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范文
时间:2023-07-25 17:20: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这些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力求做到教学内容明白,教学过程民主,教学思路清爽,能力训练实在。这就是我的语文教学“八字诀”。
内容明白是施教的前提。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具体表现在课程目标、教学文本(教材)、辅的教学资料以及有关教材辅导性读物等方面。教师要借助于文本(教材)的解悟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的体验,必须把这些内容弄明白。这就要认真研究教材。怎样研究教材呢?以研究课文为例,我的做法通常是:首先弄清楚课程标准(整体),然后研读文本及相关的辅助材料,明白课文内容(局部),再根据内容(局部)研究其与课程标准的关系(整体);再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实施设计。因为文本的多解性(或称多义性),教师对文本的内容哪怕是极个别的细节,也应有较为透彻的理解。比如《背影》表现一种父子亲情,但今天看来父亲买橘穿铁道、爬栅栏的行为却违反了交通“规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表现一种仗义惩恶的精神,然而在今天的法治社会中又该如何理解,这些都应该尽量了然于胸。教师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多向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这样做有利于我们明白文本的内容,有利于我们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施教。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关系”的存在。这种关系就是“交往”关系。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关系等等。在教学中,要通过平等互惠的交往“对话”,达成“三维”目标,就需要有一种民主精神。魏书生极力倡导民主化的教学。他说:“思考教学轻松的原因,我觉得民主化、科学化像语文教学的两翼,它能载着我们从必然王国逐渐飞向自由王国。”在魏书生看来,语文教师只有创造出科学化民主化的乐学境界,把每个学生变成学习语文的幸运儿,使师生精神得到彻底解放,语文教学才能更上一层楼。在沟通与“对话”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是现代教育提倡的新理念。没有民主的精神更是不行的。我在这些年的语文教学中,努力从改善师生关系入手,放下“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废除“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实践新的“对话”教学形式,以民主平等的作风、求实 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施教,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一次师生座谈会上,一个学生说:“听罗老师上课,我总觉得很轻松;她那和悦的态度,使我不得不在她的引导下认真思索……”
教学思路清爽,是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教学过程,可以有不同的环节,各个环节虽然有先有后,但往往总是一环扣一环的。譬如写文章,起承转合,过渡照应,要缝合严密,不可疏漏。一般地 说,语文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预习性阅读阶段 ,理解性讲练阶段,巩固性练习和运用阶段。三个阶段既有连读性,也有阶段性;且同时各阶段之间还有灵活性和渗透性。比如语言训练,练习性阅读阶段可以进行,理解性讲练阶段可以进行,巩固性练习和运用阶段也可以进行。这就更要思路清晰明朗,否则就会出现重复拉杂的毛病。实施“对话”式教学,在师生“对话”的过程,还有可能发生教师始料不及的“意外”情况,引起教学过程“走题”,如果教师思路不清,不及时引导,就有可能而完不成教学任务。至于教学思路不清爽,影响教学效果的生成,就自不待论。所以一堂好课,一定要做到教学思路清晰明朗。怎样做到教学过程思路清爽呢?我的体会是,首先要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培养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调控能力和组织能力;其次就是要做好教学过程设计,特别是教学程序的安排;此外,做好教学辅的材料,如教具等的准备,也很必要。
训练,是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培养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手段。就语文教学而言,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训练内容。我以为,要使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训练真正收到实效,就要做到“实在”。“实在”的训练是紧扣课程标准的训练,“实在”的训练是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实在”的训练是考虑学生个性差异的训练,“实在”的训练是全体学生参与的训练。课堂教学是训练的主渠道,课外训练当然也不可少。单项训练利于突出难点,综合训练利于发现缺漏,要各得其宜。以写作训练为例。许多学生把作文当作一件苦差事。一到作文,就坐在座位上咬笔杆儿,一节课下来还开不了头,看到时间快到,则随便敷衍几笔,草草交卷,没有达到训练的目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我尝试着把阅读教学和学生的作文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怎么写;把作文训练同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知写什么。学生觉得作文开头结尾难,我又尝试着指导他们做文章开头结尾的单项训练,突破了开头结尾的难点。我还指导他们进行一些课文练习,写日记、周记、读后感等,让他们养成写作的习惯。作文评讲,是写作训练的重头戏。我注意把大量的工作放在写作能力较低的学生身上,肯定他们的进步,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实实在在的训练,使学生作文的兴趣大为增加,作文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学生再也不以作文为苦了。
篇2
一、引导学生精读细读,培养审美情趣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具有娴雅精致、脍炙人口的特点,它们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从不同方面反映出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时,要注重指导他们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教师要让学生逐渐形成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就存在一种心理期待,即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美妙的心灵愉悦感。对于初中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营建课堂师生互动,优化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使学生受益匪浅。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继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优化学习效果
篇3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效率
中学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即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程度。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中学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
1.1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
