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因素范文

时间:2023-07-25 17:2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因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发展因素

篇1

关键词:投资;消费;实证分析

一、经济发展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改进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它即既财富量的增加也是经济体制的改进、社会结构的创新。

(二)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是指通过对影响某个事物的多个因素进行一定的数学归纳或统计分析的过程。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且不同的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见解。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吧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分为以下六个:1、劳动;2、规模经济;3、资本存量;4、资源配置规模;5、知识进步;6、其他。此外,在宏观经济学里面认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我们采用的是被大家认可三因素理论。

二、数据收集与模型建立

(一)数据收集

影响经济发展因素时间序列表

(二)模型设计

为了具体分析各因素对贵州经济发展影响的大小,这里用省内生产总值(y)代表经济的发展,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1)表示资本投入,用价格指数(x2)表示消费水平。并且用这些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建立的模型如下:

Y=β0 +β1X1+β2X2+μi

在上面的式子中;Y表示的是生产总值,x1代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2代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而β1表示的是系数,β2也是表示系数,μi则表示随机扰动项。利用该模型对上表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各经济因素对贵州经济发展变动的关系。

三、模型估计与检验

(一)模型初始估计

在通过异方差检验之后可以看出t检验与f检验都还算显著,其结果为:

Y=156E+10+280248X1+00705X2

t=(08767)(-81978)(-06861)

R^2=09235 , DW=09826 , F=603591

这说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每增加1亿元,省内生产总值就会增加280248元,居民消费指数每增加1,就会导致省内经济增长00705。

四、结论分析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分析

a 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而投资又要看投入资金的数量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能引领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b 居民消费对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拉动作用,从居民的消费可以看出居民的生活水平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现状;居民消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反映经济自发增长态势的宏观指标。此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历来都受到国家及其众多学者的重视。

(二)政策建议

1、贵州应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随着“两高”、机场等为主的交通网络逐步完善,贵州的基础设施正在的到前所未有的改善,信息网络突飞猛进,贵州正在迅速与世界拉近距离。当前包括电子制造业在内的相关产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贵州大力发展高新产业的机遇期到了。贵州经济应随着这时期的产业转移和经济转型而寻求符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2、利用能源优势,建立长久的发展产业

贵州有江南煤田之称。此外,还有铁、铝、锰等多种矿产资源,还具有储蓄丰富的水利资源。水能发电量非常可观,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的水流发电,发展新型能源产业。

3、快速建立产业带

以工业为主导,大力发展以生态农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同时也要保证第一产业不被冷落。以工业聚集为重点区域,主动对接项目承接产业。

4、大力发展地方产业

以往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方环境都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保存得比较完好。贵州奇特的地质地貌、特色各异的民族风情以及许多还没有人涉足的生态环境等都是发展旅游产业的有利条件。在这个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发展时代,贵州在发展中经济应建立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应加强旅游的开放,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作者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篇2

关键词:海洋经济;劳动力;对外开放

中图分类号:P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引言

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其相关活动的总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海洋经济保持了高速发展,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是海洋大国,但远不是海洋强国,由于人口众多,我国的人均海洋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海洋经济虽然展现出较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海洋经济的发展是以海洋资源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代价,粗放型发展方式使得海洋资源和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正确认识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正确处理海洋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成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中之重。

二、文献综述

在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方面,韩增林 、栾维新 等提出生产要素禀赋、产业集聚性、政府政策和外商投资是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张耀光 运用洛伦兹曲线,定量分析我国沿海地区海洋产业以及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的空间集聚与扩散程度,提出海洋产业结构差异和海洋产业集聚是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马志荣 等从理论上分析了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包括产业结构,科技发展,生态污染和海洋经济资金投入。

三、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一)经济基础

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都与其经济基础密切相关。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集聚了有利于海洋经济高速发展的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要素.首先,高经济水平为新兴产业发展奠定经济基础。其次,高经济水平常伴随高技术水平,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经济领域,促进了海洋产业的发展。相反,经济基础较差的地区因为缺乏资金、先进技术、人力资源,从而限制了海洋经济发展。

(二)产业结构

海洋产业结构指各海洋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产业结构演进的内涵是经济资源不断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生产要素流动带来的资源配置优化推动了经济增长,从现代市场经济的动态发展历程来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转变是有机统一的。产业结构理论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是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三)劳动力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劳动力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劳动力作用于生产资料的过程,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此外,海洋劳动力数量是地区海洋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地区海洋经济越繁荣,它所能吸引和容纳的劳动力数量越多。同时,我国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动力,我国海洋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传统的渔盐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而我国廉价的劳动力满足了渔盐产业的需求,因此劳动力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但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使得海洋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依赖性将会大大降低。

(四)科技创新

海洋产业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科技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是海洋经济保持和提高竞争力的源泉。在海洋科学技术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情况下,海洋科学技术水平越高,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越大。新经济增长理论指出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内生源泉,科技创新作为技术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必定会对海洋经济产生影响。海洋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有巨大的依赖性,一方面,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技术效率。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促进传统海洋产业改革,促使新的海洋产业和产业部门形成,推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五)对外开放度

对外开放度表现了地区经济与区外、境外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是衡量地区从外部汲取要素以及与外部进行交流的能力。在开放型经济中,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深度较大,要素(资本、人力)、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沿海地区作为对外开放最直接的门户,其对外开放程度的高低对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外开放有利于资金流动,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增加了区域合作机会,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外商投资主要是由于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长期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导致我国海洋资源逐渐匮乏,阻碍海洋经济的增长。

