可用恶墨、丑墨、宿墨、邋遢墨,关键不在墨之香或臭,而在于调度之神妙。石涛有一段题跋,是议论“点”的问题,精妙绝伦。虽是说“点”,但却指出了画法中应“不择手段”,即用一切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艺术效果。同样的审美情趣在苏州园林中也有所体现,片石山房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院内的设计以石涛画稿为蓝本,按照自然山水的情趣为脉络建造,表现了石涛“四边水色茫无际,别有寻思不在鱼”的意境。院内假山传为石涛所叠,山体环抱水池整体,似续不续,具有强烈的动势,颇得“山欲动而势长”的画理,也符合画山“左急右缓,切莫两翼”的布局原则。再者,网师园面积虽小,建筑密度却非常高。一但置身于其中,丝毫不会感到空间的拥挤与沉闷,反而能从容地体会园林之美。精妙的空间处理手法耐人深思,其以小见大的造园手法正贴合了中国山水画论中由小观大、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同时也印证了南朝宋画家宗炳的“卧游”说。明代画家文征明对拙政园中的美景乐而忘返。拙政园更是成为他创作的蓝本,正体现出《山水训》中“君子之所以渴慕临泉者,正为此佳处故也”的意境。石涛谈及“山脉纵横有动势,有时又静静地潜伏着,山像拱揖有礼,山亦缓慢温和地转弯”,试问,他所描写的山的节奏感,不正是造园手法中讲究的节奏吗?

二、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对中国山水画论的借鉴

纵观中国南北两地的现代景观园林,风格各有千秋且特色轮廓鲜明。苏杭赣皖一带受文人画和特殊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建筑多以黑白水墨的特点为主;北方园林中多以红、黄、金、暖色为主;西北藏式建筑多运用红、黄、黑、白等对比明显且颜色鲜明的色调;西南沿海地区景观建筑又有丰富的装饰性。这些不同的地域特色虽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而产生,但都具有轮廓鲜明且让人熟记于心的特点。而在当今的现代景观园林设计领域,不同地区的设计普遍运用了相似的表达方式,以至于掩盖了区域之间的差异与特色。由此可见,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文化特色正在慢慢缺失,文化融合的弊端显露无疑。我们应该警醒这种文化的无差异性。在艺术家贝律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中,“以壁为纸,以石为绘”,把传统园林拙政园的白墙与片石、水院、曲桥、树等形态构成的手法巧妙地组合,构成了一幅立体的现代山水画。也可以说,这是以山水画为出发点的构成作品。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处,艺术家王澍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专家中心,在屋顶上也设置了竹栏小径,通过“进山”“山内观山”“山顶回望”这一系列的路径变化,真正达到了形而上的山水意境。艺术家李兴刚设计的绩溪博物馆,同样借助了场地中现有的树以及建筑外墙,运用形态构成方法建造了“假山”,粉墙与后面的树、墙、楼梯、屋顶等,构成更有意象的“山水画”,仿佛使人置身其中,流连于山水之间。北宋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曾提到:“画山水有体,看山水亦有体,以临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奢之目临之则价低。”笔者认为,在设计工作中要始终保持一颗临泉之心,这对于现代景观园林设计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近年来,中国本土化的设计特色逐渐被世界所关注。那么,如何合理地挖掘传统文化的内在美学价值,既不完全西化,也不照搬古人,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传统文化的继承方式有很多,而如何优雅地表达,是考验现代景观设计师的一大难题。

结语

归根结底,影响我国园林艺术走向的主要原因是由各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美学思想所决定。中国的古典美学受道家思想影响较为深远,讲究“师法自然,天人合一”。因此,中国园林追求的思想正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通过将人造景物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从而达到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总之,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中国山水画论在我国园林设计中都被运用得十分广泛。例如中国山水画讲究留白,同样,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也运用留白的手法来营造意境,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那么,要想探寻中国园林设计的特点,就要从研究中国山水画论入手,唯有此,才能让我国园林设计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涛.石涛画语录[M].俞剑华,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中国现代园林;设计语言;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园林设计领域受到国外设计的影响,外来的园林设计理念渗入到我国的现代园林设计中,但无论是引入何种先进的设计理念,都不可以将属于本国的园林文化特色磨灭,要在学习各种先进设计理念的同时,创造出属于本国特有的风格与特征。而最终的目标要达到设计作品能够像语言一样将其展示出来,作品能经得住阅读与品味,取得设计的最高效果。

本土化设计语言的概念

设计语言指的是对作品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介质,按照相应的法则,如审美法则等,将艺术通过手段或者是某种方式展示出来。在对园林进行设计时,通过造型等手段将审美者的需求以及自身的设计特点展示出来,这种对园林进行造型的手段或者是方法便是园林设计语言。

园林本土化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园林设计后所体现的功能,建造时用的材料以及技术等展示出本土化特征;另一种指的是园林展示出的形态或者展示方式体现出本土特征。