当前,很多中学语文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授课为中心,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完全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必要的引导和点拨,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课堂互动很少,这样,提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率自然就低下。
1.2教学手段和观念陈旧
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权威性不容挑战。授课顺序一成不变,课堂授课方式通常“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教学过程完全按照大纲要求生搬硬套,重应试技能,轻素质;重记忆,轻实践。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课堂缺乏趣味性,很可能会造成学生对语文知识记忆不深刻。
1.3应试教育的束缚
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在高考中能得到好的成绩是中学教学普遍的终极目标,这样,本该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变成了索然无味的考试专题训练课,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取得好的分数,往往会放弃很多先进的高效的教学方法,转而去传授应试技巧,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其实这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方法非但不会提高教学效率,还会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主观能动性导致效率大大降低。
二、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对策
2.1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事实证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效率低下,故要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手中交还给学生。教师不应是学习的“主体”,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主导”,因此一定要由“传道,授业,解惑”之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自主学习上的引导者。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做的不是告诉学生学习什么,而应当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特别强调学生要通过自身的思考归纳来获得知识,让学生有问题多思考,多总结,学会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要建立开放式课堂,努力发扬民主、开放的精神,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问,敢于回答,教师要积极调动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极佳的精神状态下完成知识在教与学之间的高效转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2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墨守成规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符合当前形势,所以应当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在不违背新课程标准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掌握程度,因地制宜地制定一套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可以适当地调整课本的顺序进行授课,做到由短到长、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地达到教学目标。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想方设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授课过程中不照本宣科,不循规蹈矩,可以灵活采用比如讨论,辩论,活动课等多种形式,比如课文《十八岁和其他》,里面提到“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可以采用分组辩论的形式,正反两方分别站在两代人的角度来阐述问题,对加深学生的印象非常好。
此外,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和反馈的效率。利用多媒体的手段,将平日里枯燥无味的课程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PPT或影音资料,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的各种感知器官共同感受加深印象,使其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感官和心理得到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吸收了知识,印象深刻,教学效果非常好。
所以,运用新颖的、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2.3改变教学观念
中学的语文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否提高,而且事关能否将民族文化有效传承。钟启泉教授认为:“有效教学研究最终的衡量标准是学生成长,而不是简单用成绩高低来作为衡量标准”。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率课堂教学性应该是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够获得受益匪浅的感性认知,不仅是获得应付考试的能力,更要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所以,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就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将素质教育作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不应仅仅着眼于眼前的考试,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不能考什么就学什么,一定要着眼于未来,全面丰富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提升自身的教学理念,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不以考试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前提,不应将学生培养成只会考试的“机器”。事实证明,只有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以脱离应试教育的束缚为前提,教学效率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不然,所有的其他措施方法实施起来都会缩手缩脚,发挥不了其完全的功效。而且,以素质教育为前提的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更全面。只有这样,中学语文的教学效率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三、结束语
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本文提出的方法外,还可以根据自身学校的教学环境、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的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研究、探索,适应教改的要求,与时俱进,就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创造高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周学霞.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2,(6).