四、政策建议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具有丰富的资源,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可以有效地缓解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因此,为实现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应抓好传统海洋产业建设,大力发展海洋二、三产业,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加大海洋高新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重视培养和造就海洋科技人才,优化海洋科研人才结构,以高新技术带动海洋经济发展。统筹海域与陆域的发展,统筹海洋发展的区域合作,实现海陆一体化,以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进而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更加频繁,应适当增加海洋经济的开放程度,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同时应注意海洋对于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开放程度。

参考文献:

[1]韩增林,王茂军等.中国海洋产业发展的地区差距变动及空间集聚分析[J].地理研究,2003.

[2]韩增林,栾维新.区域海洋经济地理理论与实践[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张耀光,魏东岚等.中国海洋经济省际空间差异与海洋经济强省建设[J].地理研究,2005.

[4]马志荣,何以国.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8.

[5]许旭.中国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2008.

[6]刘贞民.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

[7]冯晓波.海洋科学技术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8.

篇3

一、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就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而言,农村没有城市丰富的资源,在市场上缺乏城市的竞争的空间。农村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凸显了农村在工业化中的尴尬境地。

(一)人地关系紧张

农村土地资源在不同的地区体量上是不一致的,而使用情况也因地区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一些地区因为地形地势的原因,虽然有广袤的土地,但是不具备农业生产的条件。在农村地区出现人地关系紧张的现象主要存在两种原因,首先就是上文所说的,土地资源本身很紧张,在特定地区的人口增多,人均土地面积减少。另一种情况是土地资源很多,但是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占用土地,压缩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造成了土地总体量缩小,土地的价值飙升,因此土地的稀缺性增强了地区人民对土地的占有。在这种背景下,人地关系出现 紧张。

(二)农业生产力水平低

农村地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外围空间,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农村自给自足,缺少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动力。城市机器化大生产,而农村还延续着传统的牛耕面貌。农业生产力较低,在家庭联产承包制下,家庭实现自主经营自主生产,但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家庭缺乏应付这些因素的能力。农业生产主要是按照传统作物生产的方式来进行,而传统作物单位面积生产量较少,而且生产销售的价格也较低,这就造成了生产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农业经济发展效果不明显。

(三)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农村发展中根据市场的动态来调整生产可以为农业生产增加更多的额外收入,但是在适应市场时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而在一些农村地区盲目的跟随市场,结果造成农业生产与实际的自然环境不适应,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农业生产投入成本回收困难。在一些地区农业生产主要有政策导向,而政策上的家长制作风强行的调整产业结构,结构导致了农民对这些政策方案的反感,未能够积极的配合,最终导致农业生产总处于变动的状态,农业发展受到影响。

(四)农村资源不利劳动力缺失

农村在发展中需要劳动力资源同时也需要自然资源,而在城市化和工业化中,城市的优越条件以及高工资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外迁,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减少进一步造成农业生产的荒废,特别是在一些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农村在发展中可以利用本地区的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而在一些地区缺乏这种先天性的资源优势,结果限制了本地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在发展中需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加强与市场间的距离。但是农村在发展中因为没有交通的优势,信息技术发展也不明显,因此农业发展处于孤岛的境地,很难实现较快的发展。

二、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转型需要破除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利用农村资源综合开发,同时需要政策上的支持。

(一)加强农村地区生产的科技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应用较少。要加强农村地区生产的科技水平,首先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工具改造,改变单纯的牛耕模式,利用技术牵引来开展农业的生产。在农业生产的选种上利用先进的品种来种植,增加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根据农作物生长状况以及地区的土壤以及气候状况来合理的施肥以及除草,对生长的过程加以科学合理的养护。加强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就是通过这种手段来增加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来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

(二)规划农业生产优化农业结构

单一农作物的种植时代远远不能适应工业化社会,要在农业生产中根据市场动态合理的规划农业生产。在城郊地区的农村发展经济时需要考虑到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利用城市的市场需求规模化的生产蔬菜供应城市,同时可以整合资源来开发农业旅游项目吸引城市游客,增加农村的收入项目。在较偏远的农村在发展时可以利用地区的资源来布局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相对接。

篇4

关键词:寒地黑土;经济发展;文化因素;制约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057-02

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市场经济逐渐走向全球化、知识化、经济与文化成一体化发展趋势。寒地黑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与文化成一体化发展,所以,对其经济发展中文化因子的分析,可以更进一步促进寒地黑土经济的发展。

一、寒地黑土经济发展现状

寒地黑土经济是源于寒地黑土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现代经济类型。所谓的寒地黑土,是指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土壤。这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腐殖质含量是黄土和红壤的5―10倍,特别是230多天的植物生长空季,使得土地得以休养生息,使其堪称“土中之王”。 寒地黑土的成土周期很长,200―400年才能积累1厘米的黑土层,它像石油、煤炭、天然气、黄金一样是关系国计民生、不可多得的战略资源。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的绥化市,就座落在黑土地的核心区。勤劳智慧的绥化人给自己脚下的这块优质黑土地起名叫“寒地黑土”,把这块土地上的丰饶物产冠之以“寒地黑土品牌”,把这里的人们所从事的生产实践活动归结为“发展寒地黑土经济”。

