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质量范文
时间:2023-07-25 17:2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的质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年,被称为中国版RoHS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一场绿色环保风暴席卷了电子配件企业和众多家电厂商,一方面生产RoHS配件的众多配件企业订单大幅上升,另一方面家电厂商的利润一再减少。电子产品遇到了难题。
过去人们常常把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当做重要的指标,现在标准又在提高,例如现在的欧洲不仅把生态指标提高,而且对高科技电子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指标。所以我们的出口产品,不断地遇到新的挑战。
从世界工业发展史来看,只注重企业生产不顾环境保护的例子也有不少,有名的英国伦敦雾都就是如此。当今的发达国家,也经历过先发展后治理的过程,所以20世纪以来,环境保护、产品本身的污染程度,甚至电子产品的辐射程度都被提到重要的高度。这是21世纪以来的新动向。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如何应对?这是应该深刻思考的大问题。聪明的人,不仅善于在自己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也要从别人的实践中吸取经验,不要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
实际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涉及到几个层次,生活环境、生产环境,而在生产环境中,又包括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畜牧业生产等等,每个领域的生产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自然环境。
目前我们遇到的一个大问题是:生产发展与自然环境如何协调,如何做到既发展生产,又重视环境保护,达到生态平衡?
我们注意到,一些小企业实际上只考虑企业本身的利益,甚至可能存在着侥幸心理,好像觉得,我这个企业很小,这条河很大,这条江很长,我排点污水没有关系。于是你觉得没有关系,我觉得没有关系,结果汇聚起来就形成了严重的后果。因为事物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部分是要影响全局的。所以,这里有一个思维方式问题。
企业要发展,地方要发展经济,这种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进一步看,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不能只是简单地追求GDP。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要使人民生活在一个清洁的环境中。即使从经济的角度看,如果陷入边污染、边治理的循环中,那也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我们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就是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篇2
[关键词]大气污染;经济增长;库兹涅茨曲线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215
1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带动作用,这种产业结构的过度偏倚造成了经济体对石油、煤炭等能源的强大需求。尽管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实行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剧,汽车尾气排放和工业废气大量增加,我国大中型城市的空气质量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从科学的数理角度探究城市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对调整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具有现实意义。
1986―1991年间,武汉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86年的1732元增长到1991年的2088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507%。从1992年起,武汉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92年的3752元增长到2013年的89439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630%。从以上经济统计指标可以明显看出,1986―1991年这5年里武汉市经济发展较为平缓,而从1992年后,武汉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2013年相对于1999年,人均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630%。可见20年来,武汉市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物质财富日益增加。
29年来武汉市的工业废气排放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年平均增长率为830%。29年内大气污染物的变化在1996年以前较小,1997年左右最严重,以后变化又趋于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总的来讲呈波动式下降。这可以用武汉市近年来的环境保护政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来解释:1996年与1997年GDP增长较快,其导致的环境污染也表现在此阶段较为严重,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污染程度逐渐减轻。
本文仅就大气污染物与武汉市的人均GDP两要素,试图探讨武汉市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量之间是否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
2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21选取模型指标、数据
建立库兹涅茨模型,需选取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选取二氧化硫(SO2)年排放均值、二氧化氮(NO2)年排放均值、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排放均值三项指标作为环境指标,经济指标选取人均GDP作为分析对象。本文在1986―2013年武汉市相关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和人均GDP数据基础上进行分析。
22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
在对EKC简化模型估计过程中,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虚假回归,首先需要对上述简化模型中所涉及的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而后再对时间序列的协整性进行检验。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使用DF检验检验各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可以知道,lnGDP、1nGDP2、1nGDP3以及1nSO2、 1nNO2和1nPM均为一阶单整。所以,关于SO2、NO2和PM10排放量的估计方程中,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都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2)变量的协整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二氧化硫排放量和人均GDP之间的协整关系,本文使用Johnan sen检验对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有一个统计量在5%的水平下大于临界值,即说明lnSO2、lnGDP、lnGDP2、lnGDP3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关于SO2排放量与人均GDP模型的估计方程可信。