[2]夏小庆.初探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低效问题及解决途径[J].语文学刊,2013,(4).
篇4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个目标呢?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和步骤,并和趣味性相结合,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首先是培养“听”和“说”的能力。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与他人交往上,“听”和“说”都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有些学生常常答非所问,或在小型的辨论赛上抓不住重点来反驳对方,这些都是不会听的表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听的重要性并认真听教师和同学的话,并经常安排学生根据同学讲的故事、新闻的主要内容,对此发表自己的感想、看法,或回答教师的问题来督促他们认真听他人讲话。“说”的能力的重要性更毋庸置疑,能否清楚、简洁地说清楚是一个人表达能力强弱的重要表现,如能再形象生动那就锦上添花。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课堂上除了回答教师的提问之外,还可以在课始每次安排10分钟的说话内容。比如:新闻播报、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有趣文章、有益的名人故事等。每次安排一至二名学生大方、清楚地说说自己所看到、听见的新闻事件,也可以是学校或生活中的有益、有感、有趣的场景。这这既可锻炼“说”的能力,又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的能力,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也大有益处。说说成语故事、历史故事,又可促使学生多积累课外知识,也丰富课堂知识,增强课堂趣味,一举多得。
然后是“读”“写”能力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中考语文120分的试卷,其中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就占了44分,写作50分。所以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首先要引导学生确认文章文体,这非常重要。因为不同文体,作者有不同的写作目的,记叙文记事或记人表达具体情感或思想,说明文介绍某种知识,议论文表达某种观点。确定文体对学生了解整篇文章非常重要。然后在预习时要求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写简单的读后感,这对把握文章的全篇有帮助。剩下的就是课堂上的系统阅读锻炼,除了要设计精炼有启发性的问题外,全班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是影响锻炼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问题设计上要注意难易相结合。先从易开始,让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欲望,然后再逐步深化。难的问题可分小组讨论,分解难度。对于表现积极和回答合理的小组给予表扬。要时常引导学生学会寻找相关段落思考问题,学会“找思”结合去解决阅读问题。
篇5
关键词:目标;语言教学;兴趣
在实施新课改后,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想方设法转变观念,对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水平,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将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语文日常教学中,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有组织、有章法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能力水平,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增进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使初中语文教学整体质量得到提升。本人结合多年来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经验,现针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和建议,与大家共勉。
一、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
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的工作或者学习,是盲目的。在语文教学中也是一样,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首先都要对每一节课、一个时期或者一个阶段制定一个或者几个明确且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认真准备。目标制定的好坏、科学不科学、可行不可行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我们发现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目标制定得不太合理,有的老师把目标制定得很高,比如在学习《花木兰》一课时,想通过一节课的时间让所有同学将这节课的内容以及里面隐含的深层意思全部接受和理解,这个目标的制定是不切实际的。或者有的老师把目标定得很低,这样的做法也是不行的。为什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大纲理解不深入,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知识、能力水平了解不透彻,脱离了学生实际水平造成的。此外,制定教学目标时还存在教学目标制定模糊,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等问题。有的老师对课堂教学抓不住重点,讲课时面面俱到,使学生听起来很茫然,不知道该重点掌握什么,每节课的课堂容量很大,让学生学起来很吃力,而教学效果却很差,这都是因为老师对课本内容没有吃透造成的。那么如何合理地制定好教学目标呢?笔者认为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要对每堂课的教学大纲进行深入的解读,找到每一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分配教学的内容和时间,结合文本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个人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的可行性和落实性,我想只要教师能做到这几点,一定会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二、注重教学语言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最基本的语言类的学科,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教学语言能力,要对教学语言有全面的认识,并能够合理的掌握,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应对语言方面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听明白、搞清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提升。语文教师要注重自身的教学语言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对学生起到思想教育、陶冶情操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在适合的位置和教学点运用具有思想性强的语言,营造出课文内容的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把学生带入课文内容的意境之中,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文章的内涵。