园林设计语言的本土化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设计时仍然延续使用中国园林传统的语言设计理念进行设计,再采取相应的方式引入现代设计理念,使得园林设计语言既保持本土化,又满足现代审美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乡土文化的运用,将其与园林设计语言融合,以独特的形式展示出来,充分体现中国园林的本土化,园林建成时充满浓郁的当地文化特色,人们在此处停留时通过场所中的元素,体验到文化的魅力,从心灵上产生共鸣。

现代园林本土化设计语言的实践

案例一:传统、现代的融合——万科第五园

万科第五园景观园林风格,吸纳了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精华,辅以现代的

建筑文化及特色,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现代新中式园林特色。

万科五园景观力图在中国古典园林风格建设上有所突破,依寻“岭南四园”的思路,建造了崭新的园林风格——新中式园林,其意是想在“岭南四园”的基础上探索一种新型的、南方的中国式的现代生活模式,园林层叠,出入有致,空间交错,明亮通透,湖光山色,饶有新意。特别是中国古典园林敛和赋予涵养的气质深受文化人士和知识分子的喜爱。中国式的现代园林,是一个新的提法。虽然一些人喜欢传统的园林,但缺乏现代时尚感,更有些人仅仅拿了传统园林的符号贴在现代园林上,那算不上真正的中国式的园林,充其量是中国传统园林符号化而已。

第五园是“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的代表。“新中式”景观设计是目前把中国传统风格揉进现代时尚元素的一种流行趋势。 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突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等常见的弊端。其特点是常常使用传统的造园手法、运用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中国传统的图案符号、植物空间的营造等来打造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景观空间。

它融合了现代时尚元素与传统园林风格,营造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表现出了传统的古典雅韵,又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简练,给我们在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在现代景观中的塑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这样中国的传统艺术精粹就会经久不衰,源远流长。万科五园的景观设计语言,无疑是现代传统园林中的一个精典典范。

(2)案例二:文化、现代、传承——绿道中的红折纸

该项目位于河北省迁安市东部,迁安有"北方纸乡"之称,迁安造纸业始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 年至1424 年〉。现有品牌如"令支"牌书画纸、高丽纸、机制纸。中国北方最早的一家机械造纸厂诞生于迁安市。 其中盛极一时的迁安华丰造纸厂就坐落在项目场地的北侧(目前已停产,已规划作为博物馆)。与纸相关的艺术,也因为发达的造纸业而发展起来,并成为迁安的一大文化特色。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迁安的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这一传统艺术始于清末。所用工具包括剪刀和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作品大体相同,人们统称其为剪纸。迁安的剪纸在全国负有盛誉。

基于场地的条件和城市的社会文化背景,设计师运用了“折纸”这一的概念。而其创作的形式灵感源于当地的剪纸艺术。选用玻璃钢作为材料,它本身有纸的属性,可塑性强,现场施工方便,且便于使用期间的维护管理。总体构思是将所有户外家具和公园设施都整合在这一折纸中,包括自行车棚、荫棚和雨亭、坐凳都折在一起,成为一条连续的装置艺术品。同时,与一条贯穿的木栈道相结合,变成一条体验的走廊。沿绿道进行绿化种植,以绿道为轴,建立纵横步道和自行车道,布置休闲设施和艺术品。

本项目通过统一的形式语言来整合多样的功能集合,使这一装置在满足诸多功能需求的同时具有视觉的艺术感和体验的美感,纯然的绿道背景中的“红色的折纸”与其所在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却有不过分的喧闹。不仅仅是给人们带来休闲娱乐的去处,更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影响现代园林本土化设计的主要因素

在现代园林设计本土化的过程中,地域文化必然会对其构成深远的影响。本土性的园林设计能够体现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意识、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精神需求,也同样能够满足社会的功能需求,并对更深层次的隐藏其中的文化进行了体现,呈现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园林设计。我国的传统园林根据不同的地域特征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园林,如北方的皇家园林、南粤的岭南园林等。地域文化的不同所造就的园林景观也自然有所不同。可以说,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是影响景观外在表象的两大重要因素。

(1)地域文化因素

地域、场地的植被、河流、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对园林设计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其是在自然条件下所产生的,园林的具体特征和特色由自然条件的不同所决定,没有一座园林是不受自然因素影响的。我国北方尺度巨大,地域辽阔,北方皇家园林胸围、开旷,拥有帝王的气度和豪情,巴蜀地区山地险峻,根据这种地势特点园林自由多变;江南四季分明,园林婉约、细腻;岭南,多山临海,园林畅朗、轻盈。这些都明确的体现出了不同的自然特征,所形成的园林景观也是多姿多彩,各种各样的。

文化因素是影响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际的设计中,我们必须要结合现场条件,对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将本土文化有选择的融入到本土要做到因地制宜。