同理,分别对SO2排放量和人均GDP、PM10PM10排放量和人均GDP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说明lnNO2、lnGDP、lnGDP2、lnGDP3之间和lnpm、lnGDP、lnGDP2、lnGDP3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即关于NO2排放量与人均GDP模型的估计方程以及PM10排放量与人均GDP模型的估计方程均可信。
23构建模型
关于环境污染程度指标和人均GDP关系的EKC研究国际上通常用如下形式的简化模型来进行。而且,使用仅包含人均GDP的作为变量的模型有利于进行国际比较。
lnY=β1lnX+β2lnX2+β3lnX3+ε
其中,Y为环境污染变量,X为收入,βk是系数,ε是常数项。经典的EKC 曲线为“倒U型”,出现条件为β1>0,β2
24结果与讨论
(1)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模型
二氧化硫年均值与人均GDP曲线模型式结果如下:
LnSO2=8802-2921lnGDP+30893lnGDP2-0107lnGDP3
R2=070DW=174F=1885
从以上可以看出,方程整体上显著,回归系数显著,对方程进行LM检验后,发现不存在自相关。在
方程中β10,β3
(2)二氧化氮与人均GDP的模型
对二氧化氮的EKC的估计,结果显示存在自相关,使用科克伦-奥克特迭代估计法,结果如下:
lnNO2=53840-15272lnGDP+14323lnGDP2-044lnGDP3
R2=0659DW=232F=436
从回归结果来看,各项系数比较显著,自相关也消除。在方程中β1> 0,β20,二氧化氮对大气污染程度与人均GDP之间呈现“N”型,即最初二氧化氮对大气污染程度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当到达一个转折点后会随着人均GDP的上升而下降,再达到一个转折点后,会随着人均GDP的上升而上升。
(3)可吸入颗粒物(PM10)与人均GDP模型
对可吸入颗粒物的EKC的估计,结果显示存在自相关,使用科克伦-奥克特迭代估计法,结果如下:
lnpm=-9951+32016lnGDP-342lnGDP2+045lnGDP3
R2=0913092DW=1857722F=5778
从回归结果来看,各项系数显著,自相关也消除。在方程中β10,β3< 0,可吸入颗粒物对大气污染程度与人均GDP之间呈现“倒N”型,即最初可吸入颗粒物对大气污染程度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下降,当到达一个转折点后会随着人均GDP的上升而上升,再达到一个转折点后,会随着人均GDP的上升而下降。即人均GDP和可吸入颗粒物对大气污染的长期关系也存在。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就武汉而言,除了二氧化氮不存在对环境质量有益的EKC关系以外,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均存在对环境质量有益的人均GDP与环境污染程度指标的EKC关系。
4结论
综合以上关于武汉市人均GDP与大气污染指标之间的关系的实证分析,人均GDP与二氧化硫年排放均值、可吸入颗粒物年排放均值之间存在“倒N”型关系,与二氧化氮年排放均值存在“N”型关系,均不符合库茨涅兹模型的经典“U”型假设。因此应该从武汉市具体情况出发,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要阻止武汉市大气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需要针对不同的大气污染物污染来源制定合宜的方针政策。
参考文献:
[1]Grossman GM,Krueger AB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D].Princeton,Woodrow Wilson School-Public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1991
篇3
城市水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关系密切,其协调关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聊城市近5年(2008~2012)水环境中的控制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的排放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地表水资源量、环保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城市污水处理率、万元GDP用水量之间的关联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最后根据水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各相关量之间的关联度大小提出进一步改善聊城市水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一、聊城市水环境质量现状
聊城市境内河流属于海河流域,主要有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金堤河、赵牛河和京杭运河6条河流,共设置27个断面。监测指标为23项,其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是必测指标。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主要来源于工业和生活污染两方面。近十年,聊城市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2003年河流水质达标率为0%,2012年河流达标率为33.3%,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其余污染物污染较轻。
二、灰色关联度分析基本原理
对于2个系统之间的因素,其随时间或不同对象而变化的关联性大小的量度,称为关联度。在系统发展过程中,若2个因素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即两者关联程度较高;反之,则较低。因此,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亦即“灰色关联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对各子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概念,旨在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因此,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适合动态历程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将研究对象及影响因素的因子值视为一条线上的点,与待识别对象及影响因素的因子值所绘制的曲线进行比较,比较它们之间的贴近度,并分别量化,计算出研究对象与待识别对象各影响因素之间的贴近程度的关联度,通过比较各关联度的大小来判断待识别对象对研究对象的影响程度。
三、计算灰色关联度
本次选取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为评价指标,分别计算其与地表水资源量、环保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城市污水处理率、万元GDP用水量等各相关指标的灰色关联度,找出其关联关系,计算结果见表1。
从表2计算结果可知:在选取的评价指标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的关联度都在0.7以上,与城市污水处理率的关联系数最大,与万元GDP用水量的关联系数最小;氨氮排放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的关联度都在0.6以上,与城市污水处理率的关联系数最大,与万元GDP用水量的关联系数最小。