近几年以来,寒地黑土经济依托品牌进行资源整合,把农业资源进行集约化开发,不仅实现了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而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突出发展以食品加工为主导的生态工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有效联接城乡经济,并通过吸引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连续进入,积极打造资本和市场“两头在外”的新型产业体系,使得寒地黑土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利用域外涌入的生产要素,催生了粮食加工、乳品加工、肉制品加工、甜菜加工、亚麻加工等产业。建立了中粮、龙凤、 格林、昊天、伊利、贝因美、雨润、北大荒、嵩天、南华、天露等企业集团。近三年来,绥化的农民收入是以7%的速度增长,其中约一半以上来自寒地黑土经济。实践证明,寒地黑土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和运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效果。

虽然寒地黑土经济正在呈上升的发展态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一定因素的影响制约作用,其中文化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影响寒地黑土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

文化既是一种动力,又是一种资源,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也可对其发展产生一定消极影响,形成一定的制约作用。

(一)传统区域文化中的负面影响

寒地黑土文化是绥化地区土生土长的北方特色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域特征极其明显。这里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种植业开发历史悠久,境内民众生活容易自给自足,所以容易养成浓郁的恋土情结和自满意识。加之北方人长期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生活很少受外部条件的侵袭,缺少忧患意识和紧迫感,逐渐积淀成一种安于现状的生活习性与比较凝固的思维方式。当社会发生深刻变动时,因为相对封闭、保守的落后心态,使得当地人易持一种谨慎和观望的态度,冒险意识不强,缺乏活力和创新精神。这里的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是在地域辽阔、土地肥沃、人均占有资源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进行的,自种自食的农产品满足基本生活外往往还有剩余。在长期落后的自然经济状态下,这里的人们缺乏将剩余产品转化为商品出售的商品观念,从而形成了寒地黑土人缺乏成本意识和商品观念的思维模式。这种历史的文化积淀表现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就是崇尚粗放式经营,对资源高度依赖,又在资源使用上存在浪费现象。这些积淀下来的传统区域文化的负面影响,对现代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科技教育文化因素落后

在绥化地区,虽然目前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保守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使得寒地黑土地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机制还相对较落后。基础教育依然停留在注重应试教育的水准上,强调传授式教学和标准化考试,忽视人才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农村教育整体水平相对落后,中小学布局分散、生源不足、师资薄弱问题依然存在。教育投入不足,多项教育投入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高等院校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是人才培养和高科技研究开发的重要基地。但绥化地区只有一所高等院校,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相对较低,高校重点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落后,无法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较落后,不能很好地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变化来拓宽专业服务面,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不强,无法提高科技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

(三)文化产业缺乏创新

目前,寒地黑土区域的文化产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文化产业组织总体规模偏小,在文化娱乐、信息产业、广播影视、广告博览等方面缺乏现代大型企业,导致整体市场竞争力不高,以及社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优势相对分散化,从而经营分散、管理效率较低、市场化意识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形式单一,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较大,如海伦的剪纸、望奎的皮影、兰西的挂钱、绥棱的黑陶等,多是在利用传统民间艺术和当地特产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的,这种结构单一的情况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容易退守和萎缩。而且这些产业主要是在政府的提倡和资金支持下发展的,缺乏现代市场意识和经济意识,缺乏市场营运活力和团队创意活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创新力度不够,科技含量较低,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及市场竞争力。这种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影响着寒地黑土经济的发展。

(四)农民普遍现代农业意识薄弱,农业素质偏低

绥化市农村人口402.3万人,占总人口的73.7%。农村科技教育文化落后,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数量较大。农村学校的师资结构、教育设施与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相比很不协调,相当大比例的农民子女读完九年制义务教育就基本上完成了终生的教育,农村劳动力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5%,受过职业技术培训和技能培训的农民数量非常有限。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生产单元小、劳动强度大,对农民尤其是年轻农民的吸引力越来越小。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有较强就业技能的人基本上都向城市流动,留在农村的以老弱病残者居多,削弱了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农业专业人才存量小,远未构成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力量。而且由于长期的农业经济结构及农业文明的影响,使得绥化地区的农民普遍缺乏绿色产品生产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寒地黑土品牌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加之北方地处内陆,封闭的环境、单一的生产方式和代代相同的生活,逐渐积淀成一种比较凝固的思维方式,这一心态代代传承,形成一种封闭保守、小心谨慎、容易满足、不思进取的农业文化心态,直接影响了黑土地上的人们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公平竞争观念、效率效益观念等新观念以及形成创新意识、机遇意识、开放意识、独立意识等新意识 [1]。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也制约着寒地黑土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寒地黑土经济发展的区域文化建设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注重文化建设

“经济与文化是区域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发展要相互促进,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的目标,同时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与地域文化发展的方针、目标、方案,使之成为一个发展整体。”[2]这需要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观念,注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区域文化的创建,大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政府要通过制定文化发展规划、文化政策、文化宣传、文化教育等手段,营造一种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的文化氛围。满足大众文化需要,塑造大众先进文化,追求以及提升大众文化品格。

发展寒地黑土经济,生产寒地黑土品牌产品的过程,是把农业生产推向市场的过程,也是把农民推向市场的过程,所以要完备农民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制度,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绿色产品生产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寒地黑土品牌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等。使他们掌握一定现代化农业手段,提高他们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总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营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文化环境。