对本土化来说文化因素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园林设计的过程,也就是传承本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并将两者有机结合的过程。文化的发展与形成是通过不断的吸收和继承来完成的,其内涵的深邃和丰富正是其博大精深之处,其并蓄兼容的能力是其主要表现,我们在讨论文化对现代园林设计本土化的影响时,自身文化包容能力这一问题是不可回避的。

(2)社会因素

现在园林设计是人们付出劳动所获得的成果,人类参与了设计的每一个过程。现代化园林设计的本土化同样也需要人来完成,因此,人类活动和人类自身的研究必将会成为园林本体花设计的重要方向。其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1)完善园林设计体制

我国社会资源的分配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而认为化,园林设计的主力是各级国有的设计研究院,地区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物质和人才资源的不合理分配造成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方面建设也随之加快,而设计院则成为了设计和生产的工厂,由于从属关系和行政命令等因素,这就造成了设计师在这一问题上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细致思考,也是导致园林设计停滞不前甚至退步的一个主要原因。要想更好的实现现代园林设计本土化,就需要有更多的设计组织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其中,这种平等的参与对于现代园林本土化来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设计师因素

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设计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强化自身学习。实事求是的学习现代园林设计的先进形式和先进理念,对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要认真总结,不断在实践过程中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将本土化现代园林设计作为自身的追求。如果疲于学习,固步自封,那么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必将被淘汰。我们不能一味的模仿外来文化,不能孤芳自赏,我们不能让民族的传统在我们手中埋没,我们要吸收外来文化让其变成自己的知识,并结合传统文化,从而演化出新的属于我们自己的本土文化,以更好的完成时代提出的要求。

3)对本专业知识决策者的认识程度

现代园林设计离不开委托制度,其属于社会劳动。对于政府的项目来说,一个设计方案的完成效果无疑是由决策者对于园林设计的认识程度来决定的,目前,我国的设计师有很多希望决策者能够了解现代园林、了解园林设计。所以,为了让决策合理化、科学化,在决策的过程中,决策者应该引入相应的专家机制,这将会对我国现代化园林设计本土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当明有很多园林设计项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开始私人化和企业化,因此,我们不得不呼吁全社会了解园林设计、关心园林设计。

4)园林的教育因素

设计行业的发展动力永远也无法离开专业化的教育,一个对我国现代园林设计有利的教育模式,其应该具有层次分明的人才结构,明确的培养目的,多样化学术思想的教育体制。在不同的园林建设阶段,都需要对人才进行相应的储备和培养,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相关教育模式,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将其融入到自身文化当中。

四、园林设计语言本土化的发展

(1)现代园林的发展要基于传统园林

在园林设计研究界的很多人都认为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陈旧,形式的展示上也较为僵化,这样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因此,传统的园林设计只能够作为文物进行保护,不具备对其进行发展的价值。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对传统的园林没有真正的认识与了解,传统的园林是一个包容且开放的体系。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园林是不断变化的,不是一层不动的。我国的园林体系是在儒家、道家、佛家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创建的,没有激烈的变化,但不是不变的,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是经过一定的积累就是突变。如清末时期的私家园林,受到公共园林设计理念的影响,使得私家园林向公开方向发展,这就是传统园林的突变与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的园林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并没有被封闭。传统的园林在具有独立性的同时,又具备一个变化的体系,能够不断地与其它体系进行沟通,从丰富自身的特点。如,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受到山水画、诗歌等理论的启发,使得园林设计形式更多。

传统的园林重视态度的表现。对于传统的园林来讲是文化的展示,而非技术的展示,是对国人美学素养、生活素养、文化素养、欣赏能力等的一种教化,这要比任何一门技术和谋生的手段都重要。如倪攒画《容膝斋图》,画中主要描绘的是远山、寒林、池水,在老树下有个茅草亭子。此画是典型的中国园林格局,在画中,作者所展示的是一种情趣和态度。

(2)地域性园林是节约型园林以及生态园林的一种理想形态

经过学者的研究,我国的三种园林形态生态园林、地域性园林以及节约型园林的视觉形态得到统一,最终的表现以地域性园林为主。核心理念得到统一,地域性园林是对自然和文化景观的保护。生态园林和节约型园林也是如此,对园林建造场地的原有自然景观以及文化进行利用与保护,并且将其延续下去,反对对原有景观的大更改与破坏;三种园林形态在设计手法上也相一致。设计手法主要是对原有场地的资源进行保护性的改造,保留原有资源的主要形态。

结语:

园林设计语言在园林设计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园林设计的精髓所在。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必然要加入现代设计理念,以跟上时代审美的需求。外来的园林设计逐渐渗入我国的园林设计语言中,我们在学习其先进的设计方式,但不可以全盘照抄,而失去自已的特色,在融入时代及国外潮流设计手法的同时,必须充分融汇中国的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时代特征,创造出具有中国本土化设计语言特色的现代园林。

参考文献:

[1]吴洪德.中国园林的图解式转换—建筑师王欣的园林实践[J].时代建筑,2007.