要达到语言的思想性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努力钻研语言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使语言丰富多彩、内涵深刻、富有吸引力。其次,语文教师要规范自身的教学语言。每一位教师都要注重言传身教,作为语言类学科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如果在教学中缺乏语言的规范性,不但会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而且还会误人子弟,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规范,在课堂上做到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教学和考试中的正音、正字、朗读等环节。第三,语文教师要加强教学语言的针对性。初中语文课文文章众多,每篇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和内容各异,文体有记叙文、说明文、散文、文言文,有喜剧、悲剧、感情剧等,如果语文教师不管什么类型的文章都使用同一种教学语言,必然会使学生感到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同时也不能使学生领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意境,教学质量自然不会好。所以,语文教师要加强语言的针对性,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充分发挥语言的感染力,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主旨意思,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培养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任何兴趣,那么他的语文学习成绩一定不会理想。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它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这样才能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一个老师讲课是否精彩有趣,是否能够清楚地表达讲述的内容,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培养学生的兴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自身的教学方式,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语文教师可以使用“导入法”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金色花》一课时,为了表达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的意境,教师可以在讲课时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第一段,可以引导学生跟唱,欣赏几幅影片的图片,让学生感悟母爱,由此导入课文,让学生们明白母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深刻体会到母爱是世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一种情感。之后,导入正文:“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通过这种导入方式,可以有效抓住学生的情感,将学生带入文章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文章的魅力,增加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认知程度,教学成果十分显著。
四、结语
总之,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注重教学语言的培养,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桂霞.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敲开情感之门[J].教育创新,2010.
篇6
一、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有效开展语文学习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兼顾学生的心理与情感,并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将积极情感因素的作用发挥出来,努力创造并提升学生的积极情感。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和给予他们的肯定。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笔者注意搜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并及时予以表扬。另外,初中生已经进入青春期,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稍有不慎,就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努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处感受到尊重,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参与相关活动的机会,对每一名学生都保持同样温和的态度;教学之余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解决学生遇到的难点问题以及心理困惑,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另外,笔者在教学中倡导人人平等、互帮互助的风气,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树立自信,并相互帮助,营造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氛围。笔者通过上述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缓解学生的焦虑、自卑、紧张、封闭等不良状况,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
二、提升语文教学手段,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教学手段是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的辅助工具,长期以来在教学手段使用方面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直到近年来信息化手段才得到大面积地普及与推广。部分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不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对于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存在不到位之处。在教学中笔者与时俱进地使用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其演示形象生动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并将其与语文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使之成为提高教学生动形象性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载体。笔者在运用信息化手段辅助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注重教学课件设计的自主性。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制作软件从网络上下载相关视频、图片、数据、图表等,制作成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紧贴学生认知实际的教学课件,使之与教学活动联系地更加紧密。其次,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将信息化手段的画龙点睛作用发挥出来。如在涉及到学生没有感知印象的景观或科技等内容时,运用多媒体手段补充相关教学信息,让学生拓宽知识面,从而达到有效理解和深化巩固的目标。此外,笔者在多媒体手段的使用上,还注重把握恰当的频率,避免走入过多过滥的误区。