(二)加强教育投入,努力增强科技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尤其是加大对职业教育和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投入。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重点向农村倾斜。打破学校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努力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能力,激发职业教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中职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满足寒地黑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特别要重视高等院校的内涵建设,建立鼓励竞争、激发活力的科学管理机制,力争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学术环境,提高和加强为企业创新创业和社会科技进步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的贡献度。

(三)走创新之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文化特色,利用创新手段,走文化产业发展的本土化发展道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产业资本、产业技术、产业人力资源等文化产业要素的优化配置,使寒地黑土区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做到内容(理念、审美观、故事、符号等)的特色化,形式(体制、机制等)的现代化,营销的市场化(流通、包装、销售等) [3]。丰富文化产业的发展形式,在发展传统的文化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发展更多的现代新型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活力,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优化文化市场环境,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诚信公平的市场秩序和高效的文化产品生产营销机制,立足于寒地黑土的文化资源,突出其区域文化特色,强化文化原创能力,促进寒地黑土区域文化产业的高科技、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使之成为寒地黑土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孟召宜.文化观念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 人文地理,2002,(2):79-82.

篇5

在科技创新和进步的推动下,荣成市现已建立了优势突出、拓展能力强的海洋产业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应看到,随着“海洋强国”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战略的深入推进,在内外部环境的急速变化中,荣成市还存在需要突破的约束因素。

1近海渔业资源衰退

这是一个全国沿海都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但相对于荣成市以海洋渔业为主的农业经济结构,影响则更为明显。由于资源衰退,使得近海捕捞业受到最直接的影响,捕捞量下降,渔民减收,政府财税收入减少,渔民转产转业压力陡增。野生渔业资源衰退引发的供给不足,还影响到高品质海水产品的市场供给,拉低了市场上所售渔业产品的总体质量。

2近海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近海生态环境压力呈增大态势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养殖规模扩大对海洋生态环境构成威胁。沿荣成市千里海岸,大面积的养殖海域比比皆是,近海原有生态体系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由于规模庞大,养殖品种遭受病毒威胁的几率随之加大,一旦发生急性传染疾病,极有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和生态损失。二是临岸工业企业发展对海岸和海洋环境造成破坏。目前,在荣成市海岸区域,布局建设了40多家修造船企业,还有一批渔业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占据了大量原始岸线,围填了大量海湾和海域空间,在生产中还排放了大量污水污物,严重破坏了海岸和海洋生态环境。三是景区建设和房产开发对海岸和海洋环境的影响开始显现。荣成市滨海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适宜居住养生,因此促进了滨海旅游项目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建设起一批旅游景区,一个个房产项目也拔地而起,由此改变了原始的海岸空间,污染物排海日益增多,对海岸和海洋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步增大。

3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虽然荣成市海洋科技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县级市前列,但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水产育苗和养殖上,对一些新兴产业的开发,科技滞后于生产的矛盾比较突出。水产品加工手段落后,多以“原料”直销,既降低了水产品增值水平,又不利于“品牌”打造,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场竞争力。目前,荣成市大洋捕捞生产效率仅是我国台湾的1/2、日本的1/4;水产加工平均增值率不足50%,出口以半成品为主,基本停留在初级阶段,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由于科技滞后,致使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影响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4多数涉海企业规模偏小,管理落后

在海洋渔业和修造船业领域,拥有众多企业,但多数规模较小,生产经营分散,集约程度低,资源缺乏整合,制约了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提升。在众多涉海企业中,很多为家族式经营,在发展初期具有很好的凝聚力。随着企业逐渐壮大,弊端也逐渐显现。一是管理上可能存在的随意性、家长制,权力的家族式集中,给企业内部管理留下隐患;二是家族式企业容易排斥外来资源和活力,使得企业难以吸收外部人才,限制了企业往更高层次上的发展;三是家族内部矛盾可能会演化为企业内部矛盾,致使企业经营遭受重创,甚至破产解体;四是决策机制不完善。家族企业具有决策独断性特点,这是许多企业初期取得成功的保证,但随着企业的壮大,潜在的风险也在加大,一次失败就可能断送一个企业。

二、促进荣成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针对荣成市海洋经济发展基础及存在的约束因素,现尝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对促进荣成市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1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1.1实施海洋综合管理

建立监督有效、执法有力的海洋管理队伍,保证海洋法律法规的切实落实;强化海洋功能区划、规划对各类用海项目的统筹、引导和调控,促进区域海洋开发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优化;建立健全党政干部考评机制,实行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广纳民意,积极扩展海洋环境建设的民主和权益。

1.2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实施

近海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控制,压缩近海传统渔业资源捕捞强度,严格控制滩涂围垦和围填海,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促进海洋保护区建设;加强近海海洋生态修复,从源头抓起,海陆并重、标本兼治;建立海上重大灾害应急体系,加强对海洋灾害的监测、预报,建立溢油、海上爆炸、风暴潮、海啸等特大灾害和应急防范和紧急动员机制。

1.3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发挥资源优势,推动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工程化能力建设,促进现代海洋渔业、修造船业、港口与海上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传统主导海洋产业发展。以蓝色经济区先行区建设为契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法规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培育发展高端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制品与医药业、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业等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显著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兴海洋主导产业集群。