[2]王云才.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之图式语言及其传承[J].中国园林,2009.

篇6

关键词:现代园林 传统原理 传承与发展

1.设计思想的传承

1.1 自然主义思想。中国传统园林在设计中崇尚自然美,强调“师法自然”,将自然要素合理地添加到园林艺术中去,而丝毫不见人空痕迹,其手法之,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古代造园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摹本,造园者往往会广游天下美景,感知自然,并取自然美之精华于园林中,从而成就无数美景名园。这种朴素的自然主义情怀是传统园林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种自然精神又绝非是通过简单的形式再现或是机械地人工模仿来体现的,而是在重现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总结,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将自然美与人工美巧妙结合,创造出生机盎然、舒适宜人的园林景象。

1.2 人文主义思想。由于受到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中国传统园林通常只是社会高端阶层所独有的活动场所,而并非是提供给大众休憩的公共空间。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中,十分注重对人的研究,园林作品最终是以符合人的观赏、游憩需求为准则而创造的。园林造景的目的在于向观赏者提供自然美的享受,人是园林艺术中的核心对象,这恰恰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这种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园林中随处可见,造园者往往会围绕主人的性格、兴趣、喜好来进行园林设计,尊重使用者的意愿,所创造出的园林空间自然也是非常人性化的。

2.设计手法的传承

2.1 空间组景。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组景手法十分精妙,主要体现在以小见大、步移景异两方面,所谓以小见大,就是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最为丰富的景观效果,“咫尺见天涯,方寸显天下”就是这个道理。而步移景异则是追求空间的无限变化,注重层次、抑扬、因借、虚实的安排,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空间效果。概而言之,中国传统园林的组景讲究虚实变化,同样的组景方式不过多重复使用,巧妙运用多种景观元素,相互搭配。

2.2 诗情画意。中国传统园林讲究意境,它赋予园林艺术以灵魂,灌注以生命力。园林景观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形式美,需要人们通过感知、品味,方能理解其中的韵味。我国古代许多园林的设计者本身就是田园诗人,其园林作品自然带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具体来说,这种情趣就体现在园林设计中意境的表达,即创造出“人在园中游,如在画中行”般极富感彩的理想境界。

2.3 叠石理水。我国传统园林对于水元素的利用一般分为两方面:水形和水声。在水形岸线的处理上讲究“沿而为溪,聚而为池”,岸线变化自然,动静结合,形成不同的水体形态。水体的声景主要是通过叠水、瀑布等形式来实现的。潺潺的流水可以令人心情平和、舒畅,“何必丝与竹,山中有清音”,这水声之美也是传统园林艺术的另一种诠释。叠石的手法在园林中更为常见,造园者一般会通过筑山置石的方式来创造多变的地形与丰富的景观。

2.4 植物配置。中国传统园林在植物配置方面同样讲究,注重树种间的搭配与组合,因地制宜、因景制宜,采用不同的配植形式,达到适宜的景观效果。同时,还常常赋花木以人性,这也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许多植物都具有一定的品格象征:如的高尚、牡丹的富贵、文竹的永恒、梅花的坚强等等,周敦颐的一首“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是令莲花成为高洁的象征,为大家所认同。

3.现代景观设计的创新性发展

3.1 技术革新,迈入数字时代

数字技术与景观设计的结合源于1969年生态学家麦克哈格的生态规划方法论,即生态因子分析法:先对场地内自然要素进行分类、单要素分析;再根据具体要求用图层叠加技术归纳出综合结果,进行生态敏感度的量化评价。此后的数十年,科学技术不断革新,发展至今,我们已经可以清楚的对场地进行整体性的数字解析,分析地形地貌条件,对场地高程、坡度、坡向等要素进行数字模拟,更准确把握现状条件。

3.2 博采众长,加强中外交流

在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交流越发普遍。我们应适时敞开国门,接纳西方园林景观思想,并取其精华,与我国传统造园艺术相结合,丰富现代景观设计思路。法国几何式园林造景手法在中国已经得到广泛使用,通过对称的几何型构图来突出强烈的轴线感;在面对地形起伏较大的场地条件时,意大利的苔地园造景手法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日本的枯山水造园艺术同样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在气候条件较差或是缺乏山水要素的地区,可以运用抽象写意的设计手法来塑造景观。

3.3 打破局限,开拓设计领域

中国古典园林令人诟病的最大原因在于它的内向性和封闭感,服务人群仅仅限于少数权贵,这是当时特定封建制度下的产物,造成了传统园林功能的局限与单一。现代景观的服务对象是人民大众,其设计应更加开放,为城市居民提供更精彩的公共活动空间。同时,应开拓设计领域,进行城市景观系统规划,从整体到局部,全方位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将景观设计引入商业区、居住区、体育中心、工业园等,产生新的思想与活力,打破历史的局限。

4.结语

我国的园林融合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有许多成为园林设计经典的设计理念,值得继承和发展。今天的园林设计在重视审美的同时,更加重视文化的内涵和文脉的展示,在传统原理中不断的吸取精华的东西。在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进行创新和发展,采用现代的手法和高科技手段,将特色的文化表现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表现出来,达到美观、特色和文化内涵深刻的园林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孙俊庶,张静文,王美娟.现代园林对传统园林意境创作原则的继承与发展[J].现代园艺,2009(9):56-57.