三、开展分层模式教学,兼顾学生发展特点
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教师应当正确面对,有效兼顾不同层面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分层模式可以有效弥补以往教学的不足。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推行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发展层次,对每一层次的学生分别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提问、教学练习还是教学考核等方面,都予以分层对待。在教学目标设定方面侧重于保证中间、优化两头,对语文优秀生和语文学困生分别进行教学目标的重新界定,进行难度系数调整,保证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基本一致。在教学提问中,适当兼顾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参与需求,尤其是学困生群体,在教学提问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难度较低的问题,让他们不至于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为了提高考核对学生激励作用,笔者对检测、考核内容也进行了分层处理,确保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接受与其目标相一致的教学考核,其具体操作是为学困生设计专门试卷,每个层次的单独考核让学生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降低消极情绪,实现各层次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抓住了课堂教学就等于抓住了提升教学成效的牛鼻子,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以素质化课堂提升教学效率。笔者在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对语文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设计,将原先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模式,将教师的主体作用转变为启发引导作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时刻发挥着启发重难点、控制节奏与引导方向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依靠独立思考和相互之间的合作探究来完成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在学生无法自己解决问题的难点环节,教师进行点拨。在学习成果汇总环节,笔者还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踊跃发言,使学生在辨析、补充、完善之中提高学习成效。此外,笔者在教学活动中,还经常组织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拓展活动,如文学兴趣小组、语文基础知识竞赛、口头作文比赛等等,弥补课堂教学中时间与空间的不足,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实现教学成效的有效提升。
篇7
一、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
聋人的知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通过视觉器官获取的,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图画式的特点,可以将课文中的静态画面和比较抽象的离生活久远的意象转化为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和想象的动态画面、图象,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趣味横生。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动画进行感受,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比尾巴》这篇课文为例,猴子、公鸡、鸭子、孔雀、兔子等动物的尾巴,就可以通过画面展示动物尾巴的特性。
二、激发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充满激情,思维活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巧妙而恰当的导入能先声夺人,充分调动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新课的学习。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创设与教材相吻合的情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厚的情绪氛围可以感受,对于帮助聋生学习课文,领会课文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插入生动活泼的学习竞赛,如,词语接龙比赛、背诵默写比赛、填写读书卡比赛、课本剧表演、情境交融的对话等,会把聋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使课堂气氛有张有弛,动静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度过课堂40分钟。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边读边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疑难之处等用圈、点、线、问号等符号标出来;读完一遍后,要把文中的好词佳句分类整理下来,疑难之处则要通过看注释或查找参考资料等方式进一步学习了解。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采用好词好句摘抄、建立生字生词难句本、充分利用工具书等方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养成认真读书、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优化课堂提问
巧设问题,正确引导。在设计问题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如果设计的问题太多太杂,就会造成课堂没有主题,变成了满堂问;如果设计的问题太过简单,那学生本节课就学不到多少知识,从而让课堂学习变成无效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不仅要围绕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学情,体现一定的重点和难度。由于听力残疾程度及家庭环境、个人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聋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学目标要适度灵活,课堂提问要分出层次,练习设计要难易有别,还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反馈评价。
五、强化阅读训练
篇8
1 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特点
1.1 教师课堂心理特点。农村教师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紧迫感,没有探讨适合农村中学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设想,教参成为教学的主要工具,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心理的极化现象,表现为机械记忆的相对优势和能力上的绝对缺陷,以致学生学习心理的不平衡。有些语文教师因为年龄偏大,从教时间长,传统的语文教学法驾轻就熟,难以挥之而去,对探究式学习抱有成见,牢骚满腹 ;对于从教时间较短,经验不够丰富的年轻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热情很高,但是如果课堂教学没有出现预期效果,便心灰意冷,毫无激情;还有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因为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开展进行探究活动,埋怨条件不成熟。