由此可以看出,聊城市水环境质量与地表水资源量、环保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城市污水处理率及万元GDP用水量的关系都比较紧密,尤其是城市污水处理率。
四、改善对策建议
1 加快污水直排口治理工程,严格控制污水直排。聊城各河流沿程仍有一些入河直排口,造成部分断面水质波动,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直排口治理工程力度,确保污水全部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河流。
篇4
关键词:质量技术监督 队伍整体素质 共同发展
当前,国际、国内对产品质量特别是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质监部门承担着很重的监管责任和巨大的风险压力。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解决长远问题结合起来,把转变思想观念与创新体制机制结合起来,把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与增强基础建设结合起来,把自身发展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实现质监事业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创新机制和方式提高监管水平和有效性
根据质量安全监管职能的分工,质监部门主要负责生产领域这一源头环节的监督管理。认真总结“三聚氰胺”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必须把监管的着力点前移,建立新的以全过程监管为特征的监管方式。通过这一创新的机制,把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所有要素和环节全部纳入监管的视野和范围,形成应对严峻的质量安全形势,提高监管有效性的新机制、新方式、新举措。要认真总结应对“三聚氰胺”事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质量安全风险分析机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建立明察暗访制度,落实举报奖励制度,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对于违法违规生产导致的质量安全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通过新的监管机制早发现、早预警、早打击、早处置,有效地防止危害健康安全的质量安全事件大范围发生和大面积扩散。要在食品小作坊、小企业整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对小作坊、小企业明确质量责任、承诺质量安全、巡查制作过程、限定区域销售的监管新机制,努力提高这部分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安全程度。
要严格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运用生产许可、强制认证、注册备案等手段,严把市场准入关。对高风险产品,要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严格资格审查。要建立生产许可后续监管制度,实现与发证审查制度的对接和互动,形成完整的生产许可监管链条。要加大对关系健康安全、公共安全、国计民生、农民利益产品的监督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建立质监部门与相关执法部门联席机制,定期通报情况,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执法合力。
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增强服务经济建设的贡献率
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进程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有不可替代的职责。质监工作应当融入当地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之中,从三个方面准确切入,紧密结合,强力推进。
一是分层次地实施标准化战略,全面提升当地标准化水平。为要提升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必须根据当地经济结构,分层次提升标准水平。第一层是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具有深度发展潜力、体现经济技术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品为重点。第二层是在寻找差距,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主导产品、优势产品现行的技术标准进行有力度的修订和改造,使标准水平得到明显的和大幅度的提升。第三层是以大宗和特色农产品为重点,以无公害、绿色、有机为目标,以农业示范区为运作方式,抓紧制定包括产品品质、安全、生产技术、环境条件等标准在内的完整的系列化的农业标准体系,带动农业在优质、高效、安全基础上的产业化、集约化进程,整体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第四层是鼓励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积极按照国际标准或出口指向国的技术标准组织生产,以消除贸易技术壁垒,扩大对外贸易。
二是坚持以质取胜的基本方针,着力培育和创造名牌产品。实行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就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以名牌效应体现和发挥经济优势和经济强势,带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要调整好名牌产品的结构,坚持以主导产品、优势产品、特色产品以及市场占有率高,发展空间大的产品作为创立名牌的主要对象,把提高科技含量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创立名牌的基本条件,激励创牌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名牌产品的科技含量;创立名牌产品,关键在于培育。要制定不同层次的名牌产品培育和创立规划、计划,围绕创立名牌,从产品的研发、创新、标准的制定、工艺和设备的改造、质量管理、市场开拓、产品宣传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和整体运作,落实责任和效果,对难点重点应组织攻关突破,实现由地方名牌、省名牌、中国名牌到国际名牌的滚动发展。
三是增强服务功能,夯实企业技术基础。计量和检验检测是企业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重要方面。应当根据我省企业的规模和特点,在增强企业技术基础建设方面实行分类指导,提供积极有效的技术服务。对大型规模企业,主要是指导其根据产品开发、升级的需要,进一步提高量值溯源的精度和检验检测水平;对中小型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工艺、技术特点,帮助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的配备方案,培训计量检定和检验检测人员,制定计量和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和管理水平。
促进经济发展着重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好规范与发展的关系。依法规范企业行为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对企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企业一旦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生产,其发展速度必将是空前的,发展前景必将广阔无限。
篇5