篇7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水景;营造方法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今,水景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亮点。在目前全世界水资源都是非常匮乏的情况下,如何在水景的设计中节约水资源的应用也是重要的课题。水有很多的功能,既可净化城市的环境,又可美化人们的心情。设计师可以根据水的特点和特性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水体景观供人们观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在园林设计中如何设计出彩的水景已经成为整个设计的重点所在。还可以将景点的开发和植物、生态环境的保护融为一体,这样可以创造出更加神奇的效果。

1.水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在园林设计对于水景的应用已相当成熟。从古代皇家园林的设计到现在的城市公园花园的建造,从多水的南方到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北方,水景已经成为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首先可以将水景作为一个整体动态地运用到园林设计中。这样在整个设计中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水的动感,更能体会到水景所带来的愉悦心情,使忙碌中的人们得到心灵上的宁静。有时候可以让人们在街头就可以感受到瀑布的飞流直下。其次,可以利用高科技将水元素运用到园林设计中。比如:在园林设计中,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技术让人们呼吸到充满负氧离子的水的味道,充分展示出水的魅力。

我国自古以来就崇尚园林设计中水景的设计,讲究水景的重要地位。水景的设计可以柔化空间的美感。即可以利用水的流动性将整个园林的有效的联系起来,达到“水随山转,山随水活”的境界。利用水的流动性可以使园林中充满生机和活力,改善园林单调的氛围。水景作为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改善园林中的空气环境,还可以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使园林自身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将水景引入到园林设计中充分显示了我国对于人文美学的观点。

2.水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要的营造手法

水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营造手法有很多种,比如:可以利用水的静动,可以利用水与周围建筑物之间的巧妙结合、可以利用水与园林中假山的结合、水与植物的结合等来营造园林设计中的水景。

(1)静水

利用水自身的静动结合来烘托园林设计中的水景。园林设计中水景的静动可以有很多的表现形式,既可以是瀑布、喷泉等动态的形式也可以是静态的湖泊。这些都可以根据园林的面积或者设置的位置等来进行选择。例如:对于面积较小的区域可以建设一个小池等将水元素引进过来,例如在北海中富有曲折变化的静心斋等。但是对于面积较大的区域,设计者可以建设一个大的湖泊,并在给湖泊设计一种特殊的形状,使其形状能够瞬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在湖泊的中心设计一个大型的喷泉。这样既可以利用水资源又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尤其在晚上再配置已灯光,给人以美轮美奂的感觉,在炎热的夏日肯定会让人们流连忘返。

(2)衬托手法

将水景和周围的建筑物融为一体,同时以大水面包围建筑物,形成开敞空间,水面衬托建筑空间向外伸展,建筑群环抱水面,形成闭合空间,随水体而变换。园林中的人工建筑物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设计者可以将其和水景巧妙的结合起来,这样也更能突显出水的动感。例如:可以在湖面上建一个亲水的小桥,让人们在上面走过有一种在水中的感觉,而且身在其中还可以开阔人们的胸怀,达到放松心情的作用。山石也是很好的陪衬,在山石之中突显水景,效果尤为显著。山石都是静态的,因此要将水营造成动态的,这样才可以动静结合,使整个园林的设计更显灵动。例如:在有山的地域可以因山造泉,将水引入到山上形成瀑布等景观,在没有山的时候,可以借鉴济南大明湖畔的设计将远处的山倒影到湖中,形成山水合一的景观。

(3)点色手法

将水景和植物结合在一起,通过植物让水景升华。在设计时,应该注意水景和植物景观之间的协调。例如:可以在水面上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比如荷花,当荷花开放的时候又会呈现另一种景观,到时候这必然会成为园林设计中的一个亮点。以素淡水色点缀环境色调、用明快水色突破周围之深沉、借助塘中植物四季变幻色调营造效果:取浓丽中之淡雅、得到空间之生气、带出庭园空间之不同情趣。

(4)对比手法

取水体的色貌与建筑实体的形态进行虚实、刚柔的对比,以水体的动势与建筑的静态空间形成开合、动静的对比营造效果:空间感平稳、安定,产生环境空间的静态美;空间感生动、热烈,产生环境空间的动态美。通过对比,能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对水景的特色也是一目了然。

结论

在园林设计中水景景观的设计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观也在逐渐的发生改变。所以人们对于园林设计中关于水景的设计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因此设计者要充分的体现水景在园林设计中灵魂的作用,增加园林设计中水景对于人们的吸引力。但是,水资源的匮乏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因此,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如何在美观与节约水资源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是园林景观中水景设计者一直要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胡清坡,杨永涛,方伟讯等.现代园林规划中水景设计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8(20):28-32.