1.2 学生的心理特点。农村中学的生情非常复杂。学困生量多且转化难度大。理解能力差、对知识和能力感到乏味并且没有兴趣是学困生的共同特点,因此对学困生的转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另外,优生由于得不到更优质的营养大餐,已不满足甚至开始厌倦语文教师简单的鼓励和表扬,导致部分教师找不到上学期的感觉了。
2 转变教育观念及方式
2.1 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教师要有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紧迫感,主动探讨适合山区中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设想,构建全新的教育理念。摒弃过去对学生的看法,针对山区中学生思辨能力差,缺少独立思考的依赖心理,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探究式教学课堂结构,可以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学生自主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心理沟通最重要,因此教师要适时进行心理指导。
2.2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讨论尤为重要。要克服山区中学生不敢发言、不敢讨论的畏惧心理弱点,如在教学中,可以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交流意见,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由此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2.3 创设并保持和谐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课堂心理气氛是在课堂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由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教室中的环境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创设和营造,部分班级已经形成了和谐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在此基础上,保持并发展和谐积极的语文课堂心理气氛,有助于教师后续动力的加强,进一步组织好语文课堂教学。
2.4 分层激励,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结合上学期的学习效果,根据优生和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及成绩,将学生分为多个层次,不断调整对学生的评价,对进步快的学生予以公开鼓励,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一以贯之的育人环境。
2.5 引导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使学生发表自己的探究方法和成果,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认识,克服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正确理解所获得的知识。学会合作、交流、倾听,养成良好品格。合作精神、团队精神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探究式学习需要学生们合作,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否则就只能产生盲从、人云亦云,从而在理智上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因此,具有合作交流倾听的心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让学生克服依赖、自卑的心理,在参与过程中获智,在亲身体验中认识,在独立探索中成长,在自主发展中成熟。"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
篇9
关键词:;初中;藏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85-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教师,特别是一名藏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藏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对藏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藏语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藏语教育实践和阅读大量教育著作的过程中,笔者对藏语教学兴趣的培养与保持有以下看法。
1.统筹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1提升成绩较好学生。针对来自县城小学学习藏语文素质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初中藏语文教学中,坚持"着眼提高,全面接受"原则,有重点地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进行强化听、读、说的训练,让他们顺利通过语言关;限于学生的来源层次、知识背景和认知结构的特殊性,重点培养他们的藏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1.2逐步提高成绩一般学生。针对来自区级小学学习藏语文成绩一般,具有一定接受能力的学生来源层次、知识背景和认知结构的特殊性,重点采取开展有针对性的听、读训练,认知课文,接受新的知识。
1.3打好较差成绩学生基础。针对来自乡级小学学习藏语文成绩一般,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来源层次、知识背景和认知结构的特殊性,给予学习鼓舞性教学,重点采取字、词、句、段的基础性教学,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性较差,在阅读中实施自主学习策略;针对他们怕提问怕回答的现状,可在阅读中循序渐进地采用问题教学策略;为培养他们阅读中独到的感悟和创新的见解,实施陌生化阅读;顾及他们内地文化的了解一片空白,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辅手段,实施可视教学等等。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进一步的提升藏语文教学效果,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需要强化教师队伍。地区条件比较落后,虽然藏语文教师的数量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教师的质量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并不能真正的满足教学实际需求。在地区藏语文教学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普及,使得藏语母语授课难以得到提升,尤其是一些条件差的牧区,师资力量呈现出了明显的不足状态。因此必须加快对藏语文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速度,培养双语教师,同时彻底的改变对藏语文不重视的局面。在初中教学中强化双语教学,不仅能有效的促进藏语教学效果提升,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在传统知识的基础上接触到外界的新知识,避免在未来接触高等教育时出现脱节的情况,推动藏语文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自信心