我国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缺水国家,人口占全世界的22%,而淡水量仅占世界的8%,人均淡水拥有量只占世界人均的1/3;吉林省又是我国缺水省份之一,吉林省年度水资源总量为404.25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356.57亿立方米,地下水113.18亿立方米,重复量65.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1526立方米,而全国人均占有量为2700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仅为全国人均水量的68.5%,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吉林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稳定社会,发展生产,从现在开始必须调动经济、法律、行政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营造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社会氛围。
一、吉林省水资源概况
吉林省河流众多,河水在30公里以上的有221条,在10公里以上的有100条,分属于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4个流域及绥芬河水系。其中松花江流域面积最大,达12万多平方公里。按河流特征可分为两大部分:中东部山区,河流众多,河网较密,各河上游山高林密,坡陡流急;中游河床宽展,河水较平稳;西部平原区河网稀疏,嫩江等河流发源于大兴安岭,下游进入吉林省平原区后,水量损失大,利用率低。
全省水资源分布,大体可以从舒兰、榆树交界处起,联接亮甲山水库、石头口门水库划成一线,以东是多水区,以西是贫水区,东部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750毫米以上,西部干旱少雨,多年平均年降水量390毫米左右。通榆、乾安、伏龙泉以南以及东、西辽河等约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水资源量最少,是吉林省严重缺水区,东辽河流域人均水量只有406立方米。
吉林省的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水资源按地区分布的一般规律是由东部长白山区向西部平原区递减,山区大于平原。长白山区年径流量在350毫米以上,至吉林市为200毫米,向西至白城只有10毫米左右。年降水量变化大,全省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356.57亿立方米,丰水年径流量为463亿立方米,枯水年径流量为260亿立方米。东部长白山区年降水量丰、枯变化小,而西部平原地区变化最大,实测最大年径流与最小年径流之差达30~40倍。年内分配不均,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621.9毫米,约60%集中在夏季。20%在秋夏,春季为15%,冬季不足5%,年内江河各月水量相差很大,最大月份与最小月份相差高达10~400倍。
建国以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全省共建成大型水库13座,中型水库80座,小型水库1214座,总库容298亿多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70万公顷。
吉林省保护水资源重点地区是松花江的三湖保护区,这是吉林省重要的水资源基地和饮用水源,涉及吉林、长春、松原、哈尔滨9000万人口的健康。松花江三湖地区整体环境的好坏,对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区内水资源十分丰富,第二松花江正源、二道江和别源头道江,在保护区南部的两江口处汇合成第二松花江。由南向北,贯通全境。河长2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46条,2公里以上的小支流460条。除松花湖、红石湖、白山湖3座大水库外,还有大小水库50余座。保护区的植被为长白山植物区系。植物种类丰富,有近2000种,三湖的水质,由于水土流失使大量的悬浮物进入湖区,白山湖年悬浮物总量为39.8万吨,红石湖年悬浮物总量为39.9万吨,松花湖年悬浮物总量为56.5万吨。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不断恶化,将会制约经济的健康发展。从保护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保护3座发电厂的长久运行出发,解决保护区存在的生态问题,已是摆在当代人面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水资源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吉林省兴建了数以千计的大、中、小型水利工程,有效地开发了水资源,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总的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水的利用程度还是低水平的。究其原因,一是水资源多集中于汛期,量大、峰高。很难充分利用;二是缺乏调蓄工程,许多江河水白白流掉;三是浪费水的现象突出,不论是工业、农业、还是人民生活用水都存在着很严重的浪费现象。根据近年来的统计资料分析,地表水平均利用率为21.5%,平原地区地下水利用率为20.1%,有的地区如东辽河、饮马河等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达到80%左右。这些地方由于水资源的短缺,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东部山区,水的利用率还不足2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全省范围看,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水资源污染严重。吉林省的地表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省主要江河5250公里长,达到三级以上水质的河段2230公里,占总长度的42.5%,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非离子氨、石油类、挥发酚、总氮和总磷等。
1998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为9.07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3.82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5.25亿吨,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为42.9万吨,其中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25.8万吨,占总体的60%。到2002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为8.53亿吨,比1998年略有减少。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48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5.05亿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为35.9万吨。可见废水排放的压力没有减轻。
(二)地下水资源面临着水量减少、水质污染的局面。1985~1990年地下水开采量增加了23.6%。以地下水为供水水源的城镇大多数超量开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下水位下降的漏斗。工业争水、城乡争水现象十分普遍,地下水的污染多数为点污染。到2002年,全省地下水开采量约占允许开采量的30%。工业污染以酚最多,农业污染主要是化肥,以“三氮”含量为多,全省农用化肥施用量多年来一直持续递增。全省农田化肥氮肥利用率在25.3~62.8%之间,化肥磷利用率10.8~20.8%之间,没有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磷流失到环境中,成为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农药使用量从1952~2000年近50年的时间,由22吨增加到1.97万吨,增长了894.5倍。1990~2000年,全省农药使用量以年均7.9%的速度增长,这又是水污染的原因。