2大力提升海洋科技支撑能力

2.1加快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荣成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增进区域外部对荣成市的了解,强化对海洋科技人才的引力。加大柔性引才力度,灵活采取兼职、咨询、讲学、学术交流、技术承包、技术合作与入股、投资办企业、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引进海洋科技人才;依托威海市海洋职业学院及骨干涉海企业,建成一批高水平海洋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建立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着力培养地方蓝色经济区先行区建设亟须的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海洋技能人才。鼓励地方涉海企业与异地涉海科教机构通过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和实习基地、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科研项目等方式,联合培养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政策建设,完善海洋科技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

2.2完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鼓励和扶持条件成熟的涉海大型企业建设国家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重点承担产业竞争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依托骨干涉海企业建设若干个省部级和市级层次的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企业技术中心,提升对先进适用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降低技术开发对外依赖度;积极引进掌握产业关键技术的国内外涉海科研机构,或在荣成市设立分支研发机构;以涉海企业为主体,依靠市场机制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建设若干海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力开展海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及工程化开发,发展和完善海洋产业技术创新链。

2.3加大创新投入

以海洋科研和产业化平台、人才队伍建设、新兴产业培育为载体,积极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财政支持;建立地方财政涉海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到2015年,全市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其中海洋科技投入比重占70%[1]。推动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受体结构优化,将更多政府涉海技术研发项目和资金投向涉海企业。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基础作用,引导涉海企业加大海洋技术研发投入,逐步使其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通过主板和创业板市场上市、发行债券、创新信贷模式等方式,充分利用金融市场加强创新融资。

3促进涉海企业发展

3.1培育涉海大型企业

根据现有涉海企业发展状况、特点、潜力,确定重点培育的骨干企业,制订具体培养规划和行动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帮助骨干涉海企业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鼓励企业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对获得国家名牌的企业给予奖励;健全服务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技、信息、法律等多方面的服务;建立和完善企业家的培养、使用、激励、约束和保护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文化沙龙作用,促进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2促进涉海中小企业稳步发展

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清理涉企收费项目,能减则减,能免则免;拓展涉海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商业银行为涉海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引导涉海科教机构、大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管理培训以及技术咨询服务;设立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中介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做强做大。

3.3推动涉海家族企业实现现代化治理

鼓励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使家族企业从集权化的管理向依靠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过度。完善监督和激励机制,明确责任和奖励措施,促进权力制衡;建立合理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积极引进与企业文化相吻合与公司长期发展相适合的外部人才,最大限度开发人才潜能;注重塑造家族企业自身文化,把家族式管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进而塑造自身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进而加强企业的凝聚力以促进家族企业长期的发展。

4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4.1提高国际化水平

鼓励涉海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与国外相关科教机构和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支持以跨国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形式发展长期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国外研发优势和丰富的人力资本,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着眼于海洋产业领域现实需求,吸引国外涉海跨国企业开设海洋高新技术研发机构、科技中介机构;鼓励有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的涉海企业“走出去”,在国外设立产业基地;支持涉海科教机构、企业参加国际上举办的海洋领域交流活动,学习国际先进经验。

4.2开发利用国内资源

以提高涉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技术创新链及促进成果转化为目的,鼓励涉海企业积极开展与国内高水平研发机构和优势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鼓励建立跨省、跨行业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领域对技术创新的需求,要以引进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创新支撑平台建设,积极吸引国内相关领域知名科研院所设立分支研发机构、教育基地,有效吸聚地方海洋产业发展亟须的高素质海洋人才和创新团队;促进蓝色经济区先行区与国内重要区域的战略协作和互动。主动融入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发展,促进与沿海省、市、自治区在海洋经济领域的合作交流,学习他们在创新科技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先进经验。

4.3对接青岛市涉海科教企资源

篇6

(一)农业科技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科技进步是我国未来农业增长的首要推动力,为此,应切实把科技进步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大力推进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力争在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农民素质提高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据统计,中国每万名农业人口仅有6名科技人员,而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每万名农业人口则有40多名科技人员,由于农村目前科技人员缺乏,科技推广难以开展。二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中国每年取得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但转化率只有30%~4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到70%~80%。三是转化成果的普及率低。目前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后的普及率也只有30%~40%,这就意味着已转化的成果中,又有2/3没有应用于生产实践。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劳动力素质还很低

农业劳动力是农村社会生产力首要的和能动的因素,多年来,由于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不强,限制了对农民教育的投资,而农民收入偏低,又无钱投资于自身教育,造成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总体上偏低。农业发展程度愈高,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也愈高。因为劳动力素质低下不仅影响先进农业技术、先进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而且也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现代产业部门的转移以及农村经济更深层次上对自身劳动力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仍将是农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主要体现为:一是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涣散,相当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实力比较薄弱,难以承担起统一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综合配套服务;二是社会化服务效率低下,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职工队伍素质和业务能力偏低;三是社会化服务内容单一,多数集中在统一供种、统一植保、统一收割、统一防疫等几个项目上,产前、产中服务多,产后服务少,无法满足农民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多样性要求。