[2] 刘名蔚.现代园林规划中水景设计方法[J].技术与市场,20113,27(7):2-6.

[3] 侯少恩.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1,(01)

[4] 吴妍,孟祥庄,赵培培,戚澍.寒地植物景观的营造—红旗岭南湖公园植物种植设计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5,10(21):45-49.

篇8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1 生态园林的内涵及设计原则

1.1 生态园林的内涵

针对我国城市园林建设中所存在的规模小、类型单调、结构简单等问题,我国的生态园林设计者,通过充分吸收国内外城市园林建设的经验,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我国生态园林设计的理念与方法[2]。生态园林是依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建设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建设层次感强、结构丰富、功能完善的植物群落,发挥园林景观的生态美、艺术美,为人们创造出良好的生态景观环境。

1.2 生态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可持续性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旨在减少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破坏,为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问题而提出的发展思路。生态园林的设计也需要遵循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物质循环的研究与应用,采用综合的生态思维进行园林设计。因此,生态园林设计需要遵循自然、乡土性、高效性、健康性、舒适性原则。

2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及季相设计

2.1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园林景观设计是园林建设的重点,其植物配置应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通过选择合理的植物种类和组合,及与其它园林要素的配合综合确定,从而发挥它们的欣赏价值和生态价值。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可将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选用颜色鲜艳、比度强的植物,提高植物的观赏价值和美感,并通过花与树木的相互配合,增加园林景色的层次感。实际景观设计中,通过采用对比和衬托、动势和均衡、层次和背景等艺术手法,运用植物的高低、姿态、颜色等要素加强园林的艺术感,通过协调植物之间的形态和颜色等,避免产生不平衡的现象,并将不同层次、不同花期和花色植物间的组合,增添了景观的观赏价值。

2.2 植物景观季相设计策略

2.2.1 城市园林植物季相设计的影响因素。我国幅员辽阔,由于经度、纬度、海拔、日照强度等不同,各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各不相同,对植物季相有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园林植物季相设计时,应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规律,选用适合当地气候的植物,才能营造出富有特色的植物季相景观。自然界的生物与非生物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会产生季节性变化,导致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植物景观资源,随着时序而改变。通过充分利用物候特性,展示植物在每个生长期动态变化的效果,可以起到丰富植物景观,增强观赏价值的作用。园林的土壤、地形等对物季相景观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土壤的酸碱度会导致植物色彩的变化,而且土壤的透水度也会影响到植物的存活率,山区公园适宜种植大面积的纯林,而平坦的地区则可种植个体或着是小群落的树木。因此,城市园林设计师要从气候、物候、地理条件等方面对园林植物配置进行综合考虑。

2.2.2 城市园林景观的树种类型选择。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在植物季相设计时,应充分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征,根据植物在南北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一年四季的变化进行选择。春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是我国传统的出游旺季,利用春花是我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惯用手法,而观花、观叶是2种主要的春季观赏性植物,春季观赏园林景观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休闲项目。常见观赏型春花植物主要有樱花、海棠、碧桃、白玉兰、紫玉兰、红叶李、含笑、洋槐等乔木,迎春、山茶、杜鹃、棣棠、紫荆、连翘等灌木,以及石竹、鸢尾、郁金香、风信子、金盏菊等草本植物;而春季观叶植物主要有桂花、红枫、垂柳、臭椿、香樟等乔木,黄金叶、金叶女贞、红花糍木、红叶石楠、南天竹等灌木,以及虎耳草、一品红、彩叶草等草本植物。

植物在夏季通常是林草丰茂,给人们带来了凉意,具有改善人们生活状态的作用,一般有合欢、凤凰木、紫薇、石榴、荷花、水仙花等观花植物及香樟、天竺桂、海桐、鸭脚木、花叶冷水花、银边沿阶草等观叶植物。秋季绝大部分落叶植物的叶色都会发生丰富的变化,而且许多结果植物也会产生累累硕果,从而营造出绚丽的景色。银杏、枫香、乌桕、白桦、水杉等是秋季最为常见的观叶植物,而柑橘、苹果、山楂、南天竹、冬青等观果植物,使人们能够体会到春花到秋实的自然季相美。龙爪槐、皂角树、垂柳、白桦等观干植物在冬季可以展示出他们苍劲、柔和之美,而腊梅、山茶等开花植物则可以给冬季带来别样的生动。

3 结语

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给观赏者带来活跃的气息。在生态园林设计时,应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自然、乡土性、高效性、健康性、舒适性的原则,并充分利用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根据城市园林植物季相设计的影响因素,合理选择植物,从而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综合功能和观赏价值。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传统艺术;应用