(三)水土流失严重。根据全省第一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20世纪80年代中期,水土流失面积298.82万公顷,其中水蚀面积240.97万公顷,占全省总侵蚀面积的60.5%;风蚀面积157.84万公顷,占39.5%。根据全省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90年代中期,水土流失面积335.74万公顷。其中水蚀面积192.95万公顷,占全省总侵蚀面积的57.5%,风蚀面积142.78万公顷,占42.5%。二次调查结果相比,水土流失总面积减少63.08万公顷。到2001年末,水土流失面积310.09万公顷,其中水蚀面积178.30万公顷,风蚀面积131.79万公顷。水土流失压力仍然很大。另外,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泥沙大量淤积河道,抬高河床。据测算全省95座大中型水库每年平均淤沙量达10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减少一个中型水库的库容。尤其是全省最大的三座水库,松花湖,白山湖和红石湖,入库泥沙逐年增加,现在仍有不少农民在坡度25°以上的坡地上开荒种地,应该退耕还林的不还林,有的还继续蚕食周围的森林。
(四)局部地区缺水矛盾突出。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吉林省许多城镇出现供水紧张,往往是防汛刚刚结束,就开始抗旱,有的工业项目因缺水不能建成或建成后不能正常生产,有的地方甚至人民生活用水也发生了困难,水的供需矛盾相当突出。
(五)水资源浪费大。由于水利工程老化,年久失修,不配套,工艺落后,管理差,一方面水资源紧缺,另一方面又大量流失。不少工矿企业工业产品用水单位耗量高,循环用水率低。农业灌溉用水损失大,渠道渗漏较普遍。水的利用率低,不仅浪费水资源,也易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潜育化,降低了土地的质量。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对策
鉴于吉林省水资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优化吉林省的水资源环境,是我省经济发展中的一项基本保证和战略任务。
(一)重点加强对“三湖”水资源的保护
从吉林省的特点来看,“三湖”提供的水资源,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三湖”水资源的地区,占吉林省国内生产总值的80%以上。但“三湖”地区的上游蛟河、桦甸、辉南、磐石、柳河、靖宇、东丰、梅河口等县(市)有近30家矿产业和军工企业每年将2000多万吨废水排入湖中,形成了松花湖以汞、铬、铜为主的重金属污染。为解决松花湖汞污染,吉林市投资150万元在最大汞排放源夹皮沟金矿建设了1座尾矿坝,每年处理含汞废水100吨,汞排放浓度降低到0.00136 mg/L,大大减轻了汞污染。目前,所有采矿业都建成了尾矿坝,湖区汞污染基本得到解决。吉林市通过对电镀行业集中整顿,在保留的电镀点建设了离子交换废水处理设施,使电镀废水污染大大减少。松花湖中汞浓度小于0.00002 mg/L,大大低于国家标准。为了确保松花江作为水源的功能要求,吉林市在制定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中,将松花江各支流水质控制指标作为规划内容予以明确规定。通过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把规划目标作为市政府与各市县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的内容之一,使规划内容变成各市县政府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依据水质控制的目标要求,各市县开展了重点工业废水排放源的治理,使松花江各支流水质得到改善,减轻了对松花湖的污染。十年来,桦甸、蛟河、磐石3个县(市)总投资1030万元,治理了42个废水污染源,工业废水处理能力660万吨/年,去除化学耗氧量能力3960吨/年。
(二)更大规模地调控开发水资源
吉林省如果将电站水库的运行方针由电力调峰为主转变为水资源调度为主,则吉林省可具备我国黄河以北地区最优越的水资源供给条件。为此,吉林省已筹划建设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老龙口水库枢纽工程、石头口门水库增容、月亮湖蓄滞洪区建设等工程,近期项目投资102亿元,中期项目投资330亿元。尤其是哈达山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则能极大地解决松原、白城两地区的干旱问题。另外,吉林省要进一步搞好引霍入向、引洮入向、引洮入霍3个人工水利枢纽和一个导霍入辽的天然水利枢纽。通过这4个枢纽,可以调节霍林河、洮儿河水量,保持月亮泡、查干湖、十三泡、向海西部四大蓄水区总计蓄水能力达到22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1亿立方米,有效地拦蓄洪水,化害为利。
(三)解决好吉林省地下水开采问题
吉林省地下水开采量约占允许开采量的30%,尚有较好的开采远景。但因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开采强度不平衡,出现了对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不利的因素。据调查,长春、四平及松原地区由于地下水超采,局部形成较大面积的水位下降漏斗,漏斗总分布面积为293平方公里,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182平方公里。由于多年超量开采地下水,出现水位持续下降现象,水位下降速度最大出现在四平市河夹信子,由最初4.38米到现在的90米,水位累计下降85米。致使漏斗区生产井水量减少,取水深度增加,一些生产井报废等现象。有些漏斗分布面积还在不断扩大,水位不断下降。为此,吉林省目前要对城市市区开采地下水严格限制,开采地下水要交纳高额水费,以此保护吉林地下水资源的利用。
篇6
关键词:钻井设备 发展现状 质量控制
对于石油行业来说,钻井机械设备严重制约着石油的开采技术与钻井工艺,钻井的质量受到钻井设备的直接影响,而最终井的质量则直接受到钻井的质量,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的使用期限[1]。大家都知道,该行业的投资风险比较大,所以制约石油行业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油井的质量[2],从而为了保证钻井的质量、安全的作业,钻井队所使用的钻井设备必须有很高的质量,这样石油的钻井效益也就提高了。
一、钻井设备的发展现状
1.国外钻井设备的发展现状
1.1国外的钻井机械设备中已经融入了先进了的科学技术、钻采工艺,自动化技术、液压驱动、交流变频技术等有关的先进技术已经应用在了钻井的设备中,这也是钻井机械的进步,而且又在现代化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作用下,使钻井设备的发展更趋向于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与集成化。从中可以看出,国外原始的钻采石油的方式已经被石油钻井机械设备及其技术所代替,勘探石油的作业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1.2由于现代化的钻井设备种类繁多,也各有各的优势,因而可以使形式多样的地质条件的需求得到满足。而型式的多样性则是其设备多样性的主要体现[3]。钻采环境的不同,其所需求的机械设备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国外不少企业都在不停地研发各种钻井机械设备,以满足钻井环境的要求,从而使钻井的质量有保障。钻探工作受到地质条件、钻采环境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使各个条件都能够得到满足,就需要各种钻井设备。石油钻探业在这种多元化的发展下,不但使其有了很大的推广,而且其作业的范围也有了扩展。