二、大力扶持农业经济的具体建议

(一)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农业保险)之一,是WTO农业协议允许各国支持农业的“绿箱”政策。农业保险,对农民来说是转嫁风险、分摊损失保障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国家而言是保护和发展农业的重要举措,应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在中国推行已达20年,但发展缓慢,为此建议采取如下具体措施:一是健全农险法规,完善法制环境;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比如,对经营农业保险项目的商业保险公司免除其营业税和所得税等一切税赋;三是对农户的保费实施一定比例的补贴,比如补贴保费的30%或者根据农业发展需要给予更高比例的补贴,以减轻农户负担,提高农户投保的有效需求。

(二)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及应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推进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注重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的支持力度,尽快研制出更多优质高产的粮食品种;其次,要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节水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工程与电子信息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注重对种粮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再者,要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通过搞好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试验、繁育、示范、推广与服务等工作,带动广大农民大面积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最后,要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农科教结合,带动广大农民走科技兴农的路子。

(三)健全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

农产品能否及时销售出去,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把开拓农产品市场,搞活流通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组织农产品经营单位与农民按照自愿、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购销合同,并依法规范农业订单,从而有效调节供求。另外,要大力培育农产品期货市场,尽快推出大宗农产品期货品种,改善农产品信息服务条件,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引导农民合理利用期货信息,服务农民增收。

篇7

一、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水利建设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

巴林左旗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年多风,无霜期短,旱地面积118万多亩,基本是“靠天吃饭”。

2.农业发展以种植业为主,现代农业占农业经济比重较低

主要农作物以玉米、杂粮、豆类为主,而且种植品种单一,规模种植小。

3.与农业经济发展相配套的延伸产业发展迟缓

农业加工业、服务业、流通业在巴林左旗虽然小有规模,但距离形成产业尚需时日,例如笤帚苗子深加工,马铃薯深加工、大豆深加工等相关企业虽然已经开始投产,但仍是规模小,企业基金薄弱,其市场竞争力不高。

4.畜牧业以开放式放牧为主,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开放式放牧的牧业发展模式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况且载畜量过重一直是解决不了的老大难问题,另外开放式放牧也会对林业发展造成威胁,一些退耕还林项目区、封山育林项目区、公益林区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很大。

二、解决对策

1.加强水利建设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根本之策

巴林左旗境内有两条主要地上河流,分别是乌尔吉木伦河和沙里河,加强渠道治理、水闸建设,最大限度的利用地表水资源,是改善全旗水利条件的重点。除此之外要加大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利用,合理打配机电井,促进农业经济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2.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全面发展

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市场化发展模式对接,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设施农业和无公害种植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之路。

3.理清大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发展农业延伸产业

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络、媒体及各类农产品推介会等形式对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进行强力推介,以提高优质农产品知名度和农产品难卖的问题,促进信息化在农业经济领域的作用。以支持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为开端,促进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全面发展,在交通便利的村镇,积极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拉长产业链,繁荣新型的农业经济。

4.实施禁牧政策,推进舍饲圈养的集约化牧业发展模式

篇8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区域因素

中图分类号:F5文献标识码:A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相关性,因此,本文对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的区域影响因素做出较为细致的分析。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生产及其发展的基础,同样也是交通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交通运输的基本设施,如交通线路、车站、港口和机场等,都修建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各种交通工具,如火车、汽车、轮船和飞机等,也都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行驶或飞行,所以自然环境状况如何,必然影响到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分布,只是其影响的性质和程度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就中国自然环境而言,其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幅员范围:我国陆地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既是一个陆上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这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需求。

(二)地理位置: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我国东部和东南部,可通过海上交通方便地与世界各主要国家相联系,因此这里也成为我国对外经济联系与交往的主要门户和通道,现已有90%左右的外贸货物经这里外运。

(三)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和工程地质等等自然要素。它们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对交通网构成、线路走向与径路与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等产生影响。

二,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是潜在的,但一经开发利用,除部分就地加工消耗外,其余均形成外运量,从而也对交通运输提出需求,甚至还对交通线路的兴建与布局产生影响。自然资源种类很多,对交通运输具有重要意义的是那些可行成大运量或较大运量的自然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磷矿、铝土矿·钾盐矿、硫铁矿和森林等。

(一)资源保证程度对外贸运量和对外交通发展的影响。资源保证程度是资源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程度,它的余缺,通常都将影响到外贸的进出运量,以及对外交通线的相应建设布局,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潜在的内在关系。

(二)资源的分布特点对运量和交通干线网分布格局的影响。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一般都具有明显的相对集中性。它们绝大多数都处在我国北部和西部。而其消费或加工地的地理分布却相当广泛,其中又相对集中在我国东部和南部沿一带。因而,必然形成潜在的大量货运量,随着它们的开发,会给交通运输造成很大的影响;而这些资源产品的流向,对我国交通干线网的分布格局也有重大影响,例如我国交通网中,货流密度大或较大的交通干线,有很大部分的走向都同这些资源产品的流向一致或相似。

三,人口和城市

人口是客运形成的基本条件,人口的数量对客运量来说,是一个最基本的因素。另外人口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从而也必将产生一定的货运量。所以人口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客观上存在有一定的内在关系。人口的多少及年龄和职业的构成等特征,也将影响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和结构。

城市是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第二、三产业发达,人口密度也大,同时又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同所影响的地区联系紧密,因而它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远大于非城市地区。再从路网上看,城市往往又是多条交通线路的交汇处,为不同层次交通结点或枢纽的所在地,同时不少城市还是各种交通航班或运输车次线路的起讫点,所以城市在整个交通运输网络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连接与沟通作用。