一、融合传统文化设计的园林建筑

传统园林建筑,从早期“上林苑”、“阿房宫”到后期“圆明园”、“颐和园”、“苏州园林”无一例不是以“山水林泉之乐”为设计的基本思想。清朝有个文人钱渌曾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就是说,环境设计应像对诗、画那样,应该刻意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如承德避暑山庄,就有康熙三十六景和乾隆三门三十六景,这些“景”就是按照各自和意境的不同而命名的,如:“百万壑松峰”建筑,就因近有古松,远有岩壑,风入松林而出瑟瑟的涛声而得名的,诗一般的环境,情景交融,触景生情。再如拙政园的扇石亭,虽仅一几两椅,但一借东坡居士的“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佳句,就营造出高雅的情操与意趣。中国园林的环境设计不仅有自然山水的形式美,而且升华到诗情画意的境界美。作为建筑的空间,则与嗅觉、听觉、触觉也都有着关系,既同一空间,因风、雨、日照情况的不同,也有印象大为的不同。如拙政园的留听阁即“留得残荷听雨声”;听雨轩---即取“雨打芭蕉”之意;离宫中的南山积雪亭,这是透过春、夏、秋、冬时令的变化,雨、雪、雾、晴等气候变化来全面加以观赏。“紫气春霞,鹤声送来枕上”。其设计思维与听觉相关,“纳于顷之,收四时之烂漫,日竟花朝,宵分日夕”。其设计理念又与时间的变化相关。这种以求诗的意境美的设计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表达的方式

1、转化。指直接利用原有景观形态,通过变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转化原有建筑、构筑物等的存在方式,来达到尽可能保留原有的结构和形态的目的。转化设计手法是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平等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特征及特色来相互碰撞、交流,结合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巧妙的设计手法,美妙地将二者有机结合的设计方式。设计者要重视现代元素的节奏和模式,更要注意传统文化的气氛、内涵和意境,二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物质、精神、行为三方面同时出发才能够达到多元化共存,在继承、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探寻传统文化在现代园林景观中所处的位置,让传统文化能够做到与时俱进。比如在中山歧江公园设计中,设计师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歧江公园的场地原为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该造船厂经过半个世纪的经营,留下了不少的造船厂房、机器设备,包括龙门吊、铁轨、变压器等,涂上鲜红的色彩,成为一个具有工业美感的巨大的构成主义雕塑作品。

2、重现。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有时会从文字记载或口头传说中挖掘出场地原有的一些环境状况,设计师有时会将其重现。在特定时间举办民间传统活动,能够短期内增加园林的客流量。此类活动多是当地居民依据自身文化,有组织安排的民间文化传统活动,像舞龙表演、舞狮表演、赛龙舟等等,这种活动通常有时间限制,往往是某个特定时间才能看到。现代园林景观中可以根据需要,针对不同的场地和设施,对应加入传统民间艺术表演等特色活动,这些活动荟萃了多种传统文化,还能够为民间艺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给园林景观增添了一抹富有传统色彩的氛围,成为景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重现的景观给园林给增添了传统文化魅力,使观者能从视觉上了解到与场地相关的文化和历史信息。

3、借鉴。在园林设计中,对其它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的借鉴是允许的,更是普遍和常见的,首先,现代城市园林设计更是在借鉴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借鉴行为,更多的是对其它艺术形式的借鉴,特别是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受到艺术及设计领域中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园林设计师对园林设计进行了积极探索,出现了如大地艺术、极简主义等新的园林形式和风格。传统文化中朴素的造型,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审美观和趣味观,让人们感受到了世间万物的和谐统一,昭示着中华民族豁达的精神世界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经过改良,将这些预示着吉祥的图案应用到园林景观的景墙、小品、雕塑以及建筑中去,在丰富园林景观内容的同时还能够给景观增加内涵,更能够让游客体会到园林景观的亲切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和情节除了可以展现在景墙和雕塑上以外,设计师们完全可以让神话故事中的人们“活”在园林景观当中,可以设置民间生活重现区,游客可以直观地观看古人生活状态,了解生活细节,还可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亲手操作,体验过去人们生活的乐趣。 城市园林设计对城市传统文化的借鉴,较为常见的是从一些建筑、构筑物、传统艺术、传统工艺品等中借鉴一些形式语言。

4、保留。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的沉淀,它们就显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城市发展历史中的房子、街道、古树、路灯等都代表着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符号。而在园林设计时,场地中往往留有历史的一些痕迹,我们有时要依附它们来保留记忆或了解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上千年的积淀,在造型和技艺上都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我们不要改造这些文化,因为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让它们原生态地展现在游客面前足矣。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可以开设某个类别的中华传统文化专题,专门展示某一类别的文化,例如传统竹雕、根雕、石雕、砖雕、木雕等工艺品,他们的设计手法已经非常纯熟,并极具审美价值,可以当作园林景观中的雕塑小品直接展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往往会保留场地中遗留的一些建筑物,如房屋、园林、工业厂房、牌坊、碑文、古井、桥、寺庙、雕塑、陵墓等等。如上海浦东中央绿地公园建设中,就特地保留了一座具有浓郁上海地方特色的民居,如今成为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陈列室。