1.3具有人性化的石油钻井设备已经逐渐在设计。当前所取得的成果都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所以在设计石油机械设备的过程中,人性化的设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国外现代化的钻井设备在设计时,不仅对安全、环保等问题进行了考虑,而且将安全生产作业作为了重中之重的内容。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在现代化的钻井机械设备中的运用,不仅使远程监控、远程控制的目光得以实现,而且对于在钻井作业、高空作业中对无人作业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2.国内钻井设备的发展现状
2.1引入、消化与发展已经完成。对于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积极地引入,例如上文中所说到的交流变频技术等等。此外,自动化技术也开始运用到了石油的钻井设备中,从而可以使某些高空作业所需的条件得到满足,使具有危险性的无人作业的工作得以实现,这样开钻人员无论是生命,还是财产都有了安全的保障。
2.2开发针对性较强的产品。我国的地域非常辽阔,而分布的石油范围也就非常大。像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新疆的盆地、沙漠地区等,油藏分布都特别广,由于青海油田位于高原地带,而在我国的南海地区,海底油层也非常多,因而我国的钻采环境也是相当的复杂,所以在进行设计钻井设备时,这些制约因素已经被充分地考虑了进去,从而可以满足油藏的地质条件、地理环境的需求,这样钻井作业的效率与油井的质量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
二、钻井设备的质量控制
1.在进行加工制造石油钻井设备时,整个过程都要有第三方资质人员进行监理,质量控制,以便宜在进行加工制造时,可以使与之有关的标准得到有效的实施。在建筑行业中,实施监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它是比较成熟的一种质量监控形式[4],比如,将监理制度融入到石油钻井的设备加工制造中,对于质量的控制非常有利。
2.国内与国外的行业规范标准要有机地结合,将高质量的实施标准快速地制定出,同时,也要保障可以有效执行行业的制度。在进行质量控制时,一切加工生产的前提都是规范标准,所以,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其制定的标准不但要与我国的国情相一致,而且又可与世界标准有效接轨,同时在有关规范的作用下,使其在执行时更顺利。
3.控制资料的真实性。资料的真实性是石油钻井设备有关资料质量控制的保障[5],另外,对这些资料还要进行归档,且资料必须保证完整。资料形式质量的另一层面就是记录资料的媒介,也就是说资料在记录时的纸张、存储资料的设备的质量,还有其他的一些工作,如装订、印刷等,所以,这些媒介的质量一定要有保障,这样资料的质量才有保障。而完整性指的就是,不同层面的信息都要在钻井设备的资料中包含,要齐全,其信息内容主要有技术方面、信息的存储等[6]。而档案性则指的是要进行处理、存档与石油钻井设备有关的资料,有利于以后工作的查证。
三、结束语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新技术的运用是日趋增多。对于钻探行业而言,为了能够在现代化的采油开艺中,满足对设备的需求,钻井设备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这样,油井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钻井作业的效率才能不断增强。本文主要对钻井设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质量控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希望能够对石油钻井的设备起到一定的完善作用,以便使油井有更高的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世峰,袁炳强.石油钻井井身结构及钻机设备的选择[J]. 石油和化工设备. 2010(12):152-154.
[2]徐功森.浅论石油化工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J]. 科技风. 2011(18):116-118.
[3]祝华业,夏怀青.浅谈中东地区钻井现场对设备的要求和几点认识[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08):175-177.
[4]陈科,孙伟,刘春阳,官振乐.石油钻机系统综合性能评价[J]. 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 2010(04):203-205.
篇7
关键词:智能车辆;产生;技术;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U469.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2-0031-02
1 智能车辆的概念
智能车辆(Intelligent Vehicle,IV)的发展要追溯到轮式机器人上,在简单避障,寻路机器人的基础上去粗存精加入了一套智能系统,从而使智能车辆日趋完善,所以许多研究者将智能车辆划入了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范围之中。智能车辆的研发要求是能够在复杂的未知的环境中,识别环境信息,从而做出最优决策,规划路径并且辅助使用者驾驶等,是一个顾及多方面多因素的的综合智能系统。作为一个软硬件结合的研究领域,他对软件方面,如程序设计,信息通讯,人工智能等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辅以现代传感器,GPS导航,安全设备等必要硬件,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智能车辆致力于让驾驶员能够轻松地做到和人机交流,以及保证在驾驶中的汽车舒适度和安全度。至于如何去达到符合要求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是目前各国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中研究的重点,也将成为传统汽车领域的一个转折点和传统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
智能车辆技术是一个新兴的的学科领域,它融合了自动控制原理,智能控制与专家系统,模式识别,信号与处理,图像处理技术,模式识别等各种领域的前沿技术。智能车辆自身问题的解决和新目标的实现得益于其他技术领域的进步和支持。同时,智能车辆的发展也紧紧依靠这些领域技术的进步。
目前智能车辆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在环境不复杂的室内,智能车辆具备自动寻路能力,使用小型的实验车辆在速度不高的情况下行驶。当遇到突况时,可以迅速判断形式并且做出最优的方案,改变行进方向沿着最优的路线前进;二是用于室外复杂的环境,智能车辆达到正常车辆行驶的速度,在多变的气候环境,路况信息下,利用各种传感器检测路况、气候的变化,以做出相应的改变来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和舒适,这要求程序能够很快处理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同时传感器也要有很高的灵敏度。
2 智能车辆的产生
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引导车辆系统(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System,AGVS)可以说是智能车辆的鼻祖或着说最初的雏形。1970年开始,伴随着人们在集成芯片等领域的研究,计算机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因为机器人和计算机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国外在研究计算机的同时,也掀起了智能领域研究热潮。而轮式移动机器人在那个军备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以它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出色的在军事方面的应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各大研究所对智能车辆的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智能车辆在军事、民用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商人投入到智能车辆的研究领域。在智能车辆中,对路况的识别和环境变化的检测犹如人的双眼,对路径的规划和最优路径的选择犹如人之大脑,这两个方面技术是智能车辆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3 智能车辆的发展及现状