四,工业发展与布局

现代的各种运输方式,是随着近代西方工业革命和蒸汽机的出现才一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现代工业生产是机器大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则工业的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量都很大。在我国这部分运量已占到全国货运总运量的85%左右,从而工业成为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与布局的主要基础和依据。工业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工业发展的规模对交通运输总体发展水平的影响:由于工业品货运量占全国货运量的绝大部分,因此工业发展规模对交通运输的总体发展水平影响也较大。

(二)工业分布及其产品的产销联席对交通网分布格局的影响:我国各地工业的发展条件互不相同,工业的发展水平和结构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工业在各地分布也不均衡。我国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多集中在北部和西部;而我国加工业,特别是轻纺工业、机械和电子工业,又大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和南部。于是能源与原材料工业产品便大量地从西部流向东部和由北流向南部,而加工业产品的主要流向,则大体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修建走向和运输能力相适应的交通线路。由于这些线路货物流量大,建设技术标准和等级也高,从而构成了我国主要交通干线和整个交通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工业结构与生产形成对交通运输规模及其部门结构的影响:一定工业产值所形成的货运量,是随着工业部门和工业产品的不同而又很大的差别,因此工业部门结构不同的地区,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也不一样。

五,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政策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为了调整地区间发展状态、差异和分布而制定的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施加影响的政策和措施。进入21世纪,国家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即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根据我国“十五”地区协调发展战略以及各地区的具体情况,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应当是一种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非平衡增长战略,即在东部和中部实行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同步型”的发展战略,在西部实行交通运输“适度超前”的发展战略,以促进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整体交通运输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篇9

一是优势产业、行业与项目较少,抵抗风险、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大部分民营企业属于污染大、科技含量较低、市场占有率低的行业与项目,其产品寿命和市场份额的预期风险较高。

二是僵硬的经营管理体制造成基层银行不能结合实际灵活地进行创造性经营,缺乏应对市场变化风险的措施和能力。在信贷支持民营经济方面出现一家独撑而其它金融机构旁观的尴尬局面,上存资金出现持续增长势头;在贷款程序和手续方面过于繁琐复杂,信用评级、授信授权实行逐级层层报批制度,由基层分支-县支行-地市分行-省级分行逐级经各职能部门反复来回上报审批,影响了效率和增加了筹资成本。另外,未为民营企业开办票据融资业务,使之未能增加融资渠道而提高信誉和交易能力。

三是民营企业有效资产不多,符合抵押资产较少,难以达到抵押贷款条件,其大都是租用原乡镇企业的土地和厂房等的租赁经营性质的小型企业,其新增资产普遍不符合法定产权抵押要求。

对策及建议

(一) 认真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由政府牵头成立“民营企业贷款信用担保公司”和“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基金”,为民营企业发展融资提供贷款保证。可试行民间资本独资或由民间资本控股、少量政府资金入股、完全由政府出面组建或官民合办、资金来源应该多元化的担保公司和基金,为引进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环保要求、科技含量较高和带动效应较大的民营企业提供贷款贴息等扶持,发挥担保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并制定信用担保及其监督、风险预警机制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二) 整治社会信用秩序与环境,加强对社会中介公信机构的管理,规范其执法行为和透明操作程序;督促职能部门进行市场秩序的整治,民营企业应享受的各项政策要公开、透明并到位,建立“违法违纪和三乱”检举揭发的网络化监督制度;严厉打击逃避金融债权行为,维护金融合法权益和防范区域金融风险,营造一个全社会遵纪守法、诚实信用、依法创业的发展环境和氛围。

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影响因素;政策选择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煤炭、石油等碳基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只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以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所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环境、生态问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深入研究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低碳经济的意义

关于低碳经济的早期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1999年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R.布朗指出:“面对地球温室气体效应的威胁,要尽快从目前以化石燃料为核心的经济转变为以太阳能、氢能为核心的经济。”2002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一书中进一步指出:“化石燃料或以碳基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向高效的、以太阳能、氢能为基础的经济转变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2003年2月,英国政府在其发表的《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生活标准和更好生活质量的途径,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坤民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报告指出,“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旨在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一定的水平,以防止各国及其国民受到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并最终保障可持续的全球人居环境。”

关于低碳经济的意义还有很多论述。尽管不同的论述有着各自的特点,但对于低碳经济内涵的理解是基本一致的:相对于大量消耗煤炭、石油等化石(即碳基)能源,以高能耗、高碳排放、高污染为主要特征的“高碳经济”而言,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目标是在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

二、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低碳经济的本质要求是提高碳的生产力――每排放单位CO2,要产生更多的GDP。”即实现“低碳、发展”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标准,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第一,产业结构,即三次产业各自所占的比重。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同,对能源的消耗强度及由此引起的碳排放强度不同。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的能耗强度就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的能源强度远高于一般制造业;而且在同一行业中,技术水平越低则能源强度越高。可见,产业结构影响能源消耗总量和能耗强度,第二产业是实现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的重点行业。

第二,增长方式,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形式:前者主要指由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导致的经济增长,而后者主要指要素生产率提高引起的经济增长。由于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着能源消耗的数量与质量,从而,决定着碳排放量的大小。因此,在经济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越高,消耗能源数量就越少,碳排放量就越小;反之,经济增长方式越粗放,消耗能源数量就越多,碳排放量就越大。