学生的藏语文成绩难以提升主要是因为学生对这门课程丧失了自信心,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重视起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对于一些平时藏语文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做到不排斥、不放弃,并积极地鼓励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分析成绩差的原因,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其次,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一种学生,他们平时比较刻苦的学习,但又会出现藏文不及格的情况,对此,教师需要积极地教授学生一些学习藏文的策略,并积极地对其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并逐渐得到成绩上的提升。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提升学生的藏文学习能力,对学生的信心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以后,学习兴趣自然会逐渐增强,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4.重视课堂,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主体。通过教师的"导",促进学生的"学"。以师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的"动",体现在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教学内容及进程的控制:教学重点、难点的点拨.课堂教学气氛的激发与调控。学生的"动",体现在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要求、内容的动脑、动口、动手,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高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语文可以说是学习其他学科或者科学的必备的基础能力。在高考中,每年语文作文考题也是广受关注。正因为语文这一门科目如此重要,所以我们要跟随时代的进步,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尤其是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将对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出四个可行建议。
一、教材内容改革
《家》、《红楼梦》、《三国演义》、《呐喊》、《哈姆雷特》、《雷雨》……多少年以来我们的语文课本一直充斥着这些脍炙人口的古今中外名篇名著。它们的学术价值当然毋庸置疑,但是是否每个学生都懂得欣赏其作者遣词造句的流畅优美呢?是否每个学生都可以清楚了解作者字里行间所隐藏的种种含义呢?相对于摘录名著,有些作品被篡改得面目全非后入选语文课本更是让人觉得难以理解。
对此,有关方面实在应该就语文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在选材的时候不单单要看重该文章的学术价值,更应该从高中生的角度来分析这篇文章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高中生的理解水平。语文教材就像是高中生们走进语文殿堂的钥匙,如果连这钥匙都是粗制滥造的制品,那就不能怪学生们一直是“门外汉”了。
二、提高教师水平
拿到正确的钥匙,也需要有优秀的领路人,在高中语文教学方面这位领路人自然就是学生们的老师。要当一名合格的老师,首先要做的是备好课。督促学生备课是一回事,老师自己有没有认真备课是另一回事。如果老师本身对整本教材没有足够充分和完整的理解,试问如何能教好学生呢?第二,语文老师除了要精读、细读课文之外,还要对教育大纲和各个考点了如指掌。只有这样,老师才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留意考点,或者在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告诉学生可以少下点功夫,把精力留在重点上。这样一方面给学生们信心,让他们知道这位老师为他们尽心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整个班级的成绩。第三,语文老师还要懂得因材施教。学生们总是水平各异,有天才学生也有差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们多发言、多提问,对于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老师要耐心解答,不要怕浪费时间。这样一来为学习进度稍慢的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舒缓心理上的压力,二来也等于为进度比较快的学生复习一遍。同时这也是体谅学生的方式之一。
三、学生自觉学习
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无论老师多有耐心,能做的毕竟只是一部分,所管的也只有学生在校的时间,更多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要靠自觉。高中生年龄正值青春期,正是心智开始成熟、但极容易受外界干扰和影响的阶段。因此,学校、老师、家长等方面都应该提高对高中生的关注程度,加强对高中生的教育和监管。但作为最重要的一部分,高中生本身应该用坚强的意志来约束自己。高中生应该通过多读、多写、多练习,来体会语文作品的各种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例如优美华丽的词藻、天马行空的想象等等,都可以吸引学生们的目光。高中生在物质生活中获得了满足之后,更应该在精神生活方面有更高的追求,投身于语文学习就是其中一种方法。
四、改善教育方法
刻板的教学方式一直是中国教育中的一大弊病。文学作品,尤其是晦涩难懂的古文文章,更是极其容易让高中生产生很强烈的厌倦和抗拒情绪。在教材内容无法更改的情况下,要提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教育方法上下功夫。
首先,老师们应该放弃死板的教育方式。照本宣科已经被时代所抛弃,启发性教学才是大潮流。语文老师们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关于课本内容和课外有关知识的小竞赛,激起学生们学习语文的愿望。也可以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们的求知欲引领他们去探索未知的知识。
其次,利用其他资源或高新科技来辅助语文学习也是可行的途径,例如电影和电视剧。学生们大都喜欢看电影和电视剧,而很多的影视作品都是以文学作品或者历史事件作为题材。语文老师们可以使用现在很多学校都配备的电脑或电视,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电影或电视剧的片段,吸引学生们的注意。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式,介绍课文中作者或事件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对课文有更全面和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可以让学生们通过留意生活中与语文有关的方面来加深对语文的认识。例如提倡坚持每天写日记,或者老师布置周记的作业,锻炼文笔;让学生多读书、读报,在了解新闻时事的同时加大词汇积累量;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投稿活动,从班内黑板报,到校报新闻稿或校园电台通信稿,甚至各类大小报章杂志,在练习写作水平的同时也可以开拓学生们的视野。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必须长期努力。上至教育局、教材组,下至每一间学校、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学生,每个阶层都在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这一计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量变也需要时间,更何况质变。各方面一定要有充足的耐心,坚持履行各自的职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中语文教学将会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才方面作出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菊玲.教师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J]
[2] 徐卓.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系统论策略. [J]