3.1 美国智能车辆发展及现状
作为过去乃至现在的第一工业强国,美国在智能车辆方面的研究一直走在全球的前列。Autonomous Land Vehiclesl41 是美国在DARPA项目资助下的第一台自动寻路的车辆,这个车辆已经初步的预备了智能车辆的导航路径规划能力。目前DEMOⅢ智能车是美国军事机构主要的研发产品,并且配备出色的军事探测装备,能够应付多种多样的战备环境。DEMOⅢ智能车拥有一个高清摄像头,测距用激光、高功率军事雷达等多个军事探测装备,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得到最准确的环境数据来调整车辆的运行参数以达到平稳完成任务的目的,因为拥有高功率军事雷达,智能车能发现300英寸范围内的障碍物并及时避障。
3.2 欧洲智能车辆发展及现状
德国慕尼黑联邦国防大学与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研制的智能车、德国的研究技术部门与大众汽车公司合作研制了Caravelle智能车、法国帕斯卡大学(Blaise Pascal University)与雪铁龙合作研制的Peugeot智能车以及意大利的帕尔玛大学(UniversityofParma)研制的ARGO系列智能车等撑起了欧洲智能车领域的尖端技术。Caravelle主要是依靠视觉技术来识别路况,车辆装备了两个摄像机来探知前方的道路,将捕捉到的图片按帧处理,通过高效的图像处理算法达到了70ms/帧的速度处理图像,因为识别算法的高效和迅速,车辆能够允许以更高的时速安全前行,该车的最高时速为120km/h。相对Caravelle智能车,Peugeot智能车因为自身芯片的高集成度,使得车辆更加简单轻便,对实验车几乎无需任何改装,经过长期在复杂路况的实验,该车的速度已经可以达到130km/h。ARGO智能车依靠自身的视觉图像和传感器技术,能够在平原,丘陵,隧道等不同路面平稳行驶。
篇8
一、把握形势要求,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机构编制工作
一是创新理念谋划工作。机构编制工作任务重,头绪多,人手紧。我们将全面激发改革管理的生机和活力,用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创新的方法来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和掣肘。树立“一盘棋”思想,善于运用辩证的思维,处理好行政体制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严控机构编制总量与保障重点工作需要的关系,最大限度发挥机构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率,坚决做到精简、统一、效能。当前,机构编制工作已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直接面对具体的矛盾问题,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我们将坚持开门搞改革强管理,积极借鉴各地区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扩大社会参与度。
二是规范管理机构编制。进一步提高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水平,更加科学合理的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建立完善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增有减”的要求,在确保财政供养人员“零增长”的同时,处理好严格控制和满足事业需要的关系,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向基层、向亟需加强的领域倾斜,不断提高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效益。找准新时期机构编制工作的定位,当好参谋、出好主意,不断创新机构编制工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方法和路径。
三是提升部门服务形象。一是建章立制,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工作规则,强化“每位同志都是最后一道关口”的意识,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激发出人人有分工、处处有任务、“全办齐上阵”的干事创业热情,以责任制促落实,以责任制保成效,形成规范有序高效、执行有力的日常管理机制。二是主动服务,提升部门形象。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把机构编制融入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谋划,设身处地为基层、为部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坚持“服务上门、送政策到家”的工作作风,并使之成为工作常态和工作自觉,积极认真沟通、耐心宣传政策、细致沟通解释,引导单位积极转变观念,优化编制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二、构建“一盘棋”格局,形成“一张网”制度
(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自觉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在全局中去思考和谋划。重新修订《县机构编制委员会议事规则》,凡涉及机构设置、加挂牌子、职能划转、编制调整、人员调整、拟定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申报计划事宜,全部提交编委会研究,任何部门都不得擅自审批机构编制和绕过编制部门请示机构编制问题。编委领导对编委会的召开高度重视,每年平均召开编委会6次,编委会的议事决策职能进一步凸显。构建形成了领导有力、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全县机构编制工作“一盘棋”格局,真正建立起了编委主任一支笔审批、编委一家行文、编制部门一家承办的“三个一”审批制度,实现职能配置科学化、机构设置最优化、编制配备精简化。
(二)建立完善编办、组织、人社、财政“四位一体”协调配合约束机制,从根本上控制了人员的“进口”,提升了进人用人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一是坚持空编使用申请制度,严把人员入口关。实行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使用空编申请制度。坚持“凡进必考”原则,党政群机关公务员(参公人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必须先由编制部门逐级申报编制使用计划;各单位出现空编需调整人员,先由编制部门对其是否空编进行把关,由编委统一研究后,再由组织、人社部门选调人员。通过加强空编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了进人程序,杜绝超编进人。
二是完善人员编制与财政预算联合管控制度,严把财政供养关。不断完善人员调整审批制度、人员工资传送审批制度,促使机构编制与财政预算挂钩的制度和措施得到落实。每年年底财政局编制下年度经费预算,先由编办对各单位在职人数及离退休人数进行审定,加盖核定章,财政部门见到经编制部门审定后的工资预算表,才予编制下年度人员工资预算。这一做法已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固定下来。通过人员编制与财政预算联合管控,实现了编制与人员供养一体化,堵塞了各环节上容易产生的漏洞,进一步控制财政供养人数,节约了行政成本。
三是规范程序严格职数管理,严把科级干部配备关。出台《县干部选拔任用职数预审办法》,明确党政群机关、参公单位、事业单位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均需进行职数预审。县委在动议干部时,由组织部门向机构编制部门提出职数预审要求,机构编制部门进行职数、编制的预先审核,组织部门根据编制部门的审核意见选任干部。通过职数预审前置,进一步规范程序环节,有效杜绝了超职数配备干部现象的发生。
(三)活化存量编制资源,内部挖潜统筹优化。