第三,能源结构,指在能源生产总量或消费总量中各类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在整个能源消费结构中,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比重越高,碳排放量就越大;反之,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比重的越高,即能源结构越优化,碳排放量就越小。因此,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比重越高,即能源结构越优化,碳排放量就相对越少,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四,能源利用效率,指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消耗一定数量的能源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的比率。它主要受能源利用技术水平的约束,即能源利用技术水平越高,能源利用率就越高。在经济规模或总量一定的前提下,能源利用率越高,所消耗能源及碳排放量就越少。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有赖于能源利用率的提高。

第五,城镇化水平,城镇是人口、交通、工业的重要聚集地,也是碳排放的集中地。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镇人口的生活消费习惯形成大量的能源消耗与浪费。因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低碳排放的重要因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增加对能源的需求和碳排放量,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第六,碳汇与碳源的变化幅度。碳汇,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森林、草地、湿地等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碳汇,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储存CO2,形成了植物固碳效果。而与碳汇相对应的概念是碳源,后者则指自然界中向大气释放碳的母体。一定时期内森林、草地、湿地等碳汇的增加幅度如果大于碳源的增加幅度,则会使大气中的CO2浓度降低;反之,则会使大气中的CO2浓度升高。

第七,制度环境。制度创新在低碳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制度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发展战略规划、建立资源和能源价格机制、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和市场、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补偿和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长效机制等。

三、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

第一,我国目前正经历着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拉动,以机械制造、钢铁、建材、能源为代表的具有重工业化特征的行业相继进入快速增长通道。而今后20年,更是我国基本完成工业化中期任务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重要时期,以机械、钢铁、石化为核心的重化产业群和以“住、行”为特征的汽车工业、船舶工业的发展仍将成为进一步促进增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第二,与快速工业化进程相伴随的是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中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已经进入城市的快速发展期,还将在今后20-30年的时间里经历一个城镇人口急速膨胀的发展阶段,城市的工业、建筑和交通耗能也将加剧能源消耗,从而排放更多的CO2。

第三,就规模而言,由于巨大而继续增长的人口,我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比世界上任何其他经济体所需要的材料生产和消费都要大。就发展速度而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很快,并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据国际能源署(IEA)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年”预计,在2010年后我国可能成为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

第四,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粗放式的特点,对能源和资源依赖度较高,单位CDP能耗和主要产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人均水平。十多年过去了,以粗放型为主的增长方式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这其中有着深刻的体制根源。因而我们要充分估计到粗放增长的惯性和转型的难度。

第五,“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将长期存在,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在过去20多年间,我国努力促进能源结构多样化,尽管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国内优质能源不足、能源结构不利于节能的情况未根本好转。

第六,在国际贸易结构中,我国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度依赖于原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并且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我国承接了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本密集型、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我国在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出口了大量能源资源,并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第一,优化能源结构。首先,对我国而言,必须加速国家能源消费从传统煤炭矿种向现代石油和天然气矿种为主的结构转变,这不仅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也符合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正常要求。其次,适当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深入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从而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二,积极有效地利用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由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或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效果的项目被称为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给发达国家。由于在发达国家减排CO2的成本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成本,在强制减排的压力下,一些发达国家及企业愿意利用相对低成本的资金和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而使其获得相应的排放指标。从近几年实施的情况看,CDM执行得更多的是资金的转让,即单纯的CO2排放权的买卖,技术的输出转让很少。作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市场机制,CDM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还很大,应该积极有效地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促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低碳技术并提供更多的资金。

第三,坚持两条腿走路,即在积极有效地利用清洁发展机制的同时,加大我国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力度。低碳技术涉及煤炭、冶金、石油、化工、电力、交通、建筑等多个领域,包括煤的高效清洁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高附加值转化,核能、水电、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CO2收集储存技术、超低CO2炼钢技术等。它们一旦物化和作用于低碳经济就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第四,优化产业结构,包括推进高碳工业向低碳工业转型、降低农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以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由于第二产业是实现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的重点行业,为了降低经济的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化;积极发展低碳装备制造业以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

第五,建设低碳城市。首先,从“基”底上改变城市能源供给,加速从“碳基能源”向“低碳能源”和“氢基能”转变,以彻底实现城市的低碳和零碳发展;其次,注重“城市矿山”的开发,在“城市矿山”中各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含有丰富金、银、铜等各种资源;再次,从设计和运行两方面入手发展低碳建筑;此外,还包括提供低碳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等。

第六,推进生物固碳,即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控制碳通量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和碳储存能力,包括森林固碳、草地固碳以及农地固碳等,其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借助生态系统处理技术加强农业和林业的管理,保持生态系统的长期固碳能力;二是通过改进选种、育种和种植技术以及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增加植物生产力,扩大碳库;三是可持续地生产生物质产品,如速生林、沙棘林等,用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等。

参考文献:

1.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革命――拯救地球和经济的五大步骤[M].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

2.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东方出版社,2002.

3.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R].ENERGY WHITE PAPER,2003.

4.张坤民.低碳世界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5.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R].研究报告,2008.

6.何建坤.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J].绿叶,2009(1).

7.IEA,2007 a.World Energy Outlook 2007:China and India Insights[EB/OL].省略/textbase/npsum/WEO 2007 SUM. Pdf,2008-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