三、现代园林设计中传统文化表达的意义

1、增加文化内涵

城市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文化现象,蕴含了人类文化的结晶。现代的园林更是体现了对文化内涵的追求。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本身就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城市园林设计中融入历史和文化,能增加园林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2、弘扬城市文化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留存于城市中,融汇在人们的生活中,并对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现代城市园林因为其面向大众而具有公共性,不仅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还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展示现代文明风范的重任。

结束语:在科学技术进步,社会文明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理应带给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设计师们在园林景观设计上要突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如果景观设计中能够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能够给中国人民带来更多的民族归宿感,绽放中华民族的魅力。

参考文献:

篇10

常德康桥蓝湾小区占地面积达到5.6万m2,绿化面积达到2.2万m2,绿化率接近40%,植物选配品种多达120种。在植物的种类上,挑选乡土树种,种类多元化,大多数植物布景挑选了群众喜闻乐见的色叶、观赏花卉、观果植物、四季常绿,每个季节都能观赏到不同的花卉,并与建筑相得益彰。此外,还选配了芳香植物、保健植物。在植物的配置上,手法多元化,除了坚持乔木类、灌木类、草本植物组合搭配外,构成丰富、错落有致的景观层次。此外,采用院落中或开阔或围合的景观空间布局、婉转曲折的小径,并利用疏密有序的植被构成对景、障景、框景等景观特效,获得曲径通幽而又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意境。植物造景采用以意境为核心,通过景色促动情感的手法,激发群众的“审美”,并在景观这一“感应场”内欣赏美景,使人与景相融合。例如在“合惠”院落的邻居沟通空间里设置红梅为主要景观、苍松为布景、绿竹为客景的景观布置手法,形成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岁寒三友”图。这类具备历史底蕴的植物布设为人们打造了风雅的文化基调。

2基于城市背景的景观和园林设计方法探析

园林和景观设计不单纯是栽草种树、挖山造湖,而是一类艺术。准确的说就是在特定的土地上,以植被、石头、水、建筑等作为材料,依循科学理论和美的定律,创设出可供游人休息和欣赏的现实生活地域。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还要符合城市规划的特点。它是一门繁杂的艺术,以新鲜的植物为布置的基础元素,并且它是一个“三维”的时间和空间系统,其规划应以“实用、经济、雅观”为理念进行。

2.1合理设计,关注细节,实现宏观与微观的一致城市景观和园林在规划过程中,应掌握泾渭分明、简易化的立意,明确设计范畴,将项目镶嵌入整个城市或地区环境中,明确其特性、功效及方式并精准定位。对景观构成元素应进行调配,园林绿化区域与周围环境以及整个城市的绿地体系应相呼应。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态、大小、色调、材质上应与周边的环境相呼应。园林布局应分清主要和次要,承上启下、前后对应、衬托比对,使景物层次分明。此外,应关注园林和景观设计的细微之处,而细节处更能体会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园林作为一类强制性艺术,在接受人们的评头论足时应经受时代和历史的考验。景区设计通常应“随手拈来”,而细节处却如“涓涓细水”,这些扎实的基本功必不可少。实际上,大部分城市应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办法获得了实际操作上的成功,某市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该市的园林绿化策略是“点线面结合”。它的园林景观设计体现了和谐的设计理念,其环城公园中的园林设计独具特点,且特色鲜明,进一步体现了传统园林设计的艺术境地和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园林艺术而非园林绿化。与此同时,该市注重道路广场的园林设计,建设了很多条静动相宜、美观大方且具备足够安全保障的园林路径,在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中获得了良好应用。该市的成功理念说明:在城市园林和景观的设计中,应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才能打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城市园林。

2.2城市园林设计应以植物造景为核心透过植物的多元化打造景观,可以使景观变得错落有致。植物选配应以乔木为主,灌木、藤蔓、花草为辅打造复层混交绿化模式。利用植物的生命美、色调美、姿势美、韵味美、人性化和多元化的特征,并将平面绿化与三维绿化有机融合,彩叶树木与常绿树木相融合,使设计的园林在静态画面中又能显现季相的动态改变,实现三季花不谢、四季常见绿的效果。这样就能形成多元化的植被环境、优秀的植被生长环境、亲近自然的地域特征、生态化的种植模式和多元化的保护措施,以及舒适的园林小品、完备的园林设备,使之既改造了自然,又保护了自然。

2.3城市园林设计应注重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城市园林的规划既要合乎生态学理论,又要依循美学准则。透过合理化地选配植物,运用不同的园林设计手段来呈现出园林的优美、高端、雅观,并形成生态性和欣赏性的融合,让绿化使园林更加美丽,并使其服务功效与艺术价值完美结合。此外,利用比率、节奏、比对、协调、对称、平衡等形态美手段来打造园林的境界美。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