一是动态调整,盘活编制。编制总量只减不增是硬杠杠,随着社会事业发展,基层人手不足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原则,向管理向创新要编制,坚持严格把关、集约节约、有度有序,出台《县事业编制零空编管理和动态调整管理办法》,探索形成了“县级统筹、重点保障、动态管理”制度,推动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基层和一线倾斜,解决重点部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结构性缺编等问题,不断提高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2018年通过统筹调剂编制、鼓励政策性免职人员调整到乡镇工作、退休减员、分流到事业单位多种途径,共消化15个部门、83名行政超编人员,解决了困扰多年的行政超编问题。
篇9
>> 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机理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的实证分析 河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的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唐山市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思考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对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和谐动态发展的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宁夏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布局结构的适应性分析 潍坊市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 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理研究 论公共管理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探讨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张宝蓉.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系科设置与调整——劳动力市场的视角[J].教育与考试,2007(2):78-84.
[6]林腾蛟,张可立,柴御清.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现状、政策与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2):25-30.
[7]陈跃,佘高波.基于“就业需求观”下的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辨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28):40-43.
篇10
一、存在的问题
1、解放思想有待提高。
面对中央提出“百年世界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公共资源交易这一尚处于较新的领域和社会现象,在思想认识、精神内涵的领会上,还存在守旧封闭、迟缓等待、思路偏窄,套旧框框,穿新鞋走老路等问题,主动跟上,开拓创新、服务主体的意识有待转变和提升。
2、担当实干有待加强。
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和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态势,担当干事的付出还不足,攻坚克难的本领还不强,敢于碰硬的意志还不够,应对打压的办法还不多等。
我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改革大约在2011年左右开始,当时在全国的该领域的改革中,无论从体系构架、思想理念、发展态势等,还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和很有发展前景的形势;但时至今日,我区该领域的改革,由于种种原因,在全国而言已经处于较为落后的位置,这其中的缘由和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不得不引人深思。
二、对策措施
1、以本次学习讨论为契机,在改革大环境中,进一步解决思想上的束缚和弊端,深刻吸取这些年来在我区公共资源交易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在改革实践探索中进一步弄清“我是谁、我来自何处、将去往哪里”这一问题,进一步明晰个人以及单位的工作性质、职能与内容,通过“六破六立”,真正领会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讲话的精神内核,紧密团结在我中心党委的领导下,解放思想谋发展,放开手脚干事业,心无旁骛向前进。
2、比学先进,查找差距。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路,广泛学习身边的优秀人物和事迹,取长补短,大步跟上,更好的为事业、为单位贡献力量。做好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工作,本人要在认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和政策研究,为做好工作提供扎实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建议单位充分学习国内先进省份相关机构的制度安排和具体做法,加强与高校的对接交流,尤其是国内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有一定研究的学者及高校的沟通交流,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扩大公共资源交易事业的影响力,为我区公共资源交易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
3、狠抓工作提升。加强对本领域以及相关行业发展的学习和了解,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工作本领,具体在自身的工作即为政府集中采购业务尤其是监督检查质疑答复工作,提升工作水平和质量,力求“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建议单位立足于把握当前“自治区本级公共资源交易综合服务平台”的地位和性质,顺应公众呼声,尽快落实统一场地及相关场内交易管理和服务,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全流程电子化,抓好业务流程再造,抓好主业务“交易服务水准”,改变公共资源相关行业分散交易、管办不分导致的假公济私、权力寻租、“后花园”、“自留地”等固有顽疾,着力提高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公平性。建议单位及主管部门继续加强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接,协商进场交易服务具体事项及行业监管不到位的薄弱环节,研究场内交易、服务及管理的环节要点,注重事中、事后的交易跟踪服务,设置提供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对接端口,按照不同项目性质,提供通用性和专用和管理事项,体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价值,为业务流程再造及推进分类统一的制度规则及服务办法创造条件。
4、加强调查研究。充分利用对区本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的职能,组织申请研究课题,向到平台开展交易工作的市场主体、社会公众以及相关交易当事人进行调研,向国内先进的省份进行调研,向有关行业调研,让市场主体说话,让群众说话,让事实说话,有针对性的找到“应进不进”,脱离监管,腐败暗藏的典型案例,形成调研报告供有权部门处理。利用承担交易信用评价的有限职能,将原来单一的仅由个别行政主管部门的单一评价组织实施,向行业组织、社会主体、同行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多维度信用评价体系